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母药材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的品质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母药材的鉴别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浙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浙贝母的干燥鳞茎,被列为著名的“浙八味”名贵中药材之一,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之功效。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川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咯痰带血等病症的治疗,也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平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也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三者同属于贝母属,均具有止咳化痰功效,其有效成分均为生物碱类物质;但由于其内在生物碱类的成分与含量不同,导致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在药用上存在一定差别。
目前市场上的贝母品种较多,而且各品种的价格差异大;由于川贝母的自然资源稀缺、人工栽培困难,因此各贝母品种中川贝母的市场价格最高。受利益驱动,也存在一些不法商家用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互相代替、甚至以伪替真来混淆消费者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合适的鉴别手段将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三者药材进行区分。
目前,关于上述药材的鉴别手段,主要包括如下几种途径:
途径一是型态、显微、理化检测这些常规手段:由于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同属不同种,这些常规的检测手段,不易将它们区别开来。
途径二是采用薄层色谱鉴别: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实验操作时人为的影响因素大,导致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差。图14为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三者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的预实验结果,如图14所示,编号1~6是第一天的实验,其中1号和2号为川贝母,3号和4号为浙贝母,5号为贝母素甲对照,6号为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混合对照;编号7~9是第二天的实验,其中7号为川贝母,8号为浙贝母,9号为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混合对照;编号10~13是第三天的实验,其中10号为川贝母,11号为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混合对照,12号和13号为浙贝母;编号14~17是第四天的实验,其中14号为川贝母,15号和16号为浙贝母,17号为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混合对照。从图14中可以明显看出,采用薄层鉴别法的重现性较差。
途径三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的特点,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是一种中药材质量有效控制的手段。然而,现有贝母类药材的高效液相研究分为两大类,①用于同类药材定量的含量测定,主要针对目标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测定,这类方法的目标成分专属性强,有时为达到目标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则会舍弃一些其它的特征峰。②用于同类药材单纯的色谱峰研究,主要以色谱峰的展现为目标,以相似度为评价指标,但对其色谱峰的特征性及分离度则不做要求。上述两类高效液相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构建药材的质控标准,以进一步提高药材质量,并不是为了对不同种的贝母药材进行区分、鉴别。
再者,众所周知,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每种药材由于其内在生物碱类的成分与含量不同,所以都会采用适应自身成分与含量检测的专属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方法不能套用于同属不同种的贝母药材的研究,更无法将不同种的贝母药材进行良好的定量与定性区分。
综上所述,如何建立一种鉴别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的方法,既能同时将三种贝母药材的特征进行区分与判定,起到药材真伪鉴别目的,又能对药材成分准确定量,起到药材质量控制目的,实现真正的一测多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母药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其首要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区分与判定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药材,次要目的在于能够定量测定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起到真伪鉴别与质量控制的双重目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贝母药材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药材的提取与纯化:取贝母药材,研磨成粉末置于烧瓶中,加50~100%乙醇,提取1~6小时,过滤,滤液回收溶剂,溶解残渣,上样于中性氧化铝柱,洗脱,收集洗脱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洗脱液蒸干后,残渣用甲醇或乙腈溶液溶解并定容至5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即得;
(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如下色谱条件测定,得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对照品色谱图和供试品的特征图谱;
