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8758A -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8758A
CN103948758A CN201410179646.0A CN201410179646A CN103948758A CN 103948758 A CN103948758 A CN 103948758A CN 201410179646 A CN201410179646 A CN 201410179646A CN 103948758 A CN103948758 A CN 103948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arts
component
hour
gross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96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如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796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8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8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8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第一组分:柴胡3-6份,白蒺藜6-15份,半夏6-12份,巴戟天4-12份,瓦楞子5-15份;第二组分:昆布6-12份,土贝母3-9份,制香附6-15份,枳壳3-12份,海螺蛸5-10份,牛角腮6-14份,急性子5-12份,连翘6-15份。本发明药剂符合中医药原理及甲状腺囊肿患者的身心特点,具有化痰散结的功效,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状腺囊肿是指在甲状腺中发现含有液体的囊状物,甲状腺囊肿肿块呈圆形,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光滑,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随着吞咽上下移动。多数是单发结节,少见于多发结节。甲状腺囊内压不高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液体较多,质地就会比较坚韧。甲状腺囊肿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疾病,主要由于缺碘,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出现甲状腺囊肿,退行性病变。甲状腺囊肿患者无任何不适,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颈前部肿物。甲状腺囊肿有时也是因为体内肝火旺胜,或情志内伤,肝气因郁闷成结从而引发了甲状腺疾病,还有的是与一些女性生理期有关,还有孕妇,和生产的女性,还与一些生理功能失调及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女性更是易得,由此病因引起的甲状腺囊肿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甲状腺囊肿有时还与体内补入得碘缺乏,由于身体吸取的碘减少,患者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就会降低,通过体液调节,使垂体前叶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素,从而,形成了甲状腺囊肿,是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
甲状腺囊肿的症状主要表现于心悸、胸闷、怕热、多汗、手抖、失眠、食欲亢进、消瘦、乏力、腹泻等。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等症状和体征起病较急,甲状腺一侧或双侧肿大而较硬,伴有局部疼痛,并常向耳后,后头顶部放射,全身可有畏寒发热,多见于中年妇女。甲状腺形态大多呈弥漫性增大;有的可呈结节,无疼痛,甲状腺囊肿症状无全身症状;个别有一些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病久者可能有某种甲状腺功能降低症状,如胃纳减少、无力、轻度浮肿等。在甲状腺的一叶内的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为单发性,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无疼痛和压痛,结节质地中等硬,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增粗(甲状腺肿大所致),质地一般较软,肿大明显时,颈前肿块可向前突出下坠或向后压迫引起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或还引起吞咽阻噎感;结节型者结节的大小和软硬可不均,有的结节较硬;一般无全身症状。甲状腺囊肿早期无明显症状,仅颈前区出现硬性无痛性肿块,表面不平,肿块增长速度迅速,吞咽时上下移动度不大。继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不畅、吞咽阻噎、声音嘶哑,以及horner 征(病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据了解甲状腺囊肿约占结节性甲状腺肿的5%~20%。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压迫周围静脉,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发生变性、坏死,间质内淤血水肿,液体积聚而形成囊肿,如果血管发生破裂,则形成囊肿合并出血,甲状腺囊肿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中医学对甲状腺疾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吕氏春秋·尽数篇》“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晋代葛洪的《肘后方》首先谈及海藻及昆布治疗瘿病。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分别论述过瘿瘤等病的针灸取穴治疗,书中记载了许多特效方药,如海藻、昆布、羊靥治疗瘿瘤。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里提出瘿病主要病理是气、痰、瘀雍结而成:“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这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90895 A(申请号201310728536.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中药”,其由太子参、沙参、首乌、海藻、水蛭、麦芽、夏枯草、蛤壳、当归、益母草、甘草、茯苓、牡蛎、昆布、黄芪、地黄、山萸肉、泽泻、水牛角、猪苓、大蓟、地肤子、刺蒺藜、蝉衣、五味子、牵牛子、芦根、玉竹、素馨花、乌梅、
白芍、石斛、木瓜、槟榔、苏梗、米壳、莪术、紫菀、茵陈、郁金组成。申请公布号为CN 103223101A(申请号201310164372.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中药”,该中药是由桔梗,桃仁,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赤芍,泽兰,白芥子,川贝,海浮石,黄药子制成。
    总之,中医中药在治疗甲状腺囊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有些药物配方药材众多,且药材造价比较高昂,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有些药物也存在疗效不确切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略有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具有软坚化痰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甲状腺囊肿,疗效确切切无任何毒副作用,能弥补上述不足。且本发明用料造价低廉,所选药材多为药性平和之物,不会给患者增加经济和身体上的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第一组分:柴胡3-6份,白蒺藜6-15份,半夏6-12份,巴戟天4-12份,瓦楞子5-15份;
第二组分:昆布6-12份,土贝母3-9份,制香附6-15份,枳壳3-12份,海螺蛸5-10份,牛角腮6-14份,急性子5-12份,连翘6-15份。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优选的方案是,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第一组分:柴胡3-5份,白蒺藜8-13份,半夏8-10份,巴戟天6-10份,瓦楞子7-13份;
第二组分:昆布8-10份,土贝母5-7份,制香附8-12份,枳壳5-10份,海螺蛸7-9份,牛角腮8-12份,急性子7-9份,连翘8-12份。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更加优选的方案是,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该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粉剂、水剂、膏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
所述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80-110目筛(优选的,过90-10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95目筛);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90-120目筛(优选的,过100-11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05目筛);
(3)将步骤(1)和(2)所得细粉混匀即可。
