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504B - 液压挖掘机 - Google Patents

液压挖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504B
CN104169504B CN201380001188.5A CN201380001188A CN104169504B CN 104169504 B CN104169504 B CN 104169504B CN 201380001188 A CN201380001188 A CN 201380001188A CN 104169504 B CN104169504 B CN 104169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balance weight
stringer board
crawler excavato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504A (zh
Inventor
正朋祥
末吉宽敬
吉野隼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69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5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8Counterweigh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33Improving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steps for improving driver's access, handr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接近发动机室内的下侧、且能够以不勉强的作业姿势进行维护作业的液压挖掘机。液压挖掘机具备:回旋框架(10)、配置在回旋框架(10)上的发动机、在发动机的后方配置在回旋框架(10)上的平衡重(7)。在平衡重(7)上形成有从下表面(71)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80)。在回旋框架(10)上形成有用于供人从回旋框架(10)下侧接近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的空间的开口(20)。在俯视下,凹部(80)具有与开口(20)重叠的部分。

Description

液压挖掘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挖掘机。
背景技术
关于以往的液压挖掘机,在日本特开2008-22335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平衡重的前部设置前表面及上表面开口的凹部,从而形成作业人员能够对发动机室进行维护作业的作业空间。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3353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公报中公开的液压挖掘机中,成为作业空间的凹部在平衡重的前表面及上表面开口。因此,作业人员从发动机室的上方进行对发动机室的维护作业。因此,难以接近发动机室内的下侧,进行维护作业的作业人员的作业姿势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接近发动机室内的下侧而以不勉强的作业姿势进行维护作业、且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液压挖掘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液压挖掘机具备:回旋框架;发动机,其设置在回旋框架上;平衡重,其在发动机的后方配置在回旋框架上。在平衡重上形成有从下表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在回旋框架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人从回转框架下侧接近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的空间。在俯视下,凹部具有与开口重叠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挖掘机,通过平衡重的一部分被切口而成的凹部,在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形成有空间。由于在回旋框架上形成有开口,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从回旋框架的下侧接近上述空间,由此作业人员能够在该空间内以不勉强的姿势进行作业,能够改善作业姿势。从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效率。
在上述的液压挖掘机中,回旋框架具有隔着距离配置的一对纵板。平衡重搭载在一对纵板上。凹部在俯视下形成在一对纵板之间。开口在俯视下形成在一对纵板之间。由此,液压挖掘机的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开口及凹部的位置被规定,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在俯视下凹部与开口一部分重叠的结构。
在上述的液压挖掘机的基础上,具备配置在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的电缆。这种情况下,通过能够从回旋框架的下侧接近发动机的后方侧的空间,作业人员能够不与电缆干涉地更高效地进行发动机的维护作业。
在上述的液压挖掘机的基础上,还具备:在回旋框架上配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方的电气设备;配置在另一方的发电电动机。电缆与电气设备和发电电动机的双方连接。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电缆从发动机的左侧跨至右侧配置,因此能够从回旋框架的下侧接近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的空间,从而能够更加显著地获得可避免作业人员与电缆的干涉的效果。
在上述的液压挖掘机的基础上,电缆具有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一端和与发电电动机连接的另一端,在一对纵板之间,电缆相对于一端及另一端绕至上方地配置。若如此构成,则由于电缆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被规定,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从下侧接近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的空间的作业人员与电缆干涉。
