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4294A -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4294A
CN104144294A CN201410195609.9A CN201410195609A CN104144294A CN 104144294 A CN104144294 A CN 104144294A CN 201410195609 A CN201410195609 A CN 201410195609A CN 104144294 A CN104144294 A CN 104144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entioned
accumulating
picture sign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56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4294B (zh
Inventor
岩崎宏明
市川学
野中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44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4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4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42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1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during image pickup, e.g. digital cameras, camcorders, video cameras having integrated special effects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拍摄设备具有: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来取得图像信号;蓄积部,其依次蓄积来自上述摄像部的输出;显示部,其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显示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位置确定部,其确定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上所指定的位置;以及校正部,其依照上述位置确定部的确定结果,进行对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图像校正处理。

Description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较暗环境下的拍摄中进行适当的黑平衡校正的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拍摄设备、例如数字照相机或摄像机等(以下将这些统称作照相机)被普遍实用化并进行了广泛普及,所述拍摄设备构成为能够利用光电转换元件等将由摄影光学系统所成像的光学像依次转换为图像信号,将由此得到的图像信号作为规定的形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并且具有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进行再现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LCD)等。
在使用这种照相机进行了例如基于长时间曝光的夜景拍摄的情况下,当曝光时间变长时,例如街灯或霓虹灯等人造光有时对画面整体产生影响。例如,在画面内本来应变得黑暗的区域、例如夜空的区域没有变黑,受到人造光等的影响而拍摄得比看起来明亮,或者星像等较浅的光学像有时会消失。此外,不限于人造光,有时还由于意料之外的环境光的绕回,而无法再现暗处的对象物的本来颜色。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的拍摄中,关于考虑到人造光等有害光的影响,用于取得接近人们所见的图像的图像校正处理技术,例如通过日本特开2005-45558号公报等在以往进行了各种提案。
由上述日本特开2005-45558号公报所公开的拍摄设备在图像中的最暗点从无彩轴偏离的情况下,也考虑向人眼所见的黑的适应效应(黑适应率)而进行向无彩轴方向校正的黑平衡控制。
但是,在由上述日本特开2005-45558号公报所公开的拍摄设备中,检测最暗点,并以检测到的最暗点为基准进行黑平衡校正,因此例如存在当由于拍摄环境而受到有害光等的影响时无法进行适当校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较暗环境下的拍摄时排除来自周围环境光的影响而取得自然描绘的暗处图像等的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拍摄设备具有: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来取得图像信号;蓄积部,其依次蓄积来自上述摄像部的输出;显示部,其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显示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位置确定部,其确定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上所指定的位置;以及校正部,其依照上述位置确定部的确定结果,进行对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图像校正处理。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图像校正方法具有:拍摄步骤,利用摄像部拍摄被摄体来取得图像信号;蓄积步骤,利用蓄积部依次蓄积来自上述摄像部的输出;显示步骤,使用显示部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显示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位置确定步骤,利用位置确定部确定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上指定的位置;以及校正步骤,利用校正部依照上述位置确定部的确定结果,进行对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的校正处理。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较暗环境下的拍摄时排除来自周围环境光的影响而取得自然描绘的暗处图像等的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照相机)的内部主要结构的结构框图。
图2是说明拍摄者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进行期望的被摄体拍摄的情形的示意图,且是示出包含作为拍摄对象的风景的拍摄范围的概要的图。
图3是示出正在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拍摄图2的拍摄对象时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显示部上显示了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拍摄的拍摄结果(图像)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RGB信号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的处理序列的一例(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拍摄者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在另一拍摄状况下进行期望的被摄体拍摄的情形的示意图,且是示出包含作为拍摄对象的风景和主要被摄体(人物)的拍摄范围的概要(预想取得图像)的图。
图8是示出正在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拍摄图7的拍摄对象时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在显示部上显示了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拍摄的拍摄结果(图像)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的处理序列的另一例(慢速同步拍摄)的流程图。
图11A是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且是表示使用图1的拍摄设备(照相机)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RGB信号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的示意图。
图11B是从图11A的状态进行了颜色空间转换的情况下的电荷蓄积量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图11A、图11B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校正系数α相对于触摸位置的明亮度的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图11A、图11B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蓄积电荷量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伽马表)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图,且是示出使用拍摄设备(照相机)包含风景作为拍摄对象的拍摄范围的概要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直线ab(包含触摸点T的垂直线V)上的渐变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图14的实施方式中的触摸点T的明亮度与点C的明亮度之比(C/T)和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对各结构要素采用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所以,有时按照各结构要素而示出了不同的比例尺。因此,本发明中的这些附图所记载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和各结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仅仅限于图示的形式。
