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754A - 有机el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el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754A
CN104169754A CN201380013441.9A CN201380013441A CN104169754A CN 104169754 A CN104169754 A CN 104169754A CN 201380013441 A CN201380013441 A CN 201380013441A CN 104169754 A CN104169754 A CN 104169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tardation film
phase retardation
organic
stre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34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754B (zh
Inventor
木平智一
藤井康平
森田崇
山中俊介
波多野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66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5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其从光出射侧起依次具备基板、透明电极、发光层及金属电极层,其中,在所述基板的光出射侧具备叠层偏振膜和相位差膜而成的圆偏振片,所述相位差膜具备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A)包含聚芳醚及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A)中的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和聚芳醚的比例以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聚芳醚的重量比计为65:35~55:45,所述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且在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为-0.25~-0.05。

Description

有机EL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由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叠层而成的圆偏振片、可视角特性优异且防反射效果高的有机EL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有机EL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相对于观测者在发光层的背面侧具有金属电极。该显示装置会因外部光线的存在而产生来自该金属电极的反射光、或导致观测者侧的风景映入,进而引发显示品质显著降低的问题。为了防止该金属反射,已知有在发光元件的前面基板上使用圆偏振片作为防反射膜的技术。圆偏振片由偏振片和作为四分之一波长板的相位差膜构成,而作为该相位差膜,已公开了使用由高分子膜经拉伸而成的高分子取向膜等的技术。
在使用这样的现有相位差膜作为圆偏振膜的情况下,在使相位差达到四分之一波长的特定波长下可获得良好的防反射效果。但是,在可见光、例如波长400nm~700nm的宽波段不能得到良好的防反射,其结果,存在导致反射光着色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通过使用在波长450nm及550nm下的相位差满足|R(450)|<|R(550)|的关系(其中,|R(450)|、|R(550)|分别表示波长450nm、550nm下的面内相位差的绝对值(nm))的防反射膜作为相位差膜,可以在宽波段的波长内有效地防止设置于场致发光显示元件内部的金属电极等反射性较大的反射面引起的光反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92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将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防反射膜用于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有时可视角特性不充分,从倾斜方向观察画面时的对比度不足。另外,膜的挠性不充分,有时膜在制造工序中断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角特性优异且防反射效果高的有机EL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由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叠层而成的圆偏振片中,通过使用由含有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和聚芳醚的树脂组合物(A)构成且面内方向的延迟及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处于特定范围的膜作为所述相位差膜,可以上述所述课题,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这样,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下述[1]~[12]。
[1]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其从光出射侧起依次具备基板、透明电极、发光层及金属电极层,其中,
在所述基板的光出射侧具备叠层偏振膜和相位差膜而成的圆偏振片,
所述相位差膜具备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A)包含聚芳醚及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
所述树脂组合物(A)中的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和聚芳醚的比例以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聚芳醚的重量比计为65:35~55:45,
该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且在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为-0.25~-0.05。
(其中,Re450、Re550、及Re650分别表示测定波长450nm、550nm及650nm下的相位差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
Nz系数表示(nx-nz)/(nx-ny),
nx表示相位差膜的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
ny表示相位差膜的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
nz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的Re450/Re550为0.80以上且0.90以下。
[3]如[1]或[2]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在波长550nm下的双折射Δn(其中,Δn=nx-ny)为0.0020以上且0.0050以下。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的厚度为80μm以下。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聚芳醚含有包含亚苯基醚单元的聚合物。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在测定波长550nm下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e550为110nm~150nm。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将由所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在与其长度方向成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拉伸而成的。
[8]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将具有P1层和与所述P1层接触设置的P2层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在与其长度方向成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拉伸而成的,所述P1层由所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所述P2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
[9]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将具有P1层和与所述P1层接触设置的P2层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在与其长度方向成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拉伸而得到具有由P1层拉伸而成的p1层和由P2层拉伸而成的p2层的相位差膜叠层体之后、将p2层剥离而成的,所述P1层由所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所述P2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
[10]如[8]或[9]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B)是选自丙烯酸树脂、含有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
[11]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是将所述树脂组合物(A)及所述热塑性树脂(B)共挤出或共流延而得到的。
[12]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在相对于所述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Tg-15)℃以上且(Tg+1)℃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所述拉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可视角特性优异且防反射效果高的有机EL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对比度(contrast)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色味)图;
图3是实施例2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图;
图7是比较例1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图;
图8是比较例1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图;
图9是比较例2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图;
图10是比较例2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图;
图11是比较例4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图;
图12是比较例4中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实施方式及例示物等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及例示物等,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均等范围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来实施。
在以下的说明中,“(甲基)丙烯酸”包含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两者。
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从光出射侧起依次具备基板、透明电极、发光层及金属电极层,在上述基板的光出射侧具备由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叠层而成的圆偏振片。
(树脂组合物(A))
上述相位差膜具备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A)包含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和聚芳醚。在此,所述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具有间规结构是指,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立体化学结构为间规结构。另外,所述间规结构是指,相对于由碳-碳键形成的主链,作为侧链的苯基在费歇尔投影式中交替位于相反方向的立体结构。
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tacticity:立体规则性)可以通过基于同位素碳的核磁共振法(13C-NMR法)来定量。通过13C-NMR法测定的立构规整度可以利用连续的多个构成单元的存在比例来表示。一般而言,例如,连续的构成单元为2个时为二元组、为3个时为三元组、为5个时为五元组。此时,所述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是指,以外消旋二元组计通常具有75%以上、优选具有85%以上的立构规整度,或以外消旋五元组计通常具有30%以上、优选具有50%以上的立构规整度。
