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2398B -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2398B
CN103872398B CN201210575907.1A CN201210575907A CN103872398B CN 103872398 B CN103872398 B CN 103872398B CN 201210575907 A CN201210575907 A CN 201210575907A CN 103872398 B CN103872398 B CN 103872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echargeable battery
voltage
remaining capacity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5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2398A (zh
Inventor
孙建中
凌守弘
刘秋昱
许盈晧
杜衍辉
周崇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3872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2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02J7/0071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harge current gradi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02J7/00718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gradi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种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所述的充电方法包括:提供关联于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一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根据充电电池的目前充电次数以于所述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一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期望残余电量;以及通过调整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以使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逼近所找出的期望残余电量。所述的充电结构包括一电能供应装置及一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一充电电池及一电池管理模块。本发明可以在缩短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与兼顾充电电池的寿命之间取得平衡。

Description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电池,特别是一种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为缩短对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最直接所采用的方案就是增加充电速率,但是此举将会加快充电电池老化的速度,以至于充电电池在保固期的全充容量(Fully Charge Capacity,FCC)低,且电池保固寿命短。所谓的电池的全充容量指电池在完全充饱的时候所储存的电量,但因电池使用次数增加造成其内部材料的劣化,故将导致电池的内部阻抗增加且全充容量逐渐降低,而这样的现象也被称为电池老化。为了减缓电池老化的速度,一般作法是在电池内部预载一些电池温度对应充电电流或电池温度对应电池充电电压等设定表格,电池依照目前状况查表计算对应的充电电流,不过这样的方式随着电池老化后特性的改变而误差越来越大,且仍无法解决电池保固寿命与充电时间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缩短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与兼顾充电电池的寿命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本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重点/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兼顾缩短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与延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包括:提供关联于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一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根据充电电池的一目前充电次数以于所述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一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期望残余电量;以及通过调整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以使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逼近期望残余电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结构,其包括:电能供应装置与终端装置。其中,终端装置包括充电电池与电池管理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与电能供应装置连接与通信,且电池管理模块记录关联于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一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根据充电电池的目前充电次数以于所述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一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期望残余电量;以及通过调整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以使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逼近期望残余电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出的充电结构与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可以使得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时依然可以达到对应的保固残余电量,从而得以在缩短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与兼顾充电电池的寿命之间取得平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模块所记录的关联于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模块所记录的关联于充电电池在空载状态下的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
图4为方案一的电池管理模块动态调整电能供应装置所供应的充电电流的示意图;
图5为方案二的电池管理模块调整电能供应装置所供应的充电电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7为图6中计算目标电压差△VT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充电结构
101电能供应装置
103终端装置
105充电电池
107电池管理模块
201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
301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
SW充电开关
P+、P-端点
VCV充电限制电压(定电压)
VTB充电电池的端电压
△VT目标电压差
V1、V2、V3充电中对应充电电池的目前端电压
OCV1、OCV2、OCV3充电中对应充电电池估测的开路电压
△V1、△V2、△V3动态电压差
OCVcc非定电压充电阶段结束的空载开路电压
Icc初始残余电量
Wcc保固残余电量
Qcc期望残余电量
R(1)~R(3)充电电池的内阻
