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7589B - 嘴取出装置、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嘴取出装置、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7589B
CN104247589B CN201380002008.5A CN201380002008A CN104247589B CN 104247589 B CN104247589 B CN 104247589B CN 201380002008 A CN201380002008 A CN 201380002008A CN 104247589 B CN104247589 B CN 104247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withdrawing device
storage appts
incorporating section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0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7589A (zh
Inventor
粟野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7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7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7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7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09Suc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1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having multiple pick-up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N)的嘴储备器(8)取出嘴。使用具备了与嘴(N)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91)的嘴取出装置(9)来执行嘴(N)的取出。即,该卡合部件(91)在与嘴储备器(8)的嘴收纳部(81)所收纳的嘴(N)卡合后从嘴储备器(8)离开时,从嘴收纳部(81)取出并保持嘴(N)。因此,例如进行嘴(N)的取出作业的作业者仅通过使卡合部件(91)与嘴(N)卡合接着使其从嘴储备器(8)离开,即能够将嘴(N)取出。如此,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N)的嘴储备器(8)取出嘴(N)。

Description

嘴取出装置、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收纳相对于安装头进行装卸的嘴的嘴储备器取出嘴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以下元件安装装置:利用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安装头上的嘴吸附元件,同时使安装头移动,从而在基板上安装元件。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元件安装装置:该元件安装装置搭载有收纳从安装头取下的嘴的嘴储备器。特别是,在该元件安装装置中,装卸自如地设有嘴储备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9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那样的嘴随着在元件安装中使用而会附着污物或劣化,所以需要对嘴适当进行清洗等维护。相对于此,如专利文献1所示,装卸自如地设有嘴储备器的结构由于能够从元件安装装置取下嘴储备器而对收纳于嘴储备器中的嘴执行维护,所以优选。但是,在将嘴收纳于嘴储备器的状态下,由于位于嘴周围的嘴储备器的其他部件会成为妨碍等原因,所以有时难以高效地对嘴进行维护。因此,需要能够容易地从嘴储备器取出嘴的技术。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的嘴储备器取出嘴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具备与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和支撑卡合部件的支撑部件,卡合部件通过与嘴卡合,而能够取出并保持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嘴更换系统具备:嘴更换机,具有将嘴取出自如地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储备器;及嘴取出装置,具有与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卡合部件在与收纳于嘴储备器的嘴收纳部的嘴卡合之后从嘴储备器离开时,从嘴收纳部取出并保持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元件安装系统具备:安装头,将嘴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嘴安装部;嘴更换机,具有将嘴取出自如地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储备器,并执行将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安装于嘴安装部的安装动作或将安装于嘴安装部的嘴收纳于嘴收纳部的收纳动作;及嘴取出装置,具有与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卡合部件在与收纳于嘴储备器的嘴收纳部中的嘴卡合之后从嘴储备器离开时,从嘴收纳部取出并保持嘴。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嘴取出装置、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中,具备与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该卡合部件通过与嘴卡合,而能够取出并保持嘴。因此,例如进行嘴的取出作业的作业者仅通过使卡合部件与嘴卡合接着从嘴储备器离开,即能够将嘴取出。如此,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的嘴储备器取出嘴。
另外,本发明在从排列有多个嘴收纳部的嘴储备器取出嘴时能够特别优选地构成。具体而言,嘴取出装置若如下构成即可:在支撑部件中,与排列于嘴储备器的多个嘴收纳部的排列对应地排列有多个卡合部件,多个卡合部件能够与分别收纳于多个嘴收纳部的嘴一并地卡合。在该结构中,能够容易地从嘴储备器一并取出多个嘴。
另外,作为嘴收纳部和卡合部件的排列形态,可以考虑多种形态。例如,嘴取出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多个卡合部件与在嘴储备器中排列成圆周状的多个嘴收纳部的排列对应地排列成圆周状。或者,嘴取出装置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多个卡合部件与在嘴储备器中排列成直线状的所述多个嘴收纳部的排列对应地排列成直线状。
另外,嘴取出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支撑部件具有与卡合部件所保持的嘴的孔连通的送风口。在这样的结构中,例如通过从送风口吹入空气,能够容易地对嘴的孔执行喷射空气的喷射清洗。
另外,嘴取出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卡合部件从嘴保持对象物的前端的相反侧与嘴卡合,以使嘴的前端露出的状态保持嘴。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能够目视所取出的嘴的前端,所以能够容易地判断例如与嘴前端的污物状况对应的适当的清洗方法,对于作业者而言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嘴取出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还具备与设于嘴储备器的导孔插入脱离自如地进行嵌合的导向销,当导向销与导孔嵌合时,卡合部件与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对位。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在嘴储备器的导孔中嵌入导向销,从而能够使卡合部件与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对位,能够容易地进行使卡合部件与嘴卡合的作业。
但是,在嘴储备器中从嘴收纳部取出嘴受到适当限制的情况下,若不解除取出的限制,则无法从嘴收纳部取出嘴。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业者通过手动作业进行限制的解除,从而能够适当地执行嘴的取出。或者,如下构成,对于作业者来说也能够实现作业性的进一步提高。
