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4459B - 润滑油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4459B
CN103834459B CN201410016322.5A CN201410016322A CN103834459B CN 103834459 B CN103834459 B CN 103834459B CN 201410016322 A CN201410016322 A CN 201410016322A CN 103834459 B CN103834459 B CN 103834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oil
viscosity
lubricant oil
bas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63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4459A (zh
Inventor
松井茂树
矢口彰
武藤明男
长永麻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filed Critical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3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4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4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4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3/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ixture of a compound of unknown or incompletely defined constitution and a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4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 C10M169/048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the additives being a mixture of compounds of unknown or incompletely defined constitution, non-macromolecular an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06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2Aliphatic fractions
    • C10M2203/1025Aliphatic fraction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10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26Overbased carboxylic acid salts
    • C10M2207/262Overbased carboxylic acid salts derived from hydroxy substituted aromatic acids, e.g. salic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type
    • C10M2209/084Acrylate;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5/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5/28Amides; 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9/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9/06Thio-acids; Thiocyanat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10M2219/062Thio-acids; Thiocyanates; Derivatives thereof having carbon-to-sulfur double bonds
    • C10M2219/066Thiocarbamic type compounds
    • C10M2219/068Thiocarbamate metal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2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23/02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having no phosphorus-to-carbon bonds
    • C10M2223/04Phosphate esters
    • C10M2223/045Metal containing thio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2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f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10M2203/00, C10M2207/00, C10M2211/00, C10M2215/00, C10M2219/00 or C10M2223/00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27/06Organ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inorganic acids or metal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2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f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10M2203/00, C10M2207/00, C10M2211/00, C10M2215/00, C10M2219/00 or C10M2223/00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27/06Organ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inorganic acids or metal salts
    • C10M2227/066Organ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inorganic acids or metal salts derived from Mo or 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19Shear sta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2Viscosity; Viscosity ind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4Molecular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2Pour-point; Viscosity ind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6Oiliness; Film-strength; Anti-wear; Resistance to extreme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52Base number [TB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54Fuel econom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68Shear sta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04Oil-bath; Gear-boxes;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Traction dr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5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5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C10N2040/252Diesel eng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5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C10N2040/255Gasoline eng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A)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B)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1过碱性金属盐、和(C)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2油溶性金属盐;所述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钼元素换算计,为0.001质量%以上且0.2质量%以下;来源于所述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的钼的含量(Mo)与来源于所述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硼含量(MB)的质量比(Mo/MB)为1.3以上且10以下。

Description

润滑油组合物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9月27日、申请号为201080060885.4、发明名称为润滑油组合物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燃机构、变速机、其它机械装置中为了使其运作顺利进行而使用润滑油。特别是伴随内燃机构的高性能化、高输出功率化、运作条件的严苛化等,内燃机构用润滑油(机油)要求高度的性能。因此,为了使以往的机油满足这些要求性能,配合了摩耗防止剂、金属系清洗剂(cleaning agent)、无灰分散剂、抗氧化剂等各种添加剂(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3)。另外近期润滑油所要求的省燃耗性能不断提高,研究了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适用、各种摩擦改进剂的适用等(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92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29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8-302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6-306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以往的润滑油从省燃耗性的观点出发不能说是充分的。
