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480A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480A
CN104350480A CN201380030215.1A CN201380030215A CN104350480A CN 104350480 A CN104350480 A CN 104350480A CN 201380030215 A CN201380030215 A CN 201380030215A CN 104350480 A CN104350480 A CN 104350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us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ch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02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480B (zh
Inventor
长田一登
吉藤博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50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4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从聊天服务的成员向非成员初次发送消息之际,需要逐一登记非成员的电子邮件地址等,导致开始使用聊天服务之前的操作繁琐。当从用户终端发出开始聊天服务的请求时,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登记信息确定最适合的通信方式,将从用户终端发送过来的消息转换成该通信方式,并发送给对方。当发送对象是注册成员的情况下,原则上选择聊天方式作为向发送对象通信时所适用的通信方式。当发送对象是非注册成员时,根据以与非注册成员相关联的方式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信息,选择相应的方式。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一种利用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终端和便携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实时文字通信、即所谓聊天的服务。
可是,在以往的聊天服务中,想要与未加入、未注册聊天服务的非成员进行聊天的情况下,除非该成员注册聊天服务,否则就不能进行聊天。因此,必须另行向非成员发送邮件等,往往会导致操作繁琐。
对于这样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多模式(Multi-modal)通信的方法,其从第一界面将电子邮件和聊天等模式转换为其他模式,再借助计算机网络提供到第二界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256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从聊天服务的成员向非成员初次发送消息时,需要逐一登记非成员的电子邮件地址等,导致开始使用聊天服务之前的操作繁琐,障碍较大。而且,当用户发送消息时,需要用户自己选择通信方式等,因此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与非用户进行聊天,也能够实现无缝的消息交流,从而减轻用户负担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被用在利用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消息的接收和发送的服务中,其包括:接收步骤,接收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到该发送对象的消息;选择步骤,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以及发送步骤,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向发送对象发送消息。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由此自动设定通信方式,因而能够减轻用户向非注册成员发送消息时的负担。
另外,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取得步骤,取得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中的一个以上的联络信息;比对步骤,将取得的联络信息与已登记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以及结合步骤,当比对的结果为两个联络信息中包含相同信息时,将取得的联络信息结合到已登记的联络信息中。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将取得的联络信息与已登记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当比对的结果为两个联络信息中包含相同的信息时,通过将取得的联络信息结合到已登记的联络信息中,能够减轻用户开始使用服务时的负担。
另外,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转换步骤,当基于聊天以外的通信方式接收消息时,将该消息转换成聊天形式的消息;以及显示步骤,将转换后的消息显示在聊天界面上。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将其转换成聊天形式的消息并显示在聊天界面上,由此,即使在与非注册用户之间进行消息交流时,由于能够将消息显示在同一聊天画面上,因而能够在给人以正在进行聊天的感觉的情况下进行消息交流。
另外,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用户选择步骤,使用户选择显示在聊天界面上的一个以上的消息;管理步骤,对所选择的消息赋予标志(flag),并作为所述用户已选择的消息进行管理;抽取步骤,以来自所述用户的指示为触发条件,根据标志抽取出所述用户过去已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消息;以及阅览步骤,将所抽取的消息导出到Web网页上,供规定的用户阅览。
通过这种实施方式,根据标志抽取用户过去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消息并导出到Web网页上(更新Web网页),从而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共享聊天形式的消息交流。
另外,该通信方式还可以包括:创建活动(event)信息的步骤,所述活动信息是将一个以上的备选日期时间和一个以上的备选地点分别逐一组合而成的;以及询问步骤,询问能否参加与已创建的活动信息相关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当询问能否参加活动时,在选择步骤选择了聊天以外的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将用于从用户接收关于能否参加的答复的URL信息包含在应发送的消息中。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在应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用于从用户接收关于能否参加的答复的URL信息,由此,即使对于非注册用户,也能够简便地询问能否参加活动。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是一种程序。该程序被用在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服务中,其使计算机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处理:接收步骤,接收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到该发送对象的消息;选择步骤,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以及发送步骤,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向发送对象发送消息。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是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被用在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服务中,其具备:接收部,用于接收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到该发送对象的消息;选择部,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以及发送部,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向发送对象发送消息。
