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9846A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9846A
CN104339846A CN201410336385.9A CN201410336385A CN104339846A CN 104339846 A CN104339846 A CN 104339846A CN 201410336385 A CN201410336385 A CN 201410336385A CN 104339846 A CN104339846 A CN 104339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medium
sensor
balladeur train
diag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63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9846B (zh
Inventor
近藤学
吉久靖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9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9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65Managing print media, e.g. determining available sheet siz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6Means for paper feeding or form f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印刷装置,其在未检测到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时,能缩短从用于该斜行的检测的工作的开始起到对介质的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该印刷装置中,为了检测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首先,使滑架(18)沿扫描方向移动直至第1位置为止,在该状态下输送用纸(P)。接着,若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则使滑架(18)沿第2传感器(75)未检测到上述前端的方向移动到从第1位置按规定移动距离的量离开的第2位置为止。然后,输送用纸(P)直到在该第2位置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的上述前端为止,基于该输送距离以及上述规定移动距离来检测用纸(P)的斜行。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装置具备用于对片状介质进行记录(印刷)的记录部和向该记录部输送介质的输送部。在该装置的记录部设置有能够沿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在该滑架设置有能够对被输送到记录部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在该印刷装置中,由输送部将介质向记录部输送,并且一边使滑架沿扫描方向适当移动一边进行由记录头完成的对介质的印刷。这样印刷结束后的介质由输送部向记录部的下游侧排出。
此外,近年来有时要求进行3D印刷(可立体观看的印刷)等针对介质的高精度的印刷。该情况下,避免产生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skew,偏斜)就很重要。假设在发生了介质的斜行的状态下进行印刷,则相对于介质的印刷位置可能会从正确的位置偏离。尤其是,为了进行3D印刷就必须使用高价的专用介质,如果相对于该介质在不正确的位置进行了印刷而无法立体观看,就会白白消耗高价的专用介质。因此,可以考虑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来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并基于该斜行的检测来研讨对策。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如下这样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即,在滑架设置有能够对介质的端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通过该传感器分别检测介质的在输送方向上隔开的二个位置处的扫描方向两端的位置。详细而言,在介质到达了记录部时停止了该介质的输送的状态下,使滑架遍及介质的扫描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往返一次而检测第一个位置处的介质的扫描方向两端的位置。之后,按预定量输送介质后停止该输送,并在该状态下使滑架与上述同样地沿扫描方向往返一次而检测第二个位置处的介质的扫描方向两端的位置。然后,基于介质的上述二个位置处的扫描方向的两端的位置,检测该介质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580公报
通过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能够对被输送向记录部的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进行检测。但是,若在未检测到介质的斜行的情况下要开始对该介质进行印刷(记录),则从开始用于检测介质的斜行的工作起到开始印刷为止,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下面的(1)以及(2)的原因。
(1)为了分别检测介质的在输送方向上分隔开的二处的扫描方向两端的位置,必须使滑架遍及介质的扫描方向上的整个宽度合计进行二个往返,这样做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2)为了在未检测到介质的斜行、在用于该检测的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对介质的印刷(记录),必须使介质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使该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回到比记录部靠该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因此花费额外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印刷装置,其在未检测到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从开始用于该斜行的检测的工作起到开始对介质进行记录为止的时间。
以下,就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解决上述问题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向对片状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输送该介质;滑架,其设置于记录部,能够沿相对于由输送部确定的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移动;传感器,其设置于滑架,能够检测有无介质;控制部,其对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进行控制;和检测部,其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而且,上述控制部,作为用于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工作,使输送部以及滑架如下这样工作。即,上述控制部,使滑架移动直至能够由传感器检测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第1位置为止,在该状态下,若由输送部向记录部输送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被传感器检测到,则使滑架沿传感器未检测到上述介质的方向移动到从第1位置按规定移动距离的量离开的第2位置,直至传感器在该第2位置检测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为止,使该介质由输送部输送。另外,上述检测部,基于从传感器在第1位置检测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起到该传感器在第2位置检测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为止的、由输送部输送的介质的输送距离、以及上述规定移动距离,检测该介质相对于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斜行。
根据上述结构,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滑架扫描方向上的距离为规定移动距离,而该规定移动距离能够设定为,比介质的上述扫描方向上的整体宽度的距离短的值。通过这样设定规定移动距离,滑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所需的时间变短。进而,在滑架移位到了第2位置的状态下传感器检测到了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时,在没有检测到该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情况下,能够从此时的介质的位置将该介质向下游侧输送而开始记录。另外,即使需要使介质返回输送方向上游侧直至记录开始位置,此时介质向相反方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量极少即可。通过上述方案,在没有检测到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从用于进行该斜行的检测的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的开始起到开始进行对介质的记录为止的时间。
此外,上述控制部,优选:在由传感器在第1位置检测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后,使滑架向扫描方向的一侧移动,在此时由传感器检测到了上述介质的情况下,将该滑架的移动方向反向,在未由传感器检测到上述介质的情况下,进行上述规定移动距离的量的滑架的移动。
在使上述滑架在扫描方向上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时,有时会使处于第1位置的滑架最初向与第2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在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斜行的情况下,在此时滑架向与第2位置相反的方向开始移动后也由传感器检测到介质。控制部,在这样由传感器检测到了介质时,使滑架的移动方向反向、使得该滑架朝向第2位置。由此,即使使上述滑架从第1位置向与第2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通过使滑架的移动方向反向而朝向第2位置,也能够检测到介质的斜行。此外,在使滑架从第1位置向与第2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在由传感器检测到了介质时,如果使滑架的移动方向立即反向、使得该滑架朝向第2位置,则能够尽可能抑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时的滑架的无谓的移动。
此外,上述控制部优选构成为,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了介质的斜行时,以将该介质向输送方向排出的方式使输送部工作。
根据上述构成,在介质的斜行大到会对针对该介质的记录造成障碍的程度时,能够将该介质向输送方向排出。因此,能够避免对斜行的介质进行记录、由此导致白白消耗介质的情况。另外,因为在检测到了介质的斜行时将该介质向输送方向排出,所以也能够应用于不使介质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结构的印刷装置。
另外,上述控制部优选构成为,在由检测部检测到了介质的斜行时,使输送部执行用于消除介质的斜行的斜行去除工作。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介质发生斜行,也能够通过斜行去除工作将该斜行消除,随后开始进行针对该介质的记录,所以能够排出斜行了的介质而省去重新放置的工时。
上述控制部优选构成为,相应于向记录部输送的介质是需要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或者是不需要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确定是否执行用于通过检测部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即,上述控制部,在向记录部输送的介质为需要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时,执行用于通过检测部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另一方面,上述控制部,在向记录部输送的介质是无需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时,不执行用于通过检测部检测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
