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8498A - 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8498A
CN103748498A CN201280040032.3A CN201280040032A CN103748498A CN 103748498 A CN103748498 A CN 103748498A CN 201280040032 A CN201280040032 A CN 201280040032A CN 103748498 A CN103748498 A CN 103748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variable magnification
real image
view finder
image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00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8498B (zh
Inventor
齐藤广树
长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48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8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8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8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14Viewfinders
    • G02B23/145Zoom 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06Viewfinders with lenses with or without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10Viewfinders adjusting viewfinders fiel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3/00Devices for changing pictures in viewing apparatus or proj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Abstract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一种紧凑、低成本、具有宽视场角和高变焦比、并提供观察良好的取景器图像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技术方案]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从物体侧顺序地大致由物镜系统(1)、包括多个光学构件的正立光学系统(2)和正的目镜透镜系统(3)构成,其中所述物镜系统(1)大致由正的第一透镜(L1)、负的第二透镜(L2)、正的第三透镜(L3)、和正的第四透镜(L4)构成。当改变放大倍率时,第一透镜(L1)和第三透镜(L3)在光轴方向上固定,而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正立光学系统(2)的多个光学构件的所有光学表面都是平坦表面,并且正立光学系统(2)的多个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由玻璃材料形成并满足条件表达式(1):1.6<Nd(1),其中N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折射率。

Description

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一种成像设备,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适当地与数字照相机或胶片照相机一起使用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一种设有该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所谓的实像取景器被用作取景器,其中由物镜光学系统形成的图像通过正立光学系统被倒立成正立图像,并经由目镜光学系统观察正立图像。进一步地,在包括单独形成的成像光学系统和取景器且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放大倍率改变功能的成像光学系统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具有放大倍率改变功能的取景器以能够适应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视场角和变焦比。近年来,设有这类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高质量数字照相机正在被引入市场中。作为具有相对较高的变焦比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3中所公开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H8-122856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9-2991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10-39339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仅具有大约3∶1的变焦比,其中大约3∶1的变焦比在很大程度上不足以满足近年来的要求。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可能仅能够适应窄的视场角,并因此不适于与配备有广角镜头的照相机一起使用。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具有充分的视场角和充分的变焦比。然而,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相对于视场角具有低放大倍率能力,并且其表观视场角(apparent angle of view)不足。因此,鉴于便于观看,该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不能充分地满足用户。
另外,由于近年来照相机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尺寸减小,对于取景器的成本降低和尺寸减小具有强烈的要求。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具有紧凑且低成本结构同时提供宽视场角和高变焦比并允许观察良好的取景器图像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以及一种设有该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照相机。
