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5118B -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5118B
CN103765118B CN201280041466.5A CN201280041466A CN103765118B CN 103765118 B CN103765118 B CN 103765118B CN 201280041466 A CN201280041466 A CN 201280041466A CN 103765118 B CN103765118 B CN 1037651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eed
fan
setting
blas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14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5118A (zh
Inventor
杉本信太郎
富士本宜意
出射伸浩
山内淳
古贺诚
古贺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65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5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获得与机外静压相符的适当风量的风扇设定的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测量驱动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r_MAX),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r_MAX)设定与内置式空调装置通常运转时的送风风扇的目标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S3至S14)。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并通过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的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空调装置,存在如下类型,其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并在该室内单元上连结吹出管或吸入管,从而通过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关于这种空调装置,存在吹出管或吸入管的长度发生改变、或者面向室内空间的吸入格栅或排出格栅通过管道连接、或者不通过管道直接连接这样的各种各样的设置状态,根据设置状态,机外静压(在机器外部可利用的静压)发生改变。
当机外静压发生改变时,由于送风风扇的转速与风量的关系(风量特性)发生改变,相应于此,产生改变用于获得适当的风量的送风风扇的转速的需要。为了进行获得这种适当的风量的风扇控制,提出以下方案:以达到比通常运转时所使用的风量更多的感知风量的方式,控制送风风扇,测量此时送风风扇的轴动力,由此求出轴动力―风量的特性,并基于该特性控制风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0436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空调装置中,需要测量风量和送风风扇的轴动力这双方,测量既复杂繁琐又花费时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获得与机外静压相符的适当的风量的风扇设定的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其特征在于,具有:风量控制部,所述风量控制部在所述空调装置的通常运转时,切换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将所述送风风扇控制在规定的风量;以及设定部,所述设定部测量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设定部也可以通过来自马达的脉冲输出来检测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该马达的转速,并基于所检测的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另外,所述设定部也可以在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上设置转速检测装置,并基于该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另外,在所述结构中,所述设定部也可以基于所述送风风扇的驱动电力达到预先确定的上限极限时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该情况下,也可以所述送风风扇通过脉冲幅度调制方式或脉冲振幅调制方式由马达进行控制,所述设定部基于脉冲宽度或脉冲振幅达到预先确定的极限时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设定部也可以在所述空调装置试运行时进行所述风量设定处理。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设定部也可以判定该空调装置是否为管式空调装置,如果是管式空调装置,则执行所述风量设定处理。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具有:改变时运行控制部,所述改变时运行控制部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改变之后,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检验运行;以及改变时设定改变部,所述改变时设定改变部在所述检验运行时,在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改变时设定改变部降低了所述设定转速时,所述改变时运行控制部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改变后的所述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检验运行,所述改变时设定改变部在所述检验运行时,在所述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所述设定转速。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电流限制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具有:自动设定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的自动功能;以及手动设定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的手动功能,在通过手动设定改变了所述设定转速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检验运行,在该检验运行时,在所述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具有:通常时运行控制部,所述通常时运行控制部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运行过程中,空出时间间隔而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提速运行;以及通常时设定改变部,所述通常时设定改变部在即使进行所述提速运行、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通常时设定改变部降低所述设定转速后、即使进行所述提速运行、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至少进行警告或停止运行。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具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在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电流限制值的情况下,将马达电流限定在电流限制值以下。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满足被估计为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温度为高温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上述提速运行。该情况下,也可以所述规定条件包含所述送风风扇的吸入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运行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所述送风风扇的风量为规定风量以上的至少任一个条件。