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1228B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1228B
CN104411228B CN201380034818.9A CN201380034818A CN104411228B CN 104411228 B CN104411228 B CN 104411228B CN 201380034818 A CN201380034818 A CN 201380034818A CN 104411228 B CN104411228 B CN 104411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notification unit
operating portion
insertion section
neutr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4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1228A (zh
Inventor
藤谷究
竹岛圭吾
黑田素启
竹内泰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1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1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1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1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3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 A61B1/0004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包括:操作部;插入部,其以能够相对于操作部转动的方式设于操作部;以及旋转捏手,在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绕该插入部的轴线转动时操作该旋转捏手,其中,该内窥镜包括: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其设于旋转捏手的外周面,并用于通知插入部的在转动方向上的中立位置;以及通知环,其设于操作部,该通知环包括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和旋转角度通知部,该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通过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沿内窥镜旋转轴线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通知插入部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该旋转角度通知部隔着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在周向上分别隔开相同的角度地设有两个,并用于通知插入部绕轴线旋转了预先设定的角度的情况。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相对于操作部旋转操作插入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包括细长且具有挠性的插入部。内窥镜被用于医疗领域、工业领域等。插入部自顶端侧依次包括顶端部、弯曲部以及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而构成。而且,在插入部的基端部配置有由操作者保持、操作的操作部。
细长的插入部有时向如支气管那样具有多个分支部的管腔内插入。在该情况下,手术者反复进行使弯曲部弯曲的操作、使操作部和插入部扭转的操作等以将插入部插入至管腔的深部。但是,将插入部准确地且在短时间内插入至目标部位并不是容易的,是要求熟练的技术之一。
在日本国特开2010-23405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能够相对于操作部旋转操作插入部的内窥镜。在该内窥镜中,例如,当手术者相对于操作部旋转操作插入部时,与插入部的旋转位置远离空挡位置相应地,其旋转所需的力量增大。
因而,手术者能够根据力量的变化来掌握相对于空挡位置的旋转位置。
而且,在所述日本国特开2010-234058号公报的内窥镜中,在将插入部插入支气管时,手术者一边观察被显示于监视器的画面中的内窥镜图像,一边进行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旋转的操作而取代使操作部和插入部扭转的扭转操作。
而且,手术者在欲将插入部顶端部例如插入主支气管时,当在内窥镜图像上确认到插入部旋转了90度之后,使弯曲部例如向上方弯曲并将插入部顶端部插入主支气管。之后,手术者反复进行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适当地旋转的操作和使弯曲部适当地弯曲的操作以将插入部顶端部插入到目标部位。
根据该结构,通过取代扭转操作而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旋转,从而操作性提高,手法时间缩短,手术者的负担和患者的负担大幅度减轻。
但是,由于由手术者根据解剖学知识来判断在气管分支中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旋转90度的情况,因此该旋转操作要求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依赖于内窥镜图像就能够进行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旋转恒定的角度的操作的内窥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包括:操作部;插入部,其以能够相对于操作部转动的方式设于操作部;以及旋转捏手,在使插入部相对于操作部绕该插入部的轴线转动时操作该旋转捏手;其中,该内窥镜包括: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其设于旋转捏手的外周面,并用于通知插入部的在转动方向上的中立位置;以及通知环,其设于操作部,该通知环包括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和旋转角度通知部,该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通过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沿内窥镜旋转轴线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通知插入部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该旋转角度通知部隔着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在周向上分别隔开相同的角度地设有两个,并用于通知插入部绕轴线旋转了预先设定的角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在操作部上具有旋转捏手的内窥镜的图。
图2是说明具有旋转捏手的操作部与插入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3是说明通知环的图。