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是大致由物镜系统、由多个光学构件形成的正立光学系统、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目镜透镜系统构成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物镜系统大致由四个透镜构成,所述四个透镜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相对于光轴方向固定,而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沿光轴方向移动,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所有光学构件的所有光学表面都是平坦表面,以及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由玻璃材料制成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
1.6<Nd    (1),
其中N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折射率。
应该注意的是描述“大致由……构成”和“大致由四个透镜构成”表示可以包括没有基本上任何光焦度的透镜、除了透镜之外的光学元件(例如,场框架、光圈和玻璃罩)、和机械构件(例如,透镜法兰、透镜镜筒、图像传感器、和照相机振动校正机构等)。
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关于每一个透镜的折射本领的描述“正”或“负”,如果透镜是非球面透镜,则描述时关于透镜在近轴区域中的折射本领。
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1)满足条件表达式(1A),并且甚至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1)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B):
1.7<Nd    (1A)或
1.8<Nd    (1B)。
在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
0.18<|γ·tanω|<0.40    (2),
其中γ是整个系统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角放大倍率,而ω是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最大半视场角。
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2)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A):
0.23<|γ·tanω|<0.35    (2A)。
在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中,优选的是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由玻璃材料制成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
νd<30    (3),
其中ν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阿贝数。
在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中,优选的是当放大倍率从低放大倍率侧变化到高放大倍率侧时,第二透镜朝向目镜透镜系统移动,而第四透镜朝向物体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
-1<(R1f+R1r)/(R1f-R1r)<1    (4),
其中R1f是第一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而R1r是第一透镜的图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4)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A):
-0.80<(R1f+R1r)/(R1f-R1r)<0.10    (4A)。
应该注意的是关于曲率半径的符号(正或负)表示凸向物体侧的表面形状为正,而凸向视点侧的表面形状为负。
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设有本发明的上述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通过仅使物镜系统的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移动来实现放大倍率改变,其中所述物镜系统大致由四个透镜构成,所述四个透镜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这允许提供高变焦比同时实现紧凑且低成本结构。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正立光学系统的结构,尤其是正立光学系统的表面形状和材料被适当地设定。这允许提供宽视场角和高变焦比,从而增加放大倍率能力和相对于视场角的表观视场角,最小化由于制造期间的误差导致的性能下降,并且观察到良好的取景器图像,同时实现低成本且紧凑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设有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成像设备,可以实现低成本且紧凑的结构,可以提供宽视场角和高变焦比,并且可以观察良好的取景器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2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3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4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5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6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7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示本发明的示例8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1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2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2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3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3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4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4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5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5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6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6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7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