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室内单元上至少连结吹出管或吸入管。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装置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在该室内单元上至少连结吹出管或吸入管,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所述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测量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空调装置通常运转时的所述送风风扇的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流设定处理。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改变后,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相对于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检验运行;以及在所述检验运行时,在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运行中,空出时间间隔,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提速运行;以及在即使进行所述提速运行、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另外,本发明除应用于以上说明的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外,也可以通过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控制程序经由电气通信线路进行分配的方式、或者将这样的程序保存在磁性记录媒体、光记录媒体、半导体记录媒体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进行分配的方式实施。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测量驱动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获得与机外静压相符的适当风量的风扇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置式空调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内置式空调装置的送风风扇控制系统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电流限制值与测量温度之间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机外静压与风量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图。
图5是表示机外静压与风扇转速上限值之间关系的特性曲线图。
图6是表示判定表的图。
图7是表示风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手动设定后的风扇转速的检验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通常运转时风扇检验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送风风扇控制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置式空调装置的侧视图。
内置式空调装置1具有通过制冷剂配管与设置在室外的图未示的室外单元连接并构成冷冻循环回路的室内单元5,并且内置式空调装置1是通过使制冷剂在该冷冻循环回路中流动,使室外空气与在室内单元5循环的被调节室2内的空气(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室内空气调节的装置。
室内单元5具有:单元主体10,所述单元主体10通过吊挂螺栓42被支承在建筑物31的顶棚32与天花板33之间的顶棚里侧空间34内;吸入管53,所述吸入管53与单元主体10的吸入口17连结;以及吹出管54,所述吹出管54与单元主体10的吹出口18连接。该单元主体10内设置有送风风扇50和室内热交换器60。
单元主体10形成为由背板12、前板13、左右侧板14A、14B、顶板15以及底板16组成的大致矩形箱状,在背板12上设置有吸入口17,在前板13上设置有吹出口18。吸入管53从单元主体10的吸入口17向后延伸,并与设置在远离单元主体10的天花板位置上的进气口51连结,吹出管54从单元主体10的吹出口18向前延伸,并与设置在远离单元主体10的天花板位置上的供气口52连结。在该单元主体10内确保遍及吸入口17与吹出口18之间的空气通路,在该空气通路中从上游侧(吸入口17侧)按顺序配置有送风风扇50和室内热交换器60。
送风风扇50是作为离心送风风扇的多叶片风扇,并通过风扇马达55进行旋转驱动。
室内热交换器60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从送风风扇50送出的空气通过该室内热交换器60,由此能够使热交换器60内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对该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
在该室内单元5中,通过驱动送风风扇50,将被调节室2内的空气经由进气口51、吸入管53和吸入口17吸入到单元主体10内,将吸入的空气送入室内热交换器60内,使其与室内热交换器60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调节空气经由吹出口18、吹出管54和供气口52供给至被调节室2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冷冻循环运行和送风风扇50的运行,能够进行对被调节室2进行制冷/供暖的冷气运行/供暖运行,另外,通过在停止冷冻循环运行的状态下使送风风扇50进行运行,能够进行使室内空气循环的送风运行。
图2是表示该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送风风扇控制系统的图。
在图2中,运行控制部61通过执行存储部6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62A,集中地控制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各部分,并包括设定送风风扇50的旋转的旋转设定部61A和控制风扇马达55的旋转的马达旋转控制部61B等。另外,运行控制部61通过来自风扇马达55的脉冲输出,检测马达转速(=风扇转速)。
风扇马达55是DC无刷马达,风扇马达驱动部63在运行控制部61的控制下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MW)方式的转换器及功率集成电路来驱动风扇马达55。该风扇马达驱动部63具有:检测马达电流的电流检测部63A;检测PWM的驱动信号相位的相位检测部63B;检测功率集成电路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63C;以及控制风扇马达55的转速的转速控制部63D等。
电流检测部63A监视并限制马达电流的瞬时值使其不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极限,相位检测部63B监视并限制PWM驱动信号相位使其不超过与马达电流的上限极限相对应的极限值。即,电流检测部63A和相位检测部63B在风扇马达55的驱动电力将要超出预先设定的上限极限的情况下,作为保持在上限极限的保护电路(过电力保护电路)发挥功能。
该情况下,电流检测部63A作为监视并限制马达电流的瞬时值使其不超过作为预先确定的上限极限的电流限制值LM的第一过电流保护电路发挥功能,在马达电流将要超过电流限制值LM的情况下,使马达电流保持在电流限制值LM。另外,相位检测部63B作为监视并限制PWM驱动信号(马达驱动信号)的相位使其不超过与马达电流上限极限相对应的极限值的第二过电流保护电路发挥功能,在PWM驱动信号的相位将要超出极限值的情况下,使其保持在极限值。
另外,温度检测部63C作为当功率集成电路的温度TS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极限(上限温度)时抑制马达输出的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发挥功能。
图3表示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电流限制值LM与测量温度TS的关系图。如该图所示,电流限制值LM在功率集成电路达到某一温度TK之前大致恒定,但是当功率集成电路达到某一温度TK以上时,从过热保护的观点出发,电流限制值LM不再恒定,成为向较小值变化的值。作为该温度TK以上的区域的“过热保护动作区域”有时与实际的线之间产生偏差,因此该区域是误差较大的区域。
