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5477A - 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55477A CN104055477A CN201410179771.1A CN201410179771A CN104055477A CN 104055477 A CN104055477 A CN 104055477A CN 201410179771 A CN201410179771 A CN 201410179771A CN 104055477 A CN104055477 A CN 1040554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roller
- splicing tape
- cut
- out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将用来切断粘接带的切断线始终形成在一定的位置上的粘接带辊的制造技术。具有卷取从母辊(31)抽出的粘接带(2)的卷取辊(32)、和设在母辊(31)与卷取辊(32)之间、在粘接带(2)上以规定间隔形成切断线(4)的切断线形成辊(33),使卷取辊(32)与切断线形成辊(33)经由规定的齿轮(40)同步旋转。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在先申请(申请日:2010年3月31日,申请号:201080013784.1,发明名称:粘接带辊及该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粘接面朝向表侧而卷绕的清扫用的粘接带辊,更详细地讲,涉及在每一周长处形成切断用的切断线的技术。
背景技术
缠绕在绒毯等上的毛发或尘埃等即使用吸尘器吸引,纤维彼此缠绕也难以完全去除。所以,作为将这种垃圾除去的方法,有清扫用的粘接带辊。
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该粘接带辊是将在由纸等的片体构成的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粘接部的粘接带卷绕成该粘接部在表侧露出,为通过使用未图示的专用夹具将该粘接面在作为被清扫对象面的地面上滚动而将尘埃等强制地除去的构造。
如果这种粘接带辊多次使用,则因为在粘接部上附着污垢而粘接部的粘接力下降。因而,在粘接力下降后,通过沿着孔线等的切断线将污垢的面剥离扔掉,粘接力再次恢复而能够再使用。
以往,这种切断线通过将例如铡刀插入到粘接带辊中而形成孔线,但如果用铡刀形成孔线,则由于在将铡刀拔出时,铡刀以粘接带的一部分挂在刀的侧面上的方式被抬起,所以孔线部分比其他部分隆起,有整体变形为洋葱状的情况。
所以,为了防止该变形,提出了用激光加工形成切断线、或在粘接带的输送轨道上设置旋转刀,一边形成切断线一边卷取的方法等,但在这种方法中有如下的问题。
即,由于在激光加工中粘接带的一部分被激光烧断,所以出现烧焦等,观感较差。此外,由于基材是纸制,所以需要实施难燃处理等。
此外,在使用旋转刀形成切断线的情况下,虽然通过使用离合器等以一定周期使旋转刀旋转而能够形成切断线,但为了将全部的切断线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必须考虑每一周长增加的粘接带的厚度,相应地控制变得复杂,使传送速度变慢等,生产性变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727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用来切断粘接带的切断线始终形成在一定的位置上的粘接带辊的制造技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所示的一些特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将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粘接面的粘接带以其粘接面朝向表侧的方式卷绕,在上述粘接带上,沿着上述粘接带的抽出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切断用的切断线的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从母辊抽出的上述粘接带卷取的卷取辊,和设在上述母辊与上述卷取辊之间、在上述粘接带上以规定间隔形成上述切断线的切断线形成辊,上述卷取辊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相互的旋转经由规定的齿轮同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上述卷取辊侧的齿轮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是1:1。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上述卷取辊侧的齿轮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不到1:1。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上述卷取辊侧的齿轮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超过1:1。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4的任一项中,在上述卷取辊或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某一个上,设有齿轮比为1:1、不到1:1及超过1:1的三种齿轮,并设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卷取辊或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另一个的齿轮有选择地啮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5的任一项中,当设第n(n是正整数)周的圆周长度为Ln、上述卷芯的半径为r、粘接带的厚度为t、从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上述粘接带的长度为Ln’、从上述卷芯的中心看到的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间隔的角度差为θ时,