根据上述构成,在向记录部输送的介质是需要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时、即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对于针对该介质进行的记录来说成为问题时,能够执行用于检测该斜行的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向记录部输送的介质是无需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时、即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对于针对该介质进行的记录来说不是问题时,能够不进行用于检测该斜行的输送部以及滑架的工作。因此,不会不必要地执行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检测,能够只有在必要时才执行。另外,不会不必要地执行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检测,因此也不会发生:伴随该不必要的执行使得直到对介质的记录开始为止所耗费的时间变长的情况。
另外,上述印刷装置,优选,还具备支撑部,该支撑部支撑所述介质并且具有由沿所述扫描方向设置的多个凸部所形成的凹凸面,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分别设定为在所述扫描方向上所述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第1位置和第2位置被设定为在滑架的移动方向上支撑部中的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反射而入射于传感器的光反射量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为同等程度。因此,能够抑制斜行的检测精度因下述原因而减低的情况: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传感器的光照射到凹凸面的形状不同的位置,导致传感器的受光量不同,由此导致其输出值有偏差。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所述控制部通过抵接而获取所述滑架的基准位置,使所述滑架移动到以所述基准位置为基准而预先确定的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从而将所述滑架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定位。
根据该构成,控制部通过抵接而获取滑架的基准位置,以基准位置为基准而使滑架移动到预先确定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从而进行滑架在扫描方向上的定位。在将传感器配置于第1位置和第2位置时,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将传感器配置于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
进而,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支撑部上无所述介质的状态下使所述滑架移动而由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凹凸面上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该位置来获取应配置所述传感器的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
根据该构成,控制部,在支撑部上无介质的状态下使滑架移动而由传感器检测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基于该检测结果来获取应配置传感器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因此,即使由于支撑部的组装偏差等导致凹凸面的位置在扫描方向上有偏差,也能够比较正确地将传感器配置于第1位置和第2位置。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被设定为所述凸部的顶面上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第1位置和第2位置作为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都设定为凸部的顶面上的位置。例如,在底部墨液滞留、流动等而因墨液的影响使得光反射率容易变化,但是设定有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凸部的顶面,其光反射率比较稳定,能够减少斜行的误检测。
另外,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被设定为:规定所述凹凸面的形状的多种面部中的、从所述传感器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由该传感器所受光的受光量最少的面部上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第1位置和第2位置被设定为,从传感器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由该传感器所受光的受光量最少的面部上的位置,所以能够使得直到传感器的输出超过阈值为止,介质进入传感器的光点内的输送量相对变多、传感器的光点内的介质的占有比例相对变大。因此,即使由于例如支撑部的组装偏差等,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配置的传感器的位置从凹凸面上的假定的位置向扫描方向稍微偏离,因为光点内的凹凸面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小,所以,能够相对减小由凹凸面的偏差所造成的影响。由此,按该位置的偏离比较而言,能够减少斜行的误检测。
进而,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在所述扫描方向上,从所述传感器照射到所述凹凸面的光的光点直径比所述顶面的宽度宽。
根据该构成,有时,由于例如介质屑(例如纸屑)或墨雾等的附着,在凹凸面上的检测对象的特定面局部产生光反射率异常的部位。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异常部位的光点内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小,所以,能够减少由于这种异常部位所致的斜行的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简略图。
图2是示出印刷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检测用纸的斜行时的滑架以及用纸的移动的简略图。
图4是示出检测用纸的斜行时的滑架以及用纸的移动的简略图。
图5是示出检测用纸的斜行时的滑架以及用纸的移动的简略图。
图6是示出检测用纸的斜行时的滑架以及用纸的移动的简略图。
图7是示出检测用纸的斜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偏置量ΔX与针对用纸P的墨滴的喷射开始位置的关系的简略图。
图9是用于说明偏置量ΔX与针对用纸P的墨滴的喷射开始位置的关系的简略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用于设定偏置量ΔX的步骤的简略图。
图11是示出印刷装置的记录部周边的俯视图。
图12(a)是上游侧支撑面部的局部俯视图,(b)同样是局部侧视图。
图13是示出斜行检测时的各位置为凹凸面形状不同的位置时的传感器输出的说明图。
图14(a)是示出光点的中心位于凸部顶面的情况下的用纸进入前的光点的状况的示意图,(b)是示出光点的中心位于凸部的底面时的用纸进入前的光点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15(a)是示出光点的中心位于凸部顶面的情况下的用纸检测时的光点的状况的示意图,(b)是示出光点的中心位于凸部底面的情况下的用纸检测时的光点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在光点的中心位于凹凸面形状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直到用纸的前端被检测到为止进入光点内的用纸的输送量与传感器输出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7是示出在光点的中心位于凹凸面形状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直到达到阈值Th为止的变化的状况的曲线图。
图18是示出斜行检测时的各位置位于凸部的顶面的情况下的传感器输出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斜行检出时的各位置相对于凹凸面在扫描方向上偏离的情况下的传感器输出的说明图。
图20是双凸件LC的主扫描方向的剖视图。
图21(A)是从透镜层侧观察作为本发明涉及的被记录介质的一例的双凸件LC所见的俯视图、(B)是从墨液吸收层侧观察双凸件LC所见的俯视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双凸件LC的冲裁工序中的位置对合的图。
图23是沿主扫描方向切断双凸件LC的一侧端面所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印刷装置、12…主体、13…操作面板、16…供给盒、
17…拾取辊、18…滑架、19…引导轴、20…记录头、
23…堆叠器、27…输送部、28…记录部、30…分离部、
31…摆动轴、32…摆动部件、33…输送马达、
34…供给驱动辊、35…分离辊、36…供给从动辊、
37…输送驱动辊、38…输送从动辊、
39…作为支撑部的一例的支撑台、40…滑架马达、
41…排出驱动辊、42…排出从动辊、70…控制器、
70a…控制部、70b…检测部、71…主机装置、
72…线性编码器、73…旋转编码器、74…第1传感器、
75…第2传感器、81b…凹凸面、88a…顶面、
SP…光点、D…光点直径、P…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用纸、
RE1、RE2  端部、82A、82B  边缘、
LC  双凸件、R1~Rn 透镜体、93 透镜层、
94 粘接层、95 基体层、96 墨液吸收层、97 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就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
在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1的主体12的前侧的面(图中的右面),设置有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面板13。在主体12中的比操作面板13靠下侧的位置,以可拆除的状态装配有供给盒16,该供给盒16能够收置多张作为印刷装置11的记录对象的介质的用纸P。在主体12中的比供给盒16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以摆动轴31为中心摆动的摆动部件32。设置在该摆动部件32的前端的拾取辊17,与供给盒16内所收置的各用纸P中的最上层的用纸P相接触。而且,通过驱动拾取辊17旋转,使得上述最上层的用纸P从供给盒16被向供给方向下游侧(图中的左侧)送出。
在供给盒16的供给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部设置有分离部30,该分离部30在从该供给盒16送出用纸P的途中,将该用纸P与供给盒16内的下层的用纸P分离开。在主体12中的比分离部30靠供给方向下游侧(图中的上侧)的位置,设置有受驱动而旋转的供给驱动辊34、与该供给驱动辊34接触的分离辊35以及供给从动辊36。分离辊35在与供给驱动辊34之间对从分离部30送出的用纸P进行再度分离,以可靠地仅将供给盒16内的最上层用纸P送到供给驱动辊34与供给从动辊36之间。该用纸P在被供给驱动辊34与供给从动辊36夹持后,利用供给驱动辊34的旋转驱动,向对用纸P进行记录(印刷)的记录部28被输送。
此时的供给驱动辊34以及供给从动辊36作为用于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的输送部27发挥作用。该输送部27除具备上述供给驱动辊34以及上述供给从动辊36外,也具备输送驱动辊37、输送从动辊38、排出驱动辊41以及排出从动辊42。输送从动辊38压接于输送驱动辊37,通过该输送驱动辊37的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另外,排出驱动辊41以及排出从动辊42位置比输送驱动辊37以及输送从动辊38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图中右侧)。而且,排出从动辊42相对于排出驱动辊41压接,通过该排出从动辊42的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
从供给驱动辊34与供给从动辊36之间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送出的用纸P,被夹持在输送驱动辊37与输送从动辊38之间,通过该输送驱动辊37的旋转驱动而被送往输送方向的下游。进而,上述用纸P也被夹持在排出驱动辊41与排出从动辊42之间,通过该排出驱动辊41的旋转驱动而被送往输送方向的下游。对用纸P进行印刷的上述记录部28具备可沿引导轴19移动的滑架18,该引导轴19在与这里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即图中的从左向右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在该例中为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滑架18的底部的、与输送从动辊38和排出从动辊42之间相对应的部分,用于对用纸P进行印刷的记录头20以可与该用纸P对置的状态设置。
