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8158A -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8158A
CN104128158A CN201410404296.3A CN201410404296A CN104128158A CN 104128158 A CN104128158 A CN 104128158A CN 201410404296 A CN201410404296 A CN 201410404296A CN 104128158 A CN104128158 A CN 104128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oxide
porous material
preparation
template
bimetal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42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8158B (zh
Inventor
陈春霞
孟自珍
段胜聪
彭进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042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8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8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8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8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8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双金属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吸附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由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纳米薄膜有序排列形成的网状多级孔结构组成。制法:首先制备前驱液和花生壳生物模板,然后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加温微波晶化,再洗涤后超声处理、烘干,重复浸渍、微波晶化及超声处理步骤多次,然后高温煅烧,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可作为吸附材料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滑石(LDHs)煅烧后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传统的水滑石(LDHs)制备方法有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传统方法得到的水滑石(LDHs)煅烧后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形貌一般为粉体材料,吸附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吸附能力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由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纳米薄膜有序排列形成的网状多级孔结构组成,微米级大孔的孔壁上具有纳米级的小孔,大孔径为2~6μm,小孔径为2~15nm,双金属由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组成。
上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前驱液的制备:按二价金属(M2+)离子与三价金属(M3+)离子的摩尔比为(3~5):1,配制二价金属盐与三价金属盐的混合盐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1.5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1.5mol·L-1碱性溶液;再将混合盐溶液与碱性溶液同时滴加到温度为70~90℃且具有搅拌的容器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成粒径为1~2cm的块状,再将块状花生壳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16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70~8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再微波晶化15~20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得到的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0~20min,再静置48~50h,然后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以及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2~5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550~650℃的马弗炉中煅烧3~4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
其中,步骤五中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和清洗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三相同;
步骤五中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和烘干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四相同。
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应用,是将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作为吸附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方法用硝酸处理花生壳,处理后花生壳变得粗糙疏松且多孔。将盐和碱通过搅拌充分接触,得到的前驱液中含有粒径均一,大小均匀的水滑石晶核,将预处理后的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后,通过毛细作用,前驱液连同水滑石晶核沉积在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孔隙中,通过微波晶化,使晶核生长,再通过超声处理使晶核均匀地分散在模板里面、静置有利于晶核在模板孔中再次填充生长、变大,抽滤去除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后煅烧除去花生壳模板,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花生壳这种生物资源丰富、绿色、环保,且成本低廉,利用花生壳作为模板合成纳米材料节约了模板制备的时间和能源,具有高效、低成本、工艺简单、易操作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工业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孔为多级结构,微米级大孔的孔壁上具有纳米级的孔。
用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对刚果红染料进行吸附,其吸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得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
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可用催化、吸附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试验1制备的LDO多孔材料的SEM图;
图2是试验1得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MgAl-LDO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图;
图3是试验1得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MgAl-LDO的孔径分成曲线图;
图4是试验1制备的MgAl-LDO多孔材料吸附前IR图;
图5是试验1制备的MgAl-LDO多孔材料吸附后IR图;
图6是试验1制备的MgAl-LDO多孔材料吸附前XRD图;
