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8451A - 带有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的特定图案的二维码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的特定图案的二维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78451A CN103778451A CN201310463630.8A CN201310463630A CN103778451A CN 103778451 A CN103778451 A CN 103778451A CN 201310463630 A CN201310463630 A CN 201310463630A CN 103778451 A CN103778451 A CN 1037784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specific pattern
- code
- code block
-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0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Aesculin Natural products OC[C@@H]1[C@@H](O)[C@H](O)[C@@H](O)[C@H](O)[C@H]1Oc2cc3C=CC(=O)Oc3cc2O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02198 Anaphylactic rea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5969 Pieris brassic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783 anaphylactic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455 anaphylax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copper;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22,24-diide Chemical compound [Cu+2].C1=CC(C(=C2C=CC([N-]2)=C(C=2C=CC=CC=2)C=2C=CC(N=2)=C(C=2C=CC=CC=2)C2=CC=C3[N-]2)C=2C=CC=CC=2)=NC1=C3C1=CC=CC=C1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83207 Indigofera tincto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439 Opu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72198 Serjania polyphy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0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containing means for error cor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有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的特定图案的二维码。提供了一种具有矩形区域的二维码。在该矩形区域中,有由多个单元构成的码块、指定单元位置的第一特定图案以及将码块与码的背景分开的第二特定图案。该第一特定图案位于矩形区域的指定边角。该第二特定图案沿着第一特定图案所沿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边界定位,该第一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边界的一部分。该码块包括误差校正码块,该误差校正码块沿着不同于第二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的边界的第二边界定位。第二边界为边界的一部分。也以和误差校正码块相同的方式设置压缩数据码块。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3月27日、申请号为200910130165.X的同名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并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通过多个单元限定出且形成有特定图案的矩形区域的二维码,该特定图案用于指定单元在矩形区域中的位置并将二维码与背景区分开。
背景技术
已经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二维码(在下文中也称为“2D码”),在二维码中将多个单元设置成矩阵。例如,在日本专利No.2938338中公开了一种典型的读取这种2D码的读取器(2D码读取器)。这篇参考文献中披露的2D码读取器用于采集包括这种2D码种类的图像数据,执行分析过程来从图像数据定义2D码的区域(码区),并基于所定义的码区的图像内容执行译码过程。
如上所述,在读取2D码期间,需要从所采集的图像数据具体定义2D码区。因此,需要2D码的结构能够在进行读取期间迅速而正确地定义码区。
作为一种界定码区的方法,可以沿着矩形码区的两边将暗单元(暗方形)连续地设置成L形特定图案,并沿剩余两边设置不同的特定图案(例如在每个图案中都交替设置暗单元和亮单元)。于是,用特定图案包围矩形区域的所有四边可以在进行读取时帮助区分背景和码区(矩形区域)。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将大量单元分配给不包括数据(待译码的数据或用于校正错误的数据)的特定图案。因此,不得不减少分配给数据的单元数量。
另一方面,在上述文献披露的该方法中,首先在数据区中交替设置亮单元(白单元)和暗单元(黑单元),然后根据给定的规则改变单元的特征。具体而言,事先制备多种掩蔽(masked)图案(用于改变单元特征的矩阵图案)。然后,在设置数据之后,在产生2D码时将掩蔽图案叠置在数据上方。叠置之后,将包含连续性较低的白单元和黑单元的图案用作最优的设置图案。
此外,在该方法中,可以抑制亮单元(白单元)和暗单元(黑单元)被连续提供于与背景相邻的部分中,由此在背景和码区(矩形区域)之间进行良好的区分。然而,上述文献中披露的该方法必需要事先在代码中分配信息,该信息表示所用掩蔽图案的种类(掩蔽图案信息)。因此,在该方法中,也不得不减少分配给数据(待译码的数据或用于校正错误的数据)的单元数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维码,并提供一种与该二维码相关的方法或提供一种用于显示二维码的计算机可读程序,该二维码能够在背景和码区之间进行良好的区分,并尽可能地抑制分配给除数据之外的区域的单元数量,从而有效地增加分配给数据的单元数量。
在本发明中,该二维码可以是具有由亮单元和暗单元构成的两种单元的二维码或具有在饱和度、色调和/或亮度上彼此不同的单元的二维码。术语“矩形区域”在概念上包括正方形区域和长方形区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作为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矩形区域的二维码,该矩形区域具有边界,该二维码包括:码块,所述码块中的每一个由聚集的多个单元构成;第一特定图案,其用于指定所述单元的位置;以及第二特定图案,其用于区分所述码块与所述码的背景,其中,所述码块、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设置在所述矩形区域中,所述第一特定图案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指定边角处,所述第二特定图案沿着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边界定位,所述第一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多个边界的一部分,所述码块包括用于校正误差的误差校正码块,以及所述误差校正码块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二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边界的第二边界定位,所述第二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多个边界的一部分。
作为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矩形区域的二维码,该矩形区域具有边界,该二维码包括:码块,所述码块中的每一个由聚集的多个单元构成;第一特定图案,其用于指定所述单元的位置;以及第二特定图案,其用于区分所述码块与所述码的背景,其中,所述码块、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设置在所述矩形区域中,所述第一特定图案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指定边角处,所述第二特定图案沿着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边界定位,所述第一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多个边界的一部分,所述码块包括其中存储有压缩数据的压缩数据码块,以及所述压缩数据码块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二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边界的第二边界设置,所述第二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多个边界的一部分。
这些配置能够实现包括下述优点的各种优点。在读取二维码时,利用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可以可靠地区分出矩形区域的边缘中与第二特定图案相邻的部分。
优选地,沿着所述第二边界的每个设置一个或多个误差校正码块。
还优选地,沿着所述第二边界的每个设置一个或多个压缩数据码块。
还优选地,其中,所述码块包括沿着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之间设置的第一边界块,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沿着所述第一边界,以及所述第一边界块包括所述误差校正码块。
还优选地,所述码块包括沿着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之间设置的第一边界块,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沿着所述第一边界,以及所述第一边界块包括所述压缩数据码块。
通过结合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2A为示出了图1所示二维码的矩阵结构的说明图;
图2B为示出了图1所示二维码码块的矩阵结构的说明图;
图2C为示出了不同于图2B所示结构的码块结构范例的说明图;
图3为示出了用于读取图1所示二维码的光学信息读取器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4为示出了读取图1所示二维码过程的流程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8为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变型的说明图;
图9为示出了图8所示二维码中的第三特定图案的放大说明图;
图10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11为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说明图;
图12为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说明图;
图13为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说明图;
图14为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第四变型的说明图;
图1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16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17为示出了图16所示二维码中的第二末端图案的放大说明图;
图18为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变型的说明图;
图19为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20为示出了第八实施例的变型的说明图;
图21A和21B为示出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变型的说明图;
图22A为示出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说明图,其具有第一特定图案被改变的配置;
图22B为示出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型的说明图,其具有矩形区域为长方形的配置;
图23为示出了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五变型的说明图,其中提供了第三特定图案,每个第三特定图案具有11×11的矩阵配置;
图24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24B为示出了图24A所示二维码码块的暗单元的说明图;
图25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二维码的另一范例的说明图;
图26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使用二维码的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27A为示出了图26所示二维码的图案插入区域附近的说明图;
图27B为示出了已经向图27A所示二维码中插入图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8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使用二维码的第一变型的范例的说明图;
图29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第一变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30A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第二变型的图案插入区域附近的说明图;
图30B为示出了已经向图30A所示二维码中插入图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1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二维码第三变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32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二维码第四变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33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二维码第五变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34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二维码码块配置的说明图;
图34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二维码码块配置的另一范例的说明图;
图35A到35E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二维码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36为示出了末端图案范例的说明图;
图37为示出了尺寸、适当比例和比例和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8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位数和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8B为示出了图38A所示关系的图示;
图39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二进制转换流程的说明图;
图40A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变型的位数和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0B为示出了图40A所示关系的图示;
图41为示出了在图40A和40B中所示的范例中执行的二进制转换流程的说明图;
图42A到42D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二维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3为示出了格式信息码块的具体设置范例的说明图;
图44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二维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6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二维码另一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7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二维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7B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掩蔽图案的说明图;
图47C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八实施例要施加掩蔽的区域的说明图;
图48A到48D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利用程序显示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49A到49E为示出了从图48A到48D所示内容继续的内容显示的说明图;
图50为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产生二维码以实现产生方法的流程;
图51A和51B为示出了具有大量暗单元的二维码的说明图;
图52A和52B为示出了亮暗反转之后的二维码的说明图;
图53为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方法的验证系统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54为示出了产生和传输二维码的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55为示出了在验证装置一侧的验证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56为示出了在识别终端一侧的验证和确认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57为示出了图53所示系统的另一范例的方框图;
图58为示出了在实现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的方法的信息分布系统中执行的信息分布机制的说明图;
图59为示出了图58所示信息分布系统的配置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0为示出了在图58所示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处执行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61为示出了在图60所示流程中用于获取码图像的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62A为示出了广告内容ID信息的数据配置的说明图;
图62B为示出了访问报告配置的说明图;
图63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一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4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二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三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6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四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6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五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7A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六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以及
图67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变型的二维码的第七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着重于二维码(下文也称为“2D码”)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应当认识到,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在使用术语“矩形形状、轮廓或区域”时,该术语表示具有四个直角、相对边长度相同或所有边长度都相同的四边形的形状、轮廓或区域。而且,在整个该说明书中,在使用术语“正方形、轮廓或区域”时,该术语表示具有四个直角、所有边长度相同的四边形的形状、轮廓或区域。此外,在整个该说明书中,在使用术语“长方形、轮廓或区域”时,该术语特定地表示一对相对边的长度与另一对相对边的长度不同的“矩形形状、轮廓或区域”。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参考图1-4描述实现本发明的二维码的第一实施例。
图1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2D码的示意性说明图。图2A为示出了图1所示2D码的矩阵结构的说明图。图2B为示出了图1所示2D码码块的矩阵结构的说明图。图2C为示出了不同于图2B所示结构的码块结构范例说明图。图3为示出了用于读取图1所示2D码的光学信息读取器的示意性方框图。图4为示出了读取图1所示2D码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用虚线示出了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还用实线加阴影示出了数据码块11的位置。图1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2D码1具有多个设置(映射、绘制、表示、绘示或呈现)成矩阵的单元“C”,并包括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和4。2D码1被配置为一组设置成矩阵的单元,每组单元具有正方形轮廓。在图1的范例中,每列中单元数等于每行中单元数(11单元×11单元)。构成2D码1的码区(设置单元“C”的区域)是具有矩形轮廓的矩形区域。图1中所示的2D码的码区是具有正方形轮廓的正方形区域。在图1中,仅为一部分单元指定了附图标记“C”,对于其他单元省略了附图标记的指定。
所设置的单元通过其外边缘产生2D码1的边界(界限或周界),从而可以利用边界将2D码1与背景区分开。如何设置单元取决于设计,这意味着实际上边界的位置取决于如何设置各单元。在事先通过设计已确定边界位置的条件下给出如下说明。
而且,将多种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用于2D码1。以图1中所示的配置为例,即利用两种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例如黑色和白色单元)来配置的2D码1,给出如下说明。在整个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为黑单元指定附图标记“Cb”,为白单元指定附图标记“Cw”。
每个码块10都是由多个单元“C”组成的一组。图1中所示的2D码1具有数据码块11分区和误差校正码块12分区。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码块10水平取向或竖直取向,都具有矩阵结构和相同的形状。或者,码块的一部分可以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如图2C所示的形状)。本实施例的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都未掩蔽,亦即,为未掩蔽块,于是无需去掩蔽等即可译码。
每个数据码块11使用多个单元来表达对应于已编码且要被译码的数据的编码数据(数据码字)。在图1中所示的范例中,多个(图1中为八个)单元构成一个矩阵组。构成每个数据码块11的单元包括从预定的多种种类选择的一些种类的单元(在图1的范例中为两种,即白色和黑色)。
将每个数据码块11整体上配置成具有对应于待译码的编码数据(数据码字)的单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使单元的颜色与数字值相关。例如,使数据值“0”与白单元相关,数据值“1”与黑单元相关。
通过将数据码块11设置在其中心部分附近,用误差校正码块12(稍后介绍)包围数据码块11来配置本实施例的2D码1。在图6中所示的范例中,在2D码1的中心部分附近设置六个数据码块,四个误差校正码块12部分地包围数据码块11。
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由用于校正误差的校正码字构成。基于构成每个数据码块11的编码数据(数据码字)产生构成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误差校正码字。可以使用公知的Reed-Solomon误差校正过程作为根据数据码字产生误差校正码字的方法。
作为根据数据码字产生误差校正码字的方法,本实施例使用的是根据JIS×0510:2004(JIS×0510:2004,8.5误差校正)产生误差校正码字的方法。根据该方法,以二进制数表达数据码块11的数据码字。然后,将码字除以误差校正检测和校正中使用的多项式g(x)(JIS×0510:2004附录A)。将除法所得的余数用作误差校正码字。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都是用于以多个单元表达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误差校正码字的块。尽管在此使用基于JIS×0510的方法来产生误差校正码字,但用于产生误差校正码字的方法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公知方法。
2D码1的矩形区域具有四个边角5a-5d。在边角5a-5d中,被指定的边角5a(以下简称“指定边角5a”)设置有第一特定图案2。在图1的范例中,第一特定图案2具有正方形轮廓。形成第一特定图案2的外边缘的两条边确定了指定边角5a在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第一特定图案2充当着界定矩形区域中各个单元“C”的位置的要素。具体而言,第一特定图案2被用于界定由光学信息读取器(稍后介绍)获得的图像数据中指定边角5a的位置。同时,第一特定图案2被用于界定2D码1在图像数据中的方向。应当认识到,在整个本说明书中,不论2D码中包含的数据(待译码的数据)为何,都将“特定图案”配置成预定的图案。
图2中所示的第一特定图案2具有位于中心的一个第一色单元(黑单元2a)和包围第一色单元(黑单元2a)的第二色单元(白单元2b),从而形成矩形形状。此外,环形单元组(白单元2b的组)被第一色单元(黑单元2c)包围,构成最外侧的周边单元组。最外侧的周边单元组被配置成具有正方形轮廓,从整体上为第一特定图案2提供了矩形轮廓。
在形成码区(矩形区域)边缘(或边界)的四个边(四个边界6)中,沿着第一特定图案2所接触的边界(第一边界6a、6b)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用第二特定图案3、4将2D码1的码区与背景区分开。如下文将要介绍的,根据第二特定图案3、4,在进行读取时,矩形区域将与背景区分开,因此,码块10都将与背景区分开。
第二特定图案3位于矩形区域中与特定边角5a(第一特定图案2所处的边角)不同的边角5b(边角5b相当于“第二边角”的范例),提供末端图案3a来界定边角5b。将末端图案3a形成为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多个相同种类的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具体而言,末端图案3a具有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三个相同种类的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黑单元3a'。位于末端图案3a末端的黑单元3a'(距第一特定图案2最远的单元3a')具有两个形成外边缘的边,这确定了边角5b在码区中的边角位置。
第二特定图案3设置有中间特定图案3b,所述中间特定图案3b位于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3a之间。中间特定图案3b由以预定方式并列的多个不同颜色单元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将图案3b构造成如下图案,其中,交替并排特定颜色单元(图1中的白单元3b')和颜色与特定颜色不同的单元(图1中的黑单元3b'')。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第二特定图案4。具体而言,第二特定图案4位于与特定边角5a不同的边角5c(边角5c相当于“第二边角”的范例),提供末端图案4a来界定边角5c。也将末端图案4a形成为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多个相同种类的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具体而言,末端图案4a具有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三个相同种类的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黑单元4a'。位于末端图案4a末端的黑单元4a'(距第一特定图案2最远的单元4a')具有两个形成外边缘的边,这确定了边角5c在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3a、4a相当于“第一末端图案”的范例。
