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1291B -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1291B
CN103771291B CN201410062385.4A CN201410062385A CN103771291B CN 103771291 B CN103771291 B CN 103771291B CN 201410062385 A CN201410062385 A CN 201410062385A CN 103771291 B CN103771291 B CN 103771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peline
piston
way valve
hydraul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23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1291A (zh
Inventor
钱雪松
钱子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Xuzhou Tian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623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71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71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1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1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1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包括:左抬升缸、右抬升缸、加载器、法兰、销座、销轴、压杆、油箱、电磁换向阀、梭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及若干管路。对于小尺寸的重物来说,可以通过单个液压油缸实现抬升,如果重物的尺寸比较大,通常通过多个液压油缸进行重物的抬升。对于多个液压油缸的抬升机构,需要解决的是多个液压油缸的同步抬升,如果在重物抬升过程中,各液压油缸的抬升速度和位置不能够实现同步,对应于重物,液压油缸形成的各支撑点位置产生偏差,容易引起重物的侧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充分保证大尺寸重物的多缸同步平稳抬升和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具体涉及通过多个液压油缸实现的重物同步抬升机构,属于电气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场合已经广泛应用液压油缸实现重物的抬升,对于小尺寸的重物来说,可以通过单个液压油缸实现抬升,如果重物的尺寸比较大,仅仅通过单个液压油缸实现抬升,非常容易引起重物的侧翻,所以,通常通过多个液压油缸进行大尺寸重物的抬升。对于多个液压油缸的抬升机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多个液压油缸的同步抬升,如果在重物抬升过程中,各液压油缸的抬升速度和位置不能够实现同步,对应于重物,液压油缸形成的各支撑点位置产生偏差,容易引起重物的侧翻。
针对大尺寸重物的抬升,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实现大尺寸重物的平稳抬升。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大尺寸重物的平稳抬升,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多缸同步抬升机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包括:左抬升缸、右抬升缸、加载器、法兰、销座、销轴、压杆、油箱、电磁换向阀、梭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及若干管路,管路包括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四、管路五、管路六、管路七、管路八、管路九、管路十、管路十一、管路十二。
左抬升缸和右抬升缸分别安置在重物下方的左右侧。所述左抬升缸包括左缸上腔、左缸活塞杆、左缸活塞、左缸下腔、左缸缸筒、左缸排气装置,左缸活塞杆与重物下方的左侧相抵,左缸上腔通过安装在左缸缸筒上的左缸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如果左缸下腔通入高压油,作用在左缸活塞的下端,可以推动左缸活塞及左缸活塞杆克服重物的重力,实现重物的左侧向上抬升;所述右抬升缸包括右缸上腔、右缸活塞杆、右缸活塞、右缸下腔、右缸缸筒、右缸排气装置,右缸活塞杆与重物下方的右侧相抵,右缸上腔通过安装在右缸缸筒上的右缸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如果右缸下腔通入高压油,作用在右缸活塞的下端,可以推动右缸活塞及右缸活塞杆克服重物的重力,实现重物的右侧向上抬升。如果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通入相同流量的高压油,高压油可以以相同的速度推动左缸活塞及左缸活塞杆和右缸活塞及右缸活塞杆克服重物的重力,实现重物的左右同步抬升。
所述加载器包括缸筒、活塞杆、第一工作腔、第一活塞、第二工作腔、上排气装置、下排气装置、第三工作腔、第二活塞、第四工作腔、活塞杆腔、弹簧。所述活塞杆和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连接成一体,安装于缸筒内,形成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第三工作腔、第四工作腔,第一工作腔通过安装在缸筒上的上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第二工作腔通过管路六与外部系统相连通,第三工作腔通过安装在缸筒上的下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第四工作腔通过管路五与外部系统相连通。加载器的下端与法兰相连接,加载器通过法兰在机架上。所述活塞杆的下部开设有活塞杆腔,弹簧的上部安装在活塞杆腔内,弹簧的上端与活塞杆腔的上端相抵,弹簧的下端与法兰内部下端相抵。活塞杆可以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一起在缸筒内上下移动,当活塞杆的上端受到向下作用的外力,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受压缩并可以排出,当撤除活塞杆上端的作用外力,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产生负压并可以从外部吸入油液。
所述压杆的前端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销轴与销座形成铰接,销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压杆可以以销轴为中心上下摆动,加载器的活塞杆的上端与压杆的下边缘相抵,当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排出等量的油液;当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上摆动时,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产生负压,并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
