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9820A -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9820A
CN104079820A CN201410116529.XA CN201410116529A CN104079820A CN 104079820 A CN104079820 A CN 104079820A CN 201410116529 A CN201410116529 A CN 201410116529A CN 104079820 A CN104079820 A CN 104079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ge
set point
visual range
movable range
vis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65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赤石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2074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9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9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控制摄像方向可动的摄像单元,输入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动的可动范围的设定值、和用于限制在通过移动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拍摄的范围中允许显示的可视范围的设定值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基于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一者的设定值,控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另一者。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摄像方向可动的摄像单元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经由网络或专用线路通过远程操作控制照相机来进行视频监视的网络照相机。网络照相机具有多个功能,并且一些网络照相机配备有电动可变焦镜头,一些网络照相机具有能够移动摄像方向的摇摄(水平方向旋转)和倾斜(垂直方向旋转)的机构。
此外,一些网络照相机具有可视范围限制功能或可动范围限制功能,所述可视范围限制功能使得当设定可拍摄的视角范围时,通过摇摄/倾斜控制而不拍摄所设定的视角范围以外部分,并且所述可动范围限制功能设定摇摄/倾斜可控制范围。
具有可视范围限制和可动范围限制两种功能的网络照相机必须控制摇摄/倾斜操作,使得在这些限制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34349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控制照相机的操作的情况下,当通过在照相机的操作范围内设定的使用禁止范围设定来限制操作时,进行用于避免使用禁止范围的操作,并基于指示单元的指令执行照相机的操作。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343498号公报公开的传统技术中,使得不拍摄所设定的视角范围以外部分的可视范围限制与设定摇摄/倾斜可控制范围的可动范围限制无法共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旨在消除传统技术中发现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提供了如下技术:没有矛盾地适当控制可动范围限制以及可视范围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摄像方向可动的摄像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一设定值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动的可动范围,所述第二设定值用于限制在通过移动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拍摄的范围中允许显示的可视范围;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一者的设定值,控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另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方向可动的摄像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输入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一设定值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动的可动范围,所述第二设定值用于限制在通过移动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拍摄的范围中允许显示的可视范围;以及基于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一者的设定值,控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另一者。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些实施例的系统配置图。
图2是用于示出一些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用于示出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示出由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示出由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图7A-1是用于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图7A-2是用于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图7B是用于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图8A和图8B是用于示出由第三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的CPU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包括网络照相机和客户端的系统的系统配置图。该系统配置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共同的配置。作为摄像装置并且用作照相机服务器的网络照相机100与用作客户端(外部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120-122经由网络150相互连接。控制装置120-122包括使用用于照相机控制的通信协议进行照相机控制的程序。
图2是用于示出网络照相机100的总体配置的框图。该总体配置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共同的配置。
在图2中,201表示镜头单元,202表示CCD单元,203表示信号处理单元,204表示图像分析单元,205表示编码单元,206表示通信处理单元。
下面,对直到将网络照相机100拍摄的图像数据传送到网络150为止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CCD单元202将由镜头单元201拍摄的光学图像转换为RGB数字数据之后,将该光学图像发送到信号处理单元203。在信号处理单元203中,进行用于将RGB数字数据转换为YCbCr4:2:0格式或YCbCr4:2:2格式数字数据(图像数据)的处理、用于转换为要求的发送图像的图像大小的转换处理以及各种滤波器处理。在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分析单元204时,同时还将其发送到编码单元205。在编码单元205中,例如执行用于将图像数据编码为诸如H.264格式或者JPEG格式的预定格式的编码压缩处理。
