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5959A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5959A
CN104325959A CN201410349970.2A CN201410349970A CN104325959A CN 104325959 A CN104325959 A CN 104325959A CN 201410349970 A CN201410349970 A CN 201410349970A CN 104325959 A CN104325959 A CN 104325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harging blower
cloth
slit
side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99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5959B (zh
Inventor
柏木大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sheng Security Systems Japan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2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5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5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5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不经由复杂的设计,而提高充气机收纳用的开口部处的气密性和强度。充气机(20)以大致直线上的配置具备贯通侧碰用气囊(16)并用于向车辆固定的多个固定螺栓(36)。侧碰用气囊(16)具有在包含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内贴合的加强布(25),用于将充气机(20)向侧碰用气囊(16)的内部收纳的狭缝(24)相对于跨多个固定螺栓(36)所贯通的多个贯通孔(23)的配置线(La)而在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和加强布(25)上彼此设置在相反侧。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机动车等车辆的碰撞时等约束乘员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机动车等车辆的碰撞或车身翻滚时等,在乘员的周围各部通过充气机使气囊膨胀来对乘员的身体进行约束的气囊装置。例如侧碰用气囊装置内置于座椅的靠背部,在侧面碰撞时等,侧碰用气囊借助从充气机喷射的气体而从靠背部在乘员与车辆的车身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
在这样的气囊装置中,近年来在实现装置整体的轻量化、省容积化及低成本化的目的下,采用将充气机收纳在气囊的内部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膨胀展开前的折叠后的状态的气囊整体进行收容的保持器。然而,在内部收纳有充气机的状态下将基布缝制来制作袋体的气囊是困难的,因此需要在气囊上设置用于之后收纳充气机的开口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上述保持器,该开口部的气密性下降,担心从充气机喷出的气体的压力下降。
因此,以往,作为抑制这样的气压的下降的技术,公开了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在与设于气囊主体的第一开口重叠的内部板上,以与该第一开口不重叠的配置来设置第二开口。由此,能够经由2个开口从外部容易地将充气机插入到气囊内,并且2个开口不重叠,因此来自充气机的气体不会直通状地穿过,能够抑制气压的下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81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向基布附加张力,因此需要在其整体具有充分的强度。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无需设置保持器,而担心在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会集中有应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另外的复杂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经由这样的复杂的设计,而能够提高充气机收纳用的开口部处的气密性和强度的气囊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案的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向车辆的车身的壁部与就座于座椅的乘员之间膨胀展开;充气机,收纳在所述气囊内,并喷出膨胀展开用的气体,所述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以大致直线上的配置具备贯通所述气囊并用于向所述车辆固定的多个螺栓,所述气囊具有在包含所述充气机的收纳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内贴合的加强布,用于将所述充气机向所述气囊的内部收纳的狭缝相对于跨所述多个螺栓所贯通的多个贯通孔的配置线而在所述气囊的基布和所述加强布上彼此设置在相反侧。
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等紧急时,充气机起动,通过从该充气机喷出的气体而使气囊向乘员与车辆的车身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此时,向气囊的基布附加张力。而且,通过将充气机收纳在气囊的内部,需要在气囊设置用于将充气机从外部收纳的狭缝。因此,也需要狭缝的周围的气密性。