滑架18相对于引导轴19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高度位置调整位置机构按多级(在该例中为四级)调节。另外,输送驱动辊37与排出驱动辊41之间,设有处于与滑架18的记录头20对置的状态的支撑台39。而且,通过高度位置调整机构使滑架18相对于引导轴19越向上方移动,即使得滑架18的高度位置越高,则记录头20与支撑台39之间的距离就变得越长。因此,记录头20与支撑台39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由高度位置调整机构进行的滑架18的高度位置的调节而按四级变化。
利用输送部27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并且一边使滑架18沿引导轴19的延伸方向(扫描方向)适当移动一边从记录头20的喷嘴对用纸P喷射墨滴,从而实现由记录部28进行的对用纸P的印刷。此时,支撑台39支撑用纸P,规定用纸P与记录头20的距离。该支撑台39与记录头20之间的距离,根据用纸P的种类(厚度),通过滑架18的高度位置的调节而被调整为四级中的任一个。此外,由记录部28进行了印刷的用纸P,由输送部27送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从而被排出到配置在主体12的靠前侧的面(图中靠右)的位置的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堆叠器23。
接下来,就印刷装置11的电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印刷装置11搭载有负责各种控制的控制器70。该控制器70构成为,具备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专用集成电路)、易失性RAM、非易失性RAM以及ROM等。对控制器70作为输入系统而连接有第1传感器74、第2传感器75、线性编码器72以及旋转编码器73。另外,对控制器70作为输出系统还连接有滑架马达40、输送马达33以及记录头20。
上述第1传感器74设置在主体12(图1)中的比记录部28靠上游侧的位置且在供给从动辊36与输送从动辊38之间。该第1传感器74构成为可检测有无用纸P。因此,能够利用第1传感器74对由输送部27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图1的右方向)的前端进行检测。另一方面,上述第2传感器75设置于滑架18。该第2传感器75也与第1传感器74同样地构成为可检测有无用纸P。因此,能够利用第2传感器75对由输送部27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进行检测。
上述线性编码器72伴随滑架18的向扫描方向的移动而输出具有与该移动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脉冲信号。而且,控制器70对从线性编码器72接收的脉冲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值来把握滑架18的以初始位置为原点的扫描方向上的移动位置。另一方面,上述旋转编码器73构成为,在驱动用于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的输送马达33等时,伴随该输送马达33驱动时的旋转而输出具有与该旋转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脉冲信号。而且,控制器70对从旋转编码器73接收的脉冲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值来把握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时等的该用纸P的输送量(输送距离)。
控制器70接收:来自连接于印刷装置11的个人计算机等主机装置71的印刷任务数据。主机装置71基于由使用者设定的印刷条件信息而生成被指定执行印刷的印刷图像数据。此外,上述的印刷条件信息包括用纸种类、用纸尺寸、印刷颜色以及印刷品质等。而且,主机装置71将包括印刷条件信息的一部分的标头(header)附加到所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并将其作为上述印刷任务数据发送给控制器70。
控制器70基于接收的印刷任务数据对印刷装置11的印刷工作等进行控制。详细而言,控制器70实施对与印刷装置11的印刷工作等相关的输送马达33、滑架马达40以及记录头20的控制。通过此时的对输送马达33的控制,将收置于供给盒16的用纸P从该供给盒16供给,并且将该供给后的用纸P向记录部28及其下游输送。另外,通过对上述滑架马达40的控制以及对上述记录头20的控制,一边使滑架18沿扫描方向适当移动一边使得由记录头20进行墨滴的喷射。
通过这样的对输送马达33、滑架马达40以及记录头20的控制,一边向记录部28输送用纸P一边在该记录部28通过记录头20对用纸P进行印刷。详细而言,基于上述印刷图像数据的图像等,通过从记录头20对用纸P喷射墨滴而被印刷在该用纸P上。而且,记录部28处的印刷结束后的用纸P,通过由上述输送马达33控制的输送部27的驱动力而被向堆叠器23排出。
此外,控制器70具有:在通过对输送马达33的控制而使输送部27工作时以及通过对滑架马达40的控制而使滑架18工作时、作为对这些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的功能。换言之,则控制器70具备如上述那样发挥作用的控制部70a。另外,控制器70还具备在通过输送部27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时检测该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检测部70b。
图3~图6示出用于检测上述斜行的输送部27(用纸P)以及滑架18的移动。
在为了对用纸P进行印刷而由输送部27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时,控制器70如图3所示使滑架18沿扫描方向(箭头X1、X2)移动直至第1位置P1为止。该第1位置P1是可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上述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位置、详细而言为与用纸P的上述扫描方向的大致中央相对应的位置。此外,在该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中,采用: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中央与用纸P的尺寸无关总是配置在扫描方向上的一定位置的结构。因此,该实施方式中的第1位置P1与用纸P的尺寸无关总是一定。
在滑架18移动到了第1位置P1的状态下,若由输送部27输送用纸P,则用纸P的输送方向(箭头Y方向)的前端接近记录部28而到达与第1传感器74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由第1传感器74检测上述前端。控制器70基于由第1传感器74检测到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位置而把握此后输送继续进行时的用纸P的位置。而且,在用纸P的输送继续进行、如图4所示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位置与第2传感器75相对应时,由该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上述前端。然后,控制器70基于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这一情况,停止由输送部27所进行的用纸P的输送,并且使滑架18移动直至图5所示的第2位置P2为止。
该第2位置P2是沿图4的箭头X1、X2所示的扫描方向中的第2传感器75未检测到上述用纸P的方向(在该例中为箭头X1方向)、将滑架18从第1位置P1按规定移动距离x的量离开后的位置。此外,规定移动距离x被设定为下述值:比从第1位置P1到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端部(在该例中为箭头X1方向的端部)为止的距离短、且滑架18尽可能地接近上述端部的值。关于这样的规定移动距离x,优选,根据从主机装置71发送的印刷任务数据所含的印刷条件相关的信息来把握用纸P的尺寸,与该把握的用纸P的尺寸相应地设定。
而且,在使滑架18移动到了第2位置P2的状态下,若由输送部27输送用纸P,则在如图6所示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位置与第2传感器75相对应时,由该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上述前端。控制器70(检测部70b)求出:在从由第2传感器75在第1位置P1检测到上述前端到在第2位置P2检测到上述前端为止、由输送部27输送用纸P的距离(以下称为输送距离y)。该控制器70基于该输送距离y和上述规定移动距离x,来检测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而且,控制器70,在未检测到用纸P的斜行时在记录部28进行对用纸P的印刷,并将印刷后的用纸P排出到堆叠器23。另一方面,控制器70在检测到了用纸P的斜行时,不在记录部28进行对用纸P的印刷地将该用纸P送往输送方向下游,从而将用纸P排出到堆叠器23。
接下来,就印刷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要求进行3D印刷等针对用纸P的高精度印刷的情况下,若在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发生了斜行的状态下进行印刷,则相对于用纸P的印刷位置可能会从正确的位置偏离。尤其是在3D印刷等需要将用纸P设为专用的高价用纸的情况下,若从正确位置偏离了地对用纸P进行印刷则该用纸P被白白消耗,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对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进行检测,并基于该斜行的检出而不对用纸P进行印刷地将该用纸P排出。但是,根据上述斜行的检测的方法产生如下问题:在未检测到该斜行的情况下,在要开始对用纸P进行印刷时,从开始用于检测用纸P的斜行的工作起到开始印刷为止,花费很长时间。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中,如下这样检测用纸P的斜行。即,在检测用纸P的斜行时,使滑架18移动直至第1位置P1,并在该状态下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而且,若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则沿第2传感器75未检测到上述用纸P的方向使滑架18移动到从第1位置P1按规定移动距离x的量离开的第2位置P2。进而,直到在该第2位置P2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为止,由输送部27输送该用纸P。印刷装置11的控制器70求出:从在第1位置P1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到在第2位置P2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为止、由输送部27输送用纸P的输送距离y。而且,基于该输送距离y以及上述规定移动距离x,来检测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
这里,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在滑架18的扫描方向上的距离为规定移动距离x。关于该规定移动距离x,能够设定为比用纸P的扫描方向上的整个宽度的距离短的值。通过这样设定规定移动距离x,使得滑架18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移动所需的时间变短。进而,在滑架18移位到了第2位置P2的状态下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时,在未检测到该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情况下,能够从此时的用纸P的位置将该用纸P向下游侧输送而由记录部28开始印刷。另外,即使需要将用纸P返回输送方向上游侧直至印刷开始位置为止,此时的用纸P向反方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量极小即可。通过上述方案,在未检测到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从用于斜行的检测的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的开始起到对用纸P的印刷开始为止的时间。
图7是示出检测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若在该图的步骤101(S101)的处理中从供给盒16供给用纸P,则作为S102的处理使得滑架18移动到第1位置P1。进而,作为S103的处理,判断由输送部27输送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是否由第1传感器74检测到。如果这里是肯定判断,则控制器70基于由第1传感器74检测到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位置来把握此后的用纸P的位置。
图7的S104以后的处理是用于检测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处理。在执行这一系列处理前,控制器70作为用于事先消除用纸P的斜行的工作,而进行下面的(A)以及(B)所示的二种工作中的任一种。
