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7477A -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 Google Patents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7477A
CN103907477A CN201410116903.6A CN201410116903A CN103907477A CN 103907477 A CN103907477 A CN 103907477A CN 201410116903 A CN201410116903 A CN 201410116903A CN 103907477 A CN103907477 A CN 103907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medium
proportioning
mushrooms
cultiv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69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7477B (zh
Inventor
殷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IFE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FE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FE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FE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iority to CN2014101169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7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7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7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7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7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中蘑菇母种、原种、栽培种以及菌棒培养过程均需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并通过多次筛选以遴选出优质蘑菇品种,并采用填埋营养液的便捷滴灌技术进行栽培,促进蘑菇营养吸收更全面,提高其生产率。本发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简单易操作,且蘑菇的产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室外大棚、室内,甚至是实现家庭中小规模盆景式的栽培,减少了蘑菇种植、储存、运输的成本,同时使蘑菇的食用更加放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蘑菇盆景式栽培的培养基,该培养基采用特殊的微生物培养原料,利用复合同步发酵技术,使蘑菇营养成分达到最大化,在采用所述培养基栽培蘑菇的过程中无需再施加杀菌剂。

Description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是指食用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蘑菇又称双孢蘑菇、洋蘑菇、白蘑菇、纽扣菇,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双孢蘑菇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达42%,含有18种氨基酸类别。菌盖宽5-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则变淡黄色,边缘褐期内卷。菌柄长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光滑,一个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双核菌丝自身即具有结实能力。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在原担子中进行核配,形成1个双倍体细胞核。而双倍体核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核,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在担子内配对,最后发育成一个异核性的双核担孢子,从而完成整个蘑菇的生活史。蘑菇为粪草腐生菌,配比适当,发酵良好的堆肥,可满足蘑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磷、钾、镁、铁、硫、钙、铜、硼等)及维生素等。
蘑菇作为世界食用菌产量中居首位的食用菌种类,其占食用菌总产量的32%。蘑菇对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是十分有效的,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此外,在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Act-2,这种物质具镇痛、镇静功效,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近。蘑菇还具有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且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的蛋白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比绿茶中的抗癌物质强1000倍。由于蘑菇中所含的人体很难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并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传统的蘑菇制种技术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因此在采用菌种进行栽培过程中,使蘑菇的产率降低。专利CN101496486B公开了一种蘑菇盆景式栽培方法,该方法中的培养料是由棉子壳或木屑或作物秸秆、牛粪、尿素等制成的,将上述的物料均匀混合后,装袋,升温,至料温达到76-88℃后停止加热,保持加热状态12-24小时候出锅。在接种发菌培养完成后,即可进行栽培。该发明简化了菌种培养的步骤,但是仍无法解决蘑菇制种出现水分不易控制且菌种老化率较大的现象,使出菇率大大降低。
