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3996B -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3996B
CN104053996B CN201380005708.XA CN201380005708A CN104053996B CN 104053996 B CN104053996 B CN 104053996B CN 201380005708 A CN201380005708 A CN 201380005708A CN 104053996 B CN104053996 B CN 104053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label
patient
labeller
recogni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57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3996A (zh
Inventor
贾纳德昂·佩德拉齐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peco SA
Original Assignee
Inpeco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peco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Inpeco Hold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5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3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1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 G06K15/024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for printing on segmented surfaces, e.g. sticker sheets, label ro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45Managing the interface to the data source, e.g. choosing an interface for data rece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95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data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alysis, e.g. patient specimen analysis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用来在采集待被分析的生物制品之前,识别患者,并且标记与所述患者相关联的生物制品容器或试管(13),所述设备包括:高安全性便携式硬件装置(1),用来处理和存储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的数据能够关联上患者的个人数据和生物统计数据;所述便携式硬件装置的阅读和患者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个人计算机(4),与操作人员交互,并且连接到本地通信网络(50)上,用来与远程数据存储装置(3)交换信息;试管(13)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化贴标签机(5),每个包括标签(10)的条码打印机(11),该打印机(11)适于在比较期望和探测样品(13)之后,接收打印命令,并且将所述标签(10)贴到所述试管上(13),这些期望和探测样品(13)容纳在定位和识别装置(12)中,该定位和识别装置(12)由所述贴标签机支撑。每个所述贴标签机(5)包括处理和控制板(6),该处理和控制板(6)设有在所述本地通信网络(50)内的唯一地址,该唯一地址可由所述操作人员通过打字到所述个人计算机(4)的浏览器中而调用,所述处理和控制板(6)能够与所述远程数据存储装置(3)和与所述个人计算机(4)交换信息,并且在所述信息的、以及在由所述定位和识别装置(12)操作的所述比较之后接收的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将所述打印命令发送到所述打印机(11),该打印机(11)包括在所述贴标签机中。

Description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当前越来越感觉到需要开发一种高度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患者具有遵照医生的处方在医院病房或化验室中采集的生物材料,以便将采集样品化验,因而提供与患者的健康有关的应答。
关于此,已知设备(见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PCT/EP2008/055280)是存在的,这些设备可方便地集成在网络结构中,该网络结构与化验室信息系统(LIS)通信,以从LIS本身接收命令,该LIS采集患者的个人数据和患者必须经历的化验的清单,并因而设备进行符合这样的命令的操作。
具体地说,在采集步骤之前的步骤期间,对生物制品容器(例如,试管)的贴标签进行参考,该采集步骤由专业医院或化验室人员完成。
用于这个目的的现有设备从LIS接收关于每个患者的信息,即人员的个人数据,该人员作为给定医疗处方的结果出现在医院或化验室处,以便经历某些化验类型。
化验室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或非实时地从医生接收这样的化验的清单,不管医生是否经计算机化系统与挂号中心(BookingCenter)相关联上;这当为了化验出现在医院/化验室处时,甚至可能允许患者跳过许可排队,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即,如果这样一种交互不适用,并因此强迫患者在采集日在现场登记),则在许可时,患者数据将进入到LIS数据库中,该LIS数据库从该时刻起将包含患者的完整个人简介、以及必须进行的全部化验的清单。
