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4017U -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4017U
CN206734017U CN201720509830.6U CN201720509830U CN206734017U CN 206734017 U CN206734017 U CN 206734017U CN 201720509830 U CN201720509830 U CN 201720509830U CN 206734017 U CN206734017 U CN 206734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art
base
damper
smooth
go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98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文柯
谭霞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Yinghua Auto Mould (shenzhen) Co Ltd System
Original Assignee
Li Yinghua Auto Mould (shenzhen) Co Ltd Syst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 Yinghua Auto Mould (shenzhen) Co Ltd System filed Critical Li Yinghua Auto Mould (shenzhen) Co Ltd System
Priority to CN2017205098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4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4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4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包括底座、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底座具有球形内腔并于两端设有开口,第一旋转部的一端转动的容置于底座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第一旋转部容置于底座的一端设有开口并具有内腔,第二旋转部的一端可容置于第一旋转部内腔,所述第一旋转部表面与底座内腔表面之间涂有油脂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叶片、风门及上述阻尼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阻尼器可实现圆形空调出风口在吹风量开闭调节和吹风方向调节的功能统一,简化设备结构,节省操作空间。油脂层既可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又能利用提供恒定的阻尼力,可以实现在多方向上的平顺转动并保持稳定的保持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
背景技术
在汽车空调领域中,空调出风口的调节通常包括吹风量开闭调节和吹风方向的调节。方形出风口的吹风量开闭调节,主要是通过外置的拨轮来控制方形风门的开闭,从而实现吹风量大小的调节,其吹风方向是通过调整垂直、水平叶片方向来实现。
而圆形出风口一般没有拨轮及风门控制机构,其吹风量开闭调节一般是通过外表面设计的封闭型风门结构来实现。由于圆形出风口一般没有垂直、水平叶片,吹风方向是靠内壳体整体旋转来实现。由于需要保持调整后的吹风方向,因此,内外壳体之间要有摩擦力,多数是以内、外壳体直接接触,通过调整内、外壳体大小来确定操作力,而塑料之间的摩擦会带来异响以及操作不顺的感觉。
而另外一种吹风方向的调节方式是通过弹性凸起结构与卡齿相配合来实现吹风方向的调节。这种方式虽然操作上会舒适些,但是卡合的过程会带来“嗒嗒”的声响,会给用户造成一定反感。
进一步的,市面上的圆形出风口,为了将吹风方向和吹风量开闭调节功能集于一体,现有技术中通过万向球接头并增加一面板旋转按钮来实现。常见的如具有轴承套和装配在该轴承套内的球头的万向球接头,在这样的万向球接头中,可以通过球头在轴承套内的夹紧来控制叶片偏转的操纵力或者用于叶片的保持力,也就是说,轴承套与球头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轴承套围绕球头的相应的预紧来调整。由于所用的材料的磨损和由老化引起的弹性减弱,这样的万向球接头的保持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这就是说,所述叶片的保持力越来越小,直到该空气引导装置在壳体中不再有为保持用于气流的预设方向的足够的支持。在极端情况下,在轴承套与球头之间会产生间隙,这会在汽车中导致产生不期望的噪声,同时温度变化引起的球头与轴承座的尺寸变化,引起操作力不顺滑或者无操作力。
上述需要增加面板旋转按钮来控制风门开关的结构,需要通过齿轮把操作力转递到风门上,从而实现开和关,也就是说,此操作力的顺滑决定于高精度尺寸,同时传送节点太多,问题风险也成倍增加。
目前常见的汽车空调出出风口的阻尼装置,其对于操作力平顺的技术要求主要依靠于控制转轴和轴孔配合来实现。这种技术需要精确的尺寸控制,而且针对不同的产品还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达到要求。这种结构不利于转轴和轴孔这两个旋转配合部件之间形成平顺和恒定的阻尼力,并且大多集吹风方向调节与吹风量开闭调节功能与一体的圆形出风口结构复杂、安装十分不便,操作亦无法做到平顺。
因此,确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平顺、阻尼力稳定的新型的空调出风口,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包括底座、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所述底座具有球形内腔并于两端设有开口,第一旋转部的一端转动的容置于底座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其另一端穿出底座的一端开口,第一旋转部容置于底座的一端设有开口并具有内腔,第二旋转部的一端可转动的容置于第一旋转部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其另一端穿出底座远离第一旋转部的一端开口,所述底座内腔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油脂槽,所述第一旋转部表面与底座内腔表面之间涂有油脂层。