图4是图2的Y4-Y4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Y5-Y5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窥镜1包括插入部2、操作部3以及通用线缆4而构成。
插入部2自顶端侧依次连续设置顶端硬性部5、弯曲部6、挠性管部7而构成。弯曲部6构成为例如能够向两个方向弯曲。挠性管部7构成得纵长且具有挠性。
操作部3设于插入部2的基端部。在操作部3上设有弯曲杆8、送气送水缸9、处理器具插入口10、各种开关11。在操作部3上设有后述的通知环20和旋转捏手30。
开关11是产生锁定信号的开关或产生释放信号的开关等。在处理器具插入口10内贯穿有未图示的活检钳子等内窥镜处理器具。在抽吸缸9上配置有未图示的抽吸按钮。弯曲杆8是用于使弯曲部6向上方或下方弯曲动作的操作装置。弯曲杆8能够以旋钮轴8a为中心进行转动操作。
旋转捏手30以能够绕长度轴线旋转的方式设于插入部2与操作部3相连接的连接部。旋转捏手30具有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通知环20固定设于旋转捏手30附近。通知环20包括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和一对旋转角度通知部22。
另外,附图标记12是第1防折断构件。第1防折断构件12覆盖插入部2的基端部并防止纵向弯曲。附图标记13是第2防折断构件。第2防折断构件13覆盖通用线缆4的顶端部并防止纵向弯曲。
在此,说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有旋转捏手30的插入部2与操作部3相连接的连接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操作部3主要包括操作部壳体3C、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通知环固定构件3R、转动操作部用外壳(以下,简记作外壳)3H以及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而构成。
操作部壳体3C是操作部主体,呈筒状。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外壳3H以及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呈管形状。通知环固定构件3R呈圆环状。
通知环20一体安装于通知环固定构件3R。另一方面,旋转捏手30一体安装于外壳3H。
如图3所示,通知环20是圆环状构件。通知环20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具有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和一对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是自通知环20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以预先设定的外形形状形成。一对通知部21、22a、22b也是分别自通知环20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以预先设定的外形形状形成。第1旋转角度通知部22a与第2旋转角度通知部22b隔着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在周向上分别与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隔开角度θ地进行设置。
一对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的头顶面是识别部22c。在作为识别部22c的头顶面上例如设有多个凹凸部。根据该结构,手术者不用靠目视而用指尖就能够识别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与第1旋转角度通知部22a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与第2旋转角度通知部22b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通知使插入部2相对于操作部3绕轴线旋转了90度的情况,角度θ设定为手术者期望的90度。
另外,在上述中,采用了在作为圆环状构件的通知环20上设有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和一对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用独立的构件分别构成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第1旋转角度通知部22a、第2旋转角度通知部22b,将各个独立的构件固定设于操作部。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改变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的材质、第1旋转角度通知部22a的材质、第2旋转角度通知部22b的材质来进行识别。
如图2所示,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上,操作部壳体3C和通知环固定构件3R是一体的。
在连结构件2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外螺纹构成为与连结构件23的内螺纹相螺合。
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配置在操作部壳体3C内。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端部自连结构件23的端面突出。如图2、图4所示,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端部的预先设定的位置,利用第1螺钉构件51连结固定有用于将通知环20配置于台阶部的通知环固定构件3R。
附图标记61是第1O形环。第1O形环61确保操作部壳体3C与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之间的液密。
附图标记62是第2O形环。第2O形环62确保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与连结构件23之间的液密。
附图标记63是第3O形环。第3O形环63确保连结构件23与通知环固定构件3R之间的液密。
附图标记68是第1环状弹性构件。第1环状弹性构件68弹性保持通知环20,并稳定地保持由操作部壳体3C与通知环固定构件3R夹持的夹持状态。
另一方面,在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上,与旋转捏手30一体的外壳3H和插入部2是一体的。
如图2、图4、图5所示,旋转捏手30一体固定于外壳3H。旋转捏手30是圆环状构件。旋转捏手30具有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和外壳配置孔30t。
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是自旋转捏手30的预先设定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以预先设定的外形形状构成。外壳配置孔30t是用于配置外壳3H的通孔。外壳配置孔30t形成为大致D字形状。外壳配置孔30t具有止转平面30p。