图7是试验1制备的MgAl-LDO多孔材料吸附后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由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纳米薄膜有序排列成多孔结构组成,微米级大孔的孔壁上具有纳米级的小孔,大孔径为2~6μm,小孔径为2~15nm,双金属由二价金属和三价金属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二价金属为Zn、Mg或Ni。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三价金属为Fe或A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前驱液的制备:按二价金属(M2+)离子与三价金属(M3+)离子的摩尔比为(3~5):1,配制二价金属盐与三价金属盐的混合盐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1.5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1.5mol·L-1碱性溶液;再将混合盐溶液与碱性溶液同时滴加到温度为70~90℃且具有搅拌的容器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成粒径为1~2cm的块状,再将块状花生壳颗粒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16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70~8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再微波晶化15~20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得到的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0~20min,再静置48~50h,然后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以及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2~5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550~650℃的马弗炉中煅烧3~4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
其中,步骤五中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和清洗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三相同;
步骤五中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和烘干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二价金属盐为含Zn2+、Mg2+或Ni2+的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或五不同的是三价金属盐为含Fe3+或Al3+的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至六之一不同的是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或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四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应用,是将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作为吸附材料的应用。
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1:本试验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前驱体溶液的制备:按Mg(NO3)2·6H2O与Al(NO3)3·9H2O的摩尔比为3:1,配制Mg(NO3)2·6H2O与Al(NO3)3·9H2O混合盐溶液,溶液中Mg2+与Al3+离子的总浓度为1.0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mol·L-1NaOH溶液;量取80ml混合盐溶液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将NaOH溶液加入到另一个恒压滴液漏斗中,再将两个恒压滴液漏斗安装在三口瓶上,再将三口瓶固定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同时打开两个恒压滴液漏斗的旋钮,使混合盐溶液与NaOH溶液同时滴入开启搅拌的三口瓶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碎成块状颗粒,颗粒大小为1~2cm,再将块状花生壳颗粒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7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h,然后再微波晶化15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0min,再静置48h,然后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步骤三的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和步骤四的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4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550℃的马弗炉中煅烧3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一、前驱液的制备:按二价金属(M2+)离子与三价金属(M3+)离子的摩尔比为(3~5):1,配制二价金属盐与三价金属盐的混合盐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1.5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1.5mol·L-1碱性溶液;再将混合盐溶液与碱性溶液同时滴加到温度为70~90℃且具有搅拌的容器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成粒径为1~2cm的块状,再将块状花生壳颗粒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16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70~8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再微波晶化15~20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得到的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0~20min,再静置48~50h,然后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以及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2~5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550~650℃的马弗炉中煅烧3~4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
其中,步骤五中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和清洗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三相同;
步骤五中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和烘干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四相同。
本试验得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该材料具有有序多孔结构。生物模板的存在,对前驱体溶液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和稳固作用。前驱体液溶液浸满模板孔径后,会发生自组装和热固定聚合,前驱体溶液和模板表面会产生牢固的连接作用。在煅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模板中的有机物、多糖成分逐渐被去除,固化中的前驱体开始收缩,形成多孔状,持续高温使得LDO完全复制了生物模板,形成了与模板形貌相同且具有纤维状或束状结构的纳米材料。
图2是本试验得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MgAl-LDO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图,由图可以看出该材料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属Ⅲ型等温线,等温线出现了H3型的迟滞环,说明该材料有缝形孔状结构。在相对压力为P/P0≈0.3~0.95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迟滞环,说明该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在相对压力0.90至接近1.0的高压区,由于毛细凝聚而发生大孔填充使得吸附量迅速上升,表明孔结构分布中有大孔孔隙的存在。
图3是本试验得到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MgAl-LDO的孔径分布图,由图可以看出该多孔材料在2~4nm之间有一对称峰,说明该多孔材料具有介孔结构,与吸附等温线相一致。
