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3107A -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3107A
CN103933107A CN201410127280.2A CN201410127280A CN103933107A CN 103933107 A CN103933107 A CN 103933107A CN 201410127280 A CN201410127280 A CN 201410127280A CN 103933107 A CN103933107 A CN 103933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tan
medicine
plaster
toxin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72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保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272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31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3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3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主要由松香、藤黄、羊踯躅、菜籽油组成。本发明能透皮吸收,内入肌肤经络,直达邪毒之病所,能截断病势,“涩”能截断病势,以防癌毒之扩增和转移;“温”则温经通络、祛风燥湿、化结止痛;毒则以毒攻毒,以药性之毒攻癌瘤、击疮毒,另外,毒与癌瘤之毒、疮之毒同气相招引,可拔邪毒外出。

Description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背景技术:
藤黄中的藤黄酸(Gamboglc acid)、新藤黄酸(Neogamboglc acid)为藤黄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瘤谱广,毒性较低的特奌[1]。但是,开发口服藤黄酸制剂将很难取得成功,因为该化合物在肠道内可能发生了广泛磺酸化首过代谢,从而导致该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极低[2]。鉴于以上原因,本人转而寻求藤黄的外用剂型,将藤黄、松香、黄花羊踯躅組合制成外用药剂型配合内服消瘤系列方(即将申报专利)在临床运用取得初步成功。处方组成以藤黄为主药,松香辅之,羊踯躅佐之,故尔,称为藤香踯膏药,简称藤香膏药贴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处方组成:松香70g,藤黄粉1g,黄花羊踯躅粉(嫩枝叶花)0.1.g,莱子油12g。
1)本膏药的研制以抑瘤抗癌为主要目的,是以藤黄为主药(君药),藤黄“抗瘤谱广,毒性较低”,抗肿瘤作用非它药可比;
2)以松香为辅(臣),其祛风、拔毒、止痛等作用、主要是利用其拔毒的作用,可拔“癌毒”外出,强化主药抗肿瘤作用;
3)羊踯躅为佐药,羊踯躅的温性可佐制藤黄的凉性,使膏药药性变成微温;羊踯躅镇痛作用使以藤黄为主药的膏药兼有止痛之功。
4)植物油为使药。植物油有肋于藤黄抗肿瘤成分的溶化,便于在膏剂中均匀分布;植物油是本膏药基质在60℃~80℃温度范围内保持适宜的黏稠度和流动性的主要物质,又是膏药在人体恆温条件下保持黏度和湿度的主要药物;角质层影响药物透皮吸收,植物油对角质层有软化作用;植物油是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与松香所含树脂合并形成混用促进透皮吸收剂,促进有效药物吸收作用会更好。
5)透皮、通络、截毒、拔毒、击疮毒、攻癌毒,镇疼痛、祛风湿。
6)藤香膏药药理作用是: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传递信息和能量,抑制癌细胞增殖;并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分解之,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藤黄,松香和羊踯躅次之。
7)藤黄的药理作用
①诱导癌细胞凋亡
新藤黄酸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5];对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和皮肤癌有一定疗效;抑制人肺癌细胞SPCA1在体内外的生长[2];对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及鳞状基底细胞癌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对白血病L1210细胞也有杀伤作用[8];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4]。
②抑制端粒酶活性
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及其m RNA表达水平的途徍抑制人肺癌细胞SPCA1在体内外的生长[2]。