相对于此,在本申请第一方案中,充气机以大致直线上的配置具备贯通气囊并用于向车辆固定的多个固定螺栓,气囊具有在包含充气机的收纳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内贴合的加强布,用于将充气机向气囊的内部收纳的狭缝相对于跨多个螺栓所贯通的多个贯通孔的配置线而在气囊的基布和加强布上彼此设置在相反侧。
通过这样的结构,相对于配置线彼此配置在相反侧的多个狭缝成为迷宫结构而较高地维持其周围的气密性。而且,在气囊膨胀展开时,气囊的基布和加强布相互补充地承受其张力,由此能够缓和向各狭缝的应力集中。其结果是,不用经由复杂的设计而能够提高充气机收纳用的开口部处的气密性和强度。
第二方案的气囊装置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狭缝均为大致直线状,且以相互大致平行的配置设置。
在本申请第二方案中,狭缝均为大致直线状,且以相互大致平行的配置设置。由此,通过使气囊弯曲而能够容易地使各狭缝的开口重叠,经由此开口能够容易地收纳充气机。
第三方案的气囊装置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均是与所述配置线大致平行的配置,且设置得比所述配置线短。
在本申请第三方案中,狭缝均是与配置线大致平行的配置,且设置得比配置线短。由此,配置线上的各贯通孔受到的张力的平衡变得均等,因此能够避免各狭缝处的应力的集中而提高强度。
第四方案的气囊装置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设于被夹持于所述充气机与所述车辆侧的设置部分之间的范围内。
在本申请第四方案中,狭缝设于被夹持于充气机与车辆侧的设置部分之间的范围内。由此,各狭缝闭塞且基布与加强布紧密接触,上述迷宫结构产生的气密性提高。
第五方案的气囊装置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备多张所述加强布,设于这些多张加强布的狭缝在直接贴合的所述基布或所述加强布上彼此相对于所述配置线设置在相反侧。
在本申请第五方案中,气囊具备多张加强布,设于这些多张加强布的狭缝在直接贴合的基布或加强布上彼此相对于配置线设置在相反侧。由此,无论加强布的张数及它们的贴合位置如何,都能够提高充气机收纳用的开口部处的气密性和强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用经由复杂的设计,就能够提高充气机收纳用的开口部处的气密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侧碰用气囊装置的机动车的座椅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呈平面状展开的状态下的侧碰用气囊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作为袋体而缝制结合之前的侧碰用气囊的基布和加强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4是立体地表示充气机的外观整体的图。
图5是表示将侧碰用气囊的基布、2张加强布、充气机组装时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利用保护罩将折叠后的状态的侧碰用气囊的整体包裹的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侧碰用气囊装置的整体外观和截面的图。
图8是将侧碰用气囊装置的内部的充气机附近的结构放大表示的图。
【标号说明】
10    座椅
12    乘员
14    侧碰用气囊装置
16    侧碰用气囊(气囊)
20    充气机
21    基布
22A   第一板
22B   第二板
23    贯通孔
24    狭缝
25    加强布
31    充气机主体
32    保持器
36    固定螺栓(螺栓)
La    配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侧碰用气囊装置的机动车(车辆)的座椅的简要侧视图,图1(a)示出平常时,图1(b)示出气囊的膨胀时。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右方对应于车辆的前方(行进方向),图中的左方对应于车辆的后方,图中的上下方向原封不动地对应于上下方向。而且,虽然在图1中未特别表示,但图中的跟前侧对应于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观察到的右方,图中的里侧对应于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观察到的左方。以下,在各图中适当地图示该车辆设置基准的方向,并基于此进行说明。
在该图1中,乘员12就座在座椅10上。座椅10(车辆用座椅)具有座部10A,靠背部10B从该座部10A向上方突出。在该靠背部10B的顶部安装有头枕10C。
座椅10在靠背部10B内装备有侧碰用气囊装置14,该侧碰用气囊装置14在事故引起的侧面碰撞或车身翻滚时等用于限制乘员12的上半身的移动。该侧碰用气囊装置14具备:在机动车的车身的侧壁部(未图示。在图1中位于纸面跟前侧)与就座于座椅10的乘员12之间膨胀展开的侧碰用气囊16(气囊);在该侧碰用气囊16折叠后的状态下将整体包裹的保护罩18;收纳在侧碰用气囊16内并供给膨胀展开用的气体的充气机20(参照后述的图4等)。该充气机20由未图示的充气机控制电路来点火。
如图1(a)所示,在平常时,侧碰用气囊16以在保护罩18内折叠的状态收纳于座椅10的靠背部10B内。另一方面,例如在机动车发生了侧面碰撞等时,上述充气机控制电路使充气机20的起动器起动。由此将充气机20点火,如图1(b)所示,侧碰用气囊16膨胀而从保护罩18及座椅1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靠背部10B的前表面的布料和车身侧壁部侧的侧面的布料的未图示的缝制线撕开)弹出,在机动车的车身的侧壁部与乘员12之间展开。此时,侧碰用气囊16朝向前方及上方展开,挡住乘员12的头部及胸部而吸收冲击,并限制向车辆侧部方向的移动。