例如,作为通常的省燃耗化的方法,已知有润滑油的运动粘度的降低以及粘度指数的提高(通过低粘度基础油和粘度指数提高剂的组合而多级化)、摩擦降低剂的配合。在低粘度化的情况下,由于润滑油或构成润滑油的基础油的粘度的降低,在严峻的润滑条件下(高温高剪切条件下)有润滑性能降低、摩耗、粘着(burn-in)、疲劳破坏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另外,对于摩擦降低剂的配合,已知有无灰系、钼系摩擦改进剂,但需要超越通常的这些摩擦降低剂配合油的省燃耗油。
为了防止低粘度化的不良情况、维持耐久性、并赋予省燃耗性,有效的方法是,使150℃下的HTHS粘度(“HTHS粘度”也称为“高温高剪切粘度”)增高,另一方面使40℃下的运动粘度、100℃下的运动粘度及100℃下的HTHS粘度降低,但以往的润滑油难以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另外,已知仅仅降低粘度会使金属之间接触的边界润滑领域的摩擦系数上升。为了提高省燃耗性,需要一并降低边界润滑领域的摩擦系数。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维持150℃下的HTHS粘度,同时使40℃下的运动粘度、100℃下的运动粘度及100℃下的HTHS粘度充分降低,另外可以充分抑制边界润滑领域的摩擦系数的上升的省燃耗性优异的润滑油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A)摩擦改进剂;(B)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1过碱性金属盐;和,(C)用碱土金属碳 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2过碱性金属盐。
上述(A)摩擦改进剂优选为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
上述(B)第1过碱性金属盐优选为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碱土金属水杨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碱土金属水杨酸盐。
另外,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优选还含有(D)PSSI为40以下、分子量与PSSI之比即Mw/PSSI为1×104以上的粘度指数提高剂。
在这里,本发明中的“PSSI”是指根据ASTM D6022-01(Standard Practice forCalculation of Permanent Shear Stability Index),基于ASTM D6278-02(Test Methodfor Shear Stability of Polymer Containing Fluids Using a European DieselInjector Apparatus)测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聚合物的永久剪切稳定性指数(Permanent Shear Stability Index)。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维持150℃下的HTHS粘度,同时使40℃下的运动粘度、100℃下的运动粘度及100℃下的HTHS粘度充分降低,另外可以充分抑制边界润滑领域的摩擦系数的上升的省燃耗性优异的润滑油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也适宜在两轮车用、四轮车用、发电用、热电联产(cogeneration)用等的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中使用,并且不仅可以适当用于使用硫分为50质量ppm以下的燃料的这些各种发动机,对于船舶用、舷外马达用的各种发动机也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 1~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A)摩擦改进剂;(B)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1过碱性金属盐;和(C)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2过碱性金属盐。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可以列举出,例如,对将原油进行常压蒸馏和/或减压蒸馏而得到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氢化裂化、溶剂脱蜡、催化脱蜡、氢化精制、硫酸洗涤、白土处理等精制处理中的单独1种或组合2种以上进行精制而成的烷烃系矿物油、或正构烷烃系基础油、异构烷烃系基础油等中的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基础油。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优选的例子,可以列举出,将以下所示基础油(1)~(8)作为原料,通过规定的精制方法将该原料油和/或从该原料油中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精制,再回收润滑油馏分从而得到的基础油。
(1)通过烷烃基系原油和/或混合基系原油的常压蒸馏得到的馏出油;
(2)通过烷烃基系原油和/或混合基系原油的常压蒸馏残渣油的减压蒸馏得到的馏出油(WVGO);
(3)通过润滑油脱蜡工序得到的蜡(疏松石蜡等)和/或通过天然气制油(Gas ToLiquids,GTL)工序等得到的合成蜡(费托蜡、GTL蜡等);
(4)选自基础油(1)~(3)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油和/或该混合油的缓和加氢裂化处理油;
(5)选自基础油(1)~(4)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油;
(6)基础油(1)、(2)、(3)、(4)或(5)的脱沥青油(DAO);
(7)基础油(6)的缓和加氢裂化处理油(MHC);
(8)选自基础油(1)~(7)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油。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规定的精制方法,优选氢化裂化、加氢精制等氢化精制;糠醛溶剂萃取等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催化脱蜡等脱蜡;利用酸性粘土、活性粘土等的粘土精制;硫酸洗涤、苛性钠洗涤等化学试剂(酸或碱)洗涤等。本发明中,可以单独进行这些精制方法中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进行。另外,组合2种以上精制方法时,其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选定。
并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特别优选对选自上述基础油(1)~(8)中的基础油或从该基础油中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规定的处理而得到的下述基础油(9)或(10)。
(9)将选自上述基础油(1)~(8)中的基础油或从该基础油中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氢化裂化,对其产物或通过蒸馏等从其产物中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溶剂脱蜡、催化脱蜡等脱蜡处理或进行该脱蜡处理后再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的氢化裂化矿物油。
(10)将选自上述基础油(1)~(8)中的基础油或从该基础油中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氢化异构化,对其产物或通过蒸馏等从该产物中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溶剂脱蜡、催化脱蜡等脱蜡处理或进行该脱蜡处理后再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的氢化异构化矿物油。
另外,获得上述(9)或(10)的润滑油基础油时,可以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步骤进一步设置溶剂精制处理和/或加氢精制处理工序。
另外,上述氢化裂化、氢化异构化中使用的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如下催化剂:以利用粘结剂将具有分解活性的复合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氧化硼、二氧化硅-氧化锆等)或组合该复合氧化物的1种以上粘结而成的物质作为载体、负载具有氢化能力的金属(例如周期表(IUPAC)第6族金属、第8、9、10族金属等中的1种以上)而成的氢化裂化催化剂;或者在含有沸石(例如ZSM-5、β沸石、SAPO-11等)的载体上负载含有第8、9、10族金属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具有氢化能力的金属而成的氢化异构化催化剂。氢化裂化催化剂及氢化异构化催化剂可以通过层积或混合等而组合使用。
氢化裂化和氢化异构化时的反应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设定为氢分压0.1~20MPa、平均反应温度150~450℃、LHSV0.1~3.0hr-1、氢/油比50~20000scf/b。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100℃下的运动粘度需为20mm2/s以下,优选为10mm2/s以下,更优选为7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4.5mm2/s以下,最优选为4.0mm2/s以下。另一方面,该100℃下的运动粘度需为1mm2/s以上,优选为1.5mm2/s以上,更优选为2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3mm2/s以上。这里所说的100℃下的运动粘度表示ASTM D-445中所规定的100℃下的运动粘度。润滑油基础油的100℃下的运动粘度超过20mm2/s时,有低温粘度特性恶化、另外得不到充分的省燃耗性的可能,为1mm2/s以下时,由于润滑处的油膜形成不充分,因而有润滑性差、另外有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损失变大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蒸馏等分离为100℃下的运动粘度在下述范围内的润滑油基础油而使用。
(I)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5mm2/s以上且不足3.5mm2/s、 更优选为2.0~3.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II)100℃下的运动粘度为3.5mm2/s以上且不足4.5mm2/s、更优选为3.7~4.3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III)100℃下的运动粘度为4.5~10mm2/s、更优选为4.8~9mm2/s、特别优选为5.5~8.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80mm2/s以下,更优选为5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18mm2/s以下,最优选为16mm2/s以下。另一方面,该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6.0mm2/s以上,更优选为8.0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14mm2/s以上,最优选为15mm2/s以上。润滑油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超过80mm2/s时,有低温粘度特性恶化、另外得不到充分的省燃耗性的可能,为6.0mm2/s以下时,由于润滑处的油膜形成不充分,因而有润滑性差、另外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损失变大的可能。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蒸馏等分离40℃下的运动粘度在下述范围内的润滑油馏分而使用。
