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3207A -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3207A
CN104033207A CN201410319618.4A CN201410319618A CN104033207A CN 104033207 A CN104033207 A CN 104033207A CN 201410319618 A CN201410319618 A CN 201410319618A CN 104033207 A CN104033207 A CN 104033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oil
engine
external
dry s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96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文
沈捷
王丽峰
刘涌
彭仲满
王羽
张健
向本杰
粟荣锦
李日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96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3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3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该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包括:干式油底壳,其包括:干式油底壳本体,以及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底部的集油槽和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侧面的外置机油泵接口,所述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与集油槽连通;储油箱,其安装在发动机外部;外置机油泵,其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外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分别与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外置机油泵接口和储油箱连接;以及内置机油泵,其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所述储油箱连接。该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高度,提高了发动机在狭小空间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箭头代表润滑油流向),目前,发动机普遍采用湿式油底壳系统:发动机11的机油泵12将储存在湿式油底壳13内的润滑油抽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或冷却的部位,润滑或冷却完成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润滑油又重新回到位于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完成整个循环。
对于现有技术方案,因位于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需要储存发动机全部的润滑油,所以油底壳必须设计成体积大,高度高的结构,导致发动机高度的增加,发动机仓较小的车辆不能配套湿式油底壳系统结构的发动机。另外,对于需要行驶在陡坡等恶劣路况下的车辆,由于发动机倾斜,油底壳内的润滑油往低的一侧聚集,就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机油泵抽吸不到润滑油,摩擦副缺油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该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通过将湿式油底壳系统改进为储油箱安装在发动机外部及内外置机油泵的干式油底壳系统,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高度,提高了发动机在狭小空间的适配性;同时避免了行驶在恶劣路况下的车辆由于发动机倾斜造成润滑油吸空、使得摩擦副缺油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从而增强了车辆的越野性能,特别是各种陡峭路面的行驶性能。另外,干式油底壳由于润滑油经过了更多的管路和储油箱,在这个过程中润滑油得到了更充分的冷却,降低了润滑油的温度,提高了润滑油的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包括:干式油底壳,其包括:干式油底壳本体,以及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底部的集油槽和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侧面的外置机油泵接口,所述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与集油槽连通;储油箱,其安装在发动机外部;外置机油泵,其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外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分别与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外置机油泵接口和储油箱连接;以及内置机油泵,其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所述储油箱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油槽为两个。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置机油泵接口为两个,各个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均与两个集油槽连通。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置机油泵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外置机油泵接口对应连接,形成两级外置机油泵抽送结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内置机油泵通过自带的惰齿轮与外置机油泵传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置机油泵的流量为内置机油泵的2倍或2倍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通过将湿式油底壳系统改进为储油箱安装在发动机外部及内外置机油泵的干式油底壳系统,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高度,提高了发动机在狭小空间的适配性;同时避免了行驶在恶劣路况下的车辆由于发动机倾斜造成润滑油吸空、使得摩擦副缺油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从而增强了车辆的越野性能,特别是各种陡峭路面的行驶性能。另外,干式油底壳由于润滑油经过了更多的管路和储油箱,在这个过程中润滑油得到了更充分的冷却,降低了润滑油的温度,提高了润滑油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的干式油底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的干式油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的外置机油泵与内置机油泵传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发动机,12-机油泵,13-湿式油底壳,21-干式油底壳,22-外置机油泵,23-储油箱,24-内置机油泵,25-发动机,26-干式油底壳本体,27-集油槽,28-外置机油泵接口,29-盖板,30-惰齿轮,31-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2所示(箭头代表润滑油流向),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的具体结构包括:干式油底壳21、外置机油泵22、储油箱23和内置机油泵24,其中,干式油底壳21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底部;储油箱23安装在发动机25外部;外置机油泵22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外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分别与干式油底壳21和储油箱23连接;内置机油泵24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25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储油箱23连接,将储存在储油箱23中的润滑油抽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或冷却的部位,润滑或冷却完成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润滑油又重新回到位于发动机底部的干式油底壳21,再通过外置机油泵22将干式油底壳21收集的润滑油抽送到储油箱23,完成整个循环。在原有发动机湿式油底壳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外置机油泵22、储油箱23和相关管路,并将湿式油底壳更换为干式油底壳21,发动机变为干式油底壳系统。只经过简单的增加或减少相关的零部件,发动机可以在干式油底壳和湿式油底壳之间切换,增加了发动机的适配性。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干式油底壳21包括:干式油底壳本体26,以及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26底部的集油槽27和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26侧面的外置机油泵接口28,集油槽27上盖设有带筛孔31的盖板29。集油槽27为两个,分别用于收集润滑或冷却完成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又重新回到发动机底部前后侧的润滑油;两个集油槽27的底部还分别开设有泄油口。外置机油泵接口28为两个,内端分别与两个集油槽27连通,外端用于通过润滑油管路与外置机油泵22连接,以将干式油底壳21的集油槽27内的润滑油抽送到储油箱23。与两个外置机油泵接口28对应连接的外置机油泵22也为两个,形成两级外置机油泵抽送结构。润滑或冷却后的润滑油需要经过盖板29的筛孔28才能进入集油槽27循环,筛孔28能够消除润滑油中的气泡,以增加其循环效率和质量。
