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4913B -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4913B
CN104034913B CN201410078155.7A CN201410078155A CN104034913B CN 104034913 B CN104034913 B CN 104034913B CN 201410078155 A CN201410078155 A CN 201410078155A CN 104034913 B CN104034913 B CN 104034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frame
container
sample rack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81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4913A (zh
Inventor
田中利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34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4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4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4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4Labware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 B01L3/545Labware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laboratory containers
    • B01L3/5453Labware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laboratory containers for test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6Test-tube stands; Test-tube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2Identification, exchange or storage of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524Mixing by agitating sample carri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42Type of codes
    • G01N2035/00752Type of codes bar c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01N2035/0415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moving in two dimensions in a horizontal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3332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样本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运送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上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部件、能够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的检测部件、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部件、以及控制所述吸移部件的吸移作业的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架放置件和一种样本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样本容器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以及在该样本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样本架放置件。
背景技术
人们已知有一种用于从安放在样本架上的样本容器中吸移样本并进行样本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在此,样本容器包括内径、外形、长度等的形状各异且种类繁多的容器,因此,在样本处理装置中对样本容器进行吸移作业等时,需要根据样本容器的形状来改变吸移作业。
根据日本专利公开第No. 2008-46033号(Japanese Laid-Open PatentApplication No. 2008-46033)公开的技术,根据贴在样本架上的条形码判断样本架中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与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相应地对样本容器实施吸移作业。
然而,特别是在大医院和检验中心等需要处理的样本非常多的设施内,在反复使用样本架的过程中,会出现样本架上贴有的条形码变脏或条形码从样本架剥落等的情况。另外,即使条形码没有剥落,也存在着条形码读码器出现读取错误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不能正确读取样本架上贴有的条形码,可能会无法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因此,本发明提供:
(1)一种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具有:运送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上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部件、能够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的检测部件、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部件、以及控制所述吸移部件的吸移作业的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2)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所述吸移部件相对于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下降量;
(3)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样本处理装置具有夹持所述样本容器并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搅拌作业;
(4)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进行控制,以使得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有所述样本容器进行同样的吸移作业;
(5)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具有能够检测有无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第一检测部件、以及能够检测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内是否装有一定量样本的第二检测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
(6)根据(5)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没有所述样本容器但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有所述一定量样本时,所述控制部件判断存在所述架判断件;
(7)根据(5)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不同高度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8)根据(7)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架中设置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根据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与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之差判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
(9)根据(5)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10)根据(5)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检测所述样本容器中是否装有一定量的样本,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所述各安放位置有无所述一定量的样本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11)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样本处理装置具有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在所述样本架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息,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当所述获取部件无法获得所述容器信息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2)根据(1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未登录在存储部件中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3)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样本处理装置具有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在所述样本架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息,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存在有所述架判断件时,所述控制部件进行与存在所述架判断件这一事项相应的吸移作业,当不存在所述架判断件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4)根据(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架中的所述架判断件的安放位置是从样本架放入部件向所述吸移部件的运送方向的最前面的安放位置。
(15)一种样本架放置件,其特征在于:
该样本架放置件具有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架主体、以及能够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中的架判断件;
(16)根据(15)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判断件在所述架主体的所述安放位置固定在所述架主体上;
(17)根据(15)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主体上设置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架主体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低;
(18)根据(15)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判断件的透射率为一定值;
(19)根据(15)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判断件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处;