然后,患者在采集区域处借助于智能卡或腕带证实他/她的身份,并且以后,负责采集的操作人员将调用身份表格,该身份表格包含患者的个人简介、和在他/她的个人计算机(PC)上进行的化验的组。
在这时,将给定数量的试管插入在设备中,像在上述专利申请中描述的设备(即,贴标签机)中,以便将标签贴在其上,该标签包含条码,该条码识别患者和具体化验类型,在试管中包含的生物材料的样品将经受该具体化验类型。
根据患者必须经历的化验的数量,将操作对于全部各种试管重复,患者的生物材料必须分离到这些试管中,化验的数量由LIS按照上述医疗处方而指示。
在本申请人的上述专利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中,试管贴标签的步骤在生物材料采集的步骤以后。在这种情况下,将已经填充有生物材料的试管贴标签。
问题出现在这种类型的结构中,因为操作管理应用程序(软件)在PC内部-保健操作人员在该PC上负责采集工作(在血液采集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典型地是放血医师),并因而安装在PC本身上,以便然后借助于驱动器和例如USB类型的连接与贴标签机通信。由此,整个过程束缚于该专用应用程序的使用,即应用程序(典型地由整个设备的制造商供给)必须安装在由操作人员的每一位使用的PC的每一台上。
显然,应用程序必须与在每台PC上使用的操作系统兼容。
此外,贴标签机是命令的简单执行器,该贴标签机是整个过程的终端仪器,并且准确地说因为管理应用程序在操作人员的PC的内部,并因而在贴标签机本身的外面,这些命令由PC供给,该PC又从LIS接收关于每位患者的信息。
况且,将条码标签贴到试管上的操作,因为在当将标签从初始容纳它的缠绕带上实际取下时与当将它贴到试管上时之间的不完全一致,可能是不准确的,结果是,当将标签粘合到试管上时,标签可能不正确地粘贴,典型地扭曲或具有折痕的形成。
况且,跟踪特定时间的可能性没有包括在已知系统中,在该特定时间,进行以上描述的单一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这种设备允许将各设备集成,这些设备由已知系统按不同方式形成这种设备,以便克服上述问题,首先,目的是将医院或化验室系统从在每台PC上安装特定应用程序的约束条件中释放,该PC为负责采集的操作人员的每一位提供,进一步保证贴标签机不只有被动作用,即不仅仅是命令的执行器,这些命令借助于PC图形接口传达。
进一步目的是改进标签在试管上的粘贴,从而进行这种操作,以保证更准确的粘合而没有不准确性。
非最后目的包括,响应将从单个患者采集的生物样品分离到几个试管中的可能需要,作为每个这样的试管由各种器械以后处理的功能,并因而完成不同类型的化验,保证在贴标签各种试管的单个循环期间,将标签贴到也具有各种尺寸的试管上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目的是,准确地保持时间的跟踪,在该时间,在系统内进行每单个操作。这如果需要,则可以用作历史档案,该历史档案用来检索关于在系统中每个设备的操作的信息;此外,考虑到试管在采集和贴标签之后发送到适当化验装置,这样一种特征对于医生可能是有用的,该医生分析在以后时间对生物样品进行的一些化验的结果,帮助理解在采集与化验之间过去了多长时间,及因而根据过去的时间决定化验可能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
按照本发明,这样的目的借助于一种设备实现,这种设备用来在采集待被分析的生物制品之前,识别患者,并且标记与所述患者相关联的所述生物制品容器或试管,这种设备包括:高安全性便携式硬件装置,用来处理和存储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的数据能够关联上患者的个人数据和生物统计数据;所述便携式硬件装置的阅读和患者生物统计识别装置;个人计算机,与操作人员交互,并且连接到本地通信网络上,用来与远程数据存储装置交换信息;试管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化贴标签机,每个包括标码的条码打印机,该打印机适于在比较期望和探测样品之后,接收打印命令,并且将所述标签贴到所述试管上,这些期望和探测样品容纳在定位和识别装置中,该定位和识别装置由所述贴标签机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签机的每一个包括处理和控制板,该处理和控制板设有在所述本地通信网络内的唯一地址,该唯一地址可由所述操作人员通过打字到所述个人计算机的浏览器中而调用,所述处理和控制板能够与所述远程数据存储装置和与所述个人计算机交换信息,并且在所述信息的、以及在由所述定位和识别装置操作的比较之后接收的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将所述打印命令发送到所述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在所述贴标签机中。
按照本发明,这样的目的还借助于一种贴标签机而实现,这种贴标签机适于标记生物制品容器或试管,这种贴标签机包括关于标签的条码打印机,该条码打印机适于在比较期望和探测试管之后,接收打印命令,并且将所述标签贴到所述试管上,这些期望和探测试管容纳在定位和识别装置中,该定位和识别装置由所述贴标签机支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打印所述标签的操作与转动所述试管以便将所述标签贴到其上的操作之间的同步装置。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由其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将进一步明白,该实施例作为非限制性例子表示在附图中,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的方块图;
图2表示贴标签机的外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3同样表示在已经除去外部壳体之后贴标签机的立体图;
图4是在已经除去试管之后定位和识别装置的细节的俯视图;
图5表示一些机械元件的细节的后视立体图,特别是表示与齿条的运动成整体的那些元件;
图6是在图5中的同一细节,但在前视图中;
图7同样是在图5和6中表示的元素的细节,呈侧视图及已经除去一些元素,特别是除去覆盖结构的本体;
图8和9同样是操作的两个不同步骤的侧视图,对于标签到试管上的粘贴提到该操作;
