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8349B -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8349B
CN103788349B CN201410037903.7A CN201410037903A CN103788349B CN 103788349 B CN103788349 B CN 103788349B CN 201410037903 A CN201410037903 A CN 201410037903A CN 103788349 B CN103788349 B CN 103788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inorganic powder
acid
alco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79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8349A (zh
Inventor
吉鹏
王华平
王朝生
张玉梅
陈向玲
黄璐
李静
曹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TAN NEW MATERIAL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379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8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8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8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将二元醇、多羟基醇与功能无机粉体按照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利用分阶段酯化,第一酯化阶段酸微过量,保证多元醇中参加酯化反应能力较低的醇进行充分反应,接入到聚酯分子链中。在第二酯化阶段补充二元醇对共聚酯的端羧基进行调控,再经缩聚反应制备出多羟基聚酯。多羟基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改善聚酯纤维的舒适性;多羟基官能团可以提高体系的表观粘度,对于引入的功能无机粉体(远红外的陶瓷无机粉体、二氧化钛粉体、氧化锌抗菌粉体等),起到包裹作用,提高颗粒的分散均匀性。多羟基聚酯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备远红外功能、吸湿排汗、抗静电、抗菌纤维,作为贴身面料。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聚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一酯化酸过量且二酯化阶段醇微过量的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自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工业以来,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它合成纤维。2012年我国聚酯纤维已占我国化纤总量的80%以上,占世界聚酯纤维的70%以上。聚酯纤维是目前合成纤维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聚酯分子结构排列规整,结晶度高,这赋予了聚酯纤维良好的力学性能、抗皱性等。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对服用领域的纤维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穿着性能,对聚酯纤维的舒适性与健康时尚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聚酯分子结构特性也使其存在性能上的缺陷,聚酯纤维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纤维,吸湿性差,在标准环境下回潮率仅为0.4%。传统的聚酯制备过程中多步酯化工艺均以二元醇过量,为改善聚酯吸湿性能而添加的共聚改性单体多羟基醇很难参与到酯化反应中,仅以小分子的形式存在聚酯体系中,达不到引入多羟基改性的效果。酯化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都以羟基封端。在对聚酯共聚改性中往往添加的改性单体都是带有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而体系中能进一步反应的羧基极少。聚酯纤维作为贴身衣服,赋予聚酯抗菌性能、抗紫外性能、远红外性能是研究的热点。传统聚酯制备的方法在很多场合制约了聚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
亲水性能,聚酯纤维分子链中缺乏极性官能团,在标准环境下(20℃,相对湿度为65%),回潮率仅为0.4%,吸湿性差,作为服用领域穿着用,易产生闷热感。而天然纤维棉纤维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官能团,在相同的温湿度下回潮率达到7.5~8%,具有良好的吸湿性。
抗静电性能,聚酯纤维分子链中缺乏极性官能团,易产生静电的聚集,造成了对灰尘的吸附作用,致使抗污能力下降。
抗紫外性能,制备具有抗紫外性能改性聚酯纤维一直是化纤领域研究重要的内容。在用单体原位聚合法制备抗紫外聚酯切片时,最大的难点是如何使得抗紫外无机粉体均匀地分散聚合体系中。聚合中引入的多元醇提高了体系表观粘度,大量的羟基可以将无机粉体包裹,防止无机粉体的沉降与粉体间的团聚现象,提高分散均匀性,从而增强抗紫外性能。
由于聚酯分子中缺乏必要的极性官能团如羟基等,聚酯分子链结构排列规整,吸湿性差,易产生闷热不舒适感,易产生静电现象,积聚灰尘;同时染色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消耗大量的能耗;聚酯表观粘度低,缺乏羟基无法将无机粉体包裹,抗紫外无机粉体间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聚酯性能。
在现有制备功能聚酯方法体系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方法:一、利用在纤维或织物表面涂覆功能性涂覆剂,赋予纤维或织物抗菌性能或抗静电性能或远红外等性能,但是这类方法存在性能会随着使用过程洗涤次数的增加性能下降的问题;二、利用功能无机粉体原位聚合的方法,在聚酯制备过程中添加功能无机粉体进行原位聚合,从而赋予聚酯功能特性。但是传统的聚酯制备中二元醇与二元酸的表观粘度较低,引入的功能无机粉体由于颗粒粒径小极易发生团聚问题,对聚合过程与纺丝成型过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一酯化酸微过量且二酯化醇过量的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由于二元醇和其它多羟基醇与酸反应的活性并不一致,本发明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将第一酯化阶段酸过量,保证多元醇中参加酯化反应能力较低的醇充分反应,接入到聚酯分子链中,形成序列结构均匀分布的共聚酯。引入的多羟基官能团增加浆料的表观粘度,加入的功能无机粉体在多羟基官能团体系中分散均一,团聚现象明显降低;第一酯化阶段过量的酸可以功能无机粒子进行离子化,从而更高效地发挥功能粉体抗菌或抗静电或远红外等作用;第一酯化阶段,微过量的羧基官能团可以与引入的改性单体进一步反应。在第二酯化阶段补充的二元醇可以对共聚酯的端羧基进行调控,使共聚酯的端羧基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不会对后道的纺丝成型造成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二元醇和多羟基醇山梨醇、季戊四醇或木糖醇中的一种以上按照摩尔比98~99.5:0.5~2配置成混合多元醇;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2~1.10:1添加二元酸;
功能无机粉体添加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3%~2%;所述的无机功能粉体为陶瓷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银或氧化锌粉体一种以上,颗粒粒径大小为100nm~300nm;
在第一酯化反应开始之前,先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与部分所述混合多元醇打浆形成功能无机粉体浆料,打浆所用的多元醇占混合多元醇总质量的15%~30%,然后将余量的所述混合多元醇、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和所述二元酸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
二元醇与多羟基醇的摩尔比例设定乙二醇占到了物质量的90%以上保证制备出的产物中聚酯成分占到主要部分,保留聚酯本身优异的力学性能、稳定性能。将功能无机粉体酯化前与多元醇进行混合打浆,可以保证功能无机粉体在多元醇中均匀分散。
传统多元醇聚酯的制备都是以醇过量,保证酸充分反应。但是由于二元醇和其它多元醇与酸反应的活性并不一致,大多数醇与二元酸参加反应的能力不如二元醇,体系中二元醇过量,酸反应结束后,体系中存在着未完全反应的多元醇。本发明在第一酯化反应阶段,利用二元酸羧基官能团微过量,保证活性不一致的混合多元醇都能充分反应。
