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0851A - 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0851A
CN104070851A CN201410122482.8A CN201410122482A CN104070851A CN 104070851 A CN104070851 A CN 104070851A CN 201410122482 A CN201410122482 A CN 201410122482A CN 104070851 A CN104070851 A CN 104070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medium
roll web
support portion
medium
dielectri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24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0851B (zh
Inventor
加藤准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0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0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8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5Low-paper indication, i.e. indicating the state when copy material has been used up nearly or complet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更换被卷绕为卷筒状并支撑的介质的情况下、能够不对作业者造成困难地进行介质的更换的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一种记录装置,其记录部对卷绕成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并具有:介质支撑部,其将所述被记录介质能够旋转地支撑;输送部,其一边将被支撑的被记录介质拉出一边在路径内输送;和终端检测部,其检测被记录介质的终端。输送部,在检测到终端且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被记录介质向排出已记录的被记录介质的排出口侧输送。另一方面,在检测到终端且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将被记录介质向介质支撑部侧输送。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被卷绕成卷筒状并支撑的介质的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使用被卷绕为卷筒状的介质的装置。在这样的装置中,以拉出方式输送并使用被卷绕成卷筒状并支撑的介质。然后,将所输送的介质排出到装置外部。
另外,在介质使用到终端附近的情况下,需要将该介质更换为新的。因此,公开了一种装置,其在检测到卷筒纸的卷筒末端(终端)的情况下,使用配置于支撑卷筒纸的位置附近的切断装置将该卷筒纸切断。然后,该装置根据切断后的卷筒纸的长度来切换是输送卷筒纸还是将其保留在切断后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8308号公报
如果将介质以切断了的状态残留于路径内,则有时由于装置的构造而无法将被切断的介质取出。例如,在介质的路径位于装置内部的深处位置的情况下,就需要从深处的路径中将残留在路径内的介质去除,有时对作业者而言困难重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更换被卷绕成卷筒状并支撑的介质的情况下、能够不对作业者造成困难地进行介质的更换的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记录部对卷绕成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包括:介质支撑部,其将所述被记录介质能够旋转地支撑;输送部,其一边将所述被支撑的被记录介质拉出一边输送所述被记录介质;和终端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终端,所述输送部,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且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被记录介质向排出已记录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排出口侧输送,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且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小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被记录介质向所述介质支撑部侧输送。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输送部一边将由介质支撑部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记录介质拉出一边在路径内输送。另外,在终端检测部检测到所输送的被记录介质的终端的情况下,如果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在预定值以上,则输送部将该被记录介质向排出口侧输送。另一方面,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终端且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输送部将被记录介质向介质支撑部侧输送。
因此,在更换使用到了终端的被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在剩余的被记录介质较长的情况下,就那样从排出口排出。另一方面,在剩余的被记录介质较短的情况下,通过向介质支撑部侧输送,容易将被记录介质取出。其结果,能够减轻被记录介质更换时的作业。
在这里,所谓被记录介质只要是能够用墨水等记录介质在其上进行记录的,可以是任意介质。
