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5815B - 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95815B CN104095815B CN201410366898.4A CN201410366898A CN104095815B CN 104095815 B CN104095815 B CN 104095815B CN 201410366898 A CN201410366898 A CN 201410366898A CN 104095815 B CN104095815 B CN 1040958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injection
- tulathromycin
- oil
- antioxid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将泊洛沙姆188与油性介质组合,制备含泰拉霉素的油质注射剂,制剂中还可加入适量的氢化蓖麻油和大豆卵磷脂,本制剂主要特征在于:制剂遇水(或体液)发生乳化,形成乳滴与油的混合体系,制剂既有速释效果,还有长效作用,将本制剂称之为可乳化油质注射剂。本制剂还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制剂制备技术,涉及将泊洛沙姆188与油性介质组合,制备含泰拉霉素的可乳化油质注射剂。
背景技术
泰拉霉素(Tulathromycin)是一种动物专用的半含成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临床用量少、低毒、低残留、不致畸、一次给药即可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等众多优点。因此,泰拉霉素自上市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已市售的泰拉霉素产品为注射液,它是一种可与水互溶的溶液型注射剂。专利公开的技术多数是用有机溶剂/水共溶剂和酸性条件来制备泰拉霉素注射剂(CN1429232A、CN101422479A、CN102048747A、CN101416977A)。目前市售的泰拉霉素注射剂虽然生物利用度高,但刺激性较大,时常会引起注射部位出现暂短性的疼痛和局部肿胀。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专利CN102657672A公开了一种利用纳米乳技术将泰拉霉素和甲氧苄啶制备成纳米乳注射剂。纳米乳剂具有起效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注射部位药物残留少等特点。但由于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讲,利用纳米乳技术不易制备出高载药量的制剂。载药量低的制剂,临床应用于大动物时,需注射较多体积的药液,会给使用带来不方便,并且注射过多体积的药液,诱发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倾向提高。另外,相对而言,纳米乳剂的缓释作用有限。
专利CN 103768014A公开了一种用泊洛沙姆407制备的泰拉霉素油质注射剂,泊洛沙姆407具有在体温下发生胶凝的特点,因此,该制剂注入体内,药物被油和凝胶双重包裹着存在于给药部位。该制剂缓释效果好,速效作用差,远不及纳米乳剂、乳剂和已市售的含丙二醇/水的注射剂。
为了克服已公开的注射剂或刺激性大、或载药量低、或速效差等缺陷,本发明将泰拉霉素与泊洛沙姆188(P188)组合,分散于油性介质中,制备成油质注射剂。该制剂突出特征是遇水(或体液)会发生乳化,本发明将这种遇水会发生乳化的油质注射剂,称之为可乳化的油质注射剂。
在含泰拉霉素的油剂中添加适量的亲水性极强并具有乳化作用的P188,可以使油剂和体液在注射部位能够很好的混合(乳化),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1.与普通油质注射剂比较,含P188的油剂药效来的快,血药峰浓度水平较高,这对于保证重症感染动物的及时治疗和对耐药性病原菌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2.降低了药物在注射部位发生沉淀的倾向,从而减少了注射部位的药物残留量,提高了药物的有效利用率。除以上两点,可乳化的油质注射剂还具有稳定性好、载药量高、刺激性小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核心目的是开发一种稳定性好、载药量高、刺激性小、生物利用度高、速效性好、还具有长效作用的泰拉霉素可乳化油质注射剂,为兽药新制剂的开发提供新的可行途径。现将本制剂组成、制备方法和技术特点说明如下。
1、制剂组成:本制剂包括泰拉霉素、P188、抗氧剂和油性介质。在每100ml制剂中含有6-20g泰拉霉素、3-12g P188、1-1.5ml苯甲醇、0.03-0.06g抗氧剂,油性介质加至终体积。
所述的油性介质为油酸乙酯、十四烷酸异丙酯(IPM)、苯甲酸苄酯、注射用大豆油、茶籽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何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抗氧剂包括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或没食子酸丙酯(PG)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在每100ml制剂中还包含4-15ml甲醛缩甘油。
在每100ml制剂中还包含0.2-1g氢化蓖麻油(HCO)。
在每100ml制剂中还包含0.1-1g大豆卵磷脂。
在每100ml制剂中还包含2-5g乳酸甲氧苄啶(乳酸TMP),乳酸TMP适宜含量为泰拉霉素重量的1/3-1/5。
