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3100B - 音板声学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音板声学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3100B
CN103943100B CN201410030984.8A CN201410030984A CN103943100B CN 103943100 B CN103943100 B CN 103943100B CN 201410030984 A CN201410030984 A CN 201410030984A CN 103943100 B CN103943100 B CN 103943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board
acoustic transducer
board portion
planar board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09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3100A (zh
Inventor
大西健太
高桥裕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43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3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3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3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06Resonating means, e.g. soundboards or resonant strings; Fastenings thereof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2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10/00Aspects or methods of musical processing having intrinsic musical character, i.e. involving musical theory or musical parameters or relying on musical knowledge, as applied in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10/155Musical effects
    • G10H2210/265Acoustic effect simulation, i.e. volume, spatial, resonance or reverberation effects added to a musical sound, usually by appropriate filtering or delays
    • G10H2210/271Sympathetic resonance, i.e. adding harmonics simulating sympathetic resonance from other string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461Transducers, i.e. details, positioning or use of assemblies to detect and convert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mechanical strains into an electrical signal, e.g. audio, trigger or control signal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05Device type or category
    • G10H2230/011Hybrid piano, e.g. combined acoustic and electronic piano with complete hammer mechanism as well as key-action sensors coupled to an electronic sound genera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板声学换能器,包括:主体(31、32、33,34);和振动器(35,36,37),配置为响应于向其输入的声音信号让音板(7,7B)振动,其中主体经由金属板形成的固定件(40,40B)通过用不同于音板的构件(9,9B,90B)支撑。在振动器通过向其输入的声音信号振动,音板响应于声音信号振动且固定件也响应于声音信号振动。因为固定件通过金属板形成,固定件易于响应于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振动且通过固定件振动产生的声音充分地包括要被产生的声音的高频部分。

Description

音板声学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板声学换能器,其在钢琴、电子乐器和其他声学信号产生装置中使用且配置为通过使得音板通过振动器振动而产生乐器声音。
背景技术
如在下列的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是公知的。在公开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声学换能器安装在钢琴、电子乐器等的音板上,且声学换能器通过乐器声音信号驱动,由此通过音板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可被听见。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另外设置了扬声器,且除了通过音板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外,乐器声音从扬声器产生。
专利文献1:JP-A-04-500735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No.4735662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和2公开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声学换能器仅安装在音板上,且通过音板的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朝向外部产生。因而,朝向外部产生的乐器声音通过音板的振动特性确定。然而,音板具有振动特性使得音板不太可能响应于高频信号振动。因此,如上所述的常规音板声学换能器存在的问题是在通过音板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中高频部分不足,且无法有效地产生充分地包括高频部分的乐器声音。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除了音板的振动,乐器声音从扬声器产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需要另外用于产生充分地包括高频部分的乐器声音。
已经开发出本发明以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以简单的结构提供能产生充分地包括高频部分乐器声音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在本发明的组成元件的下述描述中,实施例和修改例中相应部分的附图标记通过括号提供,用于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应理解,本发明的组成元件不应被局限为实施例和修改例中的附图标记所示的相应部分的构造。
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获得,本发明提供一种音板声学换能器,包括:主体(31、32、33,34);和振动器(35,36,37),配置为响应于向其输入的声音信号让音板(7,7B)振动,其中主体经由金属板形成的固定件(40,40B)通过用不同于音板的构件(9,9B,90B)支撑。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在振动器通过向其输入的声音信号振动,音板响应于声音信号振动且固定件也响应于声音信号振动。因为固定件通过金属板形成,固定件易于响应于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振动且通过固定件振动产生的声音充分地包括要被产生的声音的高频部分。因而,即使通过音板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高频部分不足,固定件的振动也会补足高频部分,从而产生充分地包括高频部分的声音。因此,例如,配备有音板声学换能器的乐器的演奏者和靠近演奏者的人可听到良好的乐器声音。
本发明的形式
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形式。