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包含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以下,也适宜将苯乙烯及苯乙烯衍生物统称为“苯乙烯类”)的均聚物或与其它任意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所述苯乙烯衍生物可以举出在苯乙烯的苯环或α位取代有取代基的衍生物。作为苯乙烯类的例子,可以举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等卤素取代烷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等烷氧基苯乙烯等。需要说明的是,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用于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上述的任意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丙烯腈、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丁二烯作为优选的单体。在本发明中,从相位差显现性高以及与聚芳醚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在上述单体中,优选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均聚物,特别优选作为苯乙烯的均聚物的间规聚苯乙烯。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共聚任意单体的情况下,从与聚芳醚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也优选任意单体的聚合比小于5重量%。
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为130000以上,优选为140000以上,更优选为150000以上,通常为300000以下,优选为270000以下,更优选为250000以下。如果采用这样的重均分子量,则可以提高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稳定地改善相位差膜的耐热性。
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85℃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通过如上提高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可稳定地改善相位差膜的耐热性。另外,从稳定且容易地进行相位差膜的制造的观点考虑,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160℃以下,优选为155℃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下。
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惰性烃溶剂中或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以钛化合物及水和三烷基铝的缩合产物为催化剂,将苯乙烯类聚合来制造(参照日本特开昭62-187708号公报)。另外,聚(卤代烷基苯乙烯)也可以通过例如日本特开平1-14691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聚芳醚为主链包含具有芳醚骨架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其中,作为聚芳醚,优选含有下述式(I)所示的亚苯基醚单元的聚合物。
[化学式1]
式(I)中,Q1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低级烷基(例如碳原子数7个以下的烷基)、苯基、卤代烷基、氨基烷基、烃氧基、或卤代烃氧基(需要说明的是,其是至少有2个碳原子将其卤原子和氧原子分离的基团)。其中,作为Q1,优选烷基及苯基,特别是,更优选碳原子数1以上且4以下的烷基。
式(I)中,Q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低级烷基(例如碳原子数7个以下的烷基)、苯基、卤代烷基、烃氧基、或卤代烃氧基(需要说明的是,其是至少有2个碳原子将其卤原子和氧原子分离的基团)。其中,作为Q2,优选氢原子。
聚芳醚可以为具有一种结构单元的均聚物(Homopolymer),也可以为具有两种以上结构单元的共聚物(Copolymer)。
在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为均聚物的情况下,作为该均聚物的优选的例子,可以举出具有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单元(“-(C6H2(CH3)2-O)-”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均聚物。
在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为共聚物的情况下,作为该共聚物优选的例子,可以举出组合具有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单元和2,3,6-三甲基-1,4-亚苯基醚单元(即“-(C6H(CH3)3-O-)-”所示的重复单元)的无规共聚物。
另外,聚芳醚也可以含有亚苯基醚单元以外的重复单元。此时,聚芳醚成为具有亚芳基醚单元和除亚苯基醚单元以外的其它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但是,聚芳醚中的亚芳基醚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减少至不显著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程度。通常为50重量%以下,优选为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重量%。
聚芳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树脂组合物(A)中的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和聚芳醚的比例以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聚芳醚的重量比计为65:35~55:45,优选为63.5:36.5~56.5:43.5,更优选为62:38~58:42。通过使树脂的组成在该范围,在通过拉伸来成型相位差膜时,可以容易地得到后述的Re450/Re550及Re650/Re550在期望的范围的相位差膜。
只要不显著地破坏本发明的效果,则树脂组合物(A)也可以含有除上述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及聚芳醚以外的成分。
例如,除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及聚芳醚以外,树脂组合物(A)也可以含有其它聚合物。将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及聚芳醚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及聚芳醚以外的其它聚合物的量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0重量份。
另外,例如,树脂组合物(A)也可以含有配合剂。作为配合剂的例子,可以举出:层状晶体化合物;微粒;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近红外线吸收剂等稳定剂;增塑剂;染料及颜料等着色剂;抗静电剂等。此外,配合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配合剂的量也可以在不显著地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适宜确定,例如可以在使相位差膜的总光线透过率保持于85%以上的范围。
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115℃以上,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25℃以上。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相位差膜的耐热性越优异。但是,如果过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则有可能导致相位差膜的制造变得困难,因此,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200℃以下。
(相位差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在此,Re450、Re550及Re650分别表示测定波长450nm、550nm及650nm下的相位差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这通常是指相位差膜具有逆波长分散性。通过具有这样的逆波长分散性,在将该相位差膜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减小观察角度引起的色调变化,或可在宽波长中均匀地得到延迟修正等效果。
另外,关于该相位差膜,优选Re450/Re550为0.95以下,更优选为0.9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8以下,另外,优选为0.80以上。另外,优选Re650/Re550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另外,优选为1.20以下。通过使Re450、Re550及Re650满足这些关系,可以更均匀地获得在宽波长中的延迟修正等效果。
进而,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在测定波长550nm下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e550为110nm以上且150nm以下。由此,可以使相位差膜作为1/4波长板发挥作用,且通过与偏振膜叠层,可以形成圆偏振片。
需要说明的是,各测定波长下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e450、Re550及Re650)是以|nx-ny|×d(式中,nx表示相位差膜的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相位差膜的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膜厚)表示的值。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优选在波长550nm下的双折射Δn为0.0020以上,更优选为0.0030以上。另外,优选Δn为0.0050以下,更优选为0.0045以下。在此,Δn=nx-ny,nx及ny与上述同义。如果Δn在该范围,则可以减薄相位差膜的厚度,另外,可以抑制光学特性的经时变化。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在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为-0.25~-0.05,优选为-0.18~-0.10。在此,Nz系数为(nx-nz)/(nx-ny)所示的值(式中,nx及ny与上述同义,nz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系数在该范围的相位差膜可以通过倾斜拉伸而容易地制造,并且,可以使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成为可视角特性优异的显示装置。
从作为光学膜使用的观点考虑,相位差膜的总光线透过率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2%以上。在此,上述总光线透过率是根据JIS K7361-1997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浊度计NDH-300A”测定5个部位并由它们求得的平均值。
相位差膜的雾度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通过使雾度为低值,可以提高设置有相位差膜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影像的鲜明性。在此,雾度是根据JIS K7361-1997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浊度计NDH-300A”测定5个部位并由它们求得的平均值。
本发明所使用的相位差膜的ΔYI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当该ΔYI处于上述范围时,不会发生着色,可以使可视性变得良好。在此,ΔYI是基于ASTM E313、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分光色差计SE2000”进行5次同样的测定并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而求出的。
相位差膜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优选为8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20μm以上,通常5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
(其它层)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可以为仅具有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的膜。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也可以在不妨碍其光学功能的范围内任意具有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以外的其它层。对于这样的具有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和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以外的其它层的叠层体形式的相位差膜,以下也将其称为“多层相位差膜”。例如,多层相位差膜可以具有用于提高相位差膜的强度的透明树脂层。作为构成这样的透明树脂层的材料,可使用能够增强相位差膜强度的任意的热塑性树脂(B)。作为热塑性树脂(B),更优选为选自丙烯酸树脂、含有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为丙烯酸树脂或含有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树脂。另外,从可容易地进行与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未拉伸膜的共拉伸的观点考虑,优选热塑性树脂(B)为在后述的拉伸条件下不会显现出光学各异向性的树脂。