所述油箱通过管路七与第三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通过管路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通过管路十二与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相连通。所述加载器的第四工作腔通过管路五分别与第三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及第四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加载器的第二工作腔通过管路六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左抬升缸的左缸下腔通过管路一与第四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也通过管道与梭阀的左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右抬升缸的左缸下腔通过管路二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也通过管道与梭阀的右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梭阀能够选择左进油口和右进油口中的高压油作为其输出,左进油口和右进油口相互间不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九与梭阀的出油口相连通,左出油口通过管路十分别与第二液控单向阀及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右出油口通过管路十一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
所述抬升缸的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多个。
所述加载器的活塞及工作腔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所述电磁换向阀,也可以是手动换向阀、电液换向阀。
所述抬升缸可以是活塞缸,也可以柱塞缸。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的工作原理:
(1)、重物的多缸同步抬升:电磁换向阀的左电磁铁1DT和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均通过连通电磁换向阀的中位、管路十二与油箱接通,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操作压杆,当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排出等量的油液,第四工作腔内的高压油液通过管路五、管路三、第四液控单向阀、管路一进入左抬升缸的左缸下腔内,第二工作腔内的高压油液通过管路六、管路四、第二液控单向阀、管路二进入右抬升缸的右缸下腔内,从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排出的等量高压油液,分别作用在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的下端,克服重物的重力作用,推动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向上运动,并保证两油缸相同的位移量,也就是实现重物的同步抬升;当压杆推动活塞杆向下运动,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达到工作行程后,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上摆动时,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产生负压,并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第四工作腔通过管路五、管路三、第三液控单向阀、管路七从油箱吸入油液,第二工作腔通过管路六、管路四、第一液控单向阀、管路八从油箱吸入油液,由于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向上运动的位移量相同,第四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通过重复以上动作过程,即可以不断向上推动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并保证两油缸相同的位移量,实现重物的连续同步抬升。
(2)、重物的停留:电磁换向阀的左电磁铁1DT和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均通过连通电磁换向阀的中位、管路十二与油箱接通,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当压杆停止摆动时,重物的重力作用在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上,在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内形成相应的油压,并反向作用于第四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使第四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内的油液无法流出,重物处于停留状态。
(3)、重物的多缸同步下降:电磁换向阀的左电磁铁1DT处于得电状态,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处于左位,一方面,梭阀选择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的高压油液,并通过管路九、电磁换向阀左位、管路十,连通到第二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由于第二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为高压油,第二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被反向开启;另一方面,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通过管路十一、电磁换向阀左位、管路十二与油箱接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重物的重力作用在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上,在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内形成相应的油压,左缸下腔内的高压油液可以通过第四液控单向阀反向流通,并经过管路五流入加载器的第四工作腔内,右缸下腔内的高压油液可以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反向流通,并经过管路六流入加载器的第二工作腔内,并推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上运动,由于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向上运动的位移量相同,也就是说,流入加载器的第四工作腔内和第二工作腔内的油液的体积是相同的,即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排出的油液的体积是相同的,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形成了相同的向下位移量,实现了重物的多缸同步下降。