吸附试验:用本试验制备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MgAl-LDO)多孔材料用作吸附材料,吸附刚果红,具体方法如下:
配制浓度为50mg/L的刚果红溶液,取50ml该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置于3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恒温10min,然后称取10mg LDO多孔材料于锥形瓶中,塞紧塞子,振荡10min,吸附结束,将溶液放于离心机离心10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为了考虑上述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评价采用对染色剂的吸附率P来描述:
P%=(C0-Ci)/C0×100%
式中:Ci—吸附后溶液中刚果红染料的浓度(mg·L-1);
C0—溶液中刚果红染料的初始浓度(mg·L-1);
P—吸附率(%)。
图4是本试验制备的LDO多孔材料的红外谱图,图5是本试验制备的LDO多孔材料吸附刚果红后的红外谱图,图4和图5对比可以看出,吸附之后的谱图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吸附多孔材料在1174cm-1附近出现了S=O磺酸基的不对称振动吸收峰,1045cm-1附近出现了S=O磺酸基的对称振动吸收峰,1558~1507cm-1处的两个峰谱为萘衍生物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1653cm-1为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这些峰的存在验证了刚果红染料被成功的吸附到多孔材料中。
图6为本试验制备的LDO多孔材料XRD图,图7为本试验制备的LDO多孔材料吸附刚果红后的XRD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来10.42°、22.04°,34.64°、61.2°附近处分别具有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003)、(006)、(009)、(110)特征峰,这些峰与标准的Mg-Al-LDHs的特征峰是一致的,说明吸附后的LDO多孔材料恢复了水滑石的层状结构。
将吸附试验中的振荡时间由10min改变为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测试振荡吸附后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吸附率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刚果红吸附时间的测定
由表1可以看出来,当吸附时间为40min时,吸附率增加明显,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率上升趋势变缓,在考虑节约能源的条件下选择此时间为最佳吸附时间。
再做另一吸附试验,取50mL该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置于3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恒温10min,然后分别称取5mg、7.5mg、10mg、12.5mg、15mg、17.5mg、20mg的LDO多孔材料加于锥形瓶中,塞紧塞子,振荡40min,吸附结束,将溶液放于离心机离心10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吸附率列于表2中。
表2 对刚果红最佳吸附剂量的测定
从表2可以看出。当吸附剂的用量为200mg/L时,吸附率明显增大,在节约吸附剂又能得到很高的吸附率的条件下选择此浓度为最佳吸附剂的用量。
试验2:本试验与试验1不同的所用的二价金属盐为Zn(NO3)2·6H2O,其它实施步骤与试验1相同。具体步骤如下:
一、前驱液的制备:按Zn(NO3)2·6H2O与Al(NO3)3·9H2O的摩尔比为3:1,配制Zn(NO3)2·6H2O与Al(NO3)3·9H2O混合盐溶液,溶液中Zn2+与Al3+离子的总浓度为1.0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mol·L-1NaOH溶液;量取80mL混合盐溶液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将NaOH溶液加入到另一个恒压滴液漏斗中,再将两个恒压滴液漏斗安装在三口瓶上,再将三口瓶固定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同时打开两个恒压滴液漏斗的旋钮,使混合盐溶液与NaOH溶液同时滴入开启搅拌的三口瓶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碎成块状,大小为1~2cm,再将块状花生壳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8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再微波晶化20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5min,再静置48h,然后真空抽滤后,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和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3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600℃的马弗炉中煅烧4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
一、前驱液的制备:按二价金属(M2+)离子与三价金属(M3+)离子的摩尔比为(3~5):1,配制二价金属盐与三价金属盐的混合盐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1.5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1.5mol·L-1碱性溶液;再将混合盐溶液与碱性溶液同时滴加到温度为70~90℃且具有搅拌的容器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成粒径为1~2cm的块状,再将块状花生壳颗粒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16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70~8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再微波晶化15~20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得到的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0~20min,再静置48~50h,然后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以及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2~5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550~650℃的马弗炉中煅烧3~4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
其中,步骤五中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和清洗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三相同;
步骤五中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和烘干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四相同。
吸附试验:配制浓度为50mg/L的刚果红溶液,取50mL该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置于3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恒温10min,然后称取10mg LDO多孔材料于锥形瓶中,塞紧塞子,振荡10min,吸附结束,将溶液放于离心机离心10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列于表3中。然后将振荡分别改为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再测定吸光度,列于表3中。
表3 对刚果红吸附时间的测定
由表3可以看出来,当吸附时间为40min时,吸附率明显增大,随着时间的增加吸附上升趋势变缓,在考虑节约能源的条件下选择此时间为最佳吸附时间。
再做另一吸附试验,取50mL该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置于3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恒温10min,然后分别称取5mg、10mg、15mg、20mg、25mg、30mg、35mg的本试验制备的LDO多孔材料加于锥形瓶中,塞紧塞子,振荡40min,吸附结束,将溶液放于离心机离心10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吸附率列于表4中。
表4 对刚果红最佳吸附剂量的测定
从表4可以看出。当吸附剂的用量为300mg/L时,吸附率明显增大,在节约吸附剂又能得到很高的吸附率的条件下选择此浓度为最佳吸附剂的用量。
