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5635B - 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5635B
CN104185635B CN201380017730.6A CN201380017730A CN104185635B CN 104185635 B CN104185635 B CN 104185635B CN 201380017730 A CN201380017730 A CN 201380017730A CN 104185635 B CN104185635 B CN 104185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base
thiazine
ethyl acetate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77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5635A (zh
Inventor
J.P.贝克
S.J.格林
J.E.罗佩斯
B.M.马瑟斯
D.J.默戈特
W.J.波特
Z.兰科维奇
史源
B.M.沃森
L.L.小温纳罗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 Lilly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Eli Lilly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 Lilly and Co filed Critical Eli Lilly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04185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5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5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56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 C07D5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3/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选自:(a)、(b)、(c)和(d),R1是H或F;R2是H、-CH2OH、C1-C3烷基、(e)或(f);R3是H、F或CN;R4是H、F;或CN;且R5是H、-CH3或-OCH3

Description

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涉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涉及使用所述化合物治疗生理学病症的方法,并涉及可用于合成所述化合物的中间体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阿尔茨海默氏病和涉及淀粉样蛋白β(Aβ)肽的其它疾病和病症的治疗的领域,所述淀粉样蛋白β(Aβ)肽是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神经毒性的和高度聚集性的肽片段。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在全世界影响数百万患者的破坏性神经变性病症。考虑到目前批准的市场上的药剂仅给患者提供短暂的对症益处,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中存在显著的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阿尔茨海默氏病以Aβ在脑中的产生、聚集和沉积为特征。已经证实β-分泌酶(β-位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BACE)的完全或部分抑制对小鼠模型中的斑块相关的和斑块依赖性的病理学具有显著影响,从而提示即使Aβ肽水平的小的下降也可能导致斑块负荷和突触缺陷的长期显著下降,由此提供显著的治疗益处,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中。
US 2009/0209755公开了稠合的氨基二氢噻嗪衍生物,其具有BACE抑制活性,且被进一步公开为由Aβ肽造成的神经变性疾病(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型痴呆)的有用治疗剂。另外,J. Neuroscience, 31(46), 第16507-16516页(2011)公开了(S)-4-(2,4-二氟-5-嘧啶-5-基-苯基)-4-甲基-5,6-二氢-4H-[1,3]噻嗪-2-基胺,即一种可口服利用的CNS活性的BACE抑制剂。
需要有力的且有效实现足够CNS穿透的BACE抑制剂来提供Aβ肽介导的病症(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本发明提供了某些新颖化合物,其为BACE的有力且有效的抑制剂。另外,本发明提供了具有CNS穿透和化学稳定性的某些新颖的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A选自:
R1是H或F;
R2是H、-CH2OH、C1-C3烷基、
R3是H、F或CN;
R4是H、F;或CN;且
R5是H、-CH3或-OCH3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治疗患者的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患者中轻度认知缺损至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进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抑制患者的BACE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BACE介导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裂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Aβ肽的产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用在治疗中、尤其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或用于预防轻度认知缺损至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进展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此外,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本发明也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轻度认知缺损至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进展。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抑制BACE。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抑制Aβ肽的产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其它治疗剂。本发明也包括用于合成式I的化合物的新颖中间体和方法。
基于临床呈现和基于表现出轻度认知缺损至阿尔茨海默氏痴呆的患者随时间的进展,已经将轻度认知缺损定义为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痴呆的潜在前驱期(Morris, 等人, Arch. Neurol., 58, 397-405 (2001);Petersen, 等人, Arch. Neurol., 56, 303-308 (1999))。术语“预防轻度认知缺损至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进展”包括减慢、阻止或逆转患者中的轻度认知缺损至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进展。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1-C3烷基”表示C1-C3烷基,其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和环丙基。优选的C1-C3烷基是乙基、异丙基和环丙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治疗”包括阻止、抑制、减慢、停止或逆转现有症状或病症的进展或严重程度。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患者”表示人。
术语“抑制Aβ肽的产生”用于指哺乳动物中Aβ肽的体内水平的下降。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有效量”表示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量或剂量,其在单剂量或多剂量施用给患者以后会在诊断或治疗的患者中提供期望的作用。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主治诊断医生通过使用已知技术和通过观察在类似情况下得到的结果,可以容易地确定有效量。在确定患者的有效量时,主治诊断医生会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哺乳动物的物种;它的大小、年龄和一般健康;涉及的具体疾病或病症;疾病或病症的程度或牵连或严重程度;个别患者的应答;施用的特定化合物;施用模式;施用的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特征;选择的给药方案;伴随药物的使用;和其它有关的情况。
式I的化合物通常在宽剂量范围内是有效的。例如,每天的剂量通常落在约0.01至约20 mg/kg体重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低于前述范围下限的剂量水平就可能超过足够的剂量,而在其它情况下,可以采用具有可接受的副作用的更大剂量,因此以上剂量范围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地配制为通过任意途径施用的药物组合物,所述途径使所述化合物为可生物利用的,包括口服途径和胃肠外途径。最优选地,这样的组合物是用于口服施用。这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参见,例如,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D.B. Troy编, 第21版,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式I的化合物在本发明的治疗方法中是特别有用的,但是某些基团、取代基和构型是式I的化合物所优选的。以下段落描述了这样的优选的基团、取代基和构型。应该理解,这些优选适用于所述治疗方法和本发明的新化合物。
优选的是,A选自:
最优选的是,A选自:
最特别优选的是,A是:
R1优选地是F。
R2优选地是H或
特别优选的是,R1是F,R2是H或
最特别优选的是,R1是F,R2是H。
特别优选的是,R1是F,R5是H,R2是H或
进一步特别优选的是,R1是F,R5是H,R2是H。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具有改善的CNS穿透的式I的化合物。
优选的化合物是:
(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5-[(4aR,7aR)-2-氨基-6-(5-氟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
3-[(4aR,7aS)-2-氨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基]苄腈;
2-[2-[(4aR,7aR)-2-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基]-5-氟-嘧啶-4-基]丙烷-2-醇盐酸盐, 异构体2;和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特别优选的化合物是:
(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5-[(4aR,7aR)-2-氨基-6-(5-氟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和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最特别优选的化合物是:
(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和它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明白,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以互变异构形式存在,如在方案A中所示。当在本申请中对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特定互变异构体之一做出任何提及时,应当理解为包括两种互变异构形式和它们的所有混合物。
方案 A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操作来制备,其中的一些在以下方案、制备和实施例中例证。每个描述的途径的具体合成步骤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或与来自不同方案的步骤结合,以制备式I的化合物或其盐。在以下方案中每个步骤的产物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回收,所述常规方法包括萃取、蒸发、沉淀、色谱法、过滤、研磨和结晶。
为了清楚起见,在以下方案中留下了未具体指明的某些立体化学中心并且消除了某些取代基,但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所述方案的教导。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方法诸如选择性结晶技术或手性色谱法(参见例如,J. Jacques, 等人, “Enantiomers, Racemates, and Resolut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81, 以及E.L. Eliel和S.H. Wilen,”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Compounds”, Wiley-Interscience, 1994)在式I的化合物的合成中在任何方便的点分离或拆分各个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命名“异构体1”和“异构体2”分别表示第一个和第二个从手性色谱法洗脱的化合物,且如果在合成的早期进行手性色谱法,相同的命名适用于随后的中间体和实施例。另外,在以下方案中描述的中间体含有许多氮保护基。所述可变保护基在每次出现时可以相同或不同,这取决于特定反应条件和要进行的特定转化。保护和脱保护条件是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并且描述于文献中(参见例如“Greene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第4版, Peter G.M. Wuts和Theodora W. Greene,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明白,本发明的化合物包含含有至少2个手性中心的核心:
方案 B
尽管本发明预见到所有各对映异构体、以及所述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包括外消旋体),具有如在方案B中所示的在用1和2标记的原子处的绝对构型的化合物是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
根据Aldrichimica Acta, 第17卷, 第1期, 1984定义在本文中使用的缩写。其它缩写如下定义:“APP”表示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BOC”表示叔丁基氧基羰基;“CSF”表示脑脊液;“DCC”表示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M”表示二氯甲烷;“DIC”表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MEM”表示Dulbecco氏改良的伊格尔培养基;“DMSO”表示二甲基亚砜;“EDCI”表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e”表示对映体过量;“EtOAc”表示乙酸乙酯;“Ex”表示实施例;“F12”表示Ham氏F12培养基;“FBS”表示胎牛血清;“FRET”表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HEK”表示人胚肾;“HOAc”表示乙酸;“HOAt”表示1-羟基-7-偶氮苯并三唑;“HOBt”表示1-羟基苯并三唑水合物;“HPLC”表示高效液相色谱法;“hr”表示小时;“IC50”表示产生该试剂的可能最大抑制性应答的50%的试剂浓度;“IPA”表示异丙醇;“MeOH”表示甲醇;“min”表示分钟;“MTBE”表示甲基叔丁基醚;“PDAPP”表示血小板衍生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Prep”表示制备例;“RFU”表示相对荧光单位;“Rt”表示保留时间;“RT”表示室温;“SCX”表示强阳离子交换;“THF”表示四氢呋喃,且“TLC”表示薄层色谱法。
在以下方案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取代基如前面所定义。试剂和起始原料通常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得到的。其它可以通过有机化学和杂环化学的标准技术来制备,所述标准技术类似于已知的在结构上类似的化合物的合成和在后续的制备和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包括任何新操作)。
方案 1
方案1描绘了Weinreb酰胺(2)的形成,所述Weinreb酰胺(2)用于形成酮(3),所述酮(3)然后可以转化成肟。所述肟可以用于形成二环异噁唑(9)。如在方案1中所示,可以将(A)基团插入在合成的不同点。“PG”是为氨基开发的保护基,诸如氨基甲酸酯和烯丙基。这样的基团是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和明白的。
为提高酰胺偶联的效率,使用有机碱(诸如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和偶联剂(诸如碳二亚胺)和HOBt或HOAt,用N,O-二甲基羟基酰胺盐酸盐将式(1)的化合物转化成Weinreb酰胺(步骤1, 化合物2)。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存在许多从羧酸和胺的反应而实现酰胺形成的方法和试剂。例如,有用的碳二亚胺是DCC、DIC、EDCI。
可替换地,可以将羧酸转化成酰基氯,且可以使用有机碱和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形成Weinreb酰胺。
随后用有机金属试剂诸如杂环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处理Weinreb酰胺,得到化合物3, 步骤2。例如,可以使用杂环卤化物和烷基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来与期望的连接的(A)基团形成酮(3, 步骤2)。所述酮(3)然后可以用于与盐酸羟胺和无机碱(诸如醋酸钠三水合物或醋酸钠)或有机碱(诸如吡啶)在极性质子溶剂(诸如乙醇或水)中形成肟,以得到化合物6, 步骤3。可替换地,在2-步反应中,可以将具有β卤素的酮用受保护的烯丙基胺烷基化,然后用盐酸羟胺处理以产生肟(6, 步骤4)。然后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在3+2环化中将肟(6)转化成二环异噁唑(9),所述方法是例如:在非极性溶剂(诸如甲苯或二甲苯)中加热肟(6)以形成化合物9,步骤5,或者在加热下使用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或在非极性溶剂(诸如甲苯或二甲苯)中的乙醇钛(IV),以得到化合物9(步骤5)或化合物8(步骤6)。然后可以使用芳族或杂芳族有机锂试剂或格氏试剂将化合物8烷基化,以得到化合物9, 步骤7。
方案 2
方案2解释了肟的原位形成和随后转化以形成二环异噁唑,得到化合物(10), 步骤8。在加热下在加入了乙醇钛(IV)的有机碱(诸如三乙胺)中用化合物(3)处理N-[(4-甲氧基苯基甲基]羟胺盐酸盐,得到化合物10。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酸性条件下,将二环异噁唑的BOC保护的吡咯烷脱保护。使用酸诸如N,N-二甲基巴比妥酸和催化剂诸如四(三苯基膦)钯,可以将烯丙基保护的吡咯烷脱保护。使用碘代三甲基硅烷,可以将羧基苄基保护的吡咯烷脱保护。然后可以使用有机碱(诸如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或N,N,N’,N’-四甲基胍)使脱保护的吡咯烷在亲核芳族取代反应(SNAr)中与被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芳族嘧啶反应,以产生期望的被取代的受保护的二环异噁唑(步骤9的步骤1和2)。随后在酸性条件下将二环异噁唑的保护基4-甲氧基苄基(PMB)脱保护,得到化合物11 (步骤9的步骤3)。在极性非质子溶剂(诸如THF)中用异硫氰酸苯甲酰酯处理化合物11以得到硫脲(12, 步骤10)。可以在氢化条件下用在HOAc中的锌粉或兰尼镍打开异噁唑环(13, 步骤11)。然后用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或1,1’羰基二咪唑处理羟基化合物(13),以形成稠合的吡咯烷保护的噻嗪(14, 步骤12)。在步骤13中可以在极性非质子溶剂(诸如乙醇)或无机碱(诸如氢氧化锂)的甲醇溶液中用有机碱(诸如吡啶和甲基羟胺盐酸盐)将噻嗪酰胺脱保护,得到式I的化合物。
方案 3
方案3描绘了可以用苯并硫代异氰酸酯(benzothioisocyanate)处理受保护的二环异噁唑(9)以得到化合物(15, 步骤14),将化合物15用在HOAc中的锌粉处理以得到化合物(17, 步骤15),然后如在方案2、步骤12中所述形成噻嗪环以得到化合物18, 步骤18。在步骤19中,可以如在方案2 (步骤9的步骤1和2)中所述将吡咯烷(18)脱保护和杂芳基化,以得到稠合的吡咯烷保护的噻嗪(化合物14, 方案2)。然后可以如在方案2 (步骤13)中所述将噻嗪酰胺脱保护,以得到式I的化合物。可替换地,可以首先在氢化条件下用在HOAc中的锌粉或兰尼镍处理受保护的二环异噁唑(16, 步骤16),随后与苯并硫代异氰酸酯反应,以得到化合物17, 步骤17。然后可以如上所述,在步骤18和19中制备式I的化合物。
在任选的步骤中,通过在标准条件下使适当的式I的游离碱与适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在合适溶剂中反应,可以形成式I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另外,这样的盐的形成可以在氮保护基的脱保护以后同时进行。这样的盐的形成是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和明白的。参见,例如,Gould, P.L., “Salt selection for basic dru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3: 201-217 (1986); Bastin, R.J., 等人. “Salt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Procedures for Pharmaceutical New Chemical Entities,”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 427-435 (2000);和Berge, S.M., 等人, “Pharmaceutical Salt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66: 1-19, (197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明白,式I的化合物可容易地转化成且可以分离为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诸如盐酸盐。
制备例和实施例
以下制备例和实施例进一步例证本发明。除非做出相反说明,否则本文中示例的化合物使用Symyx®Draw 3.2版(Symyx Solutions, Inc.)或IUPACNAME ACDLABS进行命名和编号。
制备例1
2-氯-5-氟-4-异丙基-嘧啶
在保持温度低于15℃的同时,用2 M异丙基氯化镁在四氢呋喃中的溶液(28.3 mL, 56.6 mmol)处理5-氟-2-氯嘧啶(5.00 g, 37.7 mmol)在1,2-二甲氧基乙烷(25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溶液在氮气下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0℃,并用三乙胺(5.76 mL, 37.7 mmol)在四氢呋喃(5 mL)中的溶液逐滴处理。加入碘(9.58 g, 37.7 mmol)在四氢呋喃(20 mL)中的溶液。用水淬灭反应,并加入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硫酸氢钠。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用二氯甲烷/己烷类(5-100%)的30分钟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2.55 g, 39%)。GC/MS (m/e): 174。
使用乙基溴化镁(3.0 M在乙醚中的溶液),基本上通过制备例1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
制备例3
1-(2-氯-5-氟-嘧啶-4-基)乙酮