一种音板声学换能器,包括:主体(31,32,33,34);和振动器(35,36,37),配置为响应于向其输入的声音信号让音板(7,7B)振动,其中所述主体经由金属板形成的固定件(40,40B)通过用不同于音板的构件(9,9B,90B)支撑。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固定件(40,40B)可以配置为沿相对于其板垂直的方向、在至少4kHz到15kHz的频率范围内振动。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固定件(40,40B)可以构造为具有L形横截面形状,从而固定件具有第一平坦板部分(41,41B)和第二平坦板部分(42,42B),第一平坦板部分固定到所述主体(31,32,33,34)而第二平坦板部分固定到构件(9,9B)。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可以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的下表面或上表面或可以经由支撑构件(54)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固定件(40)可以具有从第一平坦板部分(41)整体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分(41b,41c)。根据音板声学换能器,在第一平坦板部分振动时,延伸部分沿与第一平坦板部分41振动所沿方向不同的方向振动。因而,包括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的振动和延伸部分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的声音沿各方向传播,从而声音的声学特性变得更好。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固定件(40,40B)可以具有固定到所述主体(31,32,33,34)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41B)和固定到所述构件(9,9B,90B)的第二平坦板部分(42,42B,43B)。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第一平坦板部分(41)可以具有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支撑且沿相对于第一平坦板部分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分(41b,41c)。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至少一个延伸部分(41b,41c)每一个可以设置为与第二平坦板部分(42)间隔开。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和椭圆形横截面形状中一个的突出部(41d)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上。根据音板声学换能器,突出部允许包括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的声音沿各方向传播,从而声音的声学特性变得更好。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音板声学换能器中,主体部分(31,32,33,34)可以具有轭状物(32,34)和磁体(31,33),且振动部分(35,36,37)可以具有线轴(35),线圈(36)缠绕线轴(35)。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向线圈供应声音信号,音板可以响应于声音信号直接通过线轴振动。替换地,可以设置从线轴延伸且配置为驱动音板的驱动杆(37,37B),且音板可以经由驱动杆响应于声音信号振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在接合附随附图进行考虑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角钢琴的外观透视图;
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角钢琴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3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换能器位置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5是部分在图1中剖开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角钢琴的功能结构的方块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三修改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五修改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第六修改例的直立钢琴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第六修改例的声学换能器的位置的视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七修改例的声学换能器的位置的视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七修改例的直立钢琴的内部结构的视图;和
图17是根据实施例的第八修改例的声学换能器位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总体结构>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角钢琴的外观透视图。图1中的1所表示的三角钢琴是键盘乐器,在其前侧具有键盘,在键盘中布置多个琴键2和踏板3,所述琴键被演奏者(用户)操作以用于演奏。三角钢琴1进一步具有控制器10和触摸面板60,所述控制器具有在其前表面部分上的操作面板13,所述触摸面板设置在乐谱架(music stand)的一部分处。用户的指令可通过用户在操作面板13和触摸面板60上的操作而被输入到控制器10。
三角钢琴1配置为在多个声音产生模式的一个中(其根据用户的指令选择)产生声音。声音产生模式包括正常声音产生模式、弱声音模式和强声音模式。在弱声音模式和强声音模式中间的正常声音产生模式中,声音仅通过弦槌击打琴弦而产生,如在普通的三角钢琴中那样。在弱声音模式中,防止琴弦被弦槌击打,且使用从声音来源(例如电子声音来源)而来的信号(钢琴音色的信号或并非钢琴音色的音色信号)通过声学换能器让音板振动,从而声音以比通常更小的音量(或替换地比通常更大的音量)和本位音色(natural timbre)从音板产生。强声音模式中,如在正常声音产生模式中那样,声音通过琴弦击打而产生,且进一步,通过使用钢琴音色信号而通过声学换能器让音板振动,声音以比在通过弦槌击打琴弦产生声音(正常声音产生模式)时更大的音量产生。在强声音模式中,不仅声音音量增加,而且通过同时地执行由弦槌击打琴弦而进行的声音产生和使用并非钢琴音色(包括类似钢琴音色的音色)的音色信号通过声学换能器让音板振动而进行的声音产生,可以获得音色层次效果。声音产生模式可以包括其他声音产生模式,例如声音静音模式。在声音静音模式中,从声音来源而来的信号不用于音板的激励,而是在弱声音模式配置中被供应到头戴式耳机终端,由此防止声音朝向外部发出。
进一步地,三角钢琴1配置为在根据用户指令选择的多个演奏模式中的一个中被操作。演奏模式包括声音通过用户对三角钢琴1的演奏操作而产生的正常演奏模式和琴键2基于自动演奏数据而被自动地驱动以产生声音的自动演奏模式。应注意,三角钢琴1可以配置为不具有两种演奏模式中的任何一种。
<三角钢琴1的结构>
图2是三角钢琴1的内部结构视图。在图2中,集中于一个琴键2显示了针对每一个琴键2提供的结构,且用于其他琴键2的结构被省略。应注意,出于简要的目的,在适当的情况下以下说明将集中于一个琴键2。
琴键驱动单元26设置在每一个琴键2的后端部分(即从在三角钢琴1前侧演奏三角钢琴1的用户观察的、在每一个琴键2的后侧上)的下方。琴键驱动单元26配置为,在自动演奏模式被选择为演奏模式的情况下,使用螺线管驱动相应琴键2。根据从控制器10发送的控制信号,琴键驱动单元26驱动螺线管。即琴键驱动单元26驱动螺线管,从而柱塞向上运动,以重现类似于用户按下琴键时的状态,和从而柱塞向下运动,以重现类似于用户释放琴键时的状态。由此,正常演奏模式和自动演奏模式彼此不同之处在与驱动琴键2的主体是演奏三角钢琴1的用户还是琴键驱动单元26。
琴槌4设置为对应于相应琴键2。琴槌4配置为在相应琴键2被按下时通过经由动作机构(未示出)传递到琴槌4的力而运动,从而琴槌4击打为琴键2设置的相应的一根或多根琴弦5。根据琴键2的按压量和踏板3中延音踏板的踩踏量,制音器8被置于制音器8不接触琴弦(一个或多个)5的非接触状态或置于制音器8接触琴弦(一个或多个)5的接触状态。(下文的描述中,除非特别说明,“踏板3”是指延音踏板,且对应于一个琴键的一根或多根琴弦总体上称为“琴弦”)。在制音器8接触琴弦5时,琴弦5的振动被抑制。
在设置为弱声音模式时,止动器27用于防止琴槌4击打琴弦5。即在弱声音模式设置为声音产生模式时,琴槌柄撞击止动器27,以便防止琴槌4击打琴弦5。另一方面,在正常声音产生模式或强声音模式设置为声音产生模式时,止动器27运动到琴槌柄不撞击止动器27的位置。
琴键传感器22设置为对应于相应琴键2。根据相应琴键2的工作情况,每一个琴键传感器22设置在相应琴键2下方,以向控制器10输出检测信号。在该例子中,琴键传感器22检测琴键2的按压量,且向控制器10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应注意,代替根据琴键2的按压量输出检测信号,琴键传感器22可以配置为输出表示琴键2已经经过特定按压位置的检测信号。该特定按压位置是从琴键2的闲置位置到终止位置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优选的是,该特定按压位置被设置为多个。要从琴键传感器22输出的检测信号可以是任何信号,只要信号能使得琴键2的工作情况被控制器10识别即可。
弦槌传感器24设置为对应于相应的琴槌4。每一个弦槌传感器24根据相应弦槌4的工作情况向控制器10输出检测信号。在该例子中,弦槌传感器24检测刚好在琴槌4击打琴弦5之前的琴槌4的运动速度,且向控制器10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检测信号不必是真实地表示琴槌4的运动速度的信号,而是运动速度可以通过控制器10计算为在任何其他配置下获得的检测信号。例如,要被输出的检测信号可以是表示在琴槌4运动期间琴槌柄已经经过两个特定位置的信号或可以是表示从琴槌柄已经经过两个特定位置中一个的时间点到在琴槌柄已经经过两个特定位置中另一个的时间点的时间。要从弦槌传感器24输出的检测信号可以是任何信号,只要信号使得琴槌4的工作情况能被控制器10识别即可。