构成热塑性树脂(B)的丙烯酸树脂是包含丙烯酸聚合物的树脂。所述丙烯酸聚合物是指(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聚合物。作为丙烯酸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由于丙烯酸树脂强度高而硬,因此,可利用丙烯酸树脂层适当地保护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因此,可以提高多层相位差膜的强度。
作为丙烯酸聚合物,优选包含由(甲基)丙烯酸酯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其中,优选为由(甲基)丙烯酸和碳原子数1~15的烷醇或环烷醇所衍生的结构的酯,更优选为由碳原子数1~8的烷醇所衍生的结构的酯。
作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等。
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等。
此外,在不显著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也可以具有例如羟基、卤原子等取代基。作为具有这样的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可以举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外,丙烯酸聚合物可以为仅由(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形成的聚合物,也可以为(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和可与其共聚的单体形成的共聚物。作为可共聚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α,β-烯属不饱和羧酸酯单体、以及α,β-烯属不饱和羧酸单体、烯基芳香族单体、共轭二烯单体、非共轭二烯单体、羧酸不饱和醇酯及烯烃单体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外,丙烯酸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这些丙烯酸聚合物中,优选聚甲基丙烯酸酯,其中,更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树脂也可以含有橡胶粒子。通过含有橡胶粒子,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挠性,提高多层相位差膜的耐冲击性。另外,利用由橡胶粒子在丙烯酸树脂层的表面形成凹凸,该层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此,通常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层表面的滑爽性。
作为形成橡胶粒子的橡胶,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酯聚合物橡胶、以丁二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橡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橡胶等。作为丙烯酸酯聚合物橡胶,例如可以举出: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为单体单元的主要成分的橡胶。其中,优选使用以丙烯酸丁酯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橡胶、及以丁二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橡胶。
另外,橡胶粒子中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橡胶。并且,这些橡胶可以均匀地混合,也可以形成为层状。作为橡胶形成为层状的橡胶粒子的例子,可以举出由核和硬质树脂层(壳)以核-壳结构形成层的粒子,所述核由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烷基酯和苯乙烯经接枝化而成的橡胶弹性成分构成,所述硬质树脂层(壳)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者或两者和丙烯酸烷基酯形成的共聚物构成。
橡胶粒子的数均粒径优选为0.05μm以上,更优选为0.1μm以上,另外,优选为0.3μm以下,更优选为0.25μm以下。通过使数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在丙烯酸树脂层的表面形成适当的凹凸,从而提高多层相位差膜的滑爽性。
橡胶粒子的量优选相对于丙烯酸聚合物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以上,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通过使橡胶粒子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提高多层相位差膜的耐冲击性,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不显著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丙烯酸树脂也可以含有丙烯酸聚合物及橡胶粒子以外的成分。例如,除丙烯酸聚合物以外,也可以含有其它聚合物。但是,从显著地发挥本发明的优点的观点考虑,优选在丙烯酸树脂中,丙烯酸聚合物及橡胶粒子以外的聚合物的量少。丙烯酸聚合物及橡胶粒子以外的聚合物的具体的量例如优选相对于丙烯酸聚合物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其中,特别优选完全不含。
另外,从显著地发挥本发明的优点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树脂中丙烯酸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的量少。丙烯酸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的具体的量例如优选相对于丙烯酸聚合物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其中,特别优选完全不含。
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通常为120℃以下,优选为110℃以下。通过使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可以抑制树脂颗粒在高温下干燥时发生粘连,因此可以防止水分的混入。另外,通过在上限值以下,可以降低丙烯酸聚合物在拉伸时的取向,因此,可以抑制对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所发挥的光学功能的阻碍。
另外,如果将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A,则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TgA-10℃以下,更优选为TgA-20℃以下。通过使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可以防止P1层在后述的拉伸温度条件下断裂,可以容易地得到Δn、Re550及Re450/Re550在期望的范围的相位差膜。
构成热塑性树脂(B)的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是在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可以使用主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及侧链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中的任意聚合物。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从机械强度、耐热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主链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作为脂环式结构,例如可以举出:饱和脂环式烃(环烷烃)结构、不饱和脂环式烃(环烯、环炔)结构等。其中,从机械强度、耐热性等观点考虑,优选环烷烃结构及环烯烃结构,其中,特别优选环烷烃结构。
就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而言,当每1个脂环式结构为优选4个以上、更优选5个以上、优选30个以下、更优选20个以下、特别优选15个以下的范围时,机械强度、耐热性及膜成型性可取得高度平衡,故优选。
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适当选择,优选为5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重量%以上。如果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在该范围,则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
作为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降冰片烯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类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乙烯基脂环式烃类聚合物及它们的氢化物。其中,降冰片烯类聚合物的成型性良好,故优选。
作为降冰片烯类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其它任意单体形成的开环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其它任意单体形成的加成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其中,从成型性、耐热性、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轻质性性等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共聚物)的氢化物。在此,所述“聚合物(共聚物)”是指聚合物和共聚物。
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双环[2.2.1]庚-2-烯(惯用名:降冰片烯)、三环[4.3.0.12.5]癸-3,7-二烯(惯用名:双环戊二烯)、7,8-苯并三环[4.3.0.12.5]癸-3-烯(惯用名:甲基四氢芴)、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惯用名:四环十二碳烯)及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环上具有取代基的衍生物)等。在此,作为取代基,可以举出例如烷基、亚烷基、极性基团等。另外,这些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以多个键合成环。另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开环共聚的任意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单环烯烃类及其衍生物;环己二烯、环庚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及其衍生物等。
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开环共聚的任意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以及和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共聚的任意单体形成的开环共聚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单体在公知的开环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或共聚来制造。
作为可以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加成共聚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等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及它们的衍生物;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等环烯烃及它们的衍生物;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等共轭二烯等。其中,优选α-烯烃,更优选乙烯。另外,可以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发生加成共聚的任意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以及和可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共聚的任意单体形成的加成共聚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单体在公知的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或共聚来制造。
作为单环的环状烯烃类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具有单环的环状烯烃类单体的加成聚合物。
作为环状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将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共轭二烯类单体的加成聚合物进行环化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类单体的1,2-或1,4-加成聚合物;及它们的氢化物等。
