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3450A -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3450A
CN103933450A CN201410183633.0A CN201410183633A CN103933450A CN 103933450 A CN103933450 A CN 103933450A CN 201410183633 A CN201410183633 A CN 201410183633A CN 103933450 A CN103933450 A CN 10393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ctus
weight
rhizoma atractylodis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36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836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3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3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植物原料组合而成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内服剂型,对治疗和预防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显著,对胃肠道疾病的总有效率达到100%以上,而且愈后效果好持续跟踪观察无复发,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利用多种中草药中的药物活性成分的相互协同作用,有效解除了病痛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用药疗程时间短,见效快,无复发,达到了根治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疾病及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治疗人体多种因素导致的胃肠疾病,并具有预防和保健作用。
背景技术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胃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返流性食管炎,急、慢性结肠炎和消化性溃疡等几种疾病,全国肠胃炎发病率达14.28‰,估计全国患病人口达1600万(经过确诊);尚有许多没有确诊的患者,经医生反映约占2/3;其中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主要是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的肠胃炎发病率低于中、小城市,中型城市的发病率最高;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与城市的人口规模有较大关联,大城市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要高于中型城市,中型城市的发病率要高于小城市的发病率。在农村中,三类农村的肠胃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一类农村,四类农村的发病率最低;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与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一类城市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5.12‰,二类和三类农村的发病率均为3.18‰,四类城市的发病率最低,为3.11‰。
胃肠道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理比较复杂,由于发病的类型各自不同,在临床上的表现各异。肠胃道疾病主要分两种:急性和慢性。季节性对慢性胃肠道疾病影响较少,一年四季都可发作。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胃肠道疾病患者以轻度和中度的比率比较大,占绝大多数。重度和爆发性的少,轻度的占60%左右,中度占20%,重度和爆发性的各占10%。在年龄分布上:中老年人的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要远远高于青少年的患病率。
胃肠道用药主要由抗消化性溃疡药,止吐药和止恶心药,抗酸药及胃肠胀气用药,肠道抗炎/抗感染药,消化药(包括酶制剂用药),泻药,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药和胃动力药以及其它消化道和代谢用药八大类别组成,西药治疗胃肠道疾病是常用药,具有起效快,但是在临床上所出现的副作用也是存在的,往往会伤及肝肾的功能,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此病未愈又添新病的情况。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已被患者所认可,目前治疗治疗胃肠道常用的中药有党参、山药、白术、茯苓、黄芪、太子参、黄精、人参、白扁豆、薏仁、莲子、大枣等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方剂如理肠调胃安神汤在临床通过辩证施治随证加减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与防复发的用药。
目前,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市场上主要以中药为主,占市场的80%以上,西药占不到20%,而且西药在治疗胃肠疾病方面主要以抗生素类消炎药为主,不但对胃肠的刺激性大,而且效果也不够理想,更不宜长时间服用,否则会带来相反的后果。中成药虽然品种繁多,但功效大多单一,不能针对胃肠疾病在临床上的各种症状有效的治疗,如胃溃疡、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胃肠炎、包括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等。由于发病原因不一,各种症状反应也不尽相同,如胃疼、胃胀、胃酸、打嗝返食流,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便秘、便溏;食用腥、辣、生、凉、硬、甜等食物时会出现病情加重等现象,给患者用药选择上带来很大的不便和治疗上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目的。根据研究表明,胃肠疾病的产生大多是由于饮食习惯不良,经常暴饮暴食、过量食用冷、凉、生、硬和刺激性食物,导致胃肠功能受损或因性情抑郁、恼怒、肝脾受损或因饮食不洁或因误食误饮有毒有害食物或因服用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因胃肠功能减退、失调或因饮食过饱、卧床、不做运动,包括受到风寒侵袭及其他疾病影响等多种因素,都可导致胃肠疾病的产生。胃肠疾病如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最后会有恶性转移为癌症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具有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针对各种因素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及其症状、利用多种药物活性成分的相互协同增效作用,有效的缓解了人们因为胃肠道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健康,长期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
其中,所述具有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功能的组合物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15‐50、炙甘草1‐20、佛手1‐25、白术1‐20、山楂10‐35、红豆蔻1‐20。
特别是,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蒲公英25‐40、炙甘草5‐15、佛手5‐20、白术5‐15、山楂15‐25、红豆蔻5‐15。
尤其是,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30、甘草10、佛手10、白术10、山楂20、红豆蔻10。
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是基于中医学对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理的充分认识,结合现代药学和药理学研究的成果,选择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进行科学组方制备而成,以纯天然的中药材为原料,无毒副作用,它通过清热解毒、健胃消食、补脾理气,达到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目的。