(A)在停止了供给驱动辊34的旋转的状态下,通过驱动输送驱动辊37向与用纸P的输送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从被输送驱动辊37和输送从动辊38夹持的位置返回到比该位置靠上游的位置为止。由此,被输送驱动辊37和输送从动辊38夹持的用纸P的前端被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图1的左侧)排出,用纸P挠曲。若用纸P这样挠曲,则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碰到反向旋转或停止中的输送驱动辊37与输送从动辊38之间,通过该碰撞实现了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消除。
(B)设为:驱动供给驱动辊34向作为输送用纸P时的方向的正方向旋转、并且驱动输送驱动辊37向与输送用纸P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或使其停止了旋转驱动的状态。由此,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碰到上述那样反向旋转或停止旋转的输送驱动辊37与输送从动辊38之间,通过该碰撞实现了用纸P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消除。此外,该(B)的工作,优选,在用纸P是3D印刷用的用纸等比较厚且硬的用纸的情况下采用。
在进行了上述用于事先消除用纸P的斜行的工作后,控制器70通过输送部27将用纸P向记录部28输送。而且,关于有无在上述工作中未消除尽的用纸P的斜行,通过图7的S104以后的处理来判断。在该一系列处理中,首先,作为S104的处理,判断是否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如果这里是肯定判断,则作为S105的处理,停止由输送部27输送用纸P,之后作为S106的处理,使滑架18移动到第2位置P2。
该S106的处理通过控制器70如下这样进行。即,控制器70使滑架18向扫描方向的一侧(图4的箭头X1方向或箭头X2方向)移动。此时,在未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的情况下、即图4的例中使滑架18向箭头X1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移动距离x的量的滑架18的移动。由此,滑架18如图5所示到达第2位置P2。
另一方面,在如上述那样使图4的滑架18向扫描方向的一侧移动了时,在由第2传感器75持续检测到用纸P的情况下,使该滑架18的移动方向反向。此外,在图4的例子中在使滑架18向箭头X2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即在使滑架18向与第2位置P2相反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由第2传感器75持续检测到用纸P。该情况下,控制器70使滑架18的移动方向反向(在图4的例子中从箭头X2方向反向为箭头X1方向),之后进行规定移动距离x的量的滑架18的移动。由此,滑架18如图5所示到达第2位置P2。
在通过上述S106(图7)的处理使得滑架18移动到了第2位置P2的状态下,作为S107的处理,再次开始由输送部27进行的用纸P的输送。接着,作为S108的处理,判断第2传感器75是否检测到了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如果这里是肯定判定,则作为S109的处理,求出用纸P相对于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斜行角θ。详细而言,基于输送距离y以及规定移动距离x采用下述的式子“θ=arctan(y/x)”算出上述斜行角θ。
接下来,作为S110的处理,判断斜行角θ是否为判定值以上。此外,作为这里所用的判定值,可以考虑采用可正确地实施3D印刷的斜行角θ的容许上限值(例如0.5°)。而且,在斜行角θ等于“+0.5°”或正向更大的情况下,在S110中作出肯定判断。另外,在斜行角θ等于“-0.5°”或负向更大的情况下,在S110中也作出肯定判断。
在S110中作出肯定判断的情况下,判断为用纸P发生了斜行,作为S111的处理,不在记录部28进行针对用纸P的印刷地、将该用纸P由输送部27输送而排出到堆叠器23。另一方面,在S110中作出否定判断的情况下,作为S112的处理,开始在记录部28进行针对用纸P的印刷。
此外,在用纸P几乎不斜行的情况下(斜行角θ基本为0°的情况下),即使在S106的处理中使滑架18向箭头X1方向和箭头X2方向中任一方向移动,第2传感器75仍有可能处于检测到了的状态不变。在该情况下,判断为用纸P无斜行,开始针对用纸P的印刷。
接下来,就印刷装置11涉及的下面[A]~[C]事项分别独立地详细进行说明。[A]滑架18中的第2传感器75相对于记录头20的喷嘴的、在扫描方向上的偏置量的存储。[B]第2传感器75劣化时的检测精度确保。[C]相应于斜行角θ的、墨液对用纸P的附着精度提高。
[A]印刷装置11的控制器70,为了进行针对用纸P的印刷,一边使滑架18沿扫描方向适当移动一边使墨滴从记录头20的喷嘴喷射出来。此时的从喷嘴喷射墨滴的开始定时,以由第2传感器75检测的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端部为基准而确定。控制器70存储有第2传感器75相对于记录头20的喷嘴的在扫描方向上的偏置量ΔX,以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端部为基准而基于上述偏置量ΔX来确定从喷嘴对用纸P喷射墨滴的开始定时。
图8以及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偏置量ΔX与对上述用纸P的墨滴的喷射开始位置的关系的简略图。
在假设控制器70所存储的上述偏置量ΔX起因于印刷装置11的制造误差等而偏离了实际值的情况下,从喷嘴针对用纸P喷射墨滴的开始定时可能会偏离正确的定时。此外,在是3D印刷用的用纸P的情况下,要求:在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端部E后,以该端部E为基准并考虑到上述偏置量ΔX,使得墨滴附着于用纸P上的透镜的中心M地开始从喷嘴喷射墨滴。但是,若控制器70所存储的偏置量ΔX偏离了实际值,则难以使得墨滴附着于用纸P上的透镜的中心M地开始从喷嘴喷射墨滴。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印刷装置11的制造过程中,优选,通过以下的步骤A1~A3将符合实际值的偏置量ΔX存储于控制器70。
如图10所示,在步骤A1中,通过印刷装置11对调整用的用纸P(例如调整专用的光泽纸)按低分辨率进行阶梯状图像的印刷。详细而言,控制器70使滑架18沿扫描方向向用纸P的端部E移动,并在端部E的跟前的任意位置“0”从记录头20的喷嘴开始喷射墨滴,通过之后的墨滴喷射来进行图中所示的阶梯状图像的印刷。作为此时的分辨率可以考虑采用例如1/360dPi这样的低分辨率。而且,基于由第2传感器75进行的端部E的检测,把握阶梯状图像的台阶部(在该例中图示了第1~第3段为止)中的最接近端部E的台阶部是第几段,并求出该台阶部与位置“0”之间在扫描方向上的距离,将该距离设定为偏置量ΔX的暂时设定值。
在步骤A2中,利用印刷装置11采用在步骤A1中设定的偏置量ΔX(暂时设定值)针对用纸P按高分辨率(例如1/1440dPi)进行与步骤A1同样的阶梯状图像的印刷。控制器70把握印刷出的阶梯状图像中的多个台阶部中最接近端部E的台阶部是第几段,并求出该台阶部与位置“0”之间在扫描方向上的距离,将该距离设定为偏置量ΔX的新暂时设定值。
在步骤A3中,在用纸P的不同的三个部位反复进行步骤A1以及步骤A2,并合计获取4个偏置量ΔX的暂时设定值。而且,将对这四个暂时设定值进行平均所得到的平均值设定为正式的偏置量ΔX。控制器70存储这样设定的正式偏置量ΔX,并基于该存储的偏置量ΔX进行以后的印刷(墨滴的喷射)。此外,作为为了获取偏置量ΔX的暂时设定值而进行步骤A1以及步骤A2的用纸P的部位,优选,使用用纸P的四角、即用纸P中的输送方向上游的右端部及左端部和输送方向下游的右端部以及左端部。
以上那样设定的正式的偏置量ΔX预先存储于控制器70,基于该存储的偏置量ΔX进行印刷,由此即使在3D印刷等那样要求高精度的印刷时,也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另外,通过在进行步骤A2前进行步骤A1,与不进行步骤A1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步骤A2高效化。
[B]作为第2传感器75,可以考虑采用:进行向用纸P的发光、另一方面进行来自用纸P的反射光的受光,基于此时的受光量来进行用纸P的检测的传感器。但是,在这样的第2传感器75中,由于劣化导致发光量降低,发光量的降低导致来自用纸P的反射光的受光量降低,所以,导致由第2传感器75检测用纸P的端部时的精度低下。因此,在要求对用纸P的高精度印刷的3D印刷等中,伴随第2传感器75检测用纸P的端部的检测精度的低下,可能无法满足针对用纸P的印刷精度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优选,按下面的步骤B1~B4与第2传感器75的劣化相应地调整发光量,由此抑制第2传感器75检测用纸P的端部的检测精度的低下。
在步骤B1中,控制器70在执行了用于检测用纸P的斜行的处理后且在滑架18处于第2位置P2的状态下,通过将用纸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使第2传感器75位于用纸P上。
在步骤B2中,控制器70,在位于用纸P上的第2传感器75中,使得伴随受光量的增大而减低的检测电压变为预定值(例如0.4v)地调整发光量,预先存储检测电压变为预定值时的发光量。
在步骤B3中,控制器70使滑架18从第2位置P2移动到第1位置P1,并在该位置与步骤B2同样地调整第2传感器75的发光量。而且,预先存储第2传感器75的检测电压变为预定值时的发光量。
在步骤B4中,控制器70设定在步骤B2和步骤B4中分别存储了的发光量的平均值作为第2传感器75中的新发光量。由此,在以后进行的利用第2传感器75检测用纸P的端部的检测中,按如上述那样新设定的发光量进行对用纸P的发光。
此外,关于通过上述步骤B1~B4所进行的对第2传感器75的发光量的调整,也可以仅在进行3D印刷等针对用纸P的高精度下的印刷时进行。该情况下,在用纸P是通用印刷用之类的无需高精度印刷的用纸时,不进行通过步骤B1~B4所进行的第2传感器75的发光量的调整,按规定的发光量进行发光。
[C]在用纸P的斜行角θ小于判定值而未检测到用纸P的斜行的情况下,虽然开始了针对用纸P的印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墨滴相对于用纸P的附着精度按斜行角θ的量减低了。而且,在进行针对3D印刷用的用纸P的印刷的情况下,这样的墨滴的附着精度的减低会对印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针对3D印刷用的用纸P的印刷的情况下且在斜行角θ比“0”大时,优选,在实现了墨滴针对用纸P的附着精度的提升而实现了良好印刷的基础上,研讨某种对策。作为这样的对策,可以考虑:使得通过从记录头20的喷嘴喷射的墨滴而在用纸P上印刷出的图像按斜行角θ的量、与用纸P同样地倾斜地,错开从喷嘴喷射墨滴的喷射定时。
这里,如图10所示,在记录头20,通过沿用纸P的输送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排列喷嘴而形成有喷嘴列,这样的喷嘴列沿滑架18的扫描方向排列地形成有多个。另外,在3D印刷中,作为用纸P,如图9所示,使用例如在双凸透镜的底面接合有墨液吸收层的透镜片。在用纸P上的透镜(例如柱面透镜)如图9所示在输送方向(图9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即在与图10所示的喷嘴列并列地延伸的状态下,进行用纸P的输送。在假设斜行角θ为“0”的情况下,通过从喷嘴列中的各喷嘴同时喷射墨滴,能够使墨滴附着于用纸P上的透镜的中心M,能够使得图像对用纸P无倾斜地进行印刷。另一方面,在斜行角θ比“0”大的情况下,通过将从一个喷嘴列中的喷嘴喷射墨滴的喷射定时与斜行角θ相应地按各喷嘴的每个逐渐错开,能够使墨滴附着于按斜行角θ的量倾斜了的用纸P上的透镜的中心M,能够对用纸P将图像按斜行角θ的量倾斜而印刷。
此外,将从一个喷嘴列中的喷嘴喷射墨滴的喷射定时与斜行角θ相应地按各喷嘴的每个逐渐错开,可通过与斜行角θ相应的各喷嘴每个的墨滴喷射定时的延迟设定等来实现。另外,将从一个喷嘴列中的喷嘴喷射墨滴的喷射定时与斜行角θ相应地按各喷嘴的每个逐渐错开,也能够如下这样来实现。即,将基于从例如主机装置71发送的印刷任务数据的图像即用于进行针对用纸P的印刷的源图像按斜行角θ的量倾斜。该情况下,基于按斜行角θ的量倾斜了的源图像,从记录头20的喷嘴列的各喷嘴喷射墨滴,所以能够将从一个喷嘴列的各喷嘴喷射墨滴的喷射定时如上述那样错开。
根据以上详述了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下面所示的效果。
(1)在未检测到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从用于该斜行的检测的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的开始起到针对用纸P的印刷开始为止的时间。
(2)在为了检测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而使滑架18沿扫描方向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移动时,可能会使处于第1位置P1的滑架18最初向与第2位置P2相反的方向移动。在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斜行的情况下,在滑架18开始了向与第2位置P2相反方向的移动时,由第2传感器75持续检测到用纸P。在这样由第2传感器75持续检测到用纸P时,使得滑架18的移动方向反向而使得该滑架18朝向第2位置P2。由此,即使使上述滑架18从第1位置P1向与第2位置P2相反的方向移动了,也能够通过之后的滑架18的移动方向的反向来检测用纸P的斜行。此时,如果使要向与第2位置P2相反方向移动的滑架18的移动方向立即反向而朝向第2位置P2,则能够尽可能抑制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移动时的滑架18的无谓的移动。
(3)基于输送距离y以及规定移动距离x来求出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角θ。基于该斜行角θ在判定值以上这一情况,可以判断为用纸P发生了斜行。换言之,则基于斜行角θ在判定值以上这一情况,检测出用纸P相对于输送方向斜行。此外,上述判定值被设定为,可正确地实施3D印刷的斜行角θ的容许上限值。而且,在上述那样检测出了用纸P的斜行时,使得该用纸P向输送方向排出地使得输送部27工作。因此,在用纸P的斜行大到会对针对该用纸P进行的3D印刷造成障碍的程度时,能够将该用纸P向输送方向排出。因此,能够避免针对斜行的用纸P进行3D印刷、由此白白消耗用纸P的情况。
