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5643B - 线性编码器 - Google Patents

线性编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5643B
CN104165643B CN201410252399.2A CN201410252399A CN104165643B CN 104165643 B CN104165643 B CN 104165643B CN 201410252399 A CN201410252399 A CN 201410252399A CN 104165643 B CN104165643 B CN 104165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roof element
dustproof
protruding portion
frame
installa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23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5643A (zh
Inventor
儿玉和彦
菊池志
菊池一志
大塚节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uto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uto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utoyo Corp filed Critical Mituto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65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5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5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5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24Housings ; Casings for instruments
    • G01D11/26Windows; Cover glasses; Sealing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2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D5/3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 G01D5/3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the beams of light being detected by photocells
    • G01D5/347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the beams of light being detected by photocells using displacement encoding scales
    • G01D5/34746Linear encoders
    • G01D5/34761Protection devices, e.g. caps; Blowing devices
    • G01D5/34769Seal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性编码器,包括:标尺;保持标尺的框架,该框架具有在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以及布置成在开口中彼此面对的一对细长的防尘元件。每个防尘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弹性变形的。每个防尘元件包括在防尘元件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布置在该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突出部以及在横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该开口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一对安装凹槽。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并且该第一突出部接触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

Description

线性编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编码器。
背景技术
安装在机床等之内的线性编码器是一种测量设备的例子。首先,将描述线性编码器的一般结构。图1是示出一般的线性编码器的示意图。图6是一般的线性编码器的截面图。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包括在线性编码器中的标尺的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有时分别被称为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参见图6)。
如图1和图6所示的,在一般的线性编码器中,标尺2保持在框架1中,并且在框架1中形成开口1a从而在X轴方向上延伸。当检测器3插入穿过开口1a时,标尺2和检测器3相对于彼此移动,且检测器3从标尺2获得位置信息(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2008-267989)。
在该结构中,为了防止油、包括加工粉尘的灰尘等通过开口1a进入框架1,框架1设有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其布置为横过开口1a在Z轴方向上彼此面对。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设置有在其间插入的检测器3。当标尺2以及检测器3相对于彼此移动时,检测器3沿着框架1的开口1a在X轴方向上移动同时推开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
现在将描述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中的每一个的结构。图7示出了变形之前第一防尘元件101的结构。图8示出了在检测器3未插入穿过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覆盖框架1的开口1a的方式。图9示出了在检测器3插入穿过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覆盖框架1的开口1a的方式。
第一防尘元件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一防尘元件101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体等于框架1的开口1a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如图7所示,第一防尘元件101包括基部101a、舌部101b和突出部101c。
基部101a安装在第一安装凹槽1b1中。为了使基部101a能够容易地插入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中,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时,基部101a具有小于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的尺寸。因此,基部101a和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彼此不是紧密接触的,基部101a和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之间容易形成间隙。
舌部101b具有板状形状,并且从基部101a伸出。当基部101a安装在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中时,舌部101b从第一安装凹槽1b1的开口伸出。
在舌部101b的面向正Y轴方向的表面上形成突出部101c。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时,突出部101c具有大体直角三角形形状。突出部101c在第一防尘元件101尖端附近的表面大体垂直于舌部101b。
未详细描述第二防尘元件102,因为其结构与第一防尘元件101类似。第二防尘元件102包括安装在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中的基部102a、从基部102a伸出的舌部102b以及形成在舌部102b的面向正Y轴方向的一侧的突出部102c。当基部102a安装在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中时,舌部102b通过第二安装凹槽1b2的开口伸出。
第一安装凹槽1b1和第二安装凹槽1b2形成在框架1中,以便在Z轴方向上彼此面对,其间具有框架1的开口1a。第一安装凹槽1b1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和第二安装凹槽1b2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各自大体等于开口1a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