即,嘴取出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还具备对控制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件,该控制部件对嘴储备器中从嘴收纳部取出嘴的限制进行控制,操作部件操作控制部件来解除从嘴收纳部取出嘴的限制直到与嘴收纳部的嘴卡合的卡合部件从嘴储备器离开而嘴从嘴收纳部的取出完成为止。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设于嘴取出装置的操作部件的功能来解除取出嘴的限制直到与嘴收纳部的嘴卡合的卡合部件从嘴储备器离开而嘴从嘴收纳部的取出完成为止。其结果为,作业者无需自行进行限制的解除就能够执行嘴的取出,对于作业者而言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具备能够载置上述的嘴取出装置的载置部件和支撑所述载置部件的基台。上述嘴取出装置载置台能够在将保持从嘴储备器取出的嘴的嘴取出装置载置于载置部件的状态下对嘴执行维护,有助于提高进行维护的作业者的作业性。
另外,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还具备抵接部件,该抵接部件与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的状态下的嘴取出装置所保持的嘴抵接,限制嘴从嘴取出装置脱落。上述结构中,即使伴随维护的执行而对嘴施加了力,也能够抑制嘴的脱落,所以有助于提高进行维护的作业者的作业性。
另外,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还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固定于基台并在进行搬运时被把持,通过把持部,能够连同载置于载置部件的嘴取出装置而搬运载置部件和基台。上述结构中,由于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搬运保持从嘴储备器取出的嘴的嘴取出装置,所以有助于提高进行维护的作业者的作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仅通过使卡合部件与嘴卡合之后使卡合部件从嘴储备器离开,就能够将嘴取出。其结果为,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的嘴储备器取出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元件安装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元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头单元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元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头单元的一例的X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嘴更换机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所具备的嘴储备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所具备的嘴储备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头单元中的嘴安装部的排列与嘴储备器中的嘴收纳部的排列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插入取出限制状态和插入取出许可状态的切换动作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1是例示一个嘴储备器8选择性地上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例示一个嘴储备器选择性地上升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嘴取出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嘴取出装置的仰视图。
图16是表示从嘴收纳部取出了嘴的嘴取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使用嘴取出装置从嘴更换机取出嘴时的作业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使用嘴取出装置向嘴更换机收纳嘴时的作业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元件安装系统和嘴更换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图22是表示嘴取出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元件安装装置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元件安装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在该图和以下所示的图中,适当表示由基板搬运方向X、宽度方向Y和铅垂方向Z构成的XYZ正交坐标系。另外,将X轴的箭头侧称作一侧,将X轴的箭头的相反侧适当称作另一侧。元件安装装置1具备由头单元4将元件供给部3所供给的元件移载到搬运路2搬入的基板上的概略结构。更具体而言,元件安装装置1具备在基板搬运方向X上并行地延伸设置的两条搬运路2、在这两条搬运路2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每一侧分别设有两个的元件供给部3和四个头单元4。
两条搬运路2分别具有共通的结构,并执行以下动作:将基板从基板搬运方向X的上游侧搬入并使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20(图1的单点划线)停止的基板搬入动作和将在停止位置20接受了元件安装的基板向基板搬运方向X的下游侧搬出的基板搬出动作。这时,各搬运路2具备能够使基板分别停止于例如在基板搬运方向X上不同的两个停止位置20上的结构。两条搬运路2各自由在基板搬运方向X上并行地延伸设置的两条搬送传送器搬运输送机21构成,在元件安装装置1中四条搬运输送机21沿宽度方向Y排列。四条搬运输送机21中外侧的两条是在宽度方向Y上固定的固定输送机,内侧的两条是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自如的可动输送机。因此,通过使可动输送机21沿宽度方向Y移动,能够根据基板的宽度来调整搬运路2的宽度。
顺便提及,两条搬运路2中的基板搬运的形态不限于图1例示的形态。即,图1中例示了对两条搬运路2分别各设定两个停止位置20而合计设定四个停止位置20并进行基板搬运的情况,但是也能够对两条搬运路2分别各设定一个停止位置20而合计设定两个停止位置20。另外,在由于基板宽度宽而无法由两条搬运路2同时执行基板搬运的情况下,也可以仅由两条搬运路中的一条执行基板搬运,而在另一条上不执行基板搬运。
在这些搬运路2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分别沿基板搬运方向X排列有两个元件供给部3,在元件安装装置1中,设有合计四个元件供给部3。各元件供给部3具备在基板搬运方向X上排列多个带式供料器31的结构。各带式供料器31具备将收纳集成电路(IC)、晶体管、电容器等小片状电子元件的料带卷绕于带盘的概略结构,通过从带盘间歇性地送出电子元件,从而供给电子元件。另外,作为构成元件供给部3的供料器的种类,不限于带型的供料器,也可以是以载置于托盘上的状态供给电子元件的托盘型的供料器。
四个头单元4分别具有沿X方向排列的三个安装头5,通过由各安装头5的前端的嘴吸附元件,从而将元件供给部3所供给的元件向停止在停止位置20的基板移载。另外,在元件安装装置1中,设有用于使头单元4移动的头驱动机构6。具体而言,四个头驱动机构6与上述的四个元件供给部3对应地设置,各头驱动机构6从Y方向的内侧(搬运路2侧)与所对应的元件供给部3邻接。并且,四个头驱动机构6分别承担一个头单元4的驱动。
各头驱动机构6具备将沿X方向延伸的X轴梁61支撑为沿Y方向移动自如的结构,该X轴梁将头单元4支撑为沿X方向移动自如。在X轴梁61安装有:安装于头单元4并沿X方向延伸的X轴滚珠丝杠62;及驱动X轴滚珠丝杠62旋转的X轴伺服马达63。并且,当X轴伺服马达63驱动X轴滚珠丝杠62旋转时,头单元4沿X轴梁61在X方向上移动。另外,各头驱动机构6具有:安装于X轴梁61并沿Y方向延伸的Y轴滚珠丝杠64;及驱动Y轴滚珠丝杠64旋转的Y轴伺服马达65。并且,当Y轴伺服马达63驱动Y轴滚珠丝杠64旋转时,X轴梁与头单元4一并沿Y方向移动。
如此构成的各头驱动机构6通过使X轴伺服马达63和Y轴伺服马达65适当旋转,能够使担当的头单元4在所对应的元件供给部3与停止位置20的基板之间移动。由此,头单元4能够由安装头5吸附元件供给部3所供给的元件,并将其向停止在停止位置20的基板移载。
另外,相机68和嘴更换机7分别从Y方向的内侧(搬运路2侧)与四个元件供给部3邻接地配置。如此,相机68和嘴更换机7设于元件供给部3与搬运路2之间(换言之,头单元4的移动路径)。相机68与铅垂方向Z平行而朝向上方配置,对在上侧通过的头单元4所保持的元件、安装于头单元4的后述的位置识别用的标记部件41(图3)进行拍摄。另外,嘴更换机7用于对安装于头单元4的各安装头5上的嘴进行更换,其详细内容在后面论述。
图2是表示图1的元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头单元的一例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元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头单元的一例的X方向的局部剖视图。接下来,使用图2和图3,对各头单元4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另外,四个头单元4彼此具备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此对一个头单元4进行说明。