此外,由于消费市场中对蘑菇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规模化的蘑菇栽培已成常态,但是现在蘑菇从生产、采摘、加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最长要40天时间,由于采收的蘑菇由于接触空气或解质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变色、变形而乏味,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营养和口感。此外,由于蘑菇生产由于技术的落后,造成病害高发,需要使用农药对蘑菇的病害进行抑制,从而严重影响了菌类的食品安全以及品质。
针对上述的问题,亟待对新型的蘑菇养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蘑菇病害的问题,利用生产工艺的生产模式,让消费者吃到新鲜、营养、安全卫生蘑菇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先将蘑菇母种接种至母种培养基中,在22-28℃下恒温培养5-8天,至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斜面,得到蘑菇母种菌丝;
其中,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
步骤2,取所得的蘑菇母种菌丝接入原种试管培养基中,在温度为5-35℃、湿度为70-80℃下培养32-38天,得到蘑菇原种菌丝;
其中,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配比包括:小麦30-100kg、干牛粪2-8kg、稻壳0.5-5kg、石膏0.1-5kg、石灰0.1-3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蘑菇原种菌丝接种至栽培种培养基中后,置于避光且温度为6-23℃、湿度为80-95%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蘑菇菌棒;
其中,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0-55%、鸡粪30-55%、过磷酸钙0.1-5%、石膏粉0.01—5%、生石灰0.1-4%、尿素0.1-5%、草木灰0.1-5%;
步骤4,将上述所得的蘑菇菌棒移入容器中,输入营养液和/或水分,置于避光且温度在20-25℃的环境下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所需的蘑菇;
其中,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包括:四水硝酸钙0.5-2g、硝酸钾0.1-1g、七水硫酸镁0.1-1g、酒石酸铁0.001-0.01g溶解成1升溶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1,将所述蘑菇母种接种至母种培养基的过程具体为选取品质优、长势好的蘑菇的子实体,用于提取蘑菇的菌丝:割开蘑菇菇体的菌柄,在菌柄与菌盖连接处,切割一小块蘑菇菇体组织,打开母种培养基棉塞;
其中,培养的温度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8-32℃,最优选为25℃,培养的时间可进一步优选为6-7天,最优选为7天。
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还可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用长柄钩针钩取切割好的蘑菇的菇体组织,带到试管中,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的中部,退出长柄钩针,将棉塞在火焰上消毒,塞住试管口。
优选地,在步骤1中,由于蘑菇母种培养基的温度在45℃以下会凝固,因此,将菌丝接种至蘑菇母种培养基需在蘑菇母种培养基凝固之前完成。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2,蘑菇母种菌丝体接入蘑菇原种试管培养基的过程具体采用接种针从蘑菇母种试管培养基中勾取一定大小的菌种块至原种瓶中,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始终将蘑菇原种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
其中,所述的培养温度可进一步优选为25-30℃,培养时间优选为25-35天,培养时间更优选为35天。
优选地,上述的步骤2中取所得的蘑菇母种菌丝的面积大小为1-2cm2的菌种块。
优选地,每只蘑菇母种试管可以接种至6-8瓶蘑菇原种瓶中。
优选地,在步骤2所述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需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原种瓶。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重量配比还包括:小麦35-95kg、干牛粪3-7kg、稻壳1.0-3kg、石膏0.1-3kg、石灰0.1-1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重量配比还可进一步包括:小麦40-90kg、干牛粪4-6kg、稻壳1.5-2.5kg、石膏1kg、石灰0.5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3,所述的将步骤2得到的蘑菇原种菌丝接种至栽培袋基质中,并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上述的接种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将原种瓶表面老化的蘑菇菌丝去除,用镊子将可用的蘑菇菌丝从蘑菇原种瓶中取出并接入栽培袋,并套上颈圈、盖上盖口;
优选地,接入栽培袋中的蘑菇菌丝以覆盖栽培袋的一层薄表面为宜;
优选地,每瓶原种可接入50-60个栽培袋中。