踏板传感器23设置为对应于相应踏板3。每一个踏板传感器根据相应的踏板3工作情况向控制器10输出检测信号。在该例子中,踏板传感器23检测踏板3的踩踏量且向控制器10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代替根据踏板3的踩踏量输出检测信号,踏板传感器23可以配置为输出表示踏板3已经经过特定踩踏位置的检测信号。特定踩踏位置是从踏板的闲置位置到终止位置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优选的是,特定踩踏位置是使得制音器8和琴弦5完全地彼此接触的接触状态及制音器8和琴弦5不彼此接触的非接触状态之间区别开的位置。此外,进一步期望的是,多个特定踩踏位置被设置为用于额外地检测半踏板状态。要从踏板传感器23输出的检测信号可以是任何信号,只要信号能使得踏板3的工作情况被控制器10识别即可。
只要通过从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和弦槌传感器24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器10可为每一个琴键2(琴键号)指定琴弦5被琴槌4击打的击打正时(琴键操作正时)、击打速度和琴弦5的振动被制音器8抑制的正时(琴键未操作正时),则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和弦槌传感器24可以配置为输出琴键2、踏板3和琴槌4的相应工作情况的检测结果,作为以任何其他配置获得的检测信号。
在音板7上附接音板肋木75和弦马6。音板7的振动经由弦马6传递到琴弦5且琴弦5的振动经由弦马6传递到音板7。在音板7上安装音板声学换能器。如后文更详细描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包括用于让音板7振动的声学换能器30。声学换能器30通过固定件40固定到三角钢琴1的背柱9(作为构件的一个例子),且驱动构件39保持与音板7的下表面紧密接触。驱动信号从控制器10输入到声学换能器30。驱动构件39根据输入驱动信号的波形振动,由此使得音板7振动。音板7的振动使得弦马6振动。音板7是实木板构件,其在其外周边部分处被固定到三角钢琴1的侧板。音板7使得中频和低频部分放大,而虽然音板7针对高频部分振动,但是音板7对高频率部分(包括高阶泛音部分)提供较低放大效果。即音板7用作低音放大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和修改例(将被描述)的音板7是木材制造的平坦的板构件(包括实木,含有树脂的木材,多个薄板层合在一起的夹板)。音板7通过支撑构件(作为构件的一个例子)支撑,以便沿垂直于其板件表面的方向振动且通过振动具有放大声学信号的可听见频带中低频部分的功能。为了放大声学信号的可听见频带的低频率部分,音板7的平坦表面具有相对大的面积。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声学换能器30位置的视图。在该例子中,设置了每一个作为声学换能器30的两个声学换能器30H、30L。在后文中,不必将两个声学换能器30H、30L彼此区别开,声学换能器30H、30L将被简单地称为声学换能器30。
声学换能器30安装在音板7的邻近的两个音板肋木75之间。声学换能器30H设置在与两个弦马6(高音弦马6H和低音弦马6L)中的一个(即弦马6H)对应的位置。另一方面,声学换能器30L设置在对应于弦马6L的位置。即音板7插置在声学换能器30和弦马6之间。设置在音板7上的声学换能器3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而是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声学换能器30或仅一个声学换能器30。在仅设置一个声学换能器30的情况下,声学换能器30可以优选设置在对应于高音弦马6H的位置(在设置两个弦马6时)。
弦马6H用于支撑高音部(高音域)的琴弦5,而弦马6L用于支撑低音部(低音域)的琴弦5。在后文中,在不必将两个弦马6H、6L彼此区别开的情况下,弦马6H、6L将被简单地称为弦马6。如上所述,声学换能器30通过被固定到背柱9的固定件40支撑。
参考附图详细描述音板声学换能器。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透视图,且图5是部分剖开的音板声学换能器的正视图。音板声学换能器具有用于让音板7振动的声学换能器30和固定件40,声学换能器30被所述固定件相对于背柱9支撑。
声学换能器30通过以下部分构成:主体,包括磁体31、33和轭状物32、34;和振动器,包括线轴35、线圈36和驱动杆37。磁体31具有圆柱形形状且被磁化为具有N极和S极。轭状物32包括具有盘状形状的盘状部分32a和在盘状部分32a的中央位置向上突出的圆柱形部分32b。轭状物32在盘状部分32a的下表面处固定到磁体31的上表面。磁体33也具有圆柱形形状且被磁化为具有N极和S极。磁体33在其下表面固定到轭状物32的盘状部分32a的上表面且具有中央通孔,轭状物32的圆柱形部分32b穿过所述中央通孔。轭状物34包括具有中央通孔的盘状形状且在其下表面固定到磁体33的上表面,同时允许轭状物32的圆柱形部分32b穿过中央通孔。轭状物34具有延伸部34a,所述延伸部在轭状物的外周向表面的多个位置处形成,用于将轭状物34固定到固定件40。
线轴35具有圆柱形状。线轴35配置使得其下部可相对于环形空间伸出和缩回,所述环形空间形成在轭状物32的圆柱形部分32b的外周表面及磁体33和轭状物34的内周表面之间,所述轭状物限定了相应的中央通孔。线圈36缠绕线轴35的下外周表面。线轴35经由环形缓冲构件51通过轭状物34支撑,所述环形缓冲构件51的内周表面被固定到线轴35的外周表面,所述环形缓冲构件51的外周表面被固定到轭状物34的上表面。缓冲构件51用具有弹性的隔膜形成且允许线轴35相对于轭状物34向上和向下振动(线轴35沿上下方向振动)。磁性流体可以填充或不需要填充在限定了中央通孔的轭状物34的内周表面和线圈36之间。
线轴帽38被固定到线轴35的上开口的内周表面。驱动杆37的下端部固定到线轴帽38的中央部分。驱动杆37具有圆柱形形状,且驱动构件39附接到驱动杆37的上端部。驱动构件39具有圆柱形形状,其具有比驱动杆37的直径更大的直径。形成在驱动杆37上端部处的外螺纹部分被从驱动构件39的下表面侧插入,从而通过螺纹旋拧到驱动杆37的上端部将驱动构件39固定。驱动杆37和驱动构件39可以以各种方式连接到彼此,例如通过使用粘接剂和通过压配合,而不是通过螺纹。而且,驱动构件39和驱动杆37可以彼此整体地形成。驱动构件39通过粘接剂、双面胶带等而在其上表面紧密固定到音板7的下表面。在这方面,驱动构件39可以与音板7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从而驱动构件39的上表面简单地保持与音板7的下表面邻接接触而没有连结,只要音板7可通过驱动构件39的振动而振动即可。
固定件40是板状构件,其具有第一平坦板部分41和第二平坦板部分42。固定件40通过使得具有刚度且能振动的金属板以基本上90°的角度弯曲而形成,例如铁板、钢板、铜板、铝板或不锈钢板,以便具有L横截面形状。可适当地确定提供第一平坦板部分41和第二平坦板部分42的金属板的厚度、尺寸、形状等。金属板形成的固定件40(特别是第一平坦板部分41)配置为以4kHz-15kHz的高频率范围相对于固定件40的板表面(第一平坦板部分41)沿垂直方向振动。第一平坦板部分41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圆形通孔41a,所述圆形通孔具有比轭状物34的中央通孔的直径更大的直径。声学换能器30的驱动构件39、驱动杆37、线轴帽38和线轴35从下方沿向上方向插入通过通孔41a。轭状物34(即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通过螺钉52在轭状物34的延伸部34a的位置被固定到固定件40,轭状物34的上表面保持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在这方面,代替使用螺钉52,轭状物34的上表面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
固定件40的第二平坦板部分42通过多个螺钉53固定附接到背柱9。也在该例子中,第二平坦板部分42可以通过粘接剂牢固固定到背柱9,而不使用螺钉53。在这方面,第二平坦板部分42可以被固定到并非背柱9的结构构件(例如中盘,背梁(back beam),或侧板),只要结构构件(支撑构件)并非音板7且定位在靠近音板7的位置即可。
<控制器10的结构>
将描述控制器10的结构。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0的结构的方块图。控制器10包括经由总线彼此连接的控制单元11、存储单元12、操作面板13、通信单元14、信号发生器15、和接口16。控制单元11包括算法单元(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例如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访问存储器)。控制单元11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控制程序控制所述控制器10的各种部分和连接到接口16的各种部件。在该例子中,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程序,以由此允许控制器10和连接到控制器10的一些部分中的一部分用作键盘乐器。
存储单元12存储表示要在控制程序执行时被使用的各种设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信息例如是这样的信息,其用于基于从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和弦槌传感器24输出的检测信号而确定要从信号发生器15输出的驱动信号的详细情况。设定信息包括表示通过用户设置的声音产生模式和演奏模式的信息。
操作面板13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操作的操作按钮。在用户的操作通过任何操作按钮被接收时,与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被输出到控制单元11。连接到接口16的触摸面板60具有例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屏。在显示屏的表面上,触摸传感器设置为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在显示屏上,经由接口16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下显示了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用于改变存储在存储单元12中的设定信息详细情况的设定改变屏、用于设定各种模式的设定屏和乐谱。在用户的操作通过触摸传感器接收时,与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经由接口16输出到控制单元11。到控制器10的用户指令通过经由操作面板13和触摸面板60接收的用户操作来输入。