图10再次同样表示贴标签机的外部壳体,特别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示正确处理或拒绝试管的定路线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图1)包括患者的个人智能卡1和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该个人智能卡1具有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具有计算和存储功能,该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能够阅读在智能卡1中包含的患者的生物统计数据和信息。
智能卡1包含患者的个人和生物统计数据。个人数据也包含在化验室信息系统(LIS)的数据库3中。生物统计数据代之以只存储在智能卡1上,并且在数据库3中没有信息的痕迹。这保证患者的隐私。
代替智能卡1,可以使用在专利EP0712525和EP1292937中所描述的可除去或不可除去腕带或任何其它便携式硬件装置,该便携式硬件装置具有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具有计算和存储功能。
生物统计数据可以便利地是一个或多个指纹、以及虹膜、面部或手部生物统计数据、或其它患者身体特征。
在图1中的系统还包括个人计算机4和贴标签机5,该个人计算机4设有导航浏览器和对于数据库3的互联网连接,该贴标签机5连接到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上。
贴标签机5在其中集成处理和控制板6,该处理和控制板6设有单一网络地址,该单一网络地址由互联网浏览器是可调用的。
全部上述系统元件除LIS的数据库3之外,都连接到本地计算机化网络50(互联网)上,该数据库3是在外部(远程的)。
追踪引擎7另外呈现在处理和控制板6上,该追踪引擎7能够根据目的地与外部服务器8通信,这些目的地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
此外,贴标签机5包括标签10的缠绕带9(图3和8)、条码打印机11、及生物材料容器13,优选地试管,的定位和识别装置12(图4),该生物材料容器13由着色帽盖14封闭,并且适于包含生物材料(图3)。
装置12(图4)包括:试管13的第一存在传感器15,定位得较高;和帽盖14的颜色传感器16;试管13的第二存在传感器17(检查传感器);预先存在标签的存在传感器18;以及试管13的长度传感器19,全部依次向下并且集成在单块板上。
传感器15、17、18及19是反射红外型的,而传感器16包括发射器20和接收器21,并且基于颜色转换器,该颜色转换器包括四个阵列的十六个光电二极管,这些光电二极管分别装有RGB(红-绿-蓝)滤色镜。
电动机22还包括在贴标签机5内(图3),该电动机22致动小齿轮23,以啮合齿条24,该齿条24固定到块40上,该块40又连接到元件41(在其中设有弹簧)和竖直支架42上(图5)。
固定结构本体25存在(图3、5及6),相对于该固定结构本体25,彼此连接的上述元件整体地移动。
倾斜腔室26(图5)固定到竖直支架42上,该倾斜腔室26成形,从而在其中容纳试管13。
在容纳试管13的初始步骤期间,它放在开槽外壳27中(图3、4及5),该开槽外壳27定位在倾斜腔室26的开口下方。这样一种外壳27的“V”形允许试管13在它安置在其上的同时保持静止。
此外,第一电磁铁28呈现得靠近齿条24(图5),该第一电磁铁28穿过支架42和块40。电磁铁28可根据操作循环的各个步骤,或者啮合或者不啮合小齿轮29,该小齿轮29固定在搁架30的端部处,倾斜滑道31位于该搁架30上(图6-9),一旦试管13在倾斜腔室26的向前运动之后,穿过在结构本体25的上部部分(图3)中形成的孔落下,该滑道就容纳试管13。
此外,有两个被动辅助滚轮32a和32b、和机动主滚轮33,该机动主滚轮33比辅助滚轮大(图6-9)。滚轮系统呈现成使试管13转动,以便粘贴标签10,如下面将更详细解释的那样。
销29、搁架30、倾斜滑道31及两个被动滚轮32a和32b也与块40,并因而与齿条24、元件41、支架42及倾斜腔室26,整体地向前和向后运动。
此外,贴标签机5包括杠杆34(图2和3),该杠杆34在每单个试管13的处理的结束处,将试管或者向第一收集托盘35或者可选择地向第二托盘36定路径,该第一收集托盘35用于正确贴标签试管,该第二托盘36用来收集拒绝试管。在第一情况下,要求第二螺线管磁铁37从销38的释放(图10)。
最后,条码阅读器39存在,在该条码阅读器39下方每单个试管13在采集之后通过,以确认对于试管13本身的操作的结束(图2)。
与在化验室或医院处识别患者有关的过程步骤遵循在本申请人的上述专利申请中公开的那些步骤,在该化验室或医院处,患者准备使生物材料被采集。
在这个过程的上游,创建具有患者的个人和生物统计数据的智能卡1,并且分配给患者,并且以后,患者如由医生规定的那样出现在化验室认可处,以输入处方数据;如果如提到的那样,医生办公室连接到挂号中心,则数据可能以前经计算机化系统已经接收到:这可能允许患者跳过化验室/医院的认可排队并且直接到采集点。
当轮到他/她时,患者通过将智能卡1插入在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中将提供肯定识别,并所以用他/她的生物统计数据证实他/她的个人和临床数据。
如果对患者由装置2实时探测的生物统计数据与在智能卡1上的那些生物统计数据一致(患者的肯定证实),则应用程序,即在采集点中存在的贴标签机5(它便利地经USB连接到装置2上)中集成的处理和控制板6,咨询LIS的数据库3两次,以首先也从数据库3调用患者的个人数据,并且然后抽取与患者相关联的待进行的化验的清单(在许可步骤期间输入到数据库3中)。这个步骤因而加强贴标签机5的主动作用,这具体地由驻留在处理和控制板6上的应用程序进行,该应用程序主动地咨询LIS的数据库3,并且不仅仅是执行命令。
一旦这个步骤已经完成,处理和控制板6就使消息出现在PC4的监视器的视频上,该PC4为操作人员而提供,该消息指示患者的肯定识别以及如下信息:
·待进行的化验的清单,
·根据待进行的化验的数量和类型,待用生物材料填充的试管13的数量和类型(由帽盖的大小和颜色区分),
·与在清单中的每根试管相关联的试管的目标帽盖颜色和试管大小(长或短),
·患者的个人数据的一些。
在已经得到这个信息之后,操作人员将待贴标签的一根或多根空试管13定位在倾斜腔室26中,该倾斜腔室26定位在贴标签机5的上部部分中(图2和3)。试管13可以是列出那些的任一根,即根据清单没有试管的预定输入顺序;简短地说,将足够的是,试管属于用于它的上述清单,以便以后由传感器识别(和以后正确地贴标签)。试管13必须在帽盖14面向下的情况下插入,如图3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几根试管13可定位在倾斜腔室26中,但贴标签包括一次一个试管13的处理,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试管在这个步骤期间安置在开槽外壳27中,该开槽外壳27布置在腔室26的开口下方。试管凭借外壳27的“V”形在外壳27中保持静止。