上述齿轮彼此以满足以下的式1的条件的方式啮合。
Ln’=Ln×(360-θ)/360 ···(式1)
其中,Ln=2π{r+(n-1)×t} 。
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6中,上述角度差θ在6°≤θ≤19°或-6°≤θ≤-19°的范围内。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粘接带辊,其特征在于,使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在将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粘接面的粘接带以其粘接面朝向表侧的方式卷绕,在上述粘接带上,沿着上述粘接带的抽出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切断用的切断线的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将从母辊抽出的上述粘接带卷取的卷取辊,和设在上述母辊与上述卷取辊之间、在上述粘接带上以规定间隔形成上述切断线的切断线形成辊,上述卷取辊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相互的旋转经由规定的齿轮同步,由此,仅通过使卷取辊与切断线形成辊的旋转经由齿轮同步,就能够将切断线的位置始终形成在规定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通过使卷取辊侧的齿轮与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为1:1,能够将切断线形成为始终在相同的位置上重叠,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粘接带辊变形为洋葱状等。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由于通过使卷取辊侧的齿轮与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为不到1:1,切断线的间隔在周长上为360°以上,所以通过将已使用的粘接面、和包括其边界部分的粘接带的一部分除去,能够使未使用的粘接带辊在整周上露出。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由于通过使卷取辊侧的齿轮与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为超过1:1,切断线的间隔在周长上为不到360°,所以之前的旧的粘接面残留在新的粘接带面的前端部上,从而使未使用的粘接带的前端部的粘接力变弱,能够预防轨道拉起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通过在上述卷取辊或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某一个上,设有齿轮比为1:1、不到1:1及超过1:1的三种齿轮,并设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卷取辊或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另一个的齿轮有选择地啮合,所以能够用一台装置简单地制造出三种切断线。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当设第n(n是正整数)周的圆周长度为Ln、上述卷芯的半径为r、粘接带的厚度为t、从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长度为Ln’、从上述卷芯的中心看到的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间隔的角度差为θ时,
上述齿轮彼此以满足以下的式1的条件的方式啮合。
Ln’=Ln×(360-θ)/360 ···(式1)
其中,Ln=2π{r×(n-1)×t}。
由此,能够在使角度差θ为一定的条件下以规定间隔自由地形成切断线。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通过角度差θ在6°≤θ≤19°或-6°≤θ≤-19°的范围内,在θ不到6°(θ<6°)或不到-6°(θ<-6°)的情况下,从卷芯的中心看到的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与末端侧的切断线的间隔Δd成为2mm以下,所以不能抑制粘接力的下降,有可能发生轨道带起现象。反之,如果θ超过19°(θ>19°)或超过-19°(θ>-19°),则间隔Δd超过10mm,所以成为将未使用的粘接带浪费地切掉,不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带辊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说明(a)齿轮比为1:1的情况下、(b)齿轮比不到1:1、以及(c)齿轮比超过1:1的粘接带的切断线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用来说明上述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粘接带辊,2:粘接带,3:卷芯,4:切断线,30:粘接带辊制造装置,31:母辊,32:卷取辊,33:断线形成辊,4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该粘接带辊1具有形成有带基材21的垃圾扫取用的粘接面22的粘接带2,并以其粘接面22朝向表侧(外侧)的方式沿着卷芯3卷绕为辊状。
在该例中,卷芯3使用瓦楞纸等的纸制卷芯,但除此以外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的卷芯。进而,也可以是不使用卷芯3而将粘接带辊1卷绕的所谓无芯构造,在本发明中,卷芯3的结构是任意的。
带基材21例如是纸制的,在背面上设有作为带基材21的加强和相对于下层的剥离用的未图示的层压膜。在本发明中,关于层压膜的有无及其材质等是任意的事项,例如通过使用树脂薄膜作为带基材21,从而不再需要层压膜。
在粘接面22上,均匀地涂布有通过规定的粘接剂涂抹而形成的粘接剂,在其两端上设有不具有粘接性的非粘接部23、23。在本发明中,粘接面的粘接剂的种类及形状、涂布方法及涂布条件等也可以是任意的。