图17在图(A)-(I)处显示本发明的示例8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像差图;以及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后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在图(A)和(B)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的剖视图。图1中的(A)和(B)处显示的剖视图分别图示了处于最低放大倍率状态和处于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在图1中,图的左侧是物体侧,而图的右侧是视点EP。图1中的(B)处显示的部件与图1中的(A)处显示的部件相同,并且之间的不同仅在于部件中的一些的位置。因此,附图标记在图1中的(B)处被省略。
本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朝向视点侧顺序地大致由以下构成:物镜系统1;正立光学系统2,所述正立光学系统2使由物镜系统1形成的倒置图像倒置成正立图像;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目镜透镜系统3,所述目镜透镜系统3用于观察正立图像。
物镜系统1大致由四个透镜构成,所述四个透镜从物体侧朝向视点侧顺序地包括: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
第一透镜L1和第三透镜L3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相对于光轴方向固定,而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实现放大倍率改变。当与除了两个透镜之外第一透镜L1或第三透镜L3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也移动的结构相比较时,仅两个透镜(即,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移动的结构允许简化机械结构,从而在不会使装置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提供高变焦比。
在放大倍率期间移动的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的轨迹由图1中的(A)与(B)之间的箭头示意性地显示。如图中的箭头所示,优选的是,当放大倍率从低放大倍率侧改变到高倍放大侧时,第二透镜L2朝向目镜透镜系统移动,而第四透镜L4朝向物体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不需要过多地增加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的折射本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变焦比。
应该注意的是,在图1中的(A)处显示的物镜系统1中,第一透镜L1由双凸透镜形成,第二透镜L2由双凹透镜形成,第三透镜L3由具有面对物体侧的凸面的正弯月透镜形成,而第四透镜L4由双凸透镜形成,其中所有透镜都为单透镜。然而,本发明的物镜系统的各个透镜的形状没有必要受限于上述形状。
图1中的(A)处显示的示例的目镜透镜系统3由为单透镜的双凸透镜形成。然而,形成本发明的目镜透镜系统的透镜的形状没必要受限于上述形状。可选地,本发明的目镜透镜系统可以由多个透镜形成。
正立光学系统2由多个光学构件形成。图1中的(A)处显示的正立光学系统2由两个棱镜形成,所述两个棱镜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三棱镜P1和屋脊棱镜P2,所述三棱镜P1和屋脊棱镜P2被布置成在其之间具有预定气隙,使得物镜系统1的焦点位置位于三棱镜P1与屋脊棱镜P2之间。然而,形成正立光学系统2的光学构件没必要受限于三棱镜和屋脊棱镜,而是可以使用除了棱镜之外的棱镜、反射镜或其它类型的光学构件来形成正立光学系统2。
由多个光学构件形成正立光学系统允许在光学构件中的两个之间提供预定气隙以将场框架定位在该气隙中。通常,场框架位于物镜系统的焦点位置处或位于物镜系统的焦点位置的附近。然而,在其中正立光学系统由一个光学构件形成的情况下,物镜系统的焦点位置位于内部光学构件中,并且不可能设置场框架,或者要增加物镜系统的尺寸以将场框架设置在光学构件外。在其中正立光学系统2由两个构件形成的情况下,如在图1中的(A)处显示的示例中,场框架可以如上所述被定位,同时最小化部件的数量以实现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在这实施例中,正立光学系统2的所有光学构件的所有光学表面都是平坦表面,并且正立光学系统2中的至少一个光学构件由玻璃材料制成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
1.6<Nd    (1),
其中N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折射率。
例如,图1中的(A)处显示的示例的正立光学系统2具有两个入射表面、两个出射表面和六个反射面,所有这些表面都是光学表面。当与其中光学表面是弯曲表面的情况相比较,鉴于成本,将正立光学系统2的光学构件的所有光学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是有利的。进一步地,虽然优选的是使用玻璃作为形成正立光学系统2的材料,但是由于如下所述的原因,如果利用玻璃材料形成正立光学系统2并且光学系统2包括弯曲光学表面,则存在难以制造并且成本增加的问题。当所有光学表面是平坦表面时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此有利的是使用玻璃形成正立光学系统2。
正立光学系统2通常由具有高于空气的折射率的折射率的棱镜形成以增加光程长从而实现尺寸减小。然而,当试图增加表观视场角时,正立光学系统的体积不可避免地被增加。传统的实像取景器通常使用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棱镜来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然而,塑料棱镜的问题在于当棱镜的体积增加时,由于模制时的收缩的影响,表面精确度显著降低。进一步地,在其中正立光学系统包括屋脊表面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塑料材料,则由于在模制时收缩的影响屋脊表面的方形度(squareness)降低,从而显著地降低了图像质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理想的是使用玻璃制造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棱镜。即,使光学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并使用玻璃材料允许最小化由于在制造期间的误差导致的性能降低并且在实现成本降低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取景器图像。
进一步地,当由玻璃材料制成正立光学系统2的光学构件满足条件表达式(1)时可以选择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材料,从而实现尺寸减小,同时确保高放大倍率能力和相对于视场角的大表观视场角。如果没有达到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则当提供大表观视场角时正立光学系统2变大。
鉴于上述情况,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1)满足下方条件表达式(1A),并且甚至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1)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B):