第一存在传感器15(图4,其中已经除去试管)探测试管13的存在,并且控制电动机22的致动,该电动机22因而通过控制小齿轮23的逆时针转动而启动(图5-7表示紧在启动电机之前的步骤中的构造)。因此,齿条24同与其成整体的全部元件,即元件41、块40、支架42及倾斜腔室26,一道向前移动。正是倾斜腔室26的向前运动将试管13从在开槽外壳27上的安置中释放,使它落到在本体结构25中得到的孔中。
在这时,试管13对于少数情况容纳在倾斜滑道31上,该倾斜滑道31以前也向前运动,如与块40的向前运动整体的那样。电机22的运动然后颠倒:因而小齿轮23现在顺时针转动(同样参考在图5中的立体图),并且齿条24和与其成整体的全部元件缩回。因此,滑道31缩回,并且试管13靠在结构本体25上,落到其工作区域中。
以后不久,电机的运动再次颠倒,从而彼此成整体的元件组向前移动;具体地说,辅助滚轮32a和32b与在另一侧上的主滚轮33联合地捕获试管13。因而,这样一组元件相对于以前运动基本上停在中途,该以前运动在试管13到倾斜滑道31上的降落期间进行;具体地说,倾斜腔室26在这个步骤期间停在中途,该倾斜腔室26的开口容纳以后待被处理的可能第二试管。
同时,被处理的试管13通过压紧它的滚轮的作用而细微地升高,并且在单块板上集成的传感器(图4)开始阅读操作。
传感器16识别试管13的帽盖14的颜色,检查传感器17确认试管的存在,及长度传感器19探测试管13是长的还是短的。
同时,机动主滚轮33的转动开始(在图7-9的视图中逆时针地),从而试管13顺时针转动,并且标签存在传感器18也可工作。在这个步骤期间,两个辅助滚轮32a和32b也逆时针转动,但如提到的那样,它们仅被动地和凭借由主滚轮33施加到试管13上的转动而转动。在实际中,它们可用来达到仅抵靠主滚轮33包含试管13的目的,同时保证对于这样一个滚轮的粘附。
详细地说,帽盖14的颜色传感器16包括光发射器20和接收器21,该接收器21测量在探测光中RGB(红-绿-蓝)颜色分量的强度,因而建立帽盖14的颜色。
传感器17、18及19(如以前传感器15那样)代之以全部都是相同类型的,即都是反射红外传感器:二极管连续地发射红外辐射,该红外辐射通过物体的存在而向光电晶体管反射,这些物体可能放置得紧密地靠近传感器。因而,对于检查传感器17,辐射简单地通过试管13的存在而反射;对于标签存在传感器18,当传感器18在试管13转动的同时遇到标签时,反射发生。最后,对于长度传感器19,如果长试管存在,则辐射被反射,而如果试管是短的,则传感器19探测不到任何东西。
具体地说,值得详细讨论标签存在传感器18。的确,在市场上存在的试管已经设有标签,该标签贴到试管的侧部管体上,该标签包含与可能试剂相关的一些信息,该可能试剂包含在试管内,该可能试剂确定试管种类,试管例如用于该试管种类。
因此,产生的新标签10必须叠加在已经存在的这样一种标签上。
标签存在传感器18在试管13在其轴线上的转动期间,通过扫描试管13本身的侧壁,识别由预先存在标签占据的区域,因而识别标签的开始点和由其占据的区域。
一旦在试管13上已经识别到标签的位置,就中断主滚轮33的转动,将试管13停在一个位置中,从而穿过沟槽发出的产生标签10可粘合到试管13上,并且叠加在预先存在标签上。
如果由传感器(具体地说,传感器16、17及19)的组合作用探测的试管13的帽盖14的形状和颜色特征与期望特征(显示在PC4的监视器上)的一个相对应,则可以进行对于试管13的操作。
否则,探测到存在试管相对于期望特征的不一致性,并因而必须拒绝试管(差错消息同时将出现在PC4的视频上)。这同样借助于处理和控制板6控制第二电磁铁37的激励而发生,该第二电磁铁37的上部末端缩回:凭借销38的存在,该销38横穿电磁铁37的上部末端,并且沿在杠杆34的轮廓中得到的沟槽滑动,杠杆本身颠倒其倾斜,从而一旦试管在还没有贴标签的情况下已经排出,它就落到杠杆上,该杠杆已经颠倒其倾斜,并且在后面的开口中终止,该开口引导到第二收集托盘36(图10)。
与期望类型的试管相符的试管13的失效可能发生,例如如果操作人员错误地加载或者具有不期望帽盖颜色的试管、或者具有正确帽盖颜色的试管,该试管的尺寸不与同给定帽盖相关联的试管相对应,或者试管又定位成颠倒,因而探测不到试管的帽盖;一般地,在全部这些情形下,有上游操作人员差错。
人为差错的确通过排出不符合试管而解决。
如提到的那样,在与期望试管之一相对应的情况下,致动处理和控制板6,从而可开始打印标签10的过程。
打印机11因而产生具有条码的标签10,该标签10包含为识别生物材料样品需要的信息、和关于对于操作人员有用的信息的一些文字,像例如样品归属患者的姓名、待进行的化验、及试管的物理特征,这些在贴标签的步骤之前由系统识别。
将标签10粘贴到试管上的过程包括,在已经由打印机11产生之后,其上部边缘与缠绕带9的纸分离,并且使得紧在主滚轮33下面的区域中是可得到的(图8)。
滚轮33本身然后开始逆时针转动(再参照图8),同时相对于试管13以前当寻找预先存在标签时转动的方向,引起试管13在相反方向上的转动,即顺时针转动。由此,标签10基本上被拖拉,将本身插入在主滚轮33与试管13之间的微小空间中。值得注意的是,打印标签10的操作和主滚轮33和试管13的以后转动是完全协调的;这增强标签10到试管13上的安全粘合,因而防止标签10的上边缘在通过滚轮33的转动而拖拉之前保持悬挂过长,这种悬挂过长可能引起不希望弯曲,并因此引起到试管13上的不适当粘贴(标签没有完美地粘合到试管上或者不规矩)。
此外,在试管13的转动期间,它不竖直地移动,即唯一感兴趣的运动是绕其轴线的转动,并且没有试管13本身的落下和因此误对准的危险(并且这也应用在寻找预先存在标签的边缘的以前步骤中)。
操作在试管13已经完成对于本身的给定转动圈数之后结束,该转动通过主滚轮33(并且间接地,也通过两个被动辅助滚轮32a和32b)的逆时针转动而产生,并从而可肯定地认为产生标签10粘贴到试管13上。
在这时,电动机22的运动再次颠倒,从而与齿条24成整体的整个元件组向后移动,并且特别是,辅助滚轮32a和32b与试管13脱开。同时,主滚轮33停止。
第一电磁铁28在这个步骤期间被激励:它使其较薄端部(即,在图7-9中在左边的端部)缩回,该较薄端部从销29释放(图9)。因此,尽管直到现在搁架30(与连接到其上的滑道31和辅助滚轮32a一道)可能不摇摆,因为啮合销29的电磁铁28的左端部在它下面,它现在不再受约束,并且可以弯曲。
齿条24和与其成整体的元件组然后再次向前运动;同时,主滚轮33再次开始运动,并因而另外地,试管13和辅助滚轮32a和32b也再次运动。
上部辅助滚轮32a现在是闲置的,即如提到的那样,不再约束成仅在纵向方向上运动,并且它借助于其在试管13的侧表面上的旋转运动而升高(图9),因而将蹦床状效应施加到试管13上,从而试管13沿主滚轮33滑动并被排出,首先落到杠杆34上,并且从这里落到第一收集托盘35中(图10)。