试验3:本试验与试验1不同的是步骤一的前驱体溶液的制备为:按Ni(NO3)2·6H2O与Fe(NO3)3·9H2O的摩尔比为3:1,配制Ni(NO3)2·6H2O与Fe(NO3)3·9H2O混合盐溶液,溶液中Ni2+与Fe3+离子的总浓度为1.0mol·L-1;再配制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Na2CO3的浓度为0.5mol·L-1,NaOH的浓度为0.8mol·L-1;量取80mL混合盐溶液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将尿素溶液加入到另一个恒压滴液漏斗中,再将两个恒压滴液漏斗安装在三口瓶上,再将三口瓶固定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同时打开两个恒压滴液漏斗的旋钮,使混合盐溶液与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同时滴入开启搅拌的三口瓶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5~9,得到前驱体溶液。其它与试验1相同。
将本试验制备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为有序介孔结构,其孔包括缝形孔。
吸附试验:配制浓度为50mg/L的刚果红溶液,取50mL该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置于3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恒温10min,然后称取10mg本试验制备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LDO)多孔材料于锥形瓶中,塞紧塞子,振荡20min,吸附结束,将溶液放于离心机离心10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吸附率为95.41%。

Claims (8)

1.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多孔材料是由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纳米薄膜有序排列成多孔结构组成,微米级大孔的孔壁上具有纳米级的小孔,大孔径为2~6μm,小孔径为2~15nm,双金属由二价金属和三价金属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二价金属为Zn、Mg或N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三价金属为Fe或Al。
4.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前驱液的制备:按二价金属离子与三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3~5):1,配制二价金属盐与三价金属盐的混合盐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1.5mol·L-1;再配制浓度为1.0~1.5mol·L-1碱性溶液;再将混合盐溶液与碱性溶液同时滴加到温度为70~90℃且具有搅拌的容器中,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值为8~9,得到前驱液;
二、花生壳生物模板的制备:将花生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于8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剪成粒径为1~2cm的块状,再将块状花生壳放入硝酸中浸泡处理8~16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花生壳生物模板;
三、将花生壳生物模板浸渍到前驱液中,在70~8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再微波晶化15~20min,静置后,将上清液倒掉,将下层浆液洗涤至中性,得到中性浆液;
四、将得到的中性浆液超声处理10~20min,再静置48~50h,然后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前驱液,烘干,得负载后的模板;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负载后的模板重复进行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清洗,以及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烘干的操作2~5次,得到填充充分的模板;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填充充分的模板放在温度为550~650℃的马弗炉中煅烧3~4h,得到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
其中,步骤五中在前驱液中浸渍、微波晶化和清洗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三相同;
步骤五中超声处理、静置、真空抽滤和烘干的顺序及工艺参数与步骤四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二价金属盐为含Zn2+、Mg2+或Ni2+的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三价金属盐为含Fe3+或Al3+的盐。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或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将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作为吸附材料的应用。
CN201410404296.3A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8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4296.3A CN104128158B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4296.3A CN104128158B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8158A true CN104128158A (zh) 2014-11-05
CN104128158B CN104128158B (zh) 2016-04-20

Family

ID=5180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42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8158B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815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1636A (zh) * 2014-12-04 2015-04-29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于丝瓜络制备的多孔块状磁性金属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7571A (zh) * 2015-03-09 2015-06-17 云南大学 生物模板法制备具有缓释除磷功能镁铝盐材料方法及应用
CN107670642A (zh) * 2017-11-23 2018-02-09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769454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硝酸盐处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8022762A (zh) * 2016-11-11 2018-05-11 南京大学 基于花生壳制备掺氮多孔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8911007A (zh) * 2018-07-12 2018-11-30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模板的Al-Mg氧化物除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25228A (zh) * 2018-10-10 2019-01-18 河北大学 一种镍基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07350A (zh) * 2019-03-06 2019-05-2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有序多孔铜集流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992A (zh) * 2010-01-22 2010-07-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类水滑石/蛋壳膜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3570A (zh) * 2010-09-02 2010-12-15 东北林业大学 柱撑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635A (zh) * 2013-07-03 2013-09-25 重庆交通大学 