作为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环己烯、乙烯基环己烷等乙烯基脂环式烃类单体的聚合物及其氢化物;将由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烃类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中所含的芳环部分氢化而成的氢化物;乙烯基脂环式烃类单体、或乙烯基芳香族烃类单体和可与这些乙烯基芳香族烃类单体共聚的其它单体形成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等共聚物的芳环的氢化物等。作为上述嵌段共聚物,例如可以举出:二嵌段共聚物、三嵌段共聚物或其以上的多嵌段共聚物、以及梯度嵌段共聚物等。
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下。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过低,则高温下的耐久性有可能变差,如果过高,则虽然耐久性提高,但有可能难以进行通常的拉伸加工。
另外,如果将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A,则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TgA-10℃以下,更优选为TgA-20℃以下。通过使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可以防止P1层在后述的拉伸温度条件下断裂,可以容易地得到Δn、Re550及Re450/Re550在期望的范围的相位差膜。
构成热塑性树脂(B)的聚碳酸酯树脂为含有聚碳酸酯聚合物的树脂。作为聚碳酸酯聚合物,只要为具有基于聚碳酸酯键(-O-C(=O)-O-)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就可以使用任意的聚合物。
其中,作为聚碳酸酯聚合物,优选含有以双酚Z为来源的下述化学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A的聚碳酸酯聚合物。作为含有这样的聚碳酸酯聚合物的树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例如SABIC公司制造的Lexan等。
[化学式2]
化学式(II)中,R1~R8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各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R9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9的烷基或芳基。Z为与其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碳原子数4~11的饱和或不饱的碳环的残基。上述碳环优选碳原子数为6的饱和碳环。另外,R1(或R3)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优选为甲基。另外,R6(或R8)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优选为甲基。上述化学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A优选为化学式(III)所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3]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聚合物,优选除上述重复单元A以外,还进一步含有以双酚A为来源的下述化学式(IV)所示的重复单元B,特别优选该重复单元B为化学式(V)所示的重复单元。在重复单元A和重复单元B的组合中,相对于化学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A每1摩尔,化学式(IV)所示的重复单元B的量优选为0.6摩尔以上且1.5摩尔以下。通过使聚碳酸酯聚合物的组成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可以在拉伸时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表现小的树脂。
[化学式4]
化学式(IV)中,R10~R17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各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
[化学式5]
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优选为16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下。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过低,则高温下的耐久性有可能变差,如果过高,则虽然耐久性提高,但有可能难以进行通常的拉伸加工。
热塑性树脂(B)也可以例如含有配合剂等。作为配合剂的例子,可以举出与上述树脂组合物(A)可以含有的配合剂同样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配合剂的量可以在不显著地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适宜确定。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具备由上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通常,通过将树脂组合物(A)成型来制造长条的拉伸前膜并对得到的拉伸前膜进行拉伸处理,从而得到相位差膜。在此,所述膜为“长条”是指,相对于其宽度,至少具有5倍以上的长度的膜,优选具有10倍或10倍以上的长度,具体指的是具有可卷取成筒状进行保管或运输的程度的长度的膜。这样的长条的膜可通过在生产线中沿长度方向连续地进行制造工序来得到。因此,在制造相位差膜时,能够在线地将各工序的部分或全部通简便且有效地进行。
拉伸前膜的制造方法也可以采用例如流延法等,但从制造效率的观点及不会使溶剂等挥发性成分残留在膜中的观点考虑,优选熔融挤出成型。熔融挤出成型可以通过例如T型模法等进行。
拉伸前膜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120μm以上,优选为8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通过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延迟及机械强度,通过在上限值以下,可以使挠性及操作性良好。
如果对得到的拉伸前膜进行拉伸,则可使膜表现出延迟,从而得到相位差膜。此时,表现出的延迟具有逆波长分散性。显示逆波长分散性的机理可推测如下。
在波长400nm~700nm的可见光区,通常,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值的聚芳醚的波长分散性比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值的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波长分散性大。进而,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A)中,对其配合等加以调整,使得在低波长侧,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取向的影响稍大于聚芳醚的取向的影响,且随着波长向长波长侧发展,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取向的影响更显著地表现出来。
在此,通过对拉伸前膜进行拉伸而表现出的延迟通常为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A)所含的聚芳醚因取向而表现出的延迟和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通过因取向而表现出的延迟的差。这样,如果如上所述地以使得随着波长向长波长侧发展,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影响变得显著的方式进行调整,则可以得到逆波长分散性的相位差膜。
作为拉伸操作,例如可以采用:利用辊间的圆周速度之差沿长度方向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纵向单轴拉伸);使用拉幅机沿宽度方向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横向单轴拉伸);依次进行纵向单轴拉伸及横向单轴拉伸的方法(逐步双轴拉伸);沿着相对于拉伸前膜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倾斜拉伸);等等。其中,如果采用倾斜拉伸,则通常可以得到在倾斜方向具有慢轴的长条的相位差膜,因此,从长条的相位差膜切下矩形制品时的浪费少,可高效地制造大面积的相位差膜,故优选。在此,所谓“倾斜方向”是指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方向。
作为倾斜拉伸的具体方法的例子,可以举出使用拉幅拉伸机的拉伸方法。作为这种拉幅拉伸机,例如可以举出能够在拉伸前膜的左右(即,从MD方向观察水平传输的拉伸前膜时的膜宽度方向两端的左右)施加不同速度的传送力、拉伸力或牵引力的拉幅拉伸机。另外,也可以举出例如能够在TD方向或MD方向施加左右等速度的传送力、拉伸力或牵引力,使左右移动的距离相同,并通过使轨道为非直线来实现斜向的拉伸的拉幅拉伸机。此外,还可以举出例如通过使移动的距离在左右为不同的距离来实现斜向的拉伸的拉幅拉伸机。
在沿斜向进行拉伸的情况下,优选沿着拉伸方向相对于拉伸前膜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40°以上且50°以下的方向进行拉伸。由此,可以得到在与长度方向为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具有取向角的相位差膜。在此,所述“取向角”是指长条的相位差膜的MD方向与该相位差膜的面内的慢轴所成的角。
在将相位差膜作为矩形形状的膜片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在相对于该矩形的边方向为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具有慢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取向角在相对于长度方向为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则在从长条的相位差膜切出矩形的制品时,可以切出在相对于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具有边的矩形膜片,因此,制造效率良好,并且也容易实现大面积化。
如果将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A,则拉伸时的膜温度优选为TgA-20℃以上,更优选为TgA-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TgA-13℃以上。另外,优选为TgA+20℃以下,更优选为TgA+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TgA+1℃以下,尤其优选为TgA-2℃以下,特别优选为TgA-11℃以下。
拉伸倍率优选为1.2倍~6倍,更优选为2.5倍~5.0倍。如果拉伸倍率在该范围时,则可以容易地得到厚度薄、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且Re550在期望的范围的相位差膜。另外,拉伸的次数可以为1次,也可以为两次以上。
进而,在制造相位差膜时,也可以进行上述以外的工序。例如,也可以在拉伸前对拉伸前膜实施预热处理。
在上述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长条的拉伸前膜也可以为具有由上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和由上述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拉伸前膜叠层体也可以仅具备1层P2层,但优选具备2层以上。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以举出依次具备第一P2层、P1层及第二P2层的拉伸前膜叠层体。这样的拉伸前膜叠层体由于可以利用强度高的P2层以从两侧夹持P1层的方式进行保护,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源自P1层的渗出。在此,所述源自P1层的渗出是指,P1层中所含的部分成分(例如配合剂)渗出到P1层的表面的现象。
作为这种拉伸前膜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共挤出T型模法、共挤出吹塑法、共挤出层压法等共挤出成型法;干式层压等膜层压成型法;共流延法;以及在树脂膜表面涂布树脂溶液等涂布成型法等方法。其中,从制造效率、不会使溶剂等挥发性成分残留在拉伸前膜叠层体中的观点考虑,优选共挤出成型法。
在采用共挤出成型法的情况下,拉伸前膜叠层体例如可以通过将树脂组合物(A)和热塑性树脂(B)共挤出来得到。就共挤出成型法而言,可以举出共挤出T型模法、共挤出吹塑法、共挤出层压法等,其中,优选共挤出T型模法。另外,共挤出T型模法包括进料块方式及多歧管方式,但从可以减少厚度不均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多歧管方式。
在采用共挤出T型模法的情况下,具有T型模具的挤出机中的树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比树脂组合物(A)及热塑性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80℃的温度以上,更优选为高100℃的温度以上,另外,优选为高180℃的温度以下,更优选为高150℃的温度以下。通过使挤出机中的树脂的熔融温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可以充分地提高树脂的流动性,通过在上限值以下,可以防止树脂劣化。
通过将拉伸前膜叠层体拉伸,可以得到具有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上述P1层经拉伸而得到的层(以下也称为“p1层”)和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上述P2层经拉伸而得到的层(以下也称为“p2层”)的相位差膜叠层体。拉伸的方法均可以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
