CN104416694A - 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 - Google Patents

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6694A
CN104416694A CN201410401988.2A CN201410401988A CN104416694A CN 104416694 A CN104416694 A CN 104416694A CN 201410401988 A CN201410401988 A CN 201410401988A CN 104416694 A CN104416694 A CN 104416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display
tire
marking plate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19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6694B (zh
Inventor
市川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16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6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6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6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显示刻印板(25)具备设置有用于形成识别显示(44)的显示形成部(26)的显示形成面(25a),正对显示形成部(26)观察显示形成面(25a),表现出相对于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L1)或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形状。轮胎硫化模具(10)具有对轮胎(40)的外表面成型的轮胎成型面(14),在轮胎成型面(14)上具备形状与显示刻印板(25)对应的板配设凹部(19)。由此,防止显示刻印板以上下方向颠倒的状态安装到轮胎硫化模具上。

Description

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轮胎成型时形成识别显示的显示刻印板、使用该显示刻印板的轮胎硫化模具及使用该轮胎硫化模具成型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的胎侧部形成有包括生产号及生产年月日的识别显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其可装卸地安装有刻设了识别显示的显示刻印板(序列号板)。具体而言,在对胎侧部的外表面成型的胎侧模具部的轮胎成型面上形成有板配设凹部,其可装卸地安装显示刻印板。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的显示刻印板是长方形,因此具有相对于板配设凹部,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旋转180度的状态)安装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上下方向颠倒的识别显示形成在轮胎上。
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圆弧状的显示刻印板。该显示刻印板虽然不能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安装到板配设凹部上,但是具有以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安装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刻印部分位于板配设凹部的底侧,因此在成型后的轮胎表面上,识别显示没有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1961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829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显示刻印板以错误的姿态安装到轮胎硫化模具上。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显示刻印板是可装卸地安装在轮胎硫化模具的轮胎成型面上,并用于在轮胎的外表面形成识别显示的显示刻印板;具备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识别显示的显示形成部的显示形成面,正对所述显示形成部观察所述显示形成面,表现出相对于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或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形状。
具体而言,所述显示形成面具备第一及第二边缘和第三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及第二边缘在轮胎径向上留出规定间隔,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边缘的两端之间延伸,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线或所述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另外,使用了该显示刻印板的轮胎硫化模具具有对轮胎的外表面成型的轮胎成型面,所述轮胎成型面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显示刻印板对应的板配设凹部。并且,成型后的轮胎具备:框部,在正对胎侧部观察的状态下,表现出相对于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或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形状;和识别显示,形成在所述框部内。
本发明的显示刻印板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下,外形与轮胎硫化模具的板配设凹部的形状不一致。因此,不能将显示刻印板安装到板配设凹部上。由此,能够防止识别显示上下方向颠倒地形成在通过轮胎硫化模具成型的轮胎上。
所述第三边缘具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连续的第一角边缘部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连续的第二角边缘部,所述第四边缘具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连续的第三角边缘部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连续的第四角边缘部,在所述第一至第四角边缘部中,至少一个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其他的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若这样做,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改变)切实地形成非对称的显示刻印板。