外壳3H是筒体。外壳3H与外壳配置孔30t同样地形成为大致D字形状。即,外壳3H在外周面上具有平面3Hp。平面3Hp抵接于止转平面30p。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旋转捏手30的外壳配置孔30t内配置外壳3H,从而防止了旋转捏手30相对于外壳3H旋转。
而且,旋转捏手30与外壳3H通过粘接或螺合等而一体固定。
与旋转捏手30一体的外壳3H利用第2螺钉构件52一体地连结固定在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的长度轴线方向的预先设定的位置。另外,在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上一体固定有构成插入部2的挠性管部7的端部。
附图标记64是第4O形环。第4O形环64确保外壳3H与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之间的液密。
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通孔内。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的中心轴线与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中心轴线同轴,是内窥镜旋转轴线1a。
在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的端部设有凸缘32。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端部内周面上设有台阶24。通过使凸缘32卡于台阶24,从而防止了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自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脱落。
凸缘32与台阶24被保持为隔着用于提高滑动性的例如树脂制的第1垫圈形状构件34相抵接。附图标记35是第2垫圈形状构件,固定设于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的预先设定的位置。
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通过凸缘32与台阶24隔着第1垫圈形状构件35相抵接、并且第2垫圈形状构件35的外周面抵接于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内周面而顺畅地旋转。
附图标记36是固定调整环。固定调整环36螺合配置于形成在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的外周的外螺纹部。固定调整环36通过对紧固状态进行微调,将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的凸缘32与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台阶24之间的抵接设定为最佳状态。
附图标记65是第5O形环。第5O形环65确保旋转捏手30与通知环固定构件3R之间的液密。附图标记69是第2环状弹性构件。第2环状弹性构件69压缩配置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与外壳3H之间。第2环状弹性构件69将固定调整环36的紧固状态保持为预先设定的状态,以使得相对于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反复转动的外壳3H总是稳定地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从而与外壳3H和插入部2一体的插入部侧固定管头3M2相对于与操作部壳体3C、通知环固定构件3R及通知环20一体的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旋转。
在此,说明作为相对于操作部3旋转的插入部2的旋转基准位置的中立位置。
将在操作部3上配置有弯曲杆8的侧设为正面侧,将其相反侧设为背面侧。而且,在插入部2为直线状态下,从插入部2的顶端方向向基端方向操作弯曲杆8,在弯曲部6与弯曲杆8的旋转方向平行地从背面侧向正面侧弯曲的情况下,插入部2相对于操作部3位于中立位置。
如图4、图5所示,当插入部2位于未相对于操作部3旋转的中立位置时,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的中心线31L与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的中心线21L是重合的位置关系。换言之,在中立位置时,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与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在内窥镜旋转轴线1a的轴向上排列成一列。将该位置关系称作插入部初始位置(以下,简记作初始位置)。
在初始位置,通过向图4的箭头Y4A方向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以使该旋转捏手30相对于操作部3旋转90度,从而插入部2也相对于操作部3绕轴线旋转90度。
此时,设于旋转捏手30的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也旋转90度。其结果,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的中心线31L与旋转角度通知部22a的中心线22aL成为重合的位置关系。
另一方面,在初始位置,若向作为反方向的箭头Y4B方向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则插入部2相对于操作部3向反方向旋转。而且,设于旋转捏手30的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旋转90度,从而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的中心线31L与旋转角度通知部22b的中心线22bL成为重合的位置关系。
上述插入部2构成为从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向箭头Y4A方向和箭头Y4B方向这两个旋转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2考虑到操作性而成为例如分别向箭头Y4A方向和箭头Y4B方向各旋转120度的结构。
如图4所示,在通知环固定构件3R的圆形外周面与外壳3H的异形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第1空间S1。另外,在此,异形为不是圆形的形状。
在通知环固定构件3R的外周面上固定设有板簧25。具体地说,在将安装部25m配置于形成在通知环固定构件3R的外周面的预先设定的位置的周向定位槽(未图示)内的状态下,板簧25例如被螺钉构件53固定。
板簧25具有预先设定的形状且具有预先设定的弹性力。板簧25包括安装部25m和一对臂部25a。臂部25a隔着安装部25m而设于安装部25m的两侧。在各个臂部25a的端部设有外表面为曲面形状的滑动突起25p。板簧25为隔着安装部25m的中央部呈左右对称的形状。
外壳3H的内周面是滑动突起25p的抵接面37。外壳3H的内周面形成为如下形状:与插入部2相对于操作部3的旋转位置相应地用于使插入部2旋转所需的旋转力量伴随着旋转而发生变化。
抵接面37例如包括两个曲面部37c和两个直线部37s而构成为长孔形状。作为直线部37s的间隔的第1口径部Da设定得比作为曲面部37c的间隔的第2口径部Db短预先设定的量。
