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0985B -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0985B
CN103900985B CN201210580394.3A CN201210580394A CN103900985B CN 103900985 B CN103900985 B CN 103900985B CN 201210580394 A CN201210580394 A CN 201210580394A CN 103900985 B CN103900985 B CN 103900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vitamin
standard
kga
zymotic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03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0985A (zh
Inventor
段宝玲
修建新
朱欣杰
崔永涛
郎晓磊
张斌
孙君伟
李锦�
王会会
王茶
古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03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0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0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0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0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0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维生素C溶液标准曲线;B、检测样品:制备检测样品,碱处理前与处理后分别进行紫外吸收值测定,得出吸光差值与标准曲线对照作为维生素C定性或定量的依据,从而推算出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本检测方法简单,成本低;环保安全,不需要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经实际检测验证,该方法稳定性好,测定的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六碳的多羟基内酯,为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参与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使组织产生胶原质,影响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及血浆的凝固,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另外,由于它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作为抗氧化剂,在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2-酮基-L-古龙酸是维生素C生产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经过简单的化学转化即可生成维生素C。我国的“两步发酵法”制备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中,利用氧化葡糖酸杆菌与芽孢杆菌属或假单胞杆菌属的菌株混合培养,将L-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再经化学转化生产维生素C。因此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无论在生产工作还是在科研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对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测定大多将其转化为维生素C,然后采用2010版药典中规定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进行测定。2-酮基-L-古龙酸在强酸介质中,加热经内酯化烯化反应转化成维生素C,当介质条件固定后,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转化率仅与加热时间长短有关,如介质条件为7mol/L浓硫酸时,沸水浴25min,2-酮基-L-古龙酸生成维生素C的转化率为63.03%,所以测得转化生成的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维生素C与2-酮基-L-古龙酸分子量之比及固定介质条件下的转化率计算,即可推得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
所以此项检测多采用加热法将发酵液中的2-酮基-L-古龙酸按一定比例转化为维生素C,然后用碘滴定法进行检测,虽然该检测方法准确,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剧毒试剂三氧化二砷,而且该方法费时费力,不适宜对大规模样品进行检测,对菌种筛选等科研工作来说并不实用。
《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探讨》(郑京平,《光谱实验室》,2006,第23卷,731-735)报道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但是发明人在使用报道方法对发酵液中的2-酮基-L-古龙酸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检测结果不稳定且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检测发酵液中的2-酮基-L-古龙酸检测方法费时费力、准确性与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而准确性较高的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定性或定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A、建立维生素C标准曲线
测定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与NaOH溶解后的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在244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值之差,建立维生素C标准曲线;
B、检测样品
取待检测的发酵液制备检测样品,分别与标准品相同的条件处理,得出转化样品的吸光值之差,与标准曲线对照得出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出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
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1、称取维生素C标准品0.05g溶于500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配成100μg/m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为:11.55mL冰醋酸溶于1000mL水配得溶液①,16.4g醋酸钠或27.2g三水醋酸钠溶于1000mL水配得溶液②,将46.3mL溶液①与3.7mL溶液②混合,加入1mol/L的EDTA200μL,蒸馏水定容至80mL,用醋酸调pH至3.6,蒸馏水定容至100mL;
A-2、取维生素C标准溶液,稀释至浓度为1、5、10、15、20、25、30,单位为μg/mL,分别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44nm波长处进行光谱扫描,以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得吸光值A1
A-3、以0.3mol/L的NaOH为溶液,配制浓度分别为1、5、10、15、20、25、30,单位为μg/mL的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室温反应15分钟后,以0.3mol/L的NaOH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得吸光值A2
A-4、分别计算相同维生素C标准品浓度时的吸光值差值ΔA=A1-A2,以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为横坐标,单位为μg/mL,以相应的吸光值差值ΔA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取待测的含有2-酮基-L-古龙酸的发酵液,加入等体积7mol/L浓硫酸溶液,混匀后煮沸25min,使2-酮基-L-古龙酸部分转化为维生素C,以12,000g的离心力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B-2、50μL上清液加入950μL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得溶液③,取20μL溶液③加入980μL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得检测液I;将检测液I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于244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光值A3