优选地,所述油脂槽为从底座的一端开口沿底座内腔表面延伸至底座另一端开口设置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球体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球体的第一操作轴,所述第一球体转动的容置于底座内腔,所述第一操作轴穿出底座一端的开口,第一球体设有开口并具有内腔,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第二球体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球体的第二操作轴,所述第二球体转动的容置于第一球体内腔,所述第二操作轴穿出底座远离第一旋转部的一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操作轴上设有一条环状凸起并连接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部的第二球体上设有可带动第二旋转部绕轴线旋转的耳柱,第一旋转部内腔设有与所述耳柱相配合的耳柱避空槽,第一旋转部可通过耳柱与耳柱避空槽的配合带动第二旋转部绕轴线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耳柱为分布于第二球体非转动轴线方向上的柱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设有通孔并密封连接于底座一开口端上的端盖及呈凸字形阶梯状设置的底座本体,所述端盖上设有沉台与所述底座一端上设有的凸台扣合连接,底座两端开口还设有用于密封油脂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叶片、风门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向平顺阻尼器,所述多向平顺阻尼器的底座固定连接于壳体内表面,所述叶片呈圆形并与阻尼器的第一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风门可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并由阻尼器带动作转动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阻尼器第二旋转部的连杆轴及与连杆轴相连的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风门上设有的半锥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风门包括转轴及同设于转轴上的两片风门本体,两片风门本体展开的形状与壳体一端开口相适应,两片风门本体于转轴对应位置上分别对向错位设有半锥齿轮。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阻尼器可实现圆形空调出风口在吹风量开闭调节和吹风方向调节的功能统一,简化设备结构,节省操作空间,操作简单。在第一旋转部在底座围成空腔内运动时,第一旋转部外表面与底座内部之间的油脂层既可以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又能利用油脂本身的粘性提供恒定的阻尼力,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以实现在多方向上的平顺转动并保持稳定的保持力,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注入不同油脂,能够产生的阻尼力也不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向平顺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及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空调出风口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空调出风口使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空调出风口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空调出风口B-B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1,结合图1至图5所示,包括底座11、第一旋转部12及第二旋转部13,所述底座11具有球形内腔并于两端设有开口,第一旋转部12的一端转动的容置于底座11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其另一端穿出底座11的一端开口,第一旋转部12容置于底座11的一端设有开口并具有内腔,第二旋转部13的一端可转动的容置于第一旋转部12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其另一端穿出底座11远离第一旋转部12一端的开口。
所述底座11内腔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油脂槽,本实施例的油脂槽为从底座11的一端开口沿底座11内腔表面延伸至底座11另一端开口设置的凹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油脂槽可以为沿底座11内腔表面绕轴环形设置的凹槽,油脂槽用于储存具有黏性且能产生恒定阻尼力的油脂,第一旋转部12相对底座11转动时,会带出油脂槽内的油脂,从而使第一旋转部12表面与底座11内腔表面之间、以及第二旋转部13表面与第一旋转部12的内腔表面之间形成油脂层。油脂层采用的油脂既是一种润滑材料,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阻尼材料,其能够利用本身的润滑性及黏性使得相对运动的两个零件之间产生平顺恒定的阻尼力。工作时,不同的零部件相对转动,油脂层就会在不同的零部件之间的间隙里形成一层薄的油膜,油膜在零部件的旋转配合时起到润滑作用,使得零部件转动平顺,再加上油脂本身的黏性,可以使得零部件在作旋转运动时产生趋于恒定的摩擦力,形成恒定的阻尼。采用这种结构,使得相互旋转配合的零部件之间形成平顺和恒定的阻尼,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尤其是对于第一旋转部12在底座11内的相对转动,油脂层就会在底座11内腔表面及第一旋转部12表面之间的间隙里形成一层薄的油膜,油膜在第一旋转部12与底座11的旋转配合起到润滑作用,使得第一旋转部12在底座11内转动平顺,再加上油脂本身的黏性,可以使得第一旋转部12与底座11之间在作旋转运动时产生趋于恒定的摩擦力,形成恒定的阻尼,从而使得第一旋转部12与底座11之间在旋转配合时形成平顺和恒定的阻尼。