第一显示刻印板中,位于轮胎周向一侧的所述第一及第二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三及第四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线呈非对称。若这样做,不仅能够防止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而且能够防止以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
第二显示刻印板中,位于轮胎径向一侧的所述第一及第三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及第四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若这样做,不仅能够防止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而且能够防止以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
第三显示刻印板中,位于对角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及第四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及第三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若这样做,不仅能够防止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而且能够防止以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以及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
各显示刻印板优选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边缘做成同心圆弧状。若这样做,能够改善在轮胎上形成的识别显示的外观。并且,不仅能够防止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而且能够防止以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
在轮胎硫化模具中,所述显示刻印板包括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第一及第二显示刻印板,所述板配设凹部包括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刻印板的第一板配设凹部和安装所述第二显示刻印板的第二板配设凹部。若这样做,能够防止将第一及第二显示刻印板错误地安装在第二及第一板配设凹部上。另外,通过将识别显示分成频繁改变的部分、几乎不需要改变的部分、完全不需要改变的部分,能够容易地进行改变了识别显示的轮胎的成型。
此外,通过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成型的轮胎,在胎侧部具备形成板配设凹部形状的框部和在所述框部内通过显示刻印板的显示形成部形成的识别显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刻印板表现出相对于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或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形状,因此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轮胎硫化模具的板配设凹部上。由此,能够防止通过轮胎硫化模具成型的轮胎形成上下方向颠倒的识别显示。
另外,在由第一至第四边缘形成的第一至第四角边缘部中,至少一个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其他的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改变)切实地形成非对称的显示刻印板。
并且,通过将显示刻印板做成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形状,不仅能够防止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而且能够防止以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以及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安装显示刻印板。由此,也能够防止成为在成型后的轮胎表面上没有形成识别显示的无显示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在轮胎上形成的识别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轮胎硫化模具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板配设凹部和显示刻印板的立体图。
图4(A)、(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两种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成型后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显示刻印板旋转180度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将显示刻印板左右翻转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将显示刻印板上下翻转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3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4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5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轮胎硫化模具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示意性所示,在轮胎的胎侧部上形成有包括生产号及生产年月日的识别显示。识别显示包括工厂代码、尺寸代码、设计代码、周序列号及年序列号。其中,周序列号每周改变,年序列号每年改变。另外,附图中记载的周序列号的“02”表示年的第二周,年序列号的“13”表示2013年。
(第一实施方式)
图2及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了显示刻印板25的轮胎硫化模具(以下简称为“模具”)10。该模具10在形成充气轮胎(轮胎)40的胎侧部42的外表面的胎侧模具部12B上,可装卸地配设有用于形成识别显示44的一部分的显示刻印板25(25A、25B)。
