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3775B -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73775B CN101173775B CN2006100164276A CN200610016427A CN101173775B CN 101173775 B CN101173775 B CN 101173775B CN 2006100164276 A CN2006100164276 A CN 2006100164276A CN 200610016427 A CN200610016427 A CN 200610016427A CN 101173775 B CN101173775 B CN 1011737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m
- damping piece
- blowing unit
- air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其室内机包括:设有分别向数个室内空间吹送空气的一个以上的送风单元,将室内机和各房间连接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上,调节管道向各房间供应空气量的阻尼件;对送风单元或阻尼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通过配电单元中的主控制部及副控制部,可以按各房间的开放的阻尼件个数,线性地控制向各房间吹送空气的电机转速,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各房间要求的送风量以及各房间要求的设定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管道式空调器的发明。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对向数个房间分别供应空气的室内机的送风机进行控制的同时,对连接送风机和房间的阻尼件进行控制,对各个房间温度单独控制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向室内空间供应调节的空气的装置,大体上可分为各固件设置在一个产品内的一体式空调器,以及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分体式空调器。
最近,由于室内机占用空间,把室内机设置在天花板、墙面或者阳台等部位,或者安装在屋顶等室外,通过管道把得到调节的空气供应到室内的管道式空调器,其使用量呈增加的趋势。
但是,现有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其室内机控制的送风机与数个房间温度无关,总是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因此不仅无法积极地应对房间的温度变化,而且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为提供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在数个排出口上分别设置送风单元,对各个管道吹送的空气量分别地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不仅用一个室内机对数个房间进行空气调节,而且通过改变一个室内机吹送的风量,积极地应对室内房间所需的温度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用主控制部和副控制部构成室内机的配电单元后,通过副控制部分别地控制设置在房间的阻尼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在室内需要特定的送风量时,考虑开放的阻尼件个数以及温度差,对送风单元的电机进行线性控制,维持一定的排到室内的空气送风量。
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设有分别向数个室内空间吹送空气的一个以上送风单元,把室内机和各房间连接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上,调节管道向各房间供应空气量的阻尼件,对送风单元或阻尼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配电单元包括根据房间的使用数量或温度条件中的至少某一个,对送风单元的工作个数或工作量中的至少某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对阻尼件的开闭与否或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进行控制的副控制部,副控制部有所选择地连接在主控制部上;感知各房间温度,向主控制部传达的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室内机包括设有电机,分别向数个室内空间吹送空气的一个以上的送风单元;设有送风单元的主体;主体和各房间连接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上调节管道向各房间供应的空气量的阻尼件;对送风单元或阻尼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配电单元包括根据房间的使用数量或温度条件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送风单元的工作个数或工作量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主控制部;对阻尼件的开闭与否或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副控制部;副控制部有所选择地连接在主控制部上;当数个房间中的某一房间需要一定送风量时,根据数个阻尼件中的开放个数或开放阻尼件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对送风单元的电机转速进行控制,送风单元的送风量被划分为几个特定的转速进行驱动,达到一定送风量。
送风量被配电单元线性地控制。
送风单元的送风量,随开放的阻尼件个数增多,而成比例地增加。