其中:蒲公英性寒,味甘、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肿痛,如胃癌、食道癌、肠癌、乳腺癌及肺痈、肠痈、热淋涩痛等。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核黄素和胡萝卜素、叶酸和维生素C等。具有抗肿瘤、抗微生物、抗内毒素、和保肝利胆的作用。尤其是对动物的胃肠溃疡及胃肠粘膜损伤,具有显著的抗损伤和保护作用。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和中安胎、固表抗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癌、肺癌、食道癌、肠癌、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水肿、遗精尿频等。
白术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约1.4%,如苍术醇、苍术酮白术内酯和维生素A等,具有抗肿瘤、抑菌、保肝利胆和降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多万胃肠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强保健作用和抗炎、抗溃疡以及预防作用。
佛手,性温、辛,味苦、酸,归肝、脾、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佛手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香豆素类及其二聚体,柠檬油素、简单酚酸性化合物和黄酮及其糖苷等,具有抗癌、平喘祛痰、强心的作用,尤其对胃肠平滑肌有显著的保健和保护作用。
山楂,性温,味酸、甘,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腹胀食滞,酒积、肉积、胃脘胀满、痞满吞酸、泄泻,心腹刺痛,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高血压等。
山楂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无机盐、胡萝卜素、消化酶和微量元素铜、钠、锌、铁等,具有抗癌、抗菌、降压、降血脂和利尿的作用,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健脾胃、消食积、促消化、消腹胀和对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痛有显著效果。
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Willd.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辛,归脾、肺经。具有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红豆蔻果实中含消旋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反式3,4‐二甲氧基桂皮醇,反式‐4‐甲氧基桂皮醇,对‐羟基桂皮醇,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和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Δ3‐蒈烯(Δ3‐carene),6‐甲基‐5‐庚烯‐2‐酮,1,8‐桉叶素,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壬醛,正丁酸反式‐2‐已烯酯,(E)‐6‐甲基‐3,5‐庚二烯‐2‐酮,辛酸,乙酸正辛酯,4‐松油烯醇,α‐松油醇,2‐(2‐丙烯基)苯酚,荜澄茄烯,β‐榄香烯,乙酸正癸酯,正十五烷,α‐香柑油烯,丁香油酚,α‐律草烯,别香橙烯,顺式‐丁香烯,ν‐依兰油烯,β‐甜没药烯,乙酸桂皮酯,菖蒲烯,丁香烯醇(I或II),橙花叔醇,荜澄茄烯醇等。
药理研究表明红豆蔻种子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5、10g/kg腹腔注射,对大鼠结扎幽门引起的胃溃疡有抑制作用。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乙酰氧丁香酚乙酸酯有明显的抗Shay氏大鼠胃溃疡作用,分别腹腔注射2‐5mg/kg和5‐10mg/kg时,抑制率为20‐77%和36‐100%。红豆蔻种子煎剂具有抗真菌和细胞毒性作用。腹腔注射红豆蔻果实的甲醇提取物,注射剂量l0mg/kg,连续5天,发现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气虚血衰、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胃肠溃疡、咽喉肿痛和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甘草的化学成分主要含三萜皂苷、甘草酸和钾、钙盐、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等,具有一定的抗癌、抗病毒、抗菌、抗炎、提高免疫,促进胰腺分泌、抗心律失常、止咳化痰、抗氧化、解热镇痛和保肝护肝的作用,尤其是对胃肠疾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溃疡、抗菌和抗炎的效果。
本发明的本草胃肠健运丸是根据以上药物功能及其化学成分对人体的特殊作用配伍而成。是以甘草和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抗炎、抗菌、抗溃疡、抗病毒;佛山和红豆蔻的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山楂和白术的补脾健胃、增强胃肠动力和消化功能,全方位标本兼治并起到了预防和保健的功能。有效达到了治病、防病及保健功能的目的。根据对本草胃肠健运丸人群为期2个月的实验证明,本草胃肠健运丸不但用药疗程时间短、见效快、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述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
蒲公英15‐50、炙甘草1‐20、佛手1‐25、白术1‐20、山楂10‐35、红豆蔻1‐20;
2)将所述原料药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混合均匀后,对混合原料药进行加热提取,收集提取液;
3)对收集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浓缩液;
4)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进行粉碎处理,制得山楂‐红豆蔻细粉;
5)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细粉混合均匀即得。
其中,步骤1)中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蒲公英25‐40、炙甘草5‐15、佛手5‐20、白术5‐15、山楂15‐25、红豆蔻5‐15,优选为蒲公英30、甘草10、佛手10、白术10、山楂20、红豆蔻10。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提取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A)将混合物加入水浸泡,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6‐10:1,浸泡1‐3小时后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加热温度为100℃,在保持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1‐3小时;
B)将第一次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C)向滤渣中加入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其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5‐10:1,加热温度为100℃,在保持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1‐3小时;
D)过滤,将两次过滤的滤液合并。
特别是,步骤A)中所述的加热提取时间1.5‐2.5小时,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优选为7‐8:1;步骤C)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5‐7:1。
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滤液浓缩处理过程中控制温度为80‐100℃,相对压力低于‐0.05MPa。
特别是,所述相对压力优选为‐0.05~‐0.095MPa。
