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6959B -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6959B
CN105826959B CN201510253285.4A CN201510253285A CN105826959B CN 105826959 B CN105826959 B CN 105826959B CN 201510253285 A CN201510253285 A CN 201510253285A CN 105826959 B CN105826959 B CN 105826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input
mobile terminal
current value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32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6959A (zh
Inventor
廖兴保
周华昭
廖佑平
刘长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532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6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6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6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充电的方法包括: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缩短充电时间,还对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形成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现有的移动终端功能越来越多,其电池充电是个问题。
其中,充电器是一种非智能化的设备,它的作用仅是提供电源给移动终端充电。当用户选择带负载能力较弱的非原厂标配充电器给移动终端充电时,如果移动终端不具备对充电器带负载能力检测的功能,可能会使非原厂标配充电器工作在超负荷状态而带来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采用充电IC(DC-DC)开关充电方式的移动终端会利用动态电源管理功能来对充电进行控制。
当移动终端侧检测到的输入电压跌落到IC设置的DPM(全称,Dynamic PowerManagement,动态电源管理)电压值时,就限制充电电流的增加。这样,当DPM电压值设置过高时,充电电流会偏小,导致充电时间偏长,而当DPM电压值设置过低时,充电电流可能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影响充电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确定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不仅缩短充电时间,还对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形成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的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的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设置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充电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的方法,能够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以确定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不仅缩短充电时间,还对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形成保护。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充电器的充电电流-输出电压的曲线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际应用中,当利用充电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要求充电电流必须处于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以保证正常充电。
充电器的负载特性参见图1,其中,假定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压为U0(例如5.2V),当充电电流I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为U0-IR0,即U输出=U0-IR0,R0为充电器的充电阻抗。
当充电电流I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时,由于充电器的充电阻抗非常小,且几乎不变,因此IR0非常小,随着充电电流I的增加,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变化很小;而当充电电流I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时,由于R0会急剧增加,因此IR0变得非常大,使得输出电压U输出急剧降低,或充电器过流保护而关闭输出电压U输出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一种充电器的实际的充电电流-输出电压的曲线图,当充电电流I处于0~I1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变化很小,仅处于U0﹣U1之间,而当充电电流I超过I1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会急剧下降,变化幅度很大,而当输出电压U输出下降到U2时,充电器会由于过流保护而直接关闭。根据图1可知,相应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的临界点就是I1,同时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也为I1
也就是说,通过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的临界点的判断,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以确定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现有技术中,充电电流的动态调整方式是,通过在移动终端侧针对输入电压设置一电压阈值,当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小于所述电压阈值时,就限制充电电流的增加。
然而,由于不同的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不同,而移动终端又无法确定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因此移动终端只能针对所有的充电器设置一个共同的电压阈值。但很明显的是,针对所有的充电器设置共同的阈值来进行充电电流管理的方式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充电器,对于部分充电器存在电压阈值设置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的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步骤S201: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步骤S202: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的方法,能够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以确定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不仅缩短充电时间,还对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形成保护。
例如,充电器给移动终端一个充电电流响应,使得移动终端对所述充电电流响应进行判断,检测其是否处于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以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一与预充电电流值对应的区间判断参数,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能够跟随所述充电器的充电阻抗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的步骤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大于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处于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与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区间内。
这样,通过确定能够反映出充电器的充电阻抗变化的区间判断参数,并利用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判断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的临界点,能够准确的确定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
具体的,根据充电器的负载特性,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加,当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时,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0基本不变且比较小,与之相应的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的变化幅度也小;而在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时,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0会急剧变大,与之相应的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会急剧变小。
基于这样的特性,优选的,可以将上述区间判断参数设置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或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说明如下。
(1)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其中,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U输出-U′,U′为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R′所占有的电压,U输出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假定移动终端的内阻为R″,所以,
U输出=U输入+U′=IR″+IR′=I(R″+R′),
由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R′和移动终端的内阻R″都是不变的,所以,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会跟随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可将区间判断参数设置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并且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超出一预定门限时,就可以判断出当前的预充电电流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
(2)区间判断参数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其中,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R0+R′,R0为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为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
由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R′是不变的,所以,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会跟随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0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可将区间判断参数设置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并且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当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超出一预定门限时,就可以判断出当前的预充电电流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时,所述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输入电压U输入1和U输入2的差值△U输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K1;
当所述变化率K1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I=I2-I1,△U输入=U输入2-U输入1,K1=△U输入/△I。
这样,只需要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进行判断,就可以确定出适用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保证快速且安全充电。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时,所述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计算每一输入电压U输入对应的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充电阻抗R1和R2的差值△R,计算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K2;
