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6410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6410A
CN104066410A CN201280064673.2A CN201280064673A CN104066410A CN 104066410 A CN104066410 A CN 104066410A CN 201280064673 A CN201280064673 A CN 201280064673A CN 104066410 A CN104066410 A CN 104066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or
absorbent
mouth
absorber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6410B (zh
Inventor
柳原茂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66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6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wetness indicator or al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wetness indicator or alarm
    • A61F2013/42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wetness indicator or alarm pH indica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正面片(1)、背面片(2)和吸收体(3),在背面片(2)与吸收体(3)之间配设有通过与液体的接触在视觉上发生变化的指示剂部(6),吸收体(3)包括具有纤维材料(41)和吸水性聚合物(42)的吸收性芯(4)和覆盖该吸收性芯(4)的外表面的包覆片(5),在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中,包覆片(5)具有覆盖从吸收性芯(4)的肌肤抵接面侧到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袋状部(51)和与该袋状部(51)连续设置并位于其外侧的封口部(52),封口部(52)中,位于吸收性芯(4)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覆片(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5a)和(5b)以合掌弯折方式而接合,并且被折叠,封口部(52)配置成覆盖全部配设有指示剂部(6)的区域(61),上述封口部(52)和上述袋状部(51)部分结合。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特别涉及能够视觉上识别排泄的有无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有在背面片与吸收体之间设置通过与排泄液的接触而变色的指示剂部,从外侧能够识别该变色的物品。通常,排泄液透过吸收体内的吸收性芯和覆盖其外侧的包覆片(也称为衬纸)而与指示剂部接触。由此发生指示剂部的变色,能够判断适当的更换时期。作为针对该指示剂部的变色而下了功夫的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包覆吸收性芯的衬纸交错重叠的部分与背面片之间配置有能够变色的亲水性组合物的尿布。通过该衬纸的重叠部分,在与尿的接触中组合物不易渗出、不易发生退色,能够提高变色的视觉识别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吸收性芯与能够变色的组合物之间配置了透液性的中间片的尿布。由此,能够抑制在上述组合物与尿的接触中很有可能发生的吸收性芯的着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7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526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配置在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配置在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两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在上述背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配设有通过与液体的接触而视觉上发生变化的指示剂部,上述吸收体具有包括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和覆盖该吸收性芯的外表面的包覆片,在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中,上述包覆片具有覆盖从上述吸收性芯的肌肤抵接面侧到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袋状部和与该袋状部连续设置并位于其外侧的封口部,上述封口部中,位于上述吸收性芯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上述包覆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合掌弯折而接合,并且被折叠,上述封口部配置成覆盖全部配设有上述指示剂部的区域,上述封口部和上述袋状部部分结合。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吸收体形成工序,在连续输出的包覆片坯料上载置上述吸收性芯,抬起上述包覆片坯料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上述吸收性芯上合掌弯折,在上述两端部的相对面分别涂敷热熔粘接剂进行接合而形成袋状部,以沿着上述袋状部的方式将接合的上述两端部折叠而形成封口部,得到上述吸收体,使该吸收体上下翻转;指示剂部形成工序,在连续输送的背面片坯料上涂敷含有显色指示剂和粘着成分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进而冷却而使之固化;和层叠工序,在形成有上述指示剂部的背面片坯料上,在上述指示剂部的宽度方向外侧断续地涂敷热熔粘接剂,利用该背面片的热熔粘接剂,使上述封口部的上述封口根部和上述封口外侧端缘与背面片接合,来载置固定上述吸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从非肌肤面侧(背面片侧)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一部分剖视展开俯视图。
图2为图1的II-II线截面的放大截面图,为宽度方向截面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4为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封口部的其它优选方式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5为图1的V-V线截面的放大截面图,为沿着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1的纵向截面图。
图6为示意地表示使用了现有的吸收体的方式的尿布的图,(A)为宽度方向截面图,(B)为纵向截面图。
图7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变形例的宽度方向截面图。
图8-1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其它变形例的图,(A)为吸收体的俯视图,(B)为示意地表示(A)的吸收体与指示剂部的配置关系的相当图3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8-2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相当图3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9为针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表示其主要部分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10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涉及的吸收体的封口部52的形成工序的说明图。
图11为示意地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尿布的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能够维持排尿时的快速变色性能,并且防止吸水性聚合物和指示剂部的接触来抑制不必要的变色的吸收性物品。另外,本发明涉及能够维持变色性能而适当地抑制不必要的变色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的概要。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具有配置在肌肤抵接面侧的透液性的正面片1、配置在非肌肤抵接面侧的透湿性且不透液性的背面片2和配置在该两片之间的吸收体3。正面片1和背面片2实质上为纵长的形状。吸收体3与正面片1和背面片2相比,长边方向(Y方向)和宽度方向(X方向)的长度稍微短,是在长边方向中央附近向内侧缩细的实质上纵长的沙漏形状。吸收体3,其长边方向与正面片1和背面片2的长边方向一致,配置在大致中央处。这些正面片1、背面片2和吸收体3通过热熔粘接剂等接合。
吸收体3如图2所示包括吸收保持液体的吸收性芯4和包覆片5。吸收性芯4为含有纤维材料41和吸水性聚合物42而进行混合纤维堆积而成的物质。包覆片5为了保护吸收性芯4的形状而覆盖其外表面。另外,在背面片2与吸收体3之间,在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央付近,三条指示剂部6(6a、6b、6c)配置为从裆下部C到腹侧部F和背侧部R(参照图1和2)。指示剂部6的长边方向长度比吸收体3的长度短。指示剂部6具有通过与液体的接触而在视觉上发生变化的功能。指示剂部6配置在背面片2与吸收体3之间,由此容易与排泄到裆下部C的中心的尿等液体接触,能够适时地产生指示剂部6的视觉上的变化。通过该视觉变化,即使在穿着尿布10的状态下也能够从外侧识别排尿等。在本发明中,所谓“视觉的变化”或“变色”是包括通过与液体的接触而从某种颜色向其它颜色的颜色变化、从有色向无色的颜色消失、从无色向有色的显色的意思。指示剂部6的配设数量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三条,可以任意地设定。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吸收体3的包覆片5和指示剂部6的结构和配置关系,在以后进行阐述。