在每100ml制剂中泰拉霉素适宜含量为14-20g,P188适宜含量为3-10g。
2、制备方法:含P188的泰拉霉素油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将泰拉霉素、P188和乙醇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溶解,之后减压除去乙醇,冷却固化,得固体物,将固体物粉碎,过30目筛,得药物与P188组成的载药微粒;将载药微粒与抗氧剂和油性介质混合,研磨,将载药微粒研磨至粒径小于10μm,即得本制剂。或将载药微粒与HCO粉、大豆卵磷脂、抗氧剂和油性介质混合,研磨,将载药微粒研磨至粒径小于10μm,即得本制剂。
在以上制备过程,乙醇用量为泰拉霉素的0.7-1.5倍;采用回流溶解较合适,溶剂的去除可用减压蒸馏,也可常温干燥。
方法二、将药物、P188、HCO、大豆卵磷酯、抗氧剂和油性介质混合,研磨至固体物粒径小于10μm,即得含药物/P188附聚体微粒的可乳化注射剂。
方法三、将P188在60-80℃条件下溶于甲醛缩甘油/苯甲酸苄酯中,然后加入泰拉霉素,搅拌溶解,加入或不加入油酸乙酯(或IPM),加入剩余成份,得本制剂。
制剂制备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本制剂及技术特点归纳如下:
(1)通过在油性介质中加入亲水性极强并具有乳化性能的P188,可制得在体内能发生乳化的油质注射剂。它不同于传统的乳剂、纳米乳剂或油剂,也不同于用泊洛沙姆407制备的长效注射剂。血药浓度分析显示,含P188的油剂在给药后6小时内的血药浓度高于不加P188的油剂,这说明油剂中加入P188可改善制剂的速释效果。
(2)将药物与P188一起分散于油相中,可保证疏水性药物(泰拉霉素)不会遇体液析出并沉积在注射部位,从而可减少注射部位的药物残留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乳剂或微乳剂载药量较低,一般载药量在5-7%,不易制得高载药量的制剂,给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利用P188作为乳化剂,并分散于油相中,可制备出载药量达20%的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因此应用本剂防治疾病,可减少给药体积,使给药更方便。
(4)制剂稳定性好,室温放置12个月,物理性状无变化,有效成份含量为初始量的98.7-99.3%。
(5)体外实验显示,在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HCO,制剂遇水乳化后粘度增加,并且要反复几次振摇试管才能完成乳化过程,这提示我们,向制剂中加入HCO,可减缓药物释放速度。HCO在本剂中的另一作用是助悬作用,当制剂中加入0.45-0.85g/100ml的HCO时,其沉降体积比大于75%,不加入HCO的制剂,沉降体积比为40-60%。
(6)本制剂生物相容性好,所用的P188、HCO、大豆卵磷脂、油酸乙酯,IPM等都是高度安全、几乎无刺激性的药用辅料。其中P188生物相容性好,无刺激过敏性,可以原形由肾脏排出,是目前使用在静脉乳剂中唯一合成的乳化剂,它具有最佳乳化性能和安全性(郑俊民主编,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168-169页)。这是本发明选择P188作为本制剂的“速释剂”的主要原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16%泰拉霉素注射剂组成、制备及体外乳化性能检查
(1)制剂组成:按制备100ml计,制剂1-9的成份见下表。
成份 | P188(g) | HCO(g) | 大豆卵磷脂(g) | 甲醛缩甘油(ml) | 油酸乙酯(ml) |
制剂1 | 3 | 0.3 | 0.15 | 6.6 | 20 |
制剂2 | 6 | 0.5 | 0.3 | 6.6 | 20 |
制剂3 | 9 | 0.7 | 0.5 | 6.6 | 20 |
制剂4 | 3 | 0.3 | - | 6.6 | 20 |
制剂5 | 6 | 0.5 | - | 6.6 | 20 |
制剂6 | 9 | 0.7 | - | 6.6 | 20 |
制剂7 | 3 | - | - | 6.6 | 20 |
制剂8 | 6 | - | - | 6.6 | 20 |
制剂9 | 9 | - | - | 6.6 | 20 |
注:制剂1-9均加入BHT0.02g、BHA0.01g、PG0.005g:苯甲酸苄酯加至100ml。
(2)制备方法:在60-80℃水浴中,将P188用苯甲酸苄酯和甲醛缩甘油溶解,加入泰拉霉素,搅拌,使之溶解,得溶液A;将抗氧剂、HCO、大豆卵磷脂溶于油酸乙酯中,得液体B;将溶液A与液体B混合,用高速剪切均质机处理1-2分钟,得本制剂。
(3)体外乳化性能检查:取9支刻度准确的25ml具塞试管,分别加入8ml制剂1-9,之后分别加入8ml水,静置12小时,观察制剂乳化情况。然后,将各管振摇(振摇次数和幅度应保持一致),使水相和油相混合,静置3小时,观察乳化情况。结果见下表:
注:“+”号表示乳化强弱
在实验中观察到:制剂与水混合后发生乳化,静置,出现分层情况,但上层和下层均为乳状;用HPLC分析了上/下层泰拉霉素含量。结果总结如下:
(1)静置3小时,所得的上层为能与水混溶的乳状液,用水稀释到100倍,仍没有固体物析出;下层为能与苯甲酸苄酯混溶的乳状液,将上层移出,下层继续静置约12小时,发生进一步分相,下层转变为淡黄色油相。由此可见:上层为稳定的水包油相,下层为不稳定的油包水相,静置时间延长,油/水将进一步分离。
(2)P188加入量多易发生乳化。
(3)制剂1-9上层中含有11-38%的药物(占8ml药剂中所含泰拉霉素总量的百分比)。上层中的药物含量随着P188增加而增加,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加水量增加而增加。
