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3905A -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3905A
CN104203905A CN201380019269.8A CN201380019269A CN104203905A CN 104203905 A CN104203905 A CN 104203905A CN 201380019269 A CN201380019269 A CN 201380019269A CN 104203905 A CN104203905 A CN 104203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acid amides
formula
alkoxypropionamide
propion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92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冈东洋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03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3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0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esters, anhydrides, or halides thereof by reaction with ammonia or am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多元醇类和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下述式(1)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与下述式(2)所示的胺类反应而制造下述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方法,其中,作为上述多元醇类,利用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含有使用过的多元醇类的反应残渣,[化3](式中,R和R’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3为H或CH3)。

Description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酰胺系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力、和易于溶于水中的性质,因此可进行利用了水的冲洗,作为溶剂或洗涤剂具有期望的性能。例如可作为抗蚀剂剥离剂、聚酰亚胺、聚酰胺这样的难溶性树脂的特殊溶剂使用。
一般地,N-甲基吡咯烷酮(NMP)常被使用,但怀疑NMP对于人具有生殖毒性,迫切期望开发替代溶剂。特别地,要求可适用于喷墨墨水溶剂、喷墨墨水添加剂、聚氨酯制造溶剂、聚酰亚胺制造溶剂、聚酰亚胺清漆溶剂、涂料溶剂、墨水溶剂、分散剂、洗涤剂、抗蚀剂剥离剂等的NMP替代溶剂。β-烷氧基丙酰胺类、特别是β-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和β-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从沸点、溶解性的角度考虑,性能上也比NMP优异,在这些领域中被寄予很大的期待。
关于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是以往已知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在碱催化剂下与醇反应的方法。该方法以高的选择率、收率得到目的物,但作为原料的丙烯酰胺是昂贵的,同时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外的N,N-二烷基酰胺工业上难以获得,作为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工业上的制造方法是不合适的。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多元醇共存下利用胺将β-烷氧基丙酸酯类进行酰胺化的方法,但该方法中得到的3-烷氧基丙酸酯基准的选择率决不是高的。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利用β-烷氧基丙酸与多元醇的酯、与胺进行反应,来得到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方法。该方法中,由作为β-烷氧基丙酸的原料的丙烯酸酯来看,需要进行丙烯酸酯的烷氧基化、β-烷氧基丙酸与多元醇的酯交换、多元醇酯交换物的酰胺化这3个步骤的反应,具有步骤数多的缺点。
如以上所述,迄今为止设计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存在各种问题,要求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 日本特开2004-2503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 国际公开第2008/102615号
专利文献3 : 日本特开2010-138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高选择率、高收率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在多元醇和碱性催化剂的共存下,在将β-烷氧基丙酸酯类进行酰胺化的反应中,将反应后中和碱性催化剂、蒸馏除去产物而得的反应残渣不废弃、而直接代替多元醇进行再利用,并使其反应,由此β-烷氧基丙酸酯类的选择率提高,以高的收率得到产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1.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多元醇类和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下述式(1)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与下述式(2)所示的胺类反应而制造下述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方法,其中,
作为上述多元醇类,利用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含有使用过的多元醇类的反应残渣,
[化1]
(式中,R和R’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3为H或CH3)。
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元醇类为甘油、双甘油或二甘醇。
3.根据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碱性催化剂为NaOR4(R4为C1~C6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或叔丁醇钾。
4.根据1~3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和式(3)的R为甲基或正丁基。
5.根据1~4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2)和式(3)的R1和R2为甲基。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高选择率、高收率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是在多元醇类和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下述式(1)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与下述式(2)所示的胺类反应,来制造下述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多元醇类,利用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含有使用过的多元醇类的反应残渣,