头单元4具备沿X方向以规定的排列间距Lh排列成直线状的三个安装头5。三个安装头5分别具备在沿Z方向延伸的轴50的下端部安装了嘴N的概略结构。详细而言,安装头5具有以将与Z方向平行的中心轴C51作为中心的沿周向相等的排列间距配置的八个轴50,在设于各轴50的下端部的嘴安装部51上装卸自如地安装嘴N。
在嘴安装部51中,下端部朝轴50弯曲的板簧52与轴50的下端部的外周隔开间隙地相向。并且,在使嘴N的前端朝向下侧并且使嘴N的上部从外侧与轴50嵌合的状态下将嘴N向上方压入于嘴安装部51时,设于嘴N的外周的卡合突起Ne将板簧511的下端部推向外侧并进入到轴50与板簧52之间的间隙中。其结果为,嘴N的外周的卡合突起Ne与板簧52的下端部卡合,嘴N其前端朝向下侧并安装于嘴安装部51。如此,安装于嘴安装部51的嘴N由板簧511的弹性力而保持于嘴安装部51。另一方面,通过抵抗板簧51的弹性力而将安装于嘴安装部51的嘴N向下方拉伸,从而能够从嘴安装部51取下嘴N。另外,在嘴N上,在卡合突起Ne与嘴N的下端(前端)之间形成有向侧方突出的凸缘Nf。关于该凸缘Nf的功能,与嘴更换机7一起在后面叙述。
在各轴50的中心形成有从嘴安装部51沿Z方向延伸的通气路53,另一方面,在嘴N的中心形成有贯通于Z方向的嘴孔Nv,安装于嘴安装部51的嘴N的嘴孔Nv与通气路53连通。因此,能够经由通气路53调整嘴孔Nv的气压并使安装头51执行元件安装。具体而言,在保持元件供给部3所供给的元件时,能够使嘴N的前端与元件接触并对嘴孔Nv施加负压,在嘴N的前端吸附元件。另外,在基板上载置元件时,能够对嘴孔Nv施加正压,从嘴N向基板瞬间地转移元件。另外,安装头51能够使八个轴50单独升降。因此,来自元件供给部3的元件的保持、元件向基板的载置能够使安装了作为执行主体的嘴N的轴50选择性地升降来执行。另外,安装头51是以中心轴C51为中心能够使八个轴50一体地旋转的转动式的安装头。因此,使八个轴50适当旋转,能够调整嘴N的位置。
在如此构成的三个头5的X方向的两外侧配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棒状的位置识别用的标记部件41。各标记部件41固定于头单元3,由相机68进行拍摄,用于头单元3的位置识别。另外,头单元3具有拍摄吸附于嘴N的元件的相机43和照射相机43的视野的照明45。相机43(的光学系统431)从Y方向与安装于安装头5的嘴N的前端相向,从Y方向拍摄吸附于嘴N的元件。如此,相机43配置于安装头5的Y方向侧。另外,在安装头5上,在排列成圆周状的八个嘴N的中央设有棒状的反射部件47。由该反射部件47反射来自照明45的光,能够更明亮地照射相机43的视野。
嘴更换机
以上是元件安装装置1的概要。接着,对嘴更换机7进行详细论述。图4是表示嘴更换机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4中,表示在嘴更换机7的全部嘴收纳部中收纳有嘴N的状态。嘴更换机7执行将收纳于嘴储备器7的嘴N安装于安装头5的安装动作、将安装于安装头5的嘴N收纳于嘴储备器7的收纳动作。具体而言,在嘴更换机7的上部沿Y方向以等间距排列有具备彼此共通的结构的四个嘴储备器8,各嘴储备器8能够执行安装动作、收纳动作。
图5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所具备的嘴储备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所具备的嘴储备器的一例的俯视图。并用图5和图6来说明嘴储备器8。嘴储备器8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状的储备器主体80和在储备器主体80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开口的嘴收纳部81,从铅垂方向Z插入取出自如地将嘴N收纳于嘴收纳部81。具体而言,在嘴N的凸缘Nf的下侧(前端侧)嵌入到嘴收纳部81中并且嘴N的凸缘Nf的上侧从嘴收纳部81突出的状态下(图4),嘴收纳部81收纳嘴N。如图5和图6所示,在储备器主体80的上表面,由以圆周状等间距排列的八个嘴收纳部81构成一个嘴收纳单元81U,另外,三个嘴收纳单元81U沿X方向以直线状等间距排列。上述嘴收纳部81的排列与头单元4中的嘴安装部51的排列对应。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头单元中的嘴安装部的排列与嘴储备器中的嘴收纳部的排列的对应关系的图。该图的上段的栏中表示从下方观察头单元4中的嘴安装部51的排列的情况,该图的下段的栏中表示从上方观察嘴储备器8中的嘴收纳部81的排列的情况。另外,在该图中,表示各安装头5的旋转角度被调整为彼此相等的状态,嘴安装部51由被安装嘴N的轴50的圆形来表示。
如上所述,在头单元4中,三个安装头5沿X方向以排列间距Lh排列成直线状。另外,在各安装头5中,八个嘴安装部51沿周向以排列间距Lo排列成圆周状。另外,排列八个嘴安装部51的圆周O51具有半径Ro。在此,圆周O51是通过分别安装于八个嘴安装部51的嘴N的前端的假想圆。
相对于此,在嘴储备器8中,三个嘴收纳单元81U沿X方向以与上述排列间距Lh相等的排列间距排列成直线状。另外,在各嘴收纳单元81U中,八个嘴收纳部81沿周向以与上述排列间距Lo相等的排列间距排列。另外,排列八个嘴收纳部81的圆周O81具有与上述半径Ro相同的半径。在此,圆周O81是通过分别收纳于八个嘴安装部81的嘴N的前端的假想圆。顺便提及,在如此排列嘴收纳部81的情况下,属于在X方向上相邻的不同的嘴收纳单元81U并且各嘴收纳单元81U的配置处于相等关系的嘴收纳部81沿X方向以排列间距Lh排列。
如此,头单元4中的嘴安装部51的排列与嘴储备器8中的嘴收纳部81的排列对应。因此,只要调整头单元4的各安装头5的旋转角度,如图7所示使嘴安装部51的排列角度与嘴收纳部81的排列角度一致,则通过使头单元4从Z方向与嘴储备器8相向,能够使各嘴安装部51和各嘴收纳部81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彼此在Z方向上相向。以上是头单元4中的嘴安装部的排列和嘴储备器8中的嘴收纳部的排列的对应关系的说明。返回到图4~图6继续说明嘴储备器8。
在储备器主体80的上表面,在各嘴收纳单元81的周围形成有凹陷为大致圆板状的轴承孔801,八个嘴收纳部81在轴承孔801的底部开口。并且,具有与轴承孔801的内径大致相同或比其略小的外径的圆环状的挡板82嵌入到各轴承孔801中,并相对于各嘴收纳单元81U进行设置。在各嘴收纳单元81中,多个嘴收纳部81的圆周排列的中心、轴承孔801的圆形的中心和挡板82的圆环形状的中心彼此一致,挡板82在与轴承孔801的内壁之间滑动并在嘴收纳单元81U的周围转动自如。另外,在储备器主体80的上表面,向轴承孔801的内侧突出并从上按压挡板82的压板803螺纹固定于各轴承孔801的周围,防止挡板82从轴承孔801脱落。
如此,对三个嘴收纳单元81U分别设有挡板82。并且,各挡板82通过具备以下那样的结构,从而限制嘴N相对于所对应的嘴收纳单元81U的八个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即,挡板82由圆环状的周缘部821和从周缘部821向内侧突出的八个突起部822构成。周缘部821具有比与构成嘴收纳单元81U的八个嘴收纳部81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大的内径,从外侧包围嘴收纳单元81U。八个突出部822沿上述周缘部821的内壁,以等间距排列成圆周状。即,在构成嘴收纳单元81U的八个嘴收纳部81的周围设有与它们相同数量的突起部822,八个嘴收纳部81和八个突起部822对应。并且,当转动挡板82时,各突起部822在向嘴N相对于所对应的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路径突出的插入取出限制位置Pr与从该插入取出路径脱离的插入取出许可位置Pp之间转动。各突起部822在插入取出限制位置Pr限制嘴N相对于所对应的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另一方面,在插入取出许可位置Pp许可嘴N相对于所对应的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另外,在图5和图6中,各突起部822位于插入取出限制位置Pr。
挡板82由于具备上述结构,所以通过适当转动挡板82,能够对与该挡板82对应的八个嘴收纳部81一并地限制或许可嘴N的插入取出。即,当挡板822处于各突起部822位于插入取出限制位置Pr的转动状态(插入取出限制状态)时,对与该挡板82对应的八个嘴收纳部81一并地限制嘴N的插入取出。另一方面,当挡板82处于各突起部822位于插入取出许可位置Pp的转动状态(插入取出许可状态)时,对与该挡板82对应的八个嘴收纳部81一并地许可嘴N的插入取出。
这样的挡板82的转动经由在储备器主体80的上表面相对于各挡板82设置的曲柄板83来进行。即,挡板82具有从周缘部821向上方突出的销823。相对于此,曲柄板83与嵌入了挡板82的轴承孔801相邻设置,并构成为与挡板82的销823卡合并旋转自如。具体而言,曲柄板83具有向轴承孔801的内侧突出的卡合部831,使卡合部831通过沿Z方向贯通的长孔832而与销823卡合。因此,当曲柄板83转动时,挡板82与曲柄板83联动地转动。另外,使长孔832的长度比销823的外径长,在长孔832与销823之间设置游隙,从而挡板82以能够与曲柄板83顺畅地联动的方式构成。
如此,在储备器主体80的上表面,对三个嘴收纳单元81U分别设有挡板82和曲柄板83。另外,嘴储备器8具备通过使三个曲柄板83一并转动而将三个挡板82的状态一并地切换为插入取出限制状态和插入取出许可状态的任一个状态的机构。即,在储备器主体80的Y方向的侧面形成有沿X方向延伸的引导槽805。该引导槽805从位于X方向的一侧(图5的左侧)这一端的挡板82的正下方延伸,在X方向的另一侧(图5的右侧)的储备器主体80的一端开口。并且,在X方向上比引导槽805长的滑动件84嵌入到引导槽805。该滑动件84在X方向的另一侧(图5的右侧)从引导槽805的一端局部突出,并沿引导槽805在X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
