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9423B -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 Google Patents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09423B CN104309423B CN201410577488.4A CN201410577488A CN104309423B CN 104309423 B CN104309423 B CN 104309423B CN 201410577488 A CN201410577488 A CN 201410577488A CN 104309423 B CN104309423 B CN 1043094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wheel
- track
- platform
- wheel
- l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包括外壳、车架、动力系统和车轮;外壳、动力系统和车轮均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系统连接车轮;外壳罩在车架上;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主动轮;动力系统与主动轮连接。空中轨道包括轨道、支撑架和多个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轨道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固定设置在轨道的一端。本发明通过在汽车的两侧设置主动轮,将主动轮与空中轨道相配合后,实现汽车在空中行驶的目的,进而减少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实现了行人与汽车的分离,解决了行人与汽车混行的困局,控制了车祸中人为的因素,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背景技术
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道路(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在人类把车辆作为交通工具之前,城市公众出行以步行为主,或以骑牲畜、乘轿等代步。货物转移多靠肩挑或利用简单的运送工具运输。车辆出现后,马车很快成为城市交通工具的主体。1819年巴黎市街上首先出现了为城市公众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从此产生了城市公共交通,开创了城市交通的新纪元。
城市交通的特征因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①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②早晚上下班时间是城市客运高峰;③每个城市的客流形成都有自身的规律;④城市客运量大小与各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有直接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轿车、摩托车、自行车为工具的私人交通得到迅速发展。它方便了人们出行,机动灵活,行止随意,可以“从门到门”。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曾致力于道路系统的改善:加宽地面道路,修建高架路和高速路,开辟地下交通。此外,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计算机等新技术。这些措施虽然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但是仍解决不了由有增无减的私人交通流所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货运交通存在的问题虽不如客运交通突出,但也受到了交通阻塞的影响,出现了紧张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包括外壳、车架、动力系统和车轮;
外壳、动力系统和车轮均设置在车架上;
动力系统连接车轮,为车轮提供行走动力;
外壳罩在车架上;
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主动轮;
动力系统与主动轮连接,能够为主动轮提供动力;
主动轮的轴线与车轮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还包括从动轮;
从动轮设置在外壳上,且设置在主动轮下方;
从动轮与主动轮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还包括导向轮;
导向轮设置在外壳的两侧;
导向轮的水平高度低于主动轮的水平高度;
导向轮的轴线与主动轮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还包括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设置在车架上,能够改变主动轮的转动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中轨道,包括轨道、支撑架和多个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
轨道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
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固定设置在轨道的一端。
进一步的,轨道为两根并行设置;
轨道的形状为“H”形。
进一步的,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主支架、导向器和轨道接头;
导向器固定设置在主支架的一侧;
轨道接头固定设置在主支架上;
轨道接头的一端与轨道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器连接。
进一步的,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活动底板和固定底板;
固定底板设置在导向器远离主支架的一端的下方;
活动底板设置在固定底板上;
活动底板与固定底板滚动连接。
进一步的,空中轨道还包括空中转向平台;
空中转向平台包括平台和平台支架;
平台固定设置在平台支架上;
平台设置在轨道的一端;
平台的水平高度低于轨道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平台周围设置有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和/或上下平台的路。
本发明提供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通过在汽车的两侧设置主动轮,将主动轮与空中轨道相配合后,实现汽车在空中行驶的目的,进而减少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实现了行人与汽车的分离,解决了行人与汽车混行的困局,控制了车祸中人为的因素,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陆空两用轨道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空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在空中轨道上行驶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发明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空中转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中转向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在空中行驶时的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
1:导向轮 2:从动轮 3:车轮
4:滑道 5:外壳 6:主动轮
7:车架 8:刹车盘 9:制动器
