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3341B -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3341B
TWI583341B TW104118662A TW104118662A TWI583341B TW I583341 B TWI583341 B TW I583341B TW 104118662 A TW104118662 A TW 104118662A TW 104118662 A TW104118662 A TW 104118662A TW I583341 B TWI583341 B TW I5833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ing
dust
segment
drum
cutting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2797A (zh
Inventor
Jun-Ren Jian
han-ying D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4118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33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2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2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341B/zh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除塵滾筒裝置及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除塵滾筒裝置及製造方法;特別是指一種滾筒轉動和除塵帶的進給,配合裁刀在一參考軸上移動,而形成多個斜向裁切線和除塵片段捲繞滾筒之技術者。
請參考第1圖,讓印刷電路板90或其類似物通過合成橡膠構成的轉動輥91之間,使轉動輥91黏附電路板90表面的灰塵等,再應用除塵滾筒92黏附轉動輥91上的灰塵,而達到清除灰塵的裝置或方法,係已為習知技藝。例如,台灣第89217411號「印刷電路板板面清潔機」、第97111829號「除塵用滾筒的製造方法」及第92210496號「電路板清潔機之結構改良」專利案等,係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實務上,除塵滾筒表面捲繞了多個黏著帶,每個黏著帶的結構是在一基體材料(例如,紙、塑料薄膜…等)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所構成,然後捲繞在滾筒上。當除塵滾筒或黏膠層黏附了較多的灰塵後,人員可撕掉一個黏著帶,讓乾淨的下一個黏著帶執行黏附轉動輥上的灰塵的作業。
一個有關這類除塵滾筒在結構和製造方面的課題是,黏著帶捲繞在滾筒上時,因為黏著帶捲繞或進給形成的張力情形,每一個黏著帶的切割線之間會形成間隔或缺口,使得每一個黏著帶無法確實的彼此鄰接。
舉例來說,第97111829號「除塵用滾筒的製造方法」一案,是將黏著帶裁切成長形片段的結構;為了讓每一個黏著帶在裁切作業的過程,可以連續、緊密的捲繞在滾筒上,黏著帶的兩邊必須預留非切斷部分或寬度,藉由這些裁刀不能切斷的部分,使每一個黏著帶可連續的捲繞在滾筒上。然後,再經由鍘刀縱切機(slitter)切斷滾筒兩端及捲繞在滾筒兩端的黏著帶非切斷部分,而完成一除塵滾筒。
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當滾筒拉著黏著帶兩邊的非切斷部分移動捲繞,產生一張力作用;這時,裁刀橫向裁切的部位因為張力拉扯,使前、後鄰接的兩個黏著帶之間產生缺口,每一個黏著帶之間無法獲得確實鄰接的型態;這會影響黏著帶捲繞在滾筒上的圓滑度和規則性,造成後續除塵滾筒黏附灰塵的能力或除塵滾筒與上述轉動輥91的配合變得不理想,而這種情形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有關除塵滾筒或黏著帶和其相關結合組件,在使用和結構設計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設計考量該除塵滾筒和相關組件結構,以及上述的應用情形,使其不同於習用者,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型態,增加它的結構和製造作業方面的簡便性,而有別於舊法。例如,在相較於習知技藝而言,使該黏著帶在裁切過程,因為張力的作用使每一個黏著帶無法獲得確實鄰接的情形,被儘可能的降到最低,而有助於裁切作業的進程;或進一步改善舊法影響黏著帶捲繞在滾筒上的圓滑度和規則性,造成後續除塵滾筒黏附灰塵的能力變得不理想、人員不易剝離使用過的黏著帶或發生重複剝離黏著帶等情形。而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均未被具體教示或揭露。
爰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除塵滾筒裝置及製造方法,提供一除塵結構配置和裁切作業更理想之作用;包括滾筒和配置在滾筒上的多個除塵片段的組合。提供一除塵帶的進給作業,配合裁刀在一參考軸上移動,而形成多個斜向裁切線和前、後鄰接的除塵片段,連續的捲繞在滾筒上。以及,除塵片段依據捲繞在滾筒圓周上的位置,使後一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和前一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位在不同位置上,構成除塵滾筒總成;改善舊法除塵帶結構和無法彼此確實鄰接的情形。
根據本發明之除塵滾筒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程序(A),提供一除塵帶的進給作業;除塵帶的進給作業是朝向一轉動的滾筒配送,並且使除塵帶可捲繞在滾筒上。程序(B),提供一裁切作業。除塵帶的進給路徑上,設置一裁刀;所述裁刀在一參考軸上移動,並且在除塵帶上切出複數條斜向裁切線,而形成多個前、後鄰接的除塵片段,連續的捲繞在滾筒上,構成除塵滾筒總成。
請參閱第2、3、4及5圖,本發明之除塵滾筒裝置包括滾筒10和配置在滾筒10上的多個除塵片段的組合。在實施例中,是應用紙、塑料薄膜…等材料,製成一連續型態的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圖未顯示),而形成一除塵帶20。然後配合裁刀30在一參考軸X上移動,裁切除塵帶20形成多個斜向裁切線和除塵片段,並且使除塵片段捲繞在滾筒10上,而構成一除塵滾筒總成100。