在上述的液压挖掘机的基础上,电缆在一对纵板之间配置成比凹部的上端靠上方。如此,由于电缆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被规定,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从下方接近发动机与平衡重之间的空间的作业人员与电缆干涉。
在上述的液压挖掘机的基础上,还具备在回旋框架上配置在发动机的侧方的风扇,电缆在一对纵板之间配置成比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靠上方。若如此构成,则由于电缆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被规定,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从下侧接近发动机的后方侧的空间的作业人员与电缆干涉。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人能够容易地从下侧接近发动机室内,能够以不勉强的作业姿势进行维护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的、使发动机罩开放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3是液压挖掘机所包含的回旋框架及平衡重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回旋框架上搭载有平衡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在回旋框架上搭载有平衡重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在回旋框架上搭载有平衡重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7是回旋框架的俯视图。
图8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平衡重时的立体图。
图9是在回旋框架上搭载有发动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回旋框架上搭载有发动机的状态的、从后方观察到的侧视图。
图11是在回旋框架上搭载有发动机的状态的、从侧方观察到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发动机室的维护作业中的情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能够利用本发明的思想的液压挖掘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参照图1,液压挖掘机1主要具备:下部行走体2、上部回旋体3、作业机4。通过下部行走体2和上部回旋体3构成作业车辆主体。
下部行走体2具有左右一对履带2a。下部行走体2构成为能够通过一对履带2a旋转而自行。上部回旋体3设置成相对于下部行走体2回旋自如。
上部回旋体3在前方侧F(车辆前侧)的左侧L包括用于操纵人员操作液压挖掘机1的空间即操纵室5。上部回旋体3在后方侧B(车辆后侧)包括收纳发动机的发动机室及平衡重7。发动机室由发动机罩6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纵人员坐在操纵室5内时,将成为操纵人员左侧的方向称为左侧L,将成为右侧的方向称为右侧R,将成为前方的方向称为前方侧F,将成为后方的方向称为后方侧B。此外,将铅垂向上的方向称为上侧U,将铅垂向下的方向称为下侧D。
上部回旋体3包括回旋框架10。回旋框架10包含在作业车辆主体中。回旋框架10配置在下部行走体2的上方,设置成相对于下部行走体2向任意方向回旋自如。作业机4、操纵室5及平衡重7搭载于回旋框架10,且配置在回旋框架10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挖掘机1具备用于使上部回旋体3相对于下部行走体2相对回旋的、未图示的回旋装置。回旋装置包括支承在下部行走体2上的回旋马达、支承在回旋框架10上的齿轮等。
进行砂土的挖掘等作业的作业机4通过上部回旋体3被轴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自如。作业机4具备:能够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上部回旋体3的前方侧F的大致中央部的斗杆4a、能够前后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斗杆4a的前端部的动臂4b、能够前后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动臂4b的前端部的铲斗4c。斗杆4a、动臂4b及铲斗4c分别构成为通过液压缸4d而被摆动驱动。
作业机4相对于操纵室5设置在右侧R。作业机4相对于配置在上部回旋体3的前方侧F的左侧L的操纵室5而设置在作为操纵室5的一方侧部侧的右侧R。需要说明的是,操纵室5与作业机4的配置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示例,例如也可以在配置于上部回旋体3的前方右侧的操纵室5的左侧设置作业机4。发动机罩6为大致箱型形状的盖构件,俯视下具有矩形形状。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1的、使发动机罩6开放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罩6设置成通过以设于后方侧B的端部的铰链为轴进行摆动,从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开闭自如。在位于发动机罩6的下部的空间中收纳有发动机。发动机罩6形成发动机室8的顶壁部。发动机罩6在关闭的状态下从上侧U覆盖收纳发动机的发动机室8,从外部保护发动机室8内的设备。当发动机罩6打开时,发动机室8开放,发动机的上表面露出,能够从上侧U接近发动机。
图9是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发动机50的状态的立体图。参照图9,液压挖掘机1具备作为用于驱动下部行走体2及作业机4的动力源的发动机50。发动机50收容在图2所示的发动机室8内。发动机50配置在回旋框架10上。发动机50搭载在回旋框架10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的中心框架12的后部。平衡重7在发动机50的后方配置在回旋框架10上。
收容发动机50的发动机室8设置在回旋框架10上。发动机室8以与平衡重7的前方侧F相邻的方式设置在回旋框架10的后部。回旋框架10形成发动机室8的底板部分。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6形成发动机室8的顶壁部分。平衡重7配置在发动机室8的后方侧B,形成发动机室8的后方侧B的壁。