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例示以下的拍摄设备(以下简称作照相机)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拍摄设备,该拍摄设备例如构成为使用固体摄像元件对由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将由此得到的图像信号作为表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数字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并能够根据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字图像数据将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再现显示到显示装置上。
首先,以下对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的照相机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概略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照相机)的内部主要结构的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的照相机1由照相机机身10和镜头镜筒20构成。该照相机1是镜头镜筒20相对于照相机机身10自由拆装的所谓的镜头更换式照相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镜头更换式照相机为例进行说明,但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照相机,不限于该形式,例如即使是照相机机身10和镜头镜筒20构成为一体的形式的照相机也完全能够同样地进行应用。
照相机机身10构成为具有信号处理控制部11、机身侧通信部12、摄像元件13、记录部14、操作部15、临时记录部16、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17、显示部18、触摸面板18b、时钟部19、转动判定部30、面部检测部31和附件通信部32等。
信号处理控制部11是具有作为统一控制该照相机1的整体动作的控制部的功能、且具有作为信号处理部的功能的电路部,在作为信号处理部的功能中,对控制各种结构单元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且进行针对由摄像元件13取得的图像信号(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处理等。
在信号处理控制部11的内部具备蓄积部11a、图像处理部11b、触摸判定部11c、显示控制部11d等各种电路部。
其中,蓄积部11a是进行接收从摄像元件13输出的图像信号并蓄积该图像信号的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部。
图像处理部11b是根据由摄像元件13取得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部。
触摸判定部11c是接收来自触摸面板18b的指示输入信号并判定其指示内容的信号处理电路。例如,在进行了对触摸面板18b的触摸操作时,判定其触摸位置和显示部18的显示图像上的坐标等,或者在显示部18的显示图像上显示有指示图标显示等时,进行判定与该图标显示等对应的位置(坐标)等的判定处理。由此,触摸判定部11c作为位置判定部发挥功能。根据触摸判定部11c的判定结果,执行信号处理控制部11内的各种控制。
显示控制部11d是驱动控制显示部18的控制电路部。显示控制部11d接收通过由摄像元件13和镜头26等(将后述)构成的摄像部所生成并取得的图像数据,并进行用于将该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的显示面板上的控制。
此处,上述摄像部是构成为包含以下部件的单元: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镜头26等(将后述),其使来自作为拍摄对象的对象物(被摄体)的光透射过而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以及接收由该镜头26形成的被摄体像并进行光电转换处理的摄像元件13。
摄像元件13例如可应用作为使用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等电路元件的CCD图像传感器或使用了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膜半导体)等的MOS型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元件等。由摄像元件13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被输出到信号处理控制部11的蓄积部11a进行蓄积,且之后被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1b进行各种图像信号处理。
记录部14是构成为包含以下部件等的结构部:信号处理电路部,其接收从摄像元件13输出且已由上述图像处理部11b处理过的图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规定的形式;对由该信号处理电路部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以及对该记录介质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部。作为这里进行的图像信号的转换处理,例如是进行信号压缩处理等来转换为记录形式的图像数据的处理,以及读入已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实施解压缩处理等而使图像信号复原的信号处理等。另外,关于这种压缩解压缩处理,不限于由记录部14中所包含的信号处理电路部执行的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在信号处理控制部11内设置相同的信号处理电路部,并由其执行的形式。
临时记录部16是临时记录由摄像元件13取得的图像数据等的电路部,且例如可应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元件等。
操作部15是设置于照相机1的照相机机身10的外装部分上的通常的按钮式或滑动式或拨盘式等形式的各种操作部件,是指例如包含快门释放按钮(未特别图示)等各种一般的操作部件的操作用的结构部。另外,作为操作部15所包含的操作部件,例如还有所谓的四向操作部件等。该四向操作部件例如还用于进行显示在显示部18上的菜单画面的项目选择、或者指示显示图像上的位置那样的情况。四向操作部件作为替代后述的触摸面板18b的操作部件发挥功能。来自四向操作部件的指示信号被输出到信号处理控制部11,由该信号处理控制部11内的控制电路进行位置判定等。因此,该情况下,信号处理控制部11例如作为判定显示部18上显示的图像上的位置的位置判定部发挥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具有触摸面板18b,作为与上述操作部15不同的操作用的操作部件。该触摸面板18b是如下构成的操作部件:其配置在显示部18的显示面上,通过由拍摄者对显示面板上的与显示中的图像对应的规定的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或滑动操作等,产生各种操作指示信号。来自该触摸面板18b的指示输入信号被送出到信号处理控制部11的触摸判定部11c,从而判定其操作输入。
显示部18是如下的结构部:根据从摄像元件13输出的图像数据等或由记录部14进行解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等,在上述显示控制部11d的控制下进行图像显示。作为显示部18,例如可应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等显示面板。该显示部18具有再现显示基于已拍摄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功能,并且还作为取景器发挥功能,在该取景器的功能中,通过经由图像处理部11b依次连续地接收从摄像元件13输出的图像数据并持续显示图像,观察并确认拍摄动作时的拍摄范围。另外,作为显示部18,除了设置于设备背面的显示面板以外,还可以设置用作电子取景器(EVF;Electric View Finder)的小型面板。
另外,在通常的照相机的情况下,将可使用取景器进行观察的范围称作取景器视野,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使用了显示基于从摄像元件13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装置作为取景器。因此,可由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的作为取景器的显示部18观察到的观察像是基于图像数据的显示图像。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示在作为取景器的显示部18上的图像称作取景器图像。
时钟部19是所谓的被称作实时时钟(Real-Time Clock;RTC)的计算机的内部时钟。时钟部19例如在进行数据文件等的日期时刻信息的赋予或控制处理中的计时和时间控制等时被利用。
