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7584A -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7584A
CN104077584A CN201310581131.9A CN201310581131A CN104077584A CN 104077584 A CN104077584 A CN 104077584A CN 201310581131 A CN201310581131 A CN 201310581131A CN 104077584 A CN104077584 A CN 104077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e data
defect area
character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11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7584B (zh
Inventor
平松崇
相川清史
菊地理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7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5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image da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36Devices for scanning or checking the printed matter for quality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46Applications of alarms, e.g. responsive to approach of end of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5Reproduc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2Monitoring, i.e. ob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Methods therefor in service, i.e.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74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00076Indicating or reporting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9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the original or to the reproducing medium, e.g. imperfections or dir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01N2021/8854Grading and classifying of flaws
    • G01N2021/8861Determining coordinates of flaws
    • G01N2021/8864Mapping zones of de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形成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判断单元将读取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相比较,以判断所述形成图像是否包括缺陷区域。提取单元从读取图像数据提取位于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字符的图像和缺陷区域的图像,使得两个图像彼此重叠。

Description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控制装置,其中,在执行缺陷检查之后,执行表示使用测试图的替代指定输入,并且基于图像数据分析来选择与检查图像数据类似的测试图。基于记录有检查结果的历史信息检查有无缺陷检测。如果没有检测到缺陷,则删除检查图像数据并将删除事件记录在历史信息中。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缺陷,则基于替代指定输入来选择是存储检查图像数据还是打印和存储所选择的测试图。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的专利公报No.2005-205723
关于形成在记录介质上并具有缺陷区域的图像,理想的是,在使其内容不被知道的情况下能够确认缺陷区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检查系统,包括:图像读取单元,其读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形成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获取单元,其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判断单元,其将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相比较,以判断所述形成图像是否包括缺陷区域;提取单元,当所述确定单元判定所述形成图像包括缺陷区域时,所述提取单元根据预定规则从所述读取图像数据提取位于所述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其显示缺陷区域的图像和由所述提取单元提取的字符的图像,使得两个图像彼此重叠。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图像检查系统,该图像检查系统能够对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确认缺陷区域并提取缺陷区域而使其内容不被知道。
当所述缺陷区域与字符重叠时,所述提取单元可以提取在字符之中与所述缺陷区域具有最大重叠的一个字符的图像。因此,与不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性地提取易于判定为最有缺陷的区域的一个区域。
当所述缺陷区域不与字符重叠时,所述提取单元可以提取在所述缺陷区域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位于所述缺陷区域附近的字符之中至少两个字符的图像。因此,与不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足以判断缺陷区域是否防止信息传达的信息。
所述提取单元可以提取在记录介质上离缺陷区域的距离在预定值内的字符的图像。因此,与不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对于受缺陷区域影响较小的区域,可以不提取字符的图像。
