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3090B - 通风喷嘴 - Google Patents

通风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3090B
CN104163090B CN201410205363.9A CN201410205363A CN104163090B CN 104163090 B CN104163090 B CN 104163090B CN 201410205363 A CN201410205363 A CN 201410205363A CN 104163090 B CN104163090 B CN 104163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ng element
rotation axis
ventilation nozzle
regulat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53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3090A (zh
Inventor
托马斯·赖斯
米夏埃尔·科莫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163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3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3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30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5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cylindrical or spherical bodies which are rot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35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a pivoting frame
    • B60H1/3442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a pivoting frame the frame being sphe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喷嘴(1、50),所述通风喷嘴具有壳体(2、52)、第一调节元件(3、51)和第二调节元件(4、56),其中,所述壳体(2、52)形成流动通道(5、54),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以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6、59)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2、52)上,并且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以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7、60)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2、52)上,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线(7、60)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6、59)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通过联接元件(11、61)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连接,并且所述调节元件(3、4、51、56)设置为可相对彼此运动的。

Description

通风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喷嘴,该通风喷嘴具有壳体、第一调节元件和第二调节元件,其中,该壳体形成流动通道,其中,第一调节元件以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上,并且第二调节元件以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上,其中,第二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设置。
背景技术
通风喷嘴用于对空气流进行引导并且在必要时对该空气流进行影响。例如,这可以涉及一种进入机动车辆客厢的空气流。在这里特别是可以区分为定向空气流和散射空气流。通过设置在空气流中的空气引导元件可以在通风喷嘴中产生散射空气流。
例如可以使用环形盘组作为空气引导元件。这些环形盘组可以围绕共同的轴线相对彼此转动,由此对在通风喷嘴内的空气流进行影响,从而在通风喷嘴的出口处流出散射空气流。
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的缺点特别是,对通风喷嘴的水平调节也会对流动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基于现有技术中通风喷嘴的结构设计,两种基本功能,即,模式选择(点状或者散射)和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的定向,经常是相互耦合的,因此对一个功能的改变也会对另一个功能相应的产生反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复杂的运动学装置以确保两种基本功能的隔离。这些运动学装置使通风喷嘴的结构变得复杂且昂贵。而且,这些运动学装置易发生故障并且其结构空间需求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喷嘴,该通风喷嘴相对于在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得到优化。为此,特别需要改进用于实现通风喷嘴的方向调节以及点状模式或者散射模式的选择的运动学装置,从而得以实现两种功能的独立调节。此外,通风喷嘴应该具有尽可能简单且成本低廉的结构。