(20)一种样本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运送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步骤、判断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有无架判断件的判断步骤、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步骤;其中,在所述吸移步骤中,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变更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在上述(1)的结构中,通过设置在样本架的安放位置的架判断件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因此,能够防止架判断件破损,即使在样本架反复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而且,将架判断件安装在普通容器所使用的样本架上,由此来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这样,不必为特殊的样本容器准备不同形状的样本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与样本容器的种类相应的吸移作业。
在上述(2)的结构中,即使样本容器的底面位置会因样本容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也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切实控制吸移部件的下降量。
在上述(3)的结构中,即使所需要的搅拌作业会因样本容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也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切实地控制搅拌部件的搅拌作业。本方式特别适合在对全血中的血细胞和尿中的有形成份等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中使用。
在上述(9)的结构中,第一检测部件不仅用于判断有无架判断件,还同时用于决定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由此,不需要分别准备不同的检测构件,能够简化样本处理装置的结构。
在上述(10)的结构中,第二检测部件不仅用于检测有无架判断件,还同时用于决定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由此,不需要分别准备不同的检测构件,由此能够简化样本处理装置的结构。
在上述(11)的结构中,例如,即使在样本架上设置的记录部件弄脏或剥落并导致获取部件无法获取容器信息时,也能够根据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此外,如果记录部件未剥落但获取部件获取容器信息时出现了获取错误,也同样能够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由此,即使在样本架反复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
在上述(12)的结构中,在已经获取了容器信息但获取的容器信息未登录在存储部件,并由此导致无法恰当地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时,根据有无架判断件就能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由此就能恰当地对样本容器进行吸移作业。
在上述(13)的结构中,例如,即使没有架判断件的样本架上被错误地安放了与此样本架不相应的种类的样本容器,也能够根据获取部件获取的容器信息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以此就能避免对样本容器进行错误的吸移作业。
通过上述(14)的结构就能迅速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在上述(15)的结构中,在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上设置架判断件。以此就能根据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判断架主体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在上述(16)的结构中,省去了用户将架判断件设置到架主体中的麻烦,同时能够防止用户忘记将架判断件设置到架主体中的错误。
在上述(17)的结构中,例如,如果使用了能够检测出在高于架主体上的架判断件的高度且低于架主体中安放的样本容器的高度的位置上的物体的传感器,就能够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检测出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
在上述(18)的结构中,例如,如果使用了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就能够根据基于发光部件射出的光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检测出架主体的安放位置有无架判断件。以此就能判断架主体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在上述(19)的结构中,能够根据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设定复数种样本架放置件的种类,从而能够据此判断复数种样本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细胞分析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容器外观图和截面图以及架判断件的结构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普通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特殊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运送单元和测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侧面图及样本架的侧面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的说明图以及处理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
图8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图;
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普通架和特殊架的外观图以及架运送部件附近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条形码单元的结构图;
图1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及变更例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为变更例中的登录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及变更例中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为变更例中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为变更例中的架判断件的结构图及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为变更例中的架判断件的结构图及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为对变更例中的架判断件的结构及传感器所进行的检测进行说明的图;
图20为变更例中的特殊架及普通架示图及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为变更例中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用在了对血液进行相关检查和分析的血细胞分析装置中。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血细胞分析装置1的外观图。血细胞分析装置1具有运送单元2、测定单元3和信息处理单元4。
运送单元2配置于测定单元3前面,其具有右台21、左台22、以及用于连接右台21和左台22的架运送部件23。右台21和左台22能够收纳复数个样本架L。架运送部件23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传送带23b,通过向X轴方向驱动传送带23b就能将运到右台21后方(Y轴负方向一侧)的样本架L运送到左台22的后方。
样本架L具有10个安放部件L1,能够通过安放部件L1安放样本容器T1或样本容器T2。关于样本架L的结构随后参照图3(a)、(b)和图4(a)、(b)进行说明。样本容器T1、T2装有采自患者的全血血液样本。样本容器T1、T2的外观形状基本相同,内部结构不同。关于样本容器T1、T2的结构,随后将参照图2(a)~(d)进行说明。
用户开始测定样本容器T1中的样本时,将其放入只安放样本容器T1的样本架L中,将此样本架L放到右台21。另一方面,要开始测定样本容器T2中的样本时,将其放入只安放样本容器T2的样本架L,并将此样本架L放到右台21。然后,放在右台21的样本架L被运送单元2依次运送,向测定单元3供应样本。处理完毕后,此样本架L收纳在左台22中。关于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的结构随后将参照图5进行说明。
信息处理单元4具有显示部件41和输入部件42,且与运送单元2、测定单元3进行了可通信连接。信息处理单元4控制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的各个部件,并接收由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中配置的传感器等检测出的信号。此外,信息处理单元4根据从测定单元3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并检测出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血细胞。然后,信息处理单元4将分析结果显示在显示部件41上。
图2(a)、(b)分别为样本容器T1的外观图和截面图。
样本容器T1具有主干部件T11、盖部件T12和条形码标签T13。主干部件T11是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上端有开口,内部的下端有底面T11a。主干部件T11装有样本,其上端开口用盖部件T12密封。能够用穿刺针34a(参照图5)贯穿盖部件T12。条形码标签T13上印刷有包括样本ID在内的条形码。条形码标签T13贴在主干部件T11的侧面。
图2(c)、(d)分别为样本容器T2的外观图和截面图。样本容器T2是用于盛放少于样本容器T1的量的样本的样本容器。
样本容器T2具有主干部件T21、盖部件T22和条形码标签T23,其高度与样本容器T1基本相同。主干部件T21是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其上端有开口,内部的中段有底面T21a。主干部件T21与样本容器T1的主干部件T11同样装有样本,其上端开口用盖部件T22密封。此外,盖部件T22和条形码标签T23的结构与样本容器T1的盖部件T12和条形码标签T13基本相同。
在此,将只安放样本容器T1的样本架L称为“普通架”,将只安放样本容器T2的样本架L称为“特殊架”。关于图2(e)所示架判断件J是否设置于最前面的安放部件L1上,普通架与特殊架有所不同。下面依次就普通架与特殊架进行说明。
图3(a)、(b)分别为普通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样本架L中设置有10个安放部件L1,以此就能够垂直安放10支样本容器T1、T2。以下,为方便起见,向X轴负方向,将各安放部件L1的位置依次称为安放位置n1~n10。安放部件L1的下端设置有底面L11,安放部件L1的Y轴负方向一侧和Y轴正方向一侧分别设置有开口L12、L13。
底面L11中设置有托盘件L2。托盘件L2垂直支撑样本容器T1的主干部件T11的下端。此外,样本架L的Z轴负方向一侧的面上与底面L11相应地设置有10个凹部L14。设置在托盘件L2的下面的筒部件L21穿过贯通底面L11和凹部L14的孔,由此将托盘件L2设置于底面L11。
如此,在样本架L中的安放位置n1上不设置架判断件J,由此构成了普通架。用户开始测定装在样本容器T1中的样本时,适当地将样本容器T1放置到普通架的安放位置n1~n10。样本容器T1放置在普通架后,样本容器T1的上端位于高于样本架L的上面的位置。
图4(a)、(b)分别为特殊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在特殊架中,在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设置有架判断件J。架判断件J基本为圆筒形。此外,架判断件J与样本架L同样地是由ABS树脂等制成的,架判断件J和样本架L都不透光。在样本架L中设置架判断件J时,首先,从普通架取下设置在安放位置n1的底面L11上的托盘件L2。然后,将架判断件J从上侧插入安放位置n1的安放部件L1,架判断件J的下端通过贯穿底面L11和凹部L14的孔被螺丝钉J1固定在底面L11上。如此,将架判断件J设置在安放位置n1的安放部件L1后,如图4(a)、(b)所示,架判断件J的上面位于与样本架L的上面基本同高的位置,且使得架判断件J不会从样本架L上面弹出。此外,架判断件J不一定非要用螺丝钉J1来固定。