当所述变化率K2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R=(U0-U输入)/I,U0为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压;
△I=I2-I1,△R=R2-R1;K2=△R/△I。
这样,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通过对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的判断,同样能够确定出适用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保证快速且安全充电。
此外,在设置预充电电流值时,为了保证精度和速度,可以在预充电过程的前期,所述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大些,而在预充电过程的后期,所述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小些,以准确判断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的临界点。
基于上述的描述,可以根据检测需求预先设定一预充电电流表,优选的,将所述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预先设定为先大后小,且所述预充电电流值都在移动终端的安全充电范围内。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I;其中,所述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为先大后小,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在移动终端的安全充电范围内。
举例来说,利用一预先设定的预充电电流表对充电器B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假设,移动终端A的安全充电范围为(70mA,1600mA),而在充电器B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其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为1400mA,第二预定门限为0.1;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预充电电流表预先设定为如下:
参考代码 预充电电流值I
70 70mA
200 200mA
400 400mA
600 600mA
800 800mA
900 900mA
1000 1000mA
1100 1100mA
1200 1200mA
1300 1300mA
1400 1400mA
1500 1500mA
1600 1600mA
在对充电器B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可将移动终端A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I,并计算得到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具体的,在预充电电流值I为70mA、200mA……1300mA和1400mA时,记录的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都为600mΩ,计算得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K2为0,由于0小于0.1,可以得到:上述的预充电电流值I一直处于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
而当预充电电流值I为1500mA时,记录的充电阻抗R为800mΩ,此时计算得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K2为2,由于2大于0.1,可以得到:1500mA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此时确定出预充电电流值1400mA为最大充电电流值。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的装置,同样用于移动终端,与图2所示的充电的方法相对应,所示充电的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31,用于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设置模块32,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的装置,能够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以确定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不仅缩短充电时间,还对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形成保护。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的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与预充电电流值对应的区间判断参数,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能够跟随所述充电器的充电阻抗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的步骤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大于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处于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与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区间内。
这样,通过确定能够反映出充电器的充电阻抗变化的区间判断参数,并利用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判断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的临界点,能够准确的确定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
具体的,根据充电器的负载特性,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加,当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时,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0基本不变且比较小,与之相应的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的变化幅度也小;而在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时,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0会急剧变大,与之相应的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会急剧变小。
基于这样的特性,优选的,可以将上述区间判断参数设置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或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说明如下。
(1)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其中,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U输出-U′,U′为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R′所占有的电压,U输出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假定移动终端的内阻为R″,所以,
U输出=U输入+U′=IR″+IR′=I(R″+R′),
由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R′和移动终端的内阻R″都是不变的,所以,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会跟随充电器的输出电压U输出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可将区间判断参数设置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并且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超出一预定门限时,就可以判断出当前的预充电电流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
(2)区间判断参数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其中,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R0+R′,R0为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为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
由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R′是不变的,所以,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会跟随充电器的充电阻抗R0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可将区间判断参数设置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并且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当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超出一预定门限时,就可以判断出当前的预充电电流超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时,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输入电压U输入1和U输入2的差值△U输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K1;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变化率K1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I=I2-I1,△U输入=U输入2-U输入1,K1=△U输入/△I。
这样,只需要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进行判断,就可以确定出适用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保证快速且安全充电。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时,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一输入电压U输入对应的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充电阻抗R1和R2的差值△R,计算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K2;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变化率K2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R=(U0-U输入)/I,U0为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压;
△I=I2-I1,△R=R2-R1;K2=△R/△I。
这样,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时,通过对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的判断,同样能够确定出适用于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保证快速且安全充电。
此外,在设置预充电电流值时,为了保证精度和速度,可以在预充电过程的前期,所述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大些,而在预充电过程的后期,所述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小些,以准确判断出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的临界点。
基于上述的描述,可以根据检测需求预先设定一预充电电流表,优选的,将所述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预先设定为先大后小,且所述预充电电流值都在移动终端的安全充电范围内。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置子模块具体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I;
其中,所述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为先大后小,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在移动终端的安全充电范围内。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充电的装置。这样,移动终端就能够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以确定在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不仅缩短充电时间,还对充电器和移动终端形成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充电的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一与预充电电流值对应的区间判断参数,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能够跟随所述充电器的充电阻抗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的步骤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大于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处于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与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或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时,所述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输入电压U输入1和U输入2的差值△U输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K1;