如前图2所示,运行控制部61与测量送风风扇50的吸入温度T1的吸入温度传感器65连接,运行控制部61被构成为能够监视吸入温度T1。
另外,运行控制部61与用于对内置式空调装置1进行远程操作的远程控制器66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该远程控制器66被构成为通过由普通用户或作业者对其进行操作、能够操作内置式空调装置1。
如该图2所示,远程控制器66上设置有指示电源的接通/切断的电源接通/切断开关SW1、切换运行模式(制冷运行/供暖运行/送风运行)的运行模式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SW2、将风量切换成弱(L)/强(H)/极强(HH)的风量切换开关SW3、指示试运行的开始/停止的试运行开关SW4等,能够进行与各开关SW1至SW4相对应的操作。
在此,试运行开关SW4是由进行该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设置作业或维护作业的作业者操作的开关,除此以外的开关是作业者或普通用户适当进行操作的开关。
另外,内置式空调装置1包括在运行控制部61的控制下通过放音处理或显示处理等进行各种警报的警报装置67。
风扇马达55是能够对转速进行可变控制的马达,通过运行控制部61对风扇马达55赋予转速指示,对风扇转速r进行可变控制。
然而,内置式空调装置1由于存在管53、54的长度发生改变、或者任一管53、54被省略等各种各样的设置状态,因此,根据设置状态,机外静压变化。
当机外静压变化时,送风风扇50的转速―风量的关系(风量特性)发生改变,因此,即使风扇马达55以相同的转速旋转,风量也变得不同,其结果是,不能得到目标风量(与弱(L)/强(H)/极强(HH)分别相对应的风量)。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构成为具有进行用于根据机外静压对与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设定转速)进行自动设定的风量设定处理的自动(AUTO)功能,并且具有根据任意的用户的偏好而对风扇转速(设定转速)进行手动设定的手动(MANUAL)功能。
(风扇转速的自动设定)
首先说明自动功能。
自动功能的内容是:发明者等着眼于对风扇马达55指示了以最大输出运行的情况下、其实际转速(=送风风扇50的实际转速)r_MAX根据机外静压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设置了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状态下,获得上述实际转速r_MAX,进行根据该值来设定与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
作为该风量设定处理中所使用的信息,存储部62中存储有判定风量设定模式值的判定表62C。
图4是表示机外静压与风量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图(PQ特性)。在该图中,单点划线表示风扇转速r恒定的线,实线表示电阻曲线,双点划线表示风扇马达的最大输出(送风功率恒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事先针对每个机外静压(P1至P10)检查输出额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r,风扇转速最终变为根据该机外静压确定的风扇转速r,该压力损失状态下,风扇马达的输出上升至最大的风扇转速r,对风扇转速r的上限值(r_MAX)、也就是风扇马达55为最大输出时的风扇转速(r_MAX)即P1上限转速至P10上限转速进行测量。
由此得到的测量结果示于图5中。图5是表示机外静压与风扇转速r的上限值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图,其中,横轴表示机外静压,纵轴表示风扇转速r。
图6是表示根据送风风扇50的实际转速的上限值r_MAX判定风量设定模式值的判定表62C。以下,实际转速的上限值r_MAX记为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
如图6所示,在判定表62C中,如果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小于P2上限转速,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1,如果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为P2上限转速以上且小于P3上限转速,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2,如果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为P3上限转速以上且小于P4上限转速,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3,如果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为P4上限转速以上且小于P5上限转速,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4…,如果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为P9上限转速以上且小于P10上限转速,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9,如果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为P10上限转速以上,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量设定模式值是值1的情况下,机外静压为值P1时,能够设定成充分确保设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当机外静压小于值P2时,能够设定成确保设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另外,在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2的情况下,机外静压小于值P3时,设定成确保设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在风量设定模式值为值3的情况下,机外静压小于值P4时,设定成确保设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在风量设定模式值是值9的情况下,机外静压小于值P10时,能够设定成确保设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在风量设定模式值是值10的情况下,机外静压为值P10时,设定成充分确保设定风量(目标风量)的风扇转速。如此,能够基于风量设定模式值,选择与机外静压相符的能够确保适当的风量的转速。
图7是表示风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在设置内置式空调装置1后、正常运行前所实施的试运行时执行该风量设定处理。即,在设置内置式空调装置1后,设置作业者对设置在远程控制器66上的试运行开关SW4进行操作时,运行控制部61开始进行风量设定处理。
执行该流程时,运行控制部61首先判定该内置式空调装置1是否为具有管道的管式空调装置(步骤S1),如果是管式空调装置(步骤S1:是),则转向步骤S2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管式空调装置,使该处理结束。
在步骤S2中,运行控制部61基于事先设定的风量设定模式值判定是进行自动风量设定还是进行手动风量设定。该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在风量设定模式值是指示自动风量设定的值G的情况下,为了开始进行自动风量设定,转向步骤S3的处理,在风量设定模式值被变更为除此以外的值(G值以外)的情况下,为了进行手动风量设定,转向步骤S21的风扇转速设定。
设置作业者在进行试运行之前设定风量设定模式值或试运行时的运行模式(制冷/供暖/送风),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构成为:在将风量设定模式值设定成值G并且将运行模式设定成“送风”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自动风量设定,通过设定为除此以外的值,能够进行手动风量设定或者选择试运行的运行模式。
在进行手动风量设定的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从步骤S2转向步骤S21的处理,设定与事先设定的风量设定模式值相对应的风扇转速,在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通常运转时(非试运行的运行时),转到按照该设定来切换风扇转速的控制(风扇转速切换控制)。
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在风量设定模式值是值G以外的值且没有从已设定的值被改变的情况下,由于风扇转速已经被设定好,因此直接结束风量设定处理。