所述提取单元可以提取所述缺陷区域周围的十字形区域的字符的图像。因此,与不采用本构造的情况相比,缺陷区域适用于不容易理解其内容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检查方法,包括:读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形成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获得原始图像数据;将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与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相比较,以判断所述形成图像是否包括缺陷区域;以及当判定所述形成图像包括缺陷区域时,根据预定规则从所述读取图像数据提取位于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因此,对于形成在记录介质上并具有缺陷区域的图像,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确认缺陷区域但使其内容不被知道的功能。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出沿图1的箭头II所示的方向观察的馈送辊的视图;
图3是示出由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形成于纸张上的代码图像的视图;
图5是示出监视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提取字符图像的方法的第一实例的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提取字符图像的方法的第二实例的说明图;以及
图8是示出利用结果保持单元提取字符图像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构造的视图。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0,其在作为记录介质的实例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作为图像检查系统的实例的检查设备200,其检查由图像形成设备100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以及纸张接收设备300,其接收从检查设备200排出的纸张P。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设置有代码图像读取设备400,代码图像读取设备400读取由检查设备200形成在纸张P上的代码图像(随后详细地描述)。
图像形成设备100从个人计算机(PC)(未示出)等获取作为待形成图像的基础的图像数据(下文中,称为原始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所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利用诸如色调剂等图像形成材料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机理,可以在不受特别限制的情况下使用如所谓的电子照相方法、喷墨法等各种其它常规的方法。
检查设备200设置有终端装置210,终端装置210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操作者)的操作并且同时将信息显示给用户的触摸面板型监视器211。另外,检查设备200设置有纸张传送路径R,沿着纸张传送路径R传送从图像形成设备100排出的纸张P。检查设备200还设置有边缘检测传感器212和第一馈送辊213,边缘检测传感器212放置在纸张传送路径R的旁边,以检测纸张P的前端部的边缘,第一馈送辊213将已经经过边缘检测传感器212的纸张P馈送到更下游侧。
另外,检查设备200设置有第二馈送辊214,第二馈送辊214在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位于第一馈送辊213的下游侧并且将纸张P馈送到更下游侧。第一馈送辊213的下游侧和第二馈送辊214的上游侧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220,图像读取装置220读取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
第二馈送辊214的下游侧设置有代码图像形成头215,代码图像形成头215在位于纸张传送路径R中的纸张P上形成代码图像。另外,检查设备200设置有控制单元240,控制单元240控制利用代码图像形成头215进行的代码图像形成处理。代码图像形成头215由例如喷墨头构成。
图像读取装置220包括正面图像读取装置221和背面图像读取装置222,正面图像读取装置221位于纸张传送路径R的一侧(在图中,位于纸张传送路径R的上侧)并且读取形成在纸张P的正面上的图像,背面图像读取装置222位于纸张传送路径R的另一侧(在图中,位于纸张传送路径R的下侧)并且读取形成在纸张P的背面上的图像。
这里,正面图像读取装置221和背面图像读取装置222均包括:光源225,其将光发射到纸张P上;线传感器(line sensor)226,其利用多个光接收元件接收从纸张P反射的光并且生成图像数据(下文中,称为“读取图像数据”);以及反光镜227,其将来自纸张P的反射光引导到线传感器226上。另外,每个图像读取装置均包括成像光学系统228,成像光学系统228将来自纸张P的由反光镜227引导的反射光聚集在线传感器226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正面图像读取装置221和背面图像读取装置222用作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形成在纸张P上的形成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
接下来,对控制单元240进行描述。控制单元240设置有第一缓冲存储器241,第一缓冲存储器241积累从正面图像读取装置221和背面图像读取装置222输出的读取图像数据。另外,控制单元240设置有第二缓冲存储器242,第二缓冲存储器242积累从图像形成设备100、PC(未示出)等发送的原始图像数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存储器242用作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的获取单元。
另外,控制单元240包括输出控制单元243,输出控制单元243控制图像数据(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和第二缓冲存储器242向检查处理单元244的输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查处理单元244对读取图像数据和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检查。为了更容易地进行检查,理想的是,例如,当原始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缓冲存储器242中时,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如灰度转换或分辨率转换等处理。
这里,输出控制单元243以如下方式控制图像数据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和第二缓冲存储器242的输出,即,使得存储在第一缓冲存储器241中的读取图像数据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的输出定时与存储在第二缓冲存储器242中的原始图像数据从第二缓冲存储器的输出定时变得彼此相同。