另外,记录部只要是能够对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公知记录部,可以是任意记录部。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遮挡部位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路径上的所述介质支撑部与所述输送部之间,所述被记录介质一边穿过在形成于所述遮挡部的开口通过一边被所述输送部输送。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即使在输送部被遮挡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被记录介质穿过插入口向介质支撑部侧返回,能够减轻被记录介质更换时的作业。
进而,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切断部,其位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路径中的比所述介质支撑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并切断所述被记录介质,所述切断部在未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情况下,切断所述被记录介质,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情况下,不切断所述被记录介质。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在检测到被记录介质的终端的情况下,不将被记录介质切断而将其向某一朝向输送。其结果,被记录介质不会残存于路径内能够可靠地将其去除。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包括输送量获取部,其获取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基于从进行了上次记录的被记录介质的部位被排出到检测到所述终端为止的所述输送部的输送量来判断。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能够基于输送部的输送量来判断被记录介质的长度。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输送部具有第1介质支撑部和第2介质支撑部,所述输送部输送由所述第1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和由所述第2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中的任一个。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能够使用多个被记录介质,所以能够一次执行大量的工作。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输送部,在检测到了由所述第1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终端的情况下,切换为输送由所述第2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记录介质。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即使在检测到了一方的被记录介质的终端的情况下,因为输送另一方的被记录介质,所以作业者不用取出被记录介质就能够使记录继续。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预定值根据输送由所述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的路径的长度而设定。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发明中,能够根据路径长度来设定预定值,所以能够更柔性地设计介质支撑部的配置位置。
另外,本发明对输送被输送介质的输送装置也能够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例子而例示记录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2是作为记录装置的例子表示大型喷墨打印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省略了堆纸部而表示记录装置的纵剖图。
图4是对记录装置结构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5是对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6中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对用于切换卷筒纸的输送方向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记录装置,10…壳体,11…输送用路径,12…记录部,
13…记录头,14…压印板,15、16…输送辊对,17…排出口,
18…切断器,19…堆纸部,20…第1供纸路径,21、51…抽出机构,
22、23…供纸辊对,24、25…滚动辊,26…终端检测传感器,
30…第2供纸路径,40…遮挡部,41…插入口,50…供纸单元,
52、53…供纸辊对,54…终端检测传感器,56、57…滚动辊,
60…控制部,R1…卷筒纸,R2…卷筒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下述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1实施方式:
2.第2实施方式:
3.其他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例子而例示了记录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作为记录装置的例子的大型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的立体图。而且,图3是省略了堆纸部19而表示记录装置的纵剖图。进而,图4是对记录装置结构进行说明的框图。
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对卷筒纸(被记录介质、被输送介质)R1、R2进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
如图2所示,记录装置1具备:壳体10;和供纸单元50,其能够在滑动方向D1上滑动相对于该壳体10设置。另外,记录装置1能够切换装置上部深处的卷筒纸R1与装置下部的卷筒纸R2而进行印刷(进行记录)。而且,能够从排出口17排出卷筒纸R1、R2(图3所示的R4)。