与这样一种排出同时地,可能另外的试管-它正在等待在倾斜腔室26中被处理,落到倾斜滑道31上,从而贴标签循环可开始,显然电磁铁28已经不被激励,该电磁铁28因而返回成,再次啮合销29和阻止搁架30的摇摆运动。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试管到贴标签机中的加载机构是“逐一”类型的(依次加载,即一次一个试管)。
值得注意的是,施加不如以前步骤的推力大的推力,以排出试管13,只因为电磁铁28与销29的脱开允许上部辅助滚轮32a升高,并因而将蹦床状作用施加到试管13上。
公开步骤重复,直到全部要求试管已经贴标签。在将这样的试管贴标签的循环的结束处,操作人员将它们从收集托盘35收集,并且通过从患者采集生物材料(血液或其它)而继续进行。
在已经填充全部要求试管之后,操作人员然后返回到贴标签机5,并且使填充试管逐一在条码阅读器39下方通过(图2),以确认对于每单个试管13的贴标签和采集操作的完成,并且检查与期望结果的一致性;的确,条码阅读器39与处理和控制板6通信,该处理和控制板6检查在每个标签上打印的条码与对于每个试管期望的条码之间没有矛盾,认可对于要求试管的操作循环的结束。
这样一种操作是进一步特别重要的,因为每单个试管在条码阅读器39下的通过也允许处理和控制板6记录准确时间,在该准确时间,采集了样品;将这个信息发送到LIS的数据库3,并且如果需要,借助于来自装置的那些信息可以交叉参考,这些装置在以后步骤处对生物样品进行化验。的确,化验装置也便利地能够将准确时间通信到LIS的数据库3,在该准确时间,这些装置处理了给定样品,并且在最后诊断期间,医生通过参考在采集与化验之间过去的时间,可以确定化验是有意义的还是不是,并因此请求化验被重复。
处理和控制板6在本地计算机网络50中具有唯一IP网络地址,该处理和控制板6集成在贴标签机5中;因而,与贴标签机5,或者不如说与驻留在处理和控制板6上的应用程序,的通信对于对它工作的操作人员和装有PC的任何其它操作人员,通过将贴标签机5本身的唯一网络地址敲入互联网浏览器中,是可能的,该PC连接到网络50上。
这允许控制贴标签机5的操作而不需要使用PC,在该PC上安装任何专用软件程序,具有如下进一步显然的优点(特别是对于在化验室处可能存在的中央计算机):简单地通过改变输入IP地址,在不同瞬时连接到各种贴标签机上。
此外,追踪引擎7在处理和控制板6上存在,该追踪引擎7能够在任何时间将贴标签机5的机器状态通信到外部服务器8。将这种特征扩展到在网络上存在的全部贴标签机,对于任何贴标签机进行的任何操作都记录在这样的外部服务器8上,该外部服务器8因而如果需要则可以作为历史档案而工作,该历史档案用来检索数据,指示在特定日期对试管进行了哪些操作,这些试管与给定患者相关联。
便利地,假定外部服务器8按相同方式记录由各种化验装置进行的操作,可能的是,保持跟踪各种类型的化验,这些化验在给定时期对每位患者的样品进行。
因而,本发明的革新方面在于,使用在贴标签机5内部的处理和控制板6,代替驻留在PC4上的应用程序,负责采集的操作人员装有该PC4,这种特征就机械元件致动而论,并且尤其是就在整个操作循环期间检查与期望数据的一致性,即检查具有正确条码的标签10实际粘贴到给定试管13上而论,对于在贴标签机5的全部操作步骤期间的更好控制是有益的,该正确条码由处理和控制板6本身通过与LIS的数据库3通信所事先建立。这全部消除任何差错危险(错误试管贴标签),因而通过在将试管贴标签之前排出错误加载试管,解决了通过操作人员的其它可能的、不可预测的人为差错。
此外,使应用程序集成在贴标签机5内,与已知解决方案相比,有助于使贴标签机本身成为主动仪器,该主动仪器能够咨询LIS的数据库3,并因而不再是命令的简单被动执行器。
此外,如表示的那样,处理和控制板6的存在允许医院/化验室操作人员如果他们可进入本地计算机网络50,则也远程地关联上贴标签机5,该处理和控制板6设有其自己的唯一网络地址,因而管理机器状态和其操作;由此,不再必要的是,将每单台PC4装有待安装的专用应用程序,该PC4与贴标签机5对接,而是将足够的是,PC4具有导航浏览器,在该导航浏览器中输入贴标签机5的IP地址;每位操作人员通过改变这样的IP地址,可以另外从管理一台贴标签机转到管理另一台。
由此,本解决方案可按任何方式适应,而与在PC4上使用的操作系统无关,操作人员装有该PC4。
此外,在标签10上的条码打印操作和标签到试管13上的粘贴的同步避免错误粘贴(扭曲或折叠标签)的任何危险,如果条码需要以后由化验模块阅读,则这种错误粘贴可能具有后果,贴标签的试管13然后转移到该化验模块。
因而,本发明的革新方面甚至在于,在贴标签机5上条码阅读器39的存在,该条码阅读器39在对于给定数量的试管的操作循环的结束处,检查在收集托盘35中存在的试管13的一致贴标签,验证其与期望数据的对应性,这些期望数据包含在处理和控制板6中,从而对于每单个试管,适当地记录贴标签循环结束的、和以后生物材料的采集的时间。
如此描述的本发明易受多种变化和变更,全部这样的变化和变更都包括在发明概念的范围内。
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形状和尺寸根据需要可以是任一种。

Claims (10)

1.一种识别和标记设备,这种设备用来在采集待被分析的生物制品之前,识别患者,并且标记与所述患者相关联的生物制品容器或试管(13),所述设备包括:
·高安全性便携式硬件装置(1),用来处理和存储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的数据能够关联上患者的个人数据和生物统计数据;
·所述便携式硬件装置的阅读和患者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
·个人计算机(4),与操作人员交互,并且连接到本地通信网络(50)上,用来与远程数据存储装置(3)交换信息;