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17是检测信号处理电路部,包含检测以照相机1的水平垂直为基准的姿势、即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状态(例如仰角),或判定照相机1的摆放方式,即纵向位置、横向位置等有关摆放方式的姿势状态,换言之判定图像的上下方向(加速度传感器),或测量照相机1绕与光轴垂直的轴的的旋转量的角速度传感器等。作为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17,例如可应用作为角速度传感器的陀螺仪传感器等。
转动判定部30是如下的判定电路部:根据由上述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17等检测出的照相机1的姿势变化信息,判定照相机1是否绕光轴转动,在转动的情况下判定其转动方向等。接收该转动判定部30的判定结果,在图像处理部11b中,进行用于在显示部18的显示面板上适当显示显示中的图像的上下左右关系的显示图像旋转处理。
面部检测部31是作为被摄体检测部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部,其用于在基于由摄像元件13取得并由图像处理部11b进行了图像处理而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表现的图像中,检测是否存在与人的面部或特定种类的动植物等(例如犬、猫、鸟、花等)被摄体对应的图像。作为面部检测部31,不仅可以检测面部图像,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例如颜色检测或图案检测等。并且,信号处理控制部11对由面部检测部31检测到的被摄体,自动进行图像内的运动物体追踪,并进行始终持续对焦到追踪被摄体这样的控制。
附件通信部32是与照相机机身10上安装的附件40之间进行通信的电路部。信号处理控制部11经由附件通信部32进行附件40的控制。这里,附件40是择一地安装到配设于照相机机身10的外表面(例如上表面等)上的附件安装部(所谓的被称作附件靴、热靴等的部位;未图示)、并与照相机1联动使用的各种设备。
因此,在上述附件安装部中设置有与附件通信部32电连接的连接端子(未图示)。对应于此,在附件40侧设置有与内部电路电连接的连接端子。利用该结构,构成为在将附件40安装到上述附件安装部时,所安装的附件40与照相机1的附件通信部32之间电连接。并且,照相机机身10侧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经由附件通信部32从所安装的附件40的信息记录部40a中读入固有信息等,并适当执行对应的驱动控制处理。
另外,作为附件40的具体例,例如有闪光发光装置、光源装置、电子取景器(EVF)、麦克风连接设备、外部通信设备等。如1所示,在附件40的内部具有记录该附件40的固有信息等的信息记录部40a。虽然在图1中未图示,但在附件40的内部,除此以外还设置有与写设备对应的固有的结构单元和控制电路等。另外,关于作为附件40的各个设备的详细情况,不是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部分,因此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
机身侧通信部12是照相机机身10侧的通信用信号处理电路部,其通过与后述的镜头侧通信部22之间电连接,在照相机机身10与镜头镜筒20之间交换控制信号、信息信号等。
继而,镜头镜筒20主要由镜头控制部21、镜头侧通信部22、镜头侧操作部23、变焦驱动部24a、对焦驱动部24b、变焦镜头位置检测部25a、对焦镜头位置检测部25b、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镜头26和镜头侧记录部27等构成。
镜头控制部21是在上述照相机机身10侧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的控制下控制镜头镜筒20侧的各结构单元的动作的控制部。
操作部23是包含以下的多个操作部件等的总体:进行镜头侧的切换操作、例如通常拍摄模式与接近拍摄模式的切换,自动焦点调节动作(自动对焦(AF)动作)与手动焦点调节动作(手动对焦(MF)动作)等操作,和焦点调节操作的对焦环;以及进行变焦操作的变焦环或电动用变焦开关。
变焦驱动部24a是包含用于进行与上述镜头26中的变焦动作有关的变焦光学系统的驱动的驱动电机和传递其驱动力的驱动机构等的驱动单元。此外,对焦驱动部24b是包含用于进行上述镜头26中的与对焦动作有关的对焦光学系统的驱动的驱动电机和传递其驱动力的驱动机构等的驱动单元。
变焦镜头位置检测部25a是检测变焦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的位置的位置检测电路。此外,对焦镜头位置检测部25b是检测对焦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的位置的位置检测电路。
镜头侧记录部27是包含预先记录了与该镜头镜筒20相关的各种信息等的记录介质的记录用电路部。在该记录部27中记录的各种信息从镜头控制部21经由各通信部22、12被传递到照相机机身10侧,并根据需要被适当利用。作为该镜头侧记录部27,例如可应用EEPROM、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等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元件等。
在镜头26的内部,除了由多个光学镜头等构成且使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的摄影光学系统、分别保持该摄影光学系统的各个光学镜头的多个镜筒部件、以及使这多个镜筒部件分别独立地在光轴方向上进退的驱动用镜筒等以外,还具备控制作为摄影光学系统中的一部分的变焦光学系统的变焦控制部26a、控制作为摄影光学系统中的一部分的对焦光学系统的焦点控制部26b、调整透射过摄影光学系统的光束的光量的光圈机构、以及对该光圈机构进行驱动控制的光圈控制部26c等。如上所述,由上述镜头26和照相机机身10的摄像元件13构成摄像部。另外,关于镜头镜筒20的具体结构,作为由与应用于以往的照相机的一般结构的变焦镜头镜筒大致相同的结构构成的镜头镜筒,省略详细说明和图示。此处,作为镜头镜筒20的例示,列举了具有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镜头镜筒为例,但不限于该形式,也可以是具有通常形式的单焦点镜头光学系统的镜头镜筒。
镜头侧通信部22是镜头镜筒20侧的通信用信号处理电路部,其通过与上述机身侧通信部12之间电连接,在照相机机身10与镜头镜筒20之间交换控制信号、信息信号等。
另外,照相机机身10、镜头镜筒20构成为除了上述结构部以外,还具有其他各种结构单元等,但这些各种结构单元等不是与本发明直接关联的结构,因此作为具有与以往的一般照相机相同的结构的部件,而省略了其详细说明和图示。
例如,对于用于对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路进行开闭、且在拍摄动作时调整透射过摄影光学系统的光束的光量的快门机构,省略了图示和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也具有与以往的照相机相同的通常快门机构。该快门机构可以是配设于照相机机身10侧的焦面快门,也可以是配设于镜头镜筒20侧的镜头快门。在将快门机构配设于照相机机身10侧的情况下,快门机构主要由机身侧的控制部进行控制。此外,在将快门机构配设于镜头镜筒20侧的情况下,快门机构主要在机身侧的控制部的控制下经由镜头控制部21进行控制。
以下说明使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进行拍摄时的作用的概略。图2~图4是说明拍摄者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进行期望的被摄体拍摄的情形的示意图。其中,图2是示出包含作为拍摄对象的风景的拍摄范围的概要的图。图3是示出正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拍摄图2的拍摄对象时的情形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在显示部上显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拍摄的拍摄结果(图像)的情形的示意图。
在将图2所示的拍摄对象200,例如周围环境比较暗的场景、作为具体例子是包含人造光等的街上夜景等作为拍摄对象的情况下,通常设为使用三脚架等对照相机进行了固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照相机的快门机构设为打开状态的长时间曝光拍摄(所谓的B(bulb)快门拍摄或定时(time)拍摄)。在进行了这样的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情况下,摄像元件根据曝光时间蓄积电荷。由此,即使在较暗的场景下也能够形成与所蓄积的电荷量对应的图像,因此例如即使是在作为极低亮度的被摄体的夜空中存在闪耀的星像等,也能够通过进行长时间曝光定影为图像,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在为较暗的场景、且包含较多的人造光的街上夜景等那样的拍摄环境下,有时会由于例如人造光被漂浮在空中的尘埃或云等反射并散射等,产生如下那样的问题。例如产生包含本来应变得黑暗的夜空等区域在内,画面整体有浮色、拍摄图像整体违反拍摄者的意图而变亮、或者放出较浅的光的星像等被人造光消去而未被显示这样的无法进行忠实的颜色再现的情况等,人造光可能对图像整体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图2概略地图示人眼实际可看到的状况,该情况下,图示了人眼在天空区域中看到了星像等的情况。但是,在该状况下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时,如图3的作为显示部18的显示而图示的那样,变为天空区域由于有害光成分的蓄积而拍摄得比实际明亮,而星象等从显示图像上消失的状态。本发明进行排除对拍摄图像带来不良影响的人造光等有害光成分、从而取得接近人们的所见的图像的图像校正处理。