[化2]
(式中,R和R’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3为H或CH3)。
利用的反应残渣可以通过将反应液中和、将作为产物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副产物等蒸馏除去而得到。
此时,碱性催化剂的中和盐可在将产物蒸馏除去前、或蒸馏除去中、或蒸馏除去后,利用过滤等的操作进行分离。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含有多元醇类的反应残渣的回收再利用可至少为5次以上,新品的多元醇类仅在初次的反应时添加,之后只要少量补充,以形成适量即可,不需要大量添加。
在以往的方法中,在每次反应,使用新品的多元醇类、并废弃,而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从地球环保的角度考虑,可以减少废弃物量的同时,在经济上也是有利的工业上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式(1)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的式中,R和R’分别独立地为C1~C6(优选为C1~C4)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3为H或CH3
式(1)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一般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通过使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酯、与对应的醇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来得到。
此时使用的醇(ROH)的R基为C1~C6的直链或支链的烃基。作为醇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正戊醇、环戊醇、异戊醇、正己醇、异己醇、环己醇等。
作为式(1)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3-正丙氧基丙酸正丙酯、3-异丙氧基丙酸异丙酯、3―正丁氧基丙酸正丁酯、3-仲丁氧基丙酸仲丁酯、3-异丁氧基丙酸异丁酯、3-正戊基氧基丙酸正戊酯、3-环戊基氧基丙酸环戊酯、3-异戊基氧基丙酸异戊酯、3-正己氧基丙酸正己酯、3-异己氧基丙酸异己酯、3-环己基氧基丙酸环己酯、3-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3-正丙氧基-2-甲基丙酸正丙酯、3-异丙氧基-2-甲基丙酸异丙酯、3―正丁氧基-2-甲基丙酸正丁酯、3-仲丁氧基-2-甲基丙酸仲丁酯、3-异丁氧基-2-甲基丙酸异丁酯、3-正戊基氧基-2-甲基丙酸正戊酯、3-环戊基氧基-2-甲基丙酸环戊酯、3-异戊基氧基-2-甲基丙酸异戊酯、3-正己基氧基-2-甲基丙酸正己酯、3-异己基氧基-2-甲基丙酸异己酯、3-环己基氧基-2-甲基丙酸环己酯等。
优选式(1)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的R和R’分别独立地为甲基或正丁基。
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式(2)所示的胺类为仲胺,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优选为C1~C4)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
作为式(2)的胺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胺、二乙基胺、甲基乙基胺、二正丙基胺、正丙基甲基胺、正丙基乙基胺、二仲丙基胺(ジsec-マルプロピルアミン)、仲丙基甲基胺、仲丙基乙基胺、二正丁基胺、正丁基甲基胺、正丁基乙基胺、正丁基正丙基胺、正丁基异丙基胺、二仲丁基胺、仲丁基甲基胺、仲丁基乙基胺、仲丁基-正丙基胺、仲丁基-异丙基胺、二戊基胺、二己基胺、哌啶、吡咯等。
优选式(2)所示的胺类的R1和R2为甲基。即,优选为二甲基胺。
对于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由于利用蒸馏进行纯化,从而需要沸点为一定程度的低的温度。从该角度考虑,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优选为C1~C4)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优选R1和R2为甲基。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式中,R为C1~C6(优选为C1~C4)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优选为C1~C4)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
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优选式(3)中的R、R1、R2、R3的碳数的总和为3~8,更优选为3~6。该碳数的总和超过8时,产物的沸点变高,反应液中和后的产物蒸馏除去变得困难。
作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以下所示的化合物等。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戊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己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
3-甲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戊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N,N-二正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二正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N,N-二异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二异丙基丙酸酰胺。
3-甲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
3-甲氧基-N,N-乙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乙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乙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乙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N,N-乙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N,N-乙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N,N-乙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N,N-乙基正丙基丙酸酰胺。
3-甲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戊基氧基-2-甲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2-甲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2-甲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2-甲基-N,N-二乙基丙酸酰胺。