通信处理单元206根据诸如TCP/IP、HTTP或RTP的网络协议,将由编码单元205生成的H.264动态图像流数据或JPEG静态图像数据经由网络150传送(通信)到控制装置120-122。在图像分析单元204中,通过分析拍摄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用于检测在图像中是否包括目标被摄体或者指定条件的图像图案的处理。信号处理单元203、图像分析单元204、编码单元205以及通信处理单元206中的各处理块连接到CPU211。
207表示与电机驱动单元208以及镜头驱动单元210连接的照相机控制单元。照相机控制单元207根据来自CPU211的指令,输出用于照相机的摇摄/倾斜/旋转操作(在摇摄方向或倾斜方向上的移动以及以光轴为中心的旋转)的控制信号以及用于诸如变焦和AF(自动对焦)的操作的控制信号。此外,照相机控制单元207根据存储在RAM213中的可视范围或可动范围中的至少一者,来控制网络照相机100的可视范围设定或可动范围设定中的至少一者。
电机驱动单元208配备有电机驱动电路等,并且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信号驱动摇摄/倾斜/旋转电机209,来通过电机的旋转改变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是可行的。
镜头驱动单元210配备有用于控制变焦、AF等的电机以及电机驱动电路,并且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211表示CPU(中央处理单元),其通常通过执行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212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装置的操作。CPU211与ROM21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13以及闪存存储器214连接。此外,CPU211与信号处理单元203、图像分析单元204、编码单元205以及通信处理单元206连接,CPU211通过针对各处理块执行操作的开始/停止、操作条件的设定、操作结果的获取等,来控制各处理块。使用稍后描述的流程图对CPU211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在ROM212中,存储有诸如应用处理的、CPU211用来控制装置的程序和数据。RAM213是当CPU211执行ROM212中的程序时写入/读取数据的存储器。RAM213配设有CPU211在装置控制的程序执行中使用的工作区、临时保存区等。RAM213存储用于指定可拍摄视角范围的可视范围设定或用于指定摇摄方向、倾斜方向以及变焦方向的可动范围的可动范围设定中的至少一者。请注意,本发明不限于能够控制摇摄/倾斜/变焦机构的网络照相机,可以适用于能够控制摇摄和倾斜的网络照相机。
图3是用于示出控制装置120-122的总体配置的框图。该总体配置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共同的配置。
在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120-122中,键盘301、鼠标302、显示器303、CPU304、ROM305、RAM306以及网络I/F307经由内部总线310相互连接。在控制装置120-122中,CPU304、ROM305以及RAM306协作操作,并且在CPU304的控制下,使用存储在ROM305中的程序以及存储在RAM306中的各种数据执行各种处理。
键盘301和鼠标302是向控制装置提供各种指令的输入装置。显示器303是用于进行显示的输出装置,并且例如为液晶显示设备。
图4A和图4B是用于示出由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100的CPU211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由可动范围设定计算可视范围设定。
请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ONVIF(开放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协议是以制定网络视频产品接口的全球开放标准为目的的组织所确立的协议。
在图4A和图4B中,在开始处理时,基于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setConfiguration命令,从控制装置120发送两个参数:PanTiltLimits(摇摄/倾斜可动范围)以及ZoomLimits(变焦可动范围)。
在步骤S400,CPU211根据这些命令(可动范围设定命令)经由通信处理单元206接收参数作为可动范围设定,并将它们保存在RAM213中。可动范围设定是摇摄方向和倾斜方向能够改变的范围。此外,在可动范围设定中,可以包含变焦倍率能够改变的范围。
请注意,使可动范围设定作为与网络照相机100的广角端相对应的可动范围设定。然而,可以根据期望的用途,使可动范围设定作为与网络照相机100的望远端相对应,或可以使可动范围设定与广角端和望远端相对应。此外,可动范围设定是用户使用控制装置120指定的设定值。
在步骤S402中,CPU211将存储在闪存存储器214中的可视范围信息读取到RAM213中。这里,可视范围信息是针对可视范围的可设定的值的范围(可设范围)的信息。具体来说,可视范围信息是例如网络照相机100的可视范围的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以及变焦功能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坐标信息(最大值和最小值)。这里,可视范围是针对网络照相机100的基准位置(例如,光学系统在摄像方向上的中心轴)使水平方向作为X轴,使垂直方向作为Y轴的XY坐标的范围。此外,望远端是当使用光学变焦、或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作为网络照相机100的变焦功能,在望远方向上进行变焦操作时的极限值。
在步骤S404中,CPU211计算(可动范围的摇摄左端的X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水平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在RAM213中。可动范围的摇摄左端的X坐标是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最左边时的X坐标。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摇摄左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左端的X坐标是可动范围的摇摄左端的X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水平视角÷2)。
在步骤S406中,CPU211将步骤S404的计算结果与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为步骤S404的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步骤S404中“否”),CPU211在步骤S408中将步骤S404的计算结果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作为可视范围的左端的设定值。换言之,在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摇摄左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左端比可视范围的左端更靠右侧的情况下,将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摇摄左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左端设定为可视范围的左端。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4的计算结果小于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步骤S406中“是”),不改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设定的可视范围的左端的值。在未设定可视范围的左端的值的情况下,即闪存存储器214中的可视范围的左端为空的情况下,保持为空。