(4)制剂中不含有HCO时,略摇动试管,即发生乳化;制剂中含有一定量的HCO时,需更多次摇动试管,才可完成乳化过程。
实施例2、6%泰拉霉素注射剂的组成、制备及体外乳化性能实验
(1)制剂组成:按制备100ml计,制剂10至制剂15的成份见下表。
成份 | 泰拉霉素(g) | P188(g) | HCO(g) | 大豆磷脂(g) |
制剂10 | 6 | 3 | 0.3 | 0.4 |
制剂11 | 6 | 6 | 0.5 | 0.7 |
制剂12 | 6 | 12 | 0.7 | 0.9 |
制剂13 | 6 | 3 | - | - |
制剂14 | 6 | 6 | - | - |
制剂15 | 6 | 12 | - | - |
注:表中制剂均加入抗氧剂BHT0.02g、BHA0.01g、PG0.005g,油酸乙酯加至100ml。
(2)制备方法
a.将药物和P188投入回流瓶中,加入6ml乙醇,在80-85℃水浴中,使之溶解,之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冷却(5-10℃),使之固化,取出固化物,于真空干燥箱中,在35-38℃、-0.09至-0.1mpa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粉碎,过40目筛,得载药微粒;
b.将载药微粒、HCO、大豆卵磷脂、抗氧剂和2/3量的油酸乙酯混合,用高剪切均质机反复多次剪切,之后用胶体磨研磨至载药微粒的粒径小于20μm,加入剩余油酸乙酯,再次均质化,即得本制剂。
(3)体外乳化性能观察
取6支刻度准确的25ml具塞试管,分别加入8ml蒸馏水,之后靠水面沿管壁分别加入制剂10-15各8ml,静置12小时,观察制剂乳化情况。然后,将各管振摇(振摇次数和幅度应保持一致),使水层和油层混合,静置12小时,观察乳化情况。结果见下表:
注:“+”号表示乳化强弱
在实验中观察到:制剂与水混合后发生乳化,静置,发生相分离,上层为油相,下层为乳化层;用HPLC分析了制剂10-15下层泰拉霉素含量。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实施例1制剂主要是用比重大于1的苯甲酸苄酯和甲醛缩甘油为溶媒,实施例2制剂是用比重小于1的油酸乙酯为分散介质,因此,实施例2制剂与水混合后静置,上层为油相,可与油酸乙酯混溶,下层可与水混溶。
(2)P188加入量多易发生乳化。
(3)制剂10-15的下层中含有23-58%的药物(占8ml药剂中所含泰拉霉素总量的百分比),乳化层中的药物含量随着P188增加而增加。
(4)在制剂中加入HCO,对药物向乳化层的转移有明显影响,不含HCO的制剂,略摇动试管,即发生乳化;含HCO的制剂,需多次摇动试管,才可完成乳化过程。
实施例3、泰拉霉素注射剂和泰拉霉素/乳酸TMP注射剂的组成及制备
(1)制剂组成:按制备100ml计,制剂16-21的成份见下表。
成份 | 制剂16 | 制剂17 | 制剂18 | 制剂19 | 制剂20 | 制剂21 |
泰拉霉素g | 10 | 13 | 16 | 10 | 13 | 16 |
乳酸TMP g | 2.5 | 3.3 | 4 | - | - | - |
P188 g | 12 | 8 | 6 | 12 | 8 | 6 |
HCO g | 0.4 | 0.6 | 0.8 | - | - | 0.45 |
大豆磷脂g | 0.6 | 0.8 | 1.0 | 0.6 | 0.9 | - |
抗氧剂g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IPM ml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注:抗氧剂为BHT+BHA+PG=0.02+0.01+0.005=0.035
(2)制备方法
将泰拉霉素、乳酸TMP、HCO粉、大豆卵磷脂、抗氧剂和2/3量的IPM混合,用高剪切均质机反复多次剪切,之后用砂磨机研磨,直至将固体微粒粉碎至小于5μm,加入剩余IPM,均质化,即得本制剂。
(3)体外乳化性能观察
实验方法同实施例2,实验结果表明,上表中不同浓度的泰拉霉素注射剂,与水混合后,静置,均发生相分离,上层为油相,下层为乳化层,HPLC分析,上层和下层均有药物存在,并且当制剂中的P188含量差异较大时,油相与乳化层中的药物含量有显著差异。
实施例4、16%泰拉霉素注射剂组成、制备和物理性状试验
(1)制剂组成:按制备100ml计,制剂22-27的成份见下表。
成份 | 制剂22 | 制剂23 | 制剂24 | 制剂25 | 制剂26 | 制剂27 |
泰拉霉素g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P188 g | 3 | 5 | 8 | 8 | 8 | 8 |
HCO g | 0.3 | 0.5 | 0.7 | - | 0.5 | 0.7 |
大豆磷脂g | 0.6 | 0.8 | 1.0 | - | - | - |
抗氧剂g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油酸乙酯ml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注:抗氧剂为BHT+BHA+PG=0.02+0.01+0.005=0.035
(2)制备方法
将泰拉霉素、HCO粉、大豆卵磷脂、抗氧剂和2/3量的油酸乙酯混合,用高剪切均质机反复多次剪切,之后用砂磨机研磨,直至将固体微粒研磨至粒径小于3μm,加入剩余油酸乙酯,均质化,即得本制剂。
(3)理化性状
重点考察制剂的流动性,再分散性,沉降体积比、制剂是否挂壁和室温放置12个月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显示:a、P188的含量变化对制剂的流动性和粘度影响不显著;HCO加入越多,制剂越粘;P188和HCO加入越多,沉降体积比越大;b、P188含量在5-8%、HCO含量在0.5-0.7%时,制剂沉降体积比大于70%,制剂再分散性好(摇动2-3次,无任何沉淀物,分散均匀),流动性好,不挂壁,通针性好(用12号针头的注射器很容易将药物吸出);不加入HCO的制剂,沉降体积比为40-60%,说明HCO具有很好的助悬作用;c、制剂22和制剂27在室温放置12个月,HPLC分析,有效成份含量为初始量的98.7-99.3%,说明本制剂稳定。