当活塞杆向上运动,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达到工作行程后,电磁换向阀的左电磁铁1DT处于失电状态,右电磁铁2DT处于得电状态,电磁换向阀处于右位,一方面,梭阀选择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的高压油液,并通过管路九、电磁换向阀右位、管路十一,连通到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由于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为高压油,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被反向开启;另一方面,第二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通过管路十、电磁换向阀右位、管路十二与油箱接通,第二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操作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排出等量的油液,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通过管路五、管路三、第三液控单向阀、管路七回到油箱中,第二工作腔内的油液通过管路六、管路四、第一液控单向阀、管路八回到油箱中。当压杆推动活塞杆向下运动,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达到工作行程后,重新使电磁换向阀的左电磁铁1DT处于得电状态,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处于左位。通过重复以上动作过程,即可以不断向下移动左缸活塞和右缸活塞,并保证两油缸相同的位移量,实现重物的连续同步下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充分保证大尺寸重物的多缸同步平稳抬升和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包括:左抬升缸2、右抬升缸3、加载器4、法兰5、销座6、销轴7、压杆8、油箱9、电磁换向阀10、梭阀12、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三液控单向阀14、第四液控单向阀16及若干管路,管路包括管路一2-7、管路二3-7、管路三14-1、管路四11-1、管路五4-14、管路六4-13、管路七9-1、管路八9-2、管路九12-1、管路十15、管路十一17、管路十二9-3。
左抬升缸2和右抬升缸3分别安置在重物下方的左右侧。左抬升缸2包括左缸上腔2-1、左缸活塞杆2-2、左缸活塞2-3、左缸下腔2-4、左缸缸筒2-5、左缸排气装置2-6,左缸活塞杆2-2与重物下方的左侧相抵,左缸上腔2-1通过安装在左缸缸筒2-5上的左缸排气装置2-6与大气相连通,如果左缸下腔2-4通入高压油,作用在左缸活塞2-3的下端,可以推动左缸活塞2-3及左缸活塞杆2-2克服重物1的重力,实现重物1的左侧向上抬升;右抬升缸3包括右缸上腔3-1、右缸活塞杆3-2、右缸活塞3-3、右缸下腔3-4、右缸缸筒3-5、右缸排气装置3-6,右缸活塞杆3-2与重物下方的右侧相抵,右缸上腔3-1通过安装在右缸缸筒3-5上的右缸排气装置3-6与大气相连通,如果右缸下腔3-4通入高压油,作用在右缸活塞3-3的下端,可以推动右缸活塞3-3及右缸活塞杆3-2克服重物1的重力,实现重物1的右侧向上抬升。如果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通入相同流量的高压油,高压油可以以相同的速度推动左缸活塞2-3及左缸活塞杆2-2和右缸活塞3-3及右缸活塞杆3-2克服重物1的重力,实现重物1的左右同步抬升。
加载器4包括缸筒4-1、活塞杆4-2、第一工作腔4-3、第一活塞4-4、第二工作腔4-5、上排气装置4-6、下排气装置4-7、第三工作腔4-8、第二活塞4-9、第四工作腔4-10、活塞杆腔4-11、弹簧4-12。活塞杆4-2和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连接成一体,安装于缸筒4-1内,形成第一工作腔4-3、第二工作腔4-5、第三工作腔4-8、第四工作腔4-10,第一工作腔4-3通过安装在缸筒4-1上的上排气装置4-6与大气相连通,第二工作腔4-5通过管路六4-13与外部系统相连通,第三工作腔4-8通过安装在缸筒4-1上的下排气装置4-7与大气相连通,第四工作腔4-10通过管路五4-14与外部系统相连通。加载器4的下端与法兰5相连接,加载器4通过法兰5在机架上。活塞杆4-2的下部开设有活塞杆腔4-11,弹簧4-12的上部安装在活塞杆腔4-11内,弹簧4-12的上端与活塞杆腔4-11的上端相抵,弹簧4-12的下端与法兰5内部下端相抵。活塞杆4-2可以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一起在缸筒4-1内上下移动,当活塞杆4-2的上端受到向下作用的外力,克服弹簧4-12的作用力,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的油液受压缩并可以排出,当撤除活塞杆4-2上端的作用外力,在弹簧4-12的作用下,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产生负压并可以从外部吸入油液。
压杆8的前端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销轴7与销座6形成铰接,销座6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压杆8可以以销轴7为中心上下摆动,加载器4的活塞杆4-2的上端与压杆8的下边缘相抵,当压杆8以销轴7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8克服弹簧4-12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排出等量的油液;当压杆8以销轴7为中心向上摆动时,弹簧4-12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产生负压,并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