特别是,步骤3)中所述的浓缩液的重量与原料药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的总重量之比为0.5‐0.85:1,优选为0.6‐0.8:1,进一步优选为0.7:1。
其中,步骤4中所述白芍细粉的粒度小于100目,优选为小于200目,进一步优选为200‐300目。
特别是,还包括步骤5)向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细粉混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而成。
特别是,加入食品防腐剂混合均匀后,在加入适量蒸馏水,置于制丸机中制成丸剂。
特别是,加入辅料糊精和食品防腐剂混合均匀后,在加入适量蒸馏水,置于制丸机中制成丸剂。
尤其是,所述干燥处理后的组合物与糊精的重量配比为10:100;所述干燥处理后的组合物与食品防腐剂的重量之比为100:0.05‐0.5。
特别是,所述食品防腐剂选择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苯甲酸及其盐、丙酸钙、乳酸钠或脱氢乙酸钠。
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通常被保健专家认可用于这一目的且作为药剂的非活性成分。有关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汇编可以在《药物赋形剂手册》(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第2版,由A.Wade和P.J.Weller编辑;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出版,Washington and ThePharmaceutical Press,London,1994)等工具书中找到。
特别是,所述的载体包括赋形剂,如淀粉、水等;润滑剂,如硬脂酸镁等;崩解剂,如微晶纤维素等;填充剂,如乳糖等;粘结剂,如预胶化淀粉、糊精等;甜味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矫味剂、香料等。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是按照中医中药健脾温胃、养肝补肾、解痉理气、解郁散寒、排毒制酸,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理论和根据以上药物的公用及化学成分对人体的特殊作用配伍而成,以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相互协同作用达到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解痉止痛、增加消化机能提高免疫和代谢功能的目的。
根据对本发明的具有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的药理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不但用药疗程时间短,见效快,无复发,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预防、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预防、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针对胃肠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具有良好的调节阴阳平衡、健脾、温胃、养肝、补肾、解痉,理气、解郁、散寒、排毒、制酸,抗胃溃疡、增强胃动力、助消化、止血、止呕、止泻和镇痛作用。
2、本发明的预防、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材科学组方而成,根据以上药物的功用和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配伍而成,针对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症状按照中医理论,对症下药,直接针病因,多靶点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快,作用迅速。
3、本发明预防、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止痛、治病效果显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有效率达到100%,而且治疗后无反复,无任何毒副作用。
4、本发明预防、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效果明显,并且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抗胃溃疡试验
1、试验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1步骤7)制备的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混合物;
阳性对照药:斯达舒胶囊,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D大鼠,180~220g,雌雄各半。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2、试验方法与结果
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称重后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给药高、中、低剂量给药组、阳性药物(斯达舒胶囊)对照组。
将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斯达舒胶囊碾碎后,分别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稀释成适当的浓度,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50g/kg、0.75g/kg、0.35g/kg;阳性药物斯达舒胶囊组的用药剂量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后为2.0g/kg/d。其余组按体重灌以等体积0.5%CMC‐Na。按10ml/kg灌胃药物,即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5%CMC‐Na溶液10ml/kg/d/,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高剂量组给予组合物混悬液1.5g/kg/d,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中剂量组给予组合物混悬液0.75g/kg/d,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低剂量组给予组合物混悬液0.35g/kg/d,斯达舒胶囊组给予斯达舒混悬液2.0g/kg/d,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2h后开始造模。
末次给药2h后将各组实验大鼠禁食72h,禁食期间可以自由饮水。禁食72小时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将其余各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仰卧固定于鼠板上。剪掉腹壁毛,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自胸骨剑突下沿腹中线作正中切口2~3cm,用弯止血钳在右侧肝脏下方将十二指肠轻轻勾出,在左侧肋缘部位,用手指轻轻右推,暴露胃于切口,然后将胃轻轻拉到腹外,在胃幽门下穿线(勿伤及血管)将幽门结扎。将胃轻轻送回,关腹,缝合腹壁切口。用碘酒、酒精再次消毒切口后,将大鼠放回笼中。再次禁食禁水17小时后,即将其处死,开腹,结扎贲门,将胃取出,先用注射器抽取部分胃液,再在胃大弯处剪一小口,收集胃液于硬塑试管内,3000r/min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记录胃液量后,将上清液放入5ml的储存管内,‐2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胃酸;然后沿胃大弯将胃剪开,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将胃自然展开,滤纸吸干,观察前胃部粘膜面溃疡形成的情况,用游标卡尺量取通过溃疡中心的溃疡最大纵径和最大横径,计算溃疡面积,溃疡面积计算公式如下:溃疡面积=π×纵径/2×横径/2(注:面积<1mm2的溃疡点,10个相当于溃疡面积1mm2。)根据溃疡面积计算溃疡抑制百分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按照Okabe法,将大鼠溃疡面积的总和分为五个等级作为溃疡指数,即当溃疡面积(mm2)为1~12,13~25,26~37,38~50,≥50或穿孔时,溃疡指数分别为1,2,3,4,5。
溃疡抑制百分率=(模型对照组溃疡指数‐给药组溃疡指数/模型对照组溃疡指数)×100%
