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707A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707A
CN104183707A CN201310190445.6A CN201310190445A CN104183707A CN 104183707 A CN104183707 A CN 104183707A CN 201310190445 A CN201310190445 A CN 201310190445A CN 104183707 A CN104183707 A CN 104183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units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0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杰
冯小明
陈吉星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904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3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3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90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隔离件、第一基板、第一有机发光单元、第二基板及第二有机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绿光发光层,第二发光单元包括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将绿、蓝、红三色发光进行搭配,从而使器件结构获得了三种颜色的混合发光,在绿光范围内的发光光谱得到了扩展,因此显色指数得到了提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O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和光源,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通常,双面发光显示的OLED装置采用两个OLED发光单元,通过粘结剂背靠背贴合在一起形成发光,但是该种结构较复杂,同时增加OLED装置的重量和厚度。此外,对于实现白光发射的OLED发光装置而言,这种双面发光的OLED需要同时将多色发光层,如红、蓝、绿等发光材料进行合理配置,否则能量容易在各个发光层之间转移,使发光颜色不稳定,难以控制均一度。通常的红光电致发光中,红色发光层由于能隙较小,通常其是发光材料本身捕捉载流子进行激发而发光,与其他发光层之间的能量转移难以发生,并且随着驱动电压的变化,其发光光色也会发生改变,不利于得到稳定的发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色稳定、穿透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透明隔离件,所述透明隔离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一基板,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 
第一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封闭区间内,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所述第一阳极或第一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 
第二基板,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及 
第二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区间内,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所述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表面。 
第一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且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一封闭区间内。 
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本发明中,第一阳极或第一阴极直接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与第一基板直接接触,分别形成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 
优选地,第一阳极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选自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化物(AZO)和镓锌氧化物(GZO)。优选地,第一阳极的厚度为70~200nm。 
同样优选地,第一阳极的材质为金或银。优选地,第一阳极的厚度为18~30nm。 
优选地,第一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氧钒(VOPc)、酞菁氧钛(TiOPc)或酞菁铂(PtPc)。 
优选地,第一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 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优选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10~60nm。 
优选地,绿光发光层的材质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0-(2-苯并噻唑基)-喹嗪并[9,9A,1GH]香豆素(C545T)、8-羟基喹啉-铝(Alq3)和二甲基喹吖啶酮(DMQA)中的一种;或者 
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绿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2(acac))、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或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铱(III)(Ir(mppy)3),所述绿光主体材料为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或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所述客体材料在绿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5%~20%。 
优选地,绿光发光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4,7-二苯基-邻菲咯啉(Bphen)、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或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TAZ)。 
优选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60nm。 
优选地,第一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氟化锂(LiF)或氟化铯(CsF)。 
优选地,第一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0.5~1nm。 
优选地,第一阴极的材质为银(Ag)、铝(Al)、钐(Sm)或金(Au)。 
优选地,第一阴极的厚度为18~30nm。 
第二基板通过粘结剂与透明隔离件的第二表面粘结,粘结剂覆盖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第二封闭区间。 
优选地,第二基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优选地,第二基板的厚度为0.1~0.5mm。 
第二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且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二封闭区间内。 
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本发明中,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表面,与第二基板直接接触,分别形成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 
优选地,第二阳极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选自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化物(AZO)和镓锌氧化物(GZO)。优选地,第二阳极的厚度为70~200nm。 