在进行自动风量设定的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从步骤S2转向步骤S3的处理,并判定运行模式,当运行模式是“送风”时,为了继续进行自动风量设定,转向步骤S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送风”以外、即“制冷”或“供暖”的情况下,由于未采用适当的自动风量设定步骤,因此结束风量设定处理而不进行自动风量设定。
当转向步骤S4的处理时,运行控制部61通过风扇马达驱动部63使风扇马达55起动后,等待经过规定的等待时间(本实施方式中,1分钟)(步骤S5),判定通过吸入温度传感器65检测的吸入温度T1是否在马达使用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小于TX℃)(步骤S6)。由于等待经过该等待时间之后判定吸入温度T1,因此能够基于从被调节室2吸入的空气的正确温度来判定是否在马达使用范围。
如果吸入温度T1在马达使用范围,运行控制部61转向步骤S7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吸入温度T1超出马达使用范围,将风量设定模式值保持在值G的状态下结束风量设定处理。通过将风量设定模式值保持在值G,在接下来试运行时,能够使自动风量设定自动地再开始。
当转向步骤S7的处理时,运行控制部61指示风扇马达55以预先确定的指示转速α(rpm)进行旋转(步骤S7)。该指示转速α被设定成送风风扇50为最大输出时的风扇转速以上的转速,并且是上述的P1上限转速至P10上限转速以上的转速,例如,该指示转速α被设定成风扇马达55的使用极限的转速。接下来,运行控制部61以预先确定的通常的上升速度使风扇转速r上升(步骤S8),直至经过预先确定的超时时间(本实施方式中,8分钟)T2(步骤S9),判定风扇马达55的实际转速(风扇转速r)是否为指示转速(α(rpm))以上(步骤S10)、或者实际转速是否在不同于指示转速的转速下变稳定(更具体而言,指示转速与实际转速之差为β(rpm)rpm以上的状态是否经过γ分钟以上)(步骤S11)。此外,关于该风扇马达55的转速是否变稳定,可以由运行控制部61判定,也可以由风扇马达驱动部63(转速控制部63D)判定。
然后,在步骤S10和S11双方均为否定结果的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返回到步骤S6。由此,重复步骤S6至S11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10和S11的任一者中得到肯定结果。
当在步骤S10和S11的任一者中得到肯定结果时,运行控制部61判定为实际转速的上限检测完成,将此时的实际转速设为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步骤S13),转向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运行控制部61参照判定表(图5),确定与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相对应的风量设定模式值,之后转向步骤S21。在该步骤S21中,设定与风量设定模式值相对应的风扇转速,在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通常运转时(非试运行的运行),转向按照该设定来切换风扇转速的控制(风扇转速切换控制)。
如此,能够与当前的机外静压相对应地设定能够确保目标风量(弱(L)/强(H)/极强(HH))的风扇转速。以上是风量设定处理。
此外,在该风量设定处理中,运行控制部61或风扇马达驱动部63作为指示送风风扇50的转速的指示部、将送风风扇50控制成规定风量的风量控制部、以及进行上述风量设定处理的设定部而发挥功能。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将风量设定模式值设为指示自动风量设定的值G(步骤S2:G),则测量风扇马达55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实际转速上限值r_MAX),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进行设定内置式空调装置1通常运转时与送风风扇50的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S3至S14),因此,不需要测量送风风扇50的风量和轴动力,能够简单且短时间地进行用于获得与机外静压相符的适当的风量的风扇设定。
另外,在本结构中,通过来自该马达55的脉冲输出,检测风扇马达55的转速,基于该转速,设定与送风风扇50的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因此不需要设置分体的旋转检测器。
另外,判定送风风扇50的转速是否变稳定(步骤S11),基于转速变稳定时的实际转速,设定与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送风风扇50为最大输出力时的实际转速,并且能够设定适当的风扇转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将实际转速和与根据该实际转速确定的机外静压相对应的风量设定模式值相对应地设置的判定表62C。参照该判定表62C,确定与实际转速相对应的风量设定模式值,基于所确定的风量设定模式值,设定与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因此,通过判定表62C、风量设定模式值的任一值的变更,能够实现对不同机种的应对。因此,能够确保对各种机种的应对自由度。
另外,判定该内置式空调装置1是否为管式空调装置,在内置式空调装置1是管式空调装置的情况下,执行风量设定处理,在内置式空调装置1是也可以几乎不考虑机外静压的管式空调装置以外(例如,4向天花板盒式空调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回避进行风量设定处理的情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内置式空调装置1试运行时进行所述风量设定处理,因此能够在试运行时完成风扇设定。
(风扇转速的手动设定)
接下来说明手动功能。
如图7所示,在将风量设定模式值改变为指示自动风量设定的值G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2:有改变),运行控制部61将风扇转速设定成与所指示的风量设定模式值相对应的风扇转速(步骤S21)。即,设置作业者事先设定成为手动风量设定的风量设定模式值(值1至10),之后,通过操作设置在远程控制器66上的试运行开关SW4,能够对风扇转速进行手动设定。
然而,在本结构的内置式空调装置1中,由于根据设置状态等机外静压发生改变,因此,产生手动风量设定的风扇转速在当前机外静压的环境下过高的风险。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目标风量(弱(L)/强(H)/极强(HH))相对应的风扇转速(设定转速)被改变后,在初次运行时进行风扇转速的检验动作(设定改变时风扇检验处理)。
(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的检验)
图8是表示手动设定后的风扇转速的检验动作(设定改变时风扇检验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中,在手动设定后,由设置作业者操作设置在远程控制器66上的电源接通/切断开关SW1,在进行正常运行(非试运行的送风运行/制冷运行/供暖运行)时,运行控制部61开始动作。
该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首先判定是否进行了风扇设定检验动作(步骤S31),在没有进行风扇设定检验动作的情况下,开始风扇设定检验动作。此外,在已经进行了风扇设定检验动作的情况下,结束该动作而不进行风扇设定检验动作。
在开始风扇设定检验动作的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指示在使风扇马达55的转速暂时上升的指示转速RA(rpm)下的旋转(步骤S32:检验运行)。
该指示转速RA为对通过手动当前所设定的最大风扇转速(与极强(HH)相对应的风扇转速)RHH累加预先确定的累加转速X(例如,几十rpm至几百rpm范围内的固定值)所得到的转速。
接下来,运行控制部61开始预先确定的定时时间(相当于检验时间)的倒计时(步骤S33),在该定时时间内,判定风扇马达55是否达到过负载状态(步骤S34)。
该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基于该空调装置1所具有的保护电路是否起作用,判定风扇马达55是否达到过负载状态。更具体而言,在电流检测部(第一过电流保护电路)63A检测到马达电流达到电流限制值LM时(条件1),或者相位检测部(第二过电流保护电路)63B检测到PWM驱动信号(马达驱动信号)的相位达到上限极限时(条件2),运行控制部61判定为风扇马达55达到过负载状态。
在此,通过所述检验运行,在风扇马达55达到最大输出、马达电流达到电流限制值LM的情况下,或者PWM驱动信号(马达驱动信号)的相位达到上限极限的情况下,被限制在电流限制值LM以下或上限极限以下,因此风扇转速不会达到指示转速RA。