在回旋框架10上的、发动机50的右侧R配置有发电电动机64。液压挖掘机1具备发电电动机64。液压挖掘机1为并用相互连结的发动机50和发电电动机64作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规格的作业车辆。发电电动机64在发动机50产生的驱动力不足时作为电动机工作,产生驱动力。发电电动机64还根据需要作为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
在发电电动机64的右侧配置有液压泵68。液压泵68配置在回旋框架10上。发动机50、发电电动机64及液压泵68构成动力单元。发动机50、发电电动机64及液压泵68沿左右方向(车辆的车宽度方向)依次排列配置。
在发动机50的左邻位置配置有风扇56。风扇56在回旋框架10上配置在发动机50的侧方。风扇56具有圆筒状的旋转轴57。风扇56以旋转轴57的中心线CL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通过风扇56的旋转,在发动机50的周围产生空气流,向发动机50供给冷却风。发动机50、发电电动机64及液压泵68沿着冷却风的流动方向配置成串联状。因此,由风扇56产生的冷却风不仅向发动机50供给,还向发电电动机64及液压泵68供给,通过向冷却风散热来冷却发动机50、发电电动机64及液压泵68。
液压挖掘机1具备电气设备62,该电气设备62能够进行并用发动机50和发电电动机64的混合动力运转。电气设备62配置在回旋框架10上的、发动机50的左侧L。在作为发动机50的侧方中的一方的右侧配置发电电动机64,在作为另一方的左侧配置电气设备62。电气设备62相对于风扇56配置在左侧L。在风扇56与电气设备62之间形成有空间。通过形成该空间,允许经由该空间朝向风扇56流动空气流,能够无阻碍地向风扇56供给空气,确保发动机50的冷却能力。
电气设备62包括积蓄由发电电动机64产生的电能的蓄电装置、将直流转换为交流的作为变换器的逆变器。电气设备62还可以包括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转换器、使电压升降的转换器、以及用于控制各种设备的控制单元。
作为蓄电装置,优选使用能够反复进行高速充电及放电的电容器。也可以代替电容器而使用锂离子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蓄存在蓄电装置中的电能适当用作发动机50加速时的辅助能。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挖掘机1还可以具备在上部回旋体3回旋时的减速时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回旋电力马达。通过回旋电力马达转换成的电能也蓄存在蓄电装置中。
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发动机50、电气设备62和发电电动机64。发动机50配置在中心框架12上的后端部。电气设备62配置在侧框架30上的后端部。发电电动机64配置在侧框架40上的后端部。电气设备62与发电电动机64通过两根高压电缆66、66连接。在电气设备62与发电电动机64之间配置有两根电缆66、66。电缆66相对于发动机50配置在后方侧B。
以下,对回旋框架10及平衡重7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液压挖掘机1所包含的回旋框架10及平衡重7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回旋框架10具有中心框架12和侧框架30、40。
中心框架12位于回旋框架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中心框架12具有基板14和左右的纵板16、18。基板14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构件。在基板14上形成有包括开口20、22在内的多个开口。发动机50配置在开口20的上方的回旋框架10上,由此,能够从回旋框架10的下侧经由开口20接近发动机50。开口20相对于开口22形成在后方侧B。
左右的纵板16、18沿着前后方向配置,且固定在基板14的左右两端部。纵板16、18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纵板16、18由沿上下方向竖立的板构成。纵板16、18以相对于基板14正交的方式设置,且沿左右方向相互隔开距离地配置。开口20、22沿厚度方向贯通基板14形成,在俯视下形成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
在左右的纵板16、18的前端部形成有侧视三角形状的1对支承部24、25,1对支承部24、25通过连结板26连结。通过1对支承部24、25及连结板26构成支承作业机4的基端部的中心托架28。中心托架28支承液压挖掘机1的作业机4。作业机4装填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固定。左右一对纵板16、18从中心托架28向后方侧B延伸,且以随着远离中心托架28而其高度尺寸变小的方式倾斜。
侧框架30配置在中心框架12的左侧L,与中心框架12形成为一体结构。侧框架3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板34。侧框架40配置在中心框架12的右侧R,与中心框架12形成为一体结构。侧框架4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板44。
为了在挖掘作业等中保持液压挖掘机1的车身平衡,在回旋框架10的后端部设有平衡重7。平衡重7设置在回旋框架10上的发动机室8的后方侧B。平衡重7例如通过在组装钢板而形成的箱中装入碎铁及混凝土等并使其固化而形成。平衡重7的后表面构成液压挖掘机1的后方侧B的表面,且具有平滑弯曲的形状。
平衡重7具有下表面71、上表面72、前表面73。下表面71是平衡重7的表面中的、在平衡重7搭载于回旋框架10上的状态下朝向下侧D的面。上表面72是平衡重7的表面中的、在平衡重7搭载于回旋框架10上的状态朝向上侧U的面。前表面73是平衡重7的表面中的、在平衡重7搭载于回旋框架10上的状态下朝向前方侧F的面。
在平衡重7上形成有从下表面71朝向上侧U凹陷的嵌合部74、75。嵌合部74、75沿左右方向相互隔开距离地形成。嵌合部74设置成能够收容纵板18。嵌合部75设置成能够收容纵板16。纵板16嵌入于嵌合部75的内部,纵板18嵌入于嵌合部74的内部。平衡重7搭载于一对纵板16、18的后端部。平衡重7放置在回旋框架10上且固定在回旋框架10上。纵板16、18作为支承平衡重7的一对支承梁发挥功能。平衡重7具有定位板76和定位板78,定位板76确定纵板18相对于嵌合部74的位置,定位板78确定纵板16相对于嵌合部75的位置。
在平衡重7上还形成有从下表面71朝向上侧U凹陷的凹部80。平衡重7从下表面71至前表面73被切口成凹状,由此在朝向前方侧F的前表面73上形成凹部80。在平衡重7上形成有面向发动机一侧的中央部从下表面71朝向上方凹陷成凹状的凹部80。凹部80在平衡重7的与发动机室8相邻的一侧的前表面73形成在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凹部80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于嵌合部74、75之间。因此,在将平衡重7搭载于回旋框架10的状态下,俯视时,凹部80存在于分别收容在嵌合部74、75中的一对纵板16、18之间。