同样优选地,第二阳极的材质为金或银。优选地,第二阳极的厚度为18~30nm。 
优选地,第二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氧钒(VOPc)、酞菁氧钛(TiOPc)或酞菁铂(PtPc)。 
优选地,第二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优选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10~60nm。 
优选地,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荧光发光材料或掺杂有磷光材料的蓝光主体材料,所述荧光发光材料为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DPVBi)或4,4'-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DPAVBi),所述磷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4,6-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合铱(FIr6);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或4,4'-二(9-咔唑)联苯(CBP);所述磷光材料在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2%~20%。 
优选地,蓝光发光层的厚度为5~20nm。 
优选地,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红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 (DCJTB)、(乙酰丙酮)合铱(Ir(MDQ)2(acac))、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r(piq)3)或双(2-(苯并[b]噻吩-2-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Ir(btp)2(acac),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或4,4'-二(9-咔唑)联苯(CBP),所述客体材料在红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1%~10%。 
优选地,红光发光层的厚度为5~20nm。 
优选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4,7-二苯基-邻菲咯啉(Bphen)、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或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TAZ)。 
优选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60nm。 
优选地,第二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氟化锂(LiF)或氟化铯(CsF)。 
优选地,第二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0.5~1nm。 
优选地,第二阴极的材质为银(Ag)、铝(Al)、钐(Sm)或金(Au)。 
优选地,第二阴极的厚度为18~30nm。 
本发明制备的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和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分别发射绿光以及红光和蓝光的混合光色。这样三种波长的发射光进行合理的混合,即可得到白光发射。由于在白光中,绿光成分的比重比较大,将绿光进行单独发射,能够使器件获得更高的发光效率。红、蓝光通过红、蓝发光层分别发光,从而获得混合光色。将红,蓝发光层设置在同一个发光单元中,易于控制发光颜色的稳定性。 
通过将绿、蓝、红三色发光进行搭配,从而使器件结构获得了三种颜色的混合发光,在绿光范围内的发光光谱得到了扩展,因此显色指数得到了提高。该结构中,采用了透明的隔离件以隔离两个发光单元,并采用透明的阴极材料,使两个发光单元的光色能够得到穿透。同时,本发明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呈透明的状态,还可以作为透明件来使用。 
优选地,透明隔离件选用的材料为透明玻璃或透明的聚合物薄膜,不会影 响器件的出光。 
更优选地,透明的聚合物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碳酸酯(PC)。 
更优选地,透明隔离件的材质为紫外光固化胶。 
优选地,透明隔离件的厚度为0.1~0.5mm。 
透明隔离件与第一有机发光单元、第二有机发光单元之间发生物理接触,或存在空隙。 
第一基板通过粘结剂与透明隔离件的第一表面粘结,粘结剂覆盖第一基板的边缘,形成第一封闭区间。 
优选地,第一基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优选地,第一基板的厚度为0.1~0.5mm。 
粘结剂对可见光具有超过90%的透过率。优选地,粘结剂为可固化材料,选自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或光固化环氧树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提供清洁的透明隔离件,所述透明隔离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2)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制备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制备第二有机发光单元: 
(a)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所述第一阳极或第一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 
(b)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所述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表面; 
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和第二有机发光单元中的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通过溅射方法制备,其余各层均由热阻蒸镀方法制备; 
其中,所述溅射条件为加速电压300~800V,磁场50~200G,功率密度1~40W/cm2;所述热阻蒸镀条件为压强1×10-5~1×10-3Pa,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的蒸镀速率为0.1~1nm/s,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以及第二电子传输层的蒸镀速率为0.01~1nm/s,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的蒸镀速率为0.2~2nm/s; 
(3)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封闭区间内;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区间内。 
步骤(1)中,具体地,透明隔离件通过以下方法清洗:将透明隔离件放入含有洗涤剂的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之后依次用异丙醇、丙酮在超声波中处理20分钟,再用氮气吹干,得到清洁的透明隔离件。 
优选地,透明隔离件选用的材料为透明玻璃或透明的聚合物薄膜,不会影响器件的出光。 
更优选地,透明的聚合物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碳酸酯(PC)。 
更优选地,透明隔离件的材质为紫外光固化胶。 
优选地,透明隔离件的厚度为0.1~0.5mm。 
透明隔离件与第一有机发光单元、第二有机发光单元之间发生物理接触,或存在空隙。 
步骤(2)中,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和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其中,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通过溅射方法制备,第一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以及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均由热阻蒸镀方法制备。 
本发明中,第一阳极或第一阴极直接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与第一基板直 接接触,分别形成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同样地,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表面,与第二基板直接接触,分别形成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 