10:支撑架 11:轨道 12:空中转向平台
13:导向器 14:主支架 15:陆空两用轨道汽车
16:轨道接头 17:活动底板 18: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
19:固定底板 20:平台 21:平台支架
22: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包括外壳5、车架7、动力系统和车轮3;
外壳5、动力系统和车轮3均设置在车架7上;
动力系统连接车轮3,为车轮3提供行走动力;
外壳5罩在车架7上;
外壳5的两侧设置有主动轮6;
动力系统与主动轮6连接,能够为主动轮6提供动力;
主动轮6的轴线与车轮3的轴线平行。
也就是说,汽车的主体部分和现有的汽车还是相似的,即均包括外壳5、车架7、动力系统和车轮3,其在陆地上的行走系统与现有汽车相同。与现有汽车不同的是,本发明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在外壳5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两个主动轮6,将主动轮6与动力系统连接,当主动轮6与轨道11接触时,动力系统开始给主动轮6提供动力,停止对车轮3提供动力,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能够随轨道11升入空中,进而在空中行驶。
主动轮6的轴线与车轮3的轴线平行,即主动轮6和车轮3均绕水平轴线转动,既能驱动汽车的前进,又能承受整辆汽车的重量。
进一步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还包括从动轮2;
从动轮2设置在外壳5上,且设置在主动轮6下方;
从动轮2与主动轮6的轴线平行。
从动轮2设置在外壳5下方,且设置在主动轮6下方,其周围设置有橡胶垫。在行驶过程中,主动轮6在轨道11上方,从动轮2在轨道11下方,主动轮6可以带动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行驶,而从动轮2能够起增压和安全控制作用。
进一步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还包括导向轮1;
导向轮1设置在外壳5的两侧;
导向轮1的水平高度低于主动轮6的水平高度;
导向轮1的轴线与主动轮6的轴线垂直。
导向轮1设置在外壳5的两侧,其水平高度低于主动轮6的水平高度,且导向轮1的轴线与主动轮6的轴线垂直。导向轮1是水平倾倒式设置在汽车外壳5上,与轨道11的内侧面相抵的,也就是说,导向轮1是在轨道11的内侧面上行驶的,进而能够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既能在两轨道11之间正常行驶,不会对车辆的外壳5产生摩擦,又不会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在行驶时产生较大的晃动。
需要指出的是,导向轮1与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的连接,可以是刚性连接,也可以是弹性连接。但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是弹性连接,那么其弹性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就会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晃动,导向轮1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的外壳5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1,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在轨道11中行驶时,避免了轨道11对车辆外壳5的摩擦,同时减少了车轮3的左右摆动,进一步就减少了轨道11对主动轮6侧面的摩擦,提高了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的行驶速度,提高了主动轮6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还包括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设置在车架7上,能够改变主动轮6的转动状态。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出现,这样就需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紧急停车,以避免出现车祸等,避免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伤害。而在空中行驶,依然有可能需要紧急停车,如轨道11损坏等情况发生时。
为实现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在轨道11上能够紧急停车,在车架7上设置了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盘8和刹车制动器9。其中的刹车盘8安装在主动轮6的内侧,刹车制动器9安装在车辆的车架7侧面与车辆的制动系统连接。当踩下刹车踏板时,车辆的制动系统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22中建立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制动器9,刹车制动器9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刹车片去夹紧刹车盘8,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8发生摩擦,以降低车轮3转速,好让汽车减速或是停止。
优选的实施方案为,在车辆的外壳5两侧设置有滑道4。
安装在现有汽车的两侧外壳5上,与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的导向器13相对应,能够使车辆顺利通过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进入或退出空中轨道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中轨道11,包括轨道11、支撑架10和多个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
轨道1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0上;
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固定设置在轨道11的一端。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的主动轮6在空中轨道11的轨道11上行驶,通过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实现在地面进入空中轨道11或驶下空中轨道11进入地面。
轨道11通过支撑架10固定后架起来,轨道11可以设置为多层,使空中交通立体化,多样化,减少了堵车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轨道11为两根并行设置;
轨道11的形状为“H”形。
轨道11设置为“H”形,可以形成上下两个轨槽。主动轮6在上轨槽内,带动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行驶;从动轮2设置在下轨槽内,对轨道11增压,进而稳定车辆;导向轮1在两根轨道11相近的两个侧面上行驶,避免轨道11对外壳5的摩擦。
进一步的,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包括主支架14、导向器13和轨道接头16;
导向器13固定设置在主支架14的一侧;
轨道接头16固定设置在主支架14上;
轨道接头16的一端与轨道11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器13连接。
进一步的,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还包括活动底板17和固定底板19;
固定底板19设置在导向器13远离主支架14的一端的下方;
活动底板17设置在固定底板19上;
活动底板17与固定底板19滚动连接。
