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5315B -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5315B
CN103935315B CN201410031023.9A CN201410031023A CN103935315B CN 103935315 B CN103935315 B CN 103935315B CN 201410031023 A CN201410031023 A CN 201410031023A CN 103935315 B CN103935315 B CN 103935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roof rail
vehicle
bulging part
rai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10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5315A (zh
Inventor
W.魏
M.U.阿斯加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060,11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40203541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935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5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5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5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2Curtain-type airbags deploying mainl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their top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0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bag being integrated in a multi-ba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一种变型可包括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该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另一变型可包括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该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该膨出部分延伸一段距离,以便与将由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保护或者阻挡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一种变型中,膨出部分可结合到车顶纵梁气囊垫设计中。在另一种变型中,该膨出部分可为可在车顶纵梁气囊附近展开的单独的膨出气囊。

Description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755,724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的领域包括车辆气囊。
背景技术
气囊已用于各种各样的车辆中。
发明内容
一种产品,包括:车顶纵梁气囊,车顶纵梁气囊具有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在车门附近展开的第一侧,且具有构造且设置成最靠近车辆的乘员舱的相对的第二侧,该第二侧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充胀状况下,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在车辆中展开时,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该膨出部分向内侧(medially)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在一种变型中,膨出部分可结合到车顶纵梁气囊垫设计中。
在另一种变型中,膨出部分可为与车顶纵梁气囊相邻的单独的膨出气囊。
另一变型可包括一种方法,其包括:提供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该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将膨出部分的一部分收起到膨出部分的至少一个其它部分上;以及,之后卷起车顶纵梁气囊。
本发明还包括下列方案。
1. 一种产品,包括:
车顶纵梁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具有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在车门附近展开的第一侧,且具有构造且设置成最靠近车辆的乘员舱的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膨胀的状况下,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在车辆中展开时,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所述膨出部分向内侧延伸到所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2.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或所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之一上,且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与所述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3.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乘客侧前气囊的前面。
4.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前面。
5.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乘客侧前气囊的后面。
6.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后面。
7.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乘客侧前气囊的后面以及所述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8. 如方案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后面以及所述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9. 一种包括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的产品,所述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10. 如方案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膨出部分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第一侧延伸的距离是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所延伸的距离的至少两倍。
11. 一种包括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的产品,所述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所述膨出部分延伸一段距离以便与将由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保护或阻挡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12. 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所述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将所述膨出部分的一部分收起在所述膨出部分的至少一个其它部分上;以及,之后卷起所述车顶纵梁气囊。
