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3195B - 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 Google Patents

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3195B
CN104073195B CN201410123970.0A CN201410123970A CN104073195B CN 104073195 B CN104073195 B CN 104073195B CN 201410123970 A CN201410123970 A CN 201410123970A CN 104073195 B CN104073195 B CN 104073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rend
weight
adhes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3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3195A (zh
Inventor
渡部奈津子
三井数马
天野立巳
新美健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3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3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3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3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本发明公开一种压敏胶粘剂层,所述压敏胶粘剂层包含基础聚合物并具有如下性能(1)和(2):在将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被粘物X的表面,将其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剥离的情况中,(1)在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上水接触角A为70°以下;和(2)压敏胶粘带B相对于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比所述压敏胶粘带B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所述被粘物X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更高。

Description

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背景技术
常规上,在运输光学构件或电子构件期间或者组装产品期间,通常利用表面保护片对光学构件等的表面进行保护以不会在光学构件等的表面上造成污染或刮擦。表面保护片的实例包括具有压敏胶粘性能的压敏胶粘片(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A-2012-224811
发明内容
当构件表面的保护变得不必要时,例如在完成光学构件的运输之后,将表面保护片从光学构件剥离。在剥离表面保护片之后,有时将具有另一功能的层(另一层)等设置在层压过表面保护片的被粘物表面上。根据剥离表面保护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状况,例如与所述另一层的润湿性可能变差或者所述另一层与被粘物的接触(粘附力)可能不足,结果,可能不能发挥所述另一层所预期的功能或产品可能变得有缺陷。
具体地,在液晶显示器表面上设置另一层如具有触控面板功能的层或者由玻璃或塑料构成的保护层的情况中,当将为了保护偏振板(例如其中表面层为硬涂层的偏振板)的表面而设置在液晶显示器表面上的表面保护片剥离、并其后在所述另一层与液晶显示器表面上的偏振板表面之间涂布层间填料以提供透明层时,偏振板表面与层间填料的润湿性或偏振板表面与层间填料之间的粘附性有时不足。
即,确保如下的压敏胶粘片目前仍是未知的:在将压敏胶粘片(表面保护片)剥离并然后在层压过压敏胶粘片的被粘物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可以呈现其中与所述另一层的润湿性以及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粘附性优异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敏胶粘剂层,所述压敏胶粘剂层能够保护被粘物表面免受污染或刮擦并在剥离表面保护片之后防止被粘物表面与另一层压构件如层间填料的粘附性受到损伤。
作为透彻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当使用具有如下性能的压敏胶粘剂层时,在剥离压敏胶粘片并然后在层压过压敏胶粘片的被粘物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可呈现其中与所述另一层的润湿性以及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粘附性优异的状态:所述压敏胶粘剂层能够将在剥离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水接触角设定在特定范围内、并能够在剥离压敏胶粘片之后在被粘物表面上形成可以对压敏胶粘带具有优异粘附性的压敏胶粘片。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如下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1>一种压敏胶粘剂层,包含基础聚合物并具有下述性能(1)和(2):
(1)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在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上水接触角A为70°以下;和
(2)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具有厚度为25μm的基材的压敏胶粘带B相对于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比所述具有厚度为25μm的基材的压敏胶粘带B相对于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更高,其中所述压敏胶粘强度在180°剥离角和300mm/分钟拉伸速度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被粘物X:具有80°以上且100°以下的水接触角的硬涂膜。
<2>根据<1>的压敏胶粘剂层,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所述基础聚合物。
<3>根据<2>的压敏胶粘剂层,还包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4>根据<3>的压敏胶粘剂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基础聚合物,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2~4重量份。
<5>一种压敏胶粘片,包含<1>~<4>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层。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具有上述性能,因此能够形成如下压敏胶粘片,其中在将所述压敏胶粘片剥离并然后在层压过压敏胶粘片的被粘物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能够使得被粘物表面呈现其中与所述另一层的润湿性以及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粘附性优异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压敏胶粘剂层)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具有下述性能(1):
(1)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在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上水接触角A为70°(度)以下(例如55°~70°):
被粘物X:具有80°以上且100°以下的水接触角的硬涂膜。
在本说明书中,将具有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有时称作“压敏胶粘片A”或“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此外,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将在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上水接触角有时称作“水接触角A”。
通过后面在(评价)的“(1)水接触角”中所述的方法能够测量水接触角。
水接触角A为70°以下(例如55°~70°),且例如优选65°以下(例如55°~65°)。如果水接触角A为70°以下,则在剥离压敏胶粘片A之后在被粘物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与另一层的润湿性优异。因此,对另一层的排斥性(排斥压敏胶粘剂、涂布材料等并使得其不能均匀粘附的性能)下降。
在剥离压敏胶粘片A之后设置在被粘物表面上的所述另一层没有特别限制,且其实例包括:通过涂布液体层间填料如型号“SVR7000Series”(由迪睿合株式会社(DexerialsCorporation)制造)和商品名“WORLD ROCK HRJ-21”(由协力化学产业株式会社(KyoritsuChemical&Co.,Ltd.)制造)而提供的层;通过涂布层间胶粘剂等而提供的层;以及通过层压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例如,商品名“LUCIACS CS9886U”(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而提供的层。其中,从防止反射且不太可能发生干扰反射考虑,优选由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商品名“LUCIACS CS9886U”(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构成的层。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还具有如下性能(2):
(2)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压敏胶粘带B(基材厚度:25μm)相对于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比所述压敏胶粘带B(基材厚度:25μm)相对于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更高,
被粘物X:具有80°以上且100°以下的水接触角的硬涂膜。
在此,如下制备所述压敏胶粘带B:将10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5重量份丙烯酸、0.2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和265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添加到装备有搅拌桨叶、温度计、氮气引入管和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然后在温和搅拌的同时向其中引入氮气,其后,通过将烧瓶中的液体温度保持在约62℃下将聚合反应实施6小时,由此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29重量%)。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0,且其分散度(Mw/Mn)为13。
相对于该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向其中添加1.5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SUPER BECKAMINE J-820-60”,商品名,由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DICCorporation)制造)、3重量份交联剂(“CORONATE L”,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造),随后在搅拌下混合,由此制备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将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涂布在厚度为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随后加热干燥以形成厚度为28μm的压敏胶粘剂层,由此形成压敏胶粘带B。
将由此得到的压敏胶粘带B切成19mm×250mm的尺寸,并通过以5mm/秒的速度将2kg辊前后移动一次,随后进行老化30分钟而将切割的压敏胶粘带B接触粘附至不锈钢。当在180°剥离角和300mm/分钟拉伸速度的条件下将切割的压敏胶粘带B从不锈钢剥离时,压敏胶粘带B的压敏胶粘强度为5.5N/19mm。
在本说明书中,将在进行了如下处理之后压敏胶粘带B(基材厚度:25μm)相对于被粘物X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剥离角: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有时称作“压敏胶粘强度A”: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此外,将压敏胶粘带B(基材厚度:25μm)相对于被粘物X的表面(即未进行诸如层压压敏胶粘片的处理的被粘物X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剥离角: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有时称作“压敏胶粘强度B”。
即,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具有其中压敏胶粘强度A高于压敏胶粘强度B的性能。