1.7<Nd    (1A)或
1.8<Nd    (1B)。
当满足条件表达式(1A)或(1B)时,获得的效果高于当满足条件表达式(1)时所获得的效果。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本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选择性地适当地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结构的任意组合。
优选的是本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以下满足条件表达式(2):
0.18<|γ·tanω|<0.40    (2),
其中γ是整个系统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角放大倍率,而ω是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最大半视场角。
如果没有达到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则不能获得充分的表观视场角。如果超过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则在形成正立光学系统2的光学构件中设置在物镜系统1的焦点位置的视点侧的光学构件变大,从而大致上面安装有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的装置的尺寸增加。当满足条件表达式(2)时,在最小化尺寸增加的同时可以确保充分的表观视场角。
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2)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A):
0.23<|γ·tanω|<0.35    (2A)。
当满足条件表达式(2A)时,获得的效果高于当满足条件表达式(2)时所获得的效果。
优选的是形成本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的正立光学系统2的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由玻璃材料制成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
νd<30    (3),
其中ν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阿贝数。
在满足条件表达式(3)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纵向色像差更成功的校正,从而最小化当察视取景器的用户移动眼睛时所出现的色彩模糊。
优选的是本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以下满足条件表达式(4):
-1<(R1f+R1r)/(R1f-R1r)<1    (4),
其中R1f是第一透镜L1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而R1r是第一透镜L1的图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如果没有达到条件表达式(4)的下限,则在低放大倍率侧畸变增加。如果超过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则图像的周边区域中的像散在低放大倍率侧增加。当满足条件表达式(4)时,低放大倍率侧的畸变和图像的周边区域中的像散被最小化。
更优选的是代替条件表达式(4)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A):
-0.80<(R1f+R1r)/(R1f-R1r)<0.10    (4A)。
当满足条件表达式(4A)时,获得的效果高于当满足条件表达式(4)时所获得的效果。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后侧透视图。数字照相机100在照相机机身的上部处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1。数字照相机100在照相机机身的后侧还包括用于显示图像和各种设定屏幕的监视器102、用于形成各种设置的操作按钮103、和用于改变放大倍率的变焦杆104。数字照相机100还包括在照相机机身的上侧的快门按钮105。
在数字照相机100中,通过设置在照相机机身的前侧的成像镜头(未示出)获取的对象图像形成在图像传感器(未示出)的成像平面上。用户从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1的后侧察视该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以观察对象的取景器图像。当在成像操作期间操作变焦杆104时,成像镜头的放大倍率被改变,并且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1的放大倍率与此同时被改变。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数字示例。图2-9是分别图示示例1-8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结构的剖视图。随后被呈现的表1和表2分别显示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基本透镜数据和非球面表面数据。类似地,随后被呈现的表3-16分别显示示例2-8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基本透镜数据和非球面表面数据。应该注意的是在随后所述的示例中,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作为示例被说明。示意性代表和符号以及标记的方式在示例1以及示例2-8的描述中基本上相同。
图2在(A)、(B)和(C)处分别显示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在中间放大倍率状态下以及在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剖视图。在每一个示例的剖视图中,图的左侧是物体侧,而三棱镜P1和屋脊棱镜P2沿着光程形成。图2中的(B)和(C)处显示的部件与图2中的(A)处显示的部件相同,并且之间的不同仅在于部件中的一些的位置。因此,附图标记中的一些在图2中的(B)和(C)处被省略。
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10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物镜系统1、正立光学系统2和目镜透镜系统3。物镜系统1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具有双凸形状的第一透镜L1、在近轴区域具有双凹形状的第二透镜L2、具有面对物体侧的凸面的正弯月面形状的第三透镜L3、和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双凸形状的第四透镜L4。第一至第四透镜L1-L4是没有被胶合的单透镜。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表面和第四透镜L4的两侧是非球面表面。