如此,在样本架L中,在安放位置n1设置架判断件J,由此构成特殊架。用户开始测定样本容器T2中装有的样本时,适当地将样本容器T2放置到特殊架的安放位置n2~n10。样本容器T2放置到特殊架后,样本容器T2的上端位于比样本架L的上面更靠上的位置。
图5为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的结构示意图。
架运送部件23具有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s1和s2、传送带23b(参照图1)、向前方运送样本架L的架推出构件23a。右台21具有向后方运送样本架L的架推出构件21a,左台22具有向前方运送样本架L的架推出构件22a。测定单元3具有夹持部件31、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条形码单元33、样本吸移部件34、试样制备部件35和检出部件36。样本吸移部件34具有用于吸移样本容器T1、T2内的样本的穿刺针34a、以及用于向上下方向驱动穿刺针34a的步进式马达34b。
架运送部件23向左运送样本架L。然后,样本架L的安放部件L1被置于架运送部件23上的一定位置P1后,传感器s1和s2进行检测。传感器s1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设置在位置P1的右后方和左前方,传感器s2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设置在位置P1的后方和前方。通过传感器s1检测出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是否安放有样本容器T1、T2,通过传感器s2检测出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所安放的样本容器T1中是否装有样本。
图6(a)、(b)分别是从Y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看到的传感器s1和s2的侧面图。图6(a)、(b)显示了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被置于位置P1时的状态,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中安放的样本容器T1、T2用虚线表示。
传感器s1设置在运送单元2中,并使得检出位置位于被放置在位置P1的安放部件L1的上方。传感器s2设置在运送单元2中,并使得检出位置高于被置于位置P1的样本容器T1的底面T11a和托盘件L2且低于条形码标签T13、T23。此外,即使在安放部件L1被置于位置P1时,传感器s2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也能通过安放部件L1的开口L12、L13直接面对面。如此,传感器s2在与传感器s1不同的高度上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传感器s1的受光部件接收到传感器s1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时,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而如果传感器s1的受光部件没有接收到传感器s1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则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当传感器s2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中有一定值以上的光被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接收到时,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此外,传感器s2设置在高于样本容器T1的底面T11a的位置,因此,就算样本容器T1中并未装有测定所需量的一定量的样本而只是装有一点样本,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也会是“无样本”。另一方面,如果传感器s2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中只有不足一定值的光被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接收到,则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
例如,如图6(c)所示,当装有一定量样本的样本容器T1位于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时,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此外,由于只有小于一定值的光射入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
此外,如图6(d)所示,当未装样本或未装有一定量样本的样本容器T1被置于在位置P1处的安放位置时,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此外,由于一定值以上的光射入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
又如图6(e)所示,当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2被置于位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时,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由于一定值以上的光射入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此外,由于样本容器T2的底面T21a在传感器s2上方,因此,即使样本容器T2装有样本,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也总是“无样本”。
又如图6(f)所示,当架判断件J设置在位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时,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此外,由于没有光射入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此外,当样本容器T1、T2和架判断件J均不在位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时,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此外,由于一定值以上的光射入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
返回图5,在位置P1,传感器s1、s2的检测完毕后,样本架L中安放的样本容器T1、T2被置于架运送部件23上的一定位置P2。被置于位置P2的样本容器T1、T2由夹持部件31夹持着从样本架L向上方拔出。然后,夹持部件31将样本容器T1、T2颠倒一定次数,搅拌样本容器T1、T2中的样本。关于对样本容器T1、T2所进行的搅拌作业,随后参照图7(a)进行说明。
搅拌作业结束后的样本容器T1、T2被夹持部件31放置在位于位置P2的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中。然后,该样本容器T1、T2被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运送到位置P3。样本容器T1、T2被置于位置P3后,设置在位置P3附近的条形码单元33从样本容器T1、T2上所贴有的条形码标签T13、T23读取样本ID。然后,样本容器T1、T2被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运到位置P4。样本容器T1、T2被置于位置P4后,样本吸移部件34通过穿刺针34a从样本容器T1、T2吸移一定量的样本。关于对样本容器T1、T2所进行的吸移作业,随后将参照图7(b)、(c)进行说明。
样本吸移完成后,此样本容器T1、T2由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运到前方,并由夹持部件31将其送回原来的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然后,此样本架L由架运送部件23向左运送,再由架推出构件23a、22a向前运送,回收到左台22。通过穿刺针34a吸移的样本被样本吸移部件34排出至试样制备部件35。试样制备部件35混合样本和试剂,加热混合液,制备测定试样,将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供应给检出部件36。检出部件36向测定试样照射激光,获取各种信号,将获取的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4。
图7(a)为样本容器T1、T2的搅拌作业图。
夹持部件31具有一对手构件31a、以及用于支撑手构件31a的轴31b。样本容器T1、T2被置于位置P2后,夹持部件31向Z轴负方向驱动,由手构件31a从Y轴方向夹持样本容器T1、T2的盖部件T12、T22。接着,夹持部件31向Z轴正方向驱动,样本容器T1、T2从样本架L拔出。在此状态下,轴31b以Y轴为中心旋转,由此,如图7(a)所示,在虚线表示的角度范围内,以轴31b为中心颠倒样本容器T1、T2一定次数。以此搅拌样本容器T1、T2内的样本。
此时,颠倒样本容器T2的次数fn2被设定为大于翻转样本容器T1的次数fn1。这是因为,如图2(b)、(d)所示,样本容器T2内能够容纳样本的空间区域比样本容器T1内能够容纳样本的空间区域小。因此,适当地搅拌样本容器T2内的样本所需要的颠倒次数多于适当地搅拌样本容器T1内的样本所需要的颠倒次数。
图7(b)、(c)分别为对样本容器T1、T2进行的吸移作业的示图。
参照图7(b),当样本容器T1被置于位置P4后,首先,调整穿刺针34a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位置,使得穿刺针34a的前端(下端部分)被置于原点。然后,如实线箭头所示,穿刺针34a向下方驱动,将穿刺针34a的前端置于底面T11a。然后,用穿刺针34a吸移样本容器T1内的样本。
此时,向下方驱动穿刺针34a的步进式马达34b被施加的脉冲数为如虚线箭头所示地将穿刺针34a从原点下移至底面T11a所需要的pn1。此外,步进式马达34b的转矩——即向下方驱动穿刺针34a的力为tr1。以此,穿刺针34a的前端贯穿盖部件T12并被置于底面T11a。
参照图7(c),样本容器T2被置于位置P4后,与样本容器T1一样,调整穿刺针34a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使得穿刺针34a的前端被置于原点。然后,如实线箭头所示,向下方驱动穿刺针34a,使穿刺针34a的前端位于底面T21a。然后,用穿刺针34a吸移样本容器T2内的样本。
此时,向步进式马达34b施加的脉冲数如虚线箭头所示,是大于将穿刺针34a从原点下移至底面T21a所需要的脉冲数的pn2。此外,步进式马达34b的转矩为小于样本容器T1的tr1且能够使穿刺针34a贯穿盖部件T22的tr2。以此,穿刺针34a的前端能贯穿盖部件T12,且能够避免穿刺针34a接触到底面T21a后底面T21a和穿刺针34a的前端出现损伤。此外,施加完脉冲数pn2后,穿刺针34a的前端被置于底面T11a。
图7(d)为硬盘404(参照图8)中存储的处理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
信息处理单元4在对样本容器T1、T2进行搅拌作业时,参照处理信息表获取相应的颠倒次数,根据获取的颠倒次数控制夹持部件31的搅拌作业。此外,信息处理单元4在对样本容器T1、T2进行吸移作业时,参照处理信息表获取相应的脉冲数和转矩,根据获取的脉冲数和转矩控制样本吸移部件34的吸移作业。
图8为信息处理单元4的结构示图。
信息处理单元4由个人电脑构成,由主机40、显示部件41和输入部件42构成。主机40具有CPU401、ROM402、RAM403、硬盘404、读取装置405、图像输出接口406、输入输出接口407、通信接口408。
CPU401用于执行ROM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403的计算机程序。RAM403用于读取ROM402和硬盘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此外,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403还作为CPU401的工作空间使用。
硬盘404中存储着操作系统、供CPU401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需要的数据。此外,硬盘404还储存着用于控制血细胞分析装置1的各部件的程序404a、以及图7(d)所示处理信息表。