如图2所示,模具10具备在图5所示的充气轮胎40中与胎面部41抵接的胎面模具部11,与胎侧部42抵接的一对胎侧模具部12A、12B,配合保持胎圈部43的钢丝圈部13。胎面模具部11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分割为多个而成形,并通过连结它们形成为圆环状。通过对它们进行合模,在内部形成对充气轮胎40的外表面成型的连续的轮胎成型面14。
在胎面模具部11的轮胎成型面14a上设置有用于对规定胎面花纹的沟槽部成型的未图示的骨架部(凸部)和用于对着地部成型的凹部。胎侧模具部12A、12B的轮胎成型面14b上设置有用于形成生产商标志的标志刻印部(未图示)和用于形成产品的识别显示44的识别显示刻印部15。标志刻印部通过在轮胎成型面14b上设置凹部来构成。识别显示刻印部15通过在轮胎成型面14b上设置凹部或凸部,使其位于钢丝圈部13附近来构成。
如图3所示,识别显示刻印部15具备实质上不需要改变显示内容的不变部16、显示内容的改变频率低的第一可变部18A和显示内容的改变频率高的第二可变部18B。不变部16对应图1的工厂代码及尺寸代码。第一可变部18A对应因胎面花纹的设计改变等而改变的设计代码。第二可变部18B对应定期改变的周序列号及年序列号。在不变部16上刻设有对应设定的字母数字文字(翻转文字)的文字沟槽17。在第一可变部18A及第二可变部18B上设置有形状与第一显示刻印板25A对应的第一板配设凹部19A和形状与第二显示刻印板25B对应的第二板配设凹部19B。
如图2所示,显示刻印板(序列号板)25A、25B是厚度比板配设凹部19A、19B的深度薄的金属板。在该显示刻印板25A、25B的表面(显示形成面)25a上刻设(刻画)有对应设定的字母数字文字(翻转文字)的文字突起(显示形成部)26A、26B。包括该文字突起26A、26B的突出部分的显示刻印板25A、25B的厚度设定为与板配设凹部19A、19B的深度实质相同。在显示刻印板25A、25B的外周部上形成有侧面27A、27B,该侧面27A、27B从形成有文字突起26A、26B的表面25a向相反侧的背面25b内向倾斜呈锥状,以提高向板配设凹部19A、19B安装的操作性。另外,侧面27A、27B不限于做成锥状的结构,也可以对显示刻印板25A、25B冲压成形,使其沿相对表面25a及背面25b垂直的方向延伸。
如图3及图4(A)、(B)所示,显示刻印板25A、25B在正对文字突起26A、26B观察表面25a的状态下,安装到板配设凹部19A、19B的状态为标准安装状态。但是,如图4(A)中箭头Y所示,具有以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L1为中心旋转180度,以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参照图7)安装的可能性。并且,如图4(A)中箭头Z所示,具有以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L2为中心旋转180度,以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参照图8)安装的可能性。而且,如图4(A)中箭头X所示,具有以第一基准线L1和第二基准线L2的交点(图心)α为中心旋转180度,以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参照图6)安装的可能性。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A、25B防止以这种标准姿态以外的错误姿态进行的安装。
具体而言,显示刻印板25A、25B的表面25a的外形由上边缘(第一边缘)28A、28B、下边缘(第二边缘)29A、29B、左边缘(第三边缘)30A、30B及右边缘(第四边缘)34A、34B划定。并且,左边缘30A、30B及右边缘34A、34B设定为表现出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及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形状。
显示刻印板25A、25B的表面25a的上边缘28A、28B及下边缘29A、29B,在图中为向轮胎周向并行延伸的同心圆弧状。它们的轮胎周向的曲率中心在安装到板配设凹部19A、19B的状态下,与胎侧模具部12A、12B的轮胎周向的曲率中心一致。并且,显示刻印板25A的上边缘28A及下边缘29A与显示刻印板25B的上边缘28B及下边缘29B的轮胎周向的尺寸、即显示刻印板25A、25B的全长不同。具体而言,显示刻印板25B的全长比显示刻印板25A的全长要长。显示刻印板25A与显示刻印板25B的全长的尺寸差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这是因为在尺寸差小于0.3mm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大的显示刻印板25B强制装入小的板配设凹部19A来安装。
显示刻印板25A、25B的表面25a的左边缘30A、30B具备直线部31A、31B、左上角边缘(第一角边缘部)32A、32B和左下角边缘(第二角边缘部)33A、33B。另外,显示刻印板25A、25B的表面25a的右边缘34A、34B具备直线部35A、35B、右上角边缘(第三角边缘部)36A、36B和右下角边缘(第四角边缘部)37A、37B。
直线部31A、31B、35A、35B从上边缘28A、28B及下边缘29A、29B的曲率中心沿轮胎径向延伸。并且,直线部31A、35A和直线部31B、35B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线对称。左上角边缘32A、32B为与直线部31A、31B的上端连续,并且与上边缘28A、28B的左端连续的规定曲率的圆弧状。左下角边缘33A、33B为与直线部31A、31B的下端连续,并且与下边缘29A、29B的左端连续的规定曲率的圆弧状。右上角边缘36A、36B为与直线部35A、35B的上端连续,并且与上边缘28A、28B的右端连续的规定曲率的圆弧状。右下角边缘37A、37B为与直线部35A、35B的下端连续,并且与下边缘29A、29B的右端连续的规定曲率的圆弧状。换言之,各角边缘是将邻接的边缘的角部倒圆的结构。
显示刻印板25A中左上角边缘32A与左下角边缘33A的曲率相同,右上角边缘36A与右下角边缘37A的曲率相同,而左角边缘32A、33A与右角边缘36A、37A的曲率不同。同样,显示刻印板25B中左上角边缘32B与左下角边缘33B的曲率相同,右上角边缘36B与右下角边缘37B的曲率相同,而左角边缘32B、33B与右角边缘36B、37B的曲率不同。具体而言,将显示刻印板25A的左上角边缘32A及左下角边缘33A和显示刻印板25B的右上角边缘36B及右下角边缘37B设为相同的曲率R1,将显示刻印板25A的右上角边缘36A及右下角边缘37A和显示刻印板25B的左上角边缘32B及左下角边缘33B设为相同的曲率R2。并且,曲率R1小于曲率R2。这些曲率半径的差在显示刻印板25A、25B的径向的高度为5mm~15mm的情况下,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这是因为在曲率半径的差小于1.0mm的情况下,即使是不同曲率的角边缘,也能够通过强制装入来安装。