当所述变化率K1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I=I2-I1,△U输入=U输入2-U输入1,K1=△U输入/△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时,所述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具体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计算每一输入电压U输入对应的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充电阻抗R1和R2的差值△R,计算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K2;
当所述变化率K2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R=(U0-U输入)/I,U0为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压;
△I=I2-I1,△R=R2-R1;K2=△R/△I。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I;
其中,所述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为先大后小,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在移动终端的安全充电范围内。
6.一种充电的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设置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设置为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使充电器以所述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的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与预充电电流值对应的区间判断参数,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能够跟随所述充电器的充电阻抗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在对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进行检测,得到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的步骤中,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的变化率大于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充电器的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处于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与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或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时,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输入电压U输入1和U输入2的差值△U输入,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的变化率K1;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变化率K1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I=I2-I1,△U输入=U输入2-U输入1,K1=△U输入/△I。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区间判断参数为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时,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依次增加的预充电电流值I,使充电器以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进行预充电;
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充电过程中,获取每一预充电电流值I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输入电压U输入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一输入电压U输入对应的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两个预充电电流值I1和I2的差值△I和最新获取的两个充电阻抗R1和R2的差值△R,计算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阻抗R的变化率K2;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变化率K2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定门限时,确定当前预充电电流值的前一个预充电电流值为在带负载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充电电流值;
其中,R=(U0-U输入)/I,U0为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压;
△I=I2-I1,△R=R2-R1;K2=△R/△I。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子模块具体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依次设置为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I;
其中,所述预充电电流表中的预充电电流值之间的差值为先大后小,所述预充电电流值在移动终端的安全充电范围内。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10中任一所述的充电的装置。
CN201510253285.4A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5826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3285.4A CN105826959B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3285.4A CN105826959B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959A CN105826959A (zh) 2016-08-03
CN105826959B true CN105826959B (zh) 2018-08-17

Family

ID=5651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3285.4A Active CN105826959B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6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952B (zh) * 2016-08-09 2020-09-11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6093798B (zh) * 2016-08-22 2019-09-10 深圳市凯瑞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载能力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374567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和负载能力检测装置
CN107024972B (zh) * 2017-04-13 2019-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311035B (zh) * 2019-07-31 2023-08-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2256A3 (en) * 1992-08-14 1998-09-09 Chartec Laboratories A/S Battery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3000965A (zh) * 2012-11-23 2013-03-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CN104113114A (zh) * 2014-08-21 2014-10-22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适应不同功率的充电方法
CN104158241A (zh) * 2014-08-01 2014-11-1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pos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3323B (zh) * 2012-12-13 2015-02-11 Ind Tech Res Inst 充電電池的充電方法及其相關的充電架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2256A3 (en) * 1992-08-14 1998-09-09 Chartec Laboratories A/S Battery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3000965A (zh) * 2012-11-23 2013-03-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CN104158241A (zh) * 2014-08-01 2014-11-1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pos终端
CN104113114A (zh) * 2014-08-21 2014-10-22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适应不同功率的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959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0796B (zh) 快速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方法、系统
CN105826959B (zh) 一种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800340B (zh) 二次电池的异常检测器件及二次电池器件
CN104810909B (zh) 快速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US8258757B2 (en) Charging method and charging device for charg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4113114B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适应不同功率的充电方法
CN105098268B (zh)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6786843B (zh) 一种充电电流的调整方法及系统、电子终端
JPWO2016113791A1 (ja) 電池装置、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電制御方法
CN104301547A (zh) 电池电量的管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1325272A (zh) 平衡充电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37642B (zh)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3746434A (zh) 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04348215A (zh) 充电器、电池模块、用于识别与监控充电器的系统与方法
CN105990866A (zh) 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70128502A (ko) 충전 방법, 충전 장치 및 단말
CN106785134A (zh) 终端设备的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5470588A (zh) 一种电池信息检测控制方法、智能电池及终端
CN107819336A (zh) 锂电池的均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261891A1 (en) Charging method for adjusting charging current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733000B (zh) 充电方法和充电器
CN104681889A (zh) 一种充电器的自动调档充电方法及其充电及检测电路
CN106329636A (zh) 电池、终端以及充电方法
CN10463872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压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110879A (zh) 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