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8286A - 除雾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8286A
CN103748286A CN201280007155.7A CN201280007155A CN103748286A CN 103748286 A CN103748286 A CN 103748286A CN 201280007155 A CN201280007155 A CN 201280007155A CN 103748286 A CN103748286 A CN 103748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fog
blast device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71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俊诚
宋钟燮
崔俊喆
姜圣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Maintenance & Control Co Ltd
KOREA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Maintenance &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Maintenance &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rea Maintenance & Contro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48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8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3/00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e.g. on roads, on airfiel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将干燥空气喷射至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从而降低雾气产生的相对湿度为100%的大气空气的相对湿度,进而可去除雾气,在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连接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从而将上述加热装置所生成的干燥空气利用鼓风装置的强烈风压喷射至远距离,从而通过干燥空气降低产生雾气的潮湿大气空气的相对湿度,进而可去除雾气,并且适用于公路时,在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两侧,相隔一定距离,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通过干燥空气不仅能够去除雾气,利用从两侧所喷射的干燥空气来形成气幕,从而可对从外部入侵的移流雾气进行切断,从而可确保根据雾气的公路上的司机的可见距离。

Description

除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雾系统,其将干燥空气喷射至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从而降低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为100%的相对湿度,进而可去除雾气,更为具体地,在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连接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从而将产生于上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的干燥空气传送至鼓风装置,并且将所传送的干燥空气利用鼓风装置的强烈风压,喷射至远距离,从而将产生雾气的潮湿大气空气通过干燥空气降低相对湿度,进而可去除雾气,并且适用于公路时,在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两侧,相隔一定距离,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通过干燥空气的喷射,不仅能够去除雾气,而且利用从两侧所喷射的干燥空气形成气幕,从而可通过气幕对从外部入侵的移流雾气进行切断,进而可确保根据雾气的公路上的司机的可见距离。
背景技术
通常,雾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冷的水面或地面后产生的凝结现象,如上述雾气一样,为了将大气中的水蒸气汇聚后,大量制造非常微小的水珠,需要如下条件。
-大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将空气冷却至露点(dew-point)温度以下
-飘浮有大量作为吸湿性微粒的凝结核,其促进大气中生成细小的水珠
-周围有水蒸气供给源
在上述条件下,空气发生冷却,则会产生雾气,并且在雾气产生的地区,司机、船长、飞行员在公路上的汽车行驶、港口的船进出港、飞机起降时,确保良好的视线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雾气作为温度急剧变化所引发的自然现象,可使视线严重恶化,会给安全驾驶造成巨大阻碍。
换句话说,其问题在于,在浓雾里无法确保飞机飞行员的足够的可视距离,因此飞机无法起降,并且尤其对着陆的飞机来讲,如果跑道上产生浓雾,则需返航至其他地区的机场,因此不仅给乘客带来不便,而且也会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区间也是雾气多发区,并且雾气的产生是妨碍公路上的司机视线最为严重的因素,现实中由于雾气的产生会给安全驾驶带来巨大障碍,因此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并且加剧连环追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由此,作为应对对策使用如下方法:在汽车前方安装使用防雾灯,或者闪烁应急灯,从而使前方视线变得稍微良好,但是上述方法的问题在于,还是会严重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因此会妨碍顺畅的交通流,从而成为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因此成为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并且未从根本上去除雾气,因此每年在雾气多发地区会反复发生类似事故,从而对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上述雾气产生的原因可根据地形、地物等各种重要原因区分为各种种类。在上述雾气中,虽然有发生于一定地区,且以从地面到较高高度停止的状态存在的雾气,但是也有发生于其他地区,沿着地面形成的雾气,并且后者的情况下,雾气沿着地面形成时,如果沿着公路边界的两侧设置物理隔离壁,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雾气侵入公路并妨碍司机的视线。但是,实际上隔离壁只能对雾气进行物理隔断,并且具有无法去除雾气的特性。