另外,滑动件84具有销841,该销841配置于沿X方向排列的三个曲柄板83各自的下方且向上方突出。如此沿X方向排列的三根销841分别与位于上方的曲柄板83上形成的切口部833卡合。因此,若使滑动件84沿X方向移动,则经由三根销841而与滑动件84卡合的三个曲柄板83一并转动,三个挡板82也一并转动。通过如此使滑动件84沿X方向移动,使与滑动件84联动的三个挡板82一并转动,从而能够将三个挡板82的状态一并地切换为插入取出限制状态和插入取出许可状态的任一个状态。
图8是表示插入取出限制状态和插入取出许可状态的一例的俯视图,例示了在嘴收纳单元81U的各嘴收纳单元81收纳有嘴N的状态。另外,在该图中,代表示出了与一个嘴收纳单元81U有关的结构,但是与属于相同嘴储备器8的三个嘴收纳单元81U有关的结构一并地执行相同动作。
如该图上段的栏中所示,在插入取出限制状态下,销841随着滑动件84而处于移动到X方向的一侧Xl的状态。因此,曲柄板83处于转动到顺时针侧Rf的状态,挡板82处于转动到逆时针Rb的状态。其结果为,各突起部822位于向嘴N相对于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路径突出的插入取出限制位置Pr,限制嘴N向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特别是如图8所示,在嘴收纳部81插入有嘴N的情况下,位于插入取出限制位置Pr的各突起部822位于收纳于嘴收纳部81中的嘴N的凸缘Nf的正上方,限制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N。
如该图下段的栏中所示,在插入取出许可状态下,销841随着滑动件84而处于移动到X方向的另一侧Xr的状态。因此,曲柄板83处于转动到逆时针侧Rb的状态,挡板82处于转动到顺时针Rf的状态。其结果为,各突起部822位于从嘴N相对于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路径脱离的插入取出许可位置Pp,允许嘴N向嘴收纳部81的插入取出。特别是如图8所示,在嘴收纳部81插入有嘴N的情况下,位于插入取出许可位置Pp的各突起部822从收纳于嘴收纳部81中的嘴N的凸缘Nf的正上方脱离,许可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N。
如此,在嘴储备器8中,通过使滑动件84移动到X方向上的Xl侧或Xr侧,从而能够使各挡板82一并地向逆时针侧Rb或顺时针侧Rf转动。因此,仅通过操作滑动件84,从而能够对各挡板82一并地执行从插入取出许可状态向插入取出禁止状态的切换或从插入取出禁止状态向插入取出许可状态的切换。
返回到图4~图6继续说明。在储备器主体80内设有向X方向的一侧(图5的左侧)对滑动件84施力的弹簧等弹性部件(图示省略),各挡板82由该弹性部件向成为插入取出限制状态的转动方向Rb被施力。另一方面,滑动件84在从储备器主体80向X方向的另一侧(图5的右侧)突出的部分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挡板操作部843。因此,通过操作挡板操作部843,能够抵抗弹性部件的作用力来使滑动件84沿X方向移动。其中,储备器主体80在滑动件84的X方向的另一侧(图5的右侧)具备设于滑动件84的移动路径上的止动器85。因此,当滑动件84与止动器接触时,抵抗作用力的滑动件84被限制进一步的移动。另外,在滑动件84的X方向的一侧Xl的一端上安装有以与Y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如的环部84a。因此,通过将环部84a向X方向的另一侧Xr推压,能够使滑动件84向X方向的另一侧Xr移动。
滑动件84在设有销841的厚壁部845沿Y方向形成有厚壁。该厚壁部845从引导槽805向Y方向突出,与滑动件84的移动一起移动。另一方面,相对于储备器主体80的侧面,螺纹固定有避开滑动件84的厚壁部845的移动范围且覆盖引导槽805的罩部件807。通过该罩部件807,防止滑动件84从引导槽805脱离。
另外,通过使用后述的嘴取出装置9(图13),能够从嘴储备器8的嘴收纳部81一并地取出嘴N。因此,为了在嘴取出作业时使嘴储备器8与嘴取出装置9的相互定位容易,在嘴储备器8的两端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的导孔86。
以上是图4的嘴更换机7所具备的嘴储备器8的结构的详细情况。接着,使用图4、图9和图10,说明使嘴储备器8升降的储备器升降机构71。在此,图9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图4的嘴更换机的一例的主视图。在嘴更换机7的基台70的上表面,沿Y方向以等间距排列有具备彼此共通的结构的四个储备器升降机构71,在这些储备器升降机构71的上侧沿Y方向以等间距排列有四个嘴储备器8。储备器升降机构71的排列间距与嘴储备器8的排列间距彼此相等,四个储备器升降机构71与四个嘴储备器8对应。并且,各储备器升降机构71使对应设置的正上方的嘴储备器8升降。
构成储备器升降机构71的骨架的支撑框710立设于基台70上并沿Z方向延伸。储备器升降机构71具有固定于支撑框710的下部的Z轴缸712和升降自如地设于支撑框710的上部的升降平板713。Z轴缸712是通过空气使活塞杆712a沿Z方向进退的杆式缸(气缸),从收容于基台70的下部的空气供给装置701经由空气软管702接收空气的供给而使活塞杆712a升降。升降平板713通过固定于支撑框710的上部的引导部件714升降自如地支撑。并且,Z轴缸712的活塞杆712a的上部由接头715安装于升降平板713。因此,能够通过Z轴缸712使升降平板713升降。另外,储备器升降机构71具有从下侧支撑嘴储备器8的支撑底板716,升降平板713的上部固定于支撑底板716。因此,嘴储备器8与升降平板713一起升降。
这样的储备器升降机构71通过使Z轴缸712的活塞杆712a沿Z方向进退,能够使所对应的嘴储备器8升降。另外,在嘴更换机7中,相对于四个嘴储备器8分别单独地设有储备器升降机构71。因此,能够使四个嘴储备器8单独地升降。
另外,嘴更换机7具有挡板操作机构73,该挡板操作机构73操作四个嘴储备器8中上升的嘴储备器8的挡板操作部843,而对上升的嘴储备器8的挡板82进行操作。挡板操作机构73配置于四个嘴储备器8的X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右侧),并经由连接框75安装于支撑框710。该挡板操作机构73如接下来所说明那样,具备由X轴缸732向X方向驱动从上方与嘴储备器8的挡板操作部843相向的离合部件731的概略结构。
连接框75具有在四个嘴储备器8和支撑框710的X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右侧)与YZ平面平行设置的安装平板75a和在安装平板75a的Y方向的两侧向支撑框710侧弯曲的两张弯曲平板75b,这些弯曲平板75b螺纹固定在位于Y方向两端的支撑框710上。并且,挡板操作机构73的框部件730安装于安装平板75a的上端,从安装平板75a向X方向的另一侧(图10的右侧)突出。框部件730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平板形状,在Y方向上位于四个嘴储备器8的排列的中央。
离合部件731经由X轴引导机构733安装于框部件730的上表面,沿X方向移动自如。具体而言,X轴引导机构733具有固定于框部件730的上表面的X轴轨道733a和沿X轴轨道733a在X方向上移动自如的X轴滑动件733b,在X轴滑动件733b上螺纹固定有离合部件731。离合部件731由第一延伸板731a、第二延伸板731b和卡合爪731c构成。第一延伸板731a是从X轴滑动件733b朝向嘴储备器侧8沿X方向延伸的板,在从X轴滑动件733b突出的部分弯曲成台阶状。第二延伸板731b是从第一延伸板731a向X方向延伸至四个嘴储备器8的上方的板。该第二延伸板731b在Y方向上具有比四个挡板操作部843的排列宽的宽度,从上方与排列于Y方向上的四个挡板操作部843相向。卡合爪731c从第二延伸板731b的嘴储备器侧8的X方向的前端向下方弯曲设置,在Y方向上具有与第二延伸板731b相同的宽度。
X轴缸732安装于框部件730的下表面,具有朝向嘴储备器8侧沿X方向延伸的活塞杆732a。该活塞杆732a在X方向上贯通设于连接框75的安装平板75a上的贯通孔(未图示),并从安装平板75a延伸至嘴储备器8侧。X轴缸732是通过空气使活塞杆732a沿X方向进退的杆式缸(气缸),从收容于基台70的下部的空气供给装置701经由空气软管703接收空气的供给而使活塞杆732a移动。并且,活塞杆732a的嘴储备器8侧的前端与卡合于离合部件731的卡合平板735连接。具体而言,在离合部件731的底面固定有沿X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分别沿Y方向延伸的棒部件736,卡合平板735保持游隙地嵌入到棒部件736之间,与离合部件731卡合。因此,通过使X轴缸732的活塞杆732a沿X方向进退,能够使离合部件731沿X方向移动,而相对于嘴储备器8接触离开。
如此构成的挡板操作机构73的离合部件731与通过储备器升降机构71而上升的嘴储备器8的挡板操作部843选择性地卡合,而能够操作上升的嘴储备器8的挡板82。关于上述动作,并用图11和图12进行说明。在此,图11是例示一个嘴储备器8选择性地上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例示一个嘴储备器选择性地上升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例子中,仅图4中左端的嘴储备器8上升,其他嘴储备器8下降,并且活塞杆732a向嘴储备器8侧延伸,离合部件731偏向嘴储备器8。
上述的储备器升降机构71使嘴储备器8在上升位置Pu与比上升位置Pu靠下侧的下降位置Pd之间升降。另一方面,离合部件731的第二延伸板731b从上方与四个嘴储备器8各自的操作部843相向。离合部件731的高度设定为第二延伸板731b位于比处于上升位置Pu的嘴储备器8的操作部843的上端略靠上侧的高度。详细而言,在处于上升位置Pu的嘴储备器8的操作部843的上端与离合部件731的第二延伸板731b之间空出离合部件731的卡合爪731c的长度以下的空隙。另外,在活塞杆732a伸长的状态下,离合部件731的卡合爪731c位于比由作用力推向X方向的一侧Xl的操作部843更靠X方向的一侧Xl。因此,离合部件731的卡合爪731c在X方向的一侧Xl与位于上升位置Pu的嘴储备器8的操作部843卡合,相对于此,离合部件731的卡合爪731c相对于位于下降位置Pd的嘴储备器8的操作部843向下侧脱离而未卡合。