13. 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气囊充胀机附连到所述车顶纵梁气囊。
14. 一种产品,包括:
膨出气囊,其构造且设置成在车顶纵梁气囊的最靠近车辆的乘员舱的一部分附近展开,所述膨出气囊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膨胀状况下,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相比,所述膨出气囊向内侧延伸到所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15. 如方案14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驾驶员侧车顶纵梁;
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气囊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气囊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和所述膨出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或所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附连到第一充胀机,且所述膨出气囊附连到第二充胀机。
16. 如方案15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膨出气囊与所述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17. 如方案14所述的产品,还包括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驾驶员侧车顶纵梁;
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气囊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气囊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和所述膨出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或所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和所述膨出气囊各自附连到充胀机。
18. 如方案17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膨出气囊与所述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19. 如方案14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膨出气囊构造且设置成向内侧延伸到所述车辆的乘员舱中的距离是所述车顶纵梁气囊所延伸的距离的两倍。
20. 如方案15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第一充胀机具有与所述第二充胀机不同的输出。
本发明的其它示例性变型从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可选变型,但其旨在仅用于举例说明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变型的被选示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多个变型的部分被去除的车辆的透视图,其包括示出为处于展开而未充胀状态的车顶纵梁气囊。
图2是根据多个变型的车辆的示意图,其包括处于充胀状态的图1的车顶纵梁气囊,该车顶纵梁气囊包括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的膨出部分。
图3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图2的车顶纵梁气囊的示意图,该车顶纵梁气囊处于充胀状态,并且示出了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引导乘员远离车辆的车门和A柱。
图4A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平面图形式的示意图,示出了车顶纵梁气囊的三个备选变型,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位于不同位置处。
图4B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平面图形式的示意图,示出了车顶纵梁气囊的三个备选变型,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位于不同位置处。
图5A是根据多个变型的示意性截面图,其示出了收起的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
图5B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处于膨胀状态的图5A的车顶纵梁气囊的示意图。
图5C示出了根据多个变型的图5A的车顶纵梁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处于卷起状态并且连接到充胀机以便安装在车辆的车顶纵梁中。
图6A是根据多个变型的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具有收起的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
图6B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处于膨胀状态的图6A的车顶纵梁气囊的示意图。
图6C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图6A的车顶纵梁气囊的示意图,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处于卷起状态且连接到充胀机以便安装到车辆的车顶纵梁中。
图7A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具有膨出气囊的车顶纵梁气囊的示意图,该膨出气囊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前部区域重叠。
图7B是根据多个变型的图7A的截面图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变型的以下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绝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者使用。
多个变型在图1中被示出且可包括一种产品,该产品包括车辆10,车辆可具有乘员舱12,其中一个或多个乘员14可乘坐在车辆中位于一个或多个座椅16中。车辆10可包括仪表盘或仪表板18。转向柱组件20可自仪表盘或仪表板18延伸,且方向盘22连接到所述转向柱组件上。可提供方向盘毂24,且方向盘毂可容纳可在撞击事件期间展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未示出)。车辆10可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26和相对的乘客侧车顶纵梁28。驾驶员侧A柱30可从驾驶员侧车顶纵梁26延伸到车辆的另一结构构件,诸如发动机舱结构34。类似地,乘客侧A柱32可从乘客侧车顶纵梁28延伸到车辆的另一结构构件,诸如发动机舱结构34。车门窗户33可设于乘客侧车门11’和驾驶员侧车门11中。车顶纵梁气囊36可通过例如片或带48附连到车辆上,片或带48从车顶纵梁气囊36延伸且附连到车顶纵梁26、28之一上,这例如通过利用机械紧固件(未示出)实现。车顶纵梁气囊36可具有后部38、相对的前部40、顶部42、以及相对的底部44。多个零长度系绳46可形成于车顶纵梁气囊36中(例如通过将车顶纵梁气囊36的一侧与相对侧缝合在一起而实现),或者可结合成一件式织造垫。当车顶纵梁气囊膨胀时,零长度系绳段46有助于车顶纵梁气囊的合适膨胀,以产生多个车顶纵梁气囊膨胀口袋段58,如在图2-3中所示的。