胶粘强度A没有特别限制,且例如优选为7.0~7.6N/19mm,更优选为7.2~7.6N/19mm。
压敏胶粘强度A与压敏胶粘强度B之差没有特别限制,且例如优选为0.1N/19mm以上,更优选为0.3N/19mm以上,还更优选为0.6N/19mm以上。
关于压敏胶粘强度A,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70mm长度和19mm宽度的一片压敏胶粘带B(基材厚度:25μm)的压敏胶粘表面层压至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本发明压敏胶粘片的表面,然后通过在0.25MPa和300m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压制而对所述一片压敏胶粘带B和被粘物X进行粘附,然后将相互粘附的所述一片压敏胶粘带B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30分钟,然后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对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温度:23℃,湿度:30%RH,剥离角: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N/19mm)进行测量,并将该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定义为压敏胶粘强度A。将压敏胶粘强度B定义为表示除了将所述一片压敏胶粘带B层压至被粘物X的表面(其未进行诸如层压至压敏胶粘片的处理)之外,通过与压敏胶粘强度A相同的方法测得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更具体地,通过后面在(评价)的“(2)压敏胶粘带B的压敏胶粘强度”中所述的方法能够测量该压敏胶粘强度。
用于测量上述性能(1)和(2)的被粘物X的水接触角(在作为被粘物X的硬涂膜的硬涂层侧表面上的水接触角)为80~100°,优选85~90°,更优选86~88°。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至少包含基础聚合物。此外,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由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为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层的组合物,并被定义为包括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中基础聚合物的含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压敏胶粘剂层的总量(100重量%),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75重量%以上。
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包含基础聚合物作为必要组分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包含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产物作为必要组分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基础聚合物作为必要组分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实例包括所谓的溶剂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此外,包含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产物作为必要组分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实例包括所谓的活性能量射线可固化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如果需要,可以包含诸如表面活性剂的各种添加剂。上述“单体混合物”是指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组分的混合物。“单体混合物”是仅由单体组分构成的组合物,且单体混合物的含义也包括仅包含一种单体作为单体组分的混合物。上述“部分聚合产物”是指其中单体混合物中的一种组分或两种以上的组分发生部分聚合的组合物。
基础聚合物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丙烯酸类聚合物、橡胶类聚合物、乙烯基烷基醚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聚酯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聚氨酯类聚合物、氟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等。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基础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因为通过根据需要选择单体能够容易地对压敏胶粘剂进行设计。即,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包含丙烯酸类单体(在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作为构成单体组分的聚合物。
在本说明书中,将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有时称作“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可以单独使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组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包括例如:包含具有6~14碳数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其中,优选包含具有7~13碳数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对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组分(100重量%)的比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70重量%以上(例如70~98重量%),更优选80重量%以上,还更优选85重量%以上。如果(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为85重量%以上,则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易于紧密粘附至被粘物。
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优选还包含含羟基的单体。含羟基的单体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基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醇、烯丙醇、2-羟基乙基乙烯基醚、4-羟基丁基乙烯基醚和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含羟基的单体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含羟基的单体对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所有单体组分(100重量%)的比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0.1~15重量%,更优选0.5~13重量%,还更优选3~11重量%,还更优选6~10重量%。如果含羟基的单体的比例为0.1重量%以上,则由于形成交联点,所以获得内聚力,并由此,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上不太可能产生胶粘剂残渣,结果,能够获得对剥离之后的被粘物表面提供均匀润湿性和压敏胶粘性能的效果。如果含羟基的单体的比例为15重量%以下,则防止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过度紧密地粘附至被粘物而需要重剥离。特别地,如果所述比例为6~10重量%,则能够得到既满足压敏胶粘片的剥离性又满足被粘物表面对另一层的粘附性的压敏胶粘片。
从能够将交联结构引入丙烯酸类聚合物并获得必要的内聚力考虑,例如可以将多官能单体包含在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中。
多官能单体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可单独使用这些多官能单体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多官能单体对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所有单体组分(100重量%)的比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0.1~30重量%,更优选0.1~10重量%。如果多官能单体的比例为0.1重量%以上,则柔性和胶粘性优异,且如果多官能单体的比例为30重量%以下,则能够防止内聚力变得太高并能够得到合适的压敏胶粘强度。
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还包含含亚烷基氧基(alkylene oxide group)的反应性单体。
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的氧亚烷基(oxyalkylene,或称氧化烯)单元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在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中与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考虑,优选为3~40,更优选4~35,还更优选5~30。如果平均加成摩尔数为3以上,则倾向于有效获得由于使用表面活性剂而降低被保护体的污染的效果,但如果平均加成摩尔数超过40,则不利地存在发生与表面活性剂的明显相互作用、且提高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的效果下降的倾向。氧亚烷基链的末端可以保留羟基或可以被另一种官能团等取代。
关于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单体,或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单体。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的含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所有单体组分(100重量%),例如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7重量%以下,还更优选5重量%以下,还更优选3重量%以下,甚至还更优选1重量%以下。如果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的含量超过10重量%,则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内聚力可能下降,且从被粘物的污染考虑,这是不优选的。
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的氧亚烷基单元的实例包括包含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的氧亚烷基单元如氧亚甲基、氧亚乙基、氧亚丙基和氧亚丁基。氧亚烷基链的烃基可以为直链或支化的。
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更优选为例如具有亚乙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通过使用具有含亚乙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作为构成组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基础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且对被粘物的渗出受到适当抑制,结果,能够得到低污染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氧化烯加合物以及在分子中具有反应性取代基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或烯丙基的反应性表面活性剂。
(甲基)丙烯酸氧化烯加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辛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月桂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硬脂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辛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作为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的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各自含有(甲基)丙烯酰基或烯丙基的阴离子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反应性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例如由式(A1)~(A10)表示的物质。