送风单元的电机转速是由
电机转速=(阻尼件开放个数/阻尼件总个数)×电机最大转速决定。
发明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器可以按各房间开放的阻尼件个数,线性地控制向各房间吹送空气的电机转速,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各房间要求的送风量以及各房间要求的设定温度。
本发明即使只有一台室内机与数间各房间连接,也可以通过控制设置在各房间的阻尼件,对各房间的温度或送风量进行控制,而且通过控制设置在室内机的送风单元电机转速,和通过开放的阻尼件排出使用者要求的送风量。
本发明根据封闭的阻尼件个数,降低电机转速,可以防止向房间过度地供应空气,而且可以防止送风单元过度工作,以提高用电效率。
本发明在室内机中设置数个送风单元,并可以不同方向地设置与各送风单元连接的管道,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设置在形成有多间房间的建筑物上。
另外,本发明的配电单元由控制送风单元电机的主控制部,以及控 制管道阻尼件的副控制部构成,副控制部可分离地设置在主控制部上,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只通过主控制部驱动空调器。
图1是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图2a、图2b是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设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面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配电单元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送风单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送风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配电单元方框图。
图8是本发明管道式空调器工作顺序流程图。
图9是表1的室内机电机、室外机电机以及压缩机的驱动状态坐标图。
图10是表2的室内机电机、室外机电机以及压缩机的驱动状态坐标图。
图11是本发明室内机第2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配电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13是示有本发明副控制部的副控制箱正面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件说明
10:主体 12:吸入口
14、16、114、116:排出口 20:送风单元
30:热交换器 40:配电单元
45:主控制部 46:副控制部
50:底座 60:支脚
70:电机 80:定子
90:支柱 200、300:管道
400:阻尼件 402:遥控器
404:温度传感器 500:管道连接器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分解示意图。图2a、图2b是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形成有吸入口12以及数个排出口14、16、114、116的主体10,设置在主体10内部,与数个排出口14、16、114、116中的某一个连接的送风单元20,遮蔽 吸入口12地设置,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0,设置在主体10上,内设有配电部件的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40。
主体10由底座面板50;向上直立地设置在底座面板50正面的前面板52;向上直立地设置在底座面板50侧面的侧面板54;与前面板52以及侧面板54连接,设置在底座面板50上部的顶面板58构成。
这里,在主体10的四角分别设有边角框架55、56。
边角框架55、56的下端与底座面板50连接,侧端与前面板52或侧面板54连接,上端与顶面板58连接。
在前面板52以及顶面板58上分别形成有排出口14、114、16、116。
位于主体10后方的边角框架56之间,形成有吸入口12,遮蔽吸入口12地设置热交换器30,热交换器30位于主体10内部。
在底座面板50的下部,设有支撑底座面板50的支脚60。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送风单元20上,分别连接着各个管道200、300,各管道200、300按设置方向全部按同一方向设置(图2a),或者按不同方向设置(图2b)。
管道200、300与室内的房间(图略)连接,送风单元20排出的空气通过管道200、300流入房间。
图3是本发明侧面板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配电单元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配电单元40设置在主体10内部,被侧面板54遮挡,不露在外部。
侧面板54位于边角框架55、56之间,组装地固定在边角框架55、56、底座面板50或顶面板58之间。
侧面板54上设有把手53,把手53在分离或组装侧面板54时,让使用者容易地支撑侧面板54。
把手53插入在形成于侧面板54的孔(图略)得到固定。
把手53包括插入在侧面板54孔的嵌入部53a;以及与侧面板53的外侧面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部53b;从紧密接触部53b到嵌入部53a侧形成有槽53c。
使用者把手插入到槽53c中,支撑侧面板54。
虽然没有图示,遮蔽配电单元40的侧面板经常被维修人员开放。因此把侧面板铰接地连接在边角框架55、56上,以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开放的结构形成。
配电单元40嵌入地结合在边角框架55、56上后,通过螺栓或螺丝固定。
置在控制箱42内部的主控制部45以及副控制部46;向送风单元20供应电源的电机驱动器(图略),向电机驱动器供应直流电源的智能电源模块(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图略)。