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3%二乙胺水溶液;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ul;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0~15min乙腈由47%上升到52%,15~25min乙腈由52%上升到70%,25~50min乙腈由70%上升到90%,50~60min乙腈保持90%;
(5)以贝母素乙为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RT,并结合特征峰个数与面积,区分与判定贝母药材的种类;其中,构建的浙贝母特征图谱中有9个特征峰,其RRT值分别为1(峰1)、14.37(峰2)、1.52(峰3)、1.57(峰4)、0.83(峰5)、1.15(峰6)、1.23(峰7)、1.35(峰8)、1.43(峰9),且峰5在样品中占比最高,不含峰10、峰11;平贝母特征图谱中有6个特征峰,其RRT值分别为1(峰1)、1.35(峰2)、1.54(峰3)、1.65(峰4)、0.77(峰5)、0.82(峰10)、1.42(峰11),不含峰6、峰7、峰8、峰9;川贝母特征图谱中有7个特征峰,其RRT值分别为1(峰1)、1.33(峰2)、1.52(峰3)、1.61(峰4)、1.23(峰7)、1.45(峰9)、1.41(峰11),不含峰5、峰6、峰8、峰10;前述的峰型中,峰5为贝母素甲,峰1为贝母素乙,其余皆为未知成分;
或,根据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对照品色谱图,计算供试品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
优选的,步骤(1)中,取研磨成粉末的贝母药材2g,置于烧瓶中,加入50~300ml的70%乙醇提取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得残渣,残渣用甲醇溶液溶解,上样于4~10g中性氧化铝柱,再用10~10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
更优选的,步骤(2)中,洗脱液蒸干后的残渣用70%乙腈溶解并定容至5ml。
优选的,取研磨成粉末的贝母药材2g,置于烧瓶中,加入200ml的70%乙醇溶液提取3小时,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得残渣,残渣用5ml甲醇溶解,上样于6g的100~200目中性氧化铝柱,再用50ml甲醇洗脱;洗脱液蒸干后的残渣用70%乙腈溶解,并转移定容至5ml量瓶中。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构建贝母药材的特征图谱,并利用特征图谱来鉴别同属不同种的贝母药材。具体而言,以贝母素乙为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得到保留时间值(RRT)。其中,构建的浙贝母特征图谱中有9个特征峰,即峰1(RRT为1)、峰2(RRT为14.37)、峰3(RRT为1.52)、峰4(RRT为1.57)、峰5(RRT为0.83)、峰6(RRT为1.15)、峰7(RRT为1.23)、峰8(RRT为1.35)、峰9(RRT为1.43),且峰5在样品中占比最高,不含峰10、峰11;平贝母特征图谱中有6个特征峰,即峰1(RRT为1)、峰2(RRT为1.35)、峰3(RRT为1.54)、峰4(RRT为1.65)、峰5(RRT为0.77)、峰10(RRT为0.82)、峰11(RRT为1.42),不含峰6、峰7、峰8、峰9;川贝母特征图谱中有7个特征峰,即峰1(RRT为1)、峰2(RRT为1.33)、峰3(RRT为1.52)、峰4(RRT为1.61)、峰7(RRT为1.23)、峰9(RRT为1.45)、峰11(RRT为1.41),不含峰5、峰6、峰8、峰10。前述的峰型中,峰5为贝母素甲,峰1为贝母素乙,其余皆为未知成分。
另外,本发明可以有效检测出同属不同种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如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超过1%,而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为0.01~0.1%,川贝母中不含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低于0.01%,该含量区别也可以作为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贝母药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创性地开发出了贝母药材的特征图谱,能够标识贝母药材中各组分群体特征峰,即可用于有效鉴别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药材的真伪,又可准确定量测定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本发明解决了以往药材鉴别或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的问题,实现了一个方法可以同时应用于三种药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本发明具有稳定、高效、准确的特点,一测多评,简便快捷。
2、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弃用氯仿/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改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贝母药材,有效提高了待测成分的提取率,且在不改变目标成分主要色谱峰个数和峰面积的同时,还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使用,环保无污染,且降低了试剂成本。
3、本发明采用中性氧化铝对提取溶液进行纯化、用70%乙腈进行制样,充分去除了干扰特征峰色谱行为的杂质,尤其是可以去除对贝母药材中最主要的特征成分贝母素甲干扰杂峰,大大改善了特征色谱峰的色谱行为和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未知药材判定为浙贝母的特征图谱。
其中:5号峰为贝母素甲,1号峰为贝母素乙,2、3、4、6、7、8、9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2为对未知药材判定为川贝母的特征图谱。
其中:1号峰为贝母素乙,2、3、4、7、9、11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3为对未知药材判定为平贝母的特征图谱。
其中:5号峰为贝母素甲,1号峰为贝母素乙,2、3、4、10、11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4为对未知药材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对照品色谱图。
其中:1号峰为贝母素甲,2号峰为贝母素乙
图5为按药典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的对照品色谱图。
其中:1为贝母素甲色谱峰,2为贝母素乙色谱峰
图6为按药典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的浙贝母样本的色谱图。
其中:1为贝母素甲色谱峰,2为贝母素乙色谱峰
图7为用氯仿-甲醇(4:1)提取的浙贝母的特征色谱图。