而且,在插入部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构成为板簧25的滑动突起25p在臂部25a所具有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以施力的状态配置在抵接面37的直线部37s上。
另外,在直线部37s的预先设定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坑37h。在插入部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滑动突起25p的端部卡合配置于凹坑37h。
凹坑37h以供滑动突起25p的端部落入预先设定的量的方式设定了口径尺寸和深度尺寸。
另外,在上述中,将抵接面37形成为了长孔形状。但是,抵接面3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长孔形状,只要至少具有口径相互不同的第1口径部Da和第2口径部Db且不妨碍滑动突起25p的移动,就也可以是顶部形成为平滑的形状的三角形状或椭圆形状等。
如图5所示,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圆形外周面与外壳3H的圆形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第2空间S2。
在外壳3H的内周面上设有构成旋转角度通知部的一个旋转凸部38。另一方面,在操作部侧固定管头3M1的外周面上设有两个角度通知凸部26a、26b。旋转凸部38例如由硬质构件构成为半圆形状。另一方面,角度通知凸部26a、26b例如由弹性构件构成为半圆形状。
而且,像以下这样设定旋转凸部38的位置与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的位置。
将连结第1角度通知凸部26a的中心与内窥镜旋转轴线1a上的中心O1的第1线段L1和连结旋转凸部38的中心与中心O1的中央线段L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90度,将连结第2角度通知凸部26b的中心与中心O1的第2线段L2和中央线段L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90度。换言之,旋转凸部38的中心位于作为将第1线段L1与第2线段L2所形成的角度二等分的二等分线的中央线段L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插入部2在初始位置时,旋转凸部38设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的中心线延长线上,角度通知凸部26a、26b分别设于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的中心线延长线上。
另外,在第2空间S2的间隙T、旋转凸部38的半径r1、角度通知凸部26a、26b的各个半径r2之间设定了
T<r1+r2
的关系。
另外,在上述中,将旋转凸部38设为了硬质构件,将角度通知凸部26a、26b设为了弹性构件。但是,利用弹性构件构成旋转凸部38和角度通知凸部26a、26b较好。另外,也可以将旋转凸部38构成为弹性构件,将角度通知凸部26a、26b构成为硬质构件。
另外,在上述中,将旋转凸部38和角度通知凸部26a、26b形成为了半圆形状。但是,旋转凸部38和角度通知凸部26a、26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半圆形状,也可以是四边形、梯形等矩形形状、或者具有曲面的形状等。即,只要在旋转凸部38的高度h1、角度通知凸部26a、26b的高度h2以及间隙T之间设定了
T<h1+h2
的关系即可。
而且,旋转凸部38和角度通知凸部26a、26b考虑到组装性而设置于在轴向上与板簧25不同的位置。
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1的作用。
在进行支气管的检查时准备内窥镜1。然后,进行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是否对齐的确认。
医生把持着内窥镜1,确认插入部2是否位于初始位置。之后,医生一边观察被显示于监视器的画面中的内窥镜图像,一边插入插入部2。然后,医生在根据内窥镜图像确认到插入部2已到达气管分支之后,使旋转捏手30向期望的方向旋转以使插入部2相对于操作部3旋转。
在插入部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若开始旋转捏手30的旋转操作,则板簧25的滑动突起25p卡合于凹坑37h,因此开始旋转的操作力量变大。然后,若解除滑动突起25p与凹坑37h之间的卡合,则产生点击感,插入部2开始旋转。然后,随着旋转捏手30远离初始位置,旋转所需的力量减少,插入部2顺畅地旋转。
若医生继续进行旋转操作,则操作旋转捏手30的手指例如碰到旋转角度通知部22a,能够确认旋转量已接近90度。在此,医生进一步继续进行旋转操作。这样的话,旋转凸部38抵接于角度通知凸部26a,之后,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的操作力量增大。由此,医生能够掌握对旋转捏手30进行了90度的旋转操作的情况。
在此,手术者一边观察内窥镜图像,一边进行使弯曲部6适当地弯曲的操作,将插入部2导入目标主支气管内。之后,手术者一边观察内窥镜图像,一边适当地弯曲操作弯曲部6并朝向目标部位逐渐插入插入部2。
另外,当医生进行使插入部2恢复到初始位置的旋转操作时,能够利用与上述相反地通过滑动突起25p卡合于凹坑37h而产生的点击感来掌握到达初始位置的情况。
这样,通过板簧25的滑动突起25p卡合于凹坑37h的结构以及将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设置在预先设定的位置,从而能够凭感觉和目视可靠地进行初始位置的确认。
另外,在操作部3内构成了由旋转凸部38和用于抵接于该旋转凸部38的角度通知凸部26a、26b构成的旋转角度通知部。其结果,旋转凸部38抵接于角度通知凸部26a、26b,在抵接之后,通过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的操作力量增大,从而能够根据力量的变化来掌握插入部2通过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而旋转了预先设定的量的情况。
即,操作内窥镜1的医生不用依赖于内窥镜图像,或者不用通过目视确认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的旋转移动量,就能够使插入部2快速地旋转移动预先设定的量。
另外,在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的头顶面设有识别部22c。其结果,旋转操作旋转捏手30的医生在其操作中通过碰到识别部22c而能够容易地掌握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与旋转角度通知部22a、22b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与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而,操作内窥镜1的医生能够一边在旋转捏手30的旋转操作量达到90度以前意识旋转操作量要达到90度的情况,一边进行旋转捏手30的旋转操作。因此,例如,在进行使插入部2旋转90度以上的操作时,能够适当地切换旋转直到90度的操作和旋转到90度之后的旋转操作来进行内窥镜检查。