将所述混合多元醇与所述二元酸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0.5MPa,反应的温度为230~260℃,反应的时间为0.5~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95%,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第一酯化反应控制在一定的压力可以保证多元醇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在压力下避免一直在反应器的顶部,实现与物料接触参与反应。以酯化出水量来判断酯化率,简单可操作。控制第一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的90~95%,此时体系中的活性不一致的多元醇都能充分反应,避免存在游离的多元醇。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二元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1~0.5Mpa,反应的温度为240~270℃,反应的时间为0.5~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二元醇的物质量为第一酯化添加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0.5%~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羟基与羧酸官能团的摩尔比为1.10~1.30:1;
第一酯化反应结束补充二元醇,将第一酯化阶段过量的二元酸反应完全,使得整个酯化阶段醇与酸的摩尔比维持在醇微过量。聚酯的端羧基对后道的纺丝具有重要的影响。常规的聚酯羧基值含量为20mol/T,第一酯化阶段结束后酯化物以端羧基封端,第二酯化补充的二元醇可以继续与端羧基反应,从而在第二酯化反应结束时酯化物以端羟基封端。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功能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60~28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4h。
酯化结束后酯化物进入缩聚阶段,缩聚分为低真空阶段与高真空阶段。低真空压力控制在-50kPa,时间40~60min,低真空阶段是为了避免酯化直接进入高真空阶段造成抽真空管道堵塞。低真空阶段结束后进行高真空阶段,高真空压力控制在-101kPa,时间控制在1~3h。整个缩聚阶段时间不超过4.5h。缩聚阶段结束以搅拌器设定的搅拌功率值为出料依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戊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0~95:10~5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1)中:在第一酯化反应开始之前,先将所述混合多元醇、功能无机粉体与二元酸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00℃~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1)中:在第一酯化反应开始之前,还加入催化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0~500ppm,基数为所述二元酸的质量;所述热稳定剂的加入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001~0.02%;所述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001~0.03%。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和/或锑系催化剂;所述钛系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和/或乙二醇钛;所述锑系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或乙二醇锑中的一种以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三甲酯、烷基磷酸二酯或三(壬苯基)亚磷酸酯的其中之一或其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168或抗氧化剂616其中之一或其混合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分阶段酯化:第一酯化阶段为酸过量,保证体系中的多元醇充分反应。在完成90~95%酯化率后进入第二酯化阶段,补充二元醇,调控酯化物的端基。分阶段酯化工艺保证了引入的多元醇可以充分反应,形成序列结构均匀分布的共聚酯。
(2)本发明第一酯化酸过量体系,可以保证多元醇充分反应,减少原料的浪费同时避免小分子存在体系中对共聚酯的纺丝成型造成不利的影响。
(3)本发明共聚单体多元醇增加浆料的表观粘度,保证功能无机粉体进行原位聚合的颗粒均匀分散在体系中,多羟基将粉体进行包裹,减少无机粉体间的团聚。
(4)本发明第一酯化酸过量体系,功能无机粒子可以进行离子化,从而更高效地发挥功能粉体抗菌或抗静电或远红外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和山梨醇按照摩尔比99.5:0.5配置成混合多元醇;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2:1添加对苯二甲酸;
将所述混合多元醇、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所述二元酸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MPa,反应的温度为230℃,反应的时间为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完成第一酯化反应;二氧化钛无机粉体添加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3%,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1Mpa,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的时间为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0.5%,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8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2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丙二醇和季戊四醇按照摩尔比98:2配置成混合多元醇;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2:1添加对苯二甲酸;
将所述混合多元醇、氧化锌无机粉体与所述二元酸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MPa,反应的温度为230℃,反应的时间为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完成第一酯化反应;氧化锌无机粉体添加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3%,氧化锌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1Mpa,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的时间为1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丙二醇为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0.5%,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3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丁二醇和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9:1配置成混合多元醇;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0:10进行混合;
将所述混合多元醇、陶瓷无机粉体与所述二元酸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60℃,反应的时间为2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完成第一酯化反应;陶瓷无机粉体添加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3%,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丁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70℃,反应的时间为1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丁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6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4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戊二醇和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与戊二醇的摩尔比为90:10,二元醇与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8:2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0:10进行混合;
先将占二元酸质量2%的氧化锌无机粉体与15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氧化锌无机粉体浆料,氧化锌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