因此,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利用长时间曝光对图2所示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另外,照相机1具有即使快门机构处于打开状态也能够使用显示部18以预先设定的一定的间隔确认正在由摄像元件13取得的图像数据的蓄积状况、即拍摄图像的状况的功能,也就是实时B(live bulb)门功能或实时定时(live time)功能。该功能可用显示部18的显示来确认曝光的中途经过,因此有助于确定拍摄结束的时机。
首先,拍摄者使用照相机1进行对期望的拍摄对象(参照图2)的长时间曝光拍摄。此时,使用实时B门功能或实时定时功能来开始拍摄。于是,在显示部18上以一定的间隔显示拍摄图像状况。拍摄者一边观察显示部18所显示的拍摄图像状况,一边在期望的时机结束曝光动作。曝光动作的结束操作例如可以是对配设在显示部18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18b的触摸操作,也可以是快门释放按钮的按压操作等。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通过由拍摄者对拍摄图像状况的显示画面中的任意位置进行触摸操作而作为曝光动作的结束操作。同时,将此时的触摸位置设为拍摄者想使用手100等指定为“黑”区域的位置的指定位置。
此处,图5是表示拍摄图像中的RGB信号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a)示出了由拍摄者(用户)进行的“黑”区域指定操作所指定的指定点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该图5所示的(b)示出了整体图像的像素区域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
如上所述,在拍摄者(用户)如图3所示那样进行了“黑”区域指定操作时,照相机1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从整体图像区域的蓄积结果(图5的(4-b))减去指定点的RGB信号的蓄积结果(图5的(4-a))的处理(校正处理)。由此,排除了周围的有害光带来的不良影响后的信号(b′)残留。如图4所示,在照相机1的显示部18上显示作为该运算结果取得的图像。这里,拍摄者在接受显示部18的显示结果的情况下,例如当使用OK按钮(未图示)等操作部件进行了操作时,照相机1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基于显示中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动作。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曝光结束操作和“黑”区域指定操作设为一次的触摸操作,但不限于这样的操作例。例如,在通过快门释放按钮的按压操作等结束了曝光时,通常紧随其后,在显示部18上将基于通过紧前面的曝光动作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称作预览图像)显示规定时间的期间。拍摄者可以在该预览图像的显示中进行“黑”区域指定操作。另外,强调了“黑”这样的用词,然而也可以不需要将图像数据全部消除,而采用将数据蓄积抑制成特定的等级的方法。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设为照相机1具有实时B门功能或实时定时功能,但这些功能不一定是必需的结构要件。即使照相机1不具有实时B门功能或实时定时功能,也能够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该情况下的适当曝光时间能够通过经验或多次试行容易地进行设定。并且,拍摄者(用户)可以用触摸操作在曝光动作结束操作后的预览图像的显示中进行“黑”区域指定操作。利用这样的操作也能够得到与上述作用完全相同的结果。另外,如果是实时B门,则能够进行保持进行了触摸的时刻的黑的应用。因为强调了“黑”这样的用词,因此不需要认为需要将图像数据全部消除,也可以进行将该触摸时刻的颜色作为特定的等级,将数据蓄积抑制为该等级,而不进行该等级以上的蓄积的使用方法。
接着,以下使用图6的流程图说明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的作用。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处理序列的一例(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流程图。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被设为电源接通状态从而处于可动作的起动状态。在处于该状态时,在步骤S101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进行当前设定的动作模式是否处于拍摄模式的确认。这里,在确认到设定为了拍摄模式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步骤S102的处理。此外,在确认到设定为了拍摄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41的处理。
在步骤S102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附件通信部32执行附件通信处理。该附件通信处理为是否在照相机1上安装有附件40的确认处理,在安装有附件40的情况下,为所安装的附件40的种类等的确认处理(固有信息的取得处理等),以及其控制的开始处理等。关于其具体的处理,不是与本发明直接关联的部分,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着,在步骤S103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机身侧通信部12,进行是否在照相机机身10上安装有镜头镜筒20的确认以及是否进行了镜头更换操作的确认。这里,当确认到在照相机机身10上安装有镜头镜筒20、且未进行镜头更换操作时,进入到下一步骤S105的处理。此外,当确认到进行了镜头更换操作时,进入到下一步骤S104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3的处理中确认到在照相机机身10上未安装镜头镜筒20的情况下,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显示部18,进行显示该消息的警告显示等,促使拍摄者(用户)安装镜头镜筒20。然后,等待镜头安装的确认,从而执行下一步骤S104的镜头通信处理。
在步骤S104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经由机身侧通信部12、镜头侧通信部22与镜头镜筒20的镜头控制部21之间进行镜头通信处理。在该镜头通信处理中,进行所安装的镜头镜筒20的种类等信息的取得等。然后,进入步骤S105的处理。
在步骤S105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由摄像元件13和镜头26等构成的摄像部、显示部18等,执行图像数据的取得处理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处理。与此同时,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蓄积部11a的初始化处理。然后,进入步骤S106的处理。
在步骤S106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经由两通信部12、22监视来自镜头控制部21的信号,确认是否产生了由于操作镜头侧操作部23而产生的操作指示信号,即是否进行了镜头镜筒20的操作,例如变焦操作、焦点调整操作等。这里,在确认到了一些镜头操作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7的处理。此处,在未确认到镜头操作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8的处理。
在步骤S107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反映确认到的镜头操作结果的规定的处理,例如变焦动作,焦点调整动作等。然后,进入步骤S108的处理。
在步骤S108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监视来自照相机机身10侧的操作部15的指示信号,进行是否进行了照相机机身10的操作,例如菜单操作、模式切换操作等的确认。这里,在确认到了一些机身操作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9的处理。此处,在未确认到机身操作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10的处理。
在步骤S1109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反映确认到的机身操作结果的规定的处理,例如菜单显示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设定变更动作、模式切换动作等。然后,进入步骤S110的处理。
在步骤S110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监视来自操作部15、触摸面板18b等的指示信号,进行是否确认到了用于开始拍摄动作的指示信号的产生的确认。使拍摄动作开始的指示信号例如是来自操作部15中包含的快门释放按钮的指示信号或来自触摸面板18b的指示信号等。这里,在确认到了拍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11的处理。此外,在未确认到拍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步骤S101的处理。
在步骤S111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接收来自摄像元件13的输出从而开始蓄积部11a的电荷蓄积处理。
接着,在步骤S113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监视时钟部19,进行从拍摄开始时刻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确认。这里,在确认到了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14的处理。此外,在未确认到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21的处理。