通信单元14是用于执行与其他装置无线或有线通信的接口。可以连接到接口的是光盘驱动器,其用于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各种数据且输出读取的数据,记录介质例如是DVD(数字多用盘)或CD(光盘)。要经由通信单元14被输入到控制器10的数据例如包括在自动演奏中使用的音乐数据。
信号发生器15包括用于输出乐器声音信号(作为声音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声音来源151、用于调整乐器声音信号的频率特性的均衡器152和用于放大乐器声音信号的放大器153,如图7所示。信号发生器15配置为将乐器声音信号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所述乐器声音信号的频率特性被调整且经放大。
接口16用于连接控制器10和各种外部部件。在该例子中,连接到接口16的部件包括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弦槌传感器24、琴键驱动单元26、止动器27、声学换能器30、和触摸面板60。接口16将从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和弦槌传感器24输出的检测信号和从触摸面板60输出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11。接口16输出控制信号且输出驱动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从控制单元11输出到琴键驱动单元26和止动器27,且所述驱动信号从信号发生器15输出到声学换能器30。
<三角钢琴1的功能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通过由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程序而实现的构造。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三角钢琴1的功能结构的方块图。如图7所示,在琴键2被操作时,琴槌4击打琴弦5且琴弦5振动。琴弦5的振动经由弦马6传递到音板7。进一步地,制音器8通过琴键2的操作或踏板3的操作而被促动。通过制音器8的动作,对琴弦5的振动的抑制状态被改变。
设定单元110通过触摸面板60和控制单元11实现为具有下列功能的构造。触摸面板60接收用于设定声音产生模式的用户操作。控制单元11根据通过用户设置的演奏模式和声音产生模式而改变设定信息,根据这些模式,将表示被选择的声音产生模式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演奏信息信号产生器120和击打防止控制器130。
触摸面板60接收用于设定信号发生器15中的各种控制参数的用户操作。各种控制参数包括用于确定从声音来源151输出的乐器声音信号所代表的音乐声音音色(音品)的参数、均衡器152中的频率特性调整方式的参数、放大器153的放大因数的参数,等等。
控制参数可以通过用户单独设置。替换地,控制参数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用户选择多组预设数据中的一组,用于每一组预设数据的控制参数的值被设置且所述预设数据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2中。控制单元11根据通过用户设置的控制参数改变设定信息且根据控制参数控制从信号发生器15输出的驱动信号。在这方面,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均衡器152和放大器153仅使用预设参数且通过控制单元11做出的参数改变不被执行。
演奏信息信号产生器120通过控制单元11、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和弦槌传感器24实施为具有下列功能的构造。琴键2、踏板3、和琴槌4的工作情况通过琴键传感器22、踏板传感器23和弦槌传感器24检测。基于作为检测结果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11指定琴弦5被琴槌4击打的击打正时(琴键操作正时)、对应于被击打琴弦5的琴键2的号码(琴键号)、击打速度、和通过制音器8抑制琴弦5振动的正时(琴键未操作正时)以作为要在声音来源151中利用的信息(即演奏信息)。在该例子中,控制单元11根据琴键2的工作情况指定琴键2的号码和击打正时、根据琴槌4的工作情况指定击打速度、和根据琴键2和踏板3的工作情况指定振动抑制正时。在这方面,击打正时可以根据琴槌4的工作情况而被指定,且击打速度可以根据琴键2的工作情况而被指定。这里,例如,演奏信息可以是MIDI(乐器数字接口)格式的控制参数所代表的信息。
控制单元11在指定的琴键操作正时将表示琴键号、速度和琴键操作的演奏信息输出到声音来源151。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1在指定的琴键未操作正时将表示琴键号和琴键未操作的演奏信息输出到声音来源151。控制单元11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声音产生模式为弱声音模式或强声音模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功能,而在该例子中,控制单元11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声音产生模式为正常声音产生模式时不将演奏信息输出到声音来源151。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声音产生模式是正常声音产生模式时,所需的是不从信号发生器15输出任何驱动信号。因而,即使演奏信息被设置为要被输出,也仅需要控制单元11控制信号发生器15,从而没有从其输出的驱动信号。
击打防止控制器130通过控制单元11实施为具有下列功能的构造。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声音产生模式为弱声音模式时,控制单元11控制止动器27,以运动到防止通过琴槌4击打琴弦5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声音产生模式为正常声音产生模式或强声音模式时,控制器11控制止动器27,以运动到不防止通过琴槌4击打琴弦5的位置。
声音来源151基于从演奏信息信号产生器120(控制单元11)输出的演奏信息而产生乐器声音信号。例如,声音来源151产生乐器声音信号,用于提供对应于琴键号的声音音高和对应于速度的声音音量。如上所述,乐器声音信号的频率特性通过均衡器152调整,且乐器声音信号随后通过放大器153放大且其后作为驱动信号输出到声学换能器30。
如上所述,声学换能器30根据输入到它的驱动信号而振动,从而声学换能器30使得弦马6经由音板7振动。声学换能器30通过背柱9(支撑部分)支撑。因而,弦马6的振动被传递到琴弦5。三角钢琴1的功能结构已经在上文描述。
<操作示例>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角钢琴1的操作例子。最初,用户操作触摸面板60以将正常演奏模式设置为演奏模式和将弱声音模式设置为声音产生模式。在该状态下,在用户操作琴键2和踏板3以进行演奏时,琴槌4对琴弦5的击打被止动器27防止,而音板7通过声学换能器30振动,从而声音从音板7发出。进一步地,弦马6经由音板7振动,从而未被制音器8防止振动的其他琴弦5也振动,以便产生接近原声钢琴声音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琴槌4对琴弦5的击打被止动器27防止,而没有通过琴弦击打产生声音。因此,通过调整声学换能器30的振动的振幅,可以通过音板7的振动和琴弦的共鸣产生利用了音响效果的声音,如在原声钢琴中那样,具有比通过琴弦击打产生的声音更小的音量(或更大的音量)。
在用户操作触摸面板60以将正常声音产生模式设置为声音产生模式同时正常演奏模式被保持为演奏模式时,声学换能器30对音板7的激励未被执行(即声学换能器30不使得音板7振动)且琴槌4对琴弦5的击打未被防止。因而,通过琴弦击打产生声音,且琴弦5的振动经由弦马6传递到音板7。根据传递到音板7的琴弦5的振动,音板7发出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音板7仅承受振动器的载荷,所述振动器是声学换能器30中重量非常轻的部分。因而,声学换能器30几乎不影响音板7的振动特性,且用户可在没有损害原声钢琴的原始声学性质的情况下进行演奏。
在用户操作触摸面板60以将强声音模式设置为声音产生模式而正常演奏模式被保持为演奏模式时,声学换能器30对音板7的激励和琴槌4对琴弦5的击打被同时执行。因而,音板7通过振动发出声音,在所述振动中添加了通过经由弦马6传递到音板7的击打造成的琴弦5的振动和通过声学换能器30造成的音板7的振动。进一步地,已经被琴槌4击打的琴弦5发出声音,且未被制音器8防止振动的其他琴弦5根据经由弦马6的音板7的振动而振动,由此产生共鸣声音。因此,用户可以以这样的声音演奏,所述声音中原始原声钢琴声音和从声音来源151产生的乐器声音信号所代表的声音被自然地混合。
在自动演奏模式设置为演奏模式时,控制单元11基于自动演奏数据驱动地控制琴键驱动单元26,且琴键驱动单元26以类似于通过用户做出的上述操作的方式驱动琴键2。因而,三角钢琴1产生根据通过用户设置的弱声音模式、正常声音产生模式、和强声音模式中的任何一种如上所述的乐器声音。在自动演奏模式下,在声音产生模式为弱声音模式或强声音模式时,自动演奏数据可以直接地供应到声音来源151,用于允许声音来源151基于自动演奏数据产生乐器声音信号,且声学换能器30可以通过产生的乐器声音信号被驱动地控制。在声音产生模式为弱声音模式时使用自动演奏数据通过声音来源151产生乐器声音信号特别有效,因为在弱声音模式下琴槌4对琴弦5的击打通过击打防止控制器130和止动器27而被防止。