通风喷嘴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通风喷嘴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通风喷嘴,该通风喷嘴具有壳体、第一调节元件和第二调节元件,其中,壳体形成流动通道,其中,第一调节元件以能够围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上,并且第二调节元件以能够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上,其中,第二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设置,其中,第一调节元件通过联接元件与第二调节元件连接,并且这些调节元件能够相对彼此运动。
联接元件例如可以形成第一调节元件与第二调节元件之间的机械连接。以这种方式,第一调节元件的运动可以传递到第二调节元件。这种联接就简化通风喷嘴的操作而言是特别有利的。
在一种优选的安装情况中,第二转动轴线垂直地定向,而第一转动轴线则水平地定向。因此,对于第二调节元件围绕第二转动轴线的运动而言可产生向左或向右的转动运动。
此外,可以特别有利的是,第二调节元件具有多个空气引导元件,这些空气引导元件以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三转动轴线相对彼此转动的方式支承,其中,第三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转动轴线定向。
特别地,通过多个空气引导元件可以对从通风喷嘴流出的空气流的特征进行影响。在这里,可以通过空气引导元件有利地产生定向空气流或者散射空气流。空气引导元件在这里例如由环形盘构成,这些环形盘相互连接,从而使得一个环形盘的运动也会引起另一个环形盘的运动。这例如可以通过采用传动销或者止挡元件来实现。
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特征是,通过第一调节元件围绕第一转动轴线的转动能够使得空气引导元件围绕第三转动轴线相对彼此转动。
空气引导元件的运动与第一调节元件的运动耦合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空气引导元件的简单操纵。
也可以优选的是,第二调节元件容纳在第一调节元件的孔中,其中,这些孔由两个基本上对置的长圆孔构成,其中,这些长圆孔呈径向定向地环绕在第一调节元件的周边上。
在这里,通过这些孔有利地限定了第一调节元件相对于第二调节元件的最大调节范围。这些长圆孔在这里有利地沿着径向环绕方向定向。该定向实现了特别宽的调节范围。同时,通过使第二调节元件支撑在长圆孔的边缘上可以实现通风喷嘴的附加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替代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第二调节元件围绕第二转动轴线的转动以对于第一调节元件和/或空气引导元件的强制运动无反作用的方式执行。
这对于产生对第二调节元件运动的隔离作用是特别有利的。这使得第二调节元件可以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且同时不会引起第一调节元件围绕第一转动轴线的强制运动也不会引起空气引导元件围绕第三转动轴线的强制运动。因此,这样可以枢转通风喷嘴且同时不会改变流体特征(定向或者散射)。
也有利的是,第二调节元件由旋转对称的空心体或由空心圆柱体构成,其中,在空心体或者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中设有孔,该孔被联接元件穿过。空心体在这里也可以被设计成桶形或者多角形(例如八角形)。
当流动通道具有圆形横截面时,空心圆柱状的设计是特别有利的。替代地是,第二调节元件例如也可以仿照球状物体而制成。第二调节元件在这里被构造成,使得在流动通道中的空气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无阻碍地流过第二调节元件。
此外也可以优选的是,通过联接元件能够使第一调节元件与第二调节元件的空气引导元件之间实现连接。
为了使空气引导元件与第一调节元件联接,第二调节元件在这里有利地具有孔,联接元件可以延伸穿过该孔。联接元件的最大运动范围在这里取决于该孔的尺寸。
也可以适宜的是,第一转动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流动通道的主流动方向定向。
这种设置在无阻碍的流体扩散方面是特别有利的。
此外,可以优选的是,第一调节元件和第二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或者第一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外部且第二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
根据在壳体上和在壳体中的具体情况,将第一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或者将第一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外部可以是有利的。为了确保调节元件的简单可调性,设置在壳体外部是特别有利的。通过设置在壳体内部,总体上可实现通风喷嘴的紧凑结构。
也有利的是,第一调节元件围绕第二调节元件的相对运动通过限定在第二调节元件中的长圆孔的壁部进行限制。
通过相对运动的这种限制,总体上可提高通风喷嘴的稳定性。此外,因此还可以将相对运动保持在可给定的范围内,由此可以使通风喷嘴更好地适应于其应用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替代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联接元件被导入第一调节元件中的滑道式导轨中。
为了允许联接元件沿规定空间方向的可动性,用于联接元件的滑道式导轨是特别有利的。同时,在沿另一空间方向运动时可以实现联接元件的随动,从而使得与联接元件相连接的元件运动。在一种实施例中,通过这种方式,例如可以实现通过第一调节元件的转动实现空气引导元件的运动,相反地,在第二调节元件转动时不会引起空气引导元件运动,也不会引起第一调节元件运动。
此外还可以优选的是,滑道式导轨被构造成,使得在第二调节元件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运动时,联接元件能够在滑道式导轨中运动而不影响第一调节元件和/或空气引导元件。
基于该隔离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调节元件将空气流转向成水平或者垂直,且同时不会由于对第一调节元件或者空气引导元件的无意调节而造成空气流的特征改变。
此外还适宜的是,通过第一调节元件围绕第一转动轴线的转动运动,使得滑道式导轨带动联接元件,由此使得空气引导元件围绕第三转动轴线相对彼此转动。
这种实施方式使得能够通过转动第一调节元件来调节空气引导元件,且同时不会损害第二调节元件。