在步骤S114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蓄积部11a、图像处理部11b、显示控制部11d等,根据所蓄积的图像数据而生成显示用图像信号,并使用显示部18显示经过图像。然后,进入步骤S121的处理。通过反复进行该处理,在该照相机1中,能够在B门拍摄中或定时拍摄中每隔一定的时间用显示部18确认拍摄状况。
在步骤S121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监视来自触摸面板18b的指示信号,进行是否进行了触摸操作的确认,以及在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触摸判定部11c的触摸位置判定。这里,在未确认到触摸操作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步骤S113的处理,并反复进行以后的处理。此外,在确认到了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在进行触摸位置判定后,进入到下一步骤S122的处理。
在步骤S122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蓄积部11a、图像处理部11b、显示控制部11d等,进行从整体图像的电荷蓄积结果中减去与在上述步骤S121的处理中确认和判定到的触摸位置对应的电荷蓄积结果的校正运算处理,并且执行使显示部18显示基于其处理结果的图像的处理。这里,上述图像校正处理由作为校正部发挥功能的图像处理部11b执行。并且,在显示部18的规定的区域中进行“OK”图标等的显示。该“OK”图标等例如利用预先记录在记录部14或临时记录部16等中的图标数据等。拍摄者(用户)通过对与该“OK”图标显示对应的部位进行触摸操作,将关于显示部18当前显示中的图像(反映出上述减法运算处理结果的图像)的可否传递给照相机1。这里,图像的可否为是否进行记录的确认。另外,可以替代“OK”图标显示的触摸操作,而基于照相机机身10的操作部15中包含的“OK”按钮等操作部件(未图示)的操作。
在步骤S123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监视来自触摸面板18b或操作部15等的指示信号,进行与“OK”图标显示对应的指示信号的确认。这里,在确认到了“OK”指示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步骤S126的处理。此外,在未确认到“OK”指示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步骤S124的处理。
在步骤S124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蓄积部11a、图像处理部11b、显示控制部11d等,执行显示上述步骤S122的处理中的减法运算处理以前的蓄积结果的处理。然后,进入步骤S125的处理。
在步骤S125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进行是否继续蓄积部11a的电荷蓄积动作、即是否继续B门拍摄或定时拍摄的确认。这里,在继续电荷蓄积动作(拍摄)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步骤S111的处理,并反复进行以后的处理。此外,在不继续电荷蓄积动作(拍摄)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步骤S121的处理,并反复进行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23的处理中确认到“OK”指示、从而进入到步骤S126的处理时,在该步骤S126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对显示部18当前显示中的图像、即与已完成减法运算处理的图像相当的图像数据(临时记录在临时记录部16中)的压缩记录处理。然后,返回到步骤S10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1的处理中确认到照相机1所设定的动作模式是拍摄模式以外的模式,从而进入到步骤S141的处理时,在该步骤S141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进行当前设定的动作模式是否为再现模式的确认。这里,在确认到设定为了再现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规定的再现处理序列,进入到步骤S142的处理。
在步骤S142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记录部14,读出已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中的最新图像数据,在实施了规定的信号处理后,控制显示部18执行图像再现处理。
接着,在步骤S143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监视来自操作部15或触摸面板18b的指示信号,进行是否产生了显示图像的变更指示的确认。这里,在确认到了显示图像变更指示的产生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步骤S144的处理。此外,在未确认到显示图像变更指示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步骤S101的处理,并反复进行以后的处理。另外,将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的上述再现处理序列设为与以往一般形式的照相机相同。
另一方面,上述步骤S141的处理中确认到设定为了再现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其他动作模式、例如图像通信模式的处理序列。另外,关于包含上述图像通信模式的其他动作模式,不是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部分,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然后,返回到步骤S101的处理,并反复进行以后的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始终监视来自操作部15或触摸面板18b等的指示信号。并且,构成为即使在上述处理序列中的任意一个时刻确认到了来自操作部15或触摸面板18b等的指示信号的情况下,也对与确认到的指示信号对应的处理进行中断。因此,不论照相机1的动作状况如何,在确认到了规定的中断信号(例如电源断开信号、复位信号、动作切换信号等)的情况下,都使执行中的处理中断,或等待执行中的处理结束,而执行与中断指示对应的处理(例如电源断开处理、复位处理、动作切换处理等)。
接着,以下说明在假定了与上述例子不同的拍摄状况(图2)的情况下,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进行拍摄时的作用。接下来说明的拍摄状况说明了在上述拍摄状况例中,将周围环境比较暗的场景、且包含人造光等的街上夜景等作为拍摄对象的状况。在以下要说明的拍摄状况例中,假定在与上述拍摄状况例相同的状况下,进一步在与照相机1比较近的距离(例如离照相机1的位置大于在5m以内等)处布置了作为主要被摄体的人物等的状况。
图7~图9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在其他拍摄状况下进行拍摄者期望的被摄体的拍摄的情形的示意图。其中,图7是示出包含作为拍摄对象的风景和主要被摄体(人物)的拍摄范围的概要(预想取得图像)的图。图8是示出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拍摄图7的拍摄对象时的情形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在显示部上显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拍摄的拍摄结果(图像)的情形的示意图。
在图7所示的拍摄状况下,设为了对上述例子中示出的图2的状况下的拍摄对象200追加了作为主要被摄体的人物后的拍摄对象201。这样的状况下的拍摄除了长时间曝光拍摄以外,还进行在拍摄刚刚开始之后、或者长时间曝光的中途或者即将结束之前等规定的时机使闪光发光装置(附件40)发光的控制(所谓的慢速同步拍摄)。由此能够使用闪光发光装置明亮且清晰地拍摄处于近距离处的主要被摄体(人物),与此同时,能够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明亮且清晰地拍摄背景的风景(较暗场景)。该情况下,在闪光发光装置的发光后,主要被摄体(人物)可以移动。在这样的拍摄状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能够进行排除了天空区域等的有害光成分的图像校正处理而取得自然的夜景图像。
即,与上述例子(图3)同样,在拍摄者使用手100等如图8所示那样通过触摸操作进行了“黑”区域指定操作时,照相机1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从整体图像区域的蓄积结果减去指定点的RGB信号的蓄积结果的处理,由此能够排除周围的有害光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图9所示,在照相机1的显示部18上显示作为该运算结果取得的图像。另外,强调了“黑”这样的用词,然而也可以不需要将图像数据全部消除,而采用将数据蓄积抑制成特定的等级的方法。这是因为有时存在少许有害光,气氛更好。例如,也可以采用将所触摸的部分的等级考虑为“黑”的实施方法。
以下使用图10的流程图说明该情况下的照相机1的作用。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处理序列的另一例(慢速同步拍摄)的流程图。另外,图10的流程图是与上述图6的流程图大致相同的处理序列,仅部分处理步骤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详细叙述不同的处理步骤,而对相同的处理步骤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被设为电源接通状态从而处于可动作的起动状态。在处于该状态时,在步骤S101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进行当前设定的动作模式是否处于拍摄模式的确认。以下,步骤S101~S110的各处理与上述图6的流程图完全相同。