表1本发明组合物对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溃疡指数的影响(x±s)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溃疡指数明显下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具有明显降低幽门结扎型大鼠胃粘摸损伤的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抗蓖麻油致大鼠腹泻试验
1、试验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1步骤7)制备的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混合物;
阳性对照药:胃肠安丸,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
SD大鼠,180~220g,雌雄各半。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2、试验方法与结果
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称重后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给药高、中、低剂量给药组、阳性药物(胃肠安丸)对照组。
将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胃肠安丸碾碎后,分别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稀释成适当的浓度,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50g/kg、0.75g/kg、0.35g/kg;阳性药物胃肠安丸组的用药剂量为2.0g/kg/d。其余组按体重灌以等体积0.5%CMC‐Na。按10ml/kg灌胃药物,即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5%CMC‐Na溶液10ml/kg/d/,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高剂量组给予组合物混悬液1.5g/kg/d,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中剂量组给予组合物混悬液0.75g/kg/d,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低剂量组给予组合物混悬液0.35g/kg/d,胃肠安丸组给予胃肠安混悬液2.0g/kg/d,给药2h后,各组大鼠再灌胃给药蓖麻油100ml/kg,然后将大鼠放入观察盒中观察4h,记录大鼠排出的总湿粪便粒数,测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成组T检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对蓖麻油所致大鼠腹泻的影响
表2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湿粪便粒排出量显著减少,说明本发明胃肠健运组合物具有抑制腹泻的功能。
试验例3本发明组合物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观察及疗效
1、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附属医院的男性和女性患者421例,患者年龄30-70岁。
各组病例在性别、病程、年龄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
根据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拟定。
中医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标准:具有下述临床表现:胃脘胀痛、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呕血、黑大便、面色无华、吞酸、舌红、苔黄、脉浮细。
西医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标准:涉及西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浅表性、糜烂性、姜缩性)、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均按该病最新诊断标准执行。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心、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和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服药影响疗效观察等。
3、治疗方法
3.1试验用药:
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丸剂;
3.2药物用法
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均要求饮食控制,并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用法:每天3次,每次5g,饭前半小时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3.3疗效性观测
主要症状:上腹痛次数、程度;大便有无黑大便、不成形、泄泻;腹胀;反酸。
次要症状:嗳气、恶心、食欲减退、体倦。
安全性观测:进行血、尿、便常规化验和肝肾功能检查。
3.4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全部消除,溃疡病灶或胃炎病灶消失。
显效: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明显改善,溃疡病灶或胃炎病灶基本消失。
有效: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均有改善,病灶缩小40%。
无效: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无改善,病灶小于30%。
4、试验结果与分析
施用实施例1中的丸剂。在一个疗程后,全部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全部消除,溃疡病灶或胃炎病灶消失,全部符合临床痊愈的判断标准。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半年,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
临床治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本发明组合物对各种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病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急性胃炎 45 44 1 0 0 100.00
慢性胃炎 67 64 1 1 1 98.51
胃溃疡 50 45 2 2 1 98.00
十二指肠溃疡 42 37 3 1 1 97.62
急性肠炎 49 47 2 0 0 100.00
慢性肠炎 66 60 4 1 1 98.48
萎缩性胃炎 21 17 1 2 1 95.24
反流性食管炎 30 22 5 2 1 96.67
结肠炎 52 42 8 1 1 98.08
表1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5.24以上,对急性胃炎、肠炎的治疗效果达到10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受试者为已在临床医院确诊且经过各种治疗长期反复发作不能治愈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疼、胃胀、胃酸、打嗝,胃肠胀满、不思饮食、消化不良、饮食惧怕生硬、冷凉、辛辣刺激、甜酸、粘和不易消化等食物(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以及便秘或便溏、泄泻等各类症状。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急慢性胃炎患者中95%的患者在服药后2小时内胃疼、胃胀等症状缓解;80%连续服药1周后自觉所有症状消失,10天后所有饮食恢复正常;98%以上的慢性肠炎及结肠炎患者均于服药后1天内腹痛、腹胀症状消失,2天内大便基本正常,3天后大便完全正常,1周后各种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饮食完全恢复正常,无反复;90%的胃溃疡及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服药1天后感觉胃疼、胃胀及返食流症状缓解;60%以上的患者1周后症状基本消失,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分别于3周左右饮食全部恢复正常,停药后无一例复发。中老年人群不思饮食胃脘胀满等症状经过连续2周用药后,饮食恢复正常率达到100%。
试验例4本发明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毒理试验
