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1714B - 复合电子组件、板和功率平稳单元 - Google Patents

复合电子组件、板和功率平稳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1714B
CN104111714B CN201410138088.3A CN201410138088A CN104111714B CN 104111714 B CN104111714 B CN 104111714B CN 201410138088 A CN201410138088 A CN 201410138088A CN 104111714 B CN104111714 B CN 104111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pacitor
inductor
electronical assembly
combined electro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8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1714A (zh
Inventor
李裁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1674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0477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1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1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1/00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复合电子组件的板以及一种功率平稳单元,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输入端子,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并且使功率平稳,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以及输出端子,供应平稳的功率。电感器可以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AC)分量,电容器可以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Description

复合电子组件、板和功率平稳单元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4月1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043760号韩国专利申请以及于2013年12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16747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以上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多个无源元件的复合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近来,虽然电子装置已经小型化,但是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仍然需要多种多样的功能以满足产品变得更轻、更薄、更短且更小的需求。
为了满足各种服务需求,电子装置具有承担有效地控制并管理有限的电池资源的功能的基于功率半导体的功率管理集成电路(PMIC)。
然而,在电子装置中提供各种功能导致设置在PMIC中的DC/DC转换器的数量以及将要设置在PMIC的功率输入端子和功率输出端子中所需要的无源元件的数量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设置电子装置的组件的面积不可避免地增加,从而对电子装置的小型化造成障碍。
此外,PMIC的布线图案和PMIC的外围电路产生显著量的噪声。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在驱动功率供应系统中具有减小的组件安装面积的复合电子组件。
在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提供一种在驱动功率供应系统中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的复合电子组件。
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输入端子,构造为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并且使功率平稳,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或磁性材料)的磁性主体;以及输出端子,构造为供应平稳的功率,其中,电感器可以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AC)分量,电容器可以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输出功率与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的输入功率的比(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可以等于或大于85%。
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频率范围可以在1MHz至30MHz。
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在1μF至100μF的范围。
电感器的电感可以在0.01μH至1.1μH的范围。
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可以在55%至95%的范围。
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的一部分中。
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可以在0.1A至10.0A的范围。
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连接功率平稳单元和地的接地端子。
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复合主体,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为一体,其中,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输入端子,设置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电感器的导电图案;输出端子,设置在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电感器的导电图案和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以及接地端子,设置在复合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一个或更多个上,并且连接到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其中,电感器和电容器串联连接,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AC)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磁性主体可以通过堆叠多个磁性层来形成,每个磁性层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图案,导电图案可以构成线圈部件。
电感器可以是薄膜型电感器,在薄膜型电感器中,磁性主体包括绝缘基底和形成在绝缘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线圈。
磁性主体可以包括芯和围绕芯卷绕的线圈。
输出功率与输入到复合主体的输入功率的比(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可以等于或大于85%。
输入到复合主体或从复合主体输出的功率的频率范围可以为1MHz至30MHz。
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在1μF至100μF的范围。
电感器的电感可以在0.01μH至1.1μH的范围。
磁体与复合主体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可以在55%至95%的范围。
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复合主体的一个端表面的一部分中。
输入到复合主体或从复合主体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可以在0.1A至10.0A的范围。
内部电极可以包括:第一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复合主体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一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引线;第二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的引线。
电感器可以设置在电容器的上部上。
电容器可以设置在电感器的侧表面上。