·试管(13)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化贴标签机(5),每个包括标签(10)的条码打印机(11),该打印机(11)适于在比较期望和探测样品(13)之后,接收打印命令,并且将所述标签(10)贴到所述试管上(13),这些期望和探测样品(13)容纳在定位和识别装置(12)中,该定位和识别装置(12)由所述贴标签机(5)支撑,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贴标签机(5)包括处理和控制板(6),该处理和控制板(6)集成了应用程序,其中,如果由阅读和患者生物统计识别装置(2)实时在患者身上探测的生物统计数据与在高安全性便携式硬件装置(1)的那些生物统计数据一致,两次咨询远程数据存储装置(3),首先从远程数据存储装置(3)调取患者的个人数据,然后抽取输入到远程数据存储装置(3)中的与患者相关联的待进行的化验的清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贴标签机(5)在所述处理和控制板(6)内部包括追踪引擎(7),该追踪引擎(7)将每个所述贴标签机(5)的状态在每个瞬时与外部服务器(8)通讯,所述外部服务器(8)存储数据,并因而在需要的情况下用作所述数据的检索历史档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贴标签机(5)包括在所述标签(10)的打印操作与转动所述试管(13)以便将标签(10)贴到其上的操作之间的同步装置(6,32a,32b,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和识别装置(12)包括:倾斜腔室(26),用来容纳试管(13),该试管(13)由操作人员定位,所述倾斜腔室(26)按与齿条(24)成整体的方式水平移动,该齿条(24)由电动机(22)驱动;所述试管(13)的第一存在传感器(15);所述试管(13)的帽盖(14)的颜色传感器(16);所述试管(13)的第二存在传感器(17);预先存在标签的存在传感器(18);以及所述试管(13)的长度传感器(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动主滚轮(33)和两个被动辅助滚轮(32a,32b),这两种滚轮适于在预先存在标签的寻找和所述标签(10)的粘贴期间使所述试管(13)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辅助被动滚轮(32a)可摇摆,第一电磁铁(28)如果得到激励则能够将本身从所述辅助被动滚轮(32a)的销(29)释放,允许在所述试管(13)已经贴标签之后在它的排出步骤期间升高所述被动辅助滚轮(32a)。
7.一种适于标记生物制品容器或试管(13)的贴标签机,包括关于标签(10)的条码打印机(11),该条码打印机(11)适于在比较期望和探测试管(13)之后,接收打印命令,并且将所述标签(10)贴到所述试管(13)上,这些期望和探测试管(13)容纳在定位和识别装置(12)中,该定位和识别装置(12)由所述贴标签机(5)支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动主滚轮(33),该主滚轮(33)在两个被动辅助滚轮(32a,32b)的作用下旋转,并且使所述试管(13)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该标签(10)基本上被拖拉,将本身插入在主滚轮(33)与试管(13)之间的微小空间中,打印标签(10)的操作和主滚轮(33)和试管(13)的以后转动是完全协调的。从而促使标签(10)到试管(13)上的安全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和识别装置(12)包括:倾斜腔室(26),用来容纳试管(13),该试管(13)由操作人员定位,所述倾斜腔室(26)按与齿条(24)运动成整体的方式水平移动,该齿条(24)由电动机(22)驱动;所述试管(13)的第一存在传感器(15);所述试管(13)的帽盖(14)的颜色传感器(16);所述试管(13)的第二存在传感器(17);预先存在标签的存在传感器(18);以及所述试管(13)的长度传感器(19)。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贴标签机,其特征在于,辅助被动滚轮(32a)可摇摆,第一电磁铁(28)如果受到激励则能够将本身从所述辅助被动滚轮(32a)的销(29)释放,允许在所述试管(13)已经贴标签之后在它的排出步骤过程中升高所述被动辅助滚轮(32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标签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条码阅读器(39),用来在采集之后,对于每个所述贴标签试管(13),阅读和确认操作的结束。
CN201380005708.XA 2012-01-17 2013-01-14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Active CN104053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044A ITMI20120044A1 (it) 2012-01-17 2012-01-17 Apparato di etichettatura tracciabile di contenitori di prodotti biologici.
ITMI2012A000044 2012-01-17
PCT/IB2013/050338 WO2013108169A1 (en) 2012-01-17 2013-01-14 Traceable labeling apparatus for containers of biological produc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3996A CN104053996A (zh) 2014-09-17
CN104053996B true CN104053996B (zh) 2016-02-17

Family

ID=4557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5708.XA Active CN104053996B (zh) 2012-01-17 2013-01-14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519847B2 (zh)
EP (3) EP3637108B1 (zh)
JP (1) JP6133897B2 (zh)
CN (1) CN104053996B (zh)
AU (1) AU2013210715B2 (zh)
BR (1) BR112014017644B1 (zh)
ES (2) ES2960563T3 (zh)
IT (1) ITMI20120044A1 (zh)
RU (1) RU2637151C2 (zh)
WO (1) WO20131081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2629B1 (en) * 2013-08-27 2020-04-15 F. Hoffmann-La Roche AG Device for reading of an identification code carried by tubular containers using a tube rotator