(一)急性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丸剂对昆明小鼠灌服1000g(生药)/kg。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一周内无动物死亡。
(二)长期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丸剂对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连续大剂量(成人剂量的100倍)灌胃给药,给药时间长(90天),以动物给药前后的一般表现、体重、摄食量、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尿常规、骨髓分类、脏器重量、脏器系数为检测指标,并辅以动物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学检查,综合评价药物的毒性情况。结果显示大鼠的各项指标均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大鼠各组织脏器未见异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毒性低,安全范围广,本发明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组合物食用安全可靠。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本发明组合物丸剂制备
1)按照以下配比称取原料(单位:×10g)
蒲公英30、炙甘草10、佛手10、白术10、山楂20、红豆蔻10
2)将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漂洗后,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釜中并混合均匀,加入自来水浸泡2小时,其中,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8:1;
3)开启多功能提取釜电源进行加热,加热至100℃,保持在此温度下恒温提取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备用;
4)向滤渣中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6:1,加热提取,保持加热温度为100℃下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
5)将2次提取液合并后置于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进行减压浓缩,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相对压力为‐0.07MPa(即以一个大气压为0,控制减压浓缩时的压力相对于一个大气压为‐0.07MPa),加热至80℃,混合浓缩液的重量与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料药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0.7:1,即进行减压浓缩至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生药重量的70%;
6)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分别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然后混合均匀,制得粒度小于200目的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
7)将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混合物,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山梨酸钾,用量为0.05%)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后于制丸机中制丸,即得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本草胃肠健运丸。
按每人每天服用3次,每次5g,18岁以下减半,7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制备
1)按照以下配比称取原料(单位:×10g)
蒲公英40、炙甘草15、佛手5、白术5、山楂25、红豆蔻5
2)将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漂洗后,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釜中并混合均匀,加入自来水浸泡2小时,其中,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7:1;
3)开启多功能提取釜电源进行加热,加热至100℃,保持在此温度下恒温提取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备用;
4)向滤渣中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7:1,加热提取,保持加热温度为100℃下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
5)将2次提取液合并后置于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进行减压浓缩,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相对压力为‐0.05MPa(即以一个大气压为0,控制减压浓缩时的压力相对于一个大气压为‐0.05MPa),加热至100℃,混合浓缩液的重量与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料药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0.6:1,即进行减压浓缩至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生药重量的60%;
6)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分别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制得粒度小于300目的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
7)将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微晶纤维素,10%和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0.05%),混合均匀后于制成颗粒,即得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本草胃肠健运颗粒。
实施例3本发明组合物丸剂制备
1)按照以下配比称取原料(单位:×10g)
蒲公英25、炙甘草5、佛手20、白术15、山楂15、红豆蔻15
2)将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漂洗后,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釜中并混合均匀,加入自来水浸泡2小时,其中,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8:1;
3)开启多功能提取釜电源进行加热,加热至100℃,保持在此温度下恒温提取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备用;
4)向滤渣中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5:1,加热提取,保持加热温度为100℃下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
5)将2次提取液合并后置于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进行减压浓缩,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相对压力为‐0.095MPa(即以一个大气压为0,控制减压浓缩时的压力相对于一个大气压为‐0.095MPa),加热至90℃,混合浓缩液的重量与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料药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0.8:1,即进行减压浓缩至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生药重量的80%;
6)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分别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然后混合均匀,制得粒度小于100目的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