接着,在步骤S410中,CPU211计算(可动范围的摇摄右端的X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水平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在RAM213中。可动范围的摇摄右端的X坐标是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最右边时的X坐标。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摇摄右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右端的X坐标是可动范围的摇摄右端的X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水平视角÷2)。
在步骤S412中,CPU211将步骤S410的计算结果与可视范围的右端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为步骤S410的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的右端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步骤S412中“否”),CPU211在步骤S414中将步骤S410的计算结果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作为可视范围的右端的设定值。换言之,在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摇摄右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右端比可视范围的右端更靠左侧的情况下,将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摇摄右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右端设定为可视范围的右端。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0的计算结果大于可视范围的右端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步骤S412中“是”),不改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设定的可视范围的右端的值。
接着,在步骤S416中,CPU211计算(可动范围的倾斜下端的Y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垂直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在RAM213中。可动范围的倾斜下端的Y坐标是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最下边时的Y坐标。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倾斜下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下端的Y坐标是可动范围的倾斜下端的Y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垂直视角÷2)。
在步骤S418中,CPU211将步骤S416的计算结果与可视范围的下端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为步骤S416的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的下端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步骤S418中“否”),CPU211在步骤S420中将步骤S416的计算结果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作为可视范围的下端的设定值。换言之,在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倾斜下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下端比可视范围的下端更靠上侧的情况下,将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倾斜下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下端设定为可视范围的下端。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6的计算结果小于可视范围的下端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步骤S418中“是”),不改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设定的可视范围的下端的值。
接着,在步骤S422中,CPU211计算(可动范围的倾斜上端的Y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垂直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在RAM213中。可动范围的倾斜上端的Y坐标是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最上边时的Y坐标。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倾斜上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上端的Y坐标是可动范围的倾斜上端的Y坐标+(网络照相机的最大垂直视角÷2)。
在步骤S424中,CPU211将步骤S422的计算结果与可视范围的上端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为步骤S422的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的上端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步骤S424中“否”),CPU211在步骤S426中将步骤S422的计算结果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作为可视范围的上端的设定值。换言之,在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倾斜上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上端比可视范围的上端更靠上侧的情况下,将当使照相机的摄像方向朝向可动范围的倾斜上端的方向时可拍摄范围的上端设定为可视范围的上端。
另一方面,在步骤S422的计算结果大于可视范围的上端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步骤S424中“是”),不改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设定的可视范围的上端的值。
接着,在步骤S428中,CPU211确定在步骤S400中存储的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小值是否为网络照相机100的广角端。例如,广角端的值被存储在ROM212中。在确定的结果为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小值不是网络照相机100的广角端的情况下(步骤S428中“否”),CPU211在步骤S430中将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小值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作为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设定值。
另一方面,在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小值是网络照相机100的广角端的情况下(步骤S428中“是”),不改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设定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