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栽培的温度优选为15-18℃,空气的湿度优选为85-90%,而发菌的时间优选为29-30天,最优选为30天。
优选地,在步骤3所述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需及清理发霉变质的栽培袋。
为了得到质量更优的蘑菇,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3后,还包括:
步骤3.1,将栽培袋的培养基分装:用装袋机将培养基分装,将料压实,把袋口塞到培养料内部,将袋口堵住,最后反过来放在铁筐内。
步骤3.2,将所得的蘑菇菌棒进行杀菌;
其中,所述的杀菌具体是为将所述蘑菇菌棒置于100-120℃下并保持12-15h,杀菌完成后,将温度降至20-30℃后,再进行接种。
优选地,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5-50%、鸡粪35-50%、过磷酸钙0.5-4%、石膏粉0.5-3%、生石灰0.5-2%、尿素0.1-2%、草木灰0.5-3%;
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还可进一步包括:稻草40-45%、鸡粪40-45%、过磷酸钙1-3%、石膏粉1-2%、生石灰1-1.5%、尿素0.5-1%、草木灰1-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3均需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4,所述的容器为盆景式容器,所述的培养具体为:
将所述蘑菇菌棒脱袋移入容器中,加入营养液补充器后,往盆内输入营养液或水分。
优选地,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包括:四水硝酸钙0.5-1.5g、硝酸钾0.1-0.8g、七水硫酸镁0.1-0.8g、酒石酸铁0.001-0.008g溶解成1升溶液。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包括:四水硝酸钙0.5-1.0g、硝酸钾0.2-0.6g、七水硫酸镁0.2-0.6g、酒石酸铁0.002-0.006g溶解成1升溶液。
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最优选为四水硝酸钙1.18g、硝酸钾0.51g、七水硫酸镁0.49g、酒石酸铁0.005g溶解成1升溶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5,采收蘑菇
优选地,当蘑菇的菌盖直径达到3cm以上时,边缘内卷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
如需对蘑菇进行储存,还可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6,将蘑菇置于90-100℃水中浸泡2-3s后,冷却沥干水分置于淡盐水中冷藏保存。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5过程中剩余的蘑菇盆景式栽培基料即为生产蘑菇后的栽培基料可作为天然优质绿色有机肥,用作花卉、蔬菜养殖的基肥,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包括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分别用在栽培蘑菇的母种生产、原种培养以及栽培阶段;
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
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配比包括:小麦30-100kg、干牛粪2-8kg、稻壳0.5-5kg、石膏0.1-5kg、石灰0.1-3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0-55%、鸡粪30-55%、过磷酸钙0.1-5%、石膏粉0.01—5%、生石灰0.1-4%、尿素0.1-5%、草木灰0.1-5%。
优选地,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
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重量配比还包括:小麦35-95kg、干牛粪3-7kg、稻壳1.0-3kg、石膏0.1-3kg、石灰0.1-1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5-50%、鸡粪35-50%、过磷酸钙0.5-4%、石膏粉0.5-3%、生石灰0.5-2%、尿素0.1-2%、草木灰0.5-3%。
在本发明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中还包含营养液;
具体地,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包括:四水硝酸钙0.5-2.0g、硝酸钾0.1-1g、七水硫酸镁0.1-1g、酒石酸铁0.001-0.01g溶解成1升溶液。
优选地,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可以进一步包括:四水硝酸钙0.5-1.5g、硝酸钾0.1-0.8g、七水硫酸镁0.1-0.8g、酒石酸铁0.001-0.008g溶解成1升溶液。
更优选地,所述的营养液还可以包括:四水硝酸钙0.5-1.0g、硝酸钾0.2-0.6g、七水硫酸镁0.2-0.6g、酒石酸铁0.002-0.006g溶解成1升溶液。
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最优选为四水硝酸钙1.18g、硝酸钾0.51g、七水硫酸镁0.49g、酒石酸铁0.005g溶解成1升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所有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以及营养液的配比、百分含量均为重量比或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全部是在无菌环境下生产母种,将母种的菌丝体接入原种培养基中,扩大繁殖培养成原种,再利用原种的菌丝体进行栽培,扩大繁殖1次,得到菌棒后直接投入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提供安全,无刺激、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环保产品,同时创造了新颖的生产方式,从母种、原种、栽培种以及菌棒进行多次筛选,遴选出优质蘑菇品种,并采用填埋营养液的便捷滴灌技术,促进蘑菇营养吸收更全面,提高其生产率。本发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简单易操作,且蘑菇的产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室外大棚、室内栽培,并实现家庭中小规模盆景式的栽培,从而减少从生产基地到餐桌的复杂环节,减少了蘑菇种植、储存、运输的成本,提高了蘑菇的新鲜度及口感,同时使蘑菇的食用更加放心,实现消费者“在客厅里种蘑菇”的需求。