在上述的图中,符号D1表示供纸单元50相对于壳体10的滑动方向。符号D2表示从供纸单元50的收纳位置L1朝向拉出位置的拉出方向。符号D3表示从供纸单元50的拉出位置朝向收纳位置L1的收纳方向。
卷筒纸是薄片卷绕成卷筒状的连续纸。卷筒纸R1、R2的外侧设为记录面。当然,如果改变抽出机构21、51的位置,也能够使用将内侧设为记录面的卷筒纸。卷筒纸能够使用纸、布、塑料薄片、皮革等各种材质的卷绕薄片。
另外,如图3等所示,在壳体10内具备记录部12、输送辊对(输送部)15、16、切断装置(切断部)18、路径11、20、30、供纸机构(21~26)、供纸机构(51~57)以及控制部60。
供给以及输送卷筒纸R1或卷筒纸R2的路径包含输送用路径11、第1供纸路径20和第2供纸路径30。输送用路径11是用于对卷筒纸R1(R2)进行记录的路径。另外,第1供纸路径20是对输送辊对15、16供给卷筒纸R1的路径。另外,第2供纸路径30是对输送辊对15、16供给卷筒纸R2的路径。
另外,各路径11、20、30的定义以及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输送用路径11的一部分也可以与第1供纸路径20或第2供纸路径30的一部分重复。另外,也可以在各路径之间形成不同的路径。
在输送用路径11上配置有输送辊对15、16和记录部12。
输送辊对15、16具备配置于下侧的驱动辊15和配置于上侧的从动辊16。驱动辊15通过后述的输送用马达71而转动。另外,从动辊16被支撑得能够转动,与驱动辊15一起夹持被记录介质。因此,从动辊16从动于通过驱动辊15的转动而被输送的卷筒纸R1、R2而旋转。
记录部12配置于输送用路径11中的输送辊对15、16的下游侧。记录部12具备:记录头13;和压印板14,其从下方支撑所输送的卷筒纸R1、R2。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1作为使记录部12向相对于通过未图示的滑架输送卷筒纸R1、R2的朝向相交叉的朝向移动的串行型的打印机而进行说明。但是,记录装置1也可以是行式记录头型的打印机。
在第1供纸路径20中具备支撑卷筒纸R1的抽出机构(第1介质支撑部)21、供纸辊对22、23、滚动辊24、25和终端检测传感器26等。
抽出机构21将卷筒纸R1支撑得能够围绕卷筒轴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出机构21不具有使卷筒纸R1旋转的动力,但抽出机构21也可以具有使卷筒纸R1旋转的动力。
供纸辊对22、23具备:驱动辊22,其夹着在第1供纸路径20中供纸的卷筒纸R1配置于下方侧;和从动辊23,其配置于上方侧。驱动辊22通过后述供纸用马达72的转动而旋转,并供给卷筒纸R1。另外,从动辊23一边与驱动辊22一起夹持卷筒纸R1,一边与驱动辊22的转动相应地从动于所供给的卷筒纸R1而旋转。
滚动辊24、25能够旋转地被支撑于第1供纸路径20的壁,从该壁的内面稍稍向路径内伸出。
终端检测传感器26在第1供纸路径20中配置于供纸辊对22、23的下游侧。该终端检测传感器26检测卷筒纸R2的卷筒端末部(终端)。另外,在第1供纸路径20中也可以具备未图示的介质检测传感器,判断卷筒纸R1有无供供纸。
另外,在供纸单元50上配置有支撑卷筒纸R2的抽出机构(第2介质支撑部)51。另外,在供纸单元50的、抽出机构51与后述的供纸辊对52、53之间,形成有将第2供纸路径30隔离的遮挡部40。因此,即使在供纸单元50拉出到拉出位置的情况下,第2供纸路径30也会被遮挡部40遮挡无法观察到。另外,在遮挡部40上,形成有供卷筒纸R2的被拉出的前端插入的插入口41。插入口41为例如与卷筒纸的宽度相应的矩形状的开口。
而且,供纸辊对52、53、终端检测传感器54和滚动辊56、57位于第2供纸路径30。
供纸辊对52、53具备:驱动辊52,其夹着由第2供纸路径30供给的卷筒纸R2而配置于上方侧;和从动辊53,其配置于下方侧。驱动辊52与后述的供纸用马达72的转动相应地旋转。
另外,从动辊53一边与驱动辊52一起夹持卷筒纸R2,一边从动于与驱动辊52的转动相应地被供给的卷筒纸R2而旋转。
另外,构成辊对的驱动辊与从动辊也可以是与上述位置关系相反的配置。另外,也可以使用驱动辊以代替从动辊,通过一对驱动辊构成辊对。
终端检测传感器54在第2供纸路径30中配置于供纸辊对52、53的上游侧。该终端检测传感器54检测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位于第1供纸路径20以及第2供纸路径30的终端检测传感器26、54例如由光学传感器等公知传感器构成。另外,也可以在第2供纸路径30中具备未图示的介质检测传感器,判断有无卷筒纸R2的供纸。
滚动辊56、57配置得比供纸辊对52、53靠第2供纸路径30的下游侧,滚动辊57配置得比供纸辊对52、53靠第2供纸路径30的上游侧。滚动辊56、57能够旋转地支撑于第2供纸路径30的壁,从该壁的内表面稍稍向路径内伸出。
如图4所示,控制部6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6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62、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63、非易失性存储器64、记录头驱动电路65、马达驱动电路66、67、68、输入输出接口(I/OIF)69。在ROM62中记录有CPU61执行的控制程序和/或数据。CPU61通过一边将记录于ROM62的控制程序和/或数据展开于RAM63一边执行,综合地控制记录装置1的驱动。
另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4中记录有在记录处理中使用的工作数据。例如,控制部60当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接受工作数据时,将该工作数据暂时记录于非易失性存储器64。
记录头驱动电路65与记录头13电连接,通过来自CPU61的指令驱动记录头13。记录头13为例如从喷嘴喷射墨水的喷墨式的记录头。记录头13通过从记录头驱动电路65供给的驱动信号,从喷嘴喷射墨水、在卷筒纸R1(R2)上进行记录。
马达驱动电路66、67分别与输送用马达71、供纸用马达72连接,通过来自CPU61的指令驱动各马达(71、72)。因此,各马达驱动电路66、67相对于各马达71、72作为驱动器而起作用。
输送用马达71连接于向输送用辊对的驱动辊15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73。因此,输送用马达71驱动(旋转),因而驱动辊15旋转。
供纸用马达72连接于向供纸辊对的驱动辊22(52)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76。因此,供纸用马达72驱动(旋转),因而驱动辊22、52旋转。
另外,输入输出接口69与安装于输送用马达71的编码器71a、安装于供纸用马达72的编码器72a以及终端检测传感器26、54连接。