[在式(A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30碳数的酰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A2)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和R7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R3和R5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或烷基,R4和R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烷基、苯甲基或苯乙烯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A3)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在式(A4)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30碳数的酰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A5)中,R1表示烃基、氨基或羧酸残基,R2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整数]。
[在式(A6)中,R1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R2表示氢或具有1~30碳数的烃基,R3表示氢或丙烯基,R4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在式(A7)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R3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M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A8)中,R1和R5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或甲基,R2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R3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M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A9)中,R1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R2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M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且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在式(A10)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或甲基,R4表示具有0~30碳数的烃基(其中0碳数表示R4不存在),R5和R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A1)~(A6)和(A10)中,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阴离子亲水基团的实例包括由下式(a1)和(a2)表示的基团:
-SO3M1 (a1)
[在式(al)中,M1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和
[在式(a2)中,M2和M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
非离子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例如由式(N1)~(N6)表示的物质。
[在式(N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30碳数的酰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N2)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且平均摩尔数n、m和l各自为0~40,条件是(n+m+1)表示3~40的数]。
[在式(N3)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和R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R4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30碳数的酰基,且平均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N4)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30碳数的烃基,R3表示氢或丙烯基,R4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且平均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在式(N5)中,R1和R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R2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具有1~30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30碳数的酰基,且平均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在式(N6)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氢或甲基,R4表示具有0~30碳数的烃基(其中0碳数表示R4不存在),R5和R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表示具有1~6碳数的亚烷基,且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各自为0~40,条件是(m+n)表示3~40的数]。
作为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例如还可使用商品如:BLEMMER PME-400、BLEMMER PME-1000、BLEMMER50POEP-800B(均由日油株式会社(NOF Corporation)制造);LATEMUL PD-420、LATEMUL PD-430(两者均由花王株式会社(Kao Corporation)制造);ADEKA REASOAP ER-10和ADEKA REASOAP NE-10(均由旭电化株式会社(Asahi Denka Co.,Ltd.)制造)。
在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中,可以包含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的单体、多官能单体和含亚烷基氧基的反应性单体之外的单体(其他单体)。所述其他单体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含氰基的单体、乙烯基酯单体、芳族乙烯基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含酰亚胺基的单体、含氨基的单体、含环氧基的单体、乙烯基醚单体和N-丙烯酰基吗啉。其中,从提高内聚力和耐热性考虑,优选含氰基的单体、乙烯基酯单体和芳族乙烯基单体。此外,从提高胶粘力或包含充当交联点的官能团考虑,优选含酰胺基的单体、含酰亚胺基的单体、含氨基的单体、含环氧基的单体、乙烯基醚单体和N-丙烯酰基吗啉。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其他单体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含氰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
乙烯基酯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乙烯基酯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月桂酸乙烯酯。
芳族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苯乙烯、氯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其他取代的苯乙烯。
含酰胺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二丙酮丙烯酰胺。
含酰亚胺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和衣康酰亚胺。
含氨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含环氧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和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
乙烯基醚单体的实例包括例如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和异丁基乙烯基醚。
所述其他单体对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所有单体组分(100重量%)的比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0~40重量%(超过0重量%且40重量%以下),更优选0~35重量%(超过0重量%且35重量%以下),还更优选0~30重量%(超过0重量%且30重量%以下)。
从抑制对被粘物的压敏胶粘强度的升高考虑,优选的是,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不包含含羧基的单体、含磺基的单体、含磷酸基的单体和含酸酐基的单体。即,优选的是,在上述其他单体中不包含含羧基的单体、含磺基的单体、含磷酸基的单体和含酸酐基的单体。
通过对上述单体成分进行聚合能够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聚合方法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光聚合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其中,从成本和生产率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中的任意一种。
溶液聚合法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将上述单体组分、聚合引发剂等溶于溶剂中并对溶液进行加热以实施聚合,由此得到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的方法。
作为用于溶液聚合法的溶剂,能够使用各种普通溶剂。这种溶剂(聚合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如:芳族烃如甲苯、苯和二甲苯;酯如乙酸乙酯和乙酸正丁酯;脂族烃如正己烷和正庚烷;脂环族烃如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以及酮如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溶剂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溶剂的共混比,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份),例如优选为10~1000重量份,更优选50~500重量份。
用于溶液聚合法的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过氧化物基聚合引发剂和偶氮基聚合引发剂。过氧化物基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过氧碳酸酯、过氧化酮、过氧缩酮、过氧化氢、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和过氧酯,其更具体的实例包括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十二烷等。偶氮基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甲基丙酸甲酯)、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1,1'-偶氮二(环己烷-1-腈)、2,2'-偶氮二(2,4,4-三甲基戊烷)、4,4'-偶氮二(4-氰基戊酸)、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二(N,N'-二亚甲基异丁基脒)盐酸盐和2,2'-偶氮二[N-(2-羧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聚合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聚合引发剂的共混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份),例如优选为0.01~5重量份,更优选0.05~3重量份。
在溶液聚合法中,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在对溶液进行加热以实施聚合期间的加热温度为例如50~80℃。加热时间,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为1~24小时。
在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情况中,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作为压敏胶粘剂主要组分的基础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在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含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本发明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例如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80重量%以上,还更优选90重量%以上。如果丙烯酸类聚合物在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含量为70重量%以上,则在将另一层设置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上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与另一层之间的压敏胶粘强度进一步提高。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100000~5000000,更优选200000~4000000,还更优选300000~3000000。如果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00,则内聚力下降而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上造成胶粘剂残渣,且可能不会获得对剥离之后的被粘物表面提供均匀的润湿性和压敏胶粘性能的效果。如果重均分子量超过5000000,则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可能不足。