下文中,為了方便於說明,以朝捲繞或接近滾筒10的方向為參考基準,將兩個相鄰接的除塵片段分別定義為前一個除塵片段21(或第一個除塵片段)和後一個除塵片段22(或第二個除塵片段)。以及,參考軸X可選擇一橫向參考軸(即,垂直於除塵帶20的進給或配送方向)或斜向參考軸。
第2、3、4及5圖顯示了除塵帶20或每一個除塵片段之間形成寬度0.01mm〜0.03mm的斜向裁切線,使每一個除塵片段形成平行四邊形的幾何輪廓。例如,前一個除塵片段21的斜向裁切線是編號23,後一個除塵片段22的斜向裁切線是編號24。前一個除塵片段21、後一個除塵片段22還分別包括側邊25、26;以及,斜向裁切線23(或24)是從側邊25朝另一側邊26的方向傾斜延伸,界定該前一個除塵片段21(或後一個除塵片段22)成平行四邊形的結構型態。
在可行的實施例中,假設每10個除塵片段(具有相同長度)為一組(或稱第一組除塵片段),捲繞在滾筒10時,滾筒10的總體直徑會逐漸增加;因此,後一個除塵片段22的斜向裁切線24在滾筒10(圓周)上的位置會較前一個除塵片段23的斜向裁切線23在滾筒10(圓周)上的位置後縮,使後一個除塵片段22的斜向裁切線24和前一個除塵片段23的斜向裁切線23錯開或位在滾筒10圓周的不同位置上。這有助於當除塵滾筒總成100較外圍的除塵片段或後一個除塵片段22黏附了較多的灰塵後,配合後一個除塵片段22的斜向裁切線24和前一個除塵片段21的斜向裁切線23位在不同位置,人員可簡單直接的撕掉捲繞在滾筒10較外圍的除塵片段(或後一個除塵片段22),不會重複剝離捲繞在較內圍的除塵片段(或前一個除塵片段21);改善習知人員不易剝離使用過的黏著帶或發生重複剝離黏著帶等情形。
可了解的是,依據上述實施例操作,可使第二組除塵片段的長度大於第一組除塵片段的長度,依序捲繞在滾筒10上。
請再參閱第2、3圖,根據本發明之除塵滾筒裝置包括一製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程序(A),提供一除塵帶20的進給作業;除塵帶20的進給作業是朝向轉動的滾筒10配送,並且使除塵帶20可捲繞在滾筒10上。 程序(B),提供一裁切作業。在除塵帶20的進給路徑上,設置裁刀30;所述裁刀30在參考軸X上移動,並且在除塵帶20上裁切出多數條斜向裁切線,而形成多個前、後鄰接的除塵片段(例如,上述的前一個除塵片段21、後一個除塵片段22),連續的捲繞在滾筒10上,構成除塵滾筒總成100。
必須加以說明的是,初始當裁刀30沿參考軸X橫向或斜向移動,裁切除塵帶20時,前一個除塵片段21大部分區域(例如,中間區域28及/或後段區域29)還連接著後一個除塵片段22;因此,隨著前一個除塵片段21的前端區域27捲繞在滾筒10後,轉動的滾筒10使前一個除塵片段21帶動後一個除塵片段22繼續朝滾筒10方向運動或進給。同時,隨著滾筒10轉動而帶動除塵帶20進給時,裁刀30在除塵帶20上連續裁切出斜向裁切線(例如,23或24)。
當裁刀30到達前一個除塵片段21的中間區域28(或前一個除塵片段21完全被裁切)時,後一個除塵片段22的前端區域27(或中間區域28)已被帶進捲繞在滾筒10上;即,後一個除塵片段22因轉動的滾筒10配合前一個除塵片段21的帶動,也可順利的捲繞在滾筒10上,以及使每一個相鄰接的除塵片段的裁切線成斜向延伸的型態,因此解決了舊法在除塵帶或黏著帶裁切過程,因為張力拉扯,使前、後鄰接的兩個黏著帶之間產生缺口,每一個黏著帶之間無法確實鄰接,影響裁切作業的進程等情形。
請參考第6圖,在一個修正的實施例中,除塵帶20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35(或非切斷寬度);裁刀30的設定位置不會切斷該非切斷部分35,藉這些非切斷部分35輔助拉動除塵帶20的進給或配送,使每一個除塵片段連續的捲繞在滾筒10上,然後配合鍘刀縱切機切斷滾筒10的兩端邊緣及捲繞在滾筒10兩端的除塵帶20的非切斷部分35,而完成除塵滾筒總成100。
代表性的來說,這除塵滾筒裝置及製造方法在符合操作簡便的條件下,相較於舊法而言,係具有下列的考量和優點: 1.該滾筒10、除塵帶20和相關組件結構已被重行設計考量,使其不同於習用者和改變了它的使用、操作型態,而有別於舊法。例如,滾筒10轉動而帶動除塵帶20朝滾筒10方向配送,配合裁刀30在參考軸X上橫向或斜向移動,而形成複數條相互平行的斜向裁切線23、24,配合除塵帶20的側邊25、26,界定相鄰接的前一個除塵片段21、後一個除塵片段22形成平行四邊形的幾何輪廓等部分,明顯不同於習知結構。 2.特別是相較於舊法而言,該除塵帶20在裁切過程的順利進給或配送,改善了舊法在除塵帶或黏著帶裁切過程,每一個黏著帶之間無法確實鄰接,影響裁切作業的進程,或發生人員重複剝離黏著帶或除塵帶等情形,也獲得明顯的改善。
故,本發明係提供了一有效的除塵滾筒裝置及製造方法,其空間型態不同於習知者,且具有舊法中無法比擬之優點,係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誠已充份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可行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0‧‧‧滾筒
20‧‧‧除塵帶
21‧‧‧前一個除塵片段
22‧‧‧後一個除塵片段
23、24‧‧‧裁切線
25、26‧‧‧側邊
27‧‧‧前端區域
28‧‧‧中間區域
29‧‧‧後段區域
30‧‧‧裁刀
35‧‧‧非切斷部分
90‧‧‧電路板
91‧‧‧轉動輥
92‧‧‧除塵滾筒
X‧‧‧參考軸
第1圖係習知除塵滾筒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立體結構示意圖;顯示了除塵帶、除塵滾筒和裁刀等部分的結構情形。
第3圖係第2圖之平面結構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除塵滾筒總成之操作實施例示意圖。
第5圖係第4圖之平面結構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一修正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除塵帶兩邊形成有預留部分或寬度的情形。
10‧‧‧滾筒
20‧‧‧除塵帶
21‧‧‧前一個除塵片段
22‧‧‧後一個除塵片段
23、24‧‧‧裁切線
25、26‧‧‧側邊
27‧‧‧前端區域
28‧‧‧中間區域
29‧‧‧後段區域
30‧‧‧裁刀
X‧‧‧參考軸

Claims (13)