编码器71a、72a将输送用马达71或供纸用马达72的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并输出。输入输出接口69能够分别接受来自终端检测传感器26、54以及编码器71a、72a的输出并向CPU61输出。
接下来,对记录装置1执行的记录处理进行说明。图5是对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另外,图6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6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下面所示的例子中,以对卷筒纸R2进行记录的例子为主进行说明,但在需要对于有关于卷筒纸R1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也示出对卷筒纸R1进行记录的例子进行说明。
当从未图示的计算机等向控制部60输出用于执行记录处理的指令时,在步骤S1中,控制部60开始卷筒纸R2的输送。因此,供纸辊对52、53一边将由抽出机构51支撑的卷筒纸R2拉出一边向输送辊对15、16供纸。另外,输送辊对15、16将所供给的该卷筒纸R2向记录头13的下方输送。
然后,当通过由输送辊对15、16所进行的输送卷筒纸R2的前端到达记录头13下方时(步骤S2:是),在步骤S3中,进行由记录头13所进行的记录处理。
作为控制部60检测出卷筒纸R2的前端到达输送辊对15、16的方法,例如,控制部60也可以根据来自于对输送用马达71的转速进行检测的编码器71a的信号来进行判断。例如,在ROM62中预先记录与卷筒纸R2(R1)的输送量相应的输送用马达71的转速N。然后,CPU61根据来自于编码器71a的脉冲信号的输出进行计数直到输送用马达71的转速到达N。
另外,除此以外,也可以在输送用路径11的比输送辊对15、16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对卷筒纸R2(R1)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然后,在记录处理中,输送辊对15、16一边夹住(夹持)卷筒纸R2,一边将卷筒纸R2的前端输送到压印板14上方。然后,控制部60根据记录于非易失性存储器64的工作数据使记录头13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并向卷筒纸R2上记录墨水。
在步骤S4中,控制部60判断是否检测到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具体地说,控制部60根据从终端检测传感器54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变化来判断有无检测到卷筒末端。
然后,如果没有检测到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步骤S4:否),则在步骤S5中,控制部60判断记录处理是否结束。具体地说,在工作数据所含的记录画像的最终光栅数据的记录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否),控制部60返回到步骤S3,使由输送辊对15、16进行的卷筒纸R2的输送与由记录头13进行的卷筒纸R2的记录继续。
然后,当没有检测到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步骤S4:否)且控制部60检测到对卷筒纸R2的记录结束了时(步骤S5:是),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中,控制部60将卷筒纸R2的输送停止。然后,在步骤S8中,控制部60驱动切断装置18将卷筒纸S2切断。因此,被切断了的卷筒纸S2的前端由于自重而被排出,被收纳于堆纸部19。
另一方面,在控制部60从终端检测传感器54接受到检测到了卷筒末端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是),进入步骤S6,对卷筒纸R2进行包含终端处理的处理。在终端处理中,如图1所示,根据在路径内剩余的卷筒纸R2(R2)的长度,对输送该卷筒纸R2(R1)的方向进行切换。
在以下所示的例子中,卷筒纸R2(R1)作为没有粘接于卷筒轴或者不具有卷筒轴的卷筒纸而进行说明。当然,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卷筒纸R2(R1)粘接于卷筒轴。
在图6的步骤S61中,控制部60判定(获取)在路径中剩余的卷筒纸R2的长度。作为一例,控制部60,根据从使用上次的切断装置18将卷筒纸R2切断到检测到卷筒末端Re为止的输送辊对15、16的输送量(转速N1、N2)来判定卷筒纸R2的长度。在这里,转速N2表示输送卷筒纸R2时输送辊对15、16的转速。另外,转速N1表示输送卷筒纸R1时输送辊对15、16的转速。通过步骤S61的处理实现了本发明的输送量获取部。
图7是对用于切换卷筒纸的输送方向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在这里,图7(a)是表示切断装置18的位置C1、输送辊对15、16的夹住位置P1、终端检测传感器26、54的检测位置De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另外,长度PCL表示卷筒纸R1(R2)的切断长度。而且,将位于输送辊对15、16的夹住位置P1下游侧的卷筒纸R1(R2)的长度设为Lfm(以下,也记载为前端侧长度Lfm),将夹住位置P2上游侧的长度设为Lbm(以下,记载为后端侧长度Lbm)。另外,m是表示卷筒纸R1、R2中哪一个的识别标记,表示1或2的某一个的值。
如图7(a)所示,路径内的位置C1、夹住位置P1、检测位置De的间距是固定的,所以在保持这些位置关系不变的状态下进行卷筒纸R1(R2)的输送。因此,在输送辊对15、16的第m+2次输送中,仅输送输送量Lrm。然后,在检测位置De到达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Re的情况下,位置C1未到达切断长度PCL,在路径上剩余与从与在上(第m+1)次输送中被切断后的卷筒纸R2的前端到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Re的长度Lpm相当的卷筒纸R1(R2)(即,将前端侧长度Lfm与后端侧长度Lbm相加所得的长度)。
另外,图7(b)为表示转速N与输送量的关系的图表,横轴表示转速N,纵轴表示输送辊对15、16的圆周2πR。输送辊对15、16以一定的速度ω旋转,所以从上(第m+1)次切断后到检测到卷筒末端为止的卷筒纸R2(R1)的输送量Lrm,能够设为在进行了上次切断的时刻的转速Nc与检测到卷筒末端Re的时刻的转速NDe之差上乘以圆周2πR所得的值(图中斜线所示的面积)而求得。因此,前端侧长度Lfm成为在卷筒纸R2(R1)的输送量Lrm上加上从位置C1到夹住位置P1的固定值的所得长度。