第一透镜L1和第三透镜L3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相对于光轴方向固定,而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实现放大倍率改变。在放大倍率期间移动的第二透镜L2和第四透镜L4的轨迹由图2中的(A)、(B)和(C)之间的箭头示意性地显示。当放大倍率从低放大倍率侧变化到高放大倍率时,第二透镜L2朝向目镜透镜侧移动,而第四透镜L4朝向物体侧移动。
正立光学系统2由两个棱镜形成,所述两个棱镜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三棱镜P1和屋脊棱镜P2。气隙设置在三棱镜P1与屋脊棱镜P2之间,并且物镜系统1的焦点位置位于气隙中。三棱镜P1和屋脊棱镜P2的所有光学表面都是平坦表面,并且三棱镜P1和屋脊棱镜P2两者都由玻璃材料制成。
目镜透镜系统3由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双凸形状的一个透镜形成。该透镜的物体侧表面是非球面表面。
示例1的上述基本结构也被应用到示例2-8。
在随后呈现的表1的上表中显示了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从第一透镜L1到视点的基本透镜数据。在该表中,栏“Si”中的每一个值都表示第i(i=1、2、3、……)个表面的表面编号,其中最靠近物体侧元件的物体侧表面是第一个表面,并且编号朝向视点侧顺序地增加。栏“Ri”中的每一个值都表示第i个表面的曲率半径。栏“Di”中的每一个值都表示第i个表面与第i+1个表面之间沿着光轴Z的表面间隔。栏“Ndj”中的每一个表示第j(j=1、2、3、……)个元件相对于d线(587.6nm的波长)的折射率,其中最靠近物体侧元件是第一个元件,并且编号朝向视点侧顺序地增加。栏“νdj”中的每一个值表示第j个元件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应该注意的是相对于曲率半径的符号表示凸向物体侧的表面形状为正,而凸向视点侧的表面形状为负。
表1的栏Di中的文本“DD[2]”、“DD[4]”、“DD[6]”和“DD[8]”是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改变的可变间隔。在表1中的下部显示了在最低放大倍率、中间放大倍率(表中的“中间”)、和在最高放大倍率时可变间隔、角放大倍率和总视场角(表中的“2ω(°)”)的值。总视场角的单位是“度”。长度的单位这里为“毫米”。
在表1的上部中,每一个非球面表面由附于其表面编号的符号“*”表示。在曲率半径的栏中,近轴曲率半径的数值被显示为每一个非球面表面的曲率半径。在表2中显示了每一个非球面表面的非球面系数,其中在表2中显示的非球面系数的每一个数值之后的“E-N”(其中n是整数)表示“×10-n”。非球面系数是以下非球面表面公式中的系数K和Am(其中m=4、6、8、……)的值:
Zd=C·h2/{1+(1-KA·C2·h2)1/2}+∑Am·hm    (6),
其中Zd是非球面表面的深度(从非球面表面上高度Y处的点到与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相切并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垂直线的长度),h是高度(从光轴到透镜表面的距离),C是近轴曲率,以及K和Am是非球面系数(其中,m=4、6、8、……)。应该注意的是以下每一个表中所示的数值以预定小数位被四舍五入。
[表1]
示例1
Si Ri Di Ndj νdj
1 35.0951 2.56 1.62299 58.16
2 -35.0951 DD[2]
*3 -9.3486 1.00 1.58878 60.39
4 7.4646 DD[4]
5 9.7997 1.79 1.60300 65.44
6 21.6266 DD[6]
*7 9.3762 3.70 1.53389 55.98
*8 -9.9701 DD[8]
9 14.46 1.78472 25.68
10 1.50
11 24.58 1.78472 25.68
12 1.40
*13 52.7967 2.23 1.58878 60.39
14 -12.0302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31
[表2]
示例1
[表3]
示例2
Si Ri Di Ndj νdj
1 20.0490 2.00 1.62041 60.29
2 -79.1930 DD[2]
*3 -8.4870 0.80 1.56793 58.39
4 7.2837 DD[4]
5 9.8200 2.00 1.75500 52.32
6 32.2983 DD[6]
*7 8.7461 3.00 1.53389 55.98
*8 -20.4622 DD[8]
9 14.42 1.62004 36.26
10 1.20
11 23.76 1.62004 36.26
12 2.00
*13 48.0000 2.35 1.56793 58.39
14 -14.1935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42
[表4]
示例2
表面编号 3 7 8 13
KA -8.8416E+00 -2.3540E+01 7.1082E+00 -5.2372E+01
A4 -8.7826E-04 2.7582E-03 -83328E-05 2.8580E-04
A6 1.7420E-04 -1.9021E-04 1.1844E-04 -4.6153E-05
A8 -1.0210E-05 6.4439E-06 -1.3406E-05 3.4689E-06
A10 -4.9233E-07 -4.3421E-08 6.7867E-07 -1.2797E-07
A12 5.1874E-08 -1.2882E-09 -1.1935E-08 1.8272E-09
[表5]
示例3
Si Ri Di Ndj νdj
1 24.4114 1.87 1.62299 58.16
2 -60.5771 DD[2]
*3 -8.9299 1.00 1.58313 59.42
4 7.3079 DD[4]
5 9.1105 2.04 1.60300 65.44
6 40.9382 DD[6]
*7 11.5282 2.98 1.53389 55.98
*8 -10.2880 DD[8]
9 13.87 1.84666 23.78
10 1.50
11 24.96 1.84666 23.78
12 1.40
*13 38.4196 2.42 1.58313 59.42
14 -12.5760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51
[表6]
示例3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61
[表7]
示例4
Si Ri Di Ndj νdj
1 35.1507 2.45 1.62299 58.16
2 -35.1507 DD[2]
*3 -9.5315 1.00 1.58313 59.46
4 7.2638 DD[4]
5 8.4114 2.00 1.60300 65.44
6 27.1399 DD[6]
*7 10.0790 2.98 1.53389 55.98
*8 -10.9951 DD[8]
9 13.72 1.84666 23.78
10 1.50
11 24.74 1.84666 23.78
12 1.40
*13 28.8915 2.37 1.58313 59.46
14 -13.9242 15.00
视点
[表8]
示例4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71
[表9]
示例5
Si Ri Di Ndj νdj
1 35.0951 2.56 1.62299 58.16
2 -35.0951 DD[2]
*3 -9.3486 1.00 1.58878 60.39
4 7.4646 DD[4]
5 9.7997 1.79 1.60300 65.44
6 21.6266 DD[6]
*7 9.3762 3.70 1.53389 55.98
*8 -9.9701 DD[8]