B-4、取20μL溶液③加入980μL 0.3mol/L的NaOH溶液,混匀,室温反应15min,得检测液II,以0.3mol/L的NaOH溶液作为空白对照,于244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值A4
B-5、样品中维生素C的光吸收值AVc=A3-A4,根据光吸收值及标准曲线即可得到维生素C含量CVc=(AVc-0.006)/0.046;
B-6、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C=2000*CVc*1.1023/0.6303,C单位为μg/mL,2000为稀释倍数,1.1023为2-酮基-L-古龙酸分子量/Vc分子量;0.6303为2-酮基-L-古龙酸生成维生素C的转化率。
该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只需要15-20分钟,检测过程不需要使用有毒试剂,实际检验过程中检测结果稳定性好、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维生素C的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主要设备:5300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GE公司);PICO17离心机(Thermo公司);FE20实验室pH计(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所检测发酵液由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建立维生素C溶液标准曲线
1)配制醋酸-醋酸钠缓冲液(EDTA 2mmol/L)(pH3.6)
溶液①:0.2mol/L醋酸(11.55mL冰醋酸溶于1000mL水);
溶液②:0.2mol/L醋酸钠(16.4g醋酸钠或27.2g醋酸钠·3H2O溶于1000mL水);
将46.3mL溶液①与3.7mL溶液②按相应体积混合,定容至100mL,加入相应量1MEDTA至终浓度2mmol/L,用醋酸调pH至3.6。
2)配制维生素C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05g维生素C标准品,以10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溶解,此处及以下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均为步骤1)所配,并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定容到500mL,至终浓度为100μg/mL。
3)绘制维生素C标准曲线
按下表所列,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EDTA 2mmol/L)(pH3.6)将维生素C标准溶液稀释至不同浓度,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EDTA 2mmol/L)(pH3.6)作空白试剂,在244nm下测定吸光值A1;0.3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配制相应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以0.3mol/L氢氧化钠为溶液配制相应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以0.3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空白对照,在244nm下测定吸光值A2,然后以维生素C浓度(μg/m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值差值ΔA=A1-A2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表1
2、检测样品
1)取待检测的含2-酮基-L-古龙酸的16个不同批次的发酵液,加入等体积7mol/L浓硫酸溶液,煮沸25min(严格控制煮沸时间),以12000g的离心力离心10min,取上清备用。
2)取上清50μL加入950μ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得③液,取③液20μL加入980μ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得检测液I;
3)将检测液I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于244nm下测定紫外吸光值A1
4)取③液20μL加入980μL0.3mol/L的NaOH溶液,混匀,室温反应15min,得检测液II,以0.3mol/L的NaOH溶液作为空白对照,于244nm下测定紫外吸收值A2
5)待检测的样品中维生素C的光吸收值AVc=A1-A2,根据光吸收值及标准曲线即可得到维生素C含量CVc=(AVc-0.006)/0.046;
6)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C=2000*CVc*1.1023/0.6303,C单位为μg/mL。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与碘量法相比,本检测方法测定发酵液Vc含量的回收率达到99.1%,准确性较高。
表2
实施例2
使用《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探讨》(郑京平,《光谱实验室》,2006,第23卷,731-735)中报道的检测方法对实施例1中的16个不同批次的发酵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与碘量法相比,上述方法测定发酵液Vc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89.9%,远低于本发明检测结果99.1%的回收率。
表3
本发明列举的实施例旨在更进一步地阐明检测方法具体操作和应用方向,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2)

1.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维生素C标准曲线
测定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与NaOH溶解后的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在244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值之差,建立维生素C标准曲线;
B、检测样品
取待检测的发酵液制备检测样品,分别与标准品相同的条件处理,得出转化样品的吸光值之差,与标准曲线对照得出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得出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
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取待测的含有2-酮基-L-古龙酸的发酵液,加入等体积7mol/L浓硫酸溶液,混匀后煮沸25min,使2-酮基-L-古龙酸部分转化为维生素C,以12,000g的离心力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B-2、50μL上清液加入950μ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得溶液③,取20μL溶液③加入980μ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得检测液I;将检测液I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于244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光值A3;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为:11.55mL冰醋酸溶于1000mL水配得溶液①,16.4g醋酸钠或27.2g三水醋酸钠溶于1000mL水配得溶液②,将46.3mL溶液①与3.7mL溶液②混合,加入1mol/L的EDTA200μL,蒸馏水定容至80mL,用醋酸调pH至3.6,蒸馏水定容至100mL;
B-4、取20μL溶液③加入980μL 0.3mol/L的NaOH溶液,混匀,室温反应15min,得检测液II,以0.3mol/L的NaOH溶液作为空白对照,于244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值A4;
B-5、样品中维生素C的光吸收值AVc=A3-A4,根据光吸收值及标准曲线即可得到维生素C含量CVc=(AVc-0.006)/0.046;