3-甲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正丁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仲丁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异丁氧基-2-甲基-N,N-甲基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2-甲基-N,N-二正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2-甲基-N,N-二异丙基丙酸酰胺。
3-甲氧基-2-甲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2-甲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2-甲基-N,N-甲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2-甲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正丙氧基-2-甲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异丙氧基-2-甲基-N,N-甲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2-甲基-N,N-乙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乙基异丙基丙酸酰胺、3-甲氧基-2-甲基-N,N-乙基正丙基-丙酸酰胺、3-乙氧基-2-甲基-N,N-乙基正丙基丙酸酰胺。
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优选R为甲基或正丁基的化合物。
另外,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优选R1和R2为甲基的化合物。
另外,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优选R3为氢的化合物。
更优选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或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
本发明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特别作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或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的制造方法是合适的。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具有与NMP几乎相同的沸点,在各种溶质中的溶解性也与NMP非常接近,因此可以期待作为NMP替代溶剂。另外,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具有两亲性、即在水或油中都均一地掺混在一起的性质,被期待在涂料、墨水、聚酰亚胺清漆等的各种清漆、聚氨酯等成型器的洗涤、微粒(碳纳米管、碳粉、研磨粒等)的分散等领域作为相溶化剂、洗涤剂来利用。
作为多元醇类,只要是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OH基的化合物即可,具体地,可以使用甘油、双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种混合使用。优选是甘油、双甘油、或二甘醇。
作为碱性催化剂,只要是一般的碱性催化剂即可,可以列举NaOR4(R4为C1~C6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叔丁醇钾(t-BuOK)、丁基锂等。作为NaOR4,具体地,可以列举甲醇钠、乙醇钠、丙醇钠、丁基锂等。特别地,优选是工业上可价格便宜地获得的甲醇钠或叔丁醇钾。
碱性催化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使用量少时,反应的进行变慢,需要时间,因此为了以6小时左右完成反应,优选相对于β-烷氧基丙酸酯类为0.005~0.05当量。
初次的反应时,即,在不使用反应残渣、而使用新品原料进行反应时,如果胺类的摩尔比大,则副产物的量有增加的倾向。另外,如果多元醇类的摩尔比大,则选择率有降低的倾向。根据以上,原料的加料比优选β-烷氧基丙酸酯类(式1)/胺类(式2)/多元醇类=1/1~3/0.5~3(摩尔),更优选β-烷氧基丙酸酯类(式1)/胺类(式2)/多元醇类=1/1~2/0.5~1.5(摩尔)。
反应温度过于低时,反应的进行变慢,过于高时,副产物的量有增加的倾向,因此优选为0℃~100℃、更优选20℃~80℃。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反应,则以2~6小时完成反应。
反应后的后处理是利用合适的酸、例如硫酸、磷酸等将碱性催化剂中和,将析出的中和盐过滤分离后,将滤液蒸馏,由此将过剩添加的胺、作为副产物的醇、作为产物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蒸馏除去,得到反应残渣。
如果不使碱性催化剂中和而进行蒸馏,则产物分解,因此不是优选的。但是,例如胺为二甲胺、作为副产物的醇为甲醇时等,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蒸馏,因此也可以将它们蒸馏后,中和碱性催化剂,然后将产物进行蒸馏。
此时,中和所使用的酸的量相对于在反应中添加的催化剂量优选为1.00~2.0当量,更优选为1.0~1.2当量。
将过剩添加的胺、作为副产物的醇、产物蒸馏除去时的底层温度(ボトム温度)超过180℃时,产物的一部分产生分解,因此需要用减压度进行调节,以使底层温度优选为180℃以下、更优选150℃以下。
对于蒸馏除去时的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考虑产物和副产物而适当选择。
所得的反应残渣不废弃、而在下面的酰胺化反应时代替新品的多元醇类来使用。
使用反应残渣时的反应条件(β-烷氧基丙酸酯类(式1)/胺类(式2)的加料比、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与使用初次反应时的新品的多元醇类时相同。
但是,先前的催化剂中和时过量添加的酸残留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将其中和的部分的催化剂量,使有效催化剂量一致。
具体地,在反应后,为了进行碱性催化剂中和,添加相对于添加的催化剂为1.05当量的酸时,0.05当量部分的酸存在于先前的反应残渣中,因此需要增加只是用于使其中和的催化剂量(0.05当量)。
进而,也可以反复进行下述反应,所述反应是进行使用反应残渣代替新品的多元醇类的反应后,进行同样的后处理,使用所得的反应残渣的酰胺化反应,判定该反复次数可以为5次以上。
这样,在使用了所得的反应残渣的酰胺化反应中,与使用新品的多元醇类的情况相比,具有β-烷氧基丙酸酯类基准的选择率提高的效果,同时可以大幅减少多元醇类的使用量。进而,废弃物量降低。
实施例
制造例1 β-烷氧基丙酸酯类的合成
使用国际公开第2008/102615号的制造例记载的方法,合成3-甲氧基丙酸甲酯和3-正丁氧基丙酸正丁酯,用作以下比较例、实施例的原料。
比较例1
将表1所示量的3-甲氧基丙酸甲酯、甲醇钠(MeONa)、甘油(多元醇)装入300mL高压釜中,在60℃进行6小时的反应。放冷后,进行高压釜的降压,取出内容物。取出少量的内容物,利用气相色谱的内标法(内标物质:NMP)对作为原料的3-甲氧基丙酸甲酯、作为产物的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进行定量。由定量结果通过计算,求得3-甲氧基丙酸甲酯的转化率、3-甲氧基丙酸甲酯基准的选择率、收率。结果示于表1。
将反应后的高压釜的内容物转移到300mL的烧杯中,一边用玻璃棒搅拌一边添加表1中记载的量的98%浓硫酸,将作为催化剂的甲醇钠进行中和,使其作为白色的盐析出。然后,通过抽滤除去白色盐后,用蒸发器进行浓缩。此时,在加热中,使用在100℃恒温的油浴,仔细地慢慢提高减压度,以使内容物不突沸,达到2mmHg时结束浓缩操作,得到表1中记载的量的黄褐色的反应残渣。另外,对于蒸馏出的液体,利用GC(气相色谱法)分析确认过量添加的胺、作为副产物的醇、目的产物。
实施例1~5
除了使用表1所示的反应残渣代替甘油以外,其它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反应,计算转化率、选择率、收率。另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得到反应残渣。
