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6356A -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6356A
CN104146356A CN201410369388.2A CN201410369388A CN104146356A CN 104146356 A CN104146356 A CN 104146356A CN 201410369388 A CN201410369388 A CN 201410369388A CN 104146356 A CN104146356 A CN 104146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hase change
fiber
cellulose
chi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93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6356B (zh
Inventor
耿云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ol Culture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Hui Zhi Scienc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Hui Zhi Scienc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Hui Zhi Scienc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93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6356B/zh
Priority to CN201510694530.5A priority patent/CN105249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6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6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6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6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包括内层、表层和夹层,夹层位于内层和表层之间,用于制造内层和/或表层织物的材料采用植物蛋白纤维;或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或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夹层采用相变纤维制成的织物。相变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包括如下组分:相变物质、丝蛋白、水溶性物质、高分子聚合物、聚赖氨酸。本发明所制得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具有高温时吸收能量降温,低温时释放能量保暖的功效,内层、表层植物蛋白等纤维织物的使用在保证舒适的同时,具有卫生效果,是理想的服用织物。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相变多功能服装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织内衣服装,大多数是由单层织物制成,虽然穿着舒适,但保暖性较差,且穿着时间长后出现较难闻气味。若采用多层织物制成虽然保暖性有所提高,存在夏天闷热等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希望能获得有舒适感的衣着,以及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安心、舒适、健康、卫生、清洁等"绿色"观念的形成,使纺织品的温度调控性能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变纤维是利用物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潜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开发出来的一种蓄热调温功能纤维。相变即表现在气、固、液三态的变化以及结晶、晶型转烃、晶体熔融等物理过程,伴随着分子聚集态结构的变化,将PCM加入到纤维中,利用其固→液、固→固态的相变,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吸、放热功能,并且保持温度相对恒定的特性,制得相变纤维。PCM有无机、有机、复合之分。
目前,相变储能材料(PCMs)已经成功的应用到被动式太阳房、节能建筑、空调系统、废热回收、调温纤维与纺织品等领域。Vigo等人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将中空纤维浸渍在聚乙二醇PEG或塑晶材料的溶液或熔体中,使聚乙二醇或塑晶进入纤维内部,得到40-60℃相变纤维。这种纤维的内径较大,相变物质残留在纤维表面,因此,使用耐久性较差。目前已经商用化的微胶囊包覆相变材料或粉末。
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复合相变纤维的研究也略有报道。McCann等首先报道了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以长链烃为芯层,以TiO2-PVP为皮层的超细复合相变纤维。陈长中等报道了静电纺PEG/CA储能调温超细复合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纺丝溶液中不同PEG含量和分子量对复合纤维的形态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目前在相变纤维与其它功能性纤维共同制成多功能服装材料上研究稍显薄弱,在产业化上存在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能够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吸收、放出热量来调节温度,达到穿着舒适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包括内层、表层和夹层,其特征在于:夹层位于内层和表层之间,夹层采用相变纤维制成的织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内层和/或表层织物的材料采用植物蛋白纤维;或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60%-90%;或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70%-80%。
一种如上所述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中含有相变物质为石蜡烃、多元醇类。
一种如上所述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计):
相变物质 1-8份
丝蛋白   6-9份
水溶性物质  750-990份
高分子聚合物 30-60份
聚赖氨酸  10-15份
其中水溶性物质为纤维素和甲壳素所组成,重量份比为10-14:3-6,纤维素为天然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中的一种或组合;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为25-30,其分子量为3780-4290;
所述纤维的主要性能:
相变温度为35-55℃ 吸湿率15%-17% 湿断裂伸长率为64.8%-70.2%。
一种如上所述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中的天然纤维素聚合度为800-2000,a-纤维素含量>96%,聚乙烯醇或聚丙烯腈为均聚物或共聚物,其分子量为42000-90000。