在正面片1的肌肤面侧,从其长边方向(Y方向)两侧部向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配设有一对侧面片7、7。在背面片2的非肌肤抵接面侧,以覆盖其整个面的方式配置有由无纺布构成的外包片8。通过该外包片8,尿布10的外侧具有柔软的肌肤触感和手感。侧面片7和外包片8的长边方向(Y方向)长度分别与正面片1和背面片2的长边方向(Y方向)长度大致相同。另外,侧面片7和外包片8在腹侧部F和背侧部R比正面片1和背面片2向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伸出,通过热熔粘接剂等而接合。由此形成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10的外形。尿布10在其展开状态的俯视中,包括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F、配置在穿着者的裆下部分的裆下部C、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R,作为其整体具有裆下部C向宽度方向内侧缩细的沙漏形的形状。
在侧面片7的靠近宽度方向中央的内侧端部配置有弹性部件71。在尿布10的穿着时,弹性部件71收缩,在裆下部C形成防漏护围72。另外,在侧面片7的宽度方向外侧分别配置弹性部件73,形成腿部皱褶74。另外,在尿布10的长边方向端部侧附近配置有遍及宽度方向的多根的弹性部件13。利用这些弹性部件13、71和73的伸缩,尿布10很好地追随因穿着者的运动等而产生的体形变化而合身,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等的横向漏出(侧漏)。如图1所示,在尿布10的腹侧部F和背侧部R,侧面片7和外包片8层叠而形成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背侧翼部17和腹侧翼部18。在背侧翼部17设置有搭扣带19。将该带19粘贴在设置于腹侧翼部18的带粘贴部(未图示),能够将尿布穿着固定。此时,尿布长边方向中央缓缓地向内侧弯折,以吸收体3从穿着者的臀部遍及到下腹部地随身的方式穿着。由此,排泄物可靠地被吸收保持在吸收体3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还可以设置功能性的结构部、片材等。
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定的话,将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的面称为肌肤侧面或肌肤抵接面或正面,将与其相反侧的面称为非肌肤面或非肌肤抵接面或背面。在该两个面中,将接近肌肤侧面的一者或其延长方向称为肌肤面侧、肌肤抵接面侧或正面侧,将接近非肌肤面的一者或其延长方向称为非肌肤面侧、非肌肤抵接面侧或背面侧。穿着时位于人体的前侧的方向称为前方,将其端部作为前端部,位于后侧的方向称为后方,将其端部作为后端部,进行说明。将吸收性物品的正面或背面的法线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将其量称为厚度。另外,没有特别限定的化,在吸收性物品的俯视中,从腹侧部遍及裆下部直至背侧部的方向称为纵向或长边方向(Y方向),将与该纵(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方向)。另外,上述纵向典型地在穿着状态中与人体的前后方向一致。
接着,参照图3和4,详细阐述尿布10中的吸收体3的包覆片5和指示剂部6的结构和配置关系。另外,在图3中,只是放大表示吸收体3、指示剂部6、背面片2和外包片8的宽度方向(X方向)截面。
如上所述,三条指示剂部6配置在背面片2与吸收体3之间。指示剂部6b配置在尿布10的宽度方向(X方向)中心线C1附近,向其左右宽度方向隔开相等间隔地配置有指示剂部6a和6c。将从该指示剂部6a的端部直至指示剂部6c的端部的宽度方向区域作为指示剂区域61。指示剂部6例如使用含有因pH的变化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而形成。指示剂部6的配设方法能够采用该种物品所使用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将上述组合物等可变色材料直接涂敷在背面片2、吸收体3的包覆片5上的方法,和设置将上述组合物等可变色材料涂敷或浸渍在薄棉纸(tissue paper)、亲水性无纺布等片部件而得到的部件的方法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从防止指示剂部6的不必要的变色的观点出发,涂敷在背面片2的与吸收体3相对的面(肌肤抵接面)。另外,在本发明中,指示剂部6的配设数量、配设间隔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能够根据用途、物品的大小等根据需要任意地设定。与该设定对应,指示剂区域61的范围也发生变化。
尿布10在穿着状态下在裆下部C的稍微靠近腹侧处具有排尿点p,接受大量的排尿。图1所示的排尿点p是男性的情况下的位置,女性的情况下是由此稍稍靠近纵向中央的位置。此处所谓的排泄点p是指在穿着者穿着一次性尿布10时最初接受尿液的区域和其周边。因此,上述的封口部52和指示剂区域61的配置优选配置成覆盖宽度方向的中央线C1,并覆盖纵向的排尿点p和其周边。
吸收体3如上所述由吸收性芯4和包覆片5构成。吸收性芯4是在纤维材料41的纤维间混合存在吸水性聚合物42而得到的混合纤维堆积体(参照图3)。作为吸水性聚合物42的形状,除如图3所示的颗粒状以外,还可以列举纤维状的形状等。吸水性聚合物42为颗粒状的情况下,根据其形状的不同,有不定形类型、块状类型、袋状类型、球状凝集类型、球状类型等,能够任意采用任何种类。另外其粒径也能够任意设定。吸水性聚合物42含有微量的水分使之产生粘性,稳定地被固定在纤维材料41间。另外,在吸收性芯4中,纤维材料41和吸水性聚合物42的构成比率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大小等任意设定。
包覆片5具有与吸收性芯4的纵向(Y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覆盖从吸收性芯4的肌肤抵接面侧到宽度方向(X方向)的两侧面,进而达到非肌肤抵接面侧而被接合。由此,容易维持吸收性芯4的形状。更详细而言,包覆片5在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截面中,具有袋状部51和位于该袋状部51的外侧的封口部52。袋状部51是与吸收性芯4的外表面接触而将其覆盖的部分。封口部52如图3所示,由从吸收性芯4的左右宽度方向端部而延伸出的包覆片5的左右两端部5a和5b(袋状部51的端部)构成。包覆片5的两端部5a和5b的与上述吸收性芯4相对的面一侧相互相对而在袋状部51的外侧合掌弯折并接合。通过该接合,两端部5a和5b被一体化,密封袋状部51。而且,合掌弯折的包覆片5的平面部分(在图3中端部5b的平面部分)以与指示剂部6相对的方式沿着袋状部51折叠而形成封口部52。另外,封口部52在其封口根部54(参照图3)与袋状部51结合。封口根部54由于合掌弯折而从袋状部51稍微隆起。在本发明中,封口部52和袋状部51的结合不限定于作为相同部件的连续体而连续设置的情况,也可以是另外接合其它部件的方式。另外,封口部52与袋状部51的结合也包括在封口根部54以外进行部分接合的方式。
这样,封口部52从袋状部51向外侧突出,是像文字那样密封袋状部51而进行封口的部分。在封口部52中,包覆片5的端部5a和5b都不是进入袋状部51内部的结构,不易导致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散布在吸收性芯4内的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另外,袋状部51和封口部52由连续的包覆片5形成,其界限可以根据上述的区分功能性地确定。所谓“合掌弯折”,是指以将两手合在一起的方式使两个片的面相对而折弯,使包覆片5的两个端部5a和5b的与吸收性芯4相对的面从吸收性芯4的水平面有角度地立起并相对,面状地抵接在一起。
封口部52配置成覆盖全部配设有三条指示剂部6(6a、6b、6c)的指示剂区域61。即,在指示剂部6与吸收性芯4之间,存在由包覆片5构成的3层结构(封口部52的2层、袋状部51的1层)。由此,能够使指示剂部6从吸水性聚合物42物理性地离开,能够抑制两者的接触机会。作为该接触机会,例如可以列举在袋状部51内吸水性聚合物42在吸收性芯4的非肌肤抵接面侧流动的情况下,进一步向吸收体3外部漏出而直接接触的机会。另外,可能是流动化的吸水性聚合物42中含有的微量水分从袋状部51内浸透到包覆片5而与指示剂部6间接地接触的机会等各种接触机会。吸水性聚合物42所含有的水分可以认为是吸收性芯4的形成时含有的水分或者吸收外部气体的湿气而含有的水分等各种水分。针对包含这样的水分的吸水性聚合物42,封口部52牢固地密封袋状部51的口,将吸水性聚合物42密封在里面。除此之外,封口部52存在于指示剂部6与吸收性芯4之间能够确保两者的距离。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指示剂部6与吸水性聚合物42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机会。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防止与本来的排泄尿时不同的指示剂部6的不必要的变色。而且,能够避免将尿布放在手上的使用者因不必要的变色而可能产生的卫生上的不安或对品质的误解等。
上述的接触机会中,从抑制因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导致的直接的接触机会的观点考虑,优选封口部52中在从前端的封口外侧端缘53尽量离开的位置具有指示剂部6(参照图3)。更具体而言,从指示剂部6a的端缘到封口外侧端缘53的长度(t4)相对于从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1到封口外侧端缘53(=封口部52的前端)的长度(t2)的比率(t4/t2)优选为0.25以上,更优选为0.40以上。其上限优选为0.85以下,更优选为0.70以下。由此,即使吸水性聚合物42万一漏出,也远离指示剂部6,能够有效地抑制进行接触的机会。
另外,从抑制经由包覆片5的吸水性聚合物42与指示剂部6的间接接触机会(与浸透的水分的接触机会)的观点出发,优选指示剂部6不抵接处于与袋状部51的边界附近的封口根部54的配置(参照图3)。更具体而言,从指示剂部6c的端缘到封口根部54的外侧端缘的长度(t5)相对于从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1到封口根部54的外侧端缘的长度(t3)的比率(t5/t3)优选为0.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0以上。其上限优选为0.85以下,更优选为0.70以下。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吸水性聚合物容易聚集的封口根部54浸透微量水分而与指示剂部6接触的机会。