图2示出了多个变型,其示出了处于膨胀状况下的图1的车顶纵梁气囊36,其中,车顶纵梁气囊36包括膨出部分56。在多个变型中,与车顶纵梁气囊36的其余部分相比,膨出部分56在向内侧方向上延伸到乘员舱12中更大的距离。在多个变型中,膨出部分56可构造且设置成与设计成要由可从驾驶员的方向盘毂24延伸的膨胀气囊52保护或阻挡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或者与从仪表板18延伸的处于膨胀状态的乘客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车顶纵梁气囊36的膨出部分56可防止乘员的头部50撞击到分别在驾驶员侧或乘客侧的A柱30、32或窗户33。
如图3中所示,在多个变型中,膨出部分56可在撞击事件期间使乘员的头部改变方向而远离A柱30、32和车辆的乘客侧车门或驾驶员侧车门的窗户33。
图4A-B是车顶纵梁气囊36的三个备选变型的示意图,其具有位于该车顶纵梁气囊36中的不同位置处的膨出部分56、56’和56’’。在一种变型中,车顶纵梁气囊36可设有膨出部分56,膨出部分56构造且设置成延伸到车辆10的乘员舱12中。膨出部分56可延伸到连接到方向盘毂24上的驾驶员侧前气囊52前面。膨出部分56的一部分可位于驾驶员与连接到方向盘毂24的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52之间。
在第二变型中,膨出部分56’可延伸到乘客舱12中,且与由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52或膨胀的乘客侧气囊52’保护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在一种变型中,膨出部分56’的一部分延伸到膨胀的驾驶员侧气囊52或乘客侧气囊52’后面。
在备选变型中,膨出部分56’’定位成最靠近车顶纵梁气囊36的前部,且包括与由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52或乘客侧前气囊52’保护的区域重叠的一部分。膨出部分56’’可位于仪表盘或仪表板18附近。
由图4A-B所示的三种变型中的各变型中,膨出部分56、56’和56’’与驾驶员侧前气囊52或乘客侧前气囊52’一起可提供分别防止驾驶员或者乘客撞击A柱30、32或驾驶员车门11或乘客车门11’的窗户33的保护性幕帘。
图5A示出了车顶纵梁气囊36,其具有在车顶纵梁气囊36的前部40附近的膨出部分56。膨出部分56可收起,使得第二部分56B收起在第一部分56A上,且第三部分56C可收起在膨出部分56的第二部分56B上,而在各个收起的部分之间存在空间62。膨出部分56的若干个其它部分可收起在另一部分之上。膨出部分56的收起允许车顶纵梁气囊36卷起且连接到充胀机60,以便安装在车辆10的车顶纵梁26、28中,如图5C中所示的。图5B是的处于膨胀状态的图5A的车顶纵梁气囊36的截面图。如图5B中所示,膨出部分56可向内侧延伸一段距离到车辆的乘员舱12中,该距离用A所示,其大于车顶纵梁气囊36的任何其它部分延伸达到的用B所示的距离。
图6A是车顶纵梁气囊36的截面平面图,其中膨出部分56与该车顶纵梁气囊36的前部40隔开一段距离。多个部分56A、56B、56C可收起在彼此之上,在它们之间存在空间62;多个其它部分56D、56E和56F可收起在彼此之上,在相邻的收起的段之间存在空间62。根据多个变型,膨出部分56的收起的部分允许车顶纵梁气囊36从底部朝向顶部卷起且连接到充胀机60,如图6C所示的,以便安装在车辆的车顶纵梁中。图6B示出了处于膨胀状况下的图6A的车顶纵梁气囊。例如,如图6B中所示,膨出部分56可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前部40隔开一段距离。车顶纵梁气囊36可具有第一侧64,其构造成与车辆10的驾驶员侧车门11或乘客侧车门11’相邻。车顶纵梁气囊36可具有相对侧66,其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定位成最接近车辆10的驾驶员或乘客。例如,如图6B中所示,膨出部分56可向内侧延伸一段距离A到乘员舱12中,距离A大于车顶纵梁气囊36的任何其它部分延伸达到的由线B所示的距离。在多个变型中,膨出部分56向内侧延伸到乘员舱12中的距离A可在从12英寸到24英寸的范围内。相比之下,气囊的其余部分向内侧延伸到乘员舱12中的距离B可在从2英寸到6英寸的范围内。
在另一种变型中,参照图7A和7B,膨出部分56可为与车顶纵梁气囊70分开的独立构件。该独立构件可包括膨出气囊74。膨出气囊74的大小和形状可取决于车辆的性能要求而不同。在多个变型中,膨出气囊74可为圆柱形气囊。
在一种变型中,膨出气囊74和车顶纵梁气囊70可各自附连到同一个充胀机(未示出)。膨出气囊74可布置在车顶纵梁气囊70的向内侧66的最靠近车辆乘员14的前部78附近。当充胀机60启动时,该充胀机60可利用气体使膨出气囊74和车顶纵梁气囊70两者膨胀,从而使得膨出气囊74和车顶纵梁气囊70在向内侧方向上延伸到乘员舱12(在图1中最佳地示出)中。在多个变型中,与车顶纵梁气囊70相比,膨出气囊74可在向内侧方向上延伸到乘员舱12中更大的距离,该距离例如但不限于为车顶纵梁气囊70延伸达到的距离的大约两倍。在多个变型中,膨出气囊74可构造且设置成与设计成要由可从驾驶员的方向盘毂24延伸的膨胀的前气囊52保护或阻挡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或者与从仪表板18延伸的处于膨胀状态的乘客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膨出气囊74可防止乘员的头部50撞击在分别在驾驶员侧或乘客侧上的A柱30、32或窗户33(图1中最佳地示出)上。膨出气囊74可在撞击事件期间使乘员的头部改变方向而远离A柱30、32和车辆的乘客侧车门或驾驶员侧车门的窗户33。
在另一种变型中,膨出气囊74和车顶纵梁气囊70可各自附连到独立的充胀机(未示出)。膨出气囊74可附连到第一充胀机,而车顶纵梁气囊70可附连到第二充胀机。这可允许膨出气囊74和车顶纵梁气囊70取决于车辆要求而具有独立的展开时间。充胀机输出也可在第一与第二充胀机之间不同,使得膨出气囊74的膨胀水平也可取决于车辆要求而独立于车顶纵梁气囊70。
变型的如下描述仅是被认为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部件、元件、动作、产品和方法的图释,并且不以任何方式由具体公开或没有明确列出的内容限制该范围。本文描述的部件、元件、动作、产品和方法可以以本文明确描述的方式以外的方式被结合和重新设置,并且仍被看作落入本发明范围内。
变型1可包括一种产品,其包括:车顶纵梁气囊,车顶纵梁气囊具有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在车门附近展开的第一侧,且具有构造且设置成最靠近车辆的乘员舱的相对的第二侧,该第二侧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膨胀状况下,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在车辆中展开时,该膨出部分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一段距离,该距离比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延伸达到的距离更大。
变型2可包括如变型1中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该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乘客侧车顶纵梁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之一,且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与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变型3可包括如变型1-2中的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该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乘客侧前气囊的前面。
变型4可包括如变型1-3中的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该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前面。
变型5可包括如变型1-4中的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且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乘客侧前气囊的后面。
变型6可包括如变型1-5中的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该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后面。