将详细描述声音产生模式设置为弱声音模式或强声音模式情况下的钢琴声音(或其他乐器声音)的产生,即在演奏模式被设置为正常演奏模式或自动演奏模式的状态下音板7通过声学换能器3振动的情况。基于通过用户或通过自动演奏数据进行演奏的演奏操作信息,声音来源151将表示钢琴声音(或其他乐器声音)的电乐器声音信号经由放大器153输出到声学换能器30的线圈36。结果,在声学换能器30中,根据乐器声音信号,线轴35和线轴帽38相对于通过磁体31、33和轭状物32、34构成的主体而沿上下方向振动。线轴35和线轴帽38的振动被经由驱动杆37传递到驱动构件39,且驱动构件39使得音板7根据乐器声音信号沿上下方向振动。由于音板7的振动,乐器声音信号被转换为声学信号,且演奏者和聆听者听到与通过演奏者做出的琴键2和踏板3的操作对应的乐器声音(演奏声音)。与在琴弦通过琴槌4振动时产生的声音音量相比,通过声学换能器30造成的音板7的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是具有更小的音量,即弱的乐器声音。
另一方面,由于对线轴35进行驱动所用的力的反作用,通过磁体31、33和轭状物32、34构成的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也沿垂直于主体的板表面的方向振动,即沿图4和5中的上下方向。在该状况下,固定件40的第二平坦板部分42被固定到背柱9而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在其下表面被紧密固定到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的轭状物34的上表面。因为第一平坦板部分41通过可振动的金属板构成,所以第一平坦板部分41也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和背柱9振动。因而,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振动产生的声音也与通过音板7振动产生的声音一起发出。金属板形成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易于响应于乐器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振动,且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振动产生的声音充分地包括要被产生的乐器声音的高频部分。更具体地,因为金属板配置为以4kHz-15kHz范围的高频振动,所以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充分地包括4kHz-15kHz范围的高频部分。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通过音板7振动产生的乐器声音高频部分不足,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振动也会补足高频部分,从而产生充分地包括高频部分的乐器声音。因而,演奏者和靠近演奏者的人可听到良好的乐器声音。
在执行本发明过程中,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实施为具有其他各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目标和精神。
<第一修改例到第五修改例>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到第五修改例,它们与将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固定到上述实施例中的背柱9的方法有关。首先将描述第一修改例。如图8所示的,在第一修改例中,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被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磁体31在其下表面紧密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作为固定方法,磁体31可以通过粘接剂在其下表面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替换地,螺钉可以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插入到磁体31的下表面。在该修改例中,不必允许线轴35和线轴帽38穿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因而,在如上所述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中的通孔41a不是必要的。在下列的第二到第四修改例也是如此。该修改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相同。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修改例中,与音板7的振动一起,第一平坦板部分41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和背柱9振动。因而,也是在第一修改例中,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音乐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振动补偿,由此确保类似于如上所述实施例的优点。
将描述第二修改例。如图9所示,也是在第二修改例中,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被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的上表面,从而磁体31和第一平坦板部分41彼此紧密固定。但是,在第二修改例中,延伸部分41b、41b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上。每一个延伸部分41b、41b通过矩形金属板构成,所述矩形金属板用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金属板相同的材料形成。延伸部分41b在其上端整体地连接第一平坦板部分41,以便向下伸出或延伸,即相对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表面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部分41b、41b可以通过让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相应端部弯曲而形成或可以通过焊接而连接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相应端部。该修改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如上所述的第一修改例相同。每一个延伸部分41b、41b沿第一平坦板部分41从第二平坦板部分42延伸所沿的方向延伸,即沿离开背柱9的方向。因为固定件40具有L形横截面形状,如上所述,所以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表面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的表面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因而,延伸部分41b形成为使得延伸部分41b的表面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的表面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延伸部分41b、41b设置为与第二平坦板部分42间隔开。即延伸部分41b、41b不直接被第二平坦板部分42支撑。
接下来参见图10,描述第三修改例。在第三修改例中,采用在第二修改例中每一个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延伸部分41c、41c,以代替延伸部分41b、41b。该修改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如上所述的第二修改例相同。如同延伸部分41b、41b,延伸部分41c、41c设置为与第二平坦板部分42间隔开。
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和第三修改例中,两个延伸部分41b、41b设置为彼此平行且两个延伸部分41c、41c设置为彼此平行,以便相对于第一平坦板部分41沿垂直向下的方向延伸或伸出。两个延伸部分41b、41b不必彼此平行且两个延伸部分41c、41c不必彼此平行。进一步地,延伸部分41b、41b和延伸部分41c、41c可以以并非垂直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角度向下延伸或伸出。在延伸部分41b、41b和延伸部分41c、41c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情况下,延伸部分41b、41b和延伸部分41c、41c可以附接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上的各种位置。延伸部分41b、41b和延伸部分41c、41c可以具有不同于矩形形状和三角形形状的任何形状。延伸部分41b、41b的数量和延伸部分41c、41c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更多。而且,第二修改例中的延伸部分41b、41b和第三修改例中的延伸部分41c、41c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上。