IPM是将集成门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和驱动该部件的驱动器集成电路(IC)设置在同一部件中的元件,最近作为大功率电机控制领域的电力管理解决方案(solution)以适合于多种设备的形式得到开发、销售。另外,IPM中,设有驱动器IC、过载保护电路、断路保护电路等各种保护电路,有利于缩小电机驱动器的体积、低耗电以及实现小型化。
控制箱42具有箱形结构,其内部设有主控制部45,设有侧面板54的一侧具有开口结构。控制箱42被侧面板54遮蔽,不露在外部。
配电单元40的主控制部45控制送风单元20的电机70,副控制部46对管道200的阻尼件进行控制,对供应到房间的空气进行控制。
图5是本发明的管道式空调器送风单元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送风单元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的送风单元20包括固定在主体10上的送风单元框架22;把主体10内部的空气排向排出口14的风扇24;驱动风扇24的电机70;把风扇24吹送的空气导流到排出口14的风扇机壳28。
送风单元20是从风扇机壳28两侧面吸入空气的多叶片式风扇。
送风单元框架22用于把风扇机壳28固定在底座50上,具有长方体骨架结构,在内部固定有风扇机壳28。
在送风单元框架22上,设有可把形成在顶面板58或前面板52的各排出口14、16、114、116中的某一个遮蔽的罩21。
即,如图2所示,开放前方排出口14的情况下,设置在送风单元框架22的罩21,遮蔽形成在顶面板58上的排出口16;在上侧排出口116开放的状态下,送风单元20的罩21遮蔽前面板52上的排出口114。
罩21、23设置在送风单元框架22的上面以及下面,由组装人员或设置人员转动设有风扇机壳28的送风单元框架22,让设置在送风单元框架22的罩21、23中的某一个遮蔽前方排出口14或顶面排出口16中的某一个。
罩21、23形成与顶面板58或前面板52的面连续的面,形成不从顶面板58或前面板52突出的光滑的面。
罩21、23一体地组装在送风单元框架22上,送风单元框架22设 置在底座50上。在设置送风单元20后,再设置前面板52或顶面板58,而在设置的过程中罩21、23会遮蔽排出口14、16。
因此,本发明的空调器,为了遮蔽排出口14、16中的某一个,没必要设置另外的罩。
本发明的送风单元20为了驱动风扇24,使用无刷直流电机(BLDC)电机70,BLDC电机70被支柱90固定在风扇机壳28上。
风扇机壳28固定在送风单元框架22上,在左/右侧分别形成有吸入口28a、28b,在吸入口28a、28b中的某一侧设有电机70。
风扇机壳28的吸入口28a、28b向内侧凹陷地形成有外壳。
风扇24是一种贯流风扇,本实施例中按左/右方向长长地形成,电机70固定在风扇机壳28上与风扇24连接。
如图5、图6所示,电机70包括与风扇24连接的轴71;与轴71连接的转子72;位于转子72的内侧,与转子72相隔一定间距的定子80;把定子80固定在风扇机壳28上的支柱90上。
轴71固定在转子72上,位于风扇24的中心,与风扇组装在一起。
BLDC电机70在接通的电流作用下,可以进行线性控制,BLDC电机70被配电单元40的主控制部45控制,调节排出的送风量。
本发明中,在室内机中设有被主控制部45分别控制的数个BLDC电机70,可以分别调节向管道200、300排出的空气量。
图7是本发明的配电单元框图。
如图4或图7所示,本发明的配电单元40包括控制电机70的主控制部45;与主控制部45相互作用,对管道200、300的阻尼件400进行控制的副控制部46;向主控制部45输入信号的遥控器402;感知房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4;显示室内机工作状态的显示器控制部405。
主控制部45分别与遥控器402、显示器控制部405以及副控制部46连接,相互协调动作,从温度传感器404接受的信号,通过副控制部46传向主控制部45。
遥控器402是与主控制部45连接的有线遥控器,有线遥控器设置在各房间中,用于接受使用者输入的信号。作为遥控器402,本实施例中以有线遥控器为例,但也可以使用无线遥控器。
主控制部45对通过温度传感器404感知的温度与通过遥控器402输入的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机70,副控制部46根据遥控器402输入的信号以及来自主控制部45的信号,对阻尼件400进行控制。
阻尼件400是切断或疏通管道200、300内空气流动的结构,其内 部设有阻尼板(图略),切断/疏通管道200、300内的空气流动,并通过按一定角度旋转的阻尼板开闭度,来调节送风量。阻尼板以及阻尼件的结构对于本行业人员来说是非常普通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下面,参照图8,对本发明空调器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本发明管道式空调器工作顺序流程图。
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S 10,室内机的主控制部45从设置在各房间的温度传感器(404a~404d)接受各房间的温度,并通过设置在各房间的遥控器402接受设定的温度。S20
通过遥控器402向主控制部45输入的设定温度,可以是由使用者直接输入的温度,也可以是存储在主控制部45中的温度。
主控制部45对输入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进行比较S30,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决定是否向各房间供应经过调节的空气。
这里,数个房间中,对于使用者不在的房间或使用者关闭遥控器402的房间,主控制部45判断为不使用空调器的关闭房间,不向关闭房间吹送空气。
在虽然遥控器402处于开启(on)状态,但只要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别小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5也不会向开启房间吹送空气。
即,主控制部45在房间使用的前提下,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温差大于一定温度时,才向开启房间吹送空气。
