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078A - 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 - Google Patents

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078A
CN103958078A CN201280059820.7A CN201280059820A CN103958078A CN 103958078 A CN103958078 A CN 103958078A CN 201280059820 A CN201280059820 A CN 201280059820A CN 103958078 A CN103958078 A CN 103958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cid
complex structure
compound
structu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98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078B (zh
Inventor
佐佐木良一
吉田健太郎
表田护
永野末彦
尾下龙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ar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rar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58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36Aluminium 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34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34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 C04B28/34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the phosphate binder being present in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as a mixture of free acid and one or more reactiv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08J7/0423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of inorganic material and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8Forming gas barrier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52Forming heat-sealabl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6Coating with compositions not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2Prim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2Emulsion paints including aerosols
    • C09D5/024Emulsion paints including aeros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4Oxygen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6Water vapor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70Food packag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482Coating or impregnation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482Coating or impregnation materials
    • C04B2111/00525Coating or impregnation materials for metallic surf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482Coating or impregnation materials
    • C04B2111/00534Coating or impregnation materials for plastic surfaces, e.g. polyurethane fo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2Thermoplastic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4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J24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4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4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21Phosphates
    • C08K2003/327Aluminium phosph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03Paper containing [e.g., paperboard, cardboard, fiberboard, etc.]
    • Y10T428/1307Bag or tubular film [e.g., pouch, flexible food casing, envelope,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34Nonself-supporting tubular film or bag [e.g., pouch, envelope, packet,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52Polymer or resin containing [i.e., natural or synthetic]
    • Y10T428/139Open-ended, self-supporting conduit, cylinder, or tube-type article
    • Y10T428/1393Multilayer [continuous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Abstract

公开的方法包括:制备含有铝化合物(A)的分散液(S)的步骤(I);将分散液(S)和规定的磷化合物(B)混合而制备涂布液(U)的步骤(II);在基材(X)上涂布涂布液(U)而形成层(Y)的前体层的步骤(III);和将前体层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而形成层(Y)的步骤(IV)。铝化合物(A)可通过在含有铝酸盐的溶液中添加酸而形成。来源于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满足0.8≤(NM)/(NP)≤4.5。

Description

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背景技術
以往以来已知的是含有铝等金属原子和磷原子作为构成成分的覆膜。例如,已知一种有机聚合物成形品,其具有由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的正磷酸盐制成的防气体透过的覆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4696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5-46969号公报公开了通过将金属正磷酸盐的分散液或溶液涂布于有机聚合物成形品来形成防止气体透过的覆膜的方法。作为金属正磷酸盐的分散液或溶液的形成方法,日本特开昭55-46969号公报公开了在介质中分别溶解铝的离子源和磷的离子源后,将这些溶液合并的方法。
还已知一种复合体,其由金属、金属合金、塑料等基材、以及含有特定的磷酸铝化合物的涂层成分构成(参照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16015号公报)。日本特表2008-516015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在有机溶剂中含有铝盐和磷酸酯的溶液来形成涂层的方法。此外,日本特表2008-516015号公报中公开了涂覆成分含有在红外线吸收光谱中吸收约1230cm-1的放射线的结构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46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16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以往的涂层的阻气性、水蒸汽阻挡性并不充分。此外,上述以往的涂层的耐热水性并不充分。因而,上述以往的涂层容易因蒸煮处理等热水处理而使阻气性、水蒸汽阻挡性降低,用途受到大幅限制。例如,上述以往的涂层在用于进行蒸煮处理的食品用包装材料的用途中存在限制。
此外,为了持续供给性能稳定的材料,需要廉价且简单的制造方法。
鉴于这样的状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制造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均优异、蒸煮处理后也可将两种阻挡性维持高水平的复合结构体的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可以形成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均优异、蒸煮处理后也可将两种阻挡性维持高水平的涂层的廉价且简便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将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析出的铝化合物的分散液、和磷化合物的溶液混合而得的涂布液。本发明人基于该新发现进一步反复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涂布液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涂布液:制备含有铝化合物(A)的分散液(S)的步骤(I);以及将至少前述分散液(S)和含有能够与前述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的磷化合物(B)混合的步骤(II);前述铝化合物(A)是通过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形成的化合物,来源于前述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前述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满足0.8≤(NM)/(NP)≤4.5,该涂布液中的粒子的粒度为2000nm以下。
用于制造复合结构体的本发明的方法是制造包含基材(X)和层叠于前述基材(X)上的层(Y)的复合结构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含有铝化合物(A)的分散液(S)的步骤(I);将至少前述分散液(S)和具有能够与前述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的磷化合物(B)混合,由此制备涂布液(U)的步骤(II);在前述基材(X)上涂布前述涂布液(U),由此在前述基材(X)上形成前述层(Y)的前体层的步骤(III);和将前述前体层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形成前述层(Y)的步骤(IV)。前述铝化合物(A)是通过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形成的化合物,前述涂布液(U)中,来源于前述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前述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满足0.8≤(NM)/(NP)≤4.5。
前述步骤(I)可以包括:在铝酸盐液中添加前述酸,由此得到含有前述铝化合物(A)的水性悬浊液(D)的步骤(I-a);和将前述水性悬浊液(D)的溶剂除去后进行脱盐,由此得到前述铝化合物(A)的步骤(I-b);进而,前述步骤(II)可以是将前述分散液(S)和含有前述磷化合物(B)的溶液(T)混合,由此制备前述涂布液(U)的步骤。此时,前述铝酸盐溶液可以包含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铝酸盐溶液可以包含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铝酸盐溶液可以含有聚合物(C),该聚合物(C)含有选自羟基、羧基、羧酸酐基、和羧基的盐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f)。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铝酸盐溶液可以包含含有羟基的聚合物。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步骤(I)可以包括:通过高剪切搅拌使前述步骤(I-b)中所得的前述铝化合物(A)分散于液体中而制备分散液(S)的步骤(I-c)。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磷化合物(B)可以是选自磷酸、多磷酸、亚磷酸、膦酸、和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涂布液(U)可以含有聚合物(C),该聚合物(C)含有选自羟基、羧基、羧酸酐基、和羧基的盐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f)。此时,前述聚合物(C)可以是选自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多糖类、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的盐、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盐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前述涂布液和制造方法中,前述涂布液(U)可以进一步含有选自乙酸、盐酸、硝酸、三氟乙酸和三氯乙酸中的至少1种酸化合物(D)。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中,800~1400cm-1的范围的前述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红外线吸收为最大的波数(n1)可以在1080~1130cm-1的范围。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中,前述基材(X)可以为层状。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中,前述基材(X)可以含有选自热塑性树脂膜层、纸层、和无机蒸镀层中的至少1种层。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在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可以为5g/(m2・day)以下。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在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可以为1ml/(m2・day・atm)以下。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在120℃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可以是浸渍前的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的2倍以下。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在120℃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可以是浸渍前的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的2倍以下。
本发明的包装材料含有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本发明的包装材料可以是蒸煮食品用的包装材料。
本发明的成形品是使用本发明的包装材料形成的。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vertical form fill seal pouch)、真空包装袋、壶嘴袋(spout pouch)、层合管容器、输液袋、容器用盖材料、纸容器或真空绝热体。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和涂布液,可以得到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均优异、蒸煮处理后也可将两种阻挡性维持高水平的复合结构体。此外,还可得到外观优异的复合结构体。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若无特别说明,则“阻气性”意指阻隔水蒸汽以外的气体的性能。此外,本说明书中,单独记为“阻挡性”的情形意指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这两种阻挡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以下说明中作为表现特定功能的材料有时例示具体材料(化合物等),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使用这种材料的方式。另外,若无特别限定,则所例示的材料可以1种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涂布液]