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复合电子组件作为在便携式移动装置的电源端子中使用的功率平稳电子组件,并抑制供应功率的AC分量并减少波纹,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为一体,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输入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上并且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以及输出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上并且供应已经通过功率平稳单元平稳的功率,其中,电感器可以抑制供应功率的AC分量,电容器可以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复合电子组件的板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电极焊盘;复合电子组件,安装在PCB上;以及焊料,连接电极焊盘和复合电子组件。
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功率平稳单元可以包括:电池;第一功率平稳单元,使从电池供应的功率平稳;功率管理单元,通过切换操作转换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提供的功率;以及第二功率平稳单元,使从功率管理单元提供的功率平稳,其中,第二功率平稳单元是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复合电子组件,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其中,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AC)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功率管理单元可以包括:变压器,其中的初级侧和次级侧彼此绝缘;切换单元,位于变压器的初级侧并且切换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提供的功率;脉宽调制(PWM)集成电路(IC),控制切换单元的切换操作;以及整流单元,位于变压器的次级侧并且将转换的功率进行整流。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电池和功率管理单元向需要驱动功率的预定端子提供驱动功率的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视图;
图2A是示出从功率管理单元输出的源电压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2B是示出在从功率管理单元输出的功率穿过功率电感器之后的电压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2C是示出已经穿过功率电感器的功率穿过第二电容器之后的电流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图案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复合电子组件的功率平稳单元的详细电路图;
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
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用复合电子组件的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图案的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沿着A-A'线截取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沿着A-A'线截取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二示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沿着A-A'线截取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三示例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层叠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包括在图8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的可用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的内部电极的平面图;
图14是在图8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16是示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举例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同样的标号将始终用于指示同样或相似的元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输入端子,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并使功率平稳,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或者磁性材料)的磁性主体;以及输出端子,供应平稳后的功率,其中,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AC)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的波纹。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指的是其中电感器和电容器结合(或集成)为单个组件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多个电感器和电容器连接到功率管理单元(例如,功率管理集成电路(PMIC)),以使功率平稳。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功率平稳单元的电感器和电容器形成为单个复合组件,第二功率平稳单元使由基于接收到功率的PMIC转换的功率平稳,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连接到PMIC的多个组件可以实现为单个复合形式。
因此,虽然复合电子组件是连接到PMIC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结合的组件,但是它也可以应用为使多个电感器和电容器结合的阵列型复合组件。
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输入端子,接收已经被PMIC转换的功率;功率平稳单元,使功率平稳并且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
如上所述,由于材料和容量等的差异,复合电子组件(即,连接到PMIC的功率组件)在诸如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各个方面不同于其中用于高频滤波器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的普通复合组件,如下所述。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
输出功率与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的输入功率的比(输出功率/输入功率)等于或大于85%。
如上所述,功率平稳单元用作接收具有被PMIC转换的电压的功率并且使接收的功率平稳,在移动装置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与供应的输入功率的比(即,功率效率)需要等于或大于85%,以使有限的电池容量供应功率的时段更长。
即,与其中用于高频滤波器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的普通复合组件不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感器是具有0.01μH至1.1μH范围的电感的功率电感器,电容器是具有1μF至100μF范围的电容的高容量组件,从而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效率可以等于或大于85%。
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频率可以在1MHz至30MHz的范围。
如果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切换频率低,则需要具有用于大电流的高电感特性的电感器,如果切换频率高,则需要具有用于大电流的相对低的电感特性的电感器。
用于在高频带内使用的大电流的且具有相对低的电感特性的电感器有益于小型电感器产品,但是由于切换电阻导致的功率损耗,所以其具有低的功率效率。
因此,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在大约1MHz至大约30MHz范围的低频带中的切换频率。
其中用于高频滤波器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的普通复合组件是在信号线中使用的组件,其被用在高于或等于100MHz或1GHz的高频区域中。相比之下,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是在功率线中使用的组件。采用在1MHz至30MHz范围的频带的复合电子组件可以被用在低频区域中。
电容器可以具有例如1μF至100μF范围的电容,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即,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的电容器是具有1μF至100μF范围的电容的高容量产品,以去除供应功率的波纹。
电感器可以具有例如1μH至1.1μH范围的电感,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对便携式移动装置来说重要的是小而轻,并且电池寿命长。
在制造紧凑的便携式移动装置的技术方面,减小DC-DC中的切换损耗电阻是至关重要的。
即,减小DC-DC中的切换损耗电阻改善效率,提高时钟速度,并且时钟速度的提高可以减小电感器的电感,电感的减小可以减少电感器内的线圈的匝数,因此,可以使电感器小型化。