本发明所述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中剩余的鸡腿菇栽培基料可作为天然优质绿色有机肥,用作花卉、蔬菜养殖的基肥,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采用特殊的微生物培养原料,利用复合同步发酵技术,使蘑菇营养成分达到最大化,具备抑菌功能,无需施加杀菌剂。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盆景式栽培蘑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生产蘑菇母种。生产蘑菇母种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的优选,只有优良的蘑菇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这是食用菌栽培高产的第一个要素,生产蘑菇母种的步骤包括:
(1)蘑菇母种接种:
在无菌的环境下,选取品质优长势好的蘑菇子实体,用来提取蘑菇菌丝。用小刀割开蘑菇菇体,在蘑菇菌柄与蘑菇菌盖连接处,用小刀切割一小块蘑菇菇体组织,打开母种培养基试管棉塞。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用长柄钩针钩取切割好的蘑菇菇体组织,带到试管中,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的中部,退出长柄钩针,将棉塞在火焰上消毒,塞住试管口
(2)蘑菇母种培养:
将带有蘑菇菇体组织的试管放入温度为25℃的恒温培养箱中,经过7天的培养。待蘑菇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斜面后再取出来。
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混合均匀灭菌处理。
步骤2,生产原种,即利用蘑菇母种菌丝体接入原种培养基中,扩大繁殖培养成蘑菇原种,生产蘑菇原种的具体步骤如下:
(1)蘑菇原种接种:
无菌箱中进行,用接种针从蘑菇母种试管中,勾取1cm2左右的一小块蘑菇菌种块,置于原种瓶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始终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一只母种试管可以接种至6瓶原种瓶中。
(2)蘑菇原种培养:
在避光、温度为20-25℃以及湿度为70%的环境下培养35天,至菌丝就会长满原种瓶,原种的培养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感染,发现有发霉变质的原种瓶要及时清理。
其中,原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小麦40kg、干牛粪4kg、稻壳1.5kg、石膏1kg、石灰0.5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步骤3,生产扩大蘑菇盆景式栽培种,即利用原种的菌丝体,再扩大繁殖1次后投入生产,生产蘑菇盆景式栽培中的步骤如下:
(1)原种接种到栽培袋基质:
在无菌(消毒后)的接种室中进行,将原种瓶表面老化的蘑菇菌丝去除,用镊子夹取可使用的蘑菇菌丝向栽培袋内接入原种,接入的蘑菇菌丝以覆盖栽培袋的一层薄表面为宜。然后套上颈圈,盖上盖口。每瓶原种可接栽培袋约50个左右。
培养的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5℃、空气湿度控制为85%左右,经过培养30天,菌丝就会长满菌袋。
在蘑菇菌丝发菌阶段需避光。
此外,在所述蘑菇菌丝进行发菌的阶段需要检查菌袋,为了防止杂菌感染,一旦发现霉烂变质的,要及时清除。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40%、鸡粪40%、过磷酸钙1%、石膏粉1%、生石灰1%、尿素0.5%、草木灰1%。
(2)栽培种培养基的分装:
用装袋机将培养基分装,将料压实,把袋口塞到培养料内部,将袋口堵住,最后倒置放在铁筐内。
(3)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
温度升至100℃保持12小时对栽培种培养基灭菌后降温,当培养料温度降至20℃以下时移入接种室接种。
步骤4,蘑菇盆景式出菇培养,具体步骤如下:
(1)蘑菇菌棒植入盆景容器:
将发好蘑菇菌棒脱袋移入如盆景容器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营养补充,在盆景盆内加入小型营养液补充器,每天盆内输入适量的营养液或水分。
其中,营养液的配比为:四水硝酸钙1.18g、硝酸钾0.51g、七水硫酸镁0.49g、酒石酸铁0.005g溶解成1升溶液。
(2)在避光且室温保持在20℃的环境下进行栽培。
步骤5,蘑菇的采收与储存:
(1)蘑菇的采收:
当食用菌的菌盖直径达到3厘米以上,边缘内卷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用剪刀沿蘑菇菇根部剪下,也可以用手轻轻摘下,再用剪刀剪去蘑菇菇脚。第一潮蘑菇全部采完后,当天应该全部去掉表面干老根与枯死的蘑菇菇体及蘑菇菇蕾。第二潮蘑菇的管理和采收与第一潮蘑菇相同。
一般可采收2-3潮蘑菇。
(2)蘑菇采收后,应尽快食用。如需保存,开水(温度为95-100℃)烫后,在淡盐水中冷藏保存为佳,保质期15天。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中生产蘑菇后的栽培基料,可以作为天然优质绿色有机肥,用于花卉、蔬菜的养殖中,循环使用。
实施例2
一种盆景式栽培蘑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生产蘑菇母种。生产蘑菇母种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的优选,只有优良的蘑菇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这是食用菌栽培高产的第一个要素,生产蘑菇母种的步骤包括:
(1)蘑菇母种接种:
在无菌工作室,选取品质优长势好的蘑菇子实体,用来提取蘑菇菌丝。用小刀割开新鲜蘑菇的菌柄,在蘑菇菌柄与蘑菇菌盖连接处,用小刀切割一小块蘑菇的菇体组织,打开母种培养基试管棉塞。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用长柄钩针钩取切割好的蘑菇菇体组织,带到试管中,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的中部,退出长柄钩针,将棉塞在火焰上消毒,塞住试管口。
(2)蘑菇母种培养:
将带有蘑菇菇体组织的试管放入温度为25℃的恒温培养箱中,经过7天的培养。待蘑菇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斜面后再取出来。
母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MS培养基混合均匀灭菌处理。
步骤2,生产原种,即利用蘑菇母种菌丝体接入原种培养基中,扩大繁殖培养成蘑菇原种,生产蘑菇原种的具体步骤如下:
(1)蘑菇原种接种:
无菌箱中进行,用接种针从蘑菇母种试管中,勾取1.5cm2左右的一小块蘑菇菌种块,放到原种瓶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始终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一只母种试管可以接种至6瓶原种瓶中。
(2)蘑菇原种培养:
在避光、温度为25℃以及湿度为80%的环境下培养35天,至菌丝就会长满原种瓶,原种的培养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感染,发现有发霉变质的原种瓶要及时清理。
其中,原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小麦90kg、干牛粪6kg、稻壳2.5kg、石膏1kg、石灰0.5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步骤3,生产扩大蘑菇盆景式栽培种,即利用原种的菌丝体,再扩大繁殖1次后投入生产,生产蘑菇盆景式栽培中的步骤如下:
(1)原种接种到栽培袋基质:
在无菌的接种室中进行,将原种瓶表面老化的蘑菇菌丝去除,用镊子夹取可使用的蘑菇菌丝向栽培袋内接入原种,接入的蘑菇菌丝以覆盖栽培袋的一层薄表面为宜。然后套上颈圈,盖上盖口。每瓶原种可接栽培袋约60个左右。
培养的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8℃(较低材料为-18℃,请发明人确认是否正确)、空气湿度控制为90%左右,经过培养30天,菌丝就会长满菌袋。
在蘑菇菌丝发菌阶段需避光。
此外,在所述蘑菇菌丝进行发菌的阶段需要检查菌袋,为了防止杂菌感染,一旦发现霉烂变质的,要及时清除。
栽培种培养基按以下配比:稻草45%、鸡粪45%、过磷酸钙3%、石膏粉2%、生石灰1.5%、尿素1%、草木灰1.5%。
(2)栽培种培养基的分装:
用装袋机将培养基分装,将料压实,把袋口塞到培养料内部,将袋口堵住,最后倒置放在铁筐内。
(3)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
温度升至120℃保持15小时对栽培种培养基进行灭菌后进行降温,当培养料温度降至30℃以下时移入接种室接种。
步骤4,蘑菇盆景式出菇培养,具体步骤如下:
(1)蘑菇菌棒植入盆景容器
将发好蘑菇菌棒脱袋移入如盆景容器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营养补充,在盆景盆内加入小型营养液补充器,每天在盆内输入适量的营养液或水分。
其中,营养液的配比为:四水硝酸钙1.18g、硝酸钾0.51g、七水硫酸镁0.49g、酒石酸铁0.005g溶解成1升溶液。
(2)在避光且室温保持在25℃环境下进行栽培。
步骤5,蘑菇的采收与储存:
(1)蘑菇的采收
当蘑菇的菌盖直径达到3厘米以上,边缘内卷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用剪刀沿蘑菇菇根部剪下,也可以用手轻轻摘下,再用剪刀剪去蘑菇菇脚。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第一潮蘑菇全部采完后,当天应该全部去掉表面干老根与枯死的蘑菇菇体及蘑菇菇蕾。第二潮蘑菇的管理和采收与第一潮相同。
一般可采收2-3潮蘑菇。
(2)蘑菇采收后,如需保存,开水(温度为90-100℃)烫后,在淡盐水中冷藏保存为佳,保质期15天。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中生产蘑菇后的栽培基料,可以作为天然优质的绿色有机肥,用于花卉、蔬菜的养殖中,也可循环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先将蘑菇母种接种至母种培养基中,在22-28℃下恒温培养5-8天,至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斜面,得到蘑菇母种菌丝;
其中,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
步骤2,取所得的蘑菇母种菌丝接入原种试管培养基中,在温度为5-35℃、湿度为70-80℃下培养32-38天,得到蘑菇原种菌丝;
其中,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配比包括:小麦30-100kg、干牛粪2-8kg、稻壳0.5-5kg、石膏0.1-5kg、石灰0.1-3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蘑菇原种菌丝接种至栽培种培养基中后,置于避光且温度为6-23℃、湿度为80-95%环境中进行培养,得到蘑菇菌棒;
其中,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0-55%、鸡粪30-55%、过磷酸钙0.1-5%、石膏粉0.01—5%、生石灰0.1-4%、尿素0.1-5%、草木灰0.1-5%;
步骤4,将上述所得的蘑菇菌棒移入容器中,输入营养液和/或水分,置于避光且温度在20-25℃的环境下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所需的蘑菇;