③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新藤黄酸(GNA)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受体2(VEGFR2)表达有关,最终抑制血管新生,从而“饿死”肿瘤[6]。
④抗炎,抗肿瘤
肿瘤是一种特殊的炎症,这种假说的依据之一是炎症和肿瘤的共同信号传导通路[7]。藤黄治疗痈疽恶疮;松香具有抗炎之功,藤黄松香组合对肿瘤这一特殊炎症可能有一定疗效,反过来又间接地对肿瘤有可能发挥治疗作用。
⑤传递信息和能量
外治法的作用原理,其体内的具体过程是机体参与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互相转化,其机制是非常复杂的[10]。毒药外用、“用量小、效力大”,用量小是因为毒药即使内服用量也小,大则损入、用药不安全,甚至内服经肠酶解后无治疗作用;虽外用药量比内服量小,由于穴位的放大效应,且透皮吸收之药物不经消化道转化、不会有肝脏首过效应,药效持续,再加上药物的蓄积、信息能量的传递作用,如此等等,所以说毒药外用、“用量小、功效大”。
8)松香的药理作用
松香为脂质体。脂质体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脂质体可提高药物在皮肤的利用度[11]。松香为藤黄药物的主要载体;松香脂质体和植物油的混合物质作为透皮吸收剂比单用一种促透作用更好;松香又为重要的中药,松节粉镇痛、抗炎[9],松节松香功效相近;松香有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之功,擅治痈疽疔毒,推测其应当同松节一样有镇痛抗炎作用。
9)羊踯躅的药理作用
藤香踯膏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藤香踯膏药在抗炎方面羊踯躅有一定贡献度,其镇痛作用主要来自于羊踯躅。杜鹃花总黄酮(TFR)动物实验有明显镇痛作用,且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明显[12]。杜鹃花科植物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黄杜鹃花与其果实的粉剂镇痛作用好,黄杜鹃花能夠较显著地提高痛阈,且起效快,但是,安全范围窄、随着剂量增大作用反而减弱[13]。羊踯躅外用量虽然少至又少,但是,临床应用确实有效又安全,作用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
10)临床应用
①在肿瘤科的应用
藤香膏药配合内服中药主治各种良性恶性肿瘤,单用即有一定疗效。
②其它应用
藤香膏药除治疗肿瘤以外还适用于以下病种的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纤維瘤,子宫肌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纤维瘤,脂肪瘤,疤痕瘤,筋膜炎,肝硬化脾脏肿大,外科脓肿,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阑尾炎、结、直肠炎、妇科盆腔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应用藤香膏药都有好的疗效。此外,还可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鹅足滑囊炎、髌骨软化症的治疗。
11)注意亊项将一张藤香膏药加温至微溶,轻轻地把对折的膏药揭开、展开,待温度适宜(保持黏性,又不至于烫伤皮肤)时外贴于皮肤上。
12)贴药部位
①内脏肿瘤:贴于体表投影区或疼痛反射部位。颅内肿瘤:贴于头皮定位点和后颈部发际下。
②白血病:在脊柱中线从大椎穴往下依次轮贴、不留间隔,上下往复,一次一张。骨肿瘤:贴于病灶体表肿瘤区或投影区。体表肿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維瘤,外科脓肿,子宫肌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纤维瘤,脂肪瘤等直接贴于病灶部位。
③贴药时间
一张膏药的贴药时间,成人以24小时为准;儿童以6-12小时为佳。同一个部位不可连续外贴,一般应间隔1~2日。
④外用膏药剂量
外用膏药如同内服药物一样亦有剂量,一般一个部位贴一张膏药,或同时贴两张膏药,不同部位合计不得超过三张,如此,即使长期应用也安全可靠。
⑤药物副作用
一般无副作用,只是在病灶已被控制;或病灶已经缩小甚至已经消失的情况下,部分病人贴药处有微痒感,局部有少许粟粒疹;腹部超量应用或运用时间较长或可出现腹部皮肤红肿、手不可近的反应,亦可出现脘腹疼痛症状,程度轻重不一。针对化疗膏药的副作用可用内服中药汤剂辨证论治。如果反应过重,以后贴用时可考虑缩短贴药时间或暂时停止使用。康金槐[14]系列膏药研究所一家,对民间使用黑膏药的疗效进行调研后发现,贴膏药发痒是好现象,是病情好转的标志。并对上万例病人进行细微观察和谨慎研究后认为,黑膏药的副作用既不是火毒也不是过敏,而是珍贵的特殊正药效,这种副作用可使病情治愈得更快更好更彻底,其副作用与疗效的规律是:有反应比无反应好的快,反应重比反应轻好的快。对副作用的处置原则是:轻反应无需处理,肯定其效果并预为说明之,对付重反应的八字方针是“发痒就揭,不痒再贴”。
13)应用禁忌
外贴藤香膏药引起全身过敏反应者禁用;心脏在胸部的投影区慎用;肾衰竭病人肾脏在体表的投影区慎贴藤香膏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藤香膏药制备