在这样的嘴更换机7中,挡板操作机构73能够经由离合部件731对处于上升位置Pu的嘴储备器8进行操作。即,当挡板操作机构73使X轴缸732动作而使活塞杆732a缩短时,嘴储备器8的操作部843由离合部件731向X方向的另一侧Xr拉伸。由此,滑动件84向X方向的另一侧Xr移动,将嘴储备器8的各挡板82一并地从插入取出禁止状态向插入取出许可状态切换。另外,当挡板操作机构73使X轴缸732动作而使活塞杆732a伸长时,随着离合部件731向X方向的一侧Xl移动,滑动件84因作用力而向X方向的一侧Xl移动,将嘴储备器8的各挡板82一并地从插入取出许可状态向插入取出禁止状态切换。如此,离合部件731能够将处于上升位置Pu的嘴储备器8的各挡板82一并地在插入取出许可状态与插入取出禁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处于下降位置Pd的嘴储备器8的操作部843不与离合部件731卡合。因此,处于下降位置Pd的嘴储备器8的各挡板82不受挡板操作机构73的操作影响而维持成插入取出禁止状态。
即,嘴更换机7不仅能够通过储备器升降机构71使嘴储备器8单纯地升降,还能够控制嘴储备器8的挡板82与挡板操作机构73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形成和切断。即,若通过嘴储备器升降机构71使嘴储备器8上升到上升位置Pu,则能够形成嘴储备器8与挡板操作机构73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另外,若通过嘴储备器升降机构71使嘴储备器8下降到下降位置Pd,则能够切断嘴储备器8与挡板操作机构73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
嘴取出装置
以上是具备嘴更换机7的元件安装装置1的一例。接着,对从嘴更换机7取出收纳于嘴更换机7中的嘴N时使用的嘴取出装置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嘴取出装置的俯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嘴取出装置的仰视图。
嘴取出装置9具备由长度方向Dx上较长且宽度方向Dy上较短的长方体形状的支撑部件90支撑与嘴N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91的概略结构。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从卡合脱离方向Dz接近嘴储备器8,使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部件91与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嘴N卡合后,使嘴取出装置9在卡合脱离方向Dz上从嘴储备器8离开,从而能够从嘴储备器8取出嘴N。另外,在图13~图15及以下所示的附图中适当地将使嘴取出装置9接近嘴储备器8时使嘴取出装置9移动的一侧表示为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将使嘴取出装置9从嘴储备器离开时使嘴取出装置9移动的一侧表示为卡合脱离方向Dz的离开侧Dz(-)。另外,适当表示由长度方向Dx、宽度方向Dy和卡合脱离方向Dz构成的正交坐标系。
在支撑部件90的接近侧Dz(+)的面内,三个凹部901沿长度方向Dx以等间距排列成直线状。另外,在支撑部件90上,在长度方向Dx的途中、具体而言在一端的凹部901与中央的凹部901之间形成有沿宽度方向Dy切缺而成的切口部902。凹部901在俯视图中具有圆形状,在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形成开口。在凹部901中,八个卡合部件91以等间距排列成圆周状,构成卡合单元91U。该卡合单元91U由于设于各凹部901,所以在支撑部件90的接近侧Dz(+)的面上,三个卡合单元91U沿长度方向Dx以等间距排列成直线状。这样的卡合部件91的排列与嘴储备器8中的嘴收纳部81的排列对应。
即,如图7及上述所示,在嘴储备器8中,三个嘴收纳单元81U沿X方向以排列间距Lh排列成直线状。另外,在各嘴收纳单元81U中,八个嘴收纳部81沿周向以排列间距Lo排列成圆周状。另外,排列八个嘴收纳部81的圆周O81具有半径Ro。相对于此,在嘴取出装置9中,如图14所示,三个卡合单元91U沿X方向以与上述排列间距Lh相等的排列间距排列成直线状。另外,在各卡合单元91U中,八个卡合部件91沿周向以与上述排列间距Lo相等的排列间距排列。另外,排列八个卡合部件91的圆周O91具有与上述半径Ro相同的半径。在此,圆周O91是通过与八个卡合部件91分别卡合的嘴N的前端的假想圆。
如此,嘴储备器8中的嘴收纳部81的排列与嘴取出装置9中的卡合部件91的排列对应。因此,通过使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脱离方向Dz与Z方向平行并且使嘴取出装置9的接近侧Dz(+)与嘴储备器8的上表面相向,能够使各卡合部件91与各嘴收纳部81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相互在Z方向上相向。另外,从如此使各卡合部件91与各嘴收纳部81相向的状态开始,使嘴取出装置9从卡合脱离方向Dz接近嘴储备器8,从而能够使嘴取出装置9的各卡合部件91一并地与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各嘴收纳部81中的嘴N卡合。以上是嘴储备器8中的嘴收纳部81的排列与嘴取出装置9中的嘴收纳部的排列的对应关系的说明。
在支撑部件90的各凹部901的中央螺纹固定有俯视图中具有圆形状的橡胶部件92。橡胶部件92具有比排列成圆周状的多个卡合部件91的内接圆小的直径,在橡胶部件92的外周与包围该橡胶部件92的八个卡合部件91之间设有间隙。橡胶部件92相对于凹部901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突出一些。卡合部件91相对于凹部901和橡胶部件91分别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较大地突出。
在卡合部件91形成有在卡合脱离方向Dz上贯通的通气孔911。通气孔911与嘴N的嘴孔Nv连通,该嘴N与通气孔911所贯通的卡合部件91卡合。另外,在支撑部件90上,与设于凹部901上的八个卡合部件91各自的通气孔911连通的送风口93(图15)设于该凹部901的底部。该送风口93对三个凹部901分别设置。
另外,嘴取出装置9具备设于支撑部件90的长度方向Dy的两端并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突出的导向销95、安装于支撑部件90的长度方向Dy的一端的操作部件96。导向销95与嘴储备器8的导孔86对应地设置。更具体而言,各导向销设于储备器主体80上,使得在嘴取出装置9与嘴储备器8相向的状态下各导向销95与各导孔86相向并向Z方向插入脱离自如。
操作部件96具备以下概略结构:以设于支撑部件90的角部的旋转轴C96为中心而转动自如地支撑平板状的转动平板960并且将按压按钮961和抵接杆962设于转动平板960。转动平板960是沿支撑部件90的离开侧Dz(-)的面而设置的平板,在与送风口93相向的部分具有窗940a。通过该窗960a,送风口93不会被转动平板960遮挡而露出。按压按钮961设于旋转轴C96的长度方向Dx侧,并从宽度方向Dy与支撑部件90的切口部902相向,伴随转动平板960的转动而相对于切口部902插入脱离。抵接杆962在宽度方向Dy上在旋转轴C96的相反侧与支撑部件90的侧面邻接设置,从支撑部件90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较大地突出。该抵接杆962伴随转动平板960的转动而沿转动方向Dr转动,从而能够在长度方向Dx上向支撑部件90的内侧Dr(+)位移或向支撑部件90的外侧Dr(-)位移。
由于抵接杆962和按压按钮961经由转动平板960连接,所以在抵接杆962向内侧Dr(+)发生了位移的状态下按压按钮961从切口部902拔出,另一方面,在抵接杆962向外侧Dr(-)发生了位移的状态下,按压部件961进入到切口部902。另外,操作部件96由设于旋转轴C96上的未图示的施力部件(弹簧等)向抵接杆962向内侧Dr(+)位移的方向被施力。因此,当作业者使按压按钮961抵抗作用力而向切口部902压入时,抵接杆962向外侧Dr(-)位移,另一方面,当作业者释放按压按钮961时,抵接杆962因作用力而向内侧Dr(+)位移。
并且,具备图13~图15所示的结构的嘴取出装置9能够如图16所示保持从嘴储备器8取出的嘴N。图16是表示从嘴收纳部取出嘴后的嘴取出装置的剖视图。在嘴N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状态下,嘴N的前端Nt朝向下方收纳于嘴收纳部81内,另一方面,在前端Nt的相反侧,嘴N的嘴孔Nv向上方开口。因此,当使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脱离方向Dz与Z方向一致而使嘴取出装置9从上方接近嘴储备器8时,收纳于嘴储备器8中的嘴N的嘴孔Nv从外侧与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部件91嵌合。这时,嘴以嘴孔Nv的周缘夹持于卡合部件91与橡胶部件92之间,被橡胶部件92的弹性力推向卡合部件91。其结果为,通过作用于嘴N与卡合部件9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于嘴N与橡胶部件92之间的摩擦力,嘴N保持于卡合部件91。