接着,在步骤S432中,CPU211确定在步骤S400中存储的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大值是否为网络照相机100的望远端。例如,望远端的值被存储在ROM212中。在确定结果为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小值不是网络照相机100的望远端的情况下(步骤S432中“否”),CPU211在步骤S434中将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大值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作为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设定值。
另一方面,在可动范围的变焦的最大值是网络照相机100的望远端的情况下(步骤S432中“是”),不改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设定的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值。
通过上述处理,网络照相机100能够使用存储在闪存存储器214中的上端、下端、左端、右端以及变焦功能中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和望远端的设定值,来调整(改变)可视范围和可动范围。因为这些设定值是满足两个范围(可视范围和可动范围)的值,所以能够控制网络照相机100的操作,而不会在可视范围限制和可动范围限制中产生矛盾。
这里,提供具体示例,例如,在步骤S402中读出的可视范围信息的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为-180、并且步骤S404的计算结果为-170的情况下,因为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所以在步骤S408中,针对可视范围的左端设定计算结果。换言之,在此情况下,因为可动范围设定,所以可视范围的左端变得更窄(从-180至-170)。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4的计算结果为-190的情况下,因为计算结果小于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所以什么都不做。换言之,在此情况下,因为不通过可动范围的设定来改变可视范围的左端的设定值,而保持在初始值“-180”,所以可视范围的左端因可动范围的设定而不变窄。请注意,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处理开始时设定可视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存储在闪存存储器214中的可视范围的设定值为空,或者例如可以进行可视范围的左端的处理值为“-180”的设定。在使存储在闪存存储器214中的可视范围的设定值为空的情况下,与步骤S406中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的可视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为预先在ROM212中设定的“-180”。对于同样的处理,也在步骤S412、步骤S418以及步骤S424中进行。
图5是用于示出由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20-122的各CPU304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请注意,在图5中,通过提供控制装置120的CPU304执行的情况的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控制装置121和122的CPU304执行同样的处理。
当由键盘301或鼠标302的输入请求可动范围设定画面的显示时,CPU304在步骤S500中在显示器303上显示可动范围设定画面。在步骤S502中,当使用键盘301或鼠标302的输入来输入可动范围设定时,CPU304将可动范围设定存储在RAM306中。在步骤S504中,CPU304生成ONVIF协议的可动范围设定命令。在步骤S506中,CPU304经由网络I/F307发送生成的可动范围命令(命令发送)。
在步骤S508中,CPU304等待网络照相机100的应答,并确定是否存在设定OK应答。当网络照相机100正常完成图4A和图4B所示的可视范围的设定处理时,其向控制装置120发送设定OK应答。在无设定OK应答的情况下(步骤S508中“否”),或在设定NG应答的情况下,CPU304在步骤S510中在显示器303上显示针对网络照相机100无法设定可动范围设定的错误消息。另一方面,在设定OK应答的情况下(步骤S508中“是”),CPU304在步骤S512中在显示器303上显示能够针对网络照相机100设定可动范围设定的设定OK消息。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实施例,即使在根据可视范围限制的设定值控制网络照相机以及根据可动范围限制的设定值控制网络照相机的情况下,也能够控制网络照相机,而没有限制间的矛盾。因此,用户能够同时使用两个功能,提高了便利性。
<第二实施例>
请注意,可以在控制装置侧进行可视范围设定和可动范围设定之间的调整。
图6是用于示出由在控制装置侧进行可视范围设定与可动范围设定之间的调整的、第二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100的CPU211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在图6中,在处理开始时,从控制装置120发送可视范围信息获取命令。在步骤S600中,CPU211经由通信处理单元206接收可视范围信息获取命令,并且在接收到该命令之后,获取网络照相机100自身的可视范围信息。可视范围信息被存储在闪存存储器214中。这里,可视范围信息是网络照相机100的可视范围的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以及变焦功能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坐标信息(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步骤S602中,CPU211将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20。请注意,在针对网络照相机100未设定可视范围的任意设定值(坐标信息)的情况下,在针对控制装置120的通知中,发送空值作为未设定设定值的值。
在步骤S604中,CPU211从控制装置120接收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getNode命令,作为可动范围信息获取命令,在接收到该命令之后,获取网络照相机100自身的可动范围信息。可动范围信息被存储在闪存存储器214或ROM212中。这里,可动范围信息是网络照相机100的电机驱动单元208和镜头驱动单元210定义的可动范围的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以及变焦功能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坐标信息(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步骤S606中,CPU211将获取的可动范围信息设定为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getNodeResponse命令,并发送到控制装置120。此外,与可动范围信息类似地,获取并发送网络照相机100的广角端视角信息。
通过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setConfiguration命令,从控制装置120发送两个参数(PanTiltLimits(摇摄/倾斜可动范围)以及ZoomLimits(变焦可动范围))。在步骤S608中,CPU211根据命令经由通信处理单元206接收参数作为可动范围设定,并保存到RAM213中。
在步骤S610中,CPU211将存储在RAM213中的可动范围设定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
图7A-1和图7A-2是用于示出由在控制装置侧进行可视范围设定与可动范围设定之间的调整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20-122的CPU304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请注意,在图7A-1、图7A-2和图7B中,提供控制装置120的CPU304执行的情况的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控制装置121和122的CPU304执行同样的处理。