特别有利的是,空气引导元件被设计成环形盘组、螺旋元件或者旋流器。
也适宜的是,长圆孔具有扁豆形、凸形、凹形或者双凸形或者双凹形横截面。
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在随后的附图描述中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通风喷嘴的剖视图,其中,在壳体中设置了第一调节元件和第二调节元件,这两个调节元件能够相对彼此运动并且通过联接元件相互连接;
图2示出了如图1的通风喷嘴的另一剖视图,其中,第二调节元件围绕转动轴线偏转了一个转动角度;
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2的作用原理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通风喷嘴的另一剖视图,其中,改变了结构设计;
图4示出了如图1至3的通风喷嘴的第一调节元件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如图1至3的通风喷嘴的第二调节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通风喷嘴的一种替代设计方案的剖视图,其中,第一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外部且第二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以及
图7示出了如图6的通风喷嘴的剖视图,其中,剖面在与主通流方向垂直或者更确切地说与第一调节元件的第一转动轴线垂直延伸的平面中延伸。
附图标记清单:
1通风喷嘴
2 壳体
3 调节元件
4 调节元件
5 流动通道
6 转动轴线
7 转动轴线
8 驱动元件
9 齿轮
10 环形盘组
11 联接元件
12 导轨
13 流出区域
14 容纳区域
15 外表面
16 主流动方向
20 齿形结构
21 孔
22 驱动元件
23 齿轮
24 支承元件
30 锥形圆柱区域
31 锥形圆柱区域
32 直的圆柱区域
33 外表面
34 孔
35 空气引导元件
36 空气引导元件
37 转动轴线
38 削平区域
50 通风喷嘴
51 调节元件
52 壳体
53 容纳区域
54 流动通道
55 流出区域
56 调节元件
57 驱动元件
58 齿轮
59 转动轴线
60 转动轴线
61 联接元件
62 导轨
63 切口
64 孔
65 环形盘组
66 止挡元件
67 支承元件
68 空气引导元件
70 支承点
71 孔
72 转动轴线
73 主流动方向
α 角度
β 角度
γ 角度
δ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通风喷嘴1的示意剖视图。通风喷嘴1基本上由壳体2构成,该壳体在其内部形成流动通道5。在图1中,在流动通道5内部设有第一调节元件3以及第二调节元件4。在调节元件3、4的左边示出了通风喷嘴1的流出区域13。
调节元件3以及4容纳在壳体内部的容纳区域14中。容纳区域14在这里被设计成位于壳体2上的环绕凹槽。由壳体2限定的流动通道5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圆形横截面。
第一调节元件3通过齿轮9能够在壳体2内部转动,该齿轮通过一个切口接合在壳体2的容纳区域14上。齿轮9在这里能够通过驱动元件8进行调节。驱动元件8在这里例如可以与致动器或者可手动调节的操作元件连接。
通过驱动元件8或者更确切地说齿轮9的转动,被实施为空心圆柱体的第一调节元件3可以在壳体2内围绕第一转动轴线6转动。容纳区域14在这里被构造成,可避免第一调节元件3沿着流动通道5的主流动方向16相对运动。调节元件3只具有一个用于围绕第一转动轴线6转动的自由度。
第二调节元件4设置在第一调节元件3内部。第二调节元件4在这里同样通过空心圆柱体构成,该空心圆柱体可以在位于第一调节元件3的内表面上的弧形滑动表面上滑动。
此外,第二调节元件4在其内部具有环形盘组10,该环形盘组通常用于使在通风喷嘴内的空气流转向成定向空气流或者转向成散射空气流。环形盘组10的详细结构在后面的附图中示出。这些环形盘在这里构成了位于通风喷嘴1内的空气引导元件。
环形盘组10中远离流出区域13的环形盘通过联接元件11与第一调节元件3连接,该联接元件穿过第二调节元件的外壁。联接元件11在这里由销钉构成。联接元件11在这里被导入导轨12中,该导轨设置在第一调节元件3向内的表面上。导轨12在这里被构造成,使得第一调节元件3围绕转动轴线6的相对运动引起环形盘组10中的环形盘强制运动。为此,导轨12具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基本上沿着主流动方向16或者沿着第一转动轴线6在壳体2内部延伸。导轨12在这里仿照第二调节元件4的弧形外壁或者第一调节元件3的弧形内壁而制成。
导轨沿主流动方向16超出第一调节元件3。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联接元件11在导轨12内的一种调节范围,该调节范围大于第一调节元件沿主流动方向16的空间延伸范围。
第二调节元件4以能够围绕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6的转动轴线7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这里,第二调节元件4可以围绕转动轴线7相对于第一调节元件3转动。通过第二调节元件4的这种转动,使联接元件11在导轨12内运动。在这里,根据第二调节元件4的转动方向,使联接元件11朝着流出区域13的方向运动或者朝着远离流出区域13的方向运动。
第二调节元件4的转动在这里既不会引起第一调节元件3运动也不会引起环形盘组10中的环形盘运动。因此第二调节元件4的运动与环形盘组10以及第一调节元件3的运动隔离。只有第一调节元件3围绕转动轴线6的运动才会通过联接元件11引起环形盘组10或者更确切地说各个环形盘强制运动。
环形盘组10的各个环形盘在这里相互连接,从而使得通过联接元件11与第一调节元件3连接的环形盘的运动被传递到其余环形盘。以这种方式,进行各个环形盘围绕共同的第三转动轴线的运动。在这里,环形盘相对彼此转动。
通过环形盘的转动使得流体在流动通道5中被转向,从而使得在流动出口13处产生散射空气流。在环形盘的原始位置上,这些环形盘设置在流动通道5中,从而使得空气流在流动通道5内只产生非常少量的转向。以这种方式,能够产生定向空气流或者所谓的点状流。
图2示出了如在图1中所示的通风喷嘴1的另一视图。因此附图标记与图1的附图标记一致。
图1示出了第一和第二调节元件3以及4的未偏转状态,而在图2中第二调节元件4围绕转动轴线7转动了角度α。在这里特别可以看到的是,由于第二调节元件4的转动,因此联接元件11在导轨12内也进行了偏转。由于联接元件11与环形盘组10的一个环形盘刚性连接,因此调节元件4以及进而环形盘组10围绕轴线7的转动强制地引起了联接元件11偏转。