此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之间进行转换的实施方式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与非用户进行聊天,也能够实现无缝的消息交流,从而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聊天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聊天系统中的服务器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服务器中的聊天控制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移动终端或者PC终端中的构成例的图。
图5是示出图3的聊天控制部的第一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3的聊天控制部的第二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2所涉及的聊天控制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8是示出与消息管理相关的处理步骤例的时序(sequence)图、该消息管理是基于实施例2所涉及的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而进行的消息管理。
图9是示出实施例3所涉及的聊天控制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3所涉及的聊天界面画面的迁移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活动主画面G1的显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图10的活动创建画面G3的显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图10的聊天画面G4的第一显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图10的活动详细内容画面G5的显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0的聊天画面G4的第二显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0的活动答复确认画面G6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概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信息通信终端装置之间接收和发送消息的聊天服务。已注册聊天服务的成员(以下称作“注册成员”。)在利用聊天服务进行消息交流时,能够与对方之间进行聊天而无需在意对方是否已注册了聊天服务。
在与未注册聊天服务的成员(以下称作“非注册成员”。)之间进行聊天的情况下,以往是通过促使该非注册成员成为注册成员,或者通过聊天以外的方法进行通信。虽然也存在着通过使用模式转换技术在非注册成员与注册成员之间进行聊天的服务,但是由于在使用时需要花时间逐一输入非注册成员的信息,服务使用受到限制等,易用性非常不好。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易用性不佳的问题,能够极顺畅地实施聊天服务,而用户无需在意聊天对象的服务注册状况。另外,本发明还适用于3名以上的用户(可以包括非注册成员)进行聊天的情况。下面,使用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对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聊天系统100的图。聊天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通过有线线路连接服务器10与基站40的网络30、由基站40代表的第一基站40a~第三基站40c、由移动终端50代表的第一移动终端50a~第三移动终端50c、以及PC终端70。
此外,为了方便图示,基站40和移动终端50均只图示出了三个,但是不限定于此,可以存在三个以上的基站40和移动终端50。对于PC终端70来说也是同样的。另外,图示出了第一移动终端50a~第三移动终端50c分别与不同的基站50相连接,但是不限定于此,即使多个移动终端50连接到一个基站50,本发明也是能够适用的。
服务器10是用于执行和提供聊天服务的装置。服务器10借助网络30与基站40,在移动终端50和PC终端70之间执行用于聊天处理的通信处理。此外,以下为方便说明,只表述为“在服务器10和移动终端40或PC终端70之间执行通信处理”等,省略了关于借助网络30以及基站40这一点的记载。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移动终端50和PC终端70统称为用户终端。
服务器10按照来自用户终端的请求,使用户终端下载应用程序。之后,使用户终端上传存储在用户终端内的存储器中的联络信息,并将其导入到服务器10内的存储器中。当从用户终端发出聊天服务开始的请求时,服务器10确定向聊天服务的对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具体而言,按照通信方式的优先度信息,从已存储在服务器10内的存储器中的登记信息中确定最合适的通信方式,并将从用户终端发送过来的消息转换为该通信方式,并发送给对方。
当发送对象是注册成员的情况下,原则上选择聊天方式作为向发送对象进行通信时所用的通信方式。另一方面,当发送对象是非注册成员的情况下,选择与存储器中已登记的关于非注册成员的信息相对应的方式。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即使对方是非注册成员,用户也能够进行聊天而无需在意对方是非注册成员。
在使用聊天服务时,用户终端首先访问服务器10,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接着,按照来自服务器10的请求,上传登记在终端内的联络信息。以后,当利用聊天服务时,启动应用程序,指定发送对象并创建发送给发送对象的信息,再进行发送即可。此外,如前所述,用户终端的使用者在利用聊天系统100时,不被询问发送对象的用户是否为非注册用户。
图2是示出图1的聊天系统100中的服务器10的构成例的图。服务器10包括服务器接收部12、聊天控制部14、服务器发送部16以及服务器存储器20。
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执行规定的解调处理,并将经过解调的信号传送到聊天控制部14。服务器发送部16通过由聊天控制部14选择的通信方式,将规定的消息发送给发送对象。服务器接收部12以及服务器发送部16中的调制解调处理可以使用以往所采用的调制解调技术,即使采取这样的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能够理解其可适用本发明。
聊天控制部14接收来自服务器接收部12的信号,执行与其内容相应的处理,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0,并且指示服务器发送部16进行发送。从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的信号是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例如是为了利用聊天服务而下载应用程序(以下称作聊天应用。)的请求、从用户终端上传的信息、发送对象以及发送给发送对象的消息等。
服务器控制部14从服务器存储器20中读取出用于使用户下载的聊天应用,或者向服务器存储器20中导入从用户终端发送过来的联络信息,并访问用于确定通信方式的信息。聊天控制部14按照来自用户的请求,使用户终端下载应用程序。在使用户终端下载之后,聊天控制部14向用户终端询问是否将存储在该用户终端中的联络信息导入到该服务器10中。在允许导入的情况下,联络信息从用户终端被发送过来,聊天控制部14将该信息写入服务器存储器20。
另外,聊天控制部14在确定向发送对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时,从登记在存储器20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根据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关于“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和选择的详细说明将在后文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图2的服务器10中的聊天控制部14的构成例的图。聊天控制部14包括登记控制部22、选择部24和转换部26。登记控制部22执行将从用户终端取得的联络信息登记到服务器存储器20中的处理。选择部24以来自用户终端的聊天请求为触发条件,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0并取得发送对象的信息,确定向发送对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并且传送到转换部26。转换部26将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发送给发送对象的消息转换成由转换部26传送过来的通信方式的格式。由转换部26进行的转换可以通过众所周知的方法进行。下面,按顺序进行说明。