在该例中,粘接面22由沿着粘接带2的抽出方向延伸的所谓满涂的粘接剂层构成,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筋条状或点状等的复杂的形状。进而,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粘接剂组合而在满涂的粘接剂层之上层叠线条状的粘接剂层等,粘接面22的结构可以根据规格而任意地变更。
在粘接带2上,设有用来将粘接带2以规定的间隔切断的切断线4。切断线4是切断部与未切断部交替地连续形成的所谓孔线,在该例中,沿着粘接带2的宽度方向形成在直线上。
在该例中,切断线4由切断部与未切断部交替地连续形成的孔线构成,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具有例如微切断等,只要是变得比粘接带的其他部分脆弱、能够用手等简单地切断,其形态是任意的。
切断线4形成在将粘接带2卷绕为辊状之际的大致每一周长处。即,最外层的切断线4a与下一层的切断线4b隔开规定的间隔Ln’配置。间隔L随着粘接带2的卷数而变化。
即,当设第n(n是正整数)周的圆周长度为Ln、上述卷芯的半径为r、粘接带的厚度为t、从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上述粘接带的长度为Ln’、从上述卷芯的中心看到的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间隔的角度差为θ时,
上述齿轮彼此以满足以下的式1的条件的方式啮合,
Ln’=Ln×(360-θ)/360 ···(式1)
其中,Ln=2π{r+(n-1)×t}。
即,在设θ=0°的情况下,如图2(a)所示,能够使切断线4沿着半径方向在直线上排列在卷绕为辊状的粘接带2的一定的位置上。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通过铡刀等形成切断线4的情况下粘接带辊1变形为洋葱状,能够将粘接带2没有浪费地用完。
在设为θ>0°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通过在下一层的切断线4b仅从粘接带2的最外层的切断线4a偏差+Δd的位置、即在粘接带2的周长上不到360°的位置上形成切断线4,成为所谓的逆阶差构造。
由此,在下一层的粘接带2的前端上呈现之前的粘接带的已使用的粘接面,所以能够使粘接带2的前端部分的粘接力变弱,能够抑制当将新的粘接面在地面上滚动时容易发生的轨道带起现象。
在设为θ<0°的情况下,如图2(c)所示,通过在下一层的切断线4b仅从粘接带2的最外层的切断线4a偏差-Δd的位置、即在粘接带2的周长上超过360°的位置上形成切断线4,成为所谓的顺阶差构造。
由此,能够将包括已使用的粘接面与未使用粘接面的边界部分除去,能够使未使用的粘接带辊可靠地在整周上露出。
这里,角度差θ优选的是在6°≤θ≤19°或-6°≤θ≤-19°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在9°≤θ≤12°或-9°≤θ≤-12°的范围内。由此,在θ不到6°(θ<6°)或不到-6°(θ<-6°)的情况下,Δd成为2mm以下,所以不能抑制粘接力的下降,有可能发生轨道带起现象。反之,如果θ超过19°(θ>19°)或超过-19°(θ>-6°),则Δd超过10mm,所以成为将未使用的粘接带浪费地切掉,不经济。
接着,参照图3,对切断线4的形成工序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30具备粘接带2的母辊31、将从母辊31送出的粘接带2卷取的卷取辊32、和设在母辊31与卷取辊32之间的输送路径上的切断线形成辊33。
在该例中,在输送路径上还具备两个进给辊34、35、和对置于切断线形成辊33配置的承接辊36。在该实施方式中,母辊31、进给辊34、35及承接辊36的具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任意的。
卷取辊32是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辊,粘接带2卷取在其外周上。在该例中,由于卷取辊32与切断线4的形成同时成形,所以将粘接面22朝向表侧地卷绕。
切断线形成辊33在圆筒状的辊主体的一部分上一体地安装有用来成形出切断线4的刀板37,在切断线形成辊33的旋转同时,将刀板37刺入到粘接带2中。在该例中,刀板37使用形成单纯的切断线4的波纹刀,但也可以进行加工以形成更复杂的切断线4,刀板37的形状可以根据规格而任意地变更。
在本发明中,卷取辊32与切断线形成辊33经由齿轮40同步旋转。即,在卷取辊32的驱动轴上,同轴地设有三种齿轮41~43,在切断线形成辊33的驱动轴(均未图示)上同轴地设有齿轮44。这些齿轮40经由规定的选择机构有选择地啮合。
三种齿轮41~43中的第一种齿轮41(以下设为第1齿轮41)形成为与齿轮44(以下设为第4齿轮44)的齿轮比为1:1,在该例中,第1齿轮41及第4齿轮44的齿数均是87个。
由此,通过将卷取辊32与切断线形成辊33以齿轮比1:1同步连结,能够简单地形成上述θ=0°的情况下的切断线4。
三种齿轮41~43中的第二种齿轮(以下设为第2齿轮42)是外径比第1齿轮41大的齿轮,形成为与第4齿轮44的齿轮比超过1:1。在该例中,第2齿轮42的齿数是90个,第4齿轮44的齿数是87个。
由此,通过将卷取辊32与切断线形成辊33以齿轮比超过1:1同步连结、即以齿轮比90:87(角度比360°:348°)连结,能够简单地以上述θ>0°的θ=12°的角度差形成逆阶差构造的切断线4。
三种齿轮41~43中的第三种齿轮(以下设为第3齿轮43)是直径比第1齿轮41小的齿轮,形成为与第4齿轮44的齿轮比不到1:1。在该例中,第3齿轮43的齿数是84个,第4齿轮44的齿数是87个。
由此,通过将卷取辊与切断线形成辊33以齿轮比不到1:1同步连结、即以齿轮比84:87(角度比348°:360°)连结,能够简单地以上述θ<0°的θ=-12°的角度差形成顺阶差构造的切断线4。
在该例中,齿轮40在卷取辊32侧设有三种齿轮41~43、在切断线形成辊33侧设有固定的第4齿轮44,但也可以在卷取辊32侧设置第4齿轮44、在切断线形成辊33侧设置三种齿轮41~43。
[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计算设卷芯3的半径r为20mm、粘接带2的厚度t为0.1mm、将该粘接带卷绕90周的情况下的θ=0°、θ=+12°及θ=-12°的情况下的切断线4的位置。
[θ=0°的情况]
在设为θ=0°的情况下,第1周的长度Ln因为Ln=2π{r+(n-1)×t},所以为125.60mm,不发生Δd的偏差,相应地,对应于粘接带2的卷数,长度Ln’逐渐变长。将其计算结果表示在表1中。由此,通过每当卷数增加,对应于厚度t的增量,长度Ln’逐渐变长,切断线4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