在步骤S110中开始拍摄动作后,在下一步骤S111A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从摄像元件13接收输出从而开始蓄积部11a的电荷蓄积处理。与此同时,信号处理控制部11经由附件通信部32进行作为照相机机身10上所安装的附件40的闪光发光装置的控制,从而执行与到主要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对应的闪光发光动作。闪光发光动作自身的控制是在以往一般的照相机中进行的通常的发光控制。
接着,在步骤S112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继续由蓄积部11a进行的电荷蓄积处理。该情况下的电荷蓄积处理主要针对发光变化点以外的区域进行。这里,发光变化点是指在上述步骤S111A中执行的闪光发光的结果,是在图像区域内明确地产生了变化的点(图像区域)。即,通过进行上述闪光发光而明亮地拍摄处于近距离处的主要被摄体(在本例中为人物等)。将该区域设为发光变化点。该发光变化点的判定如以下那样进行。即,对进行了闪光发光时的规定的时间的电荷蓄积量、和未进行闪光发光时的规定的时间的电荷蓄积量进行比较,在前者较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发光变化点。然后,进入步骤S113的处理。以下,步骤S113、S114、S121的各处理与上述图6的流程图完全相同。
在步骤S121的处理中确认到触摸操作且进行了触摸位置的判定,从而进入到下一步骤S122A的处理时,在该步骤S122A中,信号处理控制部11控制蓄积部11a、图像处理部11b、显示控制部11d等,进行从整体图像的发光变化点以外的区域的电荷蓄积结果减去与在上述步骤S121的处理中确认和判定到的触摸位置对应的电荷蓄积结果的处理,并且执行使显示部18显示基于其处理结果的图像的处理。并且,在显示部18的规定的区域中进行“OK”图标等的显示。然后,进入到步骤S123的处理。以下,步骤S123~S126的各处理与上述图6的流程图完全相同。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1的处理中确认到照相机1中所设定的动作模式是拍摄模式以外的模式,从而进入到步骤S141的处理的情况下的步骤S141~S145的各处理与上述图6的流程图完全相同。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上述一个实施方式,在基于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时,摄像元件13根据曝光时间来蓄积电荷。该情况下,分别独立地对RGB信号进行蓄积处理。并且,当拍摄者(用户)通过一边观察拍摄图像状况一边对显示画面内的任意位置进行触摸操作而指定了想成为“黑”区域的位置时,照相机1接收该指示,能够排除有害光对包含上述“黑”区域指定位置的区域的不良影响,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进行星空相片和暗处的相片拍摄。
另外,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黑区域的图像外观紧致,进行了从R、G、B值中相减的处理,但不限于该手段。例如,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为了使所触摸的点变黑,可以仅变更该触摸点的亮度值。该情况下,将触摸点的图像区域的颜色空间、例如R、G、B信号转换为Y(亮度信号)、Cb和Cr(色差信号),仅对其中的Y(亮度信号)进行电荷蓄积结果的减法运算处理。然后,再次进行颜色空间转换而恢复成R、G、B。另外,强调了“黑”这样的用词,然而也可以不需要将图像数据全部消除,而采用将数据蓄积抑制成特定的等级,并将该等级设为黑的方法。该情况下,进行上述R、G、B的相减运算以成为该等级。
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同样,例如使用照相机1进行对期望的拍摄对象(参照图2)的长时间曝光拍摄。由此,摄像元件13开始电荷量的蓄积。在该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执行中,拍摄者(用户)对显示部18的显示画面中的任意的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此时的触摸位置是拍摄者(用户)指定为“黑”区域的位置。图11A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图5同样,示出了表示拍摄图像中的RGB信号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的示意图。这里,图11A所示的(a)示出了由拍摄者(用户)进行的“黑”区域指定操作指定的指定点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该图11A所示的(b)示出了整体图像的区域中的电荷蓄积量的时效变化(与图5相同)。图11B是示出从图11A的状态起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后的情况下的电荷蓄积量的概念的图。
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照相机1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执行从进行“黑”区域指定操作的时刻的整体图像区域的蓄积结果(图5的(4-b))减去该时刻的指定点的RGB信号的蓄积结果(图5的(4-a))的处理(校正处理)。由此,进行了通过得到排除了周围的有害光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信号(b′)而取得排除了有害光的图像的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照相机1的信号处理控制部11将进行“黑”区域指定操作的时刻的指定点的RGB信号的蓄积结果(图11A的(4-a))、和该时刻的整体图像的区域的蓄积结果(图11A的(4-b))的R、G、B信号转换为Y、Cb、Cr信号(参照图11B的(5-b))。根据该Y、Cb、Cr信号计算“黑”区域指定点的蓄积结果与整体图像区域的蓄积结果的差值信号(图11B的5(b)中的斜线区域)(参照图11B的6)。这里进行的减法运算处理例如仅针对Y(亮度信号)进行。然后,再次进行颜色空间转换而恢复成R、G、B信号(参照图11B的7)。
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该手段的情况下,仅对亮度信号Y进行减法运算处理,所以不对颜色信号产生影响,从而能够在不失去图像内的颜色平衡的情况下进行仅使明亮度变暗的校正处理。
此外,关于对拍摄者(用户)通过触摸操作所指定的点进行怎样程度的明亮度校正处理,考虑到以下方面即可。例如求出与触摸点的明亮度对应的系数α。例如图12所示,越明亮,该系数α被设定为越大的值。这里,图12是示出校正系数α相对于触摸位置的明亮度的关系例的图表。
并且,准备校正系数α越大、越抑制了暗部的伽马表(灰度校正表)等,并使用该伽马表进行明亮度(亮度)校正处理即可。例如,图13是示出蓄积电荷量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伽马表)的一例的图。这里,在图13中用实线示出的直线示出了校正前的蓄积电荷量。在使用校正系数α对该直线进行了校正处理时,进行越是靠近暗部的区域越抑制了输出的校正(表转换)。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针对RGB信号的校正处理,可以在转换为了Y、Cb、Cr信号后,采用仅针对Y信号的校正处理。
通过进行这样的校正处理,与一律从图像整体中进行亮度的减法运算处理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不失去颜色平衡的情况下,抑制由于有害光等的影响而不自然地变得明亮的区域的明亮度,能够成为更自然的印象的图像。
另一方面,关于对拍摄者(用户)通过触摸操作所指定的点在怎样程度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亮度的校正处理,考虑到以下方面即可。
例如,优选判别触摸指定点(想进行亮度校正的区域。具体是指天空等区域)、和除此以外的区域(星星、建筑物等区域),仅对前者(天空等区域)进行亮度校正处理。
因此,与包含触摸指定点的区域相比,将亮度差较小的区域、即平稳地进行亮度变化的区域(有渐变的区域)判定为天空等区域,而将亮度差较大的区域、即存在急剧的亮度变化的区域(例如霓虹灯等人造光部分、天空等渐变区域中的星星等明亮的部分)判定为除此以外的区域。这样在图像内进行是天空区域、还是除此以外的区域的判定,对其中的包含触摸指定点的天空等区域实施亮度校正处理即可。
另一方面,作为对电荷蓄积结果的图像校正处理的另一实施方式,还考虑如下的例子。在通常的情况下,在街上夜景等场景中,例如图14(与图3同样,是拍摄对象的示意图)所示,在图像(矩形)的范围内,在通过了触摸指定点T、且从水平线起沿着垂直方向的垂直线V,即在图14中通过了触摸点T且连接点a和点b的画面内垂直线ab上,大多能看到渐变逐渐发生变化那样的状况(在直线ab上不存在人造光等的情况)。因此,可以根据画面内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即垂直线ab上的位置进行明亮度校正。
这里,画面的垂直方向(高度方向)能够如下规定:使用能够根据设置于照相机1的内部的公知的电子水平仪、例如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17等的输出来检测照相机1的姿势的功能,来规定图14的直线ab。此外,画面内的触摸指定点(图14的标号T)的坐标能够通过触摸面板18b进行判定。
因此,设定画面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直线ab上的位置)处的渐变变化的校正系数,并使用该校正系数进行触摸指定点T处的校正处理。该情况下,上述校正系数能够如下求出。