登记控制部22以聊天应用已被安装在用户终端中、用户终端内的联络信息已被上传为触发条件,将该联络信息登记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此时,登记控制部22首先向作为上传主体的用户终端赋予ID。
进一步,登记控制部22将被上传的联络信息与注册成员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注册成员的联络信息是指,已在聊天服务中注册的成员的联络信息。另外,登记控制部22也可以将被上传的联络信息与已登记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已登记的联络信息是指,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的、包括已经通过其他注册用户导入的非注册成员的联络信息在内的联络信息。
联络信息包括姓名、注音假名、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信息、成员信息等。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或者SNS信息可以是多个。SNS信息包括在facebook、twitter、mixi、Linkedin(以上四个均为注册商标)等社交网络服务中用于识别用户、或者用于联络该用户所必须的一个以上的信息。成员信息是表示是否已安装了用于利用聊天服务的应用程序的信息,是用于判断是注册成员还是非注册成员的标志(flag)。
当对的结果为两个联络信息中存在相同部分时,登记控制部22合并两个联络信息并进行存储。例如,如果是如下所示的两个联络信息,则在两个联络信息中姓名和手机号码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推定为两个联络信息属于同一个人。
被上传的联络信息
姓名                    A
手机号码               090-XXX-YYYY
电子邮件地址           bppp.co.jp
已登记的联络信息
由此,登记控制部22将上述两个联络信息合并,并作为如下的一个联络信息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
合并后的联络信息
此外,当两个联络信息完全一致时,登记控制部22可以不进行合并处理。这是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应该插补的信息。另外,在合并的时候,可以以相同部分的个数作为是否进行合并的条件,还可以将一个以上的规定信息是否一致作为是否进行合并的条件,也可以以这两种判断方式的组合作为是否进行合并的条件。这是因为,越增加该个数,该联络信息为属于同一个人的联络信息的准确率越高。另外,通过将一个以上的规定信息设为例如姓名和手机号码,能够将不变或者不易发生变化的联络信息作为判断基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联络信息为属于同一个人的联络信息的准确率。此外,处理速度和处理负荷的观点、与提高准确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鉴于此,上述个数优选为2至3个,另外,规定信息优选为姓名与手机号码和/或电话号码的组合。
接着,对选择部24进行说明。选择部24从登记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的与接收到的发送对象用户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但是,依据从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到的消息是聊天形式的情况、与其不是聊天形式的情况,选择部24进行不同的动作。这是因为,在聊天形式的情况下,该消息为来自注册用户的消息,在聊天形式以外的形式的情况下,该消息为来自非注册用户的消息。
在此,首先举例说明从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到的消息是聊天形式的情况。在该例子中,前提是以下的用户A、用户B、用户C的联络信息已被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
用户A
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注册用户
用户B
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SNS信息
非注册用户
用户C
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1
电子邮件地址2
非注册用户
另外,假设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以下称作优先度信息。)设定如下。此外,该优先度信息例如是如下的信息。优先度1表示优先度最高,编号越大表示优先度越低。
优先度1   聊天形式
优先度2   电子邮件形式
优先度3   SNS形式
此外,该优先度信息可以以注册用户为单位进行设定。另外,可以由注册用户进行任意设定。另外,可以设定成聊天形式总为优先度1,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任意设定优先度2以后的形式。
在如上述的情况下,对用户A为发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选择部24从已存储的关于发送对象的联络信息中取得成员信息。在此,通过成员信息明确判断出发送对象的用户为注册成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聊天形式。
在此,选择部24指示转换部26将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成聊天形式。此外,在为注册成员的情况下,选择部24可以不访问优先度信息而选择聊天形式。
接着,对用户B为发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与上述的用户A的情况不同,用户B是非注册成员。这种情况下,选择部24参照优先度信息中的优先度2。在此,由于优先度2是电子邮件形式,因此,选择部24核对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用户B的联络信息是否存在。
在上述例子中,由于存在用户B的电子邮件地址,因此,选择部24选择电子邮件形式作为通信方式。此外,在未登记用户B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则判断是否登记有下一个优先度3的SNS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为用户B的登记信息而登记有SNS信息,因此,选择部24选择SNS形式。
接着,对用户C为发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用户C的登记信息可知,由于用户C是非注册成员,因此,选择部24为了判断能否选择优先度2的电子邮件形式,要确认用户C的登记信息中是否存在电子邮件地址。在此,作为用户C的登记信息,存在两个电子邮件地址。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部24优先选择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
此外,在登记有两个以上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最晚登记的电子邮件地址。这是因为,最晚登记的电子邮件地址可能是最近登记的最新的信息,能够更可靠地使消息送达用户C。
另外,作为优先度信息将电子邮件形式设定为优先度2,但是,也可以像以下的优先度信息的例2那样,根据寄送对象设定优先度。
<优先度信息的例2>
优先度1   聊天形式
优先度2   将手机以外作为寄送对象的电子邮件地址
优先度3   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
另外,如以下的优先度信息的例3所示,可以如gmail.com和免费地址那样,设定通用的电子邮件地址而不论是手机还是其他寄送地址。通过这样设定优先度信息,能够更灵活地选择发送对象,能够更可靠地使消息送达发送对象。
<优先度信息的例3>
优先度1    聊天形式
优先度2    通用的电子邮件地址
优先度3    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
优先度4    将手机以外作为寄送地址的电子邮件地址