另外,也可以取代监视保护电路是否动作的方法,监视送风风扇50是否达到指示转速RA,在保持低于指示转速RA的转速(平均实际转速)的状态的情况下,保护电路起作用,因此判定为风扇马达55处于过负载状态。
因此,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是在当前的机外静压环境下与风扇马达最大输出(参照图4)接近的转速,在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是通常运转时非优选的转速的情况下,由于所述转速X的上升,风扇马达55容易处于过负载状态(在本结构中,达到保护动作区域的状态)。当处于过负载状态时,可知风扇转速在当前机外静压下被误设定为过高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选择累加转速X,在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在超出推荐运行范围的范围Ar1(图4中阴影表示的范围)的情况下,风扇马达55处于过负载状态。
在即使继续进行指示转速RA下的运行、风扇马达55也没有达到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4:否),能够判定为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处于推荐运行范围内,因此,运行控制部61将等候经过上述定时时间(步骤S35),结束该处理、即风扇设定检验动作。
另一方面,当指示转速RA下的运行使风扇马达55达到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4:是),运行控制部61将规定当前风扇转速的风量设定模式值降低为更低一级的值(步骤S36)。例如,如果当前的风量设定模式值是值5,则改变为值4。由此,能够将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强制改变为较小的转速。
之后,运行控制部61再次转向步骤S32的处理,使风扇马达55在将与设定成低一级的值的最大风扇转速(与极强(HH)相对应的风扇转速)RHH与累加转速X(几十rpm至几百rpm的值)累加所得到的指示转速RA下旋转,判定风扇马达55是否成为过负载状态。该累加转速X是如果上升到该累加后得到的指示转速则能够判定为不处于范围Ar1(图4)的转速。
运行控制部61在风扇马达55成为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转向步骤S36,将规定当前的风扇转速的风量设定模式值降低到更低一级的值。因此,能够分级地降低风扇转速,直至风扇马达55不再达到过负载状态为止,并且能够使风扇转速收敛于推荐运行范围内。以上是改变风扇转速(设定转速)时进行的设定改变时风扇检验处理。
此外,在该设定改变时风扇检验处理中,运行控制部61或风扇马达驱动部63作为进行上述检验运行的改变时运行控制部、以及该检验运行的结果使设定转速降低的改变时设定改变部而发挥功能。
如此,在对风扇转速进行了误设定的情况下,能够将风扇转速修改为适当的风扇转速。
在此,如图3所示,当热敏电阻的测量温度进入到温度TK以上的“过热保护动作区域”时(黑点),与实际的线之间产生偏差,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电流限制值LM的误差增大,但是,在本结构中,由于在改变风扇转速(设定转速)后的初次运行时进行上述检验动作,因此能够在没有进入“过热保护动作区域”的状态(白点)下进行检验动作,并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过电流检测。此外,也可以在通常运转时的初次运行等进行上述检验动作。
根据本结构,在改变送风风扇50的设定转速后,进行使送风风扇50的转速比与最大风量相对应的设定转速提高规定转速(累加转速X)的检验运行,在该检验运行时,在风扇马达55成为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强制地降低设定转速,因此能够适当地实现误设定了送风风扇50的风扇转速时的应对方法。
而且,在强制地降低设定转速的情况下,进行使送风风扇50的转速比改变后的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累加转速X)的检验运行,在该检验运行时如果风扇马达55成为过负载状态,则进一步降低设定转速,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实现误设定了风扇转速时的应对。
另外,在送风风扇50的马达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电流限制值LM的情况下,判定为风扇马达55成为过负载状态,因此利用作为已有的过电流保护电路的电流检测部(第一过电流保护电路)63A能够容易地判定是否为过负载状态。
而且,本结构中具有自动设定送风风扇50的设定转速的自动功能、以及手动设定送风风扇50的设定转速的手动功能,当通过手动设定改变设定转速时,进行上述检验运行,因此能够适当地实现对手动设定时容易产生的误设定的应对。
(通常运转时送风风扇的监视)
根据上述检验动作,虽然应该在推荐运行范围内运行,但是在本结构中,考虑到作业者忽视的原因或马达故障等意料外的状况,在正常运行时,无论风速如何,都要进行空出时间间隔检验送风风扇50的检验动作(通常运转时风扇检验处理)。
图9是表示通常运转时风扇检验处理的流程图。此外,该处理在通常运转时以规定的周期被反复执行。
首先,运行控制部61判定是否达到估计为送风风扇50的马达温度为高温的运行条件(步骤S41)。具体而言,判定吸入温度传感器65检测出的吸入温度T1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是否经过马达温度充分上升的运行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正常运行开始的一段时间)。然后,如果满足步骤S41的条件,运行控制部61以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指示使风扇马达55的转速暂时上升的运行(步骤S42:提速运行)。
该提速运行时的指示转速RB为对当前时刻的风扇转速累加预先确定的累加转速Y(例如,几rpm至几十rpm范围内的固定值)所得到的转速(步骤S42)。该指示转速RB被保持预先确定的时间的期间,当经过该时间时,返回到与当前的指示风量(弱(L)/强(H)/极强(HH)的风量)相符的风扇转速。
接下来,运行控制部61判定在进行该提速运行时送风风扇50的实际转速是否上升到指示转速RB(步骤S43)。该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求解送风风扇50的平均实际转速RC,并判定平均实际转速RC与指示转速RB相比是否小了预先确定的转速Z以上,在小了预先确定的转速Z以上的情况下(RB-RC>Z的情况)下,判定为送风风扇50的转速没有上升(步骤S43:是)。
在送风风扇50的转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相当于通过电流检测部(第一过电流保护电路)63A或相位检测部(第二过电流保护电路)63B施加马达保护的状态(一次保护)。
该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判定送风风扇50的转速没有上升的状况是否是第一次(步骤S44)。然后,当送风风扇50的转速没有上升的状况是第一次时(步骤S44:是),运行控制部61判定为风扇转速处于超出推荐运行范围的范围Ar1(图4中阴影表示的范围)内,将规定当前的风扇转速的风量设定模式值下降到低两级(与累加转速X相同程度的转速)的值(步骤S45:二次保护)。例如,如果当前的风量设定模式值是值5,则改变为值3。由此,能够将事先通过自动或手动设定的风扇转速强制地改变为较低的转速,并且能够降低与各风量(弱(L)/强(H)/极强(HH)的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
另一方面,当送风风扇50的转速没有上升的状况不是第一次时(步骤S44:否),可认为是马达故障等设想外的情形,因此运行控制部61通过警报装置67报告该内容的警报,并使内置式空调装置1停止运行(步骤S46)。由此,当送风风扇50的转速没有上升的状况是第二次时,进行警报,并强制地使运行停止。以上是通常运转时风扇检验处理。
此外,在该通常运转时风扇检验处理中,运行控制部61或风扇马达驱动部63作为进行送风风扇50的提速运行的通常时运行控制部、以及该检验运行的结果使设定转速降低的通常时设定改变部而发挥功能。
根据本结构,在送风风扇50的运行中,空出时间间隔进行使送风风扇50的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累加转速Y)的提速运行,在即使进行该提速运行、送风风扇50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降低送风风扇50的设定转速,因此能够应对设想预料之外的状况从而适当地保护驱动送风风扇50的风扇马达55。
该情况下,当送风风扇50的马达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电流限制值时,高效地利用将马达电流限制在电流限制值以下的保护电路63A、63B,从而能够适当地保护风扇马达55。
另外,在降低设定转速后,即使进行上述提速运行、送风风扇50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进行警报并停止运行,因此能够更适当地保护送风风扇50。此外,也可以进行警报或停止运行中的任一个。