第二特定图案4设置有中间特定图案4b,所述中间特定图案4b的位于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4a之间。中间特定图案4b也由以预定方式并列的多个不同颜色的单元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将图案4b构造成如下图案,其中,交替并排特定颜色单元(图1中的白单元4b')和颜色与特定颜色不同的单元(图1中的黑单元4b'')。
在2D码1的码区中,在第一特定图案2的对角位置设置界定码区边角5d的末端图案7。将末端图案7配置成“L”形,其中连续地设置多个相同种类、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具体而言是连续设置三个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黑单元7a的“L”形)。在图1中,末端图案7的外边缘具有直角。直角外边缘确定了边角5d在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7相当于“第二末端图案”的范例。
在图1的范例中,没有指出与末端图案7相邻的单元有什么特别作用(由末端图案7、误差校正码块12和数据码块11包围的空白单元)。例如,可以改变数据码块11或误差校正码块12的设置,从而可以将空白单元用作设置码块的区域。或者,可以将空白单元配置成既不用于数据码块11又不用于误差校正码块12的剩余数据块。
在本实施例的2D码1中,第一特定图案2设置在码区的特定边角5a,而码块10的一部分设置在除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之外的边界的边上(即第二边界6c、6d的边上)。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码块10中,将沿第二边界6c、6d设置的码块称为“第二边界块”。在图1的范例中,误差校正码块12是沿第二边界6c、6d设置的,因此将这些误差校正码块12称为“第二边界块”。
将第二边界6c的边上的每个第二边界块12a(误差校正码块)配置成具有至少一个位于第二边界6c上的单元(图1中的黑单元),这一个单元具有与背景不同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具体而言,已知通过其设计,误差校正码块12具有连续并排的与背景颜色相同的单元的概率非常低。本实施例利用误差校正码块12的这种功能属性来确保在第二边界6c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具有与背景不同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位于另一第二边界6d的边上的第二边界块12b(误差校正码块)。亦即,配置每个第二边界块12b,从而在第二边界6d的位置上设置至少一个具有与背景不同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黑单元)。图1中所示的范例被配置成具有白色背景,并定位第二边界块12a、12b,分别在第二边界6c、6d设置至少一个具有与背景不同颜色的黑单元。因此,利用黑单元作为标记,确保了以高精确度界定第二边界6c、6d。稍后将介绍用于界定的具体方法。
在第二边界的每个处为图1所示的范例提供多个(图1中为两个)误差校正码块12。不过,这样做并非意在限制,而是,如果沿第二边界6c、6d的每个提供至少一个误差校正块12就是令人满意的。于是,块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更多。
如图2A所示,将2D码1的码区配置成具有L×L矩阵的正方形区域,其中在一个边上设置奇数“L”个单元。在图2A所示的范例中,L=11,亦即,将码区构造成具有11×11矩阵的正方形形状。而且,将第一特定图案2构造成具有M×M矩阵的正方形轮廓,其中,在每个边上设置奇数“M”个单元,其中L>M。在图2A的范例中,M=5,亦即,将第一特定图案2构造成具有5×5矩阵的正方形形状。
第二特定图案3、4都被构造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并排偶数“N”个单元(在图2A中N=6),其中N=L-M,该直线形状的长度对应于单元数量。设置图案3、4,使得其纵向外边缘分别沿第二边界6c、6d延伸。如图2A和2B所示,每个码块10都具有一边上的偶数“A”个单元和另一边上偶数“B”个单元,以实现具有A×B矩阵的矩形配置。具体而言,将各个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均构造成具有2×4或4×2矩阵的矩形形状。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产生本实施例的2D码1的方法。
可以利用包括CPU和存储器的信息处理机(例如计算机)来产生本实施例的2D码1。在产生2D码1期间,首先获得要产生的2D码1的数据值(待译码的数据)。此外,通过计算产生对应于相应数据值的误差校正码。然后,产生对应于数据值的数据码块,也产生对应于误差校正码的误差校正码块。依次设置所产生的数据码块和误差校正码块。在设置码块期间,按照逆向次序从最后一个(图1中的第四误差校正码块12)开始依次设置误差校正码块。在设置了顶部误差校正码块12后,然后按照逆向次序依次设置数据码块11。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以每个边界6的位置作为开始位置,按照逆向次序,沿每个边界6从最后一个开始依次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例如,沿第二边界6c设置最后一个误差校正码块12(图1中的第四误差校正码块12),使其位于边角5b附近的位置。然后,沿着第二边界6c、6d依次设置第三、第二和第一误差校正码块12。在已经设置了顶部(第一)误差校正码块12后,从最后一个(图1中的第六数据码块11)开始依次设置数据码块11。利用这种设置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沿着第二边界6c、6d均匀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
在下文中介绍如何读取本实施例的2D码1的范例概况。
例如,可以利用如图3所示的光学信息读取器20读出本实施例的2D码1。图3中所示的光学信息读取器20包括光学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和电源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照明光源21、光接收传感器23、滤光器25和成像透镜27。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器35、控制电路40、操作开关42和液晶显示器46。电源系统包括电源开关41和电池49。
光学系统包括照明光源21、光接收传感器23、滤光器25和成像透镜27。照明光源21充当能发射照明光“Lf”的照明光源,包括LED以及设置于LED发光侧的扩散透镜和聚光透镜。在本实施例中,在光接收传感器23的两侧都提供照明光源21。确保光源21能够向对象“R”发射照明光“Lf”,要通过外壳(图3中未示出)的读取端口读取该对象。对象“R”例如相当于显示媒体,例如包装容器或包装纸或标签。例如,通过印刷或直接标记在要读取的这种对象“R”上形成本实施例的2D码1。
确保光接收传感器23能够接收反射光“Lr”,反射光“Lr”对应于发射到对象“R”或2D码1并从对象“R”或2D码1反射的光。例如,光接收传感器23对应于区域传感器,在区域传感器中以二维方式设置光接收元件,即固态成像装置,例如C-MOS或CCD。将光接收传感器23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使得光接收表面23a能够接收经过成像透镜27入射的光。
而且,滤光器25为低通滤光器,能够通过波长等于或小于反射光“Lr”波长的光并能够阻挡波长超过反射光“Lr”波长的光。于是,滤光器25抑制了不必要的光入射到光接收传感器23上,不必要的光波长超过反射光“Lr”的波长。成像透镜27充当成像光学系统,能够收集通过读取端口从外界入射的光并在光接收传感器23的光接收表面23a上形成图像。例如,成像透镜27包括镜头筒以及装在镜头筒中的多个聚光透镜。
在下文中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的概要。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放大器电路31、A/D转换器电路33、存储器35、地址产生电路36、同步信号发生电路38、控制电路40、操作开关42、LED43、蜂鸣器44、液晶显示器46和通信接口48。从名称就可明了,微型计算机系统可以充当微型计算机(信息处理机),主要由控制电路40和存储器35构成。于是,微型计算机系统能够以硬件和软件方式处理信号,即由上述光学系统采集的2D码1的图像信号。控制电路40还控制着光学信息读取器的整个系统。
通过将光学系统的光接收传感器23输出的图像信号(模拟信号)输入到放大器电路31中,以预定增益对其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电路33,以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将数字化图像信号,即图像数据(图像信息)输入到存储器35,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区中。配置同步信号发生电路38,使其能够为光接收传感器23和地址产生电路36产生同步信号。配置地址产生电路,使其能够基于从同步信号发生电路38供应的同步信号来产生要存储在存储器35中的用于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地址。
存储器35为半导体存储器件。例如,RAM(DRAM、SRAM等)和ROM(EPROM、EEPROM等)相当于存储器35。配置存储器35中的RAM,从而能保证上述图像数据存储区的安全,并且还能够保证操作区和读取条件表的安全。控制电路4在执行诸如计算操作和逻辑操作之类的过程期间使用操作区和读取条件表。事先在ROM中存储预定程序以及其他程序,该预定程序例如能够执行稍后将介绍的读取过程和分析过程,其他程序例如是系统程序,其能够控制各个硬件,例如照明光源21和光接收传感器23。
控制电路40是能够控制整个光学信息读取器20的微型计算机,包括CPU、系统总线和输入/输出接口。控制电路40可以由信息处理机和存储器35一起构成,于是能够执行信息处理的功能。配置控制电路40,使得能够经控制电路中包括的输入/输出接口与各种输入/输出装置(外围装置)建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将控制电路40连接到电源开关41、操作开关42、LED43、蜂鸣器44、液晶显示器46和通信接口48。通信接口48连接到主机HST,主机例如对应于光学信息读取器20的高阶系统。电源系统包括电源开关41和电池49。用于从电池49向上述各种装置和电路供应的驱动电压适于由通过电源开关41的控制电路40的开关控制来施加或不施加。
如上所述配置的光学信息读取器20如下所述那样执行读取过程。首先,操作员可以执行预定操作(例如操作开关42的导通操作),以开始图4所示的读取过程,从而执行图像数据采集过程(步骤S1)。在图像数据采集过程中,控制电路40首先参照同步信号向照明电源21输出发射信号。照明电源21接收到发射信号并通过让LED发光来发射照明光“Lf”。然后,向2D码1发射的照明光“Lf”被反射,反射光“Lr”通过读取端口和滤光器25进入成像透镜21。然后,由成像透镜27在光接收传感器23的光接收表面23a上形成2D码1的图像,即码图像。因此,暴露构成光接收传感器23的光接收元件,从而从相应的暴露光接收元件输出对应于2D码1的光接收信号。光接收信号构成2D码1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存储器35中。
之后,对在步骤S1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界定2D码1的码区的处理(步骤S2)。在该界定过程中(步骤S2),从2D码1的图像数据界定边界6。用于界定边界6的方法可以是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10-198754中披露的方法。或者,可以优选使用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2000-353210中披露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统计亮暗变化点来提取码区。在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2000-353210中披露的技术中,针对双色2D码检测亮暗变化。于是,可以将该技术类似地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双色2D码。
在利用三种或更多种单元构造2D码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修改图1的配置获得的多色码,或除了本实施例之外的配置,稍后将要介绍这些配置),用于界定边界的方法基本也是相同的。具体而言,可以仅仅确保所采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在沿扫描线进行扫描时表示任一种颜色的值变成表示其他颜色的值的变化。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中提出了各种技术来在不同颜色区域之间生成差别。因此,可以利用其他公知方法执行区域界定。简而言之,如果像在本实施例中那样沿矩形区域的边界6a-6b设置颜色与背景颜色不同的单元,可以利用各种图像处理方法界定不同颜色的单元。然后,通过连接不同颜色单元的外边缘,可以精确地提取出矩形区域的边界。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的2D码1中,分别为边角5a、5b、5c和5d提供第一特定图案2、末端图案3、末端图案4和末端图案7,每个图案都设置有界定外边缘并具有与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单元。因此,任何图像处理技术都可以可靠地界定边角5a、5b、5c和5d。此外,在边角5a和5b之间提供中间特定图案3b,使其沿第一边界6a延伸,通过颜色与背景颜色不同的单元配置中间特定图案3b。此外,在边角5a和5c之间提供中间特定图案4b,使其沿第一边界6b延伸,通过颜色与背景颜色不同的单元配置中间特定图案4b。因此,也可以利用任何图像处理技术可靠地界定第一边界6a、6b。
此外,在边角5b、5d之间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第二边界块12a),沿第二边界6c设置颜色与背景颜色不同的单元。此外,在边角5c、5d之间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第二边界块12b),沿第二边界6d设置颜色与背景颜色不同的单元。因此,也可以利用任何图像处理技术可靠地界定第二边界6c、6d。
于是,在第二边界块12a、12b中,确保外侧长边分别沿第二边界6c、6d延伸。而且,在第二边界块12a、12b的每个中,确保分别在第二边界6c、6d设置较大数量的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二边界块12a、12b的每个中,可以将位于边界6(第二边界6c、6d)的所有部分与背景颜色相同的概率视为近似为零。
再次参考图4,在步骤S2界定码区之后,执行基于所界定的码区和第一特定图案界定2D码方向的过程(步骤S3)。具体而言,检测第一特定图案2存在于所界定矩形区域的哪个边角中。一旦检测到第一特定图案2的位置,就意味着已经界定了图像数据中2D码的方向(姿态)。
接下来,基于已经界定了其位置和方向的码区执行译码过程(步骤S4)。在本实施例中,事先在光学信息读取器20中存储码种类。于是,基于码区的尺寸和每个特定图案(第一特定图案2、第二特定图案3、4和末端图案7)的构造界定了码种类。然后,针对个体数据码块进行译码,同时基于误差校正码块12校正误差。
上面所述的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下文所述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的2D码1中,在码区的特定边角5a设置第一特定图案2,沿着第一特定图案2所接触的第一边界6a、6b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于是,在用于读出2D码1的图像数据中,基于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4可以用高精度容易地界定码区的边(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的部分。
而且,未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或4的每个第二边界6c、6d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码块10,其中,在第二边界6c或6d处设置至少一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不同的单元(不同颜色单元)。于是,基于相关这些码块10的不同颜色单元,也可以用高精度容易地界定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界之外的边(第二边界6c、6d)。
此外,进行如下配置,即,设置码块10,使其沿除了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上的边界之外的边界(即第二边界6c、6d)延伸,且可以由码块10界定第二边界6c、6d。于是,与通过特定图案界定所有边界6的配置相比,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分配给非数据的单元数量。换言之,可以有效增加分配给数据的单元数量。
此外,在第二边界6c、6d的每个处设置至少一个误差校正码块12。从功能属性上讲,误差校正码块12具有长串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相同的单元的概率非常低。使用这种误差校正码块12界定边界6可以实现利用校正误差必需的数据对边界6进行高精度界定。于是,可以实现一个优选范例,通过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分配给非数据的单元数量。
而且,码区为配置成具有L×L矩阵的正方形区域,其中沿一个边设置奇数“L”个单元。在正方形区域中,沿一个边设置第一特定图案2,其具有有着M×M矩阵的正方形轮廓,其中,在一个边上设置奇数“M”个单元,其中L>M。因此,可以确保除第一特定图案2的部分之外的沿码区的每个边(第一边界6a、6b)的部分保持为具有偶数(L-M)个单元的区域。于是,沿着第一边界6a、6b在整个相应的剩余区域中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通过这种方式,矩形区域的每个特定边(第一边界6a、6b)都完全设置了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或4,从而能与背景可靠地区分开。
除了上述配置之外,确保设置码块10,每个码块10都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设置成偶数“A”×偶数“B”的单元矩阵。这可以辅助在除第一特定图案之外的每个区域中,即在设置了第二特定图案3和4的边附近的每个区域中,高效地设置码块10。于是,不必设置大量的均具有特定形状(例如,短边长度仅对应于一个单元的细长形状)的码块。
此外,码区被配置成具有特定边角5a(第一特定图案2中包括的边角)并具有其他第二边角5b、5c,在第二边角处分别设置表示边角5b、5c的末端图案3a、4a(第一末端图案)。利用这种配置,通过特定边角5a处的第一特定图案2可以实现与背景的良好区分,还可以通过分别位于第二边角5b、5c处的末端图案3a、4a(第一末端图案)实现与背景的良好区分。换言之,在读取2D码1时,可以通过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4可靠地界定码区中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第一边界6a、6b)。而且,可以可靠地界定每个边(第一边界6a、6b)的两个端部。界定每个边的两个端部可以帮助界定相邻延伸的两个边(即第二边界6c、6d)。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界定整个矩形区域的精确度。
末端图案3a、4a(第一末端图案)均被构造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多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相同的单元。这可以容易地实现有助于界定第二边角5b、5c的构造。而且,由于每个第一末端图案都具有直线形状,因此不需要与第一末端图案相邻的每个块的形状具有复杂形状。于是,可以有效地利用第一末端图案的周围区域。
此外,码区具有界定矩形区域的边角5d的末端图案7(第二末端图案),该末端图案7设置在第一特定图案2的对角位置。于是,对于特定边角5a而言,可以通过第一特定图案2与背景做出良好的区分,对于对角设置的边角5d而言,也可以通过末端图案7与背景做出良好区分。此外,不仅可以通过码块10,而且可以通过末端图案7来界定第二边界。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界定整个矩形区域的精确度。
此外,将末端图案7(第二末端图案)构造成具有“L”形状,其中连续设置多个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具有这种形状的末端图案7可以容易地实现能帮助界定设置在第一特定图案2的对角位置的边角5d的配置。具体而言,L形末端图案7的轮廓还可以有助于识别从对角处的边角5d延伸的两边(即第二边界6c、6d)。通过这种方式,利用末端图案7和码块10还可以明确界定第二边界6c、6d。
[第二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介绍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及变型中,为了省略解释给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5为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2D码12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5用虚线示出了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还用实线加阴影示出了压缩数据码块13的位置。图5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唯一差别在于码块10的结构和设置,其余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因此,以下介绍着重在差别上。
本实施例的2D码120也被配置成具有正方形形状的码区,其中沿一个边设置奇数“L”个单元以提供L×L矩阵。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码区具有11×11矩阵的正方形形状。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配置2D码120的边界6。具体而言,第一特定图案2、第二特定图案3、4和末端图案7的配置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配置相同。在图5所示的范例中,也将每个码块10配置成具有矩形形状,其中沿一个边设置偶数“A”个单元,沿另一边设置偶数“B”个单元,由此提供A×B矩阵。具体而言,将压缩数据码块13和误差校正码块12的每个形成为2×4或4×2矩阵的矩形形状。
本实施例的码块10包括其中存储有压缩数据的压缩数据码块13。在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的第一边界6a、6b之外的边界6(即,未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第二边界6c、6d)的边上设置多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一部分(第二边界块13a、13b)。配置压缩数据码块13(第二边界块13a、13b)的每一个,使得在第二边界6c或6d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不同的单元(图5中的黑单元)。可以在第二边界6c、6d的每个处设置至少一个压缩数据码块13。在图5的范例中,沿第二边界6c、6d的每个设置两个压缩数据码块13。
利用公知的压缩方法压缩要编码的数据,接着将压缩数据形成块,由此获得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压缩算法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压缩算法,例如行程(run-length)编码过程或Huffman编码过程。例如,假设利用行程编码对“0000000000001111”表达的信息译码。可以通过设置“0”、“1100”、“1”和“0100”,即通过“0110010100”来表达包含十二个连续的0(在二进制数中为“1100”)和四个连续的1(在二进制数中为“0100)的信息,从而需要较少的位数。结果,可以防止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具有长串的颜色与背景颜色相同的单元。
在图5的范例中,确保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长边沿第二边界6c或6d定位。于是,当某一压缩数据码块13具有任何信息时,压缩数据码块13沿第二边界6c或6d的一部分(即全部四个单元)整体上与背景颜色具有相同颜色的概率非常低。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一部分设置于一个第一边界6a的第二特定图案3的内侧。将这种压缩数据码块13称为“内部块”13c。而且,多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一部分设置于另一第一边界6b的第二特定图案3的内侧。将这种压缩数据码块13称为“内部块”13d。此外,还沿着第二特定图案3的内侧提供上述第二边界块13a的一部分。而且,还沿着第二特定图案4的内侧提供上述第二边界块13b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实施例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优点类似的优点。具体而言,可以很好地将背景与码区区分开。此外,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分配给非数据的单元数量。换言之,可以有效增加分配给数据的单元数量。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将压缩数据码块13用作要提供于第二边界6c、6d处的码块。从功能实质来讲,压缩数据码块13具有长串的饱和度、色调和/或亮度与背景相同的单元的概率非常低。使用这种压缩数据码块13来界定边界6可以减少数据量,并且可以实现利用待译码数据以高精度界定边界6。于是,可以实现一个优选范例,通过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分配给非数据的单元数量。
此外,沿着分别提供于第一边界6a、6b的第二特定图案3、4的内侧设置压缩数据码块13(内部块13c、13d等)。利用这种配置,不仅可以通过第二特定图案3、4,而且(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压缩数据码块13来将码区与背景区分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边界6a、6b被错误地识别。例如,即使在因为灰尘等导致第二特定图案3、4部分缺失时,也可以精确界定图案内侧所提供的压缩数据码块13的位置。因此,基于压缩数据码块13的位置可以很好地估计真实边界6。
[第三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三实施例。图6为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2D码13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6也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二特定图案133、134都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并且使用了多色单元。本实施例构造的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部分相同。因此,下面的介绍将主要着重在差别,将省略有关配置相同部分的解释。在图6所示的范例中,第一特定图案2、末端图案7、第一边界6a、6b以及第二边界6c、6d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配置相同。而且,多个数据码块11和多个误差校正码块12均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矩阵相同的矩阵,但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多色单元构成。
尽管第一实施例以两种单元例示了2D码1,但利用三种或更多种单元将本实施例的2D码130构造成所谓的“彩色码”。在图6的范例中,由八种不同颜色的单元配置2D码130,包括黑单元、白单元、红单元、绿单元、蓝单元、青单元、紫单元和黄单元。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整个该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将黑单元表示为“Cb”,将白单元表示为“Cw”。而且,将绿单元表示为“Cg”,红单元表示为“Cr”,蓝单元表示为“Cu”,黄单元表示为“Cy”,青单元表示为“Cn”,紫单元表示为“Cm”。
例如,如果使用了八种预定颜色,就可以利用八种不同颜色单元中的颜色构造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具体而言,使每种单元颜色与数字值相关。例如,使数据值“0”与第一颜色“白”相关,数据值“1”与第二颜色“红”相关,数据值“2”与第三颜色“绿”相关,数据值“3”与第四颜色“蓝”相关,数据值“4”与第五颜色“紫”相关,数据值“5”与第六颜色“黄”相关,数据值“6”与第七颜色“青”相关,数据值“7”与第八颜色“黑”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在码区的边界6中,除设置了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界之外的边界(即未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边界6c、6d)也设置有码块10的一部分,使得沿其延伸。具体而言,沿一个第二边界6c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的每个(第二边界块12a),使得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至少一个单元(颜色为八种颜色中的一种但不是白色的单元)设置在第二边界6c的位置处。
而且,沿另一第二边界6d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第二边界块12b),使得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至少一个单元(颜色为八种颜色之一但不是白色的单元)设置在第二边界6d的位置处。这种用于产生误差校正码块12的方法基本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相同。具体而言,可以利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基于用于每个数据码块11的数据码字产生误差校正码字。然后,可以由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表达所产生的误差校正码字。第一实施例利用双色单元构造的块表达误差校正码字,而本实施例利用多色单元构造的块表达误差校正码字。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码区边界的四个边(四个边界6)中,第一特定图案2所接触的边界(第一边界6a、6b)设置有第二特定图案133、134。也将第二特定图案133、134的每个构造成包括多个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的图案。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特定图案3、4类似,在执行读取过程中,每个第二特定图案133、134充当标志,使2D码1的码区与背景区分开。