(IV)40℃下的运动粘度为6.0mm2/s以上且不足12mm2/s、更优选为8.0~12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V)40℃下的运动粘度为12mm2/s以上且不足28mm2/s、更优选为13~19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VI)40℃下的运动粘度为28~50mm2/s、更优选为29~45mm2/s、特别优选为30~4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0以上。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和(IV)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0~135,更优选为120~130。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和(V)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0~160,更优选为125~150,进一步优选为130~145。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I)和(VI)的粘度指 数优选为120~180,更优选为125~160。若粘度指数不足所述下限值,则不仅粘度-温度特性和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挥发防止性恶化,摩擦系数也有上升的倾向,另外,摩耗防止性也有降低的倾向。此外,若粘度指数超过所述上限值,则低温粘度特性有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粘度指数是指按照JIS K2283-1993测定的粘度指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15℃下的密度(ρ15)根据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而不同,优选为下述式(A)所示的ρ的值以下,即优选ρ15≤ρ。
ρ=0.0025×kv100+0.816 (A)
[式中,kv100表示润滑油基础油的100℃下的运动粘度(mm2/s)。]
需要说明的是,ρ15>ρ时,有粘度-温度特性和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并且挥发防止性及低温粘度特性降低的倾向,有可能使省燃耗性恶化。另外,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有添加剂时有该添加剂的效果降低的可能。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润滑油基础油的15℃下的密度(ρ15)优选为0.860以下,更优选为0.8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40以下,特别优选为0.822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15℃下的密度是指按照JIS K2249-1995在15℃下测定的密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倾点根据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而不同,例如,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和(IV)的倾点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1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和(V)的倾点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5℃以 下。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I)和(VI)的倾点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1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倾点超过前述上限值时,使用该润滑油基础油的润滑油总体的低温流动性有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倾点表示按照JIS K2269-1987进行测定的倾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苯胺点(AP(℃))根据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而不同,优选为下述式(B)中所示A的值以上、即AP≥A。
A=4.3×kv100+100 (B)
[式中,kv100表示润滑油基础油的100℃下的运动粘度(mm2/s)。]
需要说明的是,AP<A时,有粘度-温度特性和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并且挥发防止性及低温粘度特性降低的倾向,另外,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有添加剂时,有该添加剂的效果降低的倾向。
例如,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和(IV)的AP优选为108℃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和(V)的AP优选为113℃以上,更优选为119℃以上。另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I)和(VI)的AP优选为125℃以上,更优选为128℃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苯胺点表示按照JIS K2256-1985进行测定的苯胺点。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碘值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特别优选为0.9以下,最优选为0.8以下。另外,即使为不足0.01也可,但从与其对应的效果小以及经济性方面出发,优选为0.001以上,更优选为0.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以上,特别优选为0.05以上。通过使润滑油基础油成分的碘值为3以下,可以飞跃性地提高热·氧化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碘值是指根据JIS K0070“化学产品的酸值、皂化值、碘值、羟值及非皂化值”的指示剂滴定法测定的碘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硫分的含量取决于该原料的硫分的含量。例如,使用像通过费托合成反应等得到的合成蜡成分这样的实质上不含硫的原料时,可以得到实质上不含硫的润滑油基础油。另外,使用通过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过程得到的疏松石蜡或通过精蜡过程得到的微蜡等含硫的原料时,得到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硫分通常为100质量ppm以上。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从热·氧化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及低硫化的观点出发,硫分的含量优选为1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ppm以下。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氮分的含量优选为7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ppm以下。氮分的含量超过5质量ppm时,热·氧化稳定性有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氮分是指,根据JIS K2609-1990进行测定的氮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Cp优选为70以上,优选为80~99,更优选为85~95,进一步优选为87~94,特别优选为90~94。润滑油基础油的%Cp不足上述下限值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摩擦特性降低的倾向,并且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有添加剂时,有该添加剂的效果降低的倾向。另外,润滑油基础油的%Cp超过上述上限值时,有添加剂的溶解性降低的倾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CA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润 滑油基础油的%CA超过上述上限值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及省燃耗性降低的倾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CN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4~25,进一步优选为5~13,特别优选为5~8。润滑油基础油的%CN超过上述上限值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摩擦特性降低的倾向。另外,%CN不足上述下限值时,有添加剂的溶解性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CP、%CN及%CA是指,分别根据ASTM D3238-85的方法(n-d-M环分析)而求出的、烷烃碳原子数相对于全部碳原子数的百分率、环烷碳原子数相对于全部碳原子数的百分率及芳香族碳原子数相对于全部碳原子数的百分率。也就是说,上述%CP、%CN及%CA的优选的范围是基于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值而得到的,例如即使为不含环烷分的润滑油基础油,有时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CN也为超过0的值。
另外,以润滑油基础油总量为基准,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饱和分的含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9质量%以上,另外,环状饱和分占该饱和分的比例优选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35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1质量%以下。另外,环状饱和分在该饱和分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通过使饱和分的含量及环状饱和分在该饱和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满足上述条件,可以提高粘度-温度特性和热·氧化稳定性,另外,该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有添加剂时,可以保持该添加剂在润滑油基础油中充分地稳定地溶解,同时更加高水准地显现该添加剂的作用。并且,根据本发明可以改善润滑油基础油自身的摩擦特性,结果可以 提高摩擦降低效果,进而实现省能量性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饱和分通过前述ASTM D2007-93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另外,饱和分的分离方法、或环状饱和分、非环状饱和分等的组成分析时,可以使用能够得到相同结果的类似方法。例如,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列举出,ASTM D2425-93中记载的方法、ASTM D2549-91中记载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方法、或将这些方法改良后的方法等。