CN103612804A (zh) 2013-11-29 2014-03-0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机及自动贴标机控制方法
WO2016057751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ringe labeling device
CN107107623B (zh) * 2014-10-21 2019-09-24 简·探针公司 在具有曲面的对象上进行打印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64689B1 (ko) * 2015-09-08 2017-08-14 주식회사 와이즈메디텍 채혈관 인식 및 라벨링 처리 자동화 장치
EP3374273A1 (en) 2015-11-13 2018-09-19 EOS Srl Labelling machine for containers of biolog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samples
CN105346797B (zh) * 2015-11-27 2018-07-06 苏州金艾特科技有限公司 试管贴标签装置
FR3062333B1 (fr) * 2017-07-31 2021-03-19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ne succession de recipients comprenant une etape de marquage des recipients
IT201700116211A1 (it) * 2017-10-16 2019-04-16 Inpeco Holding Ltd Sistema di tracciabilità del trasporto di contenitori di campioni biologici
CN108303556B (zh) * 2018-01-10 2022-04-0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医用智能生化检测系统
US11193950B2 (en) 2019-03-29 2021-12-07 Sakura Finetek U.S.A., Inc. Slide identification sensor
CN110265129A (zh) * 2019-07-12 2019-09-20 重庆微标惠智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采血管理终端设备
CN111114941B (zh) * 2019-09-27 2022-02-11 上海罗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试管贴标系统及贴标方法
CN111268230B (zh) * 2020-03-16 2024-05-03 广西华度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管式采血管贴标机及贴标方法
CN113378804A (zh) * 2021-08-12 2021-09-1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自助采样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1693A (zh) * 2022-01-12 2022-05-17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智能抽血管条码粘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0061A1 (en) * 1989-01-25 1990-08-01 Morris H. Shamos Pati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1023416A (zh) * 2004-04-30 2007-08-22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医疗差错监视的系统和装置
CN102015495A (zh) * 2008-07-10 2011-04-13 英派克埃彼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标记生物样本容器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93393A1 (en) * 1993-04-05 1994-10-06 James Gauv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belling and tracking medical specimens
ITMI931761A1 (it) 1993-08-03 1995-02-03 Healtech Sa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di informazioni associabile a pazienti ambulatoriali o ospedalieri per la loro identificazione automatica ed
IT250073Y1 (it) 2000-06-19 2003-07-07 Science Park Raf S P A Bracciale identificativo per pazienti atto ad essere utilizzato in ospedali luoghi di cura e simili
KR100611172B1 (ko) * 2003-12-29 2006-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프린터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데이터 수신 제어방법
KR20070009727A (ko) * 2004-04-30 2007-01-18 벡톤 디킨슨 앤드 컴퍼니 의료 에러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장치
ITMI20070927A1 (it) * 2007-05-08 2008-11-09 Dachi S R L "apparato e procedimento di identificazione del paziente e di marcatura di contenitori per campioni biologici di detto paziente"