相位差膜叠层体在整体上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且在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为-0.25~-0.05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作为相位差膜而用于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此时,从有效活用p1层所显示的相位差而得到期望的光学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p2层因拉伸而显示的相位差的绝对值小,更优选在P2层中不显示出相位差。具体而言,p2层的面内方向的延迟优选高于1nm且低于10nm。
此时,如果将热塑性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B,则拉伸前膜的拉伸温度优选比TgB高10℃以上,更优选比TgB高20℃~60℃。另外,此时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1倍~6倍。通过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拉伸,可以防止P1层在拉伸时发生断裂,并且可以将p2层的面内方向的延迟调整至上述范围。
另外,也可以从相位差膜叠层体剥离p2层而得到相位差膜。此时,不需要考虑p2层所显示的相位差,因此,可以对拉伸前膜叠层体的P2层的厚度及拉伸条件进行设定,使得p1层可表现出所期望的光学特性。在剥离p2层的情况下,从剥离的容易程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丙烯酸树脂或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作为热塑性树脂(B)。另外,拉伸前膜叠层体中的具体的P2层的厚度范围优选相对于P1层的厚度为0.3倍以上,更优选为0.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倍以上,特别优选为2.0倍以上,优选为5.0倍以下,更优选为3.0倍以下。在拉伸前膜叠层体具有多个P2层的情况下,优选各个层以单层计具有上述范围内的厚度。
特别优选将依次具备第一P2层、P1层及第二P2层的拉伸前膜叠层体进行拉伸而得到依次具备第一p2层、p1层及第二P2层的相位差膜叠层体,再从该相位差膜叠层体上剥离第一P2层及第二P2层,从而得到相位差膜。根据该方法,由于可以利用强度高的P2以从两侧夹持P1层的方式进行保护,因此,可以防止P1层的断裂,能够实现高拉伸倍率的拉伸。通过以高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基于树脂组合物(A)的取向的相位差表现变大,因此,可以减薄p1。另外,由于将p2层剥离,因此,可以减薄所得相位差膜的厚度,进而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硬涂层)
上述相位差膜优选在其至少一面具有硬涂层。相位差膜可以仅在一面具有硬涂层,也可以在两面具有硬涂层,但优选至少在与偏振膜叠层一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具有硬涂层。通过使相位差膜具有硬涂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圆偏振片的防反射效果及强度。
硬涂层为用于增强保护膜的硬度的层,优选在JIS K5600-5-4所示的铅笔硬度试验(试验板使用玻璃板)中显示“H”以上的硬度。设置有这样的硬涂层的相位差膜的铅笔硬度优选在4H以上。作为形成硬涂层的材料(硬涂材料),优选为热固化或光固化性材料,可以举出:有机硅类、三聚氰胺类、环氧类、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等的有机硬涂材料;二氧化硅等无机类硬涂材料等。这些材料中,作为硬涂材料,从粘接力良好且生产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及多官能丙烯酸酯类硬涂材料。
硬涂层的厚度没有限制,可以适宜确定,但优选为1μm~20μm,更优选为3μm~10μm。
对于硬涂层,可根据需要,出于调整折射率、提高弯曲弹性模量、稳定体积收缩率、以及提高耐热性、抗静电性及防眩性等目的而含有各种填料。另外,硬涂层可以含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流平剂及消泡剂等添加剂。
作为用于调整硬涂层的折射率及抗静电性的填料,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铈、五氧化锑、掺杂有锡的氧化铟(ITO)、掺杂有锑的氧化锡(IZO)、掺杂有铝的氧化锌(AZO)及掺杂有氟的氧化锡(FTO)等。作为填料,从可以保持透明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五氧化锑、ITO、IZO、ATO、FTO。这些填料的初级粒径通常为1nm~100nm,优选为1nm~30nm。
作为用于赋予防眩性的填料,优选平均粒径为0.5μm~10μm的填料,更优选为1.0μm~7.0μm的填料,进一步优选为1.0μm~4.0μm的填料。作为赋予防眩性的填料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偏氟乙烯树脂及其它氟树脂、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尼龙树脂、聚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交联丙烯酸树脂、交联聚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等有机树脂构成的填料;或由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锆、ITO、氟化镁、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填料。
硬涂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57~1.61。如果硬涂层的折射率在该范围时,防反射效果优异。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膜也可以进一步具有使膜的润滑性良好的消光层、防反射层、防污层等任意层。
(偏振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圆偏振片通过叠层偏振膜和上述相位差膜而成。具体而言,以使相位差膜的慢轴和偏振膜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在40°以上且50°以下范围的方式进行叠层。
用于叠层的偏振膜优选为在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长条的偏振膜。这是因为仅通过将上述长条的相位差膜和长条的偏振膜在长轴方向一致地进行叠层即可将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和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设定为适当的角度,因此,容易制造圆偏振片。
长条的偏振膜例如可以通过使聚乙烯醇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后,在硼酸浴中进行单轴拉伸来制造。另外,例如也可以通过使聚乙烯醇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并进行拉伸后,进一步将分子链中的聚乙烯醇单元的一部分改性为聚亚乙烯基单元来制造。此外,作为偏振膜,例如可以使用线栅偏振片、多层偏振片等具有将偏振光分离为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功能的偏振膜。这些膜中,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的偏振膜。偏振膜的偏光度优选为98%以上,更优选为99%以上。偏振膜的厚度(平均厚度)优选为5μm~80μm。
在将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叠层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只要为光学透明,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水性粘接剂、溶剂型粘接剂、双组份固化型粘接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压敏性粘接剂等。其中,优选水性粘接剂,特别优选聚乙烯醇类水性粘接剂。另外,粘接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比例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利用粘接剂形成的层(粘接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5μm以上,更优选为0.1μm以上,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
在偏振膜上叠层相位差膜的方法没有限制,但优选如下方法:在偏振膜的一面涂布粘接剂后,使用辊式层压机将偏振膜和相位差膜贴合并进行干燥。也可以在贴合前对相位差膜的表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干燥时间及干燥温度可以根据粘接剂的种类而适当选择。
对于得到的圆偏振片,可以根据需要裁切成适当的大小后用作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防反射膜。通过以使这样的防反射膜位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光出射面侧、使相位差膜位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发光层侧的方式进行设置,可提供即使在外部光线存在下也具有良好可视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基板)
用于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基板只要为透明的基板就没有特别限定,其厚度通常为50μm~2.0mm左右。作为用于基板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玻璃材料、树脂材料或由它们的复合材料构成的材料。作为上述复合材料,例如可使用在玻璃板上设置有保护塑料膜或保护塑料层的复合材料等。
作为上述树脂材料、保护塑料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氟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聚酰胺、聚缩醛、聚酯、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聚砜、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液晶性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醛、聚醚砜、聚醚醚酮、聚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树脂、非晶质聚烯烃等。即使为其它的材料,只要是能够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用途的高分子材料,则也可以使用。
就这样的基板而言,虽然也取决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用途,但只要是对水蒸气、氧等的阻气性良好的基板,则进一步优选。另外,也可以在基板上形成防止水蒸气、氧等透过的阻气层。作为这样的阻气层,优选为例如通过溅射法或真空蒸镀法等物理蒸镀法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等无机氧化物形成的阻气层。
(透明电极)
透明电极通常被用作阳极,与形成于基板上的信号线、扫描线及作为驱动元件的TFT(薄膜晶体管)一起构成电极布线图案。这样的透明电极的材质只要是通常的可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材质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金属、合金、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透明电极的材质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铟锌(IZO)、氧化锌、二氧化锡或金等薄膜电极材料。就透明电极而言,为了使空穴注入容易,优选作为功函数大(4eV以上)的透明材料的ITO、IZO、氧化铟、金。另外,透明电极的薄层电阻优选为数百Ω/□以下,虽然也取决于材质,但优选使其厚度为例如0.005μm~1μm左右。
(发光层)
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只要是通常被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发光层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低分子型及高分子型中的任意类型。发光层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从透明电极层侧起叠层有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的结构;由发光层单独构成的结构;由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构成的结构;由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构成的结构;以及,使空穴传输层介于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之间的结构;使电子传输层介于发光层和电子注入层之间的结构等。另外,为了调整发光波长、或提高发光效率等,也可以在上述各层中掺杂适当的材料。
(金属电极层)
金属电极层通常被用作阴极。作为金属电极层的材料,只要是通常的可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金、镁合金(例如MgAg等)、铝或其合金(AlLi、AlCa、AlMg等)、银等。就金属电极层而言,为了使电子注入容易,优选功函数小(4eV以下)的镁合金、铝、银等。这样的金属电极层的薄层电阻优选为数百Ω/□以下,因此,优选使金属电极层的厚度为例如0.005μm~0.5μm左右。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均等范围的范围内进行任意变更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份及%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为重量基准。另外,“Mw”表示重均分子量。