最终,其问题在于,沿着地面形成的雾气会顺着隔离壁上升及下降,从而侵入到公路,因此很难期待通过隔离壁切断雾气,从而防止公路上发生由于雾气而带来的各种危害,并且设置隔离壁的费用也很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系统,在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通过加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进而传送至鼓风装置,并且利用鼓风装置的强烈风压将所传送的干燥空气喷射至远距离,从而将潮湿的大气空气利用干燥空气的喷射来降低相对湿度,进而可去除雾气,并且在高速公路或公路的雾气多发地区,在上行线和下行线两侧相隔一定距离,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从而喷射干燥空气,进而通过公路两侧所产生的干燥空气形成气幕,并且可切断移流雾气的移动,从而可事先预防雾气所引发的的安全事故。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部,在雾气多发地区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的鼓风装置的后端部设置发光部,并且在前端部设置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对相隔一定距离的鼓风装置发光部的照明度和根据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从而对各个照明度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是否产生雾气,并且由此在产生雾气的情况下自动驱动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从而喷射干燥空气,进而可主动去除雾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除雾系统,其在雾气多发地区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喷射干燥空气,通过干燥空气降低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去除雾气,其包括:
加热装置,其设置于上述雾气多发地区,通过加热部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
鼓风装置,其连接于上述加热装置,从而接收从上述加热装置生成的干燥空气,进而将干燥空气在雾气产生区域通过强烈风压喷射至远距离;
连接部,其连接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以便将从上述加热装置所产生的干燥空气传送至鼓风装置。
发光部,其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的后端部,从而通过高强度(high-intensity)LED发出光。
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其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的前端部,从而对鼓风装置的发光部所发出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上述鼓风装置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
除雾控制部,其在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对从发光部发出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后,将分别所感知的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并且对比较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产生雾气,进而产生雾气的情况下,自动对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进行驱动而控制,上述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的前端部,并且上述发光部形成于相隔一定距离的除雾系统的鼓风装置的后端部。
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除雾控制部的控制,对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进行自动开/关(on/off)并驱动而控制,并且将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向上下、左右进行旋转而控制。
此外,上述加热装置设置于雾气产生地区,通过加热部部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并且将上述生成的干燥空气通过传热鼓风部并根据连接部传送至鼓风装置,并且上述加热装置使用燃烧式或电气式加热装置。
上述鼓风装置包括:鼓风壳体,其用于通过连接部接收生成于加热装置的干燥空气,从而将上述接收的干燥空气通过强烈的风压进行喷射;鼓风驱动部,其形成于上述鼓风壳体的后端部,将从加热装置接收的干燥空气通过在发动机作用下的螺旋桨(propeller)的旋转产生强烈风压。
此外,上述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包括:第一照明度传感器,其对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的鼓风装置的发光部所产生的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第二照明度传感器,其对上述鼓风装置所处场所的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
上述除雾控制部包括:数据收集部,其接收通过照明度感知传感部测定的鼓风装置发光部的照明度数据和阳光的照明度数据,上述鼓风装置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第一数据比较部,其将通过上述数据收集部接收的第一照明度传感器的测定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第二数据比较部,其将通过上述数据收集部接收的第二照明度传感器的测定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数据分析部,其将上述第一数据比较部所比较的数据与第二数据比较部所比较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是否产生雾气进行判断;数据传送部,其将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部的判断结果的驱动命令传送至驱动控制部。
此外,上述驱动控制部包括:开/关控制部,其根据除雾控制部的数据传送部所传送的命令,自动开/关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上下驱动部,其用于支持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并且向上下旋转为一定角度;左右驱动部,其用于将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向左右旋转为一定角度。
上述除雾系统中,在适用于公路时,以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为基准,在两侧相隔一定间距,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从而喷射干燥空气,进而在上述公路形成气幕,从而对流动雾气的移动进行切断,并且通过上述干燥空气降低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可去除雾气。