(4)用于确定第2位置P2的规定移动距离x被设定为,比从第1位置P1到用纸P中的扫描方向上的端部(在该例中为箭头X1的方向的端部)为止的距离短、且是滑架18尽可能接近上述端部的值。关于规定移动距离x,在基于该规定移动距离x等高精度地求出斜行角θ的基础上,优选,尽可能地大。如果像上述那样设定了规定移动距离x,则能够使该规定移动距离x尽可能地大,能够高精度地求出斜行角θ。此外,如果设为与印刷条件信息中的用纸尺寸相应地确定第2位置P2(规定移动距离x)的构成,则无需进行用于确定该第2位置P2的为了对用纸尺寸进行检测的、使滑架18(第2传感器75)在扫描方向上的移动。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1~图19一边就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下述例子:在第2传感器75的检测区域不存在用纸P的情况下,即使作为从第2传感器75照射的光所照到的支撑部的一例的支撑台39的部分是第2传感器75的受光量因光照到位置而不同的凹凸面形状,也能够确保斜行的检测精度高。
如图11所示,设置于印刷装置11的支撑台39,沿滑架18的移动路径(扫描方向)按长尺寸状延伸,并且支撑包括与通过记录头20进行液体的喷射的印刷区域PA相对应的部分的用纸P的预定范围。支撑台39具有:位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支撑面部81;相对于上游侧支撑面部81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中段支撑面部82;和相对于中段支撑面部82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支撑面部83。在中段支撑面部82配置有印刷区域PA。
如图11所示,在上游侧支撑面部81在扫描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向铅垂方向上侧(图11的纸面跟前侧)突出且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1肋状物84。另外,在中段支撑面部82在扫描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向铅垂方向上侧突出且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2肋状物85。进一步,在下游侧支撑面部83在扫描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向铅垂方向上侧突出且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3肋状物86。用纸P(参照图1)在背面由第1~第3肋状物84~86支撑的状态下沿输送方向被输送。
另外,如图11所示,在中段支撑面部82设置有包括印刷区域PA且在扫描方向上较长的四边板形状的墨液吸收件87。墨液吸收件87具有:例如吸收在无边缘印刷时溢出地喷射到用纸P的外侧而附着的墨液的功能等。用纸P通过多个第2肋状物85以从墨液吸收件87的表面向上方离开的状态被支撑。
如图11所示,上游侧支撑面部81的除第1肋状物84以外的部分成为具有比第1肋状物84的顶面(上端面)低的底面的凹部81a。凹部81a的底面如后所述成为凹凸面81b(参照图12)。另一方面,第2传感器75以在输送方向上配置于与上游侧支撑面部81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设置于滑架18。因此,在进行检测用纸的斜行的工作时,第2传感器75在用纸不存在于上游侧支撑面部81上的状态下,对来自上游侧支撑面部81的反射光受光。此外,线性编码器72具有:具有沿扫描方向按一定间距开口的多条缝隙的标记板72a;和以受光部对从投光部出射并通过了缝隙的光进行受光的传感器72b。
如图12(a)、(b)所示,在上游侧支撑面部81中的凹部81a的底面,在扫描方向上按一定间距排列有高度比第1肋状物84低的多个凸部88(肋状物)。如图12(b)所示,凸部88的从输送方向观察的侧视呈梯形形状,并具有最高的顶面88a(上端面)和在顶面88a的扫描方向两侧按一定角度倾斜延伸且各自的倾斜朝向不同的二个斜面88b、88c。而且,最低的底面88d位于凸部88之间。这样,凹部81a的底面由于图12(a)、(b)所示那样的多个凸部88的存在而成为凹凸面81b。
因此,从第2传感器75照射到凹部81a的光容易因凹凸面81b而漫反射,使得向第2传感器75入射的光量相对减少。相对于此,用纸P的光反射率与凹部81a的相比,相对较高。因此,对第2传感器75而言,凹部81a成为暗部区域,用纸P成为亮部区域。因此,在用纸P的前端到达第2传感器75的检测区域(光点)内时,在用纸P与上游侧支撑面部81的边界的两侧返回第2传感器75的光反射量容易产生差异,能够以比较高的精度检测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
另外,第1肋状物84的顶面84a由于用纸P滑动而被研磨、逐渐变为镜面状。因此,顶面84a的光反射率逐渐向上升侧变化直至变为镜面状为止。将检测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照到光反射率这样变化的第1肋状物84这一情况,从获取正确的输送量的角度来看,并不那样优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照到高度比第1肋状物84低的不首先与用纸P发生滑动、光反射率的变化相对较少的凹部81a。因此,将进行检测用纸P的斜行的工作的情况下的第2传感器75的配置位置即第1位置P1和初始位置侧的第2位置P2(以下也记作“P2h”)和初始位置相反侧的第2位置P2(以下也记作“P2o”),设定在凹部81a的区域内。
根据检测用纸P的斜行时从第2传感器75照射到凹部81a的光点以凸部88的3个面88a~88c和底面88d中的哪个面为中心而照射,第2传感器75的受光量会有差异。也就是,根据来自第2传感器75的光点以4个面88a~88d中的哪个面为中心而照射,第2传感器75的输出值会有差异。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传感器75构成为,在光点照到凹部81a等暗部区域而受光量少时,其输出值变大,在光点照到用纸P等的亮部区域而受光量多时,其输出值变小。当然,第2传感器75也可以是受光量越多则输出值越高的构成。
如图13所示,在本例中,若将顶面88a的宽度设为L1、将斜面88b向扫描方向的投影宽度设为L2、将斜面88c向扫描方向的投影宽度设为L3并将底面88d的宽度设为L4,则作为一例,成为L1=L2=L3=L4。例如,顶面88a的宽度L1为0.1~2mm的范围内的值(作为一例为0.5mm)。另外,第2传感器75的光点直径比顶面88a的宽度L1长、例如为0.5~5mm的范围内的值(作为一例为2mm)。进而,在记录头20中喷嘴开口的喷嘴形成面与在支撑台39中载置用纸P的支撑面(在本例中为肋状物85的顶面)的距离,根据用纸P的种类而变更,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斜行检测对象的用纸P的情况下,设定为1~3mm的范围内的值(作为一例为2mm)。
因此,在使光点的中心与顶面88a的宽度中心一致的情况下,在光点内包含顶面88a和斜面88b、88c。当然,光点直径D与顶面的宽度L1的关系也可以是D≦L1。此外,各面88a~88d的扫描方向上的各宽度L1~L4既可以全部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而另一部分相同。
如图14(a)、(b)所示,在D=4L1的例子中,在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内包含凸部88的多个面88a~88d的全部。例如图14(a)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位于顶面88a的情况下,在光点SP内包含顶面88a、其两侧相邻的斜面88b、88c和少许底面88d。另外,例如图14(b)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位于底面88d的情况下,在光点SP内包括底面88d、其两侧相邻的斜面88b、88c和少许顶面88a。
在图13中的传感器输出的曲线图中,黑点的位置表示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的中心位置。如图13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位于凸部88的顶面88a的情况下(与图14(a)相当),第2传感器75所受光的光反射量相对变少,传感器输出值相对变大。相对于此,在光点SP的中心位于底面88d的情况下(与图14(b)相当),第2传感器75所受光的光反射量相对变多,传感器输出值相对变小。这是因为:例如因由斜面88b反射了的光由对置的斜面88c进一步反射而入射于第2传感器75的光,使得第2传感器75的受光量相对变多。另外,光点SP的中心位于斜面88c(或88b)的情况下,第2传感器75所受光的光反射量,成为光点的中心位于顶面88a的情况下与位于底面88d的情况下的中间的量,传感器输出值也成为这两种情况的中间的值。
由于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的照射位置这样地随着滑架18的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而在凹部81a的凹凸面81b上移动,使得传感器输出成为如图13所示相应于凸部88的形状而周期性变化的波形信号。而且,根据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的中心处于四个面88a~88d中的哪个面的哪个位置,传感器输出会变化。
例如在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o(或P2h),四个面88a~88d中的光点的中心所处的面不同的情况下,第2传感器75的输出值变得不同。该情况下,直至传感器输出值达到判定为有纸的阈值为止地输送用纸P所需要的输送量,会产生偏差。
图16是表示:从第2传感器75对上游侧支撑面部81照射光的状态开始、在用纸P被输送而第2传感器75检测用纸P的前端的过程中,用纸P进入光点SP内的输送量(送纸量)与第2传感器75的输出的关系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作为一例,将如图14(a)、(b)所示、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仅照到凹部81a的凹凸面81b且用纸P的前端外切于光点SP时的位置,设为输送量“0”的基点位置。在图16的曲线图中,就光点SP的中心分别位于凸部88的顶面88a(图14(a))、斜面88b、88c、底面88d(图14(b))的情况,示出用纸P从基点位置进入光点SP内的输送量与传感器输出的关系。
在图16的曲线图中,实线示出表示光点的中心位于顶面88a的情况下的输送量与传感器输出的关系的图形线(graph line)LT,单点划线示出光点的中心位于斜面88b、88c的情况下的同样的图形线LS,双点划线示出光点的中心位于底面88d的情况下的同样的图形线LB。另外,图16的曲线图中的粗虚线为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用纸P时的阈值Th。如果从第2传感器75输入的输出值达到该阈值Th,则控制器70判定为检测到了用纸P。
如图16所示,基点位置(输送量“0”)处的传感器输出值达到阈值Th为止所需的用纸P的输送量,按光点SP的中心所处的位置为顶面88a(实线)、斜面88b、88c(单点划线)、底面88d(双点划线)的顺序而变多。这是由于下述原因。
如图14(a)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处于凸部88的顶面88a的情况下,光点SP内相对较暗,所以如图16所示传感器输出值a相对变大。另外,如图14(b)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处于凸部88的底面88d的情况下,光点SP内相对较亮,所以如图16所示传感器输出值c相对变小。进而,在光点SP的中心处于凸部88的斜面88b、88c中的一个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传感器输出值b为输出值a与输出值c之间的值。
图15(a)示出光点SP的中心处于凸部88的顶面88a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达到了阈值Th时光点SP内的状况,图15(b)示出光点SP的中心处于凸部88的底面88d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达到了阈值Th时光点SP内的状况。如图14(a)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位于顶面88a的情况下,光点SP内相对较暗(低光反射量),所以如图15(a)所示,直到传感器输出值达到阈值Th为止,光反射率高的用纸P需要占有光点SP内的占有比例相对变大。因此,直到传感器输出值达到阈值Th为止所需要的用纸P的输送量相对变大。
另一方面,如图14(b)所示,在光点的中心位于底面88d的情况下,光点SP内相对较亮(高光反射量),所以如图15(b)所示,直至传感器输出值达到阈值Th为止,用纸P需要占有光点SP内的占有比例相对变小。因此,直到传感器输出值达到阈值Th为止所需要的用纸P的输送量相对变小。
即,如图17所示,在光点的中心位于顶面88a而传感器输出取相对高的值“a”的情况下(与图14(a)相当),直到传感器输出达到阈值Th为止,需要增加相对较多的受光量ΔS1,因此,所需的用纸P的输送量y1相对变多。相对于此,如图17所示,在光点的中心位于底面88d而传感器输出取相对较低的值“c”的情况下(与图14(b)相当),直到传感器输出达到阈值Th为止只要增加相对较少的受光量ΔS3即可,因此,所需的用纸P的输送量y3(<y1)相对较小即可。进而,如图17所示,在光点SP的中心位于斜面88c(或88c)而传感器输出取中间值“b”的情况下,直到传感器输出值b达到阈值Th为止,需要增加ΔS1与ΔS3之间的受光量ΔS2,因此,所需的用纸P的输送量y2(其中,y3<y2<y1)也成为中间值。