I(0)~I(3)、Ic(N)、Ic(N+1)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
t0~t4时间
Qcc(N)、Qcc(N+1)期望残余电量
Qcc_real(N)、Qcc_real(N+1)实际残余电量
S601~S607、S801~S807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图各步骤
S701~S705计算目标电压差△VT的实施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说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为了要在缩短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与兼顾充电电池的寿命之间取得平衡,以使得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到达时,电池的全充容量(Fully Charge Capacity)大于或等于保固容量(Warranty Capacity),以下将提出一种关联于充电电池的新颖充电方案/概念。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充电结构10包括:电能供应装置101与终端装置103。其中,电能供应装置101可以为至少具有电能输出功能、电能调控功能以及通信接收与解码功能等三项功能的充电器(charger)、行动电源(portable power),或者燃料电池模块(full-cell batterymodule),但并不限制于此。另外,终端装置103可以为任何具备有可充电电池的设备,例如:电动车或手持式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等),但并不限制于此。
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终端装置103至少包括充电电池105、电池管理模块107,以及充电开关SW。其中,电池管理模块107可以与电能供应装置101(有线地或无线地)连接与通信(例如:USB、RS-232、RS-485、CAN Bus、I2C、WiFi、WiMax、Zegbee、蓝牙等,但都并不限制于此),而且更具备有对充电电池105的电性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温度、电量、内阻等电池信息)进行量测与检出的功能。
一旦终端装置103有充电需求而连接至电能供应装置101,则电池管理模块107会先通过连接信号检测到电能供应装置101已连接。接着,电池管理模块107会与电能供应装置101进行通信,并据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设定输出充电电压与电流。随后,电能管理模块107会控制充电开关SW导通,以使电能供应装置101与充电电池105透过端点(P+,P-)导通后开始充电。
于此,为了要使得充电电池105在保固寿命到达时电池当时的全充容量依然可以高于保固容量,因此电池管理模块107会记录如图2所示的关联于充电电池105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以下简称为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其中,充电电池105的初始充电次数(例如:第1次)可以对应至一个(最大的)初始残余电量Icc。另外,充电电池105的保固寿命可以对应至一个保固充电次数(例如:500次,但并不限制于此),且此保固充电次数可以对应至一个保固残余电量Wcc。因此,只要得知充电电池105的初始充电次数与保固充电次数所分别对应的初始残余电量Icc与保固残余电量Wcc后,就可在初始残余电量Icc与保固残余电量Wcc之间建立出一条线性(或非线性)曲线以作为充电电池105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充电电池105的单一次充电次数可以依据充电电池105充放电行为或累积的总放电量来决定。举例来说,充电电池105的单一次充电次数可以依据充电电池105的单一次充电行为而累计;或者,充电电池105的单一次充电次数可以依据充电电池105的单一次放电行为而累计;或者,充电电池105的单一次充电次数可以累积充电电池105的总放电量达一个预设数值而累计(例如:充电电池105累计放电量达新品电池电量的85%则视为循环充电次数增加一次,但并不限制于此)。一切依实际设计或应用需求而论。
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管理模块107会记录如图2所示的关联于充电电池105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因此,电池管理模块107即可根据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以于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上找出充电电池105的端电压(terminal voltage,VTB)抵达充电限制电压(VCV,即充电电池105进入定电压充电阶段所需的定电压)时的期望残余电量Qcc,并且通过调整充电电池105的充电电流以使充电电池105的端电压(VTB)抵达充电限制电压(VCV)时的实际残余电量尽量逼近期望残余电量(Qcc)。
因此,本发明至少提出两种充电电流调控方案。一种充电电流调控方案(简称为方案一)是:根据期望残余电量Qcc以计算充电电池105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空载开路电压(no-load open circuit voltage,如图3所标示的OCVcc)与充电限制电压VCV之间的目标电压差△VT,并且根据所计算出的目标电压差△VT与充电电池105的内阻的变化以动态地调整充电电池105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由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另一种充电电流调控方案(简称为方案二)是:根据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前一次充电次数的期望残余电量与实际残余电量的误差比以调整/修正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由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
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在方案一,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会小于或等于充电电池105的保固充电次数;而且,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在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上所对应的期望残余电量Qcc会大于或等于充电电池105的保固充电次数在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上所对应的保固残余电量Wcc(Qcc≥Wcc)。
另外,充电电池105进入定电压充电阶段(充电电流大于零)所需的充电限制电压VCV即为定电压,而空载开路电压OCVcc则是充电电池105在非定电压充电阶段结束时的电池电压(充电电流等于零)。因此,充电限制电压VCV势必会大于空载开路电压OCVcc。在此条件下,电池管理模块107会通过:记录关联于图3所示的充电电池105在空载状态下的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301;接着,再根据期望残余电量Qcc以于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301上找出充电电池105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空载开路电压OCVcc;最后,再将充电限制电压VCV减去空载开路电压OCVcc后即可获得目标电压差(△VT=VCV-OCVcc),如图4所示。
一旦电池管理模块107经由计算以获得目标电压差△VT后,电池管理模块107即会根据所获得的目标电压差△VT与充电电池105的内阻的变化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并且动态地调整充电电池105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由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