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的作用是自动调整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的方向,使其快速准确的开上轨道11。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包括主支架14、导向器13和轨道接头16。其中主支架14安装在固定底板19上,导向器13上装有正车胶轮,一侧安装在主支架14的侧面,一侧安装在固定底板19上。活动底板17安装在固定底板19上与固定底板19滚动连接。轨道接头16安装在主支架14的中上位置,与导向器13、固定底板19、活动底板17成为一体。
当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从地面上空中轨道11行驶时,其先行驶到主支架14之间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两侧的滑道4与导向器13接轨,进而使车辆进入两个导向器13之间,当行驶到导向器13的另一端时,主动轮6与轨道接头16接触,主动轮6开始转动,带动车轮3沿倾斜的轨道接头16上行至空中轨道11上。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从空中轨道11向地面行驶时,与上述过程相反。
进一步的,空中轨道11还包括空中转向平台12;
空中转向平台12包括平台20和平台支架21;
平台20固定设置在平台支架21上;
平台20设置在轨道11的一端;
平台20的水平高度低于轨道11的水平高度。
空中转向平台12包括平台20和平台支架21,作用是让陆空轨道11两用汽车在空中轨道11上实现转向和变道功能,其中平台20安装在平台支架21上。平台支架21安装在陆地上,顶端与平台20连接。
当车辆从轨道11上行驶时,需要进行变道或者转向时,先将主动轮6从轨道11中脱离,同时车轮3与平台20接触,此时,动力系统驱动车轮3转动,使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像在地面行驶一样进行转向和变道,转动和变道后,将主动轮6与轨道11接触,同时动力系统开始驱动主动轮6,使车辆在轨道11上开始行驶。
进一步的,平台20周围设置有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和/或上下平台20的路22。
上下平台20的路22包括用车轮3上下的钢结构的现有公路22和用空中轨道11行走部分上下的空中轨道11,一端安装在陆地上,一端与平台20连接。
在平台20周围设置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18和上下平台20的路22,可以让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在空中转向平台12自由上下,可以多向选择的实现转向、变道和自由上下的功能。
利用空中轨道11灵活架设的特点可以在十字路22口设置空中转向平台12,将轨道11实现多层变道,再将直行的轨道11错层架设,不架设红绿灯,左右转弯将利用上下平台20的路22旋转上下实现,进而可以有效的解决道路22拥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15和空中轨道11,通过在汽车的两侧设置主动轮6,将主动轮6与空中轨道11相配合后,实现汽车在空中行驶的目的,进而减少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实现了行人与汽车的分离,解决了行人与汽车混行的困局,控制了车祸中人为的因素,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车架、动力系统和车轮;
所述外壳、动力系统和所述车轮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车轮,为所述车轮提供行走动力;
所述外壳罩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主动轮;
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主动轮连接,能够为所述主动轮提供动力;
所述主动轮的轴线与所述车轮的轴线平行;
还包括导向轮;
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侧;
所述导向轮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主动轮的水平高度;
所述导向轮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轮的轴线垂直;
所述导向轮为水平倾倒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轮;
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下方;
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装置;
所述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能够改变所述主动轮的转动状态。
4.一种空中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支撑架和多个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
所述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一端;
所述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主支架、导向器和轨道接头;
所述导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架的一侧;
所述轨道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
所述轨道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轨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器连接;
所述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活动底板和固定底板;
所述固定底板设置在所述导向器远离所述主支架的一端的下方;
所述活动底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
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固定底板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中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两根并行设置;
所述轨道的形状为“H”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中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中转向平台;
所述空中转向平台包括平台和平台支架;
所述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
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一端;
所述平台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轨道的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中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周围设置有上下轨道自动调节装置和/或上下平台的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77488.4A CN104309423B (zh) | 2014-02-27 | 2014-10-24 |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8084.2A CN103786539A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索陆两用车的索道组件、索陆两用车及索道装置 |