优选地,第一基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优选地,第一基板的厚度为0.1~0.5mm。 
优选地,第一阳极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选自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化物(AZO)和镓锌氧化物(GZO)。优选地,第一阳极的厚度为70~200nm。 
同样优选地,第一阳极的材质为金或银。优选地,第一阳极的厚度为18~30nm。 
优选地,第一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氧钒(VOPc)、酞菁氧钛(TiOPc)或酞菁铂(PtPc)。 
优选地,第一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优选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10~60nm。 
优选地,绿光发光层的材质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0-(2-苯并噻唑基)-喹嗪并[9,9A,1GH]香豆素(C545T)、8-羟基喹啉-铝(Alq3)和二甲基喹吖啶酮(DMQA)中的一种;或者 
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绿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2(acac))、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或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铱(III)(Ir(mppy)3),所述绿光主体材料为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或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所述客体材料在绿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5%~20%。 
优选地,绿光发光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 噁二唑(PBD)、4,7-二苯基-邻菲咯啉(Bphen)、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或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TAZ)。 
优选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60nm。 
优选地,第一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氟化锂(LiF)或氟化铯(CsF)。 
优选地,第一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0.5~1nm。 
优选地,第一阴极的材质为银(Ag)、铝(Al)、钐(Sm)或金(Au)。 
优选地,第一阴极的厚度为18~30nm。 
优选地,第二基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优选地,第二基板的厚度为0.1~0.5mm。 
第二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且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二封闭区间内。 
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本发明中,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直接设置在第二基板表面,与第二基板直接接触,分别形成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 
优选地,第二阳极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选自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化物(AZO)和镓锌氧化物(GZO)。优选地,第二阳极的厚度为70~200nm。 
同样优选地,第二阳极的材质为金或银。优选地,第二阳极的厚度为18~30nm。 
优选地,第二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氧钒(VOPc)、酞菁氧钛(TiOPc)或酞菁铂(PtPc)。 
优选地,第二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 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优选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10~60nm。 
优选地,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荧光发光材料或掺杂有磷光材料的蓝光主体材料,所述荧光发光材料为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DPVBi)或4,4'-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DPAVBi),所述磷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4,6-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合铱(FIr6);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为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或4,4'-二(9-咔唑)联苯(CBP);所述磷光材料在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2%~20%。 
优选地,蓝光发光层的厚度为5~20nm。 
优选地,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红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乙酰丙酮)合铱(Ir(MDQ)2(acac))、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r(piq)3)或双(2-(苯并[b]噻吩-2-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Ir(btp)2(acac),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或4,4'-二(9-咔唑)联苯(CBP),所述客体材料在红光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分数为1%~10%。 
优选地,红光发光层的厚度为5~20nm。 
优选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4,7-二苯基-邻菲咯啉(Bphen)、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或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TAZ)。 
优选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60nm。 
优选地,第二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氟化锂(LiF)或氟化铯(CsF)。 
优选地,第二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0.5~1nm。 
优选地,第二阴极的材质为银(Ag)、铝(Al)、钐(Sm)或金(Au)。 
优选地,第二阴极的厚度为18~30nm。 
本发明制备的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和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分别发射绿光以及红光和蓝光的混合光色。这样三种波长的发射光进行合理的混合,即可得到白光发射。由于在白光中,绿光成分的比重比较大,将绿光进行单独发射,能够使器件获得更高的发光效率。红、蓝光通过红、蓝发光层分别发光,从而获得混合光色。将红,蓝发光层设置在同一个发光单元中,易于控制发光颜色的稳定性。 
通过将绿、蓝、红三色发光进行搭配,从而使器件结构获得了三种颜色的混合发光,在绿光范围内的发光光谱得到了扩展,因此显色指数得到了提高。该结构中,采用了透明的隔离件以隔离两个发光单元,并采用透明的阴极材料,使两个发光单元的光色能够得到穿透。同时,本发明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呈透明的状态,还可以作为透明件来使用。 
步骤(3)中,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封闭区间内;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区间内。 