从与上述相同的观点出发,配设有指示剂部6的指示剂区域61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长度(s1)与封口部52的幅方向(X方向)的长度(t1)的比率(s1/t1)(参照图3)优选为0.15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其上限优选为0.75以下,更优选为0.65以下。另外,从指示剂区域61的宽度方向中心(=指示剂部6b的中心,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1)到指示剂部6a的端部的长度(s2)与从指示剂区域61的宽度方向中心到封口部52的封口外侧端缘53的长度(t2)的比率(s2/t2)(参照图3)优选为0.15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其上限优选为0.75以下,更优选为0.65以下。另外,从指示剂区域61的宽度方向中心(=指示剂部6b的中心,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心C1)到指示剂部6c的端部的长度(s3)与从指示剂区域61的宽度方向中心到封口部52的封口根部54的外侧端缘的长度(t3)的比率(s3/t3)(参照图3)优选为0.15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其上限优选为0.75以下,更优选为0.65以下。
另外,从抑制因聚合物漏出导致的直接的接触机会的观点出发,作为封口部52的其它优选方式,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折叠。在图4中,封口外侧端缘53进一步向袋状部51侧折叠。在该方式中,封口外侧端缘53不露出到背面片2侧而是隐蔽的。另外,封口部52本身卷成螺旋状,成为更难以漏出的形状。进而,指示剂部6与吸收性芯4之间的包覆片5成为5层结构。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导致的直接的接触机会、水分的浸透导致的间接的接触机会这两者,因此优选。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抑制上述的接触机会的观点出发,封口部52在封口根部54以外成为不与袋状部51接合而浮动的状态。即,在封口部52与袋状部51之间不是整面接合,形成有空隙(空气层56)。在本发明中,所谓“整面接合”是指两个相对的面在整个面没有间隙地接合,所谓“不是整面接合”是指上述相对面有间隙而不是贴紧状态。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封口部52与袋状部51不是整面接合的状态,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实质上在整个面为非接合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将热熔粘接剂涂敷成螺旋状,由此不是全部涂敷,是具有空隙的断续的接合方式。由此,能够避免吸水性聚合物42的微量水分的透过,能够时机良好地使排泄尿透过。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还优选封口部52不与指示剂部6接合而浮动的状态。但是即使封口部52为浮动的状态,也与单纯只是部件的层叠不同,封口部52在封口根部54与袋状部51连接固定。由此,难以产生相对于指示剂部6的配置偏差,能够有效地发挥对指示剂部6的排尿以外的不需要的变色的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口部52为上述的结构,由此在封口部52与袋状部51之间形成空气层56。通过存在该空气层56,能够阻断利用包覆片5的纤维间的毛细管力要向厚度方向移动的微量水分的移动,难以到达指示剂部6。空气层56是由于通过合掌弯折而封口根部54稍微隆起,并且封口部52的其它部分与袋状部51不完全贴紧而形成的空间。因此,空气层56无论使用前的保管状况如何,都比较容易维持,发挥通常通过重叠3个部件不能得到的作用。另外,例如即使封口部52与袋状部51部分地接合,封口部52的2层的包覆片5相对于聚合物中包含的微量水分也成为两重的防护壁。另一方面,排泄的大量液体移动时,在作为微小空间的空气层56中像历来那样排泄液容易快速地到达指示剂部6。由此,能够维持表示尿布的良好更换时机的标记这样的指示剂部6本来的功能。这样,尿布10中的封口部52发挥以下优异的作用效果:在使用前能够抑制吸水性聚合物42中含有的微量水分的透过,并且能够适度地使使用后的排泄液透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口部52在封口根部54以外的部分不与袋状部51和指示剂部6固定,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可动。这发挥进一步抑制吸水性聚合物42的水分与指示剂部6的接触机会这样的作用。关于该点,参照图5和图6进行说明。
封口部52如图5所示在整个纵向(X方向)与袋状部51非接合而是浮动的状态。因此,封口部52在封口根部54以外的宽大的面中,难以影响具有厚度的吸收性芯4的刚性。其结果是,例如即使对吸收体3施加外力要使吸收性芯4变形,封口部52作为整体也难以受到其影响,在尿布10的变形中也持续上述的作用。
相对于此,如图6所示的现有尿布80的吸收体81中,包覆片83形成接合部83c而合起来包住吸收性芯82,两者成为一体。即,包覆片83的两端部83a和83b的接合面(接合部83c)整体成为袋状部84的一部分。因此,接合部83c容易原样地受到具有厚度的吸收性芯83的刚性的影响。在该点中,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与现有的尿布80等具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通常尿布在纵向的中心线C2处对折,或者在纵向的3等分线D1和D2处折三折,多数被压缩后被封入包装袋中。此时,吸收性芯4在对折的折叠线C2、折三折的折叠线D1和D2处向肌肤抵接面侧的折叠力起作用,成为使接合部83C剥离的剪切力(图5和图6(B)的箭头方向)。
图6所示的现有尿布80中,由于接合部83C的合在一起的包住,有时吸收体3内部的吸水性聚合物从接合部83C的剥离部分漏出到吸收体之外而与指示剂部6直接接触。另外,即使在吸收体内,有时流动的吸水性聚合物42经由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覆片与指示剂部间接地接触。如上所述,吸水性聚合物42含有水分时,指示剂部无论有没有排尿等都会发生变色。这样的状况,在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薄型化而减少纤维材料、增加吸水性聚合物的量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当含有水分的吸水性聚合物与指示剂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时,极微小的变色斑点状地产生。作为相对于此的措施,为了防止吸水性聚合物的漏出,增加层叠部件或增加粘接剂的使用量,反而有可能阻碍排尿引起的指示剂部6的快速变色。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如上所述,通过袋状部51和与其外侧连接的封口部52的组合,能够兼顾避免指示剂部6的不必要的变色和由排尿引起的时机良好的快速变色这两者。
另外,封口部52不易受到作用于上述吸收性芯4的外力原样的影响。封口部52是几乎相对于袋状部51浮动的状态,不易与吸收性芯4联动。其结果是,向封口部52中的相对面5c和5d的接合部作用的直接的剪切力难以发挥作用,难以产生剥离。而且,在封口根部54,封口部52固定在袋状部51,因此难以产生配置偏差。由此进一步减少指示剂部6与吸水性聚合物42的接触机会,即使使用时的尿布10发生变形,也维持上述作用。该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的作用是对于外力容易产生影响的现有吸收体81中不能得到的优异作用。
接着,从抑制上述的接触机会的观点出发,关于封口部52和指示剂部6的优选的接合方式,参照图3进行说明。
首先,指示剂部6优选显色指示剂不向吸收体侧浸渍的方式固定在背面片2上。显色指示剂例如浸渍到封口部52中时,缩短与吸水性聚合物42的距离,提高接触机会,因此不优选。因此,指示剂部6优选由含有上述显色指示剂和粘着性物质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构成。通过上述粘着性物质,上述显色指示剂固定在涂敷面,能够防止向吸收体的渗入。而且,上述热熔组合物优选以涂敷在背面片2上通过冷却等而固化的状态与吸收体3层叠。由此,上述粘着性物质本身的流动性也被抑制,上述显色指示剂向吸收体3侧的浸渍进一步难以产生。关于指示剂部6的优选形成工序和上述组合物的优选成分如后所述。
另外,关于构成封口部52的包覆片5的端部5a和5b(参照图3)的接合,优选以下的方式。封口部52需要牢固地将袋状部51封口,以使得即使含有微量水分的吸水性聚合物42从纤维材料41分离而流动,也不漏出到外部。因此,两端部5a和5b优选没有间隙并且以即使是使用前的外力(例如,尿布10的包装时、使用时的取出放入等)也不能剥离的方式紧密地接合。而且,另一个方面,封口部52需要使排泄尿等液体从吸收性芯4时机良好地透过而到达指示剂部6。因此,优选以防止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并且不使吸水性聚合物42的微量水分透过而容易使排泄尿等大量的液体透过的程度,来例如调节热熔粘接剂52a的涂敷量,将包覆片5的端部5a和5b接合。从该观点出发,在包覆片5的端部5a和5b之间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2.0g/m2以上。其上限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2以下。作为使用该热熔粘接剂的接合方法,能够使用由缝隙式涂敷机等接触型涂敷法进行的整面接合方法和通过条纹涂敷、以螺旋图案等断续图案进行的涂敷来进行接合的方法等。
另外即使是与上述相同单位面积质量的热熔粘接剂52a,通过分别涂敷在包覆片5的端部5a和5b的相对面5c和5d(参照图3),相对的面以粘着力相互拉拽,能够更牢固地固定。该两面涂敷方法从兼顾上述聚合物漏出的防止和液体透过两者的观点出发优选。另外,就在相对面5c和5d之间涂敷的热熔粘接剂52a而言,可以使在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与它们之间的指示剂抵接部55上(参照图3和4)所涂敷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同。例如,从防止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的观点出发,使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的涂敷单位面积质量大,从排泄尿的透过的观点出发,可以使指示剂抵接部55的涂敷单位面积质量小于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的涂敷单位面积质量。例如,可以列举在指示剂抵接部55进行螺旋图案涂敷这样的断续的涂敷,在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进行缝隙涂敷机涂敷、喷雾涂敷、帘式涂敷等实质上全面涂敷等。
另外,为了抑制吸水性聚合物42的微量水分的透过,通过由排尿引起的液体透过来时机良好地使指示剂部6产生变色,包覆片5的纤维密度优选0.05g/cm3以上0.2g/cm3以下,更优选为0.1g/cm3以上0.2g/cm3以下。通过为上述下限以上,能够保持包覆片5的强度而防止使用中的破损,通过为上限以下,能够不延迟地适当地使液体透过。
(密度的测定方法)