主控制部45向数个通风单元20中的与开启房间连接的送风单元20接通电流,驱动送风单元20,并根据温差的大小,调节送风单元20的工作速度,决定向开启房间供应的送风量。S42
主控制部45考虑使用者输入的信号以及计算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之差等,决定送风单元20的送风量。
这里,所述使用者输入的信号一例,可举使用者通过遥控器402输入风量强度的信号。
即,使用者通过遥控器402输入强风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5不立即考虑供应到房间的风量,把电机70转速转换到与强风相应的转速,而是计算送风电机20供应空气的房间个数以及各房间要求的风量后,增减电机70的转速。
同时,设置在不使用的房间或关闭房间的阻尼件400被封闭,切断送风单元20供应的空气供应到关闭房间,而与吹送空气的房间连接的阻尼件400被开放,让送风单元20供应的空气吹送到房间。S44
如图所示,一个送风单元20连接在2个房间,并需要向房间中的 某一房间供应强风时,主控制部45封闭关闭房间的阻尼件400,只开放使用房间的阻尼件400,吹送空气。
主控制部45为了供应房间所需的风量,降低向关闭房间供应的风量,向使用房间吹送空气。
即,使用房间需要强风时,主控制部45按向一个房间供应强风时的转速转动电机70。
与上不同,两个房间同时需要强风时,与只有一个房间需要强风时的情况相比,相应地提高电机70的转速。
电机70是BLDC电机,可以由主控制部45对其转速进行线性控制,通过此,根据房间的使用条件以及风量等,对吹向管道200、300的空气量进行线性调节。
主控制部45根据房间的条件以及状态,决定室外机的动作与否。
即,房间不要求进行制冷/制热时,室外机停止工作,当房间中的某一个要求进行制冷/制热时,主控制部45判断这一情况,决定室外机的压缩机驱动功率以及室外风扇的转速。S46
通过主控制部45决定送风单元20的驱动与否、送风量、阻尼件的开闭与否以及室外机的动作与否后,经过一定时间时,主控制部45为了再次决定送风单元20的驱动与否、送风量、阻尼件的开闭与否以及室外机的动作与否,重新通过温度传感器404感知室内温度,并把再次感知的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反复进行过程S20~S50。S60
表1是本发明的送风单元以及室外机与使用条件有关的工作状态之一。图9是表1的室内电机、室外电机以及压缩机的驱动状态坐标图。
如表1、图9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控制方法的第1实施例中,在房间要求的风速被分为强/中/弱的情况下,根据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的开闭与否,决定室外风扇、压缩机以及送风单元20的不同工作状态。
比如,室内要求的风速是强风、而且阻尼件(400a~400d)中的某一个开放时,室外机的压缩机以及室外风扇进行工作,送风单元20以低速转动风扇24,虽然这时要求的是强风。
主控制部45向送风单元20的电机70接通一定的电流,以低速转动风扇24,将送风单元20吹送的空气集中供应到一个房间,可以形成使用者要求的强风。
随着连接在房间的阻尼件(400a~400d)的开放个数增加,电机70和风扇24的转速增加,由增加风扇的转速而提高的送风量被分散到 各个阻尼件(400a~400d),形成与各个房间相应的合适送风量。
表一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电机70在本实施例中被分为3个阶段工作。
即,主控制部45向电机70供应电流时,以3种波形传输信号,以3种速度调节电机70的转速。
室外风扇以及压缩机根据室外机的动作与否被接通/断开,按接通/断开状态,只以一定的状态进行工作。
将室内机的送风单元20以及室外风扇、压缩机被分为一定的模式进行工作时,主控制部45根据前面几个部件的组合,调节送风单元20、室外风扇以及压缩机的工作状态,通过此可以简化控制方法。
表2是本发明的送风单元以及室外机与使用条件有关的工作状态之二。图10是表2的室内机电机、室外机电机以及压缩机的驱动状态坐标图。
本发明的室内机控制方法第2实施例中,根据房间的风速,对室内机送风单元20电机70的速度进行线性控制,对排到室内的空气量更加精确地控制。
表二
如表2所示,在房间要求的送风量是强风的情况下,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一个时,送风单元20电机70以最大转速的25%的转速旋转,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两个时,以最大转速的50%的转速旋转,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三个时,以最大转速的75%的转速旋转,全部开放时,以100%的转速工作。
这里,送风单元20的电机70转速是由
“电机转速=(阻尼件开放个数/阻尼件总个数)×电机的最大转速”
决定,根据房间要求的送风量分别按不同的比率适用。
即,强风的情况下把电机的转速适用为100%,但中风或弱风的情况下,把电机的最大转速降为90%或80%。
特别是主控制部45在要求的送风量是强风的情况下,线性地控制电机70的转速,调节排出的送风量。
房间要求的送风量是中风的情况下,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 为一个时,送风单元20的电机70以最大转速的22.5%的转速旋转,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两个时,以最大转速的45%的转速旋转,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三个时,以最大转速的67.5%的转速旋转,全部开放时、以90%的转速工作。
室内房间要求的送风量是弱风的情况下,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一个时,送风单元20的电机70以最大转速20%的转速旋转;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两个时,以最大转速40%的转速旋转;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b)为三个时,以最大转速60%的转速旋转;全部开放时,以80%的转速工作。