读取装置4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介质405a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及数据。另外,当上述程序404a存储在存储介质405a中时,由读取装置405从存储介质405a读取的程序404a被存储在硬盘404中。
图像输出接口406向显示部件41输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影像信号,显示部件41根据图像输出接口406输出的影像信号显示图像。用户通过输入部件42输入指示,输入输出接口407接收用户通过输入部件42输入的信号。通信接口408连接着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CPU401通过通信接口408与这些装置传输指示信号和数据。
图9、图10为信息处理单元4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9、图10的处理在样本架L放到右台21后开始。
参照图9,样本架L放到右台21后,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开始运送放在右台21的样本架L(S101)。以此,样本架L从右台21运送到架运送部件23,安放位置n1被置于位置P1。然后,CPU401如上所述地对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n1用传感器s1、s2进行检测(S102)。以此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如果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S103:是),且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S104:是),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只安放样本容器T1的样本架L——即普通架(S105)。此时的情况相当于:例如,如图6(c)所示,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n1中安放有装有测定所需要的一定量样本的样本容器T1。
如果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S103:是),且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S104:否),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106)。此时的情况相当于:例如,如图6(d)所示,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n1中安放有未装有测定所需要的一定量样本的样本容器T1。
另外,如果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S103:否),且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S107:是),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只安放样本容器T2的样本架L——即特殊架(S108)。此时的情况相当于:例如,如图6(f)所示,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n1安放有架判断件J。
如果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S103:否),且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S107:否),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109)。此时的情况相当于:例如,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n1中没有安放样本容器T1、T2和架判断件J中的任何一者。
在此,用户开始对样本容器T1、T2进行测定时,在样本架L上只安放样本容器T1,或者在样本架L上只安放样本容器T2。因此,如上所述,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后,CPU401就能判断样本架L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即,在判断样本架L为普通架时,CPU401判断所安放的样本容器全部为样本容器T1,当判断样本架L为特殊架时,CPU401判断所安放的样本容器全部为样本容器T2。
然后,CPU401将此样本架L向左运送,依次将安放位置n2~n10置于位置P1,用传感器s1和s2对安放位置n2~n10进行检测(S110)。以此检测出安放位置n2~n10有无检测对象物。
接着,CPU401根据S102和S110中的传感器s1、s2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要对安放位置n1~n10进行样本处理(S111)。具体而言,在S105、S106、S109中样本架L被判断为普通架时,对于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且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的安放位置,判断为需要进行样本处理。此外,如果在S108中样本架L被判断为特殊架,则对于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的安放位置,判断为需要进行样本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0,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中是否有未处理的样本容器(S112)。即,在此样本架L中,判断在S111被判断为需要进行样本处理的安放位置所安放的所有样本容器是否都已经进行了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
如果此样本架L中有未处理的样本容器(S112:是),则CPU401将此样本架L安放的未处理的样本容器中最左侧的样本容器置于位置P2(S113)。然后,CPU401用夹持部件31夹持此样本容器(S114)。然后,当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时(S115:是),CPU401参照处理信息表获取样本容器T1的颠倒次数fn1,驱动夹持部件31,颠倒样本容器T1所获取的颠倒次数(S116)。另一方面,当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时(S115:否),CPU401获取处理信息表中样本容器T2的颠倒次数fn2,驱动夹持部件31,颠倒样本容器T2所获取的颠倒次数(S117)。
之后,CPU401将夹持部件31夹持的样本容器放置到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用条形码单元33从条形码标签T13、T23读取样本ID,将样本容器置于位置P4(S118)。当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时(S119:是),CPU401将穿刺针34a置于原点后,参照处理信息表获取样本容器T1的脉冲数pn1和转矩tr1,按照获取的脉冲数和转矩驱动步进式马达34b(S120)。由此,穿刺针34a的前端被置于底面T11a。另一方面,当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时(S119:否),CPU401将穿刺针34a置于原点后,参照处理信息表获取样本容器T2的脉冲数pn2和转矩tr2,按照获取的脉冲数和转矩驱动步进式马达34b(S121)。由此,穿刺针34a的前端被置于底面T21a。
接下来,CPU401驱动吸移部件34,通过穿刺针34a吸移样本容器内的样本(S122)。吸移作业完成后,CPU401用样本容器放置部件32将此样本容器向前方移动,并用夹持部件31将其送回原来的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S123)。然后,处理返回S112,一直进行S113~S123的处理,直至此样本架L中再没有未处理的样本容器为止。
当此样本架L中再没有未处理的样本容器后(S112:否),CPU401通过架运送部件23将此样本架L向左运送,并将其回收到左台22(S124)。由此,样本架L的运送作业、以及对于样本架L中安放的样本容器T1、T2所进行的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上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还是特殊架,根据样本架L的种类就能够判断样本架L中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在此,架判断件设在样本架的安放位置内,受到样本架L的壁面等的保护,难以发生磨损等情况,因此能够防止架判断件J破损。因此,本发明与从样本架L上贴有的条形码标签读取架ID并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时的情况不同,即使样本架L反复使用,也能够切实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此外,由于能够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从而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适当地对样本容器进行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样本架L被判断为普通架时,在对安放在此样本架L中的样本容器T1进行吸移作业时,步进式马达34b按照脉冲数pn1和转矩tr1进行驱动。此外,当样本架L被判断为特殊架时,在对安放在此样本架L中的样本容器T2进行吸移作业时,步进式马达34b按照脉冲数pn2和转矩tr2进行驱动。以此,即使在底面位置如样本容器T1、T2所示有所不同时,也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适当地控制穿刺针34a的下降量。此外还能避免样本容器的底面和穿刺针34a的前端出现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样本架L被判断为普通架时,在对安放在此样本架L上的样本容器T1进行搅拌作业时,颠倒次数设为fn1。此外,当样本架L被判断为特殊架时,在对安放在此样本架L上的样本容器T2进行搅拌作业时,颠倒次数被设为fn2。以此,就算能够收纳样本的空间区域如样本容器T1、T2所示有所不同时,也能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适当地控制夹持部件31的搅拌作业。因此能够对样本容器T1、T2中装有的样本进行适当的搅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1进行检测,由此就能够检测出安放位置n1中是否设置有架判断件J。此外,用传感器s1、s2对各安放位置进行检测,由此就能决定是否要对安放位置n1~ n10进行样本处理。即,传感器s1、s2不仅能够用于判断有无架判断件J,还能用于判断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因此,不必为了判断有无架判断件J和判断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而分别准备不同的检出构件,因此能够使血细胞分析装置1的结构更加简单。
在本实施方式中,架判断件J设置于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以此,当样本架L从架运送部件23右端向左运送时,最先会被置于位置P1而非其他安放位置n2~n10,因此能够迅速地用传感器s1、s2进行检测。因此,能够迅速判断有无架判断件J,能够迅速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此外,在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2~n10进行检测时,无需使样本架L返回右侧,因此能够迅速对其他安放位置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架判断件J用螺丝钉J1固定在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以此,用户无需在每次测定样本容器T2时将架判断件J放置到样本架L并将此样本架L设为特殊架,省去了这一工作,此外,还能防止用户忘记将架判断件J放置到样本架L这一错误。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在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是普通架还是特殊架。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使用了贴在样本架L上的条形码标签,由此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