9 14.46 1.78590 44.20
10 1.50
11 24.58 1.78590 44.20
12 1.40
*13 52.7967 2.23 1.58878 60.39
14 -12.0302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72
[表10]
示例5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81
[表11]
示例6
Si Ri Di Ndj νdj
1 20.0490 2.00 1.62041 60.29
2 -79.1930 DD[2]
*3 -8.4870 0.80 1.56793 58.39
4 7.2837 DD[4]
5 9.8200 2.00 1.75500 52.32
6 32.2983 DD[6]
*7 8.7461 3.00 1.53389 55.98
*8 -20.4622 DD[8]
9 14.42 1.62041 60.29
10 1.20
11 23.76 1.62041 60.29
12 2.00
*13 48.0000 2.35 1.56793 58.39
14 -14.1935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82
[表12]
示例6
表面编号 3 7 8 13
KA -8.8416E+00 -2.3540E+01 7.1082E+00 -5.2372E+01
A4 -8.7826E-04 2.7582E-03 -8.3328E-05 2.8580E-04
A6 1.7420E-04 -1.9021E-04 1.1844E-04 -4.6153E-05
A8 -1.0210E-05 6.4439E-06 -1.3406E-05 3.4689E-06
A10 -4.9233E-07 -4.3421E-08 6.7867E-07 -1.2797E-07
A12 5.1874E-08 -1.2882E-09 -1.1935E-08 1.8272E-09
[表13]
示例7
Si Ri Di Ndj νdj
1 24.4114 1.87 1.62299 58.16
2 -60.5771 DD[2]
*3 -8.9299 1.00 1.58313 59.42
4 7.3079 DD[4]
5 9.1105 2.04 1.60300 65.44
6 40.9382 DD[6]
*7 11.5282 2.98 1.53389 55.98
*8 -10.2880 DD[8]
9 13.87 1.83400 37.16
10 1.50
11 24.96 1.83400 37.16
12 1.40
*13 38.4196 2.42 1.58313 59.42
14 -12.5760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191
[表14]
示例7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201
[表15]
示例8
Si Ri Di Ndj νdj
1 35.1507 2.45 1.62299 58.16
2 -35.1507 DD[2]
*3 -9.5315 1.00 1.58313 59.46
4 7.2638 DD[4]
5 8.4114 2.00 1.60300 65.44
6 27.1399 DD[6]
*7 10.0790 2.98 1.53389 55.98
*8 -10.9951 DD[8]
9 13.72 1.83400 37.16
10 1.50
11 24.74 1.83400 37.16
12 1.40
*13 28.8915 2.37 1.58313 59.46
14 -13.9242 15.00
视点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202
[表16]
示例8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211
表17显示了对应于示例1-8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的条件表达式(1)-(4)的值。表17中显示的值是关于d线的。
[表17]
Figure BDA0000466466030000212
图10分别在(A)、(B)和(C)处显示了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像散和畸变。此外,图10在(D)、(E)和(F)处分别显示了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中间放大倍率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像散和畸变。此外,图10在(G)、(H)和(I)处分别显示了示例1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像散和畸变。
每一个畸变图都是关于d线的。然而,在每一个球面像差图中,还显示了相对于F线(486.1nm的波长)和C线(656.3nm的波长)的像差。在每一个像散图中,径向方向上的像差由实线显示,而切向方向上的像差由虚线显示。每一个球面像差图的垂直轴线以上的描述“φ3.5”表示在视点处的直径,并且其它像差图中的符号“ω”表示半视场角。每一个球面像差图和每一个像散图的水平轴线的单位为“屈光度”。
类似地,在图11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2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在图12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3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在图13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4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在图14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5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在图15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6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在图16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7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在图17中的(A)-(I)处显示了示例8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中间放大倍率状态和最高放大倍率状态下的像差图。
已经参照实施例和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实施例和示例,而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例如,曲率半径、表面距离、折射率、阿贝数等的值不局限于每一个数值示例中所示的值,而是可以采用不同的值。

Claims (10)

1.一种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所述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大致由物镜系统、由多个光学构件形成的正立光学系统、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目镜透镜系统构成,
其中物镜系统大致由四个透镜构成,所述四个透镜从物体侧顺序地包括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