在室温用氮气净化5-氟-2,4-二氯-嘧啶(20 g, 119.8 mmol)和(1-乙氧基乙烯基)三甲基锡烷(43.26 g, 119. 8 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200 mL)中的溶液,然后加入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II) (1.70 g, 2.40 m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氮气下在70℃加热2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50℃,并加入5 N盐酸水溶液(100 mL)。将反应物在50℃搅拌另外2小时。将反应物冷却,用水(200 mL)和盐水稀释。将该溶液用乙醚萃取5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用30分钟的5%至5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19.2 g, 92%)。GC/MS (m/e): (35Cl/37Cl) 174/176。
制备例4
2-(2-氯-5-氟-嘧啶-4-基)丙烷-2-醇
在氮气下,使1-(2-氯-5-氟-嘧啶-4-基)乙酮(10.06 g, 57.6 mmol)在四氢呋喃(100 mL)中的搅拌的-78℃溶液与3 M的甲基溴化镁在乙醚中的溶液(124 mL, 72.04 mmol)反应,并将得到的混合物在-78℃搅拌20分钟。将反应物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并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用30分钟的5%至10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7.06 g, 64%)。ES/MS (m/e): (35Cl/37Cl) 191/193 (M+H)。
制备例5
2-(2-氯-5-氟-嘧啶-4-基)丙烷-2-醇
在0℃,向甲基溴化镁(3.0 M的在乙醚中的溶液,2.20 mL, 6.60 mmol)在THF (5.0 mL)中的溶液中,历时4 min逐滴加入2-(2-氯-5-氟-嘧啶-4-基)丙烷-2-醇(510 mg, 2.68 mmol)在1,2-二甲氧基乙烷(4.0 mL)中的溶液。5 min以后,除去冰浴。在室温搅拌40 min以后,加入额外的甲基溴化镁(3.0 M的在乙醚中的溶液,1.10 mL, 3.30 mmol),并将溶液再次冷却至0℃保持30分钟,随后加入三乙胺(400µL, 2.87 mmol)和碘(700 mg, 2.74 mmol)在THF (2.7 mL)中的溶液。将溶液在室温搅拌20小时,用½饱和NaHCO3 (40 mL)淬灭,并用CHCl3 (2×20 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0%至30%)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200 mg, 37%)。19F-NMR (CDCl3): δ (ppm) -137.6。1H-NMR (CDCl3): δ (ppm) 4.39 (s, 1H), 2.55 (s, 3H), 1.59 (s, 6H)。
制备例6
2-氯-5-氟-4-(1-氟-1-甲基-乙基)嘧啶
在氮气下,将二乙基氨基三氟化硫(6.53 g, 40.5 mmol)逐滴加入2-(2-氯-5-氟-嘧啶-4-基)丙烷-2-醇(4.825 g, 25.31 mmol)在二氯甲烷(70 mL)中的-78℃溶液中。将反应物在氮气下在-78℃搅拌30分钟,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并温热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用40分钟的5%至10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在硅胶上纯化得到的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4.23 g, 87%)。ES/MS (m/e): (35Cl/37Cl) 193/195 (M+H)。
制备例7
(2-氯-5-氟-嘧啶-4-基)甲醇
向5-氟-2-氯嘧啶(500µL, 5.24 mmol)在甲醇(5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过氧苯甲酰(1.5 g, 6.0 mmol)和三氟乙酸(450µL, 5.95 mmol)。将得到的无色澄清溶液通过用氮气鼓泡5分钟进行脱气,然后将它在65℃加热18.5小时。然后将溶液冷却并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用氯仿(50 mL)稀释,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50 mL)洗涤,并分离各层。将水层用氯仿(50 mL)重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在减小的真空下浓缩至干燥。通过快速硅胶柱色谱法纯化残余物,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0%至30%)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210 mg, 25%)。1H-NMR (CDCl3): δ (ppm) 8.42 (s, 1H), 4.85 (s, 2H), 3.57 (br, 1H)。
制备例8
5-氟-N-甲氧基-N-甲基噻吩-2-甲酰胺
在0℃在氮气下向5-氟噻吩-2-甲酸(33.95 g, 232.3 mmol)在四氢呋喃(465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45.32 g, 464.6 mmol)、1-羟基苯并三唑一水合物(53.36 g, 348.5 mmol)、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89.1 g, 464.6 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162 mL, 929 mmol)。历时18小时使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将混合物用水(500 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500 mL)萃取。将水相用乙酸乙酯(300 mL)重萃取2次。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液体残余物,用己烷类/乙酸乙酯(3:1)洗脱,得到作为淡黄色液体的标题化合物(38.28 g, 87%)。ES/MS (m/e): 190 (M+H)。
使用适当的噻唑羧酸,基本上通过制备例8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2
a在室温用二氯甲烷替代THF。
制备例10
1-(5-氟噻吩-2-基)乙酮
在0℃在氮气下,向5-氟-N-甲氧基-N-甲基噻吩-2-甲酰胺(12.34 g, 65.2 mmol)在四氢呋喃(163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历时25分钟加入甲基溴化镁(3 M的在四氢呋喃中的溶液,32.6 mL, 97.8 mmol),同时维持内部温度低于10℃。除去冷却浴,并历时1小时使溶液温热至室温。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200 mL),并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将混合物用乙醚(200 mL)稀释,并分离各相。将水相用乙醚(2×150 mL)重萃取,并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保持水浴低于25℃),得到作为淡琥珀色液体的粗制标题化合物(9.70 g, 103%)。1H NMR (CDCl3) δ 2.47 (s, 3H), 6.53 (dd, J = 1.2, 4.3 Hz, 1H), 7.38 (t, J = 4.0 Hz, 1H)。
制备例11
2-溴-1-(5-氟噻吩-2-基)乙酮
在0℃在氮气下,向1-(5-氟噻吩-2-基)乙酮(9.70 g, 67.3 mmol)在二氯甲烷(224 mL)中的搅拌的澄清琥珀色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4.7 mL, 84.1 mmol),随后历时10分钟逐滴加入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13.8 mL, 74.0 mmol),同时维持内部温度低于5℃。将得到的溶液在0℃搅拌90分钟。一次性加入N-溴琥珀酰亚胺(13.17 g, 74.0 mmol),并将得到的橙色溶液在0℃搅拌1小时。加入稀碳酸氢钠水溶液(200 mL的1:1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二氯甲烷(50 mL)。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二氯甲烷(150 mL)重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红色油状/无定形残余物。将残余物用己烷类(50 mL)和二氯甲烷(5 mL)稀释,并过滤以除去固体。将固体用己烷类/二氯甲烷的溶液(~50 mL, 7:3)洗涤。将合并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并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二氯甲烷(从70:30至60:40至50:50的两步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3.33 g, 89%)。1H NMR (CDCl3) δ 4.27 (s, 2H), 6.58 (dd, J = 1.3, 4.4 Hz, 1H), 7.52 (dd, J = 1.5, 4.2 Hz, 1H)。
制备例12
1-(4-溴-2-噻吩基)-2-(二烯丙基氨基)乙酮
向1-(4-溴噻吩-2-基)乙酮(10 g, 48.8 mmol)在甲醇(98 mL)和二氯甲烷(163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四正丁基三溴化铵(28.8 g, 58.5 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在50℃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所述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二氯甲烷洗脱,得到粗制的2-溴-1-(4-溴-2-噻吩基)乙酮。向粗制的2-溴-1-(4-溴-2-噻吩基)乙酮在乙腈(20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钾(20.2 g, 146 mmol)和二烯丙胺(9.48 g, 97.5 mmol)。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水,并将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粗制标题化合物。ES/MS (m/e): (79Br/81Br) 300/302 (M+H)。
制备例13
2-(二烯丙基氨基)-1-(5-氟-2-噻吩基)乙酮
在0℃在氮气下,向2-溴-1-(5-氟噻吩-2-基)乙酮(13.28 g, 59.53 mmol)在乙腈(298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碳酸钾(10.70 g, 77.39 mmol)和二烯丙胺(9.54 mL, 77.39 mmol)。使混合物在搅拌下历时16小时缓慢地温热至室温,然后用乙酸乙酯(500 mL)和水(200 mL)稀释。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乙酸乙酯(100 mL)萃取2次。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9:1)洗脱,得到作为黄色油的标题化合物(12.45 g, 87%)。ES/MS (m/e): 240 (M+H)。
使用适当的乙酮且不使用碳酸钾,基本上通过制备例13的方法来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3
制备例15
2-(二烯丙基氨基)-1-(4-氟苯基)乙酮
将2-氯-1-(4-氟苯基)乙酮(10 g, 57.4 mmol)溶解在乙腈(400 mL)中。将溶液冷却至0℃,并加入二烯丙胺(15.6 mL, 126.2 mmol)。1小时以后,将混合物倒入水(50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2次。将有机萃取物合并,用盐水(1×200 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粗制标题化合物(15.84 g, 118%)。ES/MS (m/e): 234 (M+H)。
制备例16
2-(二烯丙基氨基)-1-(4-氟苯基)乙酮肟
将2-(二烯丙基氨基)-1-(4-氟苯基)乙酮(13.38 g, 57.36 mmol)溶解在乙醇(250 mL)中,并加入醋酸钠(5.7 g),随后加入盐酸羟胺(5.23 g, 74.6 mmol)。将反应物温热至70℃保持2.5小时,然后在室温搅拌16小时。将混合物浓缩,并将得到的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己烷类(梯度0-100%)洗脱。将分离的物质重新纯化第二次,得到标题化合物(7.76 g, 54.5%)。ES/MS (m/e): 249 (M+H)。
制备例17
2-(烯丙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乙酸
在0℃,向含有碳酸钾(100 g, 724 mmol)、碘化钠(110 g, 727 mmol)、二甲基甲酰胺(300 mL)、三乙胺(200 mL, 1.44 mol)和2-丙烯-1-胺(24 g, 426 mmol)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溴乙酸乙酯(60.2 g, 360 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40 mL)中的溶液。将反应物温热至环境温度并搅拌过夜。将混合物过滤,用乙醚(200 mL)洗涤,并浓缩。将盐水(1 L)加入滤液中,并分离各层。将水层用乙醚(3×500 mL)萃取。将有机相合并,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残余物。在0℃,向粗残余物在乙醇(500 ml)和三乙胺(40 g, 395 mmol)中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05 g, 467 mmol)。将反应物温热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将反应物在减压下浓缩,用水(200 mL)和饱和碳酸氢钠(200 mL)稀释,并用乙酸乙酯(2×200 mL)和二氯甲烷(200 mL)萃取。将有机相合并,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粗残余物。将粗残余物溶解于甲醇(200 mL)中,并加入2 N氢氧化钠(500 mL),并将混合物在室温搅拌大约3小时。在减压下浓缩溶液,并将得到的水溶液用12 N盐酸酸化至pH 4。将得到的沉淀物通过过滤进行收集,用水洗涤,并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50 g, 65%)。1H NMR (CDCl3) 2种旋转异构体的混合物(50:50) δ 1.43, 1.45 (s, 9H), 3.86-3.99 (m, 4H), 5.10-5.20 (m, 2H), 5.71-5.83 (m, 1H)。
制备例18
N-烯丙基-N-[2-(甲氧基(甲基)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将2-(烯丙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乙酸(49.6 g, 156 mmol)、四氢呋喃(600 mL)和三乙胺(36.3 g, 359 mmol)加入锥形瓶中,并将混合物冷却至0℃。逐滴加入新戊酰氯(31 g, 253 mmol),并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然后冷却至0℃。然后加入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28 g, 283 mmol)、三乙胺(33 mL, 237 mmol)和四氢呋喃(400 mL)。除去冰浴,并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减压下浓缩混合物。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在水(300 mL)中,并用乙酸乙酯(2×300 mL)萃取。将有机相合并,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丙酮(1:0)至己烷/丙酮(1: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2 g, 54%)。1H NMR (CDCl3)2种旋转异构体的混合物(60:40) δ 1.42, 1.44 (s, 9H), 3.16, 3.17 (s, 3H), 3.66, 3.69 (s, 3H), 3.88-3.98 (m, 2H), 4.01, 4.11 (s, 2H), 5.10-5.18 (m, 2H), 5.73-5.85 (m, 1H)。
制备例19
N-烯丙基-N-苯酰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向冷却至-20℃的N-烯丙基-N-[2-(甲氧基(甲基)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4.0 g, 15.5 mmol)在THF (54 mL)中的溶液中,逐滴加入苯基溴化镁(10.3 ml, 3 M在乙醚中的溶液)。通过TLC监测反应,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20 mL)小心地淬灭,用水(100 mL)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5: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2 g, 75%)。1H NMR (CDCl3)2种旋转异构体的混合物(51:49) δ 1.47, 1.35 (s, 9H), 3.91, 3.99 (d, 2H), 4.52, 4.65 (s, 2H), 5.07-5.16 (m, 2H), 5.72-5.87 (m, 1H), 7.41-7.50 (m, 2H), 7.52-7.60 (m, 1H), 7.88-7.95 (m, 2H)。
制备例20
N-烯丙基-N-(2-异噻唑-5-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在氮气下,向-78℃的二异丙胺(9.01 mL, 64.01 mmol)在四氢呋喃(80 mL)中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正丁基锂(30.78 mL, 49.24 mmol, 1.6 M的在己烷类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溶液在-78℃搅拌2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异噻唑(4.19 g, 49.24 mmol)在四氢呋喃(10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白色浆在-78℃搅拌30分钟。然后历时15分钟时段将N-烯丙基-N-[2-(甲氧基(甲基)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6.36 g, 24.62 mmol)在四氢呋喃(50 mL)中的溶液加入浆中。然后将反应物在-78℃搅拌30分钟,温热至环境温度,并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饱和氯化铵(200 mL)。将得到的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真空下浓缩。用35分钟的5%至10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6.00 g, 21.25 mmol, 86%)。ES/MS (m/e): 283.0 (M+H)。
替代制备例20
将二异丙胺(852.89 mL, 6.06 mol)溶解在四氢呋喃(6.02 L)中,并将溶液冷却至-40℃。历时60分钟将丁基锂(2.5 M的在己烷类中的溶液,1.86 L, 4.66 mol)逐滴加入混合物中。将黄色澄清溶液在氮气下在-40℃搅拌45分钟。历时30分钟逐滴加入异噻唑(396.78 g, 4.66 mol)在四氢呋喃(1.20 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棕色浆在-40℃搅拌45分钟。在-40℃历时40分钟用N-烯丙基-N-[2-[甲氧基(甲基)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602 g, 2.33 mol)在四氢呋喃(2.41 L)中的溶液处理浆。历时40分钟将反应物温热至0℃,并在该温度搅拌40分钟。将反应物用饱和NH4Cl (4.0 L)淬灭,并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加入乙酸乙酯(3.0 L),并分离混合物。将水相用乙酸乙酯(3×1.5 L)萃取,并将合并的有机层用水(2×3 L)、盐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为深棕色油。将粗制物质通过硅胶(3 Kg)进行纯化,用0%至10%的乙酸乙酯在DCM中的溶液洗脱。将产物分离为琥珀色油(610.1 g, 92.7%)。ES/MS (m/e): 283 (M+H)。
制备例21
N-烯丙基-N-[2-氧代-2-(2-噻吩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在-78℃向N-烯丙基-N-[2-(甲氧基(甲基)氨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5 g, 96.8 mmol)在四氢呋喃(339 mL)中的溶液中,历时20 min逐滴加入2-噻吩基锂(145 ml, 1 M的在四氢呋喃中的溶液)。将反应物用氯化铵水溶液(20 mL)小心地淬灭,用水(100 mL)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5: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5.2 g, 56%)。ES/MS (m/e): 182 (M+H-100)。
制备例22
N-(2,2-二甲氧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
在0℃用4.85 M氢氧化钠溶液(70.8 mL, 343.5 mmol)处理氨基乙醛二甲基缩醛(25 mL, 229 mmol)在甲苯(120 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0℃搅拌10分钟,并加入氯甲酸苄酯(33.8 mL, 229 mmol),在加入过程中保持内部温度低于20℃。历时4小时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将有机层分离,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并浓缩至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54 g, 98%)。ES/MS (m/e): 240 (M+H)。
制备例23
N-烯丙基-N-(2,2-二甲氧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
在氮气下用固体氢氧化钾(51.6 g, 919.69 mmol)处理N-(2,2-二甲氧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50 g, 208.9 mmol)在甲苯(180 mL)中的溶液。10分钟以后,加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0.8 g, 3.1 mmol)。另外10分钟以后,历时10分钟逐滴加入烯丙基溴(33 g, 272.8 mmol)在甲苯(50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在50℃搅拌48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用水淬灭。将有机层分离,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浓缩至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44 g, 75%)。ES/MS (m/e): 280 (M+H)。
制备例24
N-烯丙基-N-(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苄酯
将N-烯丙基-N-(2,2-二甲氧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30 g, 107 mmol)在甲酸(36.8 mL, 860 mmol)和水(4.84 mL)中的溶液在室温搅拌过夜。将混合物浓缩,并用己烷类/乙酸乙酯(1:2)和水稀释。将有机层分离,用盐水溶液洗涤至pH=6,并经硫酸钠干燥。蒸发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25 g, 99%)。ES/MS (m/e): 234 (M+H)。
制备例25
N-烯丙基-N-[2-肟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
用盐酸羟胺(9.68 g, 139 mmol)和醋酸钠三水合物(16 g, 117.9 mmol)在水(75 mL)中的溶液处理N-烯丙基-N-(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苄酯(25 g, 107 mmol)在乙腈(150 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室温搅拌过夜。蒸发乙腈,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溶液。将有机层分离,经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24 g, 90%)。ES/MS (m/e): 249 (M+H)。