图11(a)、(b)分别为本实施方式的普通架和特殊架的外观图。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普通架和特殊架,分别在Y轴负方向一侧的侧面贴上了条形码标签L3,由此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普通架和特殊架。条形码标签L3上印刷有包含架ID在内的条形码。
图11(c)为本实施方式的架运送部件23附近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s1,在位置P1附近设置了条形码单元50。条形码单元50用于检测出被置于位置P1的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是否安放有样本容器,它从被置于位置P1的样本架L的条形码标签L3读取架ID,从被置于位置P1的样本容器T1、T2的条形码标签T13、T23读取样本ID。
图12(a)为条形码单元50的结构示意图。条形码单元50具有用于旋转样本容器T1、T2的滚轴51、一对滚轴52、支撑滚轴52且使滚轴52能够旋转的支撑部分53、条形码读码器54、以及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s3。支撑部分53能够在图12(a)所示初始状态下向Y轴正方向驱动。支撑部分53中设置有端部件53a,端部件53a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传感器s3的Y轴负方向一侧。
在支撑部分53的位置在初始状态时,样本架L被架运送部件23向左运送,且使得条形码标签L3被置于位置P1。然后,如图12(a)所示,由条形码读码器54从被置于位置P1的条形码标签L3读取架ID。
然后,通过架运送部件23使样本架L的位置返回右边,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n10依次被置于位置P1。然后,各安放位置被置于位置P1后,支撑部分53向Y轴正方向移动。
图12(b)~(d)分别显示了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上安放有样本容器时的情况、安放有架判断件J的情况、以及未安放样本容器和架判断件J中的任何一者时的情况。
参照图12(b),当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上安放有样本容器时,滚轴52接触样本容器的侧面。此外,端部件53a会随着支撑部分53的驱动而向Y轴正方向移动,但不会到达传感器s3的位置处。如此,从传感器s3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被传感器s3的受光部件接受时,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然后,滚轴51旋转,样本容器T1由此以Z轴为中心旋转,条形码读码器54从样本容器的条形码标签T13、T23读取样本ID。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传感器s2检测“有样本”或“无样本”的作业也一并进行。
参照图12(c),当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上安放有架判断件J时,滚轴52移动到最靠前的位置,端部件53a到达传感器s3的位置。如此,从传感器s3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未被传感器s3的受光部件接收到时,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传感器s2的检测作业也一并进行。此时,由于安放有架判断件J,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
参照图12(d),当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上既没有安放样本容器又没有安放架判断件J时,与图12(c)一样,滚轴52移动到最靠前的位置,端部件53a到达传感器s3的位置,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容器”。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传感器s2的检测作业也一并进行。此时,由于没有安放样本容器和架判断件J,所以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为“无样本”。
如此,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s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s1一样,能够针对被置于位置P1的安放位置检测有无样本容器。
图13为信息处理单元4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用图13的处理(S201~S218)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9的处理(S101~S111)。
样本架L放到右台21后,CPU401开始运送样本架L(S201),将条形码标签L3置于位置P1。然后,CPU401如图12(a)所示,通过条形码读码器54从条形码标签L3读取架ID(S202)。然后,CPU401判断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架ID的作业是否成功(S203)。若架ID读取成功(S203:是),则处理进入S204,若架ID读取失败(S203:否),则处理进入S209。
在S204,CPU401判断与所读取的架ID相应的登录信息是否已登录在图14(a)所示登录信息表中。登录信息表存储在硬盘404中,且具有表示架ID的一定范围(如前三位)的项目和表示样本架L的种类的项目。本实施方式的登录信息表中只登录特殊架。即,表示架ID的一定范围的项目中只登录了贴在特殊架上的条形码标签L3所含有的架ID的一定范围,在表示样本架L的种类的项目中只登录了“特殊架”。
当在S202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时(S204:是),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S205)。然后,CPU401用传感器s2、s3对安放位置n2~n10进行检测(S206)。另一方面,当在S202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时(S204:否),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207)。然后,CPU401用传感器s2、s3对安放位置n1~n10进行检测(S208)。另外,在S206、S208,适当地用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样本ID。
接下来,当架ID读取失败时(S203:否),用传感器s3、s2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s1、s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S102~S109同样地进行样本架L的种类的判断作业(S209~S216)。当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时(S210:是),用条形码读码器54对安放位置n1读取样本ID。然后,CPU401用传感器s2、s3对安放位置n2~n10进行检测(S217)。在S217,适当地用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样本ID。
接着,CPU401根据传感器s2、s3在S206、S208、S209、S217的检测结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决定是否要对安放位置n1~n10进行样本处理(S218)。至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处理进入图10的S11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条形码读码器54成功读取了架ID(S203:是),则根据所读取的架ID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S204)。以此就能判断样本架L中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因此,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适当地对样本容器进行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此外,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架ID失败时(S203:否),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因此能够判断样本架L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以此就能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适当地对样本容器进行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
以上就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比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信息表中只登录了架ID的一定范围,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登录架ID的全部范围。此时,在S204判断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的架ID的全部范围是否都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若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S204:否),则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207)。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4(b)所示,如果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S204:否),则处理进入S209,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
在图14(b)所示变更例中,尽管样本架L是特殊架,但此样本架L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图14(a)所示登录信息表中,此时,也能够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以此,不会对忘记登录的特殊架中安放的样本容器T2错误地进行对样本容器T1所进行的吸移作业,从而能够避免样本容器T2的底面T21a和穿刺针34a受损伤。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信息表中只登录了特殊架的架I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5(a)所示,将普通架的架ID也一并登录其中。
图15(b)为此时的流程图。图15(b)显示了图13所示流程图的一部分,图15(b)在图13的S204后面追加了S220。
在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时(S204:是),CPU401参照登录信息表获取此样本架L的种类。当获取的样本架L的种类为特殊架时(S220:是),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S205),当获取的样本架L的种类为普通架时(S220:否),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207)。另一方面,当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时(S204:否),处理进入S209,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
在图15(a)、(b)所示变更例中,即使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的架ID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也能够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因此能够适当地对样本容器进行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架ID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并将这一作业作为常规作业,仅在架ID读取失败时才会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下设置: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来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并将这一作业作为常规作业,只有在检测到没有安放架判断件J时,才根据架ID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