在步骤S700中,CPU304将可视范围信息获取命令发送到网络照相机100,并且从网络照相机100获取可视范围信息。这里,可视范围信息是网络照相机100的可视范围的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以及变焦功能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坐标信息(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步骤S702中,CPU304确定是否已经设定了可视范围信息的所有设定值。在已经设定了设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是”),CPU304在步骤704中在显示器303上显示可视范围设定设置对话。在尚未设定可视范围信息的任意设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700。在尚未设定可视范围信息的任意设定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可视范围设定与可动范围设定之间的调整。
在步骤S706中,CPU304确定用户根据在步骤S704中显示的可视范围设定设置对话的选择项,从可视范围的设定中,是否选择(指示)进行可动范围的设定。在未选择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706中“否”),进行等待,直到选择设定为止。在预定时间内未选择设定的情况下,图7的处理完成。
另一方面,在选择了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706中“是”),CPU304在步骤S708中,将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getNode命令发送到网络照相机100。然后,CPU304接收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getNodeResponse命令作为应答,并获取在getNodeResponse命令中设定的可动范围信息。这里,可动范围信息是网络照相机100的电机驱动单元208和镜头驱动单元210定义的可动范围的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以及变焦功能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和望远端的坐标信息(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步骤S710中,CPU304从网络照相机100获取广角端视角信息。这里,广角端视角信息是网络照相机100的广角端的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的值。
在步骤S712中,CPU304确定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的左端的值,并确定该值是否为空值。在不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12中“否”),CPU304在步骤S714中计算可视范围的左端+(广角端水平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左端的值。另一方面,在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12中“是”),在步骤S716中,CPU304将可动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左端的值。在步骤S708中,从网络照相机100获取可动范围的左端的最小值。
在步骤S718中,CPU304确定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的右端的值,并确定该值是否为空值。在不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18中“否”),CPU304在步骤S720中计算可视范围右端-(广角端水平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右端值。另一方面,在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18中“是”),CPU304在步骤S722中将可动范围的右端的最小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右端值。在步骤S708中,从网络照相机100获取可动范围的右端的最大值。
在步骤S724中,CPU304确定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的下端值,并确定该值是否为空值。在不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24中“否”),CPU304在步骤S726中计算可视范围下端+(广角端垂直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设定为可动范围的下端值。另一方面,在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24中“是”),CPU304在步骤S728中将可动范围的下端的最小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下端值。在步骤S708中,从网络照相机100获取可动范围的下端的最小值。
在步骤S730中,CPU304确定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的上端的值,并确定该值是否为空值。在不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30中“否”),CPU304在步骤S732中计算可视范围上端+(广角端垂直视角÷2),并将计算结果设定为可动范围的上端的值。另一方面,在是空值的情况下(步骤S730中“是”),CPU304在步骤S734中将可动范围的上端的最大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上端值。在步骤S708中,从网络照相机100获取可动范围的上端的最大值。
在步骤S736中,CPU304确定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表示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在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小于在步骤S708中获取的可动范围的广角端的情况下(步骤S736中“是”),CPU304在步骤S740中将在步骤S708中获取的可动范围的广角端的最小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广角端的值。换言之,在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小于可动范围的广角端的情况下,将可动范围的广角端限制为在步骤S708中获取的可动范围的广角端的最小值。
另一方面,在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大于或等于可动范围的广角端的情况下(步骤S736中“否”),CPU304在步骤S738中确定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是否小于可视范围的最大广角端。在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小于可视范围的最大广角端的情况下(步骤S738中“是”),CPU304在步骤S742中将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的广角端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广角端。另一方面,在可视范围的广角端的值大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的最大广角端的情况下(步骤S738中“否”),CPU304在步骤S744中将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的最大广角端设定为可动范围的广角端。