然后将氧化锌无机粉体浆料、剩余85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0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00ppm的钛酸四丁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1%的磷酸三甲酯和对苯二甲酸质量0.001%的抗氧化剂1010,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5MPa,反应的温度为245℃,反应的时间为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完成第一酯化反应;(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0.5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8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4h。
实施例5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丙二醇和山梨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与丙二醇的摩尔比为90:10,二元醇与山梨醇按照摩尔比99.5:0.5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5:1添加对苯二甲酸;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1%的氧化锌无机粉体、陶瓷无机粉体与15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氧化锌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陶瓷粉体平均粒径1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85wt%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0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00ppm的乙二醇钛、对苯二甲酸质量0.005%的烷基磷酸二酯和对苯二甲酸质量0.005%的抗氧化剂168,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MPa,反应的温度为245℃,反应的时间为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55℃,反应的时间为0.5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4h。
实施例6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丙二醇、丁二醇和木糖醇、季戊四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丙二醇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0:10,二元醇与山梨醇、季戊四醇按照摩尔比99:0.5:0.5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5: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5:5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1%的氧化锌无机粉体、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15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氧化锌粉体平均粒径为15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15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85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0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250ppm的乙二醇钛与250ppm钛酸四丁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2%的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和对苯二甲酸质量0.02%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1MPa,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的时间为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2%,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0.5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7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丁二醇和山梨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5:5,二元醇、山梨醇与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9:0.7:0.3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5:5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0.5%的陶瓷无机粉体、1%的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20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15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80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500ppm的三氧化二锑、对苯二甲酸质量0.0005%的磷酸三甲酯和0.0005%烷基磷酸二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05%的抗氧化剂1010与0.0005%抗氧化剂168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2MPa,反应的温度为245℃,反应的时间为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2%,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3Mpa,反应的温度为255℃,反应的时间为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8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和山梨醇、季戊四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丙二醇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0:5:5,二元醇和山梨醇、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8:0.6:0.6:0.8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2: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5:5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0.5%的陶瓷无机粉体、0.5%的氧化锌无机粉体、1%的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30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氧化锌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15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70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200ppm的醋酸锑、对苯二甲酸质量0.01%的磷酸三甲酯和0.01%的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1%的抗氧化剂1010与0.01%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3MPa,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的时间为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3%,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1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3h。
实施例9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丙二醇、丁二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丙二醇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5:5,二元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9.5:0.3:0.2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2:8进行混合;