一种如上所述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相变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针织、机织或非织造布,采用针刺或粘合复合工艺将内层、表层与夹层复合形成内衣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溶液A
将丝蛋白直接溶解在磷酸/甲酸的混合溶剂内,磷酸/甲酸重量比例为50/80-30/70,搅拌均匀制备成溶液A;
2.配置溶液B
①在室温下,甲壳素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3小时生成碱甲壳素,压干后与CS2在0-30℃反应生成甲壳素磺酸酯,其中甲壳素、氢氧化钠和CS2的重量比为1:1:2;
②在室温下,棉浆粕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生成碱纤维素,压干后在室温下老化6-8小时,再与CS2反应0.5-2小时生成纤维素磺酸酯,其中棉浆粕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1—0.8:3—10;
③将所述甲壳素磺酸酯、纤维素磺酸酯、氢氧化钠和水进行共混,搅拌30-60分钟,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聚赖氨酸进行混合,得到溶液B;
3.配置溶液C
将相变物质溶解在酮、有机酸或DMSO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重量浓度为3-20%,制成溶液C;
4.混合溶液
将溶液A、B、C混合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经过滤、脱泡制成纺丝溶液;
5.静电纺丝
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液装入带针头的20-25mL的注射器中,用覆盖着铝箔的滚筒作为接收装置,滚筒的转速为100-150r/min,喷丝头到滚筒的接收距离固定在7-18cm,纺丝溶液的喂给速率为2-4mL/h,纺丝电压为10-16kV;在室温条件下,将制备好的纤维毡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24h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所述植物蛋白纤维可以是常规的植物蛋白复合纤维,也可以采用如CN1544729A(申请号2003101135578)所述的植物复合蛋白纤维。
所述相变物质为石蜡烃、多元醇类,例如聚乙二醇(PEG)、季戊四醇、新戊二醇或戊丙三醇等。
采用重量比例为50/80-30/70的磷酸/甲酸混合溶液作为溶剂溶解丝蛋白能够很好的保障溶液的浓度和稳定性,使得制成的纤维具有理想的形态结构和结晶结构,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
将所述方法制得的相变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针织、机织或非织造布,优选针织材料。将内层、表层与夹层复合形成内衣材料。采用针刺、粘合等常规复合工艺。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服装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所制得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具有高温时吸收能量降温,低温时释放能量保暖的功效,内层、表层植物蛋白等纤维织物的使用在保证舒适的同时,具有抗菌效果,是理想的服用织物。
2)本发明所制得的纤维比通常的相变纤维具有更优异的柔韧性能和强度,其在吸湿性、干湿断裂强度、干湿断裂伸长率显著优于现有技术所制得的相变共混纤维;
3)本发明原料明确,环境友好性高,具有很好的可纺性,适合产业化。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但必须指出实施例只是对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测试方法
采用Nicolet iS10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对纤维进行红外光谱分析,KBr压片,波数范围为400~4000cm-1;采用SU151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对静电纺相变复合纤维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DSC Q200差示扫描量热仪(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分析复合相变纤维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值,测试样品的质量约为5mg,扫描温度范围为0~100℃,扫描速率为8℃/min,氮气流量为50mL/min。
实施例1
配置纺丝溶液,其中包括如下组分:
相变物质 8份
丝蛋白   9份
水溶性物质  750份
高分子聚合物 60份
聚赖氨酸  10份
其中水溶性物质为纤维素和甲壳素所组成,重量份比为10: 6,纤维素为天然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为25,其分子量为3780;
具体步骤如下:
1.配置溶液A
将丝蛋白直接溶解在磷酸/甲酸的混合溶剂内,磷酸/甲酸重量比例为50:70,搅拌均匀制备成溶液A;
2.配置溶液B
①在室温下,甲壳素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3小时生成碱甲壳素,压干后与CS2在0-30℃反应生成甲壳素磺酸酯,其中甲壳素、氢氧化钠和CS2的重量比为1:1:2;
②在室温下,棉浆粕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生成碱纤维素,压干后在室温下老化6-8小时,再与CS2反应0.5-2小时生成纤维素磺酸酯,其中棉浆粕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8:3;
③将所述甲壳素磺酸酯、纤维素磺酸酯、氢氧化钠和水进行共混,搅拌60分钟,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聚赖氨酸进行混合,得到溶液B;
3.配置溶液C
将相变物质石蜡烃溶解在甲基乙基酮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浓度为3-20%,制成溶液C;
4.混合溶液
将溶液A、B、C混合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经过滤、脱泡制成纺丝溶液;
5.静电纺丝
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液装入带针头的20mL的注射器中,用覆盖着铝箔的滚筒作为接收装置,滚筒的转速为150r/min,喷丝头到滚筒的接收距离固定在7cm,纺丝溶液的喂给速率为4mL/h,纺丝电压为10kV;在室温条件下,将制备好的纤维毡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24h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将相变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针织布,采用粘合复合工艺将内层、表层与夹层复合形成内衣材料。内层为植物蛋白纤维;表层为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60%-90%。
实施例2
配置纺丝溶液,其中包括如下组分:
相变物质 5份
丝蛋白   7份
水溶性物质  800份
高分子聚合物 30份
聚赖氨酸  10份
其中水溶性物质为纤维素和甲壳素所组成,重量份比为12:5,纤维素为天然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为聚醋酸乙烯;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为28,其分子量为4000;
具体步骤如下:
1.配置溶液A
将丝蛋白直接溶解在磷酸/甲酸的混合溶剂内,磷酸/甲酸重量比例为80:30,搅拌均匀制备成溶液A;
2.配置溶液B
①在室温下,甲壳素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3小时生成碱甲壳素,压干后与CS2在0-30℃反应生成甲壳素磺酸酯,其中甲壳素、氢氧化钠和CS2的重量比为1:1:2;