如图5所示,内置机油泵24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储油箱23连接,将储存在储油箱23中的润滑油抽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或冷却的部位。内置机油泵24通过自带的惰齿轮30与外置机油泵22传动连接,外置机油泵22的流量为内置机油泵24的2倍或2倍以上。
综上,该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通过将湿式油底壳系统改进为储油箱安装在发动机外部及内外置机油泵的干式油底壳系统,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高度,提高了发动机在狭小空间的适配性;同时避免了行驶在恶劣路况下的车辆由于发动机倾斜造成润滑油吸空、使得摩擦副缺油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从而增强了车辆的越野性能,特别是各种陡峭路面的行驶性能。另外,干式油底壳由于润滑油经过了更多的管路和储油箱,在这个过程中润滑油得到了更充分的冷却,降低了润滑油的温度,提高了润滑油的寿命。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式油底壳,其包括:干式油底壳本体、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底部的集油槽和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侧面的外置机油泵接口,所述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与所述集油槽连通;
储油箱,其安装在发动机外部;
外置机油泵,其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外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分别与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外置机油泵接口和所述储油箱连接;以及
内置机油泵,其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所述储油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机油泵接口为两个,各个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均与两个集油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机油泵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外置机油泵接口对应连接,形成两级外置机油泵抽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机油泵通过自带的惰齿轮与外置机油泵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机油泵的流量为内置机油泵的2倍或2倍以上。
CN201410319618.4A 2014-07-07 2014-07-07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Pending CN104033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9618.4A CN104033207A (zh) 2014-07-07 2014-07-07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9618.4A CN104033207A (zh) 2014-07-07 2014-07-07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3207A true CN104033207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4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9618.4A Pending CN104033207A (zh) 2014-07-07 2014-07-07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320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233A (zh) * 2016-08-31 2016-12-07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分布式混合动力变速器干式油底壳系统
CN106593572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106870062A (zh) * 2017-04-27 2017-06-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干式油底壳
CN107905868A (zh) * 2017-12-27 2018-04-13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2201A (en) * 1987-04-13 1988-08-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ry sump scavenging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head source
CN101078361A (zh) * 2007-07-27 2007-11-28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摩托艇发动机的干式油底壳
JP2008038839A (ja) * 2006-08-09 2008-02-21 Toyota Motor Corp ドライサンプ式エンジン
DE102007030294A1 (de) * 2007-06-29 2009-01-02 Daimler Ag Trockensumpfschmiereinrichtung
CN101517204A (zh) * 2006-10-27 2009-08-26 奥迪股份公司 带有气缸体曲轴箱和v形气缸结构的内燃机
CN103867255A (zh) * 2014-02-28 2014-06-18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
CN203906037U (zh) * 2014-07-07 2014-10-2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2201A (en) * 1987-04-13 1988-08-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ry sump scavenging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head source
JP2008038839A (ja) * 2006-08-09 2008-02-21 Toyota Motor Corp ドライサンプ式エンジン
CN101517204A (zh) * 2006-10-27 2009-08-26 奥迪股份公司 带有气缸体曲轴箱和v形气缸结构的内燃机
DE102007030294A1 (de) * 2007-06-29 2009-01-02 Daimler Ag Trockensumpfschmiereinrichtung
CN101078361A (zh) * 2007-07-27 2007-11-28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摩托艇发动机的干式油底壳
CN103867255A (zh) * 2014-02-28 2014-06-18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
CN203906037U (zh) * 2014-07-07 2014-10-2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233A (zh) * 2016-08-31 2016-12-07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分布式混合动力变速器干式油底壳系统
CN106593572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106593572B (zh) * 2016-11-22 2024-01-12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106870062A (zh) * 2017-04-27 2017-06-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干式油底壳
CN107905868A (zh) * 2017-12-27 2018-04-13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3207A (zh)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CN203906037U (zh)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CN204060849U (zh) 多功能油底壳
JP2009203960A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101250846A (zh) 一种振动压路机润滑冷却系统
CN206738552U (zh) 分布式混合动力变速器干式油底壳系统
CN101943080B (zh) 摩托车发动机
JP2013194852A (ja) 動力伝達機構の潤滑装置
CN201953505U (zh) 发动机右曲轴箱润滑油路
CN202756048U (zh) 缩口分体式油底壳
RU2595467C2 (ru) Масляный поддон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202483677U (zh)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FI126074B (en) Oil sump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8565516U (zh) 一种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CN204098988U (zh) 油底壳、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和车辆
CN219061795U (zh) 油底壳、发动机及车辆
CN202327592U (zh) 一种防泄漏振动器的润滑机构
CN207686783U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3547828U (zh) 一种汽油机油底壳
CN114555919A (zh) 多回路油过滤器
CN205937766U (zh) 减速机
CN206707794U (zh) 车辆的油底壳、油底壳总成和车辆
CN106195233A (zh) 分布式混合动力变速器干式油底壳系统
CN104564226A (zh) 一种强化回油功能的油底壳结构
GB2527319A (en) Improved generator s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