重均分子量表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更具体地,例如在如下条件下通过使用HLC-8220GPC(商品名,由东曹株式会社(TosohCorporation)制造)作为GPC设备实施测量,然后能够作为以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计算重均分子量。
(分子量的测量条件)
样品浓度:0.2重量%(四氢呋喃溶液)
样品注射量:10μL
样品柱:TSKguardcolumn SuperHZ-H(1柱)+TSKgel Super HZM-H(2柱)
参比柱:TSKgel SuperH-RC(1柱)
洗脱液:四氢呋喃(THF)
流速:0.6mL/分钟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RI)
柱温(测量温度):40℃
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例如优选为0℃以下,更优选-10℃以下。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0℃,则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可能变得不足。通过改变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组分的组成比能够调节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根据下式能够将玻璃化转变温度(℃)确定作为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n(℃):
1/(Tg+273)=Σ[Wn/(Tgn+273)]
[其中Tg(℃)表示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Wn(-)表示各单体的重量分数,Tgn(℃)表示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n表示各单体的种类]。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酸值,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15以下。可以使用自动滴定仪(COM-550,由平沼产业株式会社(Hiranuma Sangyo Co.,Ltd.)制造)进行测量并根据下式计算酸值:
A={(Y-X)×f×5.611}/M
A:酸值
Y:样品溶液的滴定量(ml)
X:仅含50g混合溶剂的溶液的滴定量(ml)
f:滴定溶液的因子
M:聚合物样品的重量(g)
测量条件如下。
样品溶液:将通过将约0.5g聚合物样品溶于50g混合溶剂(以重量计,甲苯/2-丙醇/蒸馏水=50/49.5/0.5)中而得到的溶液用作样品溶液。
滴定溶液:0.1N的氢氧化钾的二丙醇(2-propanolic potassium hydroxide)溶液(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用于石油产品中和值试验)。
电极:
玻璃电极:GE-101
比较电极:RE-201
测量模式:石油产品中和值试验1。
从进一步提高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考虑,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优选还包含表面活性剂。即,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还包含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各自具有亚烷基氧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烯丙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聚氧亚烷基衍生物、聚氧亚烷基烷基胺和聚氧亚烷基烷基胺脂肪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硫酸盐(例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盐(例如月桂基硫酸钠)、二烷基芳基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例如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碱金属盐)、高级脂肪酸碱金属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硫酸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磷酸盐、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硫酸盐和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磷酸盐;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另外,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在分子中具有反应性取代基如(甲基)丙烯酰基和烯丙基。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其中,优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在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之后表面活性剂易于转移到被粘物表面,且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并然后在被粘物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压敏胶粘强度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产生特别优异的效果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硫酸盐(特别是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和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碱金属盐(特别是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
另外,产生特别优异的效果的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由下式(1)和(2)表示的化合物:
[在式(1)中,R表示具有1~12碳数的烃基(特别是具有10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2碳数的烃基),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且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和
[在式(2)中,X表示阴离子亲水基团]。
在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亲水基团的实例包括由上式(a1)和(a2)表示的基团。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例如聚氧亚乙基-1-(烯丙基氧甲基)烷基醚硫酸铵,且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例如聚氧亚乙基苯乙烯化的苯基醚硫酸铵。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用普通的商品,且其实例包括在商品名“AQUARONHS-10”(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商品名“NEOCOL P”(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和商品名“HITENOL N-08”(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下的物质。其其他实例包括在商品名“HITENOL NF-13”(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HITENOL NF-17”(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和商品名“AQUARONKH-10”(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下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共混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重量(100重量%),例如优选为0.1~4重量%,更优选0.15~3重量%。
在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情况中,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共混量为例如优选0.2~4重量份,更优选0.2~3重量份,还更优选0.3~3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共混量为0.2重量份以上,则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进一步提高。此外,如果共混量为4重量份以下,则在将另一层设置在被粘物的已剥离了本发明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压敏胶粘强度进一步提高。
从获得合适的内聚力考虑,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可还包含交联剂。即,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还包含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使用例如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环氧基交联剂、三聚氰胺基交联剂、氮杂环丙烷(azilidine)基交联剂、或金属螯合物基交联剂。其中,优选异氰酸酯基交联剂和环氧基交联剂。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交联剂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的实例包括例如低级脂族多异氰酸酯如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如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芳族异氰酸酯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及二异氰酸酯加合物如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合物(“CORONATE L”,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合物(“CORONATE HL”,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CORONATE HX”,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环氧基交联剂的实例包括例如双酚A、环氧氯丙烷环氧基树脂、乙烯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三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三醇三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胺缩水甘油基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TETRAD-X”,商品名,由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制造)和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TETRAD-C”,商品名,由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交联剂的共混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重量(100重量%),例如优选为0.01~15重量%,更优选0.5~10重量%。
在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情况中,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剂的共混量为例如优选0.01~15重量份,更优选0.5~10重量份,还更优选2~9重量份,还更优选6~8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剂的共混量为0.01重量份以上,则得到内聚力,并由此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上较少造成胶粘剂残渣,并对剥离之后的被粘物表面赋予均匀的润湿性和压敏胶粘性能。如果共混量为15重量份以下,则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进一步提高。特别地,如果所述共混量为6~8重量份,则能够获得满足如下两者的效果:剥离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均匀和使得可轻剥离的压敏胶粘性能。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可还包含交联催化剂。即,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还包含交联催化剂。交联催化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金属基交联催化剂(特别是锡基交联催化剂)如钛酸四正丁基酯、钛酸四异丙基酯、Nacem ferric iron、丁基氧化锡和二辛基二月桂酸锡。