7)将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山梨酸钾,0.5%)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后于制丸机中制丸,即得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本草胃肠健运丸。
实施例4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制备
1)按照以下配比称取原料(单位:×10g)
蒲公英50、炙甘草1、佛手25、白术20、山楂10、红豆蔻1
2)将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漂洗后,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釜中并混合均匀,加入自来水浸泡1小时,其中,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10:1;
3)开启多功能提取釜电源进行加热,加热至100℃,保持在此温度下恒温提取3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备用;
4)向滤渣中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5:1,加热提取,保持加热温度为100℃下提取3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
5)将2次提取液合并后置于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进行减压浓缩,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相对压力为‐0.07MPa(即以一个大气压为0,控制减压浓缩时的压力相对于一个大气压为‐0.07MPa),加热至90℃,混合浓缩液的重量与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料药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0.85:1,即进行减压浓缩至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生药重量的85%;
6)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分别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然后混合均匀,制得粒度小于200目的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
7)将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微晶纤维素10%和山梨酸钾0.5%),混合均匀后干燥,装入胶囊中得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本草胃肠健运胶囊。
实施例5本发明组合物丸剂制备
1)按照以下配比称取原料(单位:×10g)
蒲公英15、炙甘草20、佛手1、白术1、山楂35、红豆蔻20
2)将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漂洗后,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釜中并混合均匀,加入自来水浸泡3小时,其中,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6:1;
3)开启多功能提取釜电源进行加热,加热至100℃,保持在此温度下恒温提取1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备用;
4)向滤渣中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的重量与药材混合物的重量(干重)之比为10:1,加热提取,保持加热温度为100℃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
5)将2次提取液合并后置于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进行减压浓缩,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相对压力为‐0.07MPa(即以一个大气压为0,控制减压浓缩时的压力相对于一个大气压为‐0.07MPa),加热至90℃,混合浓缩液的重量与药材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料药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0.5:1,即进行减压浓缩至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4味原生药重量的50%;
6)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分别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然后混合均匀,制得粒度小于200目的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
7)将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混合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混合细粉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山梨酸钾,0.05%)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后于制丸机中制丸,即得本发明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组合物本草胃肠健运丸。

Claims (10)

1.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的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原料: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山楂、红豆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15‐50、炙甘草1‐20、佛手1‐25、白术1‐20、山楂10‐35、红豆蔻1‐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25‐40、炙甘草5‐15、佛手5‐20、白术5‐15、山楂15‐25、红豆蔻5‐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30、甘草10、佛手10、白术10、山楂20、红豆蔻1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预防或/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
蒲公英15‐50、炙甘草1‐20、佛手1‐25、白术1‐20、山楂10‐35、红豆蔻1‐20;
2)将所述原料药蒲公英、炙甘草、佛手、白术混合均匀后,对混合原料药进行加热提取,收集提取液;
3)对收集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制得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浓缩液;
4)将原料药山楂、红豆蔻进行粉碎处理,制得山楂‐红豆蔻细粉;
5)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浓缩液与山楂‐红豆蔻细粉混合均匀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提取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A)将混合物加入水浸泡,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6‐10:1,浸泡1‐3小时后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加热温度为100℃,在保持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1‐3小时;
B)将第一次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C)向滤渣中加入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其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5‐10:1,加热温度为100℃,在保持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1‐3小时;