②在室温下,棉浆粕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生成碱纤维素,压干后在室温下老化6-8小时,再与CS2反应0.5-2小时生成纤维素磺酸酯,其中棉浆粕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6:7;
③将所述甲壳素磺酸酯、纤维素磺酸酯、氢氧化钠和谁进行共混,搅拌30-60分钟,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聚赖氨酸进行混合,得到溶液B;
3.配置溶液C
将相变物质多元醇类溶解在DMSO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浓度为3-20%,制成溶液C;
4.混合溶液
将溶液A、B、C混合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经过滤、脱泡制成纺丝溶液;
5.静电纺丝
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液装入带针头的20-25mL的注射器中,用覆盖着铝箔的滚筒作为接收装置,滚筒的转速为100-150r/min,喷丝头到滚筒的接收距离固定在7-18cm,纺丝溶液的喂给速率为2-4mL/h,纺丝电压为10-16kV;在室温条件下,将制备好的纤维毡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24h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将相变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非织造布,采用针刺复合工艺将内层、表层与夹层复合形成内衣材料。内层为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60%-90%。
表层为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70%-80%。
比较例
将聚丙烯腈中空纤维浸渍在PEG或塑晶材料的溶液或熔体中,使聚乙二醇或塑晶进入纤维内部,得到相变纤维。
将相变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非织造布,采用针刺复合工艺将内层、表层与夹层复合形成内衣材料。内层为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60%-90%。
表层为植物蛋白纤维。
实验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
服装材料相变温度(℃) 34 53 39
服装材料相变焓(J/g) 103.35 108.10 108
相变纤维湿断裂强度(CN/dtex) 2.5 3 1.5
相变纤维湿断裂伸长率(%) 64.8 70.2 52
服装材料吸湿率(%) 16 14 10
本发明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具有优良的温度调节性能,兼有可呼吸性和舒适性,耐久性。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包括内层、表层和夹层,其特征在于:夹层位于内层和表层之间,夹层采用相变纤维制成的织物。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内层和/或表层织物的材料采用植物蛋白纤维;或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60%-90%;或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其中棉纤维占70%-8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中含有相变物质为石蜡烃、多元醇类。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计):
相变物质 1-8份
丝蛋白   6-9份
水溶性物质  750-990份
高分子聚合物 30-60份
聚赖氨酸  10-15份
其中水溶性物质为纤维素和甲壳素所组成,重量份比为10-14:3-6,纤维素为天然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中的一种或组合;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为25-30,其分子量为3780-4290;
所述纤维的主要性能:
相变温度为35-55℃,吸湿率15%-17%,湿断裂伸长率为64.8%-70.2%。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中的天然纤维素聚合度为800-2000,a-纤维素含量>96%,聚乙烯醇或聚丙烯腈为均聚物或共聚物,其分子量为42000-90000。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相变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制成针织、机织或非织造布,采用针刺或粘合复合工艺将内层、表层与夹层复合形成内衣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变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溶液A
将丝蛋白直接溶解在磷酸/甲酸的混合溶剂内,磷酸/甲酸重量比例为50/80-30/70,搅拌均匀制备成溶液A;
2.配置溶液B
①在室温下,甲壳素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3小时生成碱甲壳素,压干后与CS2在0-30℃反应生成甲壳素磺酸酯,其中甲壳素、氢氧化钠和CS2的重量比为1:1:2;
②在室温下,棉浆粕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生成碱纤维素,压干后在室温下老化6-8小时,再与CS2反应0.5-2小时生成纤维素磺酸酯,其中棉浆粕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1—0.8:3—10;
③将所述甲壳素磺酸酯、纤维素磺酸酯、氢氧化钠和水进行共混,搅拌30-60分钟,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聚赖氨酸进行混合,得到溶液B;
3.配置溶液C
将相变物质溶解在酮、有机酸或DMSO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重量浓度为3-20%,制成溶液C;
4.混合溶液
将溶液A、B、C混合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经过滤、脱泡制成纺丝溶液;
5.静电纺丝
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液装入带针头的20-25mL的注射器中,用覆盖着铝箔的滚筒作为接收装置,滚筒的转速为100-150r/min,喷丝头到滚筒的接收距离固定在7-18cm,纺丝溶液的喂给速率为2-4mL/h,纺丝电压为10-16kV;在室温条件下,将制备好的纤维毡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24h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CN201410369388.2A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146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9388.2A CN10414635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694530.5A CN10524957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9388.2A CN10414635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4530.5A Division CN10524957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6356A true CN104146356A (zh) 2014-11-19
CN104146356B CN104146356B (zh) 2016-02-10