单独使用这些交联催化剂中的一种或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交联催化剂的共混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重量(100重量%),例如优选为0.004~0.05重量%,更优选0.004~0.03重量%。
在本发明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情况中,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催化剂的共混量为例如优选0.001~0.05重量份,更优选0.003~0.04重量份,还更优选0.005~0.03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催化剂的共混量在上述范围内,则交联快速进行,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可还包含交联延迟剂。即,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还包含交联延迟剂。交联延迟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β-酮酯如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辛酯、乙酰乙酸油基酯、乙酰乙酸月桂酯和乙酰乙酸硬脂基酯;和β-二酮如乙酰丙酮、2,4-己二酮和苯甲酰丙酮。其中,优选乙酰丙酮。
单独使用这些交联延迟剂中的一种或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交联延迟剂的共混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于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重量(100重量%),例如优选为0.1~10重量%,更优选0.1~3重量%。
在本发明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情况中,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延迟剂的共混量为例如优选0.1~10重量份,更优选0.1~5重量份,还更优选0.1~3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延迟剂的共混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压敏胶粘剂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
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还包含溶剂。即,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以为溶剂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溶剂的实例包括例如用于上述溶液聚合法中的溶剂。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溶剂可以与用于溶液聚合法中的溶剂相同或不同。
关于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溶剂,或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溶剂。
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包含添加剂如增塑剂、抗老化剂、着色剂(例如颜料和染料)、抗静电剂和增粘树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通过将根据需要添加的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剂、交联催化剂、交联延迟剂、其他添加剂等进行混合,可以制备用于形成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压敏胶粘片)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压敏胶粘片A)具有至少一层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除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之外,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还具有基材、不同于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层(有时称作“其他压敏胶粘剂层”)等。此外,压敏胶粘片可以具有中间层、底涂层等,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关于除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之外而设置的层,可以对各个层仅提供一个层或者提供两个以上的层。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为例如卷绕成卷的形式或其中片堆叠的形式。
“压敏胶粘片”旨在包括“压敏胶粘带”。即,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为具有带状形式的压敏胶粘带。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为:其中仅在片的一面上包含压敏胶粘剂层表面(压敏胶粘表面)(即,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的单面压敏胶粘片;或其中在片的两面上都包含压敏胶粘剂层表面的双面压敏胶粘片。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为:不具有基材(基材层、载体或支持膜)的压敏胶粘片,即所谓的“无基材型”压敏胶粘片(有时称作“无基材压敏胶粘片”);或具有基材的压敏胶粘片。所述无基材压敏胶粘片的实例包括例如仅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构成的双面压敏胶粘片;和包含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和其他压敏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所述具有基材的压敏胶粘片的实例包括例如在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单面压敏胶粘片;在基材的两面上都具有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和在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并在其另一面上具有其他压敏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仅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构成的双面压敏胶粘片表示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自身。
其中,从保护被粘物表面的优异性能考虑,优选具有基材的压敏胶粘片,更优选在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单面压敏胶粘片。
上述“基材”是在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应用(附着)至被粘物的情况中与压敏胶粘剂层一起附着至被粘物的部分,且所述基材的含义不包括在使用(附着)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中要剥离的隔片(剥离衬垫)。
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基材的实例包括例如:纸类基材如纸;纤维类基材如布、无纺布和网;金属类基材如金属箔和金属片;塑料基材如由各种树脂(例如聚烯烃类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酯类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丙烯酸类树脂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类树脂如尼龙6、尼龙66和部分芳族聚酰胺;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偏二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乙酸乙烯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三乙酰基纤维素;或这些树脂的组合)形成的膜或片;橡胶类基材如橡胶片;泡沫类基材如泡沫片;及其层压物(例如塑料基材和另一种基材的层压物)。所述基材可以为由通过将关于上述基材所述的材料结合而得到的材料形成的基材。基材可以具有单层构造或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基材的厚度,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20~200μm,更优选20~100μm。此外,可根据需要对基材进行各种处理如背面处理、抗静电处理和底涂处理。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厚度,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5~100μm,更优选5~20μm。如果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则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润湿性进一步提高。
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中的含量,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相对于100重量%的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例如优选为75重量%以上,更优选85重量%以上,还更优选90重量%以上。如果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本发明压敏胶粘剂层中的含量为90重量%以上,则在将另一层设置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上的情况中,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压敏胶粘强度进一步提高。
所述其他压敏胶粘剂层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由常规压敏胶粘剂如聚氨酯基压敏胶粘剂、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橡胶基压敏胶粘剂、聚硅氧烷基压敏胶粘剂、聚酯基压敏胶粘剂、聚酰胺基压敏胶粘剂、环氧基压敏胶粘剂、乙烯基烷基醚基压敏胶粘剂和氟基压敏胶粘剂形成的常规压敏胶粘剂层。
关于形成所述其他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压敏胶粘剂或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压敏胶粘剂。
可以通过剥离衬垫(隔片)对本发明压敏胶粘片中的压敏胶粘剂层(例如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进行保护。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为双面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中,可通过剥离衬垫仅对一面上的表面进行保护,或可通过剥离衬垫对两面上的表面都进行保护。
剥离衬垫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其中基材(衬垫基材)如纸和塑料膜的表面经聚硅氧烷处理的剥离衬垫,和其中将聚烯烃类树脂层压至基材(衬垫基材)如纸和塑料的表面的剥离衬垫。衬垫基材中的塑料膜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层压到衬垫基材表面上的聚烯烃类树脂,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聚乙烯类树脂。
剥离衬垫的厚度,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10~100μm,更优选15~30μm。
关于本发明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常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其中将通过将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交联剂、交联催化剂、交联延迟剂等溶于上述溶剂中制备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涂覆)到基材或隔片上并然后干燥和/或固化的方法。