另外,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对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进行着色较好。根据该结构,在将内窥镜1用于检查之前,通过目视确认颜色不同的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与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是否排列成一列,能够容易地进行插入部2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判断。
而且,在对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21和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31进行着色时,着色为不同于操作部3的颜色、不同于插入部2的颜色。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角度θ设为了90度。但是,角度θ能够适当地设定为手术者期望的角度。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本申请是以2012年12月26日在日本国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283230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而提出的申请,上述特愿的公开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

Claims (8)

1.一种内窥镜,其包括:操作部;插入部,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操作部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操作部;以及旋转捏手,在使所述插入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绕该插入部的轴线转动时操作该旋转捏手,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包括:
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其设于所述旋转捏手的外周面,并用于通知所述插入部的在转动方向上的中立位置;以及
通知环,其设于所述操作部,该通知环包括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和旋转角度通知部,该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通过与所述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沿内窥镜旋转轴线的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通知插入部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该旋转角度通知部隔着所述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在周向上分别与所述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隔开相同的角度地设有两个,并用于通知所述插入部绕轴线旋转了预先设定的角度的情况,
所述旋转角度通知部是自所述通知环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包括:
板簧,其固定于与所述操作部一体固定的操作部侧固定管头侧,并具有相对于设有所述旋转捏手的外壳的内周面滑动的滑动突起;
第1角度通知凸部,其突出设于所述操作部侧固定管头侧,并设于所述旋转角度通知部的中心线延长线上;
第2角度通知凸部,其突出设于所述操作部侧固定管头侧,并设于所述旋转角度通知部的中心线延长线上;以及
旋转凸部,其在所述插入部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突出设置在对由第1线段和第2线段形成的角度进行二等分的二等分线上,该第1线段连结所述第1角度通知凸部的中心与所述内窥镜旋转轴线上的中心,该第2线段连结所述第2角度通知凸部的中心与所述内窥镜旋转轴线上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与所述旋转角度通知部对齐时,所述旋转凸部与所述第1角度通知凸部或所述旋转凸部与所述第2角度通知凸部成为预先设定的接触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凸部为弹性构件时,所述第1角度通知凸部和所述第2角度通知凸部为弹性构件或硬质构件,所述旋转凸部为硬质构件时,所述第1角度通知凸部和所述第2角度通知凸部为弹性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上设有供所述板簧的滑动突起卡合的凹坑,
在所述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与所述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沿内窥镜旋转轴线的方向排列成一列的状态下,所述滑动突起卡合于所述凹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凸部、所述第1角度通知凸部和所述第2角度通知凸部在内窥镜轴向上与所述板簧错开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角度通知部的头顶面上设有用于识别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与所述旋转角度通知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凹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对所述操作部中立位置通知部与所述插入部中立位置通知部进行了着色。
CN201380034818.9A 2012-12-26 2013-12-18 内窥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11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3230 2012-12-26
JP2012283230 2012-12-26
PCT/JP2013/083889 WO2014103829A1 (ja) 2012-12-26 2013-12-18 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1228A CN104411228A (zh) 2015-03-11
CN104411228B true CN104411228B (zh) 2017-03-15

Family

ID=5102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48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11228B (zh) 2012-12-26 2013-12-18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35999B2 (zh)
EP (1) EP2856924A4 (zh)
JP (1) JP5622970B1 (zh)
CN (1) CN104411228B (zh)
WO (1) WO2014103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4453A1 (ja) * 2015-06-05 2016-1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挿入装置