如图8所示,在检测器3未插入穿过框架1的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101的舌部101b和第二防尘元件102的舌部102b彼此接触,以便在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弯曲的状态下关闭框架1的开口1a。
此时,例如,第二防尘元件102的舌部102b与第一防尘元件101的突出部101c接合,而第一防尘元件101的舌部101b与第二防尘元件102的舌部102b的尖端接合。因此,即使在第一防尘元件101或第二防尘元件102试图在负Y轴方向上旋转时,第一防尘元件101或第二防尘元件102也受到其回复力的限制。
如图9所示,在检测器3插入穿过框架1的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101的舌部101b和第二防尘元件102的舌部102b在第一防尘元件101和第二防尘元件102弯曲的状态下夹住检测器3。此时,第一防尘元件101的舌部101b的突出部101c和第二防尘元件102的舌部102b的突出部102c接触检测器3。
如上所述,在一般线性编码器的防尘结构中,在第一防尘元件101的基部101a与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之间以及第二防尘元件102的基部102a与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之间可能会形成间隙。因此,灰尘等可能会从外部进入框架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编码器,其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线性编码器包括:标尺;保持标尺的框架,该框架具有在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以及布置成在该开口中彼此面对的一对细长的防尘元件。每个防尘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弹性变形的。每个防尘元件包括在防尘元件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布置在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突出部以及在横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该开口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一对安装凹槽。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并且该第一突出部接触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线性编码器包括:标尺;保持标尺的框架,该框架具有在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以及布置成在该开口中彼此面对的一对细长的防尘元件。每个防尘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弹性变形的。每个防尘元件包括在防尘元件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以及在横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该开口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一对安装凹槽,每个安装凹槽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二突出部。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并且该第一端部接触第二突出部。
在上述线性编码器中,第一突出部可优选地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在上述线性编码器中,第二突出部可优选地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在上述线性编码器中,一对第一突出部可优选地布置在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的两个表面上。
在上述线性编码器中,一对第二突出部可优选地布置在每个安装凹槽面对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的两个表面的表面上。
在上述线性编码器中,可优选地,每个防尘元件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第二端部上的第三突出部,第三突出部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在上述线性编码器中,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二端部的端部可优选地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编码器,其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线性编码器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的第一防尘元件的示意截面图。
图3是示出在检测器未插入穿过开口的区域中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的第一防尘元件和第二防尘元件覆盖框架的开口的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图4是示出在检测器插入穿过开口的区域中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的第一防尘元件和第二防尘元件覆盖框架的开口的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
图6是一般线性编码器的示意截面图。
图7是一般线性编码器的防尘结构的第一防尘元件的示意截面图。
图8是示出在检测器未插入穿过开口的区域中一般线性编码器的防尘结构的第一防尘元件和第二防尘元件覆盖框架的开口的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图9是示出在检测器插入穿过开口的区域中一般线性编码器的防尘结构的第一防尘元件和第二防尘元件覆盖框架的开口的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适当地简化下面的描述和附图。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线性编码器的基本结构。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可以应用于除了线性编码器之外的测量设备。
虽然在上面发明背景技术部分已经描述了线性编码器的结构,但是再参照图1和6简单地进行描述。如图1和6所示,在一般线性编码器中,标尺2保持在框架1中,并且在框架1中形成开口1a,以在X轴方向上(标尺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当检测器3插入穿过开口1a时,标尺2和检测器3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检测器3从标尺2获得位置信息。
在这种结构中,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的开口1a,框架1设置有一对防尘元件(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
标尺2可以例如是用于一般线性编码器的光学标尺或电磁感应标尺。检测器3构造成能够从标尺2获得位置信息。
现在将简单描述框架1的结构。框架1具有预定厚度的大体长方体形状。框架1的纵向方向是X轴方向,框架1的宽度方向是Y轴方向。
在框架1中形成空间,并且可以将标尺2和检测器3保持在该空间中。在框架1平行于X轴方向的表面(图6中的下表面)中,形成开口1a,以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框架1中形成的空间通过开口1a连接到外部。开口1a的宽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空间的宽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3所示,在沿纵向方向(沿XY平面)彼此面对的壁之间形成开口1a。在壁中分别形成第一安装凹槽1b1和第二安装凹槽1b2,以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下面将描述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4a和5a,其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凹槽1b1和第二安装凹槽1b2中。
通过这种结构,将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布置成在框架1的开口1a中彼此面对。
现在将描述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图2示出了在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形状(垂直于X轴的横截面的形状)。图3示出了在检测器3未插入穿过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覆盖框架1的开口1a的方式。图4示出了在检测器3插入穿过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覆盖框架1的开口1a的方式。
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弹性变形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由聚氨酯、丁腈橡胶(NBR)或氟橡胶制成。导线6由金属或合成纤维制成,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将该导线布置在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中的每一个中,以便可以抑制防尘元件4和5由于油等的延伸。