以下,对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涂布液进行说明。该制造方法是包含基材(X)和层叠于基材(X)的层(Y)的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IV)。步骤(I)中,制备含有铝化合物(A)的分散液(S)。步骤(II)中,将至少分散液(S)、和具有能够与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的磷化合物(B)混合,由此制备涂布液(U)。步骤(III)中,在基材(X)上涂布涂布液(U),由此在基材(X)上形成层(Y)的前体层。步骤(IV)中,将前体层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形成层(Y)。铝化合物(A)是通过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形成的化合物。涂布液(U)中,来源于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满足0.8≤(NM)/(NP)≤4.5。
[步骤(I)]
铝酸盐溶液是含有铝酸盐的溶液。构成铝酸盐的阴离子可以采用例如[Al(OH)4-、[Al(OH)63-等形态。铝酸盐溶液例如可通过将氢氧化铝溶解于碱来得到。以下,有时将铝酸盐溶液称为溶液(SA)。步骤(I)可以包括:通过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得到含有铝化合物(A)的水性悬浊液(D)的步骤(I-a);和将水性悬浊液(D)的溶剂除去后进行脱盐,由此得到铝化合物(A)的步骤(I-b)。
构成铝酸盐的阳离子的实例包括: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锌离子、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和铍离子等。这些铝酸盐或其浓缩液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容易地得到。溶剂的实例可以使用含有水的溶剂,典型地为水。如后所述,可以在作为溶剂的水中添加醇。
以下记载用于制备铝酸盐溶液的一例方法。这里,以碱种为钠的情形(即,构成铝酸盐的阳离子为钠离子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碱种为其它元素时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
铝酸盐溶液可通过使氢氧化铝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来制备。使氢氧化铝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时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优选为60~140℃的范围,更优选为80~12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90~100℃的范围。反应体系的温度若低于60℃,则有时会残留未反应的原料。此外,反应体系的温度若高于140℃,则溶剂的蒸发变得显著。溶解所需的时间没有限定,通常在0.1~3小时的范围。
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0~8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15~60质量%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0~40质量%的范围。若小于10质量%,则氢氧化铝的溶解速度变慢。此外,如果为80质量%以上,则水溶液的粘度增大,操作变得困难。使氢氧化铝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得的溶液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定,在一例中,以氢氧化铝的质量为铝酸盐溶液的10~80质量%的方式添加氢氧化铝。
步骤(I)(例如步骤(I-a))中添加的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乙酸、盐酸或硝酸。添加酸时的溶液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0~60℃的范围。酸优选以使pH为4.0~11.0的范围的方式来添加,更优选使pH为6.0~9.5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使pH为6.5~8.0的范围。
[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前述聚合物(C)或者含有羟基的聚合物]
溶液(SA)(铝酸盐溶液)可以包含: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前述聚合物(C)或者含羟基的聚合物。溶液(SA)通过包含含有羟基等亲水性高的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或者聚合物,使得铝化合物(A)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提高。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优选为含有羟基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作为含有羟基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的实例,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一元醇类或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类、聚乙烯醇等。前述聚合物(C)的实例如后述,其中,优选为含羟基的聚合物,从少量即可获得效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选聚乙烯醇。
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前述聚合物(C)或者含羟基的聚合物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设为0.01~99.00质量%的范围。
混合铝酸盐溶液时的、包含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的溶液的温度在10~99℃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设为10~99℃的范围。
步骤(I-b)中,将水性悬浊液(D)的溶剂除去后进行脱盐,由此可得到铝化合物(A)的固体。
作为将溶剂除去的方法,可举出例如:使用蒸发器的方法、或使用干燥机(热风干燥机或真空干燥机)的方法。干燥温度优选为20~160℃的范围,更优选为25~12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0~80℃的范围。干燥温度若高于160℃,则有时溶剂剧烈沸腾、或者铝化合物(A)发生反应。
此外,作为将溶剂除去的其它方法,还可通过对水性悬浊液(D)进行过滤来进行除去。不含聚乙烯醇等聚合物的情形中,有时采用该方法。
脱盐处理中,将由铝酸盐的碱种和添加的酸生成的盐除去。具体地,通过将水性悬浊液(D)的溶剂除去而得到固体物,将该固体物用洗涤液洗涤,由此将盐除去。用作洗涤液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宜地使用水。此外,洗涤液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可设为例如10~60℃的范围。
通过过滤去除洗涤液后,进行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由此得到固体的铝化合物(A)。干燥温度优选为20~160℃的范围,更优选为25~12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0~80℃的范围。干燥温度若高于160℃,则有时铝化合物(A)会发生反应。
通过使铝化合物(A)分散于溶剂中,可得到分散液(S)。例如,步骤(I)可以包括:通过高剪切搅拌使步骤(I-b)中所得的铝化合物(A)分散于液体中而制备分散液(S)的步骤(I-c)。高剪切搅拌可以使粒度减小且均匀,因而优选。分散液的分散介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适宜地使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等醇类。分散介质优选含有水,也可以含有水和醇。
使铝化合物(A)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高剪切搅拌机(均质混合器或均质机等)的方法、或使用粉碎机(球磨机或射流磨等)的方法。
在利用均质混合器或均质机的搅拌中,搅拌叶片端部的圆周速度优选为12m/s以上,更优选为15m/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9m/s以上。圆周速度若小于12m/s,则有时铝化合物(A)的粒度变大。
分散液(S)中的铝化合物(A)的粒度优选为1~3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1~20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100nm的范围。粒度若为300nm以上,则有阻挡性降低的倾向。分散液中的铝化合物(A)的粒度可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例如,测定可使用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制的装置(ELSZ-2),通过与涂布液(U)中粒子的粒度的测定相同的方法来实施。
使铝化合物(A)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1~3小时的范围。此外,分散介质的温度优选为2~50℃,更优选为2~40℃,进一步优选为2~30℃。分散介质的温度若为50℃以上,则有铝化合物(A)的粒度变大的倾向。
分散液(S)中的铝化合物(A)的含有率优选为0.1~3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1~20质量%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15质量%的范围。
[步骤(II)]
步骤(II)中,将至少分散液(S)、和具有能够与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的磷化合物(B)混合,由此制备涂布液(U)。应予说明,涂布液(U)也可通过将分散液(S)、磷化合物(B)和其它成分混合来制备。涂布液(U)优选通过至少混合分散液(S)、和含有磷化合物(B)的溶液(T)来制备。
[溶液(T)]
含有磷化合物(B)的溶液(T)可通过将磷化合物(B)溶解于溶剂来制备。磷化合物(B)的溶解性低时,可通过实施加热处理或超声波处理来促进溶解。
溶液(T)的制备中所用的溶剂可根据磷化合物(B)的种类而适宜选择,但优选含有水。只要不妨碍磷化合物(B)的溶解,则溶剂可以含有:甲醇、乙醇等醇;四氢呋喃、二噁烷、三噁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乙二醇、丙二醇等二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正丁基溶纤剂等二醇衍生物;甘油;乙腈;二甲基甲酰胺等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
溶液(T)中的磷化合物(B)的含有率优选在0.1~99质量%的范围,更优选在0.1~95质量%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0.1~90质量%的范围。此外,溶液(T)中的磷化合物(B)的含有率可以在0.1~50质量%的范围,也可在1~40质量%的范围,还可在2~30质量%的范围。
[磷化合物]
磷化合物(B)含有能够与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典型地,含有多个这种部位。在优选的一例中,磷化合物(B)含有2~20个这种部位(原子团或官能团)。这种部位的实例包括能够与存在于铝化合物(A)的表面的羟基反应的部位。例如,这种部位的实例包括直接键合于磷原子的卤素原子、或直接键合于磷原子的氧原子。这些卤素原子或氧原子可以与存在于铝化合物(A)的表面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水解缩合反应)。
作为磷化合物(B),例如可使用具有卤素原子和/或氧原子直接键合于磷原子的结构的磷化合物,由于使用这种磷化合物(B),可以通过与存在于铝化合物(A)的表面的羟基(水解)缩合而结合。磷化合物(B)可以具有1个磷原子,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磷原子。
作为磷化合物(B),可举出磷酸、多磷酸、亚磷酸、膦酸和它们的衍生物。作为多磷酸的具体例,可举出:焦磷酸、三磷酸、4个以上的磷酸缩合而成的多磷酸等。作为上述衍生物的实例,可举出:磷酸、多磷酸、亚磷酸、膦酸的盐、(偏酯)酯化合物、卤化物(氯化物等)、脱水物(五氧化二磷等)等。此外,膦酸的衍生物的实例还包括:与膦酸(H-P(=O)(OH)2)的磷原子直接键合的氢原子被可具有各种官能团的烷基所取代的化合物(例如,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N,N,N’,N’-亚乙基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等)、或其盐、(偏酯)酯化合物、卤化物和脱水物。进而,磷酸化淀粉等含有磷原子的有机高分子也可作为前述磷化合物(B)使用。这些磷化合物(B)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这些磷化合物(B)中,从使用后述涂布液(U)形成层(Y)时的涂布液(U)的稳定性和所得复合结构体的阻挡性更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单独使用磷酸、或并用磷酸与磷酸以外的磷化合物。
在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时,为了抑制局部的反应,优选一边抑制添加速度,进行强烈搅拌,一边进行混合。此时,可向搅拌着的分散液(S)中添加溶液(T),也可以向搅拌着的溶液(T)中添加分散液(S)。此外,通过将混合时的温度维持在30℃以下(例如20℃以下),有时可得到保存稳定性优异的涂布液(U)。进而,通过从混合结束时刻起进一步继续搅拌30分钟左右,有时可得到保存稳定性优异的涂布液(U)。
此外,涂布液(U)可以含有聚合物(C)。使涂布液(U)中含有聚合物(C)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分散液(S)、溶液(T)、或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液中以粉末或粒料的状态添加聚合物(C),然后使之溶解。此外,还可以在分散液(S)、溶液(T)、或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液中添加聚合物(C)的溶液并进行混合。此外,还可以在聚合物(C)的溶液中添加分散液(S)、溶液(T)、或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液并进行混合。通过使溶液(T)含有聚合物(C),在步骤(II)中将分散液(S)和溶液(T)混合时,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的反应速度得到缓和,其结果是,有时可得到经时稳定性优异的涂布液(U)。
通过涂布液(U)含有聚合物(C),可容易地制造含有层(Y)复合结构体,该层(Y)含有聚合物(C)。
[聚合物(C)]
聚合物(C)是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羧酸酐基和羧基的盐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f)的聚合物。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中,聚合物(C)可通过其所具有的官能团(f)直接或间接地与铝化合物(A)的粒子和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中的一者或两者键合。此外,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中,后述反应产物(R)还可具有聚合物(C)与铝化合物(A)或磷化合物(B)进行反应等而产生的聚合物(C)部分。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满足作为磷化合物(B)的要件并且含有官能团(f)的聚合物并不包含在聚合物(C)中,而是视为磷化合物(B)。
作为聚合物(C),可以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作为这种构成单元的具体例,可举出具有1个以上乙烯醇单元、丙烯酸单元、甲基丙烯酸单元、马来酸单元、衣康酸单元、马来酸酐单元、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等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聚合物(C)可以仅含有1种具有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具有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
为了得到具有更优异阻挡性和耐热水性的复合结构体,具有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在聚合物(C)的全部构成单元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1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70摩尔%以上,还可以为100摩尔%。
由具有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和其以外的其它构成单元构成聚合物(C)时,该其它构成单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该其它构成单元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酯单元、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丙烯酸乙酯单元、甲基丙烯酸乙酯单元、丙烯酸丁酯单元、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单元等衍生自(甲基)丙烯酸酯的构成单元;甲酸乙烯酯单元和乙酸乙烯酯单元等衍生自乙烯基酯的构成单元;苯乙烯单元和对苯乙烯磺酸单元等衍生自芳香族乙烯基的构成单元;乙烯单元、丙烯单元、和异丁烯单元等衍生自烯烃的构成单元等。聚合物(C)含有2种以上的构成单元时,该聚合物(C)可以是交替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递变型共聚物(tapered copolymer)中的任一者。
作为具有羟基的聚合物(C)的具体例,可举出: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的部分皂化物、聚乙二醇、聚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淀粉等多糖类、由多糖类衍生的多糖类衍生物等。作为具有羧基、羧酸酐基或羧基的盐的聚合物(C)的具体例,可举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它们的盐等。此外,作为含有不含官能团(f)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C)的具体例,可举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丁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皂化物等。为了得到具有更优异阻挡性和耐热水性的复合结构体,聚合物(C)优选为选自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多糖类、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的盐、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盐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聚合物(C)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为了得到具有更优异阻挡性和力学物性(落下冲击强度等)的复合结构体,聚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8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以上。聚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500000以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阻挡性,以层(Y)的质量为基准(100质量%),层(Y)中的聚合物(C)的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还可以为20质量%以下。聚合物(C)可以与层(Y)中的其它成分反应,也可以不反应。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聚合物(C)与其它成分反应的情形,也表述为聚合物(C)。例如,聚合物(C)与铝化合物(A)、和/或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结合的情形,也表述为聚合物(C)。此时,上述聚合物(C)的含有率是将与铝化合物(A)和/或磷原子结合前的聚合物(C)的质量除以层(Y)的质量来计算。
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可以仅由至少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反应产物(R)(其中,包括具有聚合物(C)部分的反应产物)构成,也可以仅由该反应产物(R)和未反应的聚合物(C)构成,但还可以进一步含有其它成分。
作为上述的其它成分,可举出例如:碳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硫酸氢盐、硼酸盐等无机酸金属盐;草酸盐、乙酸盐、酒石酸盐、硬脂酸盐等有机酸金属盐;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乙酰丙酮铝等)、环戊二烯基金属络合物(二茂钛等)、氰基金属络合物等金属络合物;层状粘土化合物;交联剂;聚合物(C)以外的高分子化合物;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等。
复合结构体中的层(Y)中的上述其它成分的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以下,还可以为0质量%(不含其它成分)。
涂布液(U)根据需要可含有选自乙酸、盐酸、硝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中的至少1种酸化合物(D)。以下,有时将该至少1种酸化合物(D)简称为“酸化合物(D)”。使涂布液(U)中含有酸化合物(D)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分散液(S)、溶液(T)、或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液中直接添加酸化合物(D)进行混合。此外,还可以在分散液(S)、溶液(T)、或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液中添加酸化合物(D)的溶液并进行混合。此外,还可以在酸化合物(D)的溶液中添加分散液(S)、溶液(T)、或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液并进行混合。通过溶液(T)含有酸化合物(D),在步骤(II)中将分散液(S)和溶液(T)混合时,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的反应速度得到缓和,其结果是,有时可得到经时稳定性优异的涂布液(U)。
含有酸化合物(D)的涂布液(U)中,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的反应受到抑制,可以抑制涂布液(U)中的反应物的沉淀和凝集。因而,通过使用含有酸化合物(D)的涂布液(U),所得复合结构体的外观有时改善。此外,由于酸化合物(D)的沸点为200℃以下,因而在复合结构体的制造过程中,通过使酸化合物(D)挥发等,可容易地从层(Y)中除去酸化合物(D)。
涂布液(U)中的酸化合物(D)的含有率优选为0.1~5.0质量%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5~2.0质量%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时,可得到由酸化合物(D)的添加所带来的效果,并且容易除去酸化合物(D)。分散液(S)中残留有酸成分时,可以考虑其残留量来决定酸化合物(D)的添加量。
由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所得的溶液可以直接用作涂布液(U)。此时,通常分散液(S)或溶液(T)中所含的溶剂则成为涂布液(U)的溶剂。此外,还可以对由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所得的溶液进行处理,而制备涂布液(U)。例如,可进行有机溶剂的添加、pH的调节、粘度的调节、添加物的添加等处理。
测定涂布液(U)中的粒子的粒度,结果表明前述粒度和所得复合结构体的品质存在关联性。粒度优选为2000nm以下,更优选为15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nm以下。粒度超过2000nm时,确认到外观和阻气性的变差,故不优选。此外,粒度优选为0.6nm以上。
涂布液(U)中的粒子的粒度是将涂布液(U)用水稀释,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法来测定的。对于测定方法,在后述实施例中详细记载。
还可以在由分散液(S)和溶液(T)的混合所得的溶液中,以不会损害所得涂布液(U)的稳定性的范围添加有机溶剂。通过有机溶剂的添加,步骤(III)中涂布液(U)对基材(X)的涂布有时变得容易。作为有机溶剂,优选为会在所得涂布液(U)中均匀混合的有机溶剂。作为优选的有机溶剂的实例,可举出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醇;四氢呋喃、二噁烷、三噁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乙烯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等酮;乙二醇、丙二醇等二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正丁基溶纤剂等二醇衍生物;甘油;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
从涂布液(U)的保存稳定性、和涂布液(U)对基材的涂布性的观点出发,涂布液(U)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在1~2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在2~15质量%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3~10质量%的范围。涂布液(U)的固体成分浓度例如可如下计算:在皿中添加规定量的涂布液(U),将整个该皿在100℃的温度下进行溶剂等挥发成分的除去,将残留的固体成分的质量除以最初添加的涂布液(U)的质量,从而算出。此时,优选每干燥一定时间则测定残留固体成分的质量,将直至连续2次的质量差可以忽视的水平时的质量作为残留的固体成分的质量来计算固体成分浓度。
从涂布液(U)的保存稳定性和复合结构体的阻挡性的观点出发,涂布液(U)的pH优选在0.5~6.0的范围,更优选在0.5~5.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0.5~4.0的范围。
涂布液(U)的pH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调整,例如,可通过添加酸性化合物或碱性化合物来进行调整。酸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盐酸、硝酸、硫酸、磷酸、乙酸、丁酸、和硫酸铵。碱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三甲基胺、吡啶、碳酸钠、和乙酸钠。
随着时间的经过,涂布液(U)的状态发生变化,且具有最终成为凝胶状的组合物、或产生沉淀的倾向。直至如上所述状态发生变化为止的时间取决于涂布液(U)的组成。为了在基材(X)上稳定地涂布涂布液(U),优选涂布液(U)的粘度长期稳定。将步骤(II)完成时的粘度作为基准粘度时,优选制备溶液(U),以使在25℃静置2天后,用布氏粘度计(B型粘度计:60rpm)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粘度为基准粘度的5倍以内。涂布液(U)的粘度在上述的范围时,多可得到储藏稳定性优异、同时还具有更优异阻挡性的复合结构体。
作为将涂布液(U)的粘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内的方法,可采用例如:调整固体成分的浓度、调整pH、添加粘度调节剂等方法。粘度调节剂的实例包括:羧甲基纤维素、淀粉、膨润土、黄蓍胶、硬脂酸盐、藻酸盐、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
只要可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则涂布液(U)可含有上述物质以外的其它物质。例如,涂布液(U)可以含有:碳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硫酸氢盐、硼酸盐等无机金属盐;草酸盐、乙酸盐、酒石酸盐、硬脂酸盐等有机酸金属盐;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乙酰丙酮铝等)、环戊二烯基金属络合物(二茂钛等)、氰基金属络合物等金属络合物;层状粘土化合物;交联剂;聚合物(C)以外的高分子化合物;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等。
[步骤(III)]
步骤(III)中,在基材(X)上涂布涂布液(U),由此在基材(X)上形成层(Y)的前体层。涂布液(U)可以直接涂布于基材(X)的至少一面上。此外,在涂布涂布液(U)之前,可以用公知的锚涂剂对基材(X)的表面进行处理,或在基材(X)的表面涂布公知的粘接剂等,而预先在基材(X)的表面形成粘接层(H)。
此外,涂布液(U)可根据需要进行脱气和/或脱泡处理。作为脱气和/或脱泡处理的方法,例如有利用真空抽吸、加热、离心、超声波等的方法,可优选使用包含真空抽吸的方法。
将涂布液(U)涂布于基材(X)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公知的方法。作为优选的方法,可举出例如:流延法、浸渍法、辊涂法、凹版印刷涂布法、丝网印刷法、逆向涂布法、喷涂法、吻涂法、模涂法、刮棒涂布法(metering bar coating)、封闭式刮刀并用涂布法(chamber doctor-using coating)、帘涂法等。
通常,在步骤(III)中将涂布液(U)中的溶剂除去,由此形成层(Y)的前体层。溶剂的除去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适用公知的干燥方法。具体地,可将热风干燥法、热辊接触法、红外线加热法、微波加热法等干燥方法单独、或组合适用。干燥温度优选为比基材(X)的流动开始温度低0~15℃以上。涂布液(U)含有聚合物(C)时,干燥温度优选为比聚合物(C)的热分解开始温度低15~20℃以上。干燥温度优选在70~200℃的范围,更优选在80~18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90~160℃的范围。溶剂的除去可在常压下或减压下的任一条件下实施。此外,也可通过后述步骤(IV)中的热处理将溶剂除去。
在层状的基材(X)的两面层叠层(Y)时,可以将涂布液(U)涂布于基材(X)的一面后将溶剂除去,由此形成第1层(第1层(Y)的前体层),接着将涂布液(U)涂布于基材(X)的另一面后将溶剂除去,由此形成第2层(第2层(Y)的前体层)。涂布于各面的涂布液(U)的组成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具有立体形状的基材(X)的多个面层叠层(Y)时,可通过上述方法在各面分别形成层(层(Y)的前体层)。或者,也可将涂布液(U)同时涂布于基材(X)的多个面并使之干燥,由此同时形成多个层(层(Y)的前体层)。
[步骤(IV)]
步骤(IV)中,通过将步骤(III)中所形成的前体层(层(Y)的前体层)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来形成层(Y)。作为处理前体层的方法,可举出:热处理、照射紫外线等电磁波等。步骤(IV)中进行的处理可以是使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进行反应的处理。例如,步骤(IV)中进行的处理可以是使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进行反应,由此通过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使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结合的处理。应予说明,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前述前体层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800~1400cm-1的范围的最大吸光度(A1’)和2500~4000cm-1的范围的基于羟基的伸缩振动的最大吸光度(A2’)有时满足吸光度(A2’)/吸光度(A1’)>0.2的关系。
步骤(IV)中进行的是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通过磷原子(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结合的反应。就其它观点而言,步骤(IV)中进行的是生成反应产物(R)的反应,其中,反应产物(R)是至少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进行反应而成的反应产物。为了使该反应充分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110℃以上,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0℃以上。热处理温度若低,则获得充分的反应度所需的时间变长,成为生产率降低的原因。热处理温度的优选的上限根据基材(X)的种类等而不同。例如,在使用由聚酰胺系树脂制成的热塑性树脂膜作为基材(X)时,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190℃以下。此外,在使用由聚酯系树脂制成的热塑性树脂膜作为基材(X)时,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220℃以下。热处理可以在空气中、氮气氛下、或氩气氛下等条件下实施。
热处理的时间优选在0.1秒~1小时的范围,更优选在1秒~15分钟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5~300秒的范围。一例热处理是在110~220℃的范围进行0.1秒~1小时。此外,另一例热处理中,在120~200℃的范围进行5~300秒(例如60~300秒)。
用于制造复合结构体的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包括:对层(Y)的前体层或层(Y)照射紫外线的步骤。紫外线照射可以在步骤(III)之后(例如,在涂布的涂布液(U)的溶剂的除去基本完成后)的任意阶段进行。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适用公知的方法。照射的紫外线的波长优选在170~250nm的范围,更优选在170~190nm的范围和/或230~250nm的范围。此外,也可以替代紫外线照射而进行电子射线或γ射线等放射线的照射。通过进行紫外线照射,有时可使复合结构体的阻挡性能更高度体现。
为了在基材(X)和层(Y)之间配置粘接层(H)而在涂布涂布液(U)之前用公知的锚涂剂处理基材(X)的表面、或在基材(X)的表面涂布公知的粘接剂时,优选进行熟化处理。具体地,优选在涂布涂布液(U)之后且在步骤(III)的热处理步骤之前,将涂布有涂布液(U)的基材(X)在较低温度下长时间放置。熟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小于110℃,更优选为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下。此外,熟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熟化处理的时间优选在0.5~10天的范围,更优选在1~7天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1~5天的范围。通过进行这样的熟化处理,基材(X)和层(Y)之间的粘接力变得更加牢固。
经由步骤(IV)的热处理而得的复合结构体可以直接作为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使用。但是,也可在该复合结构体上如上所述进一步粘接或形成其它构件(其它层等)来作为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该构件的粘接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
[涂布液]
本发明的涂布液为上述涂布液(U)。即,本发明的涂布液含有铝化合物(A)、磷化合物(B)和溶剂。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涂布液可以进一步含有选自聚合物(C)和酸化合物(D)中的至少1者。通过将用本发明的涂布液(U)形成的层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形成层(Y)。
[复合结构体]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应予说明,针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事项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因而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适用于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事项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含有基材(X)和层叠于该基材(X)的层(Y)。复合结构体中的层(Y)含有反应产物(R),前述反应产物(R)是至少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反应产物,800~1400cm-1的范围的该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红外线吸收为最大的波数(n1)在1080~1130cm-1的范围。此外,在可含有复合结构体的其它方式中,复合结构体是具有基材(X)和层叠于前述基材(X)的层(Y)的复合结构体,其中,前述层(Y)含有反应产物(R),前述反应产物(R)含有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反应产物(r),来源于该反应产物(r)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800~1400cm-1的范围的红外线吸收为最大的波数(n1)在1080~1130cm-1的范围。
以下,有时将该波数(n1)称为“最大吸收波数(n1)”。铝化合物(A)通常以铝化合物(A)的粒子的形态与磷化合物(B)反应。
复合结构体中的层(Y)中,使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结合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数优选为使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结合的磷原子的摩尔数的0~1倍的范围(例如0~0.9倍的范围),例如,可以为0.3倍以下、0.05倍以下、0.01倍以下、或0倍。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可以部分地含有不参与反应的铝化合物(A)和/或磷化合物(B)。
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含有反应产物(R),前述反应产物(R)是至少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反应产物,800~1400cm-1的范围的该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红外线吸收为最大的波数(n1)在1080~1130cm-1的范围。此外,在可以含有复合结构体的其它方式中,其是具有基材(X)和层叠于前述基材(X)的层(Y)的复合结构体,其中,前述层(Y)含有反应产物(R),前述反应产物(R)是至少铝化合物(A)和磷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反应产物,800~1400cm-1的范围的前述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来源于构成铝化合物(A)的键、构成前述磷化合物(B)的键、以及铝化合物(A)和前述磷化合物(B)各自自身和/或相互反应而形成的键的所有红外线吸收峰中,来源于构成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Al)和来源于前述化合物(B)的磷原子(P)通过氧原子(O)键合而成的Al-O-P所示的键的红外线吸收峰为最大,来源于Al-O-P所示的键的红外线吸收峰的波数(n1)在1080~1130cm-1的范围。
通常,金属化合物和磷化合物反应而生成M-O-P所示的键,该键中,构成金属化合物的金属原子(M)和来源于磷化合物的磷原子(P)通过氧原子(O)键合,此时在红外线吸收光谱中会产生特征峰。这里,该特征峰根据该键周围的环境和结构等而在特定波数显示出吸收峰。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可知,基于M-O-P键的吸收峰位于1080~1130cm-1的范围时,在所得复合结构体中会表现出优异的阻挡性和耐热水性。可知特别是该吸收峰在通常可观察到来源于各种原子和氧原子的键的吸收的800~1400cm-1的区域中,作为最大吸收波数的吸收峰而出现时,则在所得复合结构体中会表现出更优异的阻挡性和耐热水性。
应予说明,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但认为在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通过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并且不通过并非来源于铝化合物(A)的金属原子而键合,继而构成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Al)和磷原子(P)通过氧原子(O)而键合的Al-O-P所示的键生成时,由于铝化合物(A)的粒子的表面这一较为固定的环境,在该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基于Al-O-P键的吸收峰会在1080~1130cm-1的范围作为800~1400cm-1的区域的最大吸收波数的吸收峰而出现。
从形成阻挡性和耐热水性更优异的复合结构体的角度出发,上述最大吸收波数(n1)优选在1085~1120cm-1的范围,更优选在1090~1110cm-1的范围。
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有时在2500~4000cm-1的范围观察到键合于各种原子的羟基的伸缩振动的吸收。作为在该范围观察到吸收的羟基的实例,可举出:存在于铝化合物(A)的表面且具有Al-OH的形态的羟基、与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P)键合且具有P-OH的形态的羟基、来源于聚合物(C)的具有C-OH的形态的羟基等。存在于层(Y)中的羟基的量可以与2500~4000cm-1的范围的基于羟基的伸缩振动的最大吸收的波数(n2)的吸光度(A2)相关。这里,波数(n2)是2500~4000cm-1的范围的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基于羟基的伸缩振动的红外线吸收为最大的波数。以下,有时将波数(n2)称为“最大吸收波数(n2)”。
存在于层(Y)中的羟基的量越多,则羟基成为水分子的透过路径而具有水蒸汽阻挡性、耐热水性降低的倾向。此外,认为在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上述最大吸收波数(n1)的吸光度(A1)与上述吸光度(A2)的比率[吸光度(A2)/吸光度(A1)]越小,则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越有效地通过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而结合。因此,从使所得复合结构体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高度体现的观点出发,该比率[吸光度(A2)/吸光度(A1)]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层(Y)具有如上所述比率[吸光度(A2)/吸光度(A1)]的复合结构体可通过对后述构成铝化合物(A)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的比率或热处理条件等进行调整而得到。应予说明,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后述层(Y)的前体层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800~1400cm-1的范围的最大吸光度(A1’)和2500~4000cm-1的范围的基于羟基的伸缩振动的最大吸光度(A2’)有时满足吸光度(A2’)/吸光度(A1’)>0.2的关系。
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在上述最大吸收波数(n1)处具有最大值的吸收峰的半峰宽,从所得复合结构体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0cm-1以下,更优选为150cm-1以下,更优选为130cm-1以下,更优选为110cm-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cm-1以下,特别优选为50cm-1以下。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但认为在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通过磷原子结合时,铝化合物(A)的粒子彼此通过来源于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并且不通过并非来源于铝化合物(A)的金属原子而结合,继而构成铝化合物(A)的金属原子(M)和磷原子(P)通过氧原子(O)键合的M-O-P所示的键生成时,由于铝化合物(A)的粒子的表面这一较为固定的环境,因而在最大吸收波数(n1)处具有最大值的吸收峰的半峰宽为上述范围。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最大吸收波数(n1)的吸收峰的半峰宽可通过求出在该吸收峰中具有吸光度(A1)的一半吸光度(吸光度(A1)/2)的2点的波数并计算其差而得到。
上述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可通过用ATR法(全反射测定法)测定、或从复合结构体中刮去层(Y),并用KBr法测定其红外线吸收光谱而得到。
[层(Y)的厚度]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层(Y)的厚度(复合结构体具有2层以上的层(Y)时为各层(Y)的厚度的总计)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9μm以下。通过使层(Y)变薄,可以将印刷、层合等加工时的复合结构体的尺寸变化抑制较低,可以进一步增大复合结构体的柔软性,使其力学特性接近于基材自身的力学特性。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中,在层(Y)的厚度的总计为1.0μm以下(例如0.9μm以下)的情形,也可以使40℃、90/0%RH(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5g/(m2・day)以下,并且使20℃、85%RH(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为1ml/(m2・day・atm)以下。这里,“90/0%RH”意指相对于复合结构体,一侧的相对湿度为90%且另一侧的相对湿度为0%。此外,层(Y)的厚度(复合结构体具有2层以上的层(Y)时为各层(Y)的厚度的总计)优选为0.1μm以上(例如0.2μm以上)。应予说明,从使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阻挡性变得更为良好的观点出发,每1层层(Y)的厚度优选为0.05μm以上(例如0.15μm以上)。层(Y)的厚度可通过层(Y)的形成中所用的后述涂布液(U)的浓度、或其涂布方法来控制。
[基材(X)]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所具有的基材(X)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由各种材质制成的基材。作为基材(X)的材质,可举出例如: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树脂;布帛、纸类等纤维聚集体;木材;玻璃;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应予说明,基材还可以是由多种材质制成的复合构成或多层构成。
基材(X)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膜或片等层状的基材,也可以是具有球、多面体和管等立体形状的各种成形体。其中,在将复合结构体(层叠结构体)用作用于包装食品等的包装材料时,层状的基材特别有用。
作为层状的基材,可举出例如:含有选自热塑性树脂膜层、热固性树脂膜层、纤维聚合物片(布帛、纸等)层、木材片层、玻璃层、无机蒸镀层和金属箔层中的至少1种层的单层或多层的基材。其中,优选为含有选自热塑性树脂膜层、纸层和无机蒸镀层中的至少1种层的基材,此时的基材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使用了这种基材的复合结构体(层叠结构体)的加工为包装材料的加工性或用作包装材料时的各种特性优异。
作为形成热塑性树脂膜层的热塑性树脂膜,可举出例如:将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它们的共聚物等聚酯系树脂;尼龙-6、尼龙-66、尼龙-12等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含羟基聚合物;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腈;聚乙酸乙烯酯;聚碳酸酯;聚芳酯;再生纤维素;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离聚物树脂等热塑性树脂进行成形加工而得的膜。作为可用作用于包装食品等的包装材料的层叠体的基材,优选为由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6或尼龙-66制成的膜。在包装材料以外的用途中,除了形成上述热塑性膜层的热塑性树脂之外,还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间规立构聚苯乙烯、环状聚烯烃、环状烯烃共聚物、多乙酰基纤维素、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氯乙烯、聚甲基戊烯等。
热塑性树脂膜可以是拉伸膜,也可以是未拉伸膜。从所得复合结构体的加工适合性(印刷或层合等)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为拉伸膜、特别优选为双轴拉伸膜。双轴拉伸膜可以是用同时双轴拉伸法、逐次双轴拉伸法、和筒式拉伸法(tubular stretching)中任一方法制造得到的双轴拉伸膜。
作为纸层中所用的纸,可举出例如:牛皮纸、上等纸、模造纸、玻璃纸、羊皮纸、合成纸、白板纸、马尼拉纸板、奶制品纸盒纸板、纸杯用纸、象牙纸(ivory paper)等。通过使用含有纸层的基材,可以得到纸容器用的层叠结构体。
无机蒸镀层优选具有对氧气和水蒸汽的阻挡性。无机蒸镀层可适宜使用如铝等金属蒸镀层那样具有遮光性的无机蒸镀层、或具有透明性的无机蒸镀层。无机蒸镀层可通过在基体上蒸镀无机物来形成,可以将基体上形成有无机蒸镀层的层叠体整体作为多层构成的基材(X)使用。作为具有透明性的无机蒸镀层,可举出例如:由氧化铝、氧化硅、氧氮化硅、氧化镁、氧化锡、或它们的混合物等无机氧化物形成的层;由氮化硅、碳氮化硅等无机氮化物形成的层;由碳化硅等无机碳化物形成的层等。其中,从对氧气和水蒸汽的阻挡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氮化硅形成的层。
无机蒸镀层的优选的厚度根据构成无机蒸镀层的成分的种类而不同,通常为2~500nm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可以选择使复合结构体的阻挡性和机械物性变得良好的厚度。若无机蒸镀层的厚度小于2nm,则无机蒸镀层对氧气和水蒸汽的阻挡性表现的重现性有降低的倾向,此外,无机蒸镀层也有时不表现充分的阻挡性。此外,若无机蒸镀层的厚度超过500nm,则在使复合结构体拉伸或屈曲时,无机蒸镀层的阻挡性有容易降低的倾向。无机蒸镀层的厚度更优选在5~20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10~100nm的范围。
作为无机蒸镀层的形成方法,可举出: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覆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其中,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真空蒸镀法。作为进行真空蒸镀时的加热方式,优选为电子射线加热方式、电阻加热方式和感应加热方式(induction heating technique)中的任一者。此外,为了提高无机蒸镀层与形成有该无机蒸镀层的基体的密合性以及无机蒸镀层的致密性,可以采用等离子体辅助法或离子束辅助法来进行蒸镀。此外,为了提高无机蒸镀层的透明性,也可以采用通过在蒸镀之际吹送氧气等来产生反应的反应蒸镀法。
基材(X)为层状时,从所得复合结构体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其厚度优选在1~200μm的范围、更优选在5~100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7~60μm的范围。
[粘接层(H)]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中,层(Y)可以以与基材(X)直接接触的方式层叠,但也可以通过配置于基材(X)和层(Y)之间的粘接层(H)将层(Y)层叠于基材(X)上。通过该构成,有时可以提高基材(X)和层(Y)的粘接性。粘接层(H)可以用粘接性树脂形成。由粘接性树脂制成的粘接层(H)可通过用公知的锚涂剂处理基材(X)的表面,或者在基材(X)的表面涂布公知的粘接剂来形成。作为该粘接剂,优选为将多异氰酸酯成分和多元醇成分混合并使其反应的双组份反应型聚氨酯系粘接剂。此外,有时通过在锚涂剂或粘接剂中加入公知的硅烷偶联剂等少量的添加剂,可进一步提高粘接性。作为硅烷偶联剂的适宜的实例,可举出具有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氨基、脲基、巯基等反应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将基材(X)和层(Y)通过粘接层(H)牢固粘接,由此在对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实施印刷或层合等加工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阻挡性和外观的恶化。
通过将粘接层(H)加厚,可以提高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强度。但是,若将粘接层(H)过于加厚,则有外观变差的倾向。粘接层(H)的厚度优选在0.03~0.18μm的范围。通过该构成,在对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实施印刷或层合等加工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阻挡性和外观的恶化,进而还可提高使用了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包装材料的落下强度。粘接层(H)的厚度更优选在0.04~0.14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0.05~0.10μm的范围。
[复合结构体的构成]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层叠体)可以仅由基材(X)和层(Y)构成,也可以仅由基材(X)、层(Y)和粘接层(H)构成。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以含有多个层(Y)。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进一步含有基材(X)、层(Y)和粘接层(H)以外的其它构件(例如热塑性树脂膜层、纸层、无机蒸镀层等其它层等)。具有这种其它构件(其它层等)的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如下制造:在基材(X)上直接或通过粘接层(H)层叠层(Y)后,进而将该其它构件(其它层等)直接或通过粘接层粘接或形成。通过使这种其它构件(其它层等)包含在复合结构体中,可以提高复合结构体的特性、或赋予新的特性。例如,可以对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赋予热封性、或进一步提高阻挡性和力学物性。
特别地,通过使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最表面层为聚烯烃层,可以对复合结构体赋予热封性、或使复合结构体的力学特性提高。从提高热封性或力学特性等观点出发,聚烯烃优选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此外,为了提高复合结构体的力学特性,作为其它层,优选层叠选自由聚酯制成的膜、由聚酰胺制成的膜、和由含羟基的聚合物制成的膜中的至少1种膜。从提高力学特性的观点出发,聚酯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优选为尼龙-6,含羟基的聚合物优选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应予说明,各层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锚涂层或由粘接剂制成的层。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以含有配置于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的表面保护层。作为表面保护层,优选为由不易受损的树脂制成的层。此外,如太阳能电池那样有时在室外利用的装置的表面保护层优选为由耐候性(例如耐光性)高的树脂制成。此外,在保护需要使光透过的面时,优选透光性高的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膜)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4-氟化乙烯-全氯烷氧基共聚物、4-氟化乙烯-6-氟化丙烯共聚物、2-乙烯-4-氟化乙烯共聚物、聚3-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化乙烯。一例复合结构体含有配置于一个表面的丙烯酸类树脂层。应予说明,为了提高表面保护层的耐久性,可以在表面保护层中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紫外线吸收剂)。耐候性高的表面保护层的优选的一例是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丙烯酸类树脂层。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公知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包括: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水杨酸酯系、氰基丙烯酸酯系、镍系、三嗪系的紫外线吸收剂。此外,还可并用其它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表面保护层被层叠于基材与阻挡层性多层膜的层叠膜(以下,有时称为“阻挡膜”)。在阻挡膜上层叠表面保护层的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层将两者粘接。粘接层可以根据表面保护层的种类来选择。例如,在表面保护层为丙烯酸类树脂膜的情形中,粘接层可使用聚乙烯醇缩醛(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此时,可以将阻挡膜和表面保护层通过粘接层进行热层合。
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还可以通过将至少1层的层(Y)、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包含基材)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可以为含颜料的聚烯烃层、耐热性聚烯烃层、或双轴拉伸耐热性聚烯烃层)、含羟基的聚合物层(例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纸层、无机蒸镀膜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粘接层等。复合结构体只要包括基材和层(Y),则对上述其它层和层(Y)的数目以及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应予说明,上述其它层可以替换为由其材料制成的成形体(具有立体形状的成形体)。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的具体例如下所示。应予说明,以下的具体例中,各层可以替换为由其材料制成的成形体(具有立体形状的成形体)。此外,复合结构体可以具有粘接层(H)等粘接层,以下具体例中省略该粘接层的记载。 
(1)层(Y)/聚酯层、
(2)层(Y)/聚酯层/层(Y)、
(3)层(Y)/聚酰胺层、
(4)层(Y)/聚酰胺层/层(Y)、
(5)层(Y)/聚烯烃层、
(6)层(Y)/聚烯烃层/层(Y)、
(7)层(Y)/含羟基的聚合物层、
(8)层(Y)/含羟基的聚合物层/层(Y)、
(9)层(Y)/纸层、
(10)层(Y)/纸层/层(Y)、
(11)层(Y)/无机蒸镀膜层/聚酯层、
(12)层(Y)/无机蒸镀膜层/聚酰胺层、
(13)层(Y)/无机蒸镀膜层/聚烯烃层、
(14)层(Y)/无机蒸镀膜层/含羟基的聚合物层、
(15)层(Y)/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16)层(Y)/聚酯层/层(Y)/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17)聚酯层/层(Y)/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18)层(Y)/聚酰胺层/聚酯层/聚烯烃层、
(19)层(Y)/聚酰胺层/层(Y)/聚酯层/聚烯烃层、
(20)聚酰胺层/层(Y)/聚酯层/聚烯烃层、
(21)层(Y)/聚烯烃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22)层(Y)/聚烯烃层/层(Y)/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23)聚烯烃层/层(Y)/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24)层(Y)/聚烯烃层/聚烯烃层、
(25)层(Y)/聚烯烃层/层(Y)/聚烯烃层、
(26)聚烯烃层/层(Y)/聚烯烃层、
(27)层(Y)/聚酯层/聚烯烃层、
(28)层(Y)/聚酯层/层(Y)/聚烯烃层、
(29)聚酯层/层(Y)/聚烯烃层、
(30)层(Y)/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31)层(Y)/聚酰胺层/层(Y)/聚烯烃层、
(32)聚酰胺层/层(Y)/聚烯烃层、
(33)层(Y)/聚酯层/纸层、
(34)层(Y)/聚酰胺层/纸层、
(35)层(Y)/聚烯烃层/纸层、
(36)聚烯烃层/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酯层/聚烯烃层、
(37)聚烯烃层/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酰胺层/聚烯烃层、
(38)聚烯烃层/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烯烃层、
(39)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酯层/聚烯烃层、
(40)聚烯烃层/纸层/层(Y)/聚烯烃层、
(41)纸层/层(Y)/聚酯层/聚烯烃层、
(42)纸层/层(Y)/聚烯烃层、
(43)层(Y)/纸层/聚烯烃层、
(44)层(Y)/聚酯层/纸层/聚烯烃层、
(45)聚烯烃层/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烯烃层/含羟基的聚合物层、
(46)聚烯烃层/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烯烃层/聚酰胺层、
(47)聚烯烃层/纸层/聚烯烃层/层(Y)/聚烯烃层/聚酯层。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满足以下至少1种性能的复合结构体。在优选的一例中,层(Y)的厚度(复合结构体具有2层以上的层(Y)时为各层(Y)的厚度的总计)为1.0μm以下(例如为0.9μm以下或0.8μm以下或0.5μm以下)的复合结构体满足以下至少1种性能。
(性能1)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5g/(m2・day)以下。
(性能2)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为1ml/(m2・day・atm)以下。
(性能3)在120℃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浸渍前的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的2倍以下。
(性能4)在120℃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为浸渍前的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的2倍以下。
[用途]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均优异、且在屈曲处理后也可将两种阻挡性维持高水平。此外,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外观优异的复合结构体。因而,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适用于各种用途。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特别优选用作包装材料。包装材料以外的用途的实例包括:LCD用基板膜、有机EL用基板膜、电子纸用基板膜、电子装置用密封膜、PDP用膜、LED用膜、IC标签用膜、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太阳能电池用保护膜等电子装置相关膜、光通信用构件、电子仪器用挠性膜、燃料电池用隔膜、燃料电池用密封膜、各种功能性膜的基板膜。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以用于替代保护太阳能电池表面的玻璃。即,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以避免使用实质上不具有挠性的厚玻璃基板。但在含有厚玻璃基板的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
通过将本发明的保护膜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的规定面,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固定保护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保护膜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固定,例如,可使用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等粘接层进行固定(粘接)。具体地,可使用与保护膜分开的粘接层进行层叠,也可使用包含粘接层的保护膜进行层叠。粘接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粘接层、或上述粘接层。粘接层的实例包括发挥粘接层功能的膜。
对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层叠体的太阳能电池没有特别限定。太阳能电池的实例包括:硅系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硅系太阳能电池的实例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质硅太阳能电池等。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实例包括: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I-I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此外,太阳能电池可以是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集聚形的太阳能电池,也可以不是集聚形的太阳能电池。
该包装材料可适用于各种用途,优选用于要求对氧或水蒸汽的阻挡性的用途、或包装材料的内部被各种功能性气体所置换的用途。例如,本发明的包装材料可优选用作食品用包装材料。在用作食品用包装材料时,特别优选用于自立袋等具有折叠线的形态。此外,本发明的包装材料除了食品用包装材料以外,还可优选用作用于包装农药、医药等药品;医疗器材;机械部件、精密材料等产业资材;衣物等的包装材料。
本发明的成形品是使用本发明的包装材料形成的。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vertical form fill seal pouch)、真空包装袋、壶嘴袋(spout pouch)、层合管容器、输液袋、容器用盖材料、纸容器或真空绝热体。此外,本发明的成形品还可以是真空绝热体以外的成形品。
本发明的成形品(例如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等)中进行热封。进行热封时,通常需要在作为成形品的内侧的一侧、或者作为成形品的内侧的一侧和作为外侧的一侧这两侧配置能够热封的层。能够热封的层仅位于作为成形品(袋)的内侧的一侧时,通常主体部的密封为对接缝密封。能够热封的层位于作为成形品的内侧的一侧和作为外侧的一侧这两侧时,通常主体部的密封为搭接缝密封。作为能够热封的层,优选为聚烯烃层(以下,有时记为“PO层”)。
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包装例如液体、粘稠体、粉体、固体零碎物、或组合它们而成的食品或饮料物等的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本发明的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优异,屈曲处理后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小。因而,通过该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可长期抑制内容物的品质劣化。
以下,有时将含有基材(X)和层叠于基材(X)的层(Y)的多层膜称为阻挡性多层膜。该阻挡性多层膜也是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1种。阻挡性多层膜中可以层叠有用于赋予各种特性(例如热封性)的层。例如,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具有:阻挡性多层膜/粘接层/聚烯烃层、或聚烯烃层/粘接层/阻挡性多层膜/粘接层/聚烯烃层等构成。即,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含有配置于一最表面的聚烯烃层。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还可含有配置于一最表面的第1聚烯烃层、和配置于另一最表面的第2聚烯烃层。第1聚烯烃层和第2聚烯烃层可以相同或不同。
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纸层、无机蒸镀膜层、EVOH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可举出:阻挡性多层膜/聚酰胺层/PO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PO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等构成。这些构成中,作为阻挡性多层膜的基材,可使用例如聚酰胺膜。该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在制袋后、加热杀菌后、加热杀菌/输送后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特别优异。构成上述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的各层的层与层之间可以设置粘接层。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层(Y)位于基材的单面时,层(Y)可以朝向该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向。
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包装含有固体成分的食品等的真空包装袋。该真空包装袋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优异,屈曲处理后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也小。因而,该真空包装袋基本没有真空包装・加热杀菌处理时的变形所致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该真空包装袋柔软,且易于与含固体成分的食品密合,因而真空包装时的脱气容易。因而,该真空包装袋可以减少真空包装体内的残留氧,食品的长期保存性优异。此外,由于真空包装后不易产生有棱角、或有折弯的部分,因而不易产生针孔或裂纹等缺陷。此外,通过该真空包装袋,可以抑制真空包装袋彼此、真空包装袋和纸板的摩擦造成的针孔的产生。此外,该真空包装袋由于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优异,因而可以长期抑制内容物(例如食品)的品质劣化。
真空包装袋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无机蒸镀膜层、EVOH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真空包装袋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可举出:阻挡性多层膜/聚酰胺层/PO层、和聚酰胺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等构成。这些构成中,作为阻挡性多层膜的基材,可使用例如聚酰胺膜。使用这种复合结构体的真空包装袋在真空包装后、或真空包装・加热杀菌后的阻气性特别优异。上述各层的层间也可设置粘接层。此外,层(Y)仅层叠于基材的单面时,相对于基材,层(Y)可以位于真空包装袋的外侧或内侧。
本发明的成形品还可以是包装各种液状物质的壶嘴袋。该壶嘴袋可用作液体饮料(例如清凉饮料)、布丁饮料、酸奶、果汁、调味品、功能性水、流食等的容器。此外,该壶嘴袋还可优选用作氨基酸输液剂、电解质输液剂、糖质输液剂、输液用脂肪乳剂等液状医药品的容器。该壶嘴袋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优异,屈曲处理后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也小。因此,通过使用该壶嘴袋,可在输送后、长期保存后也防止内容物因氧变质。此外,该壶嘴袋的透明性良好,因而容易确认内容物、容易确认劣化造成的内容物的变质。
壶嘴袋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无机蒸镀膜层、EVOH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壶嘴袋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可举出:阻挡性多层膜/聚酰胺层/PO层、和聚酰胺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等构成。上述各层的层间也可设置粘接层。此外,层(Y)仅层叠于基材的单面时,相对于基材,阻气层可以位于壶嘴袋的外侧或内侧。
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包装化妆品、药品、医药品、食品、牙膏等的层合管容器。该层合管容器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优异,屈曲处理后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也小,使用时即使经受挤压(squeeze)后也维持优异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此外,该层合管容器的透明性良好,因而容易确认内容物、容易确认劣化造成的内容物的变质。
层合管容器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酰胺层、聚烯烃层(可以是含颜料的聚烯烃层)、无机蒸镀膜层、EVOH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层合管容器特别优选的构成可举出:PO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和PO层/含颜料的PO层/PO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等构成。上述各层的层间也可配置粘接层。此外,层(Y)仅层叠于基材的单面时,相对于基材,阻气层可以位于层合管容器的外侧或内侧。
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输液袋,例如,可以是填充有氨基酸输液剂、电解质输液剂、糖质输液剂、输液用脂肪乳剂等液状医药品的输液袋。该输液袋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优异,屈曲处理后的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也小。因而,通过该输液袋,在加热杀菌处理前、加热杀菌处理中、加热杀菌处理后、输送后、保存后也可防止填充的液状医药品因氧变质。
输液袋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酰胺层、聚烯烃层、无机蒸镀膜层、EVOH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容器用盖材料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可举出:阻挡性多层膜/聚酰胺层/PO层、和阻挡性多层膜/PO层等构成。这些构成中,作为阻挡性多层膜的基材,可使用例如聚酰胺膜。具有这种构成的盖材料在加热杀菌后、加热杀菌/输送后的阻气性特别优异。上述各层的层间也可设置粘接层。此外,复合结构体的层(Y)仅位于基材的单面时,层(Y)可以位于基材的内侧(容器侧)或基材的外侧。
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纸容器。该纸容器即使进行折弯加工,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的降低也少。此外,该纸容器由于层(Y)的透明性良好,因而可优选用于带窗口的容器。进而,该纸容器也适于利用微波炉的加热。
纸容器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可以是耐热性聚烯烃层或双轴拉伸耐热性聚烯烃层)、无机蒸镀膜层、含羟基的聚合物层、纸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纸容器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可举出:耐热性聚烯烃层/纸层/耐热性聚烯烃层/阻挡性多层膜/耐热性聚烯烃层等构成。上述各层的层间也可配置粘接层。上述的实例中,耐热性聚烯烃层例如由双轴拉伸耐热性聚烯烃膜或未拉伸耐热性聚烯烃膜中的任一者构成。从成型加工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配置于复合结构体的最外层的耐热性聚烯烃层优选为未拉伸聚丙烯膜。相同地,配置于复合结构体的最外层的内侧的耐热性聚烯烃层也优选为未拉伸聚丙烯膜。在优选的一例中,构成复合结构体的全部耐热性聚烯烃层均为未拉伸聚丙烯膜。
本发明的成形品可以是能够在需要保冷、保温的各种用途中使用的真空绝热体。该真空绝热体由于可长期保持绝热效果,因而可用作冰箱、热水供给设备和电饭煲等家电产品用的绝热材料,壁部、天花板部、屋顶内部和地板部等中使用的住宅用绝热材料,车辆顶棚材料、自动售货机等的绝热面板等。
真空绝热体可通过将至少1层的阻挡性多层膜、和至少1层的其它层层叠而形成。其它层的实例包括:聚酯层、聚酰胺层、聚烯烃层、和粘接层等。这些层的数目和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在进行热封时则采用适于进行热封的构成。
作为真空绝热体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可举出:阻挡性多层膜/聚酰胺层/PO层、和聚酰胺层/阻挡性多层膜/PO层等构成。上述各层的层间也可设置粘接层。此外,层(Y)仅层叠于基材的一个表面时,相对于基材,阻气层可以位于真空绝热体的外侧或内侧。
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保护膜特别优选的复合结构体的构成的优选实例如下所示。应予说明,复合结构体可以在基材与阻挡层之间具有粘接剂层(H),以下具体例中省略该粘接剂层(H)的记载。 
(1)阻挡层/基材/阻挡层
(2)基材/阻挡层/粘接层/表面保护层
(3)阻挡层/基材/阻挡层/粘接层/表面保护层
上述构成的实例(1)~(3)中的优选的一例中,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聚碳酸酯膜。上述构成的实例(2)和(3)中的优选的一例中,粘接层为聚乙烯醇缩醛(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表面保护层为丙烯酸类树脂层。此外,上述构成的实例(2)和(3)中的其它优选的一例中,粘接层为聚氨酯,表面保护层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保护膜,优选上述(2)和(3)的构成。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应予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各测定和评价通过以下(1)~(7)的方法来实施。
(1)层(Y)(或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
实施例中形成的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和比较例中形成的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首先,对于使用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作为基材的复合结构体,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Perkin Elmer社制、“Spectrum One”),测定层(Y)(或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红外线吸收光谱是在ATR(全反射测定)的模式下以700~4000cm-1的范围进行测定。层(Y)(或层(Y’))的厚度为1μm以下时,在利用ATR法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有时检测到来自基材(X)的吸收峰,无法正确求出仅来自层(Y)(或层(Y’))的吸收强度。这种情形中,另外测定仅基材(X)的红外线吸收光谱,通过将其减去而提取出仅来自层(Y)(或层(Y’))的峰。对于使用PET以外的基材(拉伸尼龙膜等)的复合结构体也与上述相同地测定。
基于如此得到的层(Y)(或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求出800~1400cm-1的范围的最大吸收波数(n1)、和最大吸收波数(n1)的吸光度(A1)。此外,求出2500~4000cm-1的范围的基于羟基的伸缩振动的最大吸收波数(n2)、和最大吸收波数(n2)的吸光度(A2)。此外,最大吸收波数(n1)的吸收峰的半峰宽通过求出在该吸收峰具有吸光度(A1)的一半吸光度(吸光度(A1)/2)的2点的波数并计算它们的波数之差而得到。此外,最大吸收波数(n1)的吸收峰与来源于其它成分的吸收峰重叠时,使用高斯函数通过最小二乘法,分离为来源于各成分的吸收峰后,与上述情形相同地得到最大吸收波数(n1)的吸收峰的半峰宽。应予说明,峰的半峰宽、和(吸光度(A2))/(吸光度(A1))的值仅在800~1400cm-1的范围的最大吸收波数(n1)位于1080~1130cm-1的范围的情形中算出。其中,对于具有层(Y)的前体层的比较例3和4的复合结构体,算出相当于层(Y)的(吸光度(A2))/(吸光度(A1))的值的(吸光度(A2’))/(吸光度(A1’))的值。其中,吸光度(A1’)和吸光度(A2’)各自在层(Y)的前体层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为800~1400cm-1的范围的最大吸光度(A1’)、和2500~4000cm-1的范围的基于羟基的伸缩振动的最大吸光度(A2’)。
(2)复合结构体的外观
如下所述通过目视评价所得复合结构体的外观。 
S:为无色透明且均匀的外观,极其良好。 
A:稍微可见模糊或不均,但良好。 
B:由于涂布液的排斥(はじき)等而无法得到连续的层。
(3)蒸煮处理前的氧阻挡性
氧透过度(OTR)是使用氧透过量测定装置(モダンコントロール社制“MOCON OX-TRAN2/20”)来测定。具体地,设置复合结构体,以使层(Y)(或层(Y’))朝向氧供给侧,且后述CPP的层朝向载气侧,在温度为20℃、氧供给侧的湿度为85%RH、载气侧的湿度为85%RH、氧压为1个大气压、载气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测定氧透过度(单位:ml/(m2・day・atm))。作为载气,使用含有2体积%氢气的氮气。
(4)蒸煮处理后的氧阻挡性
制作12cm×12cm大小的复合结构体2块。继而,将这2块以后述CPP的层为内侧的方式重叠,将其3边从其一端起热封至5mm。在经热封的2块复合结构体之间注入蒸馏水80g后,将剩余的第4边同样地热封。这样,制作其中装入了蒸馏水的袋子。
接着,将该袋子放入蒸煮处理装置(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制、“フレーバーエース RCS-60”),在120℃、30分钟、0.15MPa的条件下通过热水浸渍方式实施蒸煮处理。蒸煮处理后,将袋子从蒸煮处理装置取出,将10cm×10cm大小的复合结构体作为样品。
氧透过度(OTR)是使用氧透过量测定装置(モダンコントロール社制“MOCON OX-TRAN2/20”)来测定。具体地,设置复合结构体,以使层(Y)(或层(Y’))朝向氧供给侧,且后述CPP的层朝向载气侧,在温度为20℃、氧供给侧的湿度为85%RH、载气侧的湿度为85%RH、氧压为1个大气压、载气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测定氧透过度(单位:ml/(m2・day・atm))。作为载气,使用含有2体积%氢气的氮气。
(5)蒸煮处理前的水蒸汽阻挡性
透湿度(水蒸汽透过度:WVTR)是使用水蒸汽透过量测定装置(モダンコントロール社制“MOCON PERMATRAN3/33”)来测定。具体地,设置复合结构体,以使层(Y)(或层(Y’))朝向水蒸汽供给侧,且后述CPP的层朝向载气侧,在温度为40℃、水蒸汽供给侧的湿度为90%RH、载气侧的湿度为0%RH的条件下测定透湿度(单位:g/(m2・day))。
(6)蒸煮处理后的水蒸汽阻挡性
蒸煮处理后的样品通过与蒸煮处理后的氧阻挡性一项中所述方法相同地得到。使用水蒸汽透过量测定装置(モダンコントロール社制“MOCON PERMATRAN3/33”)测定所得样品的透湿度(水蒸汽透过度:WVTR)。具体地,设置复合结构体,以使层(Y)(或层(Y’))朝向水蒸汽供给侧,且后述CPP的层朝向载气侧,在温度为40℃、水蒸汽供给侧的湿度为90%RH、载气侧的湿度为0%RH的条件下测定透湿度(单位:g/(m2・day))。
(7)涂布液(U)中的粒子的粒度
实施例中制作的涂布液(U)中的粒子的粒度用以下方法测定。
首先,将涂布液(U)用纯水稀释至100倍。测定中使用了ξ电位・粒径测定系统(大塚电子社制“ELSZ‐2”)。具体地,将稀释后的涂布液(U)装入粒径测定用的矩形皿(角セル)中,设置于仪器主体,在测定液的温度为25℃时,通过动态光散射法进行测定,由通过光子相关法求出的自相关函数求出扩散系数,将通过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得到的平均粒径(流体力学直径)作为粒子的粒度。
[实施例1]
在260.00质量份的20质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28.53质量份的氢氧化铝,升温至95℃使之溶解。将该溶液冷却至40℃后,滴加79.60质量份的乙酸,得到水性悬浊液(D1)。接着,过滤水性悬浊液(D1),然后将所得固体在300质量份的蒸馏水中洗涤,进行干燥,由此脱盐,得到铝化合物(A1)。将含有741.86质量份的蒸馏水、178.02质量份的甲醇和10.00质量份的60%硝酸的溶液一边用均质混合器(プライミクス株式会社制、TK均质混合器2.5型)(圆周速度19.8m/s:13500rpm)搅拌,一边添加铝化合物(A1)。继而,在液温20~30℃下搅拌60分钟,得到分散液(S1)。
接着,在用均质混合器(圆周速度19.8m/s:13500rpm)搅拌的状态下,滴加作为(T1)准备的85质量%的磷酸水溶液36.58质量份和5质量%PVA水溶液5.00质量份,从滴加完成后起进一步继续搅拌5分钟,由此得到涂布液(U1)。对于所得涂布液(U1),通过上述方法测定涂布液(U1)中的粒子的粒度。
接着,准备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丽株式会社制、“ルミラーP60”(商品名)、厚度12μm、有时简称为“PET”)作为基材。在该基材(PET)上通过棒涂机以干燥后的厚度为0.5μm的方式涂布涂布液(U1),在100℃下干燥5分钟,由此形成层(Y1)的前体层。对于所得层叠体,使用干燥机在180℃实施1分钟的热处理,得到具有层(Y1)(0.5μm)/PET(12μm)这一结构的复合结构体(A1)。对于所得复合结构体(A1),通过上述方法测定或评价层(Y1)(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和复合结构体的外观。
接着,准备未拉伸聚丙烯膜(東セロ株式会社制、“RXC-21”(商品名)、厚度50μm、有时简称为“CPP”)。在该CPP上涂布双组份型的粘接剂(三井武田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A-520”(商品名)和“A-50”(商品名))并使之干燥。继而,将其与复合结构体(A1)层合。如此,得到具有层(Y1)/PET/粘接剂/CPP这一结构的复合结构体(B1)。对于所得复合结构体(B1),通过上述方法评价蒸煮处理前后的氧阻挡性、和蒸煮处理前后的水蒸汽阻挡性。
[实施例2]
除了使用1.0N盐酸作为添加至铝酸盐溶液中的酸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2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3]
在260.00质量份的20质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28.53质量份的氢氧化铝,升温至95℃使之溶解。在升温至80℃的780.00质量份的20质量%乙醇水溶液(624.00质量份的蒸馏水和156.00质量份的乙醇的混合液)中一边搅拌一边滴加所得溶液。将所得溶液冷却至40℃后,滴加79.40质量份的乙酸,得到水性悬浊液(D3)。在得到该悬浊液(D3)的操作以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3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4]
除了将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从20质量%改变为70质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4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5]
除了将乙醇水溶液改变为甲醇水溶液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5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6]
除了将乙醇水溶液改变为异丙醇水溶液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6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7]
在260.00质量份的20质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28.53质量份的氢氧化铝,升温至95℃使之溶解。在升温至95℃的5.00×10-3质量%PVA水溶液780.00质量份中,一边搅拌一边滴加该溶液。将该溶液冷却至40℃后,滴加80.10质量份的乙酸,得到水性悬浊液(D7)。将该悬浊液(D7)用70℃的热风干燥机干燥24小时后,将所得固体用25℃的蒸馏水300.00质量份洗涤,进行干燥,由此脱盐,得到铝化合物(A7)。得到该铝化合物(A7)的操作以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7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8]
除了未添加60%硝酸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8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9]
除了未添加5质量%PVA水溶液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9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0]
除了替代5.00质量份的5质量%PVA水溶液而使用5.00质量份的5质量%PAA水溶液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10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1]
除了替代36.58质量份的85质量%磷酸水溶液而使用44.45质量份的磷酸三甲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11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2]
除了将均质混合器的搅拌速度从圆周速度19.8m/s(13500rpm)改变为16.1m/s(11000rpm)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12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3]
除了将均质混合器的搅拌速度从圆周速度19.8m/s(13500rpm)改变为11.7m/s(8000rpm)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13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4]
除了替代均质混合器而使用圆周速度1.3m/s(500rpm)的Three-one motor(新东科学株式会社制、BL600、搅拌叶片:分散型、搅拌叶片直径:φ=50mm)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5]
除了未添加60质量%的硝酸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15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16~19]
除了将(摩尔数(NM))/(摩尔数(NP))之比率依照表1进行改变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16~19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和这些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20]
除了使基材为拉伸尼龙膜(ユニチカ株式会社制 “エンブレム ONBC”(商品名)、厚度15μm、有时简称为“ONy”)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20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21和22]
除了将热处理的温度依照表1进行改变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实施例21和22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和这些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比较例1]
将含有741.86质量份的蒸馏水和188.02质量份的甲醇的溶液一边用均质混合器(圆周速度19.8m/s:13500rpm)搅拌,一边添加28.53质量份的氢氧化铝。接着,在液温20~30℃下搅拌60分钟,得到分散液(SC1)。在得到该分散液(SC1)的操作以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例1的复合结构体的制造。但是,粒子的分散性差,得不到均匀的层。对于涂布液进行测定。
[比较例2]
将含有741.86质量份的蒸馏水、178.02质量份的甲醇和10.00质量份的60%硝酸的溶液一边用均质混合器(圆周速度19.8m/s:13500rpm)搅拌,一边添加28.53质量份的氢氧化铝。接着,在液温20~30℃下搅拌60分钟,得到分散液(SC2)。得到该分散液(SC2)的操作以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例2的复合结构体的制造。但是,粒子的分散性差,得不到均匀的层。对于涂布液进行测定。
[比较例3和4]
除了将(摩尔数(NM))/(摩尔数(NP))的比率依照表1进行改变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比较例3和4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和这些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比较例5]
除了将热处理的温度依照表1进行改变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比较例5的复合结构体,对于涂布液及其复合结构体进行测定和评价。
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制造条件示于表1。此外,它们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和表3。应予说明,表中,“-”意指“未使用”、“无法计算”、“未实施”、“无法测定”等。
[表1]
[表2]
(*1)进行了红外线吸收光谱测定和外观评价的复合结构体。
[表3]
(*2)进行了氧透过度和透湿度测定的复合结构体
表中的“//”表示粘接剂层。
由表中可知,实施例的复合结构体不仅在蒸煮处理前而且在蒸煮处理后也显示出优异的氧阻挡性和水蒸汽阻挡性。此外,实施例的复合结构体表现出良好的外观。实施例4和7的复合结构体与实施例1的复合结构体相比,显示出更高的氧阻挡性和水蒸汽阻挡性。此外,实施例的复合结构体的最大吸收波数(n1)在1100~1126cm-1的范围。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廉价且简便地得到阻气性和水蒸汽阻挡性均优异、蒸煮处理后也将两种阻挡性维持高水平的复合结构体。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的外观优异。因而,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优选用作食品、药品、医疗器材、产业资材、衣物等的包装材料。其中,本发明的复合结构体可特别优选地用于形成要求对氧和水蒸汽两者的阻挡性的食品用包装材料(特别是蒸煮食品用的包装材料)的用途。

Claims (32)

1. 涂布液,其由包含下述步骤的制造方法制造:
制备含有铝化合物(A)的分散液(S)的步骤(I),
将至少所述分散液(S)、和具有能够与所述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的磷化合物(B)混合的步骤(II);
所述铝化合物(A)是通过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形成的化合物,
来源于所述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所述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满足0.8≤(NM)/(NP)≤4.5,
该涂布液中的粒子的粒度为2000nm以下。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步骤(I)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铝酸盐溶液中添加所述酸,由此得到含有所述铝化合物(A)的水性悬浊液(D)的步骤(I-a),和
将所述水性悬浊液(D)的溶剂除去后进行脱盐,由此得到所述铝化合物(A)的步骤(I-b)。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铝酸盐溶液包含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4.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铝酸盐溶液含有聚合物(C),该聚合物(C)含有选自羟基、羧基、羧酸酐基、和羧基的盐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f)。
5. 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铝酸盐溶液包含含有羟基的聚合物。
6. 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步骤(I)包括:
通过高剪切搅拌使所述步骤(I-b)中所得的所述铝化合物(A)分散于液体中而制备分散液(S)的步骤(I-c)。
7.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磷化合物(B)是选自磷酸、多磷酸、亚磷酸、膦酸、和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8. 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液,其含有所述聚合物(C)。
9. 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液,其中,所述聚合物(C)是选自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多糖类、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的盐、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盐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10.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液,其进一步含有选自乙酸、盐酸、硝酸、三氟乙酸和三氯乙酸中的至少1种酸化合物(D)。
11. 制造方法,其为含有基材(X)与层叠于所述基材(X)的层(Y)的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含有铝化合物(A)的分散液(S)的步骤(I),
将至少所述分散液(S)、和具有能够与所述铝化合物(A)反应的部位的磷化合物(B)混合而制备涂布液(U)的步骤(II),
在所述基材(X)上涂布所述涂布液(U),由此在所述基材(X)上形成所述层(Y)的前体层的步骤(III),和
将所述前体层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形成所述层(Y)的步骤(IV);
所述铝化合物(A)是通过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酸而形成的化合物,
所述涂布液(U)中,来源于所述铝化合物(A)的铝原子的摩尔数(NM)和来源于所述磷化合物(B)的磷原子的摩尔数(NP)满足0.8≤(NM)/(NP)≤4.5。
12.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I)包括:
在铝酸盐溶液中添加所述酸,由此得到含有所述铝化合物(A)的水性悬浊液(D)的步骤(I-a),和
将所述水性悬浊液(D)的溶剂除去后进行脱盐,由此得到所述铝化合物(A)的步骤(I-b);
所述步骤(II)是将所述分散液(S)和含有所述磷化合物(B)的溶液(T)混合,由此制备所述涂布液(U)的步骤。
13.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铝酸盐溶液包含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14. 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铝酸盐溶液含有聚合物(C),该聚合物(C)含有选自羟基、羧基、羧酸酐基、和羧基的盐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f)。
15. 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铝酸盐溶液包含含有羟基的聚合物。
16. 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I)包括:
通过高剪切搅拌使所述步骤(I-b)中所得的所述铝化合物(A)分散于液体中而制备分散液(S)的步骤(I-c)。
17. 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磷化合物(B)是选自磷酸、多磷酸、亚磷酸、膦酸和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18. 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涂布液(U)含有聚合物(C),该聚合物(C)含有选自羟基、羧基、羧酸酐基和羧基的盐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f)。
19. 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C)是选自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多糖类、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的盐、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盐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20. 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涂布液(U)进一步含有选自乙酸、盐酸、硝酸、三氟乙酸和三氯乙酸中的至少1种酸化合物(D)。
21. 复合结构体,其通过权利要求1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
22. 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中,在800~1400cm-1的范围的所述层(Y)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红外线吸收为最大的波数(n1)在1080~1130cm-1的范围。
23. 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中,所述基材(X)为层状。
24. 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中,所述基材(X)含有选自热塑性树脂膜层、纸层和无机蒸镀层中的至少1种层。
25. 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在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5g/(m2・day)以下。
26. 权利要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在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为1ml/(m2・day・atm)以下。
27. 权利要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在120℃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浸渍前的40℃、90/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的2倍以下。
28. 权利要求2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体,其在120℃的热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为浸渍前的20℃、85%RH的条件下的氧透过度的2倍以下。
29. 包装材料,其包含权利要求21~2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体。
30. 权利要求29所述的包装材料,其是蒸煮食品用的包装材料。
31. 成形品,其使用权利要求29所述的包装材料形成。
32. 权利要求31所述的成形品,其为立式制袋填充密封袋、真空包装袋、壶嘴袋、层合管容器、输液袋、容器用盖材料、纸容器或真空绝热体。
CN201280059820.7A 2011-10-05 2012-10-05 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 Active CN1039580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1099 2011-10-05
JP2011-221099 2011-10-05
PCT/JP2012/006435 WO2013051288A1 (ja) 2011-10-05 2012-10-05 複合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料および成形品、ならびにコーティング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078A true CN103958078A (zh) 2014-07-30
CN103958078B CN103958078B (zh) 2016-04-20

Family

ID=4804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9820.7A Active CN103958078B (zh) 2011-10-05 2012-10-05 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914837B2 (zh)
EP (1) EP2764928B1 (zh)
JP (1) JP5941474B2 (zh)
KR (1) KR102033298B1 (zh)
CN (1) CN103958078B (zh)
AU (1) AU2012319846B2 (zh)
IN (1) IN2014CN03175A (zh)
WO (1) WO201305128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341A (zh) * 2014-12-24 2017-09-08 株式会社可乐丽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而得的包装材料和制品、以及电子设备的保护片
CN112063241A (zh) * 2020-07-31 2020-12-11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液、制备方法及其阻隔薄膜
CN113880061A (zh) * 2021-10-14 2022-01-04 太仓沪试试剂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磷酸盐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1365A (ja) * 2013-05-28 2014-12-1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ガスバリア性包装材料
JP2015069508A (ja) * 2013-09-30 2015-04-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WO2015141225A1 (ja) * 2014-03-18 2015-09-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多層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および製品、電子デバイスの保護シートならびにコーティング液
JP6478736B2 (ja) * 2014-03-18 2019-03-06 株式会社クラレ 包装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品
EP3130458B1 (en) * 2014-03-18 2019-07-17 Kurar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078907A (ja) * 2014-10-20 2016-05-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ップ状容器
JP2016078908A (ja) * 2014-10-20 2016-05-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体用紙容器
JP6387801B2 (ja) * 2014-11-17 2018-09-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板用裏面防湿紙
WO2016103718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株式会社クラレ 多層構造体、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および製品、ならびに電子デバイスの保護シート
WO2016103717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株式会社クラレ 多層構造体、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および製品、ならびに電子デバイスの保護シート
US10584282B2 (en) 2014-12-24 2020-03-10 Kurar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6508970B2 (ja) * 2015-02-23 2019-05-08 株式会社クラレ 多層構造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
JP6724365B2 (ja) * 2016-01-05 2020-07-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容器
KR102230344B1 (ko) * 2016-05-18 2021-03-22 주식회사 쿠라레 다층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코팅액, 포장재, 전자 디바이스의 보호 시트
JP6930109B2 (ja) * 2017-01-13 2021-09-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JP6930108B2 (ja) * 2017-01-13 2021-09-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CN114206747B (zh) * 2019-08-05 2023-12-12 阿姆科挠性物品北美公司 用于蒸煮应用的防沾污包装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1014A (en) * 1972-07-19 1974-06-28 Du Pont Phosphate coated polymeric shaped objects
CN1227860A (zh) * 1997-12-19 1999-09-08 阿姆科公司 无取向电工钢的无机/有机绝缘涂层
CN1281876A (zh) * 1999-07-21 2001-01-31 赵全玺 改性无机磷酸盐涂料
WO2009100510A2 (en) * 2008-02-12 2009-08-20 Bunge Participações E Investimentos S.A. Aluminum phosphate or polyphosphate compositions prior related applications
WO2010093693A1 (en) * 2009-02-10 2010-08-19 Bunge Fertilizates S.A. Use of aluminum phosphate, polyphosphate and metaphosphate particles in paper coating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6732A (en) * 1934-04-17 1935-10-17 Hoover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uction cleaners
JPS5546969A (en) * 1971-09-22 1980-04-02 Du Pont Polymer moldings coated with phosphate
BE789159A (fr) 1971-09-22 1973-03-22 Du Pont Articles moules en matieres polymeres recouverts d'une couche d'un phosphate de metal
GB1436732A (en) 1972-05-22 1976-05-26 Merkl G G Preparing metal-carboxylic acid compounds
US5233065A (en) 1992-07-13 1993-08-03 Zirconium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eparing stable aluminum acetate solutions
JP2002145649A (ja) 2000-11-07 2002-05-22 Asahi Fiber Glass Co Ltd 硬化性無機質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6498262B2 (en) 2001-01-17 2002-12-24 Chattem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uminum diacetate monobasic
US8021758B2 (en) 2002-12-23 2011-09-20 Applied Thin Films, Inc. Aluminum phosphate compounds, coatings, related composites and applications
WO2006042116A2 (en) 2004-10-05 2006-04-20 Applied Thin Films, Inc. Aluminum phosphate compositions, coatings and related composites
CN102821945B (zh) 2010-03-30 2015-01-28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结构体、使用该结构体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涂布液
US9371454B2 (en) 2010-10-15 2016-06-21 Bunge Amorphic Solutions Llc Coating compositions with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1014A (en) * 1972-07-19 1974-06-28 Du Pont Phosphate coated polymeric shaped objects
CN1227860A (zh) * 1997-12-19 1999-09-08 阿姆科公司 无取向电工钢的无机/有机绝缘涂层
CN1281876A (zh) * 1999-07-21 2001-01-31 赵全玺 改性无机磷酸盐涂料
WO2009100510A2 (en) * 2008-02-12 2009-08-20 Bunge Participações E Investimentos S.A. Aluminum phosphate or polyphosphate compositions prior related applications
WO2010093693A1 (en) * 2009-02-10 2010-08-19 Bunge Fertilizates S.A. Use of aluminum phosphate, polyphosphate and metaphosphate particles in paper coating application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341A (zh) * 2014-12-24 2017-09-08 株式会社可乐丽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而得的包装材料和制品、以及电子设备的保护片
CN112063241A (zh) * 2020-07-31 2020-12-11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液、制备方法及其阻隔薄膜
CN112063241B (zh) * 2020-07-31 2022-04-15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液、制备方法及其阻隔薄膜
CN113880061A (zh) * 2021-10-14 2022-01-04 太仓沪试试剂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磷酸盐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51288A1 (ja) 2015-03-30
EP2764928A4 (en) 2015-07-29
AU2012319846A1 (en) 2014-05-22
IN2014CN03175A (zh) 2015-07-03
EP2764928B1 (en) 2019-07-24
CN103958078B (zh) 2016-04-20
KR102033298B1 (ko) 2019-10-17
EP2764928A1 (en) 2014-08-13
AU2012319846B2 (en) 2017-10-26
KR20140080529A (ko) 2014-06-30
US20140248450A1 (en) 2014-09-04
US9914837B2 (en) 2018-03-13
JP5941474B2 (ja) 2016-06-29
WO2013051288A1 (ja) 201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8078B (zh) 复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涂布液
CN103958185B (zh) 复合结构体和使用其的产品、以及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103958184B (zh) 复合结构体、使用其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和涂布液
CN102173321B (zh) 纸容器
CN105026150A (zh)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60323B (zh)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其的包装材料和制品、以及电子设备
CN101678655B (zh) 阻气性前体叠层体、阻气性叠层体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1189125B (zh) 阻气性层压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包装体
CN106573446B (zh) 多层结构体、含有其的包装材料和该多层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108025538B (zh)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得到的包装材料和制品、以及电子设备的保护片材
CN106132692B (zh)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得到的包装材料和制品、电子设备的保护片材以及涂布液
CN102821945A (zh) 复合结构体、使用该结构体的包装材料和成形品、复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涂布液
US10414144B2 (en) Multilayer structur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packaging material and product including same, and protective sheet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7000401A (zh) 多层结构体、使用其得到的包装材料和制品、以及电子设备的保护片材
JP2013208793A (ja) 多層構造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品、ならびに多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WO2015112377A1 (en) Alkali metal-magnesium ionomer compositions
WO2015112378A1 (en) Alkali metal-zinc ionomer compositions
CN114786941A (zh) 多层结构体和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包装材料、真空绝热体以及电子设备的保护片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