更具体地说,输出控制单元243允许逐页(一张纸)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和第二缓冲存储器242顺序地输出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当开始输出每一页的图像数据时),例如,从与形成在每一页前端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开始输出,并且最后输出与形成在每一页后端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读取图像数据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的输出开始定时与原始图像数据从第二缓冲存储器242的输出开始定时彼此一致,同时,当输出与形成在每一页后端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时,使读取图像数据的输出定时与原始图像数据的输出定时彼此一致。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检查处理单元244对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进行比较时,使由原始图像数据指定的图像在纸张P上的位置与由读取图像数据指定的图像在纸张P上的位置彼此一致。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边缘检测传感器212的输出被输出到输出控制单元243,并且输出控制单元243检查纸张P的前端是否到达边缘检测传感器212。与图像读取同步的时钟信号和读取图像数据一起从线传感器226发送到第一缓冲存储器241。此外,页面同步信号(用于指定从PC等发送的信息中的哪一部分与原始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和原始图像数据一起发送到第二缓冲存储器242。输出控制单元243基于边缘检测传感器212的输出、时钟信号和页面同步信号确定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的输出定时。
进一步参照控制单元240,控制单元240设置有检查处理单元244,检查处理单元244检查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输出的读取图像数据和从第二缓冲存储器242输出的原始图像数据。另外,设置结果保持单元245来保持检查处理单元244的检查结果。另外,设置代码图像形成控制单元246来基于检查处理单元244的检查结果控制代码图像形成头215。
检查处理单元244将从第一缓冲存储器241发送的读取图像数据和从第二缓冲存储器发送的原始图像数据分成预定区域,并且同时对每个区域进行图案匹配,由此确定所形成的图像中是否存在缺陷出现位置(缺陷区域)。在典型的图案匹配方法中,例如,以像素为基础,对于包含在两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像素根据如密度等预定参数,将选为比较对象的两个区域相互比较,并且计算两个区域之间的参数差值。然后,计算通过比较各像素而获得的多个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并且确定绝对值之和是否超过预定阈值。然后,当绝对值之和超过预定阈值时,确定图像(图像的一部分)中出现了缺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查处理单元244用作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将正面图像读取装置221和背面图像读取装置222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与第二缓冲存储器242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相比较,以确定所形成的图像中是否包括缺陷区域。
接下来,对纸张接收设备300进行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纸张接收设备300设置有外壳310。另外,外壳310中容纳有纸张叠置单元320,使得从检查设备200顺序地排出和传送的纸张P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另外,安装有馈送辊330,以将从检查设备200排出的纸张P馈送到纸张叠置单元32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示出沿图1的箭头II所示的方向观察的馈送辊330),馈送辊330包括驱动辊331和从动辊332,驱动辊331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从动辊332受驱动辊331按压而跟随驱动辊331旋转。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馈送辊330安装成能沿自身的轴向移动。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设置有移动装置340,移动装置340包括例如电动机或凸轮(均未示出),并且沿馈送辊330的轴向移动馈送辊33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利用移动装置340使馈送辊330沿其轴向移动,所以可以改变纸张P的叠置位置。换句话说,可以使纸张P的叠置位置偏移。
图3是示出由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开始按钮(未示出)时,基于打印任务的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步骤101)。更具体地说,首先,将用户提供的原始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步骤102)。结果,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步骤103)。用户提供的原始图像数据也存储在检查设备200的第二缓冲存储器242(参见图1)中,从而原始图像数据可以用在检查处理(下面将要描述)中。
此后,将根据图像形成处理从图像形成设备100顺序排出的纸张P馈送到检查设备200,并且检查设备200读取纸张P上的图像(步骤104)。由读取处理获取的读取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图1所示的第一缓冲存储器241中。此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查设备200的检查处理单元244执行检查处理(步骤105)。更具体地说,利用存储在第一缓冲存储器241中的读取图像数据和存储在第二缓冲存储器242中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图案匹配。
随后,检查处理单元244基于图案匹配判断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是否出现缺陷(步骤106)。然后,当检查处理单元244判定没有出现缺陷时,主控制单元(未示出)判断打印是否完全结束(步骤110)。当判定打印完全结束时,结束整个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定打印未结束,则重复执行步骤102之后的处理。
同时,在步骤106中,当判定缺陷出现时,检查处理单元244将包括例如关于缺陷出现页面的页面信息(页号)、缺陷出现位置(页面中的位置)、缺陷水平、缺陷数、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在内的缺陷情况数据与使缺陷情况数据与其它缺陷情况数据区别开的识别信息(ID)相匹配,然后,将缺陷情况数据和识别信息输出到结果保持单元245。