另外,由于在满足被估计为送风风扇50的马达温度为高温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上述提速运行,因此能够以严格的条件监视风扇马达55,并且能够尽早检测到不良情况。该情况下,将规定条件设为吸入温度T1为预先确定的温度以上且经过了马达温度充分上升的运行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正常运行开始之后的一段时间),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送风风扇的风量为规定风量以上(例如,极强(HH))包含在条件中,只要至少包括任一个条件即可。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改变。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为了能够高精度地测量风扇马达55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而进行判定送风风扇50是否稳定的步骤S11的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风扇马达驱动部63的相位检测部63B,判定PWM驱动信号的相位是否到达与马达电流的上限极限相对应的极限值,当到达极限值时,能够判定为送风风扇50在最大输出下旋转,因此进行测量此时的实际转速的处理。该处理可以取代步骤S11进行,也可以在步骤S11的基础上附加地进行。根据该结构,利用已有的相位检测部63B,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送风风扇50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风扇马达55以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进行旋转控制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对风扇马达55以脉冲振幅调制(PAM)方式进行旋转控制。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风扇马达驱动部63中设置监视PAM驱动信号的振幅使其不超过与马达电流上限极限相对应的极限值的振幅检测部(保护电路)63E,通过该振幅检测部63E,判定PAM驱动信号的相位是否达到与马达电流的上限极限相对应的极限值,进行测量达到该极限值时的实际转速的处理。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送风风扇50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此外,在图10中,虽然省略了图2的警报装置67,但是也可以具有警报装置67。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运行控制部61或风扇马达驱动部63作为以下部件发挥功能的情况:指示部,指示送风风扇50转速;风量控制部,将送风风扇50控制在规定的风量;设定部,进行上述风量设定处理;改变时运行控制部,在送风风扇50的设定转速改变时进行检验运行;改变时设定改变部,该检验运行的结果,降低设定转速;通常时运行控制部,在通常运转时进行送风风扇50的提速运行;以及通常时设定改变部,该提速运行的结果,降低设定转速,但是这些部件也可以由各个硬件装置构成,控制系统的结构能够任意地进行改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10中虚线所示,也可以设置检测风扇马达55的转速(风扇转速r)的转速检测部64,该转速检测部64检测出的转速被反馈给运行控制部61的马达旋转控制部61B。该情况下,运行控制部61能够进行基于反馈来的转速(风扇转速r)设定与目标风量相对应的风扇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S3至S14)。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内置式空调装置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能够将本发明广泛地应用于具有管道的空调装置,或者将本发明适当地应用于除此以外的空调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用于执行上述处理的控制程序62A预先存储在空调装置1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该控制程序62A存储在磁性记录媒体、光记录媒体、半导体记录媒体等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媒体中,并且通过计算机从记录媒体中读取并执行该控制程序62A。另外,也可以将该控制程序62A从通信网络上的配送服务器等经由电气通信线路下载。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置式空调装置
5 室内单元
50 送风风扇
53 吸入管
54 吹出管
55 风扇马达
61 运行控制部
62 存储部
62A 控制程序
62C 判定表
63 风扇马达驱动部
63A 电流检测部(保护电路)
63B 相位检测部(保护电路)
63E 振幅检测部(保护电路)
64 转速检测部
65 吸入温度传感器
66 远程控制器
67 警报装置

Claims (17)

1.一种空调装置,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其特征在于,具有:
风量控制部,所述风量控制部在所述空调装置的通常运转时,切换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将所述送风风扇控制在规定的风量;
设定部,所述设定部测量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
改变时运行控制部,所述改变时运行控制部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改变之后,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检验运行;以及
改变时设定改变部,所述改变时设定改变部在所述检验运行时,在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改变时设定改变部降低了所述设定转速时,所述改变时运行控制部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改变后的所述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检验运行,
所述改变时设定改变部在所述检验运行时,在所述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电流限制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动设定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的自动功能;以及手动设定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的手动功能,在通过手动设定改变了所述设定转速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检验运行,在该检验运行时,在所述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通过来自马达的脉冲输出来检测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该马达的转速,并基于所检测的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在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上设置转速检测装置,并基于该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基于所述送风风扇的驱动电力达到预先确定的上限极限时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扇通过脉冲幅度调制方式或脉冲振幅调制方式由马达进行控制,
所述设定部基于脉冲宽度或脉冲振幅达到预先确定的极限时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在所述空调装置试运行时进行所述风量设定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判定该空调装置是否为管式空调装置,如果是管式空调装置,则执行所述风量设定处理。
11.一种空调装置,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其特征在于,具有:
风量控制部,所述风量控制部在所述空调装置的通常运转时,切换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将所述送风风扇控制在规定的风量;