变型7可包括如变型1-6中的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且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乘客侧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乘客侧前气囊的后面以及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变型8可包括如变型1-7中的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且其中该车辆包括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车辆包括驾驶员侧前气囊,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后面以及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变型9可包括一种产品,其包括车顶纵梁气囊,该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变型10可包括一种产品,其包括车顶纵梁气囊,该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该膨出部分延伸一段距离,以便与将由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保护或者阻挡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变型11可包括一种方法,其包括:提供具有膨出部分的车顶纵梁气囊,该膨出部分构造且设置成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将膨出部分的一部分收起在膨出部分的至少一个其它部分上;以及,之后卷起车顶纵梁气囊。
变型12可包括如变型11所阐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气囊充胀机附连到车顶纵梁气囊上。
变型13可包括一种产品,其包括:具有第一侧且具有相对的第二侧的车顶纵梁气囊,第二侧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膨胀状况下,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该膨出部分从第一侧延伸更大的距离。
变型14可包括如变型1-13中的任一项所阐述的产品,其中,与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延伸达到的距离相比,该膨出部分从车顶纵梁气囊的第一侧延伸至少两倍的距离。
变型15可包括一种产品,其包括:膨出气囊,其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在车顶纵梁气囊的最靠近车辆的乘员舱的一部分附近展开,该膨出气囊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膨胀状况下,与车顶纵梁气囊相比,膨出气囊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变型16可包括如变型15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气囊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车顶纵梁气囊和膨出气囊连接到乘客侧车顶纵梁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其中,车顶纵梁气囊附连到第一充胀机,而膨出气囊附连到第二充胀机。
变型17可包括如变型15-16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与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变型18可包括如变型15-17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与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变型19可包括如变型15-18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延伸到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的前面。
变型20可包括如变型15-19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延伸到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面。
变型21可包括如变型15-20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延伸到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面,并且延伸到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变型22可包括一种产品,其包括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的车顶纵梁气囊和膨出部分,膨出部分延伸一段距离,从而与将由膨胀的驾驶员侧前气囊或乘客侧前气囊保护或阻挡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变型23可包括如变型15或22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进一步包括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气囊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气囊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车顶纵梁气囊和膨出气囊连接到乘客侧车顶纵梁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的至少一个;且其中车顶纵梁气囊和膨出气囊各自附连到充胀机。
变型24可包括如变型15、22或23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与乘客侧前气囊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变型25可包括如变型15或22-24中任一个所阐述的产品,其中,膨出气囊构造且设置成向内侧延伸到车辆的乘员舱中的距离是车顶纵梁气囊延伸达到的距离的两倍。
变型26可包括如变型16所阐述的产品,其中,第一充胀机具有与第二充胀机不同的输出。
本发明的选定示例的上述描述实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其变型或变体被认为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车辆,包括:
车顶纵梁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具有构造且设置成以便在车门附近展开的第一侧,且具有构造且设置成最靠近车辆的乘员舱的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构造且设置成使得在膨胀的状况下,车顶纵梁气囊具有膨出部分,在车辆中展开时,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相比,所述膨出部分向内侧延伸到所述车辆的乘员舱中更大的距离;
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车顶纵梁和/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客侧前气囊和/或驾驶员侧前气囊,所述车顶纵梁气囊连接到所述乘客侧车顶纵梁和/或驾驶员侧车顶纵梁,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乘客侧前气囊和/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与所述乘客侧前气囊的一部分或驾驶员侧前气囊的一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乘客侧前气囊的后面以及所述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膨出部分延伸到所述驾驶员侧前气囊的后面以及所述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的附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膨出部分从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第一侧延伸的距离是所述车顶纵梁气囊的其余部分所延伸的距离的至少两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附连到第一充胀机,且所述膨出部分附连到第二充胀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纵梁气囊和所述膨出部分各自附连到充胀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充胀机具有与所述第二充胀机不同的输出。