CN201410068084.2 | 2014-02-27 | ||
CN2014100680842 | 2014-02-27 | ||
CN201410577488.4A CN104309423B (zh) | 2014-02-27 | 2014-10-24 |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09423A CN104309423A (zh) | 2015-01-28 |
CN104309423B true CN104309423B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066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8084.2A Pending CN103786539A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索陆两用车的索道组件、索陆两用车及索道装置 |
CN201410577488.4A Active CN104309423B (zh) | 2014-02-27 | 2014-10-24 |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8084.2A Pending CN103786539A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索陆两用车的索道组件、索陆两用车及索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378653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12714B (zh) * | 2016-07-19 | 2017-07-11 | 吕进 | 架空索道车库 |
CN106864467B (zh) * | 2017-02-15 | 2019-03-19 | 刘宾 | 一种轨道路面与地面互通的交通系统 |
CN107650598A (zh) * | 2017-09-29 | 2018-02-02 | 于廷虎 | 陆空两用车轨道交通行驶系统 |
CN109318668A (zh) * | 2018-11-07 | 2019-02-12 | 江苏添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双排座地空两用电动车 |
CN112918202B (zh) * | 2021-01-28 | 2022-08-26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一种具有多种移动轮的山地运输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4021A (zh) * | 2007-06-19 | 2007-11-21 | 高鹏 | 索道机动车及其专用索道 |
CN101279604A (zh) * | 2008-01-17 | 2008-10-08 | 王军 | 悬挂式磁动力微型无人驾驶车及其轨道 |
CN202156414U (zh) * | 2011-06-16 | 2012-03-07 | 于廷虎 | 一种陆地与索道两用车和及其专用索道装置 |
DE202012101306U1 (de) * | 2012-04-12 | 2012-04-24 | Ws Beteiligungs Gmbh | Vorrichtung zum Tragen und zum Befördern von Waren, ein Trägerelement dafür sowie Fördersystem mit einer Mehrzahl solcher Vorrichtungen |
CN202345678U (zh) * | 2011-11-28 | 2012-07-25 | 吴德滨 | 太阳能电池板棚悬挂电车 |
CN203344668U (zh) * | 2013-05-31 | 2013-12-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一种用于公铁两用车的垂直上下轨装置 |
-
2014
- 2014-02-27 CN CN201410068084.2A patent/CN103786539A/zh active Pending
- 2014-10-24 CN CN201410577488.4A patent/CN1043094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4021A (zh) * | 2007-06-19 | 2007-11-21 | 高鹏 | 索道机动车及其专用索道 |
CN101279604A (zh) * | 2008-01-17 | 2008-10-08 | 王军 | 悬挂式磁动力微型无人驾驶车及其轨道 |
CN202156414U (zh) * | 2011-06-16 | 2012-03-07 | 于廷虎 | 一种陆地与索道两用车和及其专用索道装置 |
CN202345678U (zh) * | 2011-11-28 | 2012-07-25 | 吴德滨 | 太阳能电池板棚悬挂电车 |
DE202012101306U1 (de) * | 2012-04-12 | 2012-04-24 | Ws Beteiligungs Gmbh | Vorrichtung zum Tragen und zum Befördern von Waren, ein Trägerelement dafür sowie Fördersystem mit einer Mehrzahl solcher Vorrichtungen |
CN203344668U (zh) * | 2013-05-31 | 2013-12-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一种用于公铁两用车的垂直上下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6539A (zh) | 2014-05-14 |
CN104309423A (zh) | 2015-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09423B (zh) | 陆空两用轨道汽车和空中轨道 | |
CN207173202U (zh) | 一种路轨两用车 | |
WO2020047947A1 (zh) | 一种移动舱、轨道及立体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1951460U (zh) | 悬挂式轨道公交系统 | |
CN108501961A (zh) | 悬挂式空中列车爬坡系统 | |
CN201914251U (zh) | 悬挂式新能源轨道公交车 | |
CN102730011A (zh) | 一种单轨悬挂式双电源电动公交车 | |
CN102463997A (zh) | 一种悬挂式新能源轨道公交车 | |
CN102463996B (zh) | 一种侧挂式双电源驱动轨道电车 | |
CN102765392A (zh) | 桥梁桥体底面悬挂式轨道列车 | |
CN104369741B (zh) | 空中链轨式轨道机车 | |
CN205365599U (zh) | 一种无接触供电高架公交车 | |
CN102730004A (zh) | 一种高架式公共交通运行方案 | |
CN202247573U (zh) | 一种城市十字路口立交桥 | |
CN103129562A (zh) | 单轨磁悬浮电车 | |
CN103738342A (zh) | 独立驱动型索道交通系统 | |
CN102190005B (zh) | 中间轨道及辅助装置运输系统 | |
CN202499138U (zh) |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2146649A (zh) | 一种公共交通方法 | |
CN103628373A (zh) | 轻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统 | |
CN203681537U (zh) | 独立驱动型索道交通系统 | |
CN103898820B (zh) | 准轨道交通道路系统 | |
WO2016172997A1 (zh) | 一种轨道交通的实现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中的车辆 | |
CN208469799U (zh) | 悬挂式空中列车爬坡系统 | |
CN105463962B (zh) | 一路通公交运输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