图16为此时的流程图。在图16中,图13所示流程中的S209~S218移到S201后面,当判断为普通架时(S212、S213、S216),处理进入S301~S306。另外,此时的登录信息表中如图15(a)所示地登录由普通架的架ID。
处理进入S301,CPU401将条形码标签L3置于位置P1,用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架ID(S301)。架ID读取成功后(S302:是),CPU401参照登录信息表获取与所读取的架ID相应的架的种类。如果获取的样本架L的种类为普通架(S304:是),即,如果与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所作出的判断(S212、S213、S216)的结果同样,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305),将处理推进到S217。
另一方面,如果读取失败(S302:否),则CPU401在显示部件41显示警告(S306),将此样本架L运送到左台22,并结束处理。此外,如果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S303:否),处理也会进入S306。此外,如果获取了与所读取的架ID相应的架的种类,但架的种类为特殊架(S304:否),即,如果与根据有无架判断件J所作出的判断的结果不同,则处理也进入S306。
在图16所示变更例中,在没有安放架判断件J的样本架L的架ID在登录信息表中被登录为特殊架时,能够防止误将此样本架L所安放的样本容器T2作为样本容器T1处理。
比如,假设用户取出没有安放架判断件J的样本架L并将此样本架L的架ID作为特殊架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且用户忘记了设置架判断件J。此时,按照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样本架L的种类的判断作业的话,由于没有安放架判断件J,因此此样本架L被判断为普通架。此时,如果用户将样本容器T2放置在了该样本架L中,则针对此样本容器T2进行与样本容器T1同样的吸移作业,所以样本容器T2的底面T21a和穿刺针34a可能被损伤。然而,在图16的变更例中,在用架判断件J进行了判断之后,还根据架ID进行判断,因此,能够避免底面T21a和穿刺针34a被损伤。
此外,在图16中,登录信息表如图15(a)所示,登录有普通架的架ID,但也可以如图14(a)所示,只登录特殊架的架ID。此时,如图15(c)所示,当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时(S303:是),此样本架L被判断为特殊架(S215),而如果读取的架ID的一定范围未登录在登录信息表中(S303:否),则此样本架L被判断为普通架(S30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架判断件J不透光,但该架判断件J的透射率也可以设定为一定值。比如,如图17(a)所示,也可以在样本架L上设置架判断件J10,该架判断件J10的透射率被设定为能透过传感器s2射出的一部分光。比如,如果透射率按照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架判断件J10、未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的顺序逐渐增大,则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不用传感器s1,只用传感器s2就能判断有无架判断件J10。
图17(b)为此时的处理流程图。图17(b)显示了图9所示流程图的一部分,在图17(b)中追加了S401~S407并由此取代了图9的S102~S110。另外,当传感器s2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透过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架判断件J10、以及未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时,传感器s2的受光量分别为小于r1、r1以上但小于r2、r2以上。
首先,用传感器s2对安放位置n1进行检测(S401)。此后,如果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小于r1(S402:是),因为安放位置n1安放有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因此,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403)。此外,如果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为r1以上但小于r2(S404:是),因为安放位置n1安放有架判断件J10,所以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S405)。如果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为r2以上(S404:否),因为安放位置n1安放有未装样本的样本容器T1、或者是没有安放任何东西,所以,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406)。然后,用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1~ n10进行检测(S407)。
分别将图18(a)、(b)所示架判断件J11、J12被置于安放位置n1的样本架L称为特殊架v1、v2,如果透射率按照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架判断件J11、架判断件J12、未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的顺序逐渐增大,则不用传感器s1,只用传感器s2就能判断有无架判断件J11、J12且能够判断样本架L是特殊架v1还是v2。
图18(c)为此时的处理流程图。在图18(c),追加了S411~S413并由此取代了图17(b)的S405。另外,当传感器s2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透过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架判断件J11、架判断件J12、以及未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T1时,设传感器s2的受光量分别为小于r1、r1以上但小于r2、r2以上但小于r3、r3以上。
此时,如果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为r1以上但小于r2(S404:是),因为安放位置n1安放有架判断件J11,所以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v1(S411)。如果传感器s2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为r2以上但小于r3(S412:是),因为安放位置n1安放有架判断件J12,所以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v2(S413)。
在图18(a)~(c)所示变更例中,在判断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的同时,还能判断设置在安放位置n1的架判断件是架判断件J11还是架判断件J12。因此,当特殊架v1、v2上分别安放有相应的样本容器时,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架L的种类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
另外,架判断件J如果包含复数个具有不同透射率的区域,则能够判断复数个特殊架。
图19(a)显示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架判断件J中,读者面对该图时的右侧区域的透射率被设为t1的架判断件J20的结构。将设置有架判断件J20且透射率为t1的区域被置于安放位置n1的Y轴正方向一侧的样本架L称为特殊架v3,将设置有架判断件J20且透射率为t1的区域被置于安放位置n1的Y轴负方向一侧的样本架L称为特殊架v4。
传感器s2对这种特殊架v3、v4的安放位置n1进行检测时,对于安放位置n1的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进行检测。即,用传感器s2进行检测时,样本架L左右(Y轴方向)细微移动,首先,如图19(b)所示对安放位置n1的右半部分(Y轴正方向一侧)进行检测,然后再如图19(c)所示,对安放位置n1的左半部分(Y轴负方向一侧)进行检测。如此,传感器s2对安放位置n1的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进行检测,由此就能判断此样本架L是特殊架v3还是v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中设置了架判断件J,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架判断件J,以判断复数个特殊架。
图20(a)~(d)为特殊架v5~v7及普通架的示图。特殊架v5~v7在两个安放位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处设置了架判断件J。图20(e)为此时的流程图。图20(e)中,在图9所示流程图中追加了S501~S509并由此取代了S102~S110。
CPU401通过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1、n2进行检测(S501)。此后,如果安放位置n1、n2上有架判断件J(S502:是,S503:是),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v5(S504)。如果安放位置n1有架判断件J(S502:是),且安放位置n2无架判断件J(S503:否),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v6(S505)。如果安放位置n1没有架判断件J(S502:否),且安放位置n2有架判断件J(S506:是),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特殊架v7(S507)。如果安放位置n1、n2均没有架判断件J(S502:否,S506:否),则CPU401判断此样本架L为普通架(S508)。然后,CPU401通过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3~n10进行检测(S509)。
在图20(a)~(e)所示变更例中,能够判断样本架L是特殊架v5~v7及普通架中的哪一种。由此,当特殊架v5~v7上分别安放有相应的样本容器时,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架L的种类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架判断件J也可以有金属部件。此时,比如,只要在位置P1附近设置金属传感器,就能够根据金属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检测出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
图21(a)为此时的处理流程图。图21(a)在图9所示流程图中追加了S601~S606并由此取代了S102~S110。CPU401通过金属传感器对安放位置n1进行检测(S601),检测出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如果安放位置n1有架判断件J(S602:是),则判断样本架L为特殊架(S603),再通过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2~n10进行检测(S604)。另一方面,如果安放位置n1没有架判断件J(S602:否),则判断样本架L为普通架(S605),通过传感器s1、s2对安放位置n1~n10进行检测(S60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架判断件J也可以具有带磁性的磁性部件。此时,例如,只要在位置P1附近设置霍尔元件,就能根据霍尔元件的检测信号检测出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
图21(b)为此时的处理流程图。图21(b)在图21(a)所示流程图中追加了S611并由此取代了S601。CPU401用霍尔元件对安放位置n1进行检测(S611),检测出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以此,与图21(a)同样地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架判断件J的外观也可以为一定颜色。此时,例如,只要在位置P1附近设置颜色传感器或摄影构件,就能够根据颜色传感器或摄影构件的检测信号检测出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