另外,以润滑油基础油总量为基准,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芳香族分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以上。芳香族分的含量超过上述上限值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摩擦特性、以及挥发防止性及低温粘度特性降低的倾向,而且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有添加剂时有该添加剂的效果降低的倾向。另外,本发明的润滑油基础油也可以为不含芳香族分的润滑油基础油,可以通过使芳香族分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添加剂的溶解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芳香族分是指根据ASTM D2007-93测定的值。芳香族分中除了通常的烷基苯、烷基萘以外,还包括蒽、菲及它们的烷基化物、以及四个以上苯环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吡啶类、喹啉类、苯酚类、萘酚类等含有杂原子的芳香族化合物等。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也可以使用合成系基础油。作为合成系基础油,可以列举出,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聚α-烯烃或其氢化物、异丁烯低聚物或其氢化物、 异构烷烃、烷基苯、烷基萘、二酯(戊二酸双(十三烷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聚氧亚烷基二醇、二烷基二苯基醚、聚苯醚等,其中优选聚α-烯烃。作为聚α-烯烃,可以列举出,典型的碳原子数2~32、优选为6~16的α-烯烃的低聚物或共低聚物(1-辛烯低聚物、癸烯低聚物、乙烯-丙烯共低聚物等)及它们的氢化物。
聚α-烯烃的制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在含有三氯化铝或三氟化硼与水、醇(乙醇、丙醇、丁醇等)、羧酸或酯的络合物的傅-克(Friedel-Crafts)催化剂这样的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α-烯烃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或者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与其他基础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组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和其他基础油时,本发明的润滑油基础油在这些混合基础油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
作为与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组合使用的其他基础油,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矿物油系基础油,可以列举出,例如100℃下的运动粘度超过20mm2/s且在100mm2/s以下的、溶剂精制矿物油、氢化裂化矿物油、氢化精制矿物油、溶剂脱蜡基础油等。
另外,作为与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组合使用的其他合成系基础油,可以列举出100℃下的运动粘度在1~20mm2/s范围外的所述合成系基础油。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A)摩擦改进剂。通过含有(A)摩擦改进剂,与不具有本构成时相比,可以提高省燃耗性能。作为(A)摩擦改进剂,可以列举出,选自有机钼化合物及无灰摩擦改进剂中的1种以上的摩擦改进剂。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有机钼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二硫代磷酸钼、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等含硫有机钼化合物、钼化合物(例如,二氧化钼、三氧化钼等氧化钼;原钼酸、仲钼酸、(多聚)硫化钼酸等钼酸;这些钼酸的金属盐、铵盐等钼酸盐;二硫化钼、三硫化钼、五硫化钼、多硫化钼等硫化钼;硫化钼酸、硫化钼酸的金属盐或胺盐、氯化钼等卤化钼等)、含硫有机化合物(例如,烷基(硫代)黄酸酯、噻二唑、巯基噻二唑、硫代碳酸酯、二硫化四烃基秋兰姆、双(二(硫代)烃基二硫代膦酸酯)二硫醚(bis(di(thio)hydrocarbyldithiophosphonate)disulfide)、有机多聚硫化物、硫化酯等)或者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络合物等、或、上述硫化钼、硫化钼酸等含硫钼化合物与链烯基琥珀酰亚胺的络合物等。
另外,作为有机钼化合物,可以使用不含硫作为构成元素的有机钼化合物。不含硫作为构成元素硫的有机钼化合物具体可以列举出,钼-胺络合物、钼-琥珀酰亚胺络合物、有机酸的钼盐、醇的钼盐等,其中,优选钼-胺络合物、有机酸的钼盐及醇的钼盐。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有机钼化合物时,其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钼元素换算计,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03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0.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8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6质量%以下。其含量不足0.001 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和热·氧化稳定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含量超过0.2质量%时,得不到与含量对应的效果,另外,有润滑油组合物的贮藏稳定性降低的倾向。
另外,作为无灰摩擦改进剂,可以使用通常作为润滑油用的摩擦改进剂使用的任意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分子中含有选自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杂元素的、碳原子数6~50的化合物。进一步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的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或链烯基、特别是碳原子数6~30的直链烷基、直链烯基、支链烷基、支链烯基的、胺化合物、脂肪酸酯、脂肪酰胺、脂肪酸、脂肪族醇、脂肪族醚、脲系化合物、酰肼系化合物等无灰摩擦改进剂等。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无灰摩擦改进剂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无灰摩擦改进剂的含量不足0.01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此外超过3质量%时,耐摩耗性添加剂等的效果容易被损害,或添加剂的溶解性有恶化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A)摩擦改进剂,优选为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更优选为含硫有机钼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B)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金属盐(以下称为“(B)第1过碱性金属盐”)。由此,与不具有本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省燃耗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B)第1过碱性金属盐可以通过使油溶性的碱土金属磺酸盐、碱土金属水杨酸盐、碱土金属酚盐、碱土金属膦酸盐等油溶性金属盐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及硼酸或硼酸酐反应而得到。作为碱土金属,可以列举出镁、钙、钡等,优选钙。另外,作为油溶性金属盐,优选使用碱土金属水杨酸盐。
(B)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羟值优选为50mgKOH/g以上,更优选为100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mgKOH/g以上,特别优选为200KOH/g以上。另外,优选为500mgKOH/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mgKOH/g以下,特别优选为300mgKOH/g以下。羟值不足50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羟值超过500时,耐摩耗性添加剂等的效果容易被损害,另外,有添加剂的溶解性恶化的倾向。本发明中所说羟值是根据JIS K25015.2.3测定的值。
另外,(B)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粒径优选0.1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μm以下。