如图4所示,其为便于解说电池管理模块107动态调整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的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在时间t0,电池管理模块107可以预设地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供应充电电流I(0)以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当电能供应装置101从时间t0开始供应充电电流I(0)以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至时间t1时,电池管理模块107此时会量测充电电池105的目前端电压V1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残余电量在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301上所对应估测的开路电压OCV1,以获得动态电压差(△V1=V1-OCV1),并且根据所获得的动态电压差△V1与充电电流I(0)而计算出在时间t1时,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1)(亦即,R(1)=△V1/I(0)),进而再根据先前所求出的目标电压差(△VT=VCV-OCVcc)与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1)而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输出/供应充电电流I(1)(亦即,I(1)=△VT/R(1))。如此一来,电能供应装置101则在时间t1后改用充电电流I(1)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
相似地,当电能供应装置101从时间t1开始供应充电电流I(1)以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至时间t2时,电池管理模块107此时会量测充电电池105的目前端电压V2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残余电量在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301上所对应估测的开路电压OCV2,以获得动态电压差(△V2=V2-OCV2),并且根据所获得的动态电压差△V2与充电电流I(1)而计算出在时间t2时,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2)(亦即,R(2)=△V2/I(1)),进而再根据先前所求出的目标电压差△VT与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2)而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输出/供应充电电流I(2)(亦即,I(2)=△VT/R(2))。如此一来,电能供应装置101则在时间t2后改用充电电流I(2)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
相似地,当电能供应装置101从时间t2开始供应充电电流I(2)以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至时间t3时,电池管理模块107此时会量测充电电池105的目前端电压V3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残余电量在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301上所对应估测的开路电压OCV3,以获得动态电压差(△V3=V3-OCV3),并且根据动态电压差与充电电流I(2)而计算出在时间t3时,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3)(亦即,R(3)=△V3/I(2)),进而再根据先前所求出的目标电压差△VT与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3)而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输出/供应充电电流I(3)(亦即,I(3)=△VT/R(3))。如此一来,电能供应装置101则在时间t3后改用充电电流I(3)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
由此可知的是,电池管理模块107会在固定目标电压差△VT(即VCV-OCVcc)的情况下,透过计算充电电池105的随时间变化的内阻R(t)(即,I(t)=△VD/R(t),其中△VD为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池105的端电压与预估空载开路电压的压差),以动态地调控充电电池105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由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随时间变化的充电电流I(t)。而且,从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会在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增加时而降低;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会在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降低时而增加;以及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会在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固定时而保持不变。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会随时间改变的原因有可能是受到充电电池105的环境温度或者其老化程度的影响而改变,但并不限制于此。
除此之外,在本发明的其他示范性实施例中,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亦可在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增加至某一预设值(例如:R(t)*(+5%),但并不限制于此)时才降低;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亦可在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降低至另一预设值(例如:R(t)*(-5%),但并不限制于此)时才增加;以及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亦可在充电电池105的内阻R(t)维持在一个预设范围(例如:R(t)*(±5%),但并不限制于此)内时而保持不变,此外,当充电电池的内阻、温度、充电电流、电压等物理量变化率超过一设定范围时,则判定充电电池异常,此时切断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并警示电池异常。
当电能供应装置101从时间t3开始供应充电电流I(3)以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至时间t4时,此时充电电池105内所储存的总电量就会等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在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上所对应的期望残余电量Qcc。换言之,在充电电池105的端电压VTB抵达充电限制电压VCV时,其内部所储存的电量即为期望残余电量Qcc。
另一方面,在方案二,在每次非定电压充电期间/过程中的充电电流改为为固定值,故可视为或相当于定电流充电期间/模式。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假设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为N,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为N+1,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N对应至目前固定充电电流Ic(N),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对应至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充电电池105的端电压VTB反应于目前固定充电电流Ic(N)而抵达充电限制电压VCV时的实际残余电量为Qcc_real(N),而期望残余电量为Qcc(N)。在此条件下,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N的实际残余电量为Qcc_real(N)与期望残余电量Qcc(N)两者间的误差比Qcc_error可以表示为:Qcc_error=(Qcc_real(N)-Qcc(N))/Qcc(N)。
如此一来,电池管理模块107即可根据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N的实际残余电量为Qcc_real(N)与期望残余电量Qcc(N)两者间的误差比(Qcc_error)以调整/修正充电电池105在定电流充电期间由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一种可行的调整/修正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的方式可以为:Ic(N+1)=Ic(N)*w*(1+Qcc_error),但并不限制于此,其中w为一权重值,且权重值w可能的范围可以介于0.1~10之间,但不限于此。