即,一旦接收到被PMIC转换的功率,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的电感器用于抑制包括在功率中的低频交流(AC)分量,因此,电感器是具有0.01μH至1.1μH范围的高电感的产品,具体地讲,所述电感器是功率电感器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电感器是具有0.01μH至1.1μH范围的高电感的紧凑产品,因此,它可以与电容器结合,同时在切换频率为1MHz至30MHz范围的低频区域中具有高效率特性,从而实现复合电子组件。
在复合电子组件中,如果电感器的电感小于0.01μH,则功率的波纹增加,从而出现问题。
同时,当使用在便携式移动装置中的小型电感器的电感超过1.1μH时,如果增加线圈的匝数以实现所述电感,则DC电阻Rdc相对增加并且DC偏压特性劣化,从而降低了效率。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电感器具有0.01μH至1.1μH范围的电感。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复合电子组件的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
在包括用于高频滤波器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的普通复合电子组件的情况下,电感器被形成为包括介电层和形成在介电层上的导电图案,并且旨在实现高阻抗。相比之下,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感器旨在低阻抗,所以它可以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
因此,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所以可以获得高电感效果。
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可以在55%至95%的范围。
通过调节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以满足55%至95%的范围,可以获得高DC偏压特性、低DC电阻Rdc和减少波纹的效果。
如果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小于55%,则可能难以实现当在具有1MHz至30MHz范围的切换频率的低频带中使用时所需的具有用于大电流的高电感特性(即,高DC偏压特性和低DC电阻Rdc特性)的电感器。
如果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超过95%,则电容器的电容和性能可能劣化,并且在减少波动方面存在问题。
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的部分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端的部分中,以防止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SRF)的劣化。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中电感器和电容器相结合的复合电子组件中,在输入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的一部分中的情况下,在输入端子、电感器的线圈部件、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中或在电感器的线圈部件与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之间可能产生寄生电容。
由于寄生电容,所以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SRF)会向低频移动。
在自谐振频率(SRF)向低频移动的情况下,可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电感器的频率区域可被缩小。
即,电感器的功能不会在高于自谐振频率(SRF)的高频区域中执行,所以,如果SRF向低频移动,则可以限制可用的频率区域。
然而,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输入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的一部分中,所以输入端子的面积如此小而使得在电感器的线圈部件和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可以最小化,从而防止SRF改变。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输入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的一部分中,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所述一端的整个部分中。
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可以在0.1A至10.0A的范围。
与用于高频率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普通复合组件不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用于低频率,并且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可以在0.1A至10.0A的范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复合电子组件具有其中电感器和电容器结合的构造,这里,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结合表面之间的面积匹配度可以等于或大于95%。
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结合表面之间的面积匹配度指的是:假设对应组件的结合表面的面积是100的情况下,对应组件的面积一致的程度。
由于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结合表面的面积匹配达到95%或更高,所以当复合电子组件被安装在板上时,可以使不良率最小化。
详细地讲,当在板上安装复合电子组件时,通过真空设备将复合电子组件安装在板上,并且通过调整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结合表面的面积以匹配至95%或以上,可以使不良率最小化。
如果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结合表面一致的程度小于95%,则当复合电子组件被安装在板上时,可能无法将真空均匀地施加到整个复合电子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复合电子组件可能不能被适当地安装,或者在安装时,复合电子组件可能塌陷等等。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电池和功率管理单元向需要驱动功率的预定端子供应驱动功率的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视图。
参照图1,驱动功率供应系统包括电池300、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功率管理单元500以及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
电池300用于将功率供应到功率管理单元500。这里,假设由电池300供应到功率管理单元500的功率为第一功率。
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可以使第一功率V1平稳并且将平稳的第一功率供应到功率管理单元500。详细地讲,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可以包括形成在电池300和功率管理单元500的连接端子与地之间的电容器C1。电容器C1可以减小包括在第一功率中的波纹。
另外,电容器C1可以充入电荷。在功率管理单元500瞬时消耗大电流的情况下,电容器C1可以释放所充入的电荷以抑制功率管理单元500的电压波动。
电容器C1可以是具有高电容的电容器并且包括300个或更多个介电层。
功率管理单元500用于将引入到电子装置的功率转换为适于电子装置的形式的功率,并且分配、充入和控制该功率。因此,功率管理单元500通常可以包括DC/DC转换器。
另外,PMIC500可以被实现为功率管理集成电路(PMIC)。
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将第一功率V1转换为第二功率V2。第二功率V2是连接到功率管理单元500的输出端子以接收驱动功率的有源元件(诸如IC等)所请求的功率。
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可以使第二功率V2平稳,并将平稳后的第二功率传输到输出端子Vdd。被供以来自功率管理单元500的驱动功率的有源元件(诸如IC等)可以连接到输出端子Vdd。
详细地讲,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包括在功率管理单元500和输出端子Vdd之间串联连接的电感器L1。另外,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包括形成在功率管理单元500和输出端子Vdd的连接端子与地之间的电容器C2。
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可以抑制包括在第二功率V2中的AC分量并且减少供应的功率中的波纹。
另外,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可以稳定地将功率供应至输出端子Vdd。
电感器L1可以是可应用于大电流的功率电感器。
功率电感器是当向其施加DC时电感的变化小于普通电感器的高效电感器。即,功率电感器可以被视为除了具有普通电感器的功能外甚至具有DC偏压特性(当施加DC时电感变化)的电感器。
即,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可以包括当向其施加DC时其电感很少变化的高效的功率电感器而不是普通的电感器。
另外,电容器C2可以是具有高电容的电容器。