结果,利用结果保持单元245保持相关缺陷情况数据和识别信息(步骤107)。此时,如将在下文进行的详细描述,结果保持单元245提取并保持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的一部分。此后,代码图像形成控制单元246(参见图1)基于识别信息生成代码图像,并且利用代码图像形成头215在被判定为缺陷出现页面的纸张P上形成所生成的代码图像(步骤108)。
此外,将形成有代码图像的纸张P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参见图1)中。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馈送辊330被移动装置340(参见图2)移动,使得形成有代码图像的纸张P以偏移的状态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步骤109)。此后,在步骤110中判断打印任务是否结束,当判定打印任务完全结束时,结束整个处理。另一方面,当判定打印任务未结束时,重复执行步骤102之后的处理。
图4是示出形成于纸张P上的代码图像的视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在图中示出为“打印数据区”的矩形区域中形成图像。另外,如相同图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矩形纸张的四个角处在位于“打印数据区”外侧的位置处形成(打印)十字形标记MK1。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相邻的十字形标记MK1之间形成有T形标记MK2。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例如装订时,标记MK1和MK2外侧的区域被切除。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代码图像形成于切除部分上。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防止在代码图像保留在纸张P上的状态下装订纸张P。至于代码图像,尽管对此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使用例如一维条形码或如QR码(注册商标)等二维条形码。
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代码图像在传送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检查设备200的纸张传送方向,即,沿图4中的箭头4A所示的传送方向)形成于纸张P的后端侧。这里,为了使检查设备200(参见图1)小型化,理想的是,将代码图像形成头215设置在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的较上游侧,从而代码图像形成头可以靠近图像读取装置220设置。另一方面,如果代码图像形成头215过于靠近图像读取装置220,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于:当利用代码图像形成头215形成代码图像时,纸张P可能位于代码图像形成头215的下游,因此不能形成代码图像。
为此,本示例性实施例试图使检查设备200小型化的同时通过将代码图像形成头215设置在能够利用代码图像形成头215在纸张P上形成代码图像的位置之中的最上游侧来抑制上述问题的出现。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代码图像在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形成于纸张P的后端。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结束之后,用户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确认被判定为缺陷出现图像的图像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用户在叠置于纸张叠置单元320(参见图1)中的纸张P中找出形成有被判定为缺陷出现图像的图像的纸张P(形成有被检查设备200判定为缺陷出现图像的图像的纸张)(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称为“缺陷纸张P”)。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代码图像形成于缺陷纸张P的侧部,并且用户将基于代码图像的存在/不存在来找出缺陷纸张P。
此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操作图1所示的代码图像读取设备400时,缺陷纸张P上的代码图像被读取。另外,代码图像读取设备400构造为可移动设备,并且在缺陷纸张P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的状态下进行代码图像读取。另外,由于缺陷纸张P可以照原样保留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而不根据缺陷水平被移除,所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在缺陷纸张P仍然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的状态下从缺陷纸张P读取代码图像。条形码读取器是代码图像读取设备400的实例。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构造成使用例如配备有摄像头的便携式电话或智能电话作为代码图像读取设备400,而不限于如条形码读取器等专用装置。
然后,当执行缺陷纸张P上的代码图像读取时,关于缺陷的信息被显示在监视器211(参见图1)上。也就是说,对检查设备200而言难以像人进行检查一样进行主观检查。因此,即使检查设备200将图像判定为缺陷出现图像,在某些情况下,当由人对图像进行判定时可能判定没有出现缺陷。在这种情况下,被检查设备200判定为有缺陷的图像毫无例外地都被丢弃是不合理的。例如,当缺陷区域为呈小点的形状时,检查设备200判定缺陷区域的形成图像中出现了缺陷。然而,通常,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缺陷区域可能不成问题。然而,当这种点状缺陷区域出现在将数值打印为形成图像的地方时,恐怕看到缺陷区域的人可能会错误地将缺陷区域识别为小数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形成图像判定为有缺陷是适宜的。因此,即使在检查设备200将形成图像判定为有缺陷的情况下,由用户进行确认也是需要的。为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关于缺陷的信息显示在监视器211上,以便用户可以用眼睛进行再次检查。
然而,当基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和基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都被显示时,即使诸如个人信息等需要保密的信息也将显示在监视器211上。因此,存在如下的可能性:需要保密的信息可能被操作检查设备200的用户得知。因此,本示例性实施例试图通过提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或基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的一部分并且以下列方式将该部分显示在监视器211上来抑制这种问题。