在图6的步骤S62中,在输送的卷筒纸为R2的情况下(步骤S62:否),控制部60进入步骤S66。然后,在步骤S66中,控制部60将在步骤S61中判定的卷筒纸R2的长度与阈值T2进行比较。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阈值T2为与卷筒纸R2的长度相应的值。更具体地说,为与输送辊对15、16的输送量Lrm相应的值。另外,后述的阈值T1为与卷筒纸R1的长度相应的值。
如图1(a)所示,如果检测到卷筒末端后的卷筒纸R2的长度Lp2为从夹住位置P1到排出口17为止的路径长度RL以上,则能够通过输送辊对15、16的输送使卷筒纸R2的前端从排出口17露出。
因此,使用者能够将卷筒纸R2从排出口17取出。当然,如果从排出口17伸出卷筒纸R2的长度较长,则卷筒纸R2由于自重而落下,被收纳于堆纸部19。
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如果检测到卷筒末端后的卷筒纸R2的长度Lp2为长度RL以下,则即使通过输送辊对15、16输送卷筒纸R2,卷筒纸R2的前端也不会从排出口17露出。因此,使用者不能将卷筒纸R2从排出口17取出。
因此,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将阈值T2设为与卷筒纸R2的长度变动成分即输送量LR2相对应的值。当然,将阈值T2(T1)设为输送量Lrm不过是一例,也可以设为基于卷筒纸R2(R1)的长度的值。
另外,在根据输送量Lrm判断各阈值T2(T1)的情况下,根据输送路径的长度而设定不同的值。如上述图7(a)所示,卷筒纸R1(R2)的长度Lpm为前端侧长度Lfm与后端侧长度Lbm之和,所以对于相同的长度Lpm而言,后端侧长度Lbm越长,前端侧长度Lfm就越短。另外,Lbm为从终端检测传感器26(54)到夹住位置P1的固定值,所以变成与第1供纸路径20和第2供纸路径30的路径长度相应的值。
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第2供纸路径30的路径长度比第1供纸路径20长,卷筒纸R2的后端侧长度Lpb2比卷筒纸R1的后端侧长度Lpb1长。其结果,即使卷筒纸R2的前端侧长度Lpf2的变动成分即输送量LR2(阈值T2)比卷筒纸R1的前端侧长度Lpf1的变动成分即输送量LR1(阈值T1)小,也能够通过输送使卷筒纸R2的前端从排出口17露出。
在步骤S61中判定出的卷筒纸R2的输送量LR2在阈值T2以上(步骤S66:是)时,在步骤S67中,控制部60使输送辊对15、16旋转,将卷筒纸R1向排出口17侧输送。此时,记录头13也可以对卷筒纸R2进行记录。
另外,在卷筒纸R2的输送量LR2小于阈值T2的情况下(步骤S66:否),在步骤S68中,控制部60使输送辊对15、16向反方向旋转使卷筒纸R1返回到抽出机构51侧。因此,记录头13不会对卷筒纸R2进行记录,卷筒纸R2被向抽出机构51侧送出。
因此,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Re穿过插入口41被向供纸单元50侧推出。如上所述,第2供纸路径30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由遮挡部40遮挡,无法将手从供纸单元50侧放入其内部。因此,通过将卷筒纸R2的后端侧穿过插入口41向供纸单元50侧推出,在卷筒纸R2更换时,使用者能够将卷筒纸R2取出。因此,即使在输送路径被遮挡的情况下,也能够穿过插入口41将卷筒纸取出,能够减轻卷筒纸(R1、R2)更换时的作业。
此时,在检测到卷筒纸R2的卷筒末端的情况下,将卷筒纸R2不切断地向供纸单元50侧输送,所以卷筒纸R2的切除端不会在路径内剩余,能够将卷筒纸R2可靠地去除。
然后,在所输送的卷筒纸为R1的情况下(步骤S62:是),在步骤S63中控制部60判断出在步骤S61中判定出的卷筒纸R1的输送量LR1在阈值T1以上(步骤S63:是)时,在步骤S64中,控制部60使输送辊对15、16旋转以将卷筒纸R1向排出口17侧输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61中判定出的卷筒纸R1的长度小于阈值T1(步骤S63:否)时,在步骤S65中,控制部60使输送辊对15、16向反向方向旋转以使卷筒纸R1返回到抽出机构21侧。
另外,在步骤S69中,控制部60进行卷筒纸的切换。在记录装置1使用卷筒纸R2的情况下,控制部60将被检测到了卷筒末端的卷筒纸R2的输送停止。然后,驱动供纸辊对22、23以向输送辊对15、16供给卷筒纸R1。其结果,开始对卷筒纸R1进行记录。因此,记录装置1能够使用多个卷筒纸(R1、R2),能够执行大量的工作。另外,在检测到了被支撑的卷筒纸(R1、R2)的卷筒末端的情况下,能够切换为下一卷筒纸而使用,所以作业者能够不取出卷筒纸地使记录继续。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在更换使用到了卷筒末端的卷筒纸的情况下,在路径内剩余的卷筒纸较长时,就那样从排出口排出。
另外,在路径内剩余的卷筒纸较长时,能够通过向排出口侧排出而印刷到卷筒纸的终端附近,卷筒纸的浪费变少。
另一方面,在路径内剩余的卷筒纸较短时,通过向介质支撑部侧输送,容易取出卷筒纸。其结果,能够减轻卷筒纸更换时的作业。
另外,能够根据路径长度来设定阈值,所以能够更柔性地设计抽出机构的配置位置。
2.第2实施方式:
记录装置1除了如第1实施方式所示能够切换使用卷筒纸R1、R2以外,也可以仅使用1个卷筒纸。
3.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可以考虑各种变形例。
例如,能够应用本发明的被记录介质除了卷筒纸以外,也可以是折叠的连续纸。
另外,记录装置1使用切断装置18是一例,也可以是不使用切断装置18的结构。
另外,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公开的各结构相互置换并且/或者变更组合而成的构成、将公知常识以及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公开的各结构相互置换并且/或者变更组合而成的构成等也能够实施。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构成等。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记录部对卷绕成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包括:
介质支撑部,其将所述被记录介质能够旋转地支撑;
输送部,其一边将所述被支撑的被记录介质拉出一边输送所述被记录介质;和
终端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终端,