另外,在支撑部件90设有上述的送风口93。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送风口93由在凹部901的中央在支撑部件90的底面(离开侧Dz(-)的面)上开设的开口931和将开口931与卡合部件91的通气孔911连接的连接路932构成。该连接路932从开口931向卡合脱离方向Dz延伸到支撑部件90的内部后,在与卡合脱离方向Dz正交的方向上以放射状形成分支而到达各卡合部件91的通气孔911。而且,与卡合部件91卡合的嘴N的嘴孔Nv与卡合部件91的通气孔911连通。因此,作业者能够通过对送风口93的开口931吹入空气(送风),对保持于卡合部件91上的嘴N的嘴孔Nv执行喷射空气的喷射清洗。
图17是表示使用嘴取出装置从嘴更换机取出嘴时的作业的一例的立体图。该图中例示了从在嘴更换机7的全部嘴收纳部81中收纳有嘴N的状态开始由嘴取出装置9一并地取出收纳于从里侧起第二个嘴储备器8中的嘴N的情况。另外,该图的各工序由作业者执行。
在该图的最上段所示的接近工序中,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脱离方向Dz与Z方向平行并使嘴取出装置9的接近侧Dz(+)与从里侧起第二个嘴储备器8的上表面相向。由此,收纳于第二个嘴储备器8的各嘴收纳部81中的嘴N与嘴取出装置9的各卡合部件91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相互在Z方向上相向。从如此使各嘴N与各卡合部件91相向的状态开始,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移动,使嘴取出装置9从卡合脱离方向Dz接近嘴储备器8。其结果为,如该图的中央所示的卡合工序所示,嘴取出装置9的各卡合部件91一并地与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各嘴收纳部81中的嘴N卡合。
顺便提及,在嘴取出装置9接近嘴储备器8的途中,嘴取出装置9的导向销95的两个导向销95分别插入到嘴储备器8的两个导孔86中。其结果为,在嘴储备器8的嘴N和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部件91在XY面内相互被定位的状态下,执行卡合部件91相对于各嘴N的接近/卡合。进而,嘴取出装置9的抵接杆962从X方向的一侧Xl与设于嘴储备器8的滑动件84上的环部84a抵接。这时,对抵接杆962施力的作用力被设定为比对滑动件84施力的作用力大,所以抵接杆962将滑动件84推向X方向的另一侧Xr,解除挡板82对嘴N的插入取出限制(即,将挡板82的状态从插入取出限制状态切换为插入取出许可状态)。因此,在各卡合部件91与各嘴N卡合的状态下,各嘴N从嘴储备器8取出自如。
接着,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从嘴储备器8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离开侧Dz(-)移动,使嘴取出装置9从嘴储备器8向卡合脱离方向Dz离开。由此,如该图的最下段所示的离开工序所示,能够从嘴收纳部81取出的各嘴N由卡合部件91保持并从嘴储备器8的嘴收纳部81取出。顺便提及,以直到嘴N从嘴收纳部81的取出完成为止解除挡板82对嘴N的插入取出限制的方式设定抵接杆962的Z方向的长度。如此,使用嘴取出装置9完成从嘴更换机7取出嘴N的嘴取出作业。另外,如该图所示,卡合部件91从前端Nt的相反侧与嘴N卡合,所以从嘴收纳部81取出并由嘴取出装置9保持的嘴N的前端呈露出状态。
图18是表示使用嘴取出装置向嘴更换机收纳嘴时的作业的一例的立体图。该图中例示了从在嘴更换机7的从里侧起第二个嘴储备器8的全部嘴收纳部81中未收纳嘴N的状态开始在该嘴储备器8的全部嘴收纳部81中一并地收纳嘴N的情况。另外,该图的各工序由作业者执行。
在该图的最上段所示的接近工序中,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脱离方向Dz与Z方向平行并使嘴取出装置9的接近侧Dz(+)与从里侧起第二个嘴储备器8的上表面相向。这时,在嘴取出装置9的各卡合部件91上由作业者预先卡合有嘴N。由此,第二个嘴储备器8的各嘴收纳部81与嘴取出装置9的各卡合部件91所保持的嘴N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相互在Z方向上相向。从如此使各嘴收纳部81与各嘴N相向的状态开始,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接近侧Dz(+)移动,使嘴取出装置9从卡合脱离方向Dz接近嘴储备器8。其结果为,如该图的中央所示的收纳工序所示,嘴取出装置9所保持的各嘴N一并地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各嘴收纳部81。
另外,在该图所示的收纳工序中,作业者在完成向嘴收纳部81收纳嘴N之后,将按压按钮961向切口部902压入,使抵接杆962向外侧Dr(-)位移。由此,嘴储备器8的挡板82变为插入取出限制状态,限制收纳于各嘴收纳部81中的嘴N从嘴收纳部81取出。
接着,作业者在将按压按钮961压入到切口部902的状态下使嘴取出装置9从嘴储备器8向卡合脱离方向Dz的离开侧Dz(-)移动,使嘴取出装置9从嘴储备器8向卡合脱离方向Dz离开。由此,如该图的最下段所示的离开工序所示,从嘴收纳部81的取出被限制的各嘴N从卡合部件91脱离而留在嘴储备器8的嘴收纳部81。如此,使用嘴取出装置9完成向嘴更换机7收纳嘴N的嘴收纳作业。
如以上所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具备了与嘴N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91的嘴取出装置9,执行嘴N的取出。即,当该卡合部件91与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嘴收纳部81中的嘴N卡合后从嘴储备器8离开时,从嘴收纳部81取出并保持嘴N。因此,例如进行嘴N的取出作业的作业者仅通过使卡合部件91与嘴N卡合接着从嘴储备器8离开,而能够取出嘴N。如此,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N的嘴储备器8取出嘴N。
另外,在支撑卡合部件91的支撑部件90中,与排列于嘴储备器8的多个嘴收纳部81的排列对应而排列有多个卡合部件91。并且,多个卡合部件91能够一并地与分别收纳于多个嘴收纳部81中的嘴N卡合。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嘴储备器8一并取出多个嘴N。
另外,在支撑部件90设有与由卡合部件91保持的嘴N的孔连通的送风口93。因此,例如从送风口93吹入空气,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嘴N的孔执行喷射空气的喷射清洗。
另外,卡合部件91从嘴N保持对象物的前端Nt的相反侧与嘴N卡合,在使嘴N的前端Nt露出的状态下保持嘴N。因此,由于能够目视由嘴取出装置9取出的嘴N的前端Nt,所以能够容易地判断例如与嘴前端Nt的污物的状况对应的适当的清洗方法,对于作业者而言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在嘴取出装置9中,设有与设于嘴储备器8的导孔86插入脱离自如地进行嵌合的导向销95。并且,当导向销95与导孔86嵌合时,卡合部件91与收纳于嘴收纳部81的嘴N对位。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导向销95嵌于嘴储备器8的导孔86,能够使卡合部件91与收纳于嘴收纳部81的嘴N对位,能够容易地进行使卡合部件91与嘴N卡合的作业。
另外,在上述嘴更换机7中,在嘴储备器8中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N受到适当限制。具体而言,嘴储备器8中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的限制通过滑动件84(控制部件)的位置来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不解除取出的限制,则无法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N。因此,在嘴取出装置9中,设有操作滑动件84的操作部件96。并且,操作部件96操作滑动件84来解除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N的限制直到与嘴收纳部81的嘴N卡合的卡合部件91从嘴储备器8离开而嘴N从嘴收纳部81的取出完成为止。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设于嘴取出装置9的操作部件96的功能来解除取出嘴N的限制直到与嘴收纳部81的嘴N卡合的卡合部件91从嘴储备器81离开而嘴N从嘴收纳部81的取出完成为止。其结果为,作业者无需自行进行限制的解除就能够执行嘴N的取出,对于作业者而言的作业性提高。
嘴取出装置载置台
以上是嘴取出装置9的一例。接着,对用于载置嘴取出装置9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进行说明。图19和图20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19中表示了未载置嘴取出装置9的状态,在图20中表示了载置有嘴取出装置9的状态。
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具有平板状的基台100、从基台100的两端向上方立设的两根立设部101和从各立设部101向前方突出的载置部件103。这两个载置部件103沿水平排列,在各载置部件103沿上下方向贯通有贯通孔103a,嘴取出装置9的导向销95插入脱离自如地嵌合该贯通孔103a。因此,当作业者使嘴取出装置9从上方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相向后使嘴取出装置9接近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时,在两根导向销95插入到两个贯通孔103a中的状态下,嘴取出装置9水平地载置于载置部件103。如此,能够将嘴取出装置9载置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另外,在各贯通孔103a的下方设有接受孔110a,插入到贯通孔103a的导向销95的前端嵌入到接受孔110a。如此,实现了载置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上的嘴取出装置9的稳定。