这些安装显示刻印板25A、25B的板配设凹部19A、19B,在正对文字突起26A、26B观察表面25a的状态下,具备形状与上边缘28A、28B对应的上壁面20A、20B,形状与下边缘29A、29B对应的下壁面21A、21B,形状与左边缘30A、30B对应的左壁面22A、22B,形状与右边缘34A、34B对应的右壁面23A、23B,以及堵塞它们的端部的底壁面24A、24B。
在通过使用了显示刻印板25A、25B的模具10对充气轮胎40成型的情况下,首先,通过未图示的开闭机构对模具10进行开模。然后,安装与胎侧模具部12B的板配设凹部19A、19B对应的显示刻印板25A、25B。
此时,显示刻印板25A与显示刻印板25B的全长不同。并且,显示刻印板25A的左角边缘32A、33A与右角边缘36A、37A的曲率不同,并且,上边缘28A与下边缘29A的长度和曲率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另外,由于左角边缘32A、33A与右角边缘36A、37A的曲率不同,因此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而且,由于上边缘28A与下边缘29A的长度和曲率不同,因此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同样,显示刻印板25B的左角边缘32B、33B与右角边缘36B、37B的曲率不同,并且,上边缘28B与下边缘29B的长度和曲率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并且,由于左角边缘32B、33B与右角边缘36B、37B的曲率不同,因此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进而,由于上边缘28B与下边缘29B的长度和曲率不同,因此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
因此,不能将大的显示刻印板25B安装到不同的小的板配设凹部19A上。另外,由于即使将小的显示刻印板25A配置到大的板配设凹部19B上也不能保持,因此实质上不能安装。另外,如图6所示,显示刻印板25A、25B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下,由于形状与对应的板配设凹部19A、19B不一致,因此不能安装。并且,如图7所示,在设为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由于形状与对应的板配设凹部19A、19B不一致,因此不能安装。并且,如图8所示,在设为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由于形状与对应的板配设凹部19A、19B不一致,因此不能安装。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错误地安装到板配设凹部19A、19B上。
安装显示刻印板25A、25B后,在开模后的模具10的内部安置未硫化的生胎,使轮胎轴向成为上下方向,进行合模。其后,从生胎的内部使橡胶袋膨胀,通过加热装置(未图示)使生胎扩张变形。由此,在生胎上,外周部压接胎面模具部11的轮胎成型面14a,两侧部压接胎侧模具部12A、12B的轮胎成型面14b,进行硫化。
如图5所示,在成型后的充气轮胎40上,在外周部形成有由与胎面模具部11的轮胎成型面14a的凹凸形状对应的胎面花纹构成的胎面部41。另外,在两侧部,被胎侧模具部12A、12B的轮胎成型面14b压接,形成有具有与识别显示刻印部15的凹凸形状对应的标志及识别显示44的胎侧部42。并且,在胎侧部42的径向内侧,形成有靠紧车轮的轮辋的胎圈部43。
胎侧部42的识别显示44具备由不变部16成型的第一文字显示45、由第一可变部18A成型的第二文字显示46和由第二可变部18B成型的第三文字显示47。第一文字显示45是由文字沟槽17设定的代码的字母数字文字,从外表面突出地形成。第二及第三文字显示46、47是由文字突起26A、26B设定的代码及序列号的字母数字文字,从外表面凹陷地形成。第二及第三文字显示46、47形成在与板配设凹部19A、19B的形状对应的框部48A、48B内。
框部48A、48B通过形成在板配设凹部19A、19B与显示刻印板25A、25B之间的高低差(板配设凹部19A、19B与显示刻印板25A、25B的间隙),以与显示刻印板25A、25B的翻转形状一致的非对称的形状,从外表面突出。即,框部48A、48B与显示刻印板25A、25B同样,全长不同。并且,相对于框部48A、48B的图心呈非对称。另外,相对于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基准线呈非对称。进而,相对于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基准线呈非对称。但是,框部48A、48B不限于从外表面突出的结构,也可以通过使显示刻印板25A、25B从板配设凹部19A、19B突出,而凹陷成为凹状。并且,也可以将板配设凹部19A、19B和显示刻印板25A、25B的表面25a做成同一平面状,通过板配设凹部19A、19B的外周的各壁面与显示刻印板25A、25B的外周的各边缘的间隙,由突出为线状的环状框架构成。
并且,由于防止将显示刻印板25A、25B错误地安装到板配设凹部19A、19B,因此各文字显示45~47不会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也不会成为无显示状态。另外,由于上边缘28A、28B及下边缘29A、29B为与充气轮胎40的曲率中心同心的圆弧状,因此能够改善包括框部48A、48B的识别显示44的外观。另外,由于根据改变频率形成显示刻印板25A、25B,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改变了识别显示44的充气轮胎40成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刻印板25A、25B上缩小了相邻的右上角边缘36A及右下角边缘37A和左上角边缘32B及左下角边缘33B的曲率,增大了位于两端的左上角边缘32A及左下角边缘33A和右上角边缘36B及右下角边缘37B的曲率。由此,形成在充气轮胎40上的框部48A、48B是协调的整体性设计。
(第二实施方式)
图9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左边缘30及右边缘34上,使位于轮胎径向一侧的左上角边缘32及右上角边缘36的曲率与位于另一侧的左下角边缘33及右下角边缘37不同,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而言,使位于上方的左上角边缘32与右上角边缘36为同一曲率,使位于下方的左下角边缘33与右下角边缘37为同一曲率。并且,使位于上方的上角边缘32、36的曲率大于位于下方的下角边缘33、37的曲率。此外,虽然在显示刻印板25上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置有文字突起,但省略其图示。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由于上角边缘32、36与下角边缘33、37的曲率不同,并且,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长度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而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由此,显示刻印板25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以及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对应的板配设凹部(未图示)上。