但是,由于如在图1中已经描述的导轨12具有凹槽,该凹槽基本上沿着流动通道5的主流动方向16延伸,因此这种运动不会引起具有导轨12的第一调节元件3强制运动。而是,联接元件11在导轨内沿着主流动方向16滑动。
在图2中可见,导轨12在沿着主流动方向16穿过流动通道5的两侧都超出第一调节元件3。这对于能够产生第二调节元件4围绕转动轴线7的尽可能宽的调节范围而言是特别有利的。
除了联接元件11之外,在第一调节元件3与第二调节元件4之间也可以设有其它止挡元件,这些止挡元件也可以限制第二调节元件4围绕转动轴线7的转动。
图3示出了通风喷嘴1的另一剖视图。图3的通风喷嘴的基本结构与图1和2的通风喷嘴的结构一致。例如壳体2的结构设计在图3中与图1和2的图示稍微不同。
这例如表现在容纳区域14的设计不同。在图3中,该容纳区域由凹入壁部构成,该凹入壁部与流动通道5的中轴线平行地延伸。构成流动通道5的直径较小区域的壁部通过短的连接区域与凹入壁部连接。短的连接区域在这里并不与凹入壁部垂直,而是与该凹入壁部成不等于90°的角度。此外,第一调节元件3至少在一个区域中并不是由这样的短的连接区域支撑,而是由齿轮23支撑,该齿轮使得能够调节第一调节元件3。
在图3中,驱动元件22与齿轮23连接,其中,齿轮23被设计成环形齿轮。第一调节元件3在其外周上具有齿形结构20,环形齿轮23与该齿形结构啮合。以这种方式,可实现驱动元件22与第一调节元件3的转动轴线6成直角地定向。这例如对于节省空间的设置而言可以是有利的。
此外,图3的通风喷嘴1由第一调节元件3构成,该第一调节元件设置在壳体2内部。在第一调节元件3内部同样设有第二调节元件4,并且在第二调节元件4内部设有环形盘组10。
与图1和2不同,图3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的外表面15的一部分。在这里可见,在外表面15中设有孔21。该孔21在这里沿着径向环绕方向在第一调节元件3的外表面15上延伸并且被设计成长圆孔状。
在这里,在孔21中接合有与第二调节元件4相关的支承元件24。第二调节元件通过支承元件24支承在壳体2中。调节元件4在这里以只能围绕轴线7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2上。
通过将该孔设计成长圆孔状,可使得第一调节元件3能够围绕第二调节元件4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在这里通过孔21的尺寸进行限制。由于支承元件24与壳体2固定连接,支承元件24同时构成了用于第一调节元件3的围绕转动轴线6的相对运动的止挡部。
在图3中未示出(由于被通风喷嘴1的其余元件遮盖)第二孔,该第二孔与第一孔21基本上对置并且设置在第一调节元件3背向观察者的外表面上。
图4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的立体图。第一调节元件3在这里基本上由直的空心圆柱区域32构成,该空心圆柱区域的两端侧分别连接有锥形区域30以及31。在右边锥形区域31上示出了齿形结构20,图3中所示的环形齿轮23与该齿形结构啮合,以使第一调节元件3围绕转动轴线6相对运动。
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角度β,该角度表示第一调节元件3围绕第二调节元件4的最大可能的转动范围。角度β在这里通过孔21的几何参数确定。孔21被形成得越长,可能的转动角度β越大。
而且,在图4中在齿形结构20的区域中也示出了角度β。齿形结构20被实施为并非沿着第一调节元件3完全环绕的,而是仅仅在一个足以能够以由孔21限定的角度β的范围调节第一调节元件3的区域中。
在图4中示出了两个对置的孔21。此外,在图4中还示出了导轨12,该导轨特别是在第一调节元件3的右边区域中超出直的圆柱区域32和锥形区域31。通过虚线在导轨12内示出了联接元件11可以在其中滑动的凹槽。
以标记180°-α在图4中示出了第二调节元件4在第一调节元件3内的可能的调节范围。两个锥形区域30以及31在这里可以例如是用于第二调节元件4在第一调节元件3内部中的止挡部。通过第一调节元件3的横截面的缩小,可以产生对第二调节元件4的阻挡作用。第二调节元件4在第一调节元件3内的转动运动也可以通过以其它方式设置止挡元件来进行限制。
图5示出了如在图1至3中设置在第一调节元件3内的第二调节元件4的立体图。第二调节元件4在这里基本上由圆柱状空心体构成,该空心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区域分别具有削平区域38。在该削平区域38上设有支承元件24。这些支承元件24在这里被设计成圆柱形突出部,这些圆柱形突出部沿着转动轴线7设置在第二调节元件4上。通过削平区域38一方面实现了将第二调节元件4支撑在第一调节元件内,并且另外还便于第二调节元件4更好的自由运动。
第二调节元件4的外表面33基本上仿照球形物体制成。外表面33在这里是这种球形物体的一部分。第一调节元件3的内表面遵循第二调节元件的外表面33的形状,以使得两个调节元件3、4能够在彼此之上滑动。
在第二调节元件4的内部中设有多个空气引导元件35以及36。空气引导元件35在这里被设计成十字形元件,这些十字形元件围绕圆柱状空心体36设置。在这里,第三转动轴线37在圆柱状空心体36的中央延伸,各个空气引导元件35以能够围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空气引导元件35由环形盘组10的环形盘构成。
各个空气引导元件35或者说环形盘组10的各个环形盘可以通过联接元件11相对彼此转动。为此,各个空气引导元件35相互连接,从而使得一个空气引导元件35的运动可以引起相应的相邻空气引导元件35强制运动。
在第二调节元件4的外表面33中设有孔34,该孔被设计成长圆孔。联接元件11可以在该孔34内运动。最大运动角度γ在这里通过孔34的几何参数限定。联接元件11在孔34内的运动在这里是由第一调节元件3围绕第二调节元件4的相对运动而引起。第三转动轴线37垂直于第二转动轴线7。
图6示出了通风喷嘴50的一种替代设计方案。与图1至3的通风喷嘴的实施方式不同,现在,第一调节元件51设置在壳体52外部。第二调节元件56在这里被构造成与图1至3的第二调节元件4相类似。
在壳体52外部设有驱动元件57,该驱动元件通过齿轮58作用于第一调节元件51。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第一调节元件51围绕第一转动轴线59的调节。
第一调节元件51固定设置在位于壳体52外周上的止挡元件66之间。壳体52形成近似为球形的容纳区域53,该容纳区域用于将第二调节元件56容纳在壳体52内部。第一调节元件51仿照壳体52的造型制成并且从外面包围该壳体。
在壳体52的下部区域中设有切口63,第二调节元件56的联接元件61通过该切口与第一调节元件51的导轨62接合。切口63在这里有利地被构造成,不仅使联接元件61能够沿着主流动方向73运动而且也使联接元件61能够围绕转动轴线59运动。