所述水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6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8-2.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0-2.4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4-1.2小时(优选的,第二次0.6-1.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7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6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6-3.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4-3.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4-2.4小时(优选的,第二次1.6-2.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无菌封装得药剂水剂。
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6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8-2.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0-2.4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4-1.2小时(优选的,第二次0.6-1.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48℃)的清膏;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7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6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6-3.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4-3.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4-2.4小时(优选的,第二次1.6-2.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清膏;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浓缩至适量,无菌封装得药剂膏剂。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6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8-2.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0-2.4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4-1.2小时(优选的,第二次0.6-1.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48℃)的清膏;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7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6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6-3.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4-3.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4-2.4小时(优选的,第二次1.6-2.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清膏;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0.5-0.8倍(优选的,加入0.5-0.7倍;更加优选的,加入0.6倍)重量的蔗糖和0.8-1.2倍(优选的,加入0.9-1.1倍;更加优选的,加入1.0倍)重量的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药剂颗粒剂。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5所得药剂粉剂按照0.2-0.5g/片(优选的,按照0.3-0.4g/片;更加优选的,按照0.35g/片)计量,按照片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压制成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剂型。
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5所得药剂粉剂按照0.2-0.5g/片(优选的,按照0.3-0.4g/片;更加优选的,按照0.35g/片)计量,按照胶囊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胶囊状剂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柴胡:性味: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胆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白蒺藜:性味:味苦、辛,平。归经:归肝经。功效: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治: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半夏:性味: 辛、温;有毒。归经: 归脾、胃、肺经。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腺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巴戟天:基原:为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巴戟天的根。性味:味辛、甘,微温。功效: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主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湿疹,腰膝酸软,风湿脚气。
瓦楞子:性味: 咸,平。归经: 归肺、胃、肝经。功效: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治: 用于顽痰积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胃痛泛酸。
昆布:性味:味咸,寒。归经:归肝、胃、肾经。功效: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主治: 用于瘿癌,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土贝母:性味: 味苦,微寒。归经: 归肺、脾经。功效: 散结,消肿,解毒。主治: 用于乳痈,谋疲;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
制香附: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胸闷胁痛,胃病,腹痛;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枳壳: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主治: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海螺蛸:海螺蛸为乌鲡科动物曼氏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贝壳。别称:乌贼骨、乌鲡骨、海螵蛸、墨鱼骨。性味:味咸,微温。归经:归胃、肝、肾经。功效:制酸、止血敛疮、收湿止带。主治:用于胃痛吞酸、胃溃疡,吐血、衄血、崩漏带下,外治创伤出血、目翳泪出,疮疡不敛等症。
牛角腮:基原:为牛科野牛属动物黄牛或水牛属动物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成分:黄牛角中的骨质角髓含碳酸钙、磷酸钙等。性味:味苦,温。归经:归肝、肾经。功效:化瘀止血,收涩止痢。主治:淤血疼痛,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带下,痢下赤白,水泻,浮肿。
急性子:性味: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经: 归肺、肝经。功效: 破血软坚,消积。主治: 用于癥瘕痞块,经闭,噎膈。
连翘:性味: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本发明药剂组方科学,针对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剂型,具有化痰散结的功效,而且所选原料均为传统中药材,疗效确切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上述药剂粉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95目筛;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5目筛;
(3)将步骤(1)和(2)所得细粉混匀即可。
本发明粉剂的服用方法:将粉剂分5g/袋;采用每天2-3次,每次一袋,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寇XX,年龄:37岁,性别:女。2008年5月无明显诱因发现颈部增粗伴有颈痛、发热,体温37-38.5℃,在当地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确诊为甲状腺囊肿,吃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本实施例所得药剂粉剂,采用每天3次,每次一袋,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7天,患者颈痛减轻,体温正常;服用1个月,患者颈部肿大消失;继续服用2周,患者自感痊愈。
实施例2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20g):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上述药剂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48℃)的清膏;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清膏;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浓缩至适量,无菌封装得药剂膏剂。