制备例26
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
历时10分钟用5%w/w次氯酸钠水溶液(106.08 mmol, 143.06 mL)逐滴处理N-烯丙基-N-[(2E)-2-肟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24 g, 96.6 mmol)在二氯甲烷(338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过夜。将反应物用40%亚硫酸氢钠水溶液(7 g)淬灭。将有机层分离,经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将粗产物在硅胶上纯化,用5%的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溶液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8 g, 75%)。ES/MS (m/e): 247 (M+H)。
制备例27
5-烯丙基-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
在0℃将α-溴乙酰苯(77.5 g, 389.36 mmol)加入快速搅拌的乙腈溶液(1 L)中。向该溶液中历时10 min以逐滴方式加入二烯丙胺(98.40 mL, 798.18 mmol)。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搅拌96 h。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并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醇(778.71 mL)中。将吡啶(110.20 mL, 1.36 mmol)加入溶液中,随后加入盐酸羟胺(67.64 g, 973.39 mmol)。将反应物加热至70℃保持4 h,然后在室温搅拌过夜。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并将残余物溶解在甲苯(1 L)中。将反应物加热至120℃并搅拌过夜。在减压下除去溶剂。经由硅胶色谱法纯化产物,用0-100%乙酸乙酯/己烷类洗脱,得到作为浅红色油的标题化合物(71.2g, 79.4%),将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地使用。EI/MS (m/e): 231.0 (M+H)。
制备例28
5-烯丙基-6a-(2-氟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
向2-溴-1-(2-氟苯基)乙酮(10.0 g, 46.1 mmol)在乙醇(460.8 mL)中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二烯丙基胺(9.4 g, 96.8 mmol)在乙醇(460.8 mL)中的溶液。将反应物搅拌2小时。然后将吡啶加入反应物(11.2 mL, 138.2 mmol)中,随后加入盐酸羟胺(4.8 g, 69.1 mmol)。将反应物回流4小时,然后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溶解在甲苯(230 4 mL)中,并回流8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然后用DCM萃取水相。将有机相浓缩,并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混合物,用己烷至1:1己烷/乙酸乙酯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6.6 g, 58%)。ES/MS (m/e): 248 (M+H)。
制备例29
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
将三氟化硼(30.8 mL, 244 mmol)加入-50℃的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40 g, 162 mmol)在四氢呋喃(200 mL)中的溶液中。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并将溶液加入-50℃的苯基溴化镁(325 mL, 325 mmol, 1 M的在四氢呋喃中的溶液)中,温热至0℃,并搅拌4小时。将反应物用饱和氯化铵(200 mL)淬灭,并分离水层。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使用5-50%乙酸乙酯/己烷类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31 g, 59%)。ES/MS (m/e): 325 (M+H)。
制备例30
6a-(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
在氮气下,用正丁基锂溶液(81 mL, 203 mmol, 1.6 M的在己烷类中的溶液)逐滴处理-78℃的噻吩(17 g, 203 mmol)在四氢呋喃(250 mL)中的溶液,并将反应物在-78℃搅拌10分钟。在单独的烧瓶中,在氮气下用三氟化硼醚复合物(19 mL, 152 mmol)处理-78℃的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25 g, 101 mmol)在四氢呋喃(500 mL)中的溶液,并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通过插管将溶液加入上面在-78℃制备的有机锂溶液,并将得到的混合物在−78℃搅拌1小时。将反应物用饱和氯化铵淬灭并温热至室温。分离水层,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使用5-50%的乙酸乙酯/己烷类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得到标题化合物(22 g, 65%)。ES/MS (m/e): 331 (M+H)。
用适当的经取代的苯基替代噻吩,基本上通过制备例30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4
制备例32
6a-(2-三甲基甲硅烷基噻唑-5-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
用正丁基锂溶液(1.52 mL, 2.44 mmol, 1.6 M己烷类)逐滴处理- 78℃的2-三甲基甲硅烷基噻唑(383 mg, 2.44 mmol)在四氢呋喃(3 mL)中的溶液,并将反应物在-78℃搅拌10分钟,得到橙色浓浆。用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205µL, 1.62 mmol)处理该浆,得到红色混合物,然后立即向该混合物中加入(3aR)-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200 mg, 812µmol)在甲苯(2 mL)中的溶液。在氮气下将得到的混合物在-78℃搅拌20分钟。将反应物用饱和氯化铵淬灭并温热至室温。加入水和饱和碳酸氢钠,并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将粗产物在硅胶上纯化,用5%至10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245 mg, 75%)。ES/MS (m/e): 404(M+H)。
制备例33
N-烯丙基-N-[-2-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将N-烯丙基-N-苯酰基-氨基甲酸叔丁酯(3.2 g, 11.6 mmol)、盐酸羟胺(1.2 g, 17.4 mmol)和醋酸钠(1.4 g, 17.4 mmol)在乙醇(46 mL)中的混合物在70℃搅拌18小时。将反应物冷却,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为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将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地使用(3.16 g, 94%)。ES/MS (m/e): 191 (M+H-100)。
制备例34
N-[2-(5-氟噻吩-2-基)-2-(肟基)乙基]-N-(丙-2-烯-1-基)丙-2-烯-1-胺
在氮气下,向2-(二烯丙基氨基)-1-(5-氟-2-噻吩基)乙酮(4.051 g, 16.93 mmol)在乙醇(34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吡啶(4.8 mL, 59.2 mmol)和盐酸羟胺(2.94 g, 42.3 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70℃保持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乙酸乙酯(100 mL)和水(50 mL)稀释。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乙酸乙酯(50 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4.25 g, 99%) (通过1H-NMR (CDCl3)确认为肟异构体的大约1.4:1混合物)。ES/MS (m/e): 255 (M+H)。
使用2-溴-1-噻唑-5-基-乙酮作为起始原料,基本上通过制备例34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5
制备例36
N-烯丙基-N-[2-肟基-2-异噻唑-5-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向N-烯丙基-N-(2-异噻唑-5-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5.93 g, 21.00 mmol)在乙醇(70 mL)中的室温溶液中,加入吡啶(5.94 mL, 73.50 mmol)和盐酸羟胺(3.65 g, 52.50 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保持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将得到的粗产物用乙酸乙酯(200 mL)稀释,并用饱和碳酸氢钠(150 mL)洗涤。将水层用乙酸乙酯(2×100 mL)重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使用15分钟的0%至20%乙酸乙酯在二氯甲烷中的梯度,通过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粗产物,得到作为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的标题化合物(5.62 g, 18.90 mmol, 90%)。ES/MS (m/e): 298 (M+H)。
制备例37
N-烯丙基-N-[2-肟基-2-(2-噻吩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将N-烯丙基-N-[2-氧代-2-(2-噻吩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5.2 g, 54.0 mmol)、盐酸羟胺(5.63 g, 81.0 mmol)和醋酸钠(6.65 g 81.0 mmol)在乙醇(216 mL)中的混合物在70℃搅拌18小时。将反应物冷却,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用水(100 mL)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作为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的粗制标题化合物,将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地使用(16 g,>98%):ES/MS (m/e):197 (M+H-100)。
使用1-(4-溴-2-噻吩基)-2-(二烯丙基氨基)乙酮作为起始原料,基本上通过制备例37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6
制备例39
6a-苯基-1,3,3a,4,5,6-六氢吡咯并[3,4-c]异噁唑
将5-烯丙基-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3.89 g, 16.89 mmol)溶解在氯仿(168 mL)中,并将溶液用干燥的氮气脱气10分钟。将N,N-二甲基巴比妥酸(13.19 g, 84.45 mmol)加入溶液中,并将溶液用氮气脱气另外5 min。加入四(三苯基膦)钯(1.95 g, 1.69 mmol),并将反应物搅拌18小时。加入1 N盐酸(50 mL),并将混合物搅拌20分钟。将溶液用盐酸水溶液(3×75mL)萃取,并将合并的HCl溶液用二氯甲烷洗涤。用5 N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至大约13。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3×75 mL)萃取,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3.21 g, 92%)。EI/MS (m/e): 191.3 (M+H)。
基本上如在制备例39中所述,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7
制备例42
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将N-烯丙基-N-[-2-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作为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3.2 g, 10.9 mmol)在二甲苯(100 mL)中的溶液在100℃搅拌2小时,在130℃搅拌6小时,在100℃搅拌12小时和在130℃搅拌2小时。将冷却的反应物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5 g, 48%)。ES/MS (m/e): 291 (M+H)。
制备例42,替代操作
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将二氯甲烷(5.26 mL)加入6a-苯基-1,3,3a,4,5,6-六氢吡咯并[3,4-c]异噁唑(100 mg, 525.64 mmol)中。将二碳酸二叔丁酯(108.98 mg, 499.36 mmol)加入混合物中,随后加入三乙胺(0.146 mL, 1.05 mmol),并将混合物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经由硅胶色谱法纯化产物,用0-100%乙酸乙酯/己烷类洗脱,得到作为澄清油的标题化合物(143 mg, 94%)。EI/MS (m/e): 291.0 (M+H)。
基本上如制备例42替代操作所述,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8
制备例45
6a-(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将N-烯丙基-N-[(2-肟基-2-(2-噻吩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作为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16 g, 54.0 mmol)在二甲苯(500 mL)中的溶液在130℃搅拌10小时。将反应物冷却,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7.26 g, 45%)。ES/MS (m/e): 297.2 (M+H)。
基本上通过关于制备例45所述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肟,制备下述化合物。
制备例47
5-烯丙基-6a-(5-氟-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
在氮气下,向N-[2-(5-氟噻吩-2-基)-2-(肟基)乙基]-N-(丙-2-烯-1-胺(4.23 g, 16.6 mmol)中加入甲苯(208 mL),并将溶液加热至回流保持22.5小时。将溶液冷却,并在减压下浓缩为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HPLC(硅胶)进行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80:20至70:30的一步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949 g, 46%)。ES/MS (m/e): 255 (M+H)。
基本上通过关于制备例47所述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肟,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9
制备例51
1-(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6a-(2-三甲基甲硅烷基噻唑-5-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
向(3aS)-6a-(2-三甲基甲硅烷基噻唑-5-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0.218 g, 0.54 mmol)在THF (3.60 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0.088 g, 0.54 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并加入更多的异硫氰酸苯甲酰酯(0.044 g, 0.27 mmol)。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减压下浓缩,并通过硅胶色谱法进行纯化,用5%至10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204 g, 67%)。ES/MS (m/e): 404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51的方法,使用适当的羧酸苄酯,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0
制备例53
3-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142 mg, 489.04 mmol)溶解在甲醇(10 mL)中。在1大气压H2压力和在20℃,使溶液穿过装有兰尼镍催化剂床的流式氢化器,流速为1 mL/min。在所有最初溶液已经穿过以后,用另外10 mL的MeOH洗涤床。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作为澄清油的标题化合物(168 mg, 117%)
EI/MS (m/e): 293.3 (M+H)。
制备例54
3-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
将锌粉(43.7 g, 669 mmol)加入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31 g, 96 mmol)在乙酸(310 mL)中的溶液中,并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500 mL),并将混合物穿过硅藻土过滤。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并将粗产物再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将水加入溶液中,并用2 M NaOH将pH调至10。将溶液穿过硅藻土过滤,分离各层,并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31 g, 99%)。ES/MS (m/e): 327 (M+H)。
制备例55
3-氨基-3-(2-氟苯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在氮气下在室温,用乙酸(65 mL)一次性处理6a-(2-氟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5 g, 16.2 mmol)和锌粉(10.6 g 0.16 mol)的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0.5小时,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穿过硅藻土过滤。将滤液逐滴加入饱和碳酸氢钠在含有过量固体碳酸氢钠(84 g, 1 mol)的水中的混合物中。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4.4 g, 87%)。ES/MS (m/e): 311(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55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1
制备例57
3-氨基-4-(羟基甲基)-3-(2-噻吩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
历时约30分钟将锌(398.33 g, 6.092 mol)分份加入剧烈搅拌的乙酸溶液(2.56 L)中,并将温度维持在30℃或以下。将6a-(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366 g, 1.107 mol)在乙酸(915 mL)中的溶液缓慢地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同时保持内部温度在45℃。将混合物在45℃搅拌1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用MTBE (3.63 L)稀释,并穿过硅藻土过滤。将滤液蒸发,并将残余物在真空下干燥至恒重。将甲苯(4×742 mL)加入残余物中并将混合物再次浓缩,以除去尽可能多的乙酸,得到橙色油状残余物(476.8 g)。将残余物用水(2.928 L)、MTBE (2.928 L)、随后用HCl (5 M, 664.63 mL)稀释,并搅拌10分钟。将混合物转移至分离器并分离水层。将有机层用HCl (1 M, 3×742.36 mL)重萃取。将水相合并,在冰水中在搅拌下冷却,并用NaOH水溶液将pH调至10。加入MTBE (2.969 L),并搅拌混合物。白色固体沉淀出来,并通过硅藻土过滤除去。将混合物转移至分离器,并分离有机层。将水层用MTBE (2×500mL)洗涤,并将有机物合并,经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将滤液在真空下浓缩,得到作为浅棕色油的标题化合物(240 g, 65%)。ES/MS (m/e): 333 (M+H)。
替代制备例57
在氮气下在室温,用锌粉(34.8 g 0.53 mol)处理6a-(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22 g, 66.6 mmol)在乙酸(220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2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穿过硅藻土过滤。蒸发溶剂,并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和水中,并用2 M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至10。将有机层分离,经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21 g, 94%)。ES/MS (m/e): 333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57的替代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2
a将反应物在50℃加热1小时。
b将反应物在40℃加热4小时。
c将反应物在50℃加热20小时。
制备例61
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2-噻吩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
在0℃,用异硫氰酸苯甲酰酯(8.95 mL, 66.3 mmol)处理3-氨基-4-(羟基甲基)-3-(2-噻吩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21 g, 63 mmol)在四氢呋喃(210 mL)中的溶液。将得到的溶液在0℃搅拌2小时,并通过加入氯化钠水溶液和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淬灭。将有机层分离,经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30 g, 95%)。ES/MS (m/e): 496 (M+H)。
制备例62
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3-(2-氟苯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向3个单独的反应容器(每个容器含有外消旋的3-氨基-3-(2-氟苯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0.142 g, 4.58 mmol)和四氢呋喃(18 mL))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0.784 g, 4.80 mmol)。将溶液在22℃搅拌,并搅拌15小时。在氮气流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合并,并浓缩,得到粗制标题化合物,将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地使用。ES/MS (m/e): 474 (M+H)。
制备例63