油箱9通过管路七9-1与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进油口相连通;通过管路八9-2与第一液控单向阀11的进油口相连通;通过管路十二9-3与电磁换向阀10的回油口相连通。加载器4的第四工作腔4-10通过管路五4-14分别与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出油口及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进油口相连通。加载器4的第二工作腔4-5通过管路六4-13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11的出油口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3的进油口相连通。左抬升缸2的左缸下腔2-4通过管路一2-7与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出油口相连通,也通过管道与梭阀12的左进油口相连通。右抬升缸3的左缸下腔3-4通过管路二3-7与第二液控单向阀13的出油口相连通,也通过管道与梭阀12的右进油口相连通。梭阀12能够选择左进油口和右进油口中的高压油作为其输出,左进油口和右进油口相互间不相连通。电磁换向阀10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九12-1与梭阀12的出油口相连通,左出油口通过管路十15分别与第二液控单向阀13及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相连通,右出油口通过管路十一17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11及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控制油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抬升缸的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多个。
作为优选方案,加载器的活塞及工作腔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作为优选方案,电磁换向阀,也可以是手动换向阀、电液换向阀。
作为优选方案,抬升缸可以是活塞缸,也可以柱塞缸。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的工作原理:
(1)、重物1的多缸同步抬升:电磁换向阀10的左电磁铁1DT和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10处于中位,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三液控单向阀14、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均通过连通电磁换向阀10的中位、管路十二9-3与油箱9接通,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操作压杆8,当压杆8以销轴7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8克服弹簧4-12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排出等量的油液,第四工作腔4-10内的高压油液通过管路五4-14、管路三14-1、第四液控单向阀16、管路一2-7进入左抬升缸2的左缸下腔2-4内,第二工作腔4-5内的高压油液通过管路六4-13、管路四11-1、第二液控单向阀13、管路二3-7进入右抬升缸3的右缸下腔3-4内,从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排出的等量高压油液,分别作用在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的下端,克服重物的重力作用,推动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向上运动,并保证两油缸相同的位移量,也就是实现重物的同步抬升;当压杆8推动活塞杆4-2向下运动,第一活塞4-4或第二活塞4-9达到工作行程后,压杆8以销轴7为中心向上摆动时,弹簧4-12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产生负压,并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第四工作腔4-10通过管路五4-14、管路三14-1、第三液控单向阀14、管路七9-1从油箱9吸入油液,第二工作腔4-5通过管路六4-13、管路四11-1、第一液控单向阀11、管路八9-2从油箱9吸入油液,由于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向上运动的位移量相同,第四工作腔4-10和第二工作腔4-5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通过重复以上动作过程,即可以不断向上推动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并保证两油缸相同的位移量,实现重物的连续同步抬升。
(2)、重物1的停留:电磁换向阀10的左电磁铁1DT和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10处于中位,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三液控单向阀14、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均通过连通电磁换向阀10的中位、管路十二9-3与油箱9接通,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当压杆8停止摆动时,重物1的重力作用在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上,在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内形成相应的油压,并反向作用于第四液控单向阀16和第二液控单向阀13的出油口,使第四液控单向阀16和第二液控单向阀13处于关闭状态,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内的油液无法流出,重物1处于停留状态。
(3)、重物1的多缸同步下降:电磁换向阀10的左电磁铁1DT处于得电状态,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10处于左位,一方面,梭阀12选择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的高压油液,并通过管路九12-1、电磁换向阀10左位、管路十15,连通到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由于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为高压油,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四液控单向阀16被反向开启;另一方面,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控制油口通过管路十一17、电磁换向阀10左位、管路十二9-3与油箱9接通,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重物1的重力作用在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上,在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内形成相应的油压,左缸下腔2-4内的高压油液可以通过第四液控单向阀16反向流通,并经过管路五4-14流入加载器4的第四工作腔4-10内,右缸下腔3-4内的高压油液可以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3反向流通,并经过管路六4-13流入加载器4的第二工作腔4-5内,并推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上运动,由于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向上运动的位移量相同,也就是说,流入加载器4的第四工作腔4-10内和第二工作腔4-5内的油液的体积是相同的,即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排出的油液的体积是相同的,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形成了相同的向下位移量,实现了重物1的多缸同步下降。