本发明中,将除雾系统设置于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从而通过强烈的风压将干燥空气喷射至远距离,从而将产生雾气的地区的潮湿空气通过干燥空气的喷射降低100%的相对湿度,进而去除雾气,从而防止雾气所引发的事故,并且由此可将人员伤亡最小化,并且在适用于公路的情况下,在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两侧,沿着相隔一定距离间距的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不仅能够去除雾气,通过两侧所喷射的干燥空气形成气幕,从而可切断移流雾气的移动。
此外,在设置于雾气多发地区的鼓风装置上设置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并且相隔一定距离,从而对通过发光部所发出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进而分析各个照明度数据,从而判断是否产生雾气,进而可主动去除雾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除雾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除雾系统的正面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除雾系统的后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将干燥空气喷射至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从而降低潮湿大气中空气的100%的相对湿度,进而可去除雾气,此外,适用于公路时,在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两侧,相隔一定距离,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通过干燥空气的喷射,不仅能够去除雾气,而且利用从两侧所喷射的干燥空气形成气幕,从而可通过气幕对从外部入侵的移流雾气进行切断,进而可确保根据雾气的公路上的司机的可见距离,以下,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除雾系统的构成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除雾系统的正面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除雾系统的后面透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中,将干燥空气喷射至雾气多发的公路、机场的跑道、港口、海岸地区等,从而去除雾气,在雾气多发地区,相隔一定距离,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从而喷射干燥空气,进而降低潮湿大气中空气的100%的相对湿度,从而去除雾气,其包括:加热装置100,其设置于上述雾气多发地区,通过加热部110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鼓风装置200,其连接于上述加热装置100,从而接收从上述加热装置100生成的干燥空气,进而喷射通过强烈的风压的强风,以便将干燥空气在雾气产生区域喷射至远距离;连接部300,其连接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以便将从上述加热装置100所生成的干燥空气传送至鼓风装置200;发光部400,其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200的后端部,从而通过高强度LED发出光;照明度感知传感部500,其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200的前端部,从而对鼓风装置200的发光部400所产生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上述鼓风装置200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除雾控制部600,其在照明度感知传感部500对从发光部400产生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后,将分别所感知的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从而分析所比较的数据,进而判断是否产生雾气,在判断出产生雾气的情况下,自动对上述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进行驱动而控制,上述照明度感知传感部500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200的前端部,并且上述发光部400形成于相隔一定距离的除雾系统的鼓风装置200的后端部;驱动控制部700,其根据上述除雾控制部600的控制,对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进行自动开/关(on/off)并驱动而控制,并且将上述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向上下、左右进行旋转而控制。
上述加热装置100设置于雾气产生地区,通过加热部110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并且将上述生成的干燥空气通过传热鼓风部120进行喷射,通过连接部300传送至鼓风装置200,并且将传送至上述鼓风装置200的干燥空气通过鼓风装置200的强烈风压的强风喷射至远距离,从而降低大气中潮湿空气的湿度,进而去除雾气。上述加热装置100区分为燃烧式或电气式,并且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使用。
上述鼓风装置200包括鼓风壳体210和鼓风驱动部220,从而将干燥空气喷射至远距离,进而降低大气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去除雾气,上述鼓风壳体210用于将鼓风部200接收的干燥空气利用强烈风压进行喷射,上述鼓风驱动部220形成于上述鼓风壳体210的后端部,从而为了将通过加热装置100接收的干燥空气喷射至远距离,通过在发动机作用下的螺旋桨(propeller)的旋转产生强烈风压,上述鼓风装置从上述加热装置100通过连接部300接收干燥空气。
此外,上述照明度感知传感部500包括第一照明度传感器510和第二照明度传感器520,从而测量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的发光部400所发出的光的照明度,以及根据阳光的照明度,进而区分白昼和黑夜,并且通过发光部400夜晚所产生的光的照明度来测定是否产生雾气,上述第一照明度传感器510对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的鼓风装置200的发光部400所产生的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上述第二照明度传感器520对上述鼓风装置200所处场所的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
上述除雾控制部600包括:数据收集部610,其接收通过照明度感知传感部500测定的鼓风装置200发光部400的照明度数据和对阳光的照明度数据,上述鼓风装置200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第一数据比较部620,其将通过上述数据收集部610接收的第一照明度传感器510的测定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第二数据比较部630,其将通过上述数据收集部610接收的第二照明度传感器520的测定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数据分析部640,其将上述第一数据比较部620所比较的数据与第二数据比较部630所比较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区分白昼与夜晚,并且对是否产生雾气进行判断;数据传送部650,其将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部640的判断结果的驱动命令传送至驱动控制部700。