粘结剂对可见光具有超过90%的透过率。优选地,粘结剂为可固化材料,选自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或光固化环氧树脂。 
第一基板通过粘结剂与透明隔离件的第一表面粘结,粘结剂覆盖第一基板的边缘,形成第一封闭区间。 
同样地,第二基板通过粘结剂与透明隔离件的第二表面粘结,粘结剂覆盖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第二封闭区间。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轻薄; 
(2)在绿光范围内的发光光谱得到了扩展,因此显色指数得到了提高,采用透明的隔离件以隔离两个发光单元,并采用透明的阴极材料,使两个发光单元的光色能够得到穿透; 
(3)两个发光单元均可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到的光具 有较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不存在多个发光层之间能量转移的问题,均一度好; 
(4)器件在不通电的时候,呈现透明的状态,可以作为透明件来使用,极大地拓宽了该器件的使用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一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绿光发光单元和红蓝混合发光单元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提供厚度为0.1mm的玻璃作为透明隔离件,将玻璃放在含有洗涤剂的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清洗干净后依次用异丙醇,丙酮在超声波中处理20分钟,然后再用氮气吹干,待用; 
(2)提供厚度为0.1mm的玻璃作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3)在第一基板上制备第一有机发光单元: 
(a)在第一基板上磁控溅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ITO作为第一阳极,厚度为100nm,溅射条件为加速电压500V,磁场100G,功率密度20W/cm2; 
(b)在真空度为5×10-4Pa的真空镀膜系统中,在第一阳极上依次热阻蒸镀制备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 
具体地,第一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CuPc,厚度为10nm;第一空穴传输层 的材质为NPB,厚度为30nm;绿光发光层的材质为C545T掺杂在Alq3中,C545T的掺杂质量分数为20%,厚度为10nm;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Bphen,厚度为20nm;第一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LiF,厚度为0.5nm;第一阴极的材质为Ag,厚度为20nm,结构具体表示为ITO(100nm)/CuPc(10nm)/NPB(30nm)/C545T:Alq3(20%,10nm)/Bphen(20nm)/LiF(0.5nm)/Ag(20nm);其中,斜杠“/”表示层状结构,C545T:Alq3中的冒号“:”表示混合,下同; 
其中,CuPc和LiF的蒸镀速率为0.1nm/s,NPB、C545T掺杂在Alq3中形成的混合物和Bphen的蒸镀速率为0.01nm/s,Ag的蒸镀速率为0.2nm/s; 
(4)在第二基板上制备第二有机发光单元: 
(a)在第二基板上磁控溅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ITO作为第二阳极,厚度为100nm,溅射条件为加速电压500V,磁场100G,功率密度20W/cm2; 
(b)在真空度为5×10-4Pa的真空镀膜系统中,在第二阳极上依次热阻蒸镀制备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 
具体地,第二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CuPc,厚度为10nm;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NPB,厚度为30nm;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FIrpic掺杂在TPBi中,FIrpic的质量分数为10%,厚度为20nm;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DCJTB掺杂在Alq3中,DCJTB的质量分数为1%,厚度为10nm;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Bphen,厚度为30nm;第二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LiF,厚度为0.5nm;第二阴极的材质为Ag,厚度为20nm,结构具体表示为ITO(100nm)/CuPc(10nm)/NPB(30nm)/FIrpic:TPBi(10%,20nm)/DCJTB:Alq3(1%,10nm)/Bphen(30nm)/LiF(0.5nm)/Ag(20nm); 
其中,CuPc和LiF的蒸镀速率为0.1nm/s,NPB、FIrpic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物、DCJTB掺杂在Alq3中形成的混合物和Bphen的蒸镀速率为0.01nm/s,Ag的蒸镀速率为0.2nm/s; 
(5)在上述制备的两个发光单元表面覆盖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将透明隔离件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结,并与两个发光单元形成密封结构:第一基板 与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一封闭区间内;第二基板与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二封闭区间内。 
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为:玻璃/ITO(100nm)/CuPc(10nm)/NPB(30nm)/C545T:Alq3(20%,10nm)/Bphen(20nm)/LiF(0.5nm)/Ag(20nm)/玻璃/ITO(100nm)/CuPc(10nm)/NPB(30nm)/FIrpic:TPBi(10%,20nm)/DCJTB:Alq3(1%,10nm)/Bphen(30nm)/LiF(0.5nm)/Ag(20nm)/玻璃。 
将该实施例1进行发光性能测试,测试单独的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在5.0V时,绿光的发光效率达到了18.5lm/W,红,蓝混合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达到10.1lm/W。两个发光层的电压,电流均可以单独调节。其中当绿光发光单元的驱动电压为3.5V,驱动电流达到20mA/cm2,红,蓝混合发光层的驱动电压为3.6V,驱动电流为25mA/cm2时,此时器件呈现白光发射,其CIE1931的色坐标为(0.42,0.39),显色指数为82。在不点亮时,测试该发光装置的透过率,在可见光范围内,达到了80%。 
图1为本实施例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隔离件10、第一基板20、设置在第一基板20上的第一有机发光单元30、第二基板40、设置在第二基板40上的第二有机发光单元50,以及粘结剂60。 
图2为本实施例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第一有机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有机发光单元3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301、第一空穴注入层302、第一空穴传输层303、绿光发光层304、第一电子传输层305、第一电子注入层306和第一阴极307。 
图3为本实施例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第二有机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有机发光单元5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501、第二空穴注入层502、第二空穴传输层503、蓝光发光层504、红光发光层505、第二电子传输层506、第二电子注入层507和第二阴极508。 
实施例2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提供厚度为0.5mm的玻璃作为透明隔离件,将玻璃放在含有洗涤剂的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清洗干净后依次用异丙醇,丙酮在超声波中处理20分钟,然后再用氮气吹干,待用; 
(2)提供厚度为0.5mm的玻璃作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3)在第一基板上制备第一有机发光单元: 
(a)在真空度为1×10-5的真空镀膜系统中,在第一基板上依次热阻蒸镀制备第一阴极、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空穴注入层; 