从包覆片5切出长度50mm、宽度5mm的大小来准备样品。接着,使用电子天平(A&D社制电子天平GR-300,精度:小数点后4位),测定样品的质量。使用定压式厚度计测定样品厚度,测定的样品的质量除以样品的体积(厚度×长度×宽度)来算出各个区域中的部位的全部材料的密度。另外,低压式厚度计的测定时压力以0.5g/cm2进行。平均密度是在任意位置准备10个样品,由其平均而求出。
另外,在封口部52涂敷的热熔粘接剂52a也与上述的指示剂部6的热熔组合物的固化相同,优选在尿布10的部件的组装工序的前阶段通过冷却等进行固化。即,优选在两方的热熔剂的流动性丧失的状态下进行尿布的组装。由此,在封口部52中,通过热熔粘接剂52a的固化,某种程度纤维间的间隙被填满,难以浸渍指示剂部6的热熔组合物。另外,在指示剂部6中,热熔组合物被固化而也难以进入微小的封口部52的纤维之间,适当地维持纤维间的间隙。其结果是,维持封口部52和指示剂部6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抑制与微量的水分的接触机会。
除此之外,作为抑制因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导致的接触机会的部件的接合方式,能够列举封口根部54附近的袋状部51和吸收性芯4的由热熔接合44剂(参照图3)进行的接合方式。在该方式中,更可靠地封锁袋状部51中的与封口部52的连接部分,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因此优选。另外,通过该方式,在封口根部54难以聚集吸水性聚合物42,难以产生其水分的浸透,因此优选。
同样,封口部52的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优选通过在纵向上配置成筋状的热熔粘接剂21来与背面片2接合。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吸水性聚合物42的漏出和吸水性聚合物42的水分的浸透。另一方面,封口部52的指示剂抵接部55和指示剂部6虽然为非接合方式,但是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与背面片2固定,由此从指示剂抵接部55和指示剂部6的配置关系难以产生偏差,并且防止不必要的指示剂部6的变色的观点出发优选。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使封口部52的一部分与背面片2接合,与不同于具有厚度的吸收性芯4的柔软的背面片2成为一体,也依然为相对于袋状部51浮动的状态,难以受到吸收性芯4的刚性的影响,因此优选。另外,除此以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可以在热熔粘接剂21的外侧,与其并行地在宽度方向断续地设置多条热熔粘接剂,将袋状部51和背面片2接合。
另外,在尿布10中,作为辅助封口部52的作用的部件,可以具有图7和图8-1、图8-2所示的那样的吸收性芯4。
在图7所示的吸收体中,吸收性芯4由纤维材料41与吸水性聚合物42的混合层45和只为纤维材料的过滤层46构成。单独层46配置在非肌肤抵接面侧。由此,吸水性聚合物42难以溢出到吸收性芯4的非肌肤抵接面侧与袋状部51(包覆片)之间。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封口部52的上述作用。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优选采用以只是纤维材料的层上下夹着只是吸水性聚合物42的层的3层结构,能够提高封口部52的上述作用。
图8-1所示的吸收体3具有在相当于裆下部C的部分沿着长边方向(Y方向)形成有两条缝隙部43、43的吸收性芯4(参照图8-1(A))。缝隙部43从吸收性芯4的非肌肤面侧向肌肤面侧贯通。在使用该吸收体3的尿布中,如图8-1(B)所示,能够减少裆下部C中的吸水性聚合物42的配置,能够抑制排尿时最容易产生变色的部分上的不必要的变色。另外,在该裆下部C的缝隙部43处排尿时的透液性优异,能够时机良好地使指示剂部6变色。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作为吸收体3的变形例,如图8-2所示,缝隙43不是贯通的缝隙,是在其肌肤面侧有薄膜状的吸收材料部分的方式。在为该图8-2的吸收体的情况下,从能够有效地将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引入内部、能够有效地抑制液体残留和液体返回的方面考虑而优选。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10的制造方法参照图9和10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吸收体形成工序201进行说明。使用纤维堆积滚筒91和管92制作吸收性芯4。具体而言,使位于纤维堆积滚筒91内部的吸气风扇(未图示)工作,在纤维堆积滚筒91的外表面的聚集用凹部(未图示)产生吸引力,在管92内产生向纤维堆积滚筒91的外周面流动的空气流。接着,在管92内以从其导入口93使纤维材料41飞散的方式导入纤维材料41,并且从其导入口94导入吸水性聚合物42。纤维材料41和吸水性聚合物42向着旋转的纤维堆积滚筒91的外表面飞散,堆积在上述聚集用凹部。这样,形成吸收性芯4。接着,位于纤维堆积滚筒91的外表面上的吸收性芯4在连续供给到真空输送带96上的包覆片坯料59上脱模。
接着,包覆片坯料59的两端(CD(Cross Direction)方向的两端)抬起而合掌弯折。关于该点,参照图10进行说明。在图10中,表示吸收性芯4和包覆片坯料59的截面。图10(a)表示用包覆片坯料59包覆吸收性芯4之前。在该状态下,在吸收性芯4上抬起包覆片坯料59的两端59a和59b,覆盖吸收性芯4的侧面和上表面(成为吸收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面)。而且,将包覆片坯料59的左右端59a和59b彼此以相对于吸收性芯4立起的方式对齐(参照图10(b))。此时,包覆片坯料59的宽度方向长度比吸收性芯4的截面的周长长,因此包覆片坯料59的端部59a和59b能够具有多余长度。接着,将包覆片坯料59的多余长度部分以相对于吸收性芯4立起的方式合掌弯折,在端部59a和59b的两面涂敷热熔胶等而接合成一体(在该阶段的接合部分称为合掌弯折部58。)。由此形成封口的袋状部51(参照图10(c))。接着,在折叠基点57进行折叠,而形成沿着袋状部51的封口部52(参照图10(d))。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形成工序201中,由于将包覆片坯料59的两端部59a和59b抬起而形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可靠地密封袋状部51。另外,通过该抬起,能够可靠地进行对于两端部59a和59b的热熔粘接剂等的涂敷。即,在吸收体的连续形成中,通过上述的抬起,能够避免传送带96上的连续输送时的部件的晃动、位置偏移等危险,能够准确地使长尺寸的包覆片坯料59和连续输送的吸收性芯4进行对位,而可靠地密封吸收性芯4。作为该抬起加工方式,能够使用折起引导件。
另外,在封口部52的形成中重要的是,设置成在将吸收体3载置在背面片2的后工序(层叠工序203(参照图9))中封口部52能够充分覆盖指示剂区域61的宽度和配置。这可以通过折叠基点57和合掌弯折部58的长度(q)的调整来达成,通过上述的抬起加工而容易地进行控制。由此,封口部52能够避开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完全覆盖指示剂区域61。而且,如图3所示,可以设定成从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1(=尿布10的中心线)向左右去为相等的宽度(t2=t3)。另外,在之后的层叠工序203中,使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与背面片坯料29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尿布10的中心线)一致,也能够使与上述的指示剂部的宽度方向长度(s1、s2、s3)的比例成为优选的比率。因此,折叠基点57设置在偏离吸收性芯4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另外,采用具有充分宽度的包覆片坯料59,以使得即使使折叠基点57偏离,在端部59a和59b也能够进行必要长度的合掌弯折。另外,在封口部52的形成中,可以将吸收性芯4载置在包覆片坯料59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在进行合掌弯折时将包覆片坯料59的多余的端部切掉,或者注意折叠基点57地将吸收性芯4载置在从包覆片坯料59的宽度方向中央偏离的位置而形成封口部52。
另外在吸收体形成工序201中,能够以任意顺序实施利用冷却机构95将封口部52形成时所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等固化的工序、将包覆片坯料59切断成规定的长度(MD(Machine Direction)方向长度)的工序和冲压工序(未图示),得到吸收体3。使得到的吸收体3上下翻转,倒置在传送带97上。在此时,通过固化热熔粘接剂,在作为后工序的层叠工序203中,能够抑制指示剂部6的组合物的浸渍,能够抑制因上述的水分的浸透导致的与指示剂部6的接触机会,因此优选。作为该冷却机构95,例如可以列举鼓风(吹空气)等(在后述的冷却机构99中也相同。)。
接着,对指示剂部形成工序202进行说明。首先,从卷绕有长尺寸的背面片坯料29的背面片坯料辊29a连续输送背面片坯料29,通过指示剂涂敷机构98,在背面片坯料29的宽度方向(CD方向)的中央附近涂敷设置指示剂组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含有显色指示剂和粘着性物质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构成,能够使用缝隙涂敷装置、喷雾涂敷装置、帘式涂敷装置等。接着,通过冷却机构99,使涂设的热熔组合物固化而形成指示剂部6。在此时,通过将热熔组合物固化,在作为后工序的层叠工序203中,上述热熔组合物难以浸渍到封口部52中,能够抑制由上述的水分的浸透导致的与指示剂部6的接触机会,因此优选。另外,该指示剂部形成工序202和吸收体形成工序201实质上分别进行。直至作为后工序的层叠工序203,如果封口部52和指示剂部6的热熔剂充分固化,则对其顺序没有限定,可以同时进行。
接着,对向背面片坯料29载置接合吸收体3的层叠工序203进行说明。首先,通过热熔粘接剂涂敷机构100,对形成有指示剂部6的背面片坯料29沿着长边方向(MD方向)涂敷用于与吸收体3的接合的热熔粘接剂。以该热熔粘接剂不与指示剂部6重叠而与其并行的方式,在其(指示剂部6)宽度方向外侧断续地涂敷多条。此时,优选位于至少与吸收体3的封口外侧端缘53和封口根部54抵接的位置。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42和指示剂部6的接触机会。而且,在上述热熔粘接剂固化之前,载置吸收体3进行接合。此时,使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与背面片坯料29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一致,配置成由封口部52覆盖指示剂部6。
之后,对上述的背面片2和吸收体3的层叠体,层叠正面片1、侧面片7、外包片8和弹性部件13、71、73等必要的部件并进行接合,裁断成期望的尺寸、形状而得到尿布10。另外,各部件的层叠、接合、裁断能够使用该种物品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方法,按照通常的工序来实施。