也是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和第三修改例中,与音板7的振动一起,第一平坦板部分41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和背柱9振动,且延伸部分41b、41b和延伸部分41c、41c也振动。因而,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和第三修改例中,除了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振动外,乐器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通过延伸部分41b、41b或延伸部分41c、41c的振动而被补偿或增加,从而可预期类似于所示实施例的优点。进一步地,在第二和第三修改例中,延伸部分41b、41b和延伸部分41c、41c沿不同于第一平坦板部分41振动所沿方向的方向振动。因而,包括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振动和延伸部分41b、41b或延伸部分41c、41c的振动所产生的乐器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的声音沿各方向,从而与所示实施例的声学特性相比,乐器声音的声学特性更好。而且,延伸部分41b、41b或延伸部分41c、41c确保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刚度,从而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厚度可减小,导致形成固定件40的重量减少。
接下来参见图11,描述第四修改例。在第四修改例中,通过修改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一部分,在第一修改例中的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上设置突出部41d。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突出部41d向下突出。该修改例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修改例相同。在第四修改例中,仅设置一个突出部41d,但是可以设置类似于突出部41d的多个突出部。
在如上所述的第四修改例中,与音板7的振动一起,第一平坦板部分41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和背柱9振动。因而,如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三修改例中那样,在第四修改例中,乐器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振动补偿或增加,从而确保类似于所示实施例的优点。进一步地,在第四修改例中,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突出部41d允许包括乐器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的声音沿各方向传播,从而与所述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三修改例的声学特性相比,乐器声音的声学特性变得更好。
在第二和第三修改例中,延伸部分41b、41c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上,声学换能器30被紧密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在第四修改例中,向下突出的突出部41d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声学换能器30紧密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在这方面,类似于延伸部分41b、41c的延伸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声学换能器30被紧密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如所示实施例那样。进一步地,类似于突出部41d的突出部可以设置为从第一平坦板部分41向上突出,声学换能器30被紧密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如所示实施例那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与用于形成突出部的所示实施例相比,必要的是增加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面积。
接下来参见图12,描述第五修改例。在第五实施例中,声学换能器30未直接固定到固定件40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而是经由支撑构件固定。也是在第五修改例中,固定件40是由第一平坦板部分41和第二平坦板部分42构成的金属板,以便如所示实施例中那样具有L形横截面。固定件40通过螺钉53在第二平坦板部分42固定到背柱9。也是在该修改例中,第一平坦板部分41是简单的平坦板而没有设置在所示实施例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中的通孔41a。
在第五修改例中,声学换能器30经由金属或树脂形成的多个(例如四个)圆柱形支撑构件54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即支撑构件54的下端面保持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且螺钉55从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下表面侧插入支撑构件54中,由此支撑构件54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以便竖直延伸。进一步地,声学换能器30的轭状物34的延伸部34a的下表面保持与支撑构件54的上端面紧密接触,且螺钉56从延伸部34a的上表面侧插入支撑构件54中,由此轭状物34固定到支撑构件54的上端面。该修改例中的其他结构与所示实施例相同。在该修改例中,使用粘接剂代替使用螺钉55、56,支撑构件54可以固定到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上表面且轭状物34可以固定到支撑构件54的上端面。尽管圆柱形构件用作每一个支撑构件54,但是可以使用中空圆柱形构件、多边柱形构件或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中空构件作为支撑构件54。与支撑构件54相关,固定件40的振动的频率特性期望地通过考虑支撑构件54的振动的频率特性而确定。
也是在第五修改例中,可以通过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上设置第二修改例中的延伸部分41b、第三修改例中的延伸部分41c或第四修改例中的突出部41d而调整第一平坦板部分41的振动特性。
<第六修改例>
在所述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五修改例中,本发明应用于三角钢琴1。本发明适用于直立钢琴。
图13是显示了本发明第六修改例的直立钢琴1B的内部结构的视图。在图13中,直立钢琴1B的部件通过相同附图标记表示,但是都带字母“B”,如在所示实施例使用的那样,用于识别实施例的三角钢琴1的相应部件。也是在直立钢琴1B中,声学换能器30B中的驱动构件39B保持与音板7B紧密接触,且固定件40B被背柱9B固定支撑。在图13中,附图标记77B代表支撑琴弦5B的金属框架。框架77B在其板表面中具有空间。
图14是用于说明第六修改例的两个声学换能器30B的位置的视图。如在所示实施例中那样,每一个声学换能器30B设置在两个音板肋木75B附近。也是在第六修改例中,每一个声学换能器30B设置在对应于弦马6B的位置,换句话说,在对应于音板7B的一个表面上的弦马6B的位置,音板肋木75附接到所述音板。固定件40B在其第二平坦板部分42B处固定到背柱9B。这里,尽管每一个声学换能器30B设置在对应于弦马6B中的高音弦马的位置,声学换能器30B可以设置在对应于低音弦马(未示出)的位置。替换地,声学换能器30B可以设置在对应于高音弦马和低音弦马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的相应位置。在图14中,设置两个声学换能器30B。可以设置一个声学换能器30B或三个或更多声学换能器30B。作为声学换能器30B和固定件40B,可以使用所示实施例中的声学换能器30和固定件40,或可以使用第一到第五修改例中的固定件40。
<第七修改例>
在所述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六修改例中,声学换能器30、30B设置在音板7、7B上的对应于弦马6、6B的位置。声学换能器30、30B可以设置在远离弦马6、6B的位置。
图15是显示了一例子的视图,该例子中通过修改根据图13和14所示的第六修改例的直立钢琴1B,声学换能器30B和固定件40B设置在远离音板7B的弦马6B的位置。在图15的例子中,两个声学换能器30B每一个和两个固定件40B每一个在附接了弦马6B的音板7B的一个表面上(图15的背侧表面上)设置在声学换能器30B和固定件40B与音板肋木75B相对的位置处、或设置在音板肋木75B附近的位置处、或设置距音板肋木75B略远的位置处,音板7b插置在它们之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所示实施例中的声学换能器30和固定件40或第一到第五修改例中的声学换能器30和固定件40作为声学换能器30B和固定件40B。尽管在图15中设置了两个声学换能器30B,但是可以设置一个声学换能器30B或三个或更多声学换能器30B。
图16是图15所示的声学换能器30B被直立钢琴1B的中盘90B支撑的状态的视图。如图16所示,在该修改例中的固定件40B安装在中盘90B的后表面部分上,从而通过螺纹或通过使用粘接剂,第二平坦板部分42B固定到中盘90B的后表面部分。声学换能器30B的驱动杆37B经过框架77B的空间,且驱动构件39B保持与附接了弦马6B的音板7B的背侧表面紧密接触。
如上所述,在第七修改例中,在声学换能器30B未设置在对应于弦马6B的位置而是设置在声学换能器30B与音板肋木75B相对的位置或设置在音板肋木75B附近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音板肋木75B,通过声学换能器30B做出的激励被有效地传递到整个音板7B,确保通过音板7B发出期望的声音。进一步地,不同于音板肋木75B的杆状构件的激励杆可以附接到音板7B的与附接了音板肋木75B的另一表面相反的一个表面,且声学换能器30B可以设置在对应于激励杆的位置,音板7B插置在它们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激励杆可设计为与存在的弦马6B和音板肋木75B分开。因而,期望的是,调整激励杆的形状、尺寸、布置等,从而根据通过声学换能器30B做出的激励从音板7B发出具有期望声学特性的声音。