图2A是示出从功率管理单元500输出的源电压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2B是示出从功率管理单元500输出的功率穿过功率电感器L1之后的电压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2C是示出已经穿过功率电感器L1的功率穿过第二电容器C2之后的电流的波形的曲线图。
参照图1和图2A,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将通过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输入的第一电压V1转换为第二电压V2。
例如,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可以减少由电池300施加的电压的波纹并且将DC第一电压V1供应到功率管理单元500。
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接收通过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输入的DC第一电压V1,并且将接收的DC第一电压V1转换为第二电压V2。这里,参照图2A,第二电压V2可以是脉宽调制(PMW)电压(AC电压)。在下文中,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将第二电压V2提供到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
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可以包括:功率电感器L1,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性主体;第二电容器C2,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另外,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可以抑制从功率管理单元500提供的第二电压V2的AC分量,并减少波纹。
即,功率电感器L1可以抑制第二电压V2的AC分量,第二电容器C2可以减少第二电压V2的波纹。
参照图2B,在第二电压V2(即,PWM电压)穿过功率电感器L1之后,可以抑制它的AC分量。因此,在图2A中示出的第二电压V2的波形可以改变为在图2B中示出的形式。
参照图2C,在穿过功率电感器L1之后,当第二电压V2穿过第二电容器C2时,其波纹可以被减少。因此,在图2B中示出的第二电压V2的电压波形可以被改变为在图2C中示出的电流形式。这里,为了有效地减少第二电压V2的波纹,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可以为从1μF至100μF的范围。即,第二电容器C2是具有高电容的电容器。
因此,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具有抑制第二电压V2的AC分量的功率电感器L1和减小第二电压V2的波纹的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所以输出功率与输入到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的输入功率的比可以等于或大于85%。
图3是示出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图案的视图。
参照图3,可以识别功率管理单元500、功率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的布局。
可以设置10个DC/DC转换器。另外,为了实现DC/DC转换器的功能,每个DC/DC转换器需要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例如,具有高电容的电容器)。
参照图3,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包括预定端子N1和N2。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接收来自电池的功率并且利用DC/DC转换器转换接收的功率。另外,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通过第一端子N1供应转换后的功率。第二端子N2是接地端子。
这里,第一功率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端子N1的功率,并且使接收的功率平稳,然后通过第三端子N3供应驱动功率,从而可以执行第二功率平稳单元的功能。
在图3中示出的第四端子N4至第六端子N6执行与第一端子N1至第三端子N3的功能相同的功能,所以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设计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中被认为重要的是,功率管理单元、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需要被设置为尽可能地靠近。另外,功率线的布线需要被设计为短且厚。
这是由于当满足以上需要时可以减小组件布图面积并且可以抑制噪声的产生的事实。
在功率管理单元500的输出端子的数量少的情况下,不存在将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设置为彼此靠近的问题。然而,如果将要使用功率管理单元500的多个输出时,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可能会由于组件紧凑而导致不能被正常设置。另外,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可以根据功率的优先级被设置在非最优状态下。
例如,由于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具有大尺寸,所以当实际设置这些元件时会不可避免地延长功率线和信号线。
在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设置在非最优状态的情况下,对应的元件之间的间距和功率线被延长,从而产生会对功率供应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噪声。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
参照图4,复合电子组件包括输入端子A、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端子B和接地端子C。
功率平稳单元包括功率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
复合电子组件可以是用作如上所述的第二功率平稳单元的元件。
输入端子A可以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500转换的功率。
功率平稳单元可以使通过输入端子A接收的功率平稳。
输出端子B可以将平稳的功率供应到输出端子Vdd。
接地端子C可以将功率平稳单元连接到地。
同时,功率平稳单元包括连接在输入端子A和输出端子B之间的功率电感器L1和连接在接地端子C和输出端子B之间的第二电容器C2。
参照图4,由于功率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共用输出端子B,所以可以减小功率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空间。
以这种方式,在复合电子组件中,设置在功率管理单元500的输出功率端子中的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被实现为单个组件。因此,复合电子组件具有提高的元件集成。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复合电子组件的功率平稳单元的详细电路图。
参照图5,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功率平稳单元可以包括:电池300;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使从电池300供应的功率平稳;功率管理单元500,通过切换操作转换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提供的功率;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使从功率管理单元500提供的功率平稳。
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包括:变压器(transformer),初级侧和次级侧在变压器中彼此绝缘;切换单元,位于变压器的初级侧并且切换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提供的功率;脉宽调制(PWM)集成电路,控制切换单元的切换操作;以及整流单元,位于变压器的次级侧并且将转换的功率进行整流。
即,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转换功率,例如,通过切换单元的切换操作将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400提供的第一电压V1转换为第二电压V2。这里,功率管理单元500的PWM IC可以控制切换单元的切换操作,以将第一电压V1转换为第二电压V2。
在下文中,第二电压V2可以由整流单元(例如由二极管元件D1)进行整流,从而被提供到第二平稳单元600。
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可以是包括电容器C2和电感器L1的复合电子组件,电容器C2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L1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电感器L1可以抑制供应的第二电压V2的AC分量,电容器C2可以减小供应的第二电压V2的波纹。
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
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电路图。参照图6B,在设置多个集成电路(IC)700和750的情况下,多个第二功率平稳单元600和650可以位于第一IC700和第二IC750的输入侧。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用复合电子组件的驱动功率供应系统的布局图案的视图。