在涂布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情况中,能够使用常规的涂布机(例如凹版式辊涂机、反转式辊涂机、吻式辊涂机、浸入式辊涂机、刮条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和喷涂机)。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的厚度,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25~220μm,更优选25~120μm。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为能够将在被粘物X的表面上的水接触角A调节为70°以下(例如50°~70°)的压敏胶粘片,其中所述被粘物X已经进行了本发明压敏胶粘片对其的层压和压敏胶粘剂层的剥离。
除了被粘物X之外,即使当层压至例如被粘物如丙烯酸类板时,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也能够降低在剥离本发明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上的水接触角,且在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能够使得被粘物表面呈现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的润湿性优异的状态。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是能够使得压敏胶粘强度A高于压敏胶粘强度B的压敏胶粘片。
通常,在许多情况中,在剥离层压至被粘物的压敏胶粘片时,压敏胶粘片的压敏胶粘剂层的一部分残留在被粘物上,且在被粘物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中,由于被粘物表面的污染,使得被粘物表面与另一层之间的粘附性(压敏胶粘性能)下降。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在剥离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表面的粘附性增强。
如果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包含表面活性剂,则表面活性剂转移到被粘物表面,由此在剥离本发明压敏胶粘片之后的水接触角可能下降、且与另一层的润湿性变得更优异。此外,对另一层的排斥性下降。特别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易于转移到被粘物表面,并因此产生提高与另一层的润湿性的巨大效果。其中,如果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层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丙烯酸类聚合物转移到被粘物表面,且可能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丙烯酸类聚合物相互作用而提高对另一层的粘附性,被粘物表面与另一层的润湿性进一步提高,且被粘物表面与另一层之间的粘附性变得更优异。尤其是,与造成压敏胶粘剂的一部分剥离的情况不同,在整个被粘物表面上均匀获得这种效果。
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用于其中在层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以对具有光学性能(例如偏振性能、光折射性、光散射性、光反射性、光透过性、光吸收性、光衍射性、旋光性和可见性)的构件的表面进行保护并然后剥离的应用中,且在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设置另一层的情况时,被粘物表面呈现出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的优异润湿性、和被粘物表面与所述另一层之间的优异粘附性的状态。即,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优选为用于具有光学性能的构件的表面保护的压敏胶粘片,更优选用于对具有光学性能的构件的表面进行保护、增强润湿性并提高粘附性的压敏胶粘片。
具有光学性能的构件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构成光学产品如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的构件;和用于这些装置(光学产品)的构件,其具体实例包括偏振板、波板、延迟板、光学补偿膜、增亮膜、导光板、反射膜、抗反射膜、透明导电膜(例如ITO膜)、设计膜、装饰膜、表面保护膜、棱镜、透镜、滤色器、透明基材以及其中层压这种构件而得到的构件。其中,优选偏振板,尤其优选上述被粘物X。
将另一层设置在剥离本发明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上的方法的实例,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包括例如包括如下的方法: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的步骤(层压步骤);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从被粘物剥离的步骤(剥离步骤);和将另一层设置在被粘物表面上的步骤(设置另一层的步骤)。
在层压步骤中的被粘物的实例包括例如具有光学性能的上述构件。其中,优选被粘物X。在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的情况中温度和压力的实例包括例如0~50℃温度和1~10atm的压力。
在层压步骤之后,可以包括将被粘物在0~50℃的温度下静置1~120小时的步骤(静置步骤)。由于静置步骤,使得增强粘附性的组分更可能从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转移到被粘物表面。
在剥离步骤中,剥离条件的实例包括例如300~1000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90°~180°的剥离角(拉伸角)。剥离步骤中的温度可以与层压步骤或静置步骤中的温度相同或不同。剥离步骤中的温度的实例包括例如0~50℃的温度。
设置所述另一层的步骤可以在剥离步骤之后连续进行或可以在一定间隔(例如1~24小时)之后进行。
在设置所述另一层的步骤中的另一层的实例包括例如上述层。其中,优选通过涂布上述层间填料而设置的层。
根据将另一层设置在剥离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的被粘物上的方法,被粘物与另一层之间的粘附性优异。
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
(实施例1)
将200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8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0.4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和312重量份作为溶剂的乙酸乙酯添加到装备有搅拌桨叶、温度计、氮气引入管和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然后在温和搅拌的同时向其中引入氮气,其后,通过将烧瓶中的液体温度保持在约65℃下将聚合反应实施6小时,由此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40重量%)。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4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8℃,且酸值为0.0。
利用乙酸乙酯将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40重量%)稀释到20重量%,并相对于该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在搅拌下添加0.3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3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CORONATE HX”,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0.03重量份作为交联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OL-1”,商品名,由东京精细化工株式会社(Tokyo 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0.5重量%的乙酸乙酯溶液)、以及作为交联延迟剂的基于全部溶剂的量为3重量份的量的乙酰丙酮并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将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溶液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并在130℃下加热20秒,由此形成具有10μm厚度的压敏胶粘剂层。随后,在该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上,层压一个表面进行了聚硅氧烷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25μm)的经聚硅氧烷处理的表面以制造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2)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0.7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3)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2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4)
除了使用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NEOCOL P”,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代替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5)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0.5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NEOCOL P”,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6)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1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NEOCOL P”,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7)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3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NEOCOL P”,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8)
除了使用0.5重量份的聚氧亚乙基苯乙烯化的苯基醚硫酸铵(“HITENOL NF-13”,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代替0.3重量份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9)
除了使用0.5重量份的聚氧亚乙基苯乙烯化的苯基醚硫酸铵(商品名“HITENOLNF-17”,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代替0.3重量份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0.5重量份的聚氧亚乙基-1-(烯丙基氧甲基)烷基醚硫酸铵(“AQUARONKH-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代替0.3重量份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1)
除了不使用表面活性剂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2)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0.1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3)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5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4)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0.1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NEOCOL P”,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5)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5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NEOCOL P”,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6)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1重量份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烷基烯基醚(“LATEMUL PD-420”,商品名,由花王株式会社制造)以代替添加0.3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7)