其中,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包括:四水硝酸钙0.5-2g、硝酸钾0.1-1g、七水硫酸镁0.1-1g、酒石酸铁0.001-0.01g溶解成1升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取所得的蘑菇母种菌丝的面积大小为1-2c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为将所述蘑菇菌棒置于100-120℃下并保持12-15h,杀菌完成后,将温度降至20-30℃后,再进行接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容器为盆景式容器,所述的培养具体为:
将所述蘑菇菌棒脱袋移入容器中,加入营养液补充器后,往盆内输入营养液或水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5,当蘑菇的菌盖直径达到3cm以上时,边缘内卷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6,将蘑菇置于90-100℃水中浸泡2-3s后,冷却沥干水分置于淡盐水中冷藏保存。
7.一种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
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配比包括:小麦30-100kg、干牛粪2-8kg、稻壳0.5-5kg、石膏0.1-5kg、石灰0.1-3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0-55%、鸡粪30-55%、过磷酸钙0.1-5%、石膏粉0.01—5%、生石灰0.1-4%、尿素0.1-5%、草木灰0.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
所述的原种试管培养基的重量配比还包括:小麦35-95kg、干牛粪3-7kg、稻壳1.0-3kg、石膏0.1-3kg、石灰0.1-1kg,加无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
所述的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比包括:稻草35-50%、鸡粪35-50%、过磷酸钙0.5-4%、石膏粉0.5-3%、生石灰0.5-2%、尿素0.1-2%、草木灰0.5-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养液,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包括:四水硝酸钙0.5-2.0g、硝酸钾0.1-1g、七水硫酸镁0.1-1g、酒石酸铁0.001-0.01g溶解成1升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液的配比还包括:四水硝酸钙0.5-1.5g、硝酸钾0.1-0.8g、七水硫酸镁0.1-0.8g、酒石酸铁0.001-0.008g溶解成1升溶液。
CN201410116903.6A 2014-03-26 2014-03-26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7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6903.6A CN103907477B (zh) 2014-03-26 2014-03-26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6903.6A CN103907477B (zh) 2014-03-26 2014-03-26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7477A true CN103907477A (zh) 2014-07-09
CN103907477B CN103907477B (zh) 2016-12-07

Family

ID=51033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69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7477B (zh) 2014-03-26 2014-03-26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747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6731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广东新路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竹笋壳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6396805A (zh) * 2016-08-31 2017-02-15 郑州市美农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7488A (zh) * 2018-03-16 2018-06-29 武汉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沙性土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8782006A (zh) * 2018-05-29 2018-11-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巴尔喀什蘑菇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CN108812063A (zh) * 2018-08-22 2018-11-1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一种采用合成基质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9328882A (zh) * 2018-12-11 2019-02-15 刘晓红 一种食用菌盆景及其制作工艺