第二特定图案133包括与矩形区域中的特定边角5a(设置第一特定图案2的边角)不同的边角5b(相当于“第二边角”的范例)。通过在边角5b设置界定边角5b的末端图案132来构造特定图案133。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特定图案133中,仅有末端图案132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末端图案3a的结构不同的。将末端图案132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按预定次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
具体而言,由按照所述次序设置的三种单元,即蓝单元132a、红单元132b和黑单元132c来构成末端图案132。边角5b在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由形成黑单元132c的外边缘的两条边确定。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二特定图案133包括设置于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132之间的中间特定图案3b。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第二特定图案134。具体而言,第二特定图案134包括与矩形区域中的特定边角5a不同的边角5c(相当于“第二边界”的范例)。通过在边角5c设置界定边角5c的末端图案135来构造特定图案134。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特定图案134中,仅有末端图案135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末端图案4a的结构不同的。也将末端图案135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按预定次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具体而言,类似于另一末端图案132,由按照所述次序设置的三种单元,即蓝单元135a、红单元135b和黑单元135c来构成末端图案135。边角5c在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由形成黑单元135c的外边缘的两条边确定。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二特定图案134包括设置于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134之间的中间特定图案4b。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132、135的每个相当于“第一末端图案”的每个的范例。
在本实施例的2D码130中,将第二特定图案133、134的每个构造成包括多个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的图案。采用这种方式,通过与背景相邻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单元,可以在背景和矩形区域之间做出良好区分。
将末端图案132、135的每个(第一末端图案)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按预定次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个单元。多个不同种类单元的这种设置可以在读取2D码130时帮助识别每个单元的设置和形状。而且,通过确认是否以预定次序设置单元,可以对第二边角的适当性做出正确确定。因此,可以就图案的形状和细节来界定每个第二边角,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界定的精确度。此外,由于末端图案132、135的每个(第一末端图案)都具有直线形状,因此可以不必要求与末端图案132、135相邻的每个块具有如此复杂的形状。于是,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末端图案132、135的邻近区域。
[第四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介绍第四实施例。图7为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2D码14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7用虚线示出了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还用实线加阴影示出了数据码块11的位置。图7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2D码140具有设置成矩阵的多个单元“C”(仅为图7中一部分单元指定了附图标记“C”,省略了为其他单元指定附图标记)。2D码140包括多个码块10、第一特定图案2(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以及第二特定图案143、144。将本实施例的2D码140配置成具有正方形轮廓的形状,其中将多个单元“C”设置成矩阵,以形成一组单元。具体而言,在2D码140中竖直和水平设置同样数量的单元(21个单元×21个单元)。
将2D码140配置成具有矩形码区,该矩形码区具有界定码区的四个线性边界106。将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每个边界(第一边界106a、106b)配置成具有比第一实施例的每个边界6更大的长度。分别沿第一边界106a、106b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43、144。也将除沿其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43、144的边界106(第一边界106a、106b)之外的其他边界106(即,未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第二边界106c、106d)配置成具有比第一实施例的边界6更大的长度。
2D码140的码区(由多个单元“C”构成的区域)也具有矩形轮廓,以提供矩形区域。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将码区形成为具有正方形轮廓的正方形区域。
构成2D码140的单元“C”是从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中选择的单元。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图7中所示的2D码140也是由两种种类的不同颜色单元(黑单元和白单元)构成的。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用于2D码140的每个码块10是八个一组的单元“C”。码块10包括数据码块11的分区和误差校正码块12的分区。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码块10的一部分以具有2×4或4×2矩阵,且其他码块10具有不同形状。而且,有一些码块10每个都被划分成两个或更多区域。类似于第一实施例,2D码140的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都未被掩蔽。换言之,将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配置成非掩蔽块,于是无需去掩蔽等就可以进行译码。
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配置每个数据码块11。具体而言,将每个数据码块11配置成利用多个单元表达编码数据(数据码字)的块,编码数据是通过对待译码的数据编码获得的。构成每个数据码块11的单元是从两种单元(黑单元或白单元)的任一种选择的。利用两种单元表达数据码字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2D码140中,数据码块11也设置在误差校正码块12包围的2D码140的中心部分。在图7所示的范例中,在2D码140的中心部分设置二十九个数据码块11。码块11被十六个误差校正码块12包围。
通过误差校正码字配置各误差校正码块12,用于校正数据码块11的误差。基于数据码块11产生误差校正码字的方法以及利用两种单元表达误差校正码字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那些方法相同。
在形成码区边界的四个边(四个边界106)中,第一特定图案2所接触的边界(第一边界106a、106b)拥有第二特定图案143、144,以便沿相应边界延伸。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特定图案3、4类似,第二特定图案143、144适于充当标记,使2D码140的码区与背景区分开。于是,这样进行配置,即,在进行读取时,可以根据第二特定图案143、144将矩形区域与背景区分开。
第二特定图案143设置在与特定边角5a(设置第二特定图案2的边角)不同的边角5b(第二边角)处,拥有界定边角5b的末端图案143a。末端图案143a被配置成具有“L”形状,其中连续设置相同种类,即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个单元(在图7中,是连续设置四个黑单元143a'的“L”形状)。具体而言,线性地设置三个黑单元143a',并在垂直于并排三个黑单元143a'的方向(即沿着第一边界106a的方向)的方向(即沿着第二边界106c的方向)上设置另一个从三个黑单元143a'的末端突出的黑单元143a'。换言之,将末端图案143a的外边缘配置成具有直角。于是,边角5b在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由形成末端图案143a的外边缘的两条边确定。
在第二特定图案143中,在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143a之间设置中间特定图案143b。通过以预定方式并排具有多种颜色的单元来配置中间特定图案143b。具体而言,交替设置特定颜色的单元(图7中的白单元143b')和另一特定颜色的单元(图7中的黑单元143b''),以配置该图案。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第二特定图案144。具体而言,第二特定图案144设置在与特定边角5a不同的边角5c(第二边角)处,拥有界定边角5c的末端图案144a。末端图案144a也被配置成具有“L”形状,其中连续设置相同种类,即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个单元(在图7中,是连续设置四个黑单元144a'的“L”形状)。具体而言,线性地设置三个黑单元144a',并在垂直于并排三个黑单元144a'的方向(即沿着第一边界106b的方向)的方向(即沿着第二边界106d的方向)上设置另一个从三个黑单元144a'的末端突出的黑单元144a'。换言之,将末端图案144a的外边缘配置成具有直角。于是,边角5c在矩形区域中的位置由形成末端图案144a的外边缘的两条边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143a、144a相当于“第一末端图案”的范例。
在第二特定图案144中,在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144a之间也设置中间特定图案144b。通过以预定方式并排具有多种颜色的单元来配置中间特定图案144b。具体而言,交替设置白单元144b'和黑单元144b''来配置该图案。
在2D码140的码区(矩形区域)中,在第一特定图案2的对角位置设置界定码区边角5d的末端图案147。末端图案147包括具有预定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第一单元(白单元147a)以及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第一单元(白单元147a)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第二单元(黑单元147b)。具体而言,将末端图案147配置成具有矩形形状,其中在八个黑单元147b包围的中心设置一个白单元147a。在图7中,将末端图案147的外边缘配置成具有直角。边角5d在矩形区域中的位置由直角外边缘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147相当于“第二末端图案”的范例。
在图7的2D码140中,在码区的边界106中,同样确保除设置有第二特定图案143、144的边界(即第一边界106a、106b)之外的边界(即第二边界106c、106d)设置有码块10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码块10中,将设置于第二边界106c、106d的边上的那些码块称为“第二边界块”。在图7所示的范例中,沿第二边界106、106d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这些误差校正码块12构成第二边界块。
配置一个第二边界106c的边上的每个第二边界块12a(误差校正码块),使得在第二边界106c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元。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位于另一第二边界106d的边上的第二边界块12b(误差校正码块)。亦即,配置另一个第二边界106d的边上的每个第二边界块12b,使得在第二边界106d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元。在本实施例中,背景具有白色,并设置每个第二边界块12a、12b,使得在第二边界106或106d处设置至少一个颜色(黑色)与背景的颜色不同的单元。
在图7中,沿着第二边界106c、106d,在除了沿第二边界106c、106d设置了第二特定图案143、144和末端图案147的那些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多个误差校正码块12。然而,如果沿第二边界106c或106d设置至少一个误差校正码块12,将是令人满意的。或者,可以与误差校正码块12一起设置其他块(例如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码块11或压缩数据码块13),使其沿第二边界106c、106d延伸。在图7中,沿第二边界106c或106d设置每个被配置成具有2×4或4×2矩阵的误差校正码块12,使得误差校正码块12的长边将沿第二边界106c或106d延伸。于是,在这种矩阵的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中,确保一半的单元位于第二边界106c和106d。
也将本实施例的2D码140的码区形成为正方形区域,其中沿一个边设置奇数“L”个单元,以提供L×L矩阵(图7中L=21,以提供21×21矩阵)。将第一特定图案2的轮廓形成为正方形形状,其中设置奇数“M”个单元,以提供M×M矩阵,其中L>M(在图7中M=5,以提供5×5矩阵)。将第二特定图案143、144的每一个形成为直线形状,其中并排奇数“N”个单元(在图7中N=16),其中N=L-M,其长度对应于并排单元的数量。将大部分码块10配置成具有矩形形状,其中沿一边设置偶数“A”个单元,沿另一边设置偶数“B”个单元,以提供A×B矩阵(在图7中为2×4或4×2矩阵)。
在本实施例中,沿一个第一边界106a处的第二特定图案143内侧设置多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一部分。这种误差校正码块12被称为“内部块12c”。而且,沿着另一第一边界106b处的第二特定图案144的内侧设置多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一部分。这种误差校正码块12被称为“内部块12d”。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沿第二边界106c、106d的一部分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45、146,从而能够使码块10与背景区分开。第三特定图案145位于第二边界106c中部,与末端图案143a、147有一定距离。特定图案145具有直线部分,其中连续设置多个相同种类,即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具体而言,是连续设置三个黑单元145a的直线部分)。该直线部分沿第二边界106c设置。而且,其中连续设置了三个白单元145b的另一直线部分位于设置有黑单元145a的该直线部分的内侧,使得它们彼此相邻。沿第二边界106c设置第二边界106c处的误差校正码块12(第二边界块12a),避免了第三特定图案145。
在本实施例的2D码140中,确保码块10的单元的一半或更多(四个或更多单元)位于第三特定图案145和末端图案143a之间。于是,这样进行配置,即,可以在第三特定图案145和末端图案143a之间设置2×4或4×2矩阵的误差校正码块12,每个长边沿第二边界106c延伸。而且,确保码块10的一半或更多单元(四个或更多单元)位于第三特定图案145和末端图案147之间。于是,这样进行配置,即,可以在第三特定图案145和末端图案147之间设置2×4或4×2矩阵的误差校正码块12,每个长边沿第二边界106c延伸。于是,确保在第三特定图案145的相应侧边上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每个码块12都位于第二边界106c处。
第三特定图案146与第三特定图案145具有相同的形状。特定图案146具有直线部分,其中连续设置多个相同种类,即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具体而言,是连续设置三个黑单元146a的直线部分)。该直线部分沿第二边界106d设置。而且,其中连续设置了三个白单元146b的另一直线部分位于设置有黑单元146a的该直线部分的内侧,使得它们彼此相邻。沿第二边界106d设置第二边界106d处的误差校正码块12(第二边界块12b),避免了第三特定图案146。
对于第三特定图案146,也确保码块10的一半或更多的单元(四个或更多单元)位于第三特定图案146和末端图案144a之间。于是,这样进行配置,即,可以在第三特定图案146和末端图案144a之间设置2×4或4×2矩阵的误差校正码块12,每个长边沿第二边界106d延伸。而且,确保码块10的一半或更多单元(四个或更多单元)位于第三特定图案146和末端图案147之间。于是,这样进行配置,即,可以在第三特定图案146和末端图案147之间设置2×4或4×2矩阵的误差校正码块12,使每个长边沿第二边界106d延伸。于是,也确保了在第三特定图案146的相应侧边上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每个码块12都位于第二边界106d处。
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实施例能够实现下文所述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沿第二边界106c、106d的部分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45、146,从而能够使码块与背景区分开。设置沿第二边界106c、106d设置的码块10(误差校正码块12)分别避免了第三特定图案145、146。利用这种配置,在进行读取时,可以分别由第三特定图案145、146可靠地界定第二边界106c、106d的部分。可以利用码块10(误差校正码块12)明确地界定分别未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45、146的第二边界106c、106d的其余部分。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持数据区,而可以以高精度界定第二边界106c、106d。
末端图案143a、144a(第一末端图案)均被构造成具有“L”形状,其中连续设置多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相同的单元。于是,可以容易地实现有助于界定边角5b、5c(第二边角)的配置。具体而言,L形的末端图案143a、144a(第一末端图案)也可以帮助识别分别从边角5b、5c(第二边角)延伸的两个边。于是,可以明确地界定从相应边角延伸的第二边角和两个边。
此外,沿第二特定图案143、144的内侧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内部块12c、12d等),第二特定图案143、144分别是沿着第一边界106a、106b设置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通过第二特定图案143,144,而且可以在需要时通过误差校正码块12来实现码区和背景之间的区分。于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边界106a、106b被错误地识别。例如,即使在因为灰尘等导致第二特定图案143、144部分模糊时,也可以精确界定图案内侧所呈现的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因此,基于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可以很好地估计真实边界。
此外,末端图案147(第二末端图案)包括具有预定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第一单元(白单元147a)以及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第一单元不同的第二单元(黑单元147b)。具体而言,将末端图案147配置成具有矩形形状,其中第一单元(一个白单元147a)位于第二单元(八个黑单元147b)包围的中心。于是,可以容易地实现这样的配置,其能够更容易地界定与特定边角5a(设置第一特定图案的边角)对角的边角5d。而且,具有矩形形状的末端图案147(第二末端图案)的轮廓也可以帮助识别从对角边角5d延伸的两个边(第二边界106c、106d)。于是,可以利用末端图案147和码块10(误差校正码块12)更好地界定第二边界106c、106d。
可以如图8所示修改图7中所示的配置。图8为示出了图7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变型的说明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8所示的2D码340与图7所示的2D码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特定图案345、346具有不同的配置,且使用三种或更多种单元(例如像第三实施例中那样使用八种不同颜色的单元)来形成彩色码。将其余部分配置成图7中所示的2D码中那样。因此,将省略关于配置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如图8和9中所示,通过多种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在图9中为六种,即青单元345a、黄单元345b、红单元345c、绿单元345d、白单元345e和黑单元345f)配置第三界定图案345。在这些单元中,以预定的颜色顺序沿第二边界106c线性设置三种单元。在图8和9中,沿第二边界106c,从边角5b一侧开始按照青单元345a、黄单元345b和红单元345c的预定顺序并排设置单元。还沿着这三个单元(第二边界106c处的青单元345a、黄单元345b和红单元345c)的内侧,从边角5b一侧开始按照绿单元345d、白单元345e和黑单元345f的预定顺序并排设置其他单元。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第三特定图案346。具体而言,由多种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元配置第三界定图案346(在图8中为六种,即青单元346a、黄单元346b、红单元346c、绿单元346d、白单元346e和黑单元346f)。在这些单元中,以预定的颜色顺序沿第二边界106d线性设置三种单元。在图8和9中,沿第二边界106d,从边角5c一侧开始按照青单元346a、黄单元346b和红单元346c的预定顺序并排设置单元。还沿着这三个单元(第二边界106d处的青单元346a、黄单元346b和红单元346c)的内侧,从边角5c一侧开始按照绿单元346d、白单元346e和黑单元346f的预定顺序并排设置其他单元。
如图8和9中所示,通过按预定顺序设置不同种类的多个单元来配置第三特定图案345、346可以帮助在进行读取时更容易地识别2D码340的设置和形状。此外,确认是否按预定顺序设置单元也必需要识别出第三特定图案345、346的适当性。因此,可以根据图案的形状和细节来界定第二边界106c、106d的部分,由此进一步提高界定第二边界106c、106d的精确度。
[第五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介绍第五实施例。图10为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2D码15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10也用虚线示出了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还用实线加阴影示出了数据码块11的位置。图10也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
如图10所示,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图1所示)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特定图案3、4变为第二特定图案153、154,并确保空白单元(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153之间的单元,以及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154之间的单元)用于其他目的。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配置2D码150的其他部分。因此,下面的介绍将着重于差别上,将省略有关配置相同部分的详细解释。在图10中,将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配置和设置应用于第一特定图案2、末端图案7、多个数据码块11、多个误差校正码块12、第一边界6a、6b和第二边界6c、6d。因此,可以认为能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图10中,分别沿第一边界6a、6b提供第二特定图案153、154。在这些图案中,仅由末端图案153a构成一个第二特定图案153,仅由末端图案154a构成另一第二特定图案154。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153a、154a相当于“第一末端图案”的范例,因此具有界定矩形区域中与特定边角5a不同的边角(5b、5c)的功能。
末端图案153a被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相同种类,即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个单元(具体而言,是连续设置三个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黑单元153a'的直线形状)。末端图案153a具有包括黑单元153a'的端部(远离第一特定图案2的末端),黑单元153a'的形成外边缘的两边界定了边角5d在码区中的位置。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末端图案154a。具体而言,末端图案154a被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连续设置相同种类,即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个单元(具体而言,是连续设置三个具有相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黑单元154a'的直线形状)。末端图案154a具有包括黑单元154a'的端部(远离第一特定图案2的末端),黑单元154a'的形成外边缘的两边界定了边角5c在码区中的位置。
在图10中,在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153a之间,或第一特定图案2和末端图案154a之间不提供特定图案,因此可以改为设置数据码块11或误差校正码块12。
如图10所示,仅由末端图案153a构成第二特定图案153,仅由末端图案154a构成第二特定图案154。因此,尽可能地减少了第二特定图案所需的区域,以便容易地扩大数据区。
可以如图11所示修改该配置。图11所示的配置与第三实施例(图6所示)的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特定图案133、134被变为第二特定图案253、254,并确保空白单元(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253之间的单元,以及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界定图案254之间的单元)用于其他目的。以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下面的介绍将主要着重于差别上,将省略有关配置相同部分的详细解释。
在图11中,仅由图6所示的末端图案132构成第二特定图案253,仅由图6所示的末端图案135构成第二特定图案254。将末端图案132、135的每个(第一末端图案)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按(从第一特定图案2侧开始为蓝单元、红单元和黑单元的)预定颜色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
可以如图12所示改变该配置。图12示出了2D码350,这是图7所示配置的变型。图12所示的配置与图7所示的配置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特定图案143、144被变为第二特定图案353、354,并确保空白单元(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53之间的单元,以及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界定图案354之间的单元)用于其他目的。以与图7中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在图12所示的2D码350中,仅由与图7中相同的末端图案143a(第一末端图案)构成第二特定图案353,仅由与图7中相同的末端图案144a(第一末端图案)构成第二特定图案354。
可以如图13所示修改该配置。图13所示的2D码450与图12所示的2D码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特定图案453、454具有不同配置,且使用三种或更多种单元来形成彩色码。以与如图12所示的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对于配置相同的部分省略详细描述。
在图13中所示的2D码450中,仅由末端图案452(第一末端图案)构成第二特定图案453,仅由末端图案455(第一末端图案)构成第二特定图案454。将末端图案452、455的每个配置成具有“L”形状,其中按预定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