实施例5、12%泰拉霉素注射剂组成和制备
(1)制剂组成:按制备100ml计,制剂28-33的成份见下表。
成份 | 制剂28 | 制剂29 | 制剂30 | 制剂31 | 制剂32 | 制剂33 |
泰拉霉素g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P188 g | 4 | 6 | 8 | 8 | 8 | 8 |
HCO g | 0.3 | 0.45 | 0.6 | - | 0.45 | 0.6 |
大豆磷脂g | 0.6 | 0.8 | 1.0 | - | - | - |
抗氧剂g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0.035 |
茶籽油ml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至100 |
注:抗氧剂为BHT+BHA+PG=0.02+0.01+0.005=0.035
(2)制备方法
将泰拉霉素、HCO粉、大豆卵磷脂、抗氧剂和2/3量的茶籽油混合,用高剪切均质机反复多次剪切,之后用砂磨机研磨,直至将固体微粒研磨至粒径小于3μm,加入剩余茶籽油,均质化,即得本制剂。
实施例6、16%泰拉霉素注射剂的制备
制剂组成:泰拉霉素160g、P188 60g、HCO 5g、大豆卵磷脂2g、苯甲醇10ml、BHT0.2g、BHA 0.1g、PG 0.05g,油酸乙酯加至1000ml。
制备方法:
a.将80g泰拉霉素和60g的P188投入回流瓶中,加入7ml乙醇,在80-85℃水浴中,使之溶解,之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冷却(5-10℃),使之固化,取出固化物,于真空干燥箱中,在35-38℃、-0.09至-0.1mpa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粉碎,过30目筛,得载药微粒。
b.将载药微粒与剩余成份混合,用高剪切均质机反复多次剪切,之后用砂磨机研磨至固体微粒的粒径小于3μm,即得本制剂。
实施例7、实施例6制剂和对比制剂在牛体内的血药浓度检测和刺激性试验
(1)对比制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取泰拉霉素160g、BHT 0.2g、BHA 0.1g、PG 0.05g,与840ml油酸乙酯混合,用高剪切均质机经多次剪切后,用砂磨机研磨,直至将固体微粒粉碎至粒径小于3μm,即得本制剂。
(2)在牛体内的血药浓度检测:
选体重为200公斤左右的健康黄牛10头,分成2组,每组5头,分别在颈部皮下注射实施例6制剂和对比制剂,给药剂量为5mg/kg b.w.,按时采血,每次采血约10ml,置于含肝素的离心管中,5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将同组同一时间的血浆样品等量混合,于-18℃保存,集中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和检测。预处理和测定方法为:将-18℃保存的血浆样品于室温自然解冻,摇匀,每份血浆样品准确取3.5ml,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3.5ml乙腈,在漩涡振荡器上振荡混合约1分钟,离心10分钟(15000r/min),上清液过已活化和平衡好的C18SPE小柱(约1ml上清液用1支小柱),用水淋洗后用4%氨化甲醇洗脱,洗脱液用氮气吹干(在45℃条件下),然后加入1ml乙腈溶解(高浓度样品稀释至线性范围内),过0.22μm滤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样品中泰拉霉素含量(检测方法参照刘勇军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泰拉霉素残留,分析化学,第37卷,第10期,第1489-1493页)。血浆中泰拉霉素含量(ng/ml)的测定结果见下表。
采血时间h | 实施例6 | 对比制剂 |
0.5 | 969 | 653 |
1 | 1044 | 742 |
2 | 914 | 796 |
3 | 542 | 418 |
6 | 386 | 259 |
48 | 223 | 186 |
96 | 96 | 63 |
192 | 43 | 31 |
泰拉霉素本身具有半衰期长,药效持久的特点,一般在给药后48小时内评价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测定血药浓度来评价制剂的疗效时,应重点检测0-6小时、48小时、96小时的血浆药物浓度。从表中数值可见,在注射后6小时内,实施例6制剂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对比制剂,后期血药浓度仍比对比制剂高,这说明油剂中加入乳化剂P188,可改善油剂的速释效果和促进疏水性药物的有效吸收,药物不会长时间沉积于注射部位以较低的浓度释放。因此,将P188与油性介质组合,制备成可乳化的油质注射剂,对于治疗急性感染期的病畜更实用。
(3)实施例6制剂的刺激性试验:
牛注射已市售产品,时常会引起疼痛反应和注射部位肿胀,并且在注射后约30天内注射部位仍存在组织病理学变化。这很可能与制剂中含有丙二醇有关,已知丙二醇在一定浓度下会产生局部不可耐受性。在上述注射实施例6制剂的5头黄牛中,注射时其中1头牛有轻微的疼痛反应症状,5头牛在注射部位都没有触摸到肿块。进一步对13头杂种病牛进行了疗效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给药剂量为5mg/kg b.w.(是临床正常使用剂量的2倍),其中2头牛有轻微的疼痛反应症状,并在注射部位可触摸到1.5cm左右的肿块,肿块在注射后5-7天消失。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6制剂组织相容性好。