<第八修改例>
接下来将描述第八修改例,其中第七修改例中的固定件40B被修改。如图17所示,除了第一平坦板部分41B和第二平坦板部分42B,第八修改例中的固定件40B具有第三平坦板部分43B。第三平坦板部分43B形成为使得第三平坦板部分43B从第二平坦板部分42B的一端延伸以便以直角弯曲,且使得第三平坦板部分43B整体地沿与第一平坦板部分43B从第二平坦板部分42B延伸所沿方向相反的方向平行于第一平坦板部分41B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代替第二平坦板部分42B,第三平坦板部分43B通过螺纹旋拧或通过使用粘接剂而被固定到直立钢琴1B的中盘90B,由此声学换能器30B和固定件40B固定安装在中盘90B上。在该构造下,除了第一平坦板部分41B,第二平坦板部分42B也相对于中盘90B和第三平坦板部分43B振动,以便确保类似于所述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七修改例的优点。
在第八修改例中,第一平坦板部分41B和第三平坦板部分43B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B以90度的角度弯曲。第一平坦板部分41B和第三平坦板部分43B可以相对于第二平坦板部分42B以比90度更小或更大的角度弯曲。例如,第一平坦板部分41B、第二平坦板部分42B和第三平坦板部分43B可以形成为具有Z形横截面形状。应注意,固定件40B的这种修改例适用于所述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七修改例。
<其他修改例>
在所述实施例和第一到第八修改例中,声学换能器30、30B配置为让音板7、7B振动,从而线轴35的振动经由驱动杆37传递到音板7、7B。替代地,线轴35可以直接紧密固定到音板7、7B,换句话说,线轴35的线轴帽38可以直接紧密固定到音板7、7B,由此线轴35的振动可以直接传递到音板7、7B,以使得音板7、7B振动。
在所述实施例和如上所述的第一到第八修改例中,磁体31、33和轭状物32、34整体地构造为构成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且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的振动特性不被考虑在内。然而,通过在磁体31、33和轭状物32、34的接口之间插置缓冲或阻尼构件以用于对具体频率范围的振动进行阻尼或插置振动强化构件以用于增强具体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可以适当地设置声学换能器30的主体的振动特性。
在所述实施例和第一到第八修改例中,描述了:基于琴键2、2B和踏板3、3B的演奏操作和自动演奏数据,根据琴键2、2B的驱动而从声音来源151产生乐器声音信号;和在通过直接向声音来源151引入自动演奏数据而从声音来源151产生乐器声音信号的情况。替代地,可以根据不同于琴键2、2B和踏板3、3B的演奏操作元件的演奏操作而从声音来源151产生乐器声音信号。而且,乐器声音信号(音频信号)可以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例如光盘(CD)和硬盘(HD),且声音可以通过重现记录的乐器声音信号而产生。
在所述实施例和第一到第八修改例中,本发明可应用于三角钢琴1或直立钢琴1B。本发明适用于通常不具有音板的电子乐器,从而配置为要通过乐器声音信号振动的音板被重新设置且重新设置的音板通过声学换能器振动。在这种情况下,音板固定到支撑构件,例如电子乐器的侧板或框架。而且,本发明可应用于并非乐器形式的声学信号产生装置,该装置配置为通过让音板振动而产生乐器声音信号。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声学换能器的主体被固定到并非音板的支撑构件。

Claims (9)

1.一种音板声学换能器,包括:
主体(31,32,33,34);和
振动器(35,36,37),配置为响应于对其输入的声音信号而让音板(7,7B)振动,
其中经由通过金属板形成的固定件(40,40B),所述主体通过不同于音板的构件(9,9B,90B)支撑,
其特征在于主体的上表面保持与固定件的下表面接触;
其中固定件(40,40B)配置为沿相对于其板表面垂直的方向、在至少4kHz到15kHz的频率范围内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固定件(40,40B)构造成具有L形横截面形状,从而固定件具有第一平坦板部分(41,41B)和第二平坦板部分(42,42B),第一平坦板部分固定到所述主体(31,32,33,34)而第二平坦板部分固定到所述构件(9,9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固定件(40)具有从第一平坦板部分(41)整体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分(41b,41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固定件(40,40B)具有固定到所述主体(31,32,33,34)的第一平坦板部分(41,41B)和固定到所述构件(9,9B,90B)的第二平坦板部分(42,42B,43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第一平坦板部分(41)具有通过第一平坦板部分支撑且沿相对于第一平坦板部分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分(41b,41c)。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至少一个延伸部分(41b,41c)每一个设置为与第二平坦板部分(42)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和椭圆形横截面形状中的一个的突出部(41d)设置在第一平坦板部分(41)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
其中主体部分(31,32,33,34)具有轭状物(32,34)和磁体(31,33),和其中振动部分(35,36,37)具有线轴(35),线圈(36)缠绕线轴(3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板声学换能器,其中振动器包括驱动杆,振动器的振动通过该驱动杆传递到音板。
CN201410030984.8A 2013-01-22 2014-01-22 音板声学换能器 Active CN103943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8906A JP5842834B2 (ja) 2013-01-22 2013-01-22 響板加振装置
JP2013-008906 2013-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3100A CN103943100A (zh) 2014-07-23
CN103943100B true CN103943100B (zh) 2017-09-22

Family

ID=49943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0984.8A Active CN103943100B (zh) 2013-01-22 2014-01-22 音板声学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08324B2 (zh)
EP (1) EP2757552B1 (zh)
JP (1) JP5842834B2 (zh)
CN (1) CN1039431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1287A3 (en) * 2011-09-14 2014-12-24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instrument
JP6442854B2 (ja) * 2014-04-09 2018-12-26 ヤマハ株式会社 加振器の取付構造、及び、楽器
JP2015200828A (ja) * 2014-04-09 2015-11-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加振器の取付構造、楽器、及び、加振器の取付方法
JP6446896B2 (ja) * 2014-08-01 2019-01-0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加振器の取付構造、及び、楽器
JP6442201B2 (ja) * 2014-09-08 2018-12-19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器
JP6378590B2 (ja) * 2014-09-09 2018-08-22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器
JP6536115B2 (ja) * 2015-03-25 2019-07-03 ヤマハ株式会社 発音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US20170094413A1 (en) * 2015-09-29 2017-03-30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 Soundboard speaker of digital piano
CN105338448B (zh) * 2015-11-18 2018-07-3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音响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524927B2 (ja) * 2016-01-20 2019-06-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楽器及び加振装置
CN110192242B (zh) * 2017-01-20 2021-11-30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钢琴系统的琴键辅助用户输入系统和方法