其中:1号峰为贝母素甲,2号峰为贝母素乙,3~9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8为用70%乙醇提取的浙贝母的特征色谱图。
其中:1号峰为贝母素甲,2号峰为贝母素乙,3~9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9为用70%乙醇提取、中性氧化铝纯化、甲醇制样的浙贝母的特征色谱图。
其中:1号峰为贝母素甲,2号峰为贝母素乙,3~9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10为用70%乙醇提取、中性氧化铝纯化、70%乙腈制样的浙贝母的特征色谱图。
其中:1号峰为贝母素甲,2号峰为贝母素乙,3~9号峰为未知成分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浙贝母特征图谱。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川贝母特征图谱。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平贝母特征图谱。
图14为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药材的薄层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对未知不同贝母药材的鉴别与区分
于2014年3月6日从杭州市某中药房购得未知贝母药材三批,按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对其进行区分与判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上述三批未知贝母药材2g,研磨成粉末,放置烧瓶中,加200ml 70%乙醇,提取3h,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得残渣,残渣用5ml甲醇溶解,上样于6g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再用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蒸干后,残渣中加入70%乙腈使溶解,并转移定容至5ml量瓶中,摇匀,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如下色谱条件测定,得未知贝母药材的特征图谱,三批未知贝母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见图1~图3,对照品溶液(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品)的色谱图见图4。
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3%二乙胺水溶液;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ul;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0~15min乙腈由47%上升到52%,15~25min乙腈由52%上升到70%,25~50min乙腈由70%上升到90%,50~60min乙腈保持90%。
观察、分析图1~图3,可知:
图1为第一批药材的特征图谱:图中出现9个特征峰,即峰1~9,对应为浙贝母的特征峰;其中峰5占比最高,且无峰10和11。上述均为浙贝母图谱的特征,因此可判定第一批药材为浙贝母。
图2为第二批药材的特征图谱:图中出现7个特征峰,即峰1~4、峰7、峰9、峰11,对应为川贝母的特征峰;川贝母的另一个特征是无峰6、峰8、峰10,与图2吻合,因此可判定第二批药材为川贝母。
图2为第三批药材的特征图谱:图中出现7个特征峰,即峰1~5、峰10、峰11,对应为平贝母的特征峰;平贝母的另一个特征是无峰6~9,与图3吻合,因此可判定第三批药材为平贝母。
实施例2:不同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
(1)按照药典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贝母素甲对照品、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中含贝母素甲0.2mg、贝母素乙0.15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称取浙贝母、平贝母、川贝母样本的粉末(过四号筛,65目)约2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加浓氨试液4ml浸润1h,精密加入三氯甲烷-甲醇(4:1)的混合溶液40ml,称定重量,混匀,置80℃水浴中加热回流2h,放冷,再称定重量,加上述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并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20ul,供试品溶液5~15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即得。
按药典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的对照品色图谱见图5,浙贝母样本色图谱见图6,计算结果见表1。
(2)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按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根据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对照品色谱图(见图4),计算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这三种药材(见图1~图3)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样本的含量测定结果
由表1结果可知:利用本发明方构建的特征图谱,不但能区分和判定不同种的贝母药材,同时还能够定量测定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所得含量与采用现行药典方法测得的含量一致;证明了本发明方法具有评价贝母药材质量的价值。
实施例3:提取溶剂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加入(或不加入)浓氨水4.0mL浸润1h,分别用200ml的氯仿-甲醇(4:1)、氯仿、甲醇、90%乙醇、70%乙醇、50%乙醇这几种提取溶剂,回流提取5h,过滤,测定滤液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并比较各特征图谱。
结果:含量测定的结果见表2,用氯仿-甲醇(4:1)作提取溶剂测得的色谱图见图7,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测得的色谱图见图8。
表2提取溶剂对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影响
可知:
①当“不用浓氨水浸润,仅用70%乙醇提取”时,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所测得的特征图谱与药典规定的“加浓氨水,并用氯仿-甲醇(4:1)作提取溶剂”方法测得的图谱基本一致,相似度达0.997。
②由于氯仿属于易制毒产品,生产使用中难免会危及人身健康,污染环境,因此用70%乙醇替代氯仿,不仅提取效果好,而且安全、环保。
