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4865A -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4865A
CN104194865A CN201410432090.1A CN201410432090A CN104194865A CN 104194865 A CN104194865 A CN 104194865A CN 201410432090 A CN201410432090 A CN 201410432090A CN 104194865 A CN104194865 A CN 104194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preparation
oil additive
nanometer copper
nucleocapsi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20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4865B (zh
Inventor
许家胜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320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4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4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4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48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溶解,接续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本发明首次利用芘衍生物作为结合剂制备纳米铜碳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二价铜盐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被还原剂还原生成纳米铜,芘衍生物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生成碳材料包覆在纳米铜外面。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材料具有质量高,均一性高、杂质含量低,良好抗氧化性能等优点,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摩擦性能。该发明的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越性,易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润滑材料与技术具备降摩、减磨作用,可实现节能减排,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有多个种类,其中软金属纳米铜添加剂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行为和自修复性能。高活性纳米铜添加剂具有极高的扩散和渗透能力,在摩擦过程中,纳米铜添加剂通过吸附、扩散及渗透作用沉积在沉积表面的微突起处,或填充在磨损表面的微坑和损伤部位,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另外,摩擦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大部分转化为热能,纳米铜添加剂吸收热量而聚集成小团体,具有一定能量的小团体通过迁徙、聚集而连接成保护膜,该保护膜是一种低硬度的软膜,可以降低磨损表,而且能够减小高载荷时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使纳米铜添加剂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对摩擦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纳米铜在润滑油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受到高度的重视。由于纳米铜粉颗粒的表面活性高、表面极易氧化,因此如何避免纳米铜发生氧化反应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成本低,目标产物纯度高,杂质含量低,分散性好,抗氧化性能好,操作容易控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可以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可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接续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质量比依次为1∶1~10:0.01~10。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二价铜盐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形成的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01~2 mol/L。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二价铜盐为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及乙酸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葡萄糖、水合肼、及次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本发明所述芘衍生物为1-溴芘、1-氨基芘、1-硝基芘及1-芘基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其次,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1,2-二氯苯(ODCB)、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EU)、苄胺(BA)、碳酸丙二酯(PC)及丁内酯(GB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再次,本发明所述溶剂热反应温度为100~300℃,溶剂热反应时间为6~48小时。
本发明利用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接续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冷却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二价铜盐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生成纳米铜,芘衍生物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生成碳材料包覆在纳米铜外面形成壳结构。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易行,条件温和,所制备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材料的杂质含量低,均一性高,容易分散在润滑油的基础油中。核壳结构材料不仅可以防止分散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纳米铜粉的沉降,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润滑效果。是抗摩擦性能较好的润滑油添加剂。
本发明利用溶剂热反应一步法制备成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粒度、形貌易控,而且产物生成和防止团聚以及抗氧化性能同步实现,极易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对进一步拓展纳米铜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新工艺路线,该工艺制备成本低,操作容易控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可以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
(2)本发明制备的目的产物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纳米铜尺度在30-80纳米之间,碳壳的厚度在3-10纳米之间。其纯度高,,杂质含量低,分散性好,可满足润滑油工业领域对无机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溶解,接续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通过新的化学反应达到有效制备纳米铜碳核壳结材料的目的。利用芘衍生物与纳米铜之间的作用力实现制备纳米铜碳核壳结复合材料的目的。
本发明以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有机溶剂中,接续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温度在100~300℃,时间为6~4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
(1)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的摩尔比依次为1∶1~10:0.01~10的比例放入有机溶剂中。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01~2 mol/L,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1,2-二氯苯(ODCB)、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EU)、苄胺(BA)、碳酸丙二酯(PC)、丁内酯(GB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将得到的混和溶液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在100~300℃,反应时间为6~48小时。
(3)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
如图所示,图1为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XRD图,纳米铜XRD的衍射峰很强。图2为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TEM图,纳米铜的直径在50纳米左右,碳壳的厚度为3~5纳米。
实施例1。
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按照摩尔比1:1:2比例放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中。二价铜盐为乙酸铜;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芘衍生物为1-氨基芘。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2 mol/L。将得到的混和溶液在20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实测所制得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极压性能和长时磨损性能,以及与纳米铜润滑油的对比值,结果见表1和表2。表1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 mL)的极压性能实测对比值,极压性能用最大咬负荷P B 值表征,P B 值越大,润滑油的极压性能越好,抗磨性能越佳,实例1的P B 值为498N。表2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ml)的磨斑直径实测对比值,长时磨损性能用磨斑直径来表征,磨斑直径越小,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越好,实例1的磨斑直径为0.32 mm。
实施例2。
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按照摩尔比1:1:1比例放入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二价铜盐为氯化铜;还原剂为水合肼;芘衍生物为1-芘基磺酸。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1 mol/L。将得到的混和溶液在20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实测所制得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极压性能和长时磨损性能,以及与纳米铜润滑油的对比值,结果见表1和表2。表1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 mL)的极压性能实测对比值,极压性能用最大咬负荷P B 值表征,P B 值越大,润滑油的极压性能越好,抗磨性能越佳,实例2的P B 值为393N。表2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ml)的磨斑直径实测对比值,长时磨损性能用磨斑直径来表征,磨斑直径越小,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越好,实例2的磨斑直径为0.45 mm。