在发送对象是非注册用户的情况下,转换部26在从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到的消息上附加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URL信息是指,与促使非注册用户接受聊天系统邀请的Web网页链接相关的信息。非注册用户通过点击该信息,能够访问服务器10,从那里可以下载用于执行聊天的聊天应用。接着,转换部26将应发送的消息转换为由选择部24所指示的通信方式的形式,并将其传送到服务器发送部16。
接下来,对从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到的消息为聊天形式以外的形式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的消息是从非注册用户向注册用户发送的消息。因此,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作为寄送对象的用户的登记信息是注册用户。在此,聊天形式是与注册用户相关联的优先度信息的优先度1。因此,如前所述,选择部24选择聊天形式作为寄送给注册用户的消息的通信方式。
接着,转换部26将从非注册成员接收到的消息转换为聊天形式。经过转换的信息借助服务器发送部16发送到作为寄送对象的用户终端50。在用户终端50中,发送的消息被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器上的聊天界面画面上。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在聊天系统100中,在服务器10中根据已存储的联络信息和优先度信息合理地转换通信方式,从而在注册成员、非注册成员之间也能够实现顺畅的聊天,而不会使用户进行多余的操作。
接下来,对用户终端侧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图1的移动终端50或者PC终端70中的构成例的图。在此,为了方便说明,仅说明移动终端50的构成,在PC终端70中也是同样的构成。
移动终端50具备终端接收部52、终端控制部54、终端发送部56、用户界面58以及终端存储器60。终端接收部52接收从服务器10下载的聊天应用以及从服务器10发送过来的、来自其他用户的消息等。
终端控制部54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一边访问终端存储器60,一边执行聊天应用的安装控制、登记在终端存储器60中的联络信息的上传控制、或者用于聊天的发送对象的选择、向发送对象发送的信息管理等。
另外,用户界面58在画面上显示面向用户的消息,或者,接收用户通过操作键盘或触摸面板等输入的来自用户的指示,并传递给终端控制部54。面向用户的消息例如是,询问是否可以向服务器10内导入存储在存储器60中的联络信息、进行聊天时的发送对象的指定、以及发送给发送对象的消息编辑画面等。可以将这些信息显示在规定的聊天界面画面上。
下面,作为用户A开始使用聊天服务的情形的一例,对移动终端50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
假设用户A在用户A的移动终端50中已经安装了聊天应用。此时,终端控制部54使例如“导入地址簿吗?”等的弹出消息显示在用户界面58上,对此,如果用户按下是(Yes)按钮,则会将存储在终端存储器60中的联络信息导入到服务器10的服务器存储器20中。
此外,在安装聊天应用之际,也可以自动将存储在用户A的终端存储器60中的联络信息导入到服务器10中,而不进行弹出显示等。另外,可以定期执行导入处理,也可以在向终端存储器60添加新的联络信息时执行导入处理。
接着,在服务器10中,将联络信息中所包含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与服务器10中存储的注册成员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当存在一致的注册成员的情况下,将注册成员的联络信息与被导入的地址信息结合起来。
这样,如果安装聊天应用,移动终端50的终端存储器60中已登记的、与用户的熟人等相关的联络信息将自动地作为聊天对象被登记。因此,用户能够开始使用聊天服务而不会感到压力。
接下来,对用户A和用户B通过聊天进行消息交流的情形的一例进行说明。
用户A一旦启动聊天应用,用户界面58将显示发送对象的备选。用户A从显示的备选中例如选择用户B作为消息的发送对象。被选择的发送对象通过终端控制部54和终端发送部56通知给服务器10。
接着,服务器10根据用户B的联络信息以及优先度信息,确定消息的通信方式(聊天、邮件、SNS)。如前所述,优先度信息是指表示利用何种通信方式发送消息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例如,当优先度信息是聊天>SNS消息>电子邮件地址>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的顺序,当用户B是聊天服务的注册成员时,通信方式为聊天。另外,当用户B是非注册成员并且仅仅知道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时,则选择优先顺序较高的、基于电子邮件形式的通信形式。
用户A将发送给用户B的消息写在通过用户界面58显示在画面上的聊天界面画面的消息栏中,当按下发送按钮时,该消息通过终端控制部54、终端发送部56、进而通过服务器10发送给用户B。在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作为向用户B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服务器10将用户A的聊天消息转换为电子邮件形式,并且将从终端存储器60导入的用户B的邮件地址作为寄送对象,并从服务器10发送邮件。
作为非注册用户的用户B接收到来自用户A的电子邮件形式的消息,当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回复该消息时,服务器10首先将来自用户B的电子邮件转换为聊天形式的消息,并向用户A的移动终端50进行发送,并且使其显示在该终端的显示器上的聊天界面上。
图5是示出图3的聊天控制部14的第一处理步骤的流程图。该第一处理步骤以已使用户终端下载了应用程序为触发条件而开始执行。
首先,聊天控制部14通过服务器发送部16向用户终端进行导入请求(S10)。导入请求用于询问是否可以将存储在用户终端内的存储器中的联络信息上传到服务器10、并将其存储在服务器10内的服务器存储器20中。
在此,在通过服务器接收部12从用户终端接收到不允许导入的信号的情况下(S12否),聊天控制部14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允许导入的信号的情况下(S12是),下一步通过服务器接收部12取得发送过来的联络信息。
将取得的联络信息、与服务器存储器20中已登记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该比对的结果为存在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S14是),登记控制部22将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0内的联络信息、与取得的联络信息进行合并(S16)。另一方面,不存在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S14否),登记控制部22将取得的联络信息直接登记到服务器存储器20中(S18)。此时,可以赋予用于特定联络信息的ID。
在此,应导入的所有联络信息被导入完成之后(S20是),聊天控制部14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还有其他联络信息未导入时(S20),聊天控制部14返回步骤S14的处理,重复执行步骤S14~S20的处理,直到再没有应导入的联络信息为止。
图6是示出图3的聊天控制部14的第二处理步骤的流程图。该第二处理步骤以用户终端已开始了聊天为触发条件而开始执行。
聊天控制部14借助服务器接收部12取得用户指定的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到该发送对象的消息(S30)。接着,聊天控制部14从登记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的与发送对象相关的联络信息中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度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S32)。
在此,在发送对象是非注册用户的情况下(S34是),聊天控制部14在应发送的消息中附加用于促使非注册用户参加聊天系统的URL信息(S36)。在是注册用户的情况下(S34否),转移到步骤S38的处理。
对于应发送的消息,聊天控制部14在步骤S32中执行将其转换为所选择的通信方式的处理(S38)。接着,聊天控制部14指示服务器发送部16将已转换的消息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发送对象(S40)。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由此自动设定通信方式,因此,能够减轻用户发送消息时的负担。