在步骤S746中,CPU304确定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可视范围信息表示的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值。在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值大于在步骤S708中获取的可动范围的望远端的情况下(步骤S746中“是”),CPU304在步骤S750中将在步骤S708中获取的可动范围的望远端的最大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望远端的值。另一方面,在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值小于或等于可动范围的望远端的情况下(步骤S746中“否”),CPU304将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值设定为可动范围的望远端。换言之,在可视范围的望远端的值小于或等于可动范围的望远端的情况下,将可动范围的望远端限制为可视范围的望远端。
在步骤S752中,CPU304将在步骤S750中计算出的可动范围的各设定值设定为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PanTiltLimits(摇摄/倾斜可动范围)和ZoomLimits(变焦可动范围)的参数,并将其发送到网络照相机100作为可动范围设定值。
如上所述,通过第二实施例,在控制装置侧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8A和图8B是用于示出由第三实施例的网络照相机100的CPU211执行的软件控制的流程图。
在图8A和图8B中,在开始处理时,基于在ONVIF协议的PTZ服务中定义的setConfiguration命令,从控制装置120发送两个参数:PanTiltLimits(摇摄/倾斜可动范围)以及ZoomLimits(变焦可动范围)。在步骤S800中,CPU211根据命令经由通信处理单元206接收参数作为可动范围设定,并保存到RAM213中。
在步骤S802中,CPU211根据可动范围设定计算可视范围设定。该处理与图4A和图4B中的步骤S402-S434类似。因此,在步骤S802中,如同在图4A和图4B中,基于可动范围设定可视范围。
在步骤S804中,CPU211从网络照相机100的闪存存储器214读取预设位置信息。
在步骤S806中,CPU211确定在步骤S804中读出的预设位置信息表示的预设位置(预设值)是否在步骤S802中读出的可视范围以外。预设位置具有X坐标值和Y坐标值,并且在步骤S806中,确定预设位置的X坐标值和Y坐标值是否在可视范围以外。在预设位置不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806中“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800。作为选择,处理可以进入步骤S808,从步骤S804继续,而不进行关于预设位置是否在可视范围以外的确定。
同时,在预设位置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806中“是”),CPU211在步骤S808中确定在步骤S804中读出的预设位置的左端是否在步骤S802读出的可视范围以外(可视范围的左端以外)。
在预设位置的左端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808中“是”),CPU211在步骤S801中设定预设位置的左端,使得预设位置的左端成为可视范围的左端。接着,在步骤S812中,CPU211计算(可视范围的左端+预设位置的水平视角)并设定预设位置的右端,使得预设位置的右端成为计算结果。
在步骤S814中,CPU211确定在步骤S804中读出的预设位置的右端是否在步骤S802中读出的可视范围以外(可视范围的右端以外)。
在预设位置的右端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814中“是”),CPU211在步骤S816中设定预设位置的右端,使得预设位置的右端成为可视范围的右端。接着,在步骤S818中,CPU211计算(可视范围右端-预设位置的水平视角)并设定预设位置的左端,使得预设位置的左端成为计算结果。
接着,在步骤S820中,CPU211确定在步骤S804中读出的预设位置的上端是否在步骤S802中读出的可视范围以外(可视范围的上端以外)。
在预设位置的上端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820中“是”),CPU211在步骤S822中设定预设位置的上端,使得预设位置的上端成为可视范围的上端。接着,在步骤S824中,CPU211计算(可视范围上端-预设位置的垂直视角)并设定预设位置的下端,使得预设位置的下端成为计算结果。
接着,在步骤S826中,CPU211确定在步骤S804中读出的预设位置的下端是否在步骤S802中读出的可视范围以外(可视范围的下端以外)。
在预设位置的下端在可视范围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826中“是”),CPU211在步骤S828中设定预设位置的下端,使得预设位置的下端成为可视范围的下端。接着,在步骤S830中,CPU211计算(可视范围下端-预设位置的垂直视角)并设定预设位置的上端,使得预设位置的上端成为计算结果。
在步骤S832中,CPU211将针对在步骤S810-S830中设定的各预设端定义的大小与针对在步骤S804中读出的各预设端定义的大小进行比较。在它们匹配的情况下(步骤S832中“是”),CPU211在步骤S834中将在步骤S810-步骤S830中设定的预设设定保存在闪存存储器214中,并向控制装置120发送设定成功通知。
另一方面,在它们不匹配的情况下(步骤S832中“否”),CPU211在步骤S836中丢弃在步骤S810-步骤S830中设定的预设设定,并向控制装置120发送设定失败通知。
请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5,能够实现控制装置120-121中的操作。例如,控制装置120在被网络照相机100通知设定成功时,显示设定OK消息(步骤S512),而当被通知设定失败时,显示错误消息(步骤S510)。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通过将由广角端的可动范围计算出的可视范围的值设定为可视范围,由可动范围的设定值计算可视范围的设定值变得可行。为此,由于消除了当用户设定一方的设定时担心另一方的设定值的必要,因此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请注意,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如下配置:由可动范围的设定值计算可视范围的设定值,但是可以采用如下配置:由可视范围的设定值计算可动范围的设定值。
本发明在控制网络照相机的情况下有效,尤其能够应用于具有摇摄/倾斜(以及变焦)机构并且能够移动拍摄的视角的网络照相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能够由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者其他电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并且可以包括独立的计算机的网络或者独立的计算机处理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从例如网络或者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光盘(例如光盘(CD)、数字通用盘(DVD)或者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器卡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覆盖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摄像方向可动的摄像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一设定值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动的可动范围,所述第二设定值用于限制在通过移动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拍摄的范围中允许显示的可视范围;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一者的设定值,控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另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中用于限制摇摄方向的设定值,并且基于所述摄像单元的水平方向的视角,来控制所述可视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