US10881832B2 (en) 2016-10-31 2021-01-0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210252257A1 (en) * 2018-06-20 2021-08-19 Basecamp Vascular Medical device comprising a smart handle for improving handling of an elongated functional system
CN110123245B (zh) * 2019-06-04 2024-03-29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
EP4130844A4 (en) * 2020-03-27 2023-12-20 FUJIFILM Corporation ENDOSCOPE
US20230309791A1 (en) * 2021-03-05 2023-10-05 Endovista, Inc. Control device for a steerable medical device
CN118019481A (zh) * 2021-09-28 2024-05-10 安布股份有限公司 内窥镜
CN116616683B (zh) * 2023-07-25 2023-10-03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控的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758B2 (ja) * 1986-05-21 1995-04-1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4989581A (en) * 1990-06-01 1991-02-05 Welch Allyn, Inc. Torsional strain relief for borescope
US5433725A (en) * 1991-12-13 1995-07-18 Unisurge, Inc. Hand-held surgical device and tools for use therewith, assembly and method
US5469852A (en) * 1993-03-12 1995-11-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probe therefor
JP3255761B2 (ja) * 1993-06-15 2002-02-1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650568B2 (ja) * 2000-04-24 2005-05-1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操作装置
JP2003102670A (ja) * 2001-09-28 2003-04-0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カバー
JP2004305413A (ja) * 2003-04-07 2004-11-04 Pentax Corp 可撓性内視鏡
JP2005124632A (ja) * 2003-10-21 2005-05-19 Olympus Corp 内視鏡
US7914517B2 (en) * 2003-10-31 2011-03-29 Trudell Medical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 catheter for delivering a substance to a body cavity
JP4526498B2 (ja) * 2006-03-07 2010-08-1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9045084A (ja) * 2007-08-13 2009-03-05 Hoya Corp 内視鏡操作装置
JP5232424B2 (ja) * 2007-08-28 2013-07-1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9165674A (ja) * 2008-01-17 2009-07-30 Hoya Corp 内視鏡操作装置
JP5144712B2 (ja) 2010-05-11 2013-02-1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22970B1 (ja) 2014-11-12
US20150112139A1 (en) 2015-04-23
EP2856924A4 (en) 2016-03-02
US9635999B2 (en) 2017-05-02
JPWO2014103829A1 (ja) 2017-01-12
CN104411228A (zh) 2015-03-11
EP2856924A1 (en) 2015-04-08
WO2014103829A1 (ja)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1228B (zh) 内窥镜
US20180199796A1 (en) Endoscope control unit with braking system
US7118574B2 (en) Arthroscopic bone burr device
EP2606811B1 (en) Bending operation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the endoscope
US9677599B2 (en) Insertion body, insertion apparatus, rotation unit and rotative force transmission unit
JP5347084B1 (ja) 内視鏡の湾曲操作装置
WO2015168664A1 (en) Stopper for the cables of a bending section of an endoscope
US20140303440A1 (en) Insertion assist device, insertion body, and insertion apparatus
JP5696131B2 (ja) 内視鏡用押釦装置
JP6081345B2 (ja) 内視鏡
JP4295105B2 (ja) 内視鏡器具用ラチェット機構
WO2019030846A1 (ja) 処置具
WO2015194263A1 (ja) ガイド装置および手術システム
CN210931284U (zh) 内窥镜
JP5980483B2 (ja) 医療器具
CN110123245B (zh) 内窥镜
KR100881811B1 (ko) 내시경, 내시경용 만곡 조작 보조 부재 및 1세트의 만곡 조작 노브
US9949614B2 (en) Dial unit and introduction apparatus
CN106604673B (zh) 内窥镜
JP6780134B2 (ja) 内視鏡、先端カバー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US20240008896A1 (en) Expandable surgical access port
US11992185B2 (en) Insertion instrument, endoscope
JP2565509Y2 (ja) 内視鏡のアングル操作装置
JP2024507702A (ja) 操作可能な医療装置のための制御装置及び回転ノブ・アセンブリ
JPWO2020070774A1 (ja) 湾曲操作ノブ用固定機構および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