另外,将取得的联络信息与已登记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该比对的结果为两个联络信息中包含相同的信息时,通过将取得的联络信息结合到已登记的联络信息中,由此能够减轻用户开始使用服务时的负担。
(实施例2)
接下来,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首先说明概要。在实施例2中,在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将用户从显示在聊天界面的消息中任意选择的消息保存在服务器10中。此时,服务器10可以接收由多个用户做出的选择。被选择的消息中例如被附加有针状标记等的标志(flag),可以作为如后图示的针板(pinboard)而显示在画面上。聊天参加者通过该针板可以确认被选择的消息。
进一步,在实施例2中,能够将针板转换为Web网页,并且上传到Web上。由此,可以在更大范围共享被选择的消息。另外,在想要限制能够访问Web网页的人的情况下,可以向Web网页赋予密码。通过采用以上的实施方式,实施例2特别有助于商务中的聊天会议以及活动日程安排等。下面,使用附图对详细内容进行说明。此外,在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聊天控制部72的构成例的图。聊天控制部72具备消息管理部62和Web更新部64。此外,省略了图3的聊天控制部14中所包含的登记控制部22、选择部24和转换部26的图示。
首先,用户选择在用户终端50的显示器上的聊天界面中所显示的一个以上的消息,被选择的消息中显示有表示所选择的标志(flag),并且向服务器10发送用于特定已选择的消息的信息。用于特定已选择的消息的信息(以下称作选择消息特定信息。)可以是用于特定消息的识别编号,也可以是与该识别编号相对应的标志(flag)。
服务器10的消息管理部62通过服务器接收部12取得选择消息特定信息,为了将该消息作为由所述用户选择的消息进行管理,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将选择消息特定信息与用户ID相关联并进行存储。消息管理部62也可以将消息本身存储在服务器20中。
在此,用户借助聊天界面发出用于使过去由用户选择的消息汇总显示的请求时,用户终端50对服务器10发出用于指示进行显示的请求。服务器10的消息管理部62以来自用户的、涉及显示请求的指示为触发条件,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0,取得选择消息特定信息,并将该消息通知给Web更新部64。Web更新部64执行用于将由选择消息特定信息所特定的消息显示在Web网页上的处理。
此外,Web更新部64在使用户阅览被选择的消息时,可以要求用户输入密码。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由此,即使该用户不是执行选择操作的用户,只要知道密码,就可以阅览被选择的消息,因此能够由多个用户共享消息。
另外,消息管理部62在管理由消息特定信息所特定的消息以外,还可以同时管理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消息特定信息。这种情况下,消息管理部62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存储如下的信息:从用户终端50取得的选择消息特定信息;以及接在该选择消息特定信息所涉及的消息之后的消息中、表示应该管理的消息个数的信息。该信息由用户终端50进行通知。通过采取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将特定的话题汇总,并作为一个进程(thread)进行管理并显示。
图8是示出与消息管理相关的处理步骤例的时序图,该消息管理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用户终端和服务器10而进行的。
首先,用户终端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来选择消息(S50、S56)。接着,用户终端将与被选择的消息相关联的选择消息特定信息通知给服务器10(S52、S58)。服务器10按照从用户终端通知过来的选择消息特定信息,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管理被选择的消息(S54、S60)。此外,在图8中,虽然示出了选择两个消息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可以仅选择一次,也可以选择三次以上。
在此,基于用户操作,在用户终端接收到显示请求的情况下(S62),用户终端将用于使过去已选择的消息显示出来的指示通知给服务器10(S64)。服务器10以来自用户终端的指示为触发条件,执行Web更新处理(S66),该Web更新处理用于使在服务器存储器20中管理的消息显示在Web网页上。最后,用户终端访问服务器10,使用于阅览消息的Web网页显示在显示器上(S68)。
(实施例3)
接下来,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首先说明概要。在实施例3中,在聊天界面上,可以进行活动等的日程安排管理。用户在聊天系统内创建活动,并且要求聊天对象在聊天上答复是否参加活动。另外,从聊天对象得到的答复被自动汇总,用户可以浏览该汇总的结果。
另外,不仅是能否参加活动,还可以列出数个活动举办的日期时间和地点作为备选项,使聊天对象对每一个备选项做出答复。对于聊天服务的非注册成员,在邮件正文中记载上用于选择能否参加活动以及期望日期的Web网页的URL。或者,还可以在邮件正文中附上分别表示参加和不参加的URL,如果点击参加的URL,则答复为参加,如果点击不参加的URL,则答复为不参加。
该活动等的日程安排管理可以具有以下功能。
(1)举办活动的用户能够协调与好友或亲人之间的活动计划。要求答复是否参加、期望日期时间、期望地点,举办人能够浏览汇总结果。
(2)能够对举办活动的日期时间进行投票以及汇总。日期时间的备选可以有多个。地点的备选也是同样的。也可以是举办活动的不同会场的选择项。
(3)对于各个日程,答复者能够通过“○”“△”“×”等多个选择项进行答复。
(4)也可以举办不指定日期时间的、例如“招集现在有空闲的人”的活动。
(5)可以向截止到规定日期未做出答复的用户发送提醒消息(RemindMessage)。另外,对于预定参加者,例如可以在活动开始的24小时之前等时候向参加者发送消息。
(6)除了可以在聊天界面上实施,同样还可以在Web浏览器上实施,二者将被同步。因此,即使是应用程序的非注册用户,也能够简便地使用该功能。
为了实现以上的功能,用于管理聊天系统的服务器按照用户的指示创建活动信息,并询问能否参加与已创建的活动信息相关的活动,其中,该活动信息是将一个以上的备选日期时间和一个以上的备选地点分别逐一组合而成的。当向非注册用户询问能否参加活动时,在选择了聊天以外的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从用户接收关于能否参加的答复的URL信息包含在应发送的消息中。
下面,使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采取与实施例1、2相同的结构的情况下,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聊天控制部74的构成例的图。聊天控制部74包括活动管理部80。此外,省略了图3的聊天控制部14中所包含的登记控制部22、选择部24和转换部26的图示。
活动管理部80根据通过服务器接收部12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与活动相关的指示,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0,对与活动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与活动相关的指示中包括用户输入的与活动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想要促使参加活动的用户相关的信息等。
另外,活动管理部80根据来自用户的与活动相关的指示,将规定的画面显示在用户终端显示器的聊天界面上。下面,使用例子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聊天界面画面的迁移例的图。聊天界面画面包括全局菜单画面G0、活动主画面G1、成员选择画面G2、活动创建画面G3、聊天画面G4、活动详细画面G5、以及活动答复确认画面G6。
根据接收自用户的指示,在服务器10内的服务器存储器20中进行管理的活动信息被更新,如图10所示,从G0到G6的聊天界面画面根据更新的状况,分别迁移至各个画面。
用户一旦开始聊天,首先,作为聊天系统100的初始画面的全局菜单画面G0被显示在用户终端上。在此,当用户请求执行与活动相关的处理时,迁移到活动主画面G1。以该活动主画面G1为起点,用户创建活动并进行管理。
图11是示出图10的活动主画面G1的显示例的图。活动主画面G1从全局菜单画面G0迁移而来,是对活动进行一元管理的画面,用户通过该画面能够确认进行中以及过去参加过的活动。如图所示,活动主画面G1中显示有新活动创建按钮G10和活动栏G12。活动栏G12中显示有活动图像G14和活动参加者图像G16等。