(B)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制造法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通过在水、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醇及苯、甲苯、二甲苯等稀释溶剂的存在下、在20~200℃下使上述油溶性金属盐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及硼酸或硼酸酐反应2~8小时,接着加热至100~200℃,除去水并根据需要除去醇和稀释溶剂,从而获得。这些详细的反应条件根据原料、反应物的量等适当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制造法的详细内容在例如日本特开昭60-11668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04298号公报等中有记载。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利用碱土金属硼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油溶性金属盐的粒径通常为0.1μm以下,总羟值通常为100mgKOH/g以上,因此在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优选使用。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B)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含量优选为0.01~30质量%,更优选为0.05~5质量%。含量不足0.01质量%时,有可能省燃耗效果只持续较短时间,另外超过30质量%时,有可能无法获得与含量相对应的效果,所以不优选。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元素换算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B)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05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2质量%以下。其含量不足0.001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清洁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含量超过0.5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硼元素换算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B)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含量、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来源于(B)成分的硼的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015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0.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5质量%以下。其含量不足0.001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清洁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其含量超过0.2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 燃耗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C)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金属盐(以下称为“(C)第2过碱性金属盐”)。由此,与不具有本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省燃耗性能。
作为(C)第2过碱性金属盐,可例示出,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碱土金属磺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碱土金属磺酸盐;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碱土金属酚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碱土金属酚盐;或者,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碱土金属水杨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碱土金属水杨酸盐等。作为碱土金属,可以列举出镁、钙、钡等,优选钙。其中特别优选使用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碱土金属水杨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水杨酸钙。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C)第2过碱性金属盐的羟值优选为50mgKOH/g以上,更优选为100mgKOH/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mgKOH/g以上,特别优选为200mgKOH/g以上。另外,优选为500mgKOH/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mgKOH/g以下,特别优选为300mgKOH/g以下。羟值不足50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羟值超过500时,有耐摩耗性添加剂等的效果容易被损害、另外添加剂的溶解性恶化的倾向。
另外,(C)第2过碱性金属盐的粒径优选为0.1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μm以下。
(C)第2过碱性金属盐的制造法是任意的。通过通常的方法制造的利用碱土金属碳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油溶性金属盐的粒径通常为0.1μm以下,总羟值通常为100mgKOH/g以上,因此,在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优选使用。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 物中的(C)第2过碱性金属盐的含量优选为0.01~30质量%,更优选为0.05~5质量%。含量不足0.01质量%时,有可能省燃耗效果只持续较短时间,超过30质量%时,有可能无法获得相应于含量的效果,所以不优选。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元素换算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C)第2过碱性金属盐的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05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2质量%以下。其含量不足0.001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清洁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含量超过0.5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另外,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金属元素换算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中来源于(B)成分的金属分的含量和来源于(C)成分的金属分的含量的合计(M)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15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2质量%以下。其含量不足0.01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清洁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含量超过0.5质量%时,有该添加所获得的的摩擦降低效果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有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
另外,从省燃耗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来源于(B)成分的金属分的含量和来源于(C)成分的金属分的含量的合计(M)与来源于(B)成分的硼含量(MB)的质量比(M/MB)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特别优选为3以上。另外,M/MB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8以下。
另外,从省燃耗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来源于(A)成分的钼的含量(Mo)与来源于(B)成分的硼含量(MB)的质量比(Mo/MB)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另外,优选M/MB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D)PSSI为40以下、分子量与PSSI之比(Mw/PSSI)为1×104以上的粘度指数提高剂(以下,记为“(D)粘度指数提高剂”)。
作为(D)粘度指数提高剂,可以列举出,非分散型或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提高剂、非分散型或分散型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系粘度指数提高剂、非分散型或分散型乙烯-α-烯烃共聚物系粘度指数提高剂或其氢化物、聚异丁烯系粘度指数提高剂或其氢化物、苯乙烯-二烯氢化共聚物系粘度指数提高剂、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共聚物系粘度指数提高剂及聚烷基苯乙烯系粘度指数提高剂等,优选非分散型或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提高剂。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提高剂(本发明中所说聚(甲基)丙烯酸酯系是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总称)优选为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下称为“单体M-1”) 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
[上述通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20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
通式(1)所示的单体的1种的单聚体或通过2种以上共聚而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为所谓非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本发明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也可以是使通式(1)所示单体与选自通式(2)和(3)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以下,分别称为“单体M-2”和“单体M-3”)共聚而成的所谓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
[通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1~18的亚烷基,E1表示含有1~2个氮原子、0~2个氧原子的胺残基或杂环残基,a表示0或1。]
[通式(3)中,R5表示氢原子或甲基,E2表示含有1~2个氮原子、0~2个氧原子的胺残基或多个杂环残基。]
作为E1及E2所示基团,具体而言,可以例示出,二甲氨基、 二乙氨基、二丙氨基、二丁氨基、苯胺基、甲苯氨基、二甲代苯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酰氨基、吗啉代基、吡咯基、吡咯啉基、吡啶基、甲基吡啶基、吡咯烷基、哌啶基、醌基、吡啶基(pyrrolidonyl)、吡咯烷酮基、咪唑啉基及吡嗪基等。