在此条件下,当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大于期望残余电量Qcc(N)时,则其两者间的误差比Qcc_error为正值。因此,电池管理模块107可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以增加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换言之,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会大于目前(前一次)固定充电电流Ic(N),以至于在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时,电能供应装置101会供应更大的充电电流Ic(N+1)以使得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的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1)小于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N的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进而使得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的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1)会更加地逼近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的期望残余电量Qcc(N+1)。
反之,当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小于期望残余电量Qcc(N)时,则其两者间的误差比Qcc_error为负值。因此,电池管理模块107可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以降低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换言之,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会小于目前(前一次)固定充电电流Ic(N),以至于在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时,电能供应装置101会供应更小的充电电流Ic(N+1)以使得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的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1)大于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N的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进而使得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的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1)会更加地逼近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下次充电次数N+1的期望残余电量Qcc(N+1)。
如此一来,电池管理模块107所执行的充电电流调控方案(即,方案一)就可以落在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上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或者,电池管理模块107所执行的充电电流调控方案(即,方案二)可以落在以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为基准的正负区间范围(例如:±5%,但并不限制于此)内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管理模块107可以分别使用方案一与方案二所对应的两种充电电流调控方案,或者可以共同使用方案一与方案二所对应的两种充电电流调控方案以达到更好的追踪效果。
另外,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在充电电池105的端电压VTB抵达充电限制电压VCV时,电池管理模块107就会由非定电压充电模式(方案一)/定电流充电模式(方案二)转为定电压充电模式,以控制电能供应装置101提供符合充电限制电压VCV且为固定的充电电压(即,定电压)至充电电池105,从而使得电能供应装置101以定电压的方式对充电电池105进行充电,并将充电电池105充电至接近100%电量的状态。
基于上述可知的是,由于电池管理模块107为记录充电电池105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残余电量特征曲线201,且充电电池105的目前充电次数又会被设定为小于或等于充电电池105的保固寿命所对应的保固充电次数。因此,电池管理模块107可:(1)根据本循环充电次数下所求得的为固定值的目标电压差△VT=VCV-OCVcc与充电电池105的内阻的变化以对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进行调控;及/或,(2)根据对应于充电电池105的前一次充电次数(N)的期望残余电量Qcc(N)与实际残余电量Qcc_real(N)的误差比Qcc_error以对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下次固定充电电流Ic(N+1)进行调控,从而使得充电电池105在保固寿命到达时依然可以满足电池保固的容量,进而得以在缩短充电电池105的充电时间与兼顾充电电池105的寿命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管理模块107可以透过硬件型式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来实施,但是亦可透过软件型式的电池管理应用程序(battery management application(APP))来实施,而电池管理模块107的实施型态可依实际设计或应用需求来决定。于此,若电池管理模块107采以软件型式的电池管理应用程序(APP)来实施的话,则由于智能型手机般的终端装置103已具备足够的硬件结构来实现上述示范性实施例所述及的对电能供应装置101所供应的充电电流I(t)进行调控的方案。因此,智能型手机般的终端装置103只要透过安装软件(APP)的方式,并通过存取或控制智能型手机上的相关硬件即可实现对电能供应装置101进行调控的目的。
基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发明/教示内容,图6为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6,本示范性实施例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关联于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步骤S601);
根据充电电池的目前充电次数以于所提供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期望残余电量(步骤S603);
通过调整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以使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逼近所找出的期望残余电量(步骤S605),于此步骤S605中所述的调整充电电池的方式/方案可以包括:
根据期望残余电量计算充电电池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空载开路电压与充电限制电压之间的目标电压差(步骤S605-1);以及
根据所计算出的目标电压差与充电电池的内阻的变化以动态地调整充电电池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充电电流(步骤S605-2);以及
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之后的定电压充电期间,提供符合充电限制电压且为固定的充电电压至充电电池(步骤S607)。
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类似地,充电电池的保固寿命可以对应至一个保固充电次数,且于步骤S603中所述及的充电电池的目前充电次数会小于或等于此保固充电次数;另外,充电电池的保固充电次数在步骤S601中所提供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可以对应至一个保固残余电量,且于步骤S603中所找出的期望残余电量会大于或等于此保固残余电量。