所述输送部,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且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被记录介质向排出已记录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排出口侧输送,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且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小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被记录介质向所述介质支撑部侧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其中:
将输送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路径遮断的遮挡部位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路径上的所述介质支撑部与所述输送部之间,
所述被记录介质一边穿过形成于所述遮挡部的开口一边由所述输送部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其中:
包括切断部,其位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路径中的比所述介质支撑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并切断所述被记录介质,
所述切断部在未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情况下,切断所述被记录介质,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情况下,不切断所述被记录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其中:
包括输送量获取部,其获取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
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基于从进行了上次记录的被记录介质的部位被排出到检测到所述终端为止的所述输送部的输送量来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介质支撑部包括第1介质支撑部与第2介质支撑部,
所述输送部输送由所述第1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和由所述第2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中的任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部,在检测到了由所述第1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终端的情况下,切换为输送由所述第2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记录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值根据输送由所述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被记录介质的路径的长度而设定。
8.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卷绕成卷筒状的被输送介质,包括:
介质支撑部,其将所述被记录介质能够旋转地支撑;
输送部,其一边将所述被支撑的被记录介质拉出一边在路径内输送;和
终端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终端,
所述输送部,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且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被记录介质向排出口侧输送,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且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长度小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被记录介质向所述介质支撑部侧输送。
CN201410122482.8A 2013-03-29 2014-03-28 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0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1610A JP6171487B2 (ja) 2013-03-29 2013-03-29 記録装置、搬送装置
JP2013-071610 2013-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0851A true CN104070851A (zh) 2014-10-01
CN104070851B CN104070851B (zh) 2018-06-29

Family

ID=5159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248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0851B (zh) 2013-03-29 2014-03-28 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08443B2 (zh)
JP (1) JP6171487B2 (zh)
CN (1) CN104070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0575B2 (ja) * 2014-11-19 2018-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838458B2 (ja) * 2017-03-28 2021-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75599B2 (ja) * 2019-01-23 2023-05-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9744A (ja) * 2004-06-11 2005-12-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12131038A (ja) * 2010-12-17 2012-07-12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画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媒体の搬送制御方法