  1. 一種除塵滾筒裝置,包括滾筒和除塵帶的組合;除塵帶上有多個前、後鄰接的除塵片段,連續的捲繞在滾筒上,而構成除塵滾筒總成;除塵片段有前端區域、中間區域和後段區域;除塵片段定義有至少前一個除塵片段、後一個除塵片段;前一個除塵片段、後一個除塵片段分別具有斜向裁切線和兩個側邊;前一個除塵片段的前端區域捲繞在滾筒,轉動的滾筒使前一個除塵片段的中間區域、後段區域帶動後一個除塵片段朝滾筒方向進給捲繞;以及除塵帶配送捲繞在滾筒的路徑上設有一裁刀;裁刀在一參考軸上移動;除塵片段依據捲繞在滾筒圓周上的位置,使後一個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和前一個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位在不同位置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斜向裁切線是從側邊朝另一側邊的方向傾斜延伸,界定除塵片段成平行四邊形的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複數個具有相同長度的除塵片段構成第一組除塵片段;後一個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在滾筒圓周上的位置較前一個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在滾筒圓周上的位置後縮;以及複數個具有相同長度的除塵片段構成第二組除塵片段,使第二組除塵片段的長度大於第一組除塵片段的長度,依序捲繞在滾筒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除塵帶配送捲繞在滾筒的路徑上設有一裁刀;以及裁刀在一參考軸上移動;參考軸是橫向參考軸和斜向參考軸的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參考軸是橫向參考軸和斜向參考軸的其中之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前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和後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之間的寬度是0.01mm~0.03mm;除塵帶是一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以及除塵帶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前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和後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之間的寬度是0.01mm~0.03mm;除塵帶是一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以及除塵帶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前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和後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之間的寬度是0.01mm~0.03mm;除塵帶是一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以及除塵帶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其中該前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和後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之間的寬度是0.01mm~0.03mm;除塵帶是一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以及除塵帶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
  1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除塵滾筒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 程序(A),提供除塵帶的進給作業;除塵帶的進給作業是朝向轉動的滾筒配送,並且使除塵帶可捲繞在滾筒上;程序(B),提供一裁切作業;在除塵帶的進給路徑上,設置裁刀;所述裁刀在一參考軸上移動,並且在除塵帶上切出多條斜向裁切線,而形成多個前、後鄰接的除塵片段,連續的捲繞在滾筒上;前一個除塵片段的前端區域捲繞在滾筒,轉動的滾筒使前一個除塵片段的中間區域、後段區域帶動後一個除塵片段朝滾筒方向進給捲繞;構成除塵滾筒總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除塵片段成平行四邊形的結構;以複數個具有相同長度的除塵片段構成第一組除塵片段;後一個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在滾筒圓周上的位置較前一個除塵片段的斜向裁切線在滾筒圓周上的位置後縮;以及複數個具有相同長度的除塵片段構成第二組除塵片段,使第二組除塵片段的長度大於第一組除塵片段的長度,依序捲繞在滾筒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前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和後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之間的寬度是0.01mm~0.03mm;除塵帶是一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以及除塵帶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除塵滾筒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前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和後一個除塵片段斜向裁切線之間的寬度是0.01mm~0.03mm; 除塵帶是一薄片基體;基體的兩個表面上,分別布置黏膠層和離型層;以及除塵帶的兩邊預留有非切斷部分。