图21(c)为使用颜色传感器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1(c)在图21(a)所示流程图中追加了S612并由此取代了S601。CPU401用颜色传感器对安放位置n1进行检测(S612),检测出安放位置n1有无架判断件J。以此与图21(a)同样地判断样本架L的种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对样本容器进行搅拌作业时,样本容器T1、T2的颠倒次数分别为fn1、fn2,但除了颠倒次数外,也可以适当设定颠倒强度(比如夹持部件31的轴31b的角速度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传感器s1、s2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要对各个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只根据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比如也可以如下:对于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为“有样本容器”的安放位置,判断为要进行样本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设置了架判断件J来构成了特殊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与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n1不同的安放位置处设置架判断件J。此时,也可以如下设置:将从样本架L运送方向的最前面到设置有架判断件J的安放位置的样本容器识别为样本容器T1,将设置有架判断件J的安放位置以后的样本容器识别为样本容器T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s1~s3是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反射型传感器。此外,传感器s1~s3也可以是磁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等基于其他原理的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复数个传感器来检测出有无架判断件J,但也可以设置用于检测架判断件J的专用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传感器等检测出有无架判断件J,但也可以在架判断件J的表面加上专用的条形码,由条形码读码器54读取该条形码,以此检测出样本架L的安放位置上设置有架判断件J,判断有无架判断件J。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贴有条形码标签L3并将其作为储存样本架L的架ID的介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贴RFID标签。此时,设置用于从RFID标签读取信息的天线,并由此取代条形码读码器5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本发明的装置为血细胞分析装置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用于免疫分析装置、基因扩增测定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尿定性分析装置、尿中有形成份分析装置或血液涂片标本制备装置等对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

Claims (18)

1.一种样本处理装置,包括:
运送能够在数个安放位置上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部件;
能够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的检测部件;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部件;以及
控制所述吸移部件的吸移作业的控制部件;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所述检测部件具有用于检测有无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第一检测部件、以及用于检测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内有无样本的第二检测部件;
其中,在所述架判断件被安放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时,所述架判断件能够被所述第二检测部件检测到,但不能被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所述架判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所述吸移部件相对于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下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夹持所述样本容器并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搅拌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进行控制,以使得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有所述样本容器进行同样的吸移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没有所述样本容器但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有所述样本时,所述控制部件判断存在所述架判断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不同高度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架中设置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低;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根据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与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之差判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检测所述样本容器中是否装有样本;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所述各安放位置有无所述样本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在所述样本架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息;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当所述获取部件无法获得所述容器信息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未登录在存储部件中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在所述样本架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息;
当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存在有所述架判断件时,所述控制部件进行与存在所述架判断件这一事项相应的吸移作业;
当不存在所述架判断件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架中的所述架判断件的安放位置是从样本架放入部件向所述吸移部件的运送方向的最前面的安放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判断件在所述样本架的所述安放位置固定在所述样本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低。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判断件的透射率为一定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判断件安放在所述样本架的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处。
18.一种样本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运送能够在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步骤;
判断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有无架判断件的判断步骤;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步骤;
其中,在所述吸移步骤中,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变更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在所述判断步骤中,根据用于检测有无安放在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第一检测部件以及用于检测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内有无样本的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
其中,在所述架判断件被安放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时,所述架判断件能够被所述第二检测部件检测到,但不能被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检测到。
CN201410078155.7A 2013-03-07 2014-03-05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034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5818A JP6060010B2 (ja) 2013-03-07 2013-03-07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方法
JP2013-045818 2013-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4913A CN104034913A (zh) 2014-09-10
CN104034913B true CN104034913B (zh) 2017-06-13

Family

ID=50287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8155.7A Active CN104034913B (zh) 2013-03-07 2014-03-05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20009B2 (zh)
EP (1) EP2774678A1 (zh)
JP (1) JP6060010B2 (zh)
CN (1) CN104034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8764A1 (ja) * 2014-06-26 2015-12-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392586B2 (ja) * 2014-08-27 2018-09-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JP6577747B2 (ja) 2015-05-13 2019-09-18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血液検査装置
CN104880548A (zh) * 2015-05-19 2015-09-02 孔燕 多用检验集成装置
CN104897916B (zh) * 2015-06-10 2017-12-26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通道试管架自动加载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EP3374772B1 (en) * 2015-11-12 2020-06-17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ample hand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mple handling