第二设定值限制的可视范围包括外部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可视范围,使得不包括所述外部范围,所述外部范围未包括在通过在由所述第一设定值限制的可动范围内移动摄像方向而拍摄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从经由网络连接的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设定值,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控制所述可视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经由网络从具有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设定值,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控制所述可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范围是摇摄方向或倾斜方向的可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范围包括变焦的可变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预设位置,使得所述预设位置被包括在基于用于限制可动范围的设定值而控制的可视范围内。
9.一种摄像方向可动的摄像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输入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一设定值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动的可动范围,所述第二设定值用于限制在通过移动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可拍摄的范围中允许显示的可视范围;以及
基于用于限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一者的设定值,控制所述可动范围和所述可视范围中的另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中用于限制摇摄方向的设定值,并且基于所述摄像单元的水平方向的视角,来控制所述可视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由所述设定值限制的可视范围包括外部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可视范围,使得不包括所述外部范围,所述外部范围未包括在通过在由所述设定值限制的可动范围内移动摄像方向而拍摄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从经由网络连接的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设定值,并且
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来控制所述可视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输入经由网络从具有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装置接收的所述第二设定值,并且
基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来控制所述可视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可动范围包括变焦的可变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控制预设位置,使得所述预设位置被包括在基于用于限制可动范围的设定值而控制的可视范围内。
CN201410116529.XA 2013-03-27 2014-03-26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4079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7438.5A CN108259755B (zh) 2013-03-27 2014-03-26 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7129A JP6231757B2 (ja) 2013-03-27 2013-03-27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3-067129 2013-03-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7438.5A Division CN108259755B (zh) 2013-03-27 2014-03-26 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9820A true CN104079820A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08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6529.XA Pending CN104079820A (zh) 2013-03-27 2014-03-26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810207438.5A Active CN108259755B (zh) 2013-03-27 2014-03-26 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7438.5A Active CN108259755B (zh) 2013-03-27 2014-03-26 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826136B2 (zh)
JP (1) JP6231757B2 (zh)
CN (2) CN10407982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1757B2 (ja) * 2013-03-27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5573345A (zh) * 2014-10-14 2016-05-11 深圳市维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视野图的云台摄像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676347B2 (ja) * 2015-11-09 2020-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54789B2 (ja) * 2018-03-27 2022-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9131B1 (en) * 1999-11-18 2004-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0456808C (zh) * 2003-06-23 2009-01-28 佳能株式会社 与远程摄像·照相机通信时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
CN102387304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2694976A (zh) * 2011-03-24 2012-09-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US20120293654A1 (en) * 2011-05-17 2012-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9443A (ja) * 1994-11-22 1996-06-07 Canon Inc テレビ会議装置
US6768563B1 (en) * 1995-02-24 2004-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input system