如图2所示,第一防尘元件4包括基部4a、舌部4b、第一突出部4c和第二突出部4d。第一防尘元件4具有细长的大体板形的形状。设定第一防尘元件4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以便框架1的开口1a可以被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可靠地覆盖。
基部4a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体等于框架1的开口1a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将基部4a构造成安装在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中。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基部4a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并且具有可以将基部4a安装在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中的尺寸。基部4a的形状不特别限定,只要第一防尘元件4可以由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支撑即可。
布置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以在Z轴方向上横跨框架1的开口1a面对第二安装凹槽1b2。在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安装凹槽1b1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并且具有面对开口1a的第一开口1c1。不限定第一安装凹槽1b1的形状,只要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可以适当地安装在第一安装凹槽1b1中即可。
第一安装凹槽1b1的第一开口1c1由第一侧壁1d1部分地覆盖,该第一侧壁在正Y轴方向上从框架1邻近第一安装凹槽1b1的开口1a的部分伸出。可优选地,第一侧壁1d1的尖部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以便当第一防尘元件4接触该尖部时不破坏第一防尘元件4。
对于第一防尘元件4,形成舌部4b,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在大体整个基部4a上延伸,并且从基部4a伸出。本实施方式的舌部4b具有板形形状,舌部4b的基端连接到基部4a邻近开口1a的角部。当舌部4b未变形且第一防尘元件4安装在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中时,舌部4b大体在Z轴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第一开口1c1突入开口1a。如下面将描述的,设定舌部4b突入开口1a的距离即舌部4b的宽度,以便框架1的开口1a可以由彼此相对的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可靠地覆盖。
形成第一突出部4c,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在大体整个基部4a上延伸。当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在负Y轴方向上枢轴变形时,第一突出部4c接触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下面将描述第一突出部4c的形状等。
形成第二突出部4d,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在大体整个舌部4b上延伸。第二突出部4d从舌部4b邻近尖部的表面部分突出,该表面面对正Y轴方向。下面将描述第二突出部4d的功能。
省略对第二防尘元件5的详细描述,这是因为第二防尘元件5的结构大体与第一防尘元件4相同。第二防尘元件5包括安装在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中的基部5a、从基部5a突出的舌部5b、在基部5a上形成的第一突出部5c以及在舌部5b上形成的第二突出部5d。
如图3所示,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和第二安装凹槽1b2相对于线L1是线对称的,该线L1在Z轴方向上穿过框架1的开口1a的中心,并且在Y轴方向上延伸。面对开口1a的第二开口1c2由第二侧壁1d2部分地覆盖。第二防尘元件5的舌部5b通过第二开口1c2突入开口1a。
如图3所示,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具有上述的结构,在检测器3未插入穿过框架1的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彼此接触,以在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弯曲的状态下关闭框架1的开口1a。在这种状态下,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与框架1的第一侧壁1d1接合,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与框架1的第二侧壁1d2接合,防尘元件4和5中的每一个的尖部在负Y轴方向上枢轴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保持在弯曲状态,这是因为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与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接合,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与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接合。
此时,第一防尘元件4在推动第二防尘元件5的方向上施加回复力,而第二防尘元件5在推动第一防尘元件4的方向上施加回复力。因此,即使当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或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试图在负Y轴方向上枢轴变形以将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的状态由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时,第一防尘元件4或第二防尘元件5也会受到其回复力的抑制。因此,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如图4所示,在检测器3插入穿过框架1的开口1a的区域中,第一防尘元件4的舌部4b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舌部5b夹住检测器3,以在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弯曲的状态下关闭框架1的开口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保持在弯曲状态下,这是因为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接触检测器3面对正Z轴方向的表面,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二突出部5d接触检测器3面对负Z轴方向的表面。
此时,第一防尘元件4在推动检测器3的方向上施加回复力,第二防尘元件5也在推动检测器3的方向上施加回复力。因此,即使当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或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试图在负Y轴方向上枢轴变形以将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和检测器3的状态或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二突出部5d和检测器3的状态由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时,第一防尘元件4或第二防尘元件5也会受到其回复力的抑制。因此,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当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保持在如上所述的弯曲状态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接触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接触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
因此,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与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之间的间隙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与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之间的间隙在X轴方向上是持续关闭的。因此,可以防止灰尘等通过间隙进入框架1。