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各特性的测定基于下述进行。
(膜的厚度)
对于膜的各层及膜整体的膜厚,在将膜包埋于环氧树脂后,使用切片机(大和工业公司制“RUB-2100”)进行切片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截面来进行测定。
[延迟、Nz系数及双折射]
利用塑料用抛光布研磨相位差膜的表面,使各层为单层。作为该单层的状态,使用J.A.Woollam公司制分光椭偏仪M-2000U以测定波长450nm、550nm及650nm分别测定各层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在各层的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使用这些值和各层的厚度d(nm)由下式算出各波长下的各层的延迟Re、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及波长550nm下的双折射Δn。
Re=|nx-ny|×d
Nz=(nx-nz)/(nx-ny)
Δn=nx-ny
[玻璃化转变温度]
使用差示扫描热量仪(Seiko Instrument公司制EXSTAR6220),以升温速度20℃/分钟进行了测定。
[强度(挠性)]
按照下述标准对于在连续贴合长条的相位差膜和长条的偏振片时是否发生断裂进行了评价。
A:在从放出至贴合的中途未发生断裂,能够在全长实现贴合。
B:在从放出至贴合的中途发生了多次断裂。
(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特性)
通过利用将反射板及圆偏振片以使圆偏振片的相位差膜侧与反射板接触的方式叠层而成的模型,进行使用了4×4矩阵的光学模拟,计算对比度及色调,并以对比度图及色调图(表示色差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对比度图中,颜色越浓,表示对比度越高。在色调图中,颜色越浅,表示色差越大。
另外,以使相位差膜与有机EL显示装置的玻璃基板相接的方式配置圆偏振片,通过目测确认自上下左右方向的斜视显示特性,并按照下述标准进行了判定。
A:未观察到外部景色的映入或色调变化。
B:观察到了极少的外部景色的映入或色调变化。
C:观察到了少许外部景色的映入或色调变化。
D:明显观察到了外部景色的映入或色调变化。
[实施例1]
(拉伸前膜的制造)
将间规聚苯乙烯(出光兴产公司制“XAREC130ZC”,Mw180,000)58份、聚(2,6-二甲基-1,4-苯醚)(Aldrich公司产品目录No.18242-7)42份及抗氧化剂1份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制作了透明的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该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4℃。
将含有丙烯酸聚合物及橡胶粒子的丙烯酸树脂(住友化学公司制“HT55Z”,玻璃化转变温度108℃)的颗粒作为热塑性树脂(B)投入膜成型装置的一个单螺杆挤出机,使其熔融。
另外,将上述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投入膜成型装置的另一单螺杆挤出机,使其熔融。
准备二种三层的共挤出成型用膜成型装置,使熔融的热塑性树脂(B)通过网眼10μm的叶盘形状的聚合物过滤器并供给至膜成型装置的多歧管模头(模唇的表面粗糙度Ra=0.1μm)的一个歧管。
另外,使熔融的树脂组合物(A)通过网眼10μm的叶盘形状的聚合物过滤器并供给至膜成型装置的另一歧管。
对于热塑性树脂(B)和树脂组合物(A),一边以可得到期望厚度的树脂层的方式调整挤出条件,一边将它们从上述多歧管模头在260℃下同时挤出,制作了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3层结构的膜状。将上述共挤出成膜状的熔融树脂浇铸于表面温度调整为115℃的冷却鼓,接着使其在表面温度调整为120℃的两根冷却辊之间通过。由此,得到了依次具备P2层、P1层及P2层的3层结构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共挤出工序)。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2:1:2。
(拉伸膜的制造)
接着,使用拉幅拉伸机对该拉伸前膜叠层体以使慢轴为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方向的方式进行倾斜拉伸。拉伸时的温度为比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3℃的131℃,拉伸倍率为3.2倍。由此,得到了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3层结构的相位差膜叠层体。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2:1:2。接着,从该相位差膜叠层体上剥离两面的p2层,得到仅由p1层构成的厚度49μm且长条的相位差膜A。得到的相位差膜A卷取为膜卷。对相位差膜A的取向进行了确认,结果,慢轴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该相位差膜A的Re550为140nm,且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Re450/Re550为0.87。另外,Δn为0.0028,Nz系数为-0.12。
(圆偏振片的制造)
将厚度80μm的长条聚乙烯醇膜在0.3%的碘水溶液中进行了染色。然后,在4%的硼酸水溶液及2%碘化钾水溶液中拉伸至5倍后,于50℃干燥4分钟,制造了长条的起偏镜。
将上述相位差膜A一边自卷上连续地放出一边利用辊式层压机并使用粘接剂贴合于该长条的起偏镜的一面。在从放出至贴合的中途未发生断裂,在全长实现了贴合。将其切出成矩形,制造了圆偏振片A。
通过利用使用了该圆偏振片A的模型进行使用了4×4矩阵的光学模拟,计算对比度及色调,并以对比度图及色调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将结果示于图1及图2。另外,将该圆偏振片A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通过目测确认自上下左右方向的可视角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将间规聚苯乙烯的量设为57份,将聚(2,6-二甲基-1,4-苯醚)的量设为43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透明的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该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6℃。使用其作为树脂组合物(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依次具备P2层、P1层及P2层的3层结构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共挤出工序)。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3:1:3。
接着,使用拉幅拉伸机对该拉伸前膜叠层体以使慢轴为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方向的方式进行拉伸倍率2.8倍的倾斜拉伸。拉伸时的温度为比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15℃的121℃。由此,得到了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3层结构的相位差膜叠层体。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3:1:3。接着,从该相位差膜叠层体上剥离两面的p2层,得到仅由p1层构成的厚度为35μm且长条的相位差膜B。得到的相位差膜B卷取为膜卷。对相位差膜B的取向进行了确认,结果,慢轴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该相位差膜B的Re550为141nm,且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Re450/Re550为0.88。另外,Δn为0.0040,Nz系数为-0.14。
使用该相位差膜B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圆偏振片B。相位差膜B在从卷上放出至贴合的中途未产生断裂,在全长实现了贴合。使用得到的圆偏振片B计算了对比度及色调并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特性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图3、图4及表1。
[实施例3]
将间规聚苯乙烯的量设为64份,将聚(2,6-二甲基-1,4-苯醚)的量设为36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透明的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该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7℃。使用其作为树脂组合物(A),使用含脂环结构聚合物的树脂(日本瑞翁公司制“ZEONOR1060”,玻璃化转变温度100℃)的颗粒作为热塑性树脂(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依次具备P2层、P1层及P2层的3层结构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共挤出工序)。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1:1:1。
接着,使用拉幅拉伸机将该拉伸前膜叠层体首先沿MD方向进行拉伸倍率1.4倍的纵向单轴拉伸,接着,以使慢轴为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的方向进行了拉伸倍率1.6倍的倾斜拉伸。就拉伸时的温度而言,在纵向单轴拉伸及倾斜拉伸中,均为比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2℃的129℃。由此,得到了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3层结构的相位差膜叠层体。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1:1:1。接着,从该相位差膜叠层体上剥离两面的p2层,得到了仅由p1层构成的厚度为99μm且长条的相位差膜C。得到的相位差膜C卷取为膜卷。对相位差膜C的取向进行了确认,结果,慢轴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该相位差膜C的Re550为139nm,且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Re450/Re550为0.96。另外,Δn为0.0014,Nz系数为-0.22。
使用该相位差膜C与实施例1同样地尝试了圆偏振片的制作,结果,相位差膜C在从卷上放出至贴合的中途发生了几次断裂。
与上述试验相区别地,将相位差膜C切出成矩形。另一方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长条的起偏镜,切出成矩形。将上述相位差膜C以使相位差膜C的慢轴和起偏镜的拉伸方向成45°角的方式利用辊式层压机并使用粘接剂贴合于起偏镜的一面,制造了圆偏振片C。使用该圆偏振片C计算了对比度及色调并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特性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图5、图6及表1。
[比较例1]
使用非晶性聚苯乙烯(PS日本公司制“HH102”,玻璃化转变温度101℃)57份代替间规聚苯乙烯58份,将聚(2,6-二甲基-1,4-苯醚)的量设为43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透明的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该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1℃。使用该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代替上述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依次具备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及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3层结构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共挤出工序)。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2:1:2。
接着,使用拉幅拉伸机对该拉伸前膜叠层体以使慢轴为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方向的方式进行倾斜拉伸。拉伸时的温度为比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2℃的143℃,拉伸倍率为3.0倍。由此,得到了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p1’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p2层的3层结构的相位差膜叠层体。各层的厚度比为p2层:p1’层:p2层=2:1:2。接着,从该相位差膜叠层体上剥离两面的p2层,得到了仅由p1’层构成的厚度为99μm且长条的相位差膜D。得到的相位差膜D卷取为膜卷。对相位差膜D的取向进行了确认,结果,慢轴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该相位差膜D的Re550为138nm,但不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另外,Nz系数为+1.12。
使用该相位差膜D与实施例1同样地尝试制作圆偏振片,结果,相位差膜D在从卷上放出至贴合的中途发生了几次断裂。
与上述试验相区别地,将相位差膜D切出成矩形。另一方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长条的起偏镜并切出成矩形。利用辊式层压机并使用粘接剂将上述相位差膜D贴合于该起偏镜的一面,制造了圆偏振片D。使用该圆偏振片D计算了对比度及色调并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特性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图7、图8及表1。