Claims (3)
1.一种含泰拉霉素的乳化油质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每升注射剂中包括以下各组分:
泰拉霉素 60~200g
泊洛沙姆188 30~120g
抗氧化剂 0.3~0.6g
油性介质 加至1000ml
所述的油性介质为油酸乙酯、十四烷酸异丙酯、苯甲酸苄酯、注射用大豆油、玉米油、茶籽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抗氧化 剂包括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或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每升注射剂中还包含2-10g氢化蓖麻油;
所述每升注射剂中还包含1-10g大豆卵磷脂;
所述含泰拉霉素的乳化油质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泰拉霉素、泊洛沙姆188和乙醇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溶解,再减压除去乙醇,冷却固化,得固体物,将固体物粉碎,过30目筛,得泰拉霉素与泊洛沙姆188组成的载药微粒;将载药微粒与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抗氧化 剂和油性介质混合,研磨,将载药微粒研磨至粒径小于10微米,即得所述的含泰拉霉素的乳化油质注射剂;所述乙醇的重量与泰拉霉素的体积比为0.7-1.5:1;
或
将所述泰拉霉素、泊洛沙姆188、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抗氧化 剂和油性介质混合,研磨至固体物粒径小于10微米,即得所述的含泰拉霉素的乳化油质注射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在每升注射剂中还包含甲醛缩甘油40-150ml;
所述包含甲醛缩甘油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泊洛沙姆188在60-80℃条件下溶于甲醛缩甘油和苯甲酸苄酯中,然后加入泰拉霉素,搅拌溶解,加入或不加入油酸乙酯或十四烷酸异丙酯,加入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和抗氧化剂,用高速剪切均质机剪切处理1-2分钟,即得所述包含甲醛缩甘油的注射剂。
3.按权利要求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注射剂中还包含乳酸甲氧苄啶,乳酸甲氧苄啶的含量为泰拉霉素重量的1/3-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66898.4A CN104095815B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66898.4A CN104095815B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5815A CN104095815A (zh) | 2014-10-15 |
CN104095815B true CN104095815B (zh) | 2017-06-06 |
Family
ID=5166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66898.4A Active CN104095815B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958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89324A (zh) * | 2014-07-30 | 2015-06-10 | 王玉万 | 含亲水性治疗药物可乳化油质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CN104288280A (zh) * | 2014-10-21 | 2015-01-21 |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方泰拉菌素抗菌药物 |
CN105520909A (zh) * | 2016-01-21 | 2016-04-27 | 郭敏 | 一种泰拉霉素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3776A (zh) * | 2009-09-28 | 2010-05-12 | 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 一种抗感染剂长效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CN102657672A (zh) * | 2012-04-19 | 2012-09-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兽用复方泰拉霉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768014A (zh) * | 2014-03-03 | 2014-05-07 | 王玉万 | 含泰拉霉素/泊洛沙姆407的油质注射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13834A1 (en) * | 2011-07-27 | 2013-01-31 | Farma Grs, D.O.O. | New crystalline forms of tulathromycin |