当活塞杆4-2向上运动,第一活塞4-4或第二活塞4-9达到工作行程后,电磁换向阀10的左电磁铁1DT处于失电状态,右电磁铁2DT处于得电状态,电磁换向阀10处于右位,一方面,梭阀12选择左缸下腔2-4和右缸下腔3-4的高压油液,并通过管路九12-1、电磁换向阀10右位、管路十一17,连通到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控制油口,由于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三液控单向阀14的控制油口为高压油,第一液控单向阀11、第三液控单向阀14被反向开启;另一方面,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通过管路十15、电磁换向阀10右位、管路十二9-3与油箱9接通,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四液控单向阀16的控制油口无控制油压。操作压杆8以销轴7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8克服弹簧4-12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4-2带动第一活塞4-4及第二活塞4-9在缸筒4-1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4-5和第四工作腔4-10排出等量的油液,第四工作腔4-10内的油液通过管路五4-14、管路三14-1、第三液控单向阀14、管路七9-1回到油箱9中,第二工作腔4-5内的油液通过管路六4-13、管路四11-1、第一液控单向阀11、管路八9-2回到油箱9中。当压杆8推动活塞杆4-2向下运动,第一活塞4-4或第二活塞4-9达到工作行程后,重新使电磁换向阀10的左电磁铁1DT处于得电状态,右电磁铁2DT处于失电状态,电磁换向阀10处于左位。通过重复以上动作过程,即可以不断向下移动左缸活塞2-3和右缸活塞3-3,并保证两油缸相同的位移量,实现重物的连续同步下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充分保证大尺寸重物的多缸同步平稳抬升和下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包括:左抬升缸、右抬升缸、加载器、法兰、销座、销轴、压杆、油箱、电磁换向阀、梭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第四液控单向阀及若干管路,管路包括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四、管路五、管路六、管路七、管路八、管路九、管路十、管路十一、管路十二;
所述左抬升缸和右抬升缸分别安置在重物下方的左右侧;所述左抬升缸包括左缸上腔、左缸活塞杆、左缸活塞、左缸下腔、左缸缸筒、左缸排气装置,所述左缸活塞杆与重物下方的左侧相抵,所述左缸上腔通过安装在左缸缸筒上的左缸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所述左缸下腔通入高压油,作用在左缸活塞的下端,可以推动左缸活塞及左缸活塞杆克服重物的重力,实现重物的左侧向上抬升;所述右抬升缸包括右缸上腔、右缸活塞杆、右缸活塞、右缸下腔、右缸缸筒、右缸排气装置,右缸活塞杆与重物下方的右侧相抵,右缸上腔通过安装在右缸缸筒上的右缸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所述右缸下腔通入高压油,作用在右缸活塞的下端,可以推动右缸活塞及右缸活塞杆克服重物的重力,实现重物的右侧向上抬升;所述左缸下腔和右缸下腔通入相同流量的高压油,高压油可以以相同的速度推动左缸活塞及左缸活塞杆和右缸活塞及右缸活塞杆克服重物的重力,实现重物的左右同步抬升;
所述加载器包括缸筒、活塞杆、第一工作腔、第一活塞、第二工作腔、上排气装置、下排气装置、第三工作腔、第二活塞、第四工作腔、活塞杆腔、弹簧;所述活塞杆和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连接成一体,安装于缸筒内,形成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第三工作腔、第四工作腔,第一工作腔通过安装在缸筒上的上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第二工作腔通过管路六与外部系统相连通,第三工作腔通过安装在缸筒上的下排气装置与大气相连通,第四工作腔通过管路五与外部系统相连通;加载器的下端与法兰相连接,加载器通过法兰在机架上;所述活塞杆的下部开设有活塞杆腔,弹簧的上部安装在活塞杆腔内,弹簧的上端与活塞杆腔的上端相抵,弹簧的下端与法兰内部下端相抵;活塞杆可以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一起在缸筒内上下移动,当活塞杆的上端受到向下作用的外力,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受压缩并可以排出,当撤除活塞杆上端的作用外力,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产生负压并可以从外部吸入油液;
所述压杆的前端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销轴与销座形成铰接,销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压杆可以以销轴为中心上下摆动,所述加载器的活塞杆的上端与压杆的下边缘相抵,当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下摆动时,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的油液均受压缩,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排出等量的油液;当压杆以销轴为中心向上摆动时,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在缸筒内一起向上运动,第二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内产生负压,并从外部吸入等量的油液;
所述油箱通过管路七与第三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通过管路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通过管路十二与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相连通;所述加载器的第四工作腔通过管路五分别与第三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及第四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加载器的第二工作腔通过管路六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左抬升缸的左缸下腔通过管路一与第四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也通过管道与梭阀的左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右抬升缸的左缸下腔通过管路二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也通过管道与梭阀的右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梭阀能够选择左进油口和右进油口中的高压油作为其输出,左进油口和右进油口相互间不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九与梭阀的出油口相连通,左出油口通过管路十分别与第二液控单向阀及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右出油口通过管路十一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缸的数量是2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器的活塞及工作腔的数量是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是手动换向阀或者电液换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缸是活塞缸或者柱塞缸。