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类似地,由于在步骤S605{S605-1,S605-3}中所述的充电限制电压会大于充电电池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空载开路电压。因此,计算步骤S605{S605-1,S605-3}中的目标电压差的步骤可以如图7所示地包括:
提供关联于充电电池在空载状态下的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步骤S701);
根据所找出的期望残余电量以于所提供的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上找出充电电池在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空载开路电压(步骤S703);以及
将充电限制电压减去步骤S703找出的空载开路电压以获得目标电压差(步骤S705)。
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类似地,所获得的目标电压差在本次充电过程中为固定的电压差(即,固定值)。另外,步骤S605中所调整的充电电流会(1)在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时而降低(或者增加至某一预设值时才降低);(2)在充电电池的内阻降低时而增加(或者降低至另一预设值时才降低);(3)在充电电池的内阻固定时而保持不变(或者维持在一个预设范围内时而保持不变);以及(4)当充电电池的内阻、温度、充电电流、电压等变化率超过一设定范围时,则判定充电电池处于异常状态,此时会关闭充电电流以避免电池发生失效的状况。
除此之外,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8,本示范性实施例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关联于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步骤S801);
根据充电电池的目前充电次数以于所提供的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期望残余电量(步骤S803);
通过调整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以使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逼近所找出的期望残余电量(步骤S805),于此步骤S805中,充电电池的目前充电次数可以对应至目前固定充电电流,充电电池的下次充电次数对应至下次固定充电电流,充电电池的端电压反应于目前固定充电电流而抵达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为目前实际残余电量,因此调整充电电池的方式/方案可为根据目前实际残余电量与期望残余电量之间的一误差比以调整充电电池在定电流充电期间的下次固定充电电流。详细来说,所述的调整充电电池的方式/方案可以包括:
计算目前实际残余电量与期望残余电量之间的误差比(步骤S805-1);
判断所计算出的误差比是否为正值(步骤S805-3);
当判断出误差比为正值时,则增加充电电池在定电流充电期间的下次固定充电电流(步骤S805-5);以及
当判断出误差比为负值时,则降低充电电池在定电流充电期间的下次固定充电电流(步骤S805-7);以及
在定电流充电期间之后的定电压充电期间,提供符合充电限制电压且为固定的充电电压至充电电池(步骤S807)。
图8的示范性实施例所教示的充电电流调控方法/方案简言之是:根据本次固定充电电流充电至充电限制电压时的实际残余电量与期望残余电量的误差比,以修正/调整本次充电电流后得到下次充电电流设定值,通过调整每次充电循环次数所对应的充电电流,使实际残余电量逼近期望残余电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充电结构与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皆可以使得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时依然可以达到对应的保固残余电量,从而得以在缩短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与兼顾充电电池的寿命之间取得平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关联于该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一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
根据该充电电池的一目前充电次数以于该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该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一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期望残余电量;以及
通过调整该充电电池的一充电电流以使该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该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实际残余电量逼近该期望残余电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该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期望残余电量以计算该充电电池在一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一空载开路电压与该充电限制电压之间的一目标电压差;以及
根据该目标电压差与该充电电池的内阻的变化以动态地调整该充电电池在该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该充电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保固寿命对应至一保固充电次数,且该目前充电次数小于或等于该保固充电次数;以及
该保固充电次数在该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对应至一保固残余电量,且该期望残余电量大于或等于该保固残余电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充电限制电压大于该空载开路电压,且计算该目标电压差的步骤包括:
提供关联于该充电电池在空载状态下的一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
根据该期望残余电量以于该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上找出该充电电池在该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该空载开路电压;以及
将该充电限制电压减去该空载开路电压以获得该目标电压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目标电压差为一固定电压差;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时而降低;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降低时而增加;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固定时而保持不变;以及
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温度、充电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率超过一设定范围时,判定该充电电池异常,并切断该充电电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目标电压差为一固定电压差;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至一预设值时而降低;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降低至另一预设值时而增加;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维持在一预设范围内时而保持不变;以及
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温度、充电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率超过另一设定范围时,判定该充电电池异常,并切断该充电电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该非定电压充电期间之后的一定电压充电期间,提供符合该充电限制电压且为固定的一充电电压至该充电电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电池的该目前充电次数对应至一目前固定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池的一下次充电次数对应至一下次固定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池的端电压反应于该目前固定充电电流而抵达该充电限制电压时的该实际残余电量为一目前实际残余电量,而调整该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目前实际残余电量与该期望残余电量之间的一误差比以调整该充电电池在一定电流充电期间的该下次固定充电电流,该误差比为:
Qcc_error=(Qcc_real(N)-Qcc(N))/Qcc(N),
其中,Qcc_error为误差比,Qcc_real(N)为实际残余电量,Qcc(N)为期望残余电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该误差比为一正值时,则增加该下次固定充电电流;以及
当该误差比为一负值时,则降低该下次固定充电电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该定电流充电期间之后的一定电压充电期间,提供符合该充电限制电压且为固定的一充电电压至该充电电池。
11.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能供应装置;以及
一终端装置,包括:
一充电电池;以及
一电池管理模块,与该电能供应装置连接与通信,其中该电池管理模块:记录关联于该充电电池在保固寿命下的一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根据该充电电池的一目前充电次数以于该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找出该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一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期望残余电量;以及通过调整该充电电池的一充电电流以使该充电电池的端电压抵达该充电限制电压时的一实际残余电量逼近该期望残余电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管理模块通过:根据该期望残余电量以计算该充电电池在一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一空载开路电压与该充电限制电压之间的一目标电压差;以及根据该目标电压差与该充电电池的内阻的变化以控制该电能供应装置,并且动态地调整该充电电池在该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由该电能供应装置所供应的该充电电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保固寿命对应至一保固充电次数,且该目前充电次数小于或等于该保固充电次数;以及
该保固充电次数在该循环充电次数相对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的残余电量特征曲线上对应至一保固残余电量,且该期望残余电量大于或等于该保固残余电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限制电压大于该空载开路电压,且该电池管理模块通过:记录关联于该充电电池在空载状态下的一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根据该期望残余电量以于该残余电量相对开路电压特征曲线上找出该充电电池在该非定电压充电期间结束时的该空载开路电压;以及将该充电限制电压减去该空载开路电压以获得该目标电压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目标电压差为一固定电压差;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时而降低;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降低时而增加;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固定时而保持不变;以及
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温度、充电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率超过一设定范围时,判定该充电电池异常,并切断该充电电流。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目标电压差为一固定电压差;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至一预设值时而降低;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降低至另一预设值时而增加;
该充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维持在一预设范围内时而保持不变;以及
在该充电电池的内阻、温度、充电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率超过另一设定范围时,判定该充电电池异常,并切断该充电电流。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管理模块还配置以:
在该非定电压充电期间之后的一定电压充电期间,控制该电能供应装置以提供符合该充电限制电压且为固定的一充电电压至该充电电池。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电池的该目前充电次数对应至一目前固定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池的一下次充电次数对应至一下次固定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池的端电压反应于该目前固定充电电流而抵达该充电限制电压时的该实际残余电量为一目前实际残余电量,而该电池管理模块通过:根据该目前实际残余电量与该期望残余电量之间的一误差比以控制该电能供应装置,并且调整该充电电池在一定电流充电期间由该电能供应装置所供应的该下次固定充电电流,该误差比为:
Qcc_error=(Qcc_real(N)-Qcc(N))/Qcc(N),
其中,Qcc_error为误差比,Qcc_real(N)为实际残余电量,Qcc(N)为期望残余电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该误差比为一正值时,则该电池管理模块控制该电能供应装置以增加该下次固定充电电流;以及
当该误差比为一负值时,则该电池管理模块控制该电能供应装置以降低该下次固定充电电流。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管理模块为一硬件型式的电池管理系统。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管理模块为一软件型式的电池管理应用程序。
CN201210575907.1A 2012-12-13 2012-12-26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Active CN103872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278 2012-12-13
TW101147278A TWI473323B (zh) 2012-12-13 2012-12-13 充電電池的充電方法及其相關的充電架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398A CN103872398A (zh) 2014-06-18
CN103872398B true CN103872398B (zh) 2016-09-21

Family

ID=5091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5907.1A Active CN103872398B (zh) 2012-12-13 2012-12-26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0159B2 (zh)
CN (1) CN103872398B (zh)
TW (1) TWI4733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8675B2 (ja) * 2009-09-09 2014-0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二次電池の保護回路、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電子機器
WO2012122250A1 (en) 2011-03-07 2012-09-13 A123 Systems, Inc. Method for opportunistically balancing charge between battery cells
US10197629B2 (en) * 2013-09-10 2019-02-05 Medtronic, Inc. Battery recommended replacement time indicator system
US9853466B2 (en) * 2014-05-01 2017-12-26 Advance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harging Li based rechargable batteries