[比较例2]
除了将间规聚苯乙烯的量设为63份,将聚(2,6-二甲基-1,4-苯醚)的量设为37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透明的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该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9℃。利用单螺杆挤出机使该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熔融并供给至挤出用模头进行挤出成型,由此,得到了拉伸前膜。使用拉幅拉伸机对得到的拉伸前膜沿MD方向及TD方向进行同时双轴拉伸。拉伸时的温度是比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3℃的132℃,就拉伸倍率而言,MD方向设为1.3倍,TD方向设为1.2倍。由此,得到了厚度62μm的长条的相位差膜E。得到的相位差膜E卷取为膜卷。对相位差膜E的取向进行了确认,结果,慢轴相对于MD方向垂直。就相位差膜E而言,Re550为142nm,且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Re450/Re550为0.95。另外,Δn为0.0023,Nz系数为-1.00。
使用该相位差膜E与实施例1同样地尝试了圆偏振片的制作。相位差膜E在从卷上放出至贴合的中途未产生断裂,在全长实现了贴合。
与上述试验相区别地,将相位差膜E切出成矩形。另一方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长条的起偏镜并切出成矩形。将上述相位差膜E以使相位差膜E的慢轴和起偏镜的拉伸方向成45°角的方式利用辊式层压机并使用粘接剂贴合于该起偏镜的一面,制造了圆偏振片E。使用该圆偏振片E计算了对比度及色调并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特性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图9、图10及表1。
[比较例3]
将间规聚苯乙烯的量设为76份,将聚(2,6-二甲基-1,4-苯醚)的量设为2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透明的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该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5℃。使用单螺杆挤出机使该树脂组合物(A)的颗粒熔融并供给到挤出用模头进行挤出成型,由此,得到了厚度100μm的拉伸前膜。
接着,使用拉幅拉伸机以使慢轴为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方向的方式对该拉伸前膜尝试进行了倾斜拉伸。拉伸时的温度为比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12℃的103℃,但膜在拉伸倍率达到1.5倍的时刻断裂,未能得到相位差膜。
[比较例4]
将纤维素酯的膜(Kaneka公司制,商品名“KA”)倾斜拉伸,得到了厚度100μm的长条的相位差膜F。得到的相位差膜F卷取为膜卷。对相位差膜F的取向进行了确认,结果,慢轴相对于MD方向倾斜45°。该相位差膜F的Re550为140nm,且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另外,Nz系数为+1.13。
使用该相位差膜F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圆偏振片F。相位差膜F在从卷上放出至贴合的中途未发生断裂,在全长实现了贴合。使用得到的圆偏振片F计算了对比度及色调并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特性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图11、图12及表1。
[表1]
由以上的实施例及比较例明确可知,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的对比度高、色差小、且可视角特性优异。另一方面,比较例的有机EL装置的对比度低、色差大、且可视角特性差。

Claims (12)

1.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其从光出射侧起依次具备基板、透明电极、发光层及金属电极层,其中,
在所述基板的光出射侧具备叠层偏振膜和相位差膜而成的圆偏振片,
所述相位差膜具备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A)包含聚芳醚及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
所述树脂组合物(A)中的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和聚芳醚的比例以具有间规结构的聚苯乙烯类聚合物:聚芳醚的重量比计为65:35~55:45,
该相位差膜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且在波长550nm下的Nz系数为-0.25~-0.05,
其中,
Re450、Re550及Re650分别表示测定波长450nm、550nm及650nm下的相位差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
Nz系数表示(nx-nz)/(nx-ny),
nx表示相位差膜的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
ny表示相位差膜的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
nz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的Re450/Re550为0.80以上且0.9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在波长550nm下的双折射Δn为0.0020以上且0.0050以下,所述Δn=nx-ny。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的厚度为80μ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聚芳醚含有包含亚苯基醚单元的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在测定波长550nm下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e550为110nm~150nm。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将由所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在与其长度方向成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拉伸而成的。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将具有P1层和与所述P1层接触设置的P2层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在与其长度方向成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拉伸而成的,所述P1层由所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所述P2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将具有P1层和与所述P1层接触设置的P2层的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在与其长度方向成40°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拉伸而得到具有由P1层拉伸而成的p1层和由P2层拉伸而成的p2层的相位差膜叠层体之后、将p2层剥离而成的,所述P1层由所述树脂组合物(A)形成,所述P2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B)为选自丙烯酸树脂、含有含脂环式结构聚合物的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长条的拉伸前膜叠层体是将所述树脂组合物(A)及所述热塑性树脂(B)共挤出或共流延而得到的叠层体。
12.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在相对于所述树脂组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Tg-15)℃以上且(Tg+1)℃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所述拉伸。
CN201380013441.9A 2012-03-15 2013-03-07 有机el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169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612.5A CN107315216B (zh) 2012-03-15 2013-03-07 一种相位差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9423 2012-03-15
JP2012-059423 2012-03-15
PCT/JP2013/056336 WO2013137113A1 (ja) 2012-03-15 2013-03-07 有機el表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6612.5A Division CN107315216B (zh) 2012-03-15 2013-03-07 一种相位差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754A true CN104169754A (zh) 2014-11-26
CN104169754B CN104169754B (zh) 2017-05-31

Family

ID=491610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441.9A Active CN104169754B (zh) 2012-03-15 2013-03-07 有机el显示装置
CN201710316612.5A Active CN107315216B (zh) 2012-03-15 2013-03-07 一种相位差膜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6612.5A Active CN107315216B (zh) 2012-03-15 2013-03-07 一种相位差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048457B2 (zh)
JP (2) JP6269477B2 (zh)
KR (1) KR102001977B1 (zh)
CN (2) CN104169754B (zh)
TW (1) TWI607248B (zh)
WO (1) WO201313711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457A (zh) * 2015-11-18 2018-07-3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光学膜和偏振片
TWI638224B (zh) * 2016-03-10 2018-10-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沈積罩幕、沈積罩幕用罩幕元件、及沈積罩幕的製造方法及有機el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11459322A (zh) * 2019-01-22 2020-07-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透视型电极用层叠体以及透视型电极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480101A (zh) * 2017-12-28 2020-07-3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11869325A (zh) * 2018-03-16 2020-10-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3710458A (zh) * 2019-04-26 2021-11-2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9754B (zh) * 2012-03-15 2017-05-3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
US20140322554A1 (en) * 2013-04-26 2014-10-30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650573B (zh) * 2013-11-22 2017-11-1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高频天线基板的复合材料、高频天线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6067976A1 (ja) * 2014-10-27 2016-05-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高分子圧電フィルム
KR102306657B1 (ko) * 2015-03-12 2021-09-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JP2017040825A (ja) * 2015-08-20 2017-02-23 株式会社クラレ 複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並びに偏光板