CN201410062385.4A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Active CN103771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2385.4A CN103771291B (zh)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2385.4A CN103771291B (zh)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1291A CN103771291A (zh) 2014-05-07
CN103771291B true CN103771291B (zh) 2016-02-10

Family

ID=5056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2385.4A Active CN103771291B (zh) 2014-02-24 2014-02-24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7129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30647A (en) * 1969-12-30 1973-09-19 Bushnell S W Multistage lift
CN2087616U (zh) * 1988-07-30 1991-10-30 武汉钢铁学院 液压滑升机多缸同步控制装置
JP2004217396A (ja) * 2003-01-17 2004-08-05 Quality:Kk テーブルリフター
CN101367488A (zh) * 2008-09-02 2009-02-18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液压起升装置
CN201250084Y (zh) * 2008-05-09 2009-06-03 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 多缸同步液压升降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30647A (en) * 1969-12-30 1973-09-19 Bushnell S W Multistage lift
CN2087616U (zh) * 1988-07-30 1991-10-30 武汉钢铁学院 液压滑升机多缸同步控制装置
JP2004217396A (ja) * 2003-01-17 2004-08-05 Quality:Kk テーブルリフター
CN201250084Y (zh) * 2008-05-09 2009-06-03 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 多缸同步液压升降机
CN101367488A (zh) * 2008-09-02 2009-02-18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液压起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1291A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35914U (zh) 一种汽车举升机四缸同步液压系统
CN203383792U (zh) 一种平衡型一机多井节能液压抽油机
CN201661532U (zh) 一种混凝土泵的液压泵送系统
CN201963534U (zh) 一种混凝土泵液压控制装置
CN203222299U (zh) 带式输送机液压张紧装置
CN202251171U (zh) 串联油缸运动控制装置
CN103771287B (zh)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N103771286B (zh) 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N203080567U (zh) 装载机先导控制液压锁止系统
CN205063484U (zh) 液压式立体车库液控系统
CN103771289B (zh) 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N103771288B (zh)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N103994042A (zh) 采用曲柄连杆结构的活塞式液压泵
CN103671295B (zh) 一种闭式蓄能液压系统
CN203384136U (zh) 调速阀并联的速度换接回路
CN103771290B (zh)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N103771291B (zh) 一种多缸同步抬升机构
CN102616700B (zh) 一种油气混合驱动的升降控制装置
CN204127008U (zh) 一种双退活塞液压阀组及双退活塞液压装置
CN202767158U (zh) 液压挖掘机阀外流量再生装置
CN102814468B (zh) 沙模自动造型机液压系统
CN204755436U (zh) 用于运输拖车的液压传动机构
CN203560194U (zh) 液压机油缸退回快速排油回路
CN206035949U (zh) 一种剪板机三缸同步液压系统
CN202715782U (zh) 沙模自动造型机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3

Address after: 518000 no.1015, langrong Road, Xinshi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ng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22 Jiangsu, North District, Changzhou Jin Ling North Road, No. 200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3

Address after: Room c506a-19, University Business Park, No. 99, University Road, Xu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Tian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1015, langrong Road, Xinshi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ong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