先将占二元酸质量2%的纳米银粉体与15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纳米银无机粉体平均粒径1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的85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200ppm的乙二醇锑、对苯二甲酸质量0.0005%烷基磷酸二酯和0.0005%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05%的抗氧化剂168与0.0005%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5MPa,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的时间为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4%,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70℃,反应的时间为1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3h。
实施例10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丙二醇、丁二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丙二醇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95:5,二元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8.5:0.9:0.6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5: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2:8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1.5%的陶瓷无机粉体、0.25%的纳米银粉体与25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纳米银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75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00ppm的三氧化二锑与100ppm的醋酸锑、对苯二甲酸质量0.0005%烷基磷酸二酯和0.0005%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1%的抗氧化剂1010、0.001%的抗氧化剂168与0.001%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3MPa,反应的温度为255℃,反应的时间为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1%,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4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1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11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丙二醇、丁二醇与戊二醇的摩尔比为90:5:5,二元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8.5:0.9:0.6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4:6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1.0%的陶瓷无机粉体、0.5%的氧化锌无机粉体、0.25%的纳米银无机粉体、与30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氧化锌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纳米银粉体平均粒径为20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2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70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50ppm的三氧化二锑与150ppm的钛酸四丁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2%磷酸三甲酯、0.002%烷基磷酸二酯和0.002%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2%的抗氧化剂1010、0.002%的抗氧化剂168与0.002%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5MPa,反应的温度为245℃,反应的时间为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4%,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4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1.5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6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3h。
实施例12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丙二醇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85:5:5:5,二元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8.5:0.9:0.6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5: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4:6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1.0%的氧化锌无机粉体、1.0%的纳米银无机粉体与25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氧化锌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纳米银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的75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250ppm的醋酸锑与250ppm的乙二醇钛、对苯二甲酸质量0.004%磷酸三甲酯、0.004%烷基磷酸二酯和0.004%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4%的抗氧化剂1010、0.004%的抗氧化剂168与0.004%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3MPa,反应的温度为255℃,反应的时间为2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2%,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70℃,反应的时间为1.5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h。
实施例13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和山梨醇、季戊四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按照摩尔比85:5:5:5,二元醇和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9:0.6:0.4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3:7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1.5%的陶瓷无机粉体、0.25%的氧化锌无机粉体、0.25%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30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氧化锌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2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的70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00ppm的醋酸锑、100ppm的三氧化二锑与100ppm的钛酸四丁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5%磷酸三甲酯、0.005%烷基磷酸二酯和0.005%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5%的抗氧化剂1010、0.005%的抗氧化剂168与0.005%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3MPa,反应的温度为255℃,反应的时间为2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2%,完成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25MPa,反应的温度为255℃,反应的时间为2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45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3h。