图4是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平衡重7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中图示出搭载于回旋框架10上的平衡重7的俯视情况。在图4中,形成在回旋框架10上的开口20的一部分被平衡重7的俯视图覆盖。在俯视下,开口20跨凹部80的区域外与区域内这两方配置。因此,在图4所示的俯视情况下,开口20在一部分被平衡重7覆盖的同时一部分未被平衡重7覆盖而露出。
图5是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平衡重7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在图5所示的局部剖视图中,平衡重7沿着与下表面71平行且切断凹部80的平面被切断。因此,在图5中,图示出了形成在平衡重7上的凹部80和形成在回旋框架10上的开口20的俯视情况。如在图5中明确所示,开口20和凹部80在俯视下一部分重叠。凹部80的上下方向上的投影的一部分与开口20重叠。凹部80在俯视下具有与开口20重叠的部分。开口20在俯视下具有与凹部80重叠的部分。
在图5中,由双点划线图示出假想线VL。平衡重7具有划定凹部80的右侧内壁面的右侧面86和划定凹部80的左侧内壁面的左侧面87。假想线VL连结右侧面86与前表面73交叉的位置和左侧面87与前表面73交叉的位置。假想线VL是将右侧面86的前端与左侧面87的前端连接的线。假想线VL划定凹部80的前方侧F的边界。平衡重7具有划定凹部80的后方侧内壁面的背面84。如图5所示,凹部80在俯视下由假想线VL、右侧面86、背面84和左侧面87划定。
图6是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平衡重7的状态的仰视图。参照图6,平衡重7具有划定凹部80的顶壁面的顶壁面82。由于开口20和凹部80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因此在仰视下可以经由开口20视觉确认凹部80的顶壁面82。
图7是回旋框架10的俯视图。参照图7,中心框架12具有形成后方侧B的端部的后端13。侧框架30具有形成后方侧B的端部的后端35。侧框架40具有形成后方侧B的端部的后端45。一对纵板16、18相对于侧框架30的后端35及侧框架40的后端45延伸至后方侧B。纵板16、18的后方侧B的端部17、19与纵板16、18的间的基板14的后端13相对于侧框架30、40的后端35、45向后方侧B突出。
图8是从其他角度观察平衡重7时的立体图。参照图8,平衡重7具有底面81、顶壁面82、背面84、右侧面86和左侧面87。底面81、顶壁面82、背面84、右侧面86及左侧面87构成平衡重7的表面的一部分。底面81设置成与平衡重7的下表面71平行的平面状,平衡重7的下表面71些微向上侧U凹陷地形成。凹部80由顶壁面82、背面84、右侧面86及左侧面87划定。顶壁面82以随着从背面84侧朝向前表面73侧而向上方延伸的方式相对于背面84及前表面73倾斜。顶壁面82与前表面73交叉的线为凹部80的上端83。
参照图9,在相对于开口20形成在前方侧F的开口22的上方配置有产生用于驱动液压挖掘机1的驱动力的发动机50。开口20在俯视下配置在不与发动机50重叠的位置。发动机50配置在覆盖开口22且不覆盖开口20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开口20配置在前方侧F。开口20相对于发动机50配置在后方侧B。
平衡重7和发动机50分别独立地搭载于回旋框架10上。平衡重7和发动机50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由于在平衡重7上形成有凹部80,因此在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形成有中空的空间。
在回旋框架10上形成有用于供人从回旋框架10的下侧接近发动机50的后方侧B的空间的开口20。开口20形成为作业人员的上半身整体进入的程度的大小。经由该开口20进行发动机50的维护作业的作业人员能够接近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的空间。
图10是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发动机50的状态的、从后方观察到的侧视图。参照图10,发动机50包括用于控制发动机50的发动机控制器52、用于运送润滑油的泵53、用于供给燃料的泵54。发动机控制器52及泵53、54配置在发动机50的下部的后方侧B。发动机控制器52及泵53、54设置成向发动机50的后方侧B的空间露出。
两根电缆66各自具有与电气设备62连接的一端66a和与发电电动机64连接的另一端66b。在一端66a与另一端66b之间,电缆66沿着从一端66a朝向上侧、沿左右方向延伸、并朝向下侧D而到达另一端66b的路径配置。电气设备62相对于纵板16配置在左侧L,发电电动机64相对于纵板18配置在右侧R。因此,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电缆66相对于一端66a及另一端66b绕至上方地配置。
电缆66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参照图10,电缆66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配置成比风扇56的旋转中心线CL靠上方。图11是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有发动机50的状态的、从侧方观察时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11,电缆66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配置成比形成在平衡重7上的凹部80的上端83靠上方。发动机控制器52及泵53、54配置在比凹部80的上端83低的位置。
如上述规定了上下方向上的配置的电缆66配置成比配置在发动机50的下部后方侧的发动机控制器52及泵53、54靠上方。由此,电缆66避开发动机控制器52及泵53、54配置,以不与发动机控制器52及泵53、54发生干涉。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平衡重7上形成有从下表面71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80,在回旋框架10上形成有用于供人从回旋框架10下侧接近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的空间的开口20,在俯视下,凹部80具有与开口20重叠的部分。