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相对于光轴方向固定,而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在放大倍率改变期间沿光轴方向移动,
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所有光学构件的所有光学表面都是平坦表面,以及
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由玻璃材料制成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
1.6<Nd    (1),
其中N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
0.18<|γ·tanω|<0.40    (2),
其中γ是整个系统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角放大倍率,而ω是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最大半视场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形成正立光学系统的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由玻璃材料制成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
νd<30    (3),
其中νd是相对于玻璃材料的d线的阿贝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当放大倍率从低放大倍率侧变化到高放大倍率侧时,第二透镜朝向目镜透镜系统移动,而第四透镜朝向物体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
-1<(R1f+R1r)/(R1f-R1r)<1    (4),
其中R1f是第一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而R1r是第一透镜的图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A):
1.7<Nd    (1A)。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B):
1.8<Nd    (1B)。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A):
0.23<|γ·tanω|<0.35    (2A),
其中γ是整个系统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角放大倍率,而ω是在最低放大倍率状态下的最大半视场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A):
-0.80<(R1f+R1r)/(R1f-R1r)<0.10    (4A),
其中R1f是第一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而R1r是第一透镜的图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1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
CN201280040032.3A 2011-08-15 2012-08-03 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8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7380 2011-08-15
JP2011177380 2011-08-15
PCT/JP2012/004944 WO2013024576A1 (ja) 2011-08-15 2012-08-03 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8498A true CN103748498A (zh) 2014-04-23
CN103748498B CN103748498B (zh) 2016-06-15

Family

ID=4771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00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8498B (zh) 2011-08-15 2012-08-03 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96927B2 (zh)
JP (1) JP5770292B2 (zh)
CN (1) CN103748498B (zh)
WO (1) WO201302457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440A (zh) * 2016-03-17 2016-06-15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便携式大视场高清明亮望远变焦镜头
CN111025600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长焦光学成像系统及变焦摄像装置
CN113296223A (zh) * 2021-05-19 2021-08-24 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防监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43823B1 (en) 2005-02-02 2016-10-26 Össur hf Prosthetic and orthotic systems usable for rehabilitation
CN110036330B (zh) 2016-12-09 2021-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观察光学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3885A (ja) * 1994-07-29 1996-02-16 Asahi Optical Co Ltd 高変倍実像式ファインダー
JPH08122856A (ja) * 1994-10-19 1996-05-17 Canon Inc 変倍ファインダー
CN1124358A (zh) * 1994-07-21 1996-06-12 三星航空产业株式会社 一种可变放大率的取景器
JPH09105863A (ja) * 1995-10-11 1997-04-22 Canon Inc 変倍ファインダー
CN1160225A (zh) * 1995-12-28 1997-09-24 三星航空产业株式会社 实像放大率可变的取景器
JPH1010440A (ja) * 1996-06-21 1998-01-16 Canon Inc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1187A (ja) * 1992-04-10 1993-12-24 Ricoh Co Ltd 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および倍率遷移可能な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
CN1071459C (zh) * 1994-02-04 2001-09-19 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实象型的可变光焦度取景器