参照图7,可以看到,第二电容器C2和功率电感器L1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替换。
如上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可以用作第二功率平稳单元。
另外,通过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替换第二电容器C2和功率电感器L1,可以使布线的长度最小化。另外,由于设置的元件的数量减少,所以元件可以被最佳地设置。
即,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功率管理单元、功率电感器和高容量电容器可以设置为尽可能地靠近,并且由于功率线的布线被设计为短且厚,所以可以减小噪声。
同时,电子装置制造者致力于减小设置在电子装置中的PCB的尺寸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要提高安装在PCB上的IC的集成度。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类似于复合电子组件,由于多个元件被结合为单个复合组件,所以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两个组件(第二电容器和功率电感器)被实现为单个复合电子组件,所以可以减小PCB安装面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对于现有的布局图案,安装面积可以减小大约10%至30%。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功率管理单元500可以通过最短的布线将功率供应到接收驱动功率的IC。
复合电子组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使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清楚,在附图中,可以限定六面体的方向,使得L为长度方向,W为宽度方向,并且T为厚度方向。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沿着A-A'线截取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沿着A-A'线截取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二示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沿着A-A'线截取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第三示例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层叠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包括在图8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的可用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的内部电极的平面图。
参照图8至图13,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1包括复合主体30。
复合主体30包括电容器10和电感器20,电容器10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11和内部电极31和32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11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20包括具有线圈部件40的磁性主体。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复合主体3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以及连接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
复合主体30可以具有如所示出的六面体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可以通过结合电容器10和电感器20来形成复合主体30,在此,形成复合主体30的方法不被具体限制。
例如,在不受具体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电粘合剂或树脂等将单独制造的电容器10和电感器20结合来形成复合主体30,或者通过顺序地堆叠电容器10的陶瓷主体和电感器20的磁性主体来形成复合主体30。
同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感器20设置在电容器10上方,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电感器20和电容器10的设置可以改变。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构成复合主体30的电容器10和电感器20。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电感器20的磁性主体包括线圈部件40。
电感器20可以是例如堆叠型电感器、薄膜型电感器或卷绕型电感器,但不受具体限制。此外,也可以使用激光螺旋型电感器(laser helixing-type inductor)等。
堆叠型电感器指的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的电感器:在薄的铁氧体或玻璃陶瓷片上印刷厚电极;将印刷有线圈图案的多个片层堆叠;通过贯穿孔连接内部导线。
薄膜型电感器指的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的电感器:通过薄膜溅射或镀覆在陶瓷基底上形成线圈导线;然后用铁氧体材料对其进行填充。
卷绕型电感器指的是通过围绕芯卷绕线材料(线圈导线)制造的电感器。
激光螺旋型电感器指的是通过如下步骤制造的电感器:通过溅射或镀覆在陶瓷线管(ceramic bobbin)上形成电极层;通过激光螺旋使线圈成形;随后用外部保护膜树脂将线圈处理成端子。
参照图9,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电感器20可以是堆叠型电感器。
详细地讲,磁性主体可以具有其中堆叠多个磁性层21的构造,多个磁性层21均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图案41,并且导电图案41形成线圈部件40。
参照图10,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电感器20可以是薄膜型电感器。
详细地讲,电感器20可以具有包括绝缘基底23和形成在绝缘基底23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线圈的薄膜的形式。
磁性主体可以通过在绝缘基底23的上部和下部中填充磁体22形成,绝缘基底23具有形成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线圈。
参照图11,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电感器20可以是卷绕型电感器。
详细地讲,电感器20的磁性主体包括芯24围绕芯24缠绕的线圈。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在复合电子组件中电感器20是根据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堆叠型电感器的情况。
磁性主体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在磁性生片21b至21j上印刷导电图案41;将其上形成有导电图案41的多个磁性生片21b至21j堆叠;在磁性生片21b的上部堆叠磁性生片21a并且在磁性生片21j的下部堆叠磁性生片21k;然后顺序地烧结得到的结构。
磁体由Ni-Cu-Zn基材料、Ni-Cu-Zn-Mg基材料、Mn-Zn基材料或铁氧体基材料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12,在磁性生片21b至21j上印刷导电图案41并进行干燥之后,将磁性生片21a和磁性生片21k分别堆叠在磁性生片21b的上部和磁性生片21j的下部上,从而形成磁性主体。
至于磁性主体内的导电图案41,将多个导电图案41a至41f沿堆叠方向进行堆叠以形成线圈图案。
可以通过将包含银(Ag)作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浆料以预定的厚度印刷来形成导电图案41。
导电图案41电连接到沿长度方向形成在两个端部上的第一输入端子51和第二输入端子53。
导电图案41可以具有电连接到第一输入端子51和第二输入端子53的引线。
导电图案41中的一个导电图案41a通过形成在磁性生片21b上的贯穿电极电连接到与导电图案41a之间设置有磁性层21的另一个导电图案41b,并且具有沿堆叠方向的线圈图案。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线圈图案不受具体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电感器的容量来设计。
即,第二导电图案41b至第五导电图案41e以线圈形式堆叠在具有暴露到第二端表面的引线的第一导电图案41a和具有暴露到第一端表面的引线的第六导电图案41f之间,并且导电图案分别通过形成在每个磁性生片中的贯穿电极连接,如上所述。
在图12中,示出第二导电图案41b至第四导电图案41d成对地重复,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导电图案的次数根据本公开的目的不受限制。
同时,构成电容器10的陶瓷主体通过堆叠多个介电层11a至11d来形成,多个内部电极31和32(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设置在陶瓷主体内,介电层布置在内部电极之间。