US7079177B2 (en) * 1995-02-27 2006-07-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access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input apparatus with limitation by user for image access and camemremote control
US7113971B1 (en) * 1996-08-05 2006-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and client on network, and program codes realizing communication thereof
JPH10322581A (ja) * 1997-03-19 1998-12-04 Sony Corp 撮像装置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2001016559A (ja) * 1999-06-29 2001-01-19 Canon Inc 画像撮影装置、画像撮影システム、画像撮影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157203A (ja) * 1999-11-24 2001-06-0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
JP2001268423A (ja) * 2000-03-17 2001-09-28 Canon Inc カメラ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およびその動作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2004343498A (ja) 2003-05-16 2004-12-0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制御システム
KR100664350B1 (ko) 2004-12-03 200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라이버시 마스크 표시 제어방법
US20060256201A1 (en) * 2005-05-10 2006-11-16 Ge Securit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amera movement
JP4928275B2 (ja) * 2007-01-10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098282B2 (en) * 2007-07-13 2012-01-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rivacy zone algorithm for ptz dome cameras
DE102008007199A1 (de) 2008-02-01 2009-08-06 Robert Bosch Gmbh Maskierungsmodul für ein Videoüberwachungssystem, Verfahren zur Maskierung von selektierten Objekten sowie Computerprogramm
JP6231757B2 (ja) * 2013-03-27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9131B1 (en) * 1999-11-18 2004-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0456808C (zh) * 2003-06-23 2009-01-28 佳能株式会社 与远程摄像·照相机通信时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
CN102387304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2694976A (zh) * 2011-03-24 2012-09-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US20120293654A1 (en) * 2011-05-17 2012-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82109B2 (en) 2020-03-03
JP2014192745A (ja) 2014-10-06
US20140293071A1 (en) 2014-10-02
CN108259755B (zh) 2020-07-28
CN108259755A (zh) 2018-07-06
JP6231757B2 (ja) 2017-11-15
US9826136B2 (en) 2017-11-21
US20180070002A1 (en) 2018-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80000B1 (ko) 표시 제어 장치,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CN105282435A (zh)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CN104079820A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380707A (zh) 捕获控制装置、捕获控制方法及程序
CN105323470A (zh)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JP2016096481A (ja) 制御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00636A (ja) 撮像装置
US8692879B2 (e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JP6676347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8972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relating to generating an image corresponding to a predetermined three-dimensional shape by transforming a captured image
KR20180138529A (ko) 정보 처리장치, 정보 처리방법 및 기억매체
US11700454B2 (en) Image captur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102758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514366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13411547B (zh) 一种云台的位置校正方法及装置
JP2018005091A (ja) 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装置
KR20170055455A (ko) 초광각 카메라를 이용한 렌즈 왜곡 영상 보정 카메라 시스템 및 그가 적용된 tvi 장치
WO2021134575A1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1516390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JP6679779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50704B1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11928775B2 (en)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medium which map two images onto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to generate a virtual image
WO202102035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22024592A1 (ja)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02675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