发动机50具有发动机控制器52、泵53、54等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修理等维护作业的维护对象设备。通过从平衡重7的下表面71朝向前表面73形成凹部80,从而在发动机50的后方侧B形成有中空的空间。通过平衡重7的一部分被切口而成的凹部80,在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形成用于进行发动机50的外围设备的检查及修理等的作业空间。图12是表示发动机室8的维护作业中的情况的俯视图。如图12所示,通过作业人员100进入该作业空间,从而作业人员能够对向发动机50的下部的后方侧B露出的维护对象设备进行维护。
由于在回旋框架10上形成有开口20,因此作业人员100能够容易地从液压挖掘机1的车身的下侧接近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的维护空间,由此作业人员100能够以不勉强的姿势进行维护作业,可以改善作业姿势。由此,能够提高发动机50的维护对象设备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效率。
开口20优选形成为标准体型的作业人员100可容易通过开口20的程度的尺寸。例如,开口20优选形成为具有相对于作业人员100的肩宽足够大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且具有相对于作业人员100的腰身足够大的周向的尺寸。
另外,如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回旋框架10具有隔开距离地配置的一对纵板16、18,平衡重7搭载于一对纵板16、18。凹部80在俯视下形成于一对纵板16、18之间,开口20在俯视下形成于一对纵板16、18之间的、后方侧B的后端13附近。如此,凹部8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与形成开口20的位置共同的宽度方向位置上。由于开口20及凹部8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被规定,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俯视下凹部80具有与开口20重叠的部分的结构。
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进而具备配置在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的电缆66。在为发动机50的后方侧设有电缆66的混合动力规格的液压挖掘机1的情况下,在为了进行发动机的维护作业而从上方接近的以往结构中,电缆66与接近路径干涉。换句话说,由于电缆66妨碍作业人员对维护对象设备的接近,因此维护作业变得困难。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能够从回旋框架10的下侧接近发动机室8,则作业人员不会与电缆66干涉而能够容易地接近发动机后方下部的维护对象设备,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维护对象设备的维护作业。
此外,也可以进而具备在回旋框架10上配置于发动机50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方的电气设备62、配置于另一方的发电电动机64,电缆66与电气设备62和发电电动机64的双方连接。这种情况下,电缆66通过发动机50的后方侧从发动机50的右侧跨至左侧配置。因此,通过能够从回旋框架10的下侧进行接近,从而能够更加显著地获得避免作业人员与电缆66的干涉而提高作业效率的效果。
另外,如图10所示,电缆66也可以具有与电气设备62连接的一端66a和与发电电动机64连接的另一端66b,且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相对于一端66a及另一端66b绕至上方配置。若如此构成,则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从下侧接近作业空间的作业人员与电缆66干涉。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电缆66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配置成比凹部80的上端83靠上方。若如此构成,则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从下侧接近作业空间的作业人员与电缆66干涉。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在回旋框架10上配置在发动机50的侧方的风扇56,电缆66在一对纵板16、18之间配置成比风扇56的旋转轴57的中心线CL靠上方。若如此构成,则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从下侧接近作业空间的作业人员与电缆66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80从平衡重7的下表面71至前表面73形成,但只要是使下表面71的中央部分的一部分朝向上方凹陷而形成凹部80,则凹部80具有何种形状均可。
例如,也可以在平衡重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贯通平衡重的形状的凹部。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平衡重的前方部形成沿车身的上下方向贯通平衡重的形状的凹部。另一方面,由于形成凹部而使平衡重的重量变小,因此优选尽可能地减小凹部的尺寸。此外,若凹部形成至平衡重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则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到凹部,对液压挖掘机的外观造成影响。优选在考虑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最佳形状及尺寸的凹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了贯通回旋框架10的基板14的环状的开口20,但也可以将开口形成为能够供人接近发动机50与平衡重7之间的空间的任意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相对于一对纵板16、18之间的基板14从中心框架12的后端13朝向前方侧F切口的形状的开口。
在将开口形成为从回旋框架10的边缘部切口的形状的情况下,若在回旋框架10上搭载平衡重7,则在俯视下,平衡重7的凹部80与开口的一部分重叠。其结果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从回旋框架10的后端13稍向前方侧F离开的位置形成作业人员能够从下方接近发动机50的后方侧空间的路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50的左侧L配置电气设备62,在发动机50的右侧R配置发电电动机64,但也可以更换电气设备62及发电电动机64的位置。换句话说,也可以构成为在发动机50的右侧R配置电气设备62,在发动机50的左侧配置发电电动机64。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方面均为例示而并非限制性的结构。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根据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符号说明】