US11391876B2 (en) * 2017-02-28 2022-07-19 Zeon Corporation Optically anisotropic laminate,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200136388A (ko) * 2018-03-30 2020-12-07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이방성 적층체,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2121A (ja) * 1999-07-29 2001-02-16 Teijin Ltd 位相差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818723A (zh) * 2005-02-08 2006-08-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偏光元件、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330268A (ja) * 2005-05-25 2006-12-07 Teijin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光学フィルム
WO2008032615A1 (en) * 2006-09-15 2008-03-2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hase difference film, optical lamin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69561A (zh) * 2006-10-27 2008-04-30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设备、光学膜和终端设备
JP2008146003A (ja) * 2006-09-14 2008-06-2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アクリル系樹脂およびスチレン系樹脂を含む位相差フィルム
JP2009076544A (ja) * 2007-09-19 2009-04-09 Canon Inc 有機el素子
JP2010078905A (ja) * 2008-09-26 2010-04-08 Nippon Zeon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18137A (ja) * 2009-12-03 2011-06-16 Nippon Zeon Co Ltd 輝度向上フィルム、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7708A (ja) 1985-11-11 1987-08-17 Idemitsu Kosan Co Ltd ス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法
JPH0784503B2 (ja) 1987-12-04 1995-09-1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新規ス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59121A (ja) * 1992-08-11 1994-03-04 Toray Ind Inc 位相差フイ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49222A (ja) 2000-03-02 2001-09-14 Teijin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発光表示素子
JP4051439B2 (ja) * 2003-02-25 2008-02-27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シンジオタクチックポリスチレン/ポリフェニレンオキシドブレンド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
EP1998196B9 (en) * 2006-02-28 2014-12-31 Teijin Limited Layered polarization film, phase difference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0035720A1 (ja) * 2008-09-29 2010-04-0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640745B2 (ja) * 2008-12-26 2014-12-17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製造方法及び輝度向上フィルム
JP5446577B2 (ja) * 2009-08-17 2014-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文書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文書解析システム
JP2011042121A (ja) * 2009-08-21 2011-03-03 Sekisui Chem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発泡管の製造方法
JP2011113004A (ja) * 2009-11-30 2011-06-09 Nippon Zeon Co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
JP5923864B2 (ja) * 2011-04-20 2016-05-2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4169754B (zh) * 2012-03-15 2017-05-3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2121A (ja) * 1999-07-29 2001-02-16 Teijin Ltd 位相差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818723A (zh) * 2005-02-08 2006-08-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偏光元件、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330268A (ja) * 2005-05-25 2006-12-07 Teijin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光学フィルム
JP2008146003A (ja) * 2006-09-14 2008-06-2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アクリル系樹脂およびスチレン系樹脂を含む位相差フィルム
WO2008032615A1 (en) * 2006-09-15 2008-03-2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hase difference film, optical lamin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12402A (zh) * 2006-09-15 2009-08-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光学层压体、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69561A (zh) * 2006-10-27 2008-04-30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设备、光学膜和终端设备
JP2009076544A (ja) * 2007-09-19 2009-04-09 Canon Inc 有機el素子
JP2010078905A (ja) * 2008-09-26 2010-04-08 Nippon Zeon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18137A (ja) * 2009-12-03 2011-06-16 Nippon Zeon Co Ltd 輝度向上フィルム、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457A (zh) * 2015-11-18 2018-07-3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光学膜和偏振片
TWI638224B (zh) * 2016-03-10 2018-10-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沈積罩幕、沈積罩幕用罩幕元件、及沈積罩幕的製造方法及有機el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11480101A (zh) * 2017-12-28 2020-07-3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TWI794382B (zh) * 2017-12-28 2023-03-01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用堆疊體、偏光板、顯示裝置,以及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CN111869325A (zh) * 2018-03-16 2020-10-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US11665950B2 (en) 2018-03-16 2023-05-30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11869325B (zh) * 2018-03-16 2023-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1459322A (zh) * 2019-01-22 2020-07-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透视型电极用层叠体以及透视型电极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3710458A (zh) * 2019-04-26 2021-11-2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10458B (zh) * 2019-04-26 2023-12-05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5216A (zh) 2017-11-03
KR102001977B1 (ko) 2019-07-19
TW201400886A (zh) 2014-01-01
US9285525B2 (en) 2016-03-15
WO2013137113A1 (ja) 2013-09-19
JP2018060227A (ja) 2018-04-12
JPWO2013137113A1 (ja) 2015-08-03
US20150048339A1 (en) 2015-02-19
US20150219816A1 (en) 2015-08-06
KR20140146064A (ko) 2014-12-24
CN107315216B (zh) 2020-02-04
TWI607248B (zh) 2017-12-01
CN104169754B (zh) 2017-05-31
JP6269477B2 (ja) 2018-01-31
US9048457B2 (en) 2015-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754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EP2233513B1 (en) Optical film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103299221B (zh) 相位差膜叠层体及相位差膜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JP5923864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5031753A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781090B (zh) 光學積層體及使用該光學積層體之影像顯示裝置
KR102008476B1 (ko) 보호 필름을 구비하는 수지 적층체
CN104169757A (zh) 相位差膜叠层体、相位差膜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JP4461795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5793352A (zh) 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膜
JP6424814B2 (ja) 偏光板
JPWO2019188205A1 (ja) 光学異方性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459269B2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CN105315592B (zh) 树脂组合物
JP6695685B2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3196121B (zh) 带装饰的层叠体、光学层叠体及柔性图像显示装置
JP6303275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積層体、位相差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位相差フィルム、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JP2010044314A (ja) 光学部材用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JP4999100B2 (ja) (メタ)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
JP2020121539A (ja)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02156522A (ja) 位相差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用基板
JP2023007352A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8040278A (ja) 偏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