D)过滤,将两次过滤的滤液合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的加热提取时间1.5‐2.5小时,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优选为7‐8:1;步骤C)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物的重量之比为5‐7:1。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的滤液浓缩处理过程中控制温度为80‐100℃,相对压力低于‐0.05MPa。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的浓缩液的重量与原料药蒲公英、甘草、佛手、白术总重量之比为0.5‐0.85:1。
10.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向丹参‐鸡血藤‐牛膝‐木瓜浓缩液与白芍细粉混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而成。
CN201410183633.0A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33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3633.0A CN103933450A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3633.0A CN103933450A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3450A true CN103933450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8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3633.0A Pending CN103933450A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345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7361A (zh) * 2014-12-25 2015-05-06 姜新帅 一种止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15278A (zh) * 2015-05-08 2015-08-05 南通市中医院 胃宁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7949A (zh) * 2018-06-13 2018-09-25 肖双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
CN113694154A (zh) * 2021-09-24 2021-11-26 北京斯利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3734A (zh) * 2009-09-24 2010-05-12 苟于洋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CN103656573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倪卫红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汤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3734A (zh) * 2009-09-24 2010-05-12 苟于洋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CN103656573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倪卫红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汤剂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学军: "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
汶明琦: "复方畅胃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 《陕西中医》 *
王仁英: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vol. 12, no. 4, 30 April 2000 (2000-04-30), pages 342 - 345 *
王昊: "枳术汤联合针刺冶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 《光明中医》 *
肖国士,潘开明主编: "《中医秘方全书 珍藏本 超值版》", 30 June 2012, article "慢性胃炎", pages: 167-173 *
范明: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简析", 《中医药学刊》 *
邱志楠: "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 *
郝中珍: "胃复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河北中医》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7361A (zh) * 2014-12-25 2015-05-06 姜新帅 一种止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15278A (zh) * 2015-05-08 2015-08-05 南通市中医院 胃宁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78B (zh) * 2015-05-08 2018-04-27 南通市中医院 胃宁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7949A (zh) * 2018-06-13 2018-09-25 肖双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
CN113694154A (zh) * 2021-09-24 2021-11-26 北京斯利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1312B (zh)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39112B (zh) 调节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301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便秘的药物
CN104352608B (zh) 一种益气活血、软坚散结、解毒止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919A (zh) 用于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7468747A (zh) 一种有利于抗癌、防癌的人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3450A (zh)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330837B (zh) 一种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041233A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8616B (zh) 缓解肿瘤病人放疗反应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1320919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40975B (zh) 一种用于护理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48899A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1693096A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2852A (zh)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工艺及用途
CN105288166A (zh) 一种用于甲状腺肿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69987A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41259B (zh) 治疗小儿痰多咳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326538C (zh) 七日定痛消癌汤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686A (zh) 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