可优选地,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弯曲部(具有弧状形状)。可优选地,在X轴方向上在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中的每一个的整体上形成弯曲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中的每一个具有大体半圆的形状。因此,当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接触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接触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时,第一突出部4c和5c由于应力集中变得容易变形。而且,可以增加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和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之间的接触区域以及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和框架1的第二安装凹槽1b2之间的接触区域。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可优选地,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中的一个从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面对负Y轴方向的表面伸出。同样可优选地,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中的一个从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面对负Y轴方向的表面伸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离框架1的内部更远的位置防止灰尘等的进入,从而灰尘等更不可能进入框架1的内部。
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一突出部4c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优选地,在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上形成多个第一突出部4c。同样,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一突出部5c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优选地,在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上形成多个第一突出部5c。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多个位置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突出部4c形成在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上,两个第一突出部5c形成在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上。特别地,第一防尘元件4的两个第一突出部4c分别形成在基部4a的面对正Y轴方向的表面部分,即离开口1a更远的部分之上,以及基部4a的面对负Y轴方向的表面部分,即离开口1a更近的部分之上,以便相对于穿过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的旋转中心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线大体对称。
第二防尘元件5的两个第一突出部5c形成在基部5a的面对正Y轴方向的表面部分,即离开口1a更远的部分之上,以及基部5a的面对负Y轴方向的表面部分,即离开口1a更近的部分之上,以便相对于穿过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的旋转中心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线大体对称。
因此,可以增加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的旋转直径,因此第一突出部4c和5c可以更大程度地变形。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可优选地,当从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二突出部5d中的每一个具有弯曲部(具有弧状形状)。可优选地,在X轴方向上大体在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二突出部5d中的每一个的整体上形成该弯曲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二突出部5d中的每一个具有大体半圆的形状。因此,当第二突出部4d和5d接触检测器3时,第二突出部4d和5d由于应力集中变得容易变形,并且可以增加检测器3和每个第二突出部4d和5d之间的接触区域。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可优选地,形成第二突出部4d和5d,以便当第一防尘元件4的第二突出部4d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第二突出部5d接触检测器3并且变形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接触检测器3。
在这种情况下,可优选地,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尖部的邻近尖部接触检测器3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各包括弯曲部(弧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时,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各具有大体半圆的形状。
因此,当第一防尘元件4的尖部和第二防尘元件5的尖部接触检测器3时,尖部由于应力集中变得容易变形,因此可以增加检测器3与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中的每一个的尖部之间的接触区域。而且,可以分两步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也就是,检测器3与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中的每一个的尖部之间的接触,以及检测器3与第二突出部4d和5d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接触。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邻近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的框架的第一安装凹槽的区域的放大视图。因为本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大体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因此将省略多余的描述,并且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标记表示。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中,在第一防尘元件4和第二防尘元件5中的每一个上形成第一突出部。如图5所示,可以在框架1的第一安装凹槽1b1中形成突出部1e。当第一防尘元件4与第二防尘元件5一起弯曲关闭框架1的开口1a时,突出部1e接触第一防尘元件4的基部4a。因此,正如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框架1。
尽管在图5中仅示出了邻近第一安装凹槽1b1的区域,但在第二安装凹槽1b2中也形成突出部,并且该突出部在弯曲状态下接触第二防尘元件5的基部5a。
尽管在图5中形成两个突出部1e,但突出部的数量没有限制,并且可以是仅一个或多个。可以组合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结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4c和5c与基部4a和5a以及相同材料的其他元件整体地形成。然而,第一突出部4c和5c以及基部4a和5a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优选地,第一突出部4c和5c由比基部4a和5a可更容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突出部4d和5d与基部4a和5a以及相同材料的其他元件整体地形成。然而,第二突出部4d和5d以及基部4a和5a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优选地,第二突出部4d和5d也由比基部4a和5a可更容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Claims (8)

1.一种线性编码器,包括:
标尺;
保持所述标尺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在所述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以及
布置成在所述开口中彼此面对的一对细长的防尘元件,每个防尘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弹性变形的,每个防尘元件包括:
在所述防尘元件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
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突出部,以及
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一对安装凹槽,以及
其中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从而当所述防尘元件的第二端部旋转变形时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能够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旋转,并且在所述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已经旋转的状态下,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突出部与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接触。
2.一种线性编码器,包括:
标尺;
保持所述标尺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在所述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以及
布置成在所述开口中彼此面对的一对细长的防尘元件,每个防尘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弹性变形的,每个防尘元件包括:
在所述防尘元件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以及
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一对安装凹槽,并且每个安装凹槽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二突出部,以及
其中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且当所述防尘元件的第二端部旋转变形时能够在对应的一个安装凹槽中旋转,并且在所述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已经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突出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编码器,
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编码器,
其中,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线性编码器,
其中,一对第一突出部布置在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的两个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示的线性编码器,
其中,一对第二突出部布置在每个安装凹槽面对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一端部的两个表面的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线性编码器,
其中,每个防尘元件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线性编码器,
其中,每个防尘元件的第二端部的端部具有弧状横截面形状。
CN201410252399.2A 2013-05-15 2014-05-15 线性编码器 Active CN104165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3465A JP6125898B2 (ja) 2013-05-15 2013-05-15 リニアエンコーダ
JP2013-103465 2013-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5643A CN104165643A (zh) 2014-11-26
CN104165643B true CN104165643B (zh) 2018-06-19

Family

ID=5183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2399.2A Active CN104165643B (zh) 2013-05-15 2014-05-15 线性编码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91482B2 (zh)
JP (1) JP6125898B2 (zh)
CN (1) CN104165643B (zh)
DE (1) DE1020140066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2025B2 (ja) * 2015-09-30 2020-05-13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直線変位測定装置
EP3635343B1 (en) * 2017-05-17 2022-08-03 Renishaw PLC Encoder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9372Y2 (ja) * 1987-01-28 1995-11-13 株式会社 ソキア リニアスケール
JPH01154406U (zh) * 1988-04-18 1989-10-24
JPH01267415A (ja) * 1988-04-18 1989-10-25 Mitsutoyo Corp 変位検出器のシール装置
US5730444A (en) * 1996-03-08 1998-03-24 Skf Usa Inc. Seal with embedded garter spring
JP4956263B2 (ja) 2007-04-20 2012-06-20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保持装置、および測定装置
CN201149059Y (zh) * 2008-01-21 2008-11-12 孙天日 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总成
JP5286609B2 (ja) * 2009-02-24 2013-09-11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JP5675265B2 (ja) * 2010-10-20 2015-02-2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振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5643A (zh) 2014-11-26
JP6125898B2 (ja) 2017-05-10
US9291482B2 (en) 2016-03-22
JP2014224728A (ja) 2014-12-04
US20140338446A1 (en) 2014-11-20
DE102014006602A1 (de) 2014-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8742B (zh) Cable support components and cable support devices
CN104165643B (zh) 线性编码器
CN107206856A (zh) 带有传感器的拖车联接装置
US8424383B2 (en) Mass for use in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sensor and 3-dimension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sensor using same
CN107421432B (zh) 一种非接触式霍尔位移传感器
TW201530007A (zh) 具磁標度之運動導引裝置
US5611148A (en) Low vibration fastening of a scale to a carrier of a position measuring arrangement
CN103229017A (zh) 障碍物检测用传感条及其结合结构
CN102742090B (zh) 密封件、包括该密封件的系统和连接器组件、组装和制造方法
CN105122955A (zh) 控制器-封装件组件
CN104204568B (zh) 运动装置
CN104165648B (zh) 防尘元件和测量设备
US10976382B2 (en) Housing and magnetic sensor device
ES2544230T3 (es) Unión de enchufe eléctrica para un vehículo con una puerta corredera
JP5157439B2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ATE295620T1 (de) Elektrischer verbinder
CN207475359U (zh) 直线电机
JP6213536B2 (ja) 磁場検出装置及び回転検出装置
KR20090009137A (ko) 리니어 인코더
JPS61243309A (ja) 変位測定装置
JP5545356B2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KR101194658B1 (ko) 케이블 지지 부재 및 케이블 지지 장치
CN207424008U (zh) 金手指和半导体检测装置
JP3044307B1 (ja) 搬送ア―ム位置誤差吸収装置用センサ
JP4307405B2 (ja)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