以下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的部件的优选构成材料进行说明。
作为吸收体3的形成材料,能够使用通常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例如,作为构成吸收性芯4的纤维材料41,能够使用纤维材料等亲水性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优选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纤维)等。单位面积质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50g/m2以上500g/m2以下。作为吸水性聚合物42,能够使用通常用于该种物品的各种聚合物材料。吸水性聚合物42优选为具有能够吸收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水或生理盐水吸收的性能这样的超吸收性高分子化合物。另外,作为包覆片5,能够使用亲水性的薄棉纸等薄的纸(薄叶纸)、由棉、人造纤维等亲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对合成树脂的纤维实施亲水化处理而得到的无纺布(SMS、SMMS、SSMS等复合无纺布)所制成的片材。
作为构成指示剂部6的亲水性组合物所含有的显色指示剂,优选在pH为3以上7以下时颜色方式变化的物质,作为其例子能够列举溴酚蓝、甲基橙、茜素S、溴甲酚绿、甲基红、溴甲酚紫等,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在这些显色指示剂中特别优选的物质,可以列举溴酚蓝、溴甲酚绿和溴甲酚紫等。这些显色指示剂相对于上述亲水性组合物的总量优选含有0.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质量%以上1质量%以下,最优选为0.01质量%以上0.5质量%以下。显色指示剂的量不足0.01质量%时,即使变色颜色也浅,有时从外部难以识别,在超过50质量%时,亲水性组合物的变色前的颜色过于浓,外观不好,另外成本变高,因此优选为上述范围内。
另外,作为与显色指示剂混合的粘着性物质,例如可以列举作为粘接剂发挥功能的亲水性聚合物。作为亲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乙烯醇(PVA)、聚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等。这些亲水性聚合物,从能够实施可靠的固定的方面考虑,其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特别优选为2000~20000。通过将含有该粘着性物质和显色指示剂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作为成分,能够适当地将显色指示剂固定到背面片2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构成指示剂部6的亲水性组合物可以为下述的湿式指示剂组合物。由此能够防止吸湿等导致的自然显色、掉色、色渗等。具体而言,上述热熔组合物含有:在pH7时实质上为无色且在酸性区域显色的pH指示剂(a)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甘油脂肪酸酯(b)2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聚亚烷基二醇(c)20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具有羧基的聚合物(d)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b)和(d)以外的酸性物质(e)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更详细而言,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09-247409号公报的段落[0014]~[0039]所记载的成分和涂敷方法而形成。
另外,从能够避免少量的水分等排泄尿以外的变色的观点考虑,在亲水性组合物中能够含有专利第3558828号说明书中记载的、能够保持该亲水性组合物的pH且只要该亲水性组合物与水接触能够维持其pH不超过4的酸性化合物,另外在背面片2也能够含有溶解于水分时呈现碱性的水溶性化合物。上述亲水性组合物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这些成分相对于上述亲水性组合物的总量,优选含有0.5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更优选含有0.5质量%以上3质量%以下。
作为正面片1、背面片2和侧面片7的形成材料,能够使用通常在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的材料。
作为正面片1,优选亲水性无纺布,为被称为热风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立体赋形无纺布的无纺布,其纤维优选由聚丙烯的单纤维、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等实施了亲水化处理而得到的纤维,能够适合使用其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以上50g/m2以下的物质。上述无纺布、其构成纤维的具体例能够作为单独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而使用。另外,在正面片1的裆下部分,在正面片1的非肌肤面侧可以部分重叠亲水性开孔膜、亲水性无纺布。
作为背面片2的形成材料,如果具有防水性并具有透湿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多孔性膜,该多孔性膜是通过将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和包括碳酸钙等的微小无机填料或没有相溶性的有机高分子等熔融混炼而形成膜,并将该膜单轴或双轴拉伸而得到的。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能够列举聚烯烃。作为该聚烯烃,可以列举高~低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可以将它们单独或混合使用。
作为侧面片7,优选拨水性无纺布,具体而言,使用纺粘无纺布、纺粘-熔喷(SM)无纺布、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等。另外,作为配置在侧面片7的弹性部件71、72和构成腰部皱褶的弹性部件13,能够使用在该种物品中所使用的通常的弹性部件,例如作为材料能够列举苯乙烯-丁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橡胶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EVA、伸缩性聚烯烃、聚氨酯等,作为形态能够使用截面为矩形、正方形、圆形、多边形等丝状或线状(平橡胶等)的橡胶,或者多纤维丝型的丝状的橡胶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取得维持排尿时的快速变色性能,并且防止吸水性聚合物与指示剂部的接触来抑制不必要的变色这样的优异效果。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取得能够得到维持变色性能而适当地抑制不必要的变色的吸收性物品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指示剂部6的俯视中的位置和范围(=指示剂区域61的范围)如果能够确保与液体的可靠的接触和变色的识别性,则能够任意设定。各指示部6的形状、大小、个数也根据上述的观点能够任意地采用,可以与该指示剂部6的配置相配合地设定封口部52的配置。另外,关于吸收体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表面可以为块形状或者设置缝隙。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尿垫,另外也可以是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轻失禁垫。
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以下的吸收性物品和其制造方法。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配置在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配置在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两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配设有通过与液体接触而视觉上发生变化的指示剂部,上述吸收体包括具有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和覆盖该吸收性芯的外表面的包覆片,
在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中,上述包覆片具有覆盖从上述吸收性芯的肌肤抵接面侧到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袋状部和与该袋状部连续设置并位于该袋状部外侧的封口部,上述封口部中,位于上述吸收性芯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上述包覆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合掌弯折而接合,并且被折叠,
上述封口部配置成覆盖全部配设有上述指示剂部的区域,上述封口部与上述袋状部部分地结合。
<2>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口部在封口根部分与上述袋状部结合。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口部不与上述指示剂部接合。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口部在该封口部的外侧端缘部分和上述根部分与上述背面片接合。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口部的根部分附近的上述袋状部与上述吸收性芯接合。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口部与上述袋状部之间,螺旋状地涂敷热熔粘接剂,由此成为具有空隙的断续性的接合状态。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收性芯具有:不含吸水性聚合物的过滤层;和配置在上述过滤层的肌肤抵接面侧的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层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构成。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与粘着性物质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构成,上述指示剂部被固化以使得所涂敷设置的上述热熔组合物不浸透到上述包覆片。