Family

ID=5187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9388.2A Active CN10414635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694530.5A Active CN10524957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4530.5A Active CN105249576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14635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4321A (zh) * 2015-01-27 2015-05-27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热疗口罩
CN105350299A (zh) * 2015-09-30 2016-02-2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调温透气型户外运动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6098A (zh) * 2016-02-25 2016-06-22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强韧化改性的单丝纳米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20010A (zh) * 2016-06-21 2016-11-16 深圳市乐乐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温保温的衣服
CN107215011A (zh) * 2017-05-08 2017-09-29 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复合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19535A (zh) * 2020-01-15 2021-07-16 东莞市科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8500B (zh) * 2016-01-29 2017-11-21 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交织的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CN105525406B (zh) * 2016-01-29 2018-02-23 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10171173B (zh) * 2019-05-05 2021-12-21 江阴芗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季候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1511A (zh) * 2019-07-24 2019-10-15 青岛威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薄荷纤维加中空聚酯纤维服装面料
CN113829692B (zh) * 2021-09-28 2023-11-07 浙江普娜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胶囊相变保温的内衣面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4974A (zh) * 2012-02-17 2012-07-04 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织物
CN202873889U (zh) * 2012-10-10 2013-04-17 杭州鲁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材料保温手套
CN203137075U (zh) * 2013-01-30 2013-08-21 郑春华 一种具有蓄能冷热智能功能的泳衣面料
WO2014071528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Bioastra Technologies Inc. Nanostructur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solid state thermal management
CN103876294A (zh) * 2012-12-22 2014-06-25 青岛同冠王实业有限公司 吸汗后保持干爽内衣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650C (zh) * 2003-07-02 2007-03-14 东华大学 一种相变复合纺丝原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4974A (zh) * 2012-02-17 2012-07-04 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织物
CN202873889U (zh) * 2012-10-10 2013-04-17 杭州鲁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材料保温手套
WO2014071528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Bioastra Technologies Inc. Nanostructur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solid state thermal management
CN103876294A (zh) * 2012-12-22 2014-06-25 青岛同冠王实业有限公司 吸汗后保持干爽内衣的制作方法
CN203137075U (zh) * 2013-01-30 2013-08-21 郑春华 一种具有蓄能冷热智能功能的泳衣面料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4321A (zh) * 2015-01-27 2015-05-27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热疗口罩
CN104644321B (zh) * 2015-01-27 2016-11-2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热疗口罩
CN105350299A (zh) * 2015-09-30 2016-02-24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调温透气型户外运动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50299B (zh) * 2015-09-30 2017-08-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调温透气型户外运动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6098A (zh) * 2016-02-25 2016-06-22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强韧化改性的单丝纳米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6098B (zh) * 2016-02-25 2018-11-13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强韧化改性的单丝纳米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20010A (zh) * 2016-06-21 2016-11-16 深圳市乐乐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温保温的衣服
CN107215011A (zh) * 2017-05-08 2017-09-29 江苏联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复合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19535A (zh) * 2020-01-15 2021-07-16 东莞市科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9576A (zh) 2016-01-20
CN104146356B (zh) 2016-02-10
CN105249576B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6356B (zh)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4037B (zh) 一种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0822C (zh) 一种蛋白质改性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060946B (zh) 海藻酸盐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4178843A (zh) 一种相变共混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02771B (zh) 相变微胶囊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及其湿法纺丝制备方法
CN102031572B (zh) 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A3005917A1 (en) Modified fi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7354527B (zh) 一种速热保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671858A (zh) 椰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3866421B (zh) 一种防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173892A (zh) 一种纳米竹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57977A (zh) 释放负离子的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2657B (zh) 一种自发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57319B (zh) 一种聚丙烯多孔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936169A (zh) 一种木棉相变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619026A (zh) 一种纳微纤维素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CN202968809U (zh) 一种蜂窝结构抗紫外线涤纶改性短纤维
CN102443879B (zh) 一种智能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2705A (zh) 一种再生细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392456A (zh)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改性制备超吸水纤维的方法
CN103556255B (zh) 一种竹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9346B (zh) 一种LiCl改性尼龙6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978739B (zh) 一种原位交联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相变储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453311A (zh) 一种温感壳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o Li

Inventor before: Geng Yunhu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4

Address after: 311814 Zhejiang city in Shaoxing Province town of Zhuji City Shop No. 195 Yaocun Yu Yao

Applicant after: Yao Li

Address before: 239001 Anhui road Ziwei Nanqiao District Chuzhou City, No. 1559 Building 5 room 113

Applicant before: Chuzhou Hui Zhi science service company limite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Xianghui

Inventor before: Yao L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4

Address after: 51000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Liwan District Xinyi Road No. 24 building 3, one of th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ool culture develo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1814 Zhejiang city in Shaoxing Province town of Zhuji City Shop No. 195 Yaocun Yu Yao

Patentee before: Yao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