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3-(4-溴-2-噻吩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在0℃,向3-氨基-3-(4-溴-2-噻吩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8.5 g, 22.5 mmol)在四氢呋喃(10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3.24 mL, 24 mmol)。将得到的溶液温热至室温,并在氮气下在室温搅拌2小时。将溶液浓缩,并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100:0至0:100的梯度,历时30 min)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ES/MS (m/e): (79Br/81Br) 538/540 (M+H)。
制备例64
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
将异硫氰酸苯甲酰酯(15 mL, 112 mmol)加入3-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34.7 g, 106 mmol)在四氢呋喃(347 mL)中的0℃溶液中。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搅拌1小时。加入盐水(300 mL),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51 g, 98%)。ES/MS (m/e): 390 (M+H)。
制备例65
N-[[1-烯丙基-3-(4-溴-2-噻吩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3-基]氨甲酰基]苯甲酰胺
向[1-烯丙基-4-氨基-4-(4-溴-2-噻吩基)吡咯烷-3-基]甲醇(4 g, 12.6 mmol)在四氢呋喃(18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乙酰胺(3.2 g, 12.6 mmol),并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一次性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2.5 g, 15.1 mmol),在室温搅拌1小时,然后用1 N盐酸(20 mL)淬灭。搅拌1小时以后,使用饱和碳酸氢钠将反应物的pH调至>8,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相合并,在减压下浓缩,并与己烷/乙酸乙酯(4:1)一起研磨,得到标题化合物(5.9 g, >95%)。ES/MS (m/e) (79Br/81Br) 480/482 (M+H)。
制备例66
N-[5-烯丙基-6a-(5-氟-2-噻吩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1-硫代羰基(carbothioyl)]苯甲酰胺
向5-烯丙基-6a-(5-氟-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4.22 g, 16.59 mmol)在四氢呋喃(83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2.7 mL, 19.9 mmol)。将得到的溶液在氮气下在室温搅拌19小时。将溶液浓缩,并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80:20至70:30至60:40的2步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6.92 g, 100%)。ES/MS (m/e): 418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66的方法,使用适当的异噁唑,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3
制备例68
N-[[1-烯丙基-3-(4-氟苯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3-基]硫代氨基甲酰基]苯甲酰胺
向[1-烯丙基-4-氨基-4-(4-氟苯基)吡咯烷-3-基]甲醇(4.03 g, 16.11 mmol)在四氢呋喃(107.4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2.63 g, 16.11 mmol),并将反应物在氮气下搅拌2小时,然后在-20℃搅拌2.5天。将反应物浓缩,并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0-100%的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2 g, 30%)。EI/MS: 414 (M+H)。
制备例69
N-[[1-烯丙基-3-(5-氟-2-噻吩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3-基]硫代氨基甲酰基]苯甲酰胺
向N-[5-烯丙基-6a-(5-氟-2-噻吩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1-硫代羰基]苯甲酰胺(6.91 g, 16.5 mmol)中加入乙酸(110 mL),随后加入锌粉(10.8 g)。将得到的灰色混合物快速地在室温搅拌40分钟。在用甲醇(大约250 mL)冲洗的同时,将混合物穿过硅藻土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用甲醇(200 mL)稀释,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300 mL)中,并用1 M碳酸钾溶液(200 mL)处理。在用水(大约40 mL)和二氯甲烷(200 mL)冲洗的同时,将得到的乳液穿过硅藻土过滤。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二氯甲烷(100 mL)进一步萃取。将合并的二氯甲烷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6.65 g, 96%)。ES/MS (m/e): 420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69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苯甲酰胺,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4
制备例71
1-(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6a-苯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向6a-苯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1.5 g, 5.2 mmol)在四氢呋喃(34 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0.84 g, 5.17 mmol)。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浓缩,并与己烷/乙酸乙酯(1:1)一起研磨,得到标题化合物(1.84g)。将收集的溶质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将其与研磨的物质(2.12 g, 90%)合并。ES/MS (m/e): 454 (M+H)。
制备例72
1-(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6a-(2-噻吩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向6a-(2-噻吩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7.16 g, 24.2 mmol)在THF (161 mL)中的混合物中,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3.94 g, 24.2 mmol)。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浓缩,并与己烷/乙酸乙酯(1:1)一起研磨,得到标题化合物。ES/MS (m/e): 459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72的方法,并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3天,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5
制备例73a
6a-异噻唑-5-基-1-[(4-甲氧基苯基)甲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在氮气氛下,将N-烯丙基-N-(2-异噻唑-5-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610.1 g, 2.16 mol)溶解在甲苯(6.10 L)中。加入N-[(4-甲氧基苯基)甲基]羟胺(532.68 g, 2.81 mol),随后加入二异丙基乙胺(489.86 mL, 2.81 mol)。加入Ti(OEt)4 (640.78 g, 2.81 mol),并将黄色反应溶液在搅拌下加热至100℃保持2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并用乙酸乙酯(3.05 L)稀释。加入50%w/w的柠檬酸水溶液(5.49 L)。固体沉淀出来,其然后在搅拌下再溶解。分离两相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2×1 L)萃取水层。将合并的有机层用水(2×2 L)、盐水洗涤,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3 L)中,并再次在减压下浓缩。将粗产物在乙酸乙酯(1.2 L)和异己烷(4.8 L)中研磨40分钟。将混悬液过滤,并用己烷(4 L)洗涤。将固体在真空下干燥3小时,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在40℃干燥16小时,得到标题产物(741.51 g, 82.2%)。ES/MS (m/e): 418 (M+H)。将得自研磨的母液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棕色固体,将其从甲醇(150 mL)中重结晶,得到作为米色固体的第二批产物(26.02 g, 62.32 mmol, 2.9%收率)。
制备例73b
6a-异噻唑-5-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
将异丙醇(5.66 L)冷却至5℃,并逐滴加入乙酰氯(941.23 mL, 13.23 mol)(放热)。将混合物加热至45℃,并将6a-异噻唑-5-基-1-[(4-甲氧基苯基)甲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460.17 g, 1.10 mol)分份加入反应器中。将得到的白色混悬液在45℃搅拌1小时。蒸发大部分溶剂,得到湿的米色固体,将其溶解在三氟乙酸(2.76 L, 36.52 mol)中。将得到的深色溶液加热至70℃,并在该温度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与甲苯(2×2.5 L)共沸,得到浅棕色固体。将残余物溶解在2 M的HCl水溶液(4.6 L)和DCM (4.6 L)中,并在40℃剧烈搅拌30分钟,直到完全溶解。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分离。将水层用DCM (2×500 mL)洗涤。将酸性的水层冷却至5℃,并通过加入50%wt/wt的NaOH水溶液将pH调至10.5。将混合物冷却至10℃,并缓慢地加入BOC2O (252.57 g, 1.16 mol)在四氢呋喃(2.30 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搅拌5分钟并温热至25℃,然后搅拌另外1小时。加入MTBE (2 L),并分离得到的相。将水层用MTBE (2×1 L)萃取,并将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溶液(2 L)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蒸发,得到作为米色固体的粗产物(347.2 g)。将粗制的固体溶解在煮沸的7:3(v/v)异己烷/乙酸乙酯(2.8 L)中,并使得到的澄清溶液缓慢地冷却至室温,然后在冰浴中冷却。将得到的白色混悬液过滤,并用冷的7:3异己烷:乙酸乙酯洗涤。将白色固体在真空下和氮气下干燥2天,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91.30 g, 88.9%)。ES/MS (m/e): 298 (M+H)。
制备例73c
3-氨基-4-(羟基甲基)-3-异噻唑-5-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6a-异噻唑-5-基-3,3a,4,6-四氢-1H-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400.0g, 1.35 mol)、乙酸(4.00 L)和锌(439.78 g, 6.73 mol)一起加入。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40℃并在40℃搅拌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4 L)稀释,穿过硅藻土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并在减压下蒸发。将黄色油状残余物溶解在甲苯(2 L)中并浓缩。用甲苯重复溶解过程3次。将泡沫状油残余物悬浮于10%w/w柠檬酸水溶液(3.2 L)中,加入MTBE (4 L),并将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分钟。将两相混合物穿过硅藻土过滤(缓慢过滤),以除去凝胶状固体。分离各层,并将水层用MTBE (4×600 mL)洗涤。将水层(pH 4.0)加入乙酸乙酯(3.0 L)中,并将混合物用NaOH 50%w/w中和,以调节pH= 9.0 - 9.5,并将混合物剧烈搅拌。将有机层分离,并将水层用乙酸乙酯(3×1 L)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蒸发,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62.00 g, 65.1%)。ES/MS (m/e): 300 (M+H)。
制备例73d
(2R,3R)-2,3-二[(4-甲基苯甲酰基)氧基]丁二酸;(3R,4R)-3-氨基-4-(羟基甲基)-3-异噻唑-5-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3-氨基-4-(羟基甲基)-3-异噻唑-5-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262.00 g, 875.10 mmol)和异丙醇(1.83 L)一起加入,并将溶液加热至70℃。加入二-对甲苯酰基-L-酒石酸(338.10 g, 875.10 mmol),并将固体加料漏斗用额外异丙醇(262.00 mL)冲洗。加入以后,观察到完全溶解。在10-15分钟以后,白色固体结晶。将混合物在70℃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过夜。将黄色混悬液过滤,并将固体用异丙醇(524.0 mL)洗涤。将白色产物在真空下干燥至恒重,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在45℃干燥18小时,得到作为白色结晶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04.47 g, 46.7%)。ES/MS (m/e): 300 (胺的M+H), ee= 98.6%。
制备例73e
(3R,4R)-3-氨基-4-(羟基甲基)-3-异噻唑-5-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2R,3R)-2,3-二[(4-甲基苯甲酰基)氧基]丁二酸;(3R,4R)-3-氨基-4-(羟基甲基)-3-异噻唑-5-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389.5 g, 522.55 mmol)、水(1.56 L)、乙酸乙酯(1.56 L)和2 M盐酸水溶液(261.28 mL, 522.55 mmol)一起加入,并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在pH = 2.0测量)搅拌15分钟。将混合物转移至5 L分液漏斗,分离水层,并用乙酸乙酯(2×350 mL)洗涤。用50%w/w的NaOH水溶液将水层的pH调至10,然后用乙酸乙酯(4×584 mL)萃取,每次加入更多的2 M NaOH在水层中的水溶液,以维持pH在10。将有机层合并,用硫酸钠干燥,过滤,在减压下蒸发,并在真空下干燥,得到作为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171.2 g, 109.43%)。ES/MS (m/e): 300 (M+H)。ee= 97.8%。
制备例74
(3S,4R)-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1-(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6a-苯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2.3 g, 5.1 mmol)、乙酸(20 mL)和锌粉(3.3 g, 50 mmol)的混合物在40℃剧烈搅拌1小时,随后在45-50℃搅拌另外1小时。将反应物在减压下浓缩。向残余物中加入硅藻土和水,随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将混合物过滤,并用乙酸乙酯洗涤。将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6 g, 70%)。ES/MS (m/e): 456 (M+H)。
制备例74, 替代制备例
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异硫氰酸苯甲酰酯(81.37µL, 603.33 mmol)加入0℃的3-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0.168 g, 574.60 mmol)在四氢呋喃(2.3 mL)中的溶液中。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15.50µL, 114.92 mmol),并将混合物搅拌2小时。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和二氯甲烷,并分离水层,将水性混合物用二氯甲烷(3×25 mL)萃取,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至干燥。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粗产物,用0-100%乙酸乙酯/己烷类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178 g, 68%)。ES/MS (m/e): 454.3 (M-1)。
制备例75
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2-噻吩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
将乙酸(104 mL)加入1-(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6a-(2-噻吩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叔丁酯中,随后加入锌粉(17.1 g, 261 mmol),并将得到的混悬液在40℃剧烈搅拌7小时,随后在45-50℃搅拌另外1小时。将反应物在减压下浓缩。向粗制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硅藻土和水,随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将混合物过滤,并用乙酸乙酯洗涤。将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8 g, 32%)。ES/MS (m/e): 460 (M-1)。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75的方法,并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5分钟,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6
制备例77
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3-溴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向1-(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6a-(3-溴苯基)-3,3a,4,6-四氢吡咯并[3,4-c]异噁唑-5-甲酸苄酯(1.9 g, 3.3 mmol)在乙酸(3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锌粉(2.0 g, 30 mmol)。将得到的混悬液声处理2小时,然后穿过硅藻土垫过滤。将硅藻土垫用乙酸乙酯洗涤。将合并的滤液浓缩至干燥,然后用乙酸乙酯(100 mL)稀释,并用饱和碳酸氢钠(100 mL)洗涤。将水层用乙酸乙酯(50 mL)和氯仿(50 mL)重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浓缩。然后将残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30 mL)中,并用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1.0 mL, 7.6 mmol)处理。将得到的溶液在环境温度搅拌3.3小时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0-40%)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86 g, 100%)。ES/MS (m/e): (79Br/81Br) 550/552 (M+H)。
制备例78
外消旋的N-[7a-(2-氟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外消旋的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3-(2-氟苯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2.1 g, 4.39 mmol)溶解在二氯甲烷(75 mL)中,并在3个反应容器之间分成相等的部分。将反应容器冷却至0℃,并向每个容器中逐滴加入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2.0 mL, 15 mmol)。将反应物温热至22℃,并搅拌4小时。使每个容器的内容物穿过10 g硅胶塞,用甲醇(30 ml)洗涤,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通过反相HPLC纯化残余物,用5-100%的乙腈在10 mM碳酸氢铵溶液(含有5%甲醇,pH 10.0)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1 g)。ES/MS (m/e): 356 (M+H)。
制备例79
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
在0℃,用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0.94 mg, 7.0 mmol)处理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1.6 g, 3.5 mmol)在二氯甲烷(87 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在氮气下搅拌4小时。加入饱和碳酸氢钠,并将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将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地使用(1.6 g, 104%)。ES/MS (m/e): 438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79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7
a将制备例80搅拌18小时。
制备例82
(4aR,7aR)-2-苯甲酰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
通过手性SFC (柱:Chiralpak IC 50×150 mm;洗脱液:40%甲醇:60%CO2;流速:300 mL/min,在UV 240 nm),将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分离成它的组分对映异构体。分析第二洗脱异构体(柱:Chiralpack IC 4×150 mm;洗脱液:40%甲醇:60%CO2;流速:5.000 mL/min,在UV 240 nm),证实对映异构地富集的(>98.8%ee)对映异构体,其具有Rt = 3.60分钟(652.5 mg, 34%)。
制备例82a
(4aR,7aR)-2-苯甲酰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
将(3R,4R)-3-氨基-4-(羟基甲基)-3-异噻唑-5-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148.10 g, 494.67 mmol)和四氢呋喃(1.48 L)一起加入,并将溶液冷却至0℃。历时5分钟加入异硫氰酸苯甲酰酯(82.34 g, 504.56 mmol),并将反应混合物在0℃搅拌30分钟,然后历时1小时温热至室温。加入1,1'-羰基二咪唑(92.24 g, 568.87 mmol),并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2 h。将混合物加热至65℃并搅拌另外1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并将油状残余物在水(1.5 L)和乙酸乙酯(1.5 L)之间分配。用50%w/w柠檬酸水溶液将pH调至4.0,并将有机层分离。将水层用MTBE (2×500 mL)萃取,将有机物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蒸发。将粗产物在MTBE (740.50 mL)中在60℃、然后在室温制浆45分钟。将固体收集,用MTBE (4×150 mL)洗涤,并在真空下干燥过夜,得到作为米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62.68 g, 74.0%)。ES/MS (m/e): 445 (M+H), ee = 99.5%。