即,在实施例1中,使用在比较例1中得到的反应残渣。在实施例2~5中,分别使用在前一实施例中得到的反应残渣。
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除了使用3-正丁氧基丙酸正丁酯代替3-甲氧基丙酸甲酯、使用叔丁醇钾(t-BuOK)代替甲醇钠、使用双甘油(多元醇)代替甘油以外,其它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反应,求得作为原料的3-正丁氧基丙酸正丁酯的转化率、3-正丁氧基丙酸正丁酯基准的选择率、作为产物的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的收率。结果示于表2。
另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将作为催化剂的叔丁醇钾中和、除去,进行浓缩,得到表2中记载的量的反应残渣。
实施例7~10
除了使用表2中所示的反应残渣代替双甘油以外,其它与比较例2同样地进行反应,计算转化率、选择率、收率。另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得到反应残渣。
即,在实施例7中,使用比较例2中所得的反应残渣。在实施例8~10中,各自使用在其前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反应残渣。
结果示于表2。
由表1和表2可清楚地知道,通过使用反应残渣代替多元醇,转化率几乎相同,选择率提高,结果是作为目的物的3-烷氧基-N,N-二甲基丙酸酰胺的收率增加。
另外,清楚的是反应残渣可以不进行蒸馏纯化等的纯化处理、而直接使用,且可使用5次以上。
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则可以高选择率、高收率地制造β-烷氧基丙酰胺类,而且还不需要废弃反应残渣,在地球的环境方面、经济方面都是有利的方法。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以高选择率、高收率制造β-烷氧基丙酰胺类,因此作为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是极其有用的。制造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作为溶剂是有用的。
上述详细地说明了几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或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实质上脱离本发明的新的教导和效果、而可容易地对这些例示的实施方式和/或实施例施加多种改变。因此,这些多种改变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文献和形成本申请的巴黎优先权的基础的日本申请说明书的内容也全部引用到本文中。

Claims (5)

1.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多元醇类和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下述式(1)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酸酯类与下述式(2)所示的胺类反应而制造下述式(3)所示的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方法,其中,
作为上述多元醇类,利用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含有使用过的多元醇类的反应残渣,
[化3]
式中,R和R’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C1~C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饱和烃基,R3为H或CH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元醇类为甘油、双甘油或二甘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碱性催化剂为NaOR4或叔丁醇钾,在所述NaOR4中,R4为C1~C6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
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1)和式(3)的R为甲基或正丁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2)和式(3)的R1和R2为甲基。
CN201380019269.8A 2012-04-11 2013-03-27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2039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9921 2012-04-11
JP2012-089921 2012-04-11
PCT/JP2013/002086 WO2013153754A1 (ja) 2012-04-11 2013-03-27 β-アルコキシプロピオンアミド類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3905A true CN104203905A (zh) 2014-12-10

Family

ID=4932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9269.8A Pending CN104203905A (zh) 2012-04-11 2013-03-27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19604A1 (zh)
EP (1) EP2837619A4 (zh)
JP (1) JPWO2013153754A1 (zh)
KR (1) KR20140143392A (zh)
CN (1) CN104203905A (zh)
TW (1) TW201343612A (zh)
WO (1) WO20131537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3136A (zh) * 2017-03-17 2017-06-23 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6966923A (zh) * 2017-03-17 2017-07-21 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7847965A (zh) * 2015-07-10 2018-03-27 华福涂料公司 用于形成高释放和低摩擦功能涂层的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4223A1 (de) * 2014-03-26 2015-10-01 Elantas Italia S.R.L. Neues Lösemittel für Polyamidimide und Polyimide
JP6935982B2 (ja) * 2014-09-29 2021-09-15 旭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硬化レリーフ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JP6462185B2 (ja) * 2016-11-11 2019-01-30 株式会社カネコ化学 硬化性樹脂の硬化物の剥離剤、硬化性樹脂の硬化物の膨潤剤及び硬化性樹脂の硬化フォームの減容剤
JP6798364B2 (ja) * 2017-03-06 2020-12-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ベルト、転写ベルト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転写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7230161B2 (ja) * 2020-01-29 2023-02-28 旭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硬化レリーフ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4303A (en) * 1972-09-01 1975-10-21 Cpc International Inc Preparation of N,N-dialkylacylamides