用户在创建新活动时,通过点击新活动创建按钮G10,能够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时,画面迁移到成员选择画面G2,显示用于使用户选择成员的画面、即选择向哪些成员询问是否参加活动的画面。
活动栏G12中显示有活动的标题、日期时间、地点、参加者一览等。当用户点击个别活动栏时,画面迁移到活动详细画面G5。新创建的活动显示在活动栏G12的最上部,越早的过去的活动越显示在下部。在活动已结束或者活动本身已被删除的情况下,活动将被从活动栏G12中删除。此外,相比于新创建的活动,显示在下部的活动可以通过用浅色调进行显示等方式对其实施不同的显示处理。
活动图像G14中显示在活动创建过程中被指定的、用于表示活动的图像。没有指定的情况下,可以显示任意图像。活动参加者图像G16中显示由已经答复要参加该活动的用户指定的图像。
图12是示出图10的活动创建画面G3的显示例的图。在活动创建画面G3中显示参加询问成员图像G30、成员编辑按钮G31、活动说明栏G32、备选追加按钮33、答复备选按钮G34、日程备选栏G35、时间备选栏G36、自由输入按钮G37、地图显示按钮G38以及检索按钮G39。
参加询问成员图像G30中显示已被询问是否参加活动的成员的图像。用户通过点击成员编辑按钮G31,使画面迁移到成员选择画面G2。活动说明栏G32是用于写入活动的标题以及活动的说明的栏。此外,必须输入标题。备选追加按钮33是当用户想要添加日程、时间或者地点的备选时点击的按钮。用户一旦点击该按钮,如图所示那样备选将被追加显示。
答复备选按钮G34是由被询问是否参加的成员进行点击的按钮,用于使用户从选择项中选择参加活动的可能性,其中,该活动是将在所显示的日程、时间、地点举办的活动。在此,假设像○、△、×那样设定了三个选择项,但是不限定于此。
日程备选栏G35、时间备选栏G36是用于写入举办活动的日期和时间的栏。如前所述,在通过备选追加按钮33追加了多个备选的情况下,在每个备选中分别写入日期和时间。
自由输入按钮G37是用户在填写关于地点的注释时点击的按钮。对活动创建者来说,地图显示按钮G38是用于设定表示该地点信息的按钮,对被询问是否参加活动的用户来说,是用于表示地点信息的按钮。地点信息可以是地址和电话号码,也可以是地图信息,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检索按钮G39是用于将画面迁移到如下画面的按钮:用于使被询问是否参加活动的用户通过规定的检索工具来检索与地点等相关的信息的画面。
图13是示出图10的聊天画面G4的第一显示例的图。该聊天画面G4显示在被询问是否参加已创建的活动的用户的聊天界面上。聊天画面G4中显示单选答复模式栏G40、选择项模式栏G41、活动说明栏G42、选择项按钮G43和答复按钮G44。
在单选答复模式栏G40中,显示对于已创建的活动仅设定了一个活动日期时间和地点时的画面。活动说明栏G42中显示活动名称、日期时间、地点以及选择项按钮G43。被询问是否参加的用户通过点击活动名称,将画面迁移到活动详细画面G5。如图所示,答复按钮G44分别显示○、△、×,被询问是否参加活动的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某一项,以表明参加活动的意向。
选择项模式栏G41与单选答复模式栏G40不同,显示对于已创建的一个活动设定了多个日期时间和地点时的画面。在选择项模式中,用户通过点击答复按钮G44,将画面迁移到活动详细画面G5,用户从活动详细画面G5中对各个选择项进行选择以表明参加意向。
图14是示出图10的活动详细画面G5的显示例的图。活动详细画面G5中显示预定参加用户图像G50、未答复用户图像G51、一览显示按钮G52、答复按钮G53、店铺图像G54、店铺链接G55以及注释栏G56。
预定参加用户图像G50显示由已经表明要参加的用户指定的图像。此外,在采取三选项的答复形式的情况下,可以只显示答复为○的用户,也可以一并显示答复为○或△的用户,也可以在○和△上以改变颜色等改变显示状态的方式进行显示。
未答复用户图像G51显示由未答复的用户指定的图像。相比于预定参加用户图像G50,可以用不同的显示状态进行显示。在图14中,举出了用稍偏白的色调进行显示的情况的例子。
一览显示按钮G52用于将画面迁移到好友一览画面。用户通过点击答复按钮G53,在答复按钮G53上显示出答复的选择项,并通过选择某一项以表示答复。如图所示,存在多个日期时间、地点的情况下,显示多个答复按钮G53。
店铺图像G54显示由举办活动的店铺等预先指定的图像。通过用户点击店铺链接G55,将显示出表示该店铺信息的Web网页。注释栏G56是用于使答复参加活动的用户写入注释的栏。
图15是示出图10的聊天画面G4的第二显示例的图。第二显示例是在图13的第一显示例或者图14的活动详细画面G5中、任一用户答复了是否参加活动的情况下将显示的画面的示例。在第二显示例中,根据已存在答复的活动,显示单选答复模式显示栏G60和选择项模式栏G61。在各栏中,显示由已表明参加的用户指定的预定参加用户图像G62、以及向活动详细画面G5进行迁移的迁移按钮G63。
图16是示出图10的活动答复确认画面G6的显示例的图。该活动答复确认画面G6是作为创建活动的活动举办人的用户能够进行确认的画面,是用于表示该时间点的答复状况的画面。
活动答复确认画面G6中显示预定参加用户图像G64、向活动创建画面G3进行迁移的迁移按钮G65以及活动选择项栏G66。在活动选择项栏G66中,根据活动的备选数量,在纵列方向上显示活动的备选地点、日期时间。在横行方向上以各个备选为单位显示汇总栏G68和答复栏G69,其中,该汇总栏G68显示答复了○、△、×的人数,该答复栏G69显示每个答复者的答复。
活动举办人确认能否参加活动的状况,确定采用哪个备选,并点击显示在欲采用的备选的栏中的活动确定按钮G67。一旦点击活动确认按钮G67,就会向已答复为参加被确定的活动的用户通知该活动被确定的消息。如果是注册用户,消息将被显示在聊天界面上。如果是非注册用户,则通过转换后的通信方式进行通知。或者,通知用于告知已被确定的活动的URL。此外,也可以向已答复为不确定能否参加、不能参加的用户进行通知。该情况下,活动举办人能够将注释一并进行通知,该注释可以从预设的几个例文中选择。
以上,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以及各个实施例的内容,可以在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上述实施例是示例,可以通过组合各个构成要素和各个处理过程以提出各种变形例,而且该变形例也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能够顺畅地开始聊天服务,而无需使用户在意聊天对象的服务注册状况。
附图标记说明
10:服务器             12:服务器接收部      14:聊天控制部
16:服务器发送部       20:服务器存储器      22:登记控制部
24:选择部             26:转换部            30:网络
40:基站               40a:第一基站         40b:第二基站
40c:第三基站          50:移动终端          50a:第一移动终端
50b:第二移动终端      50c:第三移动终端     52:终端接收部
54:终端控制部         56:终端发送部        58:用户界面
60:终端存储器         62:消息管理部        64:Web更新部
70:PC终端             72:聊天控制部        74:聊天控制部
80:活动管理部         100:聊天系统

Claims (7)

1.一种通信方法,被用在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服务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至该发送对象的消息;
选择步骤,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以及
发送步骤,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向发送对象发送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步骤,取得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中的一个以上的联络信息;
比对步骤,将取得的联络信息与已登记的联络信息进行比对;以及
结合步骤,当比对的结果为两个联络信息中包含相同的信息时,将取得的联络信息结合到已登记的联络信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换步骤,当基于聊天以外的通信方式接收消息时,将该消息转换成聊天形式的消息;以及
显示步骤,将转换后的消息显示在聊天界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选择步骤,使用户选择显示在聊天界面上的一个以上的消息;
管理步骤,对所选择的消息赋予标志,并作为所述用户选择的消息进行管理;
抽取步骤,以来自所述用户的指示为触发条件,根据标志抽取出所述用户过去已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消息;以及
阅览步骤,将所抽取的消息导出到Web网页上,供规定的用户阅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活动信息的步骤,所述活动信息是将一个以上的备选日期时间和一个以上的备选地点分别逐一组合而成的;以及