CN110800556A (zh) * 2019-10-30 2020-02-18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CN112166953A (zh) * 2020-10-26 2021-01-05 临沂大学 一种瓶内出菇培养观赏杏鲍菇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860A (zh) * 2006-04-04 2006-09-06 高银录 一种食用菌盆景式生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860A (zh) * 2006-04-04 2006-09-06 高银录 一种食用菌盆景式生产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贵利;董贵生: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果菜》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6731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广东新路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竹笋壳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6396805A (zh) * 2016-08-31 2017-02-15 郑州市美农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7488A (zh) * 2018-03-16 2018-06-29 武汉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沙性土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8782006A (zh) * 2018-05-29 2018-11-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巴尔喀什蘑菇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CN108812063A (zh) * 2018-08-22 2018-11-1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一种采用合成基质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8812063B (zh) * 2018-08-22 2021-01-0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一种采用合成基质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9328882A (zh) * 2018-12-11 2019-02-15 刘晓红 一种食用菌盆景及其制作工艺
CN110800556A (zh) * 2019-10-30 2020-02-18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CN112166953A (zh) * 2020-10-26 2021-01-05 临沂大学 一种瓶内出菇培养观赏杏鲍菇的方法
CN112166953B (zh) * 2020-10-26 2022-01-04 临沂大学 一种瓶内出菇培养观赏杏鲍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7477B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475B (zh)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102283013B (zh) 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
CN103907477B (zh)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CN102786333B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3891524B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3907478B (zh) 平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平菇的培养基
CN103880487B (zh) 三合一绿肥发酵营养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41330A (zh)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CN103283575A (zh) 富硒花生芽的培育方法
CN105684727B (zh) 以酵素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黑鸡枞菌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01444170A (zh) 一种杏鲍菇的菌株分离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1715696A (zh)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3907476B (zh) 鸡腿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鸡腿菇的培养基
CN102823425A (zh) 一种利用棉籽壳金针菇袋料栽培方法
CN104557244A (zh)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8812053A (zh) 一种室内栽培富硒大球盖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06856992A (zh) 一种利用竹林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的方法
CN107864795A (zh) 一种秀珍菇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CN106258484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松乳菇高效种植方法
CN104641943A (zh) 一种桑枝栽培袖珍菇的方法
CN108293592A (zh) 一种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4303825A (zh) 一种富硒茶树菇栽培的方法
CN108243832A (zh) 花脸蘑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8048335A (zh) 蒙古口蘑新菌株草原白蘑2号及其选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