除了相对于稀释到2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0.7重量份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ADEKA PLURONIC25R-1”(商品名,由ADEKA株式会社(ADEKA Corporation)制造)和4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CORONATE HX”,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代替添加0.3重量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乙基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AQUARON HS-10”,商品名,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和3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CORONATE HX”,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了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评价)
关于水接触角、压敏胶粘带B的压敏胶粘强度、与层间填料的润湿性和层间填料的粘附性,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压敏胶粘片进行评价。下面对评价方法进行说明。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1)水接触角
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硬涂膜)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通过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将所述压敏胶粘片紧密粘附至被粘物,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和被粘物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从所述被粘物剥离。使用水接触角测量设备(“DM700”,商品名,由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Kyowa Interface Science Co.Ltd.)制造),根据微滴法,在23℃温度和30%RH湿度的气氛中将约2.8μL水滴滴在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并在滴下之后1秒,对被粘物表面与在滴下的水滴的端部边界处的切线之间的角进行测量并作为“水接触角(°)”。当水接触角为70°以下时将样品评定为“良好(A)”,并在水接触角超过70°时评定为“差(B)”。
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水接触角为87.6°。即,用于该评价中的被粘物为具有87.6°的水接触角的硬涂膜。
(2)压敏胶粘带B的压敏胶粘强度
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硬涂膜)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通过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将压敏胶粘片紧密粘附至被粘物,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压敏胶粘片和被粘物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压敏胶粘片从被粘物剥离。其后,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70mm长度和19mm宽度的一片压敏胶粘带B(基材厚度:25μm)的压敏胶粘表面层压至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然后通过在0.25MPa和300mm/分钟下进行压制而对所述一片压敏胶粘带B和被粘物进行粘附,然后将相互粘附的所述一片压敏胶粘带B和被粘物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30分钟。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对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温度:23℃,湿度:30%RH,剥离角: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N/19mm)进行测量,并将得到的值作为“压敏胶粘带B的压敏胶粘强度(N/19mm)”。
压敏胶粘带B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压敏胶粘强度(N/19mm)为6.91N/19mm。
当压敏胶粘带B对剥离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的压敏胶粘强度(N/19mm)超过6.91N/19mm时,将样品评定为“良好(A)”,并在压敏胶粘强度为6.91N/19mm以下时,评定为“差(B)”。
用于该评价中的被粘物与用于上述“(1)水接触角”的评价中的被粘物相同。
在此,如下制备压敏胶粘带B:将10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5重量份丙烯酸、0.2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和265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添加到装备有搅拌桨叶、温度计、氮气引入管和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然后在温和搅拌的同时向其中引入氮气,其后,通过将烧瓶中的液体温度保持在约62℃下将聚合反应实施6小时,由此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29重量%)。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0,且其分散度(Mw/Mn)为13。
相对于该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向其中添加1.5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SUPER BECKAMINE J-820-60”,商品名,由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重量份交联剂(“CORONATE L”,商品名,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随后在搅拌下混合,由此制备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将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涂布在厚度为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随后加热干燥以形成厚度为28μm的压敏胶粘剂层,由此形成压敏胶粘带B。
在这点上,将由此得到的压敏胶粘带B切成19mm×250mm的尺寸,并通过以5mm/秒的速度将2kg辊前后移动一次,随后进行老化30分钟而将切割的压敏胶粘带B接触粘附至不锈钢。当在180°剥离角和300mm/分钟拉伸速度的条件下将切割的压敏胶粘带B从不锈钢剥离时,压敏胶粘带B的压敏胶粘强度为5.5N/19mm。
(3)与层间填料的润湿性
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的表面,在高压釜中通过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将压敏胶粘片紧密粘附至被粘物,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压敏胶粘片和被粘物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其后,将贴附有压敏胶粘片的被粘物切割成具有40mm长度和40mm宽度的尺寸并层压至长50mm且宽50mm的玻璃板,并将玻璃板固定至旋涂机(“K-359SD1”,商品名,由共和理研株式会社(Kyowa Riken Co.,Ltd.)制造)。在从被粘物剥离压敏胶粘片之后,将4ml作为层间填料的“SVR7000SERIES”(商品名,由迪睿合株式会社制造)涂布在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然后在1500rpm下将被粘物旋转15秒以均匀铺展层间填料。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被粘物静置1小时,并对层间填料从被粘物边缘起被排斥的距离进行测量。
使用“WORLD ROCK HRJ-21”(商品名,由共和理研株式会社制造)实施相同的测量。
在使用层间填料“SVR7000SERIES”和“WORLD ROCK HRJ-21”的两种情况中,在从边缘起排斥的距离小于2mm时,将样品评定为“良好(A)”,且在使用所述层间填料的任一种情况或两种情况中,当从边缘起排斥的距离为2mm以上时,将样品评定为“差(B)”。
在这点上,将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评定为“差(B)”。用于该评价中的被粘物与用于上述“(1)水接触角”的评价中的被粘物相同。
(4)层间填料的粘附性
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被粘物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通过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将压敏胶粘片紧密粘附至被粘物,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压敏胶粘片和被粘物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其后,将压敏胶粘片剥离。
通过使用涂布机在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涂布层间填料(“SVR7000SERIES”,商品名,由迪睿合株式会社制造)涂布至100μm的厚度,并将PET膜放置在其上以防止层间填料与空气接触。随后,通过利用5000mJ以上的UV进行照射,将层间填料固化。在固化之后,将层压物切割成长70mm且宽25mm的尺寸。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对由层间填料构成的层对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温度:23℃,湿度:30%RH,剥离角: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N/25mm)进行测量。
使用“WORLD ROCK HRJ-21”(商品名,由共和理研株式会社制造)作为层间填料实施相同的测量。
另一方面,将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LUCIACS CS9886U”,商品名,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轻剥离隔片剥离,并层压PET膜以制备切割成具有70mm长度和25mm宽度的尺寸的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将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的重剥离隔片剥离,并使用以与上述相同方式剥离压敏胶粘片之后的被粘物,在23℃温度和30%湿度的条件下将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的压敏胶粘表面层压至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通过在300mm/分钟下在0.25MPa下进行压制对其进行粘附,然后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其静置30分钟。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对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对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温度:23℃,湿度:30%RH,剥离角:180°,拉伸速度:300mm/分钟)(N/25mm)进行测量。
当由层间填料构成的层对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超过1.47N/25mm且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对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超过16.7N/25mm时,将层间填料的粘附性评定为“良好(A)”(由“SVR7000SERIES”(商品名)构成的层对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高于由“SVR7000SERIES”(商品名)构成的层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由“WORLD ROCK HRJ-21”(商品名)构成的层对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高于由“WORLD ROCKHRJ-21”(商品名)构成的层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且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对被粘物的已剥离了压敏胶粘片的表面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高于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且当由层间填料构成的层对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为1.47N/25mm以下和/或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对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为16.7N/25mm以下时,将层间填料的粘附性评定为“差(B)”。
在这点上,由“SVR7000SERIES”(商品名)构成的层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为1.47N/25mm。