[表1]
[θ=+12°的情况]
在设为θ=+12°的情况下,第1周的长度Ln因为Ln=2π{r+(n-1)×t},所以为125.60mm。接着的第2层如果原样计算则为126.228mm,但为了设置θ=+12°的偏差,为L2’=L2×(360-12)/360=122.02mm,Δd为4.208mm。由此,形成为切断线4为逆阶差。将其计算结果表示在表2中(以下同样)。
[表2]
[θ=-12°的情况]
同样在设为θ=-12°的情况下,第1周的长度Ln因为Ln=2π{r+(n-1)×t},所以为125.60mm。接着的第2层如果原样计算则为126.228mm,但为了设置θ=-12°的偏差,为L2’=L2×(360+12)/360=130.436mm,Δd为-4.208mm。由此,形成为切断线4为顺阶差。将其计算结果表示在表3中(以下同样)。
[表3]
由此,仅通过改变卷取辊32与切断线形成辊33的齿轮比,就能够将切断线的位置重叠配置、或前后错移,所以能够用一台装置简单地生产具有对应于使用的切断线4的粘接带辊1。
Claims (7)
1.一种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所述粘接带辊是将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粘接面的粘接带以其粘接面朝向表侧的方式卷绕而成,在上述粘接带上,沿着上述粘接带的抽出方向以规定间隔连续形成切断用的切断线,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从母辊抽出的上述粘接带卷取的卷取辊,和设在上述母辊与上述卷取辊之间、在上述粘接带上以规定间隔形成上述切断线的切断线形成辊,上述卷取辊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相互的旋转经由规定的齿轮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取辊侧的齿轮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是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取辊侧的齿轮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不到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取辊侧的齿轮与上述切断线形成辊侧的齿轮的齿轮比超过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卷取辊或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某一个上,设有齿轮比为1:1、不到1:1及超过1:1的三种齿轮,并设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卷取辊或上述切断线形成辊的另一个的齿轮有选择地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设第n周的上述粘接带的圆周长度为Ln、上述卷芯的半径为r、粘接带的厚度为t、从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上述粘接带的长度为Ln’、从上述卷芯的中心看到的第n周的起始端侧的切断线到末端侧的切断线的间隔的角度差为θ时,
上述齿轮彼此以满足以下的式1的条件的方式啮合,
Ln’=Ln×(360-θ)/360 ···(式1)
其中,n是正整数,Ln= 2π{r×(n-1)×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角度差θ在6°≤θ≤19°或者-19°≤θ≤-6°的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9771.1A CN104055477B (zh) | 2010-03-31 | 2010-03-31 | 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80013784.1A CN102365046B (zh) | 2010-03-31 | 2010-03-31 | 粘接带辊及该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 |
CN201410179771.1A CN104055477B (zh) | 2010-03-31 | 2010-03-31 | 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3784.1A Division CN102365046B (zh) | 2010-03-31 | 2010-03-31 | 粘接带辊及该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55477A true CN104055477A (zh) | 2014-09-24 |
CN104055477B CN104055477B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154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9771.1A Active CN104055477B (zh) | 2010-03-31 | 2010-03-31 | 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5547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91264A (zh) * | 2018-05-08 | 2018-09-28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 一种用于油道撑条粘接的辊瓦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68976A (en) * | 1981-03-21 | 1982-10-18 | Gebrauchs Geraete Gmbh | Adhesive tape reel, manufacture and manufacture |
JP2001218726A (ja) * | 2000-02-09 | 2001-08-14 | Nitomuzu:Kk |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