图2是表示呈平面状地展开的状态下的侧碰用气囊16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在该图2中,侧碰用气囊16将大致形成为同一形状的第一板22A和第二板22B(在图2中未图示;参照后述的图3)在图中的左端(车辆设置基准下的后端)处一体连结,并沿着其他的外缘部在整周进行双重缝制结合,由此构成作为袋体(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必进行双重缝制而进行一重缝制)。上述第一板22A配置在车宽方向一方侧(例如机动车的车身的侧壁侧),第二板22B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方侧(例如乘员侧)。需要说明的是,该图2是从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到的侧视图,仅图示第一板22A。
侧碰用气囊16形成为其整体向前方及上方延伸的大致钥匙(カギ)型的形状。在前侧上方设有大致圆形的前端腔室16a,从充气机20(在图2中未图示)所处的后侧下方的端部到前端腔室16a连接有大致钥匙型的连接部16b。在侧碰用气囊16的膨胀展开时,前端腔室16a主要约束乘员12的头部,连接部16b主要约束乘员12的胸部。
图3示出作为袋体而缝制结合之前的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和加强布的展开平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跟前侧相当于侧碰用气囊16的内表面侧。在图3(a)所示的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的展开平面图中,该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如上述那样一体地具备形成为大致同一形状的第一板22A和第二板22B。上述第一板22A和第二板22B在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相当于图2中的左侧下方的端部,参照图中的虚线部)的附近一体连结,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对称配置。相对于基布21,将该连结部分的交界线Lb(参照图中的单点划线)进行谷折,并沿着其他的外缘部在整周上进行缝制结合,由此构成作为袋体(参照后述的图5)。
在第二板22B的交界线Lb附近、即上述图2中的左侧下方的端部处相当于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的部分,形成有3个贯通孔23和1个狭缝24。3个贯通孔23是用于使后述的充气机20的3个固定螺栓(螺栓)贯通的孔,以沿上下方向排列在大致直线上的配置形成。狭缝24形成作为如下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使充气机20从作为袋体而缝制结合的侧碰用气囊16的外部向内部插入并收纳。在第二板22B中,狭缝24相对于跨上述3个贯通孔23的配置线La(参照图中的双点划线)而形成在车辆设置基准的前方侧。
另外,侧碰用气囊16具备两张图3(b)所示的形状的加强布25(在图中仅图示1张)。这2张加强布25与基布21贴合而用于加强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处的气密性和强度,均以与图3(a)的基布21的包含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在内的范围(由图3(a)中的虚线夹持的范围;相当于规定范围)相同的形状形成。在2张加强布25也分别形成有3个贯通孔23和1个狭缝24。关于3个贯通孔23,在任一加强布25上都以对应于上述第二板22B而重叠的配置形成。然而,关于狭缝24,在2张加强布25的任一个上,都相对于跨3个贯通孔23的配置线La而形成在车辆设置基准的后方侧。
在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上分别形成的狭缝24均呈沿上下方向的直线状,以比跨3个贯通孔23的配置线La短且平行的配置形成。
图4立体地示出充气机20的外观整体。在该图4中,充气机20具有充气机主体31和保持器32。关于充气机主体31,整体的形状为大致圆筒状,在车辆设置基准下的下方侧的端部具备气体的喷出口31a。保持器32是对充气机主体31进行把持而固定于座椅10的结构构件,一体地具有:在车辆设置基准下的上下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的大致平板状的基板部33;夹持充气机主体31的夹紧部34;使来自充气机主体31的气体的喷出方向偏向的偏向部35。基板部33在与车辆设置基准下的左方对置的面上以沿上下方向排列于大致直线上的配置设置3个固定螺栓36。这些固定螺栓36如后述那样贯通侧碰用气囊16而紧固于座椅10内部的结构构件(设置部分),由此将侧碰用气囊装置14整体固定。夹紧部34夹持大致圆筒形状的充气机主体31的圆周侧部而固定于基板部33。偏向部35与基板部33一起相对于充气机主体31的喷出口31a在后方和左右方向上包围,由此使气体的喷出方向向前方偏向。
上述的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2张加强布25、充气机20以图5所示的配置关系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示出基布21的第二板22B在车辆设置基准下正确地配置,相对于此第一板22A在交界线Lb处呈直角地折弯的状态。2张加强布25以从内侧和外侧夹持第一板22A和第二板22B的下方侧端部(即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的配置贴合,且在缘部的整周缝制结合。此时,在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上,各自的3个贯通孔23(及配置线La)重叠。以从左方朝向右方使固定螺栓36贯通这些贯通孔23的方式配置充气机20。并且,使第一板22A与第二板22B重合,并沿着它们的外缘部在整周上进行缝制结合,由此侧碰用气囊16构成作为袋体。
然而,在实际的侧碰用气囊16的制作作业中,难以在内部收纳有充气机20的状态下进行外缘部的缝制结合。因此,先进行基布21与加强布25的贴合和缝制结合,在未收纳充气机20的状态下使第一板22A与第二板22B重叠而将外缘部缝制结合,来制作袋体的侧碰用气囊16。然后经由3个狭缝24将充气机20收纳在侧碰用气囊16的内部,并使3个固定螺栓36分别贯通贯通孔23。在此,分别在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上形成的3个狭缝24虽然未重叠配置,但分别以呈直线状相互平行且接近的配置形成。因此,通过使侧碰用气囊16弯曲而能够容易地使3个狭缝24的开口重叠,经由它们而能够容易地收纳充气机20(图示省略)。