TW104118662A 2015-06-09 2015-06-09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83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8662A TWI583341B (zh) 2015-06-09 2015-06-09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8662A TWI583341B (zh) 2015-06-09 2015-06-09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2797A TW201642797A (zh) 2016-12-16
TWI583341B true TWI583341B (zh) 2017-05-21

Family

ID=5805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8662A TWI583341B (zh) 2015-06-09 2015-06-09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334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3314A (en) * 2004-04-01 2005-10-16 Yamada Chiyoe Cleaning tool sheet and cleaning tool
TWM306094U (en) * 2006-08-08 2007-02-11 Li-Lan Chen Dust roller improvement
TW200942205A (en) * 2008-04-01 2009-10-16 Rayon Ind Co Ltd Dust rol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ust roll and surface-clean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3314A (en) * 2004-04-01 2005-10-16 Yamada Chiyoe Cleaning tool sheet and cleaning tool
TWM306094U (en) * 2006-08-08 2007-02-11 Li-Lan Chen Dust roller improvement
TW200942205A (en) * 2008-04-01 2009-10-16 Rayon Ind Co Ltd Dust rol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ust roll and surface-clean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2797A (zh) 2016-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21659A1 (ja)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および同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6216316B2 (ja) テープ貼着装置
WO2021033344A1 (ja) 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ーフカット済両面テープ貼付装置
TWI583341B (zh) Dust drum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877257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を形成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135671A (ja) 紙材料片を用意する装置
JP4729435B2 (ja) 粘着テープの製造装置および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TWM518958U (zh) 除塵滾筒裝置
JP2007100029A (ja) 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並びに製造方法
JP2005193322A (ja) ロータリー式打抜装置
KR20170006847A (ko) 내부에 공간부가 형성된 로터리식 필름 제조 방법
JP4805403B1 (ja)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および同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製造装置
JP2001240821A (ja)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02006A (ja) 粘着テープ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22546447A (ja) 金属フィルムを切断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3106008U (ja) 粘着テープ
JP2000190388A (ja) シート製造方法、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両面凸形模様シート
JP2018052086A (ja) カーカスプライ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3023284B2 (ja) 粘性材料の混練回収装置
US20090320994A1 (en)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paint roller with perforated substrate
JP6153809B2 (ja) 除塵用ロール
JP4978333B2 (ja) 裁断方法
JP7079549B2 (ja) ラベル連続体、ロータリーダイカッ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切断方法
JP6156476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5205491B2 (ja) 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