JP2001240821A (ja) * | 2000-02-29 | 2001-09-04 | Nitomuzu:Kk |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6057110A (ja) * | 1997-02-25 | 2006-03-02 | 3M Co | 穿孔群付テープロール |
CN1980596A (zh) * | 2004-07-02 | 2007-06-1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片层清除特性的污物清除胶带卷及其制造方法 |
KR20090105305A (ko) * | 2008-04-02 | 2009-10-0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이욘 고교 | 제진롤, 제진롤의 제조방법 및 표면 세정장치 |
-
2010
- 2010-03-31 CN CN201410179771.1A patent/CN1040554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68976A (en) * | 1981-03-21 | 1982-10-18 | Gebrauchs Geraete Gmbh | Adhesive tape reel, manufacture and manufacture |
JP2006057110A (ja) * | 1997-02-25 | 2006-03-02 | 3M Co | 穿孔群付テープロール |
JP2001218726A (ja) * | 2000-02-09 | 2001-08-14 | Nitomuzu:Kk |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
JP2001240821A (ja) * | 2000-02-29 | 2001-09-04 | Nitomuzu:Kk |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980596A (zh) * | 2004-07-02 | 2007-06-1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片层清除特性的污物清除胶带卷及其制造方法 |
KR20090105305A (ko) * | 2008-04-02 | 2009-10-0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이욘 고교 | 제진롤, 제진롤의 제조방법 및 표면 세정장치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91264A (zh) * | 2018-05-08 | 2018-09-28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 一种用于油道撑条粘接的辊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55477B (zh) | 2016-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5046B (zh) | 粘接带辊及该粘接带辊的制造方法 | |
CN1533348A (zh) | 在薄片卷材上自动贴敷高速贴接胶带用的方法和装置 | |
EP2813153B1 (en) | Filter mounting device | |
TWI222859B (en) | Roll type adhesive clea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JPH09174497A (ja) | 型抜き装置 | |
CN104055477A (zh) | 粘接带辊的制造装置 | |
CN102870148A (zh) | 光学膜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
JP4805402B1 (ja) |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および同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製造装置 | |
KR20170006847A (ko) | 내부에 공간부가 형성된 로터리식 필름 제조 방법 | |
KR20090105305A (ko) | 제진롤, 제진롤의 제조방법 및 표면 세정장치 | |
CN213413242U (zh) | 用于从储料轮胎部件上剥离垫布层的剥离器以及包含其的储料盒 | |
CN210884571U (zh) | 一种分切机的双轴收卷装置 | |
JP5661212B1 (ja) | 粘着性テープ剤製造装置 | |
JP5016082B2 (ja) | 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ロール及び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 |
TWI583341B (zh) |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862847B (zh) | 纤维幅材机的分切卷绕机中的配置结构 | |
KR101102997B1 (ko) | 떼기 쉬운 접착용 테이프 제조방법과 그 테이프 | |
CN204643292U (zh) | 胶带切割分卷装置 | |
JP2006124109A (ja) | 帯状シートの巻き取り方法 | |
JP2018024523A (ja) | 粘着シート供給部材およびその製法 | |
JP4647225B2 (ja) | 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ロールの製造装置 | |
JPH10167528A (ja) | 細幅の集合巻テー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100127342A (ko) | 떼기 쉬운 접착용 테이프 제조방법 | |
IT202100013907A1 (it) | Produzione di etichette adesive. | |
CN105383122A (zh) | 蚀刻薄膜纸粘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