JP6304576B1 (ja) * 2017-08-01 2018-04-04 株式会社弦奏Japan 音響装置および音響システム
JP6939254B2 (ja) * 2017-08-25 2021-09-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楽器
JP7276485B2 (ja) * 2019-10-18 2023-05-18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楽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1187A1 (de) * 1988-09-14 1990-03-22 Schimmel Pianofortefab Vorrichtung zur schallabstrahlung mittels eines plattenfoermigen, elektro-dynamisch angeregten klangkoerpers
US5755416A (en) * 1996-04-15 1998-05-26 Simpson Strong-Tie Company, Inc. L-shaped shelf bracket with a frictionally engaging strut member
CN1195454A (zh) * 1995-09-02 1998-10-07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音响设备
JP2008292739A (ja) * 2007-05-24 2008-12-04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響板付き鍵盤楽器
JP2009015019A (ja) * 2007-07-04 2009-01-22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楽音装置並びに楽音装置の生産方法及び改造方法
CN101763849A (zh) * 2008-12-17 2010-06-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键盘乐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69217D1 (en) 1982-02-26 1987-02-19 Prutec Ltd Improvements in pianos
EP0434754A1 (de) 1988-09-14 1991-07-03 Wilhelm Schimmel Pianofortefabrik Gmbh Vorrichtung zur schallabstrahlung und musikinstrument
KR930004924A (ko) * 1991-08-14 1993-03-23 원본미기재 키이 작동형 음향 기기의 음질 개선방법 및 시스템
JP3039086B2 (ja) * 1991-12-03 2000-05-08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US5981861A (en) * 1997-12-18 1999-11-09 Van Delinder; David B. Electro-mechanically driven sound board
GB9905039D0 (en) 1999-03-05 1999-04-28 New Transducers Ltd Musical instrument
JP4083344B2 (ja) 1999-04-30 2008-04-30 山家 清彦 ピアノの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A2400373C (en) 2000-10-17 2007-01-02 Alejandro Jose Pedro Lopez Bosio Equalizable electro-acoustic device used in commercial panel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said panels
JP4500735B2 (ja) 2004-09-22 2010-07-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7386144B2 (en) 2004-11-24 2008-06-10 Revolution Acoustics, Ltd. Inertial voice type coil actuator
JP2007328186A (ja) * 2006-06-08 2007-12-20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楽音装置及び楽音装置の生産方法
JP5028135B2 (ja) * 2007-04-25 2012-09-19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楽音装置並びに楽音装置の生産方法及び加工方法
JP4966746B2 (ja) * 2007-05-30 2012-07-04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鍵盤楽器
JP5486763B2 (ja) 2007-05-30 2014-05-07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鍵盤楽器
JP4735662B2 (ja) 2008-05-08 2011-07-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
JP2010007835A (ja) 2008-06-30 2010-01-14 Tokai Rubber Ind Ltd 能動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9135956A (ja) * 2009-01-29 2009-06-1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ヘッドホン
EP2571287A3 (en) * 2011-09-14 2014-12-24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instrument
KR101607418B1 (ko) 2011-12-15 2016-03-29 야마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악기의 울림판을 진동시키기 위한 액추에이터 및 그 설치 방법
JP5560304B2 (ja) 2012-07-02 2014-07-23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楽音装置並びに楽音装置の生産方法及び改造方法
JP5846134B2 (ja) 2013-01-22 2016-01-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加振器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1187A1 (de) * 1988-09-14 1990-03-22 Schimmel Pianofortefab Vorrichtung zur schallabstrahlung mittels eines plattenfoermigen, elektro-dynamisch angeregten klangkoerpers
CN1195454A (zh) * 1995-09-02 1998-10-07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音响设备
US5755416A (en) * 1996-04-15 1998-05-26 Simpson Strong-Tie Company, Inc. L-shaped shelf bracket with a frictionally engaging strut member
JP2008292739A (ja) * 2007-05-24 2008-12-04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響板付き鍵盤楽器
JP2009015019A (ja) * 2007-07-04 2009-01-22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楽音装置並びに楽音装置の生産方法及び改造方法
CN101763849A (zh) * 2008-12-17 2010-06-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键盘乐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3100A (zh) 2014-07-23
EP2757552A1 (en) 2014-07-23
US9508324B2 (en) 2016-11-29
JP5842834B2 (ja) 2016-01-13
EP2757552B1 (en) 2018-05-30
JP2014142378A (ja) 2014-08-07
US20140202318A1 (en)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3100B (zh) 音板声学换能器
EP2571020B1 (en) Keyboard instrument
JP5862524B2 (ja) 鍵盤楽器
JP5812017B2 (ja) 鍵盤楽器
JP6536115B2 (ja) 発音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JP6003430B2 (ja) 鍵盤楽器
CN103854640A (zh) 基于响板振动的波形记录和重现
CN103151033B (zh) 键盘乐器
CN103854641A (zh) 基于响板振动的波形记录和重现
JP2016206222A (ja) 鍵盤楽器
JP2013061538A (ja) 音響効果付与装置およびピアノ
JP5857564B2 (ja) 音響効果付与装置およびピアノ
JP2013077001A (ja) 鍵盤楽器
JP2016206225A (ja) 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