另外,在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的基台100的上表面,以与卡合单元91U相同的排列间距Lh,直线状地排列有三个承受部件105。各承受部件105从基台100向上方立设,并以与载置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上的嘴取出装置9的卡合单元91U的中心相向的方式定位。并且,各承受部件105具有从下方与由所相向的卡合单元91U保持的嘴N抵接的突缘105f,限制嘴N从嘴取出装置9的脱落。
另外,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具有水平地架设于两根立设部101上的棒状的把持部107。该把持部107设成比载置部件103靠上方,作业者能够在将嘴取出装置9载置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上的状态下对把持部107进行把持。因此,作业者通过抓住把持部107,能够连同载置于载置部件103上的嘴取出装置9来搬运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
并且,作业者能够使用这样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对由嘴取出装置9保持的嘴N执行适当维护。即,如图20所示,载置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的嘴取出装置9的送风口93向上方开口。因此,从送风口93吹送空气,能够对由嘴取出装置9保持的嘴N实施喷射清洗。另外,能够对应每个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搬运嘴取出装置9,将嘴N浸于在清洗槽中存储的清洗液中或对嘴N实施超声波清洗。
如以上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能够在将保持从嘴储备器8取出的嘴N的嘴取出装置9载置于载置部件103上的状态下执行对嘴N的维护,有助于提高进行维护的作业者的作业性。
另外,在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中设有承受部件105,该承受部件105与载置于载置部件103的状态下的嘴取出装置9所保持的嘴N抵接,而限制嘴N从嘴取出装置9脱落。上述结构中,即使伴随维护的执行而对嘴N施加了力,也能够抑制嘴N的脱落,所以有助于提高进行维护的作业者的作业性。
另外,在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中设有把持部107,该把持部107固定于基台100,并在进行搬运时被把持。上述结构中,由于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搬运保持从嘴储备器8取出的嘴N的嘴取出装置9,所以有助于提高进行维护的作业者的作业性。
其他
如以上所说明,嘴取出装置9相当于本发明的“嘴取出装置”的一例,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相当于本发明“嘴取出装置载置台”的一例。另外,如上述说明和图21所示,由元件安装装置1、嘴更换机7及嘴取出装置9构成的元件安装系统200相当于本发明的“元件安装系统”的一例,由嘴更换机7和嘴取出装置9构成的嘴更换系统300相当于本发明的“嘴更换系统”的一例。在此,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元件安装系统和嘴更换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则能够对上述的方案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卡合部件91与在嘴储备器8中排列成圆周状的多个嘴收纳部81的排列对应而排列成圆周状。但是,也可以如图22所示那样构成嘴取出装置9。图22是表示嘴取出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一并表示嘴取出装置的变形例和与其对应的嘴更换机,示出了在嘴取出装置9的各卡合部件91上保持有嘴N的状态。如该图所示,在变形例的嘴更换机7的嘴储备器8中,多个嘴收纳部81排列成直线状。与这样的嘴收纳部81的直线排列对应,在变形例的嘴取出装置9中,多个卡合部件91排列成直线状。
在上述嘴取出装置9中,也具备了与嘴N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91,当该卡合部件91在与收纳于嘴储备器8的嘴收纳部81中的嘴N卡合后从嘴储备器8离开时,从嘴收纳部81取出并保持嘴N。因此,例如进行嘴N的取出作业的作业者通过仅使卡合部件91与嘴N卡合,接着从嘴储备器8离开,就能够取出嘴N。如此,能够容易地从收纳嘴N的嘴储备器8取出嘴N。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嘴取出装置9中,由操作部件96来解除嘴储备器8的挡板82所进行的从嘴收纳部81取出嘴N的限制。但是,也可以省去上述操作部件96来构成嘴取出装置9。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者由手动作业进行限制的解除,从而能够适当地执行嘴N的取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构成同一卡合单元91U的八个卡合部件91设置了共通的送风口93。但是,也可以对这些卡合部件91分别设置单独的送风口93。或者,也可以省去送风口93来构成嘴取出装置9。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卡合部件91上设置通气孔911。
另外,对于卡合部件91的形状、尺寸等具体结构,也能够进行适当变更。而且,使卡合部件91与嘴N卡合的形态也不限于上述所示的摩擦卡合,例如向嘴安装部51安装嘴N的情况那样,也可以使用弹簧等弹性部件进行卡合。
另外,也可以适当省去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设置的导孔86、导向销95、贯通孔103a等来构成嘴更换机7、嘴取出装置9、嘴取出装置载置台10。
附图标记说明
1 元件安装装置
5 安装头
51 嘴安装部
7 嘴更换机
8 嘴储备器
81 嘴收纳部
81U 嘴收纳单元
82 挡板
84 滑动件(控制部件)
86 导孔
N 嘴
Nv 嘴孔
Nt 嘴前端
9 嘴取出装置
90 支撑部件
91 卡合部件
93 送风口
95 导向销
96 操作部件
10 嘴取出装置载置台
100 基台
101 立设部
103 载置部件
105 承受部件(抵接部件)
107 把持部

Claims (12)

1.一种嘴取出装置,具备:
卡合部件,与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及
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卡合部件,
所述卡合部件通过与所述嘴卡合而能够取出并保持所述嘴,
在所述支撑部件中,与排列于嘴储备器的多个嘴收纳部的排列对应地排列有多个所述卡合部件,所述多个卡合部件能够与所述多个嘴收纳部的各个嘴收纳部所收纳的所述嘴一并地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卡合部件与在所述嘴储备器中排列成圆周状的所述多个嘴收纳部的排列对应地排列成圆周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卡合部件与在所述嘴储备器中排列成直线状的所述多个嘴收纳部的排列对应地排列成直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送风口,该送风口与所述卡合部件所保持的所述嘴的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件从所述嘴保持对象物的前端的相反侧与所述嘴卡合,在使所述嘴的前端露出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嘴。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其中,
还具备导向销,该导向销与设于所述嘴储备器的导孔插入脱离自如地嵌合,当所述导向销与所述导孔嵌合时,所述卡合部件与收纳于所述嘴收纳部的所述嘴对位。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其中,
还具备对控制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件,该控制部件对所述嘴储备器中从所述嘴收纳部取出所述嘴的限制进行控制,所述操作部件操作所述控制部件来解除从所述嘴收纳部取出所述嘴的限制直到与所述嘴收纳部的所述嘴卡合的所述卡合部件从所述嘴储备器离开且所述嘴从所述嘴收纳部的取出完成为止。
8.一种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具备:
载置部件,能够载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取出装置;及
基台,支撑所述载置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其中,