B-6、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含量C古=2000*CVc*1.1023/0.6303,C古单位为μg/mL,2000为稀释倍数,1.1023为2-酮基-L-古龙酸分子量/Vc分子量;0.6303为2-酮基-L-古龙酸生成维生素C的转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1、称取维生素C标准品0.05g溶于500mL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配成100μg/m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A-2、取维生素C标准溶液,稀释至浓度为1、5、10、15、20、25、30,单位为μg/mL,分别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44nm波长处进行光谱扫描,以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得吸光值A1;
A-3、以0.3mol/L的NaOH为溶液,配制浓度分别为1、5、10、15、20、25、30,单位为μg/mL的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室温反应15分钟后,以0.3mol/L的NaOH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得吸光值A2;
A-4、分别计算相同维生素C标准品浓度时的吸光值差值ΔA=A1-A2,以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为横坐标,单位为μg/mL,以相应的吸光值差值ΔA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CN201210580394.3A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3900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394.3A CN103900985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394.3A CN103900985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0985A CN103900985A (zh) 2014-07-02
CN103900985B true CN103900985B (zh) 2018-01-02

Family

ID=5099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0394.3A Active CN103900985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0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8631B (zh) * 2015-12-28 2019-02-22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氢化可的松生物催化转化率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06520909B (zh) * 2016-10-11 2019-07-02 江南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
CN111551513B (zh) * 2020-06-16 2023-07-04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测定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546A (zh) * 2004-08-24 2005-03-23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546A (zh) * 2004-08-24 2005-03-23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酮基-L-古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和条件;肖入峰等;《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0531;第35卷(第5期);第47-51页 *
常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刘军凯等;《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0531;第13卷(第04期);第57页第1.3.2节 *
改进的转化法测定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程茉莉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11231(第06期);第15-16页实验部分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马宏飞等;《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0831;第29卷(第8期);第92-93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张玲雅等;《海峡药学》;19961231;第08卷(第03期);第20-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0985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0160B (zh) 一种过氧化氢的比色检测方法
CN108226074B (zh) 基于比色荧光双通道的纳米模拟酶及其在分析检测中应用
CN103900985B (zh) 一种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5424690A (zh) 一种基于三角银纳米片检查葡萄糖浓度的比色方法
CN112111119A (zh) 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聚乙烯醇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0157A (zh) 一种测定钛铌合金中铌元素含量的方法
CN104949961B (zh) 无铅焊锡材料中锗元素含量的icp‑aes检测方法
CN105987893A (zh)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检测血红素的方法
CN108107098B (zh) 基于wo3/fto光电材料检测白酒中酒精度的方法
CN108827921B (zh) 一种溶菌酶的室温磷光检测方法及应用
CN114854403B (zh) 一种橙色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03550A (zh) 一种食品及中草药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CN113588803B (zh) 一种微提取-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亚硫酸盐的方法
CN206114533U (zh) 一种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
CN108387575A (zh) 一种应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全氮的方法
CN112798549B (zh) 一种超低酸水解-原子吸收法测定腹膜透析液中钠离子含量的方法
CN111504969B (zh) 一种基于碳点-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33283A (zh) 一种利用碳量子点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
CN111007027A (zh) 一种测定二氧化硫脲中铁含量的方法
CN113267546B (zh) 一种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Zeng et al. Synthesis of MoO3− x nanoshee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scorbic acid detec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CN113046070B (zh) 一种基于碳量子点“关-开”型荧光纳米传感器高灵敏检测α-葡萄糖苷酶的方法
CN112285041B (zh) 一种离子液体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0208410B (zh) 一种快速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方法
Firdaus et 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ones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