制备例83
(4aR,7aS)-2-(苯甲酰基氨基)-7a-苯基-4a,5,7,7a-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4H)-甲酸叔丁酯
将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1.6 g, 3.66 mmol)溶解在乙醇/氯仿(30 ml/14 ml)中,并通过手性SFC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Chiralpak AD 8 x 40.5 cm (20µm);洗脱液:100%乙醇在CO2中的溶液;流速:350 mL/min,在UV 280 nm; 0.4 g/注射)分离成它的组分对映异构体。首先洗脱的异构体是标题化合物(593 mg, 37%)。该异构体的手性分析:(Chiralpak AD-H 4.6 X 150 mm;洗脱液:100%乙醇(含有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1 mL/min,在UV 225 nm) Rt = 3.03至(>98%ee)。ES/MS (m/e): 438 (M+H)。
替代制备例83
通过SFC (柱:Chiralpak IC 2.1 x 25 cm;洗脱液:40%甲醇CO2;流速:300 mL/min,在UV 284 nm),手性地纯化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5.23 g, 11.9 mmol)。第二洗脱异构体是标题化合物(1.7, 34%, >98%ee)。分离的异构体2的手性分析:Chiralpak IC 0.46 x 10 cm, 5um;洗脱液:40%甲醇在CO2中的溶液;流速:5 mL/min,在UV 215 nm。Rt = 1.48分钟。[α]D 20 = -88 (C = 1.0, 甲醇), ES/MS (m/e): 438.3 (M+H)。
制备例84
(4aR,7aR)-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
向冷却至0℃的外消旋的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2-噻吩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3.8 g, 8.23 mmol)在二氯甲烷(206 mL)中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2.18 mL, 16.46 mmol)。将反应物温热至室温,并搅拌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二氯甲烷。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30 g, 90%)。ES/MS (m/e): 444 (M+H)。将外消旋的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叔丁酯(3.2 g, 7.4 mmol)溶解在甲醇/氯仿(36 ml/25 ml)中,并通过手性SFC (Chiralpak OJ-H 50 X 250mm;洗脱液:25%甲醇在75%CO2中的溶液;流速300 g/min,在UV 240 nm;柱温度-40℃; 0.64 g/注射)分离成它的组分对映异构体。分析分离的对映异构体(Chiralpak OJ-H 4.6 X 150 mm;洗脱液:25%甲醇在75%CO2中的溶液;流速5 mL/min,在UV 240 nm, 柱温度-35℃),得到具有Rt = 1.5 min的标题化合物,异构体1 (1.27 g, 39%, >99%ee)。
制备例85
外消旋的N-[6-烯丙基-7a-(5-氟-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在0℃在氮气下,向外消旋的N-[[1-烯丙基-3-(5-氟-2-噻吩基)-4-(羟基甲基)吡咯烷-3-基]硫代氨基甲酰基]苯甲酰胺(320 mg, 0.763 mmol)在二氯甲烷(7.6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0.2 mL, 1.53 mmol)。历时2小时搅拌溶液,同时缓慢地温热至10℃。除去冰浴,并历时另外2小时将反应物温热至室温。将溶液用二氯甲烷(大约40 mL)稀释,并用稀碳酸氢钠(40 mL从水(20 mL)和饱和碳酸氢钠(20 mL)制备)洗涤。将水相用二氯甲烷(40 mL)重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60:40至50:50的2步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86 mg, 61%)。ES/MS (m/e): 402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85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苯甲酰胺,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8
制备例88
N-[(4aR,7aR)-6-烯丙基-7a-(4-溴-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异构体2
通过手性HPLC: (Chiralpak AD 8 x 40.5 cm;洗脱液:含有0.2%二甲基乙基胺的100%乙醇);流速:400 mL/min,在UV 270 nm),纯化外消旋的N-[6-烯丙基-7a-(4-溴-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2.24 g, 4.84 mmol)。分析条件:Chiralpak AD-H 0.46 x 15 cm;洗脱液:100%乙醇(0.2%异丙胺);流速:0.6 mL/min,在UV 320 nm; Rt = 3.03分钟。分离第二洗脱异构体,得到标题化合物(1.08 g, 48%, >99%ee)。ES/MS (m/e) (79Br/81Br) 462/464 (M+H)。
制备例89
N-[(4aR,7aR)-7a-(5-氟噻吩-2-基)-6-(丙-2-烯-1-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外消旋的N-[6-烯丙基-7a-(5-氟-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4.71 g, 11.73 mmol)溶解在1:1 MeOH/CHCl3 (20 mg/mL)中,并通过手性HPLC (柱:Chiralcel OD 8×32 cm (20µM);流动相: 60:40 IPA/庚烷;流速385 mL/min,在UV 290 nm; 0.320 g/注射)分离成它的组分对映异构体。分析第二洗脱异构体(柱:Chiralcel OD-H 4.6 X 150 mm;流动相: 60:40 IPA/庚烷;流速0.6 mL/min,在UV 290 nm),得到标题化合物,Rt = 8.2分钟(2.01 g, 43%, 96.1%ee)。ES/MS (m/e): 402.0 (M+H)。
制备例90
外消旋的N-(6-烯丙基-7a-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在0℃,向N-[[1-烯丙基-4-(羟基甲基)-3-噻唑-5-基-吡咯烷-3-基]硫代氨基甲酰基]苯甲酰胺(60 mg, 150µmol)在四氢呋喃(1 mL)中的溶液中,加入三苯基膦(80 mg, 30µmol)和偶氮二甲酸二叔丁酯(88 mg, 30µmol)。将混合物在0℃搅拌30分钟,温热至室温并搅拌1小时。将混合物浓缩,在硅胶上纯化,用甲醇/二氯甲烷(0-5%)洗脱,得到标题产物(26 mg, 70µmol, 45%)。ES/MS (m/e): 385 (M+H)。
制备例91
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将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17.9 mL, 135 mmol)加入外消旋的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苯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51 g, 104 mmol)在二氯甲烷(459 mL)中的0℃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00 mL),并分离各层。将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将溶液浓缩。将粗产物在硅胶上纯化,用二氯甲烷至5%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1 g, 63%)。ES/MS (m/e): 372 (M+H)。
制备例92
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向外消旋的3-(苯甲酰基硫代氨基甲酰基氨基)-4-(羟基甲基)-3-(2-噻吩基)吡咯烷-1-甲酸苄酯(30 g, 60.5 mmol)在二氯甲烷(300 mL)中的0℃溶液中,加入1-氯-N,N,2-三甲基丙烯基胺(9.61 mL, 72.6 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20 mL)。将得到的溶液在0℃搅拌30分钟,然后温热至室温。将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淬灭,将有机层分离,经硫酸钠干燥并浓缩。将粗制的混合物在硅胶上纯化,用5%至5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24 g, 83%)。ES/MS (m/e): 478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92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苯甲酰胺,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9
制备例94
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向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2-三甲基甲硅烷基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117 mg, 212µmol)在四氢呋喃(4 mL)中的溶液中,加入1 N四丁基氟化铵(1 N在四氢呋喃中的溶液) (425µL, 425µmol),并将混合物在氮气下搅拌1小时。将溶液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3×),经硫酸钠干燥并浓缩。将粗产物在硅胶上纯化,用乙酸乙酯/己烷类(5%至100%)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89 mg, 88%)。ES/MS (m/e): 479 (M+H)。
制备例95
(4aR,7aR)-2-苯甲酰氨基-7a-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异构体1
通过手性HPLC (柱:Chiralpak AS 8 x 33 cm;洗脱液:100%甲醇;流速:400 mL/min,在UV 240 nm),纯化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1.173 g, 2.45 mmol),得到作为首先洗脱的异构体(Rt = 3.43分钟)的标题产物(422 mg, 36%, >99%ee)。分析柱:Chiralpak AS-H 4.6 x 150 mm;洗脱液:含有0.2%异丙胺的99.8%甲醇;流速:1.0 mL/min,在UV 225 nm)。ES/MS (m/e): 479(M+H)。
制备例96
(4aR,7aS)-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通过SFC (柱:Chiralpak IC 2.1 x 25 cm;洗脱液:40%甲醇/乙腈(8/2)(含有0.2%二甲基乙基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70 mL/min,在UV 284 nm),手性地纯化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30 g, 63 mmol)。第二洗脱异构体为标题化合物(11.1g, 37%, >98%ee)。手性分析分离的异构体2: Chiralpak IC 0.46 x 10 cm, 5µm;洗脱液:40%甲醇/乙腈(8/2)(含有0.2%二甲基乙基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5 mL/min,在UV 215 nm。Rt = 3.2分钟。[α]D 20 = -88 (C = 1.0, 甲醇), ES/MS (m/e) 372 (M+H)
制备例97
(4aR,7aR)-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
通过SFC (柱:Chiralpak IC (5µ), 2X250 mm;洗脱液:40%甲醇/乙腈(8/2)(含有0.2%二乙基甲基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65 mL/min,在UV 260 nm),手性地纯化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34 g, 63 mmol)。第二洗脱异构体为标题化合物(14 g, 42%, >98%ee): [α]D 20 = -30 (C = 1.0, 甲醇), ES/MS (m/e) 478 (M+H)。
制备例98
(4aR,7aR)-2-(苯甲酰基氨基)-7a-(5-溴噻吩-2-基)-4a,5,7,7a-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4H)-甲酸苄酯
在室温,在氮气氛下,向(4aR,7aR)-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1.67 g, 3.50 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35 mL)中的搅拌的澄清且无色溶液中,加入N-溴琥珀酰亚胺(747 mg, 4.20 mmol)。将得到的淡黄色溶液在室温搅拌50分钟。将溶液用乙酸乙酯(150 mL)稀释,并用水(3×50 mL)和盐水(50 mL)洗涤。将有机相分离,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80:20至0:100梯度)洗脱,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79 g, 92%): ES/MS (m/z): 557.8 (M+H)。
制备例99
(4aR,7aR)-2-(苯甲酰基氨基)-7a-(5-氰基噻吩-2-基)-4a,5,7,7a-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4H)-甲酸苄酯
将(4aR,7aR)-2-(苯甲酰基氨基)-7a-(5-溴噻吩-2-基)-4a,5,7,7a-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4H)-甲酸苄酯(3.88 g, 6.97 mmol)、无水六氰合铁(II)酸钾(2.57 g, 6.97 mmol) (如在Schareina, T.;等人Synthesis, 2008, 20, 3351-3355中所引用制备)、碘化亚铜(I) (398 mg, 2.09 mmol)、1-丁基咪唑(2.8 mL, 20.9 mmol)、和甲苯(23 mL)加入配有搅拌棒的60 mL玻璃压力管中。使氮气流在混合物上面经过几分钟,然后将压力管密封。将搅拌混合物在145℃加热18小时。将得到的深色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100 mL)和水(15 mL)稀释,并穿过硅藻土垫真空过滤,同时用乙酸乙酯(100 mL)和水(15 mL)冲洗。将滤液层分离,并将有机层用水(2×30 mL)和盐水(30 mL)进一步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80:20至0:10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白色泡沫的标题化合物(2.59 g, 74%):ES/MS (m/z):503.2 (M+H)。
制备例100
N-[(4aR,7aS)-7a-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将(4aR,7aS)-2-(苯甲酰基氨基)-7a-苯基-4a,5,7,7a-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4H)-甲酸叔丁酯(590 mg, 1.35 mmol)和氯化氢(4 M的在1,4-二氧杂环己烷中的溶液,5 mL)在环境温度搅拌5小时。将反应物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将其不经进一步纯化地使用(0.505 g, 94%)。ES/MS (m/e): 338 (M+H)。
制备例101
N-[(4aR,7aR)-7a-(2-噻吩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向(4aR,7aR)-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1.3 g, 2.93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60 mL)中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N的氯化氢在1,4二氧杂环己烷中的溶液(14.6 mL, 58.6 mmol)。将反应物搅拌4小时。将溶液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1.1 g, 99%)。ES/MS (m/e): 344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101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20
制备例103
N-[(4aR,7aR)-7a-异噻唑-5-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向(4aR,7aR)-2-苯甲酰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异构体2 (1.26 g, 2.83 mmol)在二氯甲烷(25 mL)中的室温溶液中,逐滴加入三氟乙酸(4.29 mL, 56.68 mmol)。将得到的溶液在环境温度搅拌18小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随后用饱和碳酸氢钠稀释。分离各层,并将水相用乙酸乙酯重萃取(3×)。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850 mg, 2.46 mmol, 87%)。ES/MS (m/e): 345 (M+H)。
制备例103a
N-[(4aR,7aR)-7a-异噻唑-5-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在22℃,将6 M的氯化氢在2-丙醇中的溶液(1.65 L, 9.9 mol)加入(4aR,7aR)-2-苯甲酰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叔丁酯(200 g, 449.9 mol)在2-丙醇(1.6 L)中的溶液中,并搅拌18小时。将混合物浓缩,得到白色固体。将固体用MTBE (1 L)稀释,在22℃搅拌1小时,过滤并在真空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标题化合物(170 g, 98%)。ES/MS (m/e): 345.0 (M+H)。
制备例104
N-[(4aR,7aR)-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异构体2
使氮气流穿过N-[(4aR,7aR)-7a-(5-氟噻吩-2-基)-6-(丙-2-烯-1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异构体2 (1.44 g, 3.59 mmol)在氯仿(36 mL)中的搅拌淡黄色溶液15分钟。加入N,N-二甲基巴比妥酸(3.36 g, 21.5 mmol),并继续脱气另外5分钟。加入四(三苯基膦)钯(622 mg, 538 μmol),并将混合物在氮气氛下在环境温度搅拌75分钟。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30 mL)稀释,并用1 M盐酸(2×75 mL)萃取。用5 M氢氧化钠(32 mL)将合并的水性酸萃取物的pH调至碱性pH。将水溶液用二氯甲烷(3×75 mL)萃取,并将这些合并的二氯甲烷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作为淡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22 g, 94%)。ES/MS (m/e): 362.0 (M+H)。
制备例105
外消旋的N-[7a-(5-氟-2-噻吩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使氮气流穿过外消旋的N-[6-烯丙基-7a-(5-氟-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63 mg, 0.406 mmol)在氯仿(4.1 mL)中的搅拌溶液20分钟。加入N,N-二甲基巴比妥酸(380 mg, 2.44 mmol),并继续脱气另外5分钟。加入四(三苯基膦)钯(70 mg, 0.061 mmol),并将混合物在氮气下在室温搅拌45分钟。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大约15 mL)稀释,并用1 M盐酸(10 mL)萃取2次。用5 M氢氧化钠(5 mL)调节合并的水性酸萃取物的pH。用二氯甲烷(20 mL)萃取水溶液3次,并将合并的二氯甲烷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135 mg, 92%)。ES/MS (m/e): 361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105的方法,使用适当的烯丙基中间体,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21
制备例110
N-[(4aR,7aS)-7a-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碘代三甲基硅烷(10 mL, 70 mmol)加入(4aR,7aS)-2-苯甲酰氨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11 g, 23 mmol)在乙腈(165 mL)中的溶液中,在室温搅拌2小时并浓缩。将混合物用水(100 mL)和乙酸乙酯(150 mL)稀释,并用1 M盐酸将pH调至4。收集水层。然后用2 M氢氧化钠将该水层的pH调至10。然后将得到的溶液用乙酸乙酯(100 mL)萃取,经硫酸镁干燥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31 g, 63%)。ES/MS (m/e): 338 (M+H)。
制备例111
N-[(4aR,7aR)-7a-(5-氰基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在氮气氛下在室温,向(4aR,7aR)-2-(苯甲酰基氨基)-7a-(5-氰基噻吩-2-基)-4a,5,7,7a-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4H)-甲酸苄酯(405 mg, 0.806 mmol)在乙腈(16 mL)中的搅拌的澄清和无色溶液中,加入碘代三甲基硅烷(345µL, 2.42µmol)。将得到的淡黄色溶液在室温搅拌70分钟。加入甲醇(391µL, 9.67 mmol),并将淡黄色混合物搅拌5分钟,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进行部分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从99:1至90:1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淡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49 mg, 118%) (假定定量回收,并将部分地纯化的物质携带进下一步中)。MS/ES (m/z) 369.0 (M+H)。
制备例112
N-[(4aR,7aR)-7a-(2-噻吩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在室温用碘代三甲基硅烷(7.53 mL, 52.7 mmol)处理(4aR,7aR)-2-苯甲酰氨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14g, 29.3 mmol)在乙腈(210 mL)中的溶液。将溶液搅拌1小时,并蒸发溶剂。将残余物用1 M盐酸和乙酸乙酯淬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穿过硅藻土过滤。将水层分离,用50%w/w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7.9g, 78%)。ES/MS (m/e): 344 (M+H)。
基本上如关于制备例112所述,使用适当的羧基苄基保护的中间体,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22
制备例114
外消旋的N-[7a-(3-溴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向外消旋的2-苯甲酰氨基-7a-(3-溴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甲酸苄酯(1.6 g, 2.9 mmol)在乙腈(6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碘代三甲基硅烷(1.3 mL, 9.1 mmol)。将得到的溶液在环境温度搅拌3小时,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首先用MeOH/CH2Cl2 (1/4, 50 mL)洗脱,随后用7 N NH3在MeOH/CH2Cl2 (1/4, 50mL)中的溶液洗脱)纯化,在蒸发溶剂后得到1.7 g中间体, N-[7a-(3-溴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然后将其溶解在1,4-二氧杂环己烷(30 mL)中,并依次加入二异丙基乙胺(2.0 mL, 11 mmol)和5-氟-2-氯嘧啶(850µL, 8.90 mmol)。将得到的溶液在110℃加热1小时,然后加入额外的二异丙基乙胺(1.0 mL, 5.7 mmol),并继续加热另外17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的梯度(0%至30%)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1 g, 73%)。ES/MS (m/z): (79Br/81Br) 512/514 (M+H)。