JP3384893B2 (ja) * 1994-10-20 2003-03-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
US6259569B1 (en) * 1997-05-28 2001-07-10 Minolta Co., Ltd. Zoom optical system
JP4655524B2 (ja) * 2003-07-18 2011-03-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接眼レンズ
JP2005099542A (ja) * 2003-09-26 2005-04-14 Olympus Corp 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4999571B2 (ja) 2007-06-19 2012-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倍ファインダ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142881B2 (ja) 2008-08-07 2013-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倍ファインダー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58A (zh) * 1994-07-21 1996-06-12 三星航空产业株式会社 一种可变放大率的取景器
JPH0843885A (ja) * 1994-07-29 1996-02-16 Asahi Optical Co Ltd 高変倍実像式ファインダー
JPH08122856A (ja) * 1994-10-19 1996-05-17 Canon Inc 変倍ファインダー
JPH09105863A (ja) * 1995-10-11 1997-04-22 Canon Inc 変倍ファインダー
CN1160225A (zh) * 1995-12-28 1997-09-24 三星航空产业株式会社 实像放大率可变的取景器
JPH1010440A (ja) * 1996-06-21 1998-01-16 Canon Inc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440A (zh) * 2016-03-17 2016-06-15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便携式大视场高清明亮望远变焦镜头
CN111025600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长焦光学成像系统及变焦摄像装置
US11656445B2 (en) 2019-12-31 2023-05-23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Telephoto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zoom camera apparatus
US12044834B2 (en) 2019-12-31 2024-07-23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Telephoto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zoom camera apparatus
CN113296223A (zh) * 2021-05-19 2021-08-24 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防监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4576A1 (ja) 2013-02-21
JP5770292B2 (ja) 2015-08-26
JPWO2013024576A1 (ja) 2015-03-05
US20140139913A1 (en) 2014-05-22
CN103748498B (zh) 2016-06-15
US8896927B2 (en) 201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3514B (zh) 镜头系统、广角镜头、配备有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镜头系统的方法
CN101526666B (zh) 后组对焦光学系统、成像设备及其聚焦方法
CN102356344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US7492526B2 (en) High zoom ratio zoom lens, optical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JP588770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
CN104508532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3502871B (zh) 变焦镜头及光学设备
JP5245433B2 (ja) テレコンバータレンズ、光学装置、マスタレンズの焦点距離を拡大する方法
CN103748498B (zh) 实像可变放大倍率取景器和成像设备
JP2008203643A (ja) 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CN104067157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JP2006194974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924172B2 (ja) 光学系、光学装置、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4097932B2 (ja) 接眼レンズを備えた一眼レフカメラ
JP6554759B2 (ja) 撮影レンズ、該撮影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機器、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1246254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利用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光学设备
JP2010134186A (ja) 撮像装置
JP2010230895A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0176016A (ja) 広角レンズ、撮像装置、広角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5622102B2 (ja) 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これ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および実像式変倍ファインダーの製造方法
CN203870324U (zh) 变倍取景器和摄像装置
JPH10282417A (ja) コンパクトなズームレンズ
JP2010176018A (ja) 広角レンズ、撮像装置、広角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6569241B2 (ja) 接眼レンズ、光学装置
JP5745187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