-
2014
- 2014-07-30 CN CN201410366898.4A patent/CN1040958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3776A (zh) * | 2009-09-28 | 2010-05-12 | 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 一种抗感染剂长效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CN102657672A (zh) * | 2012-04-19 | 2012-09-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兽用复方泰拉霉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768014A (zh) * | 2014-03-03 | 2014-05-07 | 王玉万 | 含泰拉霉素/泊洛沙姆407的油质注射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5815A (zh) | 201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27976B (zh) | 疏水的活性成分的储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A2872001C (en) | Lactate-based oily formulation of fulvestrant or derivativ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02448441B (zh) | 一种含有pH值调节剂的紫杉烷类药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 |
AU2016258642B2 (en) | Cabazitaxel fat emulsion inje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 |
CN102526753A (zh) | 一种以磷脂为基质的原位相变凝胶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95815B (zh) | 泰拉霉素可乳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6236709A (zh) | 一种葡庚糖酐铁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3143300A1 (zh) | 氟维司群或其衍生物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57602A (zh) | 3,5-二羟基-4-异丙基二苯乙烯壳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56844B (zh) | 一种治疗肿瘤的含有多西他赛的微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95812B (zh) | 含阿维菌素类药物可乳化油质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6074383B (zh) | 孕激素药物脂微球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29055A (zh) | 一种紫杉醇纳米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15389C (zh) | 一种适用于难溶性药物的药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38636B (zh) | 一种含有螯合剂的紫杉烷类药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643B (zh) | 一种丁苯酞或其衍生物的微乳透皮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53785B (zh) | 杨梅素微乳类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66244B (zh) | 含巴西蜡的兽用抗寄生虫制剂 | |
CN106137980A (zh) | 一种罗米地辛脂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27381B (zh) | 泰拉霉素油质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9984995B (zh) | 一种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60181A (zh) | 一种痢菌净可注射缓释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9324A (zh) | 含亲水性治疗药物可乳化油质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2038634B (zh) | 一种含有助溶剂的紫杉烷类药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30981A (zh) | 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注射乳剂及其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