制备例115
N-[(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N-[(4aR,7aS)-7a-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250 mg, 0.629 mmol)、5-氟-2-氯嘧啶(167 mg, 1.26 mmol)、1,4-二氧杂环己烷(10 mL)和三乙胺(318 mg, 3.14 mmol)的溶液在110℃搅拌4小时。将反应物冷却,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217 g, 80%)。ES/MS (m/e): 434(M+H)。
制备例116
N-[(4aR,7aS)-6-(5-氟-4-异丙基-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在氮气下,将N-[(4aR,7aS)-7a-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285 mg, 7.62 μmol)、二异丙基乙胺(798µL, 4.57 mmol)和2-氯-5-氟-4-异丙基-嘧啶(0.798 g, 4.57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15 mL)中的溶液加热至100℃保持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用水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稀释。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将粗产物在硅胶上纯化,用5%至10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12 mg, 31%)。ES/MS (m/e): 476 (M+H)。
制备例117
N-[(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N,N,N’,N’-四甲基胍(3.4 mL, 27 mmol)加入N-[(4aR,7aS)-7a-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7.5 g, 22 mmol)和5-氟-2-氯嘧啶(3.5 g, 27 mmol)在二甲基亚砜(75 mL)中的溶液中。将反应物在10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并加入水(225 mL)。将沉淀的产物通过过滤来分离,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在45℃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9.5 g, 99%)。ES/MS (m/e): 434 (M+H)。
制备例118
N-[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N,N,N’,N’-四甲基胍(0.44 mL, 3.5 mmol)加入外消旋的N-[7a-(2-氟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0 g, 2.9 mmol)和5-氟-2-氯嘧啶(0.46 g, 3.5 mmol)在二甲基亚砜(10 mL)中的溶液中。将反应物在100℃搅拌2小时,并冷却至室温。向粗制的反应物中加入乙酸乙酯(7.5 ml)和水(2.5 ml),并使混合物穿过硅藻土(10 g),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40%至60%乙酸乙酯在己烷类中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560 mg, 43%)。ES/MS (m/e): 452 (M+H)。
制备例119
N-[(4aR,7aR)-7a-(5-氟噻吩-2-基)-6-(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异构体2
向N-[(4aR,7aR)-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异构体2 (411 mg, 1.14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23 mL)中的搅拌混合物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595 μL, 3.41 mmol)和2-氯嘧啶(1.30 g, 11.4 mmol)。将混合物回流加热2.5小时。将溶液冷却,用乙酸乙酯(120 mL)稀释,并用稀碳酸氢钠水溶液(100 mL,从50 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50 mL水制备)、水(50 mL)和盐水(50 mL)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60:40至0:10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白色泡沫的标题化合物(465 mg, 93%)。ES/MS (m/e): 440.2 (M+H)。
制备例120
N-[(4aR,7aR)- 6-(5-氟嘧啶-2-基)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向N-[(4aR,7aR)-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415 mg, 1.15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23 mL)中的搅拌混合物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601 μL, 3.44 mmol)和2-氯-5-氟嘧啶(1.10 mL, 11.5 mmol)。将溶液加热至回流保持3小时。将淡黄色溶液冷却,用乙酸乙酯(120 mL)稀释,并用稀碳酸氢钠水溶液(100 mL,从50 mL饱和碳酸氢钠和50 mL水制备)、水(50 mL)和盐水(50 mL)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60:40至30:7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白色泡沫的标题化合物(435 mg, 83%)。ES/MS (m/e): 458.0 (M+H)。
制备例121
N-[7a-(5-氟-2-噻吩基)-6-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向N-[7a-(5-氟-2-噻吩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27 mg, 0.351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7.0 mL)中的搅拌混合物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0.184 mL, 1.05 mmol)和2-氯嘧啶(402 mg, 3.51 mmol)。将溶液加热至回流保持2小时,然后冷却,用乙酸乙酯(60 mL)稀释,并用稀碳酸氢钠(30 mL,从饱和碳酸氢钠(15 mL)和水(15 mL)制备)、水(30 mL)和盐水(30 mL)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从99:1至96:4的梯度)洗脱,在浓缩以后得到残余物,将其通过硅胶色谱法进一步纯化,用己烷类/乙酸乙酯(从60:40至30:70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07 mg, 69%)。ES/MS (m/e): 440 (M+H)。
制备例122
N-{(4aR,7aR)-7a-(5-氰基噻吩-2-基)-6-[5-氟-4-(2-羟基丙烷-2-基)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向N-[(4aR,7aR)-7a-(5-氰基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0.806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16 mL)中的搅拌的澄清和无色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422 μL, 2.42 mmol)和2-(2-氯-5-氟嘧啶-4-基)丙烷-2-醇(1.54 g, 8.06 mmol)。将溶液加热至回流保持14小时。将淡黄色溶液冷却,用乙酸乙酯(80 mL)和己烷类(20 mL)稀释,并用稀碳酸氢钠水溶液(30 mL,从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5 mL)和水(15 mL)制备)、水(2×20 mL)和盐水(20 mL)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己烷类/乙醚(从80:20至0:10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淡黄色玻璃的标题化合物(374 mg, 经2个步骤为89%)。MS/ES (m/z) 523.2 (M+H)。
制备例123
N-[(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用5-氟-2-氯嘧啶(2.25 mL, 23.54 mmol)处理N-[(4aR,7aR)-7a-(2-噻吩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7.7 g, 22.4)和N,N,N',N'-四甲基胍(3.39 mL, 26.9 mmol)在二甲亚砜(61 mL)中的溶液,并将得到的溶液在50℃加热4小时。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并加入水(500 mL)。使用5-50%的乙酸乙酯/己烷类梯度,将粗产物在硅胶上纯化,得到标题化合物(7 g, 71%)。ES/MS (m/e): 440 (M+H)。
替代制备例123
将N-[(4aR,7aR)-7a-(2-噻吩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600 mg, 1.58 mmol)、5-氟-2-氯嘧啶(418 mg, 3.16 mmol)、1,4-二氧杂环己烷(30 mL)和三乙胺(799 mg, 7.90 mmol)的溶液在110℃搅拌4小时。将反应物冷却,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合并,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0.65 g, 98%)。ES/MS (m/e): 440 (M+H)。
使用2-10当量的适当的取代的2-氯嘧啶,用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胺作为碱,基本上通过制备例123的替代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加热在3-24小时之间变化。
表23
a用3:1氯仿:异丙醇替代DCM,萃取反应混合物。
制备例147
N-[(4aR, 7aR)-6-(嘧啶-2-基-7a-(2-噻吩苯-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N-[(4aR,7aR)-7a-(4-溴-2-噻吩基)-6-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775 mg, 1.55 mmol)、10%Pd/C (1.65 g, 1.6 mmol)、甲酸铵(0.977 g, 15.5 mmol)和乙醇(31 ml)的浆在密封的螺旋帽瓶中在40℃搅拌1小时。向反应物中加入硅藻土、饱和碳酸氢钠(1 mL)和乙酸乙酯。使两相浆穿过硅藻土过滤,并将该垫用乙酸乙酯洗涤。将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合并,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0.57 g, 87%)。ES/MS (m/e): 422 (M+H)。
制备例148
外消旋的N-[6-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外消旋的N-7a-(4-溴-2-噻吩基)-6-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40 mg, 0.0799 mmol)、10%Pd/C (85.06 mg, 0.0799 mmol)、乙酸铵(61.61 mg, 0.799 mmol)和乙醇(2 ml)的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室温搅拌过夜。将反应物用乙醇稀释,穿过硅藻土过滤,并用2 N的氨在甲醇中的溶液(80 mL)洗涤。将溶液浓缩,用饱和碳酸氢钠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3×)。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20 mg, 59%)。ES/MS (m/e): 422 (M+H)。
制备例149
外消旋的N-[7a-(3-氰基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向外消旋的N-[7a-(3-溴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310 mg, 605µmol)和氰化锌(170 mg, 1.42 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6.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四(三苯基膦)钯(200 mg, 171µ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N2下在100℃加热16.5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穿过硅藻土过滤,并用乙酸乙酯(30 mL)洗涤。将合并的滤液用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50 mL)洗涤,用乙酸乙酯(30 mL)和氯仿(30 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0-30%)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87 mg, 67%)。EI/MS (m/e): 459.0 (M+H)。
基本上通过制备例149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24
制备例151
N-[(4aR,7aR)-6-[5-氟-4-(1-羟基-1-甲基-乙基)-6-甲基-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将2-(2-氯-5-氟-6-甲基-嘧啶-4-基)丙烷-2-醇(104 mg, 0.51 mmol)溶解在1,4-二氧杂环己烷(3 mL)中。加入N-[(4aR,7aR)-7a-异噻唑-5-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25 mg, 0.36 mmol),随后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58µL, 0.91 mmol)。将反应物经由微波辐射在密封的微波容器中加热至110℃保持1小时。将反应物浓缩,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经由使用Waters XBridge 5µm C18 OBD 30 x 75 mm柱的HPLC纯化,并用以下梯度洗脱:36%B等度保持3 min,继之以历时5 min的36-51%B,其中溶剂A是10 mM碳酸氢铵水溶液(含有5%MeOH),溶剂B是乙腈。将期望的级分合并,并用饱和NaHCO3 (水溶液,100 mL)稀释。将混合物用4: 1 CHCl3: 异丙醇(3 x 100 mL)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用盐水(1 x 50 mL)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33 mg, 0.064mmol): EZ/MS (m/z): 513 (M+H)。
制备例152
N-[(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
在22℃,将5-氟-2-氯嘧啶(58 mL, 608.3 mol)和二异丙基乙胺(227 mL 1.30 mol, 227.3 mL)加入N-[(4aR,7aR)-7a-异噻唑-5-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6-鎓-2-基]苯甲酰胺氯化物(174.2 g, 434.5 mol)在N-甲基吡咯烷酮(1.4 L)中的溶液中,并搅拌。将反应物在100℃加热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将粗制的混合物加入水(14 L)中,然后搅拌1小时。将白色固体通过过滤进行收集,并在真空下干燥至恒重。将粗产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3/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39 g, 72%)。ES/MS (m/e): 441.0 (M+H)。
实施例A
(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将吡啶(20 mL, 197 mmol)加入N-[(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9.5 g, 22 mmol)、O-甲基羟胺盐酸盐(15 g, 175 mmol)在乙醇(85 mL)中的混合物中,并将混合物在60℃搅拌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浓缩。将混合物用水(100 mL)和乙酸乙酯(100 mL)稀释,并使用1 M盐酸将pH调至2。将水层分离,并使用2 M氢氧化钠将pH调至10。将得到的水溶液用乙酸乙酯(2×100 mL)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并浓缩。使用5%的二氯甲烷溶液/2 M的氨在甲醇中的溶液,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产物的手性分析;柱:Chiralpak AD 0.46 x 15 cm, 5µm;洗脱液:100%(甲醇和0.2%二甲基乙胺);流速:0.75 mL/min,在UV 254 nm; Rt = 6.9分钟。(4.6 g, 64%, >98%ee)。ES/MS (m/e): 330 (M+H)。
实施例B
(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在玻璃压力容器中,用吡啶(11 mL)处理N-[(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6 g, 13.6 mmol)在乙醇(240 mL)中的溶液。加入O-甲基羟胺盐酸盐(11.4g, 136.5 mmol),并将混合物在50℃加热4小时。将溶液浓缩,并用1 M盐酸和乙酸乙酯稀释。将水层分离,并用50%w/w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以将pH调至9。将白色沉淀物过滤,并在真空下干燥。将粗产物在热的甲基-叔丁基醚中结晶,直到形成完全溶液,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将固体沉淀物过滤,并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3.5g, 76%)。ES/MS (m/e): 336 (M+H)。
基本上通过实施例B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25
a将反应物浓缩,并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0-100%乙酸乙酯(10%异丙胺)/己烷类的梯度洗脱),随后用SCX柱二次纯化,并用MeOH、1:1 MeOH:DCM、MeOH和2 N NH3在MeOH中的溶液洗脱,得到标题产物。
b将反应物在50℃加热过夜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7 N NH3在MeOH中的溶液: CH2Cl2的0.5%至10%梯度洗脱。
X-射线粉末衍射,实施例B
在Bruker D4 Endeavor X-射线粉末衍射仪上获得结晶固体的XRD图样,所述衍射仪配有CuKα源(λ= 1.54060Å)和Vantec检测器,运行在35 kV和50 mA。在4-40°(以2θ计)之间,用0.009°(以2θ计)的步长和0.5秒/步的扫描速率,并用0.6 mm散度、5.28固定的防散射和9.5 mm检测器狭缝,扫描该样品。将干燥粉末填装在石英样品架上,并使用载玻片获得光滑的表面。在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收集晶型衍射图样。在晶体学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是,对于任何给定晶型,衍射峰的相对强度可能随诸如晶体形态学和习性等因素引起的择优取向而不同。在存在择优取向效应的情况下,峰强度改变,但多晶型物的特征峰位置不变。参见,例如,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23, National Formulary #18, 第1843-1844页, 1995。此外,在晶体学领域中也众所周知的是,对于任何给定晶型,角峰位置可能稍微改变。例如,由于分析样品时的温度或湿度的变化、样品移位或内部标准品的存在或不存在,峰位置可以移动。在该情况下,±0.2 (以2θ计)的峰位置变化将考虑这些潜在变化,而不妨碍指定晶型的明确鉴定。基于特征峰(通常为更显著的峰)的任何独特的组合(以°2θ为单位),可以确认晶型。基于在8.853和26.774度(2-θ)的国家标准局(NBS) 675标准峰,调整在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收集的晶型衍射图样。
结晶实施例B
将(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76 mg)加入20 mL瓶中,并溶解在丙酮(88%, 1.9 mL)中。加入含有结晶性游离碱种子的水的等分试样(1 mL)作为抗溶剂。加入2 mL抗溶剂以后,溶液为不透明的白色,加入4 mL抗溶剂以后,样品为亮白色固体的浓浆。将白色固体通过真空过滤进行分离,并在空气气流和真空下在滤器上干燥10分钟。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来表征得到的白色固体饼(73 mg, 96%)。
使用CuKα辐射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将制备的结晶实施例B的样品表征为具有如在下面表26中所述的衍射峰(2-θ值),尤其是具有与选自20.37、21.89和5.84的一个或多个峰组合的在17.64的峰;具有0.2度的衍射角容差。
实施例E
5-[(4aR,7aR)-2-氨基-6-(5-氟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
向N-[(4aR,7aR)-7a-(5-氰基噻吩-2-基)-6-(5-氟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442 mg, 0.951 mmol)在乙醇(19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吡啶(752.6 mg, 9.5 mmol)和O-甲基羟胺HCl (794.6 mg, 9.5 mmol)。将混合物在氮气氛下加热至55℃保持12小时。将混合物浓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并再次浓缩。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酸乙酯和水中,并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乙酸乙酯(30 mL)萃取。将有机相合并,经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用硅胶色谱法纯化,用70:30至0:100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将分离的产物用硅胶色谱法重新纯化,用70:30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洗脱20分钟,然后用至0:100的梯度洗脱,得到标题产物(294 mg, 86%)。ES/MS (m/e): 361 (M+H)。
实施例F
[(4aR,7aR)-7a-(5-氟噻吩-2-基)-6-(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向N-[(4aR,7aR)-7a-(5-氟噻吩-2-基)-6-(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456 mg, 1.04 mmol)中加入甲醇(10.4 mL)和氢氧化锂(218 mg, 5.19 mmol)。在氮气氛下将溶液加热至回流保持2.5小时。将得到的溶液冷却几分钟,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二氯甲烷(30 mL)和水(30 mL)萃取。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二氯甲烷(1×30 mL)进一步萃取。将合并的二氯甲烷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从99:1至90:1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无定形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30 mg, 95%)。ES/MS (m/e): 335.8 (M+H)。