询问步骤,询问能否参加与已创建的活动信息相关的活动;
当询问能否参加活动时,在所述选择步骤选择了聊天以外的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将用于从用户接收关于能否参加的答复的URL信息包含在应发送的消息中。
6.一种程序,被用在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服务中,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处理:
接收步骤,接收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至该发送对象的消息;
选择步骤,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以及
发送步骤,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向发送对象发送消息。
7.一种通信装置,被用在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服务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用于接收发送对象以及应发送至该发送对象的消息;
选择部,从登记在存储器中的与所接收的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选择一个通信方式;以及
发送部,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向发送对象发送消息。
CN201380030215.1A 2012-06-21 2013-05-30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0274 2012-06-21
JP2012140274A JP5175402B1 (ja) 2012-06-21 2012-06-21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3/065018 WO2013190972A1 (ja) 2012-06-21 2013-05-30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480A true CN104350480A (zh) 2015-02-11
CN104350480B CN104350480B (zh) 2017-10-13

Family

ID=4818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02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480B (zh) 2012-06-21 2013-05-30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88858A1 (zh)
JP (1) JP5175402B1 (zh)
KR (1) KR101808596B1 (zh)
CN (1) CN104350480B (zh)
WO (1) WO201319097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155A (zh) * 2016-03-30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851073A (zh) * 2015-07-24 2018-03-2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9584B2 (en) 2013-02-10 2023-06-06 Wix.Com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ird party application activity data collection
JP6186165B2 (ja) * 2013-04-25 2017-08-23 株式会社 ミックウェア 情報システム、第二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A2932286C (en) * 2013-12-04 2023-07-18 Wix.Com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ird party application activity data collection
US10540063B2 (en) 2014-01-27 2020-01-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cessing actionable notifications
US10802681B2 (en) * 2014-01-27 2020-10-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ctionable notifications
US10579212B2 (en) 2014-05-30 2020-03-03 Apple Inc. Structured suggestions
US10565219B2 (en) 2014-05-30 2020-02-1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 suggested contact based on a received message
US11025565B2 (en) 2015-06-07 2021-06-01 Apple Inc. Personalized prediction of responses for instant messaging
US10445425B2 (en) 2015-09-15 2019-10-15 Apple Inc. Emoji and canned responses
US10142222B1 (en) 2017-06-13 2018-11-27 Uber Technologies, Inc. Customized communications for network systems
KR20190112506A (ko) * 2018-03-26 2019-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전자 메일 표시 방법
JP6480632B1 (ja) * 2018-10-31 2019-03-13 株式会社エクスリンク チャットシステム。
CN113595852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644A (zh) * 2005-03-22 2006-09-27 深圳市沃通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因特网网址和p2p技术实现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的方法
CN101202716A (zh) * 2007-12-04 2008-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US7698368B2 (en) * 2003-12-12 2010-04-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ody-less email for asynchronous chat-like communications and email-chat integration
CN102067169A (zh) * 2008-06-24 2011-05-18 微软公司 通过模态专用界面的多模通信
CN102137033A (zh) * 2011-04-02 2011-07-27 北京互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讯录的im系统及即时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6770A (ja) * 2000-04-20 2001-11-02 Taisei Corp 集団行為意思決定支援システム
WO2002027502A1 (fr) * 2000-09-26 2002-04-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portant un programme d'envoi et de réception de courrier électronique
US7171190B2 (en) * 2003-06-25 2007-01-3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messaging
JP4018038B2 (ja) * 2003-08-28 2007-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7991636B1 (en) * 2004-02-11 2011-08-02 Aol Inc. Buddy list-based calendaring