<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从指示剂部的端缘到封口外侧端缘的长度t4相对于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到封口外侧端缘的长度t2的比率t4/t2,为0.25以上0.85以下,优选为0.40以上0.70以下。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配设有指示剂部的指示剂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s1与封口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t1的比率s1/t1为0.15以上0.75以下,优选为0.25以上0.65以下,从指示剂区域的宽度方向中心到指示剂部的端部的长度s2与从指示剂区域的宽度方向中心到封口部的封口外侧端缘的长度t2的比率s2/t2为0.15以上0.75以下,优选为0.25以上0.65以下。
<12>如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包覆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接合通过涂敷热熔粘接剂而进行,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g/m2以上10.0g/m2以下,优选为2.0g/m2以上5.0g/m2以下。
<13>如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包覆片的纤维密度为0.05g/cm3以上0.2g/cm3以下,优选为0.1g/cm3以上0.2g/cm3以下。
<14>如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构成,上述亲水性组合物中包含的显色指示剂为pH在3以上7以下时颜色发生变化的溴酚蓝、甲基橙、茜素S、溴甲酚绿、甲基红、溴甲酚紫中的任意种。
<15>如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构成,相对于上述亲水性组合物的总量,含有上述显色指示剂0.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优选含有0.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最优选含有0.01质量%以上0.5质量%以下。
<16>如上述<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示剂部由组合物构成,该组合物含有在pH7时实质上为无色并在酸性区域显色的pH指示剂(a)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甘油脂肪酸酯(b)2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聚亚烷基二醇(c)20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具有羧基的聚合物(d)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b)和(d)以外的酸性物质(e)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
<17>如上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面片为亲水性无纺布,由选自热风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立体赋形无纺布中的单独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构成,该无纺布的纤维是由从聚丙烯的单纤维、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等中选择的单独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实施了亲水化处理而得到的纤维,该片的纤维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以上50g/m2以下。
<18>如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面片由多孔性膜构成,该多孔性膜是通过将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和由碳酸钙等构成的微小无机填料或不具有相溶性的有机高分子等熔融混炼而形成膜,并将该膜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而得到的,上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烯烃。
<19>如上述<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收性芯在与上述物品的裆下部对应的区域具有缝隙部,上述缝隙部配置成与上述指示剂部在厚度方向重叠。
<20>如上述<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
上述吸收性物品包括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裆下部分的裆下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整体具有裆下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缩细的沙漏形的形状。
<21>一种<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体形成工序,在连续输出的包覆片坯料上载置上述吸收性芯,抬起上述包覆片坯料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上述吸收性芯上进行合掌弯折,在上述两端部的相对面分别涂敷热熔粘接剂进行接合而形成袋状部,以沿着上述袋状部的方式将接合了的上述两端部折叠而形成封口部,得到上述吸收体,使该吸收体上下翻转;
指示剂部形成工序,在连续输送的背面片坯料上涂敷含有显色指示剂与粘着成分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进而冷却而使之固化;和
层叠工序,在形成有上述指示剂部的背面片坯料上,在上述指示剂部的宽度方向外侧断续地涂敷热熔粘接剂,利用该背面片的热熔粘接剂,使上述封口部的上述封口根部和上述封口外侧端缘与背面片接合,来载置固定上述吸收体。
<22>如上述<2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收体形成工序中,将包覆片的两端部合掌弯折而接合后,在上述吸收体上下翻转前,对涂敷的上述热熔粘接剂进行冷却而使之固化。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解释成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另外,图11所示的示意截面图中,(a)和(b)示意地表示实施例的尿布的方式,(c)和(d)示意地表示比较例的尿布的方式。
(实施例1)
制造图11(a)中示意地表示的截面构成的一次性尿布(试验体1)。在试验体1中,封口部和袋状部没有接合,封口部和指示剂部接合。
一次性尿布试验体中的正面片1使用两层结构的凹凸正面片结构的片,作为该正面片的上层和下层,分别采用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的芯鞘结构的纤维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8g/m2的透液性的热风无纺布,关于该上层,使用对该热风无纺布通过压花加工赋予凹凸而成的片。使用赋予凹凸后的上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3.5g/m2的片。
作为背面片2,使用在单位面积质量为20g/m2的不透液性且透湿性的聚乙烯制树脂膜(配合碳酸钙)上用热熔胶贴有使用了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的聚丙烯制树脂的纺粘/熔喷/纺粘(SMS)的结构的无纺布而得到的片。
作为吸收体3,使用由绒毛浆200g/m2和吸水性聚合物290g/m2的均匀混合物构成的总单位面积质量490g/m2的吸收性芯,作为使纤维集合体保持颗粒状的吸水聚合物的部件。
(实施例2)
除了封口部和指示剂部为非粘接以外,与实施例1的试验体相同,得到一次性尿布的试验体2(参照图11(b))。
(比较例1)
除了封口部和指示剂部采用一部分不重叠的配置以外,与实施例1的试验体1相同,得到一次性尿布的试验体3(参照图11(c))。
(比较例2)
除了封口部和袋状部以抵接面的整个面进行接合以外,与实施例1的试验体1相同,得到一次性尿布的试验体4(参照图11(d))。
(评价)
对上述制作的各一次性尿布试验体,评价使用前、使用后的指示剂的变化的状态和直至变化的时间。另外,表1中的“使用前”是指尿布的穿着前的状态,“使用后”是指尿布使用后的排尿后的状态。
具体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按照以下的内容进行。
制作上述尿布样品后,放入具有线状孔眼的包装袋,在温度40℃、湿度80%的恒温恒湿室中保存两个月。保存后,返回室温后进行测定。
1.使用前的指示剂的变化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通过目视判断变化的程度。
2.使用后的指示剂的变化
在尿布中注入300mL水后,确认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的程度,另外对此时的时间也进行评价。
将上述的试验结果表示在表1中。另外,表1中的“A”、“B”、“C”的评价内容如下所述。
1.使用前的指示剂的变化
A:没有看到变化。
B:存在一部分发生变化的部分。
C:颜色发生变化。
2.使用后的指示剂的变化
A:由于加水而变色。
B:存在一部分没有发生变化的部分。
C:没有发生变化的部分占一大半。
3.直到指示剂的变化的时间
A:1分钟以内发生变化。
B:1分钟以内一部分发生变化。
C:直到变化需要1分钟以上。
[表1]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和2的一次性尿布,使用前不发生指示剂部的变化。即,可知指示剂部与吸水性聚合物自身或所含有的微量水分的接触的阻力大。另外,可知在使用后表现良好的指示剂部的变化。相对于此,在比较例1的一次性尿布中,可知使用前指示剂部与吸水性聚合物自身或含有的微量水分发生了接触。另外,在比较例2的一次性尿布中,结果为使用前不发生变化,但是难以读取由排泄引起的指示剂部的变化,难以判断更换的最适时期。按照以上可知,利用本发明的结构,在具有封口部的吸收体中,能够适当地抑制使用前与聚合物、其微量水分的接触的机会,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由使用时的排泄尿产生的最适的指示剂部的变化这样的本来功能。