本发明膏剂服用方法:膏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5-10g, 按照1:10比例冲水服用,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徐XX,年龄:36岁,性别:男。患者颈部疼痛一个月,B超检查见左侧甲状腺囊肿为2×3.2CM,并出现胸闷、全身乏力、饮食困难等症状。服用本实施例所得药剂膏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8g,按照1:10的比例冲水服用,7天一个疗程。服用21天,胸闷症状消失,甲状腺囊肿减小;服用1个月,患者食物能正常吞咽,囊肿完全消失,不适症状逐渐改善;继续服用2周,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自感痊愈。
实施例3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30g):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上述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48℃)的清膏;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清膏;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0.6倍重量的蔗糖和1.0倍重量的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药剂颗粒剂。
本发明颗粒剂服用方法:将颗粒剂分5g/袋,每天2-3次,每次一袋,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三 于XX,年龄:26岁,性别:女。患者自述近感甲状腺双侧疼痛,后耳根部位也出现疼痛,甲状腺明显肿大且较硬,之后出现声音嘶哑、呼吸不顺等不适症状,现异常消瘦,去医院接受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本实施例所得药剂颗粒剂,采用每天3次,每次一袋,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10天,患者甲状腺肿大减小,疼痛减轻,呼吸较之前顺畅;服用1个月,患者颈部肿大、疼痛现象完全消失,吞咽食物无困难,体重亦增加;继续服用1个月,患者痊愈。
实施例4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40g):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上述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95目筛;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5目筛;
(3)将步骤(1)和(2)所得细粉混匀得制剂粉剂;
(4)将步骤(3)所得粉剂按照0.35g/片计量,按照片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压制成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剂型。
本发明片剂服用方法:片剂采用每天3次,每次3-8片,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四 刘XX,年龄41岁,性别:女。患者右颈前肿块伴疼痛感3周,并出现呼吸不畅、多汗、失眠、腹泻等症,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侧甲状腺囊肿,因不愿手术所以服用药物治疗,无效。服用本实施例所得药剂片剂,采用每天3次,每次8片,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14天,患者多汗、失眠、腹泻症状消失,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服用1个月,患者右侧甲状腺囊肿消失,呼吸顺畅,不适症状好转;继续服用2周,患者自感痊愈。
实施例5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50g):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上述药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95目筛;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5目筛;
(3)将步骤(1)和(2)所得细粉混匀得制剂粉剂;
(4)将步骤(3)所得粉剂按照0.35g/片计量,按照胶囊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胶囊状剂型。
本发明胶囊服用方法:胶囊采用每天3次,每次3-8粒,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五 任XX,年龄:23岁,性别:男。患者最近出现心悸发慌、失眠、腹泻、脸部浮肿等症,一开始并未在意,后眼球凸出,甲状腺处出现肿大,于是去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确诊为甲状腺囊肿。服用本实施例所得药剂胶囊,采用每天3次,每次8粒,用温开水冲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7天,患者心悸、失眠症状减轻,囊肿明显缩小;服用1个月,患者甲状腺囊肿基本消失,不适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21天,患者囊肿完全消失,患者痊愈。
实施例6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60g):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上述药剂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无菌封装得药剂水剂。
本发明水剂服用方法:水剂采用每天2次(温热),每次300ml-500ml,7天一个疗程。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药剂水剂(实施例6)的临床应用:2007年5月-2011年3月,在5所医院筛选130例患者,其中女性72例,男性58例。试验之前2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甲亢灵、优甲乐等常规药品)。使用方法为:每天服用2次(温热),每次300-500ml(视具体情况有所调整),7天一个疗程。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服用本品一个疗程,囊肿消失,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服用本品一个疗程,甲状腺囊肿缩小,呼吸较之前顺畅,不适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服用本品一个疗程,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治疗效果验证
实验组 对照组
例数 100 30
男性例数 41 17
女性例数 59 13
临床治愈例数 72 8
有效例数 24 13
无效例数 4 9
总有效率 96% 70%
    治疗效果:治愈72(72%), 有效24例(24%),无效4(4%),总有效率96%。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服用期间自感症状及精神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知:服用10天,54%以上的患者囊肿消失,不适症状改善,精神状态好转;服用20天,73%以上的患者食物吞咽正常,甲状腺囊肿消失,不适症状逐渐改善或消失;服用30天,92%以上的患者囊肿消失,精神改善,部分患者痊愈。实验组中服用30天,有效率可达92%,对照组仅为74%。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第一组分:柴胡3-6份,白蒺藜6-15份,半夏6-12份,巴戟天4-12份,瓦楞子5-15份;
第二组分:昆布6-12份,土贝母3-9份,制香附6-15份,枳壳3-12份,海螺蛸5-10份,牛角腮6-14份,急性子5-12份,连翘6-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第一组分:柴胡3-5份,白蒺藜8-13份,半夏8-10份,巴戟天6-10份,瓦楞子7-13份;
第二组分:昆布8-10份,土贝母5-7份,制香附8-12份,枳壳5-10份,海螺蛸7-9份,牛角腮8-12份,急性子7-9份,连翘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第一组分:柴胡4份,白蒺藜10份,半夏9份,巴戟天8份,瓦楞子9份;
第二组分:昆布9份,土贝母6份,制香附10份,枳壳7份,海螺蛸8份,牛角腮10份,急性子8份,连翘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粉剂、水剂、膏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80-110目筛(优选的,过90-10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95目筛);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过90-120目筛(优选的,过100-11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05目筛);