上述驱动控制部700包括:开/关控制部710,其根据从除雾控制部600的数据传送部650所传送的命令,自动开/关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上下驱动部720,其用于支持上述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并且向上下旋转为一定角度;左右驱动部730,其用于将上述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向左右旋转为一定角度。
此外,本发明中,在适用于公路时,以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为基准,在两侧相隔一定距离,并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从而可在将干燥空气喷射至远距离的公路上形成气幕,并且,由此对移流雾气的移动进行切断,并且通过干燥空气降低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可去除雾气。
由上述构成所组成的本发明中,在雾气多发的地区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降低因干燥空气的远距离喷射的大气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去除雾气,适用于公路时,以雾气多发的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为基准,在两侧相隔一定距离,且沿着纵向方向进行设置,如果从位于一定间距前的鼓风装置200的后端面上所设置的发光部300发出光,则位于一定间距后的鼓风装置200的前端部所设置的第一照明度传感器510对放光部400所发出的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第二照明度传感器520对根据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将上述第一照明度传感器510和第二照明度传感器520所测定的照明度数据传送至除雾控制部600的数据收集部610,从而与第一数据比较部620和第二数据比较部630所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并且上述所比较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部640对是否产生雾气进行判别,如果在上述数据分析部640对是否产生雾气进行判别后,判断为产生雾气,则数据传送部650将驱动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的驱动命令传送至驱动控制部700,并且上述驱动控制部700通过接收的命令,对加热装置100和鼓风装置200进行驱动,从而通过干燥空气的喷射降低大气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可去除雾气。此时,将加热装置100所生成的干燥空气通过连接部300传送至鼓风装置200,并且传送至鼓风装置200的干燥空气通过鼓风装置200所产生的强烈的风压下的强风喷射至远距离。
此外,本发明中,适用于公路时,在上行线和下行线相隔一定距离,并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从而当干燥空气喷射时在公路形成气幕,从而可切断移流雾气的移动,进而不仅可去除雾气,还能够切断雾气的移动。
如上所述,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不脱离以下专利请求范围中所请求的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包括于本发明所属的领域内具有一般知识的任何技术人员都可实施的各种变更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除雾系统,其在雾气多发地区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从而喷射干燥空气,进而通过干燥空气降低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去除雾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装置,其设置于上述雾气多发地区,通过加热部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
鼓风装置,其连接于上述加热装置,从而接收从上述加热装置所生成的干燥空气,进而将干燥空气在雾气产生的地区通过强烈的风压喷射至远距离;
连接部,其连接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以便将上述加热装置所生成的干燥空气传送至鼓风装置;
发光部,其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的后端部,从而通过高强度LED发出光;
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其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的前端部,从而对鼓风装置的发光部所产生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上述鼓风装置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
除雾控制部,其在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对从发光部产生的光和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感知后,将分别所感知的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并且分析所比较的数据,从而判断是否产生雾气,在判断为产生雾气的情况下,自动对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进行驱动而控制,上述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形成于上述鼓风装置的前端部,上述发光部形成于相隔一定距离的除雾系统的鼓风装置的后端部;
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除雾控制部的控制,对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进行自动开/关(on/off)并驱动而控制,并且将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向上下、左右进行旋转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装置设置于雾气产生地区,通过加热部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干燥空气,并且将上述生成的干燥空气通过传热鼓风部并根据连接部传送至鼓风装置,并且上述加热装置使用燃烧式或电气式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鼓风装置包括:
鼓风壳体,其用于通过连接部接收加热装置所生成的干燥空气,从而将上述所接收的干燥空气通过强烈的风压进行喷射;
鼓风驱动部,其形成于上述鼓风壳体的后端部,从而将从加热装置接收的干燥空气通过在发动机作用下的螺旋桨的旋转产生强烈风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度感知传感部包括:
第一照明度传感器,其对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的鼓风装置的发光部所产生的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
第二照明度传感器,其对上述鼓风装置所处场所的阳光的照明度进行测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除雾控制部包括:
数据收集部,其接收通过照明度感知传感部所测定的鼓风装置发光部的照明度数据和阳光的照明度数据,上述鼓风装置设置成相隔一定距离;
第一数据比较部,其将通过上述数据收集部接收的第一照明度传感器的测定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
第二数据比较部,其将通过上述数据收集部接收的第二照明度传感器的测定数据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
数据分析部,其将上述第一数据比较部所比较的数据与第二数据比较部所比较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是否产生雾气进行判断;
数据传送部,其将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部的判断结果的驱动命令传送至驱动控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控制部包括:
开/关控制部,其根据除雾控制部的数据传送部所传送的命令,自动开/关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
上下驱动部,其用于支持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并且向上下旋转为一定角度;
左右驱动部,其用于将上述加热装置和鼓风装置向左右旋转为一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雾系统在适用于公路时,以公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为基准,在两侧相隔一定间距,并且沿着公路的纵向方向进行设置,从而喷射干燥空气,进而在上述公路上形成气幕,从而对移流雾气的移动进行切断,并且通过上述干燥空气降低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可去除雾气。
CN201280007155.7A 2011-01-31 2012-01-30 除雾系统 Pending CN1037482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09338A KR101191874B1 (ko) 2011-01-31 2011-01-31 안개 제거 시스템
KR10-2011-0009338 2011-01-31
PCT/KR2012/000677 WO2012105771A2 (ko) 2011-01-31 2012-01-30 안개 제거 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8286A true CN103748286A (zh) 2014-04-23

Family

ID=4660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7155.7A Pending CN103748286A (zh) 2011-01-31 2012-01-30 除雾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39381B2 (zh)
EP (1) EP2662494A2 (zh)
JP (1) JP2014507579A (zh)
KR (1) KR101191874B1 (zh)
CN (1) CN103748286A (zh)
WO (1) WO2012105771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203A (zh) * 2015-04-28 2017-02-22 杨晓富 一种能够驱除雾气的银亭
CN106555485A (zh) * 2015-04-28 2017-04-05 杨晓富 一种驱除雾气银亭
CN108560474A (zh) * 2018-05-02 2018-09-21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机场除雾系统及除雾方法
CN110913976A (zh) * 2017-07-04 2020-03-24 努立皮兰株式会社 白烟及雾的去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7710B1 (ko) * 2012-09-19 2014-05-12 케이엠인더스트리(주) 능동형 안개 소산 시스템
KR20150121909A (ko) * 2014-04-22 2015-10-30 솔루션테크(주) 그물망 형태의 필터를 구비한 원격제어 안개 소산 시스템
CN104454100A (zh) * 2014-10-08 2015-03-25 郭元堂 人工造风应急驱散雾、雾霾预防治理雾、雾霾的设施设备
KR101712150B1 (ko) * 2015-04-17 2017-03-03 경은천 안개소산수단을 구비한 기능성 차단장치
KR101570743B1 (ko) * 2015-05-29 2015-11-20 권오준 하이브리드형 음이온생성장치를 통한 안개제거장치
KR101716666B1 (ko) * 2015-08-27 2017-03-16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공기제트 흐름을 이용한 안개제거장치
CN105297668B (zh) * 2015-11-30 2018-07-13 刘毅 一种地面驱雾装置
KR101802214B1 (ko) 2017-04-12 2017-12-06 장현실 안개 제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다목적 안개 제거 시스템
KR101920808B1 (ko) * 2017-11-15 2018-11-21 (주)평화엔지니어링 안개 제거 장치 하우징
KR102097658B1 (ko) 2018-01-22 2020-04-06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안개 소산 장치
KR102165851B1 (ko) 2018-03-30 2020-10-14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수직 회전과 수평 회전이 가능한 공기 청정기
KR102167634B1 (ko) 2019-02-15 2020-10-19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대기권 상공의 대기를 이용한 공기 제어 시스템
KR102321675B1 (ko) 2021-01-27 2021-11-05 김대인 해무제거장치를 이용한 선박운행시스템 및 선박운행 방법
CN114687317B (zh) * 2022-01-22 2024-05-14 象谱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自动消除团雾的除雾弹
KR20240043604A (ko) 2022-09-27 2024-04-03 장현실 지능형 안개 제거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0724A (ja) * 2000-02-09 2001-08-17 Tetsuo Honda 加熱バーナにて加熱した空気を送風機で霧のでている空間へ吹き出し、消滅させる消霧設備装置。