设定部,所述设定部测量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来设定与所述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
通常时运行控制部,所述通常时运行控制部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运行过程中,空出时间间隔而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提速运行;以及
通常时设定改变部,所述通常时设定改变部在即使进行所述提速运行,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常时设定改变部降低所述设定转速后,即使进行所述提速运行,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至少进行警告或停止运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在所述送风风扇的马达电流达到预先确定的电流限制值的情况下,将马达电流限定在电流限制值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马达是DC无刷马达。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内单元上至少连结吹出管或吸入管。
16.一种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装置具有收容送风风扇的室内单元,在该室内单元上至少连结吹出管或吸入管,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吹出送风空气,所述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测量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为最大输出时的实际转速,并进行基于所测量的实际转速设定与所述空调装置通常运转时的所述送风风扇的风量相对应的转速的风量设定处理,
所述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设定转速改变后,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相对于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检验运行;以及
在所述检验运行时,在驱动所述送风风扇的风扇马达处于过负载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送风风扇的运行中,空出时间间隔,进行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比设定转速上升规定转速的提速运行;以及
即使进行所述提速运行,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设定转速。
CN201280041466.5A 2011-08-31 2012-08-22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765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9590 2011-08-31
JP2011-189590 2011-08-31
JP2011216266 2011-09-30
JP2011216267 2011-09-30
JP2011-216267 2011-09-30
JP2011-216266 2011-09-30
PCT/JP2012/071178 WO2013031597A1 (ja) 2011-08-31 2012-08-22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5118A CN103765118A (zh) 2014-04-30
CN103765118B true CN103765118B (zh) 2016-12-14

Family

ID=47756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1466.5A Active CN103765118B (zh) 2011-08-31 2012-08-22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2971B2 (zh)
EP (1) EP2754971B1 (zh)
JP (1) JP6089319B2 (zh)
CN (1) CN103765118B (zh)
WO (1) WO2013031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4492B (zh) * 2013-07-25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管道式通风装置及其风量控制方法
CA2962804C (en) 2014-09-30 2020-05-19 Siemens Schweiz Ag Thermostat having over current management
JP6504495B2 (ja) * 2014-12-04 2019-04-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052271B2 (ja) * 2014-12-15 2016-12-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ァン回転数決定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4596076B (zh) * 2015-01-14 2017-12-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JP6297176B2 (ja) * 2015-02-03 2018-03-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04879897A (zh) * 2015-06-01 2015-09-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E102015222605A1 (de) * 2015-11-17 2017-05-18 MAN Trucks & Bu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ssistierten, teilautomatisierten, hochautomatisierten, vollautomatisierten oder fahrerlosen Fahren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5402864B (zh) * 2015-12-31 2018-03-27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风量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5402863B (zh) * 2015-12-31 2018-11-2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风量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6382710B (zh) * 2016-08-26 2019-03-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室内机
WO2018100657A1 (ja) * 2016-11-30 2018-06-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用室内機
US10933713B2 (en) * 2016-12-27 2021-03-02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Airflow control system of a work vehicle
CN106766376B (zh) * 2016-12-30 2019-1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
WO2018142531A1 (ja) * 2017-02-02 2018-08-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0065844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2627957B1 (ko) 2018-11-16 202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3531655A (zh) * 2020-04-14 2021-10-2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