CN201410031023.9A 2013-01-23 2014-01-23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Active CN103935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55724P 2013-01-23 2013-01-23
US61/755724 2013-01-23
US14/060,112 US20140203541A1 (en) 2013-01-23 2013-10-22 Vehicle side roof rail air bag
US14/060112 2013-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5315A CN103935315A (zh) 2014-07-23
CN103935315B true CN103935315B (zh) 2016-08-31

Family

ID=5106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1023.9A Active CN103935315B (zh) 2013-01-23 2014-01-23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5315B (zh)
DE (1) DE10201410055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5943B2 (ja) * 2014-07-23 2018-10-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6172165B2 (ja) * 2015-01-13 2017-08-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118582B2 (en) * 2016-12-19 2018-11-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straint system
DE102017128097A1 (de) 2017-11-28 2019-05-29 Trw Automotive Gmbh Modulbasiselement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und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CN114932937B (zh) * 2022-04-26 2024-01-12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板的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6754B2 (ja) * 1994-06-14 2003-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の展開方法
US6073960A (en) * 1998-04-24 2000-06-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bag assembly
US20020140209A1 (en) * 2001-03-30 2002-10-03 Waid Bryan T. Air bag assembly including bias element
JP4221018B2 (ja) * 2006-08-31 2009-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6056603B4 (de) * 2006-11-30 2019-01-31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JP5012726B2 (ja) * 2008-08-07 2012-08-2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408591B2 (en) * 2009-04-17 2013-04-02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curtain airbags with expanded-volume lower portions for ejection miti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00550A1 (de) 2014-07-24
DE102014100550B4 (de) 2016-08-11
CN103935315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03541A1 (en) Vehicle side roof rail air bag
EP3468844B1 (en) Frontal airbag assemblies for reducing rotational velocity of a head of an occupant
US7762579B2 (en) Ejection mitigation device
CN102476622B (zh) 内部安全气囊设备
CN104024059B (zh) 汽车用安全气囊系统
US8622417B1 (en) Airbag with low-volume structure
CN103010145B (zh) 用于车辆的中央帘式安全气囊装置
US7762578B2 (en) Tether guided inflatable sail panel
JP5954268B2 (ja) 乗員頭部拘束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4188922A1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US7992892B2 (en) Inflatable ramp for inflatable curtain side impact restraint
CN103935315B (zh)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CN105818777A (zh) 车辆斜向碰撞吸收系统
CN102089189A (zh) 安全气囊装置
US8740247B1 (en) Airbag assembly
KR101627499B1 (ko) 차량의 에어백
JP5208930B2 (ja) 膝拘束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778579B1 (ko) 자동차용 커튼에어백의 장착구조
JPH02310141A (ja)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865991B1 (en) Overhead airbag cushions and related systems
GB2532976A (en) A curtain airbag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7149178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50054262A1 (en)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US9975513B2 (en) Protection arrangement for a passenger of a vehicle, vehicle with the protec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protection arrangement
US7367586B2 (en) Airbag restraint for automotiv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