1液压挖掘机;3上部回旋体;4作业机;5操纵室;6发动机罩;7平衡重;8发动机室;10回旋框架;12中心框架;13、35、45后端;14基板;16、18纵板;20、22开口;30、40侧框架;50发动机;52发动机控制器;53、54泵;56风扇;57旋转轴;62电气设备;64发电电动机;66电缆;66a一端;66b另一端;71下表面;72上表面;73前表面;80凹部;81底面;82顶壁面;83上端;84背面;86右侧面;87左侧面;100作业人员;B后方侧;CL旋转中心线;D下侧;F前方侧;L左侧;R右侧;U上侧。

Claims (10)

1.一种液压挖掘机,其中,具备:
回旋框架;
发动机,其配置在所述回旋框架上;
平衡重,其在所述发动机的后方配置在所述回旋框架上,
在所述平衡重上形成有从下表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在所述回旋框架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人从所述回旋框架下侧接近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平衡重之间的空间,
在俯视下,所述凹部具有与所述开口重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所述回旋框架具有隔开距离配置的一对纵板,
所述平衡重搭载在一对所述纵板上,
所述凹部在俯视下形成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
所述开口在俯视下形成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还具备:
在所述回旋框架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左侧或者右侧之一方的电气设备;
配置在另一方的发电电动机;以及
将所述电气设备与所述发电电动机连接的电缆,
所述电缆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平衡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所述电缆具有与所述电气设备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发电电动机连接的另一端,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所述电缆相对于所述一端及所述另一端配置在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所述电缆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配置成比所述凹部的上端靠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回旋框架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侧方的风扇,
所述电缆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配置成比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靠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所述电缆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配置成比所述凹部的上端靠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回旋框架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侧方的风扇,
所述电缆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配置成比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靠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回旋框架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侧方的风扇,
所述电缆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配置成比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靠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回旋框架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侧方的风扇,
所述电缆在一对所述纵板之间配置成比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靠上方。
CN201380001188.5A 2013-03-18 2013-03-18 液压挖掘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9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7606 WO2014147697A1 (ja) 2013-03-18 2013-03-18 油圧ショベ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504A CN104169504A (zh) 2014-11-26
CN104169504B true CN104169504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202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1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9504B (zh) 2013-03-18 2013-03-18 液压挖掘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69622B2 (zh)
JP (1) JP5415653B1 (zh)
KR (1) KR20150076249A (zh)
CN (1) CN104169504B (zh)
DE (1) DE112013006839B4 (zh)
WO (1) WO20141476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0107B2 (ja) * 2014-03-17 2016-06-29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尿素水供給システム