此外,在将第2传感器75配置到了第1位置P1或第2位置P2时,由于支撑台39的组装偏差或第2传感器75相对于滑架18的组装位置的偏差等,有时光点SP的中心位置会在扫描方向上从顶面88a的宽度中心稍稍偏离。如图15(a)所示,在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即使光点SP内的凹凸面81b的位置在扫描方向上偏离,因为光点SP内的凹凸面81b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小,所以由于该偏离所导致的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对于此,如图15(b)所示,在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在光点SP内的凹凸面81b的位置在扫描方向上偏离时,因为光点SP内的凹凸面81b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多,所以由于该偏离所导致的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大。
因为这样的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位置P1、初始位置侧的第2位置P2h和初始位置相反侧的第2位置P2o被设定为:光点SP的中心配置于凸部88的顶面88a的位置。尤其是在本例中,第1位置P1以及二个第2位置P2h、P2o被设定为顶面88a的宽度中心。这些各位置P1、P2h、P2o,作为与把握滑架18的位置的线性编码器72的脉冲计数值相当的计数值被存储于控制器70内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外,控制器70通过抵接获取滑架18的扫描方向上的基准位置。详细而言,控制器70,通过使滑架马达40驱动而使滑架18移动直至碰到初始位置侧的终端位置为止,从而进行抵接,在碰到终端位置时的位置重置滑架位置计数用的计数器。这样通过抵接获取了滑架18的基准位置(例如计数值“0”)。然后,控制器7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出预先确定的凹凸面81b上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P2h、P2o)的各设定位置。使滑架18在扫描方向上移动,如果到达了在基准位置被重置了的滑架位置计数用的计数器计数值设为此时的目标的第1位置P1或第2位置P2,则使滑架18停止。由此,滑架18在扫描方向上被比较正确地定位于第1位置P1或第2位置P2。
另外,作为其他方法,控制器70,在用纸P不存在于支撑台39上的状态下使滑架18移动而通过第2传感器75检测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例如顶面88a),基于检测到的该位置求出与顶面88a的宽度中心相当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并作为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例如,基于图13所示的第2传感器75的输出值,求出针对与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分别相对应的各凸部88预先设定的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例如顶面88a的宽度中心),并将该求出的位置设定为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例如也可以在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工作时或者距前次设定处理时的经过时间达到了预定时间时或从前次设定处理时起的印刷张数达到了预定张数时,进行这样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的设定处理。然后,使滑架18移动而将第2传感器75配置到该设定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
接下来,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1的作用。
如图18所示,在第2传感器75配置于第1位置P1时,该光点SP的中心位于顶面88a的宽度中心。另外,在第2传感器75配置于第2位置P2(P2h或P2o)时,在该第2位置P2为初始位置侧的位置P2h和初始位置相反侧的位置P2o中的任一位置的情况下,光点SP的中心都位于顶面88a的宽度中心。其结果,如图18所示,在各位置P1、P2检测到了用纸P时,在根据光点SP的中心位于凸部88的哪个面而按波状变化的传感器输出波形(波形信号)中的任一波形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都取最大值附近的值。而且,在为了检测用纸P的前端而输送用纸P直至传感器输出达到了阈值Th的状态下,在各位置P1、P2,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都变为图15(a)所示的相同状态,所以能够获取比较正确的输送量。
相对于此,例如,在第1位置P1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如图15(a)所示、为相对较多。接着,输送用纸P在接下来的第2位置P2检测到了其前端时,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如图15(b)所示、为相对较少。该情况下,其间的输送距离y会按与光点SP内的用纸的占有比例的差异相应的量有偏差。但是,在本例中,各位置P1、P2被设定在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在各位置P1、P2,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大致相同,所以,能够比较正确地获取其间的输送距离y。因此,能够利用该输送距离y和规定移动距离x而比较高精度地求出斜行角θ。
另外,由于印刷装置11中的支撑台39的组装位置的偏差等,有时相对于滑架18的原点位置、凹凸面81b相对于设计上的位置在扫描方向上偏离。该情况下,即使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所存储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P2h以及P2o)配置第2传感器75,该光点SP的中心也会从凸部88的顶面88a的宽度中心偏离。但是,如图19所示,第1位置P1和二个第2位置P2h、P2o,分别从相对应的凸部88的顶面88a的宽度中心向扫描方向以同一朝向按同一距离偏离,所以各自偏离到凸部88的同一面的大致同一位置。也就是,各位置P1、P2偏离到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各位置P1、P2没有用纸P时的传感器输出变得相同。因此,在任一位置P1、P2,在用纸P被输送而传感器输出值达到阈值Th并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内的用纸的占有比例,都变得大致相同。由此,能够比较正确地获取其间的输送距离y。其结果,在各位置P1、P2相对于凸部88的顶面88a在扫描方向上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该输送距离y高精度地求出斜行角θ。
在位置P1、P2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中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分别为图15(a)、(b)所示状态的情况下,所获取的斜行角θ的误差变得比较大。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置P1、P2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中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都成为图15(a)所示的状态,从而能够以例如约1/4的误差获取斜行角θ。
根据以上详述那样的第2实施方式,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得到下面的效果。
(5)通过将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设定为形成凹凸面81b的多个面88a~88d中的同一面的同一位置,将其设定为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所以不管在凸部88的哪个面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都能够获取所含误差小的输送距离y。由此,能够利用该输送距离y和规定移动距离x高精度地算出斜行角θ。
(6)即使由于支撑台39的组装位置偏差等使得第2传感器75的位置P1、P2偏离了凸部88的预先假定的面上的位置(例如顶面88a的宽度中心),该偏离按同一朝向成为大致同一距离。因此,在各位置P1、P2,用纸P的输送开始前的第2传感器75的输出值都是大致相同的,而且在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大致相同,所以能够获取比较正确的输送距离y。由此,能够利用该输送距离y,获取比较正确的斜行角θ。
(7)控制部70a通过抵接获取滑架18的基准位置、并配置于以基准位置为基准而预先确定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从而进行滑架18相对于凹凸面81b在扫描方向上的相对定位。因此,在将第2传感器75配置于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时,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将第2传感器75配置于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
(8)作为其他方法,控制器70,在用纸P不存在于支撑台39上的状态下使滑架18移动而由第2传感器75对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进行设定,使得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成为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位置。而且,使滑架18移动以将第2传感器75配置于该设定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即使支撑台39的组装有偏差等,也能够将第2传感器75配置于凹凸面81b的形状相同的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
(9)将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都设定为凸部88的顶面88a上的位置。例如底面88d在凹凸面81b上是最低的部分,所以有时墨液或滞留或流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墨液的影响、光反射率容易变化。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被设定为凸部88的顶面88a上的位置,所以光反射率比较容易稳定、能够降低误检测。另外,能够使得输送用纸P而第2传感器75的输出值达到阈值Th并检测到了该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即使位置P1、P2从凸部88的顶面88a的宽度中心偏离,因为检测到了用纸P的前端时的光点SP内的凹凸面81b的占有比例相对变小,所以该偏离的影响难以显现,相应地能够比较正确地获取输送距离y。其结果,能够利用比较正确的输送距离y比较正确地求出斜行角θ。
(10)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被设定为规定凹凸面81b的形状的多种面部中的、反射了从第2传感器75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由第2传感器75所受光的受光量最少的面部上的位置。因此,直到第2传感器75的输出超过阈值Th为止、用纸P进入光点SP内的输送量相对变多,所以,能够使第2传感器75的光点SP内的用纸P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大。因此,例如即使由于支撑台39的组装偏差等,配置于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的第2传感器75的凹凸面81b上的位置或多或少地偏差,也能够使该偏差的影响相对减小。由此,按该位置的偏离比较而言,能够降低斜行的误检测。
(11)在扫描方向上,将从第2传感器75照射到凹凸面81b的光的光点直径设定得比顶面88a的宽度大。有时,由于例如纸屑或墨雾等的附着,在凹凸面81b上的检测对象的特定面上局部产生光反射率异常的部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光点SP的直径比顶面88a的宽度大,因此光点SP内的该异常部位的占有比例变小,所以,能够降低斜行的误检测。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够例如如下这样改变。
·第1位置P1,只要是能够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位置即可,不必一定是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中央。
·印刷装置11也可以不是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中央位置与用纸P的尺寸无关而总是一定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将上述用纸P碰到扫描方向上的端(基准端)地放置的印刷装置。该情况下,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扫描方向的中央位置因用纸P的尺寸而变化,但能够配合其中央位置的变化换言之是配合用纸P尺寸的变化,而改变第1位置P1来对应。