在这里,导轨62同样也具有凹槽,联接元件61可以基本上沿着流动通道54的主流动方向73在凹槽中滑动。切口63的尺寸以及导轨62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导轨内的凹槽的长度在这里基本上取决于第二调节元件56在壳体52内的调节范围有多大。
在图6中还示出了孔64,该孔在第一调节元件51的未示出的外表面中沿径向方向环绕地延伸。该孔64被设计成长圆孔。支承元件67在这里穿过该孔64。支承元件67在这里(例如如在图5中所示的那样)与第二调节元件56的外表面连接。通风喷嘴50的作用原理基本上与前面提到的通风喷嘴1的作用原理一致。
第一调节元件51相对于第二调节元件56的相对运动可通过孔64进行限制。
第二调节元件56通过支承元件67可围绕轴线60转动地支承在壳体52中。
图7示出了如在图6中已描述的通风喷嘴50的剖视图。该剖视图在这里是沿着在图6中所示的剖切面A-A示出的。
在图7中可见,支承元件67如何穿过壳体52且同时在支承点70处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52中。此外还可见,支承元件67定位在第一调节元件51的孔64内。通过孔64的尺寸设计可得到第一调节元件51围绕调节元件56的可能的调节角度,该角度用附图标记δ表示。
在第二调节元件56的内部中示出了空气引导元件68,该空气引导元件由十字形区域和空心圆柱状区域构成。空心圆柱状区域与第一转动轴线59同轴地设置在第二调节元件56内。空气引导元件68由环形盘组的环形盘构成,该环形盘组设置在第二调节元件56中。联接元件61从空气引导元件68穿过位于壳体52中的切口63通至第一调节元件51的导轨62。
在图7中可见,第一调节元件51围绕转动轴线59在角度δ的范围内的转动引起了各个空气引导元件68由于与联接元件61联接所导致的转动运动。在此过程中,空气引导元件68围绕第三转动轴线72转动,第三转动轴线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与转动轴线59重合地延伸。但是,在这里,由于位于第二调节元件56中的孔71而不会引起第二调节元件56转动。通过第二调节元件56围绕转动轴线60转动,使得第三转动轴线72也可以偏离转动轴线59。
在图1至7中所示的通风喷嘴的实施方式具有示例特征。它们描绘了发明构思并且特别是在结构设计、几何参数以及尺寸方面是非限制性的。所示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4)

1.通风喷嘴(1、50),所述通风喷嘴具有壳体(2、52)、第一调节元件(3、51)和第二调节元件(4、56),其中,所述壳体(2、52)形成流动通道(5、54),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以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6、59)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2、52)上,并且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以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7、60)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2、52)上,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线(7、60)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6、59)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通过联接元件(11、61)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设置为可相对彼此运动;
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具有多个空气引导元件(35、68),所述多个空气引导元件以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三转动轴线(37、72)转动的方式支承,其中,所述第三转动轴线(37、72)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7、60)定向;
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6、59)的转动,使得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5、68)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37、72)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的多个孔(21、64)或者至少一个孔(21、64)支承在所述壳体(2、52)中,其中,所述孔(21、64)由基本上对置的两个长圆孔构成或者至少一个孔(21、64)由一个长圆孔构成,其中,所述两个长圆孔或者一个长圆孔呈径向定向地环绕在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的周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7、60)的转动不会引起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的运动和/或不会引起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5、68)的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37、72)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由旋转对称的空心体或者空心圆柱体构成,其中,在所述空心体或者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33)中设有被所述联接元件(11、61)穿过的孔(34、7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的空气引导元件(35、68)之间通过所述联接元件(11、61)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6、59)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流动通道(5、54)的主流动方向(15、73)定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和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部,或者所述第一