图15是示出图14的直线ab(包含触摸点T的垂直线V)上的渐变变化例的示意图。在图15中,将纵轴设为明亮度、横轴设为直线ab。这里,在直线ab上,设为随着从点a向点b移动而渐变逐渐发生变化,明亮度以逐渐变暗的方式发生变化。
该情况下,例如直线ab上的触摸点T的明亮度用图15所示的标号Tbr表示。此外,图14中的用标号Cx示出的任意点的明亮度如下求出。在图14中从标号Cx的坐标点朝向直线ab向下引垂线时,能够得到由图14的标号C示出的点。此处,在图14所示的拍摄对象例中,认为画面上的天空区域的渐变变化与沿着直线ab的变化对应,因此能够认为画面上的任意点Cx处的明亮度与直线ab上的点C的明亮度大致相等。因此,能够求出直线ab上的点C的明亮度作为图15所示的标号Cbr。
并且,求出触摸点T的明亮度与点C的明亮度之比(C/T)。图16是示出触摸点T的明亮度与点C的明亮度之比(C/T)和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如图16所示,在触摸点T与点C的明亮度之比(C/T)=1的情况下,认为触摸点T与点C的位置为大致同一位置(C=T)。这里,触摸点T是拍摄者(用户)期望变黑的区域,因此将该触摸点T的校正量设定为最大。此时的校正处理进行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或其他例示中示出的校正处理即可。
另一方面,在点C的明亮度小于触摸点T的情况((C<T)或(C/T<1))下,认为点C的位置相比触摸点T更靠画面上方(主要是天空等区域)。因此,越从触摸点T朝画面上方靠近,越处于原本的明亮度变暗的趋势。因此,在从C=T的位置靠近画面上方的区域中,进行使得从触摸点T朝向画面上缘的点b逐渐变暗的校正。即,如图16所示,设定为从触摸点T朝向点b,校正量逐渐变小。
另一方面,在点C的明亮度大于触摸点T的情况((C>T)或(C/T>1))下,认为点C的位置处于相比触摸点T更靠画面下方的区域。因此,越从触摸点T朝画面下方靠近,越处于原本的明亮度变亮的趋势。因此,如图16所示,在从C=T的位置靠近画面下方的区域中,在从触摸点T到点b的区域中,设定为与触摸点T同等的校正量。
根据该实施方式,根据触摸指定点T的明亮度设定了校正量,因此能够在不过度校正的情况下始终进行适当的校正处理。另外,在上述各例中,将图像校正处理表现为减法运算处理等,但在实际的运算处理中,不限于减法运算处理,例如也可以进行除法运算或乘法运算等。
如果直接减去包含如上所述确认并判定的图像上的位置的区域即指定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有时可能会成为负值,可以设置限制值,也可以不直接减去包含上述指定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而采用减去其一半等仅减去特定的比例的方法。即,用于减法运算的值只要是依据于包含上述指定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值即可。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为通过从整体图像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中减去通过“黑”区域指定操作而指定的“黑”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来进行排除了周围的有害光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图像校正处理,但不一定需要从整体图像的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减去“黑”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也可以从至少包含“黑”区域的一部分图像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减去“黑”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该情况下,能够排除周围的有害光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本发明不直接限定为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此外,能够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删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的几个结构要素。并且,可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处理序列只要不违反其性质,则能够容许步骤的变更。因此,相对于上述处理序列,例如可以变更各处理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者同时执行多个处理步骤,使得每执行一系列的处理序列时,各处理步骤的顺序不同。
即,关于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使用“首先”、“接着”等进行了说明,但不是指必须按该顺序进行实施。此外,对于构成这些动作流程的各步骤,当然还能够适当省略不影响发明本质的部分。
此外,这里说明的技术中的、主要以流程图说明的控制和功能大多能够通过程序进行设定,能够通过由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程序而实现上述控制和功能。能够将该程序的整体或一部分记录或存储到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软盘、CD-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以及硬盘、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该程序能够在产品出货时,或者经由可移动介质或通信线路进行流通或提供。使用者能够通过经由通信网络下载该程序并安装到计算机,或者从记录介质中将该程序安装到计算机,容易地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设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不限于数字照相机等拍摄功能特殊化的电子设备即拍摄设备,同样还能够广泛应用于具备拍摄功能的其他形式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录音设备、电子记事本、个人计算机、游戏设备、电视、钟表、利用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设备等各种带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此外,当然还可以应用于特别需要暗部处的准确观察的产业用设备以及医疗设备。

Claims (12)

1.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来取得图像信号;
蓄积部,其依次蓄积来自上述摄像部的输出;
显示部,其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显示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
位置确定部,其确定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上所指定的位置;以及
校正部,其依照上述位置确定部的确定结果,进行对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图像校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部进行的图像校正处理是从至少一部分图像的蓄积图像信号中减去依据于指定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值的减法运算处理,该指定区域是包含由上述位置确定部确定的图像上的位置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部分图像包含上述指定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校正部的图像校正处理中,根据针对蓄积图像信号的RGB信号来进行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校正部的图像校正处理中,根据针对蓄积图像信号的亮度信号来进行运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部根据对应于由所述位置确定部确定的图像上的位置的明亮度而设定的校正量,进行对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图像校正处理。
7.一种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拍摄步骤,利用摄像部拍摄被摄体来取得图像信号;
蓄积步骤,利用蓄积部依次蓄积来自上述摄像部的输出;
显示步骤,使用显示部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显示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
位置确定步骤,利用位置确定部确定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上指定的位置;以及
校正步骤,利用校正部依照上述位置确定部的确定结果,进行对上述蓄积部的蓄积图像信号的校正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步骤中的图像校正处理是从至少一部分图像的蓄积图像信号中减去依据于指定区域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值的减法运算处理,该指定区域是包含通过上述位置确定步骤确定的图像上的位置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部分图像包含所述指定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校正步骤中的图像校正处理中,根据针对蓄积图像信号的RGB信号来进行运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校正步骤中的图像校正处理中,根据针对蓄积图像信号的亮度信号来进行运算。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校正步骤中,根据对应于通过所述位置确定步骤确定的图像上的位置的明亮度而设定的校正量,进行对通过上述蓄积步骤蓄积的蓄积图像信号的图像校正处理。