沿第一边界106a线性地设置末端图案452,使得从第一特定图案2一侧开始按照红单元452a、黄单元452b和青单元452c的顺序并排设置单元。而且,垂直于青单元452c设置的黑单元452d位于末尾。沿第二边界106c线性地设置青单元452c和黑单元452d。于是,确保设置红单元452a、黄单元452b和青单元452c的方向垂直于设置青单元452c和黑单元452d的方向。将末端图案452配置成整体上具有“L”形状。在末端图案452中,外边缘上的边角位置界定了边角5b(第二边角)在整个矩形区域中的位置。
沿第一边界106b线性地设置末端图案455,从第一特定图案2一侧开始按照红单元455a、黄单元455b和青单元455c的顺序并排设置单元。而且,垂直于青单元455c设置的黑单元455d位于末尾。沿第二边界106d线性地设置青单元455c和黑单元455d。于是,确保设置红单元455a、黄单元455b和青单元455c的方向垂直于设置青单元455c和黑单元455d的方向。将末端图案455配置成整体上具有“L”形状。在末端图案455中,外边缘上的边角位置界定了边角5c(第二边角)在整个矩形区域中的位置。在末端图案452、455的每个中,从第一特定图案2开始按照红、黄、青、黑的颜色顺序设置单元,最后的黑单元垂直于其他单元。应当认识到,该颜色顺序相当于“预定顺序”。
如图13所示的2D码450中那样,按预定顺序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单元可以在读取2D码450时帮助更容易地识别2D码450的设置和形状。此外,确认是否按预定顺序设置单元也必需要识别出第二边角的适当性。因此,可以就图案的形状和细节来界定第二边角,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界定第二边角的精确度。
此外,L形末端图案452、455(第一末端图案)可以帮助识别从相应第二边角延伸的两条边,由此能够更好地界定从相应第二边角延伸的两条边。换言之,末端图案452可以帮助界定第一边界106a和第二边界106c的方向,末端图案455可以帮助界定第一边界106b和第二边界106d的方向。于是,末端图案452和455不仅具有分别界定边角5b、5c的位置和方向的功能,而且还有分别界定第一边界106a、106b和第二边界106c和106d的位置和方向的功能。
可以如图14所示修改该配置。图14示出了2D码550,其是图7所示2D码的变型。2D码550与图7中所示的2D码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特定图案143、144被变为第二特定图案553、554,且确保将空白单元(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553之间的单元、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554之间的单元、与末端图案553、554相邻的单元“Ca”、以及与第三特定图案555、556相邻的单元“Cc”)用于其他目的。以与图7中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第三特定图案555、556和第二特定图案553、554使用相同的形状(每个图案都具有三个线性设置的黑单元)。具体而言,仅由末端图案553a来配置第二特定图案553,末端图案553a具有线性并排的三个黑单元553a',边角5b由末端的黑单元553a'的外边缘界定。仅由末端图案554a来配置第二特定图案554,末端图案554a具有线性并排的三个黑单元554a',边角5c由末端的黑单元554a'的外边缘界定。将第三特定图案555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并排三个黑单元555a并沿第二边界106c设置。类似地,将第三特定图案556配置成具有直线形状,其中并排三个黑单元556a并沿第二边界106d设置。将第二特定图案553、554和第三特定图案555、556都形成相同形状可以简化2D码的配置。
图10到14中所示的任何配置都可以包括压缩数据块(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数据码块13)。亦即,可以在第二特定图案(每幅图中的第二特定图案)和第一特定图案2之间设置压缩数据块,以便沿第一边界的每个(图10和11中的第一边界6a、6b或图12到14中的第一边界106a、106b)定位。或者,可以在第二特定图案和第一特定图案之间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的一部分,使其沿第一边界的每个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数据码块或误差校正码块相当于“第一边界块”。在第一边界块中,至少一个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元位于每个第一边界,使得该单元可以具有实现与背景进行区分的功能。
利用这种配置,在读取2D码时,可以通过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每幅图中的第二特定图案)可靠地界定每个第一边界(图10和11中的第一边界6a、6b或图12到14中的第一边界106a、106b)中的两端部及其附近。而且,可以利用码块(第一边界块)界定每个剩余部分(每个第一边界中除设置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的边界部分之外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用于可靠地界定第一边界的配置,同时可以利用第一边界一侧的区域增大数据区。
[第六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介绍第六实施例。图15为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2D码16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15也用虚线示出了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还用实线加阴影示出了数据码块11的位置。图15也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
图15中所示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用第二特定图案163、164取代第二特定图案3、4(图1),从而可以将空白单元(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163之间的单元、以及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164之间的单元)用于其他目的;用末端图案167取代末端图案7(图1),从而可以将空白单元(与末端图案167相邻的单元)用于其他目的。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下面的介绍将着重于差别上,将省略与配置相同部分有关的详细解释。
类似于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2D码160中,第二特定图案163仅由末端图案163a(第一末端图案)构成。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末端图案163a由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个单元(具体而言为黑单元)构成。在进行读取时,适于通过单个单元(末端图案163a)的外边缘界定码区的边角5b(第二边角)。第二特定图案164也仅由末端图案164a(第一末端图案)构成。末端图案164a也由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个单元(具体而言为黑单元)构成。在进行读取时,适于通过单个单元(末端图案164a)的外边缘界定码区的边角5c(第二边角)。
2D码160的这种配置能够确保尽可能地减少末端图案163a、164a(第一末端图案)所需的面积,还能够确保增大数据区。尽管未示出,但可以沿第一边界6a设置压缩数据码块(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码块13)或误差校正码块12,使其位于第二特定图案163和第一特定图案之间,或沿第一边界6b设置压缩数据码块或误差校正码块12,使其位于第二特定图案164和第一特定图案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保第一特定图案和每个第二特定图案之间的大数据区,同时可以明确界定第一边界。
为了详细解释,例如,可以稍微改变图15中数据码块11或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和形状,使得可以在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163或164之间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亦即,在图15中,可以在空白单元处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或压缩数据码块等。
图15中所示的范例使用了与第一实施例的末端图案7(图1)不同的末端图案167。末端图案167相当于“第二末端图案”的范例。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图案167由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不同的单个单元(黑单元167b)构成。末端图案167的外边缘能够界定边角5d在矩形区域中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由较少数量的单元界定与特定边角5a对角的边角5d,这继而有助于增大数据区。可以将与末端图案167相邻的单元用于数据码块11或误差校正码块12的单元,而可以将一部分单元用于其他目的(例如用于稍后将介绍的剩余块)。
[第七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介绍第七实施例。图16为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2D码17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16也用虚线示出了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还用实线加阴影示出了数据码块11的位置。图16也省去了每个码块10的具体单元结构。
图16中所示的2D码170为图7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变型。该2D码170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末端图案177取代了末端图案147(图7),并且末端图案177使用三种或更多种单元来形成彩色码。以与图7中所示的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以下描述着重在差别上,省略了对相同配置部分的详细解释。
通过在码区中设置多种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单元来配置图16中所示的2D码170。本实施例适于如第三实施例中那样使用例如八种颜色的单元。2D码170具有第二末端图案177,其中以预定方式组合设置多种颜色的单元。末端图案177也适于充当参考区,用于作为码区颜色的参考。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沿着一个第二边界106c从边角5b一侧开始按照黑单元177a、红单元177b和青单元177c的顺序线性地设置它们,确保青单元177c的外边缘界定边角5d的位置。而且,从边角5d开始,按照青单元177c、黄单元177g和黑单元177j的顺序线性地设置它们,使它们垂直于黑单元177a、红单元177b和青单元177c的线性设置。沿另一第二边界106d线性地设置青单元177c、黄单元177g和黑单元177j。在从边角5c看时,这种颜色次序将为黑、黄和青。在图17中所示的范例中,线性设置的黑单元177a、红单元177b和青单元177c的外边缘界定了第二边界106c。类似地,线性设置的青单元177c、黄单元177g和黑单元177j的外边缘界定了第二边界106d。
而且,与黑单元177j相邻按照紫单元177i和蓝单元177h的顺序并排设置它们以形成垂直于青单元177c、黄单元177g和黑单元177j的线性设置的线性设置。此外,与蓝单元177h相邻按照绿单元177e和黑单元177a的顺序并排设置它们以形成垂直于黑单元177j、紫单元177i和蓝单元177h的线性设置的线性设置。如此进行配置,即,在设置2D码170使得第一特定图案2位于末端图案177的左上部时,从右上部开始按照黑单元177a、红单元177b、青单元177c、黄单元177g、黑单元177j、紫单元177i、蓝单元177h和绿单元177e的先后次序定位末端图案177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末端图案177将具有环的形式,外边缘形成矩形形状。而且,确保颜色与背景颜色相同的白单元177f设置在中心位置。
末端图案177具有可设置在码区中的所有颜色的单元。在图16中,末端图案177包括可用于2D码170中的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的所有颜色(八种颜色)。在进行读取时,末端图案177适于充当用于确定矩形区域中设置的单元颜色的参考区。例如,在进行读取时,可以基于末端图案177中的单元颜色确定矩形区域中各单元对应于候选多种颜色(图16中的八种颜色)的哪些。或者,在识别出具有特定颜色的单元时,就能够基于末端图案177中单元的颜色确定识别的正确性。
通过这种方式,在图17中所示的2D码170中,以预定方式组合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以形成末端图案177(第二末端图案),该末端图案177也充当着用于作为矩形区域颜色参考的参考区。于是,不仅将图案用于界定对角边角5d而且用于作为颜色的参考,可以消除单独提供特殊图案来充当参考区的必要性。结果,可以增大数据区或可以减小整个码的尺寸。
也可以如图18所示配置2D码。图18示出了通过对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2D码130进行部分修改获得的2D码270。唯一的差别在于,在2D码270中,用末端图案277取代了末端图案7(图6)。以与如图6所示的类似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以下描述省略对相同配置部分的详细解释。
将图18所示的末端图案277配置成具有“L”形状,其中按预定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具体而言,从边角5b一侧按照蓝单元277a和黑单元277b的顺序线性设置它们,使它们沿第二边界6c延伸。与黑单元277b相邻设置红单元277c,一起形成垂直于蓝单元277a和黑单元277b的线性设置的线性设置。沿第二边界6d从边角5d一侧按照黑单元277b和红单元277c的顺序设置它们。于是,将末端图案277整体形成为“L”形状。具体而言,确保按照蓝单元277a、黑单元277b和红单元277c的顺序依次设置它们的L形末端图案277的外边缘界定边角5d的位置。
如图18所示,按预定顺序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单元可以在读取2D码270时帮助识别单元。而且,确认单元顺序是否是预定顺序可以帮助确认末端图案277(第二末端图案)的适当性。因此,可以根据图案的形状和细节界定对角边角5d,由此进一步提高界定的精确性。
此外,由于末端图案277(第二末端图案)具有“L”形状,因此末端图案277的轮廓也可以帮助识别从边角5d延伸的两条边(即第二边界6c、6d)。于是,使用末端图案277和码块10(具体而言为误差校正码块12)可以实现更好地界定第二边界6c、6d。此外,类似于图16中所示的末端图案,图18中所示的末端图案277也可以用作作为2D码270的码区颜色参考的参考区。于是,可以实现类似于图16所示末端图案所获得的优点。
图18所示的范例未特别表示与末端图案277相邻的单元“Cd”的用途,而例如可以将单元“Cd”用作设置数据码块11或误差校正码块12的区域。或者,可以将单元“Cd”用于既不充当数据码块11又不用于误差校正码块12的剩余数据块。
[第八实施例]
在下文中介绍第八实施例。图19示出了图7所示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变型。图19中所示的配置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中所示的中间图案143b、144b的每个的区域具有不同配置,并将三种或更多种单元用于每个中间图案以形成彩色码。以与图7中所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以下描述着重在差别上,省略了对相同配置部分的详细解释。
在图19中所示的2D码180中,第二特定图案183、184具有分别包括参考图案182、185的部分。在每个参考图案182、185中,以预定方式组合并排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
参考图案182还充当用作码区颜色参考的参考区,于是在图19中将其配置成包括矩形区域中所用的所有颜色。具体而言,从第一特定图案2一侧开始,沿着第一边界106a按照黑单元182a、红单元182b、青单元182c、黄单元182d、白单元182e、绿单元182f、紫单元182g和蓝单元182h的顺序相邻而线性地设置单元。
类似地,参考图案185还充当用作码区颜色参考的参考区,于是将其配置成包括矩形区域中所用的所有颜色。具体而言,从第一特定图案2一侧开始,沿着第一边界106b按照黑单元185a、红单元185b、青单元185c、黄单元185d、白单元185e、绿单元185f、紫单元185g和蓝单元185h的顺序相邻而线性地设置单元。
可以在参考图案182和第一特定图案2之间或在参考图案185和第一特定图案2之间提供特定图案(例如线性设置的相同颜色的单元的图案,或两种不同颜色单元交替的图案)。作为特定图案的替代,可以设置码块10的一部分(例如误差校正码块12的一部分)。
参考图案182、185中的每个都包括可设置在码区中的所有颜色。在图19中,参考图案182、185中的每一个包括可用于2D码180中的数据码块11和误差校正码块12的所有颜色(八种颜色)。
在进行读取时,确保将参考图案182、185用于确定矩形区域中设置的各单元的颜色。例如,在进行读取时,可以基于参考图案182、185中的单元的颜色确定矩形区域中各单元对应于候选多种颜色(图19中的八种颜色)中的哪些。
或者,在识别出具有特定颜色的单元时,就能够基于参考图案182、185中单元的颜色确定识别的正确性。通过这种方式,使用用于界定第一边界106a、106b的图案作为参考区可以消除单独提供特殊图案作为参考区的必要。结果,可以增大数据区或可以减小整个码的尺寸。
可以如图20所示配置2D码。在图20中所示的2D码280中,将相同图案用于所有分别位于边角5b、5c的末端图案281、282(第一末端图案)、与指定边角5a(设置第一末端图案2的边角)对角的边角5d处的末端图案287(第二末端图案)、以及分别位于第二边界106c、106d处的第三特定图案285、286,其中每个第三特定图案都与第一末端图案和第二末端图案相距一定距离。
在每个图案中,以预定方式组合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具体而言,所有图案均与图17中所示的末端图案177相同。配置末端图案281、282(第一末端图案)、末端图案287(第二末端图案)和第三特定图案285、286中的每个,使其也充当参考区,用于作为2D码280的码区中单元颜色的参考。
尽管图20省略了除第一特定图案289、第二特定图案283、284、第三特定图案285、286和末端图案287之外部分的标识,但误差校正码块或压缩数据码块是以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那些的方式设置的。而且,也可以确保图20中所示的与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第一特定图案2配置不同的第一特定图案289以和特定图案2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第九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九实施例。通过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2D码提供额外特征来获得根据本实施例的2D码。基于图6中所示的2D码并加上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些特征来提供以下描述。于是,由于本实施例的2D码包括图6中所示的所有特征,因此参考图6提供以下描述。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2D码130还包括误差校正码块12作为码块10。沿着矩形区域中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33、134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6c、6d中的每一个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
配置本实施例,使得用于表示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各单元的显示颜色组合不同于用于表示被误差校正码块12校正的每个数据码块11的各单元的显示颜色的组合。
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显示颜色。例如,可以利用2D码130中所用所有颜色(图6中为八种)的一半的组合来表达构成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单元,可以利用其余一半颜色的组合表达构成每个数据码块11的单元。
作为颜色组合的范例,在已经获得具有预定颜色成分的图像时,可以利用其颜色被确定为暗的单元表达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例如,在具有绿色成分的图像中,可以将黑色、红色、紫色和蓝色单元确定为暗。于是,可以利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单元表达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可以利用其余四种不同颜色单元(白、绿、青和黄单元)表达每个数据码块11。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需要时获取绿色成分的图像,以使边界更清楚。换言之,在绿色成分图像中,构成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所有黑、红、紫和蓝单元都呈现为暗。因此,在背景为白色等时,误差校正码块12占据的面积全部呈现为暗区域,由此可以在暗区域和背景之间产生清晰的区分。在利用拥有红、绿和蓝像素的基色传感器拍摄2D码130的图像的情况下,仅使用绿像素的图像相当于上述绿色成分图像。
上述颜色组合仅仅是以举例方式给出,因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组合。或者,可以在两种组合中通用一些颜色。例如,可以利用黑、白、红、绿和蓝单元表达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可以用黑、白、青、紫和黄单元表达每个数据码块11。在这种情况下,在两种组合中都使用黑单元和白单元。
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将表示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各单元的显示颜色组合与表示每个数据码块11的各单元的显示颜色组合区分开比较方便。这是因为可以不管每个数据码块11的显示颜色,来设置用于从背景区分开的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显示颜色,由此增加为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进行颜色设置的自由度。例如,误差校正码块12可以具有对界定边界有利的颜色设置。
还可以向沿着边界设置有压缩数据码块13的配置增加类似特征。例如,可以用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压缩数据码块相同的压缩数据码块13(图5)取代沿第二边界6c、6d设置的四个误差校正码块12,可以用误差校正码块12取代中心的数据码块11。在这种配置中,可以使用于表达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中的各单元的显示颜色组合与用于表达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中的各单元的显示颜色组合区分开。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在获取到预定颜色成分的图像时将其颜色确定为暗的单元表达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例如,可以利用黑、绿、青和蓝单元表达构成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单元,可以利用其余四个不同颜色的单元(白、红、紫和黄单元)表达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需要时获取红色成分的图像,以使边界更清楚。换言之,在红色成分图像中,构成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所有黑、绿、青和蓝单元都呈现为暗。
因此,在背景为白色等时,压缩数据码块13占据的区域全部呈现为暗区域,由此可以在暗区域和背景之间产生清晰的区分。在利用拥有红、绿和蓝像素的基色传感器拍摄2D码的图像的情况下,仅使用红像素的图像相当于上述红色成分图像。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不管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的显示颜色,来设置用于从背景区分开的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的显示颜色,由此增加为每个压缩数据码块13进行颜色设置的自由度。例如,压缩数据码块13可以具有对界定边界有利的颜色设置。
以上描述例示了向图6所示的配置增加本实施例的特征。不过,可以向上述实施例(例如图8)的任何配置增加本实施例的特征。
[第十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实施例。图24A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2D码30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24B为示出了图24A所示2D码300的码块的暗单元的说明图。
在图24A所示的2D码300中,由于第一特定图案2、第二特定图案3、4和末端图案7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解释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解释。在图24A中,由虚线表示白单元占据的边界6的部分。
将本实施例的2D码300配置为包括图1所示的所有特征并还包括额外的特征。本实施例的2D码300还包括作为码块10的误差校正码块12,以校正误差。沿着矩形区域中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6c、6d中的每一个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
图24A具体示出了每个码块12中的单元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构成每个码块12的每一特定种类单元都具有与正方形形状不同的图案形状。具体而言,黑单元相当于“特定种类单元”。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4中的黑单元(特定种类单元)均具有正方形形状,而码块10中的黑单元(特定种类单元)均具有星形。
如图24B所示,将每个码块10中的每个特定种类单元(即黑单元)配置成在颜色、配置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的图案区域301,即图案形状(具体而言,例如,将每个单元配置成具有白色背景,并利用黑色填充图案区域301)。此外,在特定种类单元(黑单元)的每个单元区域中设置图案区域301,使其位于单元区域的边缘位置。在图24B中,在矩形轮廓302上提供具有图案区域301的特定种类单元(黑单元)的边缘位置,并在单元区域中提供图案区域301,使图案区域301的末端到达这些边缘位置。然而,图案区域301的末端可以位于边缘位置附近。例如,图24B的星形图案区域301的尖锐末端可以不必到达边缘位置,而可以位于边缘位置附近,与其稍微分开。
在以上范例中,将星形作为“与正方形形状不同的图案形状”加以举例说明。不过,这并非意在施加限制,而是图案区域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包括三角形、新月形和菱形。
而且,将黑单元作为特定种类单元进行了举例说明。然而,如图25所示,也可以将白单元用作“特定种类单元”。图25中所示的配置是图24A中所示的配置的倒置,于是具有黑背景。
在该配置中,如图5所示,在沿着第二边界6c、6d设置压缩数据码块13的地方,码块10中的特定种类单元(例如黑单元)也均具有不同于正方形形状的形状(例如星形或三角形)。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例如如下优点。
具体而言,矩形区域中的特定种类单元被赋予与正方形形状不同的图案形状,能够具有与正方形形状不同的新颖形状,由此可以有效地增强设计的灵活性。
而且,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4中的黑单元(特定种类单元)具有正方形形状,而码块10中的黑单元(特定种类单元)具有与正方形形状不同的图案形状。利用这种配置,对于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4而言,由于正方形单元的原因,可以有助于正确界定形状。而且,这些正方形特定图案可以有利地充当矩形区域和单元位置的参考。对于码块10而言,通过赋予特定种类单元的图案形状可以增强设计灵活性。
此外,可以将更突出的图案形状用于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的每个单元(在图24中为白背景,在图25中为黑背景)。此外,如图24B所示,在每个码块10的每个特定种类单元中,确保作为图案形状的图案区域301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此外,在每个特定种类单元区域的边缘位置(矩形轮廓302处的位置)设置图案区域301。利用该配置,可以利用沿边界6设置的误差校正码块12中提供的图像区域301界定边界6。而且,由于每个图案区域301都位于占据每个单元区域的边缘位置,因此可以沿边界6适当地设置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的部分。当图案区域301位于每个单元区域的边缘位置附近时可以获得相同的优点。
(第十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介绍第十一实施例。
图26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2D码310的示意性说明图。将图26所示的2D码310配置成包括图7所示的2D码140的所有特征,并在图7所示的2D码码区的中心部分增加额外特征。在图26中,对于配置方式与图7所示2D码相同的部分省略详细解释。
本实施例的2D码310还包括作为码块10的误差校正码块12,以校正误差。在矩形区域的边界106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43、144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106c、106d提供误差校正码块12,以便沿边界106c、106d延伸。