调节元件(51)设置在所述壳体(52)外部而所述第二调节元件(56)设置在所述壳体(52)内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围绕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的相对运动通过限定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中的所述孔(34)的壁部进行限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11、61)被导入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中的滑道式导轨(12、62)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式导轨(12、62)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56)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7、60)转动时所述联接元件(11、61)可在所述滑道式导轨(12、62)中运动而不影响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的运动和/或不影响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5、68)的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37、72)的转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喷嘴(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51)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6、59)的转动运动使得所述滑道式导轨(12、62)带动所述联接元件(11、61),由此使得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5、68)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37、72)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导元件被设计成环形盘组、螺旋元件或者旋流器。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孔具有扁豆形、凸形、或凹形横截面。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孔具有双凸形或者双凹形横截面。
CN201410205363.9A 2013-05-16 2014-05-15 通风喷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30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9133.8 2013-05-16
DE102013209133 2013-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3090A CN104163090A (zh) 2014-11-26
CN104163090B true CN104163090B (zh) 2017-12-19

Family

ID=5189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53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3090B (zh) 2013-05-16 2014-05-15 通风喷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05866B2 (zh)
CN (1) CN104163090B (zh)
DE (1) DE102014209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8329B2 (en) * 2015-06-15 2017-08-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flow outlet assembly and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or a vehicle
USD867562S1 (en) * 2015-09-11 2019-11-19 Classic Auto Air Mannfacturing LP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DE102015115530A1 (de) * 2015-09-15 2017-03-30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Multifunktionales und multidirektionales Belüftungssystem
USD905835S1 (en) * 2017-12-20 2020-12-22 Classic Auto Air Manufacturing LP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N108168056A (zh) * 2017-12-29 2018-06-15 浙江纳风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热交换主机
CN108361944B (zh) * 2018-04-28 2023-11-17 安徽扬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DE102018129188A1 (de) * 2018-11-20 2020-05-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9119732B4 (de) 2019-07-22 2023-11-0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ersonenanströmer und Kraftfahrzeug
CN113623845B (zh) * 2021-08-18 2022-04-29 创维空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构造以及空调器