作为单体M-2、单体M-3的优选的例子,具体而言,可以例示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2-甲基-5-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吗啉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吗啉基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对单体M-1和单体M-2~M-3的共聚物的共聚摩尔比没有特别限制,优选M-1:M-2~M-3=99:1~80:20左右,更优选为98:2~85:15,进一步优选为95:5~90:10。
上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法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通过在过氧化苯甲酰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使单体(M-1)和单体(M-2)~(M-3)的混合物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而容易地获得。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作为(D)粘度指数提高剂,除了前述非分散型或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以外,还可以使用非分散型或分散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或其氢化物、聚异丁烯或其氢化物、苯乙烯-二烯氢化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共聚物、聚烷基苯乙烯、及结构式(1)所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烯/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这样的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等粘度指数提高剂。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PSSI(永久剪切稳定性指数)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25以下。另外,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特别优选为5以上。PSSI不足0.1时,有粘度指 数提高效果小、成本上升的可能,PSSI超过40时,有剪切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变差的可能。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0以上,更优选为20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000以上,特别优选为30000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000以下,更优选为70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500000以下。重均分子量不足100000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的提高效果、粘度指数提高效果小、成本上升的可能,重均分子量超过1000000时,有剪切稳定性、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贮藏稳定性变差的可能。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50000以上,更优选为80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000以上。另外,优选为500000以下,更优选为30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200000以下。数均分子量不足50000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的提高效果、粘度指数提高效果小、成本上升的可能,重均分子量超过500000时,有剪切稳定性、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贮藏稳定性变差的可能。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重均分子量与PSSI之比(MW/PSSI)优选为1.0×104以上,优选为1.5×104以上,更优选为2.0×10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104以上,特别优选为3.0×104以上。MW/PSSI不足1.0×104时,有粘度温度特性恶化即省燃耗性恶化的可能。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MW/MN)优选为0.5以上,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特别优选为2.1以上。另外,MW/MN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MW/MN不足0.5或超过6.0时,有粘度温度特性恶化即省燃耗性恶化的可能。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40℃和100℃下的运动粘度的增粘比ΔKV40/ΔKV100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2.5以下,最优选为2.3以下。另外,ΔKV40/ΔKV100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ΔKV40/ΔKV100不足0.5时,有粘度的增加效果、溶解性小、成本上升的可能,超过4.0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的提高效果、低温粘度特性变差的可能。需要说明的是,ΔKV40表示在SK公司制YUBASE4中添加3.0%的粘度指数提高剂时的40℃下的运动粘度的增加分,ΔKV100表示在SK公司制YUBASE4中添加3.0%的粘度指数提高剂时的100℃下的运动粘度的增加分。
(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100℃和150℃下的HTHS粘度的增粘比ΔHTHS100/ΔHTHS150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以下,特别优选为1.55以下。另外,ΔHTHS100/ΔHTHS150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以上,特别优选为1.4以上。
不足0.5时,有粘度的增加效果、溶解性小、成本上升的可能,超过2.0时,有粘度温度特性的提高效果、低温粘度特性变差的可能。
需要说明的是,ΔHTHS100表示在SK公司制YUBASE4中添加3.0%的粘度指数提高剂时的100℃下的HTHS粘度的增加分,ΔHTHS150表示在SK公司制YUBASE4中添加3.0%的粘度指数提高剂时的150℃下的HTHS粘度的增加分。另外,ΔHTHS100/ΔHTHS150表示100℃下的HTHS粘度的增加分与150℃下的HTHS粘度的增加分的比。这里所谓100℃下的HTHS粘度表示ASTM D4683中所规定的100℃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另外,150℃下的HTHS粘度表示ASTMD4683中所规定的150℃ 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D)粘度指数提高剂的含量优选为0.01~50质量%,更优选为0.5~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30质量%,特别优选为3~20质量%,最优选为5~10质量%。上述粘度指数提高剂的含量少于0.1质量%时,粘度指数提高效果、产品粘度的降低效果变小,因此有无法实现省燃耗性提高的可能。另外,高于50质量%时,产品成本大幅上升,并且需要使基础油粘度降低,因此有可能使严峻润滑条件(高温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性能降低,从而成为摩耗、粘着(burn-in)、疲劳破坏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原因。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根据其目的,润滑油中可以含有通常使用的任意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列举出,例如,上述第1及第2过碱性金属盐以外的金属系清洗剂、无灰分散剂、摩耗防止剂(或极压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锈剂、抗乳化剂、金属减活化剂、消泡剂等添加剂等。
作为上述第1及第2过碱性金属盐以外的金属系清洗剂,可以列举出,碱金属/碱土金属磺酸盐、碱金属/碱土金属酚盐、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水杨酸盐等正盐或碱式盐。作为碱金属,可以列举出钠、钾等,作为碱土金属,可以列举出镁、钙、钡等,优选镁或钙,特别更优选钙。
作为无灰分散剂,可以使用在润滑油中使用的任意的无灰分散剂,可以列举出,例如,分子中含有至少1个碳原子数40~400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或链烯基的单琥珀酰亚胺或双琥珀酰亚胺、分子中含有至少1个碳原子数40~400的烷基或链烯基的苄胺、或分子中至少含有1个碳原子数40~400的烷基或 链烯基的多胺、或它们的利用硼化合物、羧酸、磷酸等改性得到的改性品等。使用时可以配合从其中任意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出,酚系、胺系等无灰抗氧化剂;铜系、钼系等金属系抗氧化剂。具体而言,例如,作为酚系无灰抗氧化剂,可以列举出,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双(2,6-二叔丁基苯酚)等,作为胺系无灰抗氧化剂,可以列举出苯基-α-萘胺、烷基苯基-α-萘胺、二烷基二苯基胺等。
作为摩耗防止剂(或极压剂),可以使用在润滑油中使用的任意的摩耗防止剂·极压剂。例如,可以使用硫系、磷系、硫-磷系极压剂等,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亚磷酸酯类、硫代亚磷酸酯类、二硫代亚磷酸酯类、三硫代亚磷酸酯类、磷酸酯类、硫代磷酸酯类、二硫代磷酸酯类、三硫代磷酸酯类、以及它们的胺盐、它们的金属盐、它们的衍生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二硫化物类、多硫化物类、硫化烯烃类、硫化油脂类等。其中优选添加硫系极压剂,特别优选硫化油脂。
作为防腐剂,可以列举出,例如,苯并三唑系、甲基苯并三唑系、噻二唑系或咪唑系化合物等。
作为防锈剂,可以列举出,例如,石油磺酸酯、苯磺酸烷基酯、萘磺酸二壬基酯、琥珀酸链烯酯、或多元醇酯等。
作为抗乳化剂,可以列举出,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或聚氧乙烯烷基萘醚等聚亚烷基二醇系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等。
作为金属减活化剂,可以列举出,例如,咪唑啉、嘧啶衍生物、烷基噻二唑、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或其衍生物、1,3,4-噻二唑聚硫醚、1,3,4-噻二唑-2,5-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2-(烷基二硫代)苯并咪唑、或β-(邻羧基苄基硫代)丙腈等。
作为消泡剂,可以列举出,例如,25℃下的运动粘度为1000~10万mm2/s的硅油、琥珀酸链烯酯衍生物、聚羟基脂肪族醇和长链脂肪酸的酯、水杨酸甲酯和邻羟基苄醇等。