JP6497737B2 (ja) * 2015-06-18 2019-04-10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カウンタウエイト支持構造
US10362738B2 (en) * 2015-09-10 2019-07-30 Komatsu Ltd. Work vehicle
CN105637151B (zh) * 2015-09-30 2021-03-26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挖掘机
US10161106B2 (en) * 2016-12-28 2018-12-25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Platform assembly for a ground engaging tool
JP7027296B2 (ja) * 2018-11-09 2022-03-01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7284304B2 (ja) * 2018-11-09 2023-05-30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473A (zh) * 2002-09-25 2004-04-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油压挖土机的工具存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2413A (en) * 1981-11-19 1983-09-06 J. I. Case Company Counterweight arrangement
US5462309A (en) * 1994-05-20 1995-10-31 Caterpillar Inc. Stackable counterweight arrangement
US6296436B1 (en) * 1997-04-08 2001-10-02 Allied Gator, Inc. Multipurpose counterweight housing and counterweight
JP2002227245A (ja) * 2001-01-26 2002-08-14 Komatsu Ltd 油圧ショベルの車載はしご支持手段
JP5122786B2 (ja) * 2005-11-18 2013-01-1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カウンタウェイトの着脱装置
JP4953191B2 (ja) * 2006-01-06 2012-06-1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USD559279S1 (en) * 2006-02-13 2008-01-08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ounterweight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US7967094B2 (en) * 2006-11-28 2011-06-28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492626B2 (ja) * 2007-03-13 2010-06-30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5374068B2 (ja) * 2007-08-31 2013-12-2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冷却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又は作業機械
JP4609570B2 (ja) * 2008-11-11 2011-01-1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フレーム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473A (zh) * 2002-09-25 2004-04-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油压挖土机的工具存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3006839B4 (de) 2016-05-19
KR20150076249A (ko) 2015-07-06
CN104169504A (zh) 2014-11-26
JPWO2014147697A1 (ja) 2017-02-16
WO2014147697A1 (ja) 2014-09-25
DE112013006839T5 (de) 2015-12-17
US9169622B2 (en) 2015-10-27
US20140262570A1 (en) 2014-09-18
JP5415653B1 (ja)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504B (zh) 液压挖掘机
CN106103852B (zh) 混合动力式作业机
KR20130124534A (ko) 전동식 작업 차량 및 그 배터리 유지 구조
JP7195066B2 (ja) 電動作業車
WO2020261849A1 (ja) 電動作業車
WO2020054091A1 (ja) 電動式建設機械
CN105317059A (zh) 工程机械
JP2021000955A (ja) 電動作業車
KR20160114694A (ko) 하이브리드식 작업기
US20170362797A1 (en) Work machine
US20080238107A1 (en) Soundproof type engine generator
US20170362796A1 (en) Work machine
JP7175145B2 (ja) 電動式建設機械
JP2001012404A (ja) ハイブリッド建設機械
ITBO990076A1 (it) Veicolo a trazione elettrica per movimento terra , particolarmente per luoghi mal areati .
JP5824480B2 (ja) 電動バックホー
JP610683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式小型油圧ショベル
JP7187709B2 (ja) 電動式建設機械
JP7362873B2 (ja) 土工機械
JP2004351967A (ja) 建設機械の電装品収納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建設機械並びに旋回体装置
JP7211609B2 (ja) 電源システム
WO2021131734A1 (ja) 作業機械
JP6606118B2 (ja) 建設機械
KR20230128956A (ko) 작업 기계
JP2022011134A (ja) 作業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