1、裱背材料:无纺布,背衬纸,规格均为150mm×150mm。无纺布对药膏的吸纳和固着力均好,使药膏贴敷后不流动,皮肤污染少,易擦洗;背衬纸,与无纺布粘合,一是厚薄软硬适度,便于涂布操作,其二,防备药膏污染衣服。
2、藤香膏药(贴剂)制备分三个程序,1)制备藤香膏药基质:取松香、菜籽油各适量放入铝质锅中加温至松香全部溶化,温度由低到高至沸,沸后保持温度1.h.,待溶液变得清亮纯洁后,降低温度至液面平静无沸腾状生成藤香膏药基质。2)制备藤香踯膏:将藤黄和羊踯躅的混合粉在搅拌下缓缓加入“基质”中,操作完成后保持温度1.h,待药物充分溶化,相互融合后即成藤香踯膏。3)制备藤香踯膏药(贴剂):第一步,用手工方法把背衬纸(规格均为150mm×150mm)的四个角和无纺布(规格均为150mm×150mm)的四个角用本膏剂粘合在一起;第二步,紧接着把膏剂涂布于无纺布上,厚度约0.5.mm,对折后压平即成藤香膏药(贴剂)。
藤香膏药药性
1、膏药药性味辛、酸涩,性温,有毒。“辛”能透皮吸收,内入肌肤经络、直达邪毒之病所;“涩”能截断病势,以防癌毒之扩增和转移;“温”则温经通络、祛风燥湿、化结止痛;毒则以毒攻毒,以药性之毒攻癌瘤、击疮毒,另外,毒与癌瘤之毒、疮之毒同气相招引,可拔邪毒外出。
2、药性解藤香膏药药性是其主要药物组合的、混合后的共性,即藤黄、松香、羊踯躅和菜子油的混合后的共性,分解如下:1)藤黄:藤黄味酸涩、性凉、有毒,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功效。主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及烫伤[2]。2)松香(黄香):性味甘温,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等功效,擅治痈疽疔毒、痣瘘、疥癣、扭伤、风湿、搔痒。多外用。所含树脂、挥发油为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3)羊踯躅枝、叶、花,辛温,有大毒,功能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杀虫,治风湿顽痹,跌打损伤等[3]:4).菜籽油,性味辛温,有润肤之功,为藤黄-松香组合之中介剂、保湿剂。综合各药药性,结合膏药给人的感官气味、贴后给患者皮肤的温热感觉、以及贴剂的实在疗效,认定藤香踯膏药药性:味辛、酸涩,性温,有毒。
14)仅就2013年至今所治诸多癌症病人中略举数例,癌症以外其它病例就略去不记。
典型病例:
1、肺癌例
刘某某肺癌、转移2013,6-17,入某院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左肺癌术后,纵腷、右锁骨上凹淋巴转移,右胸剧痛、右胸高于左胸、胸水、严重呼吸困难,声音微弱嘶哑,下肢水肿。急救方:先用藤香踯膏药外贴,病情缓和后内服汤剂,处方:1)汤剂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0.g,制南星30.g,法半夏10.g,浙贝母10.g,乌梅30.g,海螵蛸30.g,葶苈子5.g,商陵3.g,猪苓30.g,苦参10.g,7剂.;2)特制胶囊剂(保密处方),内服;3)外用藤香踯膏药外贴,2张/次。2013-6-26.上次外用膏药2张后,胸痛、呼吸困难缓解,7剂药后胸高渐减,胸内有灼热感,咳嗽,痰量增多,出院接受中医治疗,原方微调,内外合治,用药至2013-8-4.调整处方,强调痰热二字: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0.g,葶苈子5.g,连翘60.g,苏子30.g,前胡20.g,莱菔子10.g,石韦15.g,虎杖30.g,滑石30.g,苦参10.g。15剂,外用藤香踯膏药外贴。至2013-11-25.处方重在镇咳:百部6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葶苈子10.g,连翘30.g,瓜蒌皮30.g,薏苡仁30.g,鸡内金30.g,滑石30.g,浙贝母10.g,紫宛10.g,15剂。外用藤香踯膏药外贴。一月后复诊如同无病人,声嘶消失,自谓,在一次骨折大出血后声嘶好转,若不是骨折癌症或早就好了。按语:很明显,藤香膏药在本例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癌镇痛效果明显。
2、肝癌案
某男,42岁,2013,9-9,诉:上腹疼痛,纳呆、乏力、消瘦一月余,外院诊断为乙肝,肝占位,原发性肝癌。刻诊:肝部饱满突出,胀痛刺痛,脘痞不饥,腹胀、大便不畅,头昏、乏力,舌苔薄白,右寸口脉关部独大,处方:1)半支莲60.g,白花蛇舌草30.g,苦参10.g,内金30.g,海蛸30.g,紫苏子30.g,法半夏10.g,桔梗3.g,枳实30.g,木香10.g,连期30.g,麦芽30.g,30剂;2)特制胶囊剂(保密处方)内服;3)外用藤香踯膏药外贴。2013,10-25,复诊,肝痛已消失,已在做亊,原治法方药微调后继续。后又经两次复诊(12-26;2014,1-20。),至2014,2(26),其自谓如无病之人,嘱方药不能停,再一月后检查。按语:进入2014年以来,本人诊治肝癌病人不下十例,均收到一定疗效,治疗均在进行中,疗效的取得与藤香膏药的应用分不开。2012年曾接收一彭性肝癌病人,治法方药同上,经3个月治疗后肿瘤缩小一半,后续治疗因未用藤香膏药而病情反复,说明藤香膏药对于肝癌的治疗不可或缺。
3、食管癌