因此,充气轮胎40的识别显示44不会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能够抑制成为无显示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表示具有文字突起(未图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仅将左上角边缘32(任意一个)的曲率设为与其他的角边缘33、36、37的曲率不同,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而言,角边缘33、36、37为同一曲率。并且,使左上角边缘32的曲率大于其他的角边缘33、36、37的曲率。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由于左上角边缘32与右下角边缘37的曲率不同,并且,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长度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而且由于左上角边缘32与右上角边缘36的曲率不同,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进而,左上角边缘32与左下角边缘33的曲率不同,并且,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长度不同,由此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由此,显示刻印板25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以及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对应的板配设凹部(未图示)上。因此,充气轮胎40的识别显示44不会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也不会成为无显示状态。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表示具有文字突起(未图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位于对角的一侧的左上角边缘32与右下角边缘37为同一曲率,另一侧的左下角边缘33与右上角边缘36为同一曲率。而且,一侧的角边缘32、37的曲率大于另一侧的角边缘33、36的曲率。
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由于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长度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另外,由于左上角边缘32与右上角边缘36的曲率不同,并且,左下角边缘33与右下角边缘37的曲率不同,由此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进而,左上角边缘32与左下角边缘33的曲率不同,右上角边缘36与右下角边缘37的曲率不同,并且,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长度不同,由此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由此,显示刻印板25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以及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对应的板配设凹部(未图示)上。因此,充气轮胎40的识别显示44不会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也不会成为无显示状态。
(第五实施方式)
图12表示具有文字突起(未图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由在轮胎径向上以规定间隔置位,并沿轮胎周向平行延伸的直线构成上边缘28及下边缘29,由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构成左边缘30及右边缘34,以长方形为基础,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左边缘30的两端形成有左上角边缘32及左下角边缘33,在右边缘34的两端形成有右上角边缘36及右下角边缘37。并且,左角边缘32、33为同一曲率,右角边缘36、37为同一曲率。另外,左角边缘32、33的曲率大于右角边缘36、37的曲率。
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由于左角边缘32、33与右角边缘36、37的曲率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而且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由此,显示刻印板25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以及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对应的板配设凹部(未图示)上。因此,充气轮胎40的识别显示44不会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能够抑制成为无显示状态。
此外,以相对的上边缘28和下边缘29、以及相对的左边缘30和右边缘34平行延伸的长方形为基础的结构,也可以与如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及如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组合。如第二实施方式所示,在采用使作为轮胎径向一侧的上角边缘32、36与作为另一侧的下角边缘33、37的曲率不同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形状,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形状。如第三实施方式所示,在采用使任意一个角边缘32、33、36、37的曲率不同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形状,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形状,并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形状。
(第六实施方式)
图13表示具有文字突起(未图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由边尺寸不同的直线构成左边缘30的左角边缘32、33和右边缘34的右角边缘36、37,这点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换言之,各角边缘是将邻接的边缘的角部倒角的结构。左角边缘32、33为同一边尺寸,右角边缘36、37为同一边尺寸。并且,使左角边缘32、33的同一边尺寸大于右角边缘36、37的边尺寸。