·关于规定移动距离x,只要不比从第1位置P1到用纸P中的上述扫描方向的端部为止的距离短即可,如果换言之,则只要第2位置P2不从用纸P的上述端部向扫描方向外侧伸出即可,也可以一边满足这样的条件一边适当变更。
·关于用于检测用纸P的斜行的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不必每次向记录部28输送用纸P都执行,也可以根据用纸P的种类来执行还是不执行。例如,在用纸P是3D印刷用这类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印刷的用纸时,执行用于检测该用纸P的斜行的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另一方面,用纸P是通用印刷用这类无需进行高精度的印刷的用纸时,也可以不执行上述工作。该情况下,只在上述用纸P为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印刷的用纸且用纸P的斜行对于针对该用纸P的印刷成为问题时、如果换言之则只在需要检测该斜行时,能够执行用于该检测的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另一方面,在用纸P是无需进行高精度的记录的用纸且用纸P的斜行相对于针对该用纸P的印刷不成为问题时,如果换言之则在无需进行该斜行的检测时,能够不进行用于该检测的输送部27以及滑架18的工作。另外,通过不会不必要地执行用纸P的斜行的检测,也能够抑制:伴随该不必要的斜行检测的执行,到针对用纸P的印刷的开始为止所耗费的时间变长的情况。
·在检测到了用纸P的斜行时,也可以取代将该用纸P向下游侧输送而排出到堆叠器23的作法而是使输送部27进行用于消除用纸P斜行的斜行去除工作。作为此时的斜行去除工作,可以考虑进行上述的(A)以及(B)这二种工作中的任一工作。
详细而言,在检测到了向记录部28输送的用纸P的斜行时,通过驱动供给驱动辊34以及输送驱动辊37向与输送用纸P时相反的方向旋转,退回用纸P使得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位于比输送驱动辊37以及输送从动辊38靠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进行这些(A)以及(B)这二种斜行去除工作中任一工作,再次实现了用纸P的斜行的消除。而且,在再度的斜行检测处理中实际上消除了斜行的情况下(S111中作出肯定判断的情况下),随后能够开始在记录部28对该用纸P进行的印刷。因此,能够节省像将斜行了的用纸P一次排出到堆叠器23的情况那样、将该排出的用纸P重新放置到供给盒16的工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检测到了用纸P的斜行时将该用纸P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堆叠器23侧)排出的情况下,印刷装置即使是无法驱动供给驱动辊34向相反方向旋转的结构也可以应用。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只要被设定为凹凸面81b的相同形状的位置即可。例如,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既可以都设定为斜面88b上的位置,也可以都设定为斜面88c上的位置。另外,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也可以都设定为底面88d上的位置。此外,将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P2设定为斜面88b、88c上的位置的情况下,优选,统一为倾斜朝向相同的斜面,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倾斜朝向不同的斜面88b、88c上的各位置。
·在第2实施方式中,凸部也可以是第1肋状物84。也可以将第1位置P1以及第2位置P2设定为第1肋状物84的形状相同的位置。该情况下,凹部81a的底面也可以不是凹凸面。
·印刷装置的记录的对象即介质不限定于用纸,只要是能够由印刷装置的记录部进行印刷(记录)的片状介质,是什么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树脂制的膜、纸与树脂的复合体膜、树脂与金属的复合体膜(层叠膜)、织物、无纺布、金属箔、金属膜、陶瓷片等。
此外,本申请中的各实施例的构成对于针对双凸件LC的印刷有效地发挥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能够使用双凸件LC作为记录纸P。图21是示出双凸件LC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图,图20是沿主扫描方向切断双凸件LC所见的剖视图。双凸件LC具有透镜体R1~Rn(n为2以上的整数)并行排列而成的片形状双凸透镜LR。除在端部RE2配置的透镜体Rn外的其他透镜体R1~Rn-1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透镜宽度)为大致相同的宽度W1且形状精度大致均匀的半圆筒形状。在双凸件LC的端部RE1配置的透镜体R1以凹部与端部RE1匹配的方式配置。在双凸件LC的端部RE2配置的透镜体Rn,如图20中的虚线所示,为透镜体R1~Rn-1的一部分欠缺的形状,且按比透镜体R1~Rn-1的透镜宽度W1窄的透镜宽度W2形成。即,透镜体Rn相对于透镜体R1~Rn-1而言形状精度低。在双凸件LC中,在双凸透镜LR的凹凸面的相反侧的面RS(即墨液吸收层96)上直接印刷有视差的图像。使用者通过经由双凸透镜LR观察印刷出的图像,能够将印刷出的图像看成有立体感的图像。
另外,双凸件LC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端部RE1与另一侧端部RE2非对称地形成。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RE2的一部分欠缺(附图标记97所示部分),由此,端部RE1和端部RE2成为非对称的形态。该缺口部97成为记号(标识标记),在通过印刷装置11进行记录时,在使一侧的端面即应该成为基准的端面(在本实施例中为端部RE1)一致于正确方向时,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记录,其结果,能够更为可靠地得到良好的记录结果。
此外,作为一例,缺口部97形成为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以及输送方向呈45°的角度。即,只要使用者能够识别出成为基准的端部RE1在哪一侧,缺口部97是什么形状、位置、大小都可以。
另外,形成双凸件LC(裁剪、冲裁)的裁剪装置的整体省略图示,但是在图22中示出了将双凸件LC从双凸件P0(比双凸件LC尺寸大的成为双凸件LC的原料的片)冲裁下来时的冲裁模具200。本实施例涉及的双凸件LC为矩形,所以冲裁模具200也是仿照该形状的矩形并包括4片刀以形成(冲裁)双凸件LC的四边。附图标记201和202是构成上述4片刀中相对的2片刀。其他2片刀在图22中省略图示。
在图22中,用附图标记g1~gr示出各透镜,冲裁后的双凸件LC示出为由g3~gr-2的透镜所构成的构件。即,图22的透镜g3是图20的透镜R1,图22的透镜gr-2是图20的透镜Rn。
如图22所示,冲裁工序中,在图22的主扫描方向上将刀201位置对合于相邻的透镜g2与透镜g3之间,接着冲裁。
即,在本发明中,精密管理以使得裁剪刀(图22中为刀201)进入正好对合于相邻的透镜gk的凹谷之间的位置,进行了裁剪后的裁剪面成为图20的端部RE1。在图20中另一侧端部RE2为不严密管理裁剪位置(不进行裁剪刀的位置对合)地裁剪时的切断面。
因此,如图20所示,端部RE1处的透镜层93的厚度h1比端部RE2处的透镜层93的厚度h2薄。此外,除透镜层93外其他各层的厚度是均匀的,所以端部RE1整体的厚度变得比端部RE2整体的厚度薄。
另外,形成端部RE1的透镜R1的宽度w1比形成另一侧端部RE2的透镜Rn的宽度w2大,透镜R1的宽度w1与相邻于该透镜R1的透镜R2的宽度(w1)相当。此外,端部以外的其他透镜Rk的宽度为w1。
即,只要精密地管理形成一侧端部RE1时的裁剪位置即可,无需严密地管理形成另一侧端部RE2时的裁剪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裁剪装置的复杂化和成本上涨,进而能够防止双凸件LC的成本上涨。
此外,从抑制裁剪装置的复杂化和/或成本上涨的意义来看,虽然仅严密管理RE1进行裁剪,但是有时根据裁剪时的环境(气温和/或湿度等),双凸件P0会或多或少地膨胀和/或收缩,所以也可能与管理RE1同样地管理RE2的裁剪位置那样地进行裁剪。
而且,关于该双凸件LC,如果能够以精密切断所形成的端部RE1为基准来进行记录,则能够防止本应记录于一个透镜Rk的图像跨相邻的其他透镜而被记录的情况。即,在图23的例子中能够将(1)~(8)的图像全部正确地收纳入透镜R1,能够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在印刷时,通过用第2传感器75检测到边缘82A,而特定印刷的开始位置。此时,也可以使滑架22扫描而通过第2传感器75检测到缺口部97。通过这样,能够防止由于使用者搞错双凸件LC的载置朝向所导致的印刷错误。即,在印刷开始时在由第2传感器75检测到了缺口部97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设想的双凸件LC的载置方向相对于输送方向反向,所以,即使在双凸件LC相对于输送方向被反向载置的情况下,如果相对于主扫描方向使开始排出墨液的方向反向,则能够从端部RE1开始印刷,能够实现印刷品质的提升。另外,在因使用者而沿错误方向载置了双凸件LC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使用者使其重新载置双凸件LC。另外,也可以不依靠检测缺口部97,而是在对双凸件LC进行印刷时,预先对使用者广播通知双凸件LC的载置方向。
另外,若将端部RE1与端部RE2的宽度进行比较,则宽度宽的端部RE1其精度较高(被严密地管理),所以,例如也可以通过第2传感器75检测出位于各端部的透镜的宽度,从精度高的透镜所处的端部开始印刷。

Claims (11)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向记录部输送介质,所述记录部对具有多个透镜并列配置而成的透镜片的所述介质进行记录;
滑架,其设置于所述记录部,能够沿相对于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移动;
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滑架,能够检测有无所述介质;
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部以及所述滑架的工作进行控制;和
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介质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的斜行,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滑架移动直至能够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第1位置为止,在该状态下,在由所述输送部向所述记录部输送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被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时,使所述滑架沿所述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介质的方向移动到从所述第1位置按规定移动距离的量离开的第2位置,使所述输送部输送该介质直至所述传感器在该第2位置检测到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为止,