实施例3。
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按照摩尔比1:1:3比例放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中。二价铜盐为硝酸铜;还原剂为葡萄糖;芘衍生物为1-氨基芘。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2 mol/L。将得到的混和溶液在20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实测所制得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极压性能和长时磨损性能,以及与纳米铜润滑油的对比值,结果见表1和表2。表1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 mL)的极压性能实测对比值,极压性能用最大咬负荷P B 值表征,P B 值越大,润滑油的极压性能越好,抗磨性能越佳,实例3的P B 值为491N。表2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ml)的磨斑直径实测对比值,长时磨损性能用磨斑直径来表征,磨斑直径越小,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越好,实例3的磨斑直径为0.36 mm。
实施例4。
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按照摩尔比1:1:1比例放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中。二价铜盐为乙酸铜;还原剂为葡萄糖;芘衍生物为1-硝基芘。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2 mol/L。将得到的混和溶液在22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为4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实测所制得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极压性能和长时磨损性能,以及与纳米铜润滑油的对比值,结果见表1和表2。表1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 mL)的极压性能实测对比值,极压性能用最大咬负荷P B 值表征,P B 值越大,润滑油的极压性能越好,抗磨性能越佳,实例4的P B 值为495N。表2是实例1-4与纳米铜润滑油(纳米铜:润滑油=0.630g:100ml)的磨斑直径实测对比值,长时磨损性能用磨斑直径来表征,磨斑直径越小,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越好,实例4的磨斑直径为0.33 mm。
表1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极压性能对照表。表2为润滑油添加剂的长时磨损性能对照表。
表1极压性能对照表。
实测结果表明,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使得润滑效果得以大幅度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溶解,接续在高压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滤膜真空过滤后即得目的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的摩尔比依次为1∶1~10:0.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铜盐、还原剂和芘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形成的混合溶液中,二价铜盐的浓度为0.01~2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铜盐为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及乙酸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葡萄糖、水合肼、及次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芘衍生物为1-溴芘、1-氨基芘、1-硝基芘及1-芘基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1,2-二氯苯、1,3-二甲基-2-咪唑啉酮、苄胺、碳酸丙二酯及丁内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任一所述的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热反应温度为100~300℃,溶剂热反应时间为6~48小时。
CN201410432090.1A 2014-08-29 2014-08-29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4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2090.1A CN104194865B (zh) 2014-08-29 2014-08-29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2090.1A CN104194865B (zh) 2014-08-29 2014-08-29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4865A true CN104194865A (zh) 2014-12-10
CN104194865B CN10419486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080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20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4865B (zh) 2014-08-29 2014-08-29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48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869A (zh) * 2017-01-10 2017-06-13 南通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31721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活性物质和氟化物离子电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9500A (zh) * 2013-09-24 2013-12-18 渤海大学 一种超声波制备氧化亚铜@碳/石墨烯纳米等级结构杂化材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9500A (zh) * 2013-09-24 2013-12-18 渤海大学 一种超声波制备氧化亚铜@碳/石墨烯纳米等级结构杂化材料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L. VIESCA等: "Antiwear propertiesofcarbon-coatedcoppernanoparticlesusedasan",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869A (zh) * 2017-01-10 2017-06-13 南通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18869B (zh) * 2017-01-10 2019-06-21 南通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31721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活性物质和氟化物离子电池
CN110931721B (zh) * 2018-09-20 2023-02-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活性物质和氟化物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4865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7591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hollow molybdate composite microsphe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N110048063A (zh) 无机纳米颗粒改性芳纶浆液及芳纶涂覆的锂电池复合隔膜
Meng et al. Novel synthesis of silver/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and it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hydrogenation of 4-nitrophenol
CN100534671C (zh) 纳米核壳式铜-镍双金属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94863B (zh) 纳米铜二氧化钛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6854833B (zh) 一种轻质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60897B (zh) 一种铜基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8269A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200002210A1 (en) High-strength geopolymer hollow microspher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icrosphere
CN104944474B (zh) 一种纳米MnFe2O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0148638A1 (zh) 一种复合磷酸铁锂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复合磷酸铁锂材料
CN103086436A (zh)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CN102660735A (zh) 非水溶剂体系化学镀镍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94865A (zh) 纳米铜@碳核壳结构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5154706B (zh) 一种高性能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3203464A (zh) 一种制备碳材料/纳米铜粉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4958094A (zh) 一种水系MXene纳米纤维素基功能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01332514B (zh) 一种多孔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1530915A (zh) 三层复合结构雷达吸波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0702A (zh) 一种室温下制备微米级单晶铜粉的方法
CN112756617B (zh) 一种用于导电银胶的片状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04451954A (zh) 一种纳米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756589B (zh) 一种纳米功能性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318719A (zh) 一种抗氧化铜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peek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N109437161B (zh) 一种针状纳米银/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