JP2006140664A (ja) * 2004-11-11 2006-06-01 Toshiba Corp 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携帯電話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004814A (ja) * 2006-07-24 2007-01-11 Brother Ind Ltd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US20080133742A1 (en) * 2006-11-30 2008-06-05 Oz Communications Inc. Presence model for presence ser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JP4991383B2 (ja) * 2007-04-27 2012-08-01 楽天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送受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サーバ処理プログラム、端末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US8180657B2 (en) * 2007-12-31 2012-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ent slot negotiation
JP2011192246A (ja) * 2010-03-11 2011-09-29 J-Grab Inc グローバルな取引におけるソーシャルなeコマース・サービスのシステム
US8824645B2 (en) * 2011-09-30 2014-09-0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Video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30097124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ally aggregating contact information
US8560367B2 (en) * 2012-02-09 2013-10-15 Mercury Holdings Llc Computer-implemented cloud-based lit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9330145B2 (en) * 2012-02-22 2016-05-03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xt-aware message tagg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8368B2 (en) * 2003-12-12 2010-04-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ody-less email for asynchronous chat-like communications and email-chat integration
CN1838644A (zh) * 2005-03-22 2006-09-27 深圳市沃通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因特网网址和p2p技术实现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的方法
CN101202716A (zh) * 2007-12-04 2008-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2067169A (zh) * 2008-06-24 2011-05-18 微软公司 通过模态专用界面的多模通信
CN102137033A (zh) * 2011-04-02 2011-07-27 北京互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讯录的im系统及即时通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1073A (zh) * 2015-07-24 2018-03-2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5873155A (zh) * 2016-03-30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73155B (zh) * 2016-03-30 2019-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06602A (ja) 2014-01-16
KR101808596B1 (ko) 2018-01-18
KR20150027089A (ko) 2015-03-11
WO2013190972A1 (ja) 2013-12-27
JP5175402B1 (ja) 2013-04-03
CN104350480B (zh) 2017-10-13
US20150188858A1 (en)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480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US11356405B2 (en) Announcing new users of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system to existing users
RU2607643C2 (ru) Служба мгновенных сообщ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ряда услуг, оказываемых службой мгновенных сообщений
US78019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expanded presence information when a user is offline
CN102567299B (zh) 使用文本消息与电子表格交互
WO2015016237A1 (ja) 会話管理システム、会話管理装置、会話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830634B1 (ko) 감성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KR101739794B1 (ko) 일정 기반의 할일 관리 방법
JP7170413B2 (ja) 受信メッセージ表示方法、メッセージ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モバイル端末機
CN106910043A (zh) 用于将文件附加到消息中的最近使用的列表
CN101026596A (zh) 客户端界面可定制的即时通信的方法与系统
JP2014063526A (ja)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305584B (zh) 问卷贴图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5900079A (zh) 对于被选择用于后续动作的电子邮件的提醒服务
JP5175403B1 (ja) サーバ装置
KR20160086626A (ko) 채팅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962559B1 (ko)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메시지 관리 서버
WO2013084784A1 (ja) メッセージ管理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表示装置、メッセージの表示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02342077A (zh) 用于实时综合与用户有关的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JP2014006924A (ja)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75385A1 (ja) サイネージシステム
EP3561682A1 (en)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08111388A (zh) 具备智能代理器的通信系统
JP5373175B1 (ja)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3704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ing ser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