此外,光学透明压敏胶粘带对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180°剥离压敏胶粘强度为16.7N/25mm。用于该评价中的被粘物与用于上述“(1)水接触角”的评价中的被粘物相同。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条件下能够在其中完成各种变化和变体。
本申请是以2013年3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73361号和2013年12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49793号为基础的,通过参考将其完整内容并入本文中。

Claims (4)

1.一种压敏胶粘剂层,包含基础聚合物并具有如下性能(1)和(2):
(1)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在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上水接触角A为70°以下;和
(2)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将具有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A层压至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然后在高压釜中在50℃温度、5atm压力和15分钟时间的条件下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紧密粘附至所述被粘物X,然后将相互紧密粘附的所述压敏胶粘片A和被粘物X在23℃温度和30%湿度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所述压敏胶粘片A从所述被粘物X剥离的情况下,具有厚度为25μm的基材的压敏胶粘带B相对于所述被粘物X的已剥离了所述压敏胶粘片A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比所述具有厚度为25μm的基材的压敏胶粘带B相对于如下被粘物X的表面的压敏胶粘强度更高,其中所述压敏胶粘强度在180°剥离角和300mm/分钟拉伸速度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被粘物X:具有80°以上且100°以下的水接触角的硬涂膜,
其中所述压敏胶粘剂层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所述基础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催化剂,并且
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选自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盐、二烷基芳基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高级脂肪酸碱金属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硫酸盐、和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交联催化剂的含量为0.001~0.05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胶粘剂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基础聚合物,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2~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敏胶粘剂层,其中基于用于形成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还包含0.1~10重量%的交联延迟剂。
4.一种压敏胶粘片,包含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层。
CN201410123970.0A 2013-03-29 2014-03-28 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Active CN104073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3361 2013-03-29
JP2013073361 2013-03-29
JP2013-249793 2013-12-03
JP2013249793A JP6388766B2 (ja) 2013-03-29 2013-12-03 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3195A CN104073195A (zh) 2014-10-01
CN104073195B true CN104073195B (zh) 2017-10-10

Family

ID=5159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3970.0A Active CN104073195B (zh) 2013-03-29 2014-03-28 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6989B2 (zh)
JP (1) JP6388766B2 (zh)
KR (1) KR102033363B1 (zh)
CN (1) CN104073195B (zh)
TW (2) TWI654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9642A (zh) * 2014-08-08 2023-03-21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烯丙基醚硫酸酯可聚合的表面活性剂及使用方法
JP2016125026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6804843B2 (ja) 2015-01-30 2020-12-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セパレータ付き光学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641095B2 (ja) * 2015-03-31 2020-02-05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KR102097035B1 (ko) * 2015-09-21 2020-04-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열가변성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가변성 점착 시트
DE102016210898A1 (de) * 2016-06-17 2017-12-21 Tesa Se Biologisch abbaubare Haftklebmasse
JP7224818B2 (ja) * 2018-09-06 2023-0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CN109504310A (zh) * 2018-11-07 2019-03-22 长沙浩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压敏胶粘剂层及压敏胶粘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603A (zh) * 2003-06-30 2006-08-09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膜用胶粘剂与表面保护膜
CN101111583A (zh) * 2005-02-23 2008-0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再剥离型粘合剂组合物、再剥离型粘合剂层和粘合片材以及表面保护材料
CN102585720A (zh) * 2011-01-06 2012-07-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981A (ja) * 1995-06-15 1997-01-10 Mitsui Toatsu Chem Inc 半導体ウエハ裏面研削用粘着フィルム
JPH09199453A (ja) * 1996-01-23 1997-07-31 Mitsui Toatsu Chem Inc 半導体ウエハの加工方法
JP3571460B2 (ja) * 1996-05-30 2004-09-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剥離型感圧接着シ―ト類
JP2004029204A (ja) * 2002-06-24 2004-01-29 Hitachi Chem Co Ltd 光学シート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
TWI387629B (zh) 2004-07-26 2013-03-01 Nitto Denko Corp 壓感黏合劑組成物、壓感黏合片及表面保護膜
KR100995510B1 (ko) * 2007-01-16 2010-11-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가소제를 포함하는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JP5683369B2 (ja) * 2011-04-22 2015-03-11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603A (zh) * 2003-06-30 2006-08-09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膜用胶粘剂与表面保护膜
CN101111583A (zh) * 2005-02-23 2008-0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再剥离型粘合剂组合物、再剥离型粘合剂层和粘合片材以及表面保护材料
CN102585720A (zh) * 2011-01-06 2012-07-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08756A (ja) 2014-11-06
JP6388766B2 (ja) 2018-09-12
TWI654275B (zh) 2019-03-21
TW201720894A (zh) 2017-06-16
TWI579363B (zh) 2017-04-21
US20140296401A1 (en) 2014-10-02
US8906989B2 (en) 2014-12-09
CN104073195A (zh) 2014-10-01
KR102033363B1 (ko) 2019-10-17
KR20140118913A (ko) 2014-10-08
TW201446927A (zh)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3195B (zh) 压敏胶粘剂层和压敏胶粘片
CN105733476B (zh) 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2858898B (zh) 粘着片
CN102311710B (zh) 粘合剂组合物及利用该粘合剂的光学元件
JP5936537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CN102791817B (zh) 光学构件用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光学构件用粘合带
CN106574161B (zh) 粘合剂组合物、使其交联而成的粘合剂、遮蔽薄膜用粘合剂、耐热粘合薄膜用粘合剂、遮蔽用耐热粘合薄膜和其使用方法
CN104073181B (zh) 压敏粘合片以及层合体
CN105264036B (zh) 感温性粘合剂
CN108174616A (zh) 半导体加工用片
TW201226516A (en) Optical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optical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643631A (zh) 双面压敏粘合片、泡沫体固定方法和层压体
CN103374274A (zh) 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TW201444933A (zh) 黏著劑及其應用
CN109627995A (zh) 带剥离薄膜的粘合片
KR20130094724A (ko) 아크릴계 수지 용액,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점착 시트, 광학 부재용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점착제층 부착 광학 부재
CN105807356A (zh) 两面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薄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TW201245375A (en) Acrylic based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its uses
JP2017008193A (ja) 熱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層
TW202122541A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膜、層壓體及其製備方法
JP6309404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08342163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及光学构件
CN108410379A (zh) 表面保护膜及光学构件
JP6302233B2 (ja) 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光学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6010319A (zh) 粘性薄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