CN104539009B (zh) * 2014-12-16 2017-06-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
JP6790833B2 (ja) * 2015-01-15 2020-11-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蓄電池制御システム、蓄電池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05826959B (zh) * 2015-05-18 2018-08-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967201B (zh) * 2015-08-05 2018-10-0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可直充电源适配器
CN104967199B (zh) 2015-08-05 2018-07-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93562B (zh) 2015-08-05 2017-12-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直充电源适配器
CN104967200B (zh) * 2015-08-05 2018-04-2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93182B (zh) 2015-08-05 2018-01-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可直充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方法
CN105071546B (zh) * 2015-09-06 2017-03-29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储能站中锂离子电池的剩余电量校正方法
JP6325497B2 (ja) * 2015-09-10 2018-05-1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残量を報知する機能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KR102071589B1 (ko) * 2016-01-19 2020-01-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의 충방전 방법
CN105826976A (zh) * 2016-03-30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58588B (zh) * 2016-06-07 2018-08-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784129B2 (ja) * 2016-10-11 2020-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受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6451681A (zh) * 2016-12-02 2017-02-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34982B (zh) * 2017-08-14 2019-05-07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统计的动力电池充电方法
CN107565643B (zh) * 2017-09-22 2022-03-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消耗电量检测启动电池充电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终端
TWI651881B (zh) * 2018-01-04 2019-02-21 大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電動載具之電池穩定充電及延長供電時效之充電方法
CN110112794B (zh) * 2018-02-01 2021-05-2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池监控方法、装置、电梯遥监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521155B (zh) * 2018-05-09 2020-10-02 清华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0994054A (zh) * 2018-10-02 2020-04-10 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平衡电池组各电芯电压的方法
TWI687703B (zh) * 2019-02-27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電量估測裝置及電池電量估測方法
CN112217242A (zh) * 2019-07-09 2021-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03941B (zh) * 2019-07-25 2021-06-15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均衡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DE102019214343A1 (de) * 2019-09-20 2021-03-2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Ausgleichen von Ladezuständ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CN112689934B (zh) * 2019-10-21 2023-10-1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TWI754943B (zh) * 2020-05-28 2022-02-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電池裝置
CN113178926B (zh) * 2021-05-19 2022-07-15 臻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基站均衡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395119B (zh) * 2022-10-26 2023-05-09 上海红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残余容量的充电桩自适应快速充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75C (zh) 1991-03-26 1993-09-29 刘德滨 分组恒流、恒压充电的镉镍电池直流电源
JP3121732B2 (ja) * 1994-11-04 2001-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パラメータ測定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方法および寿命予測方法、ならびに、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貯蔵装置
JPH1197074A (ja) * 1997-09-19 1999-04-09 Zip Charge:Kk 充電方法及び充電装置
JPH10172616A (ja) * 1996-12-17 1998-06-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充電装置
US6060865A (en) 1998-06-05 2000-05-09 Yuasa-Delta Technology, Inc. Rapid charging of a battery by applying alternating pulsed large current without a high temperature
MY125512A (en) * 1999-03-05 2006-08-30 Sony Corp Battery pack, method for charging/discharging counting and method for setting residual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pack
JP3438646B2 (ja) * 1999-05-14 2003-08-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充電制御器