符号的说明
1 正面片
2 背面片
3 吸收体
4 吸收性芯
41 纤维材料
42 吸水性聚合物
5 包覆片
51 袋状部
52 封口部
53 封口外侧前端缘
54 封口根部
55 指示剂抵接部
56 空气层
6,6a,6b,6c 指示剂部
61 指示剂区域
7 侧面片材
8 外包片
10 一次性尿布

Claims (22)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配置在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配置在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两片之间的吸收体,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配设有通过与液体接触而视觉上发生变化的指示剂部,所述吸收体包括具有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和覆盖该吸收性芯的外表面的包覆片,
在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包覆片具有覆盖从所述吸收性芯的肌肤抵接面侧到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袋状部和与该袋状部连续设置并位于该袋状部外侧的封口部,所述封口部中,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所述包覆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合掌弯折而接合,并且被折叠,
所述封口部配置成覆盖全部配设有所述指示剂部的区域,所述封口部和所述袋状部部分地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口部在封口根部分与所述袋状部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口部不与所述指示剂部接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口部在该封口部的外侧端缘部分和所述根部分与所述背面片接合。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口部的根部分附近的所述袋状部与所述吸收性芯接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口部与所述袋状部之间,螺旋状地涂敷热熔粘接剂,由此成为具有空隙的断续性的接合状态。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具有:不含吸水性聚合物的过滤层;和配置在所述过滤层的肌肤抵接面侧的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构成。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与粘着性物质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构成,所述指示剂部被固化以使得所涂敷设置的所述热熔组合物不浸透到所述包覆片。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从指示剂部的端缘到封口外侧端缘的长度t4相对于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到封口外侧端缘的长度t2的比率t4/t2,为0.25以上0.85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配设有指示剂部的指示剂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s1与封口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t1的比率s1/t1为0.15以上0.75以下,从指示剂区域的宽度方向中心到指示剂部的端部的长度s2与从指示剂区域的宽度方向中心到封口部的封口外侧端缘的长度t2的比率s2/t2为0.15以上0.75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接合通过涂敷热熔粘接剂而进行,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g/m2以上10.0g/m2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片的纤维密度为0.05g/cm3以上0.2g/cm3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构成,所述亲水性组合物中包含的显色指示剂为pH在3以上7以下时颜色发生变化的溴酚蓝、甲基橙、茜素S、溴甲酚绿、甲基红、溴甲酚紫中的任意种。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剂部由含有因pH的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显色指示剂的亲水性组合物构成,相对于所述亲水性组合物的总量,含有所述显色指示剂0.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优选含有0.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最优选含有0.01质量%以上0.5质量%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剂部由组合物构成,该组合物含有在pH7时实质上为无色并在酸性区域显色的pH指示剂(a)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甘油脂肪酸酯(b)2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聚亚烷基二醇(c)20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具有羧基的聚合物(d)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b)和(d)以外的酸性物质(e)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为亲水性无纺布,由选自热风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立体赋形无纺布中的单独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构成,该无纺布的纤维是由从聚丙烯的单纤维、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乙烯的复合纤维等中选择的单独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实施了亲水化处理而得到的纤维,该片的纤维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以上50g/m2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片由多孔性膜构成,该多孔性膜是通过将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和由碳酸钙等构成的微小无机填料或不具有相溶性的有机高分子等熔融混炼而形成膜,并将该膜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而得到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烯烃。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在与所述物品的裆下部对应的区域具有缝隙部,所述缝隙部配置成与所述指示剂部在厚度方向重叠。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
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穿着者的裆下部分的裆下部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作为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整体具有裆下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缩细的沙漏形的形状。
21.一种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体形成工序,在连续输出的包覆片坯料上载置所述吸收性芯,抬起所述包覆片坯料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所述吸收性芯上进行合掌弯折,在所述两端部的相对面分别涂敷热熔粘接剂进行接合而形成袋状部,以沿着所述袋状部的方式将接合了的所述两端部折叠而形成封口部,得到所述吸收体,使该吸收体上下翻转;
指示剂部形成工序,在连续输送的背面片坯料上涂敷含有显色指示剂与粘着成分的混合物的热熔组合物,进而冷却而使之固化;和
层叠工序,在形成有所述指示剂部的背面片坯料上,在所述指示剂部的宽度方向外侧断续地涂敷热熔粘接剂,利用该背面片的热熔粘接剂,使所述封口部的所述封口根部和所述封口外侧端缘与背面片接合,来载置固定所述吸收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体形成工序中,将包覆片的两端部合掌弯折而接合后,在所述吸收体上下翻转前,对涂敷的所述热熔粘接剂进行冷却而使之固化。
CN201280064673.2A 2011-12-27 2012-12-06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04066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6849A JP5933973B2 (ja) 2011-12-27 2011-12-27 吸収性物品
JP2011-286849 2011-12-27
PCT/JP2012/081694 WO2013099557A1 (ja) 2011-12-27 2012-12-06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6410A true CN104066410A (zh) 2014-09-24
CN104066410B CN104066410B (zh) 2015-12-23

Family

ID=4869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673.2A Active CN104066410B (zh) 2011-12-27 2012-12-06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933973B2 (zh)
CN (1) CN104066410B (zh)
RU (1) RU2582470C2 (zh)
TW (1) TWI552734B (zh)