图5是示出监视器211的显示画面的实例的视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监视器211中显示画面的绘图的左上方显示通过读取代码图像而获取的上述识别信息(ID)。另外,在显示画面的右上方显示当前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页面的页号。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示画面的中部的中心设置有放大显示缺陷出现位置的放大显示单元412。更详细地说,在显示画面的中部的中心设置有将基于缺陷出现位置处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放大显示的放大显示单元412。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画面的中部的左侧(放大显示单元412的左边)设置有显示基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原始图像显示单元411。更详细地说,在显示画面的中部的左侧设置有将原始图像数据中的基于与缺陷出现位置对应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放大显示的原始图像显示单元41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彼此相邻地显示放大显示单元412和原始图像显示单元411,从而可以容易地比较显示在放大显示单元412上的图像和显示在原始图像显示单元411上的图像。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示画面的中部的右侧显示当前显示页面的完整图像413。然而,此处不显示当前显示页面的内容,只显示页面中的缺陷出现位置。在图5中,在完整图像中显示四个圆形标记MK3,表明在标记MK3显示的位置处出现缺陷。也就是说,除了四个标记MK3之外,页面显示为空白纸张。在四个标记MK3之中,以粗线高亮显示围绕显示在放大显示单元412上的缺陷(缺陷图像)的标记MK3(图中最上面的标记MK3)。因此,对用户而言,容易识别出在多个显示的缺陷中哪个缺陷被放大显示在放大显示单元412中。
可以在分辨率大致为不能识别字符的水平的情况下来显示页面的完整图像413。另外,可以从原始图像数据获取诸如个人信息等高保密性区域,并且可以屏蔽显示该区域的字符。在这种情况下,该区域可以被全部涂上预定颜色,或者作为代替,可以将诸如“个人信息”等字符串显示在该区域中。作为选择,即使不显示页面自身的完整图像413,也将不会有问题。
在两个或更多个缺陷出现位置存在于同一页面并且彼此靠近的情况下,当显示所有缺陷出现位置时,用户可以识别诸如名称等个人信息。为此,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将仅仅一个缺陷出现位置显示在原始图像显示单元411和放大显示单元412上。也就是说,假设在关于名称为例如“平松崇”(表示“HIRA-MATSU-TAKASHI”的日文字符)的信息中,一个缺陷出现位置位于“平”(表示“HIRA”的日文字符)与“松”(表示“MATSU”的日文字符)之间,另一个缺陷出现位置位于“松”(“MATSU”)与“崇”(表示“TAKASHI”的日文字符)之间,当连续读取这些区域时,用户可以识别出名称为“平松崇”(“HIRA-MATSU-TAKASHI”)的整个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理想的是在不显示其它位置的情况下显示更多缺陷出现位置。同样,即使在一个缺陷跨越两个或更多个字符串的情况下,理想的是,在原始图像显示单元411和放大显示单元412中仅仅显示任意一个字符周围的一个区域。
在识别信息显示位置的右边,设置有用两个三角形表示的切换操作单元414,当从放大显示单元412上显示的一个缺陷位置切换到另一个缺陷位置时由用户操作切换操作单元414。同样,在页号显示位置的右边,设置有用两个三角形表示的页面切换操作单元415,当从一个页面切换到另一个页面时由用户操作(按压)页面切换操作单元415。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中所示的显示画面的右下方显示重新打印按钮416,当用户希望重新打印同一页面时,由用户操作(按压)重新打印按钮416。这里,当用户由于确认显示画面而确定出现超过极限的缺陷时,用户按下重新打印按钮416。另外,当按下重新打印按钮416时,图像形成设备100(图1)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并且形成有图像的新纸张P被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显示在放大显示单元412中的图像。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从读取图像数据提取出位于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并且一起显示提取出的字符图像与缺陷区域的图像,使得字符的图像和缺陷区域的图像彼此重叠。根据预定规则执行字符图像的提取。
图6A至图6C示出说明提取字符图像的方法的第一实例。第一实例示出当缺陷区域与字符不重叠时提取的字符图像。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缺陷区域与字符不重叠时,提取靠近于缺陷区域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的字符之中的至少两个字符的字符图像。
图6A在左侧示出缺陷区域K1周围的图像。另外,在该图的右侧,示出从左侧的图像提取的字符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提取存在于缺陷区域K1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的四个字符。更具体地说,提取四个字符“書”(表示“SYO”的日文字符)、“0”(零)、“松”(表示“MATSU”的日文字符)和“崇”(表示“TAKASHI”的日文字符)。换言之,可以描述成从缺陷区域K1周围的十字形区域提取字符图像。这里,例如,可以提取位于缺陷区域K1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字符。更具体地说,可以提取两个字符“松”(“MASTU”)和“崇”(“TAKASHI”)。也就是说,可以提取缺陷区域周围的在行方向上的彼此靠近的两个字符。另外,虽然未示出,可以提取位于缺陷区域K1的上下两侧的两个字符。在这种情况下,更具体地说,可以提取两个字符“書”(“SYO”)和“0”(零)。也就是说,可以提取缺陷区域K1周围的在列方向上的彼此靠近的两个字符。
类似于图6A,图6B在左侧示出缺陷区域K2周围的区域的图像。另外,在该图的右侧,示出从左侧的图像提取的字符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提取位于缺陷区域K2的下侧、左侧和右侧的三个字符。更具体地说,提取三个字符“円”(表示“YEN”的日文字符),“崇”(“TAKASHI”)和“樣”(表示“SAMA”的日文字符)。在该实例中,虽然没有字符位于上侧并因此没有执行字符提取,但是在对应部分显示缺陷区域K2的图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描述成从缺陷区域K2周围的十字形区域提取字符图像。
图6C示出提取记录材料上位于离缺陷区域K3的距离为预定值内的字符的图像的实例。在图6C的左侧,示出缺陷区域K3周围的区域的图像。另外,在图6C的右侧,示出从左侧的图像提取的字符图像。这是不执行一个字符“樣”(“SAMA”)的提取的实例,因为两个字符“書”(“SYO”)和“崇”(“TAKASHI”)靠近缺陷区域K3,但是字符“樣”(“SAMA”)远离缺陷区域K3。