然后,将收纳有充气机20的侧碰用气囊16以规定的折叠方式折叠成大致长方形形状,并如图6所示利用保护罩18将其整体包裹。该保护罩18是形成为大致十字型的形状的布材,在各端部形成有固定孔26。如图示那样,在使折叠成大致长方形形状的侧碰用气囊16的背部与保护罩18的中央部接触的状态下,将各端部折弯而使固定螺栓36插通各个固定孔,由此对侧碰用气囊16的折叠状态进行固定。
这样,侧碰用气囊装置14的整体的形状由如图7所示那样的大致长方体构成。图7(a)是从车辆设置基准的后方侧观察到的后视图,图7(b)是在图7(a)中的向视VIIb-VIIb截面处观察到的侧剖视图。在该剖视图中,充气机20位于后方侧,折叠后的侧碰用气囊位于前方侧。从充气机主体31喷出的气体借助保持器32的偏向部35而朝向前方侧喷出,使侧碰用气囊16朝向前方膨胀展开。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是在保护罩18以规定的配置设有强度低的孔眼线,在侧碰用气囊16膨胀展开时,将该孔眼线撕开而侧碰用气囊16向外部弹出。
图8将图7(b)中的充气机20附近的结构放大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图中,省略折叠的部分的侧碰用气囊16和保护罩18的图示。在该图8中,在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的周围,以在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的内侧和外侧夹持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的方式使2张加强布25贴合。而且,第二板22B的贯通孔23和各加强布25的贯通孔23以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方式重叠配置。第二板22B的狭缝24位于与贯通孔23(配置线La)相比靠前方侧的位置,相对于此,2张加强布25的各自的狭缝24位于与贯通孔23相比靠后方侧的位置。即,第二板22B的狭缝24和各加强布25的狭缝24相对于贯通孔23沿前后方向对称地(彼此为相反侧地)配置。并且,保持器32的固定螺栓36贯通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的贯通孔23而与未图示的座椅10内的结构构件连结,由此通过保持器32的基板部33和结构构件以将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各自的狭缝24堵塞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按压并夹入。
在以上那样的结构中,在从充气机主体31喷出气体时,锯齿状配置的3个狭缝24成为迷宫结构而能够抑制侧碰用气囊16向外部的直接的气压的下降。即,各狭缝24形成为能够将充气机20插入那样的大小,且较高地维持其周围的气密性。
另外,在侧碰用气囊16膨胀展开时,向第一板22A和第二板22B都附加张力,但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相互补充地承受该张力,由此能够缓和向各狭缝24的应力集中。具体而言,向第一板22A附加的张力向与贯通孔23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的第二板22B传递而由固定螺栓36承受,因此能够缓和向位于与贯通孔23相比靠后方侧的各加强布25的狭缝24的应力集中。而且,向第二板22B附加的张力向与贯通孔23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的2张加强布25传递而由固定螺栓36承受,因此能够缓和向位于与贯通孔23相比靠前方侧的第二板22B的狭缝24的应力集中。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侧碰用气囊装置14,能得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机20以大致直线上的配置具备贯通侧碰用气囊16而用于向车辆固定的多个固定螺栓36,侧碰用气囊16具有在包含充气机20的收纳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内贴合的加强布25,用于将充气机20收纳在侧碰用气囊16的内部的狭缝24相对于跨多个固定螺栓36所贯通的多个贯通孔23的配置线La而在侧碰用气囊16的基布21和加强布25上彼此设置在相反侧。通过这样的结构,锯齿状配置的3个狭缝24成为迷宫结构而较高地维持其周围的气密性。而且,在侧碰用气囊16膨胀展开时,向第一板22A和第二板22B都附加张力,但第二板22B和2张加强布25相互补充地承受其张力,由此能够缓和向各狭缝24的应力集中。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用进行复杂的设计,就能够提高用于将充气机20收纳在侧碰用气囊16内的狭缝24处的气密性和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基布21和各加强布25的各自的狭缝24均为大致直线状,且以相互大致平行的配置设置。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使侧碰用气囊16弯曲而能够容易地使各狭缝24的开口重叠,经由该开口能够容易地收纳充气机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基布21和各加强布25的各自的狭缝24均是与贯通孔23的配置线La大致平行的配置,且设置得比配置线La短。通过这样的结构,配置线La上的各贯通孔23承受的张力的平衡变得均等,因此能够避免各狭缝24处的应力的集中而提高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基布21和各加强布25的各自的狭缝24设于被夹持于充气机20的基板部33与车辆侧的设置部分之间的范围内。