实施例G
[(4aR,7aR)- 6-(5-氟嘧啶-2-基)-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向N-[(4aR,7aR)-6-(5-氟嘧啶-2-基)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391 mg, 855 μmol)中加入甲醇(8.5 mL)和氢氧化锂(179 mg, 4.27 mmol)。在氮气氛下将溶液加热至回流保持2.5小时。将得到的溶液冷却几分钟,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二氯甲烷(30 mL)和水(30 mL)萃取。分离各相,并将水相用二氯甲烷(1×30 mL)进一步萃取。将合并的二氯甲烷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从99:1至90:1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无定形白色泡沫的标题化合物(263 mg, 87%)。ES/MS (m/e): 354.0 (M+H)。
实施例H
外消旋的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在氮气氛下将外消旋的N-[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560 mg, 1.24 mmol)、甲醇(12 ml)和氢氧化锂(208 mg, 4.95 mmol)加热至50℃保持18小时。用氮气流除去甲醇至接近干燥。向反应物中加入乙酸乙酯(7.5 ml)和水(2.5 ml)。使混合物穿过10 g硅藻土,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使滤液穿过8 g XL-C固相萃取柱(SPE),将碱性甲醇洗液收集,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粗制标题化合物(370 mg, 86%)。ES/MS (m/e): 348 (M+H)。
实施例I
(4aR,7aS)-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异构体2
通过手性HPLC (柱:Chiralpak AD-H (5u), 3 x 25 cm;洗脱液:100%甲醇(0.2%异丙胺);流速30 mL/min,在UV 225 nm),纯化外消旋的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361 mg, 1.04 mmol)。第二洗脱异构体为标题化合物(114 mg, 32%, 99%ee)。Rt = 4.887分钟;柱:Chiralpak AD-H 0.46 x 15 cm;洗脱液:100%甲醇(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1 mL/min,在UV 225 nm。
实施例J
6(4aR,7aR)-6-(5-氟嘧啶-2-基)-7a-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异构体1
通过SFC (柱:Chiralpak AD-H 2.1 x 15 cm;洗脱液:40%甲醇(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70 mL/min,在UV 225 nm),手性地纯化外消旋的6-(5-氟嘧啶-2-基)-7a-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122 mg, 285µmol)。首先洗脱的异构体为标题化合物(40 mg, 33%, 99%ee)。Rt = 1.51分钟;柱:Chiralpak AD-H 0.46 x 15 cm;洗脱液:40%甲醇(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5 mL/min,在UV 225 nm。
实施例K
5-[(4aR,7aR)-2-氨基-6-[5-氟-4-(2-羟基丙烷-2-基)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
向N-{(4aR,7aR)-7a-(5-氰基噻吩-2-基)-6-[5-氟-4-(2-羟基丙烷-2-基)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364 mg, 0.697 mmol)在乙醇(14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吡啶(563µL, 6.96 mmol)和O-甲基羟胺盐酸盐(582 mg, 6.96 mmol)。在氮气氛下将溶液加热至55℃保持21小时。将得到的溶液冷却几分钟,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加入二氯甲烷(30 mL),并再次将溶液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乙酸乙酯(50 mL)、水(25 mL)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 mL)稀释。分离各相,并将乙酸乙酯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70:30)洗脱20分钟,然后用至0:100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白色泡沫的标题化合物(261 mg, 90%)。MS/ES (m/z) 419.0 (M+H)。
实施例L
(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在22℃,将N-[(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5 g, 11.5 mmol)加入氢氧化锂(530 mg, 12.6 mmol)在甲醇(50 mL)中的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回流3小时,然后冷却至22℃。加入2 M氯化氢水溶液(20.3 mL),然后蒸发溶剂。将溶液用MTBE (50 mL)洗涤。将水溶液用木炭(500 mg)处理,并在22℃搅拌30分钟。将混合物经硅藻土过滤,并用氢氧化钠(2M水溶液)将滤液的pH调至pH=9。白色固体沉淀出来,并收集。将固体在真空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标题化合物(1 g, 30%)。ES/MS (m/e): 337 (M+H)。
实施例 1
(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将N-[(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215 mg, 0.496 mmol)、O-甲基羟胺盐酸盐(207 mg, 2.48 mmol)和吡啶(392 mg, 4.96 mmol)在乙醇(5 ml)中的溶液在55℃搅拌4小时。将混合物用饱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液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合并,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得到作为标题化合物游离碱的残余物。将残余物溶解在1 N盐酸(4 ml)中,并通过氮气流除去溶剂。如下进一步纯化得到的固体:溶解在1/1乙腈/甲醇(4 ml)中,并用乙醚(2-3 ml)沉淀。将固体收集,并在减压下在50℃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0.10 g, 55%)。ES/MS (m/e): 330 (M+H)。
基本上通过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下述实施例,但是当出现游离碱时,不用氯化氢处理。
表27
实施例 1, 替代操作
(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将氯化氢溶液(1 M在乙醚中的溶液) (17 mL, 17 mmol)加入(4aR,7aS)-6-(5-氟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4.6 g, 14 mmol)在乙酸乙酯(46 mL)中的溶液,并搅拌1小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5 g, 98%)。ES/MS (m/e): 330 (M+H)。
基本上通过实施例1替代操作的方法制备下述实施例,但是使用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
表28
实施例 13
外消旋的7a-(5-氟-2-噻吩基)-6-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向N-[7a-(5-氟-2-噻吩基)-6-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00 mg, 0.228 mmol)在乙醇(4.6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吡啶(0.184 mL, 2.28 mmol)和O-甲基羟胺盐酸盐(190 mg, 2.28 m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58℃加热15小时。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25 mL)稀释,并用稀碳酸氢钠((20 mL),从水(10 mL)和饱和碳酸氢钠(10 mL)制备)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25 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二氯甲烷/7 M氨在甲醇中的溶液(从99:1至95:5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65 mg, 0.194 mmol, 85%)。ES/MS (m/e): 336 (M+H)。
实施例 14
(4aR,7aS)-6-(5-氟-4-甲氧基-6-甲基-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向N-[(4aR,7aS)-6-(5-氟-4-甲氧基-6-甲基-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68 mg, 0.14 mmol)在乙醇(5.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吡啶(0.115 mL, 1.42 mmol)和O-甲基羟胺盐酸盐(118 mg, 1.42 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55℃保持16小时,冷却至环境温度,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0-100%己烷/乙酸乙酯:10%异丙胺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无色油的游离碱形式的标题化合物。将该残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3 mL)中,并加入4 N的HCl在二氧杂环己烷中的溶液(2 mL),并搅拌5分钟。然后将溶液浓缩,得到作为米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50 mg, 86%)。ES/MS (m/e) 374.0 (M+H)。
实施例 15
5-[(4aR,7aR)-2-氨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基]噻吩-3-甲腈, 异构体1
将外消旋的N-[7a-(4-氰基-2-噻吩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01g, 2.17 mmol)、吡啶(2.64 mL, 32.6 mmol)和O-甲基羟胺盐酸盐(1.82 g, 21.7 mmol)在乙醇(250 mL)中在60℃搅拌2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浓缩。将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DCM萃取,随后用3:1氯仿: 异丙醇萃取。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使用己烷:乙酸乙酯(1:0至0:1,历时30 min)的梯度,在硅胶上纯化粗产物。通过SFC (柱:Chiralpak AS-H 2.1×15 cm; 5µ;洗脱液:30%甲醇(含有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70 mL/分钟,在225 nm),手性地分离产物。首先洗脱的异构体为标题化合物(99%ee)。分析柱:Chiralpak AS-H 4.6×150 mm;洗脱液:30%甲醇(含有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5.0 mL/min,在UV 225 nm, RT = 1.08分钟)。ES/MS (m/e): 361(M+H)。
实施例 16
(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将N-[(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645 mg, 1.47 mmol)、O-甲基羟胺盐酸盐(613 mg, 7.34 mmol)和吡啶(1.16 g, 14.7 mmol)在乙醇(10 mL)中的溶液在55℃搅拌4小时。将混合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层合并,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残余物。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1:1)至己烷/乙酸乙酯(0:1)洗脱。通过在乙酸乙酯和1 N盐酸之间分配,进一步纯化残余物。将酸性的水相收集,并用5 N氢氧化钠将pH调至>8。将碱性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并浓缩,得到作为游离碱的标题化合物。将游离碱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向该溶液中加入氯化氢在二氯甲烷中的饱和溶液,随后加入乙醚(10 mL)。将得到的白色固体通过过滤进行收集,得到标题化合物(0.40 g, 74%)。ES/MS (m/e): 336 (M+H)。
基本上通过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下述实施例。
表29
a将反应物在60℃搅拌18小时;b将反应物在室温搅拌2.5天。
结晶实施例16
将(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177 mg)放在瓶中。在1000 rpm搅拌下,将该固体与丙酮(3 mL)混合,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逐滴加入HCl (1 M的在EtOAc中的溶液,600µL),白色沉淀物在浆中形成。将白色固体通过真空过滤分离,并在空气气流和真空下在滤器上干燥10分钟,得到白色固体(186 mg, 94.8%)。
使用CuKα辐射,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将制备的实施例16的样品表征为,具有如在下面表30中所述的衍射峰(2-θ值),尤其是具有与选自18.11、22.76和19.96的一个或多个峰组合的在21.00的峰;具有0.2度的衍射角容差。
实施例 16, 替代操作
(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用氯化氢(1 M在乙醚中的溶液) (13.6 mL, 13.6 mmol)处理(4aR,7aR)-6-(5-氟嘧啶-2-基)-7a-(2-噻吩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3.8 g, 11.33 mmol)在甲基-叔丁基醚(50 mL)和乙酸乙酯(10 mL)的溶液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浓缩,并将产物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4.1g, 97%)。ES/MS (m/e): 336 (M+H)。手性分析(柱:Chiralpak AS (5u), C18 4.6 X 100 mm;洗脱液:25%甲醇(含有0.2%二甲基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2.5 mL/min,在UV 220 nm)证实了标题化合物(>99%ee, Rt = 1.44 min)。
实施例 20
(4aR, 7aS)-7a-(4-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6-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通过SFC (柱:Chiralpak AD-H (5u), 2.1 x 15 cm;洗脱液:40%异丙醇(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70 mL/min,在UV 225 nm)手性地纯化外消旋的7a-(4-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437 mg, 1.26 mmol)。将第二洗脱异构体溶解在15 mL二氯甲烷中,并用氯化氢气体在溶液中鼓泡大约15秒并浓缩,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94 mg, 40%, >99%ee)。ES/MS (m/e) 348 (M+H)。
实施例 21
3-[(4aR,7aS)-2-氨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基]苄腈盐酸盐
向外消旋的N-[7a-(3-溴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180 mg, 393µmol)在乙醇(8.0 mL)中的溶液中,依次加入吡啶(0.5 mL, 6.2 mmol)和O-甲基羟胺盐酸盐(350 mg, 4.19 mmol)。将混合物在60℃加热16小时,冷却至环境温度,并浓缩至干燥。将残余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纯化,用0-10%二氯甲烷/2 M的氨在甲醇中的溶液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无色油的游离碱形式的标题化合物。通过SFC (柱:Chiralpak AS-H,5µ;洗脱液:35%异丙醇(含有0.2%异丙胺)在CO2中的溶液;流速:70 mL/分钟,在225 nm),手性地分离外消旋物质。首先洗脱的异构体为标题化合物的游离碱(Rt = 0.92分钟)。EI/MS (m/e): 355 (M+H)。将该异构体溶解在二氯甲烷(1 mL)中,并用氯化氢气体在该溶液中鼓泡大约10秒。然后将溶液浓缩,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55 mg, 36%, >99%ee)。
实施例 22
N-[(4aR,7aS)-6-[5-氟-4-(1-羟基-1-甲基-乙基)-6-甲基-嘧啶-2-基]-7a-苯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向N-[(4aR,7aS)-7a-苯基-4a,5,6,7-四氢-4H-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盐酸盐(95 mg, 0.25 mmol)和2-(2-氯-5-氟-嘧啶-4-基)丙烷-2-醇(195 mg, 0.57 mmol)在1,4-二氧杂环己烷(5.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50µL, 0.86 mmol)。将得到的溶液在100℃加热23小时,冷却至室温,并浓缩。将残余物溶解在甲醇(5.0 mL)中,随后加入氢氧化锂(100 mg, 4.11 mmol)。将得到的溶液在55℃加热1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并浓缩。用5 g SCX柱纯化残余物,首先用MeOH/DCM (1/4, 50 mL)洗脱,随后用氨在MeOH中的溶液(7.0 N)/DCM (1/4, 50 mL)洗脱。将碱性滤液浓缩,并通过硅胶快速色谱法进一步纯化,用氨在MeOH中的溶液(2.0 M)在二氯甲烷中的梯度(0%至10%)洗脱,得到作为无色油的游离碱形式的标题化合物。EI/MS (m/e): 402.00 (M+H)。19F-NMR (CDCl3): δ (ppm) -154.62。1H-NMR (CDCl3): δ (ppm) 7.38 (m, 5H), 4.11 (d, 1H), 4.01 (d, 1H), 3.83 (m, 2H), 3.05 (dd, 1H), 2.92 (dd, 1H), 2.81 (m, 1H), 2.37 (s, 3H), 1.53 (s, 6H)。将纯化的物质溶解在二氯甲烷(2 mL)中,随后加入HCl (1.0 M的在乙醚中的溶液,60µL, 0.06 mmol),然后浓缩,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2 mg, 20%)。
实施例 23
(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将氢氧化锂(91.45 mg, 2.18 mmol)加入N-[(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异构体2 (190 mg, 0.44 mmol)在甲醇(8 mL)中的溶液中,并回流加热3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水层用乙酸乙酯重萃取2次。将有机层合并,经硫酸钠干燥,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将粗产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用0%至3%的7 N氨-甲醇在二氯甲烷中的梯度洗脱,得到作为游离碱的标题化合物(118 mg, 82%)。将游离碱溶解在小体积的二氯甲烷中,并用1 N氯化氢在乙醚中的溶液(390µL, 390µmol)处理5分钟。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作为盐酸盐的标题产物(130 mg, 0.34 mmol, 79%)。ES/MS (m/e): 337 (M+H), [α]D 20 = -23.1 (C=1.0, EtOH)。
基本上如关于实施例23所述,制备下述实施例。
表31
a将反应物加热4小时,并用0.5%至10%的7 N氨/甲醇在二氯甲烷中的梯度纯化。
实施例 30
[(4aR,7aR)-7a-(5-氟噻吩-2-基)-6-(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向[(4aR,7aR)-7a-(5-氟噻吩-2-基)-6-(嘧啶-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318 mg, 948 μmol)在乙醚(10 mL)和二氯甲烷(10 mL)中的搅拌的澄清无色溶液中,加入1 M HCl在乙醚中的溶液(1.05 mL, 1.05 mmol)。将得到的白色混合物搅拌几分钟,然后将固体收集,并用乙醚(15 mL)洗涤,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25 mg, 92%)。ES/MS (m/e): 336.0 (M+H)。
基本上通过实施例30的方法,制备下述实施例。
表32
a [α]D 20 = -4.4°(C= 1.0, EtOH)。
实施例 32
[(4aR,7aR)-6-(5-氟嘧啶-2-基)-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向[(4aR,7aR)-6-(5-氟嘧啶-2-基)-7a-(5-氟噻吩-2-基)-4,4a,5,6,7,7a-六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255 mg, 722 μmol)和乙醚(10 mL)的搅拌的澄清无色溶液中,加入1 M HCl在乙醚中的溶液(794 μL, 794 μmol)。将得到的白色混合物搅拌几分钟,并将得到的固体收集和用乙醚(10 mL)冲洗,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74 mg, 97%)。ES/MS (m/e): 354.0 (M+H)。
实施例 33
5-[(4aR,7aR)-2-氨基-6-[5-氟-4-(2-羟基丙烷-2-基)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盐酸盐
向5-[(4aR,7aR)-2-氨基-6-[5-氟-4-(2-羟基丙烷-2-基)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256 mg, 612µmol)在乙醚(20 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1 M HCl在乙醚中的溶液(673µL, 0.673 mmol)。将得到的白色混合物搅拌几分钟,然后将固体通过真空过滤进行收集,并用乙醚冲洗,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01 mg, 72%)。MS/ES (m/z) 419.2 (M+H)。
实施例 34
(4aR,7aS)-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盐酸盐, 异构体2
将(4aR,7aS)-7a-(2-氟苯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异构体2 (100 mg, 0.29 mmol)溶解在1 N HCl (2 mL)中。将溶剂在氮气流下除去,并在真空下在50℃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81 mg, 73%)。ES/MS (m/e) 384 (M+H)。
实施例35
2-[2-[(4aR,7aR)-2-氨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6-基]-5-氟-6-甲基-嘧啶-4-基]丙烷-2-醇盐酸盐