当在监视器211上显示图6A至图6C的左侧的图像时,看见图像的用户可以理解该页面是指“請求書”(表示“SEI-KYU-SYO”的日文字符是指帐单),帐单目标为“平松崇樣”(表示HIRA-MATSU-TAKASHI-SAMA”的日文字符是指Takashi Hiramatsu先生),帐单金额是“10000円”(表示“10000YEN”的日文字符是指10000日元)。同时,当提取如图6A至图6C的右侧所示的字符图像时,即使在监视器211上显示该图像,对用户而言也难以理解其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缺陷区域的图像和缺陷区域周围的区域的图像也被显示了出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看到缺陷区域和靠近缺陷区域的至少两个字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缺陷区域是否防止信息传达给看到该页面的人。显示所提取的区域可能足以判断是否防止信息被传达,并且对于用户判断缺陷区域是否具有超过极限的缺陷的任务而言难以引起麻烦。
图7A和图7B示出提取字符图像的方法的第二实例。第二实例示出当缺陷区域和字符彼此重叠时提取的字符图像。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缺陷区域和字符彼此重叠时,提取与缺陷区域具有最大重叠的一个字符。
图7A在左侧示出缺陷区域K4周围的区域的图像。另外,在该图的右侧,示出从左侧的图像提取的字符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缺陷区域K4与两个字符“書”(“SYO”)和“崇”(“TAKASHI”)重叠。然而,字符“書”(“SYO”)与缺陷区域K4比“崇”(“TAKASHI”)与缺陷区域K4具有更大的重叠。因此,提取一个字符“書”(“SYO”)。
类似地,图7B在左侧示出缺陷区域K5周围的区域的图像。另外,在该图的右侧,示出从左侧的图像提取的字符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陷区域K5仅与一个字符“0”(零)重叠,所以提取一个字符“0”(零)。
当提取如图7A和图7B的右侧所示的字符图像时,即使该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11上,对用户而言也难以理解该页面的内容。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提取与缺陷区域具有最大重叠的一个字符的图像。结果,可以选择性地提取被确定为最有缺陷的一个区域。另外,由于提取出的图像具有一个字符,所以对用户而言难以理解页面的内容。
利用结果保持单元245执行上述字符图像的提取。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检查处理单元244判定形成的图像具有缺陷区域时,结果保持单元245用作提取单元,该提取单元根据预定规则从读取图像数据提取位于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图像。
图8是示出利用结果保持单元245提取字符图像的顺序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图8的流程图对应于步骤107中执行的一部分处理。
首先,当判定形成的图像中出现了缺陷时,结果保持单元245判断缺陷区域和字符之间是否出现重叠(步骤201)。
然后,当缺陷区域和字符之间已出现重叠(步骤201中的结果为“是”)时,如图7A和图7B所示,结果保持单元245提取重叠的字符之中与缺陷区域具有最大重叠的一个字符的图像(步骤202)。
另一方面,当缺陷区域不与字符重叠(步骤201中的结果为“否”)时,如图6A至图6C所示,结果保持单元245提取靠近缺陷区域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的字符之中的至少两个字符(步骤203)。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A所示,可以提取位于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的四个字符,或者可以提取位于行方向或列方向上的两个字符。另外,当任何方向都不存在字符时,如图6B所示,可以执行缺陷区域的提取而不是字符的提取。此外,如图6C所示,可以设置成使得提取纸张P上的位于离缺陷区域的距离为预定值内的两个字符的图像,并且不提取纸张P上的位于离缺陷区域的距离超过预定值的字符的图像。
然后,结果保持单元245执行用于保持与提取出的字符图像有关的原始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的处理(步骤204)。
当软件和硬件资源相互协同作用时,可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利用控制单元240进行的处理。也就是说,设置在控制单元240中的用于控制使用的计算机内的内部CPU(未示出)可以执行实现控制单元240的各功能的程序,从而实现各功能。
因此,由控制单元240进行的处理可理解为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实现如下功能:即,读取形成在纸张P上的基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的功能、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的功能、通过将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和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形成的图像是否具有缺陷区域的功能、以及当判定图像具有缺陷区域时根据预定规则提取位于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判定为有缺陷且形成有代码图像的纸张P以偏移的状态(但不限于此)叠置在纸张叠置单元320中。例如,可以设置两个纸张叠置单元320,使得可以将判定为缺陷出现纸张的纸张P和判定为无缺陷出现纸张的纸张P进行分类。另外,可以将衬垫纸设置在没有偏移的纸张之间。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图像检查系统,包括:
图像读取单元,其读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形成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
获取单元,其获取原始图像数据;
判断单元,其将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相比较,以判断所述形成图像是否包括缺陷区域;
提取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形成图像包括缺陷区域时,所述提取单元根据预定规则从所述读取图像数据提取位于所述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以及
图像显示装置,其显示所述缺陷区域的图像和由所述提取单元提取的字符的图像,使得两个图像彼此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查系统,其中,当所述缺陷区域与字符重叠时,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在字符之中与所述缺陷区域具有最大重叠的一个字符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检查系统,其中,当所述缺陷区域不与字符重叠时,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在所述缺陷区域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位于所述缺陷区域附近的字符之中至少两个字符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在记录介质上离所述缺陷区域的距离在预定值内的字符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提取单元提取所述缺陷区域周围的十字形区域内的字符的图像。