该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由于左角边缘32、33与右角边缘36、37的边尺寸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而且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由此,显示刻印板25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以及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对应的板配设凹部(未图示)上。因此,充气轮胎40的识别显示44不会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能够抑制成为无显示状态。
此外,各角边缘倒角的这种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到将上边缘28及下边缘29做成圆弧状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即使这样,也能够获得与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另外,也可以组合各实施方式的倒圆与第六实施方式的倒角来构成。
(第七实施方式)
图14表示具有文字突起(未图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不设置直线部31、35,仅通过角边缘32、33、36、37来构成左边缘30及右边缘34,这点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
该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能够获得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另外,不设置直线部31,35而设置角边缘的这种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到将上边缘28及下边缘29做成圆弧状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即使这样,也可以获得与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图15表示具有文字突起(未图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将左边缘30及右边缘34做成不同曲率的圆弧状,这点与第七实施方式不同。具体而言,左边缘30为直径大于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间隔的圆弧状,其曲率中心设定为不位于第二基准线L2上。右边缘34为直径等于上边缘28与下边缘29的间隔的圆弧状。
该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刻印板25由于左边缘30与右边缘34的曲率不同,由此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而且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呈非对称。并且,由于左边缘30的曲率中心不位于第二基准线L2上,因此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呈非对称。由此,显示刻印板25在设为表里正常但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的情况、表里颠倒且左右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以及表里颠倒且上下翻转的姿态的情况下,不能安装到对应的板配设凹部(未图示)上。因此,充气轮胎40的识别显示44不能以上下方向颠倒的姿态形成,而且不会成为无显示状态。
此外,将左边缘30及右边缘34做成圆弧状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到将上边缘28及下边缘29做成圆弧状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即使这样,也可以获得与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刻印板25、轮胎硫化模具10及轮胎40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第二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仅使用一片显示刻印板25的情况,在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两片显示刻印板25A、25B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适用。并且,也可以是识别显示44由三片以上的显示刻印板25形成的结构。进而,显示刻印板25不限于设置文字突起26的结构,也可以是设置文字沟槽的结构。
另外,如图16所示,模具10的板配设凹部19的壁面20~23也可以是具备与显示刻印板25的侧面27面接触的倾斜部的结构。若这样做,由于不能将显示刻印板25以表里翻转的状态安装到板配设凹部19,因此只要做成相对于图心α呈非对称形状,就能够切实地形成识别显示44。
附图标记说明
10—轮胎硫化模具
14、14a、14b—轮胎成型面
15—识别显示刻印部
17—文字沟槽
19、19A、19B—板配设凹部
25、25A、25B—显示刻印板
25a—表面(显示形成面)
25b—背面
26A、26B—文字突起(显示形成部)
28、28A、28B—上边缘(第一边缘)
29、29A、29B—下边缘(第二边缘)
30、30A、30B—左边缘(第三边缘)
32、32A、32B—左上角边缘(第一角边缘部)
33、33A、33B—左下角边缘(第二角边缘部)
34、34A、34B—右边缘(第四边缘)
36、36A、36B—右上角边缘(第三角边缘部)
37、37A、37B—右下角边缘(第四角边缘部)
40—充气轮胎
41—胎面部
42—胎侧部
43—胎圈部
44—识别显示
45—第一文字显示
46—第二文字显示
47—第三文字显示
48A、48B—框部
L1—第一基准线
L2—第二基准线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其可装卸地安装在轮胎硫化模具的轮胎成型面上,并用于在轮胎的外表面形成识别显示;
具备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识别显示的显示形成部的显示形成面,
正对所述显示形成部观察所述显示形成面,表现出相对于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或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形成面具备第一及第二边缘和第三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及第二边缘在轮胎径向上留出规定间隔,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边缘的两端之间延伸,