使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含有这些添加剂时,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其含量分别优选为0.01~10质量%。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10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4~12mm2/s,优选为9mm2/s以下,更优选为8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8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7.6mm2/s以下。另外,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10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5mm2/s以上,更优选为6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5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7mm2/s以上。这里所说的100℃下的运动粘度表示ASTMD-445中规定的100℃下的运动粘度。100℃下的运动粘度不足4mm2/s时,有导致润滑性不足的可能,超过12mm2/s时,有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低温粘度及充分的省燃耗性能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4~50mm2/s,优选为40mm2/s以下,更优选为35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32mm2/s以下,最优选为30mm2/s以下。另外,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10mm2/s以上,更优选为20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27mm2/s以上。这里所说的40℃下的运动粘度表示ASTM D-445中所规定的40℃下的运动粘度。40℃下的运动粘度不足4mm2/s时,有导致润滑性不足的可能,超过50mm2/s时,有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低温粘度及充分的省燃耗性能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优选在140~400的范围内,优选为19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10以上,特别优选为220以上。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 不足140时,有可能难以在维持150℃的HTHS粘度的同时提高省燃耗性,进而有难以使-35℃下的低温粘度降低的可能。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为400以上时,有蒸发性恶化的可能,进而有因添加剂的溶解性或与密封材料的适合性不足而产生不良情况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100℃下的HTHS粘度优选为5.5mPa·s以下,更优选为5.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8mPa·s以下,特别优选为4.7mPa·s以下。另外,优选为3.0mPa·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mPa·s以上,特别优选为4.0mPa·s以上,最优选为4.2mPa·s以上。本发明中所说100℃下的HTHS粘度是表示ASTM D4683中规定的100℃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100℃下的HTHS粘度不足3.0mPa·s时,有导致润滑性不足的可能,超过5.5mPa·s时,有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低温粘度及充分的省燃耗性能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150℃下的HTHS粘度优选为3.5mPa·s以下,更优选为3.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mPa·s以下,特别优选为2.7mPa·s以下。另外,优选为2.0mPa·s以上,更优选为2.3mPa·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4mPa·s以上,特别优选为2.5mPa·s以上,最优选为2.6mPa·s以上。这里150℃下的HTHS粘度表示ASTM D4683中规定的150℃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150℃下的HTHS粘度不足2.0mPa·s时,有导致润滑性不足的可能,超过3.5mPa·s时,有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低温粘度及充分的省燃耗性能的可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150℃下的HTHS粘度与100℃下的HTHS粘度的比(150℃下的HTHS粘度/100℃下的HTHS粘度)优选为0.50以上,更优选为0.5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4,特别优选为0.55以上,最优选为0.56以上。该比不足0.50 时,有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低温粘度及充分的省燃耗性能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省燃耗性和润滑性优异,即使不使用聚α-烯烃系基础油、酯系基础油等合成油、低粘度矿物油系基础油,也能够在将150℃的HTHS粘度维持在一定水平的同时,显著降低对提高燃耗有效的、润滑油的40℃和100℃下的运动粘度及100℃的HTHS粘度。具有这样优异特性的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以适当用作省燃耗汽油机油、省燃耗柴油机油等省燃耗机油。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3、比较例1~4)
实施例1~3及比较例1~4分别使用以下所示的基础油及添加剂制备具有表2所示组成的润滑油组合物。基础油O-1、O-2的性状示于表1。
(基础油)
O-1(基础油1):将含正构烷烃油进行氢化裂化/氢化异构化而得到的矿物油
O-2(基础油2):氢化裂化矿物油
(添加剂)
A-1:MoDTC(Mo含量10质量%)
B-1:过碱性硼酸水杨酸钙(羟值190mgKOH/g,Ca含量6.8%、B含量2.7%)
C-1:过碱性水杨酸钙(羟值170mgKOH/g,Ca含量6.3%)
D-1:聚甲基丙烯酸酯(ΔKV40/ΔKV100=1.6、ΔHTHS100/ΔHTHS150=1.48、MW=400000,PSSI=4、Mw/Mn=3.1、Mw/PSSI=100000)
d-2: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ΔKV40/ΔKV100=3.3、ΔHTHS100/ΔHTHS150=1.79、MW=300000,PSSI=40,Mw/Mn=4.0,Mw/PSSI=7500)
e-1:琥珀酰亚胺系分散剂(Mw13000)
f-1:其他添加剂(抗氧化剂、摩耗防止剂、倾点降低剂、消泡剂等)。
[表1]
[润滑油组合物的评价]
对实施例1~3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组合物测定40℃或100℃下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100℃或150℃下的HTHS粘度。另外,省燃耗性的测定是测定发动机摩擦。各物性值、省燃耗性的测定通过以下的评价方法进行。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
(1)运动粘度:ASTM D-445
(2)粘度指数:JIS K2283-1993
(3)HTHS粘度:ASTM D-4683
(4)发动机摩擦试验:使用2L发动机,算出油温100℃、旋速500~1500rpm的各测定点的摩擦的平均值,算出以比较例2为基准油时的摩擦改善率。
[表2]
如表2所示,含有全部(A)~(C)成分的实施例1~3的润滑油组合物与不含150℃下的HTHS粘度为相同程度的(B)成分或(C)成分的比较例1~2的润滑油组合物相比,显示出发动机摩擦试验中的摩擦改善率高、省燃耗性优异。另外,使用PSSI为40以上、分子量与PSSI之比为1×104以上的粘度指数提高剂、且不含(C)成分的比较例3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发动机摩擦特性显著劣化。另外,不含(A)成分的比较例4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发动机摩擦特性显著劣化。

Claims (3)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
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
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为0.05~5质量%的、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1过碱性金属盐;和,
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为0.05~5质量%的、用碱土金属碳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过碱化而获得的第2过碱性金属盐;
所述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以钼元素换算计,为0.001质量%以上且0.2质量%以下;
来源于所述有机钼系摩擦改进剂的钼的含量Mo与来源于所述第1过碱性金属盐的硼含量MB的质量比即Mo/MB为1.5以上且3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过碱性金属盐为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碱土金属水杨酸盐过碱化而获得的过碱性碱土金属水杨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PSSI为40以下、分子量与PSSI之比即Mw/PSSI为1×104以上的粘度指数提高剂。
CN201410016322.5A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Active CN103834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2269 2010-01-07
JP2010002269A JP2011140572A (ja) 2010-01-07 2010-01-07 潤滑油組成物
CN2010800608854A CN102725386A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08854A Division CN102725386A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4459A CN103834459A (zh) 2014-06-04
CN103834459B true CN103834459B (zh) 2017-12-19

Family