实施例14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和山梨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按照摩尔比85:5:5:5,二元醇和山梨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9:0.6:0.4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5: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1:9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0.5%的陶瓷无机粉体、0.5%的氧化锌无机粉体、0.25%纳米银无机粉体、0.5%的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30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氧化锌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纳米银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20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2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的70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00ppm的醋酸锑、100ppm的三氧化二锑、100ppm的乙二醇钛与100ppm的钛酸四丁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5%的磷酸三甲酯、0.005%烷基磷酸二酯和0.005%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6%的抗氧化剂1010、0.006%的抗氧化剂168与0.006%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MPa,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的时间为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2%,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3h。
实施例15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和山梨醇、季戊四醇、木糖醇混合成混合多元醇,其中,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按照摩尔比85:5:5:5,二元醇和山梨醇、季戊四醇、木糖醇按照摩尔比99:0.6:0.2:0.2配置;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10:1添加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所述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4:6进行混合;
先将分别占二元酸质量0.25%的陶瓷无机粉体、0.25%的氧化锌无机粉体、0.75%的纳米银无机粉体、0.75%的二氧化钛无机粉体与30wt%混合多元醇进行打浆形成无机粉体浆料,陶瓷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氧化锌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300nm,纳米银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二氧化钛无机粉体平均粒径为100nm;
然后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剩余70wt%的混合多元醇和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并加入对苯二甲酸质量100ppm的醋酸锑、100ppm的三氧化二锑、100ppm的乙二醇锑100ppm的乙二醇钛与100ppm的钛酸四丁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05%的磷酸三甲酯、0.005%烷基磷酸二酯和0.005%三(壬苯基)亚磷酸酯、对苯二甲酸质量0.01%的抗氧化剂1010、0.01%的抗氧化剂168与0.01%的抗氧化剂616,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1MPa,反应的温度为245℃,反应的时间为3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完成第一酯化反应;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乙二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5Mpa,反应的温度为265℃,反应的时间为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乙二醇为第一酯化阶段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75℃;所述缩聚反应持续3h。

Claims (8)

1.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第一酯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具体步骤为:
(1)第一酯化反应:
将二元醇和多羟基醇山梨醇、季戊四醇或木糖醇中的一种以上按照摩尔比98~99.5:0.5~2配置成混合多元醇;
按照二元酸羧基官能团与所述混合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团摩尔比1.02~1.10:1添加二元酸;
将所述混合多元醇、功能无机粉体与所述二元酸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所述第一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0.5MPa,反应的温度为230~260℃,反应的时间为2~4h;当第一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95%,完成第一酯化反应;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添加量为所述二元酸质量的0.3%~2%;所述的无机功能粉体为陶瓷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银或氧化锌粉体一种以上,颗粒粒径大小为100nm~300nm;
(2)第二酯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酯化反应得到的物料在补充二元醇后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反应的压力为0.1~0.5Mpa,反应的温度为240~270℃,反应的时间为0.5~2h;第二酯化反应直到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8%以上终止;
补充二元醇的物质量为第一酯化添加多元醇羟基总摩尔数的10.5%~16.3%,使得第一酯化反应和第二酯化反应中总的醇羟基与羧酸官能团的摩尔比为1.10~1.30:1;
(3)最后将所述第二酯化反应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经过缩聚反应制得功能聚酯;
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60~280℃;所述缩聚反应持续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戊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与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按照摩尔比90~95:10~5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在第一酯化反应开始之前,先将所述功能无机粉体与部分所述混合多元醇打浆形成功能无机粉体浆料,打浆所用的多元醇占到混合多元醇总质量的15%~30%,然后将余量的所述混合多元醇、所述功能无机粉体浆料和所述二元酸在浆料釜中进行搅拌打浆,使充分共混;并且预热酯化反应釜,在酯化反应釜内部温度达到200℃~230℃时将浆料釜中充分共混的物料导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在第一酯化反应开始之前,还加入催化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0~500ppm,基数为所述二元酸的质量;所述热稳定剂的加入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001~0.02%;所述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二元酸质量的0.001~0.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和/或锑系催化剂;所述钛系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和/或乙二醇钛;所述锑系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或乙二醇锑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三甲酯、烷基磷酸二酯或三(壬苯基)亚磷酸酯的其中之一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168或抗氧化剂616其中之一或其混合物。