介电层11可以通过烧结包括陶瓷粉末、有机溶剂和有机粘合剂的陶瓷生片来形成。陶瓷粉末可以由作为具有高电容率(介电常数)的材料的钛酸锶(SrTiO3)基材料、钛酸钡(BaTiO3)基材料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内部电极可以包括第一内部电极31和第二内部电极32,第一内部电极31具有暴露到复合主体30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引线31a和31b,第二内部电极32具有暴露到复合主体30的第二端表面的引线部分32a,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详细地讲,构成电容器10的陶瓷主体通过堆叠多个介电层11a至11d来形成。
第一内部电极31和第二内部电极32形成在多个介电层11a至11d中的介电层11b和11c的一部分上,以使其堆叠。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内部电极31和第二内部电极32由包含导电金属的导电浆料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导电金属可以是镍(Ni)、铜(Cu)、钯(Pd)或它们的合金,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内部电极31和第二内部电极3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形成:通过诸如丝网印刷法或凹版印刷法的印刷方法在形成介电层11的每个陶瓷生片上印刷导电浆料。
其上印刷有内部电极的陶瓷生片可以交替地堆叠并烧结,以形成陶瓷主体。
在图13中,示出了第一内部电极31和第二内部电极32的图案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内部电极31和第二内部电极32的图案形状可以以不同方式修改。
电容器用于调节从功率管理单元(或PMIC)供应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1包括:输入端子51,形成在复合主体30的第一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20的线圈部件40;输出端子52,形成在复合主体30的第二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电感器20的线圈部件40和电容器10的第二内部电极32;以及接地端子53,形成在复合主体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并连接到电容器10的第一内部电极31。
输入端子51和输出端子52连接到电感器20的线圈部件40,以用作复合电子组件中的电感器。
另外,输出端子52连接到电容器10的第二内部电极32,并且电容器10的第一内部电极31连接到接地端子53,以用作复合电子组件中的电容器。
输入端子51、输出端子52和接地端子53由包含导电金属的导电浆料形成。
导电金属可以是镍(Ni)、铜(Cu)、锡(Sn)或它们的合金,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导电浆料还可以包括绝缘材料,这里,绝缘材料可以是例如玻璃,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形成输入端子51、输出端子52和接地端子53的方法不受具体限制。即,输入端子51、输出端子52和接地端子53可以通过浸渍陶瓷主体来形成,或者通过利用诸如镀覆等的任意其它方法来形成。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电感器20抑制供应的功率的AC分量,电容器10减少供应的功率中的波纹。
图14是图8中示出的复合电子组件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4,当输入电子51、输出端子52和接地端子53连接到对应的组件时,电感器20和电容器10串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中不同,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中,由于电感器20和电容器10被结合,所以电感器20和电容器10可以被设计为在它们之间具有最短的距离,从而减小噪声。
此外,由于电感器20和电容器10被结合,所以可以使功率管理单元中的安装面积最小化,从而有利地确保了安装空间。
另外,可以降低安装成本。
输出功率与输入到复合主体的输入功率的比(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可以等于或大于85%。
在复合主体中,输入/输出功率的频率可以在1MHz至30MHz的范围。
电容器可以具有1μF至100μF范围的电容。
电感器可以具有0.01μH至1.1μH范围的电感。
磁体与复合主体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主体的体积)可以在55%至95%的范围。
输入端子可以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的一部分中。
输入到复合主体或从复合主体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可以在0.1A至10.0A的范围。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参照图1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六面体复合主体130,复合主体130可以通过组合电容器110和电感器120来形成。电容器110设置在电感器120的侧表面上。
除了电容器110被设置在电感器120的两个测表面上之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具有与以上所描述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1的特性相同的特性,所以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同时,作为用在便携式移动装置的电源端子中的功率平稳电子组件,抑制供应功率的AC分量并且减少波纹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电子组件包括: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并且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为一体,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的磁性主体;输入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上并且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以及输出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上并且供应已经由功率平稳单元平稳的功率,其中,电感器可以抑制供应功率的AC分量,电容器可以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表1示出了根据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的DC偏压特性、DC电阻(Rdc)、波纹减小特性的结果。
对包括组合的电感等于0.47μH的电感器和电容等于22μF的电容器的复合电子组件进行测试,这里,在改变电感器的磁体的体积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比的同时进行测试。
电感等于0.47μH的电感器和电容等于22μF的电容器指的是在移动装置中使用的具有最低电感的电感器和具有最高电容的电容器。
即,在即使电感器的电感被最小化并且电容器的电容被最大化也不可能超越的最恶劣的条件下对复合电子组件进行测试。
当向电感器施加等于或大于预定电流的电流时,DC偏压特性被设置为允许总体电感为设计值的大约70%,并且在该水平以下的电感值被确定为有缺陷的。
即,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电感为0.47μH的电感器,并且电感值小于或等于0.329μH(等于70%)的情况被确定为有缺陷。
当DC电阻Rdc等于或大于50mΩ时,效率劣化到85%以下,这不适于在移动装置中使用,因此,DC电阻Rdc等于或大于50mΩ的情况被确定为有缺陷。
波纹减少特性根据Vp-p(峰值与峰值)测量结果来确定,并且Vp-p等于或大于超过参考电压的10%的情况被确定为有缺陷。
[表1]
*为比较示例
参照表1,可以看到,样品1和样品2具有小于55%的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其中,DC偏压特性小于0.329μH,即,等于0.47μH的70%,这是有缺陷的,并且DC电阻(Rdc)等于或大于50mΩ是有缺陷的。
另外,可以看到,样品10具有超过95%的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其中波纹减小特性是有缺陷的。
相比之下,可以看到,作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值范围,样品3至样品9具有55%至95%范围的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磁体的体积/复合电子组件的体积),其中,DC偏压特性、DC电阻(Rdc)和波纹减少特性是优良的。
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图16是示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图8的复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参照图16,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复合电子组件1的安装板200包括:印刷电路板(PCB)210,其上安装有复合电子组件1;三个电极焊盘221、222和223或更多个电极焊盘,形成在PCB210的上表面上。
电极焊盘包括分别连接到复合电子组件1的输入端子51、输出端子52和接地端子53的第一电极焊盘至第三电极焊盘221、222和223。
这里,在复合电子组件1的输入端子51、输出端子52和接地端子53位于与第一电极焊盘至第三电极焊盘221、222和223接触的状态下,复合电子组件1可以通过焊料230电连接到PCB210。