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线或所述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边缘具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连续的第一角边缘部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连续的第二角边缘部,
所述第四边缘具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连续的第三角边缘部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连续的第四角边缘部,
在所述第一至第四角边缘部中,至少一个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其他的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轮胎周向一侧的所述第一及第二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三及第四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线呈非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轮胎径向一侧的所述第一及第三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及第四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对角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及第四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与所述第二及第三角边缘部的曲率或边尺寸不同,所述第三及第四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刻印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边缘做成同心圆弧状。
8.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刻印板,
具有用于对轮胎的外表面成型的轮胎成型面,在所述轮胎成型面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显示刻印板对应的板配设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刻印板包括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第一及第二显示刻印板,
所述板配设凹部包括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刻印板的第一板配设凹部和安装所述第二显示刻印板的第二板配设凹部。
10.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成型,
在胎侧部具备形成板配设凹部的形状的框部和在所述框部内通过显示刻印板的显示形成部形成的识别显示。
1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部,在正对胎侧部观察的状态下,表现出相对于通过轮胎周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或通过轮胎径向的中央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呈非对称形状;和
识别显示,形成在所述框部内。
CN201410401988.2A 2013-09-09 2014-08-15 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 Active CN104416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6376A JP6179921B2 (ja) 2013-09-09 2013-09-09 表示刻印プレート、タイヤ加硫金型およびタイヤ
JP2013-186376 2013-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6694A true CN104416694A (zh) 2015-03-18
CN104416694B CN104416694B (zh) 2017-06-13

Family

ID=52701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1988.2A Active CN104416694B (zh) 2013-09-09 2014-08-15 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79921B2 (zh)
CN (1) CN1044166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5273A (zh) * 2017-04-26 2020-02-11 库珀轮胎橡胶公司 球体挂接器倾翻插塞、三角腿倾翻插塞、组合和倾翻插塞工具
CN111716602A (zh) * 2019-03-19 2020-09-29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3162B2 (ja) * 2016-09-28 2020-08-19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
IT201800020395A1 (it) * 2018-12-20 2020-06-20 Pirelli Metodo di controllo di un processo di stampaggio e vulcanizzazione di uno pneumatico e pneumatico ottenuto tramite un processo di fabbricazione che attua tale metodo
KR102231684B1 (ko) * 2019-12-16 2021-03-24 넥센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몰드 어셈블리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197A (zh) * 1998-10-30 1999-07-21 项延球 轮胎上标记胎号的方法
CN1486864A (zh) * 2002-08-15 2004-04-07 ��������̥��˾ 借助于磁性插件来改变轮胎标识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JP2005297353A (ja) * 2004-04-12 2005-10-2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