具体的,所述第一旋转部12包括第一球体121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球体121的第一操作轴122,所述第一球体121转动的容置于底座11内腔,所述第一操作轴122穿出底座11一端的开口。所述第二旋转部13包括第二球体131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球体131的第二操作轴132,所述第二球体131转动的容置于第一旋转部12内腔,所述第二操作轴132穿出底座11远离第一旋转部12一端的开口。第一操作轴122可带动第一球体121在底座11内腔内转动。所述第一操作轴122远离底座11的一端上设有一条环状凸起123并连接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4,所述第二操作轴132远离底座11的一端上设有一条环状凸起134并连接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24与第二连接件135为卡扣,便于与其他零部件的组装与拆卸。
所述底座11具有球形内腔并于两端设有开口,具体的,所述底座11包括设有通孔并密封连接于底座11一开口端上的端盖112及呈凸字形阶梯状设置的底座本体111。所述端盖112上设有沉台与所述底座本体111一端上设有的凸台扣合连接,优选的连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所述第一操作轴122从端盖112通孔中穿出,需要说明的是,端盖112上的通孔径向宽度大于第一操作轴122的径向宽度,以便第一操作轴122在径向上有多向运动的空间。为了防止油脂的溢出,沿端盖112通孔的周缘还设有环形密封圈凹槽,密封圈113设置于凹槽内,为了取得更好的密封的效果,在底座11的另一端开口上,第二旋转部13的环状凸起134与第二连接件135的连接处形成环形密封圈凹槽,密封圈113设置于凹槽内,从而将油脂密封于底座11中,有效防止油脂外渗,有利于阻尼器1保持恒定的阻尼力。底座1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第三连接件114,本实施例的第三连接件114为卡扣。
本实施例的第二球体131上还设有耳柱133,本实施例的耳柱133为布设于第二球体131表面的柱状凸起,第一球体121的内腔设有与所述耳柱133相配合的耳柱避空槽,所述耳柱133用于实现第一旋转部12带动第二旋转部13绕轴线作同步旋转运动。所述耳柱133为分布于第二球体131非转动轴线方向上的柱状凸起。第一旋转部12可通过耳柱133与耳柱避空槽的配合带动第二旋转部13绕轴线同步转动。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所述耳柱133可设多个并分别设于轴线方向上的两侧或多侧。本实施例的耳柱133为设于第二球体131同一水平面四个方向上的柱状凸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包括壳体4、置于壳体4内的叶片2、风门6及如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多向平顺阻尼器1,所述多向平顺阻尼器1的底座11固定连接于壳体4内表面,所述叶片2呈圆形并与阻尼器1第一旋转部12的第一操作轴122刚性连接,通过对叶片2的方向控制,可带动第一操作轴122运动,从而控制第一旋转部12绕轴线旋转运动或绕球心作多向旋转运动。
所述风门6可转动连接于壳体4内并由阻尼器1带动作转动运动,所述风门6包括连接于壳体4内的转轴63、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63上的风门本体61、及设于风门本体61上的半锥齿轮62。所述风门本体61可绕转轴63转动从而实现风门6的开启与关闭,当关闭所述风门6时,风门6可以有效遮挡壳体4远离叶片2的一端,从而阻止气体进入壳体4内部,当需要调整吹风量的大小时,即为调整风门6开启的角度,从而实现吹风量大小的控制调整。
本实施例还包括刚性连接于阻尼器1第二操作轴132端部的连杆轴3及刚性连接于连杆轴3端部的锥齿轮5,所述锥齿轮5与风门6上设有的半锥齿轮62相啮合,通过连杆轴3的绕轴线转动,带动锥齿轮5转动,从而驱动风门6绕转轴63转动。
本实施例的风门6包括转轴63及同设于转轴63上的两片风门本体61,两片风门本体61展开的形状与壳体4远离叶片2的一端开口相适应,两片风门本体61于转轴63对应位置上分别对向错位设有半锥齿轮62。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壳体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所述风门6包括两片同转轴63设置的半圆形风门本体61,每一片风门本体61上分别设有一半锥齿轮62,两片风门本体61上的半锥齿轮62对向错位设置,两片半圆形风门本体61展开后的形状对应于壳体4远离叶片2的一端的圆形。连杆轴3上的锥齿轮5同时与两片风门本体61上的半锥齿轮62啮合,从而同时驱动两片风门本体61绕转轴63转动,由于个半锥齿轮62是对向设置的,故两个风门本体61在锥齿轮5的驱动下呈相反方向的绕轴旋转。
在需要开启或关闭风门、或需要调整吹风量时,控制叶片2绕轴线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旋转部12绕轴线相对底座11旋转运动,进而通过耳柱133与耳柱避空槽的配合带动第二旋转部13绕轴线运动,使得锥齿轮5在与第二旋转部13连接的连杆轴3的带动下绕轴线旋转并与风门6上的半锥齿轮62啮合配合,从而实现风门本体61的绕转轴63旋转,即实现风门6的开启、关闭或吹风量的调整。
在需要对吹风方向进行调整时,由于第一旋转部12可绕球心多向转动,只需要通过调整叶片2绕球心转动的方向,即可实现吹风方向的调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所述底座具有球形内腔并于两端设有开口,第一旋转部的一端转动的容置于底座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其另一端穿出底座的一端开口,第一旋转部容置于底座的一端设有开口并具有内腔,第二旋转部的一端可转动的容置于第一旋转部内腔并与内腔形状相适应,其另一端穿出底座远离第一旋转部的一端开口,所述底座内腔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油脂槽,所述第一旋转部表面与底座内腔表面之间涂有油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槽为从底座的一端开口沿底座内腔表面延伸至底座另一端开口设置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球体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球体的第一操作轴,所述第一球体转动的容置于底座内腔,所述第一操作轴穿出底座一端的开口,第一球体设有开口并具有内腔,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第二球体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球体的第二操作轴,所述第二球体转动的容置于第一球体内腔,所述第二操作轴穿出底座远离第一旋转部的一端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轴上设有一条环状凸起并连接设有与外界部件连接的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的第二球体上设有可带动第二旋转部绕轴线旋转的耳柱,第一旋转部内腔设有与所述耳柱相配合的耳柱避空槽,第一旋转部可通过耳柱与耳柱避空槽的配合带动第二旋转部绕轴线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柱为分布于第二球体非转动轴线方向上的柱状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设有通孔并密封连接于底座一开口端上的端盖及呈凸字形阶梯状设置的底座本体,所述端盖上设有沉台与所述底座一端上设有的凸台扣合连接,底座两端开口还设有用于密封油脂的密封圈。