将N-[(4aR,7aR)-6-[5-氟-4-(1-羟基-1-甲基-乙基)-6-甲基-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基]苯甲酰胺(33 mg, 0.064 mmol)溶解在乙醇(2 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吡啶(0.052 mL, 0.6 mmol)和O-甲基羟胺盐酸盐(55 mg, 0.6 mmol)。将反应物温热至70℃保持4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并搅拌过夜(~16小时)。将混合物浓缩得到粗产物,将其使用0-10%(7 N NH3在MeOH中的溶液)/DCM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得到纯的游离碱。将游离碱溶解在DCM (2 mL)中,并用4 M的HCl在二氧杂环己烷中的溶液(0.3 mL, 1.2 mmol)处理。将混合物浓缩,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8 mg, 0.04 mmol)。ES/MS (m/z): 409(M+H)。[α]D 20 = -6.0°(C=1.0, MeOH)。
体外测定操作:
为了体外酶促测定和细胞测定,在DMSO中制备试验化合物,以制作10 mM储备溶液。将储备溶液在96-孔圆底平板中在DMSO中连续地稀释,以得到10点稀释曲线,其中最终化合物浓度范围为10 mM至1 nM,然后进行体外酶促测定和全细胞测定。
体外蛋白酶抑制测定:
BACE1 FRET 测定
如上所述制备试验化合物的系列稀释物。将化合物在KH2PO4缓冲液中进一步稀释20倍。将10 μL每种稀释物加入对应低蛋白结合黑色平板的A至H行的每个孔中,所述孔含有反应混合物(25 μL 50 mM KH2PO4,pH 4.6,1 mM TRITON®X-100,1 mg/mL牛血清白蛋白,和15 μM FRET底物) (参见Yang, 等人, J. Neurochemistry, 91(6) 1249-59 (2004))。将所述内容物在平板振荡器上混合均匀达10分钟。将15 μL在KH2PO4缓冲液中的200 pM人BACE1(1-460):Fc (参见Vasser, 等人, Science, 286, 735-741 (1999))加入含有底物和试验化合物的平板中,以开始反应。在平板振荡器上简单混合以后,在激发波长355 nm和发射波长460 nm记录混合物在时间0的RFU。将反应平板用铝箔覆盖,并在深色增湿烘箱中在室温保持16-24 h。用与时间0所用相同的激发和发射设置,记录在温育结束时的RFU。在时间0和温育结束时的RFU差异代表在化合物处理下BACE1的活性。将RFU差异相对于抑制剂浓度绘图,并用4参数逻辑方程拟合曲线,以得到EC50和IC50值(参见Sinha, 等人, Nature, 402, 537-540 (2000))。
基本上如上所述试验本文中实施例1-35的化合物,其对BACE1表现出低于约1 μM的IC50值。基本上如上所述试验以下举例说明的化合物,其表现出以下对BACE1的活性:
表33
平均值±SEM; SEM = 平均值标准误差。
这些数据证实,表33的化合物有效地在体外抑制纯化的重组BACE1酶活性。
人BACE1的表达
通过室温-PCR,从全脑cDNA克隆人BACE1 (登录号: AF190725)。将与氨基酸序列#1-460对应的核苷酸序列插入编码人IgG1 (Fc)多肽的cDNA中(Vassar等人. 1999)。将该BACE1(1-460)和人Fc的融合蛋白(命名为huBACE1:Fc)构建成pJB02载体。在HEK293细胞中瞬时表达人BACE1(1-460):Fc (huBACE1:Fc)。将250 μg每种构建体的cDNA与Fugene 6混合,并加入1升HEK293细胞中。转染后4天,收获条件培养基用于纯化。
huBACE1:Fc的纯化。
通过蛋白A色谱法,纯化huBACE1:Fc。将酶分成小等分试样在- 80℃储存。
用于测量β-分泌酶活性的抑制的全细胞测定
HEK293Swe全细胞测定
用于测量β-分泌酶活性的抑制的常规全细胞测定利用稳定地表达人APP751 cDNA的人胚肾细胞系HEK293p (ATCC登记号CRL-1573),所述人APP751 cDNA含有天然存在的双突变Lys651Met652至Asn651Leu652,其通常被称作瑞典突变(记为HEK293/APP751sw),并经证实会过度产生Aβ(Citron, 等人, Nature, 360, 672-674 (1992))。体外Aβ减少测定已经描述在文献中(参见Dovey, 等人,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76, 173-181 (2001);Seubert, 等人, Nature, 361, 260 (1993);和Johnson-Wood,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 1550-1555 (1997))。
在有/没有所需浓度的抑制剂(在DMSO中稀释)存在下,将细胞(HEK293/APP751sw,3.5x104个细胞/孔,含有200 μL培养基,即含有10%FBS的DMEM)在37℃温育4-24 h。在温育结束时,针对β-分泌酶活性的证据来分析条件培养基,例如,通过分析Aβ肽。使用单克隆266作为捕获抗体和使用生物素化的3D6作为报告抗体,通过夹心ELISA测量总Aβ肽(Aβ1-x)。可替换地,使用单克隆2G3作为Aβ1-40的捕获抗体和使用单克隆21F12作为Aβ1-42的捕获抗体,通过夹心ELISA,测量Aβ1-40和Aβ1-42肽。Aβ1-40和Aβ1-42 ELISA都使用生物素化的3D6作为报告抗体。在化合物处理以后在条件培养基中释放的Aβ的浓度对应于BACE1在这样的条件下的活性。将10-点抑制曲线绘图,并用4参数逻辑方程拟合,以得到Aβ降低效应的EC50和IC50值。基本上如上所述试验以下举例说明的化合物,且其表现出以下关于Aβ降低效应的活性:
表34
平均值±SEM; SEM = 平均值标准误差。
这些数据证实,表34的化合物在体外细胞中抑制天然内源性人BACE1。
PDAPP 原代神经元测定
还在从PDAPP转基因胚胎小鼠制备的原代神经元培养物中运行证实性的全细胞测定。从胚胎第16天PDAPP胚胎制备原代皮质神经元,并在96孔板(15 x 104个细胞/孔,在DMEM/F12 (1:1) +10%FBS中)中培养。在体外2天以后,用含有B27补充物和2µM (最终)阿糖胞苷(Sigma, C1768)的无血清DMEM/F12 (1:1)替换培养基。在体外第5天时,在有/没有所需浓度的抑制剂(在DMSO中稀释)存在下,将神经元在37℃温育24 h。在温育结束时,针对β-分泌酶活性的证据来分析条件培养基,例如,通过分析Aβ肽。使用单克隆266作为捕获抗体和使用生物素化的3D6作为报告抗体,通过夹心ELISA测量总Aβ肽(Aβ1-x)。可替换地,使用单克隆2G3作为Aβ1-40的捕获抗体和使用单克隆21F12作为Aβ1-42的捕获抗体,通过夹心ELISA,测量Aβ1-40和Aβ1-42肽。Aβ1-40和Aβ1-42 ELISA都使用生物素化的3D6作为报告抗体。在化合物处理以后在条件培养基中释放的Aβ的浓度对应于BACE1在这样的条件下的活性。将10-点抑制曲线绘图,并用4参数逻辑方程拟合,以得到Aβ降低效应的EC50和IC50值。基本上如上所述试验以下举例说明的化合物,且其表现出以下关于Aβ降低效应的活性:
表35
平均值±SEM; SEM = 平均值标准误差。
这些数据证实,表35的化合物抑制体外细胞中的天然内源性鼠BACE1。
β - 分泌酶的体内 抑制
可以使用几种动物模型(包括小鼠、豚鼠、狗和猴)来筛选化合物治疗以后体内β-分泌酶活性的抑制。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动物可以是野生型的、转基因的或基因敲除的动物。例如,如在Games等人, Nature 373, 523-527 (1995)中所述制备的PDAPP小鼠模型,和其它非转基因的或基因敲除的动物,可用于分析在有抑制性化合物存在下的Aβ和sAPPβ生产的体内抑制。通常,给2-12月龄PDAPP小鼠、基因敲除的小鼠或非转基因的动物施用在媒介物中配制的化合物,所述媒介物是例如玉米油、环葡聚糖、磷酸盐缓冲液、PHARMASOLVE®或其它合适的媒介物。化合物施用后1-24小时,将动物处死,并取出脑以及脑脊液和血浆用于分析Aβ、C99和sAPP片段(参见Dovey, 等人,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76, 173-181 (2001);和Johnson-Wood,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 1550-1555 (1997))。
对于标准的体内药理学研究,给动物施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并与在相同时间施用的媒介物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对于一些时程研究,在时间0开始,从选择的动物得到脑组织、血浆或脑脊液,以建立基线。将化合物或适当的媒介物施用给其它组,并在施用后的不同时间处死。从选择的动物得到脑组织、血浆或脑脊液,并针对APP裂解产物(包括Aβ肽、sAPPβ和其它APP片段)的存在进行分析,例如,通过特异性的夹心ELISA测定。在试验期结束时,将动物处死,并在适当时针对Aβ肽、C99和sAPPβ的存在来分析脑组织、血浆或脑脊液。还可以针对化合物治疗以后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量来分析APP转基因动物的脑组织。本文中使用的“Aβ1-x肽”表示开始于残基1且结束于大于残基28的C-端的Aβ类的总和。这会检测大多数Aβ类,且经常被称作“总Aβ”。
与媒介物治疗的对照组或时间为零的对照组相比,施用了抑制性化合物的动物(PDAPP或其它APP转基因的或非转基因的小鼠)可以表现出脑组织、血浆或脑脊液中Aβ或sAPPβ的减少以及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减少。例如,在给年轻雌性PDAPP小鼠施用10 mg/kg口服剂量的实施例1的化合物以后3小时,与媒介物治疗的小鼠相比,Aβ1-x肽、C99和sAPPb水平在脑海马中分别下降了大约51%、58%和37%,且在脑皮质中分别下降了大约62%、63%和34%。与脑实质中的变化相一致,口服施用10 mg/kg剂量的实施例1的化合物以后3小时,CSF Aβ1-x水平下降了大约80%。在口服施用10 mg/kg剂量的实施例1的化合物以后3小时CSF sAPPβ的22%的下降与体内BACE抑制机制相一致。
就实施例23而言,施用30 mg/kg口服剂量的实施例23的化合物以后3小时,与媒介物治疗的小鼠相比,Aβ1-x肽水平在脑海马中下降了大约45%,且在脑皮质中下降了大约52%。
就实施例31而言,施用10或30 mg/kg口服剂量的实施例31的化合物以后3小时,与媒介物治疗的小鼠相比,Aβ1-x肽水平在脑海马中分别下降了大约18%和51%,且在脑皮质中分别下降了大约23%和63%。鉴于实施例23和31对体外BACE酶的活性,这些Aβ降低效应与体内BACE抑制相一致。
这些研究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会抑制BACE,且因此可用于降低Aβ水平。这样,本发明的化合物是有效的BACE抑制剂。

Claims (14)

1.下式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A选自:
R1是H或F;
R2是H、-CH2OH、C1-C3烷基、
R3是H、F或CN;
R4是H、F;或CN;且
R5是H、-CH3或-OCH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选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选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是F。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是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4aR,7aR)-6-(5-氟嘧啶-2-基)-7a-异噻唑-5-基-4,4a,5,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2-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5-[(4aR,7aR)-2-氨基-6-(5-氟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5-[(4aR,7aR)-2-氨基-6-(5-氟嘧啶-2-基)-4a,5,6,7-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7a(4H)-基]噻吩-2-甲腈HCl:
11.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患者的阿尔茨海默氏病。
12.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处于发展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中的患者的进展。
13.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其它治疗剂。
CN201380017730.6A 2012-04-03 2013-03-27 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5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19460P 2012-04-03 2012-04-03
US61/619460 2012-04-03
US61/619,460 2012-04-03
US201261700960P 2012-09-14 2012-09-14
US61/700,960 2012-09-14
US61/700960 2012-09-14
US201361758798P 2013-01-31 2013-01-31
US61/758,798 2013-01-31
US61/758798 2013-01-31
PCT/US2013/033959 WO2013151832A1 (en) 2012-04-03 2013-03-27 Tetrahydropyrrolothiazine compoun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5635A CN104185635A (zh) 2014-12-03
CN104185635B true CN104185635B (zh) 2016-03-09

Family

ID=4808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773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5635B (zh) 2012-04-03 2013-03-27 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3) US8629270B2 (zh)
EP (1) EP2836495B1 (zh)
JP (1) JP6067099B2 (zh)
CN (1) CN104185635B (zh)
AR (1) AR090474A1 (zh)
CA (1) CA2866201C (zh)
CY (1) CY1117688T1 (zh)
DK (1) DK2836495T3 (zh)
ES (1) ES2584827T3 (zh)
HR (1) HRP20160674T1 (zh)
HU (1) HUE030097T2 (zh)
JO (1) JO3143B1 (zh)
ME (1) ME02404B (zh)
PL (1) PL2836495T3 (zh)
PT (1) PT2836495T (zh)
RS (1) RS54899B1 (zh)
SI (1) SI2836495T1 (zh)
TW (1) TWI572610B (zh)
WO (1) WO20131518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8620B2 (en) 2008-01-18 2012-04-17 Eisai R&D Management Co., Ltd. Fused aminodihydrothiazine derivatives
WO2014066132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Eli Lilly And Company Bace inhibitors
TWI593692B (zh) * 2013-03-12 2017-08-01 美國禮來大藥廠 四氫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TWI684452B (zh) * 2014-03-14 2020-02-11 美國禮來大藥廠 胺基噻嗪化合物
TWI570127B (zh) 2014-09-15 2017-02-11 美國禮來大藥廠 結晶型N-[3-[(4aR,7aS)-2-胺基-6-(5-氟嘧啶-2-基)-4,4a,5,7-四氫吡咯并[3,4-d][1,3]噻嗪-7a-基]-4-氟-苯基]-5-甲氧基-吡嗪-2-甲醯胺、其用途及醫藥組合物
JP2019524788A (ja) * 2016-08-11 2019-09-05 イーライ リリー アンド カンパニー アミノチアジンおよびbace1阻害剤とし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TWI726329B (zh) 2018-06-22 2021-05-01 美商美國禮來大藥廠 2,3-二氫呋喃并[2,3-b]吡啶化合物
CN111184725B (zh) * 2020-02-27 2020-12-01 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 一种防治脑梗塞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5659B (zh) * 2020-06-16 2022-03-11 阿里生物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5-氟嘧啶-4-基)甲醇的合成方法
CN112263583B (zh) * 2020-11-23 2021-10-22 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一种治疗帕金森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6878A (zh) * 2021-08-27 2021-11-19 宁夏常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5-溴-2-氯嘧啶-4-羧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163A (zh) * 2005-06-14 2008-07-23 先灵公司 天冬氨酰蛋白酶抑制剂
CN101910143A (zh) * 2008-01-18 2010-12-08 卫材R&D管理有限公司 稠合的氨基二氢噻嗪衍生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3273A1 (ja) * 2007-04-24 2008-11-06 Shionogi & Co., Ltd. アルツハイマー症治療用医薬組成物
JP2011518224A (ja) 2008-04-22 2011-06-23 シェーリ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Bace−1阻害剤としてのチオフェニル置換2−イミノ−3−メチルピロロピリミジノン化合物、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の使用
ES2539859T3 (es) 2008-09-30 2015-07-06 Eisai R&D Management Co., Ltd. Nuevo derivado de aminodihidrotiazina condensado
AR077277A1 (es) 2009-07-09 2011-08-17 Lilly Co Eli Compuestos de biciclo (1,3)tiazin-2-amina formulacion farmaceutica que lo comprende y su uso para la manufactura de un medicamento util para el tratamiento de la enfermedad de alzheimer
GB0912778D0 (en) * 2009-07-22 2009-08-26 Eisai London Res Lab Ltd Fused aminodihydro-oxazine derivatives
US7964594B1 (en) * 2009-12-10 2011-06-21 Hoffmann-La Roche Inc. Amino oxazine derivatives
EP2511269A4 (en) 2009-12-11 2013-04-24 Shionogi & Co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HAVING AN AMINO GROUP
AR086539A1 (es) 2011-05-24 2014-01-08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COMPUESTOS PARA LA REDUCCION DE LA PRODUCCION DE b-AMILOIDE
JP6043355B2 (ja) 2011-08-31 2016-12-14 ファイザー・インク ヘキサヒドロピラノ[3,4−d][1,3]チアジン−2−アミン化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163A (zh) * 2005-06-14 2008-07-23 先灵公司 天冬氨酰蛋白酶抑制剂
CN101910143A (zh) * 2008-01-18 2010-12-08 卫材R&D管理有限公司 稠合的氨基二氢噻嗪衍生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6495B1 (en) 2016-05-18
JO3143B1 (ar) 2017-09-20
JP2015512445A (ja) 2015-04-27
EP2836495A1 (en) 2015-02-18
ME02404B (me) 2016-09-20
ES2584827T3 (es) 2016-09-29
AR090474A1 (es) 2014-11-12
CY1117688T1 (el) 2017-05-17
CA2866201C (en) 2016-09-20
HRP20160674T1 (hr) 2016-07-15
SI2836495T1 (sl) 2016-06-30
US20140094454A1 (en) 2014-04-03
RS54899B1 (sr) 2016-10-31
US20140256933A1 (en) 2014-09-11
JP6067099B2 (ja) 2017-01-25
PT2836495T (pt) 2016-07-18
CN104185635A (zh) 2014-12-03
TWI572610B (zh) 2017-03-01
CA2866201A1 (en) 2013-10-10
US8629270B2 (en) 2014-01-14
US8772282B2 (en) 2014-07-08
TW201400491A (zh) 2014-01-01
DK2836495T3 (en) 2016-08-15
HUE030097T2 (en) 2017-04-28
US8889856B2 (en) 2014-11-18
WO2013151832A1 (en) 2013-10-10
PL2836495T3 (pl) 2016-11-30
US20130261111A1 (en)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5635B (zh) 四氢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CN107257801B (zh) 选择性bace1抑制剂
TWI593692B (zh) 四氫吡咯并噻嗪化合物
CN104755484B (zh) Bace抑制剂
CN103403001B (zh) 杂环衍生物及其在神经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CN102471296B (zh) Bace抑制剂
US8097592B2 (en) Cocrystal of C-glycoside derivative and L-proline
CN103347872B (zh) 双环化合物
CN104254525B (zh) 芳环化合物
CN107438611A (zh) 稠环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6687136A (zh) 使用抗‑n3pglu abeta抗体+bace抑制剂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
CN105324385A (zh) Bace抑制剂
CN107949562A (zh) 毒蕈碱性m2受体的正性变构调节剂
CN108699105A (zh) 作为htra1抑制剂的新型二氟酮酰胺衍生物
CN107531728B (zh) 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四氢呋喃稠合的氨基氢噻嗪衍生物
CN106661054B (zh) 作为bace抑制剂的四氢吡咯并[3,4-d][1,3]噻嗪衍生物
TWI574969B (zh) 甲苯磺酸鹽
CN107108656A (zh) N‑取代‑3,5‑二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68269B (zh) 氨基噻嗪化合物
KR20180134401A (ko) 예를 들어 알츠하이머병을 치료하기 위한 선택적 BACE1 억제제로서 N-[3-[2-아미노-5-(1,1-디플루오로에틸)-4,4a,5,7-테트라히드로푸로[3,4-d][1,3]옥사진-7a-일]-4-플루오로-페닐]-5-(트리플루오로메틸)피리딘-2-카르복스아미드 및 그의 (4aR,5S,7aS) 이성질체
CA2971540C (fr) Composes heterocycliques et leur utilisation en medecine ainsi qu'en cosmetique
EP3500296A1 (en) Combination therapy of bace-1 inhibitor and anti-n3pglu abeta antibody
CN102076678A (zh) 作为bace抑制剂的具有氨基苄基取代基的环砜类化合物
CN101133029A (zh) 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大环叔胺β-分泌酶抑制剂
KR20050023358A (ko) 인돌 유도체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의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