石墨烯/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130260990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sorbent for carbon dioxid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capture module for carbon dioxide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992A (zh) * 2010-01-22 2010-07-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类水滑石/蛋壳膜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3570A (zh) * 2010-09-02 2010-12-15 东北林业大学 柱撑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260990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sorbent for carbon dioxid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capture module for carbon dioxid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316635A (zh) * 2013-07-03 2013-09-25 重庆交通大学 石墨烯/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汉青,等: "微波晶化法合成柱撑纳米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对PP阻燃性能的研究", 《材料导报》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1636A (zh) * 2014-12-04 2015-04-29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于丝瓜络制备的多孔块状磁性金属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7571A (zh) * 2015-03-09 2015-06-17 云南大学 生物模板法制备具有缓释除磷功能镁铝盐材料方法及应用
CN104707571B (zh) * 2015-03-09 2021-01-29 云南大学 生物模板法制备具有缓释除磷功能镁铝盐材料方法及应用
CN108022762B (zh) * 2016-11-11 2020-11-03 南京大学 基于花生壳制备掺氮多孔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8022762A (zh) * 2016-11-11 2018-05-11 南京大学 基于花生壳制备掺氮多孔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769454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硝酸盐处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7694541B (zh) * 2017-09-28 2019-11-1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硝酸盐处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7670642A (zh) * 2017-11-23 2018-02-09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8911007A (zh) * 2018-07-12 2018-11-30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模板的Al-Mg氧化物除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11007B (zh) * 2018-07-12 2021-03-16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模板的Al-Mg氧化物除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25228A (zh) * 2018-10-10 2019-01-18 河北大学 一种镍基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25228B (zh) * 2018-10-10 2021-04-27 河北大学 一种镍基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07350A (zh) * 2019-03-06 2019-05-2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有序多孔铜集流体的制备方法
CN109807350B (zh) * 2019-03-06 2022-04-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有序多孔铜集流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8158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8158B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48031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聚多巴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74365B (zh) 羧甲基纤维素离子插层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05567B (zh) 一种利用mof衍生双金属氧化物模板制备金属氧化物多级结构的方法
CN104707542B (zh) 一种光催化剂/SiO2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3499A (zh) 一种大孔-介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4001471B (zh) 一种二氧化硅固定化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84215B (zh) 一种制备三维有序大孔BiVO4负载的Fe2O3和贵金属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9304139A (zh) 一种提高凹凸棒土吸附性能的改性工艺
CN102276158B (zh) 一种偏钒酸盐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荧光膜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Sodium hypophosphite induced a simultaneous P doping and hollowing process of TiO 2 spherical nanostructur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N109569545A (zh) 一种粉煤灰制备铝硅多孔材料的方法
CN109019618B (zh) 一种硅酸铜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977771A (zh) 双官能团功能化炭基磁性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3691441A (zh) 一种强吸附、高可见光降解性能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Yu et al. Peculiar shuttle-like nano-sized TiO (OH) 2/C lithium ion sieve with improved adsorption rate and cycling reliability: Preparation and kinetics
CN109351337A (zh) 一种硅烷偶联剂改性沸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651712B (zh) 共沉淀一步制备硝酸根插层镍铝类水滑石的方法
CN107999129A (zh) 一种改性SrTiO3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8902A (zh) 一种氧化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813B (zh) 一种WxTiO2+3x/SiO2气凝胶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583621B (zh) 一种含钛纤维素/LDH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55490B (zh) 一种快速制备氯离子插层钴铝类水滑石的方法
CN109279656A (zh) 微纳介孔球型Mn2O3的制备方法
CN105540681A (zh) 一种笼状三氧化二铁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