CN201410037903.7A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788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7903.7A CN103788349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7903.7A CN103788349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8349A CN103788349A (zh) 2014-05-14
CN103788349B true CN103788349B (zh) 2016-02-10

Family

ID=5066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7903.7A Active CN103788349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8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0292A (zh) * 2015-06-05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新型pbt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9648A (zh) * 2015-06-05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液相聚合法生产光缆护套专用料的方法
CN105504250A (zh) * 2015-12-22 2016-04-20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96105A (zh) * 2016-03-23 2016-06-22 太仓市洪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常压可染pbt纤维的制备工艺
CN106544753B (zh) * 2016-10-27 2019-03-05 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624010A (zh) * 2018-06-07 2018-10-09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静电耗散性高透明度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4839A (zh) * 2019-06-29 2019-10-01 江苏鑫福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的方法
CN111471166A (zh) * 2020-04-26 2020-07-31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聚酯缩聚反应速率的方法
CN112608514A (zh) * 2020-12-14 2021-04-0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废旧聚酯醇解法制备抗菌再生聚酯的方法
CN113201123A (zh) * 2021-05-27 2021-08-03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3214459A (zh) * 2021-05-27 2021-08-06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5045104B (zh) * 2022-06-02 2023-09-08 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 一种耐拉伸防水、防油、防污面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4691A (zh) * 2008-12-11 2009-05-20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收缩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US20120260436A1 (en) * 2009-12-04 2012-10-18 Kuraray Co., Ltd. Normal pressure dyeable polyester fi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086816B1 (ko) * 2010-01-26 2011-11-25 (주)네오켐 기모 유연성 화합물, 섬유 가공용 조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8349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8349B (zh) 一种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3789868B (zh) 一种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789866B (zh) 一种多羟基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86940B (zh) 一种生物质聚酯短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6261B (zh) 多元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0938197A (zh) 一种含磺酸钠基团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7641196B (zh) 一种消光聚酯及低光泽度弹性复合纤维
CN103804665B (zh) 一种多羟基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6519201B (zh) 一种高流动亲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0387598B (zh) 一种抗菌防紫外多功能化学纤维
CN109369898A (zh) 一种高流动性导电聚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563A (zh) 一种再生有色聚酯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9957850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光催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378105A (zh) 生物质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4804225A (zh) 一种淀粉、纤维素固体粉末表面羟基改性的方法
EP3842577B1 (en) Degradable polyester fi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4761708A (zh)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42168A1 (zh) 一种具有抗紫外性能的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7059450B2 (ja) 染色、生分解しやすいポリエステルfdy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735927B (zh) 全消光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350B (zh) 一种多羟基柔性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2850534B (zh) 采用TiO2/SiO2复合纳米催化剂制备高品质PBT的方法
JP541289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4017336A (zh) 一种纳米硼酸钡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CN109722736B (zh) 一种含氟二元酸改性聚酯fdy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2

Address after: 201100 spring middle road 28, No. 6, Xhenzhuang industrial district,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Do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TAN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20 Shanghai, Songjiang new town, North Road, No. 2999 people

Patentee before: Donghua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