因此,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第2实施例中,根据室内要求的风量或风速强度以及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的个数,线性地控制向各房间排出空气的送风单元20的电机70转速,通过此可以更加精确地维持向各房间排出的空气风速。
如图10所示,室内要求的风量/风速强度以及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个数发生变化时,室外风扇的工作状态以及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也被调节。
即,设置在各房间的阻尼件(400a~400d)的开放个数越多,各房间要求的风量/风速强度越大,压缩机的负载也会阶段性地增加,而室外风扇的负载也阶段性地增加。
这里,对表2或图10所示的压缩机与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之间的关系,进行如下说明。
首先,室内要求的送风量是强风或中风的情况下,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为1个时,室外机的压缩机作为1阶段,以总压缩功率的40%工作,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为2个时,作为2阶段,以总压缩功率的60%工作,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为3个以上时,作为3阶段,以总压缩功率的100%工作。
在室内要求的送风量是弱风的情况下,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为1个或2个时,室外机的压缩机作为1阶段,以总压缩功率的40%工作,开放的阻尼件(400a~400d)为3个以上时,作为2阶段,以总压缩功率的60%工作。
从而,压缩机以根据室内要求负载的增减来调节压缩量的方式进行工作。
设置在室外机的室外送风风扇随着压缩机的冷媒压缩量增加,为了提高冷媒的热交换效率,如表2或图10所示,提高风扇的旋转速度。
表1以及表2所示的第1、2种控制方法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BLDC电机的使用所举的一例,本发明的思想不受限于示例图,而可以根据房间个数、不同送风量(强/中/弱等)个数或阻尼件个数等被多样地应用。
图11是本发明室内机设置第2实施例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配电单元分解示意图。图13是示有本发明副控制部的副控制箱正面示意图。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室内机包括设有数个送风单元的主体10;设置在主体10的空气排出侧,让送风单元排出的空气汇流的管道连接器500;设置在主体10的一侧,控制送风单元等部件的配电单元600。
管道连接器500与主体10的排出口14、16连通地设置,让数个送风单元20排出的空气汇流到一处,把汇流的空气传向所连接的管道200。
在管道连接器500上连接有数条管道200,管道200分别连接在室内的各个房间,在各管道200上分别设有阻尼件(400a~400e),切断/疏通排向房间的空气。
配电单元600在第1实施例中由主控制部45与副控制部46构成,但在第2实施例中,副控制部46不与主控制部45一体地构成、而是单独地形成后连接在主控制部45上。
因此,配电单元600由固定在主体10上的主控制部45;以及有所选择地组装在主控制部45上,与主控制部45连接的副控制部46构成。
配电单元600包括组装在主体10的主控制箱602,以及组装在主控制箱602上的副控制箱604。在主控制箱602中设置主控制部45,在副控制箱604中设置副控制部46。
主控制部45与副控制部46通过端子(图略)相互连接,互相传送信号。
主控制部45以及副控制部46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其构成与图7所示的相同。
但是,第2实施例的副控制部46有所选择地连接在主控制部45上,进行工作,第2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只通过主控制部45被控制。
没有在空调器上设置副控制部46的情况下,空调器不进行原来由副控制部46进行的对阻尼件(400a~400e)的开闭的感知以及通过温度传感器404进行的对室内温度的感知。
只是,空调器替代与副控制部404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04,通过其他温度传感器(图略)接受温度,进行工作。
因此,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虽然设置了数条管道200以及阻尼件(400a~400e),但设置在不需要对阻尼件(400a~400e)进行单独控制的场所或建筑为宜。
Claims (9)
1.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有分别向数个室内空间吹送空气的一个以上的送风单元,将室内机和各房间连接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上,调节管道向各房间供应空气量的阻尼件;对送风单元或阻尼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配电单元包括根据房间的使用数量或温度条件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送风单元的工作个数或工作量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主控制部;对阻尼件的开闭与否或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副控制部,副控制部有所选择地连接在主控制部上;感知各房间温度,向主控制部传达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送风单元包括按输入的电流线性地变化转速的无刷直流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各管道以相互不同的方向与室内机连接,各送风单元连接在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室内机还包括形成外形的主体,在主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送风单元,在主体的外侧,设有将数个送风单元排出的空气分配到各管道的管道连接器。