③图7中,贝母素甲有明显的杂峰干扰,6号峰和8号峰的峰型很差;图8中,贝母素甲也有明显的杂峰干扰,6号峰的峰型也很差,但8号峰的峰型明显改观,说明选用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有了显著的进步。
实施例4:提取溶剂用量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分别用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的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3h,过滤,测定滤液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结果:含量测定的结果见表3,可知:当70%乙醇的用量达到200ml(即100倍)时,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基本达到最高点,与70%乙醇的用量达到250ml(即125倍)和300ml(即150倍)时的提取效果基本一致;综合成本考虑,优选70%乙醇的用量为200ml。
表3提取溶剂用量对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影响
提取溶剂用量 |
贝母素甲含量(%) |
贝母素乙含量(%) |
50ml |
0.086 |
0.062 |
100ml |
0.107 |
0.078 |
150ml |
0.119 |
0.084 |
200ml |
0.123 |
0.088 |
250ml |
0.123 |
0.087 |
300ml |
0.124 |
0.088 |
实施例5:提取时间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用200ml 70%乙醇分别提取1、2、3、4、5、6小时,过滤,测定滤液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结果:含量测定的结果见表4,可知:当提取时间达到3h时,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基本达到最高点,与提取4、5、6小时的效果基本一致;综合时间成本考虑,优选的提取时间为3h。
表4提取时间对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影响
提取时间(h) |
贝母素甲含量(%) |
贝母素乙含量(%) |
1 |
0.079 |
0.060 |
2 |
0.109 |
0.080 |
3 |
0.124 |
0.088 |
4 |
0.123 |
0.088 |
5 |
0.123 |
0.087 |
6 |
0.124 |
0.088 |
实施例6:纯化用材料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用200ml 70%乙醇分别提取3h,过滤,滤液回收溶剂,残渣用5ml甲醇溶解,分别用非极性大孔树脂、弱极性大孔树脂、中极性大孔树脂、极性大孔树脂、聚酰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硅藻土这几种材料纯化,纯化后对所得洗脱液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并比较中性氧化铝纯化前后特征谱图的变化。
结果:含量测定的结果见表5、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纯化前)测得的色谱图见图8、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中性氧化铝纯化后)测得的色谱图见图9。
表5纯化用材料对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影响
纯化用材料 |
贝母素甲含量(%) |
贝母素乙含量(%) |
非极性大孔树脂 |
0.078 |
0.061 |
弱极性大孔树脂 |
0.105 |
0.078 |
中极性大孔树脂 |
0.082 |
0.062 |
极性大孔树脂 |
0.103 |
0.078 |
聚酰胺 |
0.042 |
0.025 |
阳离子交换树脂 |
0.108 |
0.079 |
阴离子交换树脂 |
0.053 |
0.038 |
中性氧化铝 |
0.123 |
0.088 |
酸性氧化铝 |
0.101 |
0.067 |
硅藻土 |
0.062 |
0.043 |
可知:
①用中性氧化铝纯化提取液,与用其他材料纯化相比,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基本不损失,影响最小;
②用中性氧化铝纯化前后,测得特征图谱色谱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图9中1号峰贝母素甲虽有杂峰干扰,但相对于图8的杂峰干扰已有明显改观;而且6号峰的峰型相对于图8也有明显改观,说明选用中性氧化铝作纯化材料有了显著的进步。
实施例7:中性氧化铝用量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用200ml 70%乙醇分别提取3h,过滤,滤液回收溶剂,残渣用5ml甲醇溶解,分别上样于4g、6g、8g、10g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再用10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定洗脱液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结果:含量测定结果见表6,可知:当中性氧化铝用量达到6g时,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不会损失。
表6中性氧化铝用量对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影响
中性氧化铝用量(g) |
贝母素甲含量(%) |
贝母素乙含量(%) |
4 |
0.119 |
0.085 |
6 |
0.123 |
0.088 |
8 |
0.124 |
0.088 |
10 |
0.123 |
0.088 |
实施例8:洗脱溶剂用量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用200ml 70%乙醇分别提取3h,过滤,滤液回收溶剂,残渣用5ml甲醇溶解,上样于6g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再分别用30ml、50ml、70ml、9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定洗脱液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结果:含量测定结果见表7,可知:当洗脱溶剂甲醇的用量达到50ml时,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不会损失。
表7洗脱溶剂用量对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影响
洗脱溶剂用量(ml) |
贝母素甲含量(%) |
贝母素乙含量(%) |
30 |
0.117 |
0.082 |
50 |
0.123 |
0.088 |
70 |
0.123 |
0.088 |
90 |
0.123 |
0.088 |
实施例9:制样溶剂的考察