EP1100172A3 (en) * 1999-11-10 2004-10-13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JP2001186683A (ja) 1999-12-27 2001-07-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の急速充電方法
JP2001211558A (ja) 2000-01-27 2001-08-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複数の電池の充電方法
TW535308B (en) * 2000-05-23 2003-06-01 Canon Kk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internal state of a rechargeable battery, detecting device for practicing said detecting method, and instrument provided with said
EP1160953B1 (en) 2000-05-29 2009-12-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US6337560B1 (en) 2000-11-28 2002-0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fe cycle charging for batteries
US7282891B2 (en) 2002-12-30 2007-10-16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KR100508747B1 (ko) 2003-06-19 2005-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장치 및 방법
TWI279573B (en) 2004-06-16 2007-04-21 Nat Huwei Inst Of Technology Method of detecting fixed charging amount of battery and varying charging current suit to the detected charging amount for chargeable battery
TWI253774B (en) * 2004-12-31 2006-04-21 Inventec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harging operation
TW200701590A (en) 2005-06-17 2007-01-01 E Ten Information Sys Co Ltd Charger and method used thereby
JP2008005644A (ja) 2006-06-23 2008-0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の充電方法
JP5502282B2 (ja) 2007-07-13 2014-05-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充電方法
CN101471582B (zh) * 2007-12-28 2011-05-0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系统
TWI508630B (zh) * 2008-03-07 2015-11-11 Tai Her Yang 雙極性充放電之led驅動電路
US20090243549A1 (en) 2008-03-31 2009-10-01 Naoki Matsumura Intelligent battery charging rate management
JP4905728B2 (ja) * 2008-07-29 2012-03-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発電制御装置
US8350528B2 (en) * 2009-02-04 2013-01-08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and balancing method of battery cells
US8754614B2 (en) 2009-07-17 2014-06-17 Tesla Motors, Inc. Fast charging of battery using adjustable voltage control
US20110037439A1 (en) 2009-08-17 2011-02-17 Apple Inc. Increasing energy density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ells
JP5496612B2 (ja) 2009-11-11 2014-05-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の充放電可能電流演算方法及び電源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US8564246B2 (en) 2010-03-30 2013-10-22 Grrreen, Inc.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11229337A (ja) * 2010-04-22 2011-11-10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JP5174104B2 (ja) * 2010-09-01 2013-04-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及びパック電池
JP5226753B2 (ja) * 2010-10-04 2013-07-0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398A (zh) 2014-06-18
TWI473323B (zh) 2015-02-11
TW201424086A (zh) 2014-06-16
US9300159B2 (en) 2016-03-29
US20140167706A1 (en)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398B (zh)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其相关的充电结构
KR102516355B1 (ko) 배터리 제어 방법, 배터리 제어 장치, 및 배터리 팩
CN101421902B (zh) 充电方法以及电池组件
CN104467062B (zh) 电池的充电方法和电池充电系统
CN108428951B (zh) 控制装置、平衡校正装置、蓄电系统及装置
CN100373742C (zh) 瞬态过电压控制器
US901890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battery pack
CN103066664B (zh) 充电电池模块与电池充电方法
CN103001299A (zh) 充电器
TWI520409B (zh) 電池組電壓平衡裝置與方法
CN107359378A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210256B (zh) 电源装置
CN103178579A (zh) 充电电流的决定方法及电池组
AU724298B2 (e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US201300997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of Battery
JPH10285818A (ja) 組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09921118A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1201110B1 (ko) 전지 팩의 충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534672A (zh) 电源系统和管理装置
JP5165405B2 (ja) 充電制御回路、電池パック、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JPH11341694A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
KR20170022778A (ko) 배터리의 충전 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배터리 팩
JP2003077548A (ja) 組電池の電池管理方法とシステム
KR100694062B1 (ko) 다중 배터리 충전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KR20180089698A (ko) 배터리 충방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 충방전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