CN101616889A (zh) * 2007-02-20 2009-12-30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备方法
WO2010067589A1 (ja) * 2008-12-10 2010-06-1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β-アルコキシプロピオンアミド類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446A (en) * 1976-06-29 1978-01-1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amide
IT1123574B (it) * 1979-09-10 1986-04-30 Anic Spa Processo per la produzione di diesterediammidi
JP3682805B2 (ja) * 1996-06-25 2005-08-1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飽和脂肪族カルボン酸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3608927B2 (ja) * 1997-04-25 2005-01-12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飽和脂肪族カルボン酸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4377594B2 (ja) 2003-02-19 2009-12-0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β−アルコキシプロピオンアミド類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4303A (en) * 1972-09-01 1975-10-21 Cpc International Inc Preparation of N,N-dialkylacylamides
CN101616889A (zh) * 2007-02-20 2009-12-30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备方法
WO2010067589A1 (ja) * 2008-12-10 2010-06-1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β-アルコキシプロピオンアミド類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7965A (zh) * 2015-07-10 2018-03-27 华福涂料公司 用于形成高释放和低摩擦功能涂层的组合物
CN106883136A (zh) * 2017-03-17 2017-06-23 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6966923A (zh) * 2017-03-17 2017-07-21 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43392A (ko) 2014-12-16
WO2013153754A1 (ja) 2013-10-17
EP2837619A1 (en) 2015-02-18
US20150119604A1 (en) 2015-04-30
EP2837619A4 (en) 2015-11-11
TW201343612A (zh) 2013-11-01
JPWO2013153754A1 (ja) 2015-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3905A (zh) β-烷氧基丙酰胺类的制造方法
CN101479229B (zh) 将腈类化合物转化为羧酸及对应酯的方法
EP2139837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meisensäure
JP2010510295A (ja) ニトリル化合物をカルボン酸および対応するエステルへ変換する方法
JP6869529B2 (ja) β−置換プロピオン酸アミド及びN−置換(メタ)アクリル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US20130245276A1 (en) Process for homogeneously catalyzed, highly selective direct amination of primary alcohols with ammonia to primary amines with a high volume ratio of liquid phase to gas phase and/or high pressures
RU243676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1,2-пропандиола гидрогенолизом глицерина
US20120203033A1 (en) Preparation of primary diamines having a linear main chain for polyamide syntheses
RU2600741C2 (ru) Способы получения 1,5,7-триазабицикло[4.4.0]-дец-5-eha по реакции дизамещённого карбодиимида и дипропилентриамина
JP5643754B2 (ja) 高純度n−エチルメチルアミンおよびこの調製方法
CN1966476A (zh) 铁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
JP6869542B2 (ja) N−置換(メタ)アクリル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Montazerozohori et al. Molybdate Sulfuric Acid/NaNO2: A Novel Heterogeneous System for the N‐Nitros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CN101045687B (zh) 一种酯的合成方法
JP6028606B2 (ja) 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98795C (zh) N-酰基氨基酸酰胺的生产方法
US20150307722A1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1,5,7-triazabicyclo[4.4.0]dec-5-ene by reaction of a disubstituted carbodiimide and dipropylene triamine
US6335468B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N-acyl amino acid amide
CN1069960A (zh) 醇类的制备方法
CN108516941B (zh) 一种3-(苯基氨基)丙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U2013234592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amides
CN103435535A (zh) 具有环丙烷结构r-脯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11233641A (zh) 二甘醇单甲醚的制备方法
US3538163A (en) Preparation of primary amines by hydrogenation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a
CN103435534A (zh) 具有环丙烷结构s-脯氨酸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