具体地,第一阴极的材质为Al,厚度为18nm;第一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CsF,厚度为1nm;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Bphen,厚度为50nm;绿光发光层的材质为Ir(ppy)3掺杂在TPBi中,Ir(ppy)3的质量分数为5%,厚度为30nm;第一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NPB,厚度为10nm;第一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ZnPc,厚度为60nm; 
其中,ZnPc和CsF的蒸镀速率为0.5nm/s,NPB、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物和Bphen的蒸镀速率为0.5nm/s,Al的蒸镀速率为1nm/s; 
(b)在第一空穴注入层上磁控溅射Au作为第一阳极,厚度为30nm,溅射条件为加速电压300V,磁场50G,功率密度1W/cm2;结构具体表示为Al(18nm)/CsF(1nm)/Bphen(50nm)/Ir(ppy)3:TPBi(5%,30nm)/NPB(10nm)/ZnPc(60nm)/Au(30nm); 
(4)在第二基板上制备第二有机发光单元: 
(a)在真空度为1×10-5的真空镀膜系统中,在第二基板上依次热阻蒸镀制备第二阴极、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电子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空穴传输层和第二空穴注入层; 
具体地,第二阴极的材质为Sm,厚度为30nm;第二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LiF,厚度为1nm;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TPBi,厚度为30nm;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Ir(btp)2(acac)掺杂在CBP中,Ir(btp)2(acac)的质量分数为10%,厚度为 5nm;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DPVBi,厚度为20nm;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NPB,厚度为20nm;第二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VOPc,厚度为20nm; 
其中,VOPc和LiF的蒸镀速率为0.5nm/s,NPB、DPVBi、Ir(btp)2(acac)掺杂在CBP中形成的混合材料和TPBi的蒸镀速率为0.5nm/s,Sm的蒸镀速率为1nm/s; 
(b)在第二空穴注入层上磁控溅射Ag作为第二阳极,厚度为18nm,溅射条件为加速电压300V,磁场50G,功率密度1W/cm2;结构具体表示为Sm(30nm)/LiF(1nm)/TPBi(30nm)/Ir(btp)2(acac):CBP(10%,5nm)/DPVBi(20nm)/NPB(20nm)/VOPc(20nm)/Ag(18nm)。 
(5)在上述制备的两个发光单元表面覆盖光固化环氧树脂,将透明隔离件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结,并与两个发光单元形成密封结构:第一基板与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一封闭区间内;第二基板与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第二封闭区间内。 
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为:玻璃/Al(18nm)/CsF(1nm)/Bphen(50nm)/Ir(ppy)3:TPBi(5%,30nm)/NPB(10nm)/ZnPc(60nm)/Au(30nm)/玻璃/Sm(30nm)/LiF(1nm)/TPi(30nm)/Ir(btp)2(acac):CBP(10%,5nm)/DPVBi(20nm)/NPB(20nm)/VOPc(20nm)/Ag(18nm)/玻璃。 
将该实施例2进行发光性能测试,测试单独的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在5.0V时,绿光的发光效率达到了19.2lm/W,红,蓝混合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达到12.6lm/W。两个发光层的电压,电流均可以单独调节。其中当绿光发光单元的驱动电压为3.5V,驱动电流达到22mA/cm2,红,蓝混合发光层的驱动电压为3.5V,驱动电流为30mA/cm2时,此时器件呈现白光发射,其CIE1931的色坐标为(0.40,0.41),显色指数为80。在不点亮时,测试该发光装置的透过率,在可见光范围内,达到了76%。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隔离件,所述透明隔离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一基板,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
第一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封闭区间内,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所述第一阳极或第一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
第二基板,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及
第二有机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区间内,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所述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发光层的材质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0-(2-苯并噻唑基)-喹嗪并[9,9A,1GH]香豆素、8-羟基喹啉铝或二甲基喹吖啶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或4,4'-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红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乙酰丙酮)合铱、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或双(2-(苯并[b]噻吩-2-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或4,4'-二(9-咔唑)联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离件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的聚合物薄膜。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提供清洁的透明隔离件,所述透明隔离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2)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制备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制备第二有机发光单元:
(a)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阳极、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一阴极,所述第一阳极或第一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
(b)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注入层和第二阴极,所述第二阳极或第二阴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表面;
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和第二有机发光单元中的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通过溅射方法制备,其余各层均由热阻蒸镀方法制备;
其中,所述溅射条件为加速电压300~800V,磁场50~200G,功率密度1~40W/cm2;所述热阻蒸镀条件为压强1×10-5~1×10-3Pa,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一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子注入层的蒸镀速率为0.1~1nm/s,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以及第二电子传输层的蒸镀速率为0.01~1nm/s,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的蒸镀速率为0.2~2nm/s;