CN201410195609.9A 2013-05-10 2014-05-09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4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0344 2013-05-10
JP2013100344A JP6137936B2 (ja) 2013-05-10 2013-05-10 撮影機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補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4294A true CN104144294A (zh) 2014-11-12
CN104144294B CN104144294B (zh) 2018-01-23

Family

ID=5185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56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4294B (zh) 2013-05-10 2014-05-09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20192B2 (zh)
JP (1) JP6137936B2 (zh)
CN (1) CN104144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89672A (ko) * 2013-01-04 2014-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JP6788518B2 (ja) * 2016-03-22 2020-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613A (zh) * 2007-10-22 2009-04-29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54731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20100302428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Tetsuya Toyoda Imaging device
CN102972020A (zh) * 2010-06-30 2013-03-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和驱动相机模块的方法
CN102970463A (zh) * 2011-08-31 2013-03-13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002223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4513B2 (ja) * 1999-01-19 2011-02-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顕微鏡用撮像装置
JP2005045558A (ja) 2003-07-22 2005-02-17 Sony Corp 撮像装置
US20090135295A1 (en) * 2007-11-20 2009-05-28 Keiji Kunishige Imag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ing device
KR20100055947A (ko) * 2008-11-18 2010-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장치, 그 제어방법 및 제어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기록매체
JP5509750B2 (ja) * 2009-01-15 2014-06-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157089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mage exposure setting in a touch screen device
JP5422745B2 (ja) * 2010-09-14 2014-0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12095094A (ja) * 2010-10-27 2012-05-17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5717453B2 (ja) * 2011-01-14 2015-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43679B2 (ja) * 2011-04-26 2015-07-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無効領域設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効領域設定方法
US8891866B2 (en) * 2011-08-31 2014-11-18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805629B1 (ko) * 2013-05-07 2017-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의 상태에 따라 적응적인 영상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613A (zh) * 2007-10-22 2009-04-29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54731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20100302428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Tetsuya Toyoda Imaging device
CN102972020A (zh) * 2010-06-30 2013-03-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和驱动相机模块的方法
CN102970463A (zh) * 2011-08-31 2013-03-13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002223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20192B2 (en) 2016-08-16
JP6137936B2 (ja) 2017-05-31
US20140333798A1 (en) 2014-11-13
US20160323502A1 (en) 2016-11-03
JP2014220749A (ja) 2014-11-20
US9565357B2 (en) 2017-02-07
CN104144294B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9023B (zh) 一种生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09139154A1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CN103595921B (zh) 摄像装置
CN108028895A (zh) 有缺陷的图像传感器元件的校准
CN100576054C (zh) 成像设备和光屏蔽构件
CN105516611B (zh) 摄像装置和摄影方法
CN105144689A (zh) 摄像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08024053A (zh) 摄像装置、焦点调节方法和记录介质
JP628440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判定方法、駆動方法、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13093A (zh) 摄像装置及其摄像方法
CN101909152A (zh) 摄像装置
CN104469136A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JP2008301047A (ja) 撮像装置
JP580066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685969B (zh) 摄像装置
CN106559614A (zh) 拍照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144294A (zh)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JP5183441B2 (ja) 撮像装置
CN106101495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303212B (zh)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US8373766B2 (en) Image shooting device and image shooting method
JP2016085248A (ja) 露出演算装置
JP200828347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6006932A (ja) 逆光判定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JP602409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