通过这样的结构,各狭缝24被闭塞且基布21与加强布25紧密接触,基于上述迷宫结构的气密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2张加强布25以夹持基布21的内表面侧和外表面侧的方式贴合并缝制结合,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且,也可以将加强布25贴合3张以上,而且可以仅在基布21的内表面侧或外表面侧的任一方贴合多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形成为上述的用于实现气密性的迷宫结构,而且为了使基布21和加强布25相互补充地承受张力,只要在直接贴合的基布21或加强布25彼此之间彼此相对于配置线La在相反侧设置狭缝24即可(图示省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于从座椅10向车身侧壁部与乘员12之间(即相对于乘员12的碰撞侧)膨胀展开的侧气囊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对于向相对于乘员12与车身侧壁部相反一侧(即相对于乘员12与碰撞侧相反一侧)膨胀展开而约束乘员12的侧气囊(所谓远侧气囊)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装备在座椅10的靠背部10B内的所谓座椅固定类型的侧碰用气囊装置应用了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机动车的车门装备的所谓车门固定类型的侧碰用气囊装置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于侧碰用气囊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以外,用于对乘员12的膝或腿部进行保护的膝部气囊装置等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除了以上已经叙述的情况以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的手法适当组合地利用。此外,虽然未一一例示,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

Claims (5)

1.一种气囊装置,具有:
气囊,向车辆的车身的壁部与就座于座椅的乘员之间膨胀展开;
充气机,收纳在所述气囊内,并喷出膨胀展开用的气体,
所述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机以大致直线上的配置具备贯通所述气囊并用于向所述车辆固定的多个螺栓,
所述气囊具有在包含所述充气机的收纳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内贴合的加强布,
用于将所述充气机向所述气囊的内部收纳的狭缝相对于跨所述多个螺栓所贯通的多个贯通孔的配置线而在所述气囊的基布和所述加强布上彼此设置在相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均为大致直线状,且以相互大致平行的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均是与所述配置线大致平行的配置,且设置得比所述配置线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设于被夹持于所述充气机与所述车辆侧的设置部分之间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备多张所述加强布,设于这些多张加强布的狭缝在直接贴合的所述基布或所述加强布上彼此相对于所述配置线设置在相反侧。
CN201410349970.2A 2013-07-22 2014-07-22 气囊装置 Active CN104325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1518 2013-07-22
JP2013151518A JP6200230B2 (ja) 2013-07-22 2013-07-22 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5959A true CN104325959A (zh) 2015-02-04
CN104325959B CN104325959B (zh) 2018-03-16

Family

ID=5240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9970.2A Active CN104325959B (zh) 2013-07-22 2014-07-22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00230B2 (zh)
CN (1) CN1043259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905A (zh) * 2017-06-14 2020-01-3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安全气囊模块和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3551B1 (en) 2015-11-06 2017-02-21 Autoliv Asp, Inc. Side airbag cush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6922803B2 (ja) * 2017-08-03 2021-08-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1852A (ja) * 1998-04-03 1999-10-26 Denso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785719A (zh) * 2004-12-08 2006-06-14 高田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1218130A (zh) * 2005-07-07 2008-07-09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