方法:取贝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用200ml 70%乙醇分别提取3h,过滤,滤液回收溶剂,残渣用5ml甲醇溶解,上样于6g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再用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蒸干后,分别用甲醇、70%甲醇、50%乙腈、70%乙腈、90%乙腈这几种制样溶剂溶解残渣,比较各特征图谱。
结果: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中性氧化铝纯化、甲醇制样测得的色谱图见图9,用70%乙醇提取、中性氧化铝纯化、70%乙腈制样测得的色谱图见图10。此外,发明人经实验发现:
①当制样溶剂为甲醇或70%甲醇或90%乙腈时,三者测得的特征图谱非常相似,即图9;缺点在于:1号峰贝母素甲有一小杂峰干扰,5号峰和6号峰未完全分离。
当制样溶剂为70%乙腈时,图10的特征图谱的色谱行为进一步改善,主峰的分离效果更好;与图9比较,优点在于:1号峰贝母素甲无干扰,5号峰和6号峰完全分离,峰型好。
②当制样溶剂为50%乙腈时,贝母素甲峰的峰面积明显降低,经含量计算得,贝母素甲的含量为0.102%;而当制样溶剂为70%乙腈时,贝母素甲的含量为0.123%。
综上说明,最佳的制样溶剂为70%乙腈。
实施例10:不同贝母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称取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三种药材粉末2g,置烧瓶中,用200ml 70%乙醇提取3h,过滤,滤液回收溶剂,残渣用5ml甲醇溶解,上样于6g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再用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蒸干后,残渣中加入70%乙腈使溶解,并转移定容至2ml量瓶中,摇匀,微孔滤膜过滤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3%二乙胺水溶液;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ul;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0~15min乙腈由47%上升到52%,15~25min乙腈由52%上升到70%,25~50min乙腈由70%上升到90%,50~60min乙腈保持90%。
(4)方法学验证
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以贝母素乙的色谱峰为参照峰,计算其各共有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6份,按照前述“(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前述“(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项的色谱条件下记录色谱图,计算其各共有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记录0、4、8、12、24h的色谱图,计算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
(5)样品测定
分别取四批浙贝母、三批川贝母、三批平贝母药材,前述“(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前述“(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项的色谱条件下记录色谱图。
(6)结果
表8特征图谱方法学验证结果
由表8可知:利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特征图谱,经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三种贝母药材的方法学验证后,发现其结果无论是仪器精密度、方法重复性,还是样本的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说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同时测定上述三种贝母药材的特征图谱。
浙贝母的特征图谱见图11,川贝母的特征图谱见图12,平贝母的特征图谱见图13。
从三种贝母药材的特征图谱中,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如下特点,用于鉴别药材真伪:
(1)共同点
①浙贝母、川贝母和平贝母三者的共有峰:峰1、峰2、峰3、峰4;
②浙贝母与平贝母的共有峰:峰1、峰2、峰3、峰4、峰5;
③浙贝母与川贝母的共有峰:峰1、峰2、峰3、峰4、峰7、峰9、峰11;
④川贝母与平贝母的共有峰:峰1、峰2、峰3、峰4、峰11。
(2)区别点
①浙贝母共有9个特征峰,峰1、峰2、峰3、峰4、峰5、峰6、峰7、峰8、峰9,且峰5在样品中占比最高,不含峰10、峰11;
②平贝母共有7个特征峰,峰1、峰2、峰3、峰4、峰5、峰10、峰11,不含峰6、峰7、峰8、峰9;
③川贝母共有7个特征峰,峰1、峰2、峰3、峰4、峰7、峰9、峰11,不含峰5、峰6、峰8、峰10。
实施例11:三种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同实施例10。
(4)方法学验证
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测得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96%和1.2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6份,按照“(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项的色谱条件下记录色谱图,测得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RSD分别为0.78%和2.13%,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记录0、4、8、12、24h的色谱图。测得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RSD分别为1.57%和2.61%,表明样品在24h内稳定。
加样回收实验: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8%和99.61%,RSD分别为1.27%和3.86%,说明方法准确度较好。
(5)结果
对浙贝母4批、川贝母3批、平贝母3批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9,发现与用现行药典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和超过0.198%;而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和明显低于浙贝母,其范围0.020~0.025%;川贝母中不含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低于0.005%。
表9三种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