6.一种图像检查方法,包括:
读取基于原始图像数据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形成图像,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
获得原始图像数据;
将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与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相比较,以判断所述形成图像是否包括缺陷区域;以及
当判定所述形成图像包括缺陷区域时,根据预定规则从所述读取图像数据提取位于缺陷区域周围的字符的图像。
CN201310581131.9A 2013-03-26 2013-11-18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Active CN104077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4995 2013-03-26
JP2013064995A JP5904149B2 (ja) 2013-03-26 2013-03-26 画像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7584A true CN104077584A (zh) 2014-10-01
CN104077584B CN104077584B (zh) 2019-01-08

Family

ID=49382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1131.9A Active CN104077584B (zh) 2013-03-26 2013-11-18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19827B2 (zh)
EP (1) EP2785033B1 (zh)
JP (1) JP5904149B2 (zh)
CN (1) CN104077584B (zh)
AU (1) AU2013242849B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573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缺陷检测方法
WO2020091810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quality assessments
CN111380875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8356B2 (ja) * 2013-05-20 2017-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64722B2 (ja) * 2014-12-19 2019-0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欠陥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29672B2 (ja) * 2015-02-06 2017-11-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履歴生成方法
CN104889075B (zh) * 2015-05-22 2018-12-14 芜湖林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子外观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JP6790751B2 (ja) * 2016-11-17 2020-11-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9978B2 (ja) * 2018-04-06 2021-04-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KR20210044921A (ko) 2019-10-15 2021-04-26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화면 검사 시스템
JP7443022B2 (ja) 2019-10-28 202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0836A (ja) * 1993-01-13 1994-08-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物の検査装置
JPH10232933A (ja) * 1997-02-18 1998-09-02 Toshiba Corp 印刷物の目視検査補助装置
US6035072A (en) * 1997-12-08 2000-03-07 Read; Robert Lee Mapping defects or dirt dynamically affecting a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US20060110009A1 (en) * 2004-11-22 2006-05-2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mage quality defects
JP2007033247A (ja) * 2005-07-27 2007-02-08 Dac Engineering Co Ltd 検査方法及び検査システム
CN101034069A (zh) * 2006-03-10 2007-09-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缺陷检查装置缺陷检查方法
CN102189331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缺陷修正装置以及缺陷跟踪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4289B2 (ja) * 1993-01-13 2003-02-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物の検査装置
US6233364B1 (en) * 1998-09-18 2001-05-15 Dainippon Screen Engineering Of America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tagging dust and scratches in a digital image
JP2002036513A (ja) 2000-07-31 2002-02-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物検査装置