此外,在图26所示的2D码310中,在码区中提供图案插入区域311,供插入与单元“C”的图案不同的图案。如图27A所示配置图案插入区域311。配置2D码310,通过向图案插入区域311中插入各种图案,例如图27B所示的图案(音符图案312)或字符或符号,来使用2D码310。
如图27A所示,将图案插入区域311配置成具有比每个单元“C”大的区域并设置于码块10中多个单元之上。在图27A中,将图案插入区域311配置成被白色填充。图27B示出了在白色图案插入区域311上记录有音符图案312的范例。
如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那样,在矩形区域中提供图案插入区域311可以向矩形区域中插入除单元图案之外的图案,由此可以有效增强设计的灵活性。具体而言,将图案插入区域311配置成具有比每个单元尺寸大的区域并提供于码块10中的多个单元之上。因此,可以确保大的图案插入区域,从而使码用户印象更为深刻。
图27A所示的范例例示了由白色填充的图案插入区域311。作为这种配置的替代,还可以如此配置,即,使包括边缘的整个图案插入区域311至少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任一种上与相邻单元“C”不同。例如,图27B的图案插入区域311的整体颜色可以与图26所示的2D码310的码块10所用的颜色不同。于是,在用黑、白、红、绿、蓝、黄、青和紫色表达码块10中的单元时,可以确保图案插入区域311具有与这些颜色不同的单种颜色(例如橙色)。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配置图案插入区域311,使其包括边缘的整体至少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相邻单元不同。利用这种配置,可以从相邻单元清楚地区分图案插入区域311,由此可以使图案插入区域311更加突出。
如图28和29所示,图案插入区域的一部分可以构成矩形区域边界的一部分。图28和29所示的2D码320与图26所示的2D码的不同之处在于图案插入区域的位置和形状不同。以与图26中所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
如图29所示,将2D码320配置成具有白色的图案插入区域321,使图案插入区域321的一部分沿矩形区域的边界(第二边界106d)的一部分延伸。图28示出了使用这种2D码320的范例。具体而言,在图28中,在图案插入区域321中绘示了从码区的内侧向外侧延伸的图案322的一部分。
在图29所示的范例中,将连接末端图案144a的外边缘和末端图案147的外边缘的线定义为第二边界106d。同时,确保图案插入区域321的一部分沿第二边界106d的一部分延伸。在图28和29中,附图标记106d'表示图案插入区域321沿第二边界106d的部分延伸的边缘部分。
于是,如图29所示,可以配置图案插入区域321,使其一部分可以沿矩形区域边界的一部分延伸。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容易地向矩形区域中插入从矩形区域的外侧向内侧延伸的图案,由此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可以如图30A和30B所示配置插入区域。图30A示出了图案插入区域的变型,图30B示出了使用这种图案插入区域的范例。在该范例中,使图案插入区域314覆盖码块10。此外,至少在图案插入区域314的一部分中,可以确保被图案插入区域314覆盖的码块10的单元区域的界定。应当认识到,图30A和30B仅具体示出了图案插入区域314内部的单元配置,而省略了图案插入区域314外部的单元具体配置。
在图30A中,用虚线表示被图案插入区域314覆盖的码块10,并设置构成码块10的一部分单元,以便也在图案插入区域314中被界定。换言之,图案插入区域314构成码块10的一部分,于是被划分成与码块10中相应单元相对应的单元区域316。将单元区域316配置与要被码块10显示的数据相对应的模式,由此适于界定单元区域316的至少一部分。
在图30A和30B所示的范例中,由暗单元和亮单元表达码块10。在图案插入区域314的多个单元区域316中,确保要表示为暗单元的那些区域具有比图案插入区域314外部的暗单元的饱和度(例如第一特定图案2中的黑单元的饱和度)稍低的饱和度。另一方面,在多个单元区域316中,用类似于图案插入区域314外部单元的白色表示要被表示为亮单元的那些区域。结果,图案插入区域314的部分也可以充当数据显示区域。于是,尽管提高了设计灵活性,但可以有效保持数据显示区域。
以上范例举例说明了音符图案等作为插入图案插入区域中的图案。不过,这些图案并非意在施加限制,而是也可以插入各种其他图案,例如数字、字符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而且,图案插入区域的形状可以不限于正方形形状等,而是可以采取各种其他形状,例如环形、星形或心形。在任一种图案插入区域中,都可以由粗实线或除黑色之外颜色的线表示图案插入区域的边缘,以便明确界定图案插入区域。
将上述图案插入区域311、321和314中的每个配置为由误差校正码块12校正误差的区域。例如,图案插入区域314是构成码块10一部分的区域。于是,将单元区域316配置成与要由码块10显示的数据相对应的模式。因此,如图30A所示,在未记录图案的状态下,将会把该区域作为码块10的一部分读出。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在记录了图案的状态下,图案插入区域314中的一部分单元区域转为不同于与数据相对应的模式的模式(即误差状态)。于是,在读出该部分单元区域时,执行误差校正。
也可以如图31所示配置2D码。将图31所示的2D码330也配置成包括图7所示的2D码140的所有特征,并在图7所示的2D码码区的中心部分增加额外特征。图31所示的2D码330与图7所示的2D码的不同之处在于,图案部分331被设计得与矩形区域中提供的单元图案不同。以和图7所示的2D码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于是将省略详细的解释。
图31所示的图案部分331具有音符图案并设置于码块10的多个单元之上。利用这种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矩形区域之内的设计灵活性。
在图31所示的范例中,由音符图案构成图案部分331。作为这种配置的替代,可以确保包括边缘的整个图案部分331至少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任一种上与相邻单元不同。例如,可以确保图31的图案部分331的整体颜色与码块10所用的颜色不同。于是,在用黑、白、红、绿、蓝、黄、青和紫色表达码块10中的单元时,可以确保图案部分331具有与这些颜色不同的单种颜色(例如橙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从与其相邻的单元清楚区分图案部分331,由此可以使图案部分331更为突出。
如图32所示,可以提供图案部分341使之从矩形区域的内侧向外侧延伸。利用这种配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矩形区域之内的设计灵活性,而且可以提高其外部的设计灵活性。图32所示的2D码340与图7所示的2D码另一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图案部分341。以与图7中所示的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解释。
如在图33所示的2D码345中那样,可以将图案部分346设置为覆盖码块10。此外,可以如此配置,即至少在图案部分346的一部分中,可以进行被图案部分346覆盖的码块10的单元区域的界定。在图33中,由虚线10'表示被图案部分346覆盖的码块。而且,在图33中,设置构成码块10的一部分单元,使其也在图案部分346中被界定。
具体而言,将图案部分346提供为构成码块10一部分的区域,并将图案部分346之内的区域划分成与构成码块10的单元相对应的单元区域。此外,将图案部分346中的至少一部分单元区域配置为与要被码块10表示的数据相对应的模式。于是,确保界定了至少一部分单元区域。
在图33所示的范例中,由暗单元和亮单元表达码块10。在图案部分346的单元区域中,确保要表示为暗单元的那些区域具有比图案部分346外部的暗单元的饱和度(例如第一特定图案2中的黑单元的饱和度)稍低的饱和度。另一方面,在图案部分346的单元区域中,将要表示为亮单元的那些区域设置成具有比要表示为暗单元的以上区域显著低的饱和度。结果,可以将要表示为暗单元的区域与要表示为亮单元的区域清楚区分。于是,确保界定了图案部分346中的单元区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图案部分346中的单元区域(用于显示单元的区域)配置成对应于数据的模式。于是,图案部分346的一部分也可以充当数据显示区域。因此,尽管提高了设计的简易性,但也可以有效保持数据显示区域。
图31到33所示的每个范例都举例说明了具有音符图案等的图案部分。不过,这些范例并非意在施加限制,而是该图案部分可以包括各种其他图案,例如数字、字符或符号以及以上的组合。
(第十二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介绍第十二实施例。本发明的2D码除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释的特征之外还具有额外特征。以图1中所示的2D码为例,增加与本实施例相关的特征来给出以下描述。本实施例的2D码与图1所示的2D码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码块的配置。以与图1中所示的相同的方式配置其他部分。
本实施例的2D码具有复合数据,其包括:信息量对应于二进制数“N”比特的待译码的数据(在下文中称为“待译码数据”;以及信息量对应于二进制数“M”比特的误差检测数据。由“X”种“Y”个单元表达复合数据,其满足公式XY-1<2N×2M<XY表达的关系。
可以可变地设置待译码数据的比特数。例如,如通常那样,在每八个比特产生一个数据码块的情况下,在黑白二元表达时可以由数据码块单位表达的信息最多为28=256。
利用多种颜色来表达数据,上述二进制数据能够减少所需的单元数量。就此而言,假设要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单元表达以上的8比特信息(即28=256的信息)。由于可以用例如三个单元表达的信息对应于53=125,因此不能使用三个单元表达256种信息(即8比特二进制数据)。另一方面,利用五个不同颜色单元中的四个单元表达的信息对应于54=625种。因此,在用五种不同颜色单元表达8比特二进制数据时,四个单元将能够实现该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可以用五个不同颜色单元中的四个单元表达的信息量为625种,因此也可以由五个不同颜色单元中的四个单元表达增加一个比特得到的图34A所示的9比特二进制数据(即29(=512)<54(=625))。于是,本实施例利用五种单元表达复合数据,该复合数据包括二进制数8比特信息量的待译码数据以及二进制数1比特信息量的误差检测数据。
为了将该关系应用于以上公式,由于N=8,M=1且X=5,因此可以由满足5Y-1<28×21<5Y的“Y”个单元表达该复合数据。由于满足该关系的“Y”为“4”,所以该关系证实了以上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由较少数量的单元高效表达可以检测误差的数据,由此实现误差检测,尤其是对每个码块的误差检测。
图34B示出了使用八种不同颜色单元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类似方式计算所需的单元数。在图34B中,待译码数据对应于八个比特的二进制数,而误差检测数据对应于一个比特的二进制数。具体而言,图34B示出了由8中不同颜色单元表达复合数据,即9比特复合数据的情形。为了将这种情况应用于以上公式,由于N=8、M=1且X=8,因此将满足8Y-1<28×21<8Y的“Y”值(即“3”)设置为所需的单元数。于是,如图34B所示,可以由三个单元表达复合数据。
误差检测数据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比特,待译码数据中的比特数也可以与以上比特数不同(例如为十六个比特)。
而且,可以利用如下方法产生2D码。可以利用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信息处理机执行该方法的产生过程。在该产生过程中,首先采集要进行编码的待译码数据。该采集过程相当于“采集步骤”的范例。例如,用户可以向信息处理机中输入待译码数据,或者可以从例如外部装置输入待译码数据,使得信息处理机能够采集待译码数据。
然后,确定第一特定图案和第二特定图案的单元结构和设置。该确定过程相当于“特定图案产生步骤”的范例。例如,用户可以任选地为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例如如图1所示的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3、4)中的每一个选择型号,并可以产生所选的图案。或者,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量等利用自动处理来产生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
然后,基于在“采集步骤”中采集的待译码数据确定每个码块中的单元结构和设置。该确定过程相当于“码块产生步骤”的范例。具体而言,如参考图34A、34B所述,将采集到的待译码数据划分成数据集,每个数据集的尺寸都对应于N比特(例如8比特)的二进制数的信息量。同时,将误差检测数据,即M比特(例如1比特)二进制数的信息量添加到每个所划分的待译码数据集,由此产生复合数据集。然后,确定每个码块中的单元结构和设置,使得可以由“X”种“Y”个单元表达每个复合数据集,X、Y满足关系XY-1<2N×2M<XY。可以确保用于表达每个复合数据集的单元种类数由用户任选地输入,或者可以是预定数量。或者,可以为每种型号设置种类数,使得在选择一型号时,可以使用根据选定模型的种类数。
根据预定顺序和设置(例如根据由所选型号确定的顺序和设置)在码区中设置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多个码块。
[第十三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三实施例。图35A到35E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2D码范例的示意性说明图。图36为示出了比例和与码尺寸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37为示出了2D码尺寸与末端图案的适当比例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的2D码410、420、430、440和450的每个中,包括了用于进行校正的误差校正码块12作为码块10。在每个2D码中,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6c、6d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2D码410、420、430、440和450中,分别在与指定边角5a对角的边角5d设置末端图案417、427、437、447和457,从而可以界定边角5d。沿着第二边界6c、6d两者设置末端图案417、427、437、447和457中的每一个。于是,每个末端图案的外边缘可以界定矩形区域中的边角位置。
此外,事先为尺寸不一的2D码410、420、430、440和450分别指定末端图案417、427、437、447和457的适当比例。图37示出了这种指定的范例。例如,9×9的尺寸与比例1:1相关,11×11的尺寸与1:2相关,13×13的尺寸与2:2相关,15×15的尺寸与1:3相关。换言之,当末端图案的比例为1:1时,可以将其尺寸指定为9×9。类似地,当末端图案的比例为1:2时,可以将其尺寸指定为11×11,当末端图案的比例为2:2时,可以将其尺寸指定为13×13。
每种适当的比例都表示末端图案的竖直长度和水平长度之比(换言之,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单元数之比)。例如,图35A中所示的9×9尺寸的2D码410具有由单个黑单元形成的末端图案417。因此,该单元的竖直和水平长度都对应于一个单元的竖直和水平长度。因此,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比例为1:1。
在本实施例中,将沿着末端图案所处的一个竖直边界的方向称为竖直方向,将沿着同一末端图案还所处的另一水平边界的方向称为水平方向。
同样,图35B中所示的11×11尺寸的2D码420具有由两个水平并排的黑单元构成的末端图案427。因此,竖直长度对应于一个单元,水平长度对应于两个单元。因此,竖直长度和水平长度之间的比例为1:2。为其他末端图案437、447和457以相同方式设置该比例。
在用可以随每种码尺寸变化的C1:C2(C1和C2为自然数变量)表达每个码尺寸的末端图案的适当比例时,确保C1和C2之和,即C1+C2随着码尺寸的增加而变大。例如,图35A中所示的2D码410中的末端图案417的适当比例为1:1,于是C1=1,C2=1。因此,C1和C2之和,即C1+C2(在下文中也称为“比例和”)为“2”。而且,图35B中所示的2D码420中的末端图案427的适当比例为1:2,于是C1=1,C2=2。因此,C1和C2之和,即C1+C2,为“3”。
类似地,分别针对2D码430、440和450中的末端图案437、447和457获得的比例和C1+C2为“3”、“4”和“4”。于是,随着码尺寸增大,确保比例和C1+C2变大。
例如,可以如图36所示构造码尺寸为19×19、21×21、23×23、25×25和27×27的末端图案。对于这些末端图案,也确保比例和C1+C2随着码尺寸增加而变大。
在图36所示的范例中,23×23和25×25尺寸的2D码的每个末端图案都具有“L”形状,其中沿着形成矩形区域边角的边界设置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末端图案可以有助于识别适当比例,还能够有助于界定形成矩形区域中边角的边界。
使用本实施例的配置,不仅可以将末端图案用于检测矩形区域的末端位置,而且可用于检测码的尺寸。而且,由于确保了比例和C1+C2随着码尺寸增大而变大,因此可以利用其尺寸适于码尺寸的末端图案表示适当比例。于是,可以防止为例如小尺寸码分配将会减小数据区的过大的末端图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保持数据区。
在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本发明中,沿着形成矩形区域边角的边界设置末端图案,使其具有“L”形状。
(第十四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2D码除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释的特征之外还具有额外特征。以图1中所示的2D码为例,增加与本实施例相关的特征来给出以下描述。由于本实施例的2D码包括图1所示的2D码的所有特征,因此将在需要时参考图1给出如下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2D码还包括用于进行校正的误差校正码块12作为码块10。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3、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6c、6d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
在本实施例的每个数据码块11中,对由多位符号表达的数据进行编码,所述多位符号由多种符号构成。具体而言,设符号的种类数为“D”,通过将每“E”位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来对数据进行编码,使得关系2F-1<DE<2F(其中“E”和“F”为自然数)得到满足,且表达比特转换率的值F/E变为预定的低值。每个数据码块11表达转换成二进制数(在下文中也称为“二进制转换”)得到的比特串。
例如,“多种符号”可以是十个数字。将按照多位并排的十个数字表达的数据每“E”位转换成二进制数,使得关系2F-1<10E<2F得到满足,且表达比特转换率的值F/E变为最小。
图38A示出了利用十种数字的转换效率。图38B是示出了字符数和转换效率之间对应关系的图示。在这种情况下,当位数为3、6和9时,转换效率最低。于是,在有多个候选者作为使值F/E最小的位数的情况下,针对每个最小位数的候选者(图38A的范例中的每三位)进行二进制转换。
图39为示出了要编码的数据是从十种数字中得到的字符串“34567890”时的二进制转换的说明图。在该范例中,首先,按照如上所述计算的结果,每“E”位数(即三位)地划分数据“34567890”。将按照每三位进行划分后的每个字符串进行二进制转换(在下文中也称为“经二进制转换的”)。然后,将剩余的不足三个数字的字符串进行二进制转换。然后,将二进制转换后的数据彼此连接。将字符集指示符和字符串的字符数添加到所连接的经二进制转换的数据顶部。在本实施例中,用数据码块11表达以这种方式通过二进制转换产生的比特串。
可以如图40A、40B和41所示配置该比特串。在该范例中,将使比特转换率F/E变为最小的位数“E”表示为“E1”,将使比特转换率F/E变为仅次于E=E1的第二小的位数“E”表示为“E2”(其中0<E2<E1)。在这种情况下,每E1位数地对数据进行二进制转换,对剩余的不到位数E1的位数每E2位数进行二进制转换。由数据码块11表达二进制转换之后的比特串。
例如,“多种符号”可以是二十六个字母字符。将按照多位并排的二十六个字母字符表达的数据每“E”位转换成二进制数,使得关系2F-1<26E<2F得到满足,且表达比特转换率的值F/E变为最小。
图40A示出了利用二十六个字母数字符号的转换效率,图40B为示出了字符数量和转换效率之间依赖关系的图示。在这种情况下,当位数为“7”时,转换效率最低。对于小于“7”的位数而言,“4”表示第二小的转换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每七位地对数据进行二进制转换,对剩余的不到七位的数字每四位地进行二进制转换。
图41为示出了在由二十六种字符中的字符构成的字符串“ABCRSTUVWXYZ”是要编码的数据的情况下的二进制转换的说明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个字符是与数字相关的,因此首先将字符“ABCRSTUVWXYZ”的每个转换成对应的数字。然后,按照如上所述计算的,每E1个数字(即七个数字)为单位将所得的字符串进行划分。然后,对具有七个数字的每个划分的字符串进行二进制转换。
此外,将剩余的短于七个数字的字符串每E2个数字(即四个数字)进行划分,接下来进行二进制转换。按照原样对仍然剩余的字符进行二进制转换。
将二进制转换后的数据彼此连接。将字符集指示符和字符串的字符数添加到所连接的经二进制转换的数据顶部。在本实施例中,用数据码块11表达以这种方式通过二进制转换产生的比特串。
根据本实施例,对多种符号进行高效的二进制转换以配置数据块11,由此可以在矩形区域中记录更多数据。具体而言,使比特转换率F/E最小的每“E”位数的二进制转换可以有助于利用比特串更高效地表达“D”种符号。
在图40A、40B和41所示的范例中,可以针对将使比特转换率F/E最小的每“E”(=E1)位数(数字)进行高效的二进制转换。此外,也对剩余的短于“E1”位数(数字)的数位(数字)每“E2”位数(数字)进行高效的二进制转换。于是,进一步提高了转换效率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记录。
[第十五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五实施例。图42A到42D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2D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性说明图。图43为示出了格式信息码块的具体设置范例的说明图。图42A和43中的每个示出了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2D码,仅放大了指定边角5a一边的区域的一部分,而省略了其他区域。
本实施例的2D码500还包括误差校正码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作为码块,用于执行校正。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503、50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未示出)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图42A和43省略了数据码块和误差校正码块的具体例示。
将本实施例的2D码500配置成包括与类似于单元“C”的放大单元相对应的大尺寸基本单位(在下文中也称为“大基本单元单位”)。在每个大基本单元单位或放大单元中,将多个同样种类的单元“C”设置为形成矩形形状。具体而言,在2D码500中设置如图42B所示的白单元“Cw”和黑单元“Cb”。将白单元“Cw”设置成两行两列,以配置图42C所示的大白基本单位。将黑单元“Cb”设置成两行两列,以配置图42D所示的大黑基本单位。每个大基本单元单位和每个单元在其形状方面是类似的关系。具体而言,每个白单元“Cw”和图42C所示的大白基本单位是类似关系(具体而言,后者的竖直和水平长度是前者的两倍)。同样,每个黑单元“Cb”和图42D所示的大黑基本单位是类似关系(具体而言,后者的竖直和水平长度是前者的两倍)。
将这种大基本单元单位用于第一特定图案502和第二特定图案503、504。换言之,在本实施例的2D码500中,通过组合多个大基本单元单位来构造每个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502、503、504。
在第一特定图案502中,在其中心设置黑色的大基本单元单位502a,八个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成环状和矩形包围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2a。在图42A中,由虚线502b示出了八个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之一。此外,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成环状和矩形包围八个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的外侧,界定最外边缘。
在第二特定图案503中,将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3a与第一特定图案502相邻设置,然后将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3b与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3a相邻设置。于是,在第二特定图案503中,沿第一边界106a交替设置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3a和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3b。在第二特定图案504中,将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4a与第一特定图案502相邻设置,然后将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4b与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4a相邻设置。于是,在第二特定图案504中,沿第一边界106b交替设置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4a和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4b。
在2D码500中,设置格式信息块509,使其与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502、503相邻。而且,设置另一格式信息块509使其与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502、504相邻。格式信息块表示与2D码500相关的格式信息,例如型号信息或误差校正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由多个大基本单元单位构成每个格式信息块509。图43示出了格式信息块的具体配置范例。具体而言,由多个白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9a和多个黑色大基本单元单位509b构造每个格式信息块509以表示格式信息。
如上所述,在图42A所示的范例中,通过组合大基本单元单位构造第一特定图案502和第二特定图案503、504中的每一个。确保构成第一特定图案502、第二特定图案503、504和格式信息块509的所有大基本单元单位具有相同尺寸。
在图42A到42D中,例如,每个大基本单元单位由两行两列白单元“Cw”或黑单元“Cb”构成。这并非意在对大基本单元单位的配置施加限制。例如,大基本单元单位可以由三行三列白单元“Cw”或黑单元“Cb”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矩形设置相同种类的多个单元以形成放大单元,即大基本单元单位,通过组合多个这种大基本单元单位构造第一界定图案502。对于该配置而言,可以更容易地识别第一特定图案502。
例如,随着矩形区域中设置的单元数量增加,每个单元的尺寸将相对于矩形区域变小。如果由这种较小单元构造第一特定图案,有一个问题是可能会不正确地识别第一特定图案。就此而言,如上所述通过组合大基本单元单位构造第一特定图案502可以帮助更好地识别第一特定图案,此外还有助于提高2D码500的读取精确度。
而且,通过组合大基本单元单位构造第二特定图案503、504中的每一个。利用该配置,不仅第一特定图案502,而且第二特定图案503、504都可以容易地被识别。
此外,大基本单元单位和每个单元之间存在类似关系。将大基本单元单位形成为类似于每个单元的简单形状可以不需要提供复杂的读取系统,由此可以简化与读取相关的配置。
还为本实施例的2D码500提供用于表示格式信息的格式信息块509,每个格式信息块509由多个大基本单元单位构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用大尺寸表示格式信息块509的每个单位。于是,可以很好地识别每个格式块509,且其可以对灰尘等有抵抗力,确保了对重要性高的格式信息的良好读取。
而且,将每个格式信息块509与第一特定图案502和第二特定图案503或504(均在图42A中)中的至少一个相邻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在识别第一特定图案502或第二特定图案503或504之后,可以立即检测出与相关特定图案相邻的格式信息块509,由此确保可迅速的读取。
此外,第一特定图案502和第二特定图案503、504都是通过组合大基本单元单位构造的。同时,所有第一特定图案502、第二特定图案503、504和格式块509都由相同尺寸的大基本单元单位形成。通过这种方式,所有第一特定图案502、第二特定图案503、504和格式块509都可以作为相同尺寸的大基本单元单位的组合被读出。这将提高识别所有图案和块的精确性,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复杂的读取系统。
[第十六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六实施例。图44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2D码510的主体部分的示意性说明图。图44示出了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2D码510,仅放大了指定边角5a一侧的一部分区域而省略了其他区域。
本实施例的2D码510还包括误差校正码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作为码块,用于执行校正。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513、51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未示出)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图44省略了数据码块和误差校正码块的具体例示。