功率平稳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复合电子组件的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池;第一功率平稳单元,使从电池供应的功率平稳;功率管理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功率平稳单元的转换功率,并且具有多个DC-DC转换器和切换元件;第二功率平稳单元,接收来自功率平稳单元的转换功率并且使接收的功率平稳,其中,第二功率平稳单元是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复合电子组件,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其中,电感器抑制供应的功率的交流(AC)分量,电容器减小供应的功率的波纹。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在驱动功率供应系统中能够减小用于安装组件的面积的复合电子组件。
另外,可以提供能够在驱动功率供应系统中抑制噪声的产生的复合电子组件。
虽然已经在上面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26)

1.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
输入端子,构造为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
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并且使功率平稳,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以及
输出端子,构造为供应平稳的功率,
其中,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其中,内部电极包括:第一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引线;第二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表面的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的输入功率的比等于或大于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频率范围为1MHz至30M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容器的电容在1μF至100μF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的电感在0.01μH至1.1μH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体与复合电子组件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在55%至95%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入端子形成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的一部分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入到功率平稳单元或从功率平稳单元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在0.1A至10.0A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复合电子组件包括连接功率平稳单元和地的接地端子。
10.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
复合主体,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成一体,其中,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
输入端子,设置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电感器的导电图案;
输出端子,设置在复合主体的第二端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电感器的导电图案和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以及
接地端子,设置在电容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一个或更多个上,并且连接到电容器的内部电极,
其中,电感器和电容器串联连接,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其中,内部电极包括:第一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引线;第二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表面的引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性主体通过堆叠多个磁性层来形成,每个磁性层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图案,导电图案构成线圈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是薄膜型电感器,在薄膜型电感器中,磁性主体包括绝缘基底和形成在绝缘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线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性主体包括芯和围绕芯卷绕的缠绕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到复合主体的输入功率的比等于或大于85%。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入到复合主体或从复合主体输出的功率的频率范围为1MHz至30MHz。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容器的电容在1μF至100μF的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的电感在0.01μH至1.1μH的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磁体与复合主体的整体体积的体积比在55%至95%的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入端子形成在复合主体的第一端表面的一部分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输入到复合主体或从复合主体输出的功率的电流在0.1A至10.0A的范围。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感器设置在电容器的上部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电子组件,其中,电容器设置在电感器的侧表面上。
23.一种复合电子组件,所述复合电子组件作为在便携式移动装置的电源端子中使用的功率平稳电子组件并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分量且减少波纹,所述复合电子组件包括:
功率平稳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结合为一体,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
输入端子,设置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上并且接收已经被功率管理单元转换的功率;以及
输出端子,设置在功率平稳单元的一个端表面上并且供应已经通过功率平稳单元平稳的功率,
其中,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其中,内部电极包括:第一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引线;第二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表面的引线。
24.一种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复合电子组件的板,所述板包括:
印刷电路板,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电极焊盘;
如权利要求1、10或23中的复合电子组件,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焊料,连接电极焊盘和复合电子组件。
25.一种功率平稳单元,所述功率平稳单元包括:
电池;
第一功率平稳单元,使从电池供应的功率平稳;
功率管理单元,通过切换操作转换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提供的功率;以及
第二功率平稳单元,使从功率管理单元提供的功率平稳,
其中,第二功率平稳单元是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复合电子组件,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多个介电层和内部电极堆叠在陶瓷主体中,从而使内部电极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介电层布置在它们之间,电感器包括具有线圈部件和磁体的磁性主体,其中,电感器抑制供应功率的交流分量,电容器减少供应功率中的波纹,
其中,内部电极包括:第一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引线;第二内部电极,具有暴露到电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表面的引线。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功率平稳单元,其中,功率管理单元包括:
变压器,其中的初级侧和次级侧彼此绝缘;