CN105689040A (zh) * 2016-04-19 2016-06-22 北京中航赛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舯芯样本架
CN105854976B (zh) * 2016-05-04 2017-11-21 安徽省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阶梯式自动识别试管架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5944788B (zh) * 2016-05-04 2017-12-26 湖南德荣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导光式试管自动识别装置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5854975B (zh) * 2016-05-04 2017-12-22 孙成飞 自动识别试管架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5921204B (zh) * 2016-05-04 2018-02-06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导光式血标本自动识别试管架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5964325B (zh) * 2016-05-04 2017-12-08 重庆益新阳工贸有限公司 阶梯式血标本试管自动识别装置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5964324B (zh) * 2016-05-04 2017-12-01 重庆市龙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阶梯式血标本试管自动识别设备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5921203B (zh) * 2016-05-04 2017-12-29 康宸永健(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试管存放设备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07167344B (zh) * 2017-07-05 2020-10-09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吸样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N109720771A (zh) * 2019-01-02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架、样本存取套件及样本存取系统
EP3798621B1 (en) 2019-09-27 2022-11-23 SCHOTT Schweiz AG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 pharmaceutical container
EP3797883B1 (en) 2019-09-27 2022-06-08 SCHOTT Schweiz AG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 pharmaceutical container
EP3855174B1 (en) 2020-01-23 2024-05-15 SCHOTT Pharma Schweiz AG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fects in pharmaceutical cylindrical containers
CN112807897A (zh) * 2020-05-12 2021-05-18 王怀注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化学元素分析装置
CN113406344A (zh) * 2021-04-29 2021-09-17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架的显示方法、装置和流水线回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5292A1 (de) * 1984-02-15 1985-09-05 Eppendorf Gerätebau Netheler + Hinz GmbH, 2000 Hamburg Verfahren zum durchfuehren von probenanalysen sowie rack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JPH04900Y2 (zh) * 1987-09-03 1992-01-13
JPH04172250A (ja) * 1990-11-05 1992-06-19 Hitachi Ltd 試料容器判別機能付自動分析装置
GB9200431D0 (en) * 1992-01-09 1992-02-26 Abbey Biosystems Ltd Carbon dioxide detector
WO1994014074A1 (en) * 1992-12-04 1994-06-23 Eurogenetics N.V. Method and automated device for performing immunological tests
JPH075061U (ja) * 1993-06-24 1995-01-24 株式会社ニッテク 液体吸排装置
JP3032159B2 (ja) 1996-09-24 2000-04-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析システム
JPH10123147A (ja) * 1996-10-24 1998-05-15 Kdk Corp ラックの識別方法、ラック、および試料検査装置
JP4199342B2 (ja) * 1997-12-02 2008-12-17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 アーゲー 自動サンプル処理装置、および自動サンプル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サンプル識別方法
JP4642954B2 (ja) * 1999-09-30 2011-03-02 東芝医用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GB0303453D0 (en) * 2003-02-14 2003-03-19 Thermo Clinical Labsystems Oy Automated sample analyzer and cuvette
JP4980671B2 (ja) * 2006-08-18 2012-07-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試料分析装置
JP5315044B2 (ja) * 2008-12-26 2013-10-1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装置
JP5342389B2 (ja) * 2009-09-25 2013-11-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の搬送装置
EP2299282B1 (en) 2009-09-16 2020-08-26 Sysmex Corporatio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sample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sample rack transporting method
JP5484849B2 (ja) * 2009-09-30 2014-05-0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試料処理装置及び血液試料処理方法
JP5372731B2 (ja) * 2009-12-28 2013-12-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装置に用いる検知方法
JP5609272B2 (ja) * 2010-06-01 2014-10-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35361B2 (ja) 2010-08-02 2015-06-1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
JP2012173251A (ja) * 2011-02-24 2012-09-10 Sysmex Corp 試料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分析方法
JP5808653B2 (ja) * 2011-11-18 2015-11-1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球計数装置および血球計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60010B2 (ja) 2017-01-11
JP2014173952A (ja) 2014-09-22
EP2774678A1 (en) 2014-09-10
US9720009B2 (en) 2017-08-01
US20140256050A1 (en) 2014-09-11
CN104034913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4913B (zh)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CN101960312B (zh) 分析装置及测定单元
US9829497B2 (en)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sample analyzer
JP5485766B2 (ja) 検体ラック搬送システム
CN101520464B (zh) 标本分析装置及其异常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JP5815917B2 (ja) ラック搬送装置
US20100001876A1 (en) Analyzer and analysis method
US9164110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a computer
US8936752B2 (en) Sample analyzer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1064537A (ja) 検体処理装置
US20080206098A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processing system
JP5961424B2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方法およ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US9213037B2 (en) Sample analyzer and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JP5209436B2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69068B2 (ja) 検体処理装置
WO2011122607A1 (ja) 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JP2010121936A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4191533B2 (ja) 試料分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908553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の分析方法
JP5830330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JP6279046B2 (ja)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方法
JP5198096B2 (ja) 分析装置
JP5198095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JP520512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管理方法
JP5597032B2 (ja) 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