ID=4430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6322.5A Active CN103834459B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CN201610652649.0A Pending CN106281615A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CN2010800608854A Pending CN102725386A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2649.0A Pending CN106281615A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CN2010800608854A Pending CN102725386A (zh) 2010-01-07 2010-09-27 润滑油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37703B2 (zh)
EP (1) EP2522710A4 (zh)
JP (1) JP2011140572A (zh)
CN (3) CN103834459B (zh)
WO (1) WO20110836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9582B2 (ja) * 2012-02-21 2015-11-11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5744771B2 (ja) * 2012-02-21 2015-07-08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WO2014017555A1 (ja) 2012-07-24 2014-01-30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ポリ(メタ)アクリレート系粘度指数向上剤、並びに該粘度指数向上剤を含有する潤滑油添加剤及び潤滑油組成物
CN104487554B (zh) * 2012-07-24 2018-03-13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
CN105408647B (zh) * 2013-07-19 2018-12-04 Ntn株式会社 滚动轴承
JP6420964B2 (ja) * 2014-03-31 2018-11-0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潤滑油組成物
CN107207988A (zh) * 2015-01-15 2017-09-26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
JPWO2016159006A1 (ja) * 2015-03-31 2018-01-25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6716360B2 (ja) * 2016-06-24 2020-07-01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潤滑油組成物
JP6741550B2 (ja) * 2016-10-18 2020-08-19 Eneos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潤滑方法
EP3369802B1 (en) * 2017-03-01 2019-07-10 Infineum International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11680221B2 (en) * 2017-05-19 2023-06-20 Eneos Corporatio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4105A2 (en) * 2005-06-17 2006-12-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Engine oil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9810B (en) 1983-11-15 1987-04-08 Shell Int Research Borated basic metal salt and oi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t
JPS61204298A (ja) 1985-03-08 1986-09-10 Nippon Oil Co Ltd アルカリ土類金属ホウ酸塩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US4792410A (en) * 1986-12-22 1988-12-20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Lubricant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fluids
JP2617807B2 (ja) * 1990-03-16 1997-06-04 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油組成物
JP2911668B2 (ja) * 1991-12-12 1999-06-2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油組成物
JP2693698B2 (ja) 1993-04-22 1997-12-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エナジー 省燃費型潤滑油
JP3615267B2 (ja) 1995-04-28 2005-02-02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油組成物
JP3504405B2 (ja) * 1995-10-23 2004-03-08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油組成物
JP4416261B2 (ja) 2000-03-29 2010-02-17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油組成物
JP4856305B2 (ja) 2000-10-30 2012-01-18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油組成物
JP4643087B2 (ja) * 2001-09-25 2011-03-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潤滑油組成物
JP2003138285A (ja) * 2001-11-02 2003-05-14 Nippon Oil Corp 自動車用変速機油組成物
US7026273B2 (en) * 2001-11-09 2006-04-11 Infineum International Limited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s
JP2005524758A (ja) * 2002-05-09 2005-08-18 ザ ルブリゾ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カルシウム過塩基化界面活性剤およびマグネシウム過塩基化界面活性剤の組合せを含有する連続可変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用流体
JP4515797B2 (ja) * 2004-03-19 2010-08-04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用潤滑油組成物
US7981846B2 (en) * 2005-11-30 2011-07-19 Chevron Oronite Company Llc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with improved emission compatibility
US7867957B2 (en) * 2007-03-30 2011-01-11 Nippon Oil Corporatio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US20080300154A1 (en) 2007-05-30 2008-12-04 Chevron Oronite Company Llc Lubricating oil with enhanced protection against wear and corrosion
CN106190503A (zh) * 2007-12-05 2016-12-07 捷客斯能源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
JP5342138B2 (ja) 2007-12-28 2013-11-13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5483662B2 (ja) 2008-01-15 2014-05-07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5630954B2 (ja) 2008-01-15 2014-11-26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5711871B2 (ja) 2008-01-15 2015-05-07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4105A2 (en) * 2005-06-17 2006-12-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Engine oil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2710A1 (en) 2012-11-14
EP2522710A4 (en) 2013-11-13
CN106281615A (zh) 2017-01-04
CN103834459A (zh) 2014-06-04
US9637703B2 (en) 2017-05-02
JP2011140572A (ja) 2011-07-21
US20120283157A1 (en) 2012-11-08
CN102725386A (zh) 2012-10-10
WO2011083602A1 (ja)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4459B (zh) 润滑油组合物
CN103275800B (zh) 润滑油组合物
CN106318573A (zh) 润滑油组合物
JP5809582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5689592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WO2016159006A1 (ja) 潤滑油組成物
WO2009090921A1 (ja) 潤滑油組成物
CN106190503A (zh) 润滑油组合物
CN103517973B (zh) 润滑油组合物
WO2010140392A1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5630954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CN103502408B (zh) 润滑油组合物
JP5744771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2016020498A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2017066220A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2010090252A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5815809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2014205858A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5750218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