8.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叶片、风门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向平顺阻尼器,所述多向平顺阻尼器的底座固定连接于壳体内表面,所述叶片呈圆形并与阻尼器的第一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风门可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并由阻尼器带动作转动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阻尼器第二旋转部的连杆轴及与连杆轴相连的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风门上设有的半锥齿轮相啮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圆形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包括转轴及同设于转轴上的两片风门本体,两片风门本体展开的形状与壳体一端开口相适应,两片风门本体于转轴对应位置上分别对向错位设有半锥齿轮。
CN201720509830.6U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Active CN206734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9830.6U CN206734017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9830.6U CN206734017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4017U true CN206734017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9830.6U Active CN206734017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40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6995A (zh) * 2017-05-09 2017-09-01 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08501662A (zh) * 2018-03-30 2018-09-07 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12757875A (zh) * 2021-01-27 2021-05-07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电动调节出风口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6995A (zh) * 2017-05-09 2017-09-01 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08501662A (zh) * 2018-03-30 2018-09-07 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WO2019184673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12757875A (zh) * 2021-01-27 2021-05-07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电动调节出风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6995A (zh)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206734017U (zh)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07933250B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
CN202024448U (zh) 汽车空调球形出风口结构
CN104697143A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6347644U (zh) 空调器
CN112619476B (zh) 一种汽车车漆混合配比装置
CN214728079U (zh) 一种出风口角度调节机构
CN204678644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JP6846987B2 (ja) 回転揺動試験機
CN212373106U (zh) 车辆圆形出风口总成
KR101635420B1 (ko) 벤츄리 형상을 가진 가변형 풍량 조절장치
CN202382382U (zh) 空调器及其出风口滑盖装置
CN208290918U (zh) 一种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202267183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风门调节机构
CN217124490U (zh) 出风装置以及车辆
CN114264063B (zh) 一种出风口、壳体及空调
CN107178826B (zh) 一种柜式空调机及其送风系统
CN216332755U (zh) 可调式复合万向变向器及飞行器
CN206094488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1169254B (zh) 车辆圆形出风口总成
CN108501662A (zh) 一种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13733862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CN209459174U (zh) 空调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9019391A1 (zh) 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