作为码块,本实施例的2D码510还包括用于表达第一数据的预定种类第一数据码块以及用于表达不同于第一数据的种类的第二数据的种类的第二数据码块。在第一特定图案2附近提供用于设置第一数据码块的第一区域511。将用于设置第二数据码块的第二区域512提供得距第二特定图案2比第一区域511距第二特定图案2更远。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组合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例如,第一数据可以是包括型号和误差校正水平的格式信息,第二数据可以是除格式信息之外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区域511中设置格式信息数据块,在第二区域512中设置表达其他数据的码块(例如表达待译码的数据的数据码块和误差校正码块)。
或者,第一和第二数据都可以包括待译码的数据,将第一数据的误差校正水平设置得比第二数据高。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区域511中设置表达其误差校正水平被设置为高的数据的数据码块,在第二区域512中设置表达误差校正水平设置得比第一数据低的第二数据的数据码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特定图案2附近提供用于设置第一数据码块的第一区域511,将用于设置第二数据码块的第二区域512设置得距第一特定图案2比第一区域511距第一特定图案2更远。结果,与设置得距第一特定图案2更远的第二数据码块的读取精度相比,可以更加提高设置在第一特定图案2附近以充当参考的第一数据码块的读取精度。
例如,在第一数据码块包括重要数据的情况下,这种配置是有利的。例如,在第一数据的误差校正水平设置得比第二数据的误差校正水平高时,可以有效提高具有高校正水平的重要数据的读取精度。或者,在第一数据是表达格式信息的数据且第二数据由除格式信息之外的数据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高度可靠地读出提高读取精度和速度所需的格式信息。
[第十七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七实施例。图45为示出了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2D码52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45所示的2D码520包括图8所示的2D码的所有特征,还包括除图8所示特征之外的其他特征。对于以与图8所示的配置相同的方式配置的部分,将省略详细解释。
本实施例的2D码520还包括作为码块10的误差校正码块12,以进行校正。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43、144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106c、106d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
如已参考图8所述的,2D码520中提供的码块10利用包括彩色的多种显示颜色(具体而言为八种颜色)来表达信息。
另一方面,在2D码520的矩形区域之内设置小于矩形区域的第二2D码521。第二2D码521具有与图7所示的2D码140相同的配置,并利用多种非彩色(具体而言为黑色和白色)表达信息。将第二2D码521所处的区域配置为由误差校正码块12校正误差的区域。
使用本实施例的配置,在使用能够读取彩色的光学信息读取器(例如装载了颜色传感器的码读取器)时可以读出矩形区域中的码块10或码块10和第二2D码521两者。即使在使用读取非彩色的光学信息读取器时,也可以读出第二2D码521。亦即,任何种类的光学信息读取器都可以从2D码520获取适合于该读取器的信息。
如上所述,将第二2D码521在矩形区域中所处的区域配置为由误差校正码块12校正误差的区域。于是,尽管在矩形区域之内提供了第二2D码521,也确保了2D码520在矩形区域之内很好地进行数据读取。
也可以使用如图46所示的配置。图46中所示的2D码530包括图7所示的2D码的所有特征,还包括除图7所示特征之外的其他特征。对于以和图7相同方式配置的部分,省略详细解释。
本实施例的2D码530还包括作为码块10的误差校正码块12,以进行校正。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43、14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106c、106d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
如已经参考图7所述,2D码530的码块10利用多种非彩色(具体而言为两种颜色,白色和黑色)表达信息。
另一方面,在2D码530的矩形区域之内设置小于矩形区域的第二2D码531。第二2D码531具有与图20所示的2D码280相同的配置,并利用多种彩色(具体而言为八种颜色)表达信息。
使用这种配置,在使用能够读取彩色的光学信息读取器(例如装载了颜色传感器的码读取器)时可以读出矩形区域中的第二2D码531或第二2D码531和码块10两者。即使在使用读取非彩色的光学信息读取器时,也可以读出矩形区域中的码块10。亦即,任何种类的光学信息读取器都可以从2D码530获取适合于该读取器的信息。在图45中,也将第二2D码531所处的区域配置为由误差校正码块12校正误差的区域。
[第十八实施例]
在下文中介绍第十八实施例。图47A为示出了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2D码540的示意性说明图。图47B为示出了掩蔽图案的说明图。图47C为示出了要施加掩蔽的区域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2D码540还包括作为码块10的误差校正码块12,以校正误差。在矩形区域的边界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543、54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106c、106d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
利用事先指定的一种掩蔽图案,对2D码540的码块10施加掩蔽过程。图47B例示了一种掩蔽图案。如图47C所示,利用该掩蔽图案将掩蔽过程应用于除功能图案之外的(即除第一特定图案2、第二特定图案543、544、第三特定图案545、546和末端图案547的区域之外的)区域。
在诸如QR码之类的2D码现有技术中,公知有多种方法来利用特定掩蔽图案施加掩蔽过程,或从掩蔽过程形成的2D码去除掩蔽。因此,省略这些方法的详细解释。
根据本实施例,在除误差校正码块12之外的数据码块中连续设置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与背景色的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相同的单元(例如白单元)的可能性不大。例如,利用如图47A所示的配置,在误差校正码块12的位置可以明确界定边界,但在数据码块11的位置可能无法明确界定边界。然而,掩蔽可能使这种数据码块11能用作制造与背景的区别的块。而且,使用一种事先指定的掩蔽图案可以无需为码区提供用于指定所用掩蔽的信息(掩蔽信息)。于是,不需要减少所存储的数据量。
应当认识到,在用压缩数据码块13取代沿边界设置的误差校正码块12的配置中也可以预期会有相同优点。
[第十九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十九实施例。图48A到48D和图49A到49E为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程序给出的显示细节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涉及用于显示上述2D码的计算机可读程序。配置该程序,使得能够通过计算机(例如个人计算机)给出图48A到48D和图49A到49E所示的显示细节,该计算机例如具有显示装置、CPU和存储器(ROM、RAM、HDD等)。在本实施例中,用于给出图48A到48D和图49A到49E的显示细节的步骤相当于“显示步骤”的范例。
在本实施例的程序执行显示过程期间,首先执行图48A中所示的显示显示细节的步骤。在该步骤中,稍后将介绍的2D码800的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803、804连同可以界定码区的指示一起显示。具体而言,例如由与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指示要显示2D码800的区域。
然后,如图48B和48C所示,执行显示码区中的动态图像(在此为运动中的高速列车的动态图像)的步骤。该步骤相当于“动态图案图像显示步骤”,即,在2D码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由不同于单元图案的图案构成的动态图案图像的步骤。通过该过程,在2D码中除用于显示第一特定图案2和第二特定图案803、804的特定图案显示区域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动态图案图像。
然后,如图48D和49A到49C所示,执行逐步显示2D码800的步骤。该步骤相当于“动态码显示步骤”,即将2D码800显示为动态图像的一部分的步骤的范例。在该过程中,在将2D码800显示为动态图像的一部分之后,将显示图像的状态(显示状态)至少保持预定时间。例如,将如图49B所示的显示状态维持若干秒。之后,也修改图49C到49E所示的动态图案图像以进行显示。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2D码中,都可以如2D码800中那样显示动态图像。在任一这种情况下,相关2D码包括作为码块的误差校正码块,以校正误差,并沿着矩形区域中除设置第二特定图案所沿的边界的相应第二边界设置误差校正码块。或者,2D码(例如图5)可以包括压缩数据码块作为码块,并可以沿着相应第二边界设置压缩数据码块。可以用与2D码800中相同的方式在这种2D码上显示动态图像。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动态图案图像显示”步骤,通过该步骤在2D码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动态图案图像。利用该步骤,可以很好地显示能够记录更大量数据且能够精确界定矩形区域的2D码。此外,可以进一步提高2D码的设计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的2D码的显示区域中,适于将动态图案图像显示在除了显示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的特定图案显示区域的区域中。显示这种动态图像可以提高设计灵活性,同时可以用有助于正确界定形状的方式显示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结果,可以有效地防止读出精确性的下降,不正确地识别第一或第二特定图案可能会导致这种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2D码显示为动态图像的一部分之后,将显示状态至少保持预定时间段。在2D码中显示这种动态图像可以增强装饰性。此外,由于将动态图像的显示状态保持预定时间段,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读取。
[第二十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二十实施例。图50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第二十实施例产生2D码以实现产生方法的流程。图51A和51B为示出了具有大量暗单元的2D码的说明图。图52A和52B为示出了亮暗反转之后的2D码的说明图。
由例如拥有CPU和存储装置(ROM、RAM、HDD等)的信息处理机(例如个人计算机)执行图50所示的流程。在该流程中,首先采集要进行编码的要被译码的数据(在下文中也称为“待译码数据”)(步骤S501)。该采集过程相当于“采集步骤”的范例。例如,响应于用户借助输入装置执行的数据输入或响应于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输入,由信息处理机采集待译码数据(即要被编码的数据)。
然后,设置特定图案(步骤S502)。在该过程中,设置第一特定图案。例如,可以由用户指定确定的型号,或者根据(例如)数据量通过自动指定确定的型号,由此设置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步骤S502的过程相当于“特定图案设置过程”。在该步骤中,可以针对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确定单元的结构和设置。
然后,产生码块。在该过程中,将在步骤S501中采集的待译码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数据,该二进制数据可以确定各个码块中单元的结构和设置。
此外,基于在步骤S502和S503获得的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和码块来计算矩形区域中亮单元和暗单元之间的比例(步骤S504)。该过程相当于“比例计算步骤”的范例。在该过程中,针对矩形区域(码区)中在步骤S502和503中获得的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和码块的设置计算亮单元和暗单元之间的比例。
然后根据在步骤S504中计算的结果确定矩形区域中暗单元的比例是否高于亮单元的比例(步骤S505)。步骤S505的过程相当于“确定步骤”的范例。
在S505的“确定步骤”中,如果确定暗单元的比例更高,控制从步骤505前进到“是”以执行反转亮和暗的亮暗反转(步骤S506)。步骤S506的过程相当于“反转步骤”的范例,其中在特定图案产生步骤(步骤S502)和码块产生步骤(步骤S503)获得的矩形区域中产生具有反转的亮和暗单元的反转码(步骤S503)。
例如,假设如下情况,为图51A所示的矩形区域配置通过步骤S502和S503的过程中获得的第一和第二特定图案和码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矩形区域中暗单元的比例高,所以控制从步骤S505前进到“是”,以进行如图52A所示的反转。在反转过程中,不仅在矩形区域中,而且在与矩形区域相邻的周围边缘区域中反转亮单元和暗单元。具体而言,与矩形区域周边相邻保留宽度相当于一个单元宽度的边缘,从而可以为矩形区域和该边缘区域都进行反转(参见图51A和52A)。
图51B举例说明了利用直接标记过程形成的2D码。在图51B中,用黑色表示在矩形区域中要通过直接标记过程形成的标记点(对应于暗单元)。在通过步骤S501、S502和S503的过程配置了这种2D码后,可以在步骤S504和S505处确定暗单元具有更高比例。于是,然后可以通过如图52B所示的反转来减少标记点。
在反转过程(步骤S506)之后,或如果控制从步骤S505前进到“是”,则执行输出过程(步骤S507)。在该输出过程中,将采集得到的2D码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屏或外部装置。应当认识到,可以不执行这种输出过程,而将反转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容易地产生能够记录更大量数据且能够正确界定矩形区域的2D码。具体而言,如果矩形区域中暗单元的比例更高,可以产生具有反转的亮单元和暗单元的反转码。因此,可以产生具有相同数据内容的2D码,抑制暗单元的比例。于是,可以减少产生暗单元的时间和过程。例如,在使用直接标记过程形成2D码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利用点式针或激光束形成暗单元的时间和过程。
同样,在反转过程中,不仅在矩形区域中,而且在与矩形区域相邻的周围边缘区域中反转亮单元和暗单元。于是,无论该配置是用于将暗单元与亮背景区分开,或者该配置是用于将亮单元与暗背景区分开,都可以很好地从背景区分出反转后的矩形区域。
[第二十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介绍第二十一实施例。图53为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的方法的验证系统的示意性方框图。图54为示出了产生和传输2D码的过程流程的流程图。图55为示出了验证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53中所示的验证系统900包括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验证装置902和识别终端905。配置该系统以利用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何2D码来对被验证人员执行验证。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被配置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其设有作为输入装置的各种键和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
验证装置902由包括诸如硬盘驱动器的存储装置和通信装置的计算机构成。该装置设有数据库并适于与移动终端901通信。
识别终端905包括作为码读取装置的2D码读取器903以及计算机904,并适于与验证装置902通信。
在系统900中,被验证人员可以首先通过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输入装置(例如键盘)输入各条信息(例如出生日期、血型、爱好、偏好和易过敏性)。作为响应,在将各条信息与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终端ID(呼叫方号码)相关之后,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向验证装置902发送被验证人员的信息(在下文中称为“个人信息”)。由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执行的该过程相当于“发射步骤”的范例。
然后,验证装置902执行图54中所示的流程。在该流程中,首先接收呼叫方号码(终端ID)和输入信息(各条信息)(步骤S10)。然后确定是否已经注册了呼叫方号码(步骤S11)。如果与呼叫方号码相关的人员已经作为正式客户在客户数据库中注册,控制从步骤S11前进到“是”以执行产生2D码的过程(步骤S12)。在该过程中,产生2D码,其包括从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发射的呼叫方号码(终端ID)和输入信息(各条信息)作为数据。然后,将2D码发送到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步骤S13)。
步骤S10和S11的过程相当于“识别步骤”的范例。在这些步骤中,接收在发射步骤发射的个人信息,并确定由个人信息定义的被验证人员是否已在数据库登记。
步骤S12和S13相当于“回复步骤”的范例。在这些步骤中,如果由个人信息定义的被验证人员已经在数据库登记,则产生包括个人信息的2D码,接下来在回复中将2D码发送到发射机-接收机终端。
在接收到从验证装置902发送的2D码时,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在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存储器中存储2D码。从这一时间往后,可以在任何时间读出2D码。移动终端901获取在回复中发送的2D码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过程相当于“存储步骤”的范例。
另一方面,为了在商店验证具有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被验证人员,被验证人员首先需要针对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输入装置执行预定的识别操作。例如,被验证人员可以针对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执行预定的键操作,从而可以在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显示装置上表示如上所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2D码。通过执行预定键操作而在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显示装置上显示2D码的过程相当于“显示步骤”的范例。
由在商店中设置的2D码读取器903(码读取装置)读出通过这种方式在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上显示的2D码。该读取过程相当于“读取步骤”的范例。
已经读出了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的2D码的识别终端905查询验证装置902。具体而言,从识别终端905向验证装置902输出读出的2D码上记录的呼叫方号码(终端ID)。响应于该输出,验证装置902执行如图55所示的验证流程。在该流程中,首先接收从识别终端905发送的呼叫方号码(终端ID)(步骤S20),以确定呼叫方号码(终端ID)是否适当(步骤S21)。在图53所示的验证装置902中,在生产者的数据库中存储产生2D码的客户,并确定所发送的呼叫方号码是否已在数据库登记。如果该呼叫方号码已经在数据库登记,或是适当的,则控制从步骤S21前进到“是”以向识别终端905输出验证信号(步骤S22)。另一方面,如果呼叫方号码不适当,控制从步骤S21前进到“否”以结束该流程而不执行验证。
在向验证装置902发送呼叫方号码(终端ID)之后,识别终端905执行如图56所示的流程。在该流程中,首先接收验证信号(步骤S30)以确定是否已正常执行了验证(步骤S31)。如果已经正常执行了验证,则控制从步骤S31前进到“是”以显示2D码的内容和产品信息。例如,连同与爱好或偏好匹配的各条产品信息一起,显示2D码上记录的各条信息(爱好、偏好、易过敏性等)。另一方面,如果未正常执行验证,则控制从步骤S31前进到“否”以给出错误指示(步骤S33)。
在步骤S30和31的过程中,确定在读取步骤读出的2D码是否是从验证装置902发送的正式2D码。这些过程相当于“确定步骤”的范例。在步骤S32的过程中,如果已经确定2D码是正式的,则执行预定的验证后处理。该过程相当于“验证后步骤”的范例。这里,显示各条信息以及与各条信息匹配的产品信息的过程相当于“预定验证后处理”的范例。也可以如此配置,即,如果已经确定正在验证2D码,就可以向被验证人员发送验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该过程可以相当于“预定验证后处理”。
可以如图57所示修改图53所示的配置。在图53中,在验证装置902中提供了用于2D码生产者的数据库(2D码生产者数据库),因此识别终端905可以通过发送呼叫方号码来查询验证装置902。在图57中,为在步骤S12和S13产生和发送的2D码本身提供数据库。于是,进行如此配置,使得识别终端905能够通过发送与从发射机-接收机终端901获取的2D码相关的2D码信号(例如2D码的具体信息)来查询验证装置90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已经在2D码的数据库中登记了有关该查询的2D码,则验证装置902在步骤S21确定2D码是适当的,否则,确定为不适当的。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利用能够记录更多数据并能够正确界定矩形区域的2D码验证被验证人员。具体而言,使用能记录更多数据的2D码可以增加记录在2D码上的个人信息的自由度。例如,可以在2D码上记录更详细的个人信息,以进行验证。
[第二十二实施例]
在下文中介绍第二十二实施例。图58为示出了在信息分布系统920中执行的信息分布机制以实现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方法的说明图。图59为示出了信息分布系统920的配置的示意性说明图。
利用上面附带任一上述实施例的2D码的多种广告媒体(例如杂志、传单和海报)且还利用移动终端921和服务器923来将信息分布系统920配置为向用户分发信息的系统。
该移动终端921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装置以及诸如2D码读取器之类的读取装置,并被配置为能够实现与通信网络(这里为因特网)的连接。本实施例例举了蜂窝电话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作为移动终端921。
将服务器923配置为能够整理数据库的信息处理机。服务器923还连接到通信网络(这里为因特网)。
希望使用系统920的客户可以事先在服务器923(信息中心)处登记要广告或服务的产品的详细信息。当客户在服务器923处登记了预定条的(关于要广告或服务的产品的)信息时,信息中心为客户赋予用于标识广告内容的信息(在下文中称为“广告内容ID信息”)。例如,如图62A所示配置广告内容ID信息,其包括用于标识广告的信息(在下文中称为“广告ID信息”)以及用于和信息中心建立连接的连接信息。客户可以要求广告商,例如广告机构或出版商,在广告媒体上印刷2D码,该2D码由信息中心给出的广告内容ID信息表示。于是,可以使广告媒体上印刷的2D码与在信息中心的服务器923处登记的内容相关联。
现在参考图60中所示的流程,在下文中解释移动终端的工作。图60的流程开始于满足移动终端921中的预定要求(例如开机)。开始就激活了OFF计时器(步骤S101)。如果确定过了预定时间或在确定OFF计时器已经统计过该时长(步骤S102)时,控制前进到“是”以结束该流程(步骤S114)。或者,不一定在已经统计该时长时,而是在确定已经执行了停止操作时(步骤S103),控制前进到“是”以结束该流程(步骤S114)。
在确定已经执行了连接操作时(步骤S104),控制前进到“是”以执行步骤S109的过程和后续过程。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未执行任何连接操作(步骤S104),控制前进到“否”以确定是否执行了读出操作(步骤S105)。步骤S105的过程用于确定是否读出了已经译码的数据。如果已经对任一个2D码进行了译码并发出了读出已译码数据的命令,控制从步骤S105前进到“是”以读出已经存储的译码数据(步骤S108)。
如果尚未读出任何数据,则确定是否已执行码读取操作(步骤S106)。如果已经执行了码读取操作,则控制从步骤S106前进到“是”以执行步骤S107的码读取过程。如果尚未执行码读取操作,则控制从步骤S106前进到“否”以重复步骤S102的过程和后续过程。
例如,在读取诸如杂志之类的广告媒体之后,如果希望获得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可以仅需通过执行步骤S106的操作来读出赋予广告媒体的2D码。例如,根据图61所示的流程执行步骤S107的码读取过程。具体而言,首先获取赋予广告的2D码的图像(步骤S201)。然后,确定图像中是否有码区(即是否可以识别出码区)。如果有码区,则界定码区(步骤S203),接下来将码区中的数据单元转换成数据比特串(步骤S204)。然后,对数据比特串进行误差检测,如果检测到误差,基于误差校正数据执行误差校正过程(步骤S205)。然后,将数据比特串转换成符号码以获得译码数据(步骤S206)。
步骤S107的过程相当于“读取步骤”的范例。在该步骤,在广告用户利用移动终端921对赋予广告媒体的2D码925进行读取操作时,由移动终端921的读取装置读出赋予广告媒体的2D码。
另一方面,如果已经在图60的步骤S104执行过连接操作,则控制前进到“是”以与服务器923(信息中心)建立连接(步骤S109)。在本实施例中,2D码925上记录的广告内容ID信息包括用于与信息中心管理的广告网站(由2D码相关联的广告商提供广告的网站)建立连接的连接信息。于是,可以基于连接信息与服务器923(信息中心)建立连接(步骤S109)。该连接信息包括在服务器923设置的网站的URL,通过因特网访问该URL。
此外,从服务器923(信息中心)接收用于加快发送广告ID码和媒体ID码的信息(步骤S1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2A所示,该2D码925记录有广告ID码、媒体ID码和标识标记作为广告ID信息。在步骤S111,将广告ID码和媒体ID码发送到服务器923(信息中心)。应当认识到,该广告ID码是用于标识广告种类(表示广告内容和广告区域的信息)的。媒体ID码用于标识广告媒体,相当于对相关媒体而言特定的码。标识标记用于将广告ID信息与连接信息区分开。
步骤S104和S111的过程相当于“连接步骤”的范例。在这些步骤中,根据在读取步骤读出的2D码连接信息访问网站,并将2D码中包含的广告内容ID信息发送到服务器923。
接下来,从信息中心获取对应于广告ID码的详细信息以用作访问历史信息。详细信息关系到对应于广告ID码的具体广告和服务。由于有详细信息,用户(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获得有利信息。而且,基于对相关移动终端而言特定的ID确保服务器923记录每个ID的访问历史,从而在步骤S112还发送这种访问历史。在步骤S112的过程之后,在移动终端921的显示屏上显示通过这种方式接收到的详细信息和访问历史。
于是,每次从移动终端进行访问时,都在服务器923(信息中心)中收集访问信息。服务器923适于聚集每个客户的访问信息。在收集这种信息的时间期满时,为客户提供访问报告。访问报告是基于访问次数和表示用户是否购买产品的信息对广告效果所做的汇总。为每种产品提供访问报告,或者如果对同一种产品做了几次广告,为每个广告媒体提供访问报告,或者如果将同一种广告媒体使用了几次,对广告媒体的每个内容项提供访问报告。图62B示出了这种访问报告的范例。
对这种访问信息的积聚处理相当于“统计数据产生步骤”的范例。亦即,在该步骤中,每次执行连接步骤时,服务器923都获取在连接步骤使用的2D码中包括的广告内容ID信息。然后,基于所获得的广告内容ID信息产生用于访问网站的广告媒体的统计数据。而且,提供访问报告的过程相当于“输出步骤”的范例。在该步骤中,基于在统计数据产生步骤产生的统计数据为至少请求过任何种类广告媒体的客户输出与该客户相关联的广告媒体的使用状态有关的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利用能够记录更大量数据并能够正确界定矩形区域的2D码来提供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而且,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方法,2D码中包括用于标识连接目的地,即网站的连接信息。于是,在用户从移动终端执行过预定连接操作时,用户可容易地访问对应于连接信息的网站。此外,响应于预定连接操作,将2D码中包括的广告内容ID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于是,每次执行连接步骤时,服务器都获取2D码中包括的广告内容ID信息。然后,基于所获得的广告内容ID信息产生用于访问网站的广告媒体的统计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通过网站访问过哪些广告媒体的有利的统计数据。例如,可以将这种统计数据用于营销。
此外,基于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统计数据确保为至少请求过任何种类广告媒体的客户输出与该客户相关联的广告媒体的使用状态的数据。于是,客户能够精确地掌握客户自己的广告媒体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详细解释,客户可以容易地基于所提供的访问报告确定相关广告的效果。在客户确定相关广告发挥效果不佳时,那么客户能够容易地对做广告的方式采取措施。而且,客户能够基于从移动终端921发送的广告ID信息和用户的访问历史信息明确地确认相关广告的效果。于是,信息高度可靠,从而客户能够容易地基于有利的信息做出适当的决定。
此外,由于移动终端921能够聚集广告ID信息,因此每个用户都能在需要时访问信息中心中的网络服务器,以获得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具体而言,用户能够容易地存储与相关产品或服务关联的信息,使得用户能够在任何时候查看信息。
[变型]
本发明并非意在限于上文参考附图所述的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将如下变型视为落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可以如图63所示修改图7中所示的配置。图63所示的2D码1000与图7所示的2D码仅有的不同之处在于末端图案1007的配置。其他部分是以与图7的2D码相同方式配置的,于是包括其所有特征。