5.一种管道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有电机,分别向数个室内空间吹送空气的一个以上送风单元;设有送风单元的主体;将主体和各房间连接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上,调节管道向各房间供应空气量的阻尼件;对送风单元或阻尼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配电单元包括根据房间的使用数量或温度条件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送风单元的工作个数或工作量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主控制部;对阻尼件的开闭与否或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副控制部;副控制部有所选择地连接在主控制部上;数个房间中的某一房间需要一定送风量时,根据数个阻尼件中的开放阻尼件的个数或开放阻尼件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送风单元的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电机随送风单元送风量的不同被划分为几个特定的转速,进行驱动,达到一定送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送风量被配电单元线性地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送风单元的送风量,随开放的阻尼件个数的增多,而成比例地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送风单元的电机转速是由
电机转速=(阻尼件开放个数/阻尼件总个数)×电机最大转速决定。
9.一种管道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设有分别向数个室内空间吹送空气的一个以上送风单元;将送风单元和各房间连接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上,调节管道向各房间供应空气量的阻尼件;让送风单元吹送的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向室内热交换器供应冷媒的压缩机;对送风单元、阻尼件或压缩机中的至少某一个的工作进行控制的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配电单元包括根据房间的使用数量或温度条件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送风单元的工作个数或工作量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主控制部;对阻尼件的开闭与否或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的副控制部;副控制部有所选择地连接在主控制部上;当数个房间中至少某一个房间输入一定的送风量时,根据数个阻尼件中的开放阻尼件的个数或开放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送风单元的电机转速进行控制,达到一定送风量,同时,根据数个阻尼件中的开放阻尼件的个数或开放阻尼件的开闭程度中的至少某一个条件,对压缩机的冷媒压缩容量进行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164276A CN101173775B (zh) | 2006-10-30 | 2006-10-30 |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164276A CN101173775B (zh) | 2006-10-30 | 2006-10-30 |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3775A CN101173775A (zh) | 2008-05-07 |
CN101173775B true CN101173775B (zh) | 2011-06-08 |
Family
ID=3942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164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3775B (zh) | 2006-10-30 | 2006-10-30 |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7377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89502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 管道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754971B1 (en) * | 2011-08-31 | 2020-05-1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CN103292416B (zh) * | 2012-03-05 | 2015-06-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风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
TWI605227B (zh) * | 2013-12-20 | 2017-11-11 | Min-Ping Lin | Air exchanger ventil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