WO (1) WO201309955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884A (zh) * 2015-09-30 2018-05-11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0478131A (zh) * 2019-08-05 2019-11-22 思必康(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H响应变色的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和该纱布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4895B2 (ja) * 2013-03-29 2017-10-1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JP6226434B2 (ja) * 2015-09-30 2017-11-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183968B2 (ja) 2015-09-30 2017-08-2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696854B2 (ja) * 2016-07-29 2020-05-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83136B2 (ja) * 2017-03-29 2018-02-2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JP7049185B2 (ja) * 2018-05-28 2022-04-0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ープ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US20200121525A1 (en) * 2018-10-17 2020-04-23 Curt G. Joa, Inc. Expandable absorbent co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1389A (ja) * 2003-07-02 2005-01-27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US20050113774A1 (en) * 2003-11-20 2005-05-26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pull-on wearing article
CN2726581Y (zh) * 2003-05-16 2005-09-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WO2007139154A1 (ja) * 2006-05-31 2007-12-06 Daio Paper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要素の製造方法
JP2009247409A (ja) * 2008-04-01 2009-10-2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9254A (en) * 1961-02-02 1966-12-06 Curt G Joa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sanitary napkins and the like
TW476640B (en) * 2000-03-02 2002-02-21 Procter & Gamble Disposable article, article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vaginal infections, and absorbent interlabial device
EP1384459B1 (en) * 2002-07-23 2007-03-28 Kao Corporation Disposable diaper
US20060069362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with indicator
JP4709646B2 (ja) * 2005-12-28 2011-06-2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JP4628292B2 (ja) * 2006-03-23 2011-02-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TWM308058U (en) * 2006-08-17 2007-03-21 Kimberly Clark Taiwan Taiwan B Absorbent article with PH balancing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6581Y (zh) * 2003-05-16 2005-09-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JP2005021389A (ja) * 2003-07-02 2005-01-27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US20050113774A1 (en) * 2003-11-20 2005-05-26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pull-on wearing article
WO2007139154A1 (ja) * 2006-05-31 2007-12-06 Daio Paper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要素の製造方法
JP2009247409A (ja) * 2008-04-01 2009-10-2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884A (zh) * 2015-09-30 2018-05-11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08024884B (zh) * 2015-09-30 2021-01-08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US10888472B2 (en) 2015-09-30 2021-01-12 Daio Paper Corporation Absorbent article
CN110478131A (zh) * 2019-08-05 2019-11-22 思必康(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H响应变色的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和该纱布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0836A (zh) 2013-08-01
RU2014131052A (ru) 2016-02-20
JP5933973B2 (ja) 2016-06-15
RU2582470C2 (ru) 2016-04-27
CN104066410B (zh) 2015-12-23
TWI552734B (zh) 2016-10-11
WO2013099557A1 (ja) 2013-07-04
JP2013132526A (ja) 2013-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6410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636137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1011307B (zh) 吸收用叠层体以及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RU2414204C2 (ru) Поглощающие изделия одноразового 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 индикатором состояний в виде дизайна внутренней части изделия
JP5715806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RU2596950C2 (ru) 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 уплотненной ножной манжетой
JP5688271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8568379B2 (en)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design field
CN108024883B (zh) 吸收性物品
RU2553961C2 (ru) 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 улучшенной ножной манжетой
WO2012132460A1 (en) Water-absorbent article
CN209187223U (zh) 吸收性物品
CN205612635U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JP5631097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CN102105125A (zh) 具有湿度传感器的吸收性物品
KR20160134673A (ko) 팬티 타입 일회용 기저귀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 가능한 팬티 타입 일회용 기저귀
WO2006127213A1 (en) Loincloth diaper
CN207785374U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WO2011102125A1 (en) Absorbent structure for bodily fluid-absorbent wearing article
CN105997360A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N107485488A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US20070066953A1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deployable belt strips
TWI558386B (zh) Dispose of items with disposable dessert
JP5624800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8236542A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