在图63所示的范例中,该末端图案具有将五个黑单元1007a-1007e设置成“L”形的配置。具体而言,沿第二边界106c提供末端图案1007,从而并排三个黑单元1007a、1007b和1007c,末尾的单元1007c界定尾部的位置。末端图案1007还沿第二边界106d延伸,从而并排三个黑单元1007c、1007d和1007e,末尾的单元1007c界定尾部的位置。黑单元1007c构成边角5d,黑单元1007c的外边缘界定边角5d的位置(即矩形区域的位置)。
也可以如图64所示配置2D码。在图64所示的范例中,将图1的11×11单元设置放大成17×17设置。而且,提供了比图1的中间特定图案3b更长的中间特定图案1003b,同时用末端图案1003a取代末端图案3a。类似地,提供了比图1的中间特定图案4b更长的中间特定图案1004b,同时用末端图案1004a取代末端图案4a。末端图案1003a、1004a的每个都具有设置了五个黑单元的L形配置。分别由末端图案1003a、1004a构成边角5b、5c。在边角5d设置与图63所示的末端图案相同的末端图案1007。
而且,在末端图案1003a和1007之间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105,使其基本沿第二边界6c的中间部分延伸。沿第二边界6c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105,第三特定图案利用并排的三个黑单元形成直线形状。类似地,在末端图案1004a和1007之间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106,使其基本沿第二边界6d的中间部分延伸。沿第二边界6d设置第三特定图案1106,第三特定图案利用并排的三个黑单元形成直线形状。
2D码还可以具有如图65所示的配置。图65所示的2D码1200还包括误差校正码块以进行误差校正。在矩形区域的边界106中,为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203、1204所沿的边界之外的第二边界106c、106d提供沿其延伸的误差校正码块12。在图65中,省略了误差校正码块和数据码块的详细例示。
在图65的范例中,在码区的中心部分设置对齐图案1218。在对齐图案1218中,单个白单元被八个黑单元以矩形方式围绕,十六个白单元进一步围绕黑单元。在图65中,由虚线表示对齐图案1218的区域。图65所示的2D码还包括分别位于边角5b、5c、5d的末端图案1211、1212、1213,以及分别位于边界106a、106b、106c、106d的中间位置的特定图案1214、1215、1216和1217。在这些末端图案和特定图案的每个中,单个白单元被八个黑单元以矩形方式包围,白单元进一步围绕黑单元。也用虚线表示这些图案的区域。
在将2D码配置成长方形形式的情况下,这种2D码可以具有如图66A或66B或图67A或图67B所示的配置。
图66A所示的2D码1300比图22B所示的2D码具有更大的水平长度(因此第二特定图案1303具有更大长度)。2D码1300与图22B所示的2D码不同之处在于,用L形末端图案1305取代图22B的末端图案206a,并提供了图22B中没有的线性特定图案1308。在边角5d提供由单个黑单元构成的末端图案1306。
图66B所示的2D码1310包括边角5b处的L形末端图案1315、边角5c处由单个黑单元构成的末端图案1317以及边角5d处的L形末端图案1316。2D码1310还包括其中并排了黑单元的直线形特定图案1318。在末端图案1317和1316之间设置特定图案1318,使其沿第二边界106d的中间部分延伸。以与图66A的第二特定图案1303相同的方式配置第二特定图案1313。
图67A所示的2D码1320包括边角5b处的L形末端图案1325、边角5c处的末端图案1327以及边角5d处的L形末端图案1326。2D码1320还包括两个直线形特定图案1328、1329。在末端图案1327和1326之间设置两个特定图案,两个特定图案之间具有间隔,使其沿着未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边界(第二边界)延伸。将第二特定图案1323配置成具有比图66A所示的第二特定图案1303更大的长度。
图67B所示的2D码1330包括边角5b处的L形末端图案1335、边角5c处的L形末端图案1337以及边角5d处的L形末端图案1336。2D码1330还包括两个直线形特定图案1338、1339。在末端图案1337和1336之间设置两个特定图案,两个特定图案之间具有间隔,使其沿着未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边界(第二边界)延伸。将第二特定图案1333配置成具有比图66A所示的第二特定图案1303更大的长度。2D码1330还包括沿着从第一特定图案2延伸的边界(第一边界)的第二特定图案1334。
在以上每种变型中,码区背景的颜色(背景色)为白色,将除白单元之外的单元作为“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的单元”加以举例说明。作为这种配置的替代,背景色可以是黑色,除黑单元之外的单元可以是“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的单元”。
作为范例2D码,例如,图1、5、7、10、12、14、15、21A、21B、22A、22B和23均示出了在配置中设置黑单元和白单元的2D码。或者,颜色之一可以是除黑色之外的暗色,另一种可以是除白色之外的亮色(比暗色亮的颜色)。而且,图1、5、7、10、12、14、15、21A、21B、22A、22B和23所示的2D码例如可以具有设置三种或更多种单元(例如,如第三实施例中的八种单元)的配置。
作为使用三种或更多种单元的范例,上文提供的说明举例说明了一种如第三实施例那样使用八种不同颜色单元的配置。然而,该范例并非意在施加限制。例如,由三种或更多种单元配置的任何2D码可以具有比第三实施例中的颜色更多的颜色,例如四种或十二种颜色。而且,可以使颜色组合与第三实施例中所用的不同。
上述实施例的每个都举例说明了沿两个相应第一边界设置第二特定图案的配置。或者,如图21A所示,可以仅沿第一边界的任一个设置一个第二特定图案。在图21A中,仅沿第一边界6b提供第二特定图案191。仅由末端图案191a配置第二特定图案191。通过交替设置黑单元191a'和白单元191''来配置末端图案191a。沿着除了设置第二特定图案191所沿的边界(第一边界6b)之外的第一边界6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边界6a还相当于第二边界的范例)和第二边界6c、6d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
或者,如图21B所示,在四个边界106中,边界196d可以整体设有沿其延伸的特定图案197。在图21B所示的配置中,特定图案197还与第一边界196b接触,以便确保起到第二特定图案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均举例说明了第一特定图案具有矩形轮廓的配置。不过,这并非意在施加限制。只要该配置能够指定边角5a,就可以为第一特定图案使用任何形状、任何单元设置和任何种类的单元。例如,如图22A中所示的2D码所用的第一特定图案202中那样,第一特定图案可以具有“L”形状。在图22A所示的配置中,也分别沿着第一边界6a、6b设置第二特定图案203、204,并沿第二边界6c、6d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如图22A所示,第二特定图案203、204具有分别提供了末端图案203a、204a的相应端部(与第一特定图案202相对的边上的端部)。末端图案203a、204a的每个都由三个并排的相同种类单元(黑单元)构成。
在上述的每个实施例中,将码区配置成具有正方形轮廓。不过,这并非意在施加限制。例如,如图22B所示,码区可以具有长方形轮廓。在图22B所示的配置中,提供了三个第一边界(每个边界部分或全部沿第一特定图案的边缘延伸)。第一边界之一(短边界)全部沿第一特定图案2的边缘延伸。沿着剩余两个边界(长边界)之一,设置第二特定图案206。第二特定图案206具有被提供了末端图案206a的端部(与第一特定图案2相对的端部),末端图案206a由三个并排的同种单元(黑单元)构成。在该配置中,也沿着除提供第二特定图案206的边界之外的边界设置误差校正码块12。
为上述每个实施例提供了均主要由八个单元构成的码块。不过,可以用其他方式构造每个块,无论该块是数据码块11、误差校正码块12还是压缩数据码块13。例如,可以由不到八个(例如两个、四个或六个)块或由超过八个(例如十个或十六个)单元来构造每个块。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例如,将每个误差校正码块12配置成具有2×4或4×2矩阵的矩形形状。不过,一些码块可以具有不同的配置(例如图2C所示的配置)。
以上实施例使用了JIS中规定的方法作为误差校正方法。然而,只要其他方法能够校正数据码块的误差,就可以使用该其他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公知的误差校正方法,只要这些方法能够基于待译码的数据内容(具体而言为构成每个数据码块的数据字)产生误差校正码,并在每个数据码块的一部分中发生误差时使用数据字来校正误差,由此来校正误差即可。例如,可以构造2D码,使得能够利用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码来适当校正每个码块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上述误差校正码块表达LDPC码,并可以沿着矩形区域的边界设置这些误差校正码块。
可以将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任何2D码配置成设置有剩余块。剩余块包含既未分配了误差校正码块12也未分配数据码块11的单元。例如,可以将图14的单元“Ca”配置成这种剩余块。而且,可以在图20的矩形第一末端图案周围设置这种剩余块。或者,可以沿着图7的L形第一末端图案的每个设置这种剩余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设置剩余块以有效利用第一末端图案周围的区域。
上述实施例均举例说明了将每个第二特定图案配置为组的配置。然而,也可以将每个第二特定图案划分成多个组,只要这些组是沿第一边界设置的即可。
第四实施例举例说明了将每个第三特定图案形成为组的配置。然而,可以将每个第三特定图案划分成多个组,只要这些组是沿第二边界设置的即可。
而且,第四实施例举例说明了设置第三特定图案的21×21矩阵的配置。或者,可以将第三特定图案设置成如图1所示的11×11矩阵。图23示出了这种配置的范例。图23所示的2D码240与图1所示的2D码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别沿第二边界6c、6d设置第三特定图案245、246,且稍微修改了误差校正块12。由沿第二边界6c并排设置的黑单元245a和沿黑单元245a内侧并排设置的白单元245b配置第三特定图案245。由沿第二边界6d并排设置的黑单元246a和沿黑单元246a内侧并排设置的白单元246b配置第三特定图案246。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一特定图案的一些范例(例如图1、22A和22B)。不过,这些范例并非意在施加限制。例如,可以改变颜色、单元数量、形状、设置顺序等,只要通过在边角5a设置单元该配置能够界定矩形区域中的指定边角5a即可,这些单元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二特定图案的一些范例(例如图1、6、7、10和11)。不过,这些范例并非意在施加限制。例如,可以改变颜色、单元数量、形状、设置顺序等,只要沿第一边界设置的特定图案中的单元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即可。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末端图案的一些范例。不过,这些范例并非意在施加限制。
例如,对于第二末端图案而言,可以改变颜色、单元数量、形状、设置顺序等,只要在对角边角5d设置的末端图案中的单元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与背景不同即可。
对于第一末端图案而言,举例说明了例如如图7、12和16所示的L形末端图案。在这种L形末端图案中,沿第一边界线性地设置三个单元,沿第二边界线性地设置两个单元。“L”形状可以有所变化。例如,每个L形末端图案由沿第一边界线性设置的三个单元和沿第二边界线性设置的三个单元构成。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将第二末端图案形成为“L”形的情形。第二末端图案不限于如图1所示的L形末端图案,在该末端图案中,沿一个第二边界线性地设置两个单元,沿另一第二边界线性地设置两个单元。第二末端图案也可以具有各种其他“L”形形状。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三特定图案的一些范例(例如图7、8、20和23)。不过,这些范例并非意在施加限制。例如,可以改变颜色、单元数量、形状、设置顺序等,只要沿第二边界设置的特定图案中单元在的颜色上与背景不同即可。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二特定图案的一些范例,在每个范例中以预定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例如在图6、11、13、18、19和20中示出了这种第二特定图案。在以预定顺序设置三个或更多不同颜色单元以形成第二特定图案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图案的颜色、单元数量、形状、设置顺序等,而不限于这些范例中使用的那些。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一末端图案的一些范例,在每个范例中以预定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例如在图6、11、13、18和20中示出了这种第一末端图案。在以预定顺序设置三个或更多不同颜色单元以形成第一末端图案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图案的颜色、单元数量、形状、和设置顺序等,而不限于这些范例中使用的那些颜色、单元数量、形状、和设置顺序等。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二末端图案的一些范例,在每个范例中以预定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例如,在图16、18和20中示出了这种第二末端图案。在以预定顺序设置三个或更多不同颜色单元以形成第二末端图案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图案的颜色、单元数量、形状、和设置顺序等,不限于这些范例中使用的那些颜色、单元数量、形状、和设置顺序等。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第三末端图案的一些范例,在每个范例中以预定顺序设置具有不同饱和度、色调或亮度的多种单元。例如,在图8和20中示出了这种第三末端图案。在以预定顺序设置三个或更多不同颜色单元以形成第三末端图案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图案的颜色、单元数量、形状、和设置顺序等,而不限于这些范例中使用的那些颜色、单元数量、形状、和设置顺序等。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产生具有通过多个边界从背景限定出的矩形区域的二维码的方法,所述码包括:
码块,所述码块中的每一个由聚集的多个单元构成;
第一特定图案,其用于指定所述单元的位置;以及
第二特定图案,其用于区分所述码块与所述码的背景,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要被编码的对象数据;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的单元配置和设置位置,以及利用所采集的对象数据确定所述码块的单元配置和设置位置,从而使得:
所述码块、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设置在所述矩形区域中,
所述第一特定图案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指定边角处,
所述第二特定图案沿着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第一边界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所述第一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边界的一部分,
所述码块包括用于校正误差的误差校正码块,以及
所述误差校正码块沿着与所述第二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边界之一不同的第二边界定位,所述第二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边界的一部分。
2.一种用于产生具有通过多个边界从背景限定出的矩形区域的二维码的方法,所述码包括:
码块,所述码块中的每一个由聚集的多个单元构成;
第一特定图案,其用于指定所述单元的位置;以及
第二特定图案,其用于区分所述码块与所述码的背景,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要被编码的对象数据;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的单元配置和设置位置,以及利用所采集的对象数据确定所述码块的单元配置和设置位置,从而使得:
所述码块、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设置在所述矩形区域中,
所述第一特定图案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指定边角处,
所述第二特定图案沿着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第一边界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所述第一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边界的一部分,
所述码块包括其中存储有压缩数据的压缩数据码块,以及
所述压缩数据码块沿着与所述第二特定图案定位所沿着的边界之一不同的第二边界设置,所述第二边界为所述矩形区域的所述边界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第二边界中的每一个设置所述误差校正码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第二边界中的每一个设置所述压缩数据码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码块包括在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之间沿着所述第一边界设置的第一边界块,以及
所述第一边界块包括所述误差校正码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码块包括在所述第一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之间沿着所述第一边界设置的第一边界块,以及
所述第一边界块包括所述压缩数据码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误差校正码块的相应单元是有颜色的,由所述误差校正码块校正误差的数据码块的相应单元是有颜色的,所述误差校正码块的单元的颜色组合不同于由所述误差校正码块校正误差的所述数据码块的单元的颜色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数据码块的相应单元是有颜色的,用于校正所述压缩数据码块的误差校正码块的相应单元是有颜色的,所述压缩数据码块的单元的颜色组合不同于所述误差校正码块的单元的颜色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边界的一部分设置的第三特定图案,所述第三特定图案用于区分所述码块与所述背景,
其中,沿着所述第二边界设置所述误差校正码块和所述第三特定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维码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边界的一部分设置的第三特定图案,所述第三特定图案用于区分所述码块与所述背景,
其中,将沿着所述第二边界设置的所述压缩数据码块设置成在位置上避开所述第三特定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特定图案具有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彼此不同且按预定顺序设置的多个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特定图案具有在饱和度、色调或亮度上彼此不同且按预定顺序设置的多个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的形状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特定图案和所述第二特定图案的形状相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83486 | 2008-03-27 | ||
JP2008083486 | 2008-03-27 | ||
JP2008-226472 | 2008-09-03 | ||
JP2008226472A JP5136302B2 (ja) | 2008-03-27 | 2008-09-03 |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を表示させる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を利用した認証方法、及び二次元コードを利用した情報提供方法 |
CN200910130165XA CN101667256B (zh) | 2008-03-27 | 2009-03-27 | 产生以及显示二维码的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0165XA Division CN101667256B (zh) | 2008-03-27 | 2009-03-27 | 产生以及显示二维码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8451A true CN103778451A (zh) | 2014-05-07 |
CN103778451B CN103778451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4079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63630.8A Active CN103778451B (zh) | 2008-03-27 | 2009-03-27 | 带有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的特定图案的二维码 |
CN200910130165XA Active CN101667256B (zh) | 2008-03-27 | 2009-03-27 | 产生以及显示二维码的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0165XA Active CN101667256B (zh) | 2008-03-27 | 2009-03-27 | 产生以及显示二维码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8235303B2 (zh) |
EP (6) | EP3118777B1 (zh) |
JP (1) | JP5136302B2 (zh) |
CN (2) | CN10377845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0738A (zh) * | 2018-08-16 | 2019-0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的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9190739A (zh) * | 2018-08-16 | 2019-0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以及该图形编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9325382A (zh) * | 2018-08-16 | 2019-02-12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以及该图形编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9344938A (zh) * | 2018-08-16 | 2019-02-1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以及该图形编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9344937A (zh) * | 2018-08-16 | 2019-02-1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的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9398B (zh) * | 2009-04-10 | 2014-10-29 | 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二维阵列码 |
JP5359858B2 (ja) * | 2009-12-25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及び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
ES2383801B1 (es) * | 2010-08-02 | 2013-05-08 | Olzet Solutions, S.A. | Sistema antifraude y antipirateria para productos comerciales. |
JP5756947B2 (ja) * | 2011-05-10 | 2015-07-29 | 国立大学法人 鹿児島大学 | 2次元コード、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5362058B2 (ja) * | 2011-05-17 | 2013-12-11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D741361S1 (en) * | 2011-06-07 | 2015-10-20 | Cornell D. M. Judge Cornish | Portion of display screen with an icon |
CN102243704B (zh) * | 2011-07-21 | 2014-04-02 | 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二维码的定位系统、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
CN102955927B (zh) * | 2011-08-17 | 2015-04-15 | 硕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辨识器的二维信息编码区域的定义方法 |
CN103093355B (zh) * | 2011-11-02 | 2016-04-13 | 李华容 |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
JP5865079B2 (ja) * | 2011-12-29 | 2016-02-17 |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コードパターン記録装置、それが適用されたゲーム機、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4081413B (zh) | 2012-01-19 | 2018-10-26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渐进式条形码 |
CN102646206A (zh) * | 2012-02-24 | 2012-08-22 | 南京大学 | 对qr码黑白分布掩膜的方法 |
CN102750564B (zh) * | 2012-05-14 | 2016-03-30 | 王安然 | 动态二维码及其解码方法 |
CN109145671B (zh) * | 2012-06-06 | 2022-03-04 | 索迪欧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可读符号的编码和解码的方法、系统和有形介质 |
EP2869235A4 (en) | 2012-07-02 | 2016-01-20 | Kenji Yoshida | Lens Assembly |
SG11201503742XA (en) * | 2012-11-13 | 2015-06-29 | Kyodo Printing Co Ltd | Two-dimensional code |
CN104781833B (zh) * | 2012-11-13 | 2018-07-03 |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 二维码 |
US10679175B2 (en) | 2012-11-13 | 2020-06-09 | Kyodo Printing Co., Ltd. | Two-dimensional code, system for cre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analysis program |
CN102999772B (zh) * | 2012-11-14 | 2016-02-10 | 韩偲铭 | 一种新型矩阵式二维码的编解码方法 |
EP2937818B1 (en) * | 2012-12-19 | 2022-04-20 |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 Information code, information code gener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code reader device, and information code usage system |
JP6248568B2 (ja) * | 2013-09-20 | 2017-12-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JP6079579B2 (ja) * | 2013-11-19 | 2017-02-1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WO2014098136A1 (ja) | 2012-12-19 | 2014-06-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EP2937817B1 (en) * | 2012-12-19 | 2021-09-01 |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 Information code, information code gener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code reader device, and information code usage system |