JP4035355B2 (ja) 2002-04-08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異常シート識別機能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5723A (ja) 2004-01-22 2005-08-04 Fuji Xerox Co Ltd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4251556B2 (ja) 2004-03-25 2009-04-08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印刷品質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9202438A (ja) 2008-02-28 2009-09-1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171311A (ja) 2011-02-24 2012-09-10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0836A (ja) * 1993-01-13 1994-08-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物の検査装置
JPH10232933A (ja) * 1997-02-18 1998-09-02 Toshiba Corp 印刷物の目視検査補助装置
US6035072A (en) * 1997-12-08 2000-03-07 Read; Robert Lee Mapping defects or dirt dynamically affecting a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US20060110009A1 (en) * 2004-11-22 2006-05-2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mage quality defects
JP2007033247A (ja) * 2005-07-27 2007-02-08 Dac Engineering Co Ltd 検査方法及び検査システム
CN101034069A (zh) * 2006-03-10 2007-09-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缺陷检查装置缺陷检查方法
CN102189331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缺陷修正装置以及缺陷跟踪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573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缺陷检测方法
CN104318573B (zh) * 2014-10-31 2017-06-06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缺陷检测方法
WO2020091810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quality assessments
CN111380875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380875B (zh) * 2018-12-29 2023-09-12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3242849B2 (en) 2015-05-28
AU2013242849A1 (en) 2014-10-16
US9219827B2 (en) 2015-12-22
EP2785033B1 (en) 2020-09-09
CN104077584B (zh) 2019-01-08
EP2785033A1 (en) 2014-10-01
JP2014191489A (ja) 2014-10-06
JP5904149B2 (ja) 2016-04-13
US20140293363A1 (en)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7584A (zh)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方法
CN104062301B (zh) 图像检查系统和图像检查装置
US8286083B2 (en) Copying documents from electronic displays
JP5228459B2 (ja) 検査群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694965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4185941A (ja) 画像検査システム、画像検査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出力方法
US1131699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d reading document
CN10975663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US1102579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ocument processing
JP2012053550A (ja) 情報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044197A1 (en) Method of scanning docum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JP685315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0257352A (ja) 自動取引装置
JP6636375B2 (ja) 書類読取装置
US20230067117A1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for inspecting print product
US1138169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JP5886181B2 (ja) バーコード画像補正装置、通帳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KR101270043B1 (ko) 무창봉투 인쇄장치의 오류제어시스템 및 오류제어방법
US1065241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ge set separation based on identifier on scanned page
JP7183634B2 (ja) 媒体処理装置
JP202303505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検査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47222B2 (ja) 取引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136243A (ja) 情報処理装置、設定方法と検査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75361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画像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23123A (ja) プリント注文受付装置及びプリント注文受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