US20090032159A1 (en) * 2007-08-01 2009-02-0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And Its Fabricating Method
JP2009196192A (ja) * 2008-02-21 2009-09-03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方法およびタイヤ加硫金型
JP2009280070A (ja) * 2008-05-21 2009-12-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ラベル
CN101687377A (zh) * 2007-07-11 2010-03-3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对车用轮胎执行硫化及模制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DE102009044800A1 (de) * 2009-12-07 2011-06-09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Reifenvulkanisierform
CN202225345U (zh) * 2010-01-27 2012-05-23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一种用于选择性地成形出轮胎侧壁的记号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308082U (de) * 1973-03-02 1973-08-23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Stempeleinsatz in Vulkanisierformen
JPH04126838U (ja) * 1991-05-07 1992-11-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製品成形金型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197A (zh) * 1998-10-30 1999-07-21 项延球 轮胎上标记胎号的方法
CN1486864A (zh) * 2002-08-15 2004-04-07 ��������̥��˾ 借助于磁性插件来改变轮胎标识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JP2005297353A (ja) * 2004-04-12 2005-10-2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
CN101687377A (zh) * 2007-07-11 2010-03-3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对车用轮胎执行硫化及模制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US20090032159A1 (en) * 2007-08-01 2009-02-0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And Its Fabricating Method
JP2009196192A (ja) * 2008-02-21 2009-09-03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方法およびタイヤ加硫金型
JP2009280070A (ja) * 2008-05-21 2009-12-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ラベル
DE102009044800A1 (de) * 2009-12-07 2011-06-09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Reifenvulkanisierform
CN202225345U (zh) * 2010-01-27 2012-05-23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一种用于选择性地成形出轮胎侧壁的记号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5273A (zh) * 2017-04-26 2020-02-11 库珀轮胎橡胶公司 球体挂接器倾翻插塞、三角腿倾翻插塞、组合和倾翻插塞工具
CN111716602A (zh) * 2019-03-19 2020-09-29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51605A (ja) 2015-03-19
JP6179921B2 (ja) 2017-08-16
CN104416694B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6694A (zh) 显示刻印板、轮胎硫化模具及轮胎
US4343342A (en) Unified modular indicia marking for rubber articles
CN102910038B (zh) 充气轮胎
CN102029864B (zh) 多级轮胎胎面磨损指示器
JP6574770B2 (ja) サイドウォール部に特定のテクスチャを有するタイヤ
CN102848861B (zh) 充气轮胎
CN104411517B (zh) 车辆充气轮胎
CN102066137B (zh) 充气轮胎
CN102627057B (zh) 充气轮胎
CN105082889A (zh) 充气轮胎
EP0950548B1 (en) High impact logo structure for tire sidewal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417276A (zh) 具有花纹细缝的充气轮胎胎面和模具刀片
CN102602251A (zh) 充气轮胎
JP570804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7670124B2 (en) Metal mold for vulcanizing tire treads
JP551063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16765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3568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568739A (zh) 充气轮胎
CN105960316A (zh) 轮胎硫化用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
CN115697726A (zh) 充气轮胎
CN105451975A (zh) 具有带有可移除部件的壳体的轮胎模具
CN103167962A (zh) 充气轮胎
CN106715154B (zh) 充气轮胎
CN108349316A (zh)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