切换单元,位于变压器的初级侧并且切换从第一功率平稳单元提供的功率;
脉宽调制集成电路,控制切换单元的切换操作;以及
整流单元,位于变压器的次级侧并且将转换的功率进行整流。
CN201410138088.3A 2013-04-19 2014-04-08 复合电子组件、板和功率平稳单元 Active CN104111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043760 2013-04-19
KR10-2013-0043760 2013-04-19
KR1020130167478A KR102004778B1 (ko) 2013-04-19 2013-12-30 복합 전자부품, 그 실장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원 안정화 유닛
KR10-2013-0167478 2013-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1714A CN104111714A (zh) 2014-10-22
CN104111714B true CN104111714B (zh) 2017-09-01

Family

ID=5170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8088.3A Active CN104111714B (zh) 2013-04-19 2014-04-08 复合电子组件、板和功率平稳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25760B2 (zh)
JP (1) JP5881089B2 (zh)
CN (1) CN1041117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4770B1 (ko) * 2013-10-31 2019-07-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236097B1 (ko) 2015-09-04 2021-04-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전자 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20210000527A (ko) * 2019-06-25 2021-0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775U (zh) * 1991-06-19 1992-02-19 机电部北京电工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采用mosfet的高效大功率开关电源
US5559682A (en) * 1993-01-06 1996-09-24 Hitachi, Ltd. Multi-output DC-DC convertor
CN101651404A (zh) * 2009-04-24 2010-02-17 电子科技大学 基板、磁性器件集成型dc-dc变换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1777831A (zh) * 2008-12-09 2010-07-14 辉达公司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12324B2 (ja) * 1988-11-23 1997-05-21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のトリミング方法
JP2000164455A (ja) * 1998-11-27 2000-06-16 Taiyo Yuden Co Ltd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687484B2 (ja) * 1999-06-16 2005-08-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セラミック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未焼成セラミック基板
JP3365622B2 (ja) 1999-12-17 2003-01-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Lc複合部品および電源素子
JP2002222712A (ja) * 2001-01-26 2002-08-09 Kawasaki Steel Corp Lc複合素子
JP2003060463A (ja) 2001-08-09 2003-02-2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7438B2 (ja) 2002-07-26 2009-02-04 Fdk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コンバータ
JP2004194377A (ja) * 2002-12-09 2004-07-08 Nec Tokin Corp 直流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3392B2 (ja) * 2005-12-26 2012-02-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7234755A (ja) 2006-02-28 2007-09-13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Lc複合フィルタ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lc複合フィルタ部品
JP2010205905A (ja) * 2009-03-03 2010-09-16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磁気部品および磁気部品の製造方法
KR101367952B1 (ko) * 2012-05-30 2014-0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전자부품용 비자성체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적층형 전자부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4212688A (ja) * 2013-04-19 2014-11-13 サムソン 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複合電子部品及びその実装基板並びにそれを含む電源安定化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775U (zh) * 1991-06-19 1992-02-19 机电部北京电工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采用mosfet的高效大功率开关电源
US5559682A (en) * 1993-01-06 1996-09-24 Hitachi, Ltd. Multi-output DC-DC convertor
CN101777831A (zh) * 2008-12-09 2010-07-14 辉达公司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51404A (zh) * 2009-04-24 2010-02-17 电子科技大学 基板、磁性器件集成型dc-dc变换器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12684A (ja) 2014-11-13
US9425760B2 (en) 2016-08-23
CN104111714A (zh) 2014-10-22
JP5881089B2 (ja) 2016-03-09
US20140312990A1 (en)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8621B2 (ja) 複合電子部品及びその実装基板
US9514885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mounted thereon
CN105305996B (zh) 复合电子组件及具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CN104113195A (zh) 复合电子组件、设置有它的板以及具有它的功率供应系统
CN104578753B (zh) 复合电子组件和其上安装有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CN104111714B (zh) 复合电子组件、板和功率平稳单元
CN104821713B (zh) 复合电子组件和安装有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US9922762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US9532443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KR101659135B1 (ko) 복합 전자부품, 그 실장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원 안정화 유닛
US20160181010A1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4576060B (zh) 复合电子组件和用于安装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CN104821232A (zh) 复合电子组件和安装有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KR102004794B1 (ko)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CN104811029B (zh) 复合电子组件及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KR102004778B1 (ko) 복합 전자부품, 그 실장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원 안정화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