JP6800649B2 (ja) * | 2016-08-03 | 2020-12-16 |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17515807B (zh) * | 2023-12-25 | 2024-07-12 | 广州市百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化恒压供水节能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35445A (en) * | 1985-02-20 | 1987-01-1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conditioner |
CN2489255Y (zh) * | 2000-10-27 | 2002-05-01 | 广东国得空调冷冻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无级调速风机盘管 |
CN1392376A (zh) * | 2001-06-20 | 2003-01-22 | 俞天平 | 可独立控制中央空调风管系统 |
-
2006
- 2006-10-30 CN CN2006100164276A patent/CN1011737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35445A (en) * | 1985-02-20 | 1987-01-1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conditioner |
CN2489255Y (zh) * | 2000-10-27 | 2002-05-01 | 广东国得空调冷冻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无级调速风机盘管 |
CN1392376A (zh) * | 2001-06-20 | 2003-01-22 | 俞天平 | 可独立控制中央空调风管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89502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 管道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3775A (zh) | 2008-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73775B (zh) | 管道式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 |
EP0741269B1 (en) | Air conditioning method in machine room having forced air-cooling equipment houses therein | |
US6701738B2 (en) | Wire fix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equipment moun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 |
KR100629342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WO2015182461A1 (ja) | エアコン室内機 | |
CN201615551U (zh) | 立式空调器 | |
US20100186441A1 (en) | Multi-air conditioner | |
EP3667187B1 (en) |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device | |
KR100797163B1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KR101711837B1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6238759B2 (ja) | 電気品箱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2017133737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US2004002022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ving energy in indoor cooling and heating | |
CN204757291U (zh) | 风机系统及空调器 | |
JP2016161206A (ja) |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 |
CN212431015U (zh) | 一种浴霸出风换气切换结构及双风机新型浴霸 | |
CN105216580B (zh) | 越野车载高集成双路变频空调设备 | |
KR20110003814A (ko) | 복수의 송풍팬 제어기능이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 | |
JP2017101875A (ja) | 複数給気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方法 | |
CN216620029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20648418U (zh) | 空调的室内机与空调 | |
CN2550674Y (zh) | 分离引风式家庭中央空调 | |
CN206377810U (zh) | 多线路节能中央空调 | |
KR0175527B1 (ko) | 보조송풍팬이 설치된 공기조화기 | |
JP200213073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1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