所述检测部,基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距离以及所述规定移动距离来检测该介质相对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斜行,所述介质的输送距离是:从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1位置检测到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起到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2位置检测到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为止的、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1位置检测到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后,使所述滑架向所述扫描方向的一侧移动,此时在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了所述介质的情况下,将该滑架的移动方向反向,在未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介质的情况下,进行所述规定移动距离的量的所述滑架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了所述介质的斜行时,以将该介质向输送方向排出的方式,使所述输送部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了所述介质的斜行时,使所述输送部执行用于消除所述介质的斜行的斜行去除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记录部输送的所述介质是需要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时,执行用于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所述输送部以及所述滑架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向所述记录部输送的所述介质为无需进行高精度记录的介质时,不执行用于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介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斜行的所述输送部以及所述滑架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支撑部,该支撑部支撑所述介质并且具有由沿所述扫描方向设置的多个凸部形成的凹凸面,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分别设定为在所述扫描方向上所述凹凸面的形状相同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利用抵接而获取所述滑架的基准位置并使所述滑架移动到以所述基准位置为基准而预先确定的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由此将所述滑架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不存在于所述支撑部上的状态下使所述滑架移动而由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凹凸面上的形状相同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该位置来获取应配置所述传感器的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被设定为所述凸部的顶面上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被设定为:规定所述凹凸面的形状的多种面部中的、从所述传感器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由该传感器所受光的受光量最少的面部上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扫描方向上,从所述传感器照射到所述凹凸面的光的光点直径比所述顶面的宽度宽。
CN201410336385.9A 2013-07-30 2014-07-15 印刷装置 Active CN104339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7808 2013-07-30
JP2013-157808 2013-07-30
JP2013-236293 2013-11-14
JP2013236293A JP6241219B2 (ja) 2013-07-30 2013-11-14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9846A true CN104339846A (zh) 2015-02-11
CN104339846B CN10433984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427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6385.9A Active CN104339846B (zh) 2013-07-30 2014-07-15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04958B2 (zh)
JP (1) JP6241219B2 (zh)
CN (1) CN10433984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3409A (zh) * 2015-05-28 2016-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装置
CN109387231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进纸状态及纸张宽度的检测方法
CN111675010A (zh) * 2020-06-24 2020-09-18 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叠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14697A (zh) * 2018-09-20 2021-04-27 小池酸素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6325B2 (en) * 2015-03-31 2017-08-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sheet-ejection controllable mechanism
US9701140B1 (en) 2016-09-20 2017-07-11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calculate line feed error in labels on a printer
JP7205269B2 (ja) * 2019-02-08 2023-01-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20210053607A (ko) 2019-11-04 2021-05-12 한국전기연구원 3차원 프린팅을 이용한 광전극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4953465B (zh) * 2022-05-17 2023-04-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Marlin固件的3D打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0648A (zh) * 2002-11-06 2004-06-02 ���ǵ�����ʽ���� 用于检测喷墨打印机中纸张歪斜的装置和方法
CN1596193A (zh) * 2002-02-21 2005-03-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CN1688447A (zh) * 2002-08-21 2005-10-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程序和打印方法
CN102282512A (zh) * 2010-01-28 2011-12-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打印机
US8135330B2 (en) * 2007-06-28 2012-03-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device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207A (ja) * 1998-12-14 2000-06-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96840B2 (ja) * 2004-04-30 2010-07-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検出装置、及び、媒体検出方法
US8384963B2 (en) * 2009-09-29 2013-02-26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utput of printing devices
JP2012153061A (ja) * 2011-01-27 2012-08-16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193A (zh) * 2002-02-21 2005-03-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CN1688447A (zh) * 2002-08-21 2005-10-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程序和打印方法
CN1500648A (zh) * 2002-11-06 2004-06-02 ���ǵ�����ʽ���� 用于检测喷墨打印机中纸张歪斜的装置和方法
US8135330B2 (en) * 2007-06-28 2012-03-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device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2282512A (zh) * 2010-01-28 2011-12-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打印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3409A (zh) * 2015-05-28 2016-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装置
CN109387231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进纸状态及纸张宽度的检测方法
CN112714697A (zh) * 2018-09-20 2021-04-27 小池酸素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1675010A (zh) * 2020-06-24 2020-09-18 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叠膜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04958B2 (en) 2015-08-11
US20150036156A1 (en) 2015-02-05
CN104339846B (zh) 2017-04-12
JP6241219B2 (ja) 2017-12-06
JP2015044692A (ja)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9846A (zh) 印刷装置
US774418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ransport method
US815737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7699460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090303272A1 (en) Array head type inkj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alignment errors thereof
CN100575102C (zh) 托盘和记录装置
CN101376303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7265151A (zh) 印刷装置
US7227164B2 (en) Media width detecting apparatus
US7758139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transport method
US851749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inting images on a continuous sheet
CN101274542B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2014035472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dium,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100265293A1 (en) Transpor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30258329A1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Insp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nspection
JP2013163342A (ja) 画像形成位置調整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443377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調整用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7140708B2 (en) Method of edge-to-edge imaging with a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8144263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5329702A (ja)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4473658B2 (ja)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2007144973A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US9481170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05305703A (ja)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2005329701A (ja) プリ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