还具备抵接部件,该抵接部件与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的状态下的所述嘴取出装置所保持的嘴抵接,限制所述嘴从所述嘴取出装置脱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其中,
还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固定于所述基台并在进行搬运时被把持,通过所述把持部,能够连同载置于所述载置部件的所述嘴取出装置而搬运所述载置部件和所述基台。
11.一种嘴更换系统,具备:
嘴更换机,具有将嘴取出自如地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储备器;及
嘴取出装置,具有与所述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
所述卡合部件在与所述嘴储备器的所述嘴收纳部所收纳的所述嘴卡合之后从所述嘴储备器离开时,从所述嘴收纳部取出并保持所述嘴。
12.一种元件安装系统,具备:
安装头,将嘴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嘴安装部;
嘴更换机,具有将嘴取出自如地收纳于嘴收纳部的嘴储备器,并执行将收纳于所述嘴收纳部的所述嘴安装于所述嘴安装部的安装动作或将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位的所述嘴收纳于所述嘴收纳部的收纳动作;及
嘴取出装置,具有与所述嘴卡合脱离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
所述卡合部件在与所述嘴储备器的所述嘴收纳部所收纳的所述嘴卡合之后从所述嘴储备器离开时,从所述嘴收纳部取出并保持所述嘴。
CN201380002008.5A 2013-04-11 2013-04-11 嘴取出装置、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 Active CN104247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0916 WO2014167685A1 (ja) 2013-04-11 2013-04-11 ノズル取出装置、ノズル取出装置載置台、ノズル交換システム、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7589A CN104247589A (zh) 2014-12-24
CN104247589B true CN104247589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68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008.5A Active CN104247589B (zh) 2013-04-11 2013-04-11 嘴取出装置、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71953B2 (zh)
KR (1) KR101577662B1 (zh)
CN (1) CN104247589B (zh)
WO (1) WO20141676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850B (zh) * 2015-09-17 2020-05-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过滤器保持构造及元件安装装置
WO2018163425A1 (ja) * 2017-03-10 2018-09-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ノズル交換治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ノズル交換システム
JP6840226B2 (ja) * 2017-03-30 2021-03-10 株式会社Fuji 保守管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0692A (ja) * 1998-05-27 1999-12-10 Tenryuu Technics:Kk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10109193A (ja) * 2008-10-30 2010-05-13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2005948A (ja) * 2010-06-24 2012-01-12 Fuji Mach Mfg Co Ltd 吸着ノズル用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202565667U (zh) * 2011-09-07 2012-1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嘴更换用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7889B2 (ja) * 1998-05-08 2005-09-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4268315B2 (ja) * 1999-11-05 2009-05-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ノズル交換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4840331B2 (ja) * 2007-11-06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ノズル交換台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5498334B2 (ja) * 2010-09-24 2014-05-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JP2012129434A (ja) * 2010-12-17 2012-07-05 Fuji Mach Mfg Co Ltd 対基板作業機
KR101159497B1 (ko) * 2011-12-16 2012-06-22 정인환 소자 실장용 흡착노즐 클리닝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0692A (ja) * 1998-05-27 1999-12-10 Tenryuu Technics:Kk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10109193A (ja) * 2008-10-30 2010-05-13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2005948A (ja) * 2010-06-24 2012-01-12 Fuji Mach Mfg Co Ltd 吸着ノズル用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202565667U (zh) * 2011-09-07 2012-1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嘴更换用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67685A1 (ja) 2014-10-16
JPWO2014167685A1 (ja) 2017-02-16
JP5871953B2 (ja) 2016-03-01
KR20140135912A (ko) 2014-11-27
CN104247589A (zh) 2014-12-24
KR101577662B1 (ko) 2015-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0079B (zh) 吸嘴管理机
CN104247589B (zh) 嘴取出装置、嘴取出装置载置台、嘴更换系统、元件安装系统
JP5875038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JP5812783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CN110352002B (zh) 吸嘴检查装置及吸嘴收纳库
KR20130087415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JP6764024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106105417B (zh) 面板装置及作业机
EP3107631B1 (en) Low voltage pinsetter for bowling string machine
JP581656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6463990B2 (ja) リールストッカ及び部品供給台車
KR101670062B1 (ko) 자동 공구 교환장치
JP6816254B2 (ja) ノズル交換治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ノズル交換システム
JP3207602U (ja) 金型反転装置
JP6586332B2 (ja) ワーク供給装置
JP6173881B2 (ja) ノズル着脱治具、部品実装装置
JP7016807B2 (ja) 部品装着機
JP6482623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JP2017130595A (ja) ノズル収納庫
CN110024508A (zh) 元件安装机
JP2016042608A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