CN101253072A (zh) * 2006-02-03 2008-08-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JP2011168167A (ja) * 2010-02-18 2011-09-01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30065119A (ko) * 2011-12-09 2013-06-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사이드에어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7390B2 (ja) * 1998-09-18 2004-0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376729B2 (ja) * 2004-08-09 2009-1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118924A (ja) * 2005-09-28 2007-05-17 Takata Corp 乗員拘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1852A (ja) * 1998-04-03 1999-10-26 Denso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785719A (zh) * 2004-12-08 2006-06-14 高田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1218130A (zh) * 2005-07-07 2008-07-09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
CN101253072A (zh) * 2006-02-03 2008-08-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JP2011168167A (ja) * 2010-02-18 2011-09-01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30065119A (ko) * 2011-12-09 2013-06-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사이드에어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905A (zh) * 2017-06-14 2020-01-3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安全气囊模块和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0230B2 (ja) 2017-09-20
JP2015020652A (ja) 2015-02-02
CN104325959B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8607B (zh) 车辆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6589799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ラッピング材
JP4962185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075018B2 (en) Airbag and airbag device
KR20120114219A (ko) 직렬 챔버들을 가지고 낮게 장착되는 팽창 가능 무릎 에어백
JP658314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7226381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1162900A1 (en) Inflatable airbag assemblies with heat shields
CN109591750B (zh) 气囊装置
JP621744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7119450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CN110843718A (zh) 安全气囊
CN104325959A (zh) 气囊装置
JP2015020614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769422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935315B (zh)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JP658315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30056963A1 (en) Air bag with pleated portion
JP2019001213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063394B1 (ko) 다중 쿠션을 갖는 에어백장치
JP2014015104A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6544263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505279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6047667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374272B2 (ja) 乗り物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akata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Junsheng Security Systems Japan Contrac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