某男,65岁,2013年9月4日,诉食饮下咽困难,口中泛吐白沫月余,近3天饮水和进食完全不能下咽,经他院确诊为食管下段食管癌,并动员其作手术切除,病人不同意,转求本人治疗,刻诊:舌苔白腻,脉滑大,处方:1)法半夏10.g,威灵仙10.g,黑附片3.g,栀子3.g,浙贝母10.g,金银花10.g,3剂。嘱煎取浓汁如品茶样服之;2)藤香踯膏药3张,每次1张,贴于膻中穴,24.h换1张。时隔10余日后,患者来买上次用的膏药,并诉饮食一切如常,拒绝服药。
4、胃癌例
某男,81岁,2013-6-11,诉胃痛、胃中“发烧”3月余,(8-13;9-4,)外院诊为“胃多发病变,胃角低分化腺癌,胃窦粘膜上皮瘤变;胆囊炎;高血压、脑梗;糖尿病;肾囊肿”。刻诊:面黄,消瘦,胃痛、夜半加剧,胃灼、如火烧,饮食减少,上腹饱胀,触之有块如盘大,表面凹凸不平,便通不爽,舌淡,有瘀奌瘀斑,苔白润,根部厚腐,脉大。处方:1)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荤30.g,夏枯草15.g,苦参10.g,海螵蛸30.g,五灵脂30.g,滑石(包)30.g,木瓜30.g,连翘60.g,黄连3.g,吴茱萸3.g,每日1剂,分3次服;2)特制胶囊剂(保密处方)3)藤香踯膏药30张、外贴。2013-7-12,诊见:上腹包块见软见平整,胃中灼热疼痛减轻,脉转细缓,原处方(微调)继用,至2013年元旦前,上腹部已摸不到包块,人也养胖了一奌。用方至2014-3-14,诉大便中有鱼肠样、膜样物排出。
5、乳腺癌
某女,57岁,2013年10月18日就诊,诉左乳腺癌术后年余,右乳房又“病变”,他院诊为右乳房增生、囊肿、已癌变,刻诊除心悸、失眠、大便不爽外别无异常,内外合治,处方:1)知母30.g,苍耳10.g,肉苁蓉30.g,山查10.g,紫宛10.g,百合30.g,生军3.g,夏枯草10.g,法半夏30.g,连翘30.g,白蚤休10.g,滑石(包)30.g,7剂;2)特制胶囊剂(保密处方)内服;3)藤香踯膏药30张、外贴。主要以外用藤香踯膏药为主,中药7剂后停用,于2014年2月12日复诊,查已治愈,但贴药处皮肤起粟粒样疹,瘙痒。
6、白血病
马某,23岁,出生于1990年12月4日。2013-6-4,初诊,诉:2013-04-19,外院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2。淋巴细胞9%,异常细胞群24%,髓系细胞49%,有核红区域细胞18%。刻诊:低热,贫血貌,牙龈渗血,恶心、纳少,腹胀,神疲、乏力、嗜睡,二便如常,舌淡胖嫩,苔少,脉细数。采用自创“三辨归一论治法”,处方:1)茯苓,每日200.g,水煎取汁分三次服;2)特制胶囊剂(保密处方)3)藤香踯膏药,每天两张,外贴于脊椎部位。从当年6月至10月间,病状好转,病势有所控制。2013-10-11,外院检查结果:白细胞总数5.50(常4.00~10.00)单位10^9/L,红细胞计数1.15(常3.50~5.50)单位10^12/L,血红蛋白38.3(常120~170.g/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8.8%,中性粒细胞计数1.04./10^9/L(常2.00~6.90)嗜酸粒细胞计数0.02/10^9/L(常0.05~0.90),单核细胞百分率33.60%(常0.00~12.00),单核细胞计数1.85/10^9/L(常0.00~0.90),异常淋巴细胞%3.70%(常0.00~2.00),异常淋巴细胞0.20/10^9/L(常0.00~0.20),巨大不成熟细胞%56.3%(常0.00~3.00)巨大不成熟细胞1.99/10^9/L(常0.00~3.00),血小板计数23/10^9/L(常100~300),血小板压积0.02%(常0.17~0.35)。后因肺部感柒,咳嗽、低热、心包及双侧胸腔少许积液。患者服中药困难而入他院就医。按:本例畏服中药,喝药“奌到为止”,服药量不足,疗效的取得基本上以外贴藤香踯膏药为主,后因肺部真菌感染,发热汗多,不宜外贴药物,故转西医治疗。本膏药用于白血病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是个好兆头、是有前途的。

Claims (2)

1.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过程中高温处理(即温度由高至沸,沸后保持温度1h)前的组方配伍及各中药的重量:松香70g,藤黄粉1g,黄花羊踯躅粉(嫩枝叶花)0.1.g,莱子油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藤香膏药贴剂的制备方法:
分三个程序:
1)制备藤香膏药基质:取松香、菜籽油各适量放入铝质锅中加温至松香全部溶化,温度由低到高至沸,沸后保持温度1.h.,待溶液变得清亮纯洁后,降低温度至液面平静无沸腾状生成藤香膏药基质。
2)制备藤香踯膏:将藤黄和羊踯躅的混合粉在搅拌下缓缓加入“基质”中,操作完成后保持温度1.h,待药物充分溶化,相互融合后即成藤香踯膏。
3)制备藤香膏药(贴剂):第一步,用手工方法把背衬纸(规格均为150mm×150mm)的四个角和无纺布(规格均为150mm×150mm)的四个角用本膏剂粘合在一起;第二步,紧接着把膏剂涂布于无纺布上,厚度约0.5.mm,对折后压平即成藤香膏药(贴剂)。