CN113757978B (zh) * 2020-05-29 2023-03-03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设备及其恒风量的电机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230243361A1 (en) * 2020-07-30 2023-08-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low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lower
CN112549899A (zh) * 2020-11-02 2021-03-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
JP2023044060A (ja) * 2021-09-17 2023-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0851A (ja) * 1985-02-04 1986-08-1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302093A (ja) * 2002-04-11 2003-10-24 Daikin Ind Ltd 異常検出方法、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ファ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2004085150A (ja) * 2002-08-29 2004-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清浄機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3583B2 (ja) 1990-09-17 2000-10-30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912696B2 (ja) 1990-09-17 1999-06-28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5102040A (en) * 1991-03-28 1992-04-07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n control to achieve enhanced cooling
US5540619A (en) * 1995-01-06 1996-07-30 Landis & Gyr Powers, Inc. Control of prime mover in HVAC distribution system
JP3677417B2 (ja) 1999-09-08 2005-08-03 松下エ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ダクト式換気装置
JP2005300089A (ja) * 2004-04-15 200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風量補正機能付き換気装置
CN101173775B (zh) 2006-10-30 2011-06-0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US7495402B2 (en) * 2007-02-21 2009-02-24 Hsien-Meng Lee Fan motor controller
JP4254885B2 (ja) * 2007-05-22 2009-04-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ァン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ファン制御システムを備えた空調機
JP5266931B2 (ja) 2008-07-25 2013-08-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風量一定制御用風量特性決定方法、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5119409B2 (ja) 2008-08-18 2013-01-16 伊藤レーシング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US20100256821A1 (en) * 2009-04-01 2010-10-07 Sntech Inc. Constant airflow control of a ventil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0851A (ja) * 1985-02-04 1986-08-1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302093A (ja) * 2002-04-11 2003-10-24 Daikin Ind Ltd 異常検出方法、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ファ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2004085150A (ja) * 2002-08-29 2004-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清浄機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4971A4 (en) 2015-06-10
US20140213171A1 (en) 2014-07-31
EP2754971A1 (en) 2014-07-16
EP2754971B1 (en) 2020-05-13
WO2013031597A1 (ja) 2013-03-07
CN103765118A (zh) 2014-04-30
JP6089319B2 (ja) 2017-03-08
US9732971B2 (en) 2017-08-15
JPWO2013031597A1 (ja) 201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5118B (zh)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228757B2 (en) Heater interlock control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10989433B2 (en) Air conditioner
US5418438A (en) Draft inducer air flow control
US20110181216A1 (en) Speed-defined torque control
CN101677225B (zh) 用于hvac系统的鼓风电动机
US9337769B2 (en) Method of diagnosing a malfunctioning DC fan motor
JP201021012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677227A (zh) 用于hvac系统的鼓风电动机
JP2004218879A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80077454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10372884A1 (en) Determination of pulley ratio of a belt-drive blower
US20150211759A1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 control method
JP2012135157A (ja)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US565691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EP3415831B1 (en) Cooling f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cooling f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JP200202224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3663692B2 (ja) 空気調和機
US11965686B2 (en) Blocked coil detection system
JP20012417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KR20170075371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JPH11101546A (ja) 冷蔵庫の異常検出装置
JP2017219220A (ja) ヒートポンプ機器
WO2020202469A1 (ja) 電動機制御装置
JP2003028485A (ja) 空気調和機の送風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