JP6323507B2 (ja) * | 2012-12-19 | 2018-05-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JP6252150B2 (ja) * | 2013-03-27 | 2017-12-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JP6136808B2 (ja) * | 2012-12-19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JP6201705B2 (ja) * | 2013-01-23 | 2017-09-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WO2014098130A1 (ja) * | 2012-12-19 | 2014-06-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WO2014150647A1 (en) * | 2013-03-15 | 2014-09-25 |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 Matrix barcodes on can components |
GB2518443A (en) * | 2013-09-24 | 2015-03-25 | Ibm | Method for detecting phishing of a matrix barcode |
JP6230355B2 (ja) * | 2013-09-27 | 2017-11-15 |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JP5536951B1 (ja) * | 2013-12-26 | 2014-07-02 | 進 辻 | 表示コードが付された物品、表示コード読取装置および情報伝達方法 |
CN103763178B (zh) * | 2014-01-03 | 2016-10-0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服务器、用户终端以及系统 |
CN103886352B (zh) * | 2014-02-20 | 2017-04-0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
US10223625B2 (en) | 2014-03-24 | 2019-03-05 | Denso Corporation |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device and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program product |
KR20170037879A (ko) | 2014-04-07 | 2017-04-05 | 피엔에스 커뮤니케이션즈, 엘엘씨 | 검출가능한 방식으로 동적 마크들을 시각적 이미지들에 내장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9342838B2 (en) | 2014-04-07 | 2016-05-17 | Pns Communication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wards program based on electronic acquisition of a displayed dynamic mark |
KR101821087B1 (ko) * | 2014-05-14 | 2018-01-22 | 교도 인사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이차원 코드, 이차원 코드의 해석 시스템 |
EP3144857B1 (en) * | 2014-05-14 | 2021-10-13 | Kyodo Printing Co., Ltd. | Two-dimensional code, two-dimensional-code analysis system, and two-dimensional-code generation system |
JP6486016B2 (ja) * | 2014-05-16 | 2019-03-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US9367782B2 (en) | 2014-05-29 | 2016-06-14 |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 High capacity 2D color barcode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the same |
US9589217B2 (en) * | 2014-07-09 | 2017-03-07 | Xeroc Corporation | Augmenting barcodes with secondary encoding for anti-counterfeiting |
JP6520616B2 (ja) | 2014-10-07 | 2019-05-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を生成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コード生成装置 |
EP3031749A1 (de) * | 2014-12-11 | 2016-06-15 | Qbo Coffee GmbH | Getränkekapsel, Getränkezuberei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Identifizieren einer Getränkekapsel |
EP3031750A1 (de) * | 2014-12-11 | 2016-06-15 | Qbo Coffee GmbH | Getränkekapsel, Getränkezuberei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Identifzieren einer Getränkekapsel |
EP3031748A1 (de) * | 2014-12-11 | 2016-06-15 | Qbo Coffee GmbH | Getränkekapsel, Getränkezuberei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Identifizieren einer Getränkekapsel |
KR20160095958A (ko) | 2015-02-04 | 2016-08-12 | 켄지 요시다 | 렌즈 유닛 |
TWI533227B (zh) * | 2015-02-26 | 2016-05-11 | 楊東華 | 色彩編解碼方法與系統 |
JP6409623B2 (ja) * | 2015-03-04 | 2018-10-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 |
EP3096290B1 (en) | 2015-05-19 | 2018-07-18 | Axis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amera pose |
CN106326959A (zh) * | 2015-07-01 | 2017-01-11 | 上海天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使用复合点阵编解码的信息记录传递获取及人机互动方法 |
US9454688B1 (en) | 2015-07-20 | 2016-09-27 |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 High capacity 2D color barcode design and decoding method |
CN105095936B (zh) * | 2015-07-22 | 2018-01-16 | 黄鹤南 | 一种基于信息隐藏的图像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和系统 |
CN105117677B (zh) * | 2015-07-30 | 2017-10-31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qr码特征检测方法及系统 |
JP2016106290A (ja) * | 2015-12-24 | 2016-06-16 |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コードパターン記録装置、それが適用されたゲーム機、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TWI564816B (zh) * | 2015-12-29 | 2017-01-01 |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資訊傳遞方法與資訊讀取方法 |
US10235547B2 (en) * | 2016-01-26 | 2019-03-19 | Hand Held Products, Inc. | Enhanced matrix symbol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
CN105787541B (zh) * | 2016-02-04 | 2017-06-20 | 陈绳旭 | 四维码编码方法及系统 |
CN105894072B (zh) * | 2016-03-31 | 2018-07-27 | 郝迎喜 | 二维码混合生成系统 |
CN105894071B (zh) * | 2016-03-31 | 2018-07-27 | 郝迎喜 | 二维码混合生成方法 |
RU2652431C2 (ru) * | 2016-04-29 | 2018-04-26 | Владимир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килев |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материальных ресурсов и защиты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ых меток от подделки |
CN106056021B (zh) * | 2016-06-13 | 2019-01-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色相的容量可变彩色二维码流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
WO2018002944A1 (en) * | 2016-07-01 | 2018-01-0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nverting binary data to images |
KR101893520B1 (ko) * | 2016-12-19 | 2018-08-3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2차원 바코드 생성 장치, 2차원 바코드 정보 추출 장치 및 2차원 바코드 생성 방법 |
CN106897758B (zh) * | 2016-12-26 | 2020-02-21 | 蒋涵民 | 一种用于平面连续定位的qrl码及其连续定位的方法 |
CN107172259B (zh) * | 2017-04-11 | 2020-09-25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终端及其基于二维码的信息交互方法、存储装置 |
CN107295344B (zh) * | 2017-05-12 | 2021-01-26 | 赵毅 | 一种视频中嵌入图形码的方法及装置 |
JP2019021165A (ja) * | 2017-07-20 | 2019-02-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二次元コード及び二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 |
CN109784451B (zh) * | 2017-11-13 | 2022-03-18 |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多颜色扩充二维码编码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
DE102018003472A1 (de) | 2018-04-27 | 2018-09-27 | Daimler Ag | Zweidimensionaler optischer Code |
JP6562136B2 (ja) * | 2018-08-02 | 2019-08-2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US10817764B2 (en) * | 2018-09-21 | 2020-10-27 |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Robot system for processing an object and method of packaging and processing the same |
CN109214490A (zh) * | 2018-09-21 | 2019-01-15 | 苏州玖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彩色二维码 |
US10740666B2 (en) * | 2018-09-27 | 2020-08-11 | Caleb J. Webster | Two-dimensional cryptographic poly-chromatic poly-digital code |
CN109740395A (zh) * | 2018-12-17 | 2019-05-10 | 江苏理工学院 | 深度学习与形状检测相结合的二维码定位方法及系统 |
US11741733B2 (en) | 2020-03-26 | 2023-08-29 | Digimarc Corporation | Arrangements for digital marking and reading of items, useful in recycling |
CN110399956A (zh) * | 2019-07-31 | 2019-11-01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识别二维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CN112396145B (zh) * | 2019-08-12 | 2022-08-16 | 河西学院 | 一种物联网框架下的二维码结构、制造方法及交互系统 |
CN110866577B (zh) * | 2019-09-27 | 2024-03-05 | 北京域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存储介质、终端及仓储系统 |
JP7237812B2 (ja) * | 2019-12-13 | 2023-03-13 | 株式会社東芝 | コード描画物、コード読取装置、およびコード読取方法 |
JP6989859B2 (ja) | 2020-04-10 | 2022-01-12 | 有限会社バラエティーエム・ワン |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生成装置、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JP6984836B1 (ja) * | 2021-04-07 | 2021-12-22 | 有限会社バラエティーエム・ワン |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生成装置、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CN113420580B (zh) * | 2021-07-14 | 2024-07-09 | 北京紫光青藤微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辅助定位符定位的方法及装置、二维码扫描设备、存储介质 |
US12005408B1 (en) | 2023-04-14 | 2024-06-11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Mixing funnel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2114A (zh) * | 2003-11-26 | 2005-06-01 |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扫描存储装置及其方法 |
US20060163357A1 (en) * | 2002-10-31 | 2006-07-27 | Incolab Inc. | Two-dimensional code having superior decoding property which is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level of error correcting code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e same |
CN1908955A (zh) * | 2006-08-21 | 2007-02-07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易于全方位识别的三边形多维条码及其识读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86289A (en) * | 1987-07-11 | 1989-03-30 | Teiryo Sangyo Kk | Identifying code paper |
US5726435A (en) | 1994-03-14 | 1998-03-10 | Nippondenso Co., Ltd. | Optically readable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2938338B2 (ja) | 1994-03-14 | 1999-08-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二次元コード |
JP2952170B2 (ja) * | 1994-12-16 | 1999-09-20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再生システム |
JP3758266B2 (ja) | 1997-01-08 | 2006-03-2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コード読取装置 |
JP4122629B2 (ja) * | 1998-09-03 | 2008-07-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2次元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
JP4288756B2 (ja) | 1999-04-08 | 2009-07-0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情報コード概略存在領域推定方法、情報コード読取方法及び装置、記録媒体 |
JP2002007979A (ja) * | 2000-06-23 | 2002-01-11 | Canon Inc | 情報入力装置及び情報入力システム |
JP3835207B2 (ja) * | 2001-06-27 | 2006-10-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試着画像提供システム及び試着画像提供方法、試着画像生成装置及び試着画像生成方法 |
US6959866B2 (en) * | 2002-05-30 | 2005-11-01 | Ricoh Company, Ltd. | 2-Dimensional code pattern, 2-dimensional code pattern supporting medium, 2-dimensional code pattern generating method, and 2-dimensional cod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4301775B2 (ja) * | 2002-07-18 | 2009-07-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
JP3996520B2 (ja) * | 2003-01-30 | 2007-10-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二次元情報コードおよびその生成方法 |
JP4619032B2 (ja) * | 2004-04-12 | 2011-01-26 | 栄 澁澤 | 情報記録方法とその装置、及び多層コード |
KR100560330B1 (ko) * | 2004-04-21 | 2006-03-30 | 에이디정보통신 주식회사 | 색상 보정이 가능한 대용량 2차원 칼라 바코드인코딩/디코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JP2005332112A (ja) * | 2004-05-19 | 2005-12-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2次元コードの提供方法 |
JP4106377B2 (ja) * | 2005-12-16 | 2008-06-25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不可視情報を抽出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EP2224373A3 (en) * | 2006-04-19 | 2011-09-28 | A · T Communications Co., Ltd. | Two-dimensional code with a logo |
CN101063999B (zh) * | 2006-04-29 | 2010-09-15 | 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与标识的合成系统及方法 |
MX2008015959A (es) * | 2006-06-14 | 2009-03-02 | Veritec Inc | Simbologias multidimensionales y metodos relacionados. |
JP4442624B2 (ja) * | 2006-06-22 | 2010-03-3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光学情報読取装置 |
JP2008113258A (ja) * | 2006-10-30 | 2008-05-1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057560B2 (ja) * | 2006-12-14 | 2012-10-24 |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 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2次元コード、印刷物、2次元コード画像、2次元コード画像の表示制御方法、2次元コード生成システム |
-
2008
- 2008-09-03 JP JP2008226472A patent/JP5136302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26 EP EP16183916.2A patent/EP3118777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EP EP09004397.7A patent/EP2105869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EP EP13184478.9A patent/EP2677470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EP EP13184488.8A patent/EP2677472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EP EP13184475.5A patent/EP2677469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EP EP13184484.7A patent/EP2677471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US US12/382,872 patent/US8235303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3-27 CN CN201310463630.8A patent/CN103778451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27 CN CN200910130165XA patent/CN101667256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2-08 US US13/368,614 patent/US8413909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2-08 US US13/368,591 patent/US83979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2-08 US US13/368,602 patent/US842477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63357A1 (en) * | 2002-10-31 | 2006-07-27 | Incolab Inc. | Two-dimensional code having superior decoding property which is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level of error correcting code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e same |
CN1622114A (zh) * | 2003-11-26 | 2005-06-01 |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扫描存储装置及其方法 |
CN1908955A (zh) * | 2006-08-21 | 2007-02-07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易于全方位识别的三边形多维条码及其识读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0738A (zh) * | 2018-08-16 | 2019-0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的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9190739A (zh) * | 2018-08-16 | 2019-0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以及该图形编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9325382A (zh) * | 2018-08-16 | 2019-02-12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以及该图形编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9344938A (zh) * | 2018-08-16 | 2019-02-1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以及该图形编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9344937A (zh) * | 2018-08-16 | 2019-02-1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编码的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18777B1 (en) | 2021-06-16 |
US20090242649A1 (en) | 2009-10-01 |
CN103778451B (zh) | 2017-03-08 |
EP2677470A8 (en) | 2014-02-26 |
US8397999B2 (en) | 2013-03-19 |
JP5136302B2 (ja) | 2013-02-06 |
EP2677470A2 (en) | 2013-12-25 |
US8413909B2 (en) | 2013-04-09 |
EP2105869A3 (en) | 2013-01-02 |
EP2677472A2 (en) | 2013-12-25 |
EP2677470A3 (en) | 2015-05-13 |
EP2677471A2 (en) | 2013-12-25 |
US8424775B2 (en) | 2013-04-23 |
EP2105869A2 (en) | 2009-09-30 |
CN101667256B (zh) | 2013-11-06 |
CN101667256A (zh) | 2010-03-10 |
EP3118777A1 (en) | 2017-01-18 |
EP2677472A3 (en) | 2015-05-20 |
EP2677469B1 (en) | 2019-12-25 |
EP2677469A2 (en) | 2013-12-25 |
US20120138694A1 (en) | 2012-06-07 |
JP2009259192A (ja) | 2009-11-05 |
US20120138695A1 (en) | 2012-06-07 |
EP2677470B1 (en) | 2020-01-15 |
US8235303B2 (en) | 2012-08-07 |
EP2677472B1 (en) | 2022-11-09 |
EP2677469A8 (en) | 2014-02-26 |
EP2677469A3 (en) | 2015-05-13 |
US20120132721A1 (en) | 2012-05-31 |
EP2677471B1 (en) | 2023-10-25 |
EP2105869B1 (en) | 2017-10-25 |
EP2677471A3 (en) | 2015-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67256B (zh) | 产生以及显示二维码的方法 | |
EP2937820B1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n information code, information code and information code reader | |
US9934760B2 (en) | Information code, information code producing method, information code reader, and system which uses information code | |
CN101546386B (zh) | 具有带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开的特定图案的矩形区域的二维码 | |
JP5229651B2 (ja) |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を表示させる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を利用した認証方法、及び二次元コードを利用した情報提供方法 | |
CN104657698B (zh) | 一种可承载多幅黑白二维码的彩色二维码编解码方法 | |
WO2017084536A1 (zh) | 智能图形识别二维码的编码系统及方法、解码系统及方法 | |
JP6394725B2 (ja) |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
CN104463060A (zh) | 模拟式钢琴编码解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