JP2004238803A (ja) * 2003-02-03 2004-08-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霧滴回収装置
KR100715360B1 (ko) * 2005-12-15 2007-05-09 대한민국 구름 및 안개 입자의 분포 관측 시스템
CN101195995A (zh) * 2007-12-13 2008-06-11 辛忻 红外线除雾设备
CN101245588A (zh) * 2008-01-21 2008-08-20 董明仁 高压喷水人工散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6822A (en) * 1962-05-24 1965-07-27 Bertin & Cie Device for permitting deck landings on an aircraft-carrier in misty or foggy weather
US3603507A (en) * 1969-06-23 1971-09-07 James E Devilin Atmospheric snow-melting and fog-dispersal apparatus
CH564129A5 (zh) * 1972-05-19 1975-07-15 Linde Ag
US4125223A (en) * 1977-04-18 1978-11-14 Ultrasystems, Inc. Air field space heater for fog dispersal system
IT1203740B (it) * 1986-02-13 1989-02-23 Angelo Cecconi Dispositivo di miscelazione e diffusione di aria calda e fredda,per dissolvere la nebbia
US5242109A (en) * 1990-04-12 1993-09-07 Esmond & Cliffor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lling fog
JP3244965B2 (ja) * 1994-10-05 2002-01-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道路の消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0724A (ja) * 2000-02-09 2001-08-17 Tetsuo Honda 加熱バーナにて加熱した空気を送風機で霧のでている空間へ吹き出し、消滅させる消霧設備装置。
JP2004238803A (ja) * 2003-02-03 2004-08-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霧滴回収装置
KR100715360B1 (ko) * 2005-12-15 2007-05-09 대한민국 구름 및 안개 입자의 분포 관측 시스템
CN101195995A (zh) * 2007-12-13 2008-06-11 辛忻 红外线除雾设备
CN101245588A (zh) * 2008-01-21 2008-08-20 董明仁 高压喷水人工散雾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203A (zh) * 2015-04-28 2017-02-22 杨晓富 一种能够驱除雾气的银亭
CN106555485A (zh) * 2015-04-28 2017-04-05 杨晓富 一种驱除雾气银亭
CN110913976A (zh) * 2017-07-04 2020-03-24 努立皮兰株式会社 白烟及雾的去除装置
CN108560474A (zh) * 2018-05-02 2018-09-21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机场除雾系统及除雾方法
CN108560474B (zh) * 2018-05-02 2019-07-16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机场除雾系统及除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05771A3 (ko) 2012-11-01
JP2014507579A (ja) 2014-03-27
KR20120088177A (ko) 2012-08-08
US8939381B2 (en) 2015-01-27
EP2662494A2 (en) 2013-11-13
KR101191874B1 (ko) 2012-10-16
WO2012105771A2 (ko) 2012-08-09
US20130299603A1 (en) 201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8286A (zh) 除雾系统
CN107097810A (zh) 一种铁路沿线异物侵限无人机智能辨识和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9873827B (zh) 车路协同系统及其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CN111989724A (zh) 用于监控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的状况的装置
US11673561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KR20140038014A (ko) 능동형 안개 소산 시스템
CN112918419B (zh) 一种车载式防高空坠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44991A (zh) 一种车路协同弯道会车预警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97812A (zh) 一种铁路强降雨量无人机实时智能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5083328A (zh) 车载光学探测结合无线网桥通讯的机车防撞方法及装置
CN107054412B (zh) 一种铁路车辆转向架冰雪的无人机智能测量与预警方法及系统
US20170131723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spreading vehicle
US10669035B2 (en)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ice on a surface using ultraviolet light
KR102220393B1 (ko) 교통 사고 예방을 위한 도로 살얼음 해빙 시스템
KR101164647B1 (ko) 도로 및 교량의 안개 저감 및 차폐 시스템
KR20110022861A (ko) 차간거리안내 시스템
CN108487166A (zh) 一种带亮化报警的固定式除雾防冰喷淋控制系统
KR101607932B1 (ko) 안개 제거장치
US20230368155A1 (en) Runway Maintenance Apparatus
KR101961987B1 (ko) 거리 감지를 통한 안전 거리 제어 장치
KR102390591B1 (ko) 열화상 이미지를 이용한 블랙 아이스 예측 시스템
CN204713107U (zh) 动车组车底防冰除冰装置
CN104882014B (zh) 车辆诱导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75911U (zh) 道路激光警示系统
WO2002101411A2 (en) Inspec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15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