CN113733862B (zh) * 2021-10-25 2022-11-11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USD989929S1 (en) 2021-11-02 2023-06-20 Classic Auto Air Manufacturing LP Vent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D989928S1 (en) 2021-11-02 2023-06-20 Classic Auto Air Manufacturing LP Vent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3628A1 (de) 1974-03-21 1975-10-02 Kammerer Gmbh M Duese fuer heizungs- und lueftungsanlagen in kraftfahrzeugen
US5328152A (en) 1992-06-29 1994-07-12 Bruce Industries, Inc. Fluid control valve unit
GB9626648D0 (en) 1996-12-21 1997-02-12 Ford Motor Co Improved air vent for a heating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10339339A1 (de) 2003-08-25 2005-03-31 Behr Gmbh & Co. Kg Düse,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2874355A1 (fr) 2004-08-17 2006-02-24 Renault Sas Aerateur pour planche de bord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202005000794U1 (de) * 2005-01-18 2005-06-02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
FR2886382B1 (fr) * 2005-05-26 2007-07-20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nc Aerateur a reglage d'orientation et de debit a obturateur pivotant
DE202008008827U1 (de) * 2008-09-03 2008-11-13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DE202008008891U1 (de) * 2008-10-21 2009-01-02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DE102010004021A1 (de) * 2010-01-04 2011-07-07 Behr GmbH & Co. KG, 70469 Komfort-Luftausströmerdüse
FR2972390B1 (fr) * 2011-03-11 2013-03-08 Eurocopter France Aerateur et vehicule muni dudit aerateu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42657A1 (en) 2014-11-20
DE102014209293A1 (de) 2014-12-04
US9605866B2 (en) 2017-03-28
CN104163090A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3090B (zh) 通风喷嘴
CN107298007B (zh) 排气装置
CN101163601B (zh) 用于汽车的设置在通向该车的驾驶室的一个通风管的出口处的风道及相应的汽车
WO2014125774A1 (ja) 弁装置
CN107116995A (zh)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JP2016537250A (ja) 自動車の加熱及び/又は空調ユニットの少なくとも2つの空気分配フラップ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制御装置
CN105387079A (zh) 有轴颈的空气控制装置
CN10920391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通风设备的通风通道
CN103575000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5752170A (zh) 加油口盖成整体孔型的加油口门结构
JP5201663B2 (ja) 風向調整機構
CN104742686A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孔装置
CN104864505B (zh) 空调器
CN206734017U (zh)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16198291B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CN102460014A (zh) 用于燃烧器的涡旋调整装置
EP0132847A2 (en) Fluid deflecting assembly
CN106168270B (zh) 一种带有轴承组的转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247445B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107363717A (zh) 具有自适应性的抛光头和具有其的化学机械抛光装置
CN107787403A (zh) 旋转节流阀和化油器
CN202418718U (zh) 一种多通道定位装置
CN202519280U (zh) 布料传动装置
CN206793483U (zh) 一种新型液体搅拌设备
CN104180488B (zh) 通风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70376 Prague street, Stuttgart, Germany 26-46

Applicant after: Mahle Internat GmbH

Address before: 70469 Mauser Road, Stuttgart, Germany, No. 3

Applicant before: Behr GmbH & C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