CN102700974A (zh) * 2011-03-28 2012-10-0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粘合标签发行装置和打印机
CN202498838U (zh) * 2011-12-31 2012-10-24 Duplo(山东)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条码标签打印机支撑定位机构
CN202517852U (zh) * 2011-04-12 2012-1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介质供给机构及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976A (ja) * 1997-06-20 1999-01-19 Nippon Tootaa Kk 自動発券機の投票券用紙無停止供給装置
JP2004136514A (ja) 2002-10-16 2004-05-13 Ricoh Co Ltd ロール紙給紙装置
JP2004330587A (ja) * 2003-05-07 2004-11-2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069824A (ja) * 2008-09-22 2010-04-02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672122B2 (ja) 2011-04-08 2015-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9744A (ja) * 2004-06-11 2005-12-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12131038A (ja) * 2010-12-17 2012-07-12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画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媒体の搬送制御方法
CN102700974A (zh) * 2011-03-28 2012-10-0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粘合标签发行装置和打印机
CN202517852U (zh) * 2011-04-12 2012-1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介质供给机构及印刷装置
CN202498838U (zh) * 2011-12-31 2012-10-24 Duplo(山东)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条码标签打印机支撑定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71487B2 (ja) 2017-08-02
US20140292883A1 (en) 2014-10-02
US9108443B2 (en) 2015-08-18
CN104070851B (zh) 2018-06-29
JP2014195888A (ja)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9700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1898698B (zh) 介质进给装置、记录装置
CN103963490B (zh) 打印机装置和打印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673187B (zh) 记录介质切断设备
US951764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6228991B2 (ja) 印刷基板に印刷するための印刷装置
US9162501B2 (en) Print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paper rolls each having a sensor
US6592217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7346009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CN104070851A (zh) 记录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JP60112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56764A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EP3290367B1 (en) Inner side out roll printing
JP61116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21429B2 (ja) ロール状媒体搬送装置
JP20141769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199861A (zh) 印刷装置
US20230273563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23020221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8150114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6905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62902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4108621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CN104169201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231740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