JP4597166B2 (ja) * 2007-06-05 2010-12-15 株式会社テクノメデイカ ラベルの重ね貼り装置
US8038055B2 (en) * 2008-08-19 2011-10-18 Orkin Fredric I Blood and medical specimen collection
WO2010150328A1 (ja) * 2009-06-24 2010-12-29 株式会社エーエフシー 採血管ストッカー及び採血管準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0061A1 (en) * 1989-01-25 1990-08-01 Morris H. Shamos Pati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1023416A (zh) * 2004-04-30 2007-08-22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医疗差错监视的系统和装置
CN102015495A (zh) * 2008-07-10 2011-04-13 英派克埃彼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标记生物样本容器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3996A (zh) 2014-09-17
RU2014133554A (ru) 2016-03-10
ITMI20120044A1 (it) 2013-07-18
US20150002867A1 (en) 2015-01-01
BR112014017644B1 (pt) 2020-12-15
JP6133897B2 (ja) 2017-05-24
AU2013210715B2 (en) 2015-11-26
EP3637108A1 (en) 2020-04-15
RU2637151C2 (ru) 2017-11-30
US9519847B2 (en) 2016-12-13
ES2960563T3 (es) 2024-03-05
EP4242666A3 (en) 2023-11-15
JP2015513499A (ja) 2015-05-14
BR112014017644A8 (pt) 2017-07-11
EP2805170B1 (en) 2020-01-01
EP4242666A2 (en) 2023-09-13
EP3637108B1 (en) 2023-09-20
ES2765175T3 (es) 2020-06-08
AU2013210715A1 (en) 2014-08-14
EP2805170A1 (en) 2014-11-26
WO2013108169A1 (en) 2013-07-25
BR112014017644A2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3996B (zh)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CN101720469B (zh) 用于识别患者以及标记所述患者生物样本容器的装置和方法
US8396669B2 (en) Analysis system and procedures
ES2313681T3 (es) Dispositivo de pipeteo automatico que permite asegurarse de la trazabilidad del analisis realizado.
JP2022527866A (ja) 自動化システム内の調整されたコンベヤ
WO2014130592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cumenting and managing biopsy specimens and patient-specific information on-site
CN104737024A (zh) 流体分析系统中的通用对接站和数据门
JP5359726B2 (ja) 薬剤管理方法および薬剤管理装置
CN109300351A (zh) 将工具与拾取手势相关联
CN101630425A (zh) Rfid租赁固定资产系统
JP4701268B2 (ja) 採血作業台
CA27031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tracking biological fluid
AU2015255173B2 (en) Traceable labeling apparatus for containers of biological products
JP5930521B2 (ja) 採血管管理システム
CN109192257A (zh) 基于电子处方的慢病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KR101059462B1 (ko) 전자태그를 이용한 지능형 병리조직 포매용 카세트 인지 시스템
CN108122620A (zh) 智能手机辅助数字化门诊系统的设计
JP2009189875A (ja) 包装薬剤の調剤監査支援システム
JP5455107B2 (ja) 上位コンピュータとの接続が不要な採血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JP2020200111A (ja) 順次ラベリングが可能な試験管ラベ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動作用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US20180101653A1 (en) Pet blood tester, pet blood test system, and pet blood tes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1037743A (ja) 試験管準備システム
JP6117036B2 (ja) 薬剤登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6

Address after: Swiss Nova Zano

Patentee after: Inpeco S.A.

Address before: Malta Comet

Patentee before: INPECO HOLDING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