(3)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一表面粘结形成第一封闭区间,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封闭区间内;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透明隔离件第二表面粘结形成第二封闭区间,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发光层的材质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0-(2-苯并噻唑基)-喹嗪并[9,9A,1GH]香豆素、8-羟基喹啉铝或二甲基喹吖啶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光层的材质为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或4,4'-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光层的材质为掺杂有客体材料的红光主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乙酰丙酮)合铱、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或双(2-(苯并[b]噻吩-2-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所述红光主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或4,4'-二(9-咔唑)联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离件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的聚合物薄膜。
CN201310190445.6A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183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445.6A CN104183707A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445.6A CN104183707A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707A true CN104183707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0445.6A Pending CN104183707A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3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341A (zh) * 2019-05-31 2019-08-09 宁波慈溪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向显示时间的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5748A (zh) * 2005-12-22 2006-08-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CN1829400A (zh) * 2005-03-02 2006-09-0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US20070126354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Ching-Ian Chao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of double sid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170107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白色发光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US20110193130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CN102280593A (zh) * 2010-06-11 2011-12-14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400A (zh) * 2005-03-02 2006-09-0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US20070126354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Ching-Ian Chao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of double sid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815748A (zh) * 2005-12-22 2006-08-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CN101170107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白色发光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US20110193130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CN102280593A (zh) * 2010-06-11 2011-12-14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341A (zh) * 2019-05-31 2019-08-09 宁波慈溪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向显示时间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0589A (zh)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9471A (zh) 基于半透明复合阴极的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746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324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9491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572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579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57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3250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770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722A (zh)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8156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5721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589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70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8611A (zh)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8162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744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588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4384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438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733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576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8572A (zh)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58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