CN201410127280.2A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Pending CN1039331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280.2A CN103933107A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280.2A CN103933107A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3107A true CN103933107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8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7280.2A Pending CN103933107A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3107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7A (zh) * 1995-11-12 1996-09-18 卢颖 颖风癌敌及其配备生产工艺
CN101204486A (zh) * 2007-12-18 2008-06-25 周松申 治疗肿瘤的膏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7A (zh) * 1995-11-12 1996-09-18 卢颖 颖风癌敌及其配备生产工艺
CN101204486A (zh) * 2007-12-18 2008-06-25 周松申 治疗肿瘤的膏药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汉清,倪健主编: "《中药药剂学》", 28 February 2005, 科学出版社 *
张秀成编著: "《现代实用抗癌中药》", 28 February 1999,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藤黄杭癌研究协作组,雷秋模、刘金妹执笔: ""藤黄(总体)抗癌实验与临床研究报"", 《江西医药》 *
赵建成,谢继增,杨建宇主编: "《肿瘤方剂大辞典》", 30 April 2009, 中医古籍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4335B (zh) 一种用于女性内分泌失调调理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CN102274305B (zh) 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拔毒膏药
CN104083628A (zh) 一种化瘤攻癌止痛的药电理疗外用贴
CN107648444A (zh) 一种用于外阴脂溢性皮炎的缓释性透皮给药贴
CN103623111B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CN103735745B (zh) 一种治疗肺部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341006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933107A (zh) 一种化瘤攻癌的藤香膏药外用贴剂
CN103655768B (zh) 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9310B (zh) 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861292B (zh)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6911B (zh) 一种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507A (zh) 一种治疗颜面痤疮或粉刺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4306797A (zh) 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14461A (zh) 快速缓解心绞痛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0890B (zh) 一种治疗月经失调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552619B (zh) 治疗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459B (zh) 快速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3733B (zh) 一种治疗肿块类疾病的药物
CN105616553A (zh) 一种药物透皮吸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4958548A (zh) 一种化瘤攻癌止痛的药电理疗外用贴
CN105663828A (zh)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935408B (zh) 治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786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5706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