(3)将步骤(1)和(2)所得细粉混匀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6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8-2.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0-2.4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4-1.2小时(优选的,第二次0.6-1.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7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6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6-3.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4-3.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4-2.4小时(优选的,第二次1.6-2.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无菌封装得药剂水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6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8-2.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0-2.4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4-1.2小时(优选的,第二次0.6-1.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的清膏;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7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6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6-3.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4-3.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4-2.4小时(优选的,第二次1.6-2.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浓缩至适量,无菌封装得药剂膏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第一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6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一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8-2.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0-2.4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2小时),第二次0.4-1.2小时(优选的,第二次0.6-1.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的清膏;
(2)将第二组分原料药加水(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3-7倍;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4-6倍;更加优选的,用水量为第二组分原料药总重的5倍)煎煮两次,第一次1.6-3.6小时(优选的,第一次2.4-3.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一次2.6小时),第二次1.4-2.4小时(优选的,第二次1.6-2.0小时;更加优选的,第二次1.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0.5-0.8倍(优选的,加入0.5-0.7倍;更加优选的,加入0.6倍)重量的蔗糖和0.8-1.2倍(优选的,加入0.9-1.1倍;更加优选的,加入1.0倍)重量的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药剂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5所得药剂粉剂按照0.2-0.5g/片(优选的,按照0.3-0.4g/片;更加优选的,按照0.35g/片)计量,按照片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压制成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剂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5所得药剂粉剂按照0.2-0.5g/粒(优选的,按照0.3-0.4g/粒;更加优选的,按照0.35g/粒)计量,按照胶囊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胶囊状剂型。
CN201410179646.0A 2014-04-30 2014-04-30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48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9646.0A CN103948758A (zh) 2014-04-30 2014-04-30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9646.0A CN103948758A (zh) 2014-04-30 2014-04-30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8758A true CN103948758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2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9646.0A Pending CN103948758A (zh) 2014-04-30 2014-04-30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87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8338A (zh) * 2015-10-31 2016-02-03 姜秀芹 一种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5083A (zh) * 2003-06-13 2004-03-31 许新琳 甲状腺癌瘤淋巴结胶囊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5083A (zh) * 2003-06-13 2004-03-31 许新琳 甲状腺癌瘤淋巴结胶囊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林: "理气散结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初步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8338A (zh) * 2015-10-31 2016-02-03 姜秀芹 一种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2992B (zh)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78912B (zh) 用于阳虚体质的人缓解胃脘冷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05108B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034A (zh) 减轻肿瘤病人化疗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3432412B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12A (zh) 甲状腺结节软坚消肿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48867A (zh) 甲状腺桥本氏病解郁破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4224963A (zh) 一种用于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805B (zh) 一种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8758A (zh) 甲状腺囊肿化痰散结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4623503A (zh)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中药剂及制备工艺
CN104056173A (zh) 一种治疗孕妇妊娠期气血两亏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48784A (zh) 甲状腺肿大行滞散结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656110B (zh) 治疗肝郁气滞乳房胀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0259A (zh)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
CN105999019A (zh) 一种用于增强乳腺癌化疗疗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11A (zh) 地方性甲状腺肿散瘿消坚的药剂及制法
CN104666840A (zh) 一种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777A (zh) 一种治疗肝旺脾弱型经行泄泻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301A (zh) 术后肿瘤患者抗副反应膏剂
CN103908579A (zh) 抗化疗副反应的健脾和胃制剂及制法
CN103816468B (zh) 一种治疗胃癌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484A (zh) 改善妇女产后乳汁不通鲤鱼粥的制作方法
CN105748911A (zh) 术后肿瘤患者抗副反应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60960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12000 Qin Yang garden, No. 18 Century Avenue, Xianyang, Shaanxi, China 1-1-1001

Applicant after: Guo Ruying

